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事摄影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25:28 | 只看该作者
军事摄影的创新意识
(广东)覃明章
〖中国摄影论坛〗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新的世纪用微笑拥抱我们,同时,也用挑战迎接我们。数字化、网络化的大潮扑面而来,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涛声清晰可闻。作为军事摄影,是沿袭过去"打一打"、"笑一笑"的陈旧模式?还是把镜头对准战士、潜入生活,捕捉真实,关注军人的生存观念、生活状态、生命价值?回答是肯定的。所以,这就给我们军事摄影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迎难而上,突破创新。
创新,是以主观意识规范于客观现实的能动意识,并非虚构,是建构在真实生活基础之上的创新。这是摄影艺术的纪实性原则所决定的。
军事摄影与绘画、雕刻以及其它门类的摄影艺术一样,是一门视觉艺术,它本身就包含着艺术创新的内容。军事和非军事的摄影,除了所表现的对象不一样外,对艺术效果的追求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军事摄影的首要属性仍就是形象性,它同样是形意艺术。所以,军事摄影的艺术形象和个性特色是十分重要的。"形"不达意、或"形"无新意的军事摄影作品终将是昙花一现,不能被社会和历史所认同。然而,在军事摄影实践中,往往比较容易被事件的表象所吸引而进行单纯的纪录,从而忽视对事件的深层挖掘,忽视捕捉它具有个性的特征,忽视用形象语言去丰富被摄对象的艺术形象,照片最终只能是纪录事件或复印事件,而不能成为好的军事摄影作品。因此,在军事摄影工作中,不断加强创新意识,充分调动作者的潜能,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拍摄的军事摄影作品更具有时代特色,更具有个性特点,更具有美学价值,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军事摄影的创新是对纯自然主义的扬弃,军事摄影所强调的事件的真实性与纯自然主义所追求的"任其自然"是有着质的区别的。军事摄影所强调的事件真实,是指符合事件的客观实际,符合军事原则,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而纯自然主义所倡导的"自然真实"是见什么拍什么;因而,它只是现象的,表面的,片面的,它不能真实地反映被摄对象的本质。所以,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澄清另一个观念:就�"抓拍"并非"纯自然主义"的摄影。摄影是瞬间艺术,是客观事物的瞬间形象。"抓拍"是摄取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最富于表现力的瞬间形象的最好手段,是事件中精彩片断的截取,它与纯自然主义摄影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作者主观意识下的一种拍摄方法,是作者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后有选择的摄取。反映在作品上的已经是拚弃了纯自然主义摄影那种"粗"、"浅"和有失事件本质之"实"的精华。
这里强调军事摄影的创新意识,是为了使军事摄影从过去狭小�"陈条"、"框框"中解脱出来,使它的拍摄路子更宽广。军事摄影艺术不能只满足于军事史料的纪录,还必须使军事摄影作品有更深刻的意境和艺术张力,让人们更广泛,更深刻、多侧面地了解、认识当代军人,向全社会展示当代军人的精神风貌。
强调创新意识,并不是说军事摄影可以搞主题先行,搞主观主义;而应该是有感而发,应该是深入到一线部队去体察、感受、发现,当自己被采访对象激起对"质"和"美"的认识时才按下快门。反映在作品上的应该是实事求是,不能无中生有。我们强调军事摄影的创新意识,还因为它可以避免军事摄影中的纯自然主义倾向,使作者在改造世界观的同时,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变能力,使军事摄影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
在军事摄影实践中,作者的创新意识对作品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带有纯自然主义,漫不经心地去纪录一个事件,与怀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用心去调查研究,去发现事件的本质特征,去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加以表现,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注入作者心血的作品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在采访一些重大事件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摄影记者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结果是有的人拍摄的照片成了"经典"之作,载入史册;而有的人所拍的照片只能放入影集,自己"欣赏"。问题在哪里?很简单:在创新。有特点,有追求,才能有深度,才能使被摄对象的本质美得到充分展现。不下功夫,不深入生活是拍不到好照片的。
在实际工作中,军事摄影工作者为了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或登高,或仰卧地下,全然不顾危险和劳累;为了等到一个最佳的动态和表情,往往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为了发现和挖掘最有表现力的情节、细节,他们深入到最基层去采访、去思考,执着地去追求和探索,成功的背后不知付出了作者多少心血和汗水。这是纯自然主义摄影者所无法做到的。
真、善、美隐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主观能动意识是很难抓住的。这是指情节的选择和主题的提炼。记得自卫还击战期间,我军著名军事摄影家武治义,在参战部队胜利凯旋时拍过一幅经典之作《士兵》,画面反映的是一个士兵在休息时,将一朵白花插入他的枪管中的镜头。在拍摄技巧上,作者如果随意用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头来拍摄这个画面的话,就不可能有照片上的艺术效果了。作者拍摄时使用了长焦距镜头,并且,采用了大光圈,这样,不但使人与人之间的前后,左右空间大大压缩,而且,景深很短,前后虚化,主体更加突出,使得画面更加饱满,气氛浓烈。
近几年,在一些摄影展或比赛中,也出现了不少好的军事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着力于解剖被摄对象的本质特征,捕捉那些最有表现力的情节和细节,使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含量大为提高。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摄影艺术奖获奖作品,陈张平同志拍摄的《冶炼》(图一),作品表现了海训场上官兵们进行渡海登陆作战训练的风采。画面中没有那激烈、扣人心弦的场景,没有撼天动地的口号声,更没有隆隆的枪炮声;只有一群光着脊背的战士在沙滩上的背影,那些脊背已被海边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曝晒成古铜色,并且,已有大块大块的皮肤即将脱落,焦点就在那一块块即将脱落的皮肤上。画面简洁,没有任何多余,作品震撼人心,余味深长。这种用高度概括的手法,把如此重大的主题,浓缩于几个战士后背的艺术表现创意,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作品《冶炼》(图一)把战士们扎扎实实苦练军事本领的思想作风朴实无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人深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还有乔天富同志的《冷的边关热的兵》,李靖同志的《先救群众》(图二),刘应华同志的《喜盈盈》(图三)等一批优秀的军事摄影作品,均从不同的侧面摘取了最佳瞬间,反映了当代军人在世纪初年的新的精神风貌。
八十年代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乡井土》,文章描写的是由农民到身居异国他乡的侨胞对土地、故土的复杂情愫。由于文章描写得非常细腻,记忆中印象非常深刻。刚到部队从事摄影工作时,天天见到战友们在地上摸爬滚打,经常是一身泥水,一身汗水,但是,他们却毫无怨言。战友们与土地之间除了那份特殊的恋情外,似乎还有一份对土地的责任。于是,我产生了将战士与土地的这种关系用视角语言表达出来的念头。多年来,我经常用心去观察,思考,并付诸行动。1996年盛夏的一天,在广州军区某部的战术训练场上,一群刚进行完战术训练,正在整理着装准备返营的战士,满身粘满泥浆,背向村庄,站在玉米地中间的土路上,在傍晚雨后天晴的低色温太阳光的映衬下,就象刚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身上还带着泥土的潮湿和热气,战士们个个别具神态,象一尊尊金碧辉煌的泥塑。这不就是长期萦绕在我脑海中的《士兵·土地》(图四)吗?心到手到,我迅速拿起相机,并用80-200mm镜头的大光圈将这群雕塑般的战友锁定在方框中,定格下他们的风采。
2001年6月,这幅题为《士兵·土地》(图四)的作品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摄影最高奖--第三届全军摄影艺术奖。如果我是一个纯自然主义摄影人,或者是一个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老传统",平时不去观察部队生活,观注战友们的真情实感;在工作上不思创新,不求思变,这幅作品将会与我失之交臂。
可见,一幅优秀的军事摄影作品的诞生,是军事摄影工作者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军事摄影工作的时候,尽可能地开足"机器",去思考,去挖掘,去发现,去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如:对最佳情节的摄取,最佳角度的选择,最佳光线的运用,最佳的画面构图,最佳瞬间的抓取,最佳表情的捕捉以及手中器材的灵活运用等。这样,我们拍摄的军事摄影作品,就能更好地反映部队生活的本质。同时,更具美学价值和社会效益。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强调创新意识,不能把军事摄影中所追求的自然美当作纯自然主义而抛弃。自然美是摄影艺术自身的属性,是当前军事摄影中应大力提倡的。它与纯自然主义不能同一而论。
加强军事摄影的创新意识,使军事摄影作品更具个性特色。现在,有些人认为军事摄影作品太刻板,太单调。诚然,目前的军事摄影现状,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停留在"直线加方块"、或是"打一打"、"笑一笑"的传统模式中,停留在军事生活的表象里。这与日新月异的数码时代、网络时代以及新世纪蓬勃发展的摄影艺术是不相符的。我们应该着眼于新世纪军事生活的内涵,把镜头对准战士,潜入生活,捕足真实,着眼于研究军人的生存观念,生活状态,生命价值,以展示军事生活的本质。
军队作为一个武装集团,军事生活有其自身特点。在新世纪的曙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围绕打赢一场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而展开的科技大练兵活动,以及新时期官兵的日常生活,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其新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军事摄影工作实践中,更全面地关注当代军人,研究军事摄影的新特点。既要注意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更新,又要注重对当代军事生活本质的开掘。否则,就容易出现军事摄影作品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一类题材一类格式,十年前与十年后拍摄的照片大致相同,表现战士离不开枪,表现队列一条线,表现生活见笑脸。这些缺乏深度的军事摄影作品,它只注意了部队生活的表象,而忽视了对部队丰富多彩的基层生活的挖掘和揭示。这也就注定了它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
在平凡的军事生活中,只要我们有不断的创新意识,勇于探求,就一定能发现具有反映新世纪军人风貌和军事生活本质的东西,使军事摄影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随着广大军事摄影工作者文化、艺术观念的更新,认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今后的军事摄影,无论是主题的提炼,题材的开掘,表现手法的思变求新都将有较大的发展。
[此文曾刊载于2002年3月29日《中国摄影报》三版]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26:33 | 只看该作者
重大军事新闻的体验式拍摄与技术应变

李刚

2010年01月21日

  来源:《军事记者》















:  

  作为新华社的军事摄影记者,我常常会被派往重大军事新闻现场采访。在现场,各路媒体都会集中人力、物力,最大程度地调动新闻报道的一切手段与方式,进行连续、滚动式传播。面对激烈的新闻竞争和难以把握的事件场面,抵近和融入现场的军事摄影记者常常一个人在“战斗”———这包括信息采集、现场协调以及技术保障。事实证明,零距离的拍摄和高频率的抢发成为我采访的致胜法宝。多年来,不论是在’98抗洪的抢险堤岸上,还是在通讯条件极端苛刻的军演现场,举重若轻的良好心态和缜密的技术准备保证了我较好完成了各种采访任务。

  <b>一个人的图片直播</b>

  在重大军事新闻现场,从完成拍摄到用最短的时间把稿件传回总社播发,第一时间发稿成为我采访中的最高指导原则,因为记者的传稿速度代表了国家通讯社的播发速度。

  高技术就意味着高风险。1997年我第一次近距离拍摄“风云二号”卫星发射时,紧张得双腿发软的情景恍若昨天。当时我背着两台胶片相机和各种盆盆罐罐在现场拍摄,火箭一升空,随即蹲在漆黑的山腰拍摄点冲洗彩色胶卷,足足折腾了两个小时照片才传回北京。10年后的“嫦娥”发射现场,我非常从容地借助无线宽带海事卫星用1分46秒将照片发回总社。也就十年的时间,由于数码相机和海事卫星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广泛使用,拍摄完毕我已经不用疲于奔命地到处寻找发稿线路。

  “神七”发射倒计时,相机连上了第一次用于实战的国产“即拍即传”附件,海事卫星的无线功能也处于启动状态,以确保我在方圆50米范围内无线自由拍摄发稿。试拍一切良好,可意外又发生了:不明原因造成了我使用的两部海事卫星均显示加锁状态,信号时强时弱。为确保万无一失,我将联接笔记本电脑的手机点对点线路拨通作为备份。PHOTOSHOP软件、图片上载浏览软件、五笔输入程序一并打开进入发稿状态,保证顺利完成任务。

  点火,烈焰喷射;升空,地动山摇;转轨,声裂长空;一系列动作蔚为壮观。当火箭离地20多米的最佳位置时我轻轻按下快门。火箭刚刚脱离发射架,第一张即拍即传的火箭升空照片仅用时18秒就传到了北京。我就像一名冲击奖牌的运动员,在野战条件下借助高技术装备,在发稿速度上再一次打破纪录。

  2009年4月,人民海军举行成立60周年海上检阅,在风大浪急的海上完成图片直播对我来说又是一次考验。

  采访前,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做好各项技术和新闻背景准备工作,以保证我的发稿时效快过美联社和路透社。这次海军检阅式不是突发事件,可操作性较强,加上有阅兵预演,许多照片都可以事先判断,预设构图,包括测算舰队的航行速度、选用的镜头。但为了抢发照片,只能舍弃很多绝佳的瞬间。我选用了一只并不专业的50-500mm的大变焦比镜头,这让我的拍摄非常从容,有时候清晰度并不是最重要的。图片格式我设在JPEG的最低档,选用小容量的1G存储卡,这样可以提高我的拍摄和发稿速度。在传输手段上,我在观摩舰的前甲板上准备了两台海事卫星,一台采用全向天线,一台采用定向天线,身上还装了一个3G无线网卡。另外,我还带了一台28-300mm镜头的傻瓜相机,作为备份。当核潜艇破雾而来,刚刚进入人们的视线,透过500mm镜头和海事卫星的帮助,我拍摄的画面已经到了远在北京的签稿编辑的电脑上。

  <b>追寻冰雪中涌动的绿色</b>

  在重大军事新闻现场,士兵的喜怒哀乐都是我无法拒绝的拍摄题材。我把他们当做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真正进入军人的生活和思维,少一点功利多一点全身心投入,随处都能记录下一幅幅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军人的真实写照。

  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京珠高速耒宜段是国务院严令必须在2天之内打通的“咽喉要道”。滞留在这个路段的车辆足足有30公里长,道路两侧的山坡上能挺直而立的松柏已荡然无存,山顶上的高压电线塔被冰雪拧成了“麻花”,高压线散乱纵横在高速路中间。

  1200名武警战士已经奋战了7昼夜。官兵们与一轮又一轮袭来的雨雪展开了“拉锯战”。衣服、鞋湿透了,镐头秃了,锹把断了,磨烂了的手套粘在满是血泡的手上……因为战士们明白,高速路早打通1分钟,滞留的数万旅客就能早1分钟平安回家。

  很多战士由于手早被冻僵而失去了疼痛的感觉,只有拼命地用镐、用铲向冰面上砸。实在累得不行了,才换到后面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实际上,服务区已不复存在,大雪早就把顶棚压塌,连着压扁了好几台车,外面只能看见几个轮子。战士们只能在这片废墟中缓缓劲。矿泉水也被冻上了,倒不出一滴水,有的战士干脆抓起一把冰雪放进嘴里……

  战士们的身后,那长达几十公里的车流,沿着开凿出的道路缓缓前进。最让我终身难忘的,是滞留在路面上一辆大巴上的小男孩。他透过车窗,无助地看着窗外依稀飘落的雪花。他在回家过年的客车里等待了12个昼夜。望着这个孩子,我的思维几乎停止了活动。作为记者,我几乎不知道该做什么,能为这个孩子做什么?我是要回去采访还是帮助这些需要援助的人。钱,没用。衣服,我自己也就有件薄毛衣。最后我终于想通了,采访是我的工作,帮助他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这里的事实,悲壮的、奋进的、无助的、焦急的,都忠实地记录下来,让全世界都能够知道,在中华腹地,有很多人被困风雪,但是他们没有被遗忘。

  当日深夜,《饮冰奋战》、《冰雪中最可爱的人》、《抗灾士兵的手》一组图片被新华社及时编发。随后在新华网上,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为这张照片配了诗:“这双手/伤痕累累/这双手/美不胜收/渗出的是鲜血/捧出的是暖流/伸出这双手/宣示的是一种精神/攥起这双手/冰山也要抖三抖/多想握握这双手……”

  <b>用真情传播真相</b>

  在重大新闻现场,选择拍摄什么,怎么构图、用光和所谓的技巧这些都不重要了。2008年5月12日下午3点,新华社播发的一条四川地震快讯把我送到了灾区。从5月13日到达灾区采访的第一天起,我就认为这是一场“战争”,只不过这场战争捍卫的不是领土而是数百万人的生命。

  在现场,我不是创作,是要把它真实记录下来。我不想传播太多的悲伤,我的目的是如果读过照片的人们不仅仅是感动而是愿意为灾区做些什么,我觉得我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有时候军事记者要随时做好赴死的准备,每次采访重大演习、抢险救灾、卫星发射前,我都会对我的家人进行交待,什么事没有办完。这不是作秀,这是一名军事记者出征前必须完成的一个动作,因为你不能预料采访中会发生什么。记者应该在没有任何负担的前提下去工作。

  5月16日,我搭乘某陆航团的直升机去卧龙镇采访转移5名英国游客。这是第一架进入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直升机。飞机一落地,与外界隔绝了五天的人们都很兴奋,纷纷拥向直升机,场面有些失控。一名负责警戒的安全人员为了救人,被高速旋转的尾桨打倒了,我的全身沾满了英雄的鲜血。生命消失得如此之快,而且这么惨烈。在灾区采访,每一天都会看到一些人性最纯最善良的一面。当这些人性的光辉扑面而来时,你会觉得人活着是有价值和幸福的。

  在采访的时候,我总是尽最大努力把更多的军人和救援者的面孔装在画面里,为的是在后方的家人会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他们,这是对救援者最大的安慰。

  记者应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要多些思考,少一点按动快门。对摄影人来说,这是一种成本核算。我们不能为了一张照片累得吐血,从而退出战场。有时要把身体看作一支军队,把握局势,应保存实力时,不要盲动,该显身手时,要迅速出击。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这些战略意识,在重大或突发事件的采访中尤为重要。

  在灾难中学会坚强,这句话从来都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可在灾难面前,孩子有时比我们成年人还要坚强,我们身上有太多的牵挂和欲望,我们成年人恰恰需要从孩子身上学会坚强。

  在重大事件现场我常常告诫自己,要少一点功利,多一些真情;少一些旁观,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拍摄,多一点思考,冷静地掂一掂手里的相机和良心,应该用它对准什么。

  (作者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 本文转载自2010年01期《军事记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27:13 | 只看该作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27:51 | 只看该作者
军事新闻摄影的改进与创新——对话周朝荣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
舰船知识网络版
  周凤桥
  军事摄影报道是新闻摄影的重要方面,也是摄影记者特别是军事摄影记者一直关注和不断探索的报道领域。它的发展现状如何?又有什么需要改进之处?本刊记者周凤桥与曾经获得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多次承担重大军事摄影报道任务的《解放军报》主任记者兼图片编辑周朝荣进行了对话。
  军事新闻摄影的发展现状
  记者:每当提起军人, 人们就不禁会想起战争、流血、牺牲。在拍摄充满阳刚味道的军事新闻照片似乎成为倾向的今天,如何用镜头报道新时期的军营,这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军事摄影报道的同志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请你谈谈军事新闻摄影发展的现状。
  周朝荣:军事新闻摄影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进步,令人欣慰。军事新闻摄影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从红军时期一直到今天,即使是在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除了充满阳刚的革命英雄主义以外,也有很多贴近普通大众生活的作品,像《毛主席和杨家岭农民在一起》《黎明钟声》等。
  我认为,军事题材的新闻摄影,突出英雄主义和崇高精神这个主旋律,弘扬昂扬向上的阳刚之气是必要的。因为军队是一个特殊的武装集团。你不宣扬英雄主义和牺牲奉献精神,谁来冲锋陷阵,谁来保家卫国?但同时,军人也是具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尤其是进入经济建设时代,战争和大规模的流血牺牲基本没有了,军队和军人的生活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军事新闻摄影应该适应这种变化。也就是说,除了既有的英雄、崇高、阳刚之气,除了枪啊炮啊、先进武器装备以外,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报道军营普通的生活,多报道军人丰富多彩的情感,努力拓宽军事新闻摄影的题材。
  记者:你认为军事新闻摄影有什么新进展?
  周朝荣:我觉得,新时期军事新闻摄影的发展是令人欣喜的,这个时间跨度以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为大体时间段。这一时期,军事新闻摄影在突出主旋律的同时,更加注重了题材的多样化和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
  一是视野的拓宽。军营也是整个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军人也必须融入社会。而要融入社会,就会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可喜的是,军事新闻摄影敢于面对现实,忠实地反映现实,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比如,和平年代不打仗了,改革开放商品经济,人人都去经商挣钱,当兵还有没有价值?这个涉及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本来是不适合用图片这种视觉形象方式来表现的。但是,军事新闻摄影大胆地介入了,推出了《瞧,女老板当兵来》这样的新闻照片,在军内外轰动一时。报道的主人公年仅18岁,拥有资产几十万,国外亲戚还要她出国继承巨额财产,但她却选择当兵。问她为什么?她说:“挣钱的机会很多,当兵的机会只有一次。”这句普普通通的话,震动了千万年轻人,以致于后来年轻人踊跃应征当兵,把这句话当作了口头禅。
  还有军人两地分居、军人子女上学难、军人家属下岗、就业难、军人转业、退伍安置难、士官制度改革、军事训练场地减少带来的训练难以及国防设施维护难等矛盾和问题,都是新时期军队和军人面临的新情况,军事摄影报道都没有回避,都及时地反映了,并且报道得很深入,促使许多矛盾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所以说,新时期军事新闻摄影在宣传以军事训练为中心,提高战斗力“谋打赢”的同时,视野大大拓宽了。
  二是形式的创新。在图片报道形式上,随着我国报纸传媒新闻摄影的改革发展,以及后来“读图时代”的到来,军事新闻摄影在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除了和各报刊共同拥有的专题报道、新闻图片专刊等报道样式以外,军事摄影报道更加注重图文有机结合,更加注重新闻图片的思想性。以《解放军报》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新闻图片刊出时注重加标题,将图片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以简要的语言突出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以后,又陆续创新了加“编后”、加“画外音”、加“短评”等形式,将图片的新闻事实进一步凸现、主题思想进一步引申、拓展、深化,扩大了新闻图片的宣传效应。
  比如军报曾发表过一幅《这样午休行吗?》的问题照片,报道的是夏季午休时有些连队的战士怕放开被褥上床午睡,起床后还要叠被铺床太麻烦,就干脆趴在床头或倚在床边打个盹,根本午休不好。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战士的身体健康。战士们为什么不上床午休,原因是一些部队片面强调军容风纪和内务整洁。报纸刊出图片的同时,配发了“编者按”,呼吁关心战士身体健康;同时还配发了相关消息,介绍其他部队一些正确的做法,既提出问题,又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图片报道很受部队欢迎,基层官兵称赞这样的报道“既替他们说话,又帮他们解难”。
  三是新闻摄影队伍的成熟和壮大。军事新闻摄影的发展,不仅影响舆论,还培养了一大批新闻摄影人才,建立起一支遍布全军的业务素质高、政治敏锐性强、敢打敢拼战斗力强的新闻摄影队伍,涌现出线云强、柳军、施文标、范钦尧等军事新闻摄影人才。加上军队专业摄影记者队伍,可以说,军事新闻摄影力量是强大的,摄影业务素质棒,战斗力强。
  有两个现象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一是在全国新闻摄影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摄影记者和骨干是从军队转业或退伍的。其中有不少人还成为当地乃至全国新闻摄影的“明星”。二是在历届中国新闻奖、全国新闻摄影赛事和其他类的摄影大展大赛中,不少军队作者和作品屡屡夺冠,显示了军事新闻摄影的分量和实力。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军事新闻摄影存在的不足。比较当前新闻摄影发展的势头,军事新闻摄影显得有些保守,无论是题材的进一步拓宽,还是摄影表现手法的大胆创新,都还有待于提高。
  军事新闻摄影如何常拍常新
  记者:如何克服军事新闻摄影中存在的问题?
  周朝荣:如何克服军事新闻照片不活、雷同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要深入生活,贴近官兵。只要真正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去做,真正在新闻摄影报道中贯彻落实,存在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一贴近就活,一贴近就题材丰富,一贴近就会有千变万化的新的表现形式出现。
  记者:结合你的军事采访实践,谈谈如何做好、做深军事摄影报道并做到常拍常新?你对增强军事新闻摄影的表现力和冲击力有什么见解?
  周朝荣:作为军事新闻摄影,它的要求可能更特殊一些,有些规定和要求更严。在这样的情况下,军事新闻摄影还能不能创新?根据我的实践,完全可以常拍常新。即使是要求你拍摄革命英雄主义、拍摄政治性很强的东西,也没有问题。因为全军各军兵种部队担负的使命不同,武器装备不同,训练任务和方法不同,驻守地域不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不同特色,题材丰富多彩。你只要真正深入到各部队的训练、生活第一线去,和广大官兵打成一片,新的东西、感人的题材就会扑面而来,完全可以常拍常新。
  1999年春节,我去新疆军区边防连队“红山嘴”采访,完成采访任务临别时,就碰到了一个精彩的新闻素材:边防连司务长的未婚妻搭乘飞机来看望未婚夫,由于种种原因,两位热恋中的情人只能在临时停机坪相会5分钟。这短暂的5分钟特别“探亲”,太特殊、太新鲜了。我跑了那么多部队,采访过那么多军人探亲和相亲相爱的故事,就是没听说过探亲只有5分钟。而这次深入边防连队,就让我赶上并成功地抓拍到了这一感人的瞬间,这不就是常拍常新吗!而在广阔漫长的边防线上,在全军各个军营,类似这样新颖感人的新闻故事太多了,只是因为一些新闻摄影人还没能走到那里,还没有发现罢了。
  至于表现力和冲击力问题,更需要我们到生活第一线去,贴近新闻事件的前沿抓拍。还是卡帕的那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的不够近。军事题材的新闻摄影有风险性,需要摄影者的勇敢精神和牺牲奉献精神。即使不是打仗,不是真正的战场,平时的军事训练动枪动炮、抗洪抢险和救灾救难等,也存在一定的危险。但不管怎样,作为军事摄影记者,必须冲在第一线,靠前、靠前、再靠前,置身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置身危险的第一线抓拍。越是风险性较大的场合,置身现场抓拍的作品表现力和冲击力就会越强。
  记者:作为军事摄影记者,你如何关注其他领域的报道?
  周朝荣:我倒是主张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军事记者就要做好军事新闻报道工作。因为军事新闻报道本身,就有拍不完的题材。当然,如果你的精力充沛,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关注其他领域的报道。但一定不能本末倒置。至于我拍摄的《农民经商手艺高》,那是我在去部队采访途中偶然发现抓拍的。我认为军事摄影记者首先要把眼光和精力放在军事题材上,完成好本职工作。当然,在平时的学习研究中,你的眼光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题材,而要广泛涉猎。有比较才能鉴别,学习研究其他领域新闻报道,对于促进军事新闻摄影业务的提高也是有好处的。正是因为平时广泛涉猎,对各种新闻题材和形式的关注,才能使我们的眼光变的敏锐起来。也正因如此,当我在列车上发现这一情景时,一眼就辨别出这是一则好新闻,当即抓拍了下来。
  新闻摄影如何表现现代战争
  记者:当前,世界的总体趋势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局部战争时常爆发。你认为新闻摄影应从哪些角度表现现代战争?
  周朝荣:过去,表现战争主要是在一线,因为战争一线的搏杀最残酷、最激烈,冲击力最强,也最能感动人。现代战争和传统意义的战争大不一样,很多时候是看不到人的,也很难有壮怀激烈的感人场面出现,前方和后方很难区别。这样的战争再用传统的拍摄表现手法就难以奏效。
  我虽没有现代战争的采访拍摄实践,但我一直关注和研究近几年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的军事摄影报道。我觉得,新闻摄影表现现代战争可以从战场前线、战争效应、武器装备及杀伤力等几方面入手。
  不管过去还是将来,战场前线仍然是军事摄影报道的主要信息源。即使是未来高科技战争,不见面的大纵深战争,到了战争的中后期,较量的双方仍然要近距离接触。像伊拉克战争,前期是空袭和导弹打击,很难见到人,新闻图片只能拍摄一些轰炸和废墟的场景。到中后期,美英联军就和伊军出现接触,这时新闻图片就派上了用场。尤其是后期,美英联军占领伊拉克后,新闻摄影就可以近距离地大显身手。新华社军事摄影记者赵建伟深入伊拉克拍摄的大量现场照片,就是现代战争后期战况的生动写照。
  战争效应是新闻摄影表现现代战争的重要领域。战争效应指的是因战争爆发而带来的一系列破坏、伤亡、灾难,以及交战双方投入兵力、战场指挥、战场保障等多方面的情况。这里可拍摄的东西很多,表现的题材面也很宽。特别是非正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亡、灾难,用新闻摄影的手段进行充分的揭露,可以有效地遏制侵略者,引导舆论,号召全世界人民反对战争,进而阻止和消灭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武器装备及其杀伤力,是报道现代战争的又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人们了解现代战争的间接直观物。现代化高科技的武器装备,以及它形成的杀伤力、破坏性,实际上就是现代战争的某种缩影。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军事摄影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一提起空袭,图片提供的多是B-52战略轰炸机、F-117隐性轰炸机、各种航空母舰和舰队编队等形象资料,以及这些现代战机、战舰等装备杀伤力的诸多数据。人们根据战场投入战机、战舰,使用炸弹的数量、型号、批次、规模等数据,自然就可以估计出战场的规模和人员的大体伤亡情况,判断出交战双方的胜负以及战争的发展和进程。
  当然,新闻摄影表现现代战争的角度还有很多,我们在今后的战争实践中还可以不断摸索和总结。
  记者:新闻摄影表现现代战争的主要手法和报道形式有哪些?
  周朝荣:表现手法,我主张传统的和现代的相结合。战争年代,摄影记者只有和前线将士一起冲锋陷阵,才能抓拍到震撼人、感染人的好作品。现在完全有条件“立体地”、全方位地表现现代战争。比如从空中拍摄、水下拍摄等,还可以借助夜视器材摄影、红外摄影、遥控摄影、无人自动摄影等高科技手段,这将极大地拓宽军事新闻摄影的表现形式。报道形式上我们可以运用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以独幅和专题的形式大量传播。同时,我们可借助现代互联网和数字影像技术,以“战场影像速递”和大纵深的专题形式,在第一时间内不间断地向全世界滚动发稿,快速、及时、形象地报道战争信息。
  表现现代战争,除了专业摄影记者这个主力外,还要广泛动员,调动广大一线作战官兵来抓拍活生生的、惨烈雄壮的战争场景。多次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有时由一线作战的官兵亲手拍摄记录战争场景,比派出专业摄影记者跟随部队要方便得多;官兵们在战斗一线拍摄的作品其现场感和冲击力也强。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数码相机、可拍照手机、便携式电脑、因特网等都派上用场,各国战地记者就是用它们在第一时间内拍摄和传发了大量的战场照片,让全世界人们几乎是和战争发展的同步了解到战局的进程和变化。而最近的美军“虐俘丑闻”照片更说明了这一点。这一爆炸性新闻,并非出自专业战地摄影记者之手,而是由美军士兵自己用数码相机拍摄、自己传播而引发的。
  记者:谈谈现代战争摄影报道给我们的启示。
  周朝荣:现代战争给军事新闻摄影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启示。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的摄影报道来看,现代战争摄影报道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1.关注人类命运,反对战争,呼唤和平,是战争新闻摄影永恒的主题。
  2.新闻摄影作为战地新闻舆论的一种(或者说“特殊武器”),可成为战争的另一种形态,为国家利益服务,参与战争过程,干预战事进展,甚至左右战局的发展。
  3.新闻摄影可以与战争同步,嵌入其中,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报道战事信息。
  4.新闻图像的局部真实不等于整体真实,战场新闻摄影应站在全局的高度,准确地把握和真实地反映战争全局方方面面的客观事实。
  5.战地新闻摄影受到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挑战,因此,改革、深化势在必行。
  周朝荣简历:
  周朝荣,1957年生,大学文化,现为《解放军报》主任记者兼图片编辑,大校军衔,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一次;在全军、全国、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奖百余次,其中有多幅作品获特等奖和一等奖。他还发表摄影论文百余篇,其中有的文章在全军获一、二等奖,出版过《军事新闻摄影探求》《90年代优秀军事新闻摄影佳作欣赏》等多部著作和画册;曾被评为全国抗洪抢险报道优秀摄影记者,受到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通报表彰;1999年荣获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还获得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提名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2004年第八期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35:46 | 只看该作者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36:35 | 只看该作者
一位军事摄影家的“拼命”之路
         ——记军旅摄影家乔天富
日志原文:http://blog.sohu.com/people/!aGFuamlhanVuMTk3ODExQHNvaHUuY29t/136981262.html
                 乔天富大校(韩加君摄于北京)
今年记者节,共和国举办了第十届“长江韬奋奖”颁奖仪式。解放军报高级记者乔天富榜上有名。
乔天富大校获得这样的荣誉名副其实。
自1977年担任解放军报摄影记者以来,乔天富用镜头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军队的重大历史事件。他擅长于重大新闻和突发新闻的拍摄,先后采访过唐山地震、对越自卫反击战、大兴安岭火灾,国庆50年大阅兵、神舟飞船升空、汶川大地震、国庆60周年大阅兵等。1987年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称号,2008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并获中国摄协“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称号。2009年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不久前喜获第十届“长江韬奋奖”。
乔天富从事军事摄影以来,他的新闻摄影作品曾获奖数百次,其中《渎职者的窘境》获1987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同时获1987年度“全国最佳新闻照片奖”。《神六飞天》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冷的边关热的兵》、《神舟飞天图》、《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分别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摄影艺术奖。
我和乔天富大校是在北京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一次活动上认识的。此前,我多次在媒体上拜读过他的作品,被他执着地用镜头为人民军队高歌的奉献精神而折服和感动。当我面对面地和这位标准的中国军旅摄影人站在一起的时候,我从他坚毅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一位军事摄影家的力量。
乔天富大校对军事摄影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认识,他的摄影理念就是“爱拼才会赢”。
任解放军报记者三十多年以来,他把我军不怕苦、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注入自已的摄影,他总是冲在血与火的第一线,很多优秀的新闻图片是用生命拼出来的。
解放军报的有关信息表明,乔天富大校是军报记者中上战场最多的人,也是履行急难险重任务最多的记者。
乔天富大校微笑着告诉我:1979年2月,他当记者后履行的第一次采访任务就是上战场。他请缨参加了边境自卫回击作战采访。在攻克同登、谅山战斗的枪林弹雨中经历了生与逝世的严格考验。2月17日战斗打响,午夜,他向北京发回第一批战地新闻照片和文字稿。他拍摄的《大炮上刺刀》、《攻克同登火车站》、《插向敌后》、《友谊关凯旋》等新闻照片给读者留下深进印象。1986年,老山前线,他第二次上战场。3个月中,他跑遍了老山、八里河东山的前沿阵地,参加了拔点战斗,在老山主峰度过除夕之夜,拍摄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前线官兵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形象。
乔天富大校收拢了笑容:1987年大兴安岭扑火救灾。5月9日,他是首都新闻界第一个从北京赶到火灾现场的摄影记者,是第一个向北京发回独家新闻图片的记者。《解放军报》在首都各大报中率先以独家消息的形式刊出一组了大校的新闻照片,新华社转载并向全世界发了通稿。5月14日,他在漠河的原始森林中被大火包围,36小时断水断粮,随着森警官兵靠着指北针向黑龙江突围得以脱险……
1991年,我国南方产生特大洪灾。他到达湖北新洲县时,县城四面被洪水包围,举水河把洪水高高举起,滚滚浊浪高出县城4-6米。7月10日凌晨,护堤开端渗漏,城中6万居民面临灭顶之灾,他临危不惧,冒着大雨突进县城,摄下了某船桥旅四营和空降兵冒雨堵决口的图片。
2008年初,我国南方产生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乔天富立即到达重灾区湖南郴州市。他冒着寒冷、饿着肚子、持续奋战,拍下了京珠高速路上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破冰除雪的照片。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他是和抢修电网的官兵在郴州的冰雪中吃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15时31分,乔天富从短信中得知惊天噩耗,他边报告、边举动,乘出租车于16时30分达到北京南苑机场。随北京军区某工兵团赶赴灾区,半夜达到都江堰市,成为从北京最早赶到灾区,最先发回稿件的记者之一。他的故乡绵竹是极重灾区,他家在地震中3位亲人遇难。他强忍悲哀拼命拍摄。在都江堰聚源镇中学废墟上冒雨作业;转战绵竹汉旺镇,途经家门而不进;突进地震中心汶川映秀镇;三进北川县;从5月12日至17日,在抢救生命的第一阶段,他5天5夜连轴转,只在车上睡了12个小时,吃了4顿饭。
乔天富大校的以上经历,犹如特写镜头,生动而刺激,为了摄影事业,乔天富大校义无反顾。
我请教乔天富大校成功的经验。
乔天富大校说:哪有什么成功经验?如果有,就是“拼命”二字,就是“奉献”二字。就是这些字眼和追求,让大校的摄影作品在各种画报、杂志、书籍刊用封面达500个之多,居中国摄影记者首位。
“解放军报的记者首先是军人。当军事记者就是要“枪林弹雨、刀山火海都敢上、敢闯”。
告别时,乔天富大校的话语掷地有声!
附:乔天富大校作品——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38:25 | 只看该作者
铁血男儿——吴剑文军事摄影
作者介绍:
吴剑文,广东中山人,196911月出生,1987年入伍,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19896月在北京“八一”军事五项队集训,1996年参加军区大比武获“快速精度射击”第三名,同年参加总部组织的体能达标满分(600分)。多次参加总部、军区组织的重大演习,现为广州军区某部副政委,中校军衔,七次荣立三等功。
广东省十大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0312月摄影作品《战士》在法国阿尔勒摄影节获奖,20078月摄影作品《我心飞翔》获解放军摄影艺术奖;200710月摄影作品《铮铮铁骨》获广东省首届军旅摄影展金奖、铜奖等。20098月,作品《列队》获建国六十周年全军影展铜奖,600多幅作品在军内外发表、获奖。
200910月在广东美术馆举办《战士》专题展览,25幅作品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展览内容介绍:
展览以纪实手段,展示战争之魂——战士群体,在模拟战争环境中炼狱般的苦斗、拼杀。虽然,模拟战争没有战争的炮火硝烟,但它却具有浓烈的火药味,战士在生命中搏杀,零距离遭遇生与死。因而,展览的一幅幅作品展示了士兵在恶劣自然环境中,对体能耐力的高强度磨练,残酷荒漠生存能力对士兵的考验。这系列影像气势如虹,真实感人,动人心弦。
《伞降》、《水中搜索》、《海上搏击》等一幅幅的摄影作品刻画出战士的吃苦、耐劳、忘我、倔强。作者熟悉他镜头中的那些战士,了解那些血脉相连的士兵兄弟,因而作品中凝聚了他全部的真情实感,留给人们异常丰富的印象。这些,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记录,也不是一种肤浅的描绘和叙述,而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昭示与升华,一支骁勇善战现代化的队伍跃然于影像之中,成为新时期军事摄影走向信息化战争的文本,让时代铭记了中国军人对和平的赤诚与对祖国的热爱。


策展人语


《男儿本色》 

认识吴剑文是从他的作品开始的。在鲜有纯军事题材摄影展的广东美术馆,透过一幅幅黑白画面展现了一个我们熟悉的群体——中国军人。然而,那一个个或滚滚硝烟波澜壮阔或严格艰苦几近残酷的训练场景又给人以既陌生又神秘的感觉。蓦然,一种极具张力的情感与视觉体验蔓延全身令我眩晕——我被震撼了。
    及后,我记住了一个名字和许多画面。与作者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一个鲜明个体逐渐浮现:军人,吴剑文,军事摄影;直率倔强但不失干练,身手与思维一样的敏捷;但凡要做的事志在必得,一但认定的事就不容置疑(包括对自己的认可)。渐渐,对其人及其作品这两种认知如同旁轴对焦般在此间重叠了——这就是男儿本色。
    印象至深是在一次交谈。照例是慷慨激越地陈述着自己摄影见解的吴剑文被我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中国的军事摄影领域里你佩服谁?”无语。再问:“那国外的摄影师之中你佩服谁?”“寇德卡”,在沉默片刻之后吴剑文语气肯定地答道。在他的回答里,我透过这位被公认为世界上历史最久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摄影杂志,瑞士Camera月刊曾五次介绍的大师,突然看到了这位军中骄子对其涉猎的摄影题材获得成功的必然。
约瑟夫.寇德卡——这位与他的同乡米兰.昆德拉一样,从捷克易北河发端影响着世界的大师,当初放弃了飞机工程师的职业选择了摄影源于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摄影体现了惟有摄影才能表达的世界;
吴剑文在经受了战场磨砺,从一名士兵成长为带兵的指挥者,他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自此,如何把军魂化为直见的永恒成了新的思考。终于,他手中多了一样武器——相机。约瑟夫.寇德卡说:“摄影没有什么不可打破的法则。或者说:摄影只有一个法则,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拍那就怎么拍”;吴剑文的摄影用他自己的话是无师自通,不受条条框框束缚的拍摄手法如纵横疆场般酣畅淋漓。寇德卡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个性——既粗扩又细腻,在近乎冷漠的黑白调子中散发出毫不犹豫的狂炽激情;吴剑文的摄影作品在黑白灰之间既有恢弘的战争大场面,也有细致刻画力量爆发瞬间或挑战体能极限的肢体及脸部表情特写。寇德卡作品的美感原则在于把自己融入到一种特定的生活当中。拍摄《吉卜赛人》,为了自己钟爱的摄影,寇德卡对自己实行了自我流放,加入到吉卜赛人的流浪大军。吴剑文镜头下的场景有着电影镜头的美感,而这种美感又比电影镜头多了亲历其境的真实。
吴剑文比寇德卡幸运的是他拍战士如鱼得水,无需融入士兵当中,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士兵:1987年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副政委。1989年参加北京“八一”军事五项队集训,1996年参加军区大比武获“快速精度射击”第三名,同年参加总部组织的体能达标满分。多次参加总部、军区重大演习,七次荣立三等功。铮铮铁骨战士拍铮铮铁骨战友,本身就意味着水到渠成,或者换一种说法是换了角色的“本色出演”。干轰轰烈烈的事总有一种气魄在支撑,这种气魄吴剑文具备了——在不被常人接受的“狂傲”中潜藏着他那特种兵训练所体现的能常人所不能的旺盛斗志,在拿起相机的时候又将这种必胜的意志植入到摄影的思维与行为之中。
大凡男儿都曾有过军人情结。遗憾的是这种英雄气概在成长路途中很快就被林林总总的社会世相扼杀于萌芽状态。“现代愚昧不是意味着无知,而是意味着流行观念的无思想。”——米兰.昆德拉语。在当下青春偶像充斥,媚俗选秀泛滥的年代,我们的世界已经变得阴柔。《铁血男儿》以其力透纸背的阳刚气概给读者以强烈的直面冲击,这种冲击让我们重新审视当下的价值观及审美观。如果观者因了这些作品而有所思考乃至幡然醒悟的话,那这种觉悟就不啻于在令人窒息的封闭空间猛然间推开一扇天窗,让我们沐一线光亮,临八面清风。
——张展(国家一级高级摄影师、广东省十大摄影名家之一,著名策展人,美国摄影学会会长、中山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独家剪影: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39:1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军事摄影联络部在京成立

2011年12月   来源:中国军网






  12月12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顾问、解放军报社社长孙晓青将军(前左一)在军事摄影联络部第一次工作会上讲话。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12月12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军事摄影联络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武警总部政治部招待所举行。解放军报社社长孙晓青少将、武警政治部副主任卢津平少将、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金祥少将,以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席、人民日报原副总编于宁,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行主席、国务院文史馆馆员、光明日报社原副社长赵德润等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解放军报高级记者江志顺少将主持会议;解放军报社、解放军画报社、《军事记者》杂志社、中国军网与国防部网站、来自总部、各大军区、各军兵种与武警部队军旅摄影家共39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充分认识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军事摄影联络部”的重要意义,认为它是我国军事新闻摄影事业在多媒体时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空前挑战的形势下组建的,承担着推进我国军事新闻摄影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标志着我国军事新闻摄影事业揭开了新的一页,将会对推动军队与国防建设凝聚影像的力量。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40:43 | 只看该作者
摄影家牟健为《航空视界》展在京举行(图)

  2008年11月27日
  腾讯专稿 



西沙巡航 牟健为摄

牟健为工作照

牟健为乘歼击机航摄

剑翼裁霞 牟健为摄
11月19日,航空摄影家牟健为先生的《航空视界》摄影作品展,在北京佳能交流空间举办。22日下午,作者牟健为与读者在展览现场见面,进行了画册发行签售仪式、幻灯演示、恳谈交流和航空摄影技艺讲座。作者面对众多影友,详细介绍了创作这些作品的艰辛历程。坦诚剖析了这些作品的成功与失败,并结合自己的拍摄实践,阐述了部分操作性较强的航空摄影经验。 首都各大媒体和近百位航空、军事、摄影爱好者参加了活动。

《航空视界》画册是在航空传媒集团大力支持下出版发行, 画册展示了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各个历史时期记录我军发展历程的大量优秀摄影作品。作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捕捉这些珍贵瞬间时所经历的生死考验。
展览将于12月1日结束。
牟健为简介:
牟健为是近年来活跃在航空领域的职业军事摄影师,他多次参加重大军事演习、作战行动和突发事件采访。担任《解放军报》驻老山战区摄影记者期间,先后4次通过“百米生死线”,两次随侦察兵出境敌后侦察。数十次乘潜艇驱逐舰远航,并随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周游世界三大洋。他有千余小时乘作战飞机航空摄影的经历,其中挑战生理极限,乘歼击机升空航摄32架次。完成了首次歼击机空中发射火箭、导弹的高难航摄任务。他连续20年春节,在偏远艰苦基层部队过年,发表官兵春节生活作品千余篇幅;
牟健为先后出版过8部摄影专著,发表摄影作品近万幅,文稿和论文百万字。荣获建国五十年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中国人》全国摄影大赛特等奖;全国航空航天摄影大赛综合大奖;国际影展、国展、全国新闻影展金、银、铜奖;解放军摄影艺术奖等各种奖项。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
近年来,牟健为热心投入摄影教育和摄影文化活动。先后兼任过中央电视台《军事摄影纵横》节目主持人、华光摄影艺术学院教授、执行院长、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副院长、《航空知识》、《兵器知识》、《国际航空》等杂志编委、中央电视台《瞬间世界》摄影俱乐部会长等职。他衷心希望能为培养有作为的摄影人才、繁荣摄影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牟健为正在撰写一部暂定名为《航空摄影技艺》的专著,这部系统介绍航空摄影理论、技术、艺术及常识的工具书,有望填补该领域的某些空白。作者结合数千架次的飞行经验,对航空摄影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运用图文实例剖析,详尽阐述了航空摄影综合技术和艺术的融会贯通。全书涵概航空摄影所涉及的飞行协同、气候气象、生理心理、摄影技艺等理论及实做知识。预计这部拥有应用技术和艺术价值的功能性书籍,将于新年奉献给读者。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44:01 | 只看该作者
军事摄影 飞机飞离航母瞬间来源:蜂鸟网


我们都知道,飞机降落的时候,由于极大的动能,起落架下方的轮胎会在跑道上摩擦生烟。对于飞机航母降落来讲,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飞机速度将为零可想而知是如何惊险。那么对于飞机在航母上起飞呢,远短于地面跑道的飞行甲板上弹射起飞确实是一件更为惊险的技术。以下一组照片都拍自航母飞行甲板末端,让我们一同目睹飞机飞离航母,机身悬空的惊险瞬间。




飞机飞离航母




预警机飞离航母


飞机飞离航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5:05 , Processed in 0.1803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