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码摄影技术与影像革命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9:00:38 | 只看该作者
谈艺术与色情的分界:从乳沟文化大谈数码摄影技术
 时间:2006-10-21
  一大群摄影者围着一位漂亮的美媚拍照的摄影活动,不知道是从日本或是台湾开始盛行的,这种摄影活动为许多的业余摄影者提供了一个拍摄美丽模特儿的机会,因为通常除了职业摄影师之外,一般人是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要知道拍出一张美丽的美媚人像,除了摄影技巧要好之外,如果没有漂亮的美媚、专业的模特儿身段,再好的职业摄影师也难拍出好的作品。
  在台湾的摄影人口以男性居多,自然这样的人像摄影会就以女性模特儿为主,至少我还没看过专为女性业余摄影者所办的“帅哥摄影会”(其实我想真的办了,也不会有多少人参加)。有趣的是,这几年的人像摄影会,以时装摄影的类型来说,担任模特儿的美媚穿的一个是比一个辣,露的一个是比一个多,说是拍时装,再这样下去衣服的布料已经快要接近泳装了。 穿的清凉的模特儿,摆出的POSE当然与早期倚着栏杆露出甜甜的笑容那种完全不一样了,她们的基本POSE变成了手倚着腰、胸向前倾、头部微抬,而参加的摄影者拍摄镜头的角度从以前的平视角慢慢变成了高视角,为的,就是捕捉那道乳沟剎那露出时的美丽画面。
  这样的人像摄影活动,我个人把它引伸成摄影的乳沟文化。
  先别骂我,我没有对这种活动发出批判的声音,相反的,我跟大部分男性摄影者一样也喜欢这种活动,只是很可惜的这些活动办的时间我都无法参加,不然,保证我抽屉里的乳沟照绝对比谁都多。
  今天谈乳沟文化,不是要探讨这种活动的内容,而是想跟大家谈谈艺术与色情的分界。这个问题长时间以来争论不休,总是没有一定的结论。接下来我要大胆的提出我个人的看法,来告诉大家艺术与色情基本上是没有分界的,就算有把尺,也是在每个人的心中,长短不一。
  以前在摄影艺术与色情最常见的分界,大概就是有脱跟没脱了。现在比较广义一点,就是会不会让人产生淫斜之心。
  艺术可能是色情,色情也可能是艺术,没有人可以来当一个公正的裁判。色情是维系人类生存的一个大动力,没有情欲、没有乐趣,那么就不会有人想作爱,人类就等着绝种吧。别告诉我你是无性生殖下的产品,这个社会上有着太多道貌岸然的假学士满口的反色情,回到家后照样翻他的A书、或是压在女人身上干他所谓色情的事。
  情欲是每个人天生就会带来的东西,它是人性中很美的一个部分,也因为如此,荒木经帷的情欲作品常常能让我感动。一张拍出力道的色情照片如果也让我感动,即使我当时勃起了,那也是一张很美的艺术作品。
  放胆去拍吧,拍出你心中认为美的、有力道的、可以让你感动的作品,色情也罢、艺术也罢,重点是你自己已经得到了满足,别让一些假道学的框来把你给限制住。(信息来源:浙江在线)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9:02:12 | 只看该作者
数码看世界――新技术 新技法
    浙江传媒学院 胡晓阳
  • 发表于核心期刊《照相机》杂志2005年第9期
摄影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摄影术的诞生和进步完全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人类对影像记录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摄影实践又反过来推动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可以这样认为:摄影艺术就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的集合体,摄影是“开向世界的一扇窗户”,摄影者借助于摄影这样一种科技发明和科技手段观察世界并从中发现出美来。
随着摄影术的发展,摄影者用摄影术外观寰宇、内察心灵的方式和表达自己审美感受的摄影语言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摄影科技的进步影响着摄影流派的产生与发展。
涅普斯的“阳光摄影法”,是人类第一面“可以记忆的镜子”,但8个小时的曝光,使它失去实用价值;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 因为太长的曝光时间,仅适用于风景和建筑的拍摄; “湿版”摄影法的发明,使活动影像的记录成为可能,才有大量记录人类活动的照片留存于世。
著名的“f/64”小组和“纯粹派”摄影的诞生与大画幅相机和大画幅黑白胶片的使用有着直接的关系,“纯粹派”摄影家从摄影影像自身的特质,从形式的空间序列揭示了摄影美的本质特征。
20世纪30年代,小型相机和高速胶卷的出现,使主张在不被发觉的情况下用抓拍来表现人的本来面目的“堪的” 派应运而生。这一摄影艺术流派,正是利用了小型相机和高速感光材料的特点,从摄影的瞬间性特性,从时间序列揭示了摄影美的本质特征。
从摄影术及摄影艺术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运用不同技术特点的摄影器材和感光材料,其摄影的语言和观察客观的方式也大相径庭。当摄影进入数码时代,人们把相机分为传统的(以感光片为影像载体)和数码的,在器材、影像载体、拍摄技术、拍摄技巧、拍摄理念、拍摄心理等许多方面,“非传统”的数码影像技术颠覆了传统摄影技术。
那么,在数码时代,运用数码摄影技术的摄影者,尤其是数量众多的小型数码相机使用者,会以怎样的方式观察和认识世界呢?
不再“预想”?
A·亚当斯在论摄影中提出“预想”的概念,即在拍摄之前,在脑子里预先形成被摄体在照片上的最终影像。
从技术的角度讲,拍摄者揿动快门按钮时,光线进入相机,感光片上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潜影。这个过程看不见摸不着。已经曝光的胶片还要经过冲洗、放大等步骤才能得到可供观赏的照片。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可控变量很多,摄影者若非熟悉摄影器材和感光材料的特性,熟练掌握从拍摄到冲洗、放大每一步骤的技术、技巧,就难以获得想像中的精美照片。
从观察和认识客观的角度讲,照相机的“观察”和成像与人眼的观察和“成像”有差异,“预想”就是要以最终照片为标准,用“摄影的眼光”来看世界,而不能以平常人的眼光来看世界。
照片将立体空间成像为平面,人眼中的立体世界转化为没有前后距离的平面影像,原来的三维空间秩序在二维空间里可能会变得混乱无序。摄影者可以运用各种摄影技巧在照片上营造立体视觉效果,还原原有的空间秩序;也可以有意削弱照片的立体感,建立新的秩序。摄影师必须具备预测照片平面影像效果的能力。
人眼具有主观视觉,会只看到想看到的东西对视野范围内其它东西视而不见;照相机则比较“客观”会将视场范围内的景物皆收入画面。这样,人眼中非常突出的景物就可能被淹没在杂乱环境中。
拍摄黑白照片,照片上表现出来的只有黑白影调的差异,摄影师必须从色彩缤纷的客观景象中看到“黑白世界” ,并掌握控制黑白影调的方法。
镜头焦距、景深、曝光量、反差、快门速度、感光片、光源色温等等,也会是人眼所见与最终照片影像之间视觉效果大相径庭的原因。
在传统摄影中,“预想”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极难掌握的技术。爱德华·韦斯顿认为:“要想真正掌握摄影是困难的,……要在毛玻璃上事先看到印出来的成品,要在脑子里把影像通过各种加工的手续而成为最后的成品,并且要有相当的把握,知道最后的结果同原来看到和想到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数码相机的LCD取景器彻底突破了“预想”在技术上对摄影的限制,大大降低了掌握摄影技术的门槛。LCD取景器使拍摄者通过取景屏幕就直观地看到平面影像大致的最后效果,而且影像的浓淡、反差、颜色、黑白、饱和度、平衡色温等都可以预先调整设置,在揿动快门按钮前预先观察。拍摄后还可立即观看拍摄结果,不满意就随即调整重拍。
LCD取景器极大地降低了“预想”的难度,直接看到影像大致结果的拍摄使摄影变得简单、快捷,数码摄影成为一道文化快餐,给人以更多即时的快乐。但与此同时,摄影者可能会因此失去品味精确操控的技艺之美和期待结果的过程之美的机会。
有了LCD取景器,数码摄影还不能彻底撇开“预想”,摄影者依然需要掌握用“摄影的眼光”看世界的能力。
所谓构图并不仅仅是把被摄体放在画面的哪一个位置,而是以欲达到的照片最终结果为标准,运用可能的摄影手段强化影像的某一部分、弱化甚至隐没另外部分的过程和能力。有意或无意地用“摄影的眼光”看世界,几乎是摄影师的一种职业能力和习惯,在看取景器前,对客观景物在头脑中进行的选择取舍已经基本完成。抓拍时,“摄影的眼光”表现为对瞬间的把握能力。
作为艺术创作手段,摄影作品展现出的是拍摄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审美感受,这无法通过LCD取景器获得。工具的进步往往伴随着人自身技艺的退化,数码摄影的便利、快捷反而有可能使人的认识和感受能力衰退,而没有注入人的精神灵性的摄影作品常常是苍白的。因此,使用数码相机更要强调“摄影的眼光”的训练,更要学会“预想”。
“旋转魔法”
“旋转魔法”是某款数码相机的广告语。对于许多采用旋转LCD取景器设计的数码相机,这样的宣传一点不夸张。没有一台传统相机能像采用旋转设计LCD取景器的数码相机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以高、低、腰平的灵活角度和机位拍摄。
带LCD取景器的数码相机,其取景方式与传统相机的取景方式完全不同,摄影者不必将眼睛贴到取景器上。这样的取景方式,给摄影者以极大的自由度,尤其是旋转设计的LCD取景器让这种自由度发挥到了极致。通过完全不同于从前的取景方式,曾经熟悉的世界魔幻般地展现出全新的奇妙景象。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许多摄影者把数码相机高高举过头顶进行拍摄(图1)。不要以为将相机举过头顶拍摄仅仅可以避开前面人群的遮挡,机位的变化将完全改变画面中前后景物的相对位置,改变景物的透视关系。相机只是离开视平高度一、二尺,但画面效果改变之大会让人大吃一惊。
提高机位,画面中离相机近的景物位置下降,离相机远的景物位置抬高;降低机位,画面中近处的景物位置抬高,远处的景物位置降低。俯拍,高的景物离相机近,低的景物离相机远;仰拍,低的景物离相机近,高的景物离相机远。线条透视近大远小的规律会造成影像前后景大小比例的改变,比如拍人,俯拍时头大身子小(图2),仰拍则相反(图3)。
机位选择、视角选择、线条透视的原理在传统摄影里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具体做起来有时候非常麻烦、甚至难以实现。比如仰拍,用传统的非腰平取景器相机,要拍正上方的景物是非常困难的,若要精确取景必定会把拍摄者搞得头昏眼花。操作上的难度会让许多人对特殊机位、角度的拍摄望而却步,许多摄影者已经习惯于以视平高度拍摄,偶有一些以别人不常用的机位、角度拍摄的照片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采用旋转设计LCD取景器的数码相机则完全消除了机位、角度选择上的困难,甚至可以将这种选择发挥到极致。
仰拍时,拍摄者可以平视甚至俯视看取景器,完全不用仰头。
拍摄者可以将相机直接放到地面上,从旋转向上的取景屏中以一只在地面爬行的昆虫或老鼠同样的视角来看世界(图4)。这种体验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是生来第一次。
取景屏旋转面向拍摄者时,摄影者可以手持相机精确构图进行自拍;也可以把手伸到人无法站过去的地方拍摄(图5)。
……
“旋转魔法”给人们以全新的视野、角度来观察、感受原本非常熟悉的世界,前所未有地拓展了拍摄机位、角度选择上的自由度(图6)。通过可以旋转的LCD取景器,摄影者已经大胆地、戏剧性地创造出许多从前难得一见的画面,用全新的摄影语言和形式表达内心的感悟。
?“堪的”(candid)
“candid photography”意为乘人不备时拍摄。“堪的”派摄影家主张尊重摄影自身特性,强调真实、自然,主张拍摄时不摆布、不干涉对象,提倡抓取自然状态下被摄对象的瞬间情态。“堪的”派摄影大师卡蒂-布列松说过:“对我来说,摄影就是在一瞬间里及时地把某一事件的意义和能够确切地表达这一事件的精确的组织形式纪录下来。”并认为:“在所有的表现手段中,摄影是唯一能精确地把转瞬即逝的瞬间丝毫不差地固定下来的手段”。观察和表现客观世界瞬间形态无疑是摄影术的拿手好戏。
在数码摄影技术应用的早期,摄影这种捕捉瞬间的能力曾被大打折扣。“时滞”限制了数码相机对变化中的事物的反应速度,往往是看到生动的情景拍出来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看到很一般的情形拍出来却可能歪打正着出人意料的精彩。数码摄影技术发展到今天,专业单镜头反光数码照相机早已突破了“时滞”对抓拍速度的限制,但大量的小型数码相机依然为“时滞”所困。
小型数码相机是否也能“candid photography”?
“旋转魔法”为隐蔽拍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拍摄者可以把镜头对准跟视觉方向完全不同的方向甚至对着背后进行偷拍。这样,被摄者就难以判断拍摄者的拍摄意图,面对镜头显露出真实、自然的神情(图7)。即使在与被摄者面对面的极近距离,拍摄者也可在被摄对象毫不察觉的情况下,从容地从LCD取景器观察被摄对象的一举一动,并适时揿动快门按钮,而不必像传统相机那样盲拍(图8)。采用旋转设计LCD取景器的数码相机在取景方式上更适合于“candid photography”。
在克服小型数码相机的“时滞”方面有这样一种提法:数码相机可以狂轰滥炸,猛拍许多片子,回家后再从中挑出精彩的。其实,这种靠碰运气的方法,成功率非常低。
卡蒂-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这样认为:在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当这个决定性瞬间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列成最有意义的几何形状,而且能显示这个事件的完整面貌,摄影就是要抓住这一刹那。“决定性瞬间”是要拍摄者应用对瞬间的把握能力来捕捉的,猛拍一气反而会因相机的“时滞”错过事物发展的高潮。
传统摄影技术自动化程度不高时采用的打提前量的技巧,似乎更为有效(图9)。这需要拍摄者熟悉自己的相机,并能准确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即使拍摄者故意晃动着数码相机拍摄,这种预测能力也是非常奏效,与传统相机的拍摄技巧并无二致(图10,李越摄)。
但是,是否只有等待时机捕捉完美,才能表现出世界的本来面目。“非决定性瞬间”的提出对“决定性瞬间”的理论进行了反思。摄影中实际存在许多“瞬间变数”是难以精确控制的,偶然“闯入”或“闯出”画面的构成因素使许多照片“不具备‘任何一个元素都恰好在决定性的巧妙状态之下’,但它们确实很有即时的独特性格,很有不可取代的形象价值。” “‘瞬间变数’是摄影构成所独有的特定即时标记,它随身携带的真时性、现场感、时空变幻及框架张力等‘贵族血统’,是摄影方式立足艺术之林的特别身份证”。
“非决定性瞬间”将随意性、偶然性和多意性为其艺术属性。那么,小型数码相机的“时滞”有时恰好给摄影随意性、偶然性和多意性美学特质的发挥以更大的自由空间。既然数码摄影技术是“非传统”的,那么摆脱传统摄影方式观念的束缚,不刻意追求经典的、完美的瞬间形态又有何妨。小型数码相机慢,慢就让它慢到极致、慢出自然天成。或许,揿动快门按钮后无法控制、难以预料的“下一刻”的影像,更符合现代人衡量艺术价值的尺度(图11)。
“无敌”微距
罗丹大师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就摄影而言,必须用“摄影眼光”而非其它艺术门类的眼光来寻找和发现世间之美。而且,摄影对美的发现和表现,是与所具体应用的摄影技术手段及其设备相联系的。
微距摄影照片常常令人感到诧异,原本非常普通的物体在微距镜头下显现的细节之美、精微之美是人们从来或者已经许久没有见过。成人习惯于用“司空见惯”的眼睛去看世界,一切都失去新鲜感,孩提时趴在地上不厌其烦地看蚂蚁搬家的情形已成遥远的过去。但微距镜头让人们重新以探寻未知的眼光去看、去发现。
在传统摄影中,专业的微距摄影器材把大部分普通摄影者都拒于微距摄影之门外。在这一点上,数码摄影尽显其平民化的特点,极低档的小型数码相机却普遍拥有强大的微距功能。2cm甚至1cm,人们竟能如此迫近地重新审视极普通的物品。小型数码相机的微距功能几乎所向披靡、“无敌”天下。原本在正常距离下表现为质感的物体表面在极近的拍摄距离下转变为形和体,一段树皮,一片切开的苹果、黄瓜在“无敌”微距下竟然如此美丽(图12、13、14)。 “在摄影中,最微小的东西也能成为伟大的题材。”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微距让我们触摸到造化的神奇、生命的律动。
数码摄影以与其技术特点相应的语言和表现方式,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开拓了摄影表现的新疆界。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对于数码摄影,摄影者观察、认识和赞美自然、生命,观照自己的心灵的应该是 “数码摄影的眼光”,即基于数码摄影技术特点的、能够获得独特审美感受的眼光。
(照片除注明外均为本文作者所摄)
参考文献:
1、丁尊新,《摄影美的本性与创造》,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出版
2、任一权,《世界摄影艺术流派图谱》,西湖摄影艺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
3、李世雄,“瞬间变数-摄影构成的即时标记”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9:03:15 | 只看该作者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9:04:11 | 只看该作者
数码时代建立“数码创意摄影”新艺术门类的意义


  作者:芶雁


  摘 要:在数码图像处理技术高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数码像片的后期处理和二次创作变得相对简单和容易,因此,在摄影界引发了如何限制数码艺术创意摄影作品后期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度的思考。针对此类问题,本文通过重新定义和认识数码摄影时代的像片及图片概念,在数码摄影、数码像片与数码艺术创意图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数码创意摄影或者数码摄影画新艺术门类的观点,对解决当前数码摄影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码摄影;数码像片;数码艺术创意图片;数码创意摄影;数码摄影画




  在传统的胶片摄影时代,对于像片的后期处理加工,可谓是绞尽脑汁,一切可用、能用的技术手段都可以尽情使用。什么影调分离、中途曝光、素描、浮雕、多底合成等等暗房特技,作为技术上的独门绝技,天马行空的后期处理技巧曾一度成为大师身份的体现。可是,进入数码摄影时代,这些当年神秘高深的技术,在数码图像处理平台上已是小菜一碟。正是由于如此现状和原因,如今,任何一位具备一定艺术造诣并懂得数码图像处理软件应用的普通人都可以做出所谓的大师作品,因此,现实中就出现了一些像片与图片的困惑问题,例如:忽悠了千万网民的“巨人遗骸照片”,迷惑了全国公众的“刘羚羊”、“张飞鸽”等为了某种效果或目的引出的图片后期二次加工处理的问题,以及那些在全国摄影大赛中,通过合成和特效处理而屡屡获奖的“像片”。这些使人困惑的状况和现象有必要让人们坐下来,为了摄影艺术的未来,认真审视和考虑数码摄影与数码艺术创意图片设计工作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 重新认识数码摄影时代的像片及图片概念
  由于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引出了如何区分像片和图片的相关问题,而这类问题的本质应该是数码摄影后期处理与数码艺术图像或图片创意设计之间关系的划分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数码摄影时代的像片及图片的概念加以重新区分和定义。
  对于像片,应该从摄影艺术的工作或创作流程加以定义。摄影分为前期拍摄和后期出片两个互相关联的阶段,前期是照相机对原始场景的相对真实的记录,所谓“相对真实”,是因为透视原因,或使用鱼眼等有畸变的镜头,或者采用动态拍摄等方法时,会造成真实场景影像的变形,这种变形相对原始场景来讲是非真实的。后期是在前期拍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处理后输出的原始场景的还原影像,所谓“适当处理”,应该是在不脱离照相机记录的原始图像信息的基础上对像片进行的修改和加工。所以,可将像片定义为:经过镜头拍摄记录、保存并未脱离原始图像信息而制作的图片。此定义所强调的是“通过镜头记录”和“原始图像信息”的特性,不是经扫描、绘制,或者经图片库获取后进行再加工和处理的图像信息。
  对于图片,可定义为:通过任意的图像创意设计手段获得并输出的图像,包括扫描、绘制、设计、处理,或者图片库获取并再做加工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这种任意的加工和处理,就包括多底合成等各种“造假”技术。在图片的定义中,强调“间接获取”,以及“处理”和“设计”,而不是“直接记录”。因此,可将这类工作,称为数码艺术图像或数码艺术创意图片设计工作。在此定义基础上,可知像片也是一种图片,反之,图片不一定是像片,除非它满足像片的定义。
  但是,在数码摄影时代,对于像片,必需强调是经过镜头拍摄记录的并未脱离原始图像信息制作的图片,也就是说,虽经镜头拍摄获得,但在后期做了某种创意加工处理,从而使浏览者根本无法分辨原始场景的本来面目的情况,或者是现实和自然界中不可能发生的现象与场景,不能再算作像片,只能算是图片,再严格一点,凡是“多底合成”类的“像片”都作为数码艺术图像或数码艺术创意图片对待,以便区分像片和图片,减少像片造假的困惑。
  二 界定数码像片与数码艺术创意图片的必要性
  同样,借助于数码图像处理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前让人望而却步的图像处理设备的成本和技术门槛迅速降低,高精度的胶片、图片扫描仪、绘图板、压感笔已成为行业内很普通的常用设备,同时,用于图像处理的功能强大的软件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使像片、图片的编辑修改、移花接木、甚至无中生有,变得十分简单。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照相机拍摄,而采用二维、三维图像设计软件,就可以设计、绘制、渲染出一幅幅超写实的“像片”。另外,在平面广告招贴设计等工作中,设计师也常常采用各种图片库的像片及图片资料,进行编辑、排版、组合,设计出符合某种创意主题的新的“图片”作品,而这些“图片”是在摄影工作已全部完成的基础上,或者说完全没有经过摄影工作流程而进行的一种二次创作。当然,这些绘制的“像片”,实际上应该算是图片或数码艺术创意图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G图片或图像。这些拼贴出的“像片”,按理也应该算是平面设计的范畴,不能算是摄影作品。可是,类似的图片或图像作品,我们却常常在各种摄影大奖赛的获奖作品中见到,大有替代真正摄影的趋势。
  此类情况告诉人们,在数码时代,“像片”是完全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或绘制得到的,同时,“像片”也可以通过像片和图片剪贴、拼合得到。而且,数码艺术图像创意设计技术还可以实现摄影不能得到的效果,比摄影更强大,若不做界定,将来数码艺术创意图片完全有替代像片的可能,对一门古老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是不利的,也是不应该的。
  基于目前这种摄影与设计、像片与图片混淆不清的状态,要想保留具有160多年发展历史的摄影艺术之特性,使之长存而不至于消亡,使数码摄影和数码艺术图片创意设计能够共存和发展,通过像片及图片的概念性定义区分界定数码像片与数码艺术创意图片之区别是十分必要的。
  三 建立数码创意摄影或数码摄影画艺术门类的益处
  多年来,通过数码艺术图片创意设计技术,采用拼贴、合成和特效处理等方法获得的图片,一直受到各种不同声音的非议,同时又在各种比赛和展览中得到一些评委及受众的追捧和认可,这种现象,说明此新事物有它存在的道理,人们常说存在即是合理的,所以,就没有必要去排斥它、反对它,而是应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建议摄影界正式建立数码创意摄影或者数码摄影画这样一种艺术门类,或者艺术专题,专门应对后期二次创作的数码艺术创意图片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并在今后的综合摄影展中都设立这样一种专题或分类,使这类图片出现在它们应该出现的展台上。当然,按照前述概念,此艺术门类将有别于纯摄影艺术,其作品应归属二次创作的数码艺术创意图片类,其特点是经过合成、修改等后期处理的具有摄影元素的图片,不再是纯粹的像片类。
  在此门类中,允许任意使用传统胶片、传统像片、数码像片、图库图片、扫描图片,以及通过软件设计或者绘制得到的图片素材,在数码后期处理技术的帮助下做合成、修改等艺术处理得到新的艺术图片。但是,需要规定数码创意摄影作品的构成元素中,至少要有一份摄影或像片元素,否则,就成了纯CG图片,而与摄影无关了。另外,提供作品时还必须同时提供所用到的原始素材像片和图片等资料,以防止弄虚作假。
  这种将摄影艺术门类扩充的方式,使数码创意摄影有别于纯粹的,忠于传统的艺术摄影和数码摄影,成为一种具有摄影元素、计算机图像处理风格和绘画特点的新兴艺术品种。这样做,既可以为纯摄影艺术保留生存之地,也为数码创意摄影开辟一片“为所欲为”的新世界。同时,爱好数码后期处理技术的人们也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艺术舞台和发展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不管是否是直接通过摄影手段获得影像,一切能够实现画面审美情趣,体现创新意图的拍摄技法、暗房特技、计算机图像软件滤镜、图层叠加、通道处理、蒙版拼接、模式混合,甚至绘画手法等等都可以充分运用。摄影师、艺术家可以不受拘束,自由发挥想象,创造出任意的、抽象的、具象的、写实的、写意的、自然界存在的、不存在的、空间的、平面的、色彩的种种优秀的二次创意作品。
  这样一来,可使纯摄影与数码创意摄影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使数码创意摄影既可以独立,也可以作为摄影艺术中一种专题摄影存在。这二者的关系就像摄影与绘画,或者像绘画艺术中的油画与国画;书法艺术中的软笔与硬笔书法一样,即保留各自的艺术特点、艺术韵味,又给各自留下发展空间,对艺术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将有极大好处。
  有了这样一种新的艺术门类,今后凡是合成的、过度处理过的摄影作品都可将它归类为数码创意摄影图片类。在此基础上,对于过去胶片时代的历史问题也可以一视同仁,比如,郎静山、杰利•尤斯曼等大师们采用传统多架放大机或多张底片在同一画面上做影像叠合而成的作品,虽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暗房制作技法,不是数码时代的产物,但一样是在摄影像片素材基础上的二次创作,因此,也不能再算作普通像片而应作为图片对待,可归为数码创意摄影图片类,因为,数码创意摄影图片类允许任意使用传统胶片、传统像片经影像合成与修改得到作品,否则,大师的属摄影作品,是像片,无名小辈的算图片,则像片与图片的混淆关系将永远无法分清,对纯摄影和数码创意摄影各自的发展都无好处。
  因此,采用这种新的分类方式,将可以较好地解决摄影与设计、数码像片与数码艺术创意图片之间的冲突和混淆不清的关系问题,消除争议和是非,也可以避免较长时间里,摄影界对过度处理的“艺术类摄影作品”还算不算摄影作品的困惑,将不会再有艺术类摄影作品可以处理到什么程度的讨论出现,从而有利于数码摄影和数码创意摄影艺术的大发展。
  由于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技术的出现,给好不容易获得艺术地位的传统摄影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影响,为了各自的生存与发展,建立数码创意摄影或者数码摄影画这样一种艺术门类,将后期二次创作的作品分流出来,成为名正言顺的一种艺术,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其重要意义是将传统的纯胶片摄影、现代的纯数码摄影、以及发展中的数码创意摄影看作是同一艺术形式下的三种艺术分支,从而可以清楚的界定像片与艺术创意图片的特点和差异,较好地解决摄影与设计、数码像片与数码艺术创意图片之间的关系与争议问题,使新老艺术都有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芶雁(1956-),男,成都大学动画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电脑美术、数码图像、网站及多媒体应用技术的教学研究工作。
  Digital time establishment “digital creativity photography” new artistic category significance
  Gou Yan
  (Dept. of Animation,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 China)
  Abstract: I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high speed development and the popularization time, digital photograph's later period processing and two creations become relatively simple and easy, therefore, how initiated in the photography to limit the digital art creativity photography work later period th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he degree of processing ponder. In order to solve this kind of problem, In order to solve this kind of problem, this article was knowing the digital photography time the photograph and the picture concept, as well as the digital photography, the digital photograph and in the digital art creativity picture relations' foundation,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numerical code creativity photography or the digital photography picture new art class's viewpoint, to solves each kind of puzzled problem which in the current digital photography developing process faces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Key word: Digital photography; Digital photograph; Digital art creativity picture; Digital creativity photography; Digital photography draws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9:05:01 | 只看该作者
谈数码技术条件下摄影师的文化素养[zt]


    数码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传统摄影理论和摄影技术带来巨大的冲击。许多习惯了使用传统相机的摄影师,面对着新的技术和创作手段,表现地不知所措, 看不懂数码相机上的标记,看不懂镜头的数据。一时间,好奇、疑惑、恐惧、惧怕、排斥、试探、赞许,全都在心中相互的倾扎。而另一些摄影人则很快掌握了这项新技术,大胆使用数码摄影手段,创作出了一些传统手法无法比拟的艺术作品,特别是在今年的第二十届摄影艺术国展上,专门设有一项数码创作奖项, 使数码摄影创作堂而皇之登上了国家级的艺术殿堂,这无疑就是对这种新技术的肯定。不管是肯定也好,否定也好,还是观望也好,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已是势不可挡的趋势。因此,现代摄影师应该重新审视数码摄影条件下,自身的文化素养问题,认真研究数码摄影技术究竟给摄影人带来那些理论和技术上的冲击?如何掌握这些理论和技术,拓展自己的创作空间,迫使每一个摄影师都必须仔细地思考。
一、 数码摄影的优点和不足
   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最明显的优势是快捷和方便。数码相机的拍摄和观看可以同时进行,没有冲洗和打印相片的等待时间。这一点在新闻摄影用途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边拍摄边发稿,提高了发稿的实效性,是传统摄影技术无法比拟的。
    2、后期制作灵活容易。数码摄影的后期制作,是在电子暗房里,利用电脑的画面编辑软件,按摄影者的创作意图调整和改善画面,电脑提供的强大图像处理功能,可创作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超乎寻常的摄影作品,按一些有经验的数码摄影使用者的说法,数码摄影创作可以异想天开。
    3、长期使用可以节省费用。对于传统摄影手法来说,如果拍摄了一张不能用的底片,那将是既浪费了胶片有浪费了冲洗和扩印的经费。对数码摄影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您可以简单地从内存中清除不想要的图像。这对于那些胶片使用大户来讲,如果运作好,可以节省大量的胶卷和扩印费用。
    4、技术上讲,数码相机的曝光区域要比传统相机好得多。即使底于2.5档的曝光不足或超过2.5档的曝光过度,数码摄影所拍摄的画面仍能够接受。
    虽然数码摄影有以上的优势,但是这种新技术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照片质量有待提高。由于受数码相机影像处理器的档次和内存大小的影响,数码摄影制作的画面质量还没有达到完全取代胶片制作画面的质量标准。特别是底档位的数码相机,保证画面质量的尺寸只有3.2英寸。但是高档的数码相机如:尼康D1、佳能D30等相机所拍摄的画面质量已接近胶片制作的质量,已经成为专业摄影人员的标准配置。但其昂贵的价格,使大量的业余爱好者只能望机兴叹了。从最近科隆影视器材展览会上传来的消息,目前像素在1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已经上市,数码相机拍摄质量已接近传统135相机的质量,这对传统相机发起了新一轮冲击。
    2、拍摄过程的延时缺陷。由于一些低档数码相机在拍摄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处理和存储图像,这期间不能再进行拍摄,只能等到图像处理完毕才能进行下一次拍摄。这样一来往往错过很多很好的瞬间。但是高档专业相机具有特殊的功能,允许在一定的规律下快速连拍。目前,市场上把缩短延时作为一种具有更好特性的数码相机来出售。我们相信,随着数码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目前,高档数码相机拍摄已达到每秒10几张的速度。
    3、技术设备复杂。由于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相比,需要的设备不同。在购买数码相机以后,还要购买一台电脑和一台质量相匹配的数码打印机。另外,还需要一些图画编辑软件以及一些便携式的存储器。在制作方面,需要电脑和画面编辑方面的知识。
二、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区别
    1、成像原理的不同;传统的摄影成像原理,是通过控制光线和快门,决定通过镜头的曝光量,在胶片上的银盐产生化学反应,在底片上产生景象的潜影,然后冲洗和扩印,或者制作成幻灯片。银盐颗粒粗细决定着画面的清晰度。而数码技术的成像是通过CCD或CMOS电子元件记录光信号,并通过二进制的数字构成影像,其表述影像质量的指标也从线对数变成了像素和色彩深度。CCD的像素数就成了决定画质的重要因素。像素数越多,CCD的面积越大,图像质量就越高。数码相机的像素一般都在三四百万像素左右。而传统相机(135相机)的胶片像素就达1200万像素,120相机更可达6500万像素左右。数码相机的精度由二部分组成;像素+色彩深度。所谓色彩深度,就是每一种颜色色别和灰度的细分程度。其数值越大,精度越高,色彩就越丰富,成像质量就越好。
    2、数码摄影的记录方式不同;传统摄影技术的记录方式是传统胶卷相机将所拍摄的图像存储在胶卷上,而数码相机则是将所拍摄的图象以像素的形式存储在数码相机的内存或存储卡中。像素是构成数码图像的最基本元素,它们是数码图像最基本的单位,数以千计的像素就构成了栩栩如生的数码图像。图像存储介质分三大类:(1),以硬盘、软盘为代表的磁性材料。(2),以内存为代表的储存芯片。(3),以CD-ROM为代表的记录材料。图像的存储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JPG格式;翻译过来的中文意思是:文件交换格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图片存储格式。几乎所有得数码相机都支持这种格式。这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经过压缩的图像,必然对图像的信息是有损失的,它有可能引起色彩的失真,也不适合打印高质量的图像,广泛的运用于报纸、杂志等对色彩要求不高的印刷业。(2)、TIF格式;翻译过来的中文意思是:标记图像文件格式。这种格式是一种无损的压缩格式,其特点是:保存后细节丰富,色彩亮丽不失真,在做图像处理时可支持多通道记录,适合打印高质量的图像。(3)、BMP格式;翻译过来的中文意思是:比特图格式。他可被多种图像处理软件所支持,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与TIF格式差不多,但是它在PHOTSHOP里不支持多通道。
    3、焦距知识的变化;传统135照相机画面对角线长为43.3MM,焦距40—58MM均可称为标准镜头,这些镜头的视角约为40—55度。数码相机,由于受光芯片尺寸一般较小,所以镜头焦距值比传统相机短。传统胶片相机的可换镜头使用在数码相机时,其焦距值=胶片(画面对角线长)÷受光芯片的对角线长与镜头名义焦距的乘积。例如:尼康D100相机,使用尼康50MM标准镜头时,同样的视场角,相当焦距为(43.3MM÷28.7MM)×50MM=76.2MM,这样标准镜头装在数码相机上就成了中焦镜头。
    4、数码镜头景深的变化;应当讲,从传统相机到数码相机镜头语言变化最大的就是景深的问题。由于数码相机受芯片尺寸的较小,因此同样的视场角时焦距比传统的胶片相机短,那么所拍摄的影像的景深增加,有使用数码相机经验的摄影师感到数码相机镜头的景深变的十分深。这对于从事新闻、纪实摄影的,可以运用大景深,更好的交代环境。但对于一些需要虚化背景的题材创作,无疑是不利的。
    5、数码摄影的曝光;数码摄影的感光曲线与我们所熟知的胶片的感光曲线是有明显的不同。数码摄影的感光曲线如同一个台阶,这个台阶的形成CCD的特性所决定的。它是把广泛变化的图像信号通过数字转换器,转换成一个分段式的系列,形成如同阶梯式的密度级,每一个色调值(信号)都成为一个数字数据,这个数据是由0和1变成的密码。它的变化趋势呈一条直线。对于一个三比特的转换器的每个像数来说,可有8个不同灰度级的一个数据,可被记录下来。但事实上这些信息至少被分成8比特256个灰度级。高解像率相机后背甚至可达到每个红、绿、蓝输出可达12个比特4096个灰度级。这个比特灰度级亦被称之为“色彩深度”。对于数码摄影来说,有效的控制影调和色彩,要比胶片摄影实行起来要容易的多。因为我们可以在电脑上对影调和色彩进行再调整,可在拍摄时就没有记录下来当时的影调和色彩,到了电脑上还是无法获得你想要得影调和色彩。但数码摄影与胶片摄影一样也有一个宽容度的问题。对于数码摄影来讲就是记录景物的亮度范围,是景物的最大亮度与景物的最小亮度之间的间距大小。数码摄影的宽容度值为1∶32, 较彩色片的1∶64,黑白片的1∶128都要小的多,也就是说它的宽容度比较小。这主要是数码摄影的宽容度由于白电平和黑电平的切割,曝光曲线上没有胶片曝光曲线的肩部和趾部的弯曲所至。所谓白电平,就是画面中最亮的部分,超过此线以上的亮度在图像中不能得到区分。黑电平是图像信号中最黑时的视频电压值,黑电平线到视频电压为零这段的画面是黑色的,也是无法分辨细节的,都被表现为同一种黑。只有1-32倍亮度范围内的亮度才能被正确表现出来。在拍摄时如果景物的亮度反差比较大,就有可能失去亮部和暗部的一些细节,自然界广阔的亮度范围被严重的压缩了。知道了数码摄影的宽容度,在摄影棚里的数码摄影布光就要较胶片摄影为难,在现场光数码摄影时,需要选择光线亮度反差较小的部分。
    6、白平衡调整;在传统摄影里几乎没有这个概念。所谓白平衡,就是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调整好红、绿、蓝三原 色的比例,使其混合后成为白色,使摄影系统能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得到准确的色彩还原。数码相机白平衡的调整通常有三种模式;自动白平衡,分档设定白平衡,精确设定白平衡(手动设定模式)。自动白平衡,是依赖数码相机里的测色温系统,测出红光和蓝光的相对比例,再依据次数据调整曝光,产生红、绿、蓝电信号的增益。分档设定白平衡、精确设定白平衡分别根据光线条件如:日光、阴天、日光灯、白炽灯、闪光灯,手控进行调整,可以得到较好的色彩还原。
7、 持机方式的变化;大多数数码相机有两种取景器,这多出来的一种就是液晶显示屏(LCD)。因为它的面积较大,清晰、多向性强,一般使用者都用它做取景器。拍摄者可以把相机举过头顶并精确取景,亦可放在地面、伸出窗外进行拍摄,甚至持机对自己进行拍摄。这给拍摄者以极大的方便,以前没法实现的拍摄角度,现在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但这样就必然带来一个持机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持机方式取景方式虽然比较呆板,但它持机稳,拍摄的图像清晰度高。而数码相机持机方式灵活、方便,但由于取景时手伸出去离身体比较远,稳定性比较差,拍摄的图像清晰度不高。笔者认为;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单反式专业数码相机关应掉显示屏,用传统取景器取景。一来可以持稳相机,二来可以省电。
    8、传输方式的变化;快捷的传输方式是数码技术与传统摄影技术相比的一大优势。数码影像传输包含两个方面的传输,一个是数码相机向电脑的传输;另一个是图像文件在网络中的传输。传输的形式有E-MAIL信箱邮寄,点对点传输。传输方式有:有线传输、无线传输和互联网传输等方式。传输中为了保证图像的质量,用于报纸的图像文件在100-200KB,就可以达到使用的质量。用于杂志的图像文件理论上越大越好,文件格式一般选用JPG、TIF、PSD格式,分辨率选用300dpi。
    9、后期加工方式的变化,也称之为编辑处理系统;他的作用是运用计算机和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就如同传统摄影中的暗房加工制作。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作为电子暗房。它在影像处理加工手段上所具有的便利、灵活、高效和多能性,以达到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首先,编辑处理系统能接受不同来源得数码影像信息。如,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底片或照片扫描仪输入的图像信息,以及从网上下载的图像信息。其次,可以将数码图像信息在硬盘或光盘上存储,并便于编辑、检索和长期保存。最重要的就是,能对数码影像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他以强大的软件为后盾,几乎是无所不能。(1)它提供了丰富的加工工具,如工具箱,色彩控制系统,多通道的画面控制等等。(2)它具有有力的修改功能,可对数码影像进行修改、校正、剪裁。(3)它有强大的编辑功能,对图像进行拷贝、剪贴、放大、缩小、删改、旋转等功能。(4)它有各种艺术效果滤镜可供选择使用。使传统的复杂工序演变成鼠标轻轻一点,就可达到自己所要得艺术效果。摄影已从单一的拍摄悄悄的向拍摄加电脑的复合技能上转化。摄影师的创作空间也变的更加广阔,创作手段更加多样化,摄影师越来越多得享受着数码技术的方便和快捷。
三、数码摄影创作条件下,摄影师应具备的文化素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数码摄影技术与传统的摄影技术有着明显的差别。这对现代摄影师的文化素质来讲,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起来现代摄影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要具备关于电脑操作的基本知识;数码摄影技术实际上是数字技术在摄影领域的应用,其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上,它记录图像和处理图像是依托计算机,特别是后期制作手段,完全通过计算机,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局部影调等方面进行调整进。因此,现代摄影师应能熟练使用WINDOS98(最常用的操作系统)操作计算机,然后在此平台上,熟练掌握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软件。还要掌握计算机外围设备,如:图像扫描仪、彩色打印机已及常用的图像存储器的使用。
    2、熟练使用手中的数码摄影相机;数码相机的技术与传统相机的原理不同决定了其操作技术也是有区别的,摄影师应该认真研究数码摄影相机的工作原理,根据数码摄影的技术要求,按照自己创作意图,拍摄出高质量的图片。
    3、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机和数码摄影技术的英语单词;计算机技术、数码摄影技术通用语言是英语,不管是设备使用操作说明,还是软件的使用,大都是英文。因此,现代摄影师应具有一定的英文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快捷的掌握计算机操作和数码图像处理技术,在数码摄影领域里自由驰骋了。
    4、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影像快速准确、便捷地传递提供可能。在国际互联网的信息高速公路上,任何团体和个人的作品都可以通过网络传递到任何地方。今后,影展、影赛的作品评选及举办影展的方式,都可能将在互联网上进行,这些传递方式离不开数码图像处理技术。由此看来,网络时代对摄影领域的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摄影师应该与时俱进,尽快掌握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资源,为自己的摄影创作服务。
    随着数码处理器性能的提高和存储器的大容量和小型化,数码摄影设备价格将逐步降低,数码摄影相机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数码摄影技术普及化也只是迟早的问题。面对数字化和网络时代给摄影带来的一个新课题,广大摄影师应该积极面对挑战,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赶上时代的步伐。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9:05:50 | 只看该作者
2003年12月17日 北京

科技助力当代艺术发展
——数码摄影与艺术联盟在京成立
为了推动国内数码摄影与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在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Epson)的倡导下,由奥多比公司(Adobe)、苹果电脑(Apple)、光宝摄影器材有限公司、柯尼卡美能达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Konica Minolta)、尼康香港有限公司(Nikon)、飞思公司(PhaseOne)以及和康协创(北京)电脑技术有限公司(WACOM)八家著名的公司共同发起的“数码摄影与艺术联盟”与2003年12月17日在北京成立。
在国内,数码摄影与数码艺术创作比其它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很多摄影师与艺术家虽然感受到使用数码手段进行创作的优势,却苦于对计算机、软件与其它输入输出设备的不了解而无从下手。为了普及与推动数码摄影与艺术在国内的尽快发展,联盟各理事公司将以相互间的互补优势为基础,共同在国内摄影与绘画艺术届进行数码设备应用的巡展与培训,并针对艺术家与商业摄影等不同用户的需求,推出了不同的数码流程方案,这些流程方案可以帮助用户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数码设备。据悉,成立后的联盟将在国内有一系列的培训及市场推广活动。
在发布会上,联盟还推出了适合不同用户的三个数码影像系统流程,适合个人发烧友使用的入门级,适合不同摄影人士的中端系统以及商业及顶级的高端系统,这些系统都共同使用了标准Adobe Creative Suite创意套装软件以及光宝摄影灯光。
其中入门级的系统使用了柯尼卡美能达数码相机500万像素的DiMAGE A1高端民用相机以及可扫描135底片5400DPI的Scan Elite 5400扫描仪做为输入端设备,使用苹果iMac计算机和Adobe最新的Adobe Creative Suite创意套装软件再配合WACOM的“非凡”系列数位版做为暗房处理系统,输出端则配备了爱普生公司A3幅面的Epson STYLUS PHOTO 2100照片输出打印机,这套系统,从输入到输出的配置非常适当,价格也是三套系统中最低的。
中端系统的配置适合不同用户的使用,如摄影记者、影楼用户以及职业摄影师,它配置了尼康公司的D1H单反数码相机,底片扫描仪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Scan Elite 5400或DiMAGE Scan Multi PRO。数码暗房处理使用了移动方便的Power Book G4笔记本、Adobe Creative Suite创意套装软件以及WACOM影拓2代数位板,输出则可选用A1幅面的Epson STYLUS PRO 7600Epson STYLUS PHOTO 2100照片输出设备。
代表目前世界最高水平的,联盟最高端系统的输入采用了PhaseOne H5数码后背以及DiMAGE Scan Multi PRO扫描仪,图像处理端采用了苹果公司最新的具有双CPU的Power Mac G5,图像处理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配合最高端的WACOM影拓2代数位板与Adobe Creative Suite创意套装软件,最终的输出端是可输出BO+尺寸的Epson STYLUS PRO 9600大幅面照片打印机,无论是照片处理还是对照片进行第二次艺术创作,此系统都可轻松胜任。
许多摄影人对数码摄影所需的流程配置不是很了解,在选择设备时所配置的流程也不很科学,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在发布会现场,以上产品都在来宾的眼前得到完美诠释,虽然很多产品都已经问世很久,但如此组合起来却让人们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在本次发布会中,联盟还邀请了美国著名人像摄影师Mr. Greg Gorman与著名数码照片耐久性评测实验室Mr.Henry Wilhelm参加,并与来宾交流数码摄影心得,吸引了很多业界人士的参与。


背景信息联盟理事公司:
Ø
奥多比公司(Adobe)
Ø
苹果电脑(Apple)
Ø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Epson)
Ø
温州市光宝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Ø
柯尼卡美能达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Konica Minolta)
Ø
尼康香港有限公司(Nikon)
Ø
飞思公司(PhaseOne)
Ø
以及和康协创(北京)电脑技术有限公司(Wacom)

联盟会长及各成员公司理事:
会长:Mr. Katagiri Epson
副会长:皮卓丁先生 (Adobe)
副会长:赵方女士 ( Apple)
理事:藤原贯太郎先生(Konica Minolta
理事:Mr. Takahashi Kenichi (Nikon)
理事:Mr. Hansen AllanPhaseOne
理事:林强先生 (WACOM)
理事:李竣先生(光宝)
秘书长:黄伟贤先生(Epson
秘书处:嘉语世纪咨询策划有限公司

联盟顾问:
顾问:王悦先生(中国摄影家协会
副主席)
顾问:马钢先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副院长,摄影与数码研究室
主任)
顾问:林涛先生(著名数码插画
画家,电影学院摄影系
讲师)
顾问:吴汉霖先生(在山工作室)

联盟定位:
数码摄影与艺术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既非社团也非企业集团,是联盟各方基于协议关系本着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共同组成的外向型、开放式的共同以设备使用培训、流程展示巡展的松散联盟。

联盟的宗旨:
在八家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利用公司间产品互补的优势作用,发挥各公司整体优势和各自专长,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促进国内数码摄影与艺术的发展,切实推进摄影与艺术数码化的进程,实现相关各方的互利与共赢。

联系信息欲了解更多数码摄影与艺术联盟信息,请联系联盟秘书处:





嘉语世纪咨询策划有限公司
Best Partner Public Relations

肖开腾 小姐 李霞小姐
电话: 88148307/05
传真:88115842
Email: kitty@bppr.cn
Karen@bppr.cn

北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恩济庄18号,庄源宾馆4168/4058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148305/0788115841/42
传真:010-88115842
上海: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631号爱乐大厦4H
邮编:200030
电话:021-54249657/58/59
传真:021-54249660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9:06:26 | 只看该作者
数码暗房技术在摄影中的应用


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10978.html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9:16:17 | 只看该作者
数码单反摄影若干基本知识扫盲
转自蜂鸟网-数码(天漠虎峪版主)



1. 本贴所有内容均为本人原创,并非搜集整理的他人文章,是俺专为蜂鸟尼康版的同好所撰写的。如果有人想转载本文,俺不介意,但请注明出处,并在回复中告知俺一下。鉴于以前俺的帖子都有人剽窃到《中国摄影》杂志上了,所以特此声明。拜托!

2. 本贴为技术相关贴,本人不提供有关任何有关购机方面的咨询,有此类问题者,请发贴和大家共同讨论,恕不在此处回答任何有关问题。谢谢!

前言:

自俺担任蜂鸟尼康板块的版主以来,发现很多人经常发贴询问一些大致相同的问题。固然,网友都很热心,会不厌其烦地为其解答,但我总觉得有些问题属于基本常识或经验问题,因此便萌发了将其汇总在一起,统一解答一番的想法。

当然,这里的所谓基础知识不是指诸如光圈、快门、景深以及感光度等最基本的概念,而是大家在使用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目的以实用为主。想了解基本概念的人,看看摄影入门一类的书籍或百度一下,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这是给初学者准备的,老鸟知识丰厚,就不用往下看了。

一、相机的画幅

近来,由于尼康公司推出了FX全画幅数码单反,所以很多问题都围绕着画幅这个概念产生,因此这里首先要解释一下相机画幅的概念。

简单地说,所谓画幅对于传统的胶片机来说,就是底片(胶片)的大小,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就是感光器件的大小。所用胶片越大,画幅也越大。

我们以前用的传统135胶片单反照相机,用的是35mm底片,其画幅大小为36mm×24mm。由于135相机所用胶片的前身是电影胶片,而电影胶片的宽度(包括上下的齿孔)是35mm,因此也把相机用的这种底片称之为35mm底片。

除了35mm规格的135画幅之外,还有6×4.5、6×6和6×7的中画幅,以及4×5和8×10的大画幅。具体如下图所示:
这里罗嗦一句,千万不要从数字上随意判断画幅的大小,比如,千万不要认为4×5的画幅比6×7的画幅小,因为各种画幅的尺寸单位是不一样的。135画幅用的单位是毫米,中画幅用的单位是厘米,而大画幅用的单位是英寸。

而什么又是全画幅呢?全画幅的概念特指135相机的画幅。因为,我们现在用的数码单反的前身是135胶片单反。如果相机感光器件的尺寸和35mm底片的尺寸一样或者非常接近,那就是全画幅,也叫做FX画幅。比如尼康的D3和D700。但尼康的数码单反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了35mm底片的规格,而是首先推出了APS-C画幅的单反,这种画幅规格也叫DX画幅,其感光器件的尺寸为24×16mm左右,例如D80、D200和D300等。

此外,数码单反的阵营里还有奥林帕斯和松下使用4/3规格的画幅,而小数码还有什么2/3英寸、1/2.5英寸、1/1.8英寸等规格等等,很复杂。为更直观地说明,还是借用网友“山东红圈”的一副示意图,让大家一目了然地看出全画幅和各种小于全画幅规格之间的关系:

图2:



二、全画幅镜头和DX画幅镜头

既然尼康的数码单反出现了两种规格,那么就要研究一下相应的镜头了。

从大的概念上讲,尼康的135镜头分为全画幅和DX画幅两种镜头。由于过去尼康的135镜头都是用在胶片机上的,所以可以把尼康的老镜头和新的全画幅镜头统统称之为全画幅镜头。

近年来,为了适应尼康的DX画幅相机,尼康又推出了一些专供D200等使用的DX画幅镜头,如18-200VR/f3.5-5.6和17-55mm/f2.8等。另外,适马和腾龙等副厂也推出了类似规格的镜头。

因此,当我们目前选择镜头的时候,就经常在全画幅和DX画幅之间犹豫不定了。人们会问:

1. 全画幅镜头用在数码单反相机上会怎么样?

全画幅镜头用数码单反相机上应该说基本上没有问题,即使是用在了全画幅数码单反上,顶多是四周有一些暗角罢了,因为数码相机感光器件的特性方面的原因,对斜光比较敏感。如果将其用在DX画幅的数码单反上就更不成问题了,因为DX画幅只是用了全画幅镜头中间一部分的像场,而镜头中间的像场往往是分辨率最高的部分。

2. DX画幅镜头可以用在全画幅数码单反上吗?

由于DX画幅的镜头像场小,所以要想使其成像全部充满全画幅的尺寸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只能用全画幅相机感光器件的中间一部分进行拍照,如果你非要将其作为全画幅镜头使用,那么就是以下这种结果,这时四周就不是暗角,而变成严重的黑圈了:

图3:



因此,为了解决DX镜头在FX数码单反上的继续使用问题,D3和D700都使用了剪裁格式,也就是说,当你放上DX镜头时,仅仅使用1200万象素中的大约500万象素进行成像。其实,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用起来非常难受。一是心理上别扭,因为拿着高价格买来的高像素相机作为低象素相机使用,你心里能愉快吗?二是在取景时,只有中间一小块是亮的,视野大为减小,感觉能舒服吗?我只试用了一次就再也不用了。

三、过去的标准镜头和人像镜头用在APS-C相机上之后还是标准镜头和人像镜头吗?

明白了画幅和镜头的概念之后,我们以过去胶片时代经常使用的标准镜头和人像镜头为例,具体讨论一下镜头和画幅的关系。

我发现很多网友都要为自己的D200或者D80一类的DX相机配一个标准镜头,而且还列举出各种标准镜头带来的好处作为根据。所以我这里先说说标准镜头。

我们不能单纯从一个镜头的焦距断定它是不是标准镜头。标准镜头中所谓“标准”的意思是,照片上的影像和人眼看到的影像在感觉上基本一致,也就是以人的眼睛作为标准。

为了说明这种人眼的这种感觉,标准镜头的定义还是取决于相机的画幅。因为人们发现,镜头的焦距和胶片或感光器件的对角线长度接近时,所拍出来的照片就和眼睛的感觉基本一样。画幅大,对角线就长,反之,就短。具体到135胶片单反相机或者FX全画幅数码单反来说,其对角线的长度接近50mm,所以凡是镜头焦距在40-60mm之间,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凡是在这个焦段内的镜头都可以看成是标准镜头。

但如果画幅不是135相机的规格,不是135的全画幅,也就是说底片尺寸或感光器件的尺寸不是36×24mm、或大或小了,那么50mm焦距的镜头当然就不是标准镜头了。比如,对于4×5画幅的相机来说,因为画幅大了,对角线长了,其标准镜头就是150mm焦距的镜头,对于8×10画幅的相机来说,画幅变得更大,对角线更长,其标准镜头就是300mm的镜头了。

同理,尼康的APS-C画幅的相机,如D200或者D300等,其感光器件的尺寸比135胶片或数码单反的FX画幅的尺寸小了许多,对角线短了,这时,如果你要把135相机的50mm焦距的标准镜头放在上面使用,当然就不算是标准镜头了。因为这时候的实际焦距已经为75mm,或者用通用说法,相当于75mm,远远大于对角线的尺寸。根据上面所述,这个焦距已经超出了标准镜头焦距范围要在40-60mm内的定义。你用DX画幅相机+50mm镜头取景或拍出片子时,也会发现和你的眼睛看到的视野不太一样,小了很多。所以不论从定义还是从效果上看,对于DX画幅相机来说,50mm镜头都不能算是标准镜头。换一句话说,对于APS-C画幅相机来说,你的镜头的焦距乘上1.5的倍率之后,如果在40-60mm之间,就可在APS-C画幅相机上作为标准镜头使用。

再说说什么是人像镜头。

其实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什么镜头都可以拍摄人像,广角可以,标头也可以,中焦可以,长焦也可以,甚至连鱼眼都可以。主要看你要什么样的效果。

但这里大家通常所说的人像镜头的概念,一般是指在1.5—2米的距离对人物进行拍照时所使用的镜头,考虑的基本上是人物特写或半身的拍摄效果。因为按照一般的美学观点,人在这个距离内,其五官是最漂亮的,因为这个距离的透视效果使人的鼻子显得比真实的略小而脸又不至于太平。距离过近就会发生变形,鼻子变得超大,和漫画一样,距离太远立体感就会削弱,并且拍摄时也不好与被照人沟通,不利于调动被拍摄对象。

对于135相机或FX全画幅数码相机来说,在这个工作距离能很好发挥效果的镜头一般是85-135mm焦距的镜头,所以,凡是在这个焦段内的镜头一般都称为人像镜头。

85mm焦距的镜头用在135胶片机或者FX全画幅数码单反上是人像头,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乘上了1.5的倍数之后为127.5mm,由于仍然在85-135mm焦距的范围内,所以还是人像头。只不过你在取景构图时,要想让人物大小在照片一样,使用全画幅相机你可能只需要3米的工作距离,而使用APS-C画幅相机时,你就需要4.5米的距离了。这种变化对于室外有充足的空间的情况下不太明显,但在室内,比如在家里,你就会觉得将同样85mm镜头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时,可能会感觉“有些耍不开了”(当然,如果你们家的房子很大或者你有很大的摄影棚也行)。

具体到尼康的人像镜头来说,有两个可以号称人像王的。一个是85mm/f1.4,另外一个就是135mm/f2 DC,而且很多人认为后者更好、更出色,是真正的人像王。但这样认为的人都是把它用在135相机或者全画幅单反上为基础的。如果将其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恐怕就未必了。因为一是工作距离太长,不便操作,在室内更“耍不开”,二是其实际焦距已经变成202.5mm了,远远超出了人像镜头85-135mm焦距的定义,透视效果打大折扣,所以无法作为人像头使用了。

四、我的照片上出现奇怪的光斑是怎么回事?

有的网友的照片经常出现下面的情况,比如画面中间的两个圆形光斑和下面的一个椭圆形光斑:

图4:



这种现象经常在逆光拍摄的情况下出现。但并不是所有人在逆光下拍照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也曾解答过很多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你的UV镜。要么你的UV镜是低档劣质的,要么你的UV干脆就是假货。

解决方案是买你能买得起的最好的UV镜,或者干脆不用。我采用的是后面一种方法。

五、我的照片上出现黑斑是怎么回事?

有的朋友经常把这样的照片发上来,并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是镜头脏了吗?

注意看下图中那个骑马人的左边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圆形黑斑,右边的那个黑点不是,放大观看后证明是一只鸟。

图5:



在同样的位置,即下面的蒙古包的左边还是那个圆形黑斑:

图6:



这就是你的CCD或者CMOS上有灰尘了,和镜头上的灰尘无关。你的镜头再有灰尘,也不会反映到照片中的。

解决方案:

给相机安装上一块刚刚充满电的电池,升起反光板,镜头口朝下,用气吹多吹几次。如果灰尘比较顽固,吹不掉那就拿到尼康维修部去清理吧,据说保修期内免费。我的做法是,用镜头笔轻轻点一下灰尘,立马见效,但很多网友认为有危险,所以我不推荐自己的做法。

六、感光器件上进灰的特点

你如何断定那就是CCD或者CMOS上的灰尘呢?因为它的特点非常显著,即光圈越小越明显,而且位置一样。

这是在光圈f13的情况下,注意右下角:

图7:



这是在光圈f19的情况下,还是注意右下角:

图8:



这是在光圈f32的情况下,还是注意右下角:

图9:



可见,随着光圈的缩小,灰尘越来越清晰,后来连形状都看出来了,而且位置固定。

七、更换镜头的时注意事项

CCD或者CMOS上进灰十有八九是在你更换镜头时进去的,因此正确的镜头更换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的做法是,找一个背对风的方向站着(当然最好是在室内),关闭相机电源,镜头朝下地取下机身的镜头,迅速更换另外一个镜头。注意,一定要随身带上一个气吹,打开待更换的镜头后盖后,首先要仔细看看镜头后组上有没有灰尘,如有,一定要吹干净,然后才能安装到机身上。另外,平时即使不用镜头后盖也不要随便一扔,因为后盖里面如果有灰尘,以后使用时就会带到镜头后组上,最后转移到相机的感光器件上。

八、我没有更换过镜头,感光器件上怎么也会进灰?

这好像道理上有些说不通,但这种现象是非常可能出现的。以我的亲身经验为例,开始我的D200只买了一个镜头,即18-200VR,并且从来没有将其从机身上取下来,但用着用着就发现CCD上有灰尘了。因为这种灰尘是从相机内部来的。可能是从你镜头、镜头上的光圈、机身的快门等机械构造上掉下来的一些微型碎屑。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小DC,尽管不能更换镜头,例如佳能的G7,但最后里面的CCD上也会出现灰尘的原因。

九、我在取景时看到里面有一个或几个黑点怎么办?

一般来说,那是反光板上沾上灰尘了。如何解决呢?和清理CCD或者CMOS一样,用气吹吹一下,如果仍然吹不掉,就那样好了,反正也不影响成像。千万不要试图自己动手擦拭反光板,因为将反光板擦坏或者擦花的案例屡见不鲜。

十、我的镜头的镜片之间居然有一粒灰尘是怎么一回事?

这种情况主要是出现在变焦镜头上,尤其是大变焦比式的伸缩的镜头,比如18-200VR或者70-300VR(小竹炮一类的一般不会发生,因为变焦时镜身的长度不变)。因为当你的广角变成长焦时,将镜头拉出来,收起相机或镜头时,又要拉回来将其缩短,反复拉动就把灰尘吸进去了。用行话就叫做负压作用或者风箱效应。

解决方案:不影响成像,不用理会,或者送去维修部清理。

我的18-200VR里面就曾严重进灰,因为经常拿着那个镜头在冬天风大的天气出去爬山拍照。但我发现,镜头最前面的一片很容易取下,因此自己动手清理了几次,没有把握者不要这样做,因此也不推荐。

这种解释同样适用于长变焦比的小DC。

小窍门:为了减少这种镜头的进灰现象发生,平时要多注意清洁镜头。但注意,我让你清洁镜头不是让你擦前面的镜片,而是要将镜身拉出来,将镜筒上的几个伸缩部位上的灰尘擦干净,这样就可大大避免将镜头缩回时把上面的灰尘吸的里面去了。

十一、我的镜头在对焦时,里面会发生“咔咔”的声音是正常的吗?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防抖镜头,即VR镜头之上。这是防抖功能启用的结果,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没有这种声音反倒是镜头有问题了。不信,你就把镜头上的防抖开关关上,这种声音就没有了。

十二、为什么我的60mm或105mm微距镜头有时候达不到最大f2.8的光圈?

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说了,两个字:正常。

如果你要了解更具体的原因,请阅读cz433老兄的的帖子:

http://bbs.fengniao.com/forum/916931.html
本贴地址:  
复制成功,请粘贴到QQ、MSN上推荐给你的好友
__________________
我摄影!我快乐!


--------------------------------------------------------------------------------
赠分(?): 0   

2008-09-06, 21:47           
·单反器材6折起! 卓美网暑促惊喜多! ·张张丽网特价商品,精品好礼送不停! ·摄苑网摄影季赛赢尼康相机了! ·景明器材专业卖场,款款精彩等你来 ·以DC的价格买单反?!惊喜尽在锐意网! ·INOV超轻户外鞋5.8折活动!



天漠虎峪
查看公开信息
发悄悄话给 天漠虎峪
查找 天漠虎峪 发表的更多帖子
添加 天漠虎峪 到好友列表

天漠虎峪  
版主




注册日期: 2006-11-14
工分: 4,524
积分: 31,624    2 楼  

--------------------------------------------------------------------------------

十三、如何直接查看论坛图片里的拍摄信息?

注意:这里说的是直接查看,也就是说不用将图片下载或者另存到电脑上,而直接查看。

每张数字照片都有一个隐藏在画面之外的Exif信息,目前使用的最新版本是2.2 版,这也是数码相机经常在规格中所说的支持Exif2.2意思。并不是所有图象格式都能保存Exif信息的,比如BMP的图片就不行。但RAW文件、JPG文件和TIF文件都支持。网页上的照片一般都是JPG格式的,所以,除非在后期处理中操作失误或有意将里面的Exif信息删除,否则都可以通过特定工具查看。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我自己必装的一个名叫Exifshow的小工具 点击此处能找到N多下载地址下载。

这是一个汉化版本,安装之后,重新启动你的浏览器就可以使用了。当你想查看某张照片的Exif信息时,不必将其另存到硬盘,可直接用右键点击想查看的照片,然后就会弹出一个窗口。如果提示“该图片没有EXIF信息”,就没有办法了,说明上图的人没有保留该信息。否则会出现类似下面这样的窗口:

图1: 图2:

我的贴子中的照片都在下面的标有机型、镜头、光圈、快门、ISO、拍摄日期等信息。但如何知道是相机直接出片,还是NX后期调整导出的JPG片呢?通过这个工具也可大致判断出来。

我们仔细看看图1和图2中的前三行:相机厂商、相机型号、软件。我们来比较一下第三行“软件”后面的内容。

如果这行的内容为“Ver.1.00”,如图1所示,则意味着是相机直接出的JPG片,这里的1.00实际上是相机的固件版本编号。如果这行的内容为“Capture NX 1.0.1 W”,如图2所示,则意味着是后期通过NX软件对RAW格式文件进行调整之后导出的JPG片。

再举两个例子:

如果显示的是“Nikon Capture Editor 4.4.0 W”则说明该图片是通过NC调整之后导出的JPG,比如我的一些用D200拍摄的片子。

如果显示的是“SILKYPIX(R) Developer Studio Version 3”则说明该图片是通过Silkypix 软件调整之后导出的JPG,比如我的一些用LX2拍摄的片子。

十四、用软件查看单反的快门次数可靠吗?

很多人都喜欢用软件查看一个相机的快门次数,尤其是买二手机的时候,以判断相机的使用程度。这类的软件很多,比如光影魔术手或者Opanda PowerExif 1.2一类的。

但根据我的经验看,所有这些软件的测试结果都不准确。当快门次数还不多的时候,测得的结果还比较接近,但以后误差会越来越大。先给大家举一个实例:

图10:



用光影魔术手查看上图的Exif信息,显示结果如下:

文件名 DSC_6336.JPG

文件名 DSC_6336.JPG
文件大小 2,488K
图象大小 801 * 900
Exif版本 0221
制造厂商 NIKON CORPORATION
相机型号 NIKON D200
拍摄日期 2007:01:27 13:14:22
快门速度 1/125秒
光圈 F5.6
焦距 17
ISO 100
曝光补偿 0.0
最大光圈 F2.8
闪光 关
白平衡 自动
测光方式 加权测光
拍摄程序 程序模式
快门次数 948
镜头 17-55mm F2.8

大家可以看看上面文件号和快门次数两项数据,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吧?说明一句,我的相机从买来之后就设定为文件连续编号了,而且都是每个相机使用每个相机专用的卡,不会出现文件累计编号上的错误。由于是俺自己的相机,从第一张开始到底照了多少张照片非常清楚。所以我敢肯定,软件给出的结果和实际拍摄次数不符这一事实。再者,上面的图片是我用D200拍摄的,我拍摄的日期是2007:01:27,我的D200是2006年春节左右买的,都快一年了,怎么会只按了948次快门呢?

如果大家还有兴趣,可以到我的那个D200的帖子上看看。我当时写那个帖子的时候,相机已经按了一万五千次快门了,可你把我贴中发的照片下载下来,用你的软件测试一下,就会发现测试结果只有几千次。

我的D200的帖子的网址如下:

http://bbs.fengniao.com/forum/showthread.php?t=771074

大家试试去吧。

十五、P档和AUTO档有区别吗?

入门级的数码单反,如D40等,除了有P档之外,还有一个AUTO档,但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P档虽然也是由相机来控制曝光,但可以给人更大的灵活性,比如你转动相机的拨盘,即可选择各种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可以进行曝光补偿等。AUTO档没有这个功能。另外,用AUTO档时,光线不够的时候,会自动打开内闪,而P不会这样。说白了,AUTO档就是将你的单反完全模拟成为一个自动的小DC。

十六、什么是相机的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指的是能基本保证你拍照时不会因为手抖而导致照片发虚所用的最慢的快门速度。

一般来说,安全快门是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说你用200mm的焦段拍摄,你的安全快门就是1/200秒。

但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首先,因为上面说的只是过去的传统说法,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什么DX画幅的数码单反。如果你用的是D80一类的DX画幅相机,由于视角变小,镜头焦距相当于乘上了1.5倍,所以你的安全快门再用1/200秒可能就不行了,而应该是1/300秒。第二,如果你所用的镜头有防抖功能,比如是VR镜头,这个安全快门的速度可以降低不少。第三,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要练好基本功,这样你有可能使用更慢的安全快门,如果功夫过硬,在广角端用几分之一秒、长焦端几十分之一秒的速度都可以拍出清晰的片子。

十七、用内闪的时候要注意你所用的镜头

如果你用内闪,如果同时使用70-300一类的长镜头,你的照片的下面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半圆形的黑影。这不是问题,而是你的镜头遮挡住了闪光灯的光线。

十八、为什么我的镜头安装到机身上时,只能在某几档光圈下释放快门,其他的均显示FEE?

发生这种情况的一般都是D型镜头,也就是说有光圈环的那种。你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把光圈锁定到最小位置才行。

十九、为什么我在回放照片时,有些地方总是闪耀,尤其是亮的地方?可我下载到电脑上看的时候就一切正常?

这是你把回放状态设定在高光状态了,所以照片中最明亮的部分会闪烁不停。你只要向下按动多重选择器即可回到正常的查看状态。

这里提醒一下,买了相机之后,首先仔细阅读一下说明书非常必要。比如这个问题,在D40的说明书里从50-52页上就有详细说明。

二十、遮光罩到底有什么用?怎么合理使用?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废话,顾名思义,遮光罩就是为了遮挡光线的,尤其是在逆光或者侧逆光拍照时。但有时候,你会发现,尽管你使用了遮光罩,但照片上仍然会有光斑出现,而且你也没有使用劣质或者假冒的UV镜,甚至根本就没用UV。

这种问题主要发生在APS-C画幅相机使用全画幅镜头情况下。因为,全画幅镜头的遮光罩是给全画幅相机设计的,其最大长度以不在照片上出现阴影为准。但你将其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比如D80,这个遮光罩就失效了,或者说是部分失效。因为你只用了镜头中间的成像部分,遮光罩显然就不够长了。因此,如果你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另外配一个遮光罩。

这里我还想提一下遮光罩的另外两个用途。

1. 我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拍照,就立刻把遮光罩安上。当然,我这样做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遮光,尤其是晚上。我的目的其实是保护镜头。因为,我对画质非常在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画质,我的镜头基本都不用UV了(除了到海边拍照和下雨的时候例外)。没有了UV,自然会多一些风险,尤其是爬野山时,经常会有树枝等划到镜片上。我安装了遮光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

2. 当发生意外的时候,起到缓冲作用。北京奥运期间我到广西越南度假。走之前就在无忌上看到有人说他的D3和24-70从沙发上掉到地上,把镜头屁股摔断的,大家为此还吵得不可开交。没想到,我这次出去旅游,差点成为了无忌上的摔掉镜头屁股的第二人,是我总把遮光罩安在镜头上才避免了我更大的损失。

事情很简单,我在开车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个减速带,事先没有任何路标提示,而我又没有看见,车速又很快。我的D3+24-70本来是放在后车座上的,突然的猛烈颠簸,把全套器材重重地摔到了车内的地板上。我当时觉得肯定中彩了,成为无忌第二了。但我把车停下之后一看,只是遮光罩被摔裂了,其他完好无损!这就是遮光罩的功劳啊!

这里建议大家也经常把遮光罩安在镜头上,一旦你不小心摔了个跟头,镜头肯定先着地时。如果有遮光罩,镜片一般不会碎,遮光罩能起到很大的缓冲作用,如果坏了,顶多以后买个新遮光罩换罢了。和镜头相比,遮光罩毕竟便宜。

二十一、我的D200(以及以上机型)怎么使用遥控器啊?

问这种问题的人往往都是以前用过或者看见别人用遥控器对两位数型号的机身(比如D40、D40x、D50、D60、D70、D80等等)进行遥控拍照的人。他们买了更高级的机身之后,也就是买了D200、D300、D700甚至D3之后,往往会问这个问题。并且他们所说的遥控器就是ML-L3一类的遥控器或者国产的类似替代品,也就是说是一个手持的小遥控板而已。

尼康的两位数型号机身本身无需添加任何附件,只要买上这么一块小遥控板即可实现遥控拍摄。因为这些机身已经将遥控接收功能固化在机身里面了。但三位数型号的机身(即D200以上的机身)以及一位数型号的机身(比如D3)就无法照此办理了,因为机身本身并不支持遥控功能,也就是说里面没有安装接收器。

记得有人在我的帖子里问我D200和S5能的遥控器能通用吗?我回答说:D200和S5都不支持遥控功能,没有“通用不通用”这一说,除非你说的是快门线,快门线可以通用。后来这位老兄很不高兴地说:我知道什么是快门线,当然也知道快门线能通用,我问的是遥控器!后来我实在没辙了,又告诉他,D200和S5根本就不能使用遥控器,除非你买那种插在热靴上的遥控组件。

D200以上的机型可以实现遥控功能,但不能依靠买一个小遥控板来实现。D200以上的机身上面有一个十针插座,可以插快门线、GPS组件或者ML-3遥控组件上的电缆。

因为ML-3遥控组件(或者叫“套件”)和你的小遥控板是两回事。

ML-3遥控组件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红外接收器,外观和引闪器差不多,只不过多了一根尾巴,也就是连接电缆,因此看起来更像尼康的GPS组件。使用时,要将红外接收器插在闪光灯的热靴上(这时候你就别想用外置闪光灯了),然后再将上面的电缆插头插入到机身上的那个十针插座上。ML-3遥控组件的另外一个部分是手持红外遥控发射器,相当于上面所说的那个小遥控板,用其对热靴上的组件进行遥控,实现拍摄。

D200以上机身上的这个插口不仅是专快门线准备的,还可以插ML-3遥控组件接收器以及GPS接收器的电缆。

这里说一句题外的话:

D90刚刚发布的时候,尼康官方宣传说D90支持GPS功能。很多人误以为只要用D90拍照之后,照片的Exif信息上立刻就会有了经纬度和高度等信息了。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人居然在我的那个“谈谈如何给尼康及所有数码相机照片添加GPS数据”的帖子上说:楼主刚刚研究好M-241就过时了,人家尼康D90给你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等等。其实,这都反映出,很多人不了解这个十针插口的功能。D90的所谓支持GPS,说的就是你可以将GPS附件上的电缆插到这个插口上。如果你不买这个这套附件,你就用D90拍去吧,打死你,你的照片上也不会出现任何经纬度的。想要GPS数据吗?那好,那您就掏银子吧!我估计尼康的这个套件也便宜不了,因为我买了一根尼康MC-36快门线还花了1200元呢。

二十二、镜头焦距、视角和景深的关系

本来不想说这个问题了,因为与此有关的话题在各个摄影论坛已经说得烂得不能再烂了。但我发现,每过一段时间,总会有人满头雾水地问“50mm的标头放在D80上是不是就变成了75mm的焦距了?”或者,每过一段时间,总会有人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在坛子里发新贴,兴奋地告诉大家他对镜头焦距、视角或者景深方面的种种“新的发现”或“新认识”,从而吸引了很多人对这个“复杂”的问题重新探讨,反复提高。但不少人发现,有时候越探讨,脑子越乱。因此,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在这里澄清一下与其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先把结论放在这里:

1. 镜头焦距是一个固定的物理尺寸,是多少毫米,就是多少毫米,100mm就是100mm,不会变成150mm,不会随着相机的画幅不同而改变;
2. 尼康100mm焦距的全画幅镜头放在DX画幅的机身上相当于150mm焦距 —— 这种说法可以接受,
一是因为“相当于”不是“等于”,二是因为这句话如果说全了就是“尼康100mm焦距的全画幅镜头放在DX画幅的机身上相当于150mm焦距的视角”;
3. 相同焦距的镜头放在不同画幅的相机上,画幅越大,视角越大,画幅越小,视角越小;
4. 相同画幅的机身,如果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或者说越深、越长)。

要搞明白这些道理,首先要搞懂基本概念。

下面先说说焦距、视角和画幅。

通俗地说,镜头焦距是指从镜头光心(单片镜头的中心或多片镜头的成像中心)到焦平面的距离。焦平面是相机里的成像面或感光面。这个感光面从早期使用的干板式玻璃片式的底板,到后来的软片式的胶片底板,一直发展到现在数码相机所使用的CCD、超级CCD或CMOS等感光器件。这个成像面的尺寸规格就是我们所说的画幅。

通过上面的定义不难看出,镜头焦距实际上是一段距离长度,而且是一个不会改变的固定长度,是一个物理尺寸。不论你的105mm镜头放在DX画幅的D300上,还是放在FX全画幅的D3上,这段物理距离都是固定的,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发生改变的只是你的相机焦平面(即CMOS)的大小而已。这个焦平面越大,视角也越大,也就是说所能容纳的拍摄场景越大,反之视角越小,容纳的场景越小。换一句话说,同样的拍摄对象,使用同样焦距的镜头,当焦平面是全画幅时,感光面积大,所得到的拍摄对象就更全面一些,如果是DX画幅,感光面积小了,拍摄对象的四周的一部分被剪裁到画面外,因此得到的成像则就更局部一些了。

这是从相同焦距的镜头放在不同画幅相机的角度上说的。下面我们换一种方法,看看用相同画幅的相机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是什么结果。

如果我们使用相同画幅的相机,不论是D3还是D300,在同样的拍摄距离,用100mm的镜头拍摄之后再用150mm的镜头拍摄。我们会发现用150mm镜头拍摄时,只能拍到100mm镜头画面中的一部分。结果和上面使用不同画幅相机一样,视角小了。

尽管两种拍摄条件不同,一个用全画幅+150mm焦距镜头,另外一个是DX画幅+100mm焦距镜头,但由于两者成像时的视角相同,结果被摄物体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便一样了。因此,人们便发明了一种说明相同焦距镜头在不同画幅相机上使用的表述方法,即“相当于”三个字。我们可以说,100mm的镜头放在D3上是100mm,放在D300上之后,就相当于150mm焦距(视角)。注意:这里说的是“相当于”,指的是视角效果,不是说镜头的100mm焦距变成了150mm,因为人们经常把括弧里面的“视角”两个字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更完整和更正确的说法就是,“100mm的镜头放在D3上是100mm,放在D300上之后,其视角相当于150mm焦距的镜头”,这种说法能清楚地说明问题的本质。

其实,尼康公司自己也一直使用后一种说法,我们来看看D200和D40的使用手册如何对这个问题进行描述吧:

D200使用手册:

图11:



D40使用手册:

图12:



由此可以看出厂商对该问题的严谨性,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尼康公司后来出了一些DX画幅专用镜头,尽管它们不支持全画幅像场,但依然在镜身上标明其实际焦距(比如17-55mm/f2.8),而没有写上乘上1.5倍后的焦距的原因。

下面说一下景深问题。

景深和焦距的关系无需进行复杂的论述,只要想一想卡片机一类的小DC与单反之间的差别就行了。很多从小DC用户过渡到单反的用户经常会发现,单反居然不如小DC好用!以前用小DC时几乎拍一张是一张,张张清晰,可用了单反之后就经常发生主体模糊、对焦不准的现象。所以便得出了“单反不如小DC好用”的结论。另外,还有一些人在没有搞清问题的真正原因之前,上摄影和器材论坛学习了一番,掌握了一些术语,于是发出了“我的镜头(或机身)跑焦”的大声惊呼!如果光圈再用得大一点甚至全开f1.4,跑焦的“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了。其实,这就是由于数码单反的焦距远远大于小DC,景深变浅了许多的缘故(当然,真正的跑焦问题除外)。

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结论。这种小DC现象恰恰说明了焦距和景深的关系。即相同画幅的机身,如果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或者说越深、越长)。另外,说一句额外的话,由于小DC的焦距只有几毫米到几十毫米(例如佳能G7为7.4-44.4mm),由于景深太大,所以很难拍摄出人物清晰而背景虚化的图片。

图13:



大家看看上面这张图,人家佳能G7标注的焦距也是7.4-44.4mm,没有乘以任何换算系数。

二十三、什么是恒定光圈镜头?

曾经看到有的网友提问说:恒定大光圈镜头怎么那么贵啊?但永远是f2.8的光圈可怎么用啊?这些问题听起来确实很恐怖,试想,如果你买了一辆车,哪怕档次再高,如果永远只能开一挡,那还怎么开呢?

提这种问题的人看来还是没有搞清楚基本概念。首先,恒定光圈的概念是相对于变焦镜头说的。有的变焦镜头非常便宜,比如不带防抖的70-300mm/f4.5-5.6才几百元钱,而有的变焦头则要上万,比如尼康新出的24-70mm/f2.8。后者贵是因为后者是恒定大光圈,无论你将焦距调整到多少,都可以使用f2.8的光圈。同样,佳能的24-105/F4镜头也是如此,无论是在24mm焦距还是105mm焦距,都可以使用f4的光圈。而70-300mm/f4.5-5.6由于不是恒定光圈的,所以尽管你在相机里使用光圈优先,把光圈调整为f4.5,但只要你把焦距拉到长焦端,光圈就会变小了。

恒定大光圈镜头为了保持能够恒定使用f2.8的光圈,所以镜身一般很大,因此成本也高,所以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二十四、镜头的最佳光圈是怎么回事?

有的人曾经问我,你的照片怎么经常使用f5.6的光圈啊?我回答说,f5.6是我那个17-55的镜头的最佳光圈。然后,他又问,为什么不使用f22啊,不是光圈越小越清楚吗?

看来问这种问题的人是把景深和分辨率的概念搞混了了。最佳光圈的意思是,任何一只镜头,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镜头,都有成像质量最好的那一档或若干档光圈。在这一档或这几档光圈下,镜头的分辨率可以发挥到极致,即达到最大的分辨率。最大分辨率指的不是前后清楚的范围(即不是景深)。

普通镜头的最佳光圈往往在f5.6-f11的范围内,所以才有那种“f8下无狗头”的说法。而高级镜头,即所为的“牛头”,其最佳光圈往往比较大,即使在全开的情况下,也可能很锐利。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花高代价购买牛头的原因之一。他们进牛头,除了焦外成像好看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大光圈下的高分辨率。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用17-55时经常使用f5.6的原因。

有人曾经对大多数镜头的最佳光圈进行过如下统计:

F1.2-F1.4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
F1.8-F2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F2-F2.8的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5.6;
F2.8恒定变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F3.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
F4.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11。

211.157.115.82/Code_1
__________________
我摄影!我快乐!


--------------------------------------------------------------------------------
赠分(?): 0   

2008-09-06, 21:48           
·单反器材6折起! 卓美网暑促惊喜多! ·张张丽网特价商品,精品好礼送不停! ·摄苑网摄影季赛赢尼康相机了! ·景明器材专业卖场,款款精彩等你来 ·以DC的价格买单反?!惊喜尽在锐意网! ·INOV超轻户外鞋5.8折活动!



天漠虎峪
查看公开信息
发悄悄话给 天漠虎峪
查找 天漠虎峪 发表的更多帖子
添加 天漠虎峪 到好友列表

天漠虎峪  
版主




注册日期: 2006-11-14
工分: 4,524
积分: 31,624    3 楼  

--------------------------------------------------------------------------------

二十五、相机上的各种设定对RAW格式文件不起作用,是这样吗?

相机内的各种设定,不仅对JPG,同时也对RAW起作用。只不过两种情况有根本性的区别。机内的色彩、锐度、白平衡、照片风格等设定对JPG的影响是永久性的,是不可逆的,拍出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了。而对RAW来说则是一种附加性的,只是把你设定的这些信息叠加到RAW上,但对RAW本身不进行任何改动,是可逆的。

例如,不仅是尼康的机器,别的相机也有标准、人像、风景和黑白等照片风格一类的选项,比如佳能的50D和5D mARK II等。

如果你用尼康D300和佳能5D2的黑白模式同时拍一张黑白照片。如果你用RAW,但当你分别用NX2和DPP将其打开时,你会发现尽管你首先看到的是黑白照片,但你可以在软件里通过改动一下照片风格的选项,立刻将其恢复为彩色照片。但如果你用JPG,无论你用什么软件,都无法将失去的色彩找回来了,你的照片将永远是黑白照片了。

白平衡以及曝光(只要不是严重过曝或者欠曝)等不准,如果你使用RAW,均可以在后期调整过来。因此,我常说,学会使用RAW是出好片的第一步。

二十六、有时候在照片上或者拍照时在相机的取景器里能够在中间隐隐约约看到一个光环,这是怎么回事?

凡是能够看到现象的人都是观察非常仔细的人,一般人看不大出来。但这个问题是存在的,尤其是你用的老镜头并使用最小光圈时。不过,这没啥新鲜的,不用大惊小怪,很多摄影论坛早就有人讨论过这种现象,属于一个已经给讨论烂了的问题了。

其原因是当你把光圈收缩到很小的时候,如果镜头后组没有镀膜或者镀膜如果不过关,由于感光器件和胶片不一样,反光性比胶片强,感光器件上的影像就会反射到镜头后组上,而镜头后组的表面是球形的,会再次反射到感光器件上,形成环形反光的光环。

所谓的针对数码相机特性对镜头进行优化,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强镜头后组的镀膜。在胶片时代,由于不会发生这种现象,因此厂商只会注重给前组镜头镀膜,以减轻反光,让尽可能多的光线进入镜头。到了数码时代,有由于有了这种光环效应,因此又着重对后组进行镀膜了。所以说,这种现象用老镜头时比较明显,对于最新出品的镜头,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轻了。

预防方法:尽量使用新推出的镜头,如果要用胶片时代的老镜头,拍照时尽量避免用过小的光圈。

二十七、如何正确地看待选择UV镜?

在俺的器材贴中很少涉及附件方面的问题,所以有人经常向我咨询如何选择UV镜。在此,俺把俺的解答转述的这里,供有同样问题的朋友参考。

首先,UV镜这东西不属于必配的附件,而且商家经常在UV镜上做文章,在这方面赚黑钱。损失点银子也就算了,但假UV给你以后的拍摄带来的坏处更大。很多人经常问我他的照片上为什么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光斑,我经常建议说你把UV拿下来试试看,朋友试后说我乃神人也。其实,我不是神人,而且是他上了奸商的当了。

至于如何辨别真假UV的问题,到网上搜一艘即可找到相关文章,这里不再饶舌。但真的UV镜有没有谁要配?要如何选配呢?这是俺要说的问题。

UV镜的意思是紫外线滤镜,在胶片时代UV是必配的附件,尤其是室外拍摄,比如拍摄风光等。因为,胶片对紫外线很敏感,如果不用UV,天空会不通透,有些灰蒙蒙的,加上UV之后,干扰胶片成像的紫外线被过滤掉了,所以蓝天白云变得更清晰。但到了数码时代,由于成像材料和原理的变化,CCD和CMOS对紫外线不是很敏感,不太怕紫外线的干扰,怕的是红外线,所以在感光器件前面都安装了一个低通滤镜,把红外线过滤掉。这时候,作为专门过滤紫外线的UV镜再用于数码相机的镜头上时,就纯粹变成了一个保护镜片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厂家就制造出了很多没有任何过滤功能的玻璃片,冒充UV镜赚取利润。

同样口径的UV镜,好的要几百元一块,山寨的只有十几元一块(但你买相机的时候,JS会要你几倍以上的价格)。其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在镀膜。镀膜有单层和多层之说,高档的UV往往是多层镀膜的,镀膜的主要作用是尽量让光线进入,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光。因为反光大时,不仅会降低进入镜头的光通量,而且还会造成光斑和眩光等,夜景或者逆光时尤其严重。山寨版的UV就是如此,要么根本没有镀膜,要不镀膜不过关。

什么是UV镜说完了,现在回到要不要选择和如何选择的问题上。

如果你的镜头是便宜的狗头,没必要配UV镜。低档镜头本身成像就无法和牛头相比,你再给它戴上一个眼镜,甚至再给它戴上一副假眼镜,那不更是雪上加霜吗?另外,狗头肯并不贵,有啥可心疼的,保护那么好干啥?

如果你的镜头是牛头,那就有两种解决方案。

一是不用任何UV镜,我现在就是这样干的。开始时还为镜头买一个五六百元的UV镜,后来再进镜头的时候干脆不买了。我最近进的一个镜头是佳能1.2光圈的的85L,花了将近一万五,我现在就没有给它配任何UV镜,一直在裸着用,效果非常好。另外,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做,很多追求画质的摄影师都不用“保护镜”。试想,一个万元级的牛头,其中每一片镜片都经过精心设计,精心镀膜,尽可能追求最高的画质和最大的通光量,但你强行给它外加上一块不咋样的玻璃片,后果可想而知。

二是,如果你实在不舍得让镜头裸体献身,不愿意如此残酷地使用镜头,非要加一块UV镜,那就买一块你所能支付得起的最贵的UV镜吧,比如BW的多膜超薄UV。使用最好的UV才能将UV带来的不良后果降低到最小。

我现在手里也有UV,所以我采取了灵活的方法。一般拍摄时,我不用UV,但要出远门了,要到外面长时间旅游了,我就会把UV镜放在摄影包里。如果遇到雨雪天气,但又想拍照时,我就把UV取出来安装在镜头上暂时保护一下。这种情况在海边拍摄时最明显,因为如果在海浪大的地方拍摄,镜片上很快就能看到一层细细的盐粒,这时UV镜就有用了。

二十八、偏振镜是干什么用的?如何选择?

偏振镜又称偏光镜。另外,还分为什么线性和圆偏振镜,不过现在你买的时候,不用再额外说明了,现在卖的都是圆偏振镜,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CPL,线性偏振镜基本上早就没有了。

偏振镜的主要用途在于消除非金属表面反射的无用光,可以用于某些特定场合。

首先是用于风景照片中,用好了之后可以让蓝天白云变得更漂亮,使片子看上去更通透一些。很多人买CPL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其实,我也有偏振镜,但我觉得它的主要用途并不在于此。因为这种效果我都是通过后期实现的,而CS的后期中,效果比使用真正的CPL还要好。所以我在拍摄的时候不太愿意使用滤镜,主要是觉得麻烦。当然,对于不会后期的朋友则另当别论了。

当然,我既然有CPL,拍风光时偶尔也会用用的。俺用CPL一般只有两个目的,一是让树叶变得更水灵,变得更绿,因为CPL可以消除树叶上的反光,如果不用CPL,有时候树叶在顺光的情况下,看上去会灰了吧唧的或者白花花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利用CPL减光,当你觉得光线太亮了的时候,可你又想用慢门拍摄流水等特殊效果,这时候就可以用CPL当灰镜使用了。

另外,CPL还可以消除玻璃上的反光,比如拍摄玻璃展柜里面的物品或者橱窗之类的,我很少拍摄这种题材,所以很少用CPL。

记住,别对偏振镜寄予太高的希望,偏振镜有一定效果,但绝对没有你想象得那样神奇。

如何选购呢?原则和选择UV镜一样,一定要选择最高档的,否则就别买。我的偏振镜是保谷的,都是几百元一个的,绝对是真货,但效果也就那么回事,至少和我买之前的期望值相差甚远。据内行人说,偏振镜这东西至少要千元以上的才行,但花这么多银子给镜头买个墨镜戴到底值不值,则要考虑一下了。因此,有人向我咨询要不要买个CPL时,我往往都说没太大的必要。

二十九、什么是增加或减少一级曝光?曝光补偿调整的是什么?

增大一级曝光可以通过增加一档光圈或延长一倍曝光时间实现,反之亦然。因此首先要搞清一级曝光到底是多少。

先说光圈。首先要搞清一挡光圈到底是多少。因为每增加一档光圈,镜头的进光量就增加了一倍,也就是光圈的透光面积增加了一倍。镜头上的光圈刻度一般用F值来表示,下面是完整光圈的档,每个数字之间都是一档的关系,数字越小光圈越大:

完整的光圈F数为: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5 f64

如果光圈数值不在以上的数字之中,比如1.8或者3.5,那就是半档光圈,比如1.8就比1.4小了半挡光圈,3.5比2.8小了半挡光圈,等等。至于为什么要用这种看似没有规律的古怪F数值来表示,原因在于圆形的面积与直径的平方值关系,具体原因这里不做详细说明,百度一下即可找到N多解释文章。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个规律,以帮助记忆:一挡光圈和下一挡光圈的差大约是1.414倍左右,也就是根号2的值。

曝光时间比较好理解,没有特殊的表达方法,从数值上就可以看出。比如曝光速度值(S)有:

1/8000s 1/4000s 1/2000s 1/1000s 1/500s 1/250s 1/125s 1/60s 1/30s 1/15s,等等

其中的s是秒,任何学过算术的人都知道,分母越大,数值越小,也就是曝光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曝光时间增加一倍,就是增加了一级曝光。

曝光补偿的概念适用于光圈优先(A)、速度优先(S)和程序曝光(P)三种曝光模式,其中“优先”也叫做“先决”。

所谓优先,指的是由使用者给相机指定一个光圈或者速度值,然后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计算,给你匹配一个相机认为合适的速度或者光圈值。如果你认为它给出的数值不合适,或者你有意追求更亮一点或更暗一点的效果,那就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对曝光量进行人为干预。

但有人问曝光补偿到底改变的什么?答案如下:

光圈优先时,调整曝光补偿改变的是快门速度,在速度优先时,曝光补偿改变的光圈大小。在程序曝光的模式下,曝光补偿改变的既可能是光圈,也可能是速度,由相机内的程序自己所决定。在手动曝光(M)模式下,由于相机已经不替你设定什么了,是亮是暗,完全由你自己作主了,因此没有曝光补偿这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
我摄影!我快乐!


--------------------------------------------------------------------------------
赠分(?): 0   

2008-09-06, 21:48           
·单反器材6折起! 卓美网暑促惊喜多! ·张张丽网特价商品,精品好礼送不停! ·摄苑网摄影季赛赢尼康相机了! ·景明器材专业卖场,款款精彩等你来 ·以DC的价格买单反?!惊喜尽在锐意网! ·INOV超轻户外鞋5.8折活动!



天漠虎峪
查看公开信息
发悄悄话给 天漠虎峪
查找 天漠虎峪 发表的更多帖子
添加 天漠虎峪 到好友列表

天漠虎峪  
版主




注册日期: 2006-11-14
工分: 4,524
积分: 31,624    4 楼  

--------------------------------------------------------------------------------

三十、“镜头最大光圈为f/5.6或以上时,可使用电子测距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相机的对焦精度又是怎么回事?

本来这个问题是论坛中的摄友提出来的,鉴于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人不明白,故重新整理到这个扫盲贴中,原贴网址如下:

http://bbs.fengniao.com/forum/1493575.html

相对佳能来说,尼康相机的说明书写的还是不错的,但偶尔也会用一些过于专业的词汇解释简单的问题,比如这个“电子测距器”就是如此。

这里涉及到好几个概念。

首先,“镜头最大光圈为f/5.6或以上时,可使用电子测距器。”真正的意思就是:如果镜头的最大光圈在5.6以上时,可以自动对焦(合焦),把话反过来说,那就是:如果不到5.6就可能无法自动对焦(合焦)。最大光圈为f2.8或f1.4的镜头,是大于f5.6的,或者说已经是“f/5.6或以上”了,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可以合焦。或者说用尼康自己的话说,就是“可使用电子测距器”。

其次,自动对焦或者说合焦(可使用电子测距器)与跑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半按快门之后,相机的取景器里出现了那个绿色的小圆点就是自动对焦成功的标志,也就是说是合焦了。至于拍出的照片是不是清楚,那才涉及到跑不跑焦的概念呢,要另当别论。

尼康的说明书里说的那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你的镜头的最大光圈是大于f5.6的,就可以实现自动对焦功能(也就是可以使用所谓的电子测距器)。不仅尼康单反如此,任何其他品牌的数码单反也如此。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你的镜头的最大光圈小于f5.6,那么就可能因为在对焦时进光量不足,从而来回拉风箱,或者根本无法自动对焦(也就是无法使用所谓的电子测距器了)。因为相机在自动对焦时,都是在光圈全开下进行的(等你完全按下快门曝光时才使用你所设定的光圈),也就是用镜头的最大光圈进行对焦。镜头的最大光圈不够大,进光不足,自动对焦就可能实现不了了。

这里再顺便说一下为什么70-300的镜头无法使用两倍增距镜的原因。因为用了两倍增距镜之后,最大光圈就变得小于f5.6了,4.5×2=9,机身在f9的光圈下(进光量太少)是无法自动对焦的,而小竹炮或小钢炮可以,因为它们的最大光圈是2.8,加上两倍增距镜之后,还能达到f5.6的最低对焦要求。

关于对焦精度:

佳能相机的说明书,比如40D的,也说过“佳能40D相机的中心十字对焦点对f/2.8敏感”这样的话。但这句话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即合焦(自动对焦)的精度问题。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使用比f/2.8更大光圈的镜头,比如说f1.8、f1.4、或者f1.2的时,合焦精度可能不够。很多相机,包括高档相机都说“中心十字对焦点对f/2.8敏感”,但高档相机的对焦精度很高,姑且不说佳能的1系列,就是我用的5D2,照样在f1.2全开光圈下实现非常准确的对焦,有兴趣者可以看看我的人像糖水帖,里面有很多是用85L全开光圈1.2时拍摄的。

尼康相机也是如此,不要一看到说明书中有“对f/2.8敏感”这种说法就认为该机身无法使用大于2.8的镜头了,很多低档机,哪怕是D40,都可以用f/1.4的大光圈镜头拍出非常清晰的片子,厂商这样说其实是为自己留有余地罢了。

三十一、什么是跑焦?跑焦的原因主要在于镜头还是机身?

一般来说,所谓跑焦是当你在拍照的时候看到合焦指示了(在尼康机身上就是出现了那个小绿点了),但拍出来一看,你的照片的焦点位置上的图象却不是很清晰,所以你认为是跑焦了。

这里在讨论跑焦的问题时首先要假定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你的摄影技术绝对过硬,有使用镜头最大光圈拍摄的能力,合焦之后再平移相机重新构图时绝对是平行移动的,没有人为造成的脱焦因素。

只有这种假定条件成立,才能讨论跑焦问题,否则由于你拍摄的功力不够,却责怪镜头跑焦,这样对于镜头来说既不公平,也使得我们的讨论变得毫无意义。

跑焦到底是镜头造成的?还是机身造成的?答案是机身,换言之,除特殊情况外,只有跑焦的机身,没有跑焦的镜头。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相机的测距、对焦乃至合焦过程都是在机身里完成的,是机身里面的CPU计算得出的结果,在对焦过程中把它认为的准确信息传达给镜头,控制镜头里面的驱动马达(如果不是AF-S的镜头,则控制机身里的对焦马达,通过机械装置)调整镜片,实现合焦。举例来说,镜头好比是汽车,机身好比是司机,车子往哪里开,是要听司机的。如果你的汽车总是往人家的身上撞,或者专门往树上撞,你不可能责怪你的汽车吧?镜头也是一样,对焦对在什么地方,要听机身的,因为镜头是处于被动伺服状态的。

因此,现在的高档机身都在机身内增加了自动对焦微调这个功能,原因就在于此。不过,和开车的道理一样,如果你的汽车本身有问题了,比如说方向盘或刹车失灵了,当然也会发生事故。镜头当然也不排除这种特例,比如镜片装配不良,或者在你买到手之前曾经有人摔过,等等,这时候就要把镜头送去修理了。

一般来说,发生跑焦情况时,自己操作不当者居多,其次是机身问题,镜头本身有问题造成跑焦的比例很少。

对于提出跑焦问题的人,他所说的跑焦照片往往都是用了f2.8以上的大光圈时出现的,比如用了f1.8、f1.4甚至f1.2,因为单反在这样大的光圈下,景深非常浅,景深大了之后就不觉得了。你听说过什么人抱怨小数码跑焦吗?因为小数码的感光器件的尺寸非常小,景深极大,即使是2.8的光圈也是如此。而单反则不然,当你认为你的单反器材跑焦时,首先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拍摄原因。对于一些新手来说,别说用大于2.8的光圈拍摄,就是用f2.8甚至3.5时,也经常拍不清楚。大光圈全开下的拍摄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提高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

另外有些人用把墙上贴上报纸,然后用相机拍上面的文字等手段测试相机是否跑焦,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即使你用了三脚架,因为你能保证你相机的焦平面和墙壁的平面是绝对平行的吗?有人经过这样的测试得出某某镜头左右成像的分辨率不一样的荒谬结论,原因就在与此。

三十二、拍摄数码照片时,是欠曝好一点,还是过曝好一点?什么是向右曝光?

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应该是既不欠曝也不过曝最好,但如果你掌握不好,那还是宁可过曝一些,不要欠曝。

其实我这里讲的是一个向右曝光原理。向右曝光一词来自曝光直方图,因为在直方图上,右边代表曝光量大,左边代表曝光量小。尽管有人说,如果曝光不正确,后期调整一下就行了。但那些在后期对片子的曝光进行调整的人都会发现,如果把过暗片子调亮了,对比度也调合适了,画面会变得很粗造,出现了很多原本不明显的噪点。如果是将过亮的片子调暗,效果则好很多,不但没有更多的噪点出现,画面反而会更细腻一些。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后期把片子调亮做的是加法,在提高亮度的同时也把噪点提升了。而后期将片子调暗做的则是减法,噪点也在调整的亮度的过程中也同时被减少了。因此,我才说拍摄时的正确原则应该是宁过勿欠。

此外,还有有两个需要澄清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向右曝光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是认为向左曝光正确,也就是“宁欠勿过”,另外一种就是我说的向右曝光,要讲究“宁过勿欠”。这两种说法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我在参加外拍的时候,甚至还有好心人一直热衷于指导我,向我灌输“一定要有意欠曝”的理念,由于解释起来很麻烦,人家又是出于好意,所以我也就不说什么了,但不说什么不等于他正确。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两种说法都正确,只不过只有一种方法适合于现在的数码摄影而已。

在过去胶片时期,宁欠勿过的原则是正确的,因为曝光稍欠的底片在冲印过程中很容易纠正,由于是银盐颗粒,所以不存在数码成像过程中出现的热噪声,也就是噪点。但如果一旦曝光过度,对于胶片来说就要坏事了,后期冲印很难纠正,结果是失去大量细节。

但到了数码年代,我们就不能再继续完全套用过去的理念了,因为成像原理不一样。比如胶片时期的“倒易律失效”问题在数码年代就基本不存在了。向左曝光的原理也要反过来使用,变成向右曝光才行。因此,并不是那些给我出建议的人说的不对,而是他们生搬硬套,没有把拍摄环境和条件搞对。

第二,向右曝光的时候一定不能太过,不能太过曝,因为数码照片也有宽容度问题,如果太过了,高光部分就会完全失去细节,后期调暗时也无法再找回来。对于JPG格式来说,增加0.3或者0.5级曝光都是可以的,这种略微过曝的照片后期调整的效果最好,如果使用的是高感拍摄,还能在调整的同时降低一些噪点呢,但最大不能超过+0.7。对于RAW格式来说,情况还要好一些,最大限度可以放宽到+1.0。我在本贴上面的第25条中说过,学会使用RAW是出好片的第一步,这一条也可以作为使用RAW的优点之一看待。

三十三、用什么软件处理RAW格式的照片最好?

俗话说原汤化原食,这句话对于数码相机的RAW文件也同样适用。

对于RAW文件来说,一定要用原厂的软件解析和调整原厂的片子。比如说,如果你是尼康用户,那就用尼康公司的NX2调整和处理它的NEF文件。如果你是佳能用户,你就要用佳能公司的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处理它的CR2文件,如果你是富士用户,那就要用富士公司的Hyper-Utility处理它的RAF文件。松下相机在这一点做得最不好,它自己没有开发专门的RAW解析软件,而借用了第三方的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 软件,我用了用,感觉不太好,所以就改用 CS4+Camera RAW 插件处理俺用G1拍的RAW格式片子了。

为什么提倡用厂商自己的软件解析自己的RAW文件呢?因为尽管从广义来说,这种文件都叫做RAW格式,但各家使用的技术不完全相同,而且有保密倾向,不愿完全公开。只有厂商自己才对自己的RAW文件了解得最透彻,解析得最到位,也就是说从RAW转化成TIF或JPG文件时的效果最好。因此,除非迫不得已,一定要使用原厂的软件处理RAW文件。

切记一定不要试图用光影魔术手和ACDSee一类的软件处理或者转变RAW文件,因为这些软件只是能把RAW格式的图象读取出来而已,无法对其进行任何修改和调整。不信你可以试试,你用光影魔术手打开RAW,然后调整片子的对比度或亮度,但最后保存不到RAW文件之上,只能从导出为JPG或TIF文件上看到调整后的结果,下次你再用光影魔术手打开你以前处理过的RAW文件,对比度或亮度依然如故,这说明你调整的其实根本不是RAW文件。如果是这样,用光影魔术手和ACDSee来处理或转换RAW文件,当初还不如不用RAW呢,因为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

三十四、为什么我用RAW+JPG拍摄,但下载时会出现两个一摸一样的JPG文件?我拍的RAW到哪里去了?

提出这种问题的人都是用USB线将电脑和相机直接连接在一起的人,而这些人忽视了相机里的一个选项。我告诉他看看说明书里关于更改USB设定的有关部分,可他愣说里面没有。我不知道现在很多人为什么会那么忙,买了相机之后连说明书都不好好看,但却经常有时间泡论坛或者泡QQ群,在里面去问别人。比如,有人甚至花好几万块钱买了一台D3X,却不看说明书,在论坛里说D3X这种档次的相机居然没有B门,从而遭到别人不少人的奚落。这种事绝非天方夜谭。看来我应该把上面的说法纠正一下了,不是“学会使用RAW是拍好片的第一步”,应该改为“先把说明书好好通读三遍以上是出好片的第一步”。

言归正传,继续讲问题。

有两个解决方案。

一是改变相机里的菜单设定。以尼康D300为例,在“设定菜单”中有一个USB选项,里面一个是Mass Storage,另外一个是MTP/PTP,而后者往往是相机出厂前的默认设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这个USB选项设定为后者的缘故,改成Mass Storage即可。但MTP/PTP什么时候才有用呢?当你使用尼康公司提供的软件下载相机里面的文件时就可以,或者你想通过尼康公司出品的Camera Control Pro 软件在电脑上控制相机进行拍摄时,那也要把设定改回到MTP/PTP上,否则电脑会说找不到相机。

第二个方法更简单:把CF卡或者SD(SDHC)卡从相机里拿出来,用读卡器读取下载里面的照片。

其他品牌的相机大致如此,不一一列举,如果你实在搞不懂,那就用我说的第二种方法吧。
__________________
我摄影!我快乐!


--------------------------------------------------------------------------------
赠分(?): 0   

2008-09-06, 21:48           
·单反器材6折起! 卓美网暑促惊喜多! ·张张丽网特价商品,精品好礼送不停! ·摄苑网摄影季赛赢尼康相机了! ·景明器材专业卖场,款款精彩等你来 ·以DC的价格买单反?!惊喜尽在锐意网! ·INOV超轻户外鞋5.8折活动!



天漠虎峪
查看公开信息
发悄悄话给 天漠虎峪
查找 天漠虎峪 发表的更多帖子
添加 天漠虎峪 到好友列表

天漠虎峪  
版主




注册日期: 2006-11-14
工分: 4,524
积分: 31,624    5 楼  

--------------------------------------------------------------------------------

三十五、尼康D3一类的全画幅机身可以使用DX画幅的镜头吗?

先要明确一下相机的象素数量和片子尺寸的关系。

相机所能拍出的最大图象的尺寸代表的就是机的象素数量。

所谓的画面尺寸指的是照片的长×宽,也就是象素数量的总数。D3是1200万象素的机器,如果使用全画幅镜头,出的片子的尺寸是4256×2832,两者的乘积是120529992,舍去后面的零头,就是1200万象素。

D3或D3S一类的全副画机身可以使用DX画幅的镜头,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是官方给出的。

D3或D3S为了支持DX画幅的镜头,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凑合使用,特意增加了一个根据镜头自动剪裁画幅的功能,并且将其作为出厂前的默认设定。所以你使用D3或D3S时,只要你在上面安装了DX镜头,比如尼康的17-55mm/F2.8,机身马上会辨认出来。这时候取景器里立刻发生了变化,边缘四周变得很暗,只有中间一块维持正常亮度,这块正常亮度的区域就是你用DX镜头取景时必须使用的区域,超出这个区域都进入不了你拍摄的照片中。当然,画面比例还是3:2的,但画面尺寸变小,画面面积缩小了一半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用17-55拍的片子,尺寸是2784×1848,两者相乘之后等于5144832,也就是514万象素左右。

以上的就是尼康D3获D3S对DX画幅镜头所采取的变通方法,D700我没有,但我想情况应该是一样的。

总之,D3(包括D3S)也好,D700也好,哪怕是D3X也好(是否也有这种功能我没有考证),对DX镜头的支持都是一个原理。在尼康的全画幅机身上使用DX镜头,画面尺寸,或者准确地说画面尺寸,即面积或象素值,要减少一半以上。

第二种方案是民间的解决方案。关闭机身的画幅剪裁功能,强迫D3一类的全画幅机身使用DX镜头,换句话说,就是强行把DX镜头当作全画幅镜头使用。比如,尼康新出不久的那个35mm/F1.8,由于像场比较大,放在D3上边缘只有四个不是非常严重的暗角,没有严重到产生黑圈的地步,所以有人把它当作全画幅使用,并且说很喜欢这种LOMO风格。

而变焦头则不乐观了,比如尼康的DX画幅牛头17-55mm/F2.8,把它放在全画幅机身上强制将其作为全画幅使用,17毫米端根本无法使用,四周已经不是暗角,而是黑圈了,这可不是俺没有摘遮光罩的结果。28mm以后还马马虎虎,如果你认为暗角还可以接受。有兴趣者可看看我的那个D3专贴,上面有各个焦段的实拍图片:

http://bbs.fengniao.com/forum/937483.html

总而言之,如果如果你非要在全画幅机身上使用DX镜头,就必须忍受三件事。

一是取景器里取景区域变得很小,只能在中间的那一小块中取景,如果你不觉得别扭,当然可以。第二是必须牺牲一半以上的象素,比如把D3或者D3s本来就不高的1200象素也要放弃,必须将其当作514万象素的机身使用。第三就是必须接受最终片子的尺寸大幅度缩小这一事实,片子的尺寸不是以前4256×2832的,而是缩小为2784×1848的了。当然,如果你拍片子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在网上发片,这个尺寸当然够用。

我们自己可以更改D3中的这个默认设定,通过按Fn按钮+旋转机身后面的副拨盘改变机身的画幅。详细设定方法见说明书第62页和290页。这样作的好处是给用户留有更大的余地。另外,尼康D3还支持一种5:4的画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得到。

顺便说一句,佳能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没有尼康的这种功能。佳能在设计上不允许你在全画幅机身上使用DX镜头,佳能的DX镜头也就是佳能所谓的S镜头。

由于佳能全画幅和DX画幅机身的机械结构不一样,如果你在全画幅机身上使用S镜头,按快门时有可能会把反光板划伤甚至碰下来,据说很多5D用户的反光板就是这么掉下来的。因此,佳能全画幅机身的说明书上都有明确提示,告诉你不得使用DX(即S镜头)。

三十六、镜头上有灰会给片子造成影响吗?

有人在拍照时,总是经常拿出气吹或者镜头布不时地清洁或擦拭镜头,看到他的那种忙活劲,我都觉得累。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答曰:镜头脏了会片子上造成污点。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说明他根本不了解镜头的成像原理。镜头脏了,镜片上有了灰尘,甚至是镜片之间有了灰尘,对照片都不会造成影响,说白了,在照片上根本看不到。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每个镜头都有一个最近对焦距离。只要你的拍摄距离小于这个距离,就无法自动对焦,如果你强行用手动对焦,只能得到模糊的虚化图象,无法合焦。试想,你的灰尘都在镜片上了,镜头是无法对镜片上的灰尘对焦的,灰尘在你的片子上早就被虚化得一干二净了。如果你真的在照片上发现了灰尘的踪影,那就只能恭喜你了。你手中的镜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超级、超级微距牛头,最近对焦距离超短,只有焦平面到镜头前组那么多,在实际使用意义上,也可以说最近对焦距离等于零!

但不幸的是,这种超级镜头是不存在的,你在照片上看到的污点,只是相机里面的感光器件CCD或者CMOS上的灰尘。你就是把镜头擦坏了,也清除不掉片子上的污点。

记住,镜头往往不是用坏的,而是擦坏的。

再补充一句:有人告诉我说这一条他看不懂,他说:光线难道不是从镜头进入相机的吗?镜头上的灰尘怎么就不会反映在片子上呢?那好,既然不相信,你就亲自做一个实验吧。找一粒芝麻,放在你的镜头上拍一下,看看你能拍得到吗?

如果你再问我如何把芝麻放在镜头上,那俺就再告诉你一个绝招:镜头朝上仰拍。怎么样,有兴趣试试吗?

如果你还说不懂,那我再告诉你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你把你的镜头贴着窗户的纱窗拍摄外面的景色,你能在你的照片上看到纱窗的网格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18:10 , Processed in 0.1276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