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树勇开讲浙江摄影大讲堂:一个话题的视觉形态及影像采集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0 19:5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树勇开讲浙江摄影大讲堂:一个话题的视觉形态及影像采集方法
2011年8月15日

    浙江摄影网消息:8月13日下午,由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浙江摄影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浙江摄影大讲堂》在浙江省能源集团和省委党校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天下午在省委党校隆重开讲。第一讲的主题是《一个话题的视觉形态及影像采集方法》,主讲人是中国著名的摄影理论家、批评家,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教授,《光线》杂志主编刘树勇先生。来自全省的近200名协会会员冒着大雨,赶到大讲堂会场,聆听了刘树勇的讲座。
  在三个半小时的讲座中,刘树勇重点围绕拍摄话题的选择与判断、确立与内容表达相匹配的影像视觉形态以及影像文本的结构化规则等问题,通过大量具体的个案分析,深入阐述了选题的基本原则、话题的价值判断、照片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找到适于自己的最佳视觉语言形态和如何结构性地描述拍摄话题的理论和方法。完整的结构、清晰的脉络、具体的案例、生动的讲解,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浙江摄影大讲堂是面向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的高级学术性质的研讨和交流互动平台,每期由国内著名的摄影理论家、摄影批评家主讲,其目标是通过对摄影思想、观念、方法等具体课题的研讨和思辨,为协会会员开拓视野,为浙江的摄影学术研讨进行理论准备。首讲的成功举办,获得了会员的高度评价,很多会员在讲座结束后纷纷表示:这样的互动对会员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不仅解渴,更能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将继续期待着第二期。

  



一个话题的视觉形态及影像采集方法(提纲)
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2011.8.13

拍什么?你要说什么?
一个拍摄话题的选择与判断
一、选题的基本原则: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别人说的有意义的话题。
2、从自己的切身生活经验入手,尽可能地在自己生活经验的范畴之中,在自己日常生活及工作的空间区域之内来选择拍摄的话题。
3、了解影像的分类价值与操作方法,将现实经验中的话题进行理性化的判断与表达。
4、选择能够展开一定影像规模的话题。
5、不排斥在题材上与他人重复,重要的是建立个人化的视角与独特的影像阐释。

二、话题的价值判断:
1、所有的话题与照片都是有价值的,关键在于这个话题处在什么关系(语境)当中,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它和使用它。
2、对于很多中国摄影师来说,当前最需要解决的一个观念性问题,仍然是要摆脱那种我们习惯已久的虚假的美学想象,虚假的艺术创作,回到朴素、单纯的叙事当中来。(案例)
3、所谓的“艺术”,是一个不断变化其关注方向和功能的存在。当下的关注点不再是制造充满美感和引发安全性幻觉的产品,而在于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向权力和公众发问。
(参考书:《艺术是什么》)
4、理性地对影像的不同价值作出尽可能清晰的分析和了解,同时了解自己的长处,以确定自己的专题拍摄方向。

三、照片的价值与意义:
说明:在此谈及的影像价值判断是在一个相对静态和孤立的条件下的一般性判断。照片的真正价值,只有在一个特殊的动态关系当中(语境)才能清晰地显现出来。

1、历史价值
一般来说,对处于流变进程中的公共事件、公众人物的命运、空间景观及风尚趣味进行见证与记录的影像,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价值。
这部分图片必须具有强烈的时间感与公共性,具备对于人类的、国家的及某一区域的历史进程予以描述和证明的可能性。
赋予照片历史意义的并不是照片本身,而是历史叙事的权力。所以,从摄影师的角度来说,照片的历史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自我想象、企图和幻觉。

2、文献价值
文献价值,集中体现在对某一空间事物的存在形态进行系统、完整的和具有深度描述的影像。
强调事物存在的现实状态与整体结构。注重对相对静态事物的各个方面的影像采集,注重事物在时间流变过程中的演进与变化。(比如对一个社区、某一个族群、某一历史遗迹、或地域风物习俗的系统拍摄。)
这类影像的采集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的姿态。注重以学术资源为基本背景和框架,强调学理性和内在的逻辑性。
需要附助以大量文字对事物的历史形态进行纵深描述。(在浙江比如对古村落,古镇的影像描述)
通常情况下,这类影像被称作历史地理图像志,或者人文地理影像志。

3、纪念性价值
包括公共记忆与私密性记忆的照片。(如旅游照片、家庭照片)
私密性记忆的影像,比记者拍摄的图片往往具有更多内在的、细节化的信息。
缺点是影像品质不够专业化。
个人生活的经验,会显现出特定时代的公共信息,比如生活观念、审美意识、流行时尚,甚至政治观念。因此,个人的私密性图像,可以成为公共表达的信息载体。
案例:《记忆三十年》

4、语言实验与拓展的价值
集中在对摄影语言的可能性进行不断实验和开拓的影像。在我们的习惯理解当中,被称作是“形式”探索。
在中国摄影界较少这类实验,因为我们缺乏这种传承。但对国外这类影像实验存在着相当大的误解和错误的模仿--比如对亚当斯的错误理解与模仿。
E•威斯顿(E•Weston)
早期对人体的迷恋,主要基于对形状、体积、点线与平面的关系,以及对物体表面状态的研究。
后来集中转向对物体的形状、光线、表面肌理状态和体量的逼真再现,并成为他最重要的努力,亦是他对图像语言的词汇系统作出的最有价值的试验和贡献。
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
他对摄影发展历史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通过对山水物体的持续拍摄,着力研究物体的表面状态。并通过他发明的独特的区域曝光法,在暗房中极力还原物体表面的丰富细节,以达成对物体外观的最逼真的呈现。这一工作,将摄影的独特语言(特别是词汇系统)强化到令人瞩目的境界和高度。这种强调,是将摄影与绘画分离的一个重要指标。
他拍摄的风光山水并不重要,因为这仅仅是他这一系列发明和努力的一个简单的媒介物而已。但后人经常陷入一种误解当中。

5、社会现实观察与道德批判价值
一般都是关注弱势群体与边缘人群生活状态的影像。所谓“问题摄影”。
对当下的权力集团及其行为、针对社会问题进行尖锐地质疑与批判。体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独立的个人立场。
体现这种价值,成为近二十年来中国摄影发展进程当中最重要的影像实践。

怎么拍?
如何确立与内容表达相匹配的影像视觉形态

一、找到适于自己的最佳视觉语言形态:
1、选择与话题内容适配的影像形态:纪实性的专题、图片故事,亦或其它。
2、叙事性影像(时间流变中的动态事物的表达),还是非叙事性影像(事物空间状态的影像)
3、影像表达的互补性。尽量避免信息重复。
4、影像语言及视觉风格的统一(画幅、色彩、状态性影像和叙事性影像,等等)

(一)图片故事
是对一个较小规模的话题展开的影像描述。影像数量一般在8_20幅之间。
线性叙事。过程性事件,一般按事件展开的时间顺序拍摄;人物描述一般以人物的主要身份空间为开始、生活方式为最后的顺序形成结构(拍摄则不一定按此顺序)。
影像信息内容形成互补关系,避免信息重复。影像景别有较明确的差异。
有一张点题照片主打。
图片说明及完整的文字性描述。

(二)放大了的图片故事(专题)
具有与图片故事相似的叙事结构,重视影像信息的互相补充和不同景别的差异性。有微弱的线性串联关系,但也有信息累积的倾向。
优势是叙事上有纵深,不平面化,容易产生丰富的细节。
适合用135相机的画幅,动态表现突出。(如前面讲到的孙京涛拍摄的《幸福路》)

(三)环境肖像
环境肖像主要是状态性影像,而非叙事性影像。图片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影像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肖像的表情、衣着、姿势、以及身处的环境、环境中的陈设器物等。
专题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影像的构成规模和信息累积。
优势是特别适合于展览。缺点是信息表达比较平面化。
比较适用于方型画幅,以静态表现为主。


拍成什么——影像文本
1、如何选择一个拍摄话题?
2、如何理解和结构性地描述一个话题?

一、如何选择一个拍摄话题(确立题材)
1、影像的话题,一般分为过程性事件、人群描述、区域空间描述、物象描述、情绪表达、观念表达几大类。
2、从自己的切身生活经验入手,尽可能地在自己生活经验的范畴之中,来选择拍摄的话题。
3、选择能够展开一定影像规模的话题。
4、不排斥在题材上与他人重复,重要的是建立个人化的视角与独特的影像阐释。

二、如何理解和结构性地描述一个拍摄话题(题材表达)
1、所有拍摄的话题都有一个内在的结构。
2、研究你所选择的话题,并先期做出文案,理清拍摄的思路。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步骤。
3、较大的题材可以参照相关的学术研究方法,来形成一个影像表达过程中的结构关系。
4、按此文案,理性地、分阶段地进行拍摄作业。
尽量不要过度重复表达同一个内容单元,时刻保持整体描述的观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15:38 , Processed in 0.14382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