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关注李英强和“乡村图书馆”行动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23:39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25:08 | 只看该作者
立人乡村图书馆:请为乡村"文化之痛"做点什么
2011年11月17日
来源: 人民日报



  当代农村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精神家园的荒漠化现象
  面对“家乡衰落”现象,“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日前,立人乡村图书馆发起者李英强在媒体上这样发问。4年前,这位北大经济学硕士放弃优越的大城市生活,与妻子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为家乡人开办了一个图书馆。
  公益图书馆的乡村之旅,绝非“诗意的栖居”。对许多人来说,“回不去的故乡”,还因为曾经恬静的文化图景,正在被麻将声、黑网吧、六合彩和算命打卦的喧嚣击碎。当代农村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精神家园的荒漠化现象。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乡村人均藏书只有0.1册。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对于广袤农村、9亿农民来说,能够解知识饥渴、精神匮乏的“文化天堂”,无疑更加急需。当电影放映队在穷乡僻壤受到贵宾般的欢迎,当村民像当年接亮电灯时一样欢呼广播电视“村村通”入户,当数以十万家的“农家书屋”被农民誉为“富了脑袋富口袋”的惠民工程,你能感受到文化之雨滋润农民心灵所带来的欣喜,更能感到像土地一样巨大深厚的文化需求正在苏醒。
  和许多人一样,李英强和他的伙伴们也曾为家乡文化衰落而嗟叹焦虑。然而,与许多人不同,除了面向现实的惊叹号,他们还发出了面对自身的问号:我能做点什么,我能带来什么?
  “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这是立人图书馆的行动逻辑。4年来,从孤军奋战到数十人的团队,从“中学经济学”到“立人大学”,从第一座图书馆到分布于9个省市的10余座图书馆,从乏人问津到办理有效借书证2000余个、覆盖数万人,李英强们所憧憬的乡村教育“乌托邦”正在现实中日益清晰。普通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孩子们专心阅读时嘴角浮起的微笑给了最好诠释。
  与立人图书馆类似,乡村大地上也生长着“耕读书屋”、“家庭图书室”等一大批公益图书馆;与李英强团队一样,广大农村坚守着为孩子们奉献青春的乡村教师、为乡亲们送文化的大学生村官、为一所学校带来生机的支教志愿者,他们都有着“三年之病,须求七年之艾”的耐心,有着“不是天边一朵云,而是落在地上的雨水”的扎实心态。
  相对于政府部门推动文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大手笔”,民间的努力或许波澜不惊,但却同样为农村教育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无尽滋养。更为重要的是,乡村公益图书馆矢志“去国民阅读最薄弱的地方建设”、“让灵魂里本有的种子发芽”,在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这样的理念和行动已经超出了公益范畴,彰显了公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从而激活那些沉睡的社会资本,唤起那些社会力量,一起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或许,当有人感慨“一种向下的力量开始登场,从而抑制住了原本随着时代而高涨的向上的力量”,我们不妨先扪心自问,我究竟为“向上的力量”做过什么,做了多少?(詹勇)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26:24 | 只看该作者
为家乡立人 北大硕士李英强和他的图书馆2011年11月16日
中国青年报






李英强 寇爱哲摄
四川巴中的晏阳初图书馆 柳建树摄
湖北青石镇的黄侃图书馆 郭建光摄
黄侃图书馆内的阅读场景 罗奇志摄
李英强 罗奇志摄 编者按: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潘光旦曾痛陈教育的误区,认为近代以来所谓新教育,有许多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总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没能使受教育的人做一个“人”、做一个“士”,忽略了自己的根本使命,“教育不知做人造士为何物,因而应该忏悔”。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取得巨大进展,为青年、为国家贡献良多。然而在根本使命这一问题上,当代教育仍有值得检讨之处。许多有识之士已展开研讨,并将改良举措付诸实践。“立人图书馆”便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项目。 4年前,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放弃大城市生活,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和他相伴的,还有一份扎根农村、建设乡村图书馆的执拗理想。 几年过去,他在自己的家乡和全国其他8个省份共建起了13座图书馆。他雄心勃勃,想在更多的农村地区,建立更多的图书馆。 这些乡村图书馆,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立人”,取《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之意。李英强想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的人”。 “我相信一件事,就去行动。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够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要做的。”这个留着山羊胡子的青年人说道,语速极快。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 初冬的一个下午,在湖北省蕲春县这个名叫青石镇的地方,太阳还稍有点刺眼。32岁的李英强趿拉着一双蓝色拖鞋,穿着一件浅灰色外衣,抱着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女儿,坐在台阶上晒太阳。如果不了解他的背景,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名校硕士。 台阶前的水泥地上晒着稻谷,往前,是一条不太宽的公路。飞驰的汽车鸣笛驶过,掀起阵阵尘土。马路另一侧,是青石镇中学。一些推着小车卖零食的小贩,在等待着学生的出现。 图书馆就在李英强的身后,一栋红色的4层小楼。这是李英强今年才租下的,每年租金1.8万元。摆放在门前的一块白板上,写着“图书馆,免费阅读”的字样,算是牌子。此前,他的图书馆设在中学内,不对镇民开放。 公路上人来人往,但没什么人走进图书馆。 “时间长了,就会有人进来。”年轻的父亲倒是很放松,逗弄着怀中的孩子,不时笑出声来。 5年前一个冬日,李英强到河南农村出差。一个个村庄从火车窗外掠过,许多显得凋敝。农村出身的他,便与同行友人谈论起农村的话题。他们聊到农村的衰败,聊到农民精神世界的荒芜,聊到“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的同题系列文章。 其时,李英强刚刚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在北京一家非政府组织工作,关注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最初为四川一位学者所写,在文章中他以自己所在的中学为切入点,引申到他对整个社会的担忧。作者在文中强调:“一种向下的力量开始登场,从而抑制住了原本随着时代而高涨的向上的力量。” 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共鸣。此后,一些人开始写同题目文章,描写及反思自己家乡的“沦陷”。 “我几乎看过所有写家乡沦陷的文章。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李英强说。 家乡对他来说,是一个亲近而又遥远的地方。自1997年离开农村老家,到外地上大学后,他就一直在城市生活。每次回到老家,他停留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即便是短暂的逗留,家乡的凋敝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位四川学者在文章中写道:“我的家乡今天充满了……终日消耗在麻将里的人群,以及在教育者绑架之下被迫造假的孩子们。”这样的景象,也在蕲春县出现,也在青石镇出现。 李英强读中学时,这个叫青石镇的地方,还有几家“有追求”的小书店,而国营的新华书店,也会卖一些“打开世界大门”的图书。 如今,那些小书店不见了。那个不太大的新华书店虽然仍在这个镇子上营业,不过里面的书已经与以前有“质的不同”。在昏暗的空间里,破旧的书架上横七竖八地摆着一些教辅材料、科技书籍等。镇上的高中毕业生蔡小海大呼:“这些书都过时了,有谁会买?” 小镇上还有几家网吧。每次回到家乡,李英强总能发现,一些戴着红领巾或穿着校服的孩子,出现在烟雾缭绕的网吧中,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一些游戏中,甚至还出现色情的画面。 上高中后,李英强来到县城。当时县城的人文氛围,让他充满激情和想象力。那时,县城的电影院会放映一些不错的影片,他在那里看到过科幻大片《未来水世界》。而现今,电影院依旧在,只是已经变成了歌舞厅。 那些他曾买到过《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以及《简爱》、《悲惨世界》的书店,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租书店。在这些租书店中,他总能看到一些学生在翻阅穿越、盗墓或者“有点色”的言情类书籍。 “经济的繁荣,并没有给农村带来精神世界的充实。”李英强说,“家乡的沦陷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沦陷。” 那次旅程快到目的地时,李英强严肃地对友人说,自己想回到家乡,为乡民建一所图书馆。因为“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 “我不能逃离,也无处可逃。我是农村考出来的,我必须回到农村去。”他对友人说。 友人一听,当即点头称赞,并鼓励他放手去做。 此后不久,李英强就开始筹划第一家乡村图书馆。 那些书,对考试可能没有帮助,但是对人生有价值 这栋红色小楼的一楼,约有200平方米,沿着3面墙壁,立着一圈书架。图书馆的志愿者将书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屋子中间摆放着几张白色的书桌,桌上也散落着一些图书。 这些图书,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还有中学生读物。甚至一些比较“艰深”的书,也出现在这所乡村图书馆里。如果不是门前那些晒着的稻谷,不是公路上乱窜的母猪,乍一看,就像置身于都市中一个有品位的书店。 立人图书馆的书目都经过精心挑选。李英强曾放言:“就藏书质量而言,如果在立人图书馆读几年书,会比上一般的大学强得多。” 2006年的河南之旅一结束,李英强便开始写建立乡村图书馆的计划书,并拟定图书馆的核心书目。其间,他不断与学界朋友联系,请他们推荐适当的书目,甚至还通过网络征集。 立人确定的方向,是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关注人的精神成长。人文(humanity),指向的是人的发现、成长和完善。综合意义上的人文精神,意味着一个整全的“人的现代化”。 李英强也意识到,立人要在青少年中普及一些公民常识,培养和训练他们的人格,做公民教育的试验者。 最终,他拟定出适合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的书目,共约2000多种。 其中小学生书目有近200种,以简单经典的故事书为主;中学类书目,内容随年级逐渐加深。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系列、刘瑜《民主的细节》等,以及鲁迅、胡适的书,还有钱穆、汤因比、费正清、唐德刚、张灏、葛剑雄等人的著作,都在核心书目之列。此外还包括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 “书目是图书馆的灵魂。农村学校没有城市学校条件好,但立人至少能让农村学生读到高品质的书。”说到这里,李英强加重了语气。 当年刚上大学时,面对那些侃侃而谈的城里同学,他曾产生过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因为中学读书少,一些讨论,他几乎插不上嘴。很长一段时间后,这种自卑感才淡化。 筹划立人乡村图书馆时,“平等”是贯穿其中的一个意识。尽管“硬件”的城乡平等并不现实,但李英强相信,以阅读为主的“软件”是可以填平鸿沟的。 书目拟定后,他就开始着手筹款。这是最为艰难的一步。有朋友回忆,那段时间,每与李英强见面,他都像“着了魔一样”,反复问两个问题:靠谱不?支持不? 第一笔收入是帮着他设计立人标识的朋友捐赠的。当听到他的乡村图书馆计划后,朋友毫不犹豫地掏出300元钱。此后,李英强不断游说,不断有钱捐入。 与此同时,这名北大硕士托家乡的关系,与家乡学校的领导沟通。他的计划是,在学校原有的图书馆基础上,配备自己的核心图书;图书管理,则由自己招募的志愿者负责。因为并不增加学校的成本,学校当即同意。 在“普九”之时,各地的中小学都被要求设立图书馆,配备一定数目的图书。不过,据一名初中校长说,一些农村地区的图书馆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被使用过。另外,图书的种类偏少,以教辅书为主,还有一些图书则完全是“凑数的”。 青石镇中学的图书馆也是如此。有学校老师回忆,当时的图书馆甚至不开放。 2007年12月底,第一座立人乡村图书馆,在青石镇中学内试营业,起名“黄侃图书馆”。此后,每开一个新馆,大多会以当地文化名人的名字命名。近代国学大师黄侃出生于青石镇,故以他命名。在四川巴中,则有以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命名的立人图书馆。 李英强为这座图书馆配备了2000种图书,以人文、社科类为主,每种图书各一册。 开馆那天,天气很冷。下课后,学生们便涌进图书馆。这个只有52个座位的图书馆,被挤得水泄不通。外面还有很多学生在等待,里面的学生一出来,就会有人挤进去。 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个月。为此,他不得不限制学生数量,并请人做了60个代书板,只有拿到代书板才可进入。即便如此,图书馆外经常也有学生排队等待。 当时蔡小海正在读初三,有一次老师上课时,特意讲到立人图书馆,鼓励同学们多到图书馆读书。 “那些书,对考试可能没有帮助,但是对人生有价值。”小海记得老师这么说过。 乡村教育革命,从乡村图书馆开始 从一开始,李英强就在探索一条教育之路。这也是立人图书馆最核心的定位。 在一次演讲中,他指出:“你看到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在这个信息如此发达、学习如此多元的时代,依然以最低的效率‘被学习’;你看到数百万的中国青年,在经历了所谓的大学教育之后,陷入到失业、迷茫,无力于自身发展,无能于家庭社会;你看到每一个孩子,从很小的年纪,就开始被考试、被排名、被歧视、被告密、被侮辱、被消磨,你不痛心吗?” 因此,他希望自己能为青少年提供一条“自我学习、自我解放、自我成人”之路,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即立人。而乡村教育革命,“当从乡村图书馆开始”。 这和李英强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当地几乎无书可读,能看到的,无非是一些评书。偶有大人们拿回一本书,他就会读得津津有味。 年纪大些后,他的生活态度一度消极,准备退学,还曾离家出走过10多天。走出家门后,他才发现自己内心一无所有。 “那时觉得生活没意义。如果我能读到一些有品质的书,或许我就不会有退学的冲动。”李英强回忆道。 作为对教育品质的追求,立人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阅读课、手工课、电影欣赏、讲座、冬令营、夏令营等。李英强理想中的乡村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学习中心、教育基地,还是一个文化中心、精神家园,并且还将成为一个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人们从这里不但是索取,还给予,更重要的是交流,图书馆成为乡村公共生活的一个新的开始。 2008年,李英强在图书馆内开设“中学经济学”。每次开课,总有数十人前来听讲。 蔡小海就是他的忠实听众,几乎每次都到。在课上,小海学到了一些经济学常识,并且还学会用这些知识分析经济事件。 上高中后,他和几个同学认为学校强制给学生订奶的做法不对,便一起调查,一起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学校有“垄断”之嫌,并将分析发表在自己创办的学生报纸上。报纸一出,引起“全校震动”,最后学校取消给学生订奶。一时间,他们几个被同学们奉为“英雄”。 “要是没有图书馆这个平台,我们也做不到这一步。”蔡小海笑着说。 像这样的调查分析还有不少。比如学校的垃圾处理问题、铁栅栏的成本问题、学校的扫帚为什么比家里的坏得快,等等。 借助图书馆这个平台,蔡小海认识了很多校内外的朋友。周末休息时,一些人会跟随小海,到图书馆读书。 小海和另外一所学校的学生小伟认识后,两人经常在图书馆展开讨论。 “你们为什么不把这些问题写出来?”李英强启发他们。 两人兴致很高,召集了一些朋友,开始深入讨论一些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还成立一个编辑部,筹划办一份报纸。不久后,小海出资200元钱,买了一台旧电脑。 第一期报纸出来了,叫《一代人》。一位学者看了其发刊词后,直呼“写得老道”。他们先后出了4期报纸,直到这个团队在高考后各奔东西。 有一次,为了想刊登经济学家茅于轼的一篇文章,蔡小海辗转找到其电话。通过电话,他说了自己的想法,茅于轼当即同意。几天后,小海还收到茅于轼寄给这个编辑部的500元钱以及数本他写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近几年,网络开始冲击到这个距离县城近30公里的镇子。李英强曾看过一篇分析少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文章。看后他明白了一点,孩子们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聊天儿,其实是教育之病引发的天然反抗。 为此,李英强更加注重通过图书馆和专门的阅读课之间的互动来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青石镇现在仍有几家网吧,时常可看到一些孩子的身影。对此,李英强淡淡一笑:“图书馆至少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在一次夏令营中,李英强组织过一场辩论赛,参加者是北京大学的7名本科生和蕲春的一些高中生。他观察到,在辩论赛上,这些高中生个个表现得“很自信”,“反驳很有力”。 辩论赛结束后,有高中生对他说:“我们并不比大学生差。” 立人图书馆对乡村教师的触动也很大。黄侃图书馆开馆时,李英强邀请北京的几位学者到青石镇与师生交流。当地一名老师至今仍记得当时一位学者的话:即使在现有的乡村教育体制下,中学老师也能有所作为。 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一些学生陆陆续续走进这座图书馆。这是图书馆最热闹的时刻。回家的学生开始返校,来早了,就到图书馆看看书。 他们或在书架上选书,或在桌前看书,有几人还低声地讨论着什么。图书馆有几名专职义工,但他们几乎不去打扰这些孩子们。 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生问道:“叔叔,这个图书馆会一直开下去吗?” 旁边一名志愿者回答她:“会的,一直开放,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小女孩不是本地人。她的父母在青石镇打工,她便跟随父母到这里读小学。立人图书馆在校外开放后,她经常到这里读书,尤爱看漫画和绘本。她说自己常常想象,如果有法力,就会帮助穷人做很多很多事情。 而在之前,小女孩说,自己除了课本外,几乎没书可读。每天天一黑,她就只得一个人呆在家中,不是写作业,就是看电视。 她甚至连玩伴都没有。冬天黑得早,天一黑下来,镇子上的人似乎停止了活动,除了马路上飞驰的汽车,几乎看不到人的踪迹。 还有两个小男孩,每天天一擦黑,他们就结伴出现在图书馆中。他们并不喜欢看书,当被问起为什么喜欢到这里玩时,两人的回答是“没地方玩”。 这一点,李英强也看在眼里。“生活本可以是丰富和灿烂的,然而大部分人都是单向度的,向着一个方向努力,因此也不知道什么是丰富什么是灿烂。” 因此他鼓励志愿者多开一些兴趣课,从而让立人图书馆“看得见、摸得着”,“不是天边一朵云,而是落在地上的雨水”。 志愿者小婷开了一门手工课。10多个女孩子,跟着她学编手链。女孩们窃窃私语,不时还发出阵阵笑声。过几天,小婷就要离开,两个小女孩还分别送了她礼物。 休息日的晚上,图书馆还会放电影。这天放的是《音乐之声》,英文原版的,可一些孩子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不过,一些家长并不买账。一个孩子经常到图书馆读书,父亲不同意,总是把孩子拉回家。孩子不愿回去,父亲就说:“光看这些书有什么用?考不上大学,你读再多的书还不是农民?”孩子只好顺从地跟着他回家。 志愿者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多次后,很不解:“读书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家长们不愿意孩子们读书?” 后来,他们到一些同学家中做家访。在给家长们讲了一大堆读书的道理后,对方一句话就驳回来:“到图书馆,能不能考上大学?”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接受了志愿者的意见,不再强硬地拖孩子回家。晚上下自习后,一些孩子甚至在图书馆逗留到晚9点过。而第二天早晨4点过,他们就要起床,准备上学。 在这个偏僻的乡村中学,学生每天用在课内学习的时间达到10多个小时。 即使在双休日,高年级的学生仍被要求有一天在校学习。“我们就像一个个不需要休息的机器一样。”一名初三学生说。 高三毕业后,蔡小海没考上大学。他到外地打工,“每天挣200元”。打工期间,他一直和青石镇的图书馆保持着联系。终于有一天,他跑了回来,并住在图书馆中,准备来年再考。偶尔,他也给志愿者们做饭。 “在外打工的那段时间,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打工就是我的生活吗?每问自己一次,我就否定一次。我很痛苦,所以就回来了。”这个唇角刚长出胡茬的年轻人说。 这也正应了李英强所说的:“如果可能的话,图书馆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当他从乡村外出四处漂泊,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图书馆的“温暖”,李英强将图书馆开到更多的乡村,希望更多的村民走进来。 时至今日,13座立人图书馆已在湖北、河南、四川、云南、河北、江西、山西、重庆、陕西等地的乡镇或县城扎根,办理有效借书证2000余个,覆盖人群达到数万人。 一个读者,就是一棵苹果树 11月上旬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李英强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从蕲春县城的黄侃图书馆分馆回到青石镇。 图书馆里空荡荡的,一片寂静。他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对在场的志愿者说:“今天很有收获,有一个女生看了一下午书。” 大家面面相觑,随后哈哈大笑。李英强也跟着笑起来。有志愿者说,自己也培养了几名读者,也应该高兴。 “培养读者很难。只要我们坚持,相信会有不少人来读书的。马丁·路德曾说过: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也会选择在今天出门,种下一棵苹果树。”李英强开始给大家打气。 县城的图书馆开了有一阵子了。前几个星期,几乎无人问津。即便如此,他们也坚持在休息日开门。 吃过晚饭后,李英强照例躲进房间,通过网络和外界联系。他得募集更多的钱,还得招聘更多的志愿者。同时,他还要一遍一遍地传播他的理念。立人图书馆越建越多,钱和人成为李英强头痛的事情。 他曾写道:“林中两条路,我们选择了人烟稀少的小径。不被社会时髦的潮流裹挟,不被已知未知的困难吓倒,我们选择,我们承担,我们热爱,我们享受。” 其他志愿者也各行其是。一部分到一楼,等待着读者的到来,另外两人则在二楼忙活。二楼准备再办一个阅览室,书架的材料已经买来了,志愿者们得自己组装。 来这里的志愿者,每个人都怀揣着一分理想。 一名志愿者,在回答“我为什么来立人”的问题时写道:“我只希望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多看一些书、开阔眼界、长长见识;只希望在他们毕业后、踏入社会前,思维里面不出现或少出现外出打工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只希望10年后他们在对自己的孩子讲起美丽的校园的时候,不要说那是‘猪圈’。” 志愿者王一夏,硕士研究生没读完,就申请到立人图书馆工作。她的理由很简单,只为做一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志愿者尹虹,刚刚办完离职手续,在广州,她的月薪是3万元。志愿者阿良,原为一家飞机制造厂的工作人员,收入也不菲。还有志愿者三炮、小张、小婷、阿飞、小树等,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 志愿者的这些行为,也常常感动着李英强。他将这个团队的生活,看作是“生活在真实之中的生活”,是一种“‘在人间’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信任、友谊和爱,充盈其间”。 青石镇人依旧在按自己的节奏生活,一些人出门打工,一些人没事打打麻将,一些人喝酒作乐,还有一些人钻进网吧……白天的公路上依旧一片繁忙,依旧有猪在乱窜。图书馆对面那些闲聊的村民,始终没有走进过图书馆。 有志愿者着急,“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拉进来”。但李英强总说:“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图书馆在这个地方存在,就是意义。” 只要他有空,还是会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抱着孩子晒太阳。 小女儿不知为何笑了,李英强也被带笑了。他把女儿举到面前,用额头碰碰她的额头。 (实习编辑:许轲)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27:38 | 只看该作者
面向乡村的人文教育——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实践与思考


主讲人:李英强
立人乡村图书馆创始人、总干事
主   题:面向乡村的人文教育——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实践与思考



背景: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立人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是: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
立人的宗旨是: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促进乡村教育革新。立人的使命是:让乡村青少年成长为健康、正常的现代公民。
立人的长期目标是:以乡村图书馆为基础,建成乡村的文化传播中心、城乡文化交流的基地,改良当地的青少年教育,改善乡村的文化环境。
立人的教育产品包括:核心书目、义工小组、立人读书会、电影欣赏、访问学者、冬令营/夏令营、立人选修课。除此以外还包括:流动图书站、阅读教师、书香校园、2.0图书馆。
截至2011年2月,立人已在湖北、河南、四川、云南、河北、江西、山西、重庆、陕西9省开辟了10个区域分馆(11个乡村图书馆)。每所分馆皆有义工驻扎,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立人现有专职义工17人,每个分馆平均藏书6000册,办出约4000个借书证,举办冬夏令营22次,每月阅览和借还书约20000人次。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28:32 | 只看该作者
重要性受质疑持续投入无保障 民办图书馆路在何方http://www.sznews.com   2011-05-11
  深圳新闻网   


  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批来自民间的个人或社会组织创办的面向基层的公益性图书馆,本文将其统称为“民办图书馆”。目前,国内民办图书馆在数量上已经相当可观,据不完全统计有300多家,绝大多数属公益性质,其中既有企业捐助的,也有个人自发创建的。然而,许多民办图书馆往往因为管理不善、缺少持续投入,出现不同程度的运营困难,有的甚至被迫关闭。与此同时,在民办图书馆现状和前景等问题上,一些专家的看法迥异。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民办图书馆的作用 被夸大了?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子舟教授创办的“文化火种寻找之旅”网站收录了211个民办图书馆,其中有188个位于农村,只有23个分布在城市。
  王子舟认为,越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薄弱的地区,民办图书馆受民众重视的程度就越高。民办图书馆创造了基层图书馆发展的内生方式。近年来,国家为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推出了很多文化工程项目,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这些“自上而下”的扶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基层图书馆的面貌,但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要。王子舟认为,民办的乡村图书馆低成本、求实效,是在“种文化”。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学者李国新对此有不同见解:虽然民办公益图书馆和公立图书馆彼此之间应该互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倡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但不能夸大民间和社会力量在发展图书馆事业中的作用。
  李国新认为,个人很难有力量举办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因为个人往往没有能力支撑图书馆所需要的持续投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正确的道路就是政府主导,公共资金支持,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同时鼓励全社会参与。
  前途广阔 还是前景黯淡?
  “民间办馆助馆活动正在汇成一种巨大力量,这种力量充满了创造力与想象力。”王子舟多次阐述他的这一观点。他说,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社会力量都是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启动者。改革开放以来,民办图书馆的数量处于不断上升中。未来民办图书馆还会不断涌现,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也会有很大提高。
  对于民办图书馆的前景,李国新则表示:“社会力量是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启动者,这个观点符合历史事实。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理念、社会制度的建立,设立和运营图书馆的责任主体过渡到了政府身上。现代社会的图书馆制度保障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受益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因此其成本也应由全体社会成员承担——由公共资金维持。”
  力挺民办图书馆的同时,王子舟也指出私人图书馆在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经费短缺、书刊奇缺。李国新称:“真正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强大的吸引读者能力的专业化图书馆,需要有持续的投入。在现代社会,能够大规模、持续性、制度化提供这种投入的,只有政府。在图书馆由近代向现代转化过程中,社会力量发挥了‘启动者’的作用,但它并没有转化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28:59 | 只看该作者
李国新对记者说,在日本,1946年全国民办图书馆有854所,目前仅有20所。在市场经济最发达、图书馆事业社会参与度最高的美国,2008年公共图书馆总经费107.2亿美元,其中来自政府的资金占91.8%,来自社会力量的资金仅占8.2%。“个人办的图书馆在中国只会越来越少,作用只会越来越小。”李国新表示。  作为公共图书馆负责人,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告诉记者,现在民办图书馆总体上不成气候,是点缀,不是主流。吴建中认为,“民间力量参与图书馆事业,体现了公民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民办图书馆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注重质量的提高,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民办图书馆的实践者、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李英强认为,随着社会力量逐渐被发掘出来,民办图书馆也可以独立提供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一些专家之所以对民办图书馆不看好,可能忽略和低估了民间力量的创造性。
  综合开发 助催“滚雪球”效应
  “‘立人’之所以能够立足,是因为它克服了有些民办图书馆发展定位上的盲目性,找到了一种较为适合的发展模式。”李英强对记者表示。3年多来,立人乡村图书馆已在湖北、河南、重庆等省、市开设了10家分馆(12个实体图书馆),使用中的借书证数量超过5000个。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运作方式很特殊。基于青少年群体,立人乡村图书馆提供了多种教育服务:阅读书目、选修课、读书会、电影欣赏、作文比赛、冬令营/夏令营等等。
  立人乡村图书馆坚持独立运作,各地分馆以当地历史文化名人或根据捐资者意愿来命名,并成立本地理事会。
  作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图书馆,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成本几乎完全来自社会捐助,对此,李英强称,“立人”从发展机制上已经解决了可持续性问题。比如,图书馆所有财务收支全部在网站上公布,并且在博客上公布各分馆的活动情况,从而实现从业务活动到财务的高度透明。“立人”的开放、透明、高效为自己赢得了信誉,也将赢得更大程度、更广范围的社会支持。
  尽管立人乡村图书馆探索出了一些经验,运行状况也比较稳定,但李国新仍对其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立人乡村图书馆目前的设计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和专业化管理问题,恐怕难以靠募捐来实现目前的宏伟设计。” 不管专家是否看好,李英强对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未来很有信心。据他介绍,今年将有2至3家分馆成立。在远景规划中,立人乡村图书馆将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百分之一县级地区、以县域为服务范围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它是长期工作,不是三五年,而是三五十年,最终将汇入当地文化,成为文化基础设施。
  王子舟则认为,李英强的做法很好地开发、利用了社会资本。立人乡村图书馆不仅是提供图书阅览和借阅的场所,而且要构建一个知识传播的中转站。它借助社会资源开发的服务项目,提供了一个开发并综合利用社会资本的图书馆发展新模式,该模式可以通过“滚雪球效应”获得更多资源。(马子雷)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29:48 | 只看该作者
立人乡村图书馆:现实照进乡村教育之梦

2011-08-30
  南方都市报   





  立人黄侃图书馆,两位伙伴因为在盲人方阵中,互相认出了对方而欢呼拥抱。为中小学生开发有趣的户外游戏也是立人图书馆的特色。
  立人黄侃图书馆,一名短期志愿者正准备整理图书馆。长期义工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立人图书馆发展的瓶颈之一。
立人黄侃图书馆,孩子们在观看伊朗电影《小鞋子》。每周举行的观影活动成为乡村少年了解世界的窗口。
  立人黄侃图书馆,孩子在义工的带领下进行诗歌朗诵。也许不能完全体会诗中的意境,但尽量读得抑扬顿挫。
  立人甘泉图书馆,义工为学生们制作的“树洞”。这些学生绝大多数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且有很多留守儿童。
立人乡村图书馆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立人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是: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从而实现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长期追求。截至2011年8月共开设10家分馆。
  8月下旬,西安,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年会在一所民营大学的图书馆举行。这个面向乡村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公益机构已是成立的第三个年头了,来自全国10个分馆的专职志愿者纷纷从湖北、四川、重庆、江西等地赶来,共话未来。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发起人、总干事李英强却忧心忡忡,在他那里,未来看起来美好但不乏阴霾。
  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是立人创办最早的一个分馆,但不久前黄侃图书馆中断了与当地青石中学的合作,被勒令从学校里边搬出来。继而,8月19日,在立人图书馆年会的第二天,李英强接到了第五分馆———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一中孙世祥图书馆当地发起人的电话,合作的学校要求他们在一个星期之内将图书馆搬到外边去,理由是“这个学校已经有个图书馆了,并不需要另外的图书馆”。而在23日下午,第十分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陶行知图书馆也被当地教育局要求在9月1日之前搬走,“搬到哪里去?不知道。”立人图书馆在全国的十个分馆,多分布于当地有合作意向的学校,也有少数一两家通过立人在当地理事的介绍,借用的学校外的场地。
  尽管坏消息使得气氛显得凝重,但志愿者们依然为践行心中的理想跃跃欲试。
  这是立人图书馆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40多人参加的年会,20多位新来的专职义工是年会的主体,但义工中,在立人工作两年以上的只有一位,很多是刚从大学毕业,人员流动过快,这是立人图书馆一直困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困扰,年会中多项措施宣布执行,其中一项是新的工资制度,专职义工第一年的工作报酬由原来的每月800元涨到了1200元,第二年每月工资1800元,两年后则是每月2400元。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0:18 | 只看该作者
梦想VS现实之志愿者  去年3月,阿飞到晏阳初图书馆实习时,已经明确了要从北大数学系退学的决心。晏阳初图书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的第四分馆,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茶坝镇,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的晏阳初正是出生于此。
  和那些花好几年时间复习考研的人相比,从厦门大学数学系直接保送到北大读研究生的阿飞是个幸运儿,身边同学不解这么好的学府他为什么说放弃就放弃了。
  “其实那段时间大概明确了自己可能不会把研究生读完,”阿飞说,没遇到立人之前他已经在留意各大高校的宣讲会,投了简历,准备在北京找工作。那是11月份,他的研一生活刚开始不久。这位待人温和、做事缜密的年轻人说,去北大之前旁听研究生的课,越来越厌倦,当时就在想“我可能不会走这条路。”
  “我可能考试能够考好,但却没有动力去做研究,我不会质疑它,而且我不会发现问题。这时候我想如果是以这种状态在北大读三年,可能也不会好很多。所以我就觉得研究生的学习对我已经是一种负担,负担到什么程度?就是不怎么想上课,也不备课,很多课都不去听了。”
  这时,阿飞偶然在北大教学网上看到了李英强在北大的讲座,李英强演讲最后留下了他的电话,“他说他们缺哪些人,分馆现在是什么状况。”阿飞于是记下了他的电话。
  在给李英强打电话之前,阿飞在网上搜索了关于李英强以及关于立人图书馆的消息,“我看他们书单的时候我明白,就算它是一个很简陋的地方,这些书也会吸引我。”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核心书目是所有分馆的“标配”,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思想、科普、传记、艺术等等门类。中学生的书单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胡适、鲁迅,从马克斯·韦伯到托克维尔等经典著作。“一座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这是立人图书馆的理念,而这些书是立人图书馆理念中使乡村青少年成为现代公民的利器。
  “至于立人的理念,之前他们提到是公民教育的时候,我是不懂的。作为理科生来说,我对于公民教育并没有特别的理解。我来了之后,是一点一点慢慢理解立人到底要做什么,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阿飞说,打动他的另一句话是应聘时李英强告诉他,立人欢迎既有理想主义者的情怀、又有现实主义者的智慧的人加盟。“我来之前,一直把这两句话当做对自身的一个定位。”
  离开学校前,阿飞告诉了导师退学的想法,导师给他时间再考虑,由他自己决定。第二天,阿飞买了去四川的车票,就去了晏阳初图书馆。
  茶坝镇就一条主街,通向四面八方,有一条路通向市区,有一条路通向乡镇,周边有两所中学、两所小学,交通还算便利。阿飞说,小镇生活很便利,有超市,“而且最让我吃惊的是,家家户户都通了液化气,冬天的时候他们都是液化气做饭、液化气烤火,比我们家先进多了。”
  阿飞说起自己家乡湖南的乡村与这边的不同,“我们那边花钱很小心,喜欢积蓄下来留给后人。我感觉他们那边花钱喜欢有排场,消费观念很超前,我有时候很纳闷,他们那样天天吃喝,他们有没有想过某一天会没有钱。”小镇当地的中年人基本上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比例很高。人们生活中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麻将。
  镇上的一些居民认识阿飞,虽然并没有深交,比如经常去的早餐店、做夏令营时认识的商店的老板,“都知道你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是外地人,你在我们学校,你曾经做过什么活动,对我们大概是一个这样的认识。再好奇一点的人,他会过来问你,图书馆给你多少钱,你还打算在这里做多久……”
  阿飞教当地的孩子们唱歌,并把合唱团命名为“爱乐合唱团”。“实际上就是一起唱歌。因为我发现很多学生到了初中、高中,特别是高中,虽然还有音乐课,但是不唱歌了。就是给喜欢唱歌的人一个空间。”阿飞还开了一个英文选修课,因为发现很多学生英文发音特别不好,也没有任何说的机会,就让大家上台说,从介绍自己,到分享一个故事。
  阿飞告诉南都记者,了解了很多做N G O的同行,发现还是立人最适合他,原因是它更加专注于教育,“立人是唯一专注于、服务于高中生的,甚至是高中毕业之后的学生群体。”这个群体的年龄,正是李英强看来价值观最容易摇摆、心灵最需要指引的时候。
  阿飞在晏阳初图书馆的那个夏天,小树离开了茶坝镇。
  在这里当了一年专职义工后,他决定去牛津读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他,正在摇摆于做公益还是做律师。李英强回忆之前曾经收到小树毕业前在美国法学院交流时给他发的邮件,“在曼哈顿繁华的街头(他)发了很多感慨,究竟是留在这里做年薪百万美元的律师还是回来做事?”毕业一年后,他选择回来。
  在晏阳初图书馆工作的一年,小树觉得收获很大,以至于不知如何系统地表述出来,“以前是个忧郁自闭的胖子,通过这一年排了很多毒素”,工作一年的成就感是可以看到本地学生在图书馆的影响下取得的进步,甚至整个乡镇学校的氛围都在改变。“比如我们搞外国大学生参加的大规模的夏令营,让几百个学生———甚至还有一部分本地老师参与进来。之前我们有四个人在那边,我们全部剃成秃头,在小镇上招摇过市,谈笑风生,也让小镇上打麻将的人看到,还有人过着和他们不同的生活。”
  回国前,小树的母亲去英国旅行,在伦敦的旅馆里,母子俩为了他的选择大吵了一架,回来的飞机上也在争论这个问题。但小树说,就他自己而言,内在的阻力已经没有了。
  而明年,从北大数学系离开的阿飞原本应该是研究生毕业了,父母打电话时问到,是不是该实习了,“我已经在立人工作一年多了,他们还不知道。”阿飞目前打算先不和父母说,“我会以我的方式告诉他们。”
  来自家庭的压力是一种不可承受之重。有一位专职义工在中断博士学业来到图书馆之后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如今,面对巨大的家庭压力不得不回到学校继续完成毕业论文。做一份收入菲薄的公益事业如何面对家人的反对,这几乎是每个立人成员要面临的问题。但这些大多数是198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在摆脱家庭压力面前,显得无畏又坦然。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0:57 | 只看该作者
 梦想VS现实之学生  去立人第十分馆之前,小墨在四川大凉山深处做了半年的“孩子王”。“全是彝族、苗族的孩子,上课像电影《死亡诗社》,激情四射。”小墨挺喜欢那里的孩子,大凉山里的孩子成熟很早,早早开始做家务做农活,小学毕业不是放羊就去挖金矿。
  小墨是被朋友拉到这边来的。第十分馆之前的义工给小墨写了一封信,觉得立人这个平台更适合他发挥才能,希望能去她那里做“船长”。
  “船长”要面对的是大量的留守儿童,小墨发现,在家长和教育的长期缺失下,孩子的身心发展极度不平衡。有一对留守的双胞胎参加图书馆组织的夏令营,父母常年在外,孩子非常顽皮,情感也非常脆弱,“毛病非常多,经常问志愿者要钱什么的,每次都被我好言相劝甚至大声责骂,但一直到夏令营结束,她们除了留恋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也并无太多改变。”
  小墨说,留守的孩子想报名参加小学组的夏令营活动,但父母都去打工了,没人替她签名,“虽然她就住在图书馆的对面,但原则上我们确实无法担负她安全性的问题,虽然我们只是读一读书,一起唱唱歌,做些小制作而已。”小墨也感慨,夏令营如果没有贫穷的孩子参加,没有占学生中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参与,那真的等于什么也没有干。
  很多学生把图书馆当做好玩又亲切的地方,课间十分钟也会聚到图书馆里找义工哥哥姐姐说说话或翻翻书,有的并不是喜欢读书,就是喜欢这里的氛围。一个义工说“我们图书室的很多孩子常年见不到父母,感觉被抛弃。比如有父母离异的孩子给我发短信,说他的心里好烦,烦烦烦……写了十几个烦字。”而在黄侃分馆,百分之九十都是留守儿童。
  但有时,横亘在这中间的是另外的压力。一个学生参加了立人图书馆的冬令营,觉得立人图书馆太好了,她觉得学校无聊,不想读书,要退学,想要来图书馆学习,经过和家人的斗争,终于来图书馆学习,“可是这个事情给我们带来巨大麻烦。”李英强说,孩子的父亲是当地一个小学的校长,他要求立人图书馆的义工给她女儿做思想工作,义工拒绝了,“于是他给县里所有教育局官员群发短信说,某某地方有个图书馆召集学生大讲社会黑暗,让学生辍学,利用他们的劳动力挣钱……所有学生对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困惑,在我们这里得到一个解答之后,可能会在当地造成一个冲突和风险。”
  义工阿飞讲了一个例子,一个高一的女生借了一本《德兰修女传》,“她跟我说,我不会结婚的。可能德兰修女那样一种生活方式、那样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对她是一种冲击,有她向往的东西在里面。她说看了《德兰修女传》就觉得人生不一定要追求那些物质的东西,她觉得还有很多精神上的东西更重要,她觉得这种东西更美好。她把这句话表达给她的母亲了。”母亲发现女儿那么叛逆,又发现最近在看《德兰修女传》这样一本书,于是找到图书馆,让女儿把借书证给退了,不许再来图书馆借书,女孩迫于压力就把借书证给退了。“她母亲的观点就是这个阶段不要看课外书,她说要考试了,这种书对考试没有用,但是她母亲也不反对高考完上大学之后可以看这种书。”
  应试教育一直是图书馆最大的阻力,阿飞说,乡村的孩子会更加体谅周边人的各种期望,知道这是父母的期待,甚至会把这个事情当作自己的目标,但是最痛苦的就是做不到的时候。“很多不怎么爱说话、成绩又不好的学生,他没法活泼起来的,因为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他释放这种不欢喜的心情。他也希望在成绩当中有所突进,他也很努力地学,但确实没有学好的时候。他觉得无解,这个问题怎么解,我没有解。你跟他谈读课外书,在他这边也是不成立的。”阿飞说这种时候只有无力感。
  “所以很多很好的想法但落不了地,中学生能有多少时间投入到图书馆里面?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必须很有效,你就这么点时间,你的产品如果没效的话是做不了的,人家直接就不来了。”李英强说,假期应该是立人推行教育特别好的黄金时段,但是一到假期的时候,大部分的小孩都去自己父母打工的城市了。
  李英强的想法是,一方面把学校规定以外的时间利用效率提高,另外一个是要把现在分配到应试的时间挖一块出来,进行自主教育和开放教育。“否则的话,他们时间就那么点,他一个星期就放半天假,你怎么办?”
  不过尽管如此,李英强觉得还是有空间,“他下课10分钟可以来图书馆转悠转悠,翻翻报纸、翻翻杂志。你在这儿放什么报纸、放什么杂志这很重要,如果说他来了看到一些好的杂志、好的报纸,翻一翻都不一样的,这就是有效性。另外我们各种活动,比如说周六的半天放假,我们放一场电影,那你放什么电影呢?这就很重要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1:32 | 只看该作者
 梦想VS现实之考试  尽管应试教育压力重重,但重压的罅隙中依然还有顽强的种子长出来。李英强看来,蔡伟就是通过广泛阅读,获得了非常好的视野和格局的一个例子。今年考上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的蔡伟是青石中学的学生,也是一馆黄侃图书馆的读者。
  李英强第一次对他产生深刻印象是,有一次他在图书馆碰到蔡伟借了好多书,“那时候我们已经在提高高中生的借书权限,我发现他借了一套书,《古拉格群岛》,三大本。”李英强问他有时间看吗?他说有时间。他说林达的那个《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他都看完了。“然后还读了一些其他的,我发现他能读很好的书,这是第一个印象。”
  后来在一次冬令营辩论会上,辩论的话题是“政府是否该管制房价”、“政府是否应该推动国学复兴”、“政府是否应该管制互联网”,在这三个话题上,李英强发现蔡伟都能够说出一些非常好的想法。“你就发现他的阅读已经开始帮他建立起一种基本的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
  李英强说,蔡伟曾经和其他高中的学生联合办一份跨学校的报纸,一共做了四期,李英强记得第一期的头版上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强制订奶,针对这个问题开始做各种分析,首先为什么要强制给学生订奶,而学生为什么不接受这样一个安排。“我发现他分析了一个信息出来,就是说伊利牛奶在黄冈市设了一个厂,这是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市政府就有任务摊派,本市所有的中小学都要订学生奶。他们有各种意见,但是表达都无效。这篇文章给我印象也很深,倒不是说他有什么深刻观点,而是这种问题意识,关注身边的问题,不是关注一个大而空的问题。”这份报纸最后每份卖一块钱,300份,印刷成本大概是8毛钱,他们自己在各个高中里面发行,“影响还不错,也因此凝聚了一小批思想比较活跃的高中生。”
  办报纸这件事是李英强对立人图书馆发挥作用的一个例证,“我发现有一拨小孩他读过书以后还真不一样,还真能做点事,那个格局、眼光还真不大一样。”
  “乡村建设是一个很宏大、复杂的课题,进入的路径有很多,我们只是走了其中一条,”在一篇《立人是什么》的文章里,李英强说,立人图书馆首先致力于成为乡村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希望青年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喜欢这里能够成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传播中心。
  “我们还希望图书馆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人们可以在这里看画展、看电影、听音乐、听各种讲座;如果可能的话,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当他外出漂泊,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9 21:39 , Processed in 0.1137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