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与文学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35:24 | 只看该作者
摄影文学:一种新的可能
金羊网 2002-09-19

www.ycwb.com
———摄影文学创导人、摄影文学家成东方访谈
  21世纪无疑是一个信息和读图的社会。
  时下人们经常提到的摄影文学和网络文学,就是这个时代的文化产物。而作为摄影与文学嫁接的艺术新品种——摄影文学在我国的空前繁荣和发展,则更是引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关注。近日,记者采访了摄影文学的创导人、摄影文学家成东方先生,就摄影文学的话题作了一次访谈。  


 一门正在兴起的复合艺术  


 记者:近来,摄影文学成为文学界议论的一个话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似乎读图成了一种时尚。摄影文学是图片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它是一种复合艺术,但也是一个新品种,您能谈谈摄影文学的情况吗?
  成东方(以下简称成):简单地说,摄影文学开始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它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兴的复合艺术。它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艺术特点,使它成为一门大众的艺术。这也是它自从诞生以来迅速地被广大读者广为接受和喜爱的原因。
  记者:摄影文学的创立和发展,不仅仅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而是满足了读者在步入一个崭新的读图时代的阅读渴望,同时也是对相对寂寞的文坛的一次不大不小的冲击。那么,您能谈一谈什么才是摄影文学?它与摄影和文学到底有什么本质的联系和区别?  
 成: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对摄影和文学作一个简要的说明。摄影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感光、色彩、技术等手段,运用独特的镜头语言,来表现事物一瞬间的永恒;而文学的主要功能则是通过语言的艺术,对人和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叙述,从而达到最终的创作目的。而摄影文学则是:通过现代传媒流行的、依靠现代复印技术制作的、按照艺术创作规律,经过一幅或若干幅连续的摄影画面进行表现的,运用文学语言进行说明和描述,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复合性艺术形式。审美复合主义是摄影文学的灵魂。说它是复合的艺术,主要是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的和谐交叉和有机结合。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对摄影文学的论述极富形象性,他说:“摄影文学是1+1=3的艺术,摄影是1,文学是2,它们的结合是3,3就是产生新质的艺术摄影文学。”另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王元骧,针对摄影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说过:“美学史上持续两千多年的诗画之争,让摄影文学创造性的实践,做了最新、最具有说服力的说明和回答。”另外,著名文艺理论家钱中文先生说:“摄影文学是新时代文学文体更新的先驱。”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目前摄影文学取得的进展与成绩吗?  
 成:关于摄影文学的体裁分类,目前主要有摄影小说、摄影诗、摄影散文、摄影杂文、摄影纪实文学和摄影传记文学等。《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创刊近两年来,除了发表一些摄影文学理论建设的文章外,主要以发表上述各类体裁的摄影文学作品为主。例如摄影小说《将军泪》、《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走窑汉》、《生活秀》、《坐在窗后的女人》等等;优秀的摄影诗与摄影散文诗有:《果实》、《永远的无题》、《东方红》、《残阳如血》等;摄影散文有《北京的胡同》、《又见桃花园》、《山边,那缕炊烟》、《背篓》等;摄影纪实文学和传记文学有《金三角:“地狱之花”》、《恐怖正在这里流行》、《中华鼓魂》等等。   在摄影文学取得轰轰烈烈发展的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摄影文学的理论建设。2001年和2002年可以说是摄影文学的理论年,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摄影家如王朝闻、徐中玉、钱谷融、孙绍振、杨匡汉、陈文超、陈思和、王元骧、雷达、
 另外,在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三个好消息,一个是于今年7月起,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已在“岁月如歌”节目中,正式开辟“摄影文学”栏目。二是第13届冰心摄影文学奖将于10月在北京现代文学馆隆重颁奖。自13届即2002年开始,冰心奖将增设摄影文学奖项。再一个就是“第二届全国摄影文学研讨会”,将于今年的11月份在北京召开。
  记者: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您对摄影文学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也就是说您心目中的摄影文学最理想的境界是什么样子?  
 成: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在2002年末或2003年间,正式成立“中国摄影文学家协会”,从而不断完善摄影文学的机构和组织,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发展摄影文学家协会会员;创办《中国摄影文学报》,摄影文学网站,恢复《中华摄影文学》杂志;待时机成熟之后,创办摄影文学传播大学,从而将摄影文学学科建设和摄影文学教材编写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办学为社会培养摄影文学人才。
 
 为伊消得人憔悴   

记者:多年来,为了寻找您梦中的复合女神,听说您大学毕业后就奔赴了新疆大漠,扛着沉甸甸的摄像机,走遍了克拉玛依油田的每一个角落;后来您又走青海、下海南,最后辗转来到了北京。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拼搏,作为摄影文学的创导人,您能谈谈自己喜爱它的初衷吗?您将它作为人生的至高追求所走过的历程是怎样的?  
 成:我在2000年第35期的《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摄影文学我的生命》的文章,那篇文章应该看作是我对摄影文学的一份宣言。在文章里我说:“摄影文学,我的生命。我热情歌唱是为了你,背井离乡是为了你,呕心沥血是为了你,日夜奔忙是为了你,满头青丝染成霜都是为了你……”这是我的心声,也是我在这条漫长的摄影文学之路上跋涉的人生轨迹的真实写照。
  说起来我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1956年出生在江苏省赣榆县一个农民家庭。1984年我进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于文艺理论家李联明教授。毕业后在《海峡》杂志社做过编辑,后举家奔赴新疆的克拉玛依。记得当时真可谓家无长物,只是用汽车拉了一车的书籍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就匆匆地来到了一望无际的戈壁大漠——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当时的工作是在电视台做摄像,扛着摄像机几乎跑遍了天山南北。在大漠荒凉的戈壁上,我用摄像机的镜头忠实地记录着我的青春和花样年华,记录着人与自然的巨大变迁。
  记得一个黄昏,一轮夕阳悬挂在天边,辽阔的原野上,牧归的羊群和一缕缕炊烟的影子,长长地投射在大地上,显得十分壮美。这不就是我苦苦追求的梦幻吗?于是,在我那架摄像机的镜头里,我终于发现了摄影文学,发现了那个复合女神。从此,摄影文学在我的脑海里牢牢地扎根了。那一刻我就意识到,我将把我的一生交给它。
  记者: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新疆的克拉玛依是您事业跋涉历程中的头一站?
  成:确实是这样。我在克拉玛依工作3年,回来时兰新铁路被冲跨了,我们一家三口在乌鲁木齐的一个小旅馆里困了半个月。当时我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于是我想到青海冷湖附近的一位朋友。我狼狈地卖掉了朋友送给我的两条“红雪莲”香烟,又把我爱人带着的那块“双狮”牌手表卖了50元钱,这样才算凑足了去冷湖的路费。于是我就来到了青海国家建材局茫崖石棉矿,再后来又转到了海南,又由海南到了北京。这一段的经历为时近20年,我也从一个青年一转眼就步入了中年。这期间我创作了长篇小说《雄性的太阳》,20集大型电视文学剧本《徐福》、专著《全球摄影文学新概念》等,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关于摄影文学理论的文章,后来竟被文坛戏称为“大棚车作家”,当时的名字叫做成昕。
  1988年来北京后,我终于有了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我加紧了创立摄影文学的步伐。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中国摄影报》等报刊发表关于摄影文学的一系列文章,同时正式提出了“摄影文学”这一新的术语和理念。为了筹备创立《中华摄影文学》,我曾先后拜访请教了文学前辈巴金、冰心、夏衍、老舍、曹禺;拜访了美学大师王朝闻、摄影大师吴印咸、高帆、袁毅平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鼓励。1993年《中华摄影文学》在北京创刊,随后相继举行了“全国第一届摄影文学理论研讨会”,2001年1月1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正式创刊。可以说,《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的创刊,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摄影文学开始走向成熟。  
 记者:这个过程中,您一定付出过不少心血吧?  
 成:有两件事情让我终身难忘。1995年11月,正是“全国第一届摄影文学研讨会”召开的前一日,我却突然接到一封发自老家的加急电报,电报的内容是“父亲病危,火速返回”,看到这封电报我两眼直冒金花,加上连日的劳累,便昏厥了过去。父亲此时命在旦夕,而研讨会又将在明天召开,我既是发起人又是主持人可怎么离开啊!
  两天的会议结束后,我便风风火火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到家后我远远地看到放在院子中间的棺木,我又一次昏厥在老父的灵柩前。
  1993年,为了《中华摄影文学》的早日创刊,我只身一人跑到江南一个小镇去筹款。可筹集资金在当今的社会又谈何容易!就在我一筹莫展的当儿,妻子焦急地打来电话,说小学就要开学了,女儿的入学手续还没有着落,孩子急得哭个不停。那一夜,我孤独地躺在那个潮湿而又肮脏的小旅社的房间里,辗转反侧,心中好不悲凉。后来《中华摄影文学》终于创刊了,第一期刊物出版的时候,我真的哭了。于是我翻开扉页郑重地写下了一句话“献给女儿成兢”。  
 令人欣喜和高兴的是,摄影文学轰轰烈烈地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自己的强有力的理论体系,并拥有了一支和我一样忠爱着摄影文学的庞大的创作队伍,有覆盖着各个阶层的乃至海内外的读者群体,看到这些真是让人又高兴又兴奋。
  记者:真没有想到您为摄影文学付出的代价竟是这么大。不过我相信,您做的这一切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后来者也不会忘记您这位摄影文学的开拓者的。我想,与其说您是一位英雄,倒不如说您是一位不屈不挠的战士。  
 成:这是我的事业,因为我热爱它。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38:31 | 只看该作者
文学与摄影的关系
赵晏彪






     这是一位报社总编出的命题作文,要求文字不多于五十字。虽然遵命而作,也写下了十几个字的话,但还是想把这个题目展开写一写,因为总编先生是约了两部分人写同一个题目。
一部分是作家,另外一部分是摄影家。我作为写家,谈摄影难免捉襟见肘,但摄影与文学的确是相通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目前作家队伍当中已经多人说改行也行,说弃文经摄而好,或者说是双栖,一不留神成为摄影大家了。尤其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的形式:叫摄影文学。就是用摄影的形式,加之简单的文字来表现一段故事或者一个内涵,一度也是很爱读者欢迎的。特别是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影爱好者们也在成倍地增长,用摄影的方式纪录下当今的世界,人民的生活状态,民族风情和人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对后人、对历史、对社会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谈到摄影,或者说喜欢上摄影,一是主动的,二是被动的。说主动是因为当年主持《文化周刊》,什么叫主编?我认为主编的功能一是能把握刊物的方向,二是能编辑;二者缺一不可。你不懂摄影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上版的图片;一张报纸,没有图片,从美学角度上讲不美观,从品种上讲缺少了一个品种。谁都知道这样的道理,作为一名编辑,你可以不写东西,可以不是一个好作家,但你必须是一个好的鉴赏家,你应该甄别出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什么样的散文是好的散文,能够百里挑一;所以基于此,我对摄影还是下了一点功夫的,认真研读了一些摄影大师的片子。因为作为主编,你应该是杂家,除了能够把握各种文体的作品和政治把关外,还应该晓摄影、知书画、懂设计。
而被动是从一句玩笑开始的。我们社里有个摄影大腕,他得过摄影界的最高奖:金像奖。一天,他兴致勃勃地将一组湘西风土人情的片子拿到我面前说,我给《文化周刊》拍了一组特捧的片子。他自我欣赏又不无自夸地说,这片子没治了。你看黄永玉的神态,那条大黄狗,这构图、这角度,这生活气息,这……还没等他自夸尽兴,我就把他的话拦住了。我说,摄影不就是把人放进那个框里吗?你牛个啥呀。
当时许多编辑在场,大家一阵哄笑。摄影家不服地说,这样,屋子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你随便拍,如果有一个人表示满意,我就请客。
说着我就拿起他的相机,一看,完了。真不知道怎么摆弄,机关太多。隔行如隔山。我放下相机转身就跑……说实话,我知道摄影是需要技术的,不但要讲究构图,懂得色彩,还要有审美观点,我只不过是与那个摄影大腕开个玩笑而已。
但这件事却激发了我,特意从一位摄影家手里买了一架二手相机,渐渐地被逼着学会了摄影。进入21世纪后,摄影热持续升温,图书的风格也随之起了变化,图文并茂甚至图片大有压过文字的趋势。这也使我加快了学习摄影、热爱摄影的步伐。但作为一个用文字吃饭的人,摄影水平还是属于业余爱好。近些年来周围的一些文友纷纷加入摄影大军,我也不甘寂寞,一边写文学,一边偶尔玩玩摄影,文学毕竟是主料,摄影只是配菜,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我越来越离不开相机了,特别是自从有了博客以后,图文并茂是一种趋势,有时只有几个字却贴上十几张照片,让大家评头论足,也很过瘾。
写到此,“文学与摄影”的感悟跳出脑海,写什么呢?自古长文章好写,短文字难就,但友命难违,便有了下面这段文字。
文学与摄影,犹如一对孪生兄弟。
文学,是用真挚之心,饱满的热情,描述社会与人生的酸甜苦辣。
摄影,是用沉稳之心,冷静的视角,捕捉社会与人生的真假美丑。
我爱文学,文学高在别树一帜。
我爱摄影,摄影妙在独具只眼!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39:38 | 只看该作者
摄影文学概观[zt]
 
     文学就是文学,怎么会有摄影文学?这种提法仅仅就在于提法么?其实,摄影文学在国外早就被有志之士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了。摄影与文学的结合,应该看成是照相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的突破,也应该看成是文学创作历程中别开生面的形象化补充。
     文学早于摄影,而被世人所接受、所掌握。有成就的作家、散文家和诗人,沤心沥血创作出来不少优秀小说、散文和诗篇,被世人视为传世之作,这大概已成为世界文学史一个重要的记载。但自电影发明以后,文学,特别是小说,便成为电影家猎取的对象,把小说(也包括一些散文和诗)改编成电影,又为众多的观众展示出文学本身无法展示的视觉天地,这也成为世界电影史另一个重要的记载。从文学到电影,实际上,是从文学的联想形像演变成活生生的直接的画面形像,这应看成是人类对自身形象的认识达到了无以伦比的境界,它起码解放了不识字者对人类形像与人类社会多面生活的认识和了解。而更关要紧的是,人类可以通过银幕以至后来产生的电视提供的屏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的视觉直感生活。尽管这种视觉直感生活,是从银幕中获得的,但已给人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照相机的诞生不过150年,人类认识它如同认识刚出现的电影一样(尽管电影后于照相机),都是从神奇、不解开始的,后来就说照相术吧,人们把它当成奇景幻影对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便逐渐认识到照相术,不仅仅是奇幻的,更与自身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于是出现了实用摄影,以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流派繁多的一门独立的摄影艺术了。
     摄影艺术的存在,要比电影、电视更易于人们接受,这是因为一些照相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款式类别多样的照相机和胶片,人们用钱便可以直接购为己有,一方面由于照相机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不仅仅可以用它作为追求生活美的一种极便当的工具,而且也开始运用照相机来为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服务,,所以出现了科技摄影、广告摄影和新闻摄影。
     但照相机的出现和发展,除了更加深入而成熟地完善了各种摄影门类,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更现实的课题,人们追求生活美,仅仅是家庭小照,初表纪实和艺术的点缀么?
     电影与电视的挑战是无情的,人们从不同的地域角度、民族角度、政治角度、生活角度、人情角度、社交角度、金融角度等等去接受电影和电影的信息、教化和娱乐,但仍嫌不够,人们还想利用手中早已有的照相机,即想力图从自身出发来满足一些这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常常带有一种自身的主动性,尽管这种主动性,并不是那么尽善尽美的,但人们自有了这种运用照相机的主动性后,照相机本身所要达到的价值,已开始形成了小家庭和小生活圈子的范围。不管人们这种力图满足自身求知欲望的目的,是否都能成功,但它提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们已开始认识到照相机作为摄影实用工具或摄影艺术工具的价值,已在众多的人当中产生了更加拓展的天地。
     这是一个潜在的无可否认的事实,它告诉我们:不仅仅是职业摄影家,也不仅仅是业余摄影家,就是一般对把握照相机有了一定资历的人,也都开始认识到照相机所具有的更加广阔的视觉潜力,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摄影家在不满足追求摄影的深化前景,就是一般掌握照相机的人(包括对摄影术有一定认识的观赏者)也开始在不满足地追求摄影的深化前景。
     摄影与文学的结合,便是人们追求这种不满足的深化前景的重要内容之一。
     摄影与文学的结合,正如电影与文学、电视与文学的结合一样,人们是寄于厚望的,尽管这种厚望在不同地域、社会,有着不同的追求目标,但起码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照相机不仅仅是家庭式的、自发式的,更应是社会的、大众式的。
     摄影与文学的结合,当然仍源于西方,开始叫连续摄影,后来叫摄影小说,还有摄影文学和摄影插图。
     连续摄影,已开始具备文学的基因,比如故事性和情节性,尽管还比较粗略或简单,经过多少年的变进与不断地成熟,后来出现的摄影小说就更带有浓重的文学色彩,不仅故事性不再是片断的而是完整成篇的了,而且情节性的丰富与完善,给人们观赏这种新型的艺术作品,提供了认识社会与生活更大的可能。
     摄影小说,这仅是一种名称的提法,正如沙发叫沙发一样,摄影小说的名称提法也是由国外传入的,叫摄影小说,并不仅仅局限在“小说”含义上,它有更宽的涵盖性,或者说应有它更为广泛的文学含义。所以,我们又叫它是摄影文学,道理也在于此。它同样可以是散文式的、诗式的或者是报告文学式的。所以,我们着重强调文学的某种样式,而是说它无论对小说、对散文、对诗等等文学样式都具有结合的可能,只不过在表达形式上,更趋于简练和生动罢了,因此,它的文学浓厚感是很强的。
     摄影文学的抒情,好象更为妥贴、明确,当然我们现在无论叫它摄影小说,还是摄影文学,都是在谈摄影与文学的结合关系。这种结合关系,作为一种应运而生的,存在用画面形像感人的新的艺术品种来说,无疑是具有自身的规律特性的。
     那么什么叫摄影文学呢?摄影文学是直观的连续摄影画面形式的视觉艺术,它是摄影和文学相结合,又包括着编导、表演、暗房制作和剪贴在内的综合性造型创作。
     它不同于一般连环画创作,重在于它鲜明的“直观”生活的生动,讲究实拍现场的人物活动和环境气氛。主题的表达,通过演员扮饰活生生的角色形像而体现,它虽然也像连环画那样具有连续性,但它更适于叙述故事而接近电影,但又不是活动的画面,而是在相对静止的画面基础上,经过跳切处理,最终构成表达故事的画面组合。
     摄影文学无疑要有合用的脚本,脚本是它最基本的条件。
文学性,是构成摄影文学的根本属性。它表现了脚本的思想、事件(情节)的内涵、人物的个性特征,是确立主题的直接依据。
     我们编写脚本(或改编小说、散文和诗),当然一定要力求主题的深刻。主题思想的完整性,决定了脚本结构的完整,脚本的主题思想一定要明确,因为主题的“混合、模糊、分散和多变”,就无法与观赏者发生正常的交流,而且也必然会损害或削弱一部摄影文学作品结构完整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这一切,还要依靠文学性文字与画面的结合(这一点,与连环画很相同),尽管在这方面不要求有过细的文字描写,但文学色彩应通过脚本,通过贴切简练的画外配文有机地渗透到再造的可视形像中去。照相性,也是摄影文学的一个基本特性,脚本应为照相这一表现手段创造先决条件。正如电影、电视剧本与一般文学体裁的不同,在于它一切为了电影、电视这一形式的艺术能量的充分发挥,摄影文学脚本与一般小说之所以不同,也在于它必须适合摄影对故事情节的的展开、对人物进行多方面的造型处理,包括符合拍摄的角度、位置和人物动作转成的运动轨迹,以及符合影(色)调、暗房加工制作和版面剪贴处理要求。
     摄影文学脚本,不仅仅是给人们叙述一个感人动听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脚本可以经过摄影造型语言的处理,最后在画面上给人们以更生动的感染,所以它必须充分体现摄影作为视觉艺术的表现能力。
     故事性和连续性,又是摄影文学具有的另外两个重要特性。这一点又与连环画很相似,但它更讲究实地拍摄的可能。它的连续性更讲究画面的跳切组合,构成摄影文学的基础,它最终关系到脚本再现画面的成败。在画面组接的连续性上,它与连环画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画面跳切很突出。所谓跳切,就是取消了中间阶段,从具体上说,就是省除了中间过渡性情节或动作,甚至省除了一些非过渡性情节或动作。
     摄影文学的构成,最终体现摄影文学的画面构成,从小说、散文、诗等转化成摄影文学脚本,再转化成画面组合构成体,是一个比较复杂而能够被人们逐步掌握的艺术创作过程,我想,只要认识和熟悉它的创作规律,就可以在创作实践中获得应有的收益。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0:29 | 只看该作者
当摄影遇上文学2011-05-30  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 

丹孃,熟悉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摄影技术与艺术表达上颇具实力,且不懈追求理想的摄影师。当她拿起笔,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时,其精彩可与她的摄影作品相媲美。流畅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折射出她的人生感悟与一座城市的昨日和今天……记得2009年的夏天,丹孃在上海新天地举办了《城市的岁月》摄影展,当时那些浓郁的充满人文色彩的作品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2010年,在完成了世博会的最后一次拍摄任务时,她兴奋地告诉我,她同时完成了一本和摄影展同名的散文集。
确切地说,这是一本描述作者本人心灵岁月的书,在一年的写作中,她努力从成长的往事中搜索对城市点点滴滴的记忆,在键盘敲打的每一个白天和黑夜里,她以一种自由式的散文体写成了一篇篇有温度有色彩的文章,这也帮助她完成了一次次精神的升华和思想的跨越。书中选择的照片大都以城市小品为主,有一些还是在世博会上拍到的,这些含蓄却充满张力的精美照片,保留了作者独特的眼光和一贯的唯美主义风格。 现在,这本图文并茂的散文集《城市的岁月》(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一个有思想善于思考的摄影人是不会停下追求的脚步,丹孃就是如此。长期以来,无论在平面媒体做摄影记者,还是在电视台任专职摄影,她一直追求照片的内涵而不满足普通的记录。当年,在我担任东方电视台台长时,她曾是一名勤奋的员工,她以高质量的照片保留下了当时那些精彩的瞬间,如:APEC的焰火、阿依达的盛况、野斑马的绚烂……以后,她在摄影教学领域里又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与学生交流文化与思想,深受师生们的欢迎。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我们民族百年的一个梦想,也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次集中体现,科技的创新、文化的传承、国民素质的提升,都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共同话题。作者利用这次世博会和我们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找到感动自己的文化和写作的灵感,也更深层次地思考关于人性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思考现代人所面对的财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她在书中把人的心灵环保作为重要的内容阐述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
文字是心灵的呼吸,图像是心灵的轨迹。我们看到的是一本凸显人文情怀的散文集,她可以让读者领悟到: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领域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和世界的链接,每个人都可能用心去实现不同领域间的跨越,体验生命的美好。
散文集《城市的岁月》序
作者:胡劲军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1:13 | 只看该作者
专题摄影中的文学修养问题
谢白

   专题摄影作品包括;报道摄影,纪实摄影和系列艺术摄影。专题摄影中报道摄影、纪实摄影其实就是用照片写文章。用照片的形式报道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果。用照片的形式评论所发生的事件,表明作者对时间的褒或贬。
   由于照片的直观性,以及照片所包含的巨大的信息量,使得专题作品深得读者的欢迎。它比文字更具体、更准确、更快捷地向读者传达信息。比文字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且不管读者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和语言是否相通,都能读懂。真正是一种大众的传媒形式,世界性的语言。专题摄影是一个讲故事的很好方法,构建一个故事的最佳结构,注入一个主题思想,发挥照片展示人物形象的直观性特点,用照片展示场景、现场气氛、矛盾冲突,优化图象语言就一定能拍出优秀的专题摄影作品。
   但是,由于照片直观性的特点,使得专题摄影作品的拍摄和编辑中,极易发生“直、白、浅、露”的现象,使作品缺少了回味,沦落到了“快餐食品”的地步。甚至渐渐失去一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读者。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专题摄影作品质量的关注。专题摄影作品是用照片写文章,我们有必要向文学请教,提高文学修养,提高专题摄影作品的品味和水平。
   文学,是一种幻觉艺术。他借助语文字做媒介,调动人们自身的生活积累,在人脑中产生幻觉形象。展现它的艺术魅力。它的表现力丰富,能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这实际上是在读者的脑海里进行第二次创作,这种创作富有层次,表现细腻,还能使用夸张手法。因此,他能使作品成为每一个读者自己的作品。
摄影作品是直观艺术,文学作品是幻觉艺术。直观的摄影艺术是否能向幻觉的文学艺术借鉴?摄影作品能否产生幻觉艺术的效果,让读者进行自己的第二次创作,使作品变成读者自己的作品?其实,照片也是一种媒介,摄影师也可以利用这个媒介,调动人们的生活积累,通过已有的图象产生联想,在自己的大脑里进行第二次创作。这是完全可以作到的。回顾摄影的历史。人所公知的“决定瞬间”的理论就是调动人们的生活积累,把拍摄到的一个瞬间扩展到“具有过去的残留,并映照着未来”的时段。这就是联想的结果。就是第二次创作的效果。这个瞬间蕴含着一个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充满现场的气氛,给人以强烈的生命力和运动感。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道理;照片虽然是直观艺术形式,它同样可以产生幻觉艺术形式的效果。照片中的图形、场景、动作、光线都具有隐喻性,都能引发联想。人物的动作、表情,环境的布置,光影的含义都因文化的不同,而对图象的解读有所不同。从图片上获取的信息也就有所不同。图片的大众化,可以比文字更具吸引力。
文学如何创作的?摄影向文学学什么?
文学创作首先强调作品应有一个时代背景,构成环境。为在其中活动的任务布置下一个合理的空间。环境的构成需要有氛围,自然的物质生活条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自然物质条件对认得行为、性格、命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是构建典型环境,并在其中塑造一个典型性格,并赋予典型性格的合理性。
照片在时代背景的叙述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许要大篇幅的描写,只需一张照片就能说明时代背景。也就是画面背景环境的有目的的选择。利用背景中的文字、广告牌、人物的服饰、环境的装饰来表达时代背景。摄影还能利用环境作一些隐喻;雷雨隐喻激烈,朝阳隐喻希望,厕所隐喻宣泄。摄影还可利用光影形成的影调形成氛围,影响读者的心情。通过直观形象刺激读者的生理感观,引发联想,使读者的心理发生变化。
照片在表达人与人的关系上亦有独到之处。拍摄人物的体态、神态、表达人与人之间,是和睦还是紧张,是热情还是冷漠。照片还能以一图胜千言的表现人物的职业、性格、修养、文化、道德水准。照片中的色彩还可以烘托氛围,帮助突出主题。如兰色,有隔漠、自闭、防范、宁静的含义,红色,有斗争、革命、疯狂的含义。照片对环境的重视,就是近来在摄影和影视作品中特别强调的,“环境参加叙事”的理论。就是文学的“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
文学创作中强调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生活是创作的素材和源泉。从社会生活之中进行生活积累,并感受生活。而摄影对社会的认识似乎还要来的更加复杂些。首先,摄影的创作必须来自生活本身。但同时摄影者还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总沉眠与生活之中,要冷静地面对生活进行深刻的思考。这样拍出的照片才能,深入生活发现素材,跳出现实发现思想和哲理。再到生活中去寻找可以表达这种思想和哲理的画面来完成自己的创作。这样拍出的作品才有思想深度。
摄影创作中的艺术构思,也面临同文学创作中一样的问题。既“写什么”,“怎么写”。摄影因为是从现实生活中拍摄画面,“写什么”就是一个发现和选择的过程。这与文学不同,文学发现了生活中的亮点,可以储存在头脑中,以后任何时候都可以取出来使用。而摄影的发现和选择有时需要再同一瞬间中立即完成。如果你错过了机会,你只能看着生活的亮点消逝,无法使用,留下的只是生活的经验和无限的遗憾。
在摄影创作中,困扰摄影者最大的也是“拍什么”,“怎么拍”的问题。“怎么拍”的问题,是一个技术的问题。怎样使画面不雷同,题材不雷同,表现角度不雷同。
“拍什么”是一个发现和选择的过程。如何发现和选择,这需要有敏锐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需要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做基础。敏锐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本质。这就是;不是你没拍到,而是你没看到。不是你没看到,而是你没想到。“拍什么”之中还有一个“为什么拍”的问题,“拍什么”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主题思想的问题,是表达拍摄者对生活的见解,表达作者思想的丰富度和深刻度的问题。既你的这次拍摄想表达给读者什么东西,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讲的是一个什么道理,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思想。只有拍摄者明白了“为什么拍”之后,才能解决好“怎么拍”的问题。任何技术的产生,都是为表达作品思想内容而产生的。明白了“为什么拍”,就知道用什么拍摄角度,用何种技法。
在摄影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表面上看要比文学作品容易些。其实也有一个人物形象是否丰满、准确的问题。摄影作品必然离不开形象。人物形象是否感人,是否动人,是否有个性,其气质、修养是否符合主题思想,亦影响作品是否成功。人物形象是否符合情节、环境、是否自然,决定着主题思想是否能自然而然地流露而不露痕迹。摄影作品不能向文学作品一样通过对话描写来塑造人物,但通过行为描写,表情描写和细节描写亦能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展现给读者。一长照片就可以把众多的细节同时展现给读者,由读者自己选择观看。
照片,虽然是一个瞬间的记录。但他依然可以表达矛盾的冲突,冲突包括集团间的冲突——战争,文明的体力间的冲突——体育,人之间的冲突——吵架、打架,思想间的冲突——宗教、文明与落后、新与旧等等。冲突市思想、性格的外延,冲突就是戏剧性。一幅摄影作品是否耐看,作品的思想性,戏剧性的冲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摄影作品喜爱表现过程,就是因为过程中有冲突,有矛盾具有戏剧性。
在摄影作品的拍摄和图片编辑的过程中,也如同文学一样有一个结构的问题。当今报刊、杂志上大量的系列照片不够精彩,结构是否合理仍是主要的问题。拍摄者在拍摄时就应想到系列照片的结构,图片编辑也要有很清醒的结构意识,把一大堆图片安排好一个合理的结构,使主题思想更加深化、突出,并以结构的要求去指导拍摄,使作品更加完善。
摄影是文学,是用图片书写的文章,是有独特个性的文学形式。摄影者应学习文学知识在具象的外表形式里多加一些文学修养的内涵,哲学思考的深沉。使中国的摄影不愧对这个读图的时代,为人民贡献更多更好的摄影作品。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2:04 | 只看该作者
访谈:摄影是我的文学2011-09-19 作者:罗世健 出处:博客










  摄影师皮埃尔·贡诺德来自法国,工作在西班牙。他的肖像摄影中有来自不同文化领域的影响,比如东欧的文学。
  摄影师皮埃尔与他的老朋友,照片中的“安托尼奥”合影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最好的老师
  问:你从何时开始拍摄西班牙的无家可归者?
  皮埃尔:我开始拍照很晚,因为我从未正式学过摄影,但我在生活中遇到了最好的老师。那时我还在巴黎学习经济学,我不太喜欢这个专业,但总得做点什么。当时是在80年代末,巴黎乃至整个法国都有很好的热爱摄影和推动摄影的氛围,那时我发现了自己心中的一批摄影大师。那时没有什么摄影画廊,只有美术馆里有摄影作品,而且不太被当成艺术品。那时我发现了布拉赛、曼·雷、罗伯特·梅普尔索普、黛安·阿勃斯等等,我认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在巴黎的美术馆或书籍中我看到他们的作品。
  毕业以后我去了马德里上班,拿着周薪。一年以后有件事情发生,就是我的一个兄弟去世了,这段日子非常难过,我有半年时间没去上班,那段时间我开始做自己的摄影,这是我最开始摄影的契机。实际上我拍的第一批照片就是肖像,给生活在我周围的朋友们,他们中有艺术家、音乐家、我的同龄人、来自西班牙其它地方的人、还有从非洲来的朋友,那是我最开始的项目,通过近距离接触去了解各式各样的人,他们就像我的家人。2002年我被邀请去日本,当然我在那一个人也不认识,我决定让时光慢慢流逝,逐渐进入这个城市。有一天我来到一个寺庙,认识了一些人,他们又介绍我认识了另外一些人,就这样一点点的,我开始在日本的一系列的项目,围绕着大阪。接着我又通过一些家庭的帮助,来到日本最繁华的地区,就这样一点一点的。然而如果我不认识这个人,我是无法为他拍摄肖像的,那对我来说是极少数的情况,也许唯一一次就是为山本耀司,三年以前我为他的一本书拍摄了封面,也就是他的肖像。我了解他的作品和他的天赋,我接受邀请给他拍照,只有几小时的时间,当时是给巴黎的一个时尚项目,我从没拍过时尚摄影,我只做符合自己风格的肖像,所以你看到我拍的山本耀司,和我其它的肖像感觉是一致的。但是在日本的各种项目让我开始学会和陌生人打交道,从日本回到西班牙以后我就开始了《乌托邦》系列。那时我意识到我不能只拍身边的人,举个例子,在我所在的街区里有无数无家可归的人,移民过来的人,失业者,没有社会保障的人,我是个摄影师我想为他们拍照。因为我意识到我是个摄影师,我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位置,我有另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这个系列的第一张就是《安托尼奥》,他生活在我们那个街区,以前是个拳击手,我和他聊了很长时间以后决定为他拍一张肖像,就是这张。
  《玛利亚》 作者:皮埃尔·贡诺德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2:42 | 只看该作者
相比于绘画我还是更喜欢文学  问:所以你是先拍了《乌托邦》系列然后有了《吉普赛人》?
  皮埃尔:我不太愿意称它为《吉普赛人》,我叫它《目击》,因为不管是吉普赛人还是无家可归者,这些不是我关心的重点,我关心是敏感的人,他们有一颗敏感的内心,然而生活背景上却是脱离这个社会的,出于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这也是我给作品取名《乌托邦》的原因。《目击》则是关于来自东欧的移民,他们大都是吉普赛人,在马戏团工作。我选择拍摄对象时主要是看一个人的敏感程度,我觉得愿意接受我拍照的人都是认为我们的心里有能够分享的部分。我拍一张肖像照时其实是有自己的一部分东西在里面,而拍摄对象看到照片时就像在看镜子里的自己,于是照片可以是我的镜子,也可以是他的镜子,我们能够相互靠得更近。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有不一样的背景,他们中很多人都没受过教育,但通常他们都会接受我的拍摄邀请。
  问:这两个系列初看起来并没有很大区别,你有这样的感觉吗?
  皮埃尔:没错,如果我给草场地的工人们拍肖像,看起来也会和马德里的无家可归者比较像。这是我的目的,我想探讨的是人性,以及人们生存的状况,并不是国籍或者背景,前者对我来说才是更重要的,我希望照片是人性的一面镜子。
  问:很多人认为你的摄影有很重的古典绘画的痕迹,你觉得呢?
  皮埃尔:对我来说,我的摄影更像文学而不是绘画,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是人性的注脚。我认为自己在内心里与俄国作家契诃夫更接近,或者阿根廷的博尔赫斯,美国作家福克纳等等,他们的作品都是关注一小部分人,然而透射着整个人性。我认为摄影更像小说。说像绘画的话我能够理解,黑暗的背景、人物的姿势、大画幅,更多是在于光线的使用。我如果为你拍肖像,用同样的黑背景和光线,并不会像古典绘画,那是因为我选择的拍摄对象们——那些遭受苦难的人的人性中有一种与过去的岁月相通之处,这是为什么能够让你想到戈雅、委拉斯凯兹、卡纳瓦乔等画家的名作。我也不能否认,最好的肖像来自绘画,因为那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摄影只有两百年。然而相比于绘画我还是更喜欢文学。
  问:具体说来,文学性在你的肖像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皮埃尔: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里有一个男人,这个人喜欢喝酒所以脸一直发红,但是通过作者对他面孔的描写你知道的不单单是这点,你能读出这个人的种种人生阅历,从他的神情、他的态度等等。从我的作品中来说,比如这张《玛利亚》,对我来说她不单单是个吉普赛人,她更像为某种神秘力量或某种智慧所造就,我希望不管是中国人、日本人、俄国人、非洲人……看到她的面孔,都能在其中发现自己。那是我们共享的人性。你和我都是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靠眼睛去判别表象,这是生命的秘密,也是一种戏剧性,是一种文学上的人性的戏剧。实际上这很难解释,这是我的一种媒介,摄影是我的文学。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3:13 | 只看该作者
最重要的和他们保持亲密
  《安托尼奥》 作者:皮埃尔·贡诺德
  问:你是如何做到能够在作品中挖掘出人性的呢?通过哪些方法?
  皮埃尔:很多方法,我想最重要的和他们保持亲密。当然我会选择,我会取景,同时如何选择距离。我想和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以及我的取景范围都是保持这种亲密的不同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尊重。
  就比如说我这次来到北京认识了一些朋友,已经有三四天的时间了,然而你并不能从这点上判断亲密程度;我在给山本耀司拍照前只与他接触了几小时,然而我知道这个人,富有天赋,充满创造力,他很酷,就在那里听着音乐,一个人呆着,我就会突然知道该怎么拍他。我说去你的公寓拍吧,我们就来到他的住处,自然光,一面深色的墙做背景,非常简单,然而足够阐述我对他的感受。
  所以对我的摄影来说,当与人接触时,观察和感受,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同样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投影。我想如果马丁·帕尔为山本耀司拍照,出来的照片会截然不同。
  问:黑色的背景是前期拍摄时统一处理的吗?
  皮埃尔:不一定,但我不会用后期的方法,通常都是拍的时候拉一块黑布,要不就是环境正好合适,或者内容上需要表现更多东西,比如那张小孩手里抱着他的鸡,有时会需要一些道具。
  问:《安托尼奥》那张其实和整个系列里的其它张都不同,其它的大都只有脸,而这张是半身像。
  皮埃尔:对,那是因为我在拍的时候发现当时的环境背景并不具有描述性,而是很抽象,像建筑,我感到这样的背景能加强人物的精神力度,让人物的张力更饱满。你能感到画面好像要被撑破了一样,我当时一看到这个情况,马上说太好了,于是拍下。
  问:你前面也谈到尊重,那么拍摄时你会打闪光灯么?我们也看到一些肖像的对象是盲人……
  皮埃尔:多数情况是自然光,也会打闪光灯,比如在晚上拍摄时。盲人的肖像都是自然光拍摄的,比如那张盲人少女,我拍她时她正在弹一次表演上弹钢琴,那个神态很难抓到。
  问:所以也并不是每张都是摆拍,摆拍的时候你会对拍摄对象做一些指导吗?
  皮埃尔:我拍摄的人都不是职业模特,我也不想指挥他们这样那样。通常的情况是,在熟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要开始拍了,拍以前我会让人物随便呆在房间里,只要他们舒服就好,我就在周围走来走去,观察不同角度,选择最好的背景和光线,慢慢找到最佳的那个点——时间和空间的双重意义上,然后把相机架在合适的地方拍下,有时甚至只有一张。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3:4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摄影肯定是西班牙式的
  《萨利玛》 作者:皮埃尔·贡诺德
  皮埃尔:“……那张盲人少女,我拍她时她正在弹一次表演上弹钢琴,那个神态很难抓到……”
  问:你使用什么相机,大画幅吗?
  皮埃尔:不,中画幅,哈苏,6×6裁成5×6。
  问:除了盲人以外,也有很多人身上有伤疤。除了这些表面的东西以外,你认为你所拍摄的人有哪些共性?
  皮埃尔:我们都有伤疤,不是吗?我认为他们的共性在于,他们都是非常敏感的人。你看这位妇女,生活在贫穷线上,每天为吃饱饭而挣扎,然而与她接触时我能感受到她眼睛里透出的那种光芒,那种洞悉人世的能力。他们的敏感,他们的优雅,他们的眼神比一般人更加锐利。
  问:你是法国人,但你生活在西班牙有很多年了……
  皮埃尔:足足22年,是很长的时间,但流逝得非常快。
  问:是的。可以说你身上有两个国家的文化印记,两种文化的冲击或交融对你的摄影有没有什么帮助或是影响呢?
  皮埃尔:我认为是的,一定有影响。我想我的摄影肯定是西班牙式的,当然不是说所有西班牙摄影师都拍的跟我一样……你知道Alberto Garcia Alix吗?他主要拍黑白,作品关于人的自由等话题,我们的作品很不同,但是有某种力量相通。而且你能看到我们都有西班牙文化的东西在里面,西班牙人的观看方式,也许。光线、黑暗、充满张力的面孔,人物的身体特征,你知道不同国家人长相是很不一样的,西班牙人跟德国人就长得很不同……还有人的创造力,而不是“工作狂”,这点与日本就非常不一样……总之我认为我的作品受我在西班牙的经历影响更多,相比于在法国的经历。
  然而有一点是很“法国”的,就是我作品中的亲密感,这样的感觉你能在法国电影里找到,法国电影有这个传统,很多导演……西班牙电影就不是,西班牙电影更具戏剧感,像阿莫多瓦。我的作品其实融合了这两点,戏剧感和亲密感。这是第一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关于皮埃尔·贡诺德:
  皮埃尔·贡诺德1963年出生于法国绍莱。自1988年以来,他在马德里生活和工作。他曾荣获:马德里欧莱尔摄影奖(2003年)、马德里艺术协会Purificacin Garca奖第三名(2004年)。 他的作品被西班牙萨拉曼加大学、美国芝加哥现代美术馆、法国巴黎欧洲摄影馆等机构收藏,曾在马德里、塞维利亚、里斯本、巴黎、巴塞罗那举办过个人展,参加过西班牙、瑞士、意大利、法 国、美国等举办的大型群展。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4:5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用文学的眼光摄影的男人

演讲者: 彭懿
        
      
一个用文学的眼光摄影的男人


    1日26日,雨雪纷飞,而我在这样的日子里看到了四季的色彩,因为幻想小说作家彭懿带着他的摄影作品来到上海图书馆,带给我们一场特别的讲座——当大地遭遇幻想。虽然我不曾读过他的作品,但今天让我认识了这样一位作家,亦或是一位摄影家。
    他是一个执著的男人。他曾经踩着泥泞的小路,爬着陡峭的山坡,淋着绵绵细雨……只为找到一处美丽的景色。他说,他喜欢享受寻找的过程。在一处景点花上几卷胶卷,只为拍得一张令他满意的作品。
    他是一个喜欢惊喜的男人。当他用反转片摄影时,往往能在照片上呈现出自己在摄影时肉眼所看不到的东西,而其中的所展示的美,往往令人惊喜,又常常让人怀疑那景色的真实性。
    他是一个善良的男人。用他的话讲,是个“内心脆弱”的男人。当讲座现场一个小男孩问他是否看过某一血腥事物时,他就是这样回答的。或许这只是他随口说说的话,但是也不难看出他的善良。当他讲到那胡杨林时,明显感到他内心的一种惋惜,一片片成林的胡杨被渴死,那场景恐怕令其终身难忘……
    他是个很真实的男人。当讲到他摄影途中的一次意外车祸时,他笑说:还好,之前一串佛珠去开光了,大家都没受伤。引起全场的笑声。在现场观众提问期间,他常把“……那要麻烦你今天破费一下了,去买我这本书,也好让我赚些买相机的钱……”这样不时地推荐自己的作品,又不似其他作家那样做作。
    他是一个谦虚的男人。著名摄影家朱恩光曾当着其他摄影家的面说:“你看看你们,你看看人家……”言外之意大家心照不宣,而彭懿只是笑说:“摄影是个职业,而我只是爱好。”他还说,自己家里的墙上空空,从不挂自己的作品,因为朱恩光说过,如果你敢把照片挂墙上,那么你就是大师了。
他是一个爱幻想的男人,许多事物他“宁可去想象”。想象各种凄美的场景,亦或是幽灵、妖孽、大树成精等诡异画面……
    当然,除此之外,他更是个热爱文字的男人,“文字与摄影皆佳的人并不多,可彭懿是个例外……”他一直以此来鼓励自己。
    总是梦见一座雪山,雪山下站着一位老得不能再老的老阿妈,她发出了一声地老天荒般的呼唤,来吧,我的孩子,来看看你的阿尼玛卿大雪山吧。我只是知道,这是我的命中注定,我必须上路了。——《独去青海》
    有一个男人,每年又会独自一个人千里迢迢地去看一片树,那片树总是让他双泪长流,尽管那片树下并没有长眠着一个他心爱的女人,但一到秋风乍起的日子,男人就会出门,那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很远很远的地方有片树》
    一天,当一个鬼魅般的女孩对我说甘南还有仙女的传说时,我毫不犹豫地就去了,我一个人在橘红色的夕阳下,顺着童年的感觉一路寻去,我一直走到了甘南的深处,那里还下着雪,那里有一个苍老的声音为我讲起了美丽的仙女的传说……——《三上甘南路》
    一天,一群想去稻城吼一声的男人聚到了一起,去那个大山耸立的地方,去那个神话传说还被顶礼膜拜的地方,我们只是想攀登上一个无人的山巅,像身披盔甲的战神一样吼上一嗓子,听到那一阵阵响彻山谷的回声,我们就会笑了。——《约群男人去稻城》

……
    他的文字不同于其它的摄影旅行笔记,美丽的图旁,附着他充满幻想的文字,似小说般凄美,而又耸人听闻。
    彭懿,一个命中注定的旅人,一个用文学的眼光摄影的男人,一个徘徊于人妖之间的幻想小说作家。(吴梦芸 2008 1 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08:56 , Processed in 0.1181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