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关注李英强和“乡村图书馆”行动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1:59 | 只看该作者
李英强:为乡民建起“乡村图书馆” 2011年11月30日  作者:李英强   

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在家乡和全国其他省份共建起了14座图书馆。

  推荐理由

  4年前,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放弃大城市生活,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和他相伴的,还有一份扎根农村、建设乡村图书馆的执拗理想。

  几年过去,他在自己的家乡和全国其他8个省份共建起了14座图书馆。他雄心勃勃,想在更多的农村地区,建立更多的图书馆。

  这些乡村图书馆,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立人”,取《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之意。李英强想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的人”。

  李英强出生于农村,小时候没读过几本书,后来他一路北上求学,眼目即开。他的成长经历使他一直感慨中国乡镇文化贫瘠的现实。“我自己就是个乡村的孩子,当我通过上学和阅读获得了个人的自由之后,回过头去看,今天乡村阅读资源精神文化资源的匮乏恐怕没有比二十年前变得更好” 。“经济的繁荣,并没有给农村带来精神世界的充实。家乡的沦陷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沦陷”。于是,拥有北京大学硕士学位的李英强,决定回到家乡,为乡民建一所图书馆。因为“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

  李英强是湖北蕲春县青石镇人,2001 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 2004 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学习,2006年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在京期间,曾任《新青年·权衡》杂志编辑部主任、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理事等。自2007年至今,担任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

  从2007年开始,李英强就和几个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一起打造一个“乡村图书馆计划”。2006年,李英强开始写建立乡村图书馆的计划书,并拟定图书馆的核心书目。其间,他不断与学界朋友联系,请他们推荐适当的书目,甚至还通过网络征集。最终,他拟定出适合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的书目,共约2000多种。 其中小学生书目有近200种,以经典的故事书为主;中学类书目,内容随年级逐渐加深,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系列、刘瑜的《民主的细节》,以及鲁迅、胡适的书,还有钱穆、汤因比、费正清、唐德刚、张灏、葛剑雄等人的著作,都在核心书目之列。此外,还包括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2:25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12月底,第一座“立人乡村图书馆”在青石镇中学内试营业,起名“黄侃图书馆”。此后,每开一个新馆,大多会以当地文化名人的名字命名。近代国学大师黄侃出生于青石镇,故以他命名。在四川巴中,则有以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命名的立人图书馆。
  李英强一直渴望探索出一条教育之路,这也是立人图书馆最核心的定位。筹划立人乡村图书馆时,“平等”是贯穿其中的一个意识。尽管“硬件”的城乡平等并不现实,但李英强相信,以阅读为主的“软件”是可以填平鸿沟的。他希望自己能为青少年提供一条“自我学习、自我解放、自我成人”之路,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即立人。而乡村教育革命,“当从乡村图书馆开始”。

  李英强理想中的乡村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学习中心、教育基地,还是一个文化中心、精神家园,并且还将成为一个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人们从这里不但是索取,还能给予,更重要的是交流,图书馆成为乡村公共生活的一个新的开始。

  李英强盼望,立人图书馆能通过书籍和阅读,塑造更多“独立而健全的个体”。如今的立人图书馆在全国已有14个,这些图书馆与当地学校合作,以图书馆为载体,提供阅读服务,开展乡村教育,举办各项教育活动。读书会、电影会、冬夏令营、义工组织、访问学者活动,都旨在培养孩子的现代公民意识。

  读书感悟

  读书对于我来说,首先是一种爱好,其次是精神成长的重要方式。我很喜欢朱永新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从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把立人图书馆定位为一个民间教育文化机构,而不只是图书流通场所。从根本上,立人要做的是“在乡村地区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灵魂,慰藉他们的孤独,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并为其精神发育提供必备的精神食粮。”


  2007年11月,我和妻子离开北京,回到老家湖北蕲春县,开始建立第一个图书馆。此后从湖北到河南、四川、云南、江西、重庆、河北、山西,一站一站走下去,立人渐渐长大,如今已经14个分馆,三十多个员工。个中的艰辛,未亲历者难以想象。大多数时候,物质生活是简单的。真正的困难,总在物质之外。


  物质的极度匮乏,会使人的生存堕入到动物水平;但是超过基本需要之外的物质追求,对人的幸福提升是有限度的,过犹不及。扶贫,常常是出于一种物质主义偏执:只有获得更多的物质,才能有更多的幸福。然而,人活着不单纯靠粮食,乃要靠真理。真理必教你得以自由。


  我将自己多年的读书和生活所发现的自由的奥秘,拿出来和更多的人去分享,但愿更多青年能够挣脱物质主义和虚无的捆绑,开始自己的精神之旅,展开自己丰富而灿烂的人生。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2:49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故事
  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是在村里小学、镇上初中、县城高中读书,读“闲书”的机会很少。我得到的第一本书是爷爷给我的一本《西游记》,线装竖排繁体字版的,一本很旧的书,没头没尾,不知道从第几回开始,而且也不全。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也带来了很多挑战。我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就是从这本书锻炼出来的,因为故事有趣,愿意读下去,但是很多字都不认识,只能联系上下文去猜。这本书读了好多遍,让我认识了很多繁体字。从这本书开始,对于阅读,我有了自己的自信和“语感”。

  由于读物奇缺,小学时代我只读了一些《七侠五义》、《薛仁贵征东》之类的评书,初中到高中读的最多的是各种武侠小说,高中时代略读了一点世界文学名著和民国时期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等人的散文,对文学很有兴趣。必须坦率地承认,高一时候得到一本《文化苦旅》,当时我非常喜欢。最喜欢的作家还是林语堂和梁实秋,而胡适之先生的散文因为“不太好看”的缘故,读过以后居然就忘记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到大学以后才开始读胡适的,此前主要是受鲁迅的影响。

  上大学以后,正逢中国图书出版业的一个小阳春,有幸读到贺雄飞策划的草原部落丛书等书籍和《方法》等杂志,感觉很亲切,秦晖的《问题与主义》、朱学勤的《书斋里的革命》等书,被我奉为当时的经典。也读过一点哈耶克的书,那个时候是读不懂的。

  大学4年,总的来说书读得很少,基本虚度,慢慢习惯以虚无来抵抗庸俗。一个工科学校的一小群人文爱好者,常常组成一个小小的圈子,怀抱着模糊的理想和飘忽的热情,讨论着一些不着边际的宏大问题。毕业后风流云散,我到山东济南一个通信国企上班,一边朝九晚五,一边心思浩渺“生活在别处”。

  济南当时山大路口有一家三联书店,有三联版及其他好书打折出售。有一段时间,我把每个月工资的10%拿来买书。由于心浮气躁,读书不大读得进去。幸而能够上网,得以通过网络和文字结识许多有意思的朋友,得以参与、经历、见证许多时代性的事件。网络把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带到面前。

  后来辞职考研,2004年9月进入北大读书。本来以为进入北大后,会有更好的读书机会,北大的图书馆也很给力,每次可以借20本书,可是还是没有找到读书的感觉。除了为了要写毕业论文而读的一些关于土地制度的图书,从图书馆借来的很多书没有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读。好在有了更多认识各种“中国第一流头脑”的机会。我先后在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天则经济研究所兼职,与刘军宁、茅于轼等老师近距离接触,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北京的几年里,生活渐渐展开,在多重的体验之后,我开始窥到了自由的一点奥秘:让自己像一个自由人一样生活,不受观念的束缚,知行合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在这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还是阅读,虽然读书数量不多,但由于很多时候都是出于要解决某个问题而读,我还是一步一步地走出了观念的迷雾和现实的泥沼。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3:20 | 只看该作者
 推荐书目
  《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 》  吴相湘著,岳麓书社2001年出版

  20世纪中国乃至全球的识字运动、平民教育、村治、乡村改造、农村复兴等,晏阳初先生是倡导较早、工作始终不断、认识最真切、方法最适当的领袖人物。该书以严谨的治史手笔,直接采用档案文献和口述资料,真实记录了晏阳初先生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60年的不平凡一生,内容翔实可读。

  《李登辉传》  钱益民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该书展示了李登辉在社会急剧转型、国家衰弱危亡之际,在国难家难中缔造复旦、奠基复旦的历程,以及他探索的既融合耶鲁又具有崭新的中西文化特色的大学管理和教学的理念、方法。通过与时代背景的有机交融和生动的故事贯穿,使我们读到一段也许快被人们遗忘的复旦历史和复旦精神。给今天的教育者,留下了许多启示。

  《非常道2——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   余世存编著,中信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该书是著名学者余世存的最新著作。作者历时5年读了上千本传记,抄卡片几千张,整理出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人物的一些“边角料”,用这些“边角料”或者说是历史碎片的方式记载历史,内容全是来自公开出版物。北大张健先生说:这本书可抵10年的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4:27 | 只看该作者
记者探访立人乡村图书馆 公益乐趣胜于名利(图)
2011年04月29日




  来源:河北日报


  阅读提示
  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一中校内,有一个名叫甘泉乡村图书馆的地方,与人们通常知道的公办或私人图书馆不同,这个乡村图书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的第六分馆。
  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由一位来自北京的网友李英强倡导发起建立,如今已在全国建立了10个分馆,目前直接参与图书馆工作的义工有20多人,近10万册图书全部来自社会各界捐赠。
  这是怎样的一个乡村图书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赠图书?
  作为一项民间公益行动,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4月24日,记者赶赴围场,寻找答案。
  1.挑剔的图书募捐者:拒收阅读价值不大的书
  4月24日,周日。记者赶到围场时已是晚饭后,围场一中的甘泉乡村图书馆内,专职义工曾琳和短期志愿者金晓末还在忙着整理图书,登记造册。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80后”女孩曾琳告诉记者,金晓末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给图书馆捐了很多书,在毕业前来这里做志愿者。
  记者看到,位于教学楼上的图书馆整洁明亮,面积有130多平方米。
  “每天都有很多学生来这里阅览和借书,看到自己捐的书被借走,很有成就感。”金晓末最初是从网络上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先是捐书,后来通过在微博上与曾琳交流,坚定了来遥远的围场做志愿者的信念。
  正在与她们聊着的时候,晚自习的下课铃声响了。不一会儿,图书馆里就涌进了十几名学生。“姐姐好”,他们热情地和曾琳打着招呼,看得出平时关系熟稔。
  “每天数晚饭后来的人最多了,屋子里经常挤得满满的。”曾琳说,对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学生而言,这段时间是一天中最自由的。
  记者看到,书架上的书门类齐全,覆盖了文学、历史、经济、财政、法律、社会学、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
  “我们的图书馆现有图书7000多册,杂志阅览室有杂志上百种,最开始的启动书籍由心平基金会捐赠,后期的图书和杂志大多是由社会捐赠的。”曾琳介绍,启动不足半年的甘泉乡村图书馆已经有300多个借书证在经常使用。
  曾琳说,对于围场一中近5000名学生而言,7000多册图书数量并不算太大,但基本上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除了图书的数量,记者惊讶地发现,图书馆里的图书和杂志都有八九成新。
  “我们对捐赠的图书质量比较挑剔。”立人乡村图书馆执行理事杨汝清十分坦率地告诉记者,虽然是公益募捐,但他们会不留情面地拒绝接收“价值不大的旧书”。
  在立人图书馆的网站上,记者看到醒目位置标有“核心书目”,并以黑体字提醒捐书者,“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您捐来了我们也只能当作废纸处理,敬请谅解。”
  据介绍,随着捐献渠道的拓宽,立人乡村图书馆馆藏书籍中捐书数量已经赶上了购买书籍的数量。“有很多捐书者都直接把所捐图书邮寄到了各分馆,这时各分馆的专职义工就要根据经验对图书进行甄选并分类上架。”
  “立人”还把网络购书与民间捐献结合起来,“在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上,捐书者可以自己购买,然后把收货人和收货地址填写为立人乡村图书馆。”杨汝清介绍,他们还充分利用微博的传播渠道,“‘立人’有自己的微博,很多人就是通过微博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并开始捐书的。”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4:55 | 只看该作者
 2.面向乡村学生:好的图书馆相当于免费大学  “我读中学时,能有一个这样的图书馆就好了。”已在围场做义工近一个月的金晓末一边整理图书,一边向记者介绍,立人的书主要配合六类人群的阅读兴趣: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居民。
  记者注意到,甘泉乡村图书馆里张贴的阅览须知里,第一条就明确:任何人均可在馆内进行图书阅览,无须持证或交费。但在目前,学生显然是这个乡村图书馆的阅读主力,“立人”的图书也多是为这个群体定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名字多以祖籍在当地的文化名人命名,而甘泉乡村图书馆的名字则寄托了以知识的甘泉润泽一方之意。“学生和教师是乡镇求知欲最强的人,加上当前农村的成年人大多需务农或打工维持家庭生计,没有时间读书,推广国民阅读从学生做起显然最有效果。”曾琳介绍,“立人”的分馆大多建在当地的学校内或周边,就是出于这个考虑。“现在到立人那里借书的学生比到我们学校图书馆借书的多得多。”围场一中校长胡志鹏对记者表示,他并没有特别担心学生们看课外书多了会对升学造成不利影响。
  围场一中学校图书馆藏书4万多册,是我省中小学校一级图书馆。记者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相较立人图书馆的书,这里的书整体有些偏旧,但优点是图书副本多,一些有关单位捐的图书副本达十几本之多。
  记者观察发现,有几排书架上的新书排列得整整齐齐,不像是有人借阅过。“那些书是出版社捐赠的滞销书。”一位老师说。
  围场一中的图书馆应是这个县最大的图书馆。4月25日,在围场的县图书馆,记者没看到前来阅读或借书的读者。
  “来我们这里的读者很少,主要是老年人。”县图书馆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读者少的原因可能是新书太少,“我们一年的经费才4.5万元,包括购书、杂志和订阅报纸以及水电费等各种费用,这还是这几年才有的,前些年连这点钱都没有。”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多数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地区,县以下设有部分乡镇图书室或农家书屋。2008年,各级图书馆人均藏书0.4册,县级以下只有0.1册。
  基于这样的现实,2007年,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李英强萌发了创建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想法。
  “小时候没读几本像样的书”的李英强希望,“回到乡镇建立图书馆,青年人可以在这里学习,找到喜欢的生活方式,本地人可以在这里读书,看画展,看电影,听讲座。图书馆还将成为社会交流平台,成为乡镇公共生活的新起点。”
  于是李英强提出了三个口号: 一是“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二是“乡村教育革命从乡村图书馆开始”;三是“到你的家乡去建一个乡村图书馆”。
  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目前正在湖北拓展立人乡村图书馆事务的李英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建成立足于乡镇、沟通城市与乡村、覆盖全县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是他的目标和理想。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5:19 | 只看该作者
3.从读书到读社会:除了读书还要参与  “‘立人’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当前的模式进行复制,建设更多的乡村图书馆。”杨汝清向记者介绍,甘泉乡村图书馆在围场的成立,得益于图书馆的一名理事张守礼毕业于围场一中。
  在张守礼的积极努力下,由围场一中免费提供场地和桌椅等设施,“立人”方面派出专职义工进行服务和管理。
  而这也是“立人”各个分馆的推广运行模式,即由一个有一定社会能力的人回家乡去建一个图书馆,由当地提供场地和设施,“立人”派人运营,并最终实现向当地社会开放,实现本地化。
  “我们不只是简单建设一个图书馆,让当地人有书可看,我们还要使图书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每开一个分馆,我们都至少要派驻一名专职义工长期主持图书馆日常事务的原因。”杨汝清告诉记者。
  在甘泉乡村图书馆,记者曾看到墙上贴着一期冬令营的宣传海报,其主题就是“大学?大学”。
  “那期冬令营,我们通过邀请一些在校大学生和中学生们交流,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了一个初步认识。”曾琳介绍,除了冬令营、夏令营,立人乡村图书馆还组织学生看电影,创办学生自己的立人小报,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对自身和社会有更多了解。
  “图书馆开办之初,学生们热衷阅读青春小说,现在已经开始看一些能引发思考的书籍了。举办一期冬令营后,已经有三个志愿者走到了我们中间。”学生们慢慢发生的一些改变让曾琳感到高兴。
  “我们先从最现实的学生阅读做起。希望‘立人’最终能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当地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李英强这样描述“立人”的未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5:52 | 只看该作者
 记者感言  公益的乐趣胜于名利
  “‘立人’已经收到很多地方的建馆邀请。”4月26日,在北京后海的一个会所里,立人乡村图书馆执行理事杨汝清告诉记者,随着认可度的逐渐提高,社会对立人乡村图书馆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募款捐书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资金成为很大的问题。”杨汝清表示,他们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建设分馆,如果不能保证新开分馆的质量和持续性,“宁可不建”。
  除了资金问题,让李英强、杨汝清最发愁的是专职义工的匮乏。“毕竟到条件相对简陋的乡村去工作,每月仅能收入千元左右,光有热情是不够的。”
  围场甘泉乡村图书馆专职义工曾琳告诉记者,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她和博士在读的男友魏佳羽一起来到围场追寻梦想,为此男友还休学一年。目前,魏佳羽去了其他分馆帮助新的专职义工,之后要返回学校完成学业。
  在围场一中独自生活与工作,对一个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女孩来说殊为不易。“我们打算在学生中寻找一些合适的志愿者帮助曾琳。”围场一中校长胡志鹏表示。
  “我是为了有更多的人能看到好书而来,只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图书馆里找到他的乐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和我一起去维护这个环境,我才完成了我此行的意义。”
  也许正如曾琳所言,当更多人意识到,通过公益活动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充实精神,锻炼才干,当更多人把公益当做一种生活方式、价值观与文化,“立人”的努力才算完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6:40 | 只看该作者
立人大学:活跃在民间的草根大学

2011-08-0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8月2日下午四点,青石镇不怎么宽敞的马路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商铺数量不多,唯一一个卖肉的摊点后面,等待买主光顾的老板正无聊地在发呆。作为鄂东腹地的一个偏僻小镇,青石距离武汉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离县城蕲春也有30多公里。
7月1日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80名年轻人来到这个平静的小镇,读一所名为“立人”的大学。虽然号称大学,但它连自己的校舍都没有,“学期”前后加起来也不过半个月时间,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罕有的存在”。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却吸引了刘瑜、熊培云、秋风、林建刚等知名学者辗转自费前来,跟一群高中或者大学低年级学生分享学思历程。此事经《中国新闻周刊》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报道后,为公众所称道。
现在,立人大学的发起人、在这个暑假为几十名青年学生埋下了更多可能性的李英强,躺在青石镇上简陋的乡镇卫生院里,左胳膊打着厚厚的石膏。他,刚过而立之年,短发,圆脸,见人总是笑眯眯。在全部课程结束后的第二天,李英强不小心从摩托车上摔下来,意外骨折。而今,每天呆在狭小的病房里,逗玩自己两个多月大的女儿成了李英强最大的乐趣。
李英强接受采访时,妻子张新月静静陪在一旁,她跟丈夫一样打扮随意,穿一件样式极普通的连衣裙,这个温柔沉静的80后女生曾是北京某杂志社的资深编辑。
对于李英强来说,现在最重要,是做好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总干事。这是2007年开始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更准确地说,是一个乡村教育行动。李英强和支持他的朋友们希望,通过将各式各样的书籍送到乡村学校的图书馆,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读到它们,从而改良当地的青少年教育。
立人图书馆的第一站,李英强选择了自己和国学大家黄侃共同的家乡——蕲春县青石镇。截至今年,他们已经在全国9个省市建立起了10个分馆。
在立人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李英强这样说:“这所大学迄今为止,校歌、校训、校规、课程设置,什么都没有。既然成立了,在座的有一百多位热血男女,就让我们一起来谱写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有意思的传说吧。”
6月底,来自全国各地的80名年轻人来到鄂东一个不知名的小镇——蕲春县青石镇,他们有的是高三毕业生,有的是大学生,来到这里只为“感受不一样的大学”。
吸引他们的是一所名为“立人”的大学。它没有自己的校舍,只能借用初中的宿舍和教室,硬件设施落后;它没有校长,没有固定的管理团队,资金基本依靠公开的小额募款;它的第一期只是15天的暑期学校,学员不到80位。但是,它有令许多正规大学都羡慕的师资,还有着高远的理想:让学生感受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高等教育的可能形式。
本报记者对话“立人大学”创办者李英强——
希望他们拥有一颗开放的头脑
青石镇,这个湖北蕲春本不知名的小镇上,因为“立人大学”备受关注,而她的创办者,青石人李英强也进入公众视野,是什么让他放弃城里待遇优厚的工作和事业,回归简陋偏僻的乡村?8月2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回答:“我们做的是一种探索,抛砖引玉”。
“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式的大学教育”
长江商报:你怎么会想到办这样一所大学?
李英强:其实05、06年,就有计划要办一所新式大学,要和传统大学不一样,不需要多宏大建筑,多固定的老师,需要的是一种新的学习和教学组织方式。由于当时存在多方面一些困难,比如资金、执行等等,就先做了立人图书馆。
后来发现,我们的读者,这些学生会慢慢长大,会毕业离开学校。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经过多年奋斗考上了大学。因此,我们想到提供一种后续服务,告诉他们大学该怎么上,给他们提供一种新式的大学教育。
长江商报:你认为什么是新式的大学教育?
李英强:比如说现在一个学生,他考上了武大,这很好。但是他未必知道怎么上好他的大学。我们想通过一种启发,告诉他们不要浪费大好的四年光阴,这段时间可以读书或者思考。这也是我们一直倡导的读书生活、思考习惯。
另外,大学里分了很多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课程。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专业的课程自己未必感兴趣。现阶段一些网上课程又很零碎,不同于大学体系的专业教育。怎样才能帮助大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将来有用的课程知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
长江商报:所以你搞了这个暑期培训班?
李英强:立人大学的开幕式上我讲过一句话,这个暑期培训班只是一个序言。我们希望参加这次暑期培训班的学生,还有那些没有来、通过其他方式了解我们的学生能够思考,“我的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我希望他们最终能拥有一颗开放的头脑,知道自己和世界会有无数种可能,每一个人要做的,是找到一种方式打开它。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式是阅读。阅读要通过怎样的路径?书应该怎么读?于是我们请来了老师提点他们。
离开北京,回归乡村
长江商报:为什么会选择在青石镇办大学?
李英强:于公于私的原因都有。把第一期活动地点选在青石,一方面,我自己是青石人,开学前一个月,我女儿刚好出生了,我特别忙,只能就近。另一方面,图书馆已经跟青石中学合作很长时间,他们特别支持,在校舍、场地方面沟通起来很方便。
长江商报:放弃在城市待遇相对优厚的工作和事业,回归简陋偏僻的乡村,一般人很难下这样的决心,你的家人赞成你的决定么?
李英强: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回到乡村的,是我爱人。她也从农村出来,在北京工作几年后发现,每天都很忙、很累,却又很难想到做的哪些事情有意义。于是,我们决定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回来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我们没想要孩子,我觉得在乡村生活成本不高。如果那时候我的女儿出生了,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立人图书馆和立人大学了(笑)。
长江商报:那你现在的收入来源是什么?立人图书馆总干事的工资?
李英强:我跟妻子从没在立人图书馆支出工资,这是个公益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小额募捐,我们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半义务性质,大部分人每月只能拿到千把块钱,只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费主要靠朋友定向赞助。我觉得我们做的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值得支持的。
长江商报:为什么给大学起名叫立人?
李英强:最基本的解释是孔子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过另一个出处是鲁迅在一百年前说的“角逐列国事物,其首在立人,人立则凡事举”。
老师自费来上课,学生个个会思考
长江商报:立人大学开设了哪些课程?讲课老师的阵容很强大,比如刘瑜、秋风、熊培云等等,这些老师是怎么请来的?
李英强:说起来其实很容易。这些人都是我的朋友,有些是朋友的朋友。之前大家谈过这件事情,他们也都认同民间教育改革的探索,所以愿意出力来参与,给学生们讲几堂课。和普通大学不一样,立人的老师都是自费前来,没有任何报酬。
我们以后也会这么干。可能以后会有人愿意赞助老师们的讲课费,但我还是希望立人的老师能够自费一部分。因为花钱请人上课和自掏腰包要来上课,课的质量和效果肯定不一样。
长江商报:你们选择老师有没有什么标准?
李英强:以在大学教书的中青年学者为主。之前设置了三个门槛,首先是正儿八经读过博士,或者高校的副教授。教授就算了,因为他们可能比较忙,而我们希望他们是真实参与,不是挂名。另外我们希望他们能自费,每年参加至少一次活动。最后,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学者优先。
长江商报:第一期立人大学的学院一共80人,据说当时报名人数远不止这个数字,你们在学员的选择上又是什么标准?
李英强:我们在招收学员的时候并没有做推广,只是公布在微博和豆瓣小组上,应该说,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就是对立人比较关注、认同我们教育探索的“有缘人”。
每一个学员进来之前都要填一份报名表,其中有三个问题是我比较看重的:对这次活动有什么期待?为什么参加立人大学的活动?为什么觉得自己会被录取?我希望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有人说来参加立人大学是为了看到刘瑜,那就不会被通过,因为刘瑜不是明星,不要浪费其他人的报名机会。
还有一种人我们会优先考虑录取,那就是偏远地区的学生,或者在二三流大学甚至不入流大学读书的学生。如果他们恰巧读过这些学者的书并且有自己的思考,我们非常欢迎。相反,人大、中大、中国政法大学这类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我们会先把他们放一放,因为他们在学校得到这类机会可能更多一些。
长江商报:这些学生的素质怎么样?
李英强:这些学生在立人大学期间表现的非常活跃,这种活跃可以说在任何一所大学都很难看到。还有一些人读书很多,思考深入。现在我还能说出来名字的还有好多个。比如一个叫谭威的男生,他在江西一所不怎么起眼的大学,他读过很多书,有哲学,有经济学,其中有些书可能很多老师,甚至老师的老师都没看过。通过这些书,他已经建立起了对社会一定的理解,在后来我们的分组讨论中,他很快在小组中建立起了自己的权威。
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说我做的很少,基本上每天我只是过去看一看,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机会,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和自由的平台,希望他们利用这个平台为自己15天的生活做一个计划和安排。他们很快就行动起来,组织了很多很多的活动,比如读诗会、看电影小组、出国党、话剧社……
教育的成功,就是一批好老师认真教出了好学生
长江商报:立人大学都设置了哪些课程?课程安排是怎样的?
李英强:我们请到的学者多半是人文社科类的,课程也以政治、经济、社会为主。除了听课,我们还空出很多时间,留给学生课下小范围与老师交流。还有一门重要的课程是社会调查。原本邀请清华大学郭于华老师来讲怎么做田野调查和问卷分析,但郭老师临时有事来不了,所以这门课就没开。但学生们还是做了调查,而且效果非常好。学生自己找选题,然后找人入伙,调查的问题五花八门,如乡村的小额信贷,青石的餐饮为什么看齐上海餐厅。其中最大的一个组10个人,他们调研的题目是乡村艺术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出路。这个组还没有解散,他们在网上联系,准备成立一个美育基金,每人每个月出十块钱,同时在社会上做一些募捐,拍卖自己的二手物品,以支持乡村的艺术教育。
他们已经从一次调研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长江商报:你在立人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提到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西南联大,在广阔的田野和简陋的校舍中追求真正的大学教育,现在立大的这种模式是否在追求西南联大的路子?
李英强:我用西南联大的例子,其实更多的是想激发大家内在的热情,因为人在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的时候效果是不一样的。西南联大在历史上是很好的参照,他们在物质上困顿,但在教育上非常成功。我的理解是,它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批好的老师,认真教出了一批愿意探索真理、探索生活各种可能性的学生。
从立人暑期学校来看,不能说实现了这种成功。我们的办学方式恐怕也不是西南联大那种做法,毕竟时代不一样了,知识的获取也发生了变化。未来立人大学的常态化运作方面肯定是有创新的空间,但我们希望本质的精神是相通的。
长江商报:要办一所大学,存在太多的实际问题。比如资金和工作人员,你们怎么解决?
李英强:资金可以分散解决。老师自带干粮嘛,学生也是自出路费(笑)。所以把问题分解,每个人对自己负责,这是最靠谱的方法。
每位学生交200元学费,用这笔钱设立了一个奖助学金。我们设立5个综合奖学金,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每人600元,为偏远地区或者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提供了15个助学金,优秀的调研小组和好的读书报告也各有奖励,这些钱基本上把收的学费都花出去了。还有一些溢出部分,我们通过淘宝推出了奖助学金拍卖,收到一些捐赠。
工作人员都是义工,一共20来个,有些是立人图书馆的义工,也有部分报名的学员。暑期学校不需要什么机构,我们临时成立了一个组委会,也都是义工们参与。我们希望立人大学常态化,但工作人员还是会通过这种方式招募。我相信只要做的事情足够有意思,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义工。
中国一定能办一流大学
长江商报:你希望立人大学将来办成什么样子?
李英强:今天我们看到的立人大学可能更像草台戏班,唱完了就走人,有很多的临时性。未来常规化的立人大学所需要的资源要多得多,比如我们想办一个立人大学的网站,那就需要有人投资,拿钱出来买空间,做内容、请人维护……至于办一个真正实体化的大学,那差得更远了。但我的方式是,先做了再说,做起来了就有人知道了,需要钱的时候也许就有了。比如有人看了你们的报道,他也想办民间大学,愿意掏钱把这事而做了也说不定(笑)。
立人大学是以老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大学,不是靠立人这块牌子吸引学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好老师,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正在形成,比如刘瑜、秋风这些学者来了,他们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以后可能也会加入。我觉得将来我们一定能吸引到那些有眼光的慈善家和企业家。
也许未来立人大学真的办起来了,也未必是因为某个大佬出了一大笔钱,还可能是很多人共同出资。我们先把图书馆盖起来,再把教学楼盖起来……
长江商报:南方科大当初创办时,被誉为教育改革路上的孤独舞者,而且刚开始它也确实做出了很多“离经叛道”的事,比如不高考就上大学,比如引入一流师资探索培养创新性人才,但是最终因为行政化的过多介入被媒体称为“南科一梦”,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立人大学未来会不会也遭遇到这些压力?
李英强:我们的目标不是跟北大清华PK,不是说要跟现有的大学对着干。其实我们做的事情特别小,就是有些人愿意教,有些人愿意学,仅此而已。我们没有什么宏伟的目标,不是给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只是为一些想要读书的人提供另外一种可能。我们希望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教育的可能性。
长江商报:真正的大学教育有哪些内涵?
李英强:真正的大学教育指向“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我们做的是一种探索,抛砖引玉,将来也许不是立人做成了什么,而是我们做的这个探索,促成别人做成了什么。说不定一些大佬看到我们这群什么都没有的人能办民间大学,他们也来办,这件事情就成了(笑)。将来可能没有立人大学,还有树人大学。
志愿者正在整理立人图书馆内的书籍。本报记者 傅坚 摄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7:1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9 21:20 , Processed in 0.0827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