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宋伟

孝昌縣圖書館“書/時光”公益講壇第七講:学会观察,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0 11: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30日
管季超第二次
作[教后反思]:





1,我与《书-时光》公益文化行动的缘份: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246533.html
孝昌县图书馆公益讲坛征名启事--结缘之始


http://xnjyw.5d6d.com/thread-42221-1-1.html
我钦佩的青年才俊邓曙光开第一炮

http://xnjyw.5d6d.com/thread-41912-1-2.html
2011。12。21。接到邀请讲第七讲,当日即网搜资料,专程到孝昌县文体新局取小河镇小应我请求带来的一叠学生《作文本》。
http://xnjyw.5d6d.com/thread-41862-1-2.html
网上[考察],找感觉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42&extra=&page=1
研读学生《作文本》,初定讲三个关键词:积累--观察--想像
拟出题纲
觉内容过多,删掉谈[积累]的部分

与孝昌县图书馆春霞馆长通电话三次,提醒:学生安全第一;此事应知会县教育局和教研室;话筒话筒话筒。
27日晚,与主办方某同志通电话:话筒话筒话筒。
28日与从未见过面的小河镇小李登高校长通第一次电话:学生安全安全安全,移动话筒话筒话筒。

2011。12。28夜,与汤馆长通电话,问阶梯教室有无网线?答曰:无。即决定放弃使用多媒体播放短片。晨五时起,微调教学预案,似觉内容太多,犹豫未删。

约9:00,到达阶梯教室候课。

会场设有主席台,铺锦布,有靠背椅5把。季超建议:开课后撤除主席台!!!我站着上课。空场应留给师生互动。

小河镇中阶梯教室整洁/宽敞/光线很亮。
小河镇中阶梯教室坡度很低,最后一排大约只高出第一排五十公分左右,出我意料;固定的条桌很长,教室两侧有走道,较宽。中间无走道,行距亦窄仅容身,不方便进出。
教室已备手持可移动话筒一只[!!!!],传音效果不错,是俺‘救星’;有线话筒线短,效果差,不敢用不方便用;开课后,有人又临时送来可移动领甲式话筒一只,因老管腰粗,没用。

因教室无中间过道,学生不便进出,即放弃了请学生上台画/写的预案,主办方事先准备的白板弃而未用。


课间休息时,镇小部分学生被镇中丰富多彩的展版吸引,课间忘上厕所。第二节重新开课后,学生又想起要上厕所,在门口遭一位男老师拦阻。
发表于 2011-12-30 11: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案例评析:
1,因教学设施不敷使用影响教学效果实例:孝南区大礼堂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47318-fpage-3.html


2,教学空间布局合理,教学设施完备,助力交流成功:湖北职院学术报告厅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25414&goto=lastpost#lastpost


3,2011年8月,管季超应《现在网》朋友之邀,赴汉在原省招生大厦参与武汉东湖区班主任体验式培训组织服务,中央教科所专家到达当日,执意要求我们将一百多把笨重的座椅重新摆放,斜放45度。一群人忙一上午,一身臭汗,颇多怨言!!

----事后证明:专家意见是对的!!并非[小题大作]!!若不移位,效果大打折扣!
------下面这个《现在网》上的6篇图文帖,是管季超写的,有图有真相。


http://edu.cnxianzai.com/peixun/xinxi/tesexiangmupeixun/2011/0804/249292.html


====结论:要研究大型公开课教学环境创设/设备应用和不同于单个教学班的控场技巧!!
                 若无可便施教的环境/若无能收能放的控场技巧,再好的教学内容/再新的教法预案,也是白搭!!!!
发表于 2011-12-30 12: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2,这两节课[或这个‘教学预设’]如何大力改进:

[对了,俺还没吃早饭;中饭的饭点儿又到了。俺先跟网友们告个假。明天俺接着自己给自己看病。呵呵----]

886!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17836&extra=&page=1
多年前在东莞的一次公益教学,因场地小,人数少,控场难度低,很成功。
得暇比照着再作分析。




http://xnjyw.5d6d.com/thread-41671-1-1.html

认真地直面问题的自评自析,有利于下一次在湖南的公益教学的成功!!






==‘教研员’要有思想,也要有实战技术!!
       无思想,则平庸;无单兵作战技术,不便于思想的传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7ee4f0100sj19.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7ee4f0100sj19.html
===感谢华南师大刘良华教授在今年暑期《岳阳高研班》上的鼓励!!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iyi/_guan_kuitianxia/2011/0728/248970.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12-30 13: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xnjyw.5d6d.com/thread-41431-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1431-1-2.html

俺转的。挺好的文章,您看看。



备课就是备各种可能

闫学
  经常有教师朋友问我,我的某一节“成功”的课是怎么备出来的,备课有什么“诀窍”,等等,每次我都很难说清楚。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诀窍”的话,在我看来可能就是要为课堂实施预设多种可能。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是要考虑到课堂实施和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规律等各种要素,预设课堂实施进程中的各种变化与多种可能性,并据此寻找能够应对这种变化和可能性的有效策略。一句话,备课就是备各种可能。
  但是,纵观现在许多“成功”的课堂,可以发现教师备课基本只呈现一个单向的维度,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中基本只考虑了一种可能。2010年,我观摩了“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发现那些经过精心准备、反复打磨之后的美轮美奂的课堂其实问题也非常明显。在我看来,那些课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变化,缺少不确定性,一切皆在教师的预设与掌控之中。细细思索,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备课——为“求稳”起见,教师在备课中只呈现了一种可能。
  为了保证课堂有如课前所预料的那种效果,教师就必然通过预设非常精细的问题和环节来展开教学。这样一来,虽然课堂不会出现意外情况,但学生思考的空间大大缩小了。这样的备课无疑是既框住了学生,又框住了教师。仔细想来,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教师的课,尤其是那些普遍受到好评的课,在很多时候都缘于课前充分而精致的教学预设,基本上都是比较“安全”的,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的,也就是说,没有预设各种变化、没有预设各种可能性成为这些课堂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恰恰是因为缺少了变化和多种可能,课堂就缺少了只有真正的挑战才能带来的真正的精彩。看似无懈可击的课堂,恰恰隐藏了课堂的最大问题:这样的课堂更多的是动人的吸引,是完美的控制,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空间,教师只是把现成的真理(知识)从口袋里拿出来双手奉送给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难免成为只会服从命令的布偶,而逐渐丧失了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则变成了循规蹈矩、步步为营的导演和指挥。
  就是这样,在许多“成功”的课堂上,我们在欣赏了教师的高素质和精致的教学设计之余,很难看到产生于学生内部的思维奇迹,很难看到高质量的教学对话。这样的教学基本上顺风顺水,几乎没有任何困难,学生也没有任何问题。而这,我以为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我不禁反思自己的备课。以我有限的教学经验来看,课堂实在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地方。教师预设的一些东西,一旦放到课堂上,往往就发生变化,教师必须根据学情及时作出调整,包括教学内容、提问方式、学习方法、课堂节奏、教学时间,等等,有时这种调整甚至会比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某一个知识节点设计多种教学方案,考虑多种教学策略,以游刃有余地应对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情况。比如,从教学时间这个角度来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用一节课可以解决的问题,却需要用两节课,甚至更多;或者正好相反,本来设想用一节课解决的问题,其实只用半节课就够了。再如,从课堂节奏这方面来看,则要根据学生现场的理解情况,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课堂总是充满不确定性。而要能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及时地作出调整,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是否足够充分,是否预设了这多种可能。
  当然,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他都不可能对课堂上所有的细节作出准确的预设,他必须在课堂现场中根据实时发生的情况作出及时地判断与调整,也就是善于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去进行教学,表现出一个教师高度的教学智慧与技巧。好的课堂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召唤与吸引,更应是对学生的解放与激发,是激发学生自由地驰骋于思维的无限世界中;课堂不是一座禁锢与控制学生的华丽建筑,而应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星球,有着适合种植任何植物的土壤,而教师就是一个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具备某种潜质的人。要达到这个教学艺术的高峰,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需要积累,也需要反思;需要提炼,也需要智慧;同时,还需要胆量。
  我相信,备课时预设多种可能,就意味着课堂上将有更大的自由和解放。
发表于 2011-12-30 17: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笔]乌桕曲


文/天马行空969






人民服务这 么些年,毫无长进。
  
    十月小阳春晚近,胜友良朋的日子。

    雾霭狭长,混沌大好河山,曙光姗姗来迟。

    早餐蛋炒饭,饭朗气清,分量足够(足够爬两座山)。

    古人安步当车,是日安车当步。男人、女人和孩子。

    “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日快,半日看尽乌桕村庄人家。

    未必是此行的刻意,恰恰是无意的偶得。

    杭白菊为了惊喜,客居的风尘女子到底水土不服,撩不起苏杭的风韵;野雏菊黄得惊艳,世居的恬然令阅尽了浮华的镜头频频颔首。

    乌桕自然是此行的主场。主角却不是乌桕,是乌桕的服饰——红的服饰逗引异地的过客接踵而至,像一群无头的苍蝇闯进来,不问青黄,咔咔咔一通乱照。而野营取炊,大声喧哗,垃圾随地方便。

   “乌桕是惊着的吧?”乌桕取悦于人,人未必不能悦读于乌桕;“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下看你”,不来卞之琳,桥上桥下都不是风景,明月与梦将何往?这人等乌桕的红妆,乌桕未必不等人,等那可展眉叶一见而心动之人?纷纷看客之中可不是有这一位不迟不早就来了——“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对花草体贴,花草会长的分外好看。”董桥是敬。“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是敬。“春服既成,沐乎浴乎”的孔子最是敬。原来古人出行是有礼数的,对大自然是相敬如宾,相看两不厌。  

    出行的目的地固然要害,而沿路偶拾的麦穗树叶亦真喜人,好像一次不情愿的公差活动却分明邂逅一场你情我愿的浪漫。去年景非今日景,去时路异来时路,乌桕的红妆让渡于枫叶落纷纷,主人不无遗憾:“时间都废车上了!“或曰:“这些都不打紧!”乘车而来,乘车而去,“何妨!何妨!”
   
    旅行,怀念一个地方,风景而外,是那里有想见的人:男人、女人和孩子。

    男人:宦海云烟——“久不是那老屋墙头的袅袅炊烟了!”  

    女人:车行的颠簸未必是晕车的借口。旅途所见,看过也就算了。当下乃及多年之后留恋的怕只是这样子一群人的丽日时光。

    孩子:眼睛无处不见,只关注一件事情(成人久不能关注一件事情了):放牧的牛,小憩的牛,耕作的牛,随意于田埂山坡溪畔略具轮廓的牛群(索然不见牧童)。惊呼,惊呼,惊呼之后,忽而会认真地发问:怎么看不见大灰狼呢(人一开始是与自然相亲的)?母亲照例重复吓唬小孩子顽皮不止的通话:“大灰狼会吃小孩子的,听话!”伯伯忍不住给孩子讲:“大灰狼在很远很远的青山那一边,大白天不敢来的,不怕!”孩子很神气地回母亲一嘴:“不怕!”

    男人和女人:阳光透过树枝洒下的斑驳心思——“一半亮丽,一半潜藏!”

    分明是曙光,转眼就暮色了。钓而归。




===季超转帖附言:

        上周得机会到[天马]君书房探胜,感佩[天马]君藏书之丰,购书之高品位。

         得见原岳麓书社老社长钟叔河先生近期致[天马]君手札。复印一份收藏。
发表于 2011-12-31 00: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您注册登陆《教师之友网》,参加本站内容建设,发帖转帖,共建分享



学会观察,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学术讲坛2011年第七讲/走进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2011年12月29日上午,小河初中阶梯教室)



===以下为2011。12。31。0:34----
管季超本人第三次对这两节课的
[教后自评/反思]
发表于 2011-12-31 00: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管季超本人第三次对这两节课的
[教后自评/反思]


==本次拟讨论如下问题:

1,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教学预案可以如何砍削??

2。克服思维方式的顽疾/性格弱点----课前应到达教学空间进行查勘;必须提的教学设备保障要求应该更明朗地提出,并坚持!!!

3,‘教研员’为何与‘研究’二字常不搭界,成为‘伪官员’,是‘领导’‘专家’‘名师’[三不像]的尴尬怪物??

4,‘教研员’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与‘官人’的‘官腔’应有严格的区隔!!

5,深入细腻多角度的[课例分析],比简单地贴一张‘上得成功’或‘上失败了’的标签,要重要得多!!

6,为什么孩子们写不出想象丰富/各具个性的好作文??其责实在为师者也。



---讨论题纲有了,下一楼开始分析:
发表于 2011-12-31 01: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1,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教学预案可以如何砍削??

















第一种变式:




《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学术讲坛2011年第七讲/走进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2011年12月29日上午,小河初中阶梯教室)


■主讲嘉宾:管季超(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只讲的一个关键词:“想象”
      管老师先来讲一个小故事: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了中国小学生李桃桃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引起世人的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懋章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是充分的想象帮助李桃桃实现了梦想。他呼吁孩子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中翱翔。李桃桃本人也告诉记者,是“异想天开”帮助自己实现了梦想。

    人的智力因素主要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构成的。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可分为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等4个功能部门,正好与以上4种智力因素相对应:感受区产生、发展观察能力;贮存区产生、发展记忆能力;判断区产生、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区产生、发展想象力。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们使用较多的是判断区,利用最少的是想象区,一般只开发利用了15%的想象力。对于写作来说,想象有助于激发灵感;想象有助于孕育形象;想象有助于推动构思。

(一)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5(1)、5(2)、5(3)班24位同学在本学期所写的《二十年后回故乡》一文中对自己未来社会身份“角色”的想象

1、——定居在美国,成为“成功人士”:

⑴5(2)班李欣仪:“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在美国定居了,而且还成了家,我在这里的生活过得很好。”
⑵5(1)班涂一洲:“一转眼,二十年都过去了,我现在是美国的发明家、科学家。”
⑶4(1)班陈雅雪:“时光飞逝,一转眼,20年过去了,如今,我已经成为了美国的高级职员了,月薪1500美元哦!”
⑷5(1)班田欣宇:“20多年过去了,我已是美国首都的一位正规(注:老师用红笔将“正规”改为“成功”)人士了,并在美国定居下来了。我在异国过了20多个国庆节,这次我要回到家过国庆节。”

2、——定居在英国,成为“成功人士”:

⑸5(2)班刘莹:“二十年的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我已经是英国的一家公司的总经理。”

3、——定居在日本,成为“成功人士”:

⑹5(2)班田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已成家立业,居住在日本,开了一家属于我的公司。”

4、——定居在异国,成为“成功人士”:

⑺5(2)班傅强:“我驾驶“傅强号”光速飞船用5秒钟(管老师注:这就不是光速了)从异国他乡赶到了家乡。”

5、——其他同学也大多想象自己20年之后的社会角色是“成功人士”:

⑻5(2)班江思琪:“二十年的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我已经是一位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
⑼5(1)班余雪薇:“20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一名航天员了。”
⑽5(2)班王思喆:“一转眼就是20年了,这时的我已是一位著名设计师,在不少人眼中,我是一名成功人士。”
⑾5(2)班涂袆晗:“时光流逝,日月如梭。二十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一名美术家。”
⑿5(1)班周琳洪:“二十年过去了,我现在是个音乐家。”
⒀5(1)班陈若楠、5(1)班李瑾想象自己20年之后是大公司的董事长。若楠的大公司是美容公司,李瑾的大公司则没有说明是干什么的“大公司”。5(1)班米雨阳大概与若楠兴趣相近,他想象自己那时已经是“世界美容师。”(大概是“闻名世界的美容师”的意思)
⒁5(1)班梁天同学的想象肯定是能实现的:“转眼之间就过去了20年,我已经是30多岁的年轻有为的帅小伙子。”管老师告诉你,成为“帅小伙子”这个目标倒是挺容易的。
⒂在随机抽取的24篇作文中,只有5(2)班余王凯同学和5(3)班宋子涵同学对自己未来社会角色是“当一名教师”。余王凯说:“一转眼,二十的过去了,我呢,也早从师范大学毕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
       ——24位同学中有6位明确表达他们的未来梦想是定居在美国、英国、日本,傅强同学没说是哪里一国,反正是“异国”。
      管老师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同学们对美国、英国、日本生活的想象是从哪里来的呢?假如有超过1/4接近1/3小河镇籍的中国杰出人才都到了国外,那同学们在文章中写到的咱们家乡的巨大变化又由谁去完成呢?去年11月17日,咱们小河镇中小学生接受了森林防火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假如将来你们都到国外定居了,咱们镇里将来的森林防火的直升机谁来驾驶呢?到那时,咱们镇小的“红领巾”广播站已经成为了“少年电视台了”,电视台的主播谁来当?
    即或移居海外,也将面临文化融入问题(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价值观),前几天就有一位美籍华人驻伊拉克士兵因不堪同伴凌辱而自杀......


      24位同学,人人都将自己想象成有钱有地位的“成功人士”。返乡的交通工具也都非常高级,余正凯是乘坐私人快速跑车,有机器人小奇随同服务;帅小伙子梁天是开着宝马,米雨阳是手提名牌包包,由“机器保姆”侍候用餐,将宝马车直开到村口;李瑾的车也是宝马;未来音乐家周琳洪也喜爱宝马车,未来航天员余雪薇是直接坐航天飞机回家乡;傅强是驾驶“傅强号”光速飞船。王思喆、涂袆晗、田欣宇、涂一洲、陈若楠都是坐飞机回故乡的,涂、陈两位的专机科技含量更高,是无人驾驶自动飞行的飞机。田奥返乡的交通工具很特别,是“开着世界上仅有的一辆光阴跑车”,江思琪、李欣仪特别强调他们的返乡交通工具是“私人”“专用”的。

      管老师很欣赏同学们的想象力,想提两个问题供同学们思考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即或我们已经是“成功人士”,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耗费能源的私人交通工具,不选择更环保节能的公共交通工具呢?

      第二个问题是:“成功人士”一定就是董事长、大科学家、举世瞩目的人吗?我们未来的社会,也需要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保一方安宁的人民警察,带领乡亲们勤劳致富的村乡干部,为社会提供食品保障的种粮大户、养猪大户,像你们的恩师一样教书育人平平凡凡的小学教师,需要公交司机,的士司机,售货员,开饭馆的,理发的,修脚的,做房屋装修的,或者专门为人灭蟑螂的、送盒饭的。社会生活有哪一种需要,就会有哪一种职业。每种职业,都需要尽职尽责有素养的从业人员,假如大家都想成为“成功人士”,那一是不一定办得到,二是有可能产生歧视体力劳动、平凡工作的社会观念,不利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5(1)、5(2)、5(3)班24位同学在《二十年后回故乡》一文中对未来事物的想象

1、——“宽阔的马路”:

⑴田奥:“一条宽阔的马路,路旁种着百合、玫瑰、郁金香、月季花等稀有花。”
⑵江思琪:“以前到处充满垃圾的泥土路,变成了一条宽阔、平整、洁净的高速公路,路上各种各样的小汽车川流不息,路的两边栽种着许多花,有红的、紫的、绿的、黄的……散发出一阵阵芳香。”
⑶涂一洲:“以前的公路非常狭窄,只能两辆车子行驶,现在的公路变宽了,可以四辆车子并行,也不拥挤。”
⑷李瑾:“我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原来的泥巴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条宽阔的公路,公路的两旁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⑸米雨阳:“故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以前是坑坑洼洼的小路,现在变成了高速公路,两边种满了花花绿绿的树和花。”(还有几位同学也有差不多的表达,不一一例举了)

2、——“高楼大厦”

⑹何裕洁:“小汽车在路口停了下来。瞧!以前家乡的房子全是泥土房子、瓦房子,可现在,都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了。最矮的也有六、七楼,窗户下全是空调,数也数不清。”
⑺陈子怡:“我来到家乡的小路上,在寻找我的家,放眼望去,都是高楼大厦。”
(所有的同学在文章中只提到家乡的建筑物,无一不是“高楼大厦”或“高级别墅”)

3、——“智能电脑”或“智能机器人”

⑻刘莹:“公路上各种奔驰宝马川流不息,公路旁还有一个机器人正在那儿指挥交通呢。”
⑼米雨阳:“机器保姆早上叫我起床。”
⑽李瑾:“我坐在一张大沙发上,看着电视,一个叫“小小”的机器人保姆对我说:“主人,请问您想吃点什么?”我说:“给我一块蛋糕和一杯红茶。”
⑾余雪薇:“我推开门,有一个机器人保姆,问我:“主人,你有什么需要?”“我要一杯果汁。”
⑿田奥:“我走进教学楼,教学楼可真大啊!有几十层,一层里只有一个班,每个班都有专用的电梯、图书包、电脑室等。老师通过电脑把作业发到学生的电脑上,再用电子笔答题就行了。每个班有4台空调,5台暖气。”
⒀陈若楠的文章中甚至写到日常生活(包括睡觉)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4、——家乡建起了飞机场

⒁田欣宇:“下了飞机,只见机场候机大楼上写着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小河环球国际机场”。”(还有不少同学在文章中想象家乡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5、——教室安上了摄像头
⒂陈燕:“教室里没有黑板,但每张课桌上都放着一台电脑,上课时也没有老师,原来老师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来上课。同时为了防止学生打闹、偷窃,每间教室都有摄像头。”

★现在我们再次小结一下,请同学们讨论:
      ——从原始农业到实现工业化,到当今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同学们在文章中想象科技进步的图景,是非常合理,非常自然的!有一些部分,其实已经实现了,只是目前还没有普及到农村。
     但是,我要提醒同学们的是:科技的进步在带给人类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譬如工业化的发展,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农药的使用,带来了某些物种的灭绝和食品中的残毒;由于交通工具、运输工具的便捷,人类体能下降了,胖子增多。

      ——同学们的未来想象,只偏重于对“物”的变化的悬想,只有几位同学在文中提到了与家乡亲人久别重逢的情感感受。
      假如我们的未来生活,只有高科技,只有个人物质生活的富有和便利,而不考虑对能源和矿产的节约利用,更没有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温情,这样的未来世界是不是也很可怕??

      ——我们在作未来事物的想象时,也一并要想象和推理它的合理性。譬如,田欣宇同学想象小河能在20年之后建起了“小河环球国际机场”。你就要同时考虑到离我们孝昌不远的武汉已经有了天河机场。许多同学都想象未来的小河镇中心小学楼房有几十层那么高,那你同时要考虑到,在此就读的学生从何而来。我不太明白的是陈燕同学的想象,让每间教室都安上摄像头,这样的做法其实现在大城市的幼儿园、小学已经实现了,技术上不难。问题是,我们同时要考虑到,这样的做法,如何保证教师工作的专业自由,和我们同学们自己的心理安全感。






(三)任何对未来生活图景的想象,其实都既指向未来,又与当下现实密切相连。管老师也想到20年之后的几种可能性,请现场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一是现在城市里的小家庭绝大部分是“三口之家”。农村里“三口之家”也比过去多得多。再过20年,同学们考上大学了,出国定居了,年龄已到五、六十岁的你们的父母,在身体状况不好时,谁来照顾?他们年龄再大一点呢?譬如到了七、八十岁,九十岁,谁来给他们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抚慰呢?

     二是,我们同学们的父母,现在有很多在外地打工。有一些同学的父母可能会融入当地的城市,成为那座城市的新居民。更多的在外务工的乡亲,会在年龄较大时回到家乡。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们返乡创业的美好未来。

     三是,不是有几位同学想象自己在20年之后成了美术家和音乐家吗?你们为什么不写写20年之后你们在家乡举办画展和音乐会呢?假如再想象一下把村里的乡亲们和小河镇小你们的恩师请到展厅观展,请到音乐厅听音乐会,师生畅抒挚情的场面,一定更感人!

      四是,现在台湾已经开放了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开放了陆生赴台就读;大陆也早就接收台湾青年来大陆高校就读。再过20年,我想,祖国大陆会更加繁荣富强,随着两岸人民之间的亲密交流的加深,20年之后(希望不用20年那么长!),两岸的政治家一定能有一种能让大陆人民和台湾绝大多数人民都接受的办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也许只要六、七年,小河镇小的同学们可以选择到台湾高校去就读。如果喜欢台湾风光,就留在那里工作,甚至还可以把父母接去一起生活,台湾的青年同胞呢,也许有人愿意到咱们小河镇来开茶场、深度加工咱们这里的优质林果。我们同学在日月潭边漫步时,台湾来的创业者呢,正在水质清澈的沙窝河和金盆水库游泳。台湾同胞会用他们带台湾味的“国语”夸咱们小河:“岗上林果茶,沿河种蔬菜,大田优质稻,山上种油菜。家家都富裕,村村通公路。青年都有为,长者都长寿。我爱小河镇,不回台湾岛。”

     到那时,或许有美国、日本、英国的青年,争着报考咱们的孝感学院和湖北职院,以来孝感留学为荣呢!他们一到孝感报到,咱们就让他们记一条校规:为了低碳环保,50里路之内,一律不许开小汽车,只许骑自行车!

     五是,咱们小河镇境内有镁矿、磷矿、重晶石、河砂、粘土及丰富的碳酸富锶低钠天然饮用矿泉水资源,许多外国投资者想来咱们小河镇投资办厂。但是,他们乐意掏钱,咱们还不定要他的!为什么?因为咱们要把大部门矿产资源留着给咱们的孙子辈、曾孙辈的后代来开发。镇长看这些外国人千里迢迢跑来,很辛苦,说:“那就送你们一提管氏茶叶、一箱“观音湖”牌矿泉水吧!”

     六是,咱们学校与小河镇明清一条街很近,叶春来老师对明清建筑有一些研究。20年之后,叶老师因为指导学生画出了大批的明清古建筑绘画杰作,对小河明清建筑的研究更加深入,应邀到联合国教科组织总部去作学术报告,由咱们镇小英语学得最好的那位同学当随行翻译。

       七是,五年之后,咱们小河镇小的校刊《雨点》,就成了在整个孝感市教育界知名的校刊。第六年,县教育局特将《雨点》校刊作为县管学生刊物。第七年,《雨点》校刊出版电子版和纸质版。第八年,被省特批刊号,全省发行......

     现在,管老师设计了两种假设的情况,请五、六年级语文老师指名每个班派一位代表到台上来发言:
     ——假如,有一个人身高三米,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那些故事......
     ——假如,有一个人他每个月只需要睡一个小时,就能精力充沛的工作,那么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会碰到那些故事......

      讲到这里,我想起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语文课程工作室编辑王丽同志说过的一段话,与今天在这个现场的小河镇小的小语教师同行一起思考:“我们的情感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及我们成年后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无不受早年语文教育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育影响一个人心灵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限于今天讲授时间的关系,我以上对咱们学校五年级学生这篇想象作文的分析十分粗浅,其实还有许多问题可以再深入探讨。

     一个星期前,咱们小河镇小的李校长托人带给我四、五、六年级同学的一叠《作文本》。同学们的作文,字迹工整,老师的批改也非常认真、细致。我决定选取《二十年后回故乡》这篇想象类的作文作细致的分析。因为我觉得这比分析一篇一般性记叙文更有意义。

    《二十年后回故乡》这个文题,我以前也给学生出过。看了同学们的作文,我忽然觉得这个文题似乎有一个漏洞:以未来航路及陆路、海路交通之发达,整个地球都成了一个“村”了。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全都在20年之后才回故乡呢?二十年思乡之苦,实在太长。文题何不改为《二十年后的故乡》?

    我一向主张在语文教学(习作教学)中将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入进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未来人才最鲜明的标志是创造力,而想象力是人的创造力的来源之一。幻想作为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那些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许多创造活动的萌芽和开端。

     早在2000年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专家合作,已经就我国城市儿童的想象和幻想做过一项深入的调查研究,发表了《中国儿童想象力危机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想象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束缚,需要全社会关注甚至拯救!

      我很坦诚地告诉咱们小河镇的老师和同学们,在看同学们写的这篇想象类的作文时,我有和发表这份《危机报告》的专家们同样的感受。我并不在意学生语言上的相对贫乏(这可能与词语的蓄积量相关),也不太在意孩子们表达框架的趋同(这主要是写作方法问题。譬如没有一位同学用到倒叙和插叙。当然也是创新力的问题),我特别忧心的是,孩子们在此文中暴露出来的想象力的贫弱或者说惊人的趋同,孩子们在文中无意识地流露出来的价值观,也让我有一种隐忧。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分析了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理特点,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兴趣;(2)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精神强烈的想象力;(3)具有强烈的自我成长动机和成就动机;(4)高度的创新性、独立性和求异性;(5)具有反潮流精神,不追求物质利益;(6)刻苦、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教育除了支持上述第6点(如“十年寒窗苦”,“头悬梁,锥刺骨”)之外,对其他5点并不提倡。我们的传统文化鼓励顺从听话,而不鼓励独立见解;鼓励中庸、随大流,而不鼓励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而不鼓励异想天开;鼓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不鼓励个人的独特性;鼓励儿童把成人的兴趣当作自己的兴趣,而不保护和激发儿童天性中的兴趣和求知欲。

       让我们回头再来讲完李桃桃的故事:
      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了中国小学生李桃桃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有人问李桃桃为什么参加太空实验构想的征集,这位小学生回答,因为“知道这事的那天,正好没有作业。”“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出去玩。旅店里的被子和我家的比起来,又沉又硬,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因为我的被子是蚕吐出的丝做成的,叫丝棉,所以又软、又暖、又轻。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蚕。”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2月1日传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景山学校女学生李桃桃。刚刚被父母叫醒的桃桃一时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她说:“我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很难过。”电话另一头的李桃桃声音有些哽咽。
     桃桃告诉记者,她对7名宇航员可能已经遇难表示哀悼,并感谢他们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漫游太空期间对蚕宝宝们的精心照顾。对于航天飞机的失事,桃桃说,“我不会因为这件事就对太空科学实验失去信心。相反,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太空实验”。

      从李桃桃同学的身上,从今天神情专注地听我讲这个故事的咱们孝昌县小河镇小四、五、六年级的400多位同学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创造力大激发的希望。

      王一军先生说过:“课程即丰富的童年经历。”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我希望咱们小河镇小在如何拓展农村孩子们的阅读面,如何激发农村孩子的创造活力方面,提供新的经验!



发表于 2011-12-31 0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种变式[简案]:




《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学术讲坛2011年第七讲/走进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2011年12月29日上午,小河初中阶梯教室)


■主讲嘉宾:管季超(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一,用一二个发散性思维训练游戏导入/热身[约5分钟]。





二,简析前次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的共性问题,赞扬为数确乎稀缺的‘靓点’。
      [与学生一起讨论《二十年后回故乡》这个文题本身的‘荒谬’]







三,现在,管老师设计了两种假设的情况,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列出简要题纲,到台上来发言:
     
——假如,有一个人身高三米,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那些故事......
    ——假如,有一个人他每个月只需要睡一个小时,就能精力充沛的工作,那么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会碰到那些故事......



四,讲李桃桃的故事/引出‘想象’力重要的观点:
   
  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了中国小学生李桃桃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有人问李桃桃为什么参加太空实验构想的征集,这位小学生回答,因为“知道这事的那天,正好没有作业。”“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出去玩。旅店里的被子和我家的比起来,又沉又硬,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因为我的被子是蚕吐出的丝做成的,叫丝棉,所以又软、又暖、又轻。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蚕。”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2月1日传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景山学校女学生李桃桃。刚刚被父母叫醒的桃桃一时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她说:“我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很难过。”电话另一头的李桃桃声音有些哽咽。
     桃桃告诉记者,她对7名宇航员可能已经遇难表示哀悼,并感谢他们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漫游太空期间对蚕宝宝们的精心照顾。对于航天飞机的失事,桃桃说,“我不会因为这件事就对太空科学实验失去信心。相反,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太空实验”。

五:师生共同进行发散性的/不求统一结论的讨论:

-----想象不是乱想,应有科学知识/生活常识来作为基点;
------想象类作文更应注意‘细节描写’;
------想象类作文的表达,更应该有想象力/有新意。
-------等等。

六,以师生共同欣赏一篇好的想象类作文结课[ppt] 。





发表于 2011-12-31 01: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2。






克服思维方式的顽疾/性格弱点----课前应到达教学空间进行查勘;必须提的教学设备保障要求应该更明朗地提出,并坚持!!!













--------本市大中小学的阶梯教室/会堂去过不少,完全符合声学原理的非常少。

           很多中小学的阶梯教室都是‘外行设计’,以小河镇中最为典型!![坡度不够/行距太窄/没有中间过道/没有可供书写的搁板!/没有黑板/墙面光滑音波硬反射]

            孝南区广场街文化路小学的阶梯教室:有可上下滑动的毛玻黑板,有多媒体,配实物投影仪/坡度足够/行距合理/有如课桌宽度稍窄的搁板/中间有宽敞的过道,极便上下和进出/有遮光厚窗帘/唯一不足是:也是光光的硬墙,故我在该教室数次大型活动,都不用话筒!

          孝南区实小阶梯教室整葺一新。唯墙面亦为光滑的硬墙,借助话筒传音,听觉不舒适。

          市玉泉小学阶梯教室是符合视觉原理的扇面形。第一排与最后一排距离不太远。讲课者目光可顾及到;印象中该教室音响效果也不错。墙面似乎是按声学原理作过了处理。挺好!![小河镇中阶梯教室完全出乎我的以往经验!!!]












-------[引前帖]
     与孝昌县图书馆春霞馆长通电话三次,提醒:学生安全第一;此事应知会县教育局和教研室;话筒话筒话筒
     27日晚,与主办方某女同志通电话:话筒话筒话筒
     28日与从未见过面的小河镇小李登高校长通第一次电话:学生安全安全安全,移动话筒话筒话筒


     小河镇中阶梯教室整洁/宽敞/光线很亮。
     小河镇中阶梯教室坡度很低,最后一排大约只高出第一排五十公分左右,出我意料;固定的条桌很长,教室两侧有走道,较宽。中间无走道,行距亦窄仅容身,不方便进出。
     教室已备手持可移动话[!!!!],传音效果不错,是俺‘救星’;有线话筒线短,效果差,不敢用不方便用;开课后,有人又临时送来可移动领夹式话筒一只,因老管腰粗,系不上,没用。

     因教室无中间过道,学生不便进出,即放弃了请学生上台画/写的预案;该阶梯教室无黑板,主办方事先费心准备的白板弃而未用。













------将不同年级的孩子放在一起上课,可以吗??管季超明确的说:完全可以!!语文/美术两科这样做,还常有奇效!!
http://xnjyw.5d6d.com/thread-782-1-8.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782-1-8.html
[2000年我的美术实验教学,就是将33名3岁---12岁的孩子放在一起教的]















------数百人同上一课,可以吗??管季超明确的说:日常教学不行!!讲座/演讲偶一为之,未尝不可!!
http://xnjyw.5d6d.com/thread-312-1-2.html
[2006年暑期,管季超按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要求,在湖北美术学院为全省农村初中美术教师作培训授课,即为400人]

==必须的保障条件是:传音效果好;学生发言时话筒有人递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8 22:48 , Processed in 0.1165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