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事摄影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55:29 | 只看该作者
战地摄影离不开冒险,这是人所共知的。拍摄和平时期的部队训练、工作、学习等现场新闻 照片其实也需要冒险精神。在摄影同行眼里,王建民是个“拼命三郎”。
1981年秋,华北某地。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隆隆的马达声由远而近,我军各种强大的 机群,按照合成指挥员的命令飞临战区上空,猛烈地向“敌人”投弹扫射;无数门大炮,把 “敌人”阵地打得浓烟四起,火光冲天。这时,在接近落弹区的壕沟里,突然钻出一个手举 照相机拍照的记者身影。大部队冲过堑壕,抢占制高点,王建民也跟着跑了上去,一直到演 习结束。他的作品《神兵天降》等入选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并被送往罗马尼亚参展。
某部滑雪训练场,官兵在热火朝天地训练。王建民为了真实、生动地反映解放军官兵的练兵 热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一个小山坡,没想到一脚踩空,摔了一跤,眼眶摔出了一道口 子,鲜血直流。正在训练的官兵发现后急忙将他送往卫生队进行包扎,在缝合了4针稍作休 息后,他又回到训练场。本来就有点儿小的棉帽子,这回只能反着戴。部队官兵和同行记者 都为他的伤口担心,劝他到医院休息治疗,而王建民却轻松地说:“没事儿,没事儿。”
这里是“生命禁区”,空气中含氧不足平原的一半,养不活毛驴,种不活草木,划不着火柴 。但可敬的边防军人,却在此坚守了40个春秋。王建民为了采访这些最可爱的人,春节刚过 ,就踏上了征程。
为了完成这次采访,王建民到医院作了全面检查,带足了预防常见病的药品,借了准备自救 的微型供氧箱、准备呼救的电话单机、脚扣。他南出喀什,穿过叶城、三十里营房,直奔喀 喇昆仑山口神仙湾哨卡。
神仙湾,多么美妙的名字,但对凡人来说却是个望而生畏的地方。它的高度比北京十里长街 竖起来还要高几百米,科学家测量的精确高度为海拔5380米。
按照人的生理适应能力,本该在海拔3000米或4000米左右的地方先适应一星期,但他舍不得 耽误一天时间,直截了当爬上了神仙湾。
当他们来到神仙湾时,眼前的情景令王建民深受感动:一张张因紫外线灼烧而焦紫青黑的脸 ,一双双由于缺乏维生素而指甲凹陷、粗糙干裂的手。崇敬之情油然而升,王建民面对着一 个个淳朴、憨厚的年轻战友,庄重地举起了右手给每位敬了军礼。此时的王建民已经有了胸 闷气短、头晕脑涨的高山反应,但他暗暗叮嘱自己必须趁着还能动抓紧工作。他放下行囊便 提出马上采访的要求,指导员勉强同意了。
在指导员陪同下,王建民来到了一号哨楼。从连部到一号哨楼不足百米,可要爬几十级台阶 。在海拔5300多米的高山上,每向上攀登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王建民喘着粗气,艰难 地来到了在呼啸的寒风中执勤的战士身边。
“冷不冷?”他费力地问道。
“习惯了,这儿一年一阵风,从春刮到冬。像今天这样八九级风跟家常便饭一样。”
“为什么要驻守这生命的禁区?”
“因为这是祖国的领土,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让人们安心地投身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边防 战士的责任。”
接着,王建民又乘卡车去追赶徒步巡逻的战士。可人还没有追上,卡车却被陷入深深的积雪 中 ,又是推,又是挖,就是弄不出来。无奈,只好步行。王建民勒紧头上的皮帽子,把随身携 带的三架相机揣进皮大衣里,跟着向导深一脚浅一脚,一步一个雪窝,一步一阵喘息,跋涉 在喀喇昆仑山口。
晚上10点多钟,王建民的高山反应加重,气短心慌,头痛欲裂,眼球、耳膜、鼻孔、嗓子眼 都向外憋着疼,呕吐不止,他再也坚持不住了,身子软得像面条,瘫软在雪地上。见此情景 ,战士们都围了上来,有的用背带缠紧王建民的头,有的用雪使劲搓着王建民冰凉的手。等 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指导员的床上,医生正在给他按摩治疗。身盖两床棉被、三件皮大 衣,可牙齿上下还打着冷战。医生建议他中断山上采访,下山治疗,王建民一听急了:“只 要还有一口气,今晚我就不下山。”
在王建民的再三坚持下,军医答应观察一下再说。也许是王建民的真诚感动了上帝,清晨5 点多钟,他恢复了正常体温,头脑也清醒多了。想起计划拍摄的《星星伴我守边关》专题还 没有动手,赶快爬起来,拄着独角架去山顶寻找站岗的哨兵。
天亮了,王建民勉强坚持着完成了“天下第一哨”——神仙湾哨卡的采访,难舍难分地同官 兵们合影道别。指导员让王建民在连队的留言薄上留言,王建民挥笔写下了苍劲有力的“精 神高峰”四个大字。
人们所以喜欢王建民的照片,是因为在其作品的画面之中,总深蕴着那么一种一言难尽的文 化意味,并能将深刻、大器寓融于平淡自然之中。虽不那么耀目扎眼,虽不那么生猛剧烈, 却能经得起再三细读和充分推敲,那其中自有天赋所在,但更能看出王建民的人生阅历和文 化积淀。
懂得一点摄影原理的人都能拍照,但能拍摄不见得就能成为摄影家。摄影也是一门易学难精 的学问。王建民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个卓有成绩的摄影家,这里不能否认他的天资成分, 但我觉得他更得益于后天的自我修炼。这其中的甘苦只有王建民本人知晓。王建民在而立之 年,考入了中国新闻学院。他深深地懂得,要想在摄影创作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必须从理论 上、思想上加以学习。他学文学,学哲学,学美学,学历史、数学、运筹学……像一只蜜 蜂在知识的花丛中忘我地采撷。
理论上的“充电”,使王建民在观念上产生了质的飞跃。他给自己定了三条标准:重大题材 看得准、关键时刻冲得上、好新闻写得来。这三条标准看似简单,其实是很高的,难度也很 大,但是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
——华北军事演习,他用照片形象地记录了人民解放军在现代化条件下诸兵种协同作战勇往 直前的雄姿。代表作有《神兵天降》、《钢铁之林》等。
——国庆35周年阅兵,他用相机展示了人民解放军三军将士在新的历史时期昂首阔步、迈向 现代化的坚定步伐。代表作有《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受阅》等。
——老山前线,他深入战区采访35天,发稿300多张,在全国范围内的摄影竞赛和评比中, 获得17块奖牌。
——大兴安岭火灾,他刚从老山前线回到北京随即赶赴灾区,扒火车、搭卡车,一边赶路一 边采访,于到达火场的当天就派人送回了第一批胶卷。在采访中他还发现西线灭火的军、警 、民各行其事,死灰不断复燃,灭火工具奇缺等严重影响灭火工作的问题,连夜写出内参传 回总社,向中央报告。这是新华社第一篇反映灭火中存在问题的清样,使危机中的西线,及 时得到了人力、物力和组织指挥方面的支援,保住了北极村和内蒙古数十万亩原始森林。在 火线五天,他只睡了6小时,稿子发了60多篇。
——1989年4月,他冒着40℃的高温和交战双方频繁的冷枪冷炮,长驱数百公里,踏访柬埔 寨战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不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柬泰摄影纪实》三人展。
——1991年7月,王建民顶着暴风雨穿梭在抗洪第一线。他拍摄的照片《三万军民奋战七里 河,堵闸抢险保卫扬州城》等被国内外报刊广泛采用,获得中国抗灾纪实影展最高奖。
……
我和王建民每次见面时,相互间谈得最多的还是他的摄影。问他从事摄影工作以来最令他难 忘的是什么,王建民不加思索地告诉我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摄影展览。
说起那次个展,我有幸参加了,至今记忆犹新。开幕那天,杨尚昆、秦基伟为开幕式剪彩。 郭超人、石少华、吴印成、袁毅平、陈勃、高帆、蒋齐生及首都新闻界、摄影界等有关部门 的代表二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步入影展大厅,映入观众眼帘的一张巨幅黑白照片《为了正义与和平》,点明了这次影展的 主题。在显著的位置上悬挂着几位老帅将军的题词:“英雄豪气入画来”(徐向前元帅),“ 摄战士英姿,壮军人雄威”(杨得志上将),“英雄本色,为国为民”、“当代最可爱的人” (张爱萍上将)。
展出的116幅精美作品,生动形象地记录了35周年国庆阅兵、华北军事演习和军队操练等气 势磅礴的宏大场面,表现了老山前线战斗生活的日日夜夜,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我军的 强大威势和作为军人个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展览创下了联合举办单位之多(七个权威 单位)的纪录,填补了我国新华社记者以个人名义举办展览的空白,开创了中国美术馆建馆3 0年来第一次为军事摄影记者举办个人影展的先例。
每次跟他谈摄影。王建民都显得很兴奋,滔滔不绝。可一让他谈谈自己获奖情况,他却显得 很平静,说:“获奖并不是目的,而是想通过获奖让更多的人理解我们军人,了解事情的真 相,以引起人们的思索。”
是的,我理解王建民,也理解他的摄影作品。他的作品是记忆,也是预言;是画卷,也是无 言的岁月。不知建民本人是否赞同,反正我是这么看的。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57:01 | 只看该作者
东方军事新闻摄影作品

袁永东,男,汉族,1976年6月出生,绥宁县黄土矿人。1994年底入伍到南海舰队,学习舰艇通信报务专业。先后在南海舰队导弹护卫舰、驱逐舰、护卫艇等主力舰艇部队服役。2001年开始接触摄影,此后曾担任舰艇大队政治处新闻报道员、新闻干事。多次参加军内重大军事活动的摄影采访报道,多次深入南海所属高山海岛及西沙、南沙各小岛的驻军部队采访拍摄。先后在《人民海军》报记者部、《三亚晨报》记者部学习见习3个月。
从事军事新闻摄影近十年,拍摄了一大批宝贵的部队海上训练、外军交流、海上风光、异国风情等图片。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中国国防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海军》报、《海南日报》、《三亚晨报》等各类报刊及《军事记者》、《现代舰船》、《舰船知识》、《舰载武器》、《当代海军》等杂志发表新闻和摄影作品1200余篇(幅)。摄影作品《南国风情》、《威震海天》获《解放军画报》摄影比赛二、三等奖;《快乐的童年》获《电脑报》拍客大赛“优秀作品奖”。先后被《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三亚晨报》聘为特约通讯员。1次获海军新闻工作三等奖;2次获海军南海舰队新闻工作三等奖;2次获海军榆林基地新闻工作一等奖,4次获二等奖,
2次三等奖。

2009年2月加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2009年6月加入三亚市摄影家协会。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58:39 | 只看该作者
军人女人摄影人——对话冯凯旋
2010年08月12日

新摄影


中印联合军演 中国边境 2008年2月
中印联合军演 中国边境 2008年2月
蔡焕松:你是一位军人摄影记者,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又是一个摄影家,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是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情志。这二者之间充满矛盾,你是怎样处理这对矛盾的?
冯凯旋: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有时候会有。但从大的方向上讲,在摄影追求的目标、拍摄的对象、表现的内容上是一致的。我是为了中国军队的发展履行摄影任务,军队是我摄影追求的永恒主题。因为我是军人、女人、摄影人,但首先是军人.遇到矛盾的处理我是按这三者的排序考虑的。
拍军队题材.有时往往会有矛盾。采访中会碰到一些自己想拍摄的内容.而且有一种艺术创作的冲动。每逢这种情况都需要冷静地思考。比如很多好的内容是保密的,不能宣传.尤其一些尖端项目以及从事这些项目的幕后英雄们,特别值得报道,但是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暂时不能公开;还有一些存在的问题.很想把事儿说出来.让大家接受一些教训,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但是我们的军队是国家机器.是有特殊要求的。不过,现在全党全军也在慢慢地发生着一些转变.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等理念也在影响着我们。
蔡焕松:作为一个军人、一个女人、一个摄影人,你整天在以男人为主体的部队里采访、拍摄,与男同志相比你觉得是优势还是劣势,会觉得有些不方便吗?
冯凯旋:不方便确实有.但是这么多年来,我已经非常喜欢这个职业,而且特别喜欢到部队—线去采访。但我的一些领导出于对女同志的关心和爱护.使我丢失了一些创作机会。他们为我担心,怕不方便,有些地方就不让我去而派男记者去。后来他们也了解我了.比如汶川地震,地震当天我就要求到前方采访.领导说女同志先不考虑。看领导没有让我去的意思,真是心急如焚.我想来个先斩后奏。第二天一早我随救灾部队上了飞机,在飞机上给领导打电话.没想到领导硬是把我拽下来了。随后两天我把家伙什儿(一个摄影包、一个生活包)就放在家门口候着。女儿都知道我要干吗。我穿着迷彩服,转来转去地和领导磨,只要领导一松口,我拿着东西就走,图的就是一个快。结果领导说:“你穿着迷彩服和我示威呀?”其实领导考虑的就是怕我到了震区不方便。终于在震后的第五天我到了汶川,在震区呆了22天.基本上是单兵作战,拍了大量图片。因为有思想等各方面的准备,生活方面没觉得有什么不便,平时下部队采访尤其是到边海防,条件也很简陋,所以再艰苦的环境我都能适应。
蔡焕松:这也就像你说的,你是一个女人,也是一个摄影记者,但更重要的你是一个战士,是一名军人,军人是以服从为天职的。
冯凯旋:对,是这样。我在战士当中,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女性,大家也没把性别看得特别重,共同战斗、一起参演、摸打滚爬、亲切自如。比如在2002年中吉联合军演中,我随同吉方参演部队采访,体格健壮的吉方特种兵跑速快、动作灵敏。我使出浑身解数跟着他们。下山的时候.吉特种兵抱着枪像小孩坐滑梯一样就滑了下去.我立刻模仿此样.抱着照相机滑下山去,和吉方士兵一起到达集结地。结果迷彩裤毛裤全划破了。吉方的指挥长发现我是个女的.伸出大拇指夸我了不起.并拥抱了我,要求和我照合影。在他们中间,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士兵。
蔡焕松:有些不方便会不会是女性天然的心理特征所造成的,你在自己的摄影生涯中,是否也有一个如何战胜自己心理弱点的过程?
冯凯旋:是啊,1998年我到抗洪抢险第一线采访,晚上在抗洪大堤上.看到战士们把绳子拴在间隔排列整齐的汽车上,蚊帐挂在绳子土.一边是将要漫上堤的洪水.另一边是排列整齐的蚊帐.我脑子里马上出现一幅“日出江面堤为床”的画面,心想第二天一早日出的时候,拍一张这样的照片。当晚我一个人睡在军车上。第二天我起个太早,等待日出的时候。谁知道哨子一响.战士们整齐地站在江边方便(撒尿)。看到这个情景.我自己先傻了,立刻猫下身躲到车里。等我经过思想斗争后再站起来拍摄的时候.战士们已经在收拾帐篷。说起这个情节,同行们都说我没用,替我遗憾,一幅很生活的画面丢失了。这确实是心理弱点,使我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拍摄瞬间。
蔡焕松:作为女性摄影记者,有时是否也带来很多采访的方便。我看了一个材料,你在刚果(金)采访我军维和部队的时候,曾与叛军司令相遇,并面对面交谈了近1小时。能告诉我们当时的情况吗?
冯凯旋:2004年夏天.我来到刚果(金)采访中国维和部队,在两军交战处的一个咖啡馆遇到与政府军对抗的叛军司令,当他在持枪的士兵们簇拥下走进咖啡厅时其他人都将退出,而我却慢慢地走进咖啡厅与他打招呼。也许我是女性,他友好地邀请我坐下,我们用手势和双方都不太懂的英语交谈。他说他喜欢中国,特别喜欢毛泽东,并用中文说出了毛泽东三个字.尤其喜欢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他说他很幸运有一本这样的书,就放在他的床头。他很向往中国,有机会一定要到中国看看。分手时我将一枚烫金的毛主席像章送给他,他激动得眼睛都要蹦出来了。我没想到他们如此崇拜毛主席,当我让人拿相机为我们照相时他没有反对。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59:11 | 只看该作者
24国上海阅兵 2008年4月
蔡焕松:我听说你为了拍摄到好的镜头,把警察打了?
冯凯旋:1998抗洪的时候.朱镕基要到哈尔滨广场看望部队。记者和部队都等候在江边。大家井然有序,当时我的位置特别好。不知何因一阵涌动,一个警察从人堆里冒了出来。他不由分说乱拽一气,忙乱中我把位置丢掉了,一怒之下我拿着大军包照着他的背抡了两下。我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在场的许多沈阳军区领导看到了。冯凯旋跟警察打架就这么传开了。
蔡焕松:作为一个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坚决完成任务这是职业操守,为此你才不考虑女人的顾忌和警察急;作为一个摄影家,不给历史留下空白,就是你的摄影理念。这两个理念矛盾吗?
冯凯旋:有时会矛盾。比如说拍多国联合军演.红蓝军对抗,尤其是外军活动我都想参加。但是六国联演规定很多。你想采访的内容不能去,不想报道的事规定你必须去,那时就只有服从啦,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嘛,留下遗憾不等于没有尽职。回想自己的摄影历程。我的理念是清晰的,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不留有空白。
蔡焕松:2003年非典时,你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抗击非典第一线,你拍李小红的感人场面,这是以服从为天职,还是不给历史留空白?
冯凯旋:非典时期我们的规定是尽可能不出去,纪律严谨。但是对摄影记者稍微有一点点松动,我们就在有一点点可能的情况下出去。作为一个在北京的摄影人,北京发生了震撼世界的非典,你不到一线去上几次会终生遗憾。我在医院工作过,知道在传染区应该怎么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为此我三进小汤山非典病区,两次到武警医院。
蔡焕松:拍到不容易,害怕吗?
冯凯旋:是的,像拍到的李小红,还有一些抢救的场面以及逝去的人……都是近距离抓拍的。但是不怕,因为心里有底,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蔡焕松:你参加过好几次抗击自然灾害的采访,当你碰到老百姓需要抢救、群众需要帮忙的时候,你是先拍照片还是先帮忙救人?当善良的人性与工作的理性产生矛盾时,你是哪一个放在第一位?
冯凯旋:如果是需要我,当然先救人。人性要放在第一位。我觉得,不管我们是谁,在哪个岗位工作,首先应该是做人。我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成长的一代人,人命关天不冲上去,自己的良心会受到谴责。哪怕拍不到这张照片,也要把人救上来。这样做是值得的。我在抗洪的时候遇到过好几件事,比如说小羊掉到水里,我赶快找人把羊捞出来,然后再拍照片。几次难得的瞬间都错过了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6:00:10 | 只看该作者
俄特战队员机降后对恐怖分子进行围攻清剿 6国联演 2008年
防空演习 2009年12月
蔡焕松:汶川地震的时候,有的新闻记者,为了拍到有震撼力的照片,让已经死去的孩子手上硬夹一支铅笔,拍一张照片并发表,引起了争议。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冯凯旋:我对这种做法不赞成。我不会拍这样的照片。一是在部队长期养成了用正面的东西教育人的习惯;第二是从心灵来讲,我不忍心让一个已经死去的孩子还去充当说教的角色。我也是一个妈妈,怎么忍心呢,从—个新闻从业者的角度看那是制造伪新闻。
蔡焕松:有名家这样说——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你在抗灾现场拍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还是拍摄中的激情使你不知危险,尽量地拍摄?
冯凯旋:名家的话有道理,在拍摄中遇到危险的时候确实有.有时自己往往没意识到,事后知道挺后怕的。“9日抗洪”的时候,我天天上直升机航拍。飞机门一打开,我就坐到门口拍摄.腰系一根保险绳.有时鞋一脱,腿耷拉在门外。一次我正在聚精会神地拍摄.一个副驾驶员快速地用背包带把我缠到凳子腿上.而后他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什么话都没说,只见他头上的汗—下就冒出来了。我觉得奇怪.见他轻轻一拽我腰间的那个保险绳就开了,原来保险绳是坏的。
蔡焕松:你才明白是生命危险?
冯凯旋:我才明白为什么他要把我五花大绑。
蔡焕松:你在汶川拍摄时那么艰难,有时生命都难以保障,你在拍完后怎么保护影像不丢失?
冯凯旋:其实往往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己反而没感觉到,我已经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有一天在北川部队正在抢救一个还活着的人,突然有人大喊山上的堰塞湖要决堤,全体人员马上撒出北川!大家哄着就往外跑,我当时边跑边拍照,结果乔天富老师在前面气急了冲着我喊;“你不要命了!还拍什么呢!”因为我们要跑出5公里才能到达安全地带。看着人潮水般地往外涌,我忍不住还在拍,乔老师喊我急得噪音都变了。跑出去后才意识到,堰塞湖真要灌口命就没了,还拍什么呀!
蔡焕松:有人认为你摄影有成绩,是因为在《解放军画报》这个特殊位置上,有些特权,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冯凯旋:有这方面的因素。因为部队摄影记者本身就少,画报是部队的权威摄影基地,我作为画报建社以来唯一的女摄影记者,当然是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不怕别人说什么.关键是你要无愧于这个职位。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6:00:52 | 只看该作者
蔡焕松:换个角度说,其实部队是从宣传的需要出发为拍摄者提供了很多方便,这种方便往往带来了一种影像导演,摆布的弊端。
冯凯旋:所以我们部队现在也提倡干什么就拍什么,但这样的话,因部队有特殊性,不少人往往又拍不出东西。
蔡焕松:你现在所处的位置,对部队的摄影整体状态比较了解,你觉得军中的摄影水平与全国总体水平有差距吗?
冯凯旋:各有所长.但是在多元表现上我们是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非常想参加一些地方的摄影活动.与地方的摄影家老师们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多汲取一些营养,无论拍摄手法还是编辑手段,我们都需要学习,取长补短。
蔡焕松:部队的摄影人对照片的评判标准跟地方摄影人有差异吗?
冯凯旋:我个人认为有,比如我们搞一次展览,评判人员80%都来自机关.是领导、是上级.他们对照片主题的要求很明确,必须鼓劲儿。这样评出来的作品在评判内容、形式特别是对影像的要求上不完全一样。
蔡焕松:可能部队考虑比较多的是主题的需要,对影像本身的特征相对要求少一点。
冯凯旋:对。
蔡焕松:你在军中摄影的位置有些特殊,你觉得自己在摄影方面跟一些名家相比有差距吗?
冯凯旋:和一些摄影界的前辈相比还存在差距。我一直在想办法缩小这种差距。我很愿意参加地方的活动.比如你们《中国摄影家》杂志的“大PK”活动.觉得很有收获。但是我在这个位置有时身不由己,从时间上讲一年有半年是在拍资料,隔一个月还要值一次班,值班期间要参加会议和各种活动。还有半年时间.除去整理资料,其实一年当中只有三分之一时间在拍摄部队,参加地方活动的时间更是难找。
蔡焕松:理解。作为一个军人你必须服从部队的工作安排,作为一个正在拍摄成熟期的摄影家,我也为你惋惜。从纯摄影拍摄的机会来讲,你会羡慕部队基层搞摄影的同行吗?
冯凯旋:太羡慕了,比如沈玲、贾明章等.他们身在第一线,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信息。他们能贴近战士,跟部队沟通快捷,拍摄中就能得心应手,真实率高。
蔡焕松:我从有关材料了解到,你是从部队基层单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做摄影也是从业余走向专业。在服从部队安排和自己对摄影的爱好追求方面哪个作用更大。
冯凯旋:我是从部队基层一步步走过来的。当兵后在医院工作.院领导知道我会画画.会写美术字,能写个稿子办板报.当时还不怎么会摄影。参军前跟爸爸玩过洗印照片.爸爸有一台禄来,我多少会一些。爸爸曾经花80块钱给我买了一台海鸥折叠照相机。到部队我就拿着它给自己的小伙伴们拍照片,拍了很多雪景。这事被政治部门的干事发现了——有个小女孩能拍照片.还会洗印、拍雪景,还能把人脸拍白,那会儿他们拍雪景,因为反差大,脸都是黑的。我能把人脸拍白是爸爸专门教的——拍雪景的时候不能按正常值曝光。
蔡焕松:你用父亲教你拍雪景的方法为战友拍照而引起单位领导的注意,可以说是偶然的机会把你推上摄影这条路。
冯凯旋:是的,第一次用照相机的时候也是有故事的。那次姬鹏飞到我们医院看望伤病员.还有一个大型汇演,不巧搞摄影的老师病了。领导说新华社来了记者,他们拍完就走.肯定不会给咱们留照片。听说有个女新兵会照相,叫她来试试。能行就让她拍,总比没人拍好。我一看那相机跟爸爸的禄来一样,我说会。“闪光灯会吗?”其实我没有用过那样的闪光灯,我也说会。我就把照相机装上胶卷,试了几张。就这样我第一次拿相机工作,就与新华社的记者站在一起。新华社那位老记者特别好.一看我是个小女孩,就让我跟着他照。还不停地喊我傻丫头,听着挺亲切。后来他怎么照我就怎么照,结果拍出的片子还相当不错。那时候都是黑白照片.自己冲洗,我整整洗了两天两夜。领导看后高兴极了.就让我到政治处帮助工作。这件事让我爸爸很失望,他希望我当医生,他觉得摄影就是玩物,不能作为一个专业。但我一步一步愣是干成了专业,自己也没想到会有今天。
蔡焕松:什么机会使你成为解放军画报社唯一的女摄影记者?
冯凯旋:1995年《解放军报》改版后,需要一批记者和编辑,那时候画报和军报是一家,说要调一个女摄影记者,全军扒拉来扒拉去,感觉我比较符合条件。我们30多个人经过考试,留了七个人。我比较幸运,成为画报第一个女摄影记者.对军报来讲也是第一个。到现在,女专职摄影记者还是我一个。因此我很感谢部队对我的培养。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6:05:23 | 只看该作者
孕育一个年代的影像
——《战士》影像评述 刘铁生
 
    孕育一个年代的影像 ——《战士》影像评述 刘铁生
如果说,一粒种子潜入泥土生根发芽在阳光雨露下成长,尔后开花结果,这就是种子与大自然的因果关系。
  一件作品能象种子入土而成就,那么生活就是源泉。
一本《战士》影像,扎根生活孕育一个年代而面世,作者独特的个性化拍摄,使它具有了军事摄影的文化品格。
  秋后一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一串欣喜:“这里有一系列不平常的影像,作者是继新华社记者李刚之后又一颗军事摄影的新星啊!”随后,语气加重:“他可是业余摄影人啊!”这是来自柳军的电话。军旅摄影家柳军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他的判断我相信。我还推测他赞许的人一定是有棱有角属不凡之辈。因为,柳军在摄影上就有这份倔强。
很快,我看到这本名曰《战士》的画册。轻轻掀开扉页,作者陌生的名字:吴剑文,扉页上一句恳切的话:
    “铁的作风、铁的纪律,铸造出铁一般的战士!”,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一篇又一篇翻过,似惊涛拍岸,影像的冲击带来强烈的震动。
    后来,我和吴剑文见面了,面对面是感性的认识。他稍高、微瘦、面部棱角分明,非常地道的南方人。他说话的语速极快,我只能听个大概,更多的了解来自他那双忽闪忽闪明亮的眼睛,对人的关注我十分在乎眼睛,有人说它是心灵的窗户,我说那是信息源,透过窗户看见那种智慧。我们交流时烙印出一行数字:为了《战士》,他已经操戈十五年了,拍摄的底片有好几麻袋。他告诉我,他摄影从不模仿别人,自己拍自己的,也不曾拜师求艺,可说是无师自通。吴还说,他的影像是自己的专利,他的就是他的。柳军还特别欣赏吴剑文放任不羁的狂劲。摄影者独特个性的作品自成一格。因为吴剑文出身士兵,即使当连长还跟士兵们一块摸、爬、滚、打,一起跳伞,一同下海,一样攀登,一齐通过爆破区,战士的十八般武器他样样精通。他的影像来自生活,源于真实,有这些,强调他影像的个性与特殊是必然的。十年磨一剑,吴剑文对《战士》倾注了生命般的热爱。
    他的影像强势展现出“兵”的阳刚之美。军事专家们审视影像时评价: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战士,影像成为战士训练百科标准的样本。
    吴剑文是一位合格的军事指挥员,同时又是一位辛勤的摄影人。
    我回复柳军:“你的发现,对于当代军事摄影颇具价值。”
    《战士》的内容涵盖了战争与人的军事主题。这一主题,在古今中外战争历史长河中演绎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残酷与悲壮。于是,化剑为犁成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愿望。百炼精兵,枕戈待旦,成为中国人民军队和平时期的重要使命。同样,和平时期军事摄影首要的关注是做好战争准备的人,记录他们,再现他们,这是军事摄影的血脉,也是军事摄影的根本。
  《战士》以纪实手段,展示战争之魂——战士群体,在模拟战争环境中炼狱般的苦斗、拼杀。虽然,模拟战争没有战争的炮火硝烟,但它却具有浓烈的火药味,战士在生命中搏杀,零距离遭遇生与死。因而,《战士》的作品展示了士兵在恶劣自然环境中,对体能耐力的高强度磨炼,残酷荒漠生存能力对士兵的考验。这系列影像气势如虹,真实感人,动人心弦,可圈可点。《伞降》、《机降》、《水中搜索》、《海上搏击》中那身影,似张满的弓、离弦的箭,士兵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英雄气概迎面扑来;《快速搜索》、《翻越障碍》、《追击》、《通过低桩铁丝网》、《走壁》中的人物,在场景中如风驰电掣般一跃而出,把战士顽强的性格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来;《林间搜索》、《隐蔽接敌》是那么静悄悄,时空仿佛凝固了,士兵们在寂静中行走;《抱举圆木》、《海岛求生》、《水中挺举弹药箱》,作者刻画出战士的吃苦、耐劳、忘我、倔强。作者熟悉他镜头中的那些战士,了解那些血脉相连的士兵兄弟,因而作品中凝聚了他全部的真情实感,留给人们异常丰富的印象。这些,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记录,也不是一种肤浅的描绘和叙述,而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昭示与升华,一支骁勇善战现代化的队伍跃然于影像之中。《战士》画册在士兵中提炼,在训练中抓取,它壮在真实!美在自然!
    军事摄影的致命伤是主观唯美意识。强调唯美,真就受到了限制,也就是真的少了,虚的多了。“宁失真,也要美”这样怪癖的逻辑在军事摄影曾一度风行。拍摄中无中生有,安排细节,安排场面,随意组织,调动车船,任意摆布导演,丧失了摄影记录的特性,歪曲了摄影的可信性,走着造照片、摆照片的“创作”路子。军事摄影品格大大降低,军事摄影变得底蕴不足,影像生涩,假、大、空。
    强调真实,是军事摄影的灵魂,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一切,影像要真实才有价值。《战士》动人的魅力就在于真实。我欣喜地看到《战士》在摄影表现时不受光影的局限,在记录中已是全天候的摄取,拍摄方式已根本转变。
  《战士》是新时期军事摄影走向信息化战争的文本,是一本敢为人先、别开生面的影像集,刻画出可歌可泣的士兵群像,让时代铭记了中国军人对和平的赤诚。
惟愿《战士》能够成为联结昨天、今天和明天军事摄影的桥梁,成为创新军事摄影的纽带。相信未来的军事摄影一定在新时期发扬光大,跃上一个巅峰!
传承、开拓、创新,军事摄影必将雄壮、激越!
    《战士》的作品,出自于一位军事指挥员,他热爱士兵,熟悉军队生活,大胆创新,在新时期的军事摄影中叩开了深入生活、贴近士兵、还原真实的大门,《战士》影像的实践、产生,令人深思,给人启迪。
    军事摄影“道路广阔,空间无限”是为文的感慨。

刘铁生 原《解放军报》高级记者、摄影评论家 2009年9月9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6:08:15 | 只看该作者
一位军事摄影记者打破40年的沉默——告诉你雷锋的真实故事
(2004-05-06
)
  因为工作的关系,1960年,我曾和雷锋在一起相处了短短的79天。在这79天里,我真正认识了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士兵,一个伟大的普通人。尽管雷锋产生于一个政治需要的年代,但他的精神内核是永恒的,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蚀。相反,随着政治色彩的淡化,今天站在我们面前的雷锋应该更加接近我们的生活和理想,因此我想打破近40年的沉默,说出一些鲜为人知的雷锋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雷锋。
  雷锋英俊潇洒,也很爱美,他有皮夹克、毛料裤和皮鞋,同时也是一个极爱照相的人
  雷锋曾一度被神化,其实雷锋和普通青年一样。
  1958年,雷锋响应支援工业建设的号召,从湖南望城团山湖农场来到鞍山钢铁厂。雷锋到鞍钢后,仍然保持着在团山湖农场时朴素的本色。许多年轻伙伴都换了整整齐齐的衣服上街看电影、逛公园,有时还去舞厅跳舞。雷锋没有好衣服,到哪也是一套油渍麻花的工作服。有人对他说:“这是大城市,比不得你团山湖了。你这身打扮,多叫人笑话!”于是,他取出平时积攒下来的钱,先后买了皮箱、皮夹克、皮鞋、毛衣、毛料裤和英纳格手表等,并且在穿上新衣裤后还特地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片。
  十年“文革”,人们把雷锋的皮夹克、手表、毛料裤锁在箱子里,不愿拿出来。
  1960年元月,雷锋从鞍山入伍来到抚顺,我奉命来到雷锋所在的连队,搞雷锋先进事迹的摄影报道。
  一天,我在院里看见了雷锋,他本来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但一见到我之后,乐呵呵的样子就不见了,好像有什么事情,但又羞于启口,我便问他有什么事,雷锋鼓足了勇气说:张助理员(当时我是宣传处的宣传助理员),能给我照张相吗?我一愣,感到很奇怪。雷锋说:我当兵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照过一张穿军装、背枪,雄赳赳气昂昂的军人标准相。我忽然觉得雷锋这个人很单纯,很有意思,于是同意了。  雷锋高兴地忙活起来,找来步枪,又把他在鞍钢得的奖章小心地挂在胸前。这是我为雷锋拍的第一张照片。
  雷锋牺牲时,为什么还只是一个班长
  雷锋因公殉职后,沈阳军区政治委员赖传珠上将到军区“雷锋烈士事迹展览室”参观,当赖政委看到《雷锋的战友在向雷锋遗体告别》的图片时,他停下来,回头对跟在身后的王良太主任说:早就对你们说过,要把雷锋提到连队的岗位上来,你们就是迟迟不动,如果早提上来,这个事故就不会发生……
  到底是什么原因迟迟没有把雷锋提上来?
  后来王良太主任在回忆文章中道出了究竟:1961年5月,雷锋被提为副班长,6月升调任班长。
  ……本来原团长吴海山同韩万金政委配合在一起,在发现、培养、宣传雷锋的工作上是得力的,但在1961年工兵10团换了新的行政领导后,有人片面反映雷锋驾驶技术不好,耗油多,还损坏了汽车零件,他们就找雷锋的“茬儿”,曾几次三番要将雷锋调离运输连。韩万金政委为此专门派人调查了解情况,据理批驳了他们对雷锋的不正确指责。尽管如此,这一时期还是使培养雷锋的工作抵消了力量,受到干扰。1962年8月,我们党委研究,决定调吴海山重新回工兵10团任团长。我同吴海山同志作了一次细谈,鼓励他再次同韩万金同志合作,团结好一班人,把雷锋的旗帜举高。他对雷锋是有感情的,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可惜就在他到任不久,雷锋同志就不幸牺牲了。
  沈阳军区赖传珠政委在“雷锋烈士事迹展览室”里对王良太的谈话,实际上是对军区工程兵领导的批评。
  王良太主任当场做了检讨:都是我们的思想太保守,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我们在四五月份,催过团里两次,让赶快把提升雷锋的报告送上来,但团里党委成员思想不统一,有的成员说:雷锋连个班长都当不好,怎么能“越锅台上炕”一下子提升为连的副指导员?所以在团党委会上就是通不过。后来吴海山调回团里,才把提升雷锋的报告报上来,军区工程兵政治部还没来得及下任命状,雷锋就牺牲了……雷锋生前有很多照片是补拍的
  大张旗鼓地宣传雷锋同志的模范事迹,是于1960年11月26日在沈阳军区《前进报》上发表《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张峻、赵志华、佟希文、李健羽集体采写)文章后揭开序幕的。
  全军掀起学习高潮后,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了决定由政治部和雷锋生前所在的工兵10团共同筹办《雷锋同志先进事迹巡回展览》,并于1962年2月初抽调有关人员,组成了筹备展览的班子。共抽调了6个人,由我和季增负责展览图片的补拍。
  领导指定由我草拟出一份补拍雷锋照片具体内容的提纲。这个拍摄提纲是以雷锋于1960年9月荣获“节约标兵”称号和事迹报告《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以及雷锋《忆苦思甜》报告、他本人的口述和日记等有关资料为依据拟定的。拍摄提纲领导批准后,于2月10日指派季增趁回团过春节之机,抓紧节前、节后的时间完成补拍任务。
  照片冲洗放大出来后,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不能说全部合格,主要问题是:有些照片摆布的痕迹太明显,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例如:白天打手电筒看“毛选”等。
  (摘自《共鸣》2001年第2期 张峻 口述 汤国基 整理)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6:10:10 | 只看该作者
八路军摄影师枪杀日本医生后被判处死刑

-
  原载《党史博览》

  沙飞,解放军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的第一任领导者,中国摄影史上第一个提出摄影武器论的人。

  作为新华社驻北京军区军事记者,笔者是这样认识沙飞的:一次,笔者在北京军区《战友报》观看社史图片,意外发现沙飞的照片,当时他任《战友报》的前身《抗敌报》编辑部副主任;一次,笔者在北京军区档案馆查资料,意外发现1950年3月8日《华北解放军》报登载的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等签署的“沙飞目无法纪杀害人命,军法处判决处以极刑”的华北军区训令和华北军区军法处对沙飞的判决书;一次,笔者与同事郝建聊天,意外得知他父亲郝德贵曾是沙飞生前的护理员;一次,在钓鱼台国宾馆八一学校校友会上,笔者与沙飞枪杀的日本医生津泽胜的女儿池谷田鹤子意外相遇;一次,笔者到北京军区下属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采访,听到了许多沙飞当年住院的往事。

  惊奇的发现,意外的巧合,功与过的强烈反差,使笔者对沙飞这位中国革命摄影史上的领军人物产生了好奇。于是,笔者开始探寻沙飞那传奇而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生。

  沙飞结缘鲁迅,并为之拍下一系列照片;创办八路军第一份画报

  沙飞原名司徒传,祖籍广东开平。1912年5月5日,出生于广州一个药商家庭。1926年,14岁的沙飞在无线电学校毕业后毅然从军,在北伐军中当电台报务员。他随军先后去了上海、宁波、济南、北京等地。北伐胜利后,他在广西梧州军用电台工作了3年。1935年6月,沙飞加入上海黑白影社。1936年9月,沙飞离开汕头,来到上海。从此,他开始用相机记录中国现代史上一幕幕重要的瞬间。

  1936年10月8日,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第二届全国木刻展览会举行,沙飞见到了敬仰已久的鲁迅并为之拍照。10月28日,广州《民国日报》发表沙飞的文章《鲁迅先生在全国木刻展会场里》。

  沙飞拍摄的鲁迅在第二届全国木刻展览会的照片,刻画出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轩昂气质,成为鲁迅留在人们心中永远的肖像。这是沙飞拍摄的第一组新闻照片。他一举成名!这组照片奠定了他作为职业摄影家的基础。

  1936年10月19日,沙飞得知鲁迅去世的消息后惊呆了,随即背上相机,直奔鲁迅寓所。他默立在鲁迅遗体前,深深鞠了三个躬,然后打开相机,连按了几下快门,用相机记录了葬礼的全过程。

  沙飞为发表鲁迅的照片,要起一个笔名。他热爱祖国、向往自由,希望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于是,“沙飞”从此诞生!他以沙飞的笔名把照片投寄给上海、广东各大报刊。《作家》“哀悼鲁迅先生特辑”、《生活星期刊》、《良友》、《中流》、《时代画报》、《光明》、《文季月刊》先后刊登了署名沙飞的《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等照片。

  1936年12月3日至5日,沙飞的第一个个人摄影展览在广州长堤基督教青年会举行,展出作品114幅,其中纪念鲁迅的照片26幅。有人形象地说:“鲁迅先生走了,摄影家‘沙飞’诞生了。”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6:10:53 | 只看该作者
1937年10月,沙飞在河北阜平,经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批准,加入八路军,并正式由司徒传改名为沙飞,成为人民军队第一位专职新闻摄影记者。12月,到晋察冀军区《抗敌报》编辑部任副主任。

  参加八路军不久,沙飞就和战友一起创立了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摄影工作室。1939年2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新闻摄影科成立,沙飞任科长。这是根据地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

  1938年12月,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摄影的宣传作用,沙飞萌发了举办战地摄影展的想法。于是,他和战友们紧张筹备,把一年多来拍摄的晋察冀边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照片底片印成小样片,贴在马粪纸上,再缝在长条布上,挂在了军区驻地平山县蛟潭庄的大庙里。1939年元旦,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摄影展览正式推出。八路军官兵和周围数十里村庄的群众争相前来观看,受到极大震撼。聂荣臻观看展览后高兴地说:“照片形象鲜明真实,战士和老乡们容易看懂。照片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教育工具,要是能够放大,群众会看得更清楚,那就更好了。”影展结束后,聂荣臻还派人将照片送到延安和重庆,受到毛泽东的赞赏。

  影展取得成功后,沙飞就一直思索如何落实聂荣臻的指示,扩大新闻摄影宣传教育的效果。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创办画报的设想,得到了聂荣臻的肯定和大力支持。1942年3月20日,首试出版《时事专刊》,喜获成功。5月1日,晋察冀画报社在平山县指角沟村正式成立,沙飞任主任,全社100余人。6月,沙飞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了出版《晋察冀画报》,沙飞连续工作,累得吐了血。7月1日,第一本五色套版精印的《晋察冀画报》创刊号问世了,为党的21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画报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共发表新闻照片150幅,其中沙飞一人作品就有82幅。随后,《晋察冀画报》创刊号正式出版发行了1000册,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发送到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重庆、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民各单位、其他抗日根据地及苏联、美国、英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

  截至1948年,画报社在6年时间里,共出版《晋察冀画报》13期,还出版了《解放画刊》、《时事专刊》、《旬刊》等17种画报、67万余册读物,面向国内外发行。此外,沙飞还先后派人协助各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冀热辽画报》、《冀中画报》、《人民画报》、《山东画报》等。这些画报和读物的出版发行,对鼓舞抗日军民斗志,分化瓦解敌军,争取国际支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12年枪林弹雨的岁月中,沙飞以相机为武器,视摄影为生命。通过摄入镜头里的一幅幅画面,见证了祖国遭受的苦难,讴歌了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他用数以千计的作品,树起了中国摄影史上的一座丰碑。

  沙飞不仅用影像记录历史,而且还特别注重对摄影底片的保存。自创立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摄影工作室之日起,沙飞就要求摄影工作者要把照片底片当做生命一样看待。他经常强调:“摄影底片是画报社的命根子,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的缩影,是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实行‘三光’政策的历史见证,是教育子孙后代的珍贵资料。”当时,沙飞还专门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

  1948年5月25日,晋察冀画报社、人民画报社、冀中画报社三社合一,成立华北画报社,沙飞任主任。

  沙飞的镜头下有白求恩,有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等等

  沙飞反映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为八路军救死扶伤的照片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沙飞的女儿王雁说:“父亲生前还有一位要好的国际朋友,就是白求恩先生。他拍摄了《戴着八路军臂章的白求恩大夫》、《白求恩与晋察冀边区军政首长合影》、《白求恩和八路军战士在一起》、《白求恩和八路军哨兵在一起》、《白求恩和自卫队员合影》等照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16:19 , Processed in 0.1208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