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宋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昌縣圖書館“書/時光”公益講壇第七講:学会观察,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2-1-2 17:17:28 | 只看该作者
年终盘点:奇思妙想2011(组图)


  这种圆形密封舱由强化玻璃纤维制成,能够在水上漂浮,可帮助使用者在地震和海啸中逃生。发明者田中将其命名为“诺亚”,希望它能在下次地震和海啸中帮助人们逃生。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 2011年10月3日,在日本平冢,田中和其发明的“诺亚”地震海啸避难舱在一起。新华社/路透


  2011年3月17日,在印度海得拉巴,一名名叫桑帕特·雷迪的学生展示其发明的靠呼吸运动发电的手机充电器。该充电器绑在人的胸口,通过人呼吸时胸口的扩张和收缩带动所连接的变速箱中的微型涡轮,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据介绍,该发电器发电电压为3至5伏,售价为150卢比(约18元人民币)。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11月17日,在英国首都伦敦,英国发明者佩里·沃特金斯驾驶其发明的世界上最小的能合法上路的汽车。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4月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39届日内瓦发明展上,来自中国台湾省的庄英慎女士展示她的发明:可换跟的高跟鞋。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10月5日,在德国汉诺威,德国女时装设计师安克·多马斯克展示其发明的牛奶纤维。安克·多马斯克与不来梅纤维研究所合作,提取奶粉中的酪蛋白,加入特殊混合物,首创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人造牛奶纤维。该纤维可以用来制作时装,据她介绍,大约6升牛奶可制作一件连衣裙。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路透


  2011年11月17日,在英国首都伦敦,英国发明者科林· 弗兹驾驶他发明的时速115.21千米的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动踏板车。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4月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39届日内瓦发明展上,法国人洛朗展示他的发明:一套马桶装置。这种马桶携带方便,能折叠,能反复利用,可用于旅行、军事等用途。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7月22日,日本科研人员佐藤在东京展示由他研制的球形飞行器。这款黑色的球形飞行器可以穿越窄巷、定点悬停以及垂直起降,外框保护结构可以使其触地反弹。除军事运用外,发明者佐藤还希望将其投入到灾难搜救工作中。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4月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39届日内瓦发明展上,马来西亚人穆赫德·法里兹·巴萨尔展示他的发明作品“摩托车安全夹克”。该夹克和摩托车的刹车系统联动,刹车时可及时点亮夹克上的指示器,提醒过往司机注意。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3月25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萨默维尔举行的一场音乐表演上,听众使用一个名为“声音不断点”的脚踏式发电机发电,为整场音乐表演提供电力。该发电机由废旧自行车零件和木板构成,绿色环保。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路透


  2011年6月6日,在印度海得拉巴,一名名叫基兰的印度男子展示其发明的可调控体温的夹克。这种夹克通过一个热电装置和多个利用珀耳帖效应制成的塑料热电圆盘来调控穿戴者的体温。基兰还计划将这项发明技术用在鞋和手套等物品上,并大量生产。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5月24日,在日本东京,一名女子头戴仿真猫儿装置,“猫耳”随其心情变化竖立和垂下。(合成照片)智能猫儿的头箍里安装有监控器,用来监测佩戴者的脑电波。监测信号随后传至微电脑,从而判断佩戴者情绪,控制“猫耳”里的小发动机,改变“猫耳”的角度。其研发公司“神经装备”公司说,仿真猫耳的“姿势”与佩戴者的大脑活动有直接联系,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52#
发表于 2012-1-4 22:05:28 |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2-1-5 22:0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4#
发表于 2012-1-7 07:11:42 | 只看该作者
科幻文学与科学谈心 2012年01月03日 来源:北青网
■《2012》   ■《大西洋底来的人 》   ■《未来水世界 》 (1 /1张)

  新的一年,让我们从幻想开始——
  ■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协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 嘉星一族、首都图书馆
  ■题目:水与科幻
  ■地点:首都图书馆
  ■主讲人:吴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中小学管理研究所所长、科幻小说作家。
  开场白
  如今,整个世界学科体系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等以及工程技术的综合,是用来处理自然问题的学科;社会科学是处理社会问题的学科,包含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则包括人类学、文学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设了一个名为科幻文学的专业方向,这个专业在全中国只有北师大设有。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只招收研究生,每年大概招一到三名。据说这样以科幻为课题的专业,在全世界也只有几所大学设有,比如英国的利物浦大学和美国的堪萨斯大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一种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在这里就以水为核心,来谈谈有关人文,特别是文学是怎么进入这些主题的。
  ■水文学:从人类童年时代开始,“文学家”就在描绘水的故事
  文学中对水的描述、人文学者对水的关注以及对水的研究,要比科学家早得多。科学是17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文学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童年,文学家更早地认识和记录了水。
  在我们中国上古神话里边就有关于水的记载,《淮南子》及其他的一系列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些跟水有关的神话故事,比如 “共工折柱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述了共工为了争权夺利,当人世的王,在跟别人争夺的过程中,不小心触动了不周山,把顶天柱弄断,以致天崩地裂,大雨倾盆,毒物四处泛滥,整个地球一片混。就在这个危急的时候,女娲来了,她炼五彩石补天,斩断了乌龟的脚重新支起撑天柱,恢复了世界的稳定,恢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按照今天的看法,“共工折柱女娲补天”是中国最早的维持社会稳定的文学作品。
  不仅中国,在世界各国的上古神话里边,洪水泛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几乎所有的文化,包括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都有对洪水泛滥的描述。《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以洪水滔天为背景。诺亚在听到世界将被洪水吞噬这个消息后,便很认真地做了一个方舟,地球上的所有物种都被选出一对放到方舟里,可见这艘船之大。美国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做了一个计算:如果把所有的动物都搁上船,那么这条船将大得无法启动。但是这个故事最重要的是给我们讲了水和人关系密切的时代,当水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家园,而人类想要恢复这个家园的时候,所要做出的努力。
  中国古代的典籍,也谈到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比如《道德经》讲“上善若水”,意思就是人要追求真善美,善,最高级的境界就是要像水一样。什么是像水一样?就是没有固定形状,根据地势它可以随便流到什么地方,展开自己的形状。在经历了诸多艰难困苦,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变动等等,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是与老子“上善若水”的基本思想密切相关的。中国人到了世界各地,就会依据当地的文化生存下来,甚至发展得很好。
  文学是什么?文学、科学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文学是感性的、是情绪化的,水的如影随形,因势利导,它所蕴含的东西,需要文学去发现、联想,从而隐喻一些别的问题。如果你研究过就会发现,关于水的故事并不简单,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很多社会关系,更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里面。文学处理的就是这些东西,所以当你看文学作品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很丰富。
  ■水科学:在各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里,科学占据了主要位置
  科学是什么?今天我们说的科学,指的是现代意义的科学,是从17世纪以后,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严格地说,是从欧洲的中世纪,宗教控制一切以后,人类对它的反弹,也就是启蒙主义、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欧洲中世纪的人认知世界,还有上帝存在,一切都是《圣经》说了算,教会控制一切,人是没有思想自由的。在这种状态下,人也是无法生存的,于是就出现了启蒙主义和文艺复兴。启蒙主义认为人是伟大的,人有自主权,能够处理世界上的事务。那么什么是文艺复兴?为了让人能够更好地发展,有些专家就敬仰之前的古希腊,说那时候有很多很好的东西,要让它们复兴起来,实际上文艺复兴,是托古论今,虽然的确复兴了很多古时的文化,但更重要的是谈当世。一旦人的地位确立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刻,就开始了。所以科学在这个时候,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它吸收了古希腊思想、阿拉伯的思想、希伯来的思想等等,但更重要的是,它逐渐地摸索产生了一套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
  那么科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天文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一个实验。他把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从比萨斜塔上推下去,按照原来的古典的想法,轻重物体应该是不同时落地的,但是他的实验结果却是同时落地,他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理论,标志着科学产生。所谓科学过程就是观察、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如果这个假设和原来的模型一致,就接受假设,之后就把它写进教科书里,把它科学化。如果不一致,就改变或重设假设,直到它符合大自然和社会的运转。科学的认知方式,从17世纪前后产生以后,逐渐地形成了今天最有力量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所以在各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里,科学占据了一个主要的位置。
  话题回到水。小学的自然课本里就学过,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 透明、没有形状的液体;深入地讲,它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进一步地讲,水是和生命关系很密切的物质,人类的身体里大概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水。如果有一个特殊的镜子能把水直接透视出来,基本上每个人都是水人。所以医生经常讲,人不能缺水。防止衰老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自己的水分。由于水的这种比较稳定的性质,再加上它又是流体,所以在工农业生产里,它是基本的原料和辅料,这就是科学所说的水。
  当然,进一步还可以发现,水有三态的变化,即固体、液体、气体。液体的部分有江河湖海,经过太阳曝晒以及气候的变化,水就逐渐地蒸发变成气体,气体随着云走,走到某些条件合适的地方,凝结成水滴落下来就是液体,液体如果落的地方温度比较低,或者落到山顶上,压力条件也合适,就变成固体。冰雪融化,水又随着河流下来,或者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就是三态变化。
  水和人类生活密切,怎样才能够更多地发现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呢?南极的冰山是我们最后的一块洁净的水资源宝库,但是这几年,随着全球变暖,冰川在消融,在大块地崩解……这就又涉及到这水资源保护,进而又牵扯到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法律、国家关系、种族、人类生存等等这些问题。
  从对水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是理性的、客观的。同样的科学研究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做就得出不同的结果。曾经有人做了一个化学实验,在权威的科学杂志发表以后,各国的实验室就根据发表出来的过程和数据来重复这个实验,但是半年以后没有一个人的实验得出和那个人一样的结果。当然实验无法完全重复有多种原因,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篇文章确实存在问题。文章的作者是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后来他承认这个实验其实是他的学生做的,他只是签了个名字。最后,他的学生也承认他确实修改了数据。所以科学是可以重复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按照相应的方法和数据,是能够复制完整的科学实验的。另外,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是直接阐释的,水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科学是实在的,语言是清晰的,另外它是分系分科的,仅就水的问题就有不同的科学分支在做研究。
  ■科幻文学:科普体现科学在主流社会的价值,而科幻是边缘的思想实验
  文学和科学,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相互是无法替代的。科学是避免情感化,它处理的是比较直接的、简单的事情。文学则是把简单的东西拼凑成一种复杂的,相互关联的东西。但是如果两者需要对话时,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科幻文学就是两者之间对话的一种很重要的形式。
  什么是科幻?大家所熟悉的电影《阿凡达》 就是文学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绝佳代表。科幻作品要表达的是社会的一些边缘阶层对科学技术的一种认知、一种印象,也就是说科幻作品表达的,不是社会主流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而是边缘的一些人感受到的科学。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篇科幻作品,是1818年由著名的诗人雪莱的太太创作的《弗兰肯斯坦》(也被翻译成《科学怪人》)。它写的就是一个科学家,如何在实验室里边靠科学技术创造生命。这个科学家起初只是把死尸拼到一块,但是简单的拼凑并不能赋予这个死尸组合以生命。科学家想起了当时最神秘、最有前途的科学——电学,因为那时候有一个叫伽伐尼的意大利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从青蛙身上割下来的腿通电,这个腿就能动,所以当时的人认为电里带有生命的东西。于是拼凑尸体的这个科学家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很随意地给尸体块通了电,结果那个怪物真的坐起来了。这意外的成功,把科学家自己都给吓晕了。等他再醒过来,怪人已经失踪了。后来这个怪人把人类世界搞得一团糟。科学家决心找到怪人,处理好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怪人觉得自己也应该去找科学家,因为他创造了自己,却又抛弃自己,这就像不管孩子的父亲一样不负责任。于是两人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持久的较量。故事的最后,科学家由于气候的原因,死在了北极,而怪人却活了下来。后来很多人分析这个作品,说它太伟大了,它讲了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怪物,结果人类的生命却比怪兽的生命要脆弱,它是对社会的一个绝佳的隐喻。
  科普作品是什么?科普作品是科学在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现,是一种严厉的、严肃的作品,体现的是权力关系。而科幻作品是感觉性的,文学就是这么处理问题的。总之科幻作品就是边缘的臆想和思想,是一种思想实验,它的表达是超越主流的。
  ■水科幻:博大、持久、变化、神秘,水的故事永无穷尽
  水科幻作品,主要是告诉我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水是博大的。水汇集成江河湖海,它的力量是无限的。例如,著名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说有三个人在探险过程中,进了一艘潜水艇——甚至今天的任何一只潜水艇都没法跟它相比。它上面有人类最重要的科技和人文著作;有全套的先进的科研设施;上面的食品加工厂,完全靠海里边海藻、鱼类,来产生食品;它有先进的足以保护自己的武器;它的动力可以使它永远地在海底续航。当然尼摩船长也很神秘……三个人看到了生机盎然的海底世界,比陆地上要多很多倍的物种,他们还发现其实就是大海孕育包容着人类的生命。生命对大海是一种相依的,完全不能够离开水的过程。《海底两万里》是小学生就应该看的作品,到中学看就晚了。
  第二,从水的科幻作品里,我们能看到持久,水是比我们出现更早,也将比我们生存得更久的一种事物,这种持久性,使它能够见证我们人类的发展。那么,将来要没水了会怎么样?著名的英国作家、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多丽丝·莱辛,写过一本书,叫《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写的是若干年以后的非洲。在那个时候,全世界已经没有水了,全世界都变得冰冷 、干涸。那时候的人,由于各种社会的变动、发展、灾难的出现,都把过去的事情遗忘了,但高科技的设备还都放在那里。在这个故事中,讲到一群人在迁徙的过程中,看见一个长着翅膀的、有螺旋桨的东西,其实就是飞机。人们摸摸它,竟然摸索到开关,最后就开起来了,于是关于高科技的记忆开始一点点恢复,并使它们一点点重新运转,然后去拯救这个世界。当然,《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这本书的主旨,写的是一对姐弟之间的亲情。
  中国作家韩松写过《红色海洋》,也是关于水的科幻小说。它非常像电影《未来水世界》,故事里描述了一个人类无法再在陆地上生存的未来世界,因为陆地全被污染了——其实今天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人们只好跑到水里面去求生存,写得非常非常动人心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红色海洋》,都得中学生以上才能看。水科幻,它能够见证死亡,它也提醒我们生存之道。
  第三,水的科幻作品,还能够展示一种变化。我们中国人讲“祸福相依”,这里再举两个例子。水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也许能给人造福,也许能给人带来灾难。
  中国的两院院士、最著名的大坝专家潘家铮教授写过一篇关于大坝的科幻作品,叫《子虚大坝覆灭记》。仔细想想潘教授是建坝的,然后他写一个大坝的覆灭,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当然这个故事不是讲这样的内容。这个故事讲的是美国通过间谍卫星发现,中国特奇怪,一天就能够建一座坝。后来他们仔细观察这个大坝,才发现它不是靠堆土或者钢筋水泥建造的,而是用一种凝水剂。就是把水注到一个模子里面,然后往里面加一点凝水剂,水分子就会重新排列变成一个坝。美国的经济间谍偷走了这个科技情报。当然后来美国利用这项科技建造的大坝出了问题。因为除了有凝水剂,还有一种化水剂,最后围绕这个,产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很有意思。通过科幻,去改变水,让水造福人类,这是中国作家写的。
  还有利用水去破坏的故事。就是二十世纪的美国作家小库特·冯尼格(或译为冯尼古特)的作品《猫的摇篮》。主要就是写战争的恐怖,但是他用了幽默的笔调。他讲美国人发明了一种新武器,就是改变水分子,使它结成不同的冰。最初的水结成的自然冰,被命名为“一号冰”。根据不同的分子结构排列变成的冰依次被命名为二号冰、三号冰……直到他们发现了“九号冰”。“九号冰”非常厉害,只要一点就可以使大片的地方结冰,如果不限制的话,很快整个世界就都变成冰了。所以“九号冰”什么时候拿出来用,什么时候全世界就得倒台。所以美国也不用,而是用来做成战略武器,就把它装在一个暖水瓶里,它的部队里总有一个背暖水瓶的,等到别的武器都不行了,就把九号冰倒出来,同归于尽。其实这个故事的科学幻想和潘老的一样,但是由于是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民族,写出来的内容就完全不同。一个是建构的,一个是毁灭的。
  第四,水科幻作品能给我们一种神秘的感觉。世界有很多很神秘的东西,我们要抱有一种崇敬的心理来跟自然进行交往。以波兰的作家莱姆最有名的作品《索拉里斯星》为例,它还被苏联导演塔科夫斯基拍成了电影。故事里一个人到达了索拉里斯,这个星球完全是水构成的,但是这个水是智慧生命。这个人用各种方法做实验,发现这生命的形态完全打破了我们以往的科学认识。这个人有一天醒来,发现已经死去的太太就在身边,这怎么可能!这个故事里,把水的星球和人之间,描绘成完全不可理喻的一种关系。
  水科幻作品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水资源怎么保护,怎么南水北调等等。星河的科幻小说《山山水水》,讲的就是南水北调的方案,从雅鲁藏布江把水调过来;郑平的小说《创举》,讲的是把冰山调过来,给人类用淡水;刘兴诗的《北方的云》,干脆呼风唤雨了,讲中国建了一个空气调节中心,可以根据需要调配云雨。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俏,《水源危机》这本法国科幻小说中就讲,各国会因为水而打仗。
  科幻作品 价值几何?
  现实引发科幻的思考,改变科学的创意,科学的创意又将作用于现实。科学提供改善生活的方式,文学思索未来的可能发展。
  第一,它会发现我们那些被遮蔽的意念和渴望,在这个太现实的世界里边,我们的很多意念和渴望都消失了,被遮蔽了,科幻作品会把这些东西放大,展现给我们。
  第二,重新去认识科学,重新认识现实理想。科学也是有局限性的,科学在很多方面,也会给我们造成麻烦。一个普通人,面对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在种种科学决策里边,要能够参与,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科学决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第三,正视未来的、生活中的困难,未来有很多困难。
  第四,获取面对未来的信心。科幻作品中有那么多未来,总有一种会给你信心。
  首都科学讲堂1月份预告
  ■“疼”是一种病——绝对不可忽略的疼痛
  1月8日上午9:30-11:30/ 樊碧发(博士生导师,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
  ■“2012”——永久黑暗抑或是旷世警钟?
  1月15日上午9:30-11:30 /李良(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是谁带走了乔布斯——走近癌症之王胰腺癌
  1月29日上午9:30-11:30/刘彤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
  地点:首都图书馆一层多功能厅

2012年01月03日 来源:北青网
■《2012》   ■《大西洋底来的人 》   ■《未来水世界 》 (1 /1张)

  新的一年,让我们从幻想开始——
  ■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协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 嘉星一族、首都图书馆
  ■题目:水与科幻
  ■地点:首都图书馆
  ■主讲人:吴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中小学管理研究所所长、科幻小说作家。
  开场白
  如今,整个世界学科体系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等以及工程技术的综合,是用来处理自然问题的学科;社会科学是处理社会问题的学科,包含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则包括人类学、文学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设了一个名为科幻文学的专业方向,这个专业在全中国只有北师大设有。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只招收研究生,每年大概招一到三名。据说这样以科幻为课题的专业,在全世界也只有几所大学设有,比如英国的利物浦大学和美国的堪萨斯大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一种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在这里就以水为核心,来谈谈有关人文,特别是文学是怎么进入这些主题的。
  ■水文学:从人类童年时代开始,“文学家”就在描绘水的故事
  文学中对水的描述、人文学者对水的关注以及对水的研究,要比科学家早得多。科学是17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文学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童年,文学家更早地认识和记录了水。
  在我们中国上古神话里边就有关于水的记载,《淮南子》及其他的一系列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些跟水有关的神话故事,比如 “共工折柱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述了共工为了争权夺利,当人世的王,在跟别人争夺的过程中,不小心触动了不周山,把顶天柱弄断,以致天崩地裂,大雨倾盆,毒物四处泛滥,整个地球一片混。就在这个危急的时候,女娲来了,她炼五彩石补天,斩断了乌龟的脚重新支起撑天柱,恢复了世界的稳定,恢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按照今天的看法,“共工折柱女娲补天”是中国最早的维持社会稳定的文学作品。
  不仅中国,在世界各国的上古神话里边,洪水泛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几乎所有的文化,包括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都有对洪水泛滥的描述。《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以洪水滔天为背景。诺亚在听到世界将被洪水吞噬这个消息后,便很认真地做了一个方舟,地球上的所有物种都被选出一对放到方舟里,可见这艘船之大。美国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做了一个计算:如果把所有的动物都搁上船,那么这条船将大得无法启动。但是这个故事最重要的是给我们讲了水和人关系密切的时代,当水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家园,而人类想要恢复这个家园的时候,所要做出的努力。
  中国古代的典籍,也谈到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比如《道德经》讲“上善若水”,意思就是人要追求真善美,善,最高级的境界就是要像水一样。什么是像水一样?就是没有固定形状,根据地势它可以随便流到什么地方,展开自己的形状。在经历了诸多艰难困苦,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变动等等,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是与老子“上善若水”的基本思想密切相关的。中国人到了世界各地,就会依据当地的文化生存下来,甚至发展得很好。
  文学是什么?文学、科学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文学是感性的、是情绪化的,水的如影随形,因势利导,它所蕴含的东西,需要文学去发现、联想,从而隐喻一些别的问题。如果你研究过就会发现,关于水的故事并不简单,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很多社会关系,更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里面。文学处理的就是这些东西,所以当你看文学作品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很丰富。
  ■水科学:在各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里,科学占据了主要位置
  科学是什么?今天我们说的科学,指的是现代意义的科学,是从17世纪以后,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严格地说,是从欧洲的中世纪,宗教控制一切以后,人类对它的反弹,也就是启蒙主义、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欧洲中世纪的人认知世界,还有上帝存在,一切都是《圣经》说了算,教会控制一切,人是没有思想自由的。在这种状态下,人也是无法生存的,于是就出现了启蒙主义和文艺复兴。启蒙主义认为人是伟大的,人有自主权,能够处理世界上的事务。那么什么是文艺复兴?为了让人能够更好地发展,有些专家就敬仰之前的古希腊,说那时候有很多很好的东西,要让它们复兴起来,实际上文艺复兴,是托古论今,虽然的确复兴了很多古时的文化,但更重要的是谈当世。一旦人的地位确立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刻,就开始了。所以科学在这个时候,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它吸收了古希腊思想、阿拉伯的思想、希伯来的思想等等,但更重要的是,它逐渐地摸索产生了一套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
  那么科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天文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一个实验。他把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从比萨斜塔上推下去,按照原来的古典的想法,轻重物体应该是不同时落地的,但是他的实验结果却是同时落地,他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理论,标志着科学产生。所谓科学过程就是观察、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如果这个假设和原来的模型一致,就接受假设,之后就把它写进教科书里,把它科学化。如果不一致,就改变或重设假设,直到它符合大自然和社会的运转。科学的认知方式,从17世纪前后产生以后,逐渐地形成了今天最有力量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所以在各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里,科学占据了一个主要的位置。
  话题回到水。小学的自然课本里就学过,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 透明、没有形状的液体;深入地讲,它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进一步地讲,水是和生命关系很密切的物质,人类的身体里大概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水。如果有一个特殊的镜子能把水直接透视出来,基本上每个人都是水人。所以医生经常讲,人不能缺水。防止衰老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自己的水分。由于水的这种比较稳定的性质,再加上它又是流体,所以在工农业生产里,它是基本的原料和辅料,这就是科学所说的水。
  当然,进一步还可以发现,水有三态的变化,即固体、液体、气体。液体的部分有江河湖海,经过太阳曝晒以及气候的变化,水就逐渐地蒸发变成气体,气体随着云走,走到某些条件合适的地方,凝结成水滴落下来就是液体,液体如果落的地方温度比较低,或者落到山顶上,压力条件也合适,就变成固体。冰雪融化,水又随着河流下来,或者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就是三态变化。
  水和人类生活密切,怎样才能够更多地发现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呢?南极的冰山是我们最后的一块洁净的水资源宝库,但是这几年,随着全球变暖,冰川在消融,在大块地崩解……这就又涉及到这水资源保护,进而又牵扯到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法律、国家关系、种族、人类生存等等这些问题。
  从对水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是理性的、客观的。同样的科学研究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做就得出不同的结果。曾经有人做了一个化学实验,在权威的科学杂志发表以后,各国的实验室就根据发表出来的过程和数据来重复这个实验,但是半年以后没有一个人的实验得出和那个人一样的结果。当然实验无法完全重复有多种原因,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篇文章确实存在问题。文章的作者是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后来他承认这个实验其实是他的学生做的,他只是签了个名字。最后,他的学生也承认他确实修改了数据。所以科学是可以重复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按照相应的方法和数据,是能够复制完整的科学实验的。另外,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是直接阐释的,水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科学是实在的,语言是清晰的,另外它是分系分科的,仅就水的问题就有不同的科学分支在做研究。
  ■科幻文学:科普体现科学在主流社会的价值,而科幻是边缘的思想实验
  文学和科学,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相互是无法替代的。科学是避免情感化,它处理的是比较直接的、简单的事情。文学则是把简单的东西拼凑成一种复杂的,相互关联的东西。但是如果两者需要对话时,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科幻文学就是两者之间对话的一种很重要的形式。
  什么是科幻?大家所熟悉的电影《阿凡达》 就是文学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绝佳代表。科幻作品要表达的是社会的一些边缘阶层对科学技术的一种认知、一种印象,也就是说科幻作品表达的,不是社会主流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而是边缘的一些人感受到的科学。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篇科幻作品,是1818年由著名的诗人雪莱的太太创作的《弗兰肯斯坦》(也被翻译成《科学怪人》)。它写的就是一个科学家,如何在实验室里边靠科学技术创造生命。这个科学家起初只是把死尸拼到一块,但是简单的拼凑并不能赋予这个死尸组合以生命。科学家想起了当时最神秘、最有前途的科学——电学,因为那时候有一个叫伽伐尼的意大利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从青蛙身上割下来的腿通电,这个腿就能动,所以当时的人认为电里带有生命的东西。于是拼凑尸体的这个科学家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很随意地给尸体块通了电,结果那个怪物真的坐起来了。这意外的成功,把科学家自己都给吓晕了。等他再醒过来,怪人已经失踪了。后来这个怪人把人类世界搞得一团糟。科学家决心找到怪人,处理好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怪人觉得自己也应该去找科学家,因为他创造了自己,却又抛弃自己,这就像不管孩子的父亲一样不负责任。于是两人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持久的较量。故事的最后,科学家由于气候的原因,死在了北极,而怪人却活了下来。后来很多人分析这个作品,说它太伟大了,它讲了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怪物,结果人类的生命却比怪兽的生命要脆弱,它是对社会的一个绝佳的隐喻。
  科普作品是什么?科普作品是科学在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现,是一种严厉的、严肃的作品,体现的是权力关系。而科幻作品是感觉性的,文学就是这么处理问题的。总之科幻作品就是边缘的臆想和思想,是一种思想实验,它的表达是超越主流的。
  ■水科幻:博大、持久、变化、神秘,水的故事永无穷尽
  水科幻作品,主要是告诉我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水是博大的。水汇集成江河湖海,它的力量是无限的。例如,著名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说有三个人在探险过程中,进了一艘潜水艇——甚至今天的任何一只潜水艇都没法跟它相比。它上面有人类最重要的科技和人文著作;有全套的先进的科研设施;上面的食品加工厂,完全靠海里边海藻、鱼类,来产生食品;它有先进的足以保护自己的武器;它的动力可以使它永远地在海底续航。当然尼摩船长也很神秘……三个人看到了生机盎然的海底世界,比陆地上要多很多倍的物种,他们还发现其实就是大海孕育包容着人类的生命。生命对大海是一种相依的,完全不能够离开水的过程。《海底两万里》是小学生就应该看的作品,到中学看就晚了。
  第二,从水的科幻作品里,我们能看到持久,水是比我们出现更早,也将比我们生存得更久的一种事物,这种持久性,使它能够见证我们人类的发展。那么,将来要没水了会怎么样?著名的英国作家、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多丽丝·莱辛,写过一本书,叫《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写的是若干年以后的非洲。在那个时候,全世界已经没有水了,全世界都变得冰冷 、干涸。那时候的人,由于各种社会的变动、发展、灾难的出现,都把过去的事情遗忘了,但高科技的设备还都放在那里。在这个故事中,讲到一群人在迁徙的过程中,看见一个长着翅膀的、有螺旋桨的东西,其实就是飞机。人们摸摸它,竟然摸索到开关,最后就开起来了,于是关于高科技的记忆开始一点点恢复,并使它们一点点重新运转,然后去拯救这个世界。当然,《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这本书的主旨,写的是一对姐弟之间的亲情。
  中国作家韩松写过《红色海洋》,也是关于水的科幻小说。它非常像电影《未来水世界》,故事里描述了一个人类无法再在陆地上生存的未来世界,因为陆地全被污染了——其实今天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人们只好跑到水里面去求生存,写得非常非常动人心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红色海洋》,都得中学生以上才能看。水科幻,它能够见证死亡,它也提醒我们生存之道。
  第三,水的科幻作品,还能够展示一种变化。我们中国人讲“祸福相依”,这里再举两个例子。水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也许能给人造福,也许能给人带来灾难。
  中国的两院院士、最著名的大坝专家潘家铮教授写过一篇关于大坝的科幻作品,叫《子虚大坝覆灭记》。仔细想想潘教授是建坝的,然后他写一个大坝的覆灭,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当然这个故事不是讲这样的内容。这个故事讲的是美国通过间谍卫星发现,中国特奇怪,一天就能够建一座坝。后来他们仔细观察这个大坝,才发现它不是靠堆土或者钢筋水泥建造的,而是用一种凝水剂。就是把水注到一个模子里面,然后往里面加一点凝水剂,水分子就会重新排列变成一个坝。美国的经济间谍偷走了这个科技情报。当然后来美国利用这项科技建造的大坝出了问题。因为除了有凝水剂,还有一种化水剂,最后围绕这个,产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很有意思。通过科幻,去改变水,让水造福人类,这是中国作家写的。
  还有利用水去破坏的故事。就是二十世纪的美国作家小库特·冯尼格(或译为冯尼古特)的作品《猫的摇篮》。主要就是写战争的恐怖,但是他用了幽默的笔调。他讲美国人发明了一种新武器,就是改变水分子,使它结成不同的冰。最初的水结成的自然冰,被命名为“一号冰”。根据不同的分子结构排列变成的冰依次被命名为二号冰、三号冰……直到他们发现了“九号冰”。“九号冰”非常厉害,只要一点就可以使大片的地方结冰,如果不限制的话,很快整个世界就都变成冰了。所以“九号冰”什么时候拿出来用,什么时候全世界就得倒台。所以美国也不用,而是用来做成战略武器,就把它装在一个暖水瓶里,它的部队里总有一个背暖水瓶的,等到别的武器都不行了,就把九号冰倒出来,同归于尽。其实这个故事的科学幻想和潘老的一样,但是由于是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民族,写出来的内容就完全不同。一个是建构的,一个是毁灭的。
  第四,水科幻作品能给我们一种神秘的感觉。世界有很多很神秘的东西,我们要抱有一种崇敬的心理来跟自然进行交往。以波兰的作家莱姆最有名的作品《索拉里斯星》为例,它还被苏联导演塔科夫斯基拍成了电影。故事里一个人到达了索拉里斯,这个星球完全是水构成的,但是这个水是智慧生命。这个人用各种方法做实验,发现这生命的形态完全打破了我们以往的科学认识。这个人有一天醒来,发现已经死去的太太就在身边,这怎么可能!这个故事里,把水的星球和人之间,描绘成完全不可理喻的一种关系。
  水科幻作品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水资源怎么保护,怎么南水北调等等。星河的科幻小说《山山水水》,讲的就是南水北调的方案,从雅鲁藏布江把水调过来;郑平的小说《创举》,讲的是把冰山调过来,给人类用淡水;刘兴诗的《北方的云》,干脆呼风唤雨了,讲中国建了一个空气调节中心,可以根据需要调配云雨。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俏,《水源危机》这本法国科幻小说中就讲,各国会因为水而打仗。
  科幻作品 价值几何?
  现实引发科幻的思考,改变科学的创意,科学的创意又将作用于现实。科学提供改善生活的方式,文学思索未来的可能发展。
  第一,它会发现我们那些被遮蔽的意念和渴望,在这个太现实的世界里边,我们的很多意念和渴望都消失了,被遮蔽了,科幻作品会把这些东西放大,展现给我们。
  第二,重新去认识科学,重新认识现实理想。科学也是有局限性的,科学在很多方面,也会给我们造成麻烦。一个普通人,面对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在种种科学决策里边,要能够参与,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科学决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第三,正视未来的、生活中的困难,未来有很多困难。
  第四,获取面对未来的信心。科幻作品中有那么多未来,总有一种会给你信心。
  首都科学讲堂1月份预告
  ■“疼”是一种病——绝对不可忽略的疼痛
  1月8日上午9:30-11:30/ 樊碧发(博士生导师,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
  ■“2012”——永久黑暗抑或是旷世警钟?
  1月15日上午9:30-11:30 /李良(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是谁带走了乔布斯——走近癌症之王胰腺癌
  1月29日上午9:30-11:30/刘彤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
  地点:首都图书馆一层多功能厅
55#
发表于 2012-1-7 07:24:20 |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2-1-7 19:0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7#
发表于 2012-1-7 19:0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8#
发表于 2012-1-11 23:39:34 |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2-1-13 18:39:32 | 只看该作者
善待孩子的“胡思乱想”
  ■陈蓉
  邻家的孩子在背完《愚公移山》后,问妈妈:“愚公干吗要搬山呀?”妈妈回答:“大山挡在他家的门口,走路得绕很大的弯,搬走了大山,子子孙孙就可以走直路了。”孩子奇怪地问:“那他为什么不搬家呀?”妈妈赶紧说:“可别到外面瞎说,‘愚公移山’是很伟大的。”
  这位妈妈的叮嘱,使我想起了前几年从报上读到的一件事。有个孩子问妈妈:“西红柿越长越大。怎么没有樱桃那么小的西红柿?”妈妈说:“净胡说,西红柿长那么小能卖钱吗?”孩子吓得不敢再说了。可是过了两年,市场上真的出现了只比樱桃大一点点的小西红柿,叫圣女果,比大西红柿还值钱呢!
  对于孩子闪动着智慧火花的“胡思乱想”,许多家长对孩子不但不鼓励,反而还责怪、批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简直数不胜数。
  那天,儿子从幼儿园归来后垂头丧气,一问方知是在美术课上挨了批评。原来老师让小朋友凭自己的想象画个太阳,儿子画了个戴墨镜的太阳。待老师将儿子的画展示出来,同学们哄笑起来,老师随口说了句:“这个小太阳画得像个小流氓。”
  展开那团皱皱的画纸,我强忍住笑,心想:老师一点也没冤枉你,这叫什么画呀!我问儿子:“你为什么要画这样的太阳呢?”儿子认真地回答:“暑假出去玩,妈妈、阿姨怕晒,都戴上墨镜。我想,要是给太阳戴上墨镜该多好呀,我们就都不怕晒了!”儿子说话时,眼睛亮亮的。此时,我的心里却颇不是滋味:多好的创意啊!只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或许你就会被孩子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所打动。作为成人,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们充满智慧火花的想象持否定态度呢?成人们若把自己的思想封闭在固有的老框框里,便不可能对世界有新的发现。
  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的思维多了些束缚,丧失了想象的空间,而孩子则不然.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寻求答案。在成年人的眼中,孩子们的想法多是胡思乱想,可是,谁能说这些“胡思乱想”不会变成日后的“奇思妙想”,甚至是科学上的发明创造呢?
  一般人在孩提时代都会有些天真的想法,如阴雨天的夜晚,孩子看不到月亮,会说“月亮生病了”,这时,成人不必责怪说“月亮又不是人”。无论孩子的幻想有多么荒唐可笑,家长、老师都应该用心倾听,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加以引导。
  据说,孩子放学回家,中国的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大多是:“老师教的知识记住了吗?今天得了多少分?”而美国的家长则问孩子:“今天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可见,我们的家长从意识上就忽视了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其实,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并不难,善待孩子的“胡思乱想”,就是呵护创造力的萌芽。

60#
发表于 2012-1-13 19:13:3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5 01:01 , Processed in 0.0842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