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7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网读邱华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3 13:1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邱华栋,男,当代实力派作家。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祖籍河南西峡县。16岁开始发表作品,1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1988年被破格录取到武汉大学中文系。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在《中华工尚时报》工作多年,现为《青年文学》杂志执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


邱华栋,父母系支边青年。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少年时期在新疆度过。1988年被保送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92年毕业并被分配至北京工作,现为《中华工商时报》文艺部主任助理。
邱华栋


  16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在中学时就已经开始了文学活动,担任了所在中学“蓝星”文学社的社长。第一篇小说发表在《中学生文学》上,后一发不可收。高中毕业时已经发表了10万字的小说,并因出版小说集《别了,十七岁》而被免试保送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在高校期间担任武汉大学“浪淘石”文学社社长、“珞珈”诗社社长,并担任《大学生学刊》(铅印)主编,在武汉地区多次主办武汉各高校诗人参加的“珞珈”诗会,并出版小说集《不要惊醒死者》和诗集《从火到水》。三次获得武汉大学“纪念闻一多文学奖”和两次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创作”一等奖。

  大学毕业以后,继续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93年以来,勤勉写作,迄今已出版有长篇小说《夜晚的诺言》、《白昼的消息》、《正午的供词》、《刺客行》等4部,中短篇小说集《哭泣游戏》、《都市新人类》、《黑暗河流上的闪光》等11部,诗集《岩石与花朵》、随笔集《私人笔记本》、《城市漫步》等7部,合计300余万字。此外,还发表了30万字的新闻作品,获过《中华工商时报》“时报人敬业奖”,还发表了有关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建筑、电影的评论和对话20余万字。被誉为九十年代“新生代”作家群代表作家之一,和“活跃的实力派作家”之一。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日、德、韩等多种文字。获过《上海文学》小说奖、《山花》小说奖等期刊文学奖。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13:30 | 只看该作者
 作为新生代作家群里的佼佼者,邱华栋在短短数年内,就积聚了大量有影响 邱华栋

的作品,自从93年调入《中华工商时报》后,并没有因为从事记者职业而变得浮躁,不仅每周负责的一块版完成得相当出色,而且居然还接二连三地创作出四部长篇小说、十几部中、短篇小说及大量散文、诗作。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因为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和面对太多的诱惑,往往失去了闭门潜心创作文学作品的耐性。许多颇有文才的年轻记者,就因为耐不住寂寞,只好割舍了曾经梦寐以求的文学梦想,陷入“没完没了的采访、速战速决的报道”这一循环之中。
  那些年,年轻且并不资深的邱华栋,当然不能幸免这样奔忙的工作流程之外,他要研究选题、然后一个接一个地采写、编发、画版直至校对。在《中华工商时报》那宽敞、开放式的编辑部内,近百名编辑、记者汇集一堂,电话铃声、电话交谈声以及同事相互间的对话,统统地在一个屋檐下回荡。
  邱华栋的小说集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但是,他每周至少有两天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从地理概念上划分,邱华栋的新家位于远郊。那个幽静的小区内虽然保证了创作的安宁,但加大了居民进城的时间成本。而邱华栋居然在一周的其余五天里,也经常往返于市中心与远郊区。有时,为的甚至就是一般地朋友聚会、吃饭。
  “我不是一个坐得住的人。”邱华栋称当他写作进行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因为电话铃总也没响而有些遗憾“怎么没人找我聊聊呢?那好,我干脆给别人打。”看似心不在焉地创作,却能持续“稳产、高产”,并且质量上乘。这只能证明两点:一、邱华栋的确是天赋过人;二、他能科学、合理地分配、使用时间。
  在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作家群里,人们听到太多的关于作家们的怪癖和特点,诸如必须夜深人静时方能动笔;非要耗燃一包香烟才算达到创作所必需的动力;以及什么“心情要好的时刻”等等。邱华栋的作息时间非常有规律:12点睡觉、7点起床、跑步一小时、8点写作。如果正值去报社的日子,9点坐班车进城上班,其余日子,从8点开始写直到中午。看新闻、看VCD、听CD都不耽误。没有沾染烟酒的恶习,没有昼伏夜出的嗜好,劳逸结合、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他得以持续高产的物质保证。
  可能是因为没有作家们通常要熬夜的共性,邱华栋的身上也没有时下文人们常有的虚荣和矫情。从装束到谈吐,他都是一个典型记者形象——不修边幅、随意、活跃。从没见过邱华栋把头发梳理的油光可鉴,笔挺的西服里扎一条艳丽的领带。夏日里一件体恤衫,冬天里一条休闲裤。尽管他对于城市现代文明的分析精辟入里,对于青年人与流行、时尚的关系了若指掌,但他绝无为了标榜自己的“新生代作家”特性而把自己沉溺其中。
  酒吧是城市年轻人首选的社交场所之一,92年,武汉大学毕业后初到北京时,尚无什么朋友的他也喜欢到酒吧逗留,感受那种现代都市的气氛和情调,甚至他的一些小说就是在那个环境里完成的。(不是构思而是写作)。但现在不成了,当默默无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后,他若在任何一家酒吧出现,都会发现有熟人向他打招呼。别说想不受干扰地商谈事情,就是与一群人来玩,也往往要中途离开众人,到其他熟人处礼貌地稍坐片刻。至于埋头写作,自然是天方夜谭了。
  不刻意把自己朝时尚上扯,自然就减少了许多虚无缥缈地繁赘。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与众人交往,就能使自己和对方都处于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在一个文人墨客集中的研讨会上,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声音不同凡响,都在仔细打量、思忖着对方,争取让自己取得精神上的优势。于是,发言冗长而饶舌,卖弄又造作。这个时候,邱华栋的发言一定是非常低调,非常通俗和非常简短的。他有足够地自信支撑,使他不必非在这个场合表现得卓而不群。
  然而,邱华栋在作家群里,至少在新生代作家群里的确是鹤立鸡群。他的一系列作品在文学备受冷落的今天,依然保持着骄人的印数和发行量,实在让他的不少同行望尘莫及。当他的《正午的供词》被博库图书网站购买了电子版权后,人们才发现:他还是一位深受年龄层更低的网民们欢迎的青年作家。
  敢于直面现实生活,是一个作家起码的良知。在一些作家津津乐道地挖掘封建帝王的秘闻与炮制后宫妃子的“戏说”之际,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却不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他们用自己独立的眼光和语言,真实传递地出个人的感受与感悟;客观、忠实地描述着今天我们生活着的社会。纵观邱华栋的作品,篇篇都属于现实主义之作,他的作品溢洋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像年轻人的脉搏一样强烈地波动。
  精力充沛的邱华栋,每天要游览大量的报刊和书籍外,(包括刘震云一套四本的《故乡面和花朵》那样的长篇巨著。)还要坚持看当代外国文学的原著。对于同时代的外国同行,邱华栋强烈关注。他可以信手拈来那些出类拔萃的作品,指出他们的风格、特点、流派及优劣。他认为在人类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如果还不能以一个世界性的角度来关照当代文学的话,他的创作势必受到极大的局限。
  或许因为有了更高的目光和宽阔的视野,在对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态度上,邱华栋就跳出了国内许多同行们固有的窠臼。他不是气愤地指责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撇开中国“众多国内优秀作家”于不顾,只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是从整个国际范围上看,他认为高行健的《灵山》,并不时下最活跃的几个欧美作家的作品更有资格。他不带偏见地列举了几个作家的名字和作品后说:“这几个人的作品都具有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但是,高行健的《灵山》的确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写作方式,从整个华人世界角度上评判,《灵山》达到了当今华语文学的高度。”不论“中国作协”什么态度,邱华栋同大多数中国作家一样,作为高行健的同胞,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清醒地认识自己,也能客观地看待他人,这是邱华栋显著的优点之一。虽说文化人,但许多作品还不错的作家也未必就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和客观地看待他人,更何况大量平庸的作家了。可贵的是邱华栋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同一些长期处于边缘的作家不同,邱华栋从不炫耀与更知名作家的交往,不时刻以别人的“虎皮”来壮胆。当然,每当他的新作诞生时,他也不必把名人扯在一起制造新闻来炒作,譬如,前不久有文章称“《正午的供词》是在影射张艺谋”等等,邱华栋没有趁热打铁、火上浇油,紧忙跳出来声明、辩解或扬言起诉某某,他根本就不去解释,任由媒体尽情揣测和大肆传播。
  对当今文坛,每个作家势必有自己的见解。但除去王朔口无遮拦、恣意点评外,绝大多数作家都在公开场合装聋做哑,用沉默来保护自己。许多作家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可能一时激动说了些心里话,但很快就追悔莫及,急忙请求记者“把刚才咱俩私下聊的话删去,千万别发表!答应我啊!”
  邱华栋则敢作敢当,“没事,我就是这个看法,你随便写,凡是我们谈的,都可以去发表!”问他需要不需要将稿件让他过目时,他笑了,连忙摆摆手:“不,不!”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坛上许多荒唐、可笑的掌故,对于失去了权威性的各种文学评奖,也真诚、坦率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于一些作家及作品,都精辟而独到地发表了他的议论。或许邱华栋正处于事业的辉煌时期,抑或就是他的为人坦荡,在“文人相轻”的文化圈里,他没有许多文人身上的嫉妒和偏颇,而是中肯、客观的评价每一个作家及作品,让人感到一种文人少有的快人快语的豁达性格。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14:03 | 只看该作者
邱华栋:天才的生存之道

  2007年06月06日
  中国青年报 
 
  华栋是60年代写作者中的佼佼者。记得2000年云南之行,红土蓝天,好风如水。几位女写手胡扯道,这年头要说爱,只有克林顿和切·格瓦拉值得爱;要说钦佩,只有孩子上了大学的女人和写作超过百万字的作家值得钦佩。徐小斌忽然话锋一转,华栋你写作也超过百万字了吧?成功者华栋手抚下颌,笑而不答。华栋少年时被保送武大,来京奋斗多年,趁年轻既耕且收,成就卓著,什么也没耽误。
  我认识华栋是1994年。诗人洪烛约几个朋友在保利大厦门口见面。华栋当众对我表现了英国式的礼貌——据说英国绅士与女性社交,原则是必须赞美,也就是说把赞美当成任务。二是谈到女性不熟悉的话题时十分自责,立刻转向。洪诗人立刻揭露道,你别信他!他见了老中青三代女子,各备一套赞美之辞。也就把对象的名字换换,算是改标题、发重稿。后来华栋在我也在的场合,我发现他果然如此。并且他的赞美那么大张旗鼓,效果居然那么贴切自然——对女性赞美之没有原则,也算是一种原则吧。这是我最初认识的华栋。
  1997年《北京文学》的原副主编兴安组织去郊外,晚饭后卡拉OK。华栋唱的是郑钧的《回到拉萨》。郑钧的歌,怪异而鬼魅,且高且飘且疼痛,是流行一族里的垮掉派。华栋基本表现了原貌,高音悲怆,尾音带了吊儿郎当的京腔。唯一的出入是加了快乐情绪,显出了搞笑的效果。那阵子大家都年轻,玩得很疯。我记得他还当众模仿健美明星:叉腰攥拳把一条胳膊弯曲到最佳位置,以显示T恤衫下健美的肌肉。我想他的核心还是乐观的,表现在他的小说里,既都市化、现代性,又有疼痛的意思。但他在努力表现悲观的时候也带着乐观的调子。
  华栋无疑是聪明的,也有着深厚的外国文学修养。他对卡尔维诺、索尔·贝娄、罗兰·巴特等颇有研究,看得出在写作中充分吸收了外国文学的营养。一次,湖北一家出版社组织一些人写当代小说家的作品印象记。我被分配写华栋的短篇小说《寻找自己脚印的人》。我以前没有细读过华栋的短篇。《寻找自己脚印的人》是一篇寓言式小说。故事以疯子老常“寻找自己脚颖为开端,呈现出一个极其荒诞的谜团。作者所编织的谜团之脉络筋骨,埋藏在一大堆无始无终的叙述里:老常沉迷于寻找自己的脚印,但总是失望得像个婴儿一样哭泣。他也常常面对着自己的思想微笑,与世界彼此失语。最终他发明了新的语言系统重新定义世界。“而重新定义世界的人,或许是疯子,或许是天才。”
  在这篇小说里,华栋表现了出色的才华,也显示出了深厚的功底。他以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小说家的姿态,以“无法则的创作”使创作之物合法化,隐喻、转喻与暗示是他信手拈来的砖石。但是,因为和华栋熟悉,我很难把如此深奥莫测的小说和单纯快乐的华栋联系起来。我只能认为,他这样一个人,带着许多复杂的性格成分。他的小说固然以老常为符号激烈地对抗世界,表现了现代人面对规则时无以摆脱的焦虑。而生活中的他,其实很知道世道规则的红线黄线,广种博收,随机应变。在小说中思考的、悲观的、深刻的他,和生活中搞笑的、快乐调侃的、八面玲珑的他,这两个人都是他,只不过他在一天中随时转换着开关——我们谁又没有几个开关、一天中随时转换开关呢?这些开关的转换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显得生涩,随着岁月的润滑,越转换越自如。这大概就是一个天才在世俗生活中的生存之道。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15:10 | 只看该作者
文学就是所处时代进行审视、批判和虚构

2009年03月28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邱华栋 (作家)



   《21世纪》:为什么现在职场文化成了图书出版和电视节目的热点,这中间是否隐藏着一种巨大的需要宣泄的社会情绪?
  邱华栋:在我看来,职场小说不过就是一种类型小说,既不大成型、也非常不成熟,属于通俗小说的一类。我对它文学品质的评价比较低,它的着眼点不过就是如何在职场中处理人际关系。要想从这方面获得教益,那不如去读孔子老子庄子去获取人生智慧,甚至直接读管理学来得便捷。
  其实职场小说也就是在亚太地区有这种提法吧?在西方文学体系中,文学就是文学,小说就是小说,不会混为一谈。在我看来,职场小说肯定是一种出版商业操作的概念,书商炒作形成的话题。就像现在的图书畅销排行榜根本不可信一样,因为专门会有书商派人去书店把书买回去,然后制造假的销售排行,这些都是经济利益的产物。
  《21世纪》:很显然当下的职场小说,很多存在文学品质较低的情况,但是它们描摹当下的职场种种情态,某种意义上接近世情小说的概念,你如何看待?
  邱华栋:世情小说是用来形容明清小说的一个类型,是现实主义的小说,从广义上来看,可以将职场小说视为世情小说中比较低级的一个部分。但是,当下职场小说关注面非常狭窄,不过就是同事上下级关系,书商为了卖书,紧抓吸引人注意力的噱头。我想,目前存在着就业困难的现象,今天我们单位正好要招一个人,有四百人报名,就业困难可见一斑,这也是促使书商炒作职场小说的现实土壤。
   《21世纪》:能否从中产生一些超出简单的世情描摹,而能兼具一定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作品?
  邱华栋:非常困难,其实根本不应该给文学作品戴帽子。明清小说的最高峰是什么?是《金瓶梅》和《红楼梦》,它们是否戴了顶某某小说的帽子呢?没有,对不对?职场小说只是商业出版所需要炒作的由头。这就像是一直以来讨论的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冲突,在我看来网络文学其实是不成气候的,因为,文学永远就有一种,那就是文学的,其他都是非文学的,文学的就是要对你所处的时代进行审视、批判和虚构。其他的东西,都是谄媚的商业化出版物,不是文学的。
   《21世纪》:那如何看待它的文本价值?
  邱华栋:文本价值就是小说本身的价值,就是结构和语言艺术的价值,现在的职场小说大多数没有什么文本价值,可能有一些社会认知的意义,但是空间也非常狭窄,不可能表达和洞见更为广泛深刻的人性。我再强调一下,关于职场小说,这只是个商业出版现象。
   《21世纪》:那么至少职场小说有着类似日本人常说的 “疗伤系”精神产品的作用?
  邱华栋:我觉得缓解焦虑,还不如读读《读者文摘》、《心灵鸡汤》。如果说职场小说能出文学精品,那倒是有个最了不起的职场小说家——卡夫卡,他把小职员在那个时代的异化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如果有什么职场小说能写到这种地步,那我就没什么话可说了,我就服气了。
   《21世纪》:那么你还是认可职场小说的社会文本意义?
  邱华栋:它还是有一些社会认知价值的,但是,这种社会认知的价值来源于普遍的人性,冠以职场的含义,没有任何意义。也有写得好的,像崔曼莉的《浮沉》写得不错,那是因为作品本身是个不错的现实主义小说。第一有逼真的现实主义手法,讲述了很多职业生涯中的事情,第二作者毕竟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受过不错的文学训练。
  《21世纪》:如果谈论到文学的价值等问题,实际上据目前的公众情绪,类型小说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有它的市场,而强调文学价值的纯文学市场非常逼仄。这是否和出版界的逐利意识和倾向有关?而且公众情绪也普遍对纯文学感到冷淡。
  邱华栋:首先要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学价值本身与市场是抵触的,现在有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要把能卖钱的出版物和它的文学价值进行挂钩,我觉得这是两回事情,假如一些垃圾出版物在赚了钱以后,还要获得文学价值的追认,这也太说不过去了。纯文学的地位是下降了,这和整个民族的审美水平低下有关,也和这个时代是一个追求金钱的时代有关。而且我不觉得“纯文学”没有市场,我看到很多好作家,比如贾平凹、刘震云的书还是销量不错,能卖20万本,阎连科的《风雅颂》也有很多人看,他们的书一直在印刷,有长劲,不能说大家不关心纯文学作品了。关键是,媒体现在特别娱乐化,使得一些有价值的严肃的思考和文化表达被掩盖。我现在对中国的整个文学状态、文化状态,持很强的批判态度。现在谈一些文学和思想的问题,都成为奢侈的事情,灵魂上敏锐痛苦的人群也许需要展示他们所思所想,却不为大众所接受,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现实.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16:14 | 只看该作者
前行者邱华栋


  2008年12月05日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邱华栋的小说与众不同。别的作家写的是“故”事,他写的是“新”事。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他就能迅速把我们刚刚看见的生活,眼前发生的新事,迅速放到他的小说里。当代中国社会变化多端,充满了魔幻和拧巴,真相和虚假,残酷和喜剧;一杯浑水,澄清需要时间,但邱华栋等不得。也许,他要的就是浑浊和新生,新生的东西未必都好啊,这个好与不好的浑浊和新生,也许更加刺激,更加接近真实。这是邱华栋小说的特点。所以我说他是一个前行者,是一个喜欢新鲜和占先的前行者。
  邱华栋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因为他博览群书,特爱在一本小说里,把庞杂的知识和他读这些知识的感受,一股脑捺到小说里。比如他的《城市战车》、《正午的供词》、《花儿,花》三本小说,既有对美术和绘画的知识堆积,也有对电影知识的深入挖掘,还写了许多有关花的学问呢。是好事还是坏事?对通过小说想另学知识的人,起码是件好事吧。曹雪芹就这么干过,在书里写过药方和菜谱,邱华栋也可以这么干。只是不要以枝伤干啊。
  到了这本新作《教授》,邱华栋依然是邱华栋,写的又是眼下最热门的一个词——“新阶层”。何谓新阶层?一是在过去的生活里没有出现过这种职业,这种职业新造就了一种人;一是过去这种职业有,但从这种职业里,产生了这种职业过去产生不了的人,都跟新的生活形态有关系。地产商人、白领、私家侦探、小姐和妈咪,是从近些年的中国地缝里钻出来的;经济学家、人文学者、大学教授、律师等,过去也有,但不是这么个有法,今天,他们全都脱下了过去的外衣,换上了新的行头。教授现在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这本书告诉我们,叫“叫兽”。
  “新阶层”会带来新内容。邱华栋不但写了玫瑰浴、皇帝按摩、玻璃鸟巢中的女人、私人事务调查所,写了师生恋、夜总会中的大学生、代人受孕等五光十色只有在当代的魔幻和拧巴的生活中才能出现的新事物,更重要的是,他写出了这个时代平静的外表下,充满着血的气息,钱的气息,性的气息,及这个时代独有的混乱的气息。这是一个庞杂的时代。这是一本庞杂的小说。当然邱华栋还没忘了,他又塞进去许多他对当下许多问题,如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道德问题,包括对文学和《红楼梦》的思考与看法。比起他以前的小说,这本小说就更庞杂了。
  这样说来,小说主人公的身份恰恰就不重要了。这本书的主人公是知识分子,是教授,是经济学家,是文学研究者。他们是知识分子,又不是,他们是知识分子中产生的“新阶层”。他们依靠知识(可不是文化,文化需要独特的见解)的卖弄,依靠帮闲、帮权和帮钱,当然最终还是帮忙了,开始过上了奢华的生活、少数人的生活。少数人的生活,都是前沿的生活。正因为他们活在生活的前沿,通过他们,我们就更加看清了这个时代的喧嚣和痛苦,热闹和寂寞,繁华和贫困,富足和匮乏,物质世界对心灵的煎熬和挤压。表面说的是欲望,是权力,是钱,是性,但人与人关系的内部,说的却是人和生活的剑拔弩张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剧烈冲突,却又总是以愉快的兽的方式去解决。喜剧吧?当然,兽的方式,对于解决者总是愉快的。
  从结构上讲,小说的叙述是复调的。通过一个文学教授的眼睛,来打量一个经济学教授的生活;通过一个经济学教授的婚姻变化,折射出当代社会的激烈变动。最大的变动是观念啊。这些混乱的庞杂的新观念,破坏性地颠覆了旧生活,也歪歪扭扭建立了新生活。但是,这些混乱的庞杂的新观念,除了刺杀的是光怪陆离的生活风景,还有拥有这些观念的他们自己。虽然他们生活在生活前沿和引导着生活,读了这本小说,我的结论是:他们不是我们的救世主,因为他们连自己都救不了。
  这是一本值得深思的小说。
  也是一本刺激和好读的小说。
  当然,这本小说也有毛病。人犯毛病,一般都是老毛病。当然,毛病一般也是优点或特点。这本《教授》和邱华栋其他小说一样,内容也太庞杂了,信息也太密集了;查信息,我们不如上网。还有,往里边塞的各领域各学科的知识也太多了。如果为了授业解惑,不如给我们开一个讲座。更重要的是,前行是一件好事,但前行者也是吃亏的。因为许多新生的和前沿的事情,也许很快就被生活抛弃而变旧了。是不是有比事情新旧更重要的东西呢?但这些还不是我要说的,我要说的是,小说就是小说,小说最终靠的,与事情的新旧无关,跟你发现的新旧有关;小说最终靠的,还是伟大的发现和想像力。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16:54 | 只看该作者
邱华栋是个好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1/05/25
北京晨报
  作为新生代作家群里的佼佼者,32岁的邱华栋在短短数年内,就积聚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自从1993年调入《中华工商时报》后,并没有因为从事记者职业而变得浮躁。在每周完成一块版面之余,他居然还接二连三地创作出四部长篇小说、十几部中短篇小说及大量散文、诗作。
  “我不是一个坐得住的人。”但是邱华栋称,当他写作进行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因为电话铃总也没响而有些遗憾,“怎么没人找我聊聊呢?”如此说来,他能持续“稳产、高产”,只能因为两点:一、天赋过人;二、科学、合理地分配、使用时间。
  在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作家群里,人们听到太多的关于作家们的怪癖和特点,诸如必须夜深人静时方能动笔;非要耗燃一包香烟才算达到创作所必需的动力;以及什么“心情要好的时刻”等等。邱华栋的作息时间非常有规律:12点睡觉、7点起床、跑步一小时、8点写作。如果正值去报社的日子,9点坐班车进城上班。其余日子,从8点开始写直到中午。看新闻、看VCD、听CD都不耽误。没有沾染烟酒的恶习,没有昼伏夜出的嗜好,邱华栋是个好孩子。
  可能是因为没有作家们通常要熬夜的共性,邱华栋的身上也没有时下文人们常有的虚荣和矫情。从装束到谈吐,他都是一个典型记者形象——不修边幅、随意、活跃。夏日里一件T恤衫,冬天里一条休闲裤,尽管他对于城市现代文明的分析精辟入理,对于青年人与流行、时尚的关系了若指掌,但他绝无为了标榜自己的“新生代作家”特性而把自己沉溺其中。
  不刻意把自己朝时尚上扯,自然就减少了许多虚无缥缈地繁赘。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与众人交往,就能使自己和对方都处于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在一个文人墨客集中的研讨会上,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声音不同凡响,都在仔细打量、思忖着对方,争取让自己取得精神上的优势。于是,发言冗长而饶舌,卖弄又造作。这个时候,邱华栋的发言一定是非常低调、非常通俗和非常简短的。他有足够的自信支撑,使他不必非在这个场合表现得卓而不群。
  然而,邱华栋在作家群里,至少在新生代作家群里的确是鹤立鸡群。他的一系列作品在文学备受冷落的今天,依然保持着骄人的印数和发行量,实在让他的不少同行望尘莫及。当《正午的供词》被博库图书网站购买了电子版权后,人们发现:他还是一位深受年龄层更低的网民们欢迎的青年作家。
  精力充沛的邱华栋,每天要游览大量的报刊和书籍外(包括刘震云一套四本的《故乡面和花朵》那样的长篇巨著),还要坚持看当代外国文学的原著。对于同时代的外国同行,邱华栋强烈关注。他可以信手拈来那些出类拔萃的作品,指出他们的风格、特点、流派及优劣。他认为在人类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如果还不能以一个世界性的角度来关照当代文学的话,他的创作势必受到极大的局限。
  对当今文坛,每个作家势必有自己的见解。但除去王朔口无遮拦、恣意点评外,绝大多数作家都在公开场合装聋作哑,用沉默来保护自己。许多作家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可能一时激动说了些心里话,但很快就追悔莫及,急忙请求记者“把刚才私下聊的话删去,千万别发表!答应我啊!”邱华栋则敢做敢当,“没事,我就是这个看法,凡是我们谈的,都可以发表!”或许就是为人坦荡,在“文人相轻”的文化圈里,他没有许多文人身上的嫉妒和偏颇,让人感到一种文人少有的快人快语的豁达。
  关于邱华栋的简历和作品,我们可以从相关资料了解到,但对他个人的性格、操守和文字后真实生活一面,则不是每个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的。但愿这篇对于他的速写,能够多少帮助人们消除些对邱华栋的神秘感。(伊夫)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17:28 | 只看该作者
邱华栋:不断超越自我
中国广播网    2008-11-11
    对于39岁的邱华栋来说,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可以用丰厚来概括。
    在新疆昌吉出生的邱华栋,现为《青年文学》杂志执行主编。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夏天的禁忌》、《夜晚的诺言》、《白昼的躁动》、《正午的供词》、《花儿花》等;他的各种版本的书籍有60多种,已经被译为英语、法语、德语等7种语言约400余万字。
    他的一些作品被改编成话剧,被拍摄成影视作品。他曾获得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提名奖、《上海文学》小说奖、《山花》小说奖等十几个文学奖项。
    邱华栋与社会转型期的城市叙事
    日前,记者在昌吉见到了邱华栋,他说,目前他正在创作一部有关经济学家的长篇小说,大概30万字。
    他认为:“经济学是当代社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符号。我很关注最近30年出现的各种白领阶层,尤其是生活在北京的中产阶层,他们都与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对这个阶层很敏感,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的一个剖面,我写他们的忧虑、敏感、迷茫、失落和幸福牞而我自己也是这个阶层中的一员,我生活的周围也都是这些人,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生活中的百态。”
    北京是邱华栋现在进行小说写作的主要背景,主人公往往是和他一样的青年人,他们在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中,为了梦想和欲望,往来奔走,在成功和失败中沉浮不定。这些人在他的笔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的小说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认同。
    有评论家说:在邱华栋的笔下,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小说模式,最新的信息(新潮艺术、时装、广告、话剧表演、后现代主义等等)和城市的典型景致(商场、剧院、大厦、车流、地铁车站、霓虹彩灯)共同构成布满机遇和陷阱的巨大谜团,等待读者深入其中,而邱华栋自己则称之为“信息化的想象”。
    可以这样说,中产阶层和青年人在都市的生活,尤其是在北京的生活,成了邱华栋创作小说的“养料和基地”。
    长篇小说《花儿花》、《正午的供词》是邱华栋写作的最为典型的中产阶层小说。小说敏锐地捕捉到了中产阶层的日常生活经验,表现了他们的种种矛盾和困惑,以及对于这种生活的反思,他们面临的希望和绝望,作品充分展示出了人性的复杂性。
    而长篇小说《夏天的禁忌》、《白昼的躁动》、《我在那年夏天的事》,都是有关青春和成长的小说,邱华栋从青年人的视角,展现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梦想与磨难,把他们青春期的骚动、惶惑与危险,与他们胸怀远大抱负的逐梦之旅交织在一起,这些小说具有鲜活的青春色彩,能给读者一种心灵的冲击。
    有人说,邱华栋是“新生代”代表性作家之一,其对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都市的叙事和想象延续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都市文学的余音,以其叙事的广阔和深刻填补了当代都市文学想象的空白。
    我想,这些评价都与他的这两类小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平和与轻松的生活态度
    与作家阿来的交流会让你产生距离感,你会在距离中感受阿来,欣赏阿来,努力去理解阿来;而与邱华栋交流,你得到的都是感性的语言,平和的心态,朴素的态度。他不会刻意把自己往著名作家以及当下流行的作家行列里扯,这自然就减少了许多华而不实的虚名之累,无论写作还是生活,他都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他说,这能使自己和对方都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彼此感受平等交流的乐趣。不修边幅、随意、活跃、平和,这便是邱华栋在文学圈子里给人们的典型印象。
    生活中的邱华栋是个生活有规律的人。 每天早晨6—8点开始写作,如果不去杂志社的话,他会从早晨开始写到中午,写作中看新闻、看VCD、听CD都不耽误。如果正值去杂志社的日子,他则会忙于各种事务性的工作。
    他说:“当了杂志社的主编后,我的主要任务是把这份杂志的经营搞好,让杂志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我经常策划一些活动,比如采风、笔会等,以增加杂志的社会影响力,但是,这和我的写作生活并不矛盾。”
    他不否认自己曾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写过一些剧本,而有些剧本是媚俗的。但是现在,他坚决不会去写了,他信奉文字本身的魅力,尽量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不媚俗,不出卖文字。
    带着这样的信条,他的创作又进入了另一种境界。2007年可以说是邱华栋的丰收之年,这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一次性推出邱华栋的3部长篇小说新作 《贾奈达之城》、《单筒望远镜》、《骑飞鱼的人》,这3部单独成篇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邱华栋“中国屏风系列”,这几部长篇小说都是描写出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外国人,不少还是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人物。
    邱华栋说:“这是我创作上的一次转折,对于我自己的写作历史具有重大意义。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时期,而我关注的是一些外国人对于剧烈变化中的中国的记录,我想从更加宏大的历史维度上看,试图更为冷静地看待这段历史,历史有时间是相当复杂的。”
    一般情形下,有点名气的作家超越自我是很难的,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次邱华栋在写作题材上的转移,写作视角的转移,就是为了超越他自己,超越读者印象中的邱华栋,这对于一个作家是很难得的,邱华栋用自己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他还会不断超越。
新疆印象
    邱华栋自16岁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少年时,他的偶像是海明威和张承志,他的笔下充满了西部的宏大场景。这一时期的作品结集为小说集《别了,十七岁》。高考时,他把自己的作品寄给几所大学的校长,凭借他的作品,1988年武汉大学中文系破格录取了他。
    这次是他阔别8年后回到新疆。这次回疆,他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牞就是新疆世俗化的生活更加丰富了,城市的建设更加现代,但是缺乏地域特色。他说,走在昌吉市的街道上,他看到街边的一个小饭馆用罗马柱子做支撑,很是滑稽,如果用新疆的民族元素去装饰该有多好,我们不能向西方学习太多的东西。
    他认为最近这几年来,新疆作家的作品地域性特色十分突出。比如,董立勃小说的兵团地域特色,刘亮程散文里有新疆农村的浓郁“风味”,而沈苇的诗歌则带有浓厚的中亚气息。新疆作家的作品,大都以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为人们所认识,被中国文坛所肯定,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创作状态。
    作为一位从新疆走出去的知名作家,邱华栋一直有一个关于新疆的写作构想,他已经思考10年了。他说:“我要写新疆的变化,从汉代写到唐代,写尼雅、高昌、交河等古城消失的原因,名字暂定为《流沙传》。我想,这是一部关于时间和历史的历史小说,已经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明年动笔开始写作,估计得写几十万字。”(赵慧)
来源:新疆经济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18:25 | 只看该作者
邱华栋谈所谓网络文学:绝大部分是文字垃圾2011年12月07日中华读书报



舒晋瑜





     外表看来,邱华栋的模样与一般读者印象中的作家或诗人相去较远:绸缎面料的中式服装,发型一丝不苟,憨厚的脸上常常堆满热情的笑。实际上,这位具有开创意识的小说家,不但时时强调汉语小说的实验精神,而且总是在早晨起床前读诗,以保持自己对语言的警觉和对生命的警觉。在《来自生活的威胁》和《可供消费的人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里,邱华栋以六十个断片和短章的方式,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社区人的感情和精神困境。当然,其中也有些欢乐和温暖的碎片,虽然不足以抵挡生存的寒冷与孤独。


痛恨依赖网络的生活方式
读书报:你生活中对网络依赖性大吗?
邱华栋:我大概上网十多年了吧。我痛恨依赖网络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拒绝在家里安宽带,我在家里有意识地不上网,甚至很少看电视,只看书。我上班的时候才上网,每周一三五三天,其他时间绝不上网。
读书报:几年前,你曾经对博客颇有微词,表示过对博客读者的失望之情,也表达了对博客文化“幼稚病”的担忧。因为你辛苦写就的文章点击率只有几百人,而一篇口水文章《就是不看世界杯!》却有上万点击率。这些年来,名人博客和作家博客关了很多,你却坚持下来了。当年对博客的看法,现在有改变吗?有没有微博?
邱华栋:当我的博客变成喜欢文学的小众交流的园地的时候,我觉得很好,就是有些真正爱好文学的朋友在互相关注。即使只有几百、几千人互动起来,我觉得已经非常不错了。物以类聚,在我的博客中有着很好的体现。我常浏览欧洲美国一些著名学者文人的博客,他们依旧通过博客在表达他们对世界和本专业的深邃见解,可见这个平台之重要。
微博我也开了,经常发些段子,也很好玩,但我没有时间去仔细经营。我不大喜欢微博的喧哗和热闹。很多烂人都跑到微博上去了,博客现在倒干净和宁静多了。
读书报:早年你的《正午的供词》被博库网购买了电子版权。此后你的作品还有哪些推出了电子版?你怎么看电子书的发展前景?
邱华栋:1999年我就搞了在网络上进行长篇小说首发,我很关注小说利用新媒介扩大影响的新趋向。但大部分作家还没有从电子出版上赚到钱,却反而被一些网站骗了。因此,前几年,我们几个作家和书生数字公司打了官司,我得到了十多万元的赔偿。我想,电子书不见得会全面替代纸书,因为纸书太完美了,它一问世就很完美,持续了上千年——这是意大利当代伟大学者、小说家翁贝托·埃科的观点。而电子书呢?我这些年有七八个电子书,都扔在那里,基本没使用。我最近把一些作品的电子版权卖给了作家协会办的、和中国移动(微博)手机联合搞的网站。手机阅读可能是最大的一个阅读空间,作家可以尝试把自己的作品和手机阅读联系起来。因为,我有的朋友已经有很不菲的回报了。
网络文学绝大部分是文字垃圾
读书报:“网络文学”这个词只有中国才有。你曾经表达过不应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分裂的观点,因为网络只是一种承载文学作品的媒介。但实际上从作品所呈现的内容和价值看,二者差异甚远。
邱华栋: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不存在网络文学,只存在文学和非文学,因为文学只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是以媒介来划分的。虽然网络很新、很快捷,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网络文学绝大部分都不是文学,是文字和文字垃圾。不过,我觉得今后随着网络本身的发展,可能会有好的文学借助电子媒介先行问世。
读书报:你觉得如果抛开媒介不同这一差异,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还存在哪些问题?
邱华栋:文学的标准之一就是不媚俗,不向权力和金钱低头,是对现实社会和历史保持紧张关系和批判态度的。好的文学说到底是要对现实人生和现实社会进行深刻观察和解析,然后利用观察、体验和想象所创造出来的、自足的语言的审美世界。这么一比较,网络文学在哪里?
现在的网络文学,大都是五四时期鲁迅、陈独秀他们反对的东西,就是武侠、穿越、搞笑、鸳鸯蝴蝶、恐怖、黑幕、侦破等作品,都是比较低级的东西。听说,有人评出来最近十年最“伟大”的网络小说,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这么一个东东,竟然是“最伟大”的,可见网络文学发育水平之低下。当然,我想强调的是,未来兴许会好些。毕竟电子媒介还在迅速发展,各种可能性都是有的。
我也不认为要分什么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无论是过去的刻在石头上的、写在丝绸上的、印在纸上的,还是现在打字在电脑里的东西,只有非文学和文学的区分。和媒介关系不大。
写记忆容易,写今天很难
读书报:《来自生活的威胁》和《可供消费的人生》延续了你“与生命共时空”的文字风格。和所经历的时代如此近距离的表达,你觉得有何利弊?
邱华栋:书写眼前和当下是十分困难的。我觉得对眼前万象的文学捕捉,让我刺激而新鲜。我体会到,写历史是容易的,写记忆也是容易的,可写今年和今天呢?很难很难。而我却在把小说写新,我也常常觉得很难,就像是你以为你抓到了一条鱼,可是你一看,它已经跑掉了。
读书报:《来自生活的威胁》,把故事集中到了高档社区,在阅读的时候,感觉似乎有些是刻意要营造一种社区环境和背景。是有这样的用意吗?
邱华栋:不刻意啊。这个系列我从2000年一直写到了2010年,十年的时间写了六十篇小说,一开始是按照单篇的短篇小说写的,可我写着写着,觉得可以把很多小说像串糖葫芦那样,把它们都串起来,形成新的结构。这样,这些小说之间就有着松散的联系了。比如《骑兵军》《都柏林人》《小城畸人》《米格尔大街》,都是类似的作品。
读书报:为什么关注社区文化?
邱华栋:北京不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社区构成的都市吗?社区将是都市人生存的最终要的环境。但新的社区文化却还没有定型,我通过这个系列的写作,来探讨当代中产阶层面临的困境,试图寻找新道德和新的价值观定型的可能。一个文明复兴,关键还是要看你能输出什么样的价值观。其他都是空谈。
必须待续地学习外国文学
读书报:《来自生活的威胁》反映了不同家庭的形形色色的故事。聚焦社区其实也是你对城市文化的表现之一。你觉得这次有哪些突破?
邱华栋:当然首先是题材的突破。我自己当编辑,看到百分之七十的稿子,题材依旧是农村题材的,很多写作者的技术也很低下,因为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作家多出自农民,大作家更是农民。而我是少数书写城市的都市作家,从观察对象是中国的中产阶层这一点上,我的这个社区人系列也是很有意思的。
读书报:熟悉你的朋友都知道,你对于外国文学的涉猎与阅读在当代作家中是很有代表性的。《社区人》的创作就融会了对约翰·厄普代克等人作品的学习和感悟。那么你觉得,作为60年代末的青年作家,与50年代出生的那批作家,比如莫言、韩少功、阎连科等相比,有哪些优劣?他们当年热衷于外国文学的学习最终似乎又回到了传统,你这么认为吗?
邱华栋:传统本来就在我身上。我是读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听奶奶讲故事和评书长大的,传统从来都在血液里。我现在依旧热衷外国文学,就在于你要随时找到镜子来看你自己。汉语小说最近三十年的发展特别巨大,但是,从写作技巧上、价值观、容量、深度上,还没有做到当年拉丁美洲文学反过来影响欧洲美国文学的地步。所以,持续地向外国文学学习,是一个作家必需的功课。你小学没毕业,就宣布回归传统了,那怎么行?当然,对于一些中国作家,比如莫言,我想也就是那么策略性地说说,人家天天在家里研究全世界的同行呢,可不能狭义地解读。假如简单来比喻的话,也许莫言、阎连科、韩少功他们是威廉·福克纳、加西亚·马尔克斯和胡安·鲁尔弗,我和李洱、张者、王刚等人,可能会成为约翰·厄普代克、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那样的作家,
读书报:有时候感觉你讲故事的愿望特别明显。
邱华栋:1993到1999年,我写了一个五十篇短篇小说构成的系列“时装人”,那个系列是变形、夸张和意象化、碎片化的有后现代意味的小说系列。而这个社区人系列六十篇,我有意识地在找讲故事的感觉,写得比较老实了。我想,讲故事就类似绘画里的素描,总是一个基本功。
再写十年我就难以被忽视了
读书报:从16岁起就开始发表作品,你的写作体裁宽泛,诗歌、小说、随笔、评论几乎无所不能。你觉得,这样的多面手对于自己的创作有何益处?现在还写诗吗?
邱华栋:写诗啊,不过不大发表了。写诗读诗一直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我开会时写,在飞机上写,听领导讲话时写,在外地宾馆睡不着起来就写。为什么?一是诗歌便捷短小,二是诗歌可以保持你对母语的警觉与敏感。其他文体的写作是跟着兴趣走的。比如,我还写有电影研究《电影作者》、城市建筑随笔《印象北京》、20世纪西方小说家评论《静夜高颂》(三卷)等多部,都是跟着当时的兴趣在走。
读书报:你认为目前评论界存在什么问题?评论作品时,你最主要的关注点在哪里?评论家的经历是否能反作用于你的创作?
邱华栋:我不大看评论。我憎恶过于学院化的那种格式化的评论。我自己也尝试写评论,我只看作家写的评论和读书笔记。
读书报:你如何评价自己在同时代作家中的独特性?
邱华栋:对当代社会的书写、与生命共时空和文学技巧的全面性,是我的独特性。但我的独特性还不足够独特,因为,我要写的还在肚子里。再写十年就会好多了,我就难以被忽视了。
读书报:对自己的创作,你认为存在哪些问题?
邱华栋:我的问题就是我写的小说比较难以被拍摄成影视。我小说的核心都是表达现实和历史的病态,是不大好拍摄的,这决定了我在目前的“影响力”。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18:57 | 只看该作者
邱华栋“电击”影视圈

尚晓岚

  邱华栋作为云南人民出版社“游牧新疆”活动的签约作家,不久前刚刚在新疆阿勒泰山区住了40天,他说那是一段无比美妙的时光,“触目所见都像风景明信片”。

  邱华栋的长篇小说《正午的供词》,据说是“影射”张艺谋的小说使作者声名鹊起,有人形容这番炒作使他“搭上了一列飞快的火车”。

  对“影射”一说,邱华栋一向坚决否认:“《正午的供词》意在通过一个导演的内心经历和他与外部的各种关系,来展示80至90年代文化环境的变迁,描述我们时代的泡沫。我从前的小说中,《夜晚的诺言》与音乐有关,《白昼的消息》与美术有关,《正午的供词》写电影圈,是一以贯之的思路。小说中固然有某些电影的情节与张艺谋的电影非常类似,那是因为我写作中总也跳不出80年代的氛围,没办法。”邱华栋还透露,下一部小说是作家主题,写文学如何使人的精神变形,做出残忍可怕的事情,听上去有点耸人听闻——邱华栋目前正在收集有关食人生番的人类学资料,准备放到新小说里去。

  《正午的供词》激起的反响让邱华栋颇感郁闷,他觉得“影射”说的误读伤害了小说的文学追求,完全无视他苦心经营的文本实验:“我还请人写了评论,但根本没人发。大家的兴趣点全在‘影射’上。”《正午的供词》影视改编权已被巨星影业公司购得,邱华栋正在写剧本。按照制片方的意见,这又是“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但邱华栋不服:“我还是想写成一个导演的成长经历,像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那样的。”

  影迷邱华栋一直有“触电”的愿望。他购置了小型的数码摄像机,对着书学习用电脑处理影像。由于编写剧本的缘故,邱华栋时常在影视圈内转悠,有机会了解一些圈内的人和事。他对内地影视界的水准评价不高:

  “中国导演对城市没感觉,包括张艺谋。他们才刚刚熟悉酒吧这类城市的外在符号,还是太土了,没有内心的东西,不像王家卫的电影,感觉上特别贴近。导演怪作家拿不出好本子,作家怪导演拍摄手段不高明,这方面的不足,与个人才能和外部环境都有关系。”

  “冯小刚想让他的电影严肃起来,可他不是一个思考型的人,他擅长抚摸大众,顺毛捋,缺乏批判力。”

  “中国电影投资匮乏,可是日本很多电影也是小成本制作,总有新生代导演和佳作涌现。我们为什么拍不出《情书》那样的好片子?还是脑子里哪根弦没接上。”

  置身于“飞快的列车”上的邱华栋仿佛感受不到火车的速度,他这一代作家,太清楚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正在向着“宠辱不惊”的方向进发。

《北京青年报》 2000年11月27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19:44 | 只看该作者
特写:新生代作家佼佼者邱华栋
http://ent.sina.com.cn 2003年01月13日
新浪娱乐
  伊夫
  作为新生代作家群里的佼佼者,32岁的邱华栋在短短数年内,就积聚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自从93年调入《中华工商时报》后,并没有因为从事记者职业而变得浮躁,不仅每周负责的一块版完成得相当出色,而且居然还接二连三地创作出四部长篇小说、十几部中、短篇小说及大量散文、诗作。
   
  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人,因为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和面对太多的诱惑,往往失去了闭门潜心创作文学作品的耐性。许多颇有文才的年轻记者,就因为耐不住寂寞,只好割舍了曾经梦寐以求的文学梦想,陷入“没完没了的采访、速战速决的报道”这一循环之中。
  那些年,年轻且并不资深的邱华栋,当然不能幸免这样奔忙的工作流程之外,他要研究选题、然后一个接一个地采写、编发、画版直至校对。在《中华工商时报》那宽敞、开放式的编辑部内,近百名编辑、记者汇集一堂,电话铃声、电话交谈声以及同事相互间的对话,统统地在一个屋檐下回荡……
  邱华栋的小说集当然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但是,他每周至少有两天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从地理概念上划分,邱华栋的新家位于远郊。那个幽静的小区内虽然保证了创作的安宁,但加大了居民进城的时间成本。而邱华栋居然在一周的其余五天里,也经常往返于市中心与远郊区。有时,为的甚至就是一般地朋友聚会、吃饭。
  “我不是一个坐得住的人。”邱华栋称当他写作进行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因为电话铃总也没响而有些遗憾“怎么没人找我聊聊呢?那好,我干脆给别人打。”看似心不在焉地创作,却能持续“稳产、高产”,并且质量上乘。这只能证明两点:一、邱华栋的确是天赋过人;二、他能科学、合理地分配、使用时间。
  在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作家群里,人们听到太多的关于作家们的怪癖和特点,诸如必须夜深人静时方能动笔;非要耗燃一包香烟才算达到创作所必需的动力;以及什么“心情要好的时刻”等等。邱华栋的作息时间非常有规律:12点睡觉、7点起床、跑步一小时、8点写作。如果正值去报社的日子,9点坐班车进城上班,其余日子,从8点开始写直到中午。看新闻、看VCD、听CD都不耽误。没有沾染烟酒的恶习,没有昼伏夜出的嗜好,劳逸结合、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他得以持续高产的物质保证。
  可能是因为没有作家们通常要熬夜的共性,邱华栋的身上也没有时下文人们常有的虚荣和矫情。从装束到谈吐,他都是一个典型记者形象——不修边幅、随意、活跃。从没见过邱华栋把头发梳理的油光可鉴,笔挺的西服里扎一条艳丽的领带。夏日里一件体恤衫,冬天里一条休闲裤。尽管他对于城市现代文明的分析精辟入里,对于青年人与流行、时尚的关系了若指掌,但他绝无为了标榜自己的“新生代作家”特性而把自己沉溺其中。
  酒吧是城市年轻人首选的社交场所之一,92年,武汉大学毕业后初到北京时,尚无什么朋友的他也喜欢到酒吧逗留,感受那种现代都市的气氛和情调,甚至他的一些小说就是在那个环境里完成的。(不是构思而是写作)。但现在不成了,当默默无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后,他若在任何一家酒吧出现,都会发现有熟人向他打招呼。别说想不受干扰地商谈事情,就是与一群人来玩,也往往要中途离开众人,到其他熟人处礼貌地稍坐片刻。至于埋头写作,自然是天方夜谭了。
  不刻意把自己朝时尚上扯,自然就减少了许多虚无缥缈地繁赘。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与众人交往,就能使自己和对方都处于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在一个文人墨客集中的研讨会上,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声音不同凡响,都在仔细打量、思忖着对方,争取让自己取得精神上的优势。于是,发言冗长而饶舌,卖弄又造作。这个时候,邱华栋的发言一定是非常低调,非常通俗和非常简短的。他有足够地自信支撑,使他不必非在这个场合表现得卓而不群。
  然而,邱华栋在作家群里,至少在新生代作家群里的确是鹤立鸡群。他的一系列作品在文学备受冷落的今天,依然保持着骄人的印数和发行量,实在让他的不少同行望尘莫及。当他的《正午的供词》被博库图书网站购买了电子版权后,人们才发现:他还是一位深受年龄层更低的网民们欢迎的青年作家。
  敢于直面现实生活,是一个作家起码的良知。在一些作家津津乐道地挖掘封建帝王的秘闻与炮制后宫妃子的“戏说”之际,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却不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他们用自己独立的眼光和语言,真实传递地出个人的感受与感悟;客观、忠实地描述着今天我们生活着的社会。纵观邱华栋的作品,篇篇都属于现实主义之作,他的作品溢洋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像年轻人的脉搏一样强烈地波动。
  精力充沛的邱华栋,每天要游览大量的报刊和书籍外,(包括刘震云一套四本的《故乡面和花朵》那样的长篇巨著。)还要坚持看当代外国文学的原著。对于同时代的外国同行,邱华栋强烈关注。他可以信手拈来那些出类拔萃的作品,指出他们的风格、特点、流派及优劣。他认为在人类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如果还不能以一个世界性的角度来关照当代文学的话,他的创作势必受到极大的局限。
  或许因为有了更高的目光和宽阔的视野,在对待去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态度上,邱华栋就跳出了国内许多同行们固有的窠臼。他不是气愤地指责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撇开中国“众多国内优秀作家”于不顾,只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是从整个国际范围上看,他认为高行健的《灵山》,并不时下最活跃的几个欧美作家的作品更有资格。他不带偏见地列举了几个作家的名字和作品后说:“这几个人的作品都具有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但是,高行健的《灵山》的确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写作方式,从整个华人世界角度上评判,《灵山》达到了当今华语文学的高度。”不论“中国作协”什么态度,邱华栋同大多数中国作家一样,作为高行健的同胞,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清醒地认识自己,也能客观地看待他人,这是邱华栋显著的优点之一。虽说文化人,但许多作品还不错的作家也未必就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和客观地看待他人,更何况大量平庸的作家了。可贵的是邱华栋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同一些长期处于边缘的作家不同,邱华栋从不炫耀与更知名作家的交往,不时刻以别人的“虎皮”来壮胆。当然,每当他的新作诞生时,他也不必把名人扯在一起制造新闻来炒作,譬如,前不久有文章称“《正午的供词》是在影射张艺谋”等等,邱华栋没有趁热打铁、火上浇油,紧忙跳出来声明、辩解或扬言起诉某某,他根本就不去解释,任由媒体尽情揣测和大肆传播。
  对当今文坛,每个作家势必有自己的见解。但除去王朔口无遮拦、恣意点评外,绝大多数作家都在公开场合装聋做哑,用沉默来保护自己。许多作家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可能一时激动说了些心里话,但很快就追悔莫及,急忙请求记者“把刚才咱倆私下聊的话删去,千万别发表!答应我啊!”
  邱华栋则敢作敢当,“没事,我就是这个看法,你随便写,凡是我们谈的,都可以去发表!”问他需要不需要将稿件让他过目时,他笑了,连忙摆摆手:“不,不!”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坛上许多荒唐、可笑的掌故,对于失去了权威性的各种文学评奖,也真诚、坦率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于一些作家及作品,都精辟而独到地发表了他的议论。或许邱华栋正处于事业的辉煌时期,抑或就是他的为人坦荡,在“文人相轻”的文化圈里,他没有许多文人身上的嫉妒和偏颇,而是中肯、客观的评价每一个作家及作品,让人感到一种文人少有的快人快语的豁达性格。
  关于邱华栋的简历和作品,我们可以从相关资料了解到,但对他个人的性格、操守和文字后真实生活一面,则不是每个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的。但愿这篇对于他的速写,能够多少帮助人们消除些对邱华栋的神秘感。3000字
  邱华栋业务自传
    邱华栋,32岁,祖籍河南南阳,父母系支边青年。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少年时期在新疆度过。1988年被保送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92年毕业并被分配至北京工作,现为《中华工商时报》文艺部主任助理。
    16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在中学时就已经开始了文学活动,担任了所在中学“蓝星”文学社的社长。第一篇小说发表在《中学生文学》上,后一发不可收。高中毕业时已经发表了10万字的小说,并因出版小说集《别了,十七岁》而被免试保送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在高校期间担任武汉大学“浪淘石”文学社社长、“珞珈”诗社社长,并担任《大学生学刊》(铅印)主编,在武汉地区多次主办武汉各高校诗人参加的“珞珈”诗会,并出版小说集《不要惊醒死者》和诗集《从火到水》。三次获得武汉大学“纪念闻一多文学奖”和两次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创作”一等奖。
    大学毕业以后,继续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93年以来,勤勉写作,迄今已出版有长篇小说《夜晚的诺言》、《白昼的消息》、《正午的供词》、《刺客行》等4部,中短篇小说集《哭泣游戏》、《都市新人类》、《黑暗河流上的闪光》等11部,诗集《岩石与花朵》、随笔集《私人笔记本》、《城市漫步》等7部,合计300余万字。此外,还发表了30万字的新闻作品,获过《中华工商时报》“时报人敬业奖”,还发表了有关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建筑、电影的评论和对话20余万字。被誉为九十年代“新生代”作家群代表作家之一,和“活跃的实力派作家”之一。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日、德、韩等多种文字。获过《上海文学》小说奖、《山花》小说奖等期刊文学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
  邱华栋出版作品目录
   长篇小说  《夜晚的诺言》      江苏文艺社1997年版
          《城市战车》(白昼的消息) 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刺客行》        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
  《正午的供词》      中国青年社2000年版
   小说集   《别了,十七岁》     四川少儿社1989年版
          《不要惊醒死者》     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
          《城市中的马群》     华艺出版社1996年版
          《把我捆住》       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
          《哭泣游戏》       长江文艺社1997年版
          《都市新人类》      中国广播社1997年版
          《蝇眼》         长春出版社1998年版
          《摇滚北京》       中国文联社1998年版
          《太阳帝国》       百花文艺社1999年版
          《黑暗河流上的闪光》   湖北教育社2000年版
          《零度疼痛》       台湾三民书局2001年版
          《零度爱》        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邱华栋小说精品集》(三卷):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手上的星光》
            《天使的洁白》
            《眼睛的盛宴》
   散文随笔集 《城市的面具》      敦煌文艺社1997年版
          《城市漫步》       中国广播社1999年版
          《私人笔记本》      中国青年社2000年版
          《山之颜色》       云南人民社2001年版
          《北京现场》       天津教育社2001年版
   
   诗集    《从火到水》       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花朵与岩石》      接力出版社1993年版
   编著、主编 《酷的一代》       中国戏剧社1999年版
          《都市风情小说》     北京师大社1999年版
          《世界华人诗歌鉴赏大辞典》北岳文艺社1991年版
          《集体作业》(与李冯等合著)中国广播社1999年版
          《新生代作家自选代表作》(二册)云南人民社2001年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9:09 , Processed in 0.12880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