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事摄影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44:37 | 只看该作者


飞机飞离航母


飞离航母瞬间

飞机飞离肯尼迪号






飞机飞离航母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45:33 | 只看该作者
著名军事摄影家孟昭瑞印象记(代序)

  张爱萍

  "孟昭瑞摄影作品展览"在军事博物馆展出时,参观者踊跃。观众看到展厅里挂着我为作者拍摄的近照,说我与他一定有着特殊关系。要我说,的确我们有着深厚的友谊。

  1954年,以陈叔通为副总团长的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赴南京慰问,我在华东军区负责工作,孟昭瑞随团采访来到军区,当时我们就相识了,这年年底,我调到总参谋部工作,孟昭瑞作为一名十分活跃的军事摄影记者,经常采访军事活动,我们接触越来越多,逐渐熟悉。到了60年代,我国尖端武器试验工作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孟昭瑞一直担负着国防尖端武器试验的采访摄影任务。他先后去大西北数十次,历尽艰难,拍摄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等数十次尖端武器试验的照片。由于工作关系,这一时期我们交往更密切,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友情。孟昭瑞影展中那幅我手握电话筒向周总理报告时的作品,便是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一激动人心时刻拍摄的。当时的情景,我和他回忆起来,都记忆犹新。

  我与孟昭瑞还有一层特殊关系,那就是我们是同行。摄影界的朋友们知道我是个业余摄影爱好者。摄影的确是我的爱好,从抗日战争时就开始搞摄影,好几十年了。但是由于战争环境,加上工作也比较繁忙,环境流动性较大,我始终不能在自己心爱的这门艺术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由于"文革"动乱,留下的作品也不太多。我羡慕从事专业摄影工作的同志们,很乐意与他们交朋友。孟昭瑞便是我在摄影界交往较深的朋友之一。我总以同行和朋友的身份与他交往,一有机会,我们就在一起谈论摄影,切磋技艺,十分投机。正是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

  在长期的接触中,我对孟昭瑞的创作精神、工作态度有了较多的了解。四十多年来,他一直身背相机四处奔波,追随共和国和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足迹,记录时代,记录历史。如果仅仅用热爱摄影工作来解释,恐怕远远不够,应该说,他是受着一种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的驱使。正是这种驱使的动力,使他置艰苦和危险于脑后,上战场,走边防,钻深山,穿荒漠,在第一线拍摄了无数极具真情实感的生活照片。特别是对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采访拍摄,孟昭瑞吃了多少苦我是知道的。因之他所积累的国防科技图片资料,就其珍贵价值而言,几乎无人可比。也正是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坚定了做历史见证人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利用机会,创造条件,将新中国各个时期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在自己的镜头前定格。观众看他的影展时,不时发出惊叹,解放北平、抗美援朝、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每个阶段,大事不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英容永存。尤其可贵的是,有些照片留下来是担了风险的。如这次展出的彭德怀同志的照片,就是在错误地批判彭总的年代,要求销毁一切与他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的情况下保存下来的,显得特别珍贵。类似这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在孟昭瑞影展中占了相当的比重。看到这些作品,我一方面为他高兴,向他祝贺,一方面又为自己拍摄的许多作品未能保存下来而感到遗憾。

  "孟昭瑞影展"展出了四百多幅作品,有些作品我很熟悉,有些则是第一次见面。这些作品历史跨度大,从战争年代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题材广泛,军事、政治、工业、农业、商贸、文化、外交等,都有涉及;品种多样,新闻、人物、风光、花卉,兼而有之。在这篇短文里,我不能发表什么具体意见,有一点最强烈的感受想说一下,这就是,孟昭瑞的摄影实践形成了一大特色,他紧紧把住了时代的脉搏,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塑造了时代的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品所显示出来的历史价值将越来越高。正是这些作品,无可置疑地确定了他作为一名著名摄影记者和老摄影家在新闻界、摄影界应有的地位。孟昭瑞的实践说明,在社会主义新中国,一个有作为的摄影记者,应该是我们时代的弄潮儿。这个弄潮儿,要有清醒的头脑,锐利的目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要克服一切困难,创造一切条件,把镜头对准时代的热点、亮点,描绘时代的美景,谱写时代的强音。

  我衷心祝贺孟昭瑞同志的成功,也衷心希望摄影界同行都不断取得成功!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46:29 | 只看该作者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47:04 | 只看该作者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48:04 | 只看该作者
蓝军军事学院摄影讲座(一)

引子:《为什么摄影?》

各位朋友、各位同事:
由于共同的志趣与爱好,我们走到一起来了!很高兴与大家一同来探讨摄影方面的问题,我的作用是起到:助推剂、兴奋剂、润滑剂。
朋友们,今天的课十分重要!今天的课是要将“摄影”这个主题引导出来,从而更好地激发起大家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比较难讲。结合我的摄影实践,最后,我出了一个题目叫:《为什么摄影?》。我想,这既是一个指导性的问题,又是在实际摄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使我们的摄影爱好始终坚持下去,并取得有效的成果。
一、为何来军大讲课
首先我谈谈我的摄影经历(略)。
一是由于我们的志趣相同,二是由于我们的爱好相同,三是由于我们的年龄相同,走到一起来了!在这里,我既可以与大家共同探讨摄影方面的问题,又可以与在座的各位摄友交上朋友。可以说是“快乐讲课”!
我有三点想法:
1)在教育中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大家一起进一步加深对摄影理论与技术,使之更好地去掌握摄影技艺;
2)在理论学习中,要注重采取讨论的方法而不是填鸭式的方法,使学习空气显得浓厚活泼;
3)在学习理论过程中注重与实际拍摄的结合,通过边学边拍摄的方法来更好地掌握与巩固摄影技术。

二、我们为什么摄影?
我没有对在座的各位朋友作过调查模底,参加这次摄影班的朋友们文化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但都怀个共同的目标——学习摄影,走到一起来了。
对摄影这个问题,无非有三个层次的认识:1)生活的需要;2)工作的需要;3)艺术的需要。
作为第一个层次即生活的需要是浅层次的,是初级的。这些摄影者常常满足于:家庭摄影,旅游摄影,说白了,拍个纪念照,对照片的要求不高,由于拍照没有压力,久而久之,水平就自然提高不快。
作为第二个层次即工作的需要是有较高层次的,是中级的。这些摄影者己不满足于家庭摄影和旅游摄影了,他(她)有工作上的压力,对照片的要求比较高,迫使他学习和进取,成为工作的组成部分。
作为第三个层次即艺术的需要是超脱的,高级的。他(她)将摄影和艺术结合起来了,他(她)对摄影己经有了独到的理解,摄影对他(她)来说,己经不可或缺了,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
三、如何学习摄影?
1、要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摄影的“六要素”:
1)题材;(2)创意;(3)构图;(4)光影;(5)色彩;(6)瞬间。
2、摄影基础班的学习顺序(分四个学期):
镜头、机身、光圈、快门、曝光、对焦、构图、其他还需要学习的内容及各类摄影类别的基本拍摄方法;
3、需要了解的摄影类别:
1)纪实类(会议、活动、旅游、喜庆、突发事件等);2)植物类(花卉、盆景);3)、人物类(人像、人体等);4)、动物类(昆虫、狗猫鸡鸭等);5)建筑类(门、窗、房子等);6)表演类(包括:文艺、体育等);7)风光类(河流、山脉等);8、其他类:(奖牌摄影、视屏摄影、文件、证件、图片等的翻拍);
4、基本需要的摄影器材:相机机身、镜头、附加镜头、三脚架、外置闪光灯、摄影背心、摄影包、擦镜头布、测光表等;
5、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根据本人的特点和器具,确定自己的目标,坚持摄影创作活动,拍摄你所喜欢的题材(个性摄影);
2要想方设法学会电脑操作,特别是要学会后期制作(PS制作);经常参与网上交流(发帖与搜索摄影网站);
3)多参加摄影论坛活动,多参加摄影创作与比赛活动。

火花于2008年9月17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49:13 | 只看该作者
蓝军军大摄影班摄影讲义(二)上
蓝军军大摄影基础班摄影讲义(二)上
第一章:镜头
    从今天起,我们就要打开摄影的大门,探索摄影技术的奥秘,我们首先来了解照相机中的镜头。
镜头是相机的眼晴,是相机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摄影离不开镜头,相机都有镜头,也可以说是相机的中心元件;相机性能、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镜头的性能与质量,可见镜头在摄影中的重要性。
第一节:透镜与加膜
一、透镜种类与片组:
透镜的作用:透视、传递。
透镜的结构:现代相机的镜头都是由若干片透镜组成,而这些片组通常用高质量的光学玻璃制成,有凹透镜和凸透镜两类,镜头的光学结构通常用:“透镜片组”这类文字来表述。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又称“正透镜”,它具有会聚光线的性能与作用,所以也称“会聚透镜”,种类有:平凸、双凸、凹凸(凸度大于凹度)透镜三种。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它具有发散光线的性能与作用,所以也称“发散透镜”。种类有:双凹、平凹、凸凹(凹度大于凸度)透镜。
3、透镜片组:现代相机镜头中,都采用多片凸、凹透镜组成,利用各种透镜的性能互相抵消,减弱像差,提高结像质量。
二、镜片加膜
为了提高透镜的透光能力,提高影像质量,现代相机的镜头中都要经过加膜处理,我们所看到的镜头表面呈蓝紫色、微红色、暗绿色等现象,就是加膜的结果。
有资料表明,未加膜的镜头,在传递时约有12%的入射光线被损失,只有88%的入射光线到达CCD感光元件。
为了减少入射光线的损失,于是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出在镜头中加膜,加膜的方法有:单层和多层加膜两种,从而减少了镜头在传递过程的光线损失,减少了各种色光的反射,提高了色彩还原能力,最终提高了影像质量。
第二节:焦距与口径
绝大多数镜头的镜圈上都刻有该镜头的焦距与与口径标记,可见焦距和口径是镜头中的重要性能指标,因此选择和和使用镜头都应注意到镜头的焦距和口径。
一、焦距与成像效果
镜头焦距的含义:从实用意义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镜片中心至感光元件CCDCMOS)平面的距离”称之为“焦距”。
根据现代技术,相机镜头焦距的变化幅度己经短至6mm,长2000mm。面对同样的物体,面对画幅相同的相机来说,焦距变化所带来的成像效果变化可归纳为以下两条规律:
1、焦距与视角成反比
焦距长,视角小;焦距短,视角大。视角小,意味着能远距离拍摄较大的影像比例;视角大,能近距离拍摄范围较广的景物。
2、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二、口径与大口径的优点
1、口径的含义
镜片的口径又称为“有效口径”、“有效孔径”,是表示最大的进光孔,也就是镜头最大光圈。
“口径”通常采用最大孔径直径与焦距的比值来表示。如一只50mm焦距的镜头,当它的最大进光孔的直径是25mm时,那么,2550=1
2
,用“12”表示该镜头的口径;当它的最大进光孔的直径是35mm时,那么,3550=11.4,用“11.4”表示该镜头的口径。为简便起见,通常将前者的口径简称为“F2”, 后者的口径简称为“F1.4”,由此可见,这种系数越小,表示口径越大。
2、大口径的优点
从使用的角度来说,镜头的口径越大,使用价值越大,其优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便于在暗弱的光线下手持相机用现场光进行拍摄;
2)便于在摄取小景深,虚实结合的效果。画面影像的虚实结合是摄影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3)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这在现场光条件下进行动态拍摄,是富有实用价值的。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50:00 | 只看该作者
蓝军军大摄影基础班摄影讲义(二)下
蓝军军大摄影基础班摄影讲义(二)下
第三节:镜头的选择
镜头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用途、经济条件等),
各种镜头都有各自的特性和优缺点,都有其擅长的功能和适用性,因此,了解镜头的种类和各种镜头的特性十分重要,要针对你的用途去选择你所需要的镜头。
一、镜头的分类:
从功能上分:有自动聚焦镜头和手动聚焦镜头两类,前者适用于自动聚焦相机,后者使用于手动相机;
从静动上分:有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从焦距上分:有标准镜头、短焦(又称广角)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和望远镜镜头。
二、镜头介绍
下面,着重介绍标准镜头、短焦(又称广角)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望远镜镜头这几种镜头。
1)标准镜头
焦距在50mm左右的镜头的视角与人眼接近,拍摄时不变形,称为标准镜头,涵盖范围:40-70mm。使用标准镜头,成像质量较高,是摄影爱好者常用的镜头。
2)短焦镜头
焦距在18-40mm称为广角或短焦镜头(28mm视角100度,35mm视角75度)。
3)中焦镜头
焦距在70-135mm称为中焦镜头(100mm视角30度);
4)长焦镜头
焦距在135-500mm称为长焦镜头;
5望远镜镜头
焦距在500mm以上称为望远镜头;
6)超广角广角镜头
焦距在18mm以下称为鱼眼或超广角镜头。
使用标准镜头,由于拍摄的视角视角与人眼接近,因此成像质量较高,是摄影爱好者常用的镜头。
使用广角镜头,其成像的主要特征与用途:(1)景深大,有利于把纵深度大的被摄体都清晰地表现在画面上。(2)视角大,有利于近距离摄取较广阔的景物范围,在室内拍摄中尤为见长。(3)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收缩比例强烈,带来画面透视感较强。(4)影像畸变像差较大,尤其在画面边缘部分。近距离拍摄时应注意影像变形失真的问题。
使用长焦与超长焦镜头,其成像的主要特征与用途:(1)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影像。(2)视角小,能远距离摄取景物的较大影像且不易干扰被摄对象。(3)能使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的比例缩小,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紧凑,压缩了画面透视的纵深感。(4)影像畸变像差小,这在人像摄影中尤为见长。
三、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是我们最常用、而且也是最为关注的一种镜头,因此有必要用较多的篇幅,单独谈一谈变焦镜头。
1)变焦镜头的种类:
A20~40mm广角变焦镜头;
B35~70 mm 标准变焦镜头;
C70~210 mm中远变焦镜头;
D200~400mm远摄变焦镜头;
E、大围范变焦镜片(如D80配置的24~200mm变焦镜头)
2)变焦镜头的优缺点:
优点:一只变焦镜头能代替若干只定焦镜头的作用,因而携带方便,既不必在摄影中频繁更换镜头,也不必为摄取同一对象不同景别的画面而前后跑动。
缺点:它的口径通常较小,常会因此而给拍摄带来麻烦,如想用高速快门速度时、想用大光圈时等,往往不能满足需要。使用变焦镜头后的取景屏也不如定焦镜头明亮,还常常会使裂像聚焦指示失灵。此外,在质量技术水平相同的前提下,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总比定焦镜头要差些。 另由于经常调节变动,机械磨损增大,影响了镜头的使用寿命,故障率上升。

3)生产镜头的厂家:
尼康、佳能、适马、腾龙、图丽、宾得、索尼、奥林巴斯、柯尼卡美能达(常用:尼康、佳能、适马、腾龙、美能达)



  火花于2008年9月24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51:29 | 只看该作者
魂系带血的底片 顾棣:一位军事摄影记者的传奇(图)
蔡毅
  
    《红色摄影史录》,一部百余万字千余幅图的巨著,即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的作者,原山西画报社总编辑顾棣,一位刚刚做了心脏大手术的80岁老人,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危及生命的重病,仍旧对书做着编辑、补充、考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在中国革命摄影队伍中,顾棣是一个特殊的战士。他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参加工作,却没有拿起相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他和他的战友们,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用鲜血和生命保护和整理着中国革命战争的形象史料。

顾棣(右)在家中工作人民日报海外版发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保存数万张摄影资料

    1943年盛夏,河北阜平乡间土路上。已经在家乡参加革命工作的“红小鬼”顾棣在回家的路上,巧遇当时的八路军晋察冀画报社社长、我国革命摄影事业的开拓者沙飞,两个人边走边聊,沙飞惊奇这个偏僻山村的孩子知道那么多道理,兴趣那么广泛,天资那么聪慧,就记下了他的名字、住址,并在第二年把他调到军区开办的摄影训练队学习,结业后留在晋察冀画报社工作。从此,顾棣走上摄影之路。

    最初,顾棣一心想上前线,拍摄八路军打鬼子。但是,画报社领导沙飞和石少华安排顾棣做资料工作,并且告诉他,做好摄影资料的保护和整理,是一项与上前线拍照同样重要的革命工作。

    晋察冀画报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中第一个画报社。画报社领导非常重视摄影资料工作。在画报社建立之初,就设立专门机构保存管理摄影资料。1943年9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扫荡”,画报社立即成立了保护底片的小分队,沙飞明确提出“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的口号。在反“扫荡”的战斗中,为了保护记录抗日战争的珍贵底片,画报社的9名同志英勇牺牲,沙飞身负重伤,险些截去双脚。当顾棣了解到这一切,深感责任重大。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国民党发动内战,时驻张家口的晋察冀画报社不断遭到国民党飞机的轰炸,画报社从张家口向河北阜平转移。沙飞把保护底片的任务交给了顾棣。顾棣冒着国民党飞机轰炸的危险,到离驻地六七里远的地方,找匠人打制了8个铁皮盒,将上万张底片装在里面,然后装入木箱。顾棣和他的战友们翻山越岭,日夜兼程,躲过空中敌机轰炸扫射,躲过地上土匪出没抢劫,终于把底片安全护送到目的地。

    1946年冬,驻在阜平花沟掌村的晋察冀画报社遭遇了一次火险,顾棣和方弘、吴群、潘力模等几位同志不顾一切,冲进燃烧的房子,在浓烟中先抢出底片,而后再抢出画报、照片和其他物品。结果底片安然无恙,部分画报和照片被烧毁。

    1948年6月,驻在平山孟岭的画报社突遭敌机空袭,上百枚重磅炸弹在附近爆炸,敌机上的机枪俯冲着疯狂扫射。顾棣和资料组的刘克己、李文芳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将底片抢运到事先挖好的地洞里。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把数万张记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摄影资料安全完整地保存下来,带到新中国,是顾棣和他的战友们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是他们为子孙后代做的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是顾棣面对牺牲的、健在的前辈和战友们深感安慰的事情,也是顾棣一生引以为豪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些照片和底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就只能靠口头讲述和文字描述了。

    几十年没有停止整理工作

    从1947年开始,顾棣和资料组的同志们开始整理画报社保存的数万张珍贵底片。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顾棣边干边琢磨,他先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将全部底片印制出照片,一张底片一张照片互相对应,然后根据画报社编辑科长章文龙编制的分类目录表,对照片进行科学分类和整理,逐步摸索出一套既科学又可行的管理办法。

    1949年,华北画报社(原晋察冀画报社、后改为解放军画报社)进入北平,物质条件稍有改善,顾棣就带领着资料组的同志改进照片底片的保存条件和工作方法,对全部底片进行检验,对部分底片进行清洗,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保护底片。

    15年的摄影资料工作实践和几十年的不断研究,使顾棣成为中国摄影界公认的娴熟掌握中国革命摄影史料的专家。他太熟悉这些照片了,张口就能说出这一张张照片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以及照片背后的故事,甚至哪年哪月刊登在哪个刊物上,甚至照片的题目、编号、存放位置……,被誉为“活资料”。

    由于种种原因,战争年代拍摄的照片很多没有准确完整的文字说明。为照片撰写说明、补充说明、考证说明、更正说明是顾棣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停止的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顾棣在整理照片资料时发现缺失文字说明的照片,总是及时查阅画报和文字资料,多方寻找摄影者和老同志,尽可能补充上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挽救了一大批照片资料。新中国成立后,顾棣的工作多次变动,但是他已经把没有文字说明或文字说明有疑问的照片记在了脑子里,利用出差、开会等一切机会,辗转周折寻找当事人知情人。离休后,顾棣自费奔赴各地,拜访了70多位老领导、老摄影家、老同志,亲自到革命遗址、革命烈士纪念馆以及各地历史博物馆查找相关资料,核对画面,确定时间、地点、人物,完成了数以千计的战争年代的照片文字说明的撰写。直到今天,顾老还在一张一张地考证着战争年代留下的那些还需要考证的照片,尽管它们已经所剩不多……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篡改、剽窃、炒作历史照片的恶劣行径。1999年夏天,顾棣为了收集照片资料,在街上买了一套两本《老满洲》,当他看到书中大量移花接木、胡编乱造的老照片时,非常气愤,不顾自己七十高龄且眼疾疼痛难忍,奋起反击。他根据自己占有的大量照片资料,硬是一幅照片一幅照片地考证、核实,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2万多字的文章,对书中150余幅照片说明的错误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为了更有说服力,顾棣每幅照片都要找出二三个甚至4个例证。顾棣的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撰文赞扬顾棣。

    耄耋之年仍在忙碌

    顾棣是摄影的多面手。几十年来,他相机不离身笔不离手,随时将自己人生经历的点点滴滴拍下来记下来。

    顾棣一生拍摄了六七万张照片,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尤其是他拍摄了照片档案工作者在残酷而艰苦的战争年代抢救、保存、整理照片底片的工作情景,成为中国照片档案工作历史上弥足珍贵的形象纪录。

    顾棣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总结,从15岁起天天记日记和工作笔记,总计超过1500万字。1989年离休后,他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大量史料,开始了解放区摄影史的研究。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与他人合作撰写编辑出版了《中国解放区摄影史略》、《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词典》、《崇高美的再现》及《中国摄影》4部大型书稿,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真实的鲜活的中国革命摄影史料。

    如今,耄耋之年的顾老,鹤发童颜,仍旧忙碌在伴随了他一辈子的几百本日记、笔记和一摞摞一柜柜的摄影史料之中,仍旧忙碌在魂牵梦绕了一辈子的照片档案事业上……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53:32 | 只看该作者
血色军魂:当代中国军事摄影艺术作品鉴赏

, w- L6 T8 f: X$ T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 ^4 [, r& s  }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bbs.ssfeng.com( u4 o# f( o1 u# K
bbs.ssfeng.com: n1 D: i, o2 w& T" v6 m5 x) o
塞上风论坛) D! W3 s1 }: e, T! D5 G. j5 H
塞上风论坛" P* ]9 k9 B% l: y, L% r7 H( w

9 V) |: }" Q9 X* X' v! V( T5 t7 Lbbs.ssfeng.com
5 z, n0 [4 F; Q$ m4 z1 R& P塞上风论坛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B- A6 d4 o% _3 _! t7 q
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0 h, J( t; w/ i) v8 j" W

, c2 {3 k- ?/ D; A8 v5 G
/ x. @- H" w: m5 `$ w1 ]塞上风论坛
* ^3 f5 x7 _; H0 y+ Y6 `$ ^. R) [8 \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M+ C( v( G% I3 c' R, N7 b$ e" c
7 [8 I- e# f0 E1 G2 d( |
塞上风论坛" P7 f: j/ D! P7 v8 e

0 V' Y) G$ a2 Y) K+ O/ _7 I0 z6 r
* f5 }5 ]! {( Z# o8 B6 j6 G4 R0 n" v# q. w4 U

; E! m) Y: z5 {; M) k塞上风论坛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4 j/ x: n4 M3 e) R0 k% [; L7 c

/ n/ v+ m5 \2 g2 v. f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7 W7 d- B! M) B. a/ d" G1 y

) u2 g* ]; q. h9 D) K& j: a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 @8 O: D+ l" U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5 a2 q0 c  l  P+ [; I5 ~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5 W3 L* E( p, V& G; @bbs.ssfeng.com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6 P* x, E* n! \7 y# i/ t7 i* n

( g( _+ Z" [& \" J8 G4 J! Bbbs.ssfeng.com
4 _0 N  j7 C* b/ K  e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G# l* X! z+ \7 |" ], W! @; x
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m' J5 n. H0 K/ y$ @
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y! X2 Z% ?9 Z/ y: S' u( A
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w+ t% U5 m" O6 t' I
bbs.ssfeng.com0 W6 ^- j% O' V
bbs.ssfeng.com  L0 b9 k4 Z* G: F, E$ a  k: D( S

, A# m( L# J+ Z% _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0 _- p/ a: v! D) u7 {( _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4 T. `9 @. j2 v; ]9 @% e, B- K

+ j5 q* i# k- |- Y" u( v* N塞上风论坛
  {2 y- @' A7 T, |/ l. w0 rbbs.ssfeng.com7 i( V( f3 J6 J/ N( v/ R: r$ ^! @
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x% Q- g: O/ O& r5 Z! |6 G" @) F
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大漠|陕西- k; t6 o. l, u* x2 N; v
0 d+ w" L( n3 R. _$ v% U" ]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54:43 | 只看该作者
王建民和他的军事题材摄影

http://www.qqwwr.com   2010年03月10日
   来源: 人物杂志社   
真正的摄影家无不追求作品的长久魅力。在我熟悉的摄影家朋友中,新华社军事记者王建民 就是一个真诚献身于摄影,不断探索,力求将历史瞬间化为永恒的人。
现任新华社军事摄影编辑室副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军事摄影研究委员会主任 的王建民在我国摄影界,特别是在我国军事摄影界名声显赫。他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新 闻照片5000余幅,100多幅被评为新华社等级好稿,5次获得全国好新闻、中国新闻奖;100 多幅入选国内外影赛、影展,获得70余枚金、银、铜牌;他曾多次受到新华社、北京军区、 中央直属机关党委的嘉奖表彰……这一串串的成就令人羡慕,其辉煌的背后是一部奋斗史。 
一
出生在白洋淀的王建民,儿时也曾用甜美的梦幻编织过理想的花环。他梦过蓝天,他梦过大 海,可从来没有梦过照相机,更没有梦想过成为一名摄影家。
1972年初冬,18岁的王建民穿上了军装来到了火热的军营。入伍8个月,手榴弹一扔就是75 米,实弹射击五发子弹打了48环,武装越野在新兵中也是第一名,此时的王建民心中的目标 是成为一名运筹帷幄英勇善战的指挥员。
由于他的出色,也由于他的朴实,正在营里蹲点的团宣传股长相中了他。不久他便被抽调去 参加师里举办的为期半个月的摄影学习班。这时,众人瞅着他,有点担心,论军事技术,没 说的,在全连数一数二,是把好手;可论摄影,他连相机也没摸过啊!但带着农民那纯朴、 坚定的憨劲的王建民却觉得:从前没干过的,并不等于永远不会干。训练能搞好,摄影也能 搞出个名堂来。
他带着自信出发了,在摄影的道路上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当时团里仅有的一架照相机镜头还发了霉,放大机也是靠一根铁棍支撑着,还绑着绳子贴着 胶布,一摇晃三晃,暗房设在厕所改成的仓库里,面积充其量只有一臂间隔那么大,再加上 两个星期学来的摄影知识,全部家当仅此而已。王建民因陋就简,洗印出了自己拍摄的照片 。从美学角度说,这些照片无疑是低质的,然而,蕴涵其中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却使作品别 具一格。
为了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王建民专门装订了一个本子,把报刊登的好照片剪贴下来,分析 、琢磨,还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基本功练习。晚上,他对着台灯、蜡烛练习慢速度拍摄;平 时在军营或上街,常用左右手拇指食指搭成小方孔,对着行人和车辆练习追随拍摄;为了选 择拍摄角度,他练习上、下、左、右、单、双手等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最佳执机方法。
王建民很快在全师摄影报道员中脱颖而出。他搞报道半年,就打破了全团从50年代末到70年 代中期一直没在大报刊稿的纪录,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用。此后 王建民年年受奖,还立了一次三等功。那时他常想,要是有机会搞一辈子摄影该多好!
机会终于来了。1978年,新华社恢复军事分社机构,他被调到了北京军区新华分社当摄影记 者。王建民如鱼得水。
他是个善于思考的摄影记者,思考有高度,有深度,有速度,就能很快作出正确的抉择。加 上他对相机性能的高超的控制力,所以能在许多重大的新闻事件中拍摄出不同凡响的照片来 。
1981年11月,党中央为了解决天津人民的用水问题,作出了实施引滦入津工程的决定。王建 民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这不是一般的事件,而是在向世人表明:人民解放军参加引滦入津 工 程不仅将产生数亿元的经济效益,而且将产生巨大的政治效益。其意义和价值远远超出了天 津经济建设的范围,它预示着在和平时期人民军队的主战场将转向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这个大局上来。
翌年初期,王建民冒着寒风,来到了指战员们挥汗如雨、忘我拼搏的施工现场进行采访。在 热火朝天的工地,王建民趟着没膝深的水抢拍了《夜以继日》、《开拓者》、《废寝忘食的 总工程师》、《井下孪生兄弟》等照片,率先向世人报告了人民子弟兵参与并已经跨入国家 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春节前夕,王建民又赶赴引滦入津工地。他拍摄的《除夕夜开拓的工兵》、《万里同志到工 地拜年》、《俱乐部里的笑声》等照片,初一、初二、初三,人民日报三天用了三幅,开创 了新华社军事记者在人民日报刊登照片的新纪录。
王建民告诉我,这几年他总在思索,试图打破摄影报道中单纯的表扬或批评的局限,以更加 客观、更加开阔的角度,或传达一种信息,或提出问题引起人们的思考与关注。1987年7月1 1日,联合国确定这一天为“世界50亿人口日”,首都各大新闻单位都组织了强大的阵容进 行报道,作为军事记者的王建民没有硬性的报道任务,可他不等不靠积极参与。他没有随大 流,而是作了这样的思考:世界人口达到50亿不是个乐观的数字,“世界50亿人口日”的真 正含义不在出生,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已成为全人类的当务之急。7月11日那天,他没有到妇 产医院去等待50亿零1个人的降生,而是跟着北京军区252医院计划生育服务队深入到保定地 区西马驰村,以敏锐的目光拍摄了普通农家妇女以做绝育手术的实际行动来纪念这个特殊日 子的新闻。这组题为《西马驰村的世界50亿人口日》的照片获全国好新闻奖。
遗体告别活动对人们来说已司空见惯。王建民在1989年3月中旬连续数日到八宝山和解放军 总后礼堂采访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中央军委领导人向老同志遗体告别的活动,他 的这些照片给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活动本身,还有一种思索: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这 类丧葬活动越来越多,寻求一种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治丧办法势在必行。这组题为《八宝 山公墓前的沉思》被推荐参加中国新闻摄影改革探索展览,引起极大关注,并获“中国新闻 摄影改革探索奖”。
已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的《中国周边大扫描》系列报道是王建民又一成功的例证。通过对 军事摄影的历史、现状和潜力的分析研究,通过对军事摄影报道的切入点的苦苦追寻,一项 填补我国新闻摄影空白的系列报道工程《中国周边大扫描》诞生了。这项大型系列报道从19 94年冬在位于中朝俄三国边界的晖春拉开采访序幕。它以100个整版的彩页、1000余张彩照 ,30万文字的篇幅,对泱泱中华的边海防的现状作了全景式的报道,系统反映了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边疆地区出现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的局面,全方位宣传 了我国改革开放与和平外交政策的丰硕成果,展示了边海防军人戍边卫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风貌。
王建民曾对我说:凡是有军人的地方,就该有军事记者的足迹,不到战场采访的军事记者, 是有缺撼的记者。
1985年夏天,中越边境战斗频繁残酷。正在中国新闻学院新闻专业学习的王建民在一位从前 线归来的战友那里看到了很多反映前线勇士事迹和战地生活的照片。他被一张张照片感动了 ,久久地凝视着,记者的责任感撞击着他的心灵。他谢绝了好友介绍去深圳拍广告片的邀请 ,定下决心到前线去。
这天晚上,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妻子赵曼娅说了。深知丈夫决定的事谁也挡不住的赵曼娅沉思 了良久,没过多地说什么,只是一劲地流泪。这个平时见了血都豁怕的赵曼娅,听说丈夫要 上战场,哪能不担心啊,谁都明白上战场就意味着与死神做伴,阵地上经常是子弹在呼啸, 炮弹在炸爆,随时都会有牺牲。她不愿意看到血,更不愿失去他。
男儿有泪不轻弹,王建民没有掉泪,但心里已经湿润了。他觉得对不住妻子。妻子为了支持 他的事业,结婚后把家务全承担了。有一次,他外出采访,赵曼娅病了,卧床不起,别人说 给他发个电报,让他回来,她谢绝了。他曾答应妻子和儿子,暑假一起到北戴河去度假,可 这回又失信了。王建民望着妻子,赵曼娅也凝视着丈夫,四只眼睛像四只酒杯,盛满了理解 的泪。
夜深了,整个西山军营里万籁俱寂。王建民来到工作多年的暗房,他仔细地环视了一遍又一 遍,好像也在向这里告别。随后,用录音机录下了遗嘱……
风潇潇,夜沉沉。王建民登上南去的列车。
军事记者,在战场第一线采访观察,及时捕捉转瞬即逝的珍贵的历史镜头,随时都有流血牺 牲的危险。王建民就是有一种不怕掉脑袋的精神。他三次登上老山主峰,八次通过越军直瞄 炮火封锁下的“生死线”,后来指挥部一个接一个电话摧他下来,但他抱定了哪里最艰苦, 最危险,我就到哪里拍片的宗旨,要像罗伯特·卡帕一样,为“真”的摄取而献身,只想近 点,再近点。
登上前沿某高地要通过一段雷区,上级派一个军事素质好的年轻战士为他带路。踩着这个战 士的脚印,望着这个战士的身影,王建民心里又紧张,又难受。空中,炮弹在呼啸,脚下随 时都可能踩响地雷,他给相机换上了临行前新闻学院的同学找来的400℃感光片,抱定决心 :一旦发生意外,拼死也要摄下这个身影。
谁观察得独特,谁就表现得独特。有经验的记者总是善于观察,抓取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体现其个性的典型瞬间形象加以表现,王建民就是这样。在前沿阵地,一棵被炮火熏黑的 老树上挂着的木牌,深深吸引了他。这是一条启事:“为方便阵地的同志们,从今日起,我 班战士义务为大家补雨鞋。”在裸露躯体也裸露灵魂的战场上,它仅仅是一块木牌,极朴实 ,极简单,但却反映了我们战士的价值观念和战场上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关系。王建民对准这 块木牌按动了快门。
在中国美术馆,张爱萍老将军在这幅作品前,停立了足有两分钟之久。
在某战地医院。听说来了重伤员,王建民赶到了手术室。手术台前,一位女大学生正半跪在 一名正施手术的小战士面前,为他擦汗。
女大学生问:“你叫什么名字?”
“李健,木子李,健康的健。你多大了?”
“十八。”
“有姐姐吗?”
“没有。”
“那你就叫我姐姐吧!你要疼,就咬毛巾,掐我的手。”
战士把毛巾咬烂了,可他一下也舍不得掐姐姐的手,汗水湿透了衣服,却没流一滴眼泪。
谁说当代的大学生不愿学英雄?谁说青年人只重自我的价值?这是心灵与心灵的撞击,理解产 生的共鸣。
此刻,王建民浑身的血在沸腾,眼里浸出了泪花,咔嚓!咔嚓!赶快按动快门,摄下了这激动 人心的一幕。这就是在1985年全国新闻摄影大奖赛中获金牌的作品《大学生与士兵》。
34天过去了,王建民挥泪告别了前线战友,带着滚烫的感受,带着两千多张片子回来了。
他从前线战友的生命和鲜血中,懂得了艺术的价值和艺术家的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9:11 , Processed in 0.3458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