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与文学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25:56 | 只看该作者
杨:摄影文学又分别设立了奖项,这包括摄影小说奖、摄影文学理论奖、摄影诗歌奖、摄影纪实文学奖、摄影散文奖,其中获奖人数之多,有一百多人。当来自全国各地的作者领到获奖证书时,他们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成:作为一门学科要繁荣和发展,就要扩大影响,冰心摄影文学奖影响到海内外,当时在京的主要媒体到会参加,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海内外百家媒体作了详尽的报道。

  杨:听朋友说,你办公室的电话都被打爆了,有没有这种情况?
  成:确实如此,这些电话都是对摄影文学寄予厚望。
  杨:机遇所给的是有准备的人,我也要准备好。作品是最好的说明,摄影文学是通向心灵的窗口。她用眼睛审美,用镜头思想。
  成:是的,摄影文学正在夺回被文字取代的艺术天地。
  杨:在新时代下,摄影文学已经显出她的重要职能,她将维护人类生存的丰富向度。摄影文学让人们意识到,审美复合在改变着生活。
  成:是的。摄影文学让那些有意味的东西永远留在世间。
  杨:艺术作为一个整体,它类似于一棵参天的古树,它的枝叶都连接着扎深土壤的根,并从中获取生命的汁液,摄影文学是这棵大树上的一束新枝。当她“长大成人”的时候,您准备了什么?
  成:知识。我这里应该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我的母校,更要感谢的是我过世的老父亲和健在老母亲。向他们重重的叩头,是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爱和永恒的支持。
  杨:您怎么流泪了?
  成:没什么。每逢提到老父亲,我都会很伤心。那是在1995年的11月,《中华摄影文学》、《人民文学》、《中国摄影家》、《峨嵋》四家杂志社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召开全国首届摄影文学理论研讨会。
  会议期间,我远在老家的父亲去世了,我心如刀绞啊,作为儿女的没有看到老人家最后一眼,你说我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啊……我是会议的主持者,到会的人数过百,我实在是脱不开身……
  杨:都过去了,忠孝自古两难全,成老师也别太伤心了。
  成:父亲走后的日子里我一想到老父亲慈祥的面孔,我的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流。
  父亲临走的时候,将生前省吃俭用的两百元零用钱再三嘱咐家人,留给东方的摄影文学……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将摄影文学这项事业做好,这样才能对得起这么多年来一直关心摄影文学的朋友和亲人。
  杨:这是您的一颗赤子之心。成老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华摄影文学》这本杂志。
  成:《中华摄影文学》杂志,于1993年的7月25日创刊,这是摄影文学历程上的第一本杂志,也是整个报纸、期刊内的第一本专门刊登摄影文学(摄影小说、摄影诗、摄影散文、摄影纪实文学等)的专业杂志。
  杨:这本杂志得到了文坛巨匠巴金先生的亲自指导,是吗?
  成:对于这位文坛巨匠,我从童年的时候就有了印象,直到我手拿着《中华摄影文学》的创刊号跨进巴老的家门时,我还一直以为自己在做梦。
  杨:摄影文学是非常幸运的,她得到了巴金、王光英、布赫、霍英东、季羡林、夏衍、冰心、曹禺、陈荒煤、冯牧、吴印咸、王朝闻、蒋孔阳、启功、邵华泽、周巍峙、郑欣淼、冯骥才、石少华、高占祥、翟泰丰、陈昌本、赵化勇、杨志今、严昭柱、刘润为、郭运德、王巨才、陈复礼、吕厚明、高帆、吴冠中、罗工柳、汝信、张锲、陈忠实、野曼、杨山、峭岩、侯波、董良辉、乔羽、傅庚辰、靳尚谊、李默然、刘兰芳、许智宏、纪宝成、金开城、欧阳中石、王琦、钱中文、徐中玉、钱谷融、袁毅平、敏泽、陈涌、陆梅林、蔡毅、童庆炳、陆贵山、李正忠、肖关鸿、李连太、徐春萍、葛翠林、王昆、程树臻、石英、周明、雷抒雁、雁翼、屠岸、张同吾、丁慨然、张诗剑、蔡丽双、王元化、王蒙、铁凝、张炯、贺敬之、李瑛、陈建功、高洪波、蒋子龙、黄亚洲、叶辛、谭谈、吉狄马加、张平、申万胜、于建、邵华、朱宪民、谢铁鹂、谢晋、简庆福、李希凡、刘炳森、张飙、李铎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们的亲切关怀和支持。
  成:社会各界给予的殷切希望,更加让我坚信在审美复合的领域中能寻找到新绿洲。1992年10月的一天,我去拜访电影大师夏衍先生,我同夏老谈及摄影文学的发展和未来,夏老指出:“发展摄影文学同发展中国的电影一样,贵在开拓。”这对话的情景我记忆犹新,就象是在昨天一样。
  杨:成老师,有人说摄影文学就是简单的图片加文字,经不住考验,面对这种声音,您如何对待?
  成:长江后浪推前浪,文学不可能止息。同样,摄影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基础。摄影文学并不是简单的图片和文字的叠加,而是一种崭新的复合的艺术形式。是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不认为那是反面的声音,如果有,那更好,这样引起学术争论,大家都来关心这个新生儿,我认为是一件好事。
  杨:摄影文学的成长与发轫,都已成为档案,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样式,怎样才能做到雅俗共赏?
  成:任何艺术都是来自生活,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就不能脱离生活,摄影文学以它独有的二元体系,使老少皆宜,有文化者可以复合共赏,文化水平低点的读者可以从图片的直观性上直接了其含义。其实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题画诗文。
  今天摄影文学融入现代科技与文学,以实现文字文学与图画的互文性,并以此挽救传统文学。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图片无疑占据了广阔的市场,文字居次,摄影文学兼收并取。真正实现了雅俗共赏。
  杨:摄影文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她运用现代科技与文字联姻,是民族文化的升华。当今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创新,放眼世界,摄影文学可谓是一枝独秀。她让世界各国再度钦佩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融入到摄影文学的审美复合中来。
  成:这是我们所希望的,这一天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2002年驰名 中外的第13届冰心奖增设摄影文学奖。图为冰心摄影文学奖获得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26:27 | 只看该作者

中央电视台书画院院长赵立凡为摄影文学题词

  杨:虽然摄影、电影、电视诞生在国外,但是摄影文学却诞生在中国;而对这门全新的艺术样式进行学理研究的也是在我们中国。
  我认为,摄影文学,一定会登上世界的舞台,并将引领国外文艺理论界对摄影文学,展开研究分析,世界文明将重重刻下中国,刻下摄影文学。
  成:摄影文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人类,因为摄影文学是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全球范围下的摄影文学,定能实现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地伟大复兴。
这是大势所趋。现在摄影文学所取得成就,就从理论方面来说已经出版发行三本专业的学术论文集。第一本《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1995年11月),第二本《全球化中的摄影文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5月),第三本《21世纪全球摄影文学论坛》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1月)。
  杨:从这三本关于摄影文学的论文集来看,参与面是非常广泛的。
  成:这三本论文集是摄影文学十五年中探索的见证,此外,今年还将有一本《全国百家学者论摄影文学》即将出版。
  杨:这又将载入摄影文学的历史。摄影文学之所以在文艺理论界里产生了共鸣,是她在理论方面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成:摄影文学从参与的地域来说,已经在海内外产生了影响。联合国摄影协会主席江融先生对摄影文学的看法是:读图时代,图文并茂的最佳结合产物。
  杨:国内文艺理论界对摄影文学的阐述,可谓百家争鸣。
  成:对。四本论文集前前后后参与的专家学者近千名, 他们是全国各个大学中摄影文学研究的代表,再者就是各个学研机构的代表。这些专家学者中有:汝信、胡经之、敏泽、王朝闻、刘纲纪、钱中文、杨义、朱立元、王先霈、蔡毅、陆贵山、杜书瀛、董学文、雷达、叶朗、孙绍振、陈思和、马龙潜、张炯、吴思敬、龙熹祖、南帆、郭运德、刘润为、钱谷融、杨匡汉、陈辽、徐中玉、童庆炳、乐黛云、曾繁仁、杨春时、严昭柱、饶先来、余岱宗、贾雪仙、顾祖钊、刘蓓、黄薇、陈雪虎、刘超林、李建盛、鲁枢元、吴秀明、刘中树、高天庆、李衍柱、陈晓明、谢有顺、唐宋元、邓晓芒、曾镇南、黄海澄、刘文斌、王彦霞、云慧霞、金永兵、王兆胜、绿岛、红孩、庄伟杰、盛光明、彭松乔、黄力之、萧成、冯振翼、宋丽丽、滕云、畅广元、张玉能、张立欣、赵琨、孙文宪、林丹娅、罗昌智、许鹏、杨英杰、周简叔、黄华、於可训、胡亚敏、刘悦笛、李建中、刘成纪、白烨、陈定家、乔世华、徐可、刘俐俐、李元乐、王世德、徐岱、王振民、马相武、余三定、叶廷芳、程文超、杜书瀛、吴元迈、程正民、欧阳友权、柏定国、周宪、丁柏铨、赵宪章、黄鸣奋、易中天、姚文放、党圣元、王岳川、王一川、金元蒲、王元骧、王必胜、王德胜、蒲震元、张颂、王宁、张颐武、李冬青、颜纯钧、蓝棣之、王富仁、吴中杰、程光炜、余虹、尹鸿、王向峰、蒋述卓、艾斐、冯宪光、许明、熊元义、饶芃子、贺绍俊、阎国忠、张法、陶东风、董乃斌、葛红兵、李怀亮、张晶、王丽、黄震云、李怡、刘荣林、李继凯、叶秀山、闫玉刚、郭冰茹、柯可、徐碧辉、张振华、李联明、李正午、商金林、吴冶平、阎景娟、姜建玉、毛梦溪、陈培湛、李心峰、耿建华、汪应果、张朝霞、杨彩霞、赖洪波、林路、邹广文、黄学龙、宋建林、杨厚均、彭公亮、尹维新、陈宝生、邵宏、骆飞、李广仓、赖大仁、陈欣、苗时雨、周波、何志钧、盖生、张学昕、高永钰、李树榕、何金俐、侯锦、梦逸、刘无、胡智锋、赵遐秋、曾庆瑞、潘天强、周忠厚、黄文贵、方珊、苑小平、王予霞、陈仲庚、郑凤兰、姜文振、朱忠元、傅腾霄、陈润兰、欧阳国仁、张晓平、刘建淑、刘畅征、阎纲、朱宁嘉、高迎刚、范玉刚、杨俊蕾等等(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为摄影文学题词
  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理论》、《新华文摘》等权威杂志刊登或转载了一系列研究摄影文学的成果。这是社会各界对摄影文学的认可。
  杨:从目前理论所涉及的领域来讲,摄影文学,将会是所有艺术领域中最丰富,最富有底蕴的复合艺术的大百科全书。因为她的复合审美,具备了综合性,符合顺应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摄影文学,明天会更好。图文时代的到来,摄影文学将会在世界舞台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留下光辉的纪录。目前摄影文学理论,有影响的都有哪些?
  成:较为有影响的理论有四个:审美复合论、审美错位论、螺旋结构说、互文性研究。
  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更高的审美要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都在历史的空间上被人们接受,并取得了非常的辉煌的成就,摄影文学同样会出现奇迹。
  成:完全正确。人们精神世界的审美需求是无穷的,摄影文学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她的二元体系:图片和文字都是非常的严格,文字要富有深意,图片要藏有深蕴。文字和图片都要表达人物或事物内在的复合美。
  杨:其实作为世间最复杂的事物莫过于人的心灵,摄影文学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心灵深处的审美观念。
  成:而摄影文学虽然属于精英文化之列,但是她图像的通俗性与直观性更能让社会大众所接受。
  杨:这就是摄影文学雅俗共赏的目的。
  成:对!摄影文学要普及就要实现雅俗共赏。

中国美学协会主席汝信为摄影文学题词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26:59 | 只看该作者

2002年9月湖北作协与湖南理工学院摄影文学研究所在武汉隆重举行摄影文学座谈会。

  杨:记得美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劳逊说,“即使在文艺复兴的时候,理论也大大落于实际”。这种现象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摄影文学的发展,呈现了异相。对此,您怎么选择了这条不同的路径呢?
  成:其实,理论与实践是同步的。
  杨:这就是摄影文学的异相。有点像雨中的太阳。
  成:这叫三条腿走路。
  杨:摄影文学的三条腿是怎样的呢?能否在夜晚清静的河塘上行走呢?
  成:能啊!所谓摄影文学的“三条腿”就是:“大腿”“小腿”“和脚”。
怎么理解呢?我打个比方,我们人的腿由大腿小腿和脚组成(大体),少了哪一个走路都不方便,对于摄影文学,大腿是理论,小腿是作品,脚是报纸或期刊、电视广播、网络、出版。没有“脚”走路,将会受制于人,即便是用拐杖走路,也很慢。“三条腿”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不可分割。
  杨:还会出现第四条腿么?让摄影文学生出三头六臂。
  成:随着时代的进步,摄影文学还将注入新的活力,摄影文学是在运动中发展自己的。就如同人们登山,在不同的高度领略的景观是有差异的。
  杨:这个比方恰如其分,摄影文学在您的大力倡导下,十五年中无论在理论、作品、报纸或期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果。
  成:与摄影文学的前景相比,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浪花。
  杨:摄影文学的发展遇到的阻力大么?
  成: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要经历波折,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适者生存,也是这个道理,摄影文学的旺盛生命力是她已经完全渗透到当今社会的所有领域,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网络,只要是有图文的地方就有摄影文学!
  杨:我觉得摄影文学就像“满天霜月照幽林”,无孔不入。
  成:这一点我们从《中华摄影文学》、《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中国艺术报·摄影文学艺术》《中国民族报·摄影文学》的创办可以看到摄影文学已走向成熟。
  同年十一月,第一所摄影文学研究所在岳阳师范学院成立。《2001中国摄影文学理论回眸》一文被《新华文摘》第四期转载,产生轰动影响。同年9月8日,湖北省作协,湖南理工学院主办的“摄影文学座谈会”在武汉召开。紧接着《文艺理论》第12期隆重推出2002年摄影文学理论专号,这是文艺理论建设的又一次创新。最有影响的莫过于前面提到的“冰心摄影文学奖”。
  杨:我看过的摄影文学作品,雍容典雅,王朝闻先生这样评价:摄影文学之沉默画面及简括话语,依赖其真实形象与深广意蕴。
  成:摄影文学的发展需要你们年轻人来继承和发展,摄影文学这项事业,一方面要培养有真才实学的青年学者,另一方面还要团结广大的摄影文学的爱好者。
  杨:其实作为摄影文学的创立者,其中所融入的心血,将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成:摄影文学是我的生命,我愿意为她奉献出我的所有。我深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促进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贡献我毕生的精力。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摄影文学将随着大众传播波及世界。
  杨:回顾整个人类艺术史,很多艺术样式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究其根本原因是它们本身就缺乏创新的精神。创新是灵魂。这和我们做人是一个道理。就像蒋述卓先生所说:摄影文学的特征在于“跨”与“融”。跨为跨艺术门类,跨艺术文本,跨学科;融为言象意融合,再现与表现融合,具象与想像融合,科学技术与审美融合。跨反映了摄影文学的超越性,融预示着摄影文学的远大前途。

摄影文学的 主要成果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27:33 | 只看该作者

成东方近影

  杨:摄影文学将图与文的结合达到非常完美和谐之境,难怪千古孔圣人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成:通俗性是摄影文学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地方。
  杨:摄影文学在学科建设方面还是属于精英文化之列,为什么呢?
  成:这是由摄影文学本身的审美复合条件决定的。审美复合是摄影文学的灵魂。
  杨:摄影文学浑身体现出浓烈的时代特色的美学光芒,并将生活的镜象升华到美学的高度。摄影文学要走向世界,必须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庞大家族的成员包括:摄影小说、摄影诗歌、摄影散文、摄影纪实文学等。体裁的多元化更为摄影文学作品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成:摄影文学的发展并不能局限在这样狭窄的空间内,而是要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黄亚洲为摄影文学题词
  杨:十五年,就为了一件事,一件前人未曾接触的领域。这其中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摄影文学的发展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他的前景将是光辉灿烂的。
  成:眼下摄影文学的发展最急需要办的是培养摄影文学的专业人才,因为摄影文学的学科综合性非常强,他通常要求一个摄影文学家要有:摄影、文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表演、编剧、导演、美术、设计等综合知识。
  杨: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事摄影文学创作或者研究的人,都将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组建摄影文学传播大学已经迫在眉睫。
  成:你说的非常正确。十五年我都坚持下来了,为了这门学科的成长,我的整个生命、家庭都交给了她,还有什么能把我吓倒?

著名文艺美 学家、深圳大学教授、博导胡经之为摄影文学题词
  杨:摄影文学能遇到你这位知己,真是难得的人间佳话。我们相信,组建摄影文学传播大学和中国摄影文学家协会一定会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支持。
  成:对于这一切,我是十分自信的。摄影文学发展广阔的空间已经显露出来,她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她特有的促进作用,她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作为当代民族文化的创新,摄影文学以她旺盛的生命力向社会各界证明,摄影文学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摄影文学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杨:记得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以改变未来。我们在摄影文学的生日祝愿摄影文学早日实现宏图大愿。
  结束语:
  历史创造人,人也创造历史。这就是说,
  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文化长河的这种延续性和对于今天文化发展的影响,看到这种延续性对于具体的文化形态的影响。
  摄影文学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是在融合吸收舍弃的过程中与时俱进。
  摄影文学是对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进行创造性的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人民心声,真正起到凝聚民族精神和传达时代足音的作用。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需要审美,摄影文学的审美复合,以她宽广的胸怀,在艺术的家园中,开拓崭新的审美领域。
  新的审美要求决定了人们对摄影文学的认可,摄影文学的脚印,从西北广袤的天空中走来,人们将会透过摄影文学的天空,去遨游属于自己的审美世界。摄影文学在新的时代里,创新和接受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信息,给人们生活增添光彩。
  摄影文学在新世纪里将会向世人昭显她最大的魅力。在图文时代里拥抱摄影文学的春天。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李铎为摄影文学题词
  来源:[中国民族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28:5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名家学者诠释成东方创立的摄影文学



摄影文学创立者 成东方先生 近影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这是文化发展繁荣的纲领性指导。成东方先生创立的摄影文学以其创新的模式和视野、复合的创作手法和思路,为中国乃至人类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领域。他是中国创新文化的品牌。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国家推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的背景下,摄影文学必将创造出无愧与时代、无愧于人类的艺术精品。
  题 记

  成东方(中国摄影文学家协会主席)“审美复合主义”是摄影文学的生命和灵魂。

  启功(书法大师)东方同志:摄影文学的先行者。

  季羡林(国学大师)摄影文学:中国创新文化的品牌。
  李铎(中国书协)东方先生:摄影文学创始人。
  刘大为(中国美协)摄影文学,更上一层楼。
  申万胜(中国书协)东方先生:摄影文学第一人。
  戚培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东方先生:摄影文学之魂。
  赵立凡(中国电视台)东方同志:开创摄影文学,繁华中华艺术。
  刘炳森(书法大师)东方仁弟:弘扬中外优秀文化,竭诚开发摄影文学。
  吴冠中(艺术大师)摄影文学:艺术与科学有机结合的创新领域。
  邵华泽(人民日报)东方同志:摄影文学魂。
  冯牧(文艺理论大师)摄影为文学增添风采,文学为摄影开拓思路。
  冰心(文学大师)愿中华摄影文学越办越好。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摄影文学:新科学、新艺术、新文化。
  蒋孔阳(美学大师)开拓摄影文学的新天地,促进中华文化艺术的繁荣。
  石少华(摄影大师)影文合璧,交相辉映。
  陈荒煤(文学大师) 摄影文学应为时代人杰树碑立传。
  曹 禺(戏剧大师)繁荣摄影文学。
  夏 衍(电影大师)发展摄影文学同发展中国的电影一样,贵在开拓。
  吴印咸(摄影大师)开拓摄影文学,繁荣中华艺术。
  高 帆(摄影大师)东方先生:摄影文学的脊梁。
  王光英(全国人大)摄影文学是典型的创新艺术。
  布 赫(全国人大)希望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摄影文学这门新兴艺术,使它茁壮成长。
  霍英东(全国政协)摄影文学是新兴的艺术。
  巴 金(文学大师)办好中华摄影文学,促进摄影文学事业的发展。
  王 选(全国政协)摄影文学,贵在创造。
  周巍峙(中国文联)东方:摄影文学创立者,妙语佳照传播人。
  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是用形象去展示人们心灵的诗。
  胡经之(深 圳 大 学)摄影文学:艺术图文互动交融,审美意蕴深度拓展。
  敏 泽(中国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融会生动直观之美与象外之象、味外之旨之新艺术。
  王朝闻(美学大师)摄影文学之沉默画面及简括话语,旺盛生命依赖其真实形象与深广意蕴。
  华君武(漫画大师)摄影文学,艺术新世界。
  陆梅林(中国艺术研究院)新的艺术门类摄影文学不仅需要创作实践,而且需要深入研究。
  刘纲纪(武汉大学)摄影文学:以摄影之艺术,传文学之神韵。
  钱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是新时代文学文体更新的先驱。
  杨 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既用光学镜头,又用心灵慧眼看世界。
  朱立元(复旦大学)摄影文学:摄影与文学两门艺术的审美联姻。
  王先霈(华中师范大学)外视觉与内视觉的审美融合,这是摄影文学的高境界。
  蔡 毅(光明日报)摄影文学:具象与抽象融合,生活与诗歌交响。
  陆贵山(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文学性的摄影,摄影式的文学。
  杜书瀛(中国社会科学院) 摄影文学:审美地记录人生踪迹的奇妙领地。
  董学文(北京大学)摄影文学:交叉与嫁接的艺术,需要培育和呵护。
  雷 达(中国作家协会)摄影文学:最精细的镜头分析与最大胆的文学想象之结合。
  叶朗(北京大学)“空本难徒,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我以为清代画论家笪重光的这两句话,正好可以用来阐发摄影文学的深层的审美内涵和审美特点。
  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摄影文学:图像正在夺回被文字取代的天地。
  陈思和(复旦大学) 摄影文学:用眼睛审美,用镜头思想。
  马龙潜(山东大学)摄影文学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融汇多种美和艺术因素的现代复合性艺术。
  张 炯(中国作家协会)摄影文学是通向心灵的窗口。
  龙喜祖(中央民族大学)摄影文学乃静态化的电影与视觉化的文学有机融合而造就出的艺术新品种,为旷古所未有。
  南帆(福建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的重要职能即是,维护人类生存的丰富向度。摄影文学让人们意识到,人类社会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科技给定的向度上运行;许多时候,美、人格、自由程度、正义、尊严、情谊、爱、智慧、创造力同样是另一种生存尺度、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尺度。
  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摄影文学:透过镜头发现的诗世界。
  郭运德(人民日报社)摄影文学:用生动传神的镜头语言表达心曲,呈现世象,述说永恒。
  刘润为(求是杂志社)摄影文学:象者所以在意,得意而明象;意者所以在象,明象而得意。
  鲁枢元(苏州大学)摄影文学的秘奥,是操持光与象的手段,创造诗的意象、境界与神韵。
  钱谷融(华东师范大学)摄影文学:图像无言,言在象外无限衍生。
  杨匡汉(中国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塑造形神兼俱的“灵魂意象”。
  徐中玉(华东师范大学)摄影文学:以最短的瞬间争取最长的叙事。
  王元骧(浙江大学)美学史上持续两千年的诗画之争,让摄影文学创造性的实践,作了最新、最有说服力的说明和回答。
  周 宪(南京大学)摄影文学研究前景广阔。
  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摄影文学是“1”加“1”等于“3”的艺术,摄影是“1”,文学是“2”,它们的结合是“3”,“3”就是产生新质的艺术。
  袁毅平(中国摄影家协会) 摄影与文学联姻,乃生“摄影文学”。它独辟灵境,通过视觉形象,透析人们的心灵,讲述人生的故事。
  乐黛云(北京大学)摄影文学:沟通人类心灵,连接人与自然。
  曾繁仁(山东大学)摄影文学:将是能够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有效艺术形式。
  谢 晋(中国文联)发展摄影文学,促进影视发展。
  杨春时(厦门大学)摄影文学是用心灵之眼看世界。
  程文超(中山大学)摄影文学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间的一座桥梁。在这桥梁上,正进行着雅与俗的对话,进行着心与心的交融。
  李衍柱(山东师范大学)摄影文学是数字化时代文学的自觉。
  饶芃子(暨南大学)摄影文学,图文并茂,是在摄影与文学交织点上,培育出来的艺术新花。
  蓝棣之(清华大学)摄影文学不是用摄影来图解文学,它本身就是文学,或者是文学性摄影。
  李元洛(湖南作家协会)摄影文学,是摄影与文学两心相许相得益彰所缔结的姻缘。
  畅广元(陕西师范大学)摄影文学:展示的是定格了的历史细节,激活的是丰富奇特的想象,建构的是人的博大气宇。
  严昭柱(中央政策研究室)摄影文学是创新的艺术,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王兆胜(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摄影文学的成熟在于她自身所焕发出来的生机与活力。
  滕 云(天津日报社)摄影文学乃物、我、内、外互生,文、史、哲、诗相涵。
  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开放的阅读”既是我们审视摄影文学的基本点,也是摄影文学所带来的一种新的经验;同样,它也是大众文化时代的一个总体性存在征候。
  邵 华(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文学是摄影与文学结合的纽带。
  党圣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读图时代的艺术新宠。
  叶廷芳(中国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王 琦(中国美术家协会)发展摄影文学,促进文化建设。
  欧阳中石(首都师范大学)摄影文学:鉴察天然物态,摹略意境人情。
  翟泰丰(中共中央宣传部)影像语言文学,文学百花新秀。
  黄健中(北京电影制片厂)如果电影、电视能从摄影文学中吸取营养,能够简炼、含蓄,注意韵味,一定不乏精品出现。
  陈 铎(中央电视台)摄影文学是在我心里萌发的一朵鲜花。
  刘俐俐(南开大学)摄影文学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文学现象。
  洪民生(中央电视台)开拓摄影文学。
  董良辉(中国文联)摄影文学的发展前景令人鼓舞,一片光明。
  程树臻(人民文学杂志社)摄影文学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是有生命力的。
  冯骥才(中国文联)摄影文学将成为一门有广阔前途和创造空间的艺术。
  犁 青(香港国际诗人笔会)摄影文学是一种独立的新文体。
  黄亚洲(中国作家协会)摄影文学,时空兼顾,美仑美奂。
  李希凡(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文学,典型瞬间与艺术审美的结晶。
  白 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天高而地阔,任重而道远。
  易中天(厦门大学)摄影与文学正在谈婚论嫁,但愿他们白头偕老。
  张颐武(北京大学)摄影文学可以成为中国文艺复兴的一个方面。
  王 宁(清华大学)摄影文学:一种新的文体诞生。
  张 法(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作为一种交叉形态,既体现了全球一体化,又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摄影文学:无限风光在险峰。
  陈复礼(摄影大师)摄影文学,前景广阔。
  蒋子龙(中国作家协会)摄影文学,生逢其时。
  张诗剑(香港文学报社)摄影文学是彩色的诗。
  蔡丽双(香港文艺报社)摄影文学:摄影深刻文学的底蕴,文学升华摄影的意象。
  陈忠实(中国作家协会)摄魂铸魄。
  张 平(中国作家协会)将人生留入永恒。
  张 锲(中国作家协会) 摄影文学是一个新的艺术形式,贵在创新。
  郑欣淼(中国文化部)摄影文学研究这块处女地,需要更多的人来开拓。
  铁 凝(中国作家协会)美在于发现。
  李存葆(解放军艺术学院)于瞬间里拥抱永恒。
  王 蒙(中国作家协会)形象与语言的联手。
  阎国忠(北京大学)摄影文学是有生命力的。
  余三定(湖南理工学院)摄影文学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有机交融而产生的新兴的综合艺术。
  陈建功(中国作家协会)气象万千光影间。
  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瞬间即永恒,快门与笔同在。
  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在光与影中寻找闪光的生活。
  阎 纲(中国作家协会)美在瞬间。
  曾镇南(中国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研究大有可为。
  王必胜(人民日报社)愿为宣传摄影文学研究尽绵薄。
  张 颂(北京广播学院)摄影文学,形神兼备。
  黄鸣奋(厦门大学)摄影文学:倩影妙文交相辉映,求新务实地久天长。
  叶 辛(中国作家协会)摄影文学让那些有意味的东西永远留在世间。
  吴元迈(中国社会科学院)愿中国摄影文学更加欣欣向荣。
  谭 谈(中国作家协会)摄影文学为历史定格,为文学造型。
  程正民(北京师范大学)文化所经历的最紧张,最富成效的生活,恰恰出现在这些文化领域的交界处,而不是在这些文化领域的封闭的特性中。(巴赫金语)艺术与科学技术联姻,文学与摄影融合,必定会在文化领域的交界处出现一片艺术的新天地。
  邓晓芒(武汉大学)文学是意识流,摄影是众生相,摄影文学相得益彰。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最为显著的艺术功能即在于它实现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有机结合。
  金元蒲(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谢铁鹂(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展摄影文学,繁荣电影艺术。
  徐 岱(浙江大学)摄影文学的魄力来自诗性。
  吴中杰(复旦大学)摄影文学:图像与文学结合的先驱。
  董乃斌(上海大学)摄影文学已成为文学大家庭中的一个新成员,对于摄影文学种种问题的理论探索,也已逐步形成文艺学、美学中一门新的学科。
  王富仁(北京师范大学)摄影文学是文学领域的“高科技”,是艺术世界的“尖端技术”。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视觉性与思维性的相互匹配是摄影文学的美学特征。
  蒲震元(北京广播学院)摄影文学是一种有思想、有灵魂、有情致、有艺术深度的读图艺术。
  王岳川(北京大学) 摄影文学是真正的图文时代。
  许 明(上海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新的学科诞生在稼接之中。
  姚文放(扬州大学)摄影文学:读图时代文类“内爆”的典型文本。
  马相武(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是前景看好的文化产业。
  赵宪章(南京大学)摄影文学既迎合“读图时代”的极速节奏,又不失“书写时代”的思想深度;既通过影像色彩的形象直观引逗眼球,又利用语言符号的哲理内涵启迪心智;既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满足大众品味,又赢得精英驻足反复玩味……
  丁柏铨(南京大学)摄影文学,前景看好。
  艾 斐(山西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在多元辐射与互动审美中创新。
  王向峰(辽宁大学)摄影文学是诗性语言的创造。
  陈定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对“诗与画”审美复合的追求。
  刘成纪(郑州大学)摄影文学的最高境界,不是摄影,也不是文学,而是两者共同呈示的艺术精神。
  简庆福(香港著名摄影家)繁荣摄影文学。
  李公剑(澳门著名摄影家)摄影文学,前景美好。
  周鑫泉(台湾著名摄影家) 发展摄影文学,促进人类文明。
  黄海澄(广西师范大学)摄影文学:艺苑奇葩,东方明珠。
  江 融(联合国摄影协会)摄影文学是“读图时代”图文并茂的最佳结合产物。
  尹 鸿(清华大学)摄影文学:图像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体裁。
  刘文斌(内蒙古师范大学)摄影文学是一门显学。
  冯宪光(四川大学)摄影文学,作为一种独立文体或艺术样式,以一种间性文本方式获得合法性。
  蒋述卓(暨南大学)摄影文学的特征在于“跨”与“融”。“跨”为跨艺术门类, 跨艺术文本,跨学科;“融”为言象意融合,再现与表现融合,具象与想象融合,科学技术与审美融合。“跨”反映了摄影文学的超越性,“融”预示着摄影文学的远大前途。
  刘中树(吉林大学)摄影文学: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诞生
  魏 巍(著名作家)繁荣摄影文学。
  牟心海(著名诗人)东方先生:摄影文学的创导者。
  滕守尧(中国美学会)摄影文学,永恒之美
  周来祥(山东大学)摄影文学把摄影与文学融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形式,是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耀眼的鲜花。它既具有摄影原生态的逼真性,又超越感性具体,飞翔在文学想象的世界。它不仅具有文学的幻想的无限时空,又超越理性的缥缈,具有历历在目的视觉画面。二者融合,互渗互动,相得益彰,把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审美境界。
  熊元义(文艺报)摄影文学促进人们成为艺术创造的主人。
  徐碧辉(中国社科院)愿摄影文学健康成长
  刘勃舒(中国书画院)摄影文学,马到成功。
  林 非(中国社会科学院)摄影文学显示出震撼心灵的真实。
  杨 辛(北京大学)摄影文学开创了意境领域,更富有现代诗情。
  王小慧(著名摄影家)摄影文学不仅是中国的艺术,也是世界的艺术。
  贺绍俊(文艺报)摄影文学是学术研究的处女地,大有可为。
  陆文虎(解放军艺术学院)摄影文学:读图时代新文学,文学传播新境界。
  蒋冰海(上海美学协会)摄影文学是时代的呼唤,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陈晓明(北京大学)摄影文学,贵在它的先锋性。
  张 晶(中国传媒大学)摄影文学的成长、成熟,正是人类社会的审美文化结构的深层需求。
  关仁山(河北作协)万里云山如画,摄影文学兴盛。
  谢有顺(中山大学)摄影文学从新的真实出发。
  赖大仁(江西师大)摄影文学,生逢其时,岂不繁昌。
  绿 岛(中国艺术家)大智大美的摄影文学。
  杨茂银(中国摄影文学家协会副主席)摄影文学是艺术创新的产物。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模式的创新,创新将会引领时代的风气和潮流,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脉搏!摄影文学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艺术的殿堂中独树一帜,引领并适应了时代之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审美空间和审美乐趣。它独特的审美效果和审美优势将历史和现实牢牢的定格在永恒的审美复合的瞬间,让创造者和欣赏者得到新的审美提升。摄影文学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它所开创的领域向更广泛、更开阔的空间延伸,从而使摄影文学走出一条别具一格的产业化模式。它所融合的诗歌、散文、摄影、小说、书法、美术、美学、摄像、朗诵、新闻、报告文学等艺术形式,无疑在审美复合的指引下,让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更加的光彩夺目。它以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体现模式,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当之无愧的承载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无疑是文化繁荣创新中最具代表的文化艺术。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历史进程中,摄影文学以传播先进文化己任,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使命,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它旺盛的艺术张力和无尽的艺术审美价值将会在神州大地绽放!
  李树榕(内蒙古师大)1+1>2的美学追求,是推进摄影文学发展的高境界。
  柏定国(中南大学)摄影文学的发展,一是抓住机遇,二是学派的形成。
  李正午(福州大学)摄影文学为美学增辉添彩,成为一种大有可为的新艺术。和人类面对艺术的两种精神需要。
  乔世华(南京大学)摄影文学是一种先进文化。
  陈宝生(西安美术学院)摄影文学是图像艺术与文学描述“审美复合”的表现。
  周 波(山东师大)摄影文学的兴起为迷茫的文学视野开辟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陈 欣(南开大学)摄影文学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影像文本。
  彭公亮(湖北教育学院)摄影文学给艺术文体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张学昕(辽宁师大)镜像与幻像是摄影文学的双重领域。
  朱忠元(兰州城市学院)摄影文学:“言”与“象”间的张力美。
  欧阳国仁(解放军艺术学院)摄影文学:好看好读好味道。
  萧 成(南京大学) 摄影文学是一种出现在各种印刷传媒以及电子传媒和动画片中的艺术形式。
  徐 珂(国家行政学院)摄影文学:一种新型媒体文学。
  赵奎英(山东师大)摄影文学:复合与间距放在首位。
  王彦霞(北京大学)摄影文学的优势在于它整合了摄影与文学两种文艺样式的特长,从而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拓展了双倍的发展空间。
  何金俐(北京大学)摄影文学在图像时代寻求真正的艺术创造精神。
  李玉平(南开大学)摄影文学:媒体总汇时间的艺术创新。
  高天庆(故事报)摄影文学同地球一样正常的运转着,发展着……
  刘悦笛(中国社科院)摄影文学,中国独创。
  琴 海(南京师大)摄影文学,方兴未艾。
  王丽丽(北京大学)摄影文学:文学思维对摄影的规训。
  李 霞(南开大学)摄影文学不仅发挥了摄影与文学在认知心理上各自优长,而且形成了二者的转型复合的良性互动。
  李建盛(北京社科院)摄影文学重塑审美时空。
  王炎(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东方先生创导的摄影文学正是在文学性和视角的意义上将摄影与文学联系起来,当然这个“视角”并不是一种摄影镜头运用的技巧,而是主体艺术性和创造性地展现。
  高迎刚(山东大学)摄影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大众文化”。本质上它还是对“大众文化”的一种超越。
  赵静蓉(暨南大学)摄影文学与社会理论的碰撞融合。
  郑元者(复旦大学)摄影文学:文学实验性写作的成功典范。
  刘起林(浙江大学)摄影文学:突破唯美,展现丰厚。
  阎玉刚(中国传媒大学)摄影文学:“图文对话”,审美张力。
  张宝贵(复旦大学)摄影文学不仅是情境的摇篮,更是平民的盛餐。
  赵遐秋(中国人民大学)迎接摄影文学的繁荣。
  许 鹏(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意与象的深层统一。
  朱宪民(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文学:真理之眼向着生活。
  王振民(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用光影描绘五彩纷呈的生活画卷。
  骆 飞(解放军报)摄影文学:寻求高层次的文化整合。
  胡智锋(中国传媒大学)摄影文学的出现,标志了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学科诞生。
  曾庆瑞(中国传媒大学)摄影文学,要把兼容性放在第一位。
  周忠厚(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新兴的艺术之花。
  潘天强(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凝固的人生,流动的梦。
  周简权(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既是开拓,又是成功。
  周雪静(中国文联)摄影文学:东方复调人生的吟唱。
  刘荣林(湖南理工学院)摄影文学:理想主义与情感精神的凝结与升华。
  李怀亮(中国传媒大学)摄影文学:影像与文字的“内爆”。
  林路(上海师大)摄影文学就是用光与影的纪实,结合文字的节奏和旋律,在这时空之间寻找最完美的“情人”,选择最温柔的时刻,在一个最合适的位置上,完成一次认认真真的约会。
  姜文振(河北师大)摄影文学:处理好画面与文字之间的关系。
  吴秀明(浙江大学)摄影文学:立足图像与超越图像。
  赖洪波(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新视觉文学的开始。
  杨彩霞(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是一门新的艺术。
  赵 琨(南京大学)摄影文学需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
  耿建华(山东大学)摄影文学:图文时代的影像与意象。
  李心峰(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类型学视野中的摄影文学。
  陈培湛(中山大学)摄影文学,从中国传统美学中吸收养份。
  云慧霞(高等教育出版社)摄影文学:大众传媒与精神价值重建。
  邹广文(清华大学)摄影文学:一种先进文化的代表。
  吴冶平(南京大学)影像文化时代的摄影文学,光明无限。
  黄学龙(华中师大)摄影文学是从文化转型的语境中诞生并成长起来的。
  红 孩(中国文化报)摄影文学:两眼间的一尺世界。
  郭冰茹(中山大学)摄影文学:阐释中的艺术再创造。
  田 春(暨南大学)摄影文学:图像时代文学的一条新路。
  宋建林(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文学,新的缪斯女神。
  邵 宏(暨南大学)摄影文学:掌握世界的新方式。
  杨俊蕾(复旦大学)摄影文学:图文结合的形式再造。
  范玉刚(中央党校)摄影文学,在技术关联语境下发展。
  郑凤兰(山东大学)摄影文学是一种先进文化在当代的创新形式。
  王世德(四川大学)摄影文学是时代的呼唤。
  陈仲庚(吉首大学)摄影文学:连通前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桥梁。
  冯振翼(吉林社科院)摄影文学:时代的需求,文体的创新。
  柯 可(广东社科院)摄影文学:文像辉映,情景交融。
  颜纯钧(福建师大)摄影文学:图像时代的文学样式。
  张朝霞(北京舞蹈学院)摄影文学:借光影绘人生,以图文写世情。
  饶先来(北京大学)摄影文学,灵魂与凝重。
  贾雪仙(云南大理文学院)摄影文学,不定与无穷。
  陈硕石(著名书画家)摄影文学,审美复合。
  余 虹(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领导图文新潮流。
  胡家祥(中南民族大学)艺术发展呼唤摄影文学。
  海 恋(香港作家)摄影文学,世界新艺术。
  庄伟杰(福建师大)摄影文学:徜徉于图像与文字之间的边缘文体。
  晓 雪(云南作协)摄影文学:以有限展示无限,把瞬间变成永恒。
  春 华(香港文艺报)摄影文学是一种新的艺术品种。
  管 管(台湾作家)摄影文学是把诗的魂灵站起来。
  向 明(台湾作家)摄影文学将诗的灵魂形象化,具体化。
  黄力之(上海市党校)摄影文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李联明(福建政协)摄影文学的倡导者与实践者正从理论与实践两路进军、双管齐下地奔向既定目标。
  徐晓力(复旦大学)摄影文学所带来的文学语言的节省和经济、摄影作品的情节化和意象化,正是为了双方地融合互补。
  田 欢(复旦大学)摄影文学,一个艺术类型发展的必然。
  郑素华(复旦大学)摄影文学的兴起,不是图像与文字的握手言和,而是一场图像向文字提出挑战。
  陈元贵(复旦大学)摄影文学,水乳交融。
  张常勇(复旦大学)摄影文学,诗画同源。
  毛巧晖(复旦大学)摄影文学,双向交流、相互诠释、和谐交融。
  盖 生(江苏淮阳师院)摄影文学是经典主义时代的报春花。
  陈雪虎(北京师大)摄影文学是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艺术。
  姚树君(北京大学)摄影文学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客观存在,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和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余岱宗(福建师大)摄影文学,错位互补。
  尹维新(华中师大)摄影文学中的摄影诗,就是契合这个现代审美思潮所降临的新生儿。
  李广仓(公安大学)摄影文学是一种复合性文本。
  张玉能(华中师大)摄影文学是时代的需要和审美反映。
  李建中(武汉大学)摄影文学:画中之诗,象外之意。
  刘 蓓(山东师大)摄影文学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而且具有强大的文化兼容性的渗透力。
  胡亚敏(华中师大)摄影文学:寻找自己的天空。
  黄 薇(兰州大学)摄影文学是一种多维复合的创新艺术。
  葛红兵(上海大学)摄影文学:声光时代的文学图景。
  刘莉莉(复旦大学)摄影文学: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刘 波(复旦大学)以审美复合为灵魂,用眼睛审美,用镜头思想。
  彭松桥(汉江大学)摄影文学:复合间性文本的独特艺术。
  黄震云(徐州师大)摄影文学,魅力无穷。
  黄 灯(中山大学) 摄影文学是视觉时代艺术发展的产物。
  张红秋(北京大学)摄影文学是图文匹配的协奏曲。
  张振华(复旦大学)摄影文学,涵孕万汇凭吞吐。
  李祖德(北京大学)摄影文学是一种复合性文本。
  朱宁嘉(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审美与技术历史地绽放的艺术之花。
  李继凯(陕西师大)期待西部摄影文学的崛起。
  罗昌智(长江大学)摄影文学的意境创造至上。
  李 怡(西南大学) 摄影文学,保留当今时代的“真实”。
  宋丽丽(清华大学)摄影文学:静默的叙事。
  欧阳友权(中南大学)摄影文学:图文时代的文学解魅。
  顾祖钊(安徽大学)摄影文学:追光蹑景赋诗魂。
  刘建淑(山东师大)摄影文学: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杨厚均(湖南理工学院)摄影文学,得天独厚。
  苗雨时(河北师院)摄影文学的哲学依据:人的感性与理论在实践中相统一的生存论。
  陈 辽(江苏社科院)摄影文学:以明智、色彩、图像显示的文学,具真实性、倾向性、审美性的摄影。
  方 珊(北京师大)摄影文学: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
  唐宋元(四川文艺出版社)摄影文学,水乳交融。
  王文芳(南京大学)摄影文学,走势看好。
  苑小平(安徽省党校)摄影文学是“见”的艺术(摄影)和“思”的艺术(文学)的结合,是感性和理性呈现于感性的结合,是“象”和“情”的结合。
  李祥林(四川川剧艺术研究院)摄影文学,在有机整合中双向建构。
  汪应果(南京大学)摄影文学:风光无限,雅俗共赏。
  赵 迪(摄影家)摄影文学,前途无量。
  雁 翼(著名诗人)成东方,摄影文学的掌舵人。
  顾雪生(军事记者)摄影文学:报纸副刊的靓丽风景。
  刘安海(华中师大)摄影文学的出现,既是各种艺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进一步强化的表现,又是社会生活,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发生变化的必然产物。
  郭 勇(华中师大)摄影文学是现代科技与艺术融合的产物。
  伍依兰(华中师大)摄影文学是寻求“实像”与”虚韵”完美结合的艺术。
  张 贞(华中师大)摄影文学对文学形式探索具有开拓性意义。
  梅 兰(华中师大)摄影文学:多元共存,平等对话。
  李 刚(华中师大)摄影文学具有新鲜的、旺盛的生命力。
  李秀丽(东北财经大学)摄影文学:魅力无限,风光无限。
  杨新磊(北京广播学院)摄影文学纵深拓展的美学之路。
  孙文宪(华中师大)人人都是摄影文学的创造者。
  杜 彩(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的艺术价值独一无二。
  韩 平(中国人民大学)摄影文学的神秘之门已经开启,里面必定是别样天空。
  林丹娅(厦门大学)我从摄影文学中获得了阅读的张力,感受的张力,从而进入了一种充满现实感的新艺术体验中去。
  李晓红(厦门大学)摄影文学体现了艺术门类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
  邹振东(厦门大学)摄影文学,碰撞而融合,融合而延岩,延岩而审视。
  桂 蔚(厦门大学)摄影文学:双重的乌托邦。
  詹迎春(厦门大学)摄影文学的深度和神性,给我的艺术思维带来新的冲击。
  程秋虎(厦门大学)孙绍振先生说的好:“在叙事和情感的提示之间,在画面与文字之间保持一种错位性张力是摄影文学的生命之所在”。
  徐 强(厦门大学)摄影文学呈现出摄影或文学都不曾有过的审美效果,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要。
  彭 勇(厦门大学)摄影文学大显身手。
  曹凌志(山东大学)摄影文学是摄影与文学自然联姻。
  侯 颖(天津大学)摄影文学,前景灿烂。
  王海青(天津大学)摄影文学,时代骄子。
  朱平珍(湖南理工学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摄影文学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学。
  周林妹(浙江丽水师院)摄影文学,互动交融。
  李冬青(中山大学)摄影文学的艺术魅力已经、正在和必将俘获越来越多的窥视者流连忘返的目光。
  吴 菁(清华大学)摄影文学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安静而广阔的空间,让人们去想象,去回味。
  唐 科(清华大学)摄影文学:影像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奇妙化合,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介的艺术。
  韦启文(湖北作协)摄影文学的产生是必然的,应当多培土、多浇水、多修整。
  陈美兰(武汉大学)摄影文学为大众的审美视阈拓开一片新天地。
  熊唤军(湖北日报)摄影文学的兴趣,是文学对“图像时代”来临的一种回应,或者说是“读图”对“读字”的冲击的结果。
  於可训(武汉大学)摄影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或艺术品种。
  谢克强(湖北作协)摄影文学是摄影之精与文学之血孕育的新生儿。
  衣向东(北京作协)摄影文学,桃花盛开的地方。
  杨海蒂(中国作协)摄影文学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的雪莲、绝顶的灵芝”,她是艺术思维中的牡丹。
  夏坚德(陕西作协)摄影文学,有你,就有更加美丽的故事。
  北 野(新疆作协)摄影文学,杂交之美。
  凌 翼(江西作协)摄影诗,其实就是摄影与诗歌这二者境界的再造;同时也是诗人与摄影家艺术交辉的亮点。
  薛媛媛(湖南作协)摄影文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潘 灵(云南作协)摄影文学就是摄影文学。
  荆永鸣(中国煤矿作协)文字不是画面的简单注释;画面不是文字的直观图解。摄影文学是一种超越文字与画面之外的文体样式。
  张行建(山西作协)摄影文学在嫁接的园地里,辛勤的探索者,同时也在丰获着。
  巴音博罗(辽宁作协)摄影文学给当代艺术领域增添了一份新的欣喜。
  王 松(天津作协)摄影文学使重叠的影像明丽起来。
  张春华(山东行政学院)摄影文学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态,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结 合的产物。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30:21 | 只看该作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31:57 | 只看该作者
摄影是摄影,文学是文学


07-04-13
   赵小雷  
陕西西安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

近几年来摄影文学似乎异常热闹,倡导者都将其视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于是一些国家级的报刊都纷纷推出了有关专刊,如《文艺报》(中国作协)的《摄影文学导刊》、《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联)的《摄影文学艺术专刊》等等,对此笔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其结果却令人无法认同“摄影文学”这一提法,更不要说它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定位了。看来看去都是照片+解说,不知所谓的“摄影文学”从何而来。  
首先,任何一个新兴的理论都是在争论中确立的,可关于“摄影文学”的理论却只有一片赞美之声,没有一点不同的看法,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这本身就不正常,要么是作伪,要么就是人为的炒作,而非科学的理论建树。因为既然它是新生事物,那就还处于发展阶段,也就还没有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由此就有讨论的余地,当然也就有讨论的必要。而它能不能最终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更不能由理论说了算,而是要由创作实践来决定的。可关于“摄影文学”的理论却给人一种盖棺定论的感觉,似乎它就是未来文学的方向。理论固然不必落后于实践,甚至可以起一种超前的先导作用,但这绝非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斗争的过程,否则它就不是科学的理论。历史上可曾有过这种没有经过斗争就确立了的科学理论么?  
其次,且不论“摄影文学”的创作实践,单就这些理论本身而言,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理论的成分,而是一种轻薄文人的相互吹捧和恶劣的商业炒作,其肉麻的程度已经到了令人作呕的地步。总括起来看,不外是这样三个方面:其一,将其与三个代表进行简单地比附,以三个代表中的先进文化来论证“摄影文学”的先进性;其二,将其与摄影技术的先进性进行简单地比附,以摄影技术的高科技含量和传播媒介的现代性,来论证“摄影文学”的必然性;其三,将其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诗画一体说进行简单地比附,以言、意、象的融合来论证“摄影文学”审美特征的创新性。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都是站不住脚的:  
所谓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就整个无产阶级文化的普遍性而言的,并非单指某一个具体的文化类型,而所谓摄影文学只是文学中的一个类别,如果说只有摄影文学才是先进文化的体现,那么其他文化形式呢?是否就不是先进文化的体现了?这显然是说不通的。而如果其他文化与摄影文学一样都是先进文化的体现,那么摄影文学的先进性又在何处呢?而它与其他文学的不同之处才是有关摄影文学理论的价值所在。但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其理论上的硬伤。这种观点认为:“富于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摄影文学当之无愧是一种先进文化。仅从物质文化层面来看,摄影文学是接受了现代物质文明的雨露滋润的,从其依托和传播方式来看,它是借助于承载信息文化的现代纸媒来实现的;而其重要创作工具照相机更是近现代高科技的产物。”(世华《摄影文学:一种先进文化的当代创新》载《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2001/8/31,以下简称《导刊》)在此,所谓摄影文学的先进性,不过是摄影技术的先进性,文学加上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就具有了先进性?那没有用先进手段的传统文学就不具有先进性了,就不是无产阶级文化的组成部分了?而说到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今天的中国并不比西方更发达,单就照相机而言,国产的远远比不上进口的先进,那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又如何体现呢?因此,所谓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就其精神内涵而言,而不是就它的物质手段而言的。正如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就其发展趋势而言的,而非就其现有的水平而言的,不要忘记,共产党是凭着小米加步枪打败了飞机大炮的,就其现实水平而言,哪个更先进呢?而先进的物质手段就一定能保证它所创造的文化的先进性吗?用电脑写的文学作品就一定比用笔写的先进吗?果真如此,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就该重写了。因此,摄影文学不能单凭其摄影技术的先进性,就“当之无愧是一种先进文化”,它还得有点别的什么东西,以区别于传统文学,从而体现出它的“先进性”来。但是很遗憾,从已有的文章来看,看不出这一点来。这种观点仍然是过去那种以简单的政治定性来代替严谨的学术论证的投机学风的体现,以为贴上三个代表的标签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不是把三个代表看作是一种活的方法论,而是将其作为死的教条到处套用,这起码是对三个代表的误解。由此出发,有的论者就认为,由于互联网、多媒体和影视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今的世界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影视文化,在这些论者看来,传统的文化形式已经不复存在了,它不得不打上影视文化的烙印,因而提出“图象时代的文学”的说法,在这些论者看来:“图象的直接性、直观性、当下性,不仅得到传统的绘画、雕塑的支持,而且得到摄影、电视电影、计算机等现代媒介技术的扩展,如今已经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最重要的对象”(《导刊》2001/8/17)。在此,且不论所谓的图象文学能否代替传统的文学样式,但就其与绘画的关系来看,影视和摄影等现代化的图象形式,能否代替传统的绘画呢?结论是显而易见的:绘画并不因图象时代的到来而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因为现代科技再发达,它也不能再现出人的心中之意象,而只能照出客观即有的,现实中没有的它再是高科技也是无能为力的,但现实美永远是有局限的,在此就显现不出人的创造性,人仍然是现实的奴隶;不但如此,既是高科技,就不是人人都能轻易掌握的,那么在进行艺术创造之前,人先得学会相应的技术,还得有相应的物质资料,人真正用到艺术创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必然要大打折扣,在此,人不但成为现实美的奴隶,而且成了技术手段的奴隶,即一个双重奴隶。而不论古今中外人们对艺术和美的定义有多大的分歧,创造的自由则是其中最基本的内涵。因此,不要说摄影了,就是用电脑“画”出的图象,也不能代替传统的绘画作品。而现代化的图象既然不能代替传统的绘画,它就更不能代替传统的文学了,与传统的文学相比,现代化的图象文化固然有其“直接性、直观性、当下性”,但正是这种直观性破坏了文学的心灵性,它对文学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文学的魅力正在于阅读的障碍上,正在于破解文本的审美信息的过程之中,而不在于它的结果。所谓的图象的直观性作为结果的直接呈现,使得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成了一般信息的获得,从而剥夺了读者在心灵中重构文本的潜在世界的权利,而欣赏的乐趣却正在于此,即心灵想象的自由。这就如同看电影或足球一样,要的就是个过程,如果有人在事先就将结果告诉了你,你还会觉得有意思吗?文学的诞生并非是因为没有现代影视时的一种替代品,相反,它却预先具有了对它的扬弃功能,它是为了心灵更高的旨趣而诞生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视觉等感观的某一方面的满足。因此,影视等现代化的艺术形式是无法代替文学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的。它们各有各的本质规定,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互相补充,在此用苏珊•朗格的话说就是,没有合理的婚姻,只有成功的强奸,意思是说,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的结合,必然要牺牲一方,而以另一方为主,如歌曲,就是音乐对诗的强奸等等。而所谓的影视文学,并非就是影视加文学,它作为一个偏正詷组,重点在后边的文学上,是写在纸上的,即剧本。而一旦拍成电影或电视了,就不再是影视文学了。活动的图象,都不能因加上文字而成为影视文学,那么死的图象,即照片怎么就可以因加上了文字而成为“摄影文学”了呢?如果说影视文学是准备要拍电影或电视的脚本,那么,所谓的摄影文学,就应是为了拍照片的脚本,即摄影是摄影,文学是文学,这两者是无法媾和的。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32:35 | 只看该作者
为摄影文学作伥的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以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意、象论和诗画一体论来证明摄影文学的合理性。言,当然是文学的语言了,意是作家心中的审美感受,这里的关键是象,它一是指《周易》的爻,二是指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或意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艺术形象,而非具体的物象。因而它与今天摄影里的图象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怎么能将这两者简单地相加成摄影文学呢?说什么,古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高科技的今天得到了完美的实现,这也太牵强了吧?摄影能拍出的只是物象,它能拍出作家的心象和作品中的意象吗?不错,物象固然也可以暗示出一定的意象,但既然是暗示,为什么却要用明指的方式呢?因为之所以用摄影,就是用它的直观性,那么给文学配上摄影的图象,到底是为了明示,还是为了暗示呢?而以所谓画中诗与诗中画为摄影文学立论,更是不得要领,苏轼所谓“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东坡集》前集卷十六《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强调的是诗与画的深层结构的相通之处,即,不论是诗还是画都不能停留在形似的层面上,而是要追求“天工与清新”的神蕴,这在其论王维的诗与画时说得更清楚:“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具体地说就是指,诗中要有如画般的意境,即形象画面;画中要有诗的韵味,即黑格尔所谓的“情致”,而不仅仅是对外在形体的描绘。但这绝非是诗与画的简单相加,而是就诗与画各自的审美特征而言的,在此,诗是诗,画是画,是两者在深层结构上的相通,而不是在外在形态上的消解。也就是说,诗中之画境,是读者通过对诗的语言的阅读在心中想象而成的,并非是用画直接描摩出来的即,读出来的,而非看出来的;而画中之诗味,是观众以视觉对画面的感知在心中品味而成,即看出来的,而非读出来的。前者是把语言在心中化为了画面;后者是把眼中的画面化为了心中的语言。在此诗与画各自吸取了对方的优长,而不因此失去其各自的本质,相反却得到了强化,即相得益彰而不两伤。  
但所谓摄影文学则不然,它的画面和语言只是简单地相加,它的组成形式不外是几张照片加上一段文字,它们不是吸取了对方的优长而强化了自我的审美特征,相反却仅仅是为了对方而存在,在为对方服务的过程中消解了自我的本质。更进一步,这种服务本身也是在帮倒忙,所谓画中之诗,应是看出来的,而不应是读出来的,即应该是隐藏于画中,并且就由这画面呈现出来,而不应由画面之外的另一类艺术形式把它揭示出来;同样的诗中之画,应该是读出来的,而不应是看出来的,即应该是隐藏于诗中,并且就由这语言呈现出来,而不需别的艺术形式将其揭示出来。因为,所谓诗中之画,或画中之诗,正是诗和画各自的魅力所在,而不是它们的缺陷,即不是因诗不能显现出它的如画之境,需要画来帮忙,也不是因画不能显现出它的诗意而要语言来帮忙。否则诗和画早就结合成一种艺术形式了,何必要等到今天。而几千年来,诗是诗,画是画,就是因其有各自的审美特征所致,而并非是由于现代影象的高科技所致,高科技只是诞生了摄影,它最多只能对绘画有所影响,但却不能代替绘画本身,对诗就更不可能代替了。所谓美感、韵味、神韵,作为艺术美的显现,都要含蓄,而忌直露,讲究的正是“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而摄影文学中的语言之于画面,画面之于语言,却以打破这种含蕴为能事,唯恐画中之诗不能显露,故以语言明说之;唯恐诗中之画不能明白,故以画面指明之,而且还不是用手工的绘画,而是以高科技的照片标明之。所谓审美者,关键就在一个审字,它的全部享受正在于破解美的密码的过程之中,而不在对其结果的了解上。现在,诗中之画被照片指明了;画中之诗被文字标明了,即结果直接呈现而出,审的过程不复存在了,那么美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所谓摄影文学,不是相得益彰,而是相得益妨,两败俱伤。摄影不再关注自己的本质特征,而是注重对文学的阐释,因而也就失去了作为摄影艺术的内在规定,而沦为一般的照片;文学不再关注自己的本质特征,而是以解说照片为能事,因而也就失去了作为语言艺术的内在规定,而沦为一般图片的说明文字。如果单就摄影而言,它讲究光线、构图、色彩、透视、画面效果等等,对此它可以作得很专业,也就很美,它不需要考虑别的什么;如果单就文学而言,它讲究的是语言的韵味,它可以就此下功夫,而不需要考虑别的。但现在将其搓合在一起就不一样了,如果是就一个主题来作,那么,或者是各作各的,或者是相互照顾,如此形成的结果就是,要么摄影是摄影,文学是文学而两不相妨;要么是摄影不是摄影,文学不是文学而两败俱伤。而如果是以某一方为主,而以另一方为辅,那么是摄影文学呢,还是文学摄影呢?从汉语的习惯来看,似乎应是以文学为主,作为一个偏正词组,文学是正,摄影是偏。但实际上文学在此则沦为了说明文字。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33:06 | 只看该作者
这从其创作实践上也可以看得很明白,就《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上所发表的作品来看,照片是照片,文字是文字,完全是两张皮,使人获得的只是一般的社会信息,而毫无审美信息可言。如《不一样的童年》(摄影纪实文学《导刊》2001/11/16),共有十张照片,每两张为一组,有反映童年时期城乡不同生活场景的照片各一张,共分为五组,将城乡的童年生活进行了对比。就文学而言,先是有一段17行的总的说明文字,然后是每组照片之间有一到两行不等的文字,以点明城乡差别的主题:乡下的孩子坐的是三轮车,城里的孩子坐的是摩托。通过这样的对比,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快乐的形式不同,但快乐的本质却是一样的”这一真理。在此照片显然占据了主要的位置,语言的作用只是让读者看得明白一些罢了,即仅仅只是说明每组照片的对比性。这样的文字有何文学性可言呢?再如,摄影随笔《惟勤与悟》(《导刊》2001/10/26),就是一张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的照片,外加一句话:“学书之道,惟勤与悟,勤能补拙,悟则生灵。此学书之妙途也。”李铎先生的照片照得不错,但这一是李先生本人长得好,二是像照得好(我就一直想照这样一张像而不可得),然而它绝不是艺术,否则所有杂志封面的美人头,或领袖像就都成了艺术品了。而就其对书法的“妙悟”来看,确是至理名言,然而也不是文学,因它只关乎理而不关乎情。那么将其凑合在一起就因而成了艺术作品了么?是像沾了言的光而成为了摄影作品,还是言沾了像的光而成为了文学呢?这两者间有何必然的联系呢,又怎样相得益彰呢?类似的摄影随笔还有很多,如王蒙的《无题》(《导刊》2001/10/19/)、汝信的《美的找寻》(《导刊》2001/11/9),在此有无他们的照片都无损于他们的文章,它们所起的作用就是让读者认识了这些作家和学者的面孔而已。至于其他作家的也不过是配上几幅照片,再配上几段文字介绍一下他们或她们的身世和文学主张,如陆文夫(《导刊》2001/8/24)、鈇凝(《导刊》2001/6/8)等等,这怎么就成了摄影文学了呢?它们与新闻又有什么分别呢?要知道作为文学的语言是一种“虚假的陈述”(瑞恰兹),在其能指与所指之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只是一种象征关系,是一种情感语言,而非指称语言,它并不一定要指向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摄影文学的语言则沦落到了指称语言的地步,即直接指向照片。所谓言外之意,味外之旨本来是隐含的,要通过想象才能感悟到它,而在摄影文学这里则是由照片直接标明的,从而也就无所谓什么文学的韵味了。至于摄影小说如《颤栗的夏》、《第六枚枫叶》、《心的抉择》者流,不过是将手绘的连环画变成了照相机拍的照片而已,即照片连环画。它虽然比原来的手绘图画清楚了,但却正是在此显出了它的局限性,既束缚了画者的创造性,又束缚了读者的想象性。至于以纪实文学改编而来的摄影小说就离题更远了,因为所谓纪实文学本身离艺术就隔着两层,在此它就完全成了新闻之类的东西了,如《青创会纪实》者流(《导刊》2001/7/20)它同以往的新闻毫无区别,是典型的会议报导,这里哪里有一丝一毫的文学的意思?纪实不假,文学则没有。在所有的摄影文学中,比较接近文学者,只有以自然景物为图画背景的摄影诗和摄影散文了,但它仍然是将文学的韵味具体化、明确化和直观化了,在此图画的弊要大于利,对创作而言,现实中没有此景,则无此诗和此文,照片完全受制于现实,诗文完全受制于照片。对读者而言,诗味不需咀嚼,照片一下子就呈现在你面前了,读者也不不需要和不可能再进行想象了,阅读的过程消解了,而成了结果的直观。对画中之诗而言也一样,想象、品味成为多余,诗已经给你说明了。因此,诗情画意,要么读,要么看(由画中),而不能既看又读。  
总之,摄影文学作为图与文的结合不是有机的相得益彰,而是机械的两败俱伤,文学并不会因现代高科技传媒的发达而失去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因为它是指向人类的心灵的,而心灵的旨趣是无法以摄影技术拍出来的,对于已经逝去的现实,它也是无法拍出来的,再造的只是外在的形体,而当时的情感氛围是无法以视觉的形式在现象界还原的,如中国古典名著的文本之与现代的影视剧然,哪一部是成功的?对读者而言,这些影视作品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可能,由于图像的直观化否定了接受者的想象,因而就是被动的接受。所以只要人类的心灵对自由的渴望一是不灭,文学就一日不会消亡。影视满足的只是感官,而文学慰藉的则是人的心灵。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34:38 | 只看该作者
摄影文学:从新的真实出发谢有顺

《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诞生以来,摄影文学这个话题的讨论正在逐步走向深入,但我认为,真正好的摄影文学,决不是简单的摄影和文学的结合,它应是这个读图时代新的文学表意方式的象征。
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从摄影真实观的演变说起。
据我所知, 自从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以来,摄影一直是以现实主义作为其根本特征的。这有点像古典艺术,基本的艺术方法是客观地呈现、复制事物的原型,所谓的“典型化”。这一百多年来,现实主义摄影大师们所推崇的“决定性的瞬间”,持定的就是这样一种摄影典型论。什么是“决定性的瞬间”?说白了,其实就是拿着相机到处寻找自己所满意的“典型”,以记录下那一瞬间的“真实”。在这点上,法国著名的批评家罗兰·巴特在《明室:摄影笔记》一文中说得很形象:“摄影把主体转变成了客体,甚或可说转变成了博物馆藏品:为了摄制第一张肖像照(1840年前后),玻璃屋顶下,灿烂的阳光里,主体不得不持久地摆着姿势;转变成客体不亚于受一次外科手术之苦;于是一种装置发明了出来,是种镜头看不见的假体,拍摄过程中,它支撑住身体;使其保持不动:这种投靠,是支持我将变成之雕像的基座,是遮掩我的想象之本质的胸衣。”(《文之悦》,17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持久地摆着姿势”,目的无非是为了塑造“典型”,使摄影机所凝固的,成为“典型”的再现。
尽管随着摄影技术的发达,到今天,制造“典型”已经不需要“持久地摆着姿势”了,但摄影艺术家们追求“决定性的瞬间”的渴望从未改变,他们普遍相信,只有“典型”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本雅明才会夸张地说:“照相机赋予瞬间一种追忆的震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39页,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但这样的理论很快就受到了质疑,尤其是观念摄影出现以后,“现实主义是摄影的基本特征”这个命题发生了动摇,“决定性的瞬间”也不再是天经地义的摄影目标。人们有理由问:那些非决定性的瞬间、那些在我们的生活中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瞬间,它们难道就不真实?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们的价值?这个驳诘,看起来简单,其实后面隐含着“模仿论”在20世纪所面临的根本危机:世界的真实早已不是它表面所呈现的那个样子了,现实主义遇见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个疑问,最早是在印象派画家那里被提出来的,他们共同发问:进入我眼球的光波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呢?在他们之前的自然主义画家,可以花许多的精力与笔墨去描绘人、自然和动物的本然面貌,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信心认为这是他们所看到的真实,而且并不怀疑这种绘画的意义。可是,这样的局面很快就被莫奈、雷诺阿、沙罗等几位早期的印象派画家打破了。在有没有一种“真实”存在的困惑获得解决之前,他们画布上的模糊是在所难免的了。
这个真实神话的解体,在20世纪的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影响了绘画的发展,也影响了其他一切艺术门类的革命——革命的动力都来源于对这个真实观的怀疑和反抗。小说、戏剧和音乐等,莫不如此。于是,真实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直到摄影艺术和动感影像(电影、电视等)盛行之后,人们又一次天真地以为,这些图片和影像能为“真实”提供最为有力的证据,可这个神话很快也破产了,因为电脑技术的发展,为图像的修改、嫁接、移位、制作提供了可能,照片就不用说了,即便是电影和电视,经过剪辑后也可以造成截然相反的效果。比如,前几年的电影《阿甘正传》,经过电脑科技的特殊处理,阿甘居然可以和肯尼迪总统握手,惟妙惟肖,没有任何破绽。以假乱真在今天已是常事,客观的真相完全消失了——正因为此,我更欣赏观念摄影,我觉得它有效地反抗了一种表面的真实,从而为另一种更为内在的心灵真实的敞开提供了可能。
摄影文学的崛起也具有这样的独特意义。它的价值,就在于借着摄影和文学的艺术相遇,寻找另一种的“真实”。如果仅仅通过摄影为世界记录一种表面的真相,或者展示一种图像之美,再加以文字的阐释,那就会大大缩减摄影文学这一新的艺术门类的革命性和独创性。苏珊·桑塔格说,“摄影自成文法”,我想,摄影文学若要获得自己的独立地位,也应该自成文法,建构起自己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摄影文学首先要反抗的就是俗常意义上说的“纪实”,以及想通过“纪实”来发布真实的冲动。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客观的真相已经消失,一切的真实都正在趋于梦想。而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即便是发展到直接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和快拍美学(Snapshot Aesthetic)这种形式,也不等于创作者就一定掌握了世界的真实。为什么呢?因为所“摄”之物如果不过是感光材料上的“影”而已,那么,谁能保证它不是经过了人工修饰和作假的产物?客观呈现世界和事物的原貌,对于艺术而言,已经没有多大的价值,它最终会被证实,所谓的真实(原貌)那不过是一种自我幻觉而已。必须看见,我们所生活的不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一个真实不断地被“类象”(simulacrum)和“仿真”(simulation)所取代的世界,一个“虚拟实在能使人造事物像真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140页,海南出版社,1996)的世界。“形象、照片、摄影的复制、机械性的复制以及商品的复制和大规模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是类象。所以,我们的世界,起码从文化上来说是没有任何现实感的,因为我们无法确定现实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21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在这样的境况下,摄影文学的意义不应该是表达世界固有的真实,而是要通过一种我称之为“仿真叙事”的方式,使自己成为这个“仿真”世界的叙述者和观察者。如果说文字文学叙述的是世界的“幻象”,那么,摄影文学叙述的就是世界的“仿真”状态——它既不是世界原貌的客观呈现,也不是扭曲的心灵表达(像一些先锋文学所呈现的那样),而是在创造一种新的图像文学的同时,抵达新的真实和审美。
也就是说,摄影文学既不是表现世界的“原本”,也不是表现世界的“摹本”,它最终所要表达的其实是这个世界的“仿真”状态。或者说,“仿真”是摄影文学的基本表意方式。它不以追求外在的真实为目标,而是借着出示一种与客观真实相似的“仿真”,使图像文学化、陌生化,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摄影和文学相结合的双重艺术效果。
确实,只有将摄影文学从旧有的真实观中解放出来,它才会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仿真”作为一种新的真实,并非为摄影文学所独有,但它确实是摄影文学所要追求的效果:通过“仿真”与“真实”间的差异,给欣赏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摄影无类,因为没有理据去标志摄影的此或彼;摄影或许渴望成为原生之物质,特定之物,堂堂正正,一如符号,足以使它步入语言的高贵领地……无论它怎样诉诸视觉,呈现怎样的模样,照片总是不可见的:它不是我们所见及者。”(罗兰·巴特:《文之悦》,173页)——“它不是我们所见及者”,表明它所呈现的比我们看见的要多得多,而这,恰好是摄影文学所着意营造的。我在《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上看到的许多摄影文学作品,很显然,作者都希望让我们看到比画面和文字更多的意蕴空间,哪怕是一幅肖像配一首诗,指向的也是精神的远方,灵魂的高处,让人遐想联翩。
但我觉得,关于摄影文学的探索还可更大胆一些,这样,它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就会更大,它所创造的艺术经验就会更丰富。摄影文学作品其实并不需要过于注重图文的纪实。既然是新的艺术门类,何不进行观念变革,对摄影和文学都作一些大的实验呢?——我一直认为,只有当摄影文学完成了对现实主义摄影、对“决定性的瞬间”的质疑,并开始走向自己所创造的“仿真”世界之后,它才会显露出真正成熟的面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09:21 , Processed in 0.0866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