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湖北作家群英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5: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3: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钟祥有个冯道信




湖北日报讯 张德宏

  冯道信,1943年出生于钟祥,省作家协会会员,钟祥市作家协会主席、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从事文艺创作近四十年,发表出版各类作品数百万字。代表作品有:《嘉靖内传》《郢中览胜》《风流莫愁女》《雾锁云台》《论楚歌》《红颜无悔》等。

  钟祥有个冯道信,未见其人早闻其名。他虽然没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但他带出来的文学新人少说也有上百人。钟祥“乡土作家群”闹得红红火火,名扬全国,成为当地一个文化品牌,冯道信功不可没。“乡土作家群”的旗帜是他最早树起来的,许多作家是他一手扶持推出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冯道信担任钟祥文联主席、作家协会主席职务。凭借资历、地位和威望,他成了钟祥文艺创作与发展的助推器。只要发现有人对创作感兴趣,他就大力鼓励;只要知道有人想出版作品,他就积极支持。近十年来,钟祥“乡土作家群”出版图书300余部,每年20多部,在全国县级市文坛实属罕见。钟祥有一个有趣的惯例,一个人出了书,大家都踊跃去祝贺。那祝贺是实实在在的,多则上千人、少则上百人。出书者不仅给大家赠书,还要大宴宾客。据说,这个惯例的首创者就是冯道信,其目的在于鼓励创作、出书,形成尊重作家、崇尚文学的社会风气。
    初次见到冯道信,是在一次创作会议上。他的形象乍一看叫人不敢恭维,又瘦又矮的个头,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头发有些谢顶。操一口钟祥普通话,夸张而富有激情。会餐时白酒成杯成杯地喝,挨桌挨个地敬,似乎永远喝不醉。饭后是舞会,冯道信异常活跃,频频请人跳舞,瘦小的他像陀螺在舞场上转来转去。也许是喝多了酒的缘故,他的舞步没有章法,只有随心所欲。几曲下来,有些舞伴见了这个小老头就躲,他全然没有察觉,仍是热情地邀请人家跳舞。当时我想,不见儒雅斯文,又看不出什么气质风度,这个近似放荡不羁的人,真是一个特别的作家更是一个特别的作协主席。
    冯道信用一部又一部作品证明,他绝不是徒有虚名。《嘉靖内传》、《风流莫愁女》、《恩仇奇缘》、《雾锁云台》、《论楚歌》、《红颜无悔》……翻开这些作品,我才发现另一个更真实的冯道信:学养丰厚,才华横溢,率真性情,执著为文。冯道信毕业于武汉大学,深造于上海戏剧学院,有着较高的文学艺术素养。他的作品有小说、传说、戏剧、影视剧、文史美学论文等等;他的视野开阔,举凡文学、史学、美学、心理学、直至方志学,均有涉猎。
    大多数作家都有乡土情结,冯道信的乡土情结比一般人更浓。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本土,如莫愁女、嘉靖皇帝、郢中名胜等等;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读出一个神奇美妙的钟祥。为了宣传故乡钟祥,提升钟祥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冯道信竭尽全力打“牌”,不遗余力造势。例如为出自钟祥的嘉靖皇帝立传、正名;请楚国著名歌舞艺术家莫愁女“还乡”等。一般人认为石城是今天的南京,莫愁女是南京人。冯道信用他的考证,提出石城即钟祥、莫愁女是钟祥人的定论。不能小看这个笔墨官司,它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低估的。今天,慕名到钟祥游桃花村、莫愁渡、莫愁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因为莫愁女,钟祥更具魅力。
    冯道信已年近古稀,仍然笔耕不辍。他说这一辈子很充实很快乐,因为一直生活在故乡,一直在写故乡。
钟祥有个冯道信,这地方就让人刮目相看。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3: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文学是他一生的追求
                                                      杨郧生速写



湖北日报讯 刘书平

  杨郧生,保康人。1956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十堰市作家协会主席。出版文学和理论专著六部,多次获奖。

  我认识杨郧生,缘于我们共同钟爱文学。在处理好行政事务之后,闲暇时间杨郧生总喜欢博览群书,似乎要在文学的海洋里打捞属于他自己的那一勺。下乡当过知青,进厂当过技工,留校当过教员,机关当过干部,这些经历,这些阅历是他文学创作的资源。几十年来,他一直在文字领域耕作,写了大量文章,在《湖北日报》《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党建研究》《党员生活》等近百家报刊发表散文及人物通讯,在鄂西北一带产生较大影响,凭着人品和才干受到组织重用,先后担任了十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和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地位的变化,没有改变杨郧生对文学的追求。他先后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贫困山区的好支书》、《共和国之星》、《梦萦故乡那条河》等100多万字的专著,并编著了长达50余万字的《郧阳民俗文化》一书。既弘扬了社会先进典范,也努力发掘了历史文化宝藏,为文化的建设和文学的繁荣,真正做到了尽心尽责。
    我读过杨郧生很多文章,其中最喜欢他的散文和游记。几年前,他出版过一本《藏地大回环》,这是关于西藏的游记。据说,当时他在北京大学深造,趁假期三次入藏,用徐霞客的精神和情怀,客观地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吟唱了华夏大地的古老文明,阐释了汉藏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展示了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不少读者在读他作品的过程中,为那些句句寓情,字字敲心的文字所感动。拜读此书,将我不知不觉地带进了西藏在那碧蓝如洗的天幕下,使我和宗教以及自然环境毫无阻滞地融为一体,好像也站到了这个高原的布达拉宫的金顶上。氆氇和卡垫、长刀和火镰、银杯和木碗、嘎乌和灯盏、铜佛和唐卡、法号和白螺等等,增添了我对西藏的认识,感受到了亘古岁月的沧桑。由于感动,我曾为他写过一篇读后感,这篇文章在三家报刊发表。
    杨郧生在十堰地区应该是起步较早的一位作家。1982年他就在《四川青年》上发表过小说《最美的人》,自此笔耕不辍,后来当了行政干部,仍然把这份爱好当作生命价值来追求。30年来,接连出版文学作品专集多部。我懂得杨郧生这种追求,他试图用文学开阔自己的视野,以此发现美好的事物和人性。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一生他将文学作为他维系生活的情感纽带,用文学来构建一个体现人性温暖与心灵关爱的独特的审美境界。文学重在即事生感,即景生情,数十个春夏秋冬,杨郧生扎根在如火如荼的生活现实中,为时代而抒发,为时代吟唱。
    2006年,他被推选为十堰作协主席,兼任这个角色之后,越发增强了他对文学的责任感,不但用自己的热情燃烧着他人,而且用自己的能力推动着他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3: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生活在寓言世界的凡夫

湖北日报讯 李叔德

    凡夫,寓言作家。本名段明贵,襄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金骆驼奖等。《快乐》《狮子和兔子》《瘸蝉》《云雀明白了》《小老鼠立志》分别入选人教版、北师大版、冀教版和香港版中小学语文课本。有的被译介到国外。

    认识凡夫,整整在30年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因为发表了一篇小说,参加了《长江文艺》在襄阳举行的鄂西北笔会,初次见到了一些襄阳文学圈的名人,比如凡夫、张月斌、王伟举、王稼田、李圣强等。大家当时都年轻,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凡夫年纪较大,显得稳重沉着,不苟言笑。因为我祖籍襄阳,他就建议我争取早早调回襄阳。约五六年后,我如愿返归故土,凡夫在第一时间上门道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当然不仅仅是对于我个人的祝贺,更是他关心家乡文学创作事业发展的体现。
    凡夫从内心里热爱文学,喜欢写作。但因为公务繁忙,他只能选择一些短、平、快的体裁。又因为工作性质原因,他的创作明朗、单纯、积极向上。于是就诞生了寓言家凡夫。作为一个寓言作家,凡夫是全国一流的。他的作品屡屡获全国寓言大奖,各种全国性的寓言选本更是少不了他。他的寓言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与其说是寓言,其实更像童话。所以他的作品多次被中小学语文课本选用。当然也有些篇章寓意深刻,老少咸宜。凡夫的为人也像他的寓言的主题那样,真诚正直,黑白分明,或者说他的精神世界基本上就沉浸在他的寓言世界里。无论身居何种职位何种身份,他总是平易近人,轻声慢语。他性格温和从容,从不提高嗓门发言。即使是在他主持或者以他为主角的活动中,与人说话的语气也是商量式的。他大都穿件砖红色的夹克,举止优雅,谦逊有礼。他能用温柔的男中音唱“弯弯的月亮下面,是童年的阿娇”,也能跳舒缓悠扬的慢三或慢四。平静的外表下,凡夫也蕴藏着非凡的毅力。大概十多年前,我跟凡夫相约学习用电脑写作,并选定难度最大的五笔,看谁的速度快。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勉强用五笔打出一封简单的信,得意洋洋地向凡夫报喜,谁知他说他早在一个星期前就用五笔写作了。
    凡夫的毅力还表现在对文学事业的扶持上。地级市的作协是真正的民间组织,无编制无经费,凡夫身为市作协主席,筹款办文学杂志《汉水》,建《文学襄军》网站,组织各类文学写作笔会,不遗余力。近几年随着大家相继进入退休年龄,我跟他见面的机会少了。但在网上看到襄阳的业余文学作者能经常参加各类市作协组织的创作笔会,还是由衷的高兴。
    凡夫生活习惯好,身体非常健康,一直笔耕不辍。他虽然年逾花甲,却仍用他的人品和寓言创造着凡间的温暖和亮色。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3: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方方这个人和这座城




湖北日报讯 田天

  方方,女,现任省作协主席。1955年生于南京,原籍江西,两岁随父母迁至武汉。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9年调入省作协。已出版小说、散文集70多部。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内外多个奖项。代表作有《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汉口的沧桑往事》《到庐山看老别墅》等。

  每次见方方,总在如何称呼她的问题上颇费踌躇:主席?学姐?老师?或者,干脆一口气复原到30多年前我们在珞珈山求学时期,同学之间那种直直巴巴的称呼——汪芳?
    方方是武汉大学中文系78级学生。不过学生证上的名字是汪芳。直到1982年她在《诗刊》上发表诗歌处女作的时候,署名还是汪芳。
    我记得,就是因为那首《当我拉起板车》奇迹般发表在全国性大刊物上,我们这些武大学子才第一次知道了她的名字。当时中文系77级颇有几个闻名遐迩的学生诗人或作家,比如高伐林、王家新、於可训等;方方所在的78级也是人才济济,办有自己的文学社、诗社,还有一个专演世界名剧的话剧社。汪芳是诗社骨干,也是话剧社活跃的社员——不过并未粉墨登场,只是担任了一个类似“秘书”的打杂角色而已。但在国家刊物上发表作品的还基本没有。把你的习作发表在油印刊物上是一回事,跑到食堂人多的地方高声朗诵也不难办到,可要像汪芳这样双管齐下,发表诗歌之后又以“方方”之名发表了短篇小说《大篷车上》,却是不大容易,因此在校园和社会上都轰动不小。其中一个轰动,是学校破例批准她以一篇小说代替毕业论文,惹得许多不怕写小说就怕写论文的家伙患上了红眼病。我们一帮人甚至还为它以一票之差落选全国短篇小说奖而争吵吼叫过。
    我们是把《大篷车上》当作范文读的。揣摩为什么这样写才容易发表,并一举成名。可是这篇小说没写校园生活,写的是几个貌似“刺头儿”,实则外冷内热、充满生命活力的青年工人形象,叫我们这些对校园之外的大千世界一无所知的追随者如何模仿呢?四处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师姐在上大学之前有过四年吃苦下力的装卸工生涯。
    方方是“长办”(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子弟,父亲是高级工程师,祖父也是著名学者,堪称书香门第;而“长办”一直自成系统,有自己的小社会,对周边的市民社区基本是不大来往的。即使像当年鲁迅家里那般“家道中落”,但也不至于“沦落”到让一个饱读诗书的小姑娘去干装卸工吧?其实也很简单,因为1972年她父亲去世了,一下子失去家里的经济支柱,三个哥哥又不在身边,于是她雄心勃勃自愿到武汉运输公司二大队当起了搬运工。
方方后来说,那时候自然不是为了当作家而去“深入生活”,主要是看上了这个重体力活每月有42元的“高工资”。而当年在工厂当学徒只有18元工资。
    1987年底,当中篇小说《风景》横空出世,并以此拉开“新写实主义”的时代序幕时,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当年,就在方方像“男将”一样拉板车、扛大包、开吊车的时候,恐怕她自己也没料到,这段工作是她对城市底层平民生活感同身受的生命体验,也是一个作家真正进入武汉这座伟大城市的特殊“入口”!
    《风景》之后不久,方方正式成为专业作家。这时,我们的阅读速度已经跟不上方方写作发表的速度了,几乎每年都有文坛公认的优秀中篇小说问世。好歹还得了个鲁迅奖。据省作协的朋友说,每晚她家的灯总是最后熄灭的。有时某几家也可能更晚熄灯,不过那是在打麻将。
    可是她为什么不写长篇呢?2000年,我们终于读到方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这部长篇写的是以“长办”为背景的一段沉重历史,算是方方本人的“家族小说”;近年,她又相继出版《水在时间之下》和《武昌城》,前者写一群汉剧艺人的曲折命运,后者以她个人化的历史观重新观照北伐战争时期的武昌城的“攻”、“守”之战。三部长篇尽管题材各异,时代背景不同,文体风格也大有变化,但都是以武汉为舞台展开故事,写的是武汉历史文化风情,也许“汉骂”不多,但一股浓郁的“汉味”流淌在字里行间。我以为这就是标标准准的“汉味小说”,而且是“汉货精品”。
    在众多武汉作家中,如要说出一个精彩描写武汉的“第一人”,我还是首推方方。单是一本薄薄的随笔《武汉人》,就已把武汉和武汉人写得活色生香、淋漓尽致。听说一些作家根本不看本地作家作品,但方方的书我是每本必看的。一边看着书中一个个熟悉的武汉地名,一边踏着这些地名自豪地走来走去,何乐而不为?
    方方一路写来,三十年如一日,一不留神“写成”了省作协主席。履职之初她有个“帮助青年作家、农民作家、女作家”的任职承诺,现在看来大多兑现了。前不久看到她率领十位湖北农民作家在北京亮相,我不禁眼眶发了发热,心里说,下次见面,该恭恭敬敬叫她一声方方主席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2: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通透的作家刘耀仑




湖北日报讯 牛维佳
    
    刘耀仑,汉族,1953年生,英山人。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秘书长。著有文集《书之慨》、《刘耀仑文集》、《逝水》等。发表多类体裁作品160多万字。其作品多次获奖。
    在写刘耀仑之前我读了他的小传,他的小传头半部分深深地吸引了我。在我看,它本身就是一部很有味道的生活实录。你可以看到在大别山深处的他成长的过程,也可以看到一连串更大的背景下的依稀往事。刘耀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滋润和造化出来的,每个人的成长都少不了与其相关的环境,而他的生长环境充满了家乡的关怀和温情。正如他说的,他从小就以为,太阳每天都从英东寨升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太阳给他的家乡和他的成长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也成就了他成长的主要基调,这就是通透明亮。
    和刘耀仑打交道可以感觉得到他的透明,这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诗歌、散文、小说、评论他什么都写,在我看他还是以散文、随笔见长,也恰恰是从散文随笔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他的为人为文。平时的他诙谐幽默甚至不拘小节,有时候图了一时快活开个玩笑而全然不分场合,不然他会憋得难受。这是他率性和顽皮的一面。但是他的内心却是认真乃至传统和严肃的,亦如他文中所表露出来的。特别是他的认真,一点也不少于他的率性。耐人寻味的是,这两种不同的做派能够集于一身,至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他的这些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他执著认真的一面,也就是他板着脸做人的一面。
    在接人待物上他的认真也无所不在。和许多人不同的是,他没有那么多铺垫和婉转,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模式驱动自己的观点。并且直来直去、长驱直入,有时候便显得十分执拗。不过,出现纠结的时候和别人拉下面子大干一场的事他也不会干,通常的办法是他会坚持向你摆道理。他是讲理讲规矩的人,但要是碰到不按规矩出牌的人,他也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会一直与其理论下去,直到对方头疼难耐拱手相让才算作罢。这样的情形大多都是发生在工作上,或者有的时候根本就是为别人打抱不平。年轻的时候有人把他的这些秉性归为不够成熟,可是随着年事渐高,离退休没几天了,可他仍然这副模样,仍然如此这般地坚持着自己。这是一个作家应有的执著,也让他在自己的生活和作品中有了独到和不懈的追寻。他追求的是他认定的道理,哪怕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千变万化一时说不清,他也会抽丝剥茧地把它找出来。因为在他来看,这个道理对于一个人的品格十分重要,就像自家乡英东寨的太阳,它应该是明亮通透的,而不是昏暗晦涩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2: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两条河流他写了一生
     我印象中的李华章




湖北日报讯 李鲁平

  李华章,湖南溆浦人。195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省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长于儿童文学和散文创作。曾入选20多种散文选集,获奖20多次。

  我认识李华章时,他从事散文创作已经20多年了。那时候我刚从记者转行做文学期刊编辑,那时的文学期刊常常到三峡办笔会,每次的笔会总要在宜昌停留一站,这样便与刘不朽、李华章这样在三峡地区从事文学创作或文学组织工作的前辈们熟识了。
    印象中的李华章始终面带微笑、说话谦和、行事低调。即使跟我这样的年轻人打交道,也始终如此。记得有一次在宜昌参加一位作家的研讨会,会议结束后,因为我要坐的车迟迟未到,期间几个小时,他就在宾馆大堂一直陪着我,直到我坐车离开。午饭后人都是犯困的,在无奈的等待中,我既焦虑、又疲倦,而他却从容淡定、兴致盎然地陪着我聊天。他的修养让我觉得尴尬、窘迫。几年前的那一刻、那一幕我一直记忆在心。
    做人的境界与文章的境界大致是一致的。在李华章的身上尤其一致。李华章创作散文30多年,出版散文集10多部,很多散文篇章被收录各种选集或获奖,是湖北在散文创作上奠定了自己的风格和艺术特色的散文大家。他主要写两条河。一条是他自己的家乡,溆浦绿色的河流溆水;一条是他工作的地方,宜昌所在的长江。当然,河流只是一个象征和代表,更准确的说,他写两个地域,一个是湘西,一个是三峡。
    有歌唱道,河山只在我梦萦。对李华章来说,湘西也只是梦中的湘西,但这并非说他写的湘西不真实,相反,真实被李华章视为散文创作的生命。他在新作《李华章散文选集》中说,“对至情、至真、至美的散文境界,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以我阅读他散文的感受,这话当然不是大话和套话,而是他散文创作的追求与感悟,也是他创作实践的总结。举一个例便可见他对至真的追求到何种程度。在《李华章散文选集》中有一篇《翡翠观音》,写作家心中“永远缠人的一缕情思”。“我”18岁考上大学,成了溆水边的特大喜事,因为多少村、多少年才出了一个大学生,由此引来无数人的提亲。离开家乡的前一个晚上,一个十五六岁的妹子大胆送给我一枚家传的翡翠观音。水灵灵的女孩在河边说了一声“给你”,“就飞也似地跑了”。由于路费和路途的原因,“我”大学毕业前从来没有回过家乡。再次见到那美丽的少女,她已经是三岁孩子的母亲,但依然“亭亭玉立,标致妩媚,仪态端庄”。在见到当年的“少女”之后,作家说“这美丽的印象使我后悔。”能大胆地说自己后悔,这便是至真。作家在《欢喜佛》中记叙了一次走亲戚与表侄女儿的奇遇。在描写了表侄女儿的窈窕、标致后,作家不但透露了表侄女儿的名字叫屈萍,而且还不加掩饰地告诉我们屈萍的职业是招待小姐、按摩女郎。我敢说,很多散文作家不会这样写自己的晚辈亲戚。这是少见的至真。但李华章近乎决绝的至真背后,又夹杂着至情和至善。在《翡翠观音》中,作家写到当年坐小木船从资水到长沙,历尽艰险,但都化险为夷。这是对少女赠送翡翠观音的感激。岁月动荡让观音的手臂有了破损,作家就设想千手观音的那只手一定是被一个虔诚之徒牵走了。这是对少女的祝福。在《欢喜佛》中作家写到送侄女礼物时,侄女挑了一个欢喜佛并要放在寝室,让同伴们听它的笑声。话语背后的苦涩凸显出作家的大爱深情。
    李华章创作的大量的湘西散文,在沈从文之后,再次规模化地构造出一个既相同又有区别的湘西,他一生都在倾诉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当然,他也在30年的散文创作中,开拓性地书写了三峡。因为在他之前,没有如此系统、集中的三峡散文创作。两条河流,他写了一生。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2: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赵金禾的一日三餐




湖北日报讯 刘富道
    
    赵金禾,武汉黄陂人。孝感师范毕业。当过教师、演员、记者、文化馆长。现为孝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陆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70年代在《红旗》杂志发表调查报告和小评论。主要作品有杂文《毛遂不避嫌疑》、小说《宋老的感慨》和散文《陪客赋》等。50岁后发表了50多部中篇小说。
    
    准确地说,他53岁开始写中篇小说,已经发表61部。
    准确地说,他在1996年发表11部,有6部发在各刊物头条,其中《人民文学》两个头条,一部《学习》让他大红大紫起来。
    文坛有人称那年为赵金禾年。
    自从爱妻去世之后,他就不在安陆久住了。或者住到美国的小女儿那里,或者住到武汉的大女儿这里,这样一日三餐才有着落。独自一人时,早餐是吃什么糊涂对付,中午是赵氏配方营养大餐一锅鲜,晚餐首选稀饭有菜无菜无所谓。好在他是素食主义者。不过在外面吃饭,也不完全拒绝鱼肉。
    我们大体两周一见,每次都有一两个中心话题。我到汉口就由他买单,定点餐馆是好人家。选择好人家的理由是,老板娘秀色可餐,老板兼厨师能够做到少放油少放盐。在其他餐馆吃饭,他面前要放只茶杯,用来清洗菜肴里的油盐。尽管基本吃素,吃些少油少盐的食物,他精力却异常充沛。每天早晨4点钟起床,到长江游泳,无论冬夏。前年冬天同他到云梦县,他清晨畅游府河,我在岸上陪看。待他上岸来,我用手机给他拍了一张“全裸的大卫”,给好多男士女士看过了,都赞叹这个中国老大卫好肌肉。就是现在,已经进入七秩,还有一个绝活:表演倒立。
    赵公经常教导我过日子悠着点,要像他一样,要会玩。不过,他其实每天都写作,用平常心态写作,不紧不慢地写作。近两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有《宣传部长》、《睁着眼睛是天黑》和《幸福其实很简单》等几部。至少还有3部中篇即将发表出来。
    2011年初夏,他从美国回来不久,急切地召见我:快过来看老板娘呀!我们到了好人家餐馆,他点过菜,突然向我宣布:“我结婚了!”我先是一惊,紧接着就问:“跟谁?”三年前我们几位朋友把他同一位单身女诗人召集在一起吃饭,这顿饭白吃了,赵先生后来跟女诗人说:“你写诗,我写小说,一日三餐谁管呢?还是我写我的小说,你写你的诗吧。”看来民以食为天是普遍真理,作家诗人也不例外,不过这事实在让我们太扫兴了。新嫂夫人原来是一起吹葫芦丝的新朋友,他去美国之前就有那个意思,到美国之后E-mail传情,回来就成一对了。金禾对新嫂夫人的爱称是宝宝。我第一次见宝宝,听他们合奏巴乌《烟盒舞》舞曲,看他们幸福无比的情态,我就想到珠联璧合四个字,想到老朋友的一日三餐,我好高兴。
    赵公听说我要写他,急忙来邮件,说:“那个挽联的事不可不写呀。”哦,这事!那是在2008年,一位作家作古,我写了一副挽联,赵先生在报纸上看到了,赞不绝口,郑重其事地说:“给我也写一副吧!”他看我有顾虑,又说:“你给人家写得再好,人家看不到了。我就要活着的时候,看看给我写的挽联。”
    我勉为其难地写了。现在加上标点,便于读者断句:
    前年宣传,去年宣传宣传,哪知道在这里宣传又宣传,早知道哪个敢来;
    今日学习,来日学习学习,谁晓得到那边学习不学习,要晓得谁人想去。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最新写实系列小说,有赵氏一本《宣传宣传》。我的这副戏联,被两位朋友拿去做文章,各赚了些稿费。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2: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沙洲上的记忆
                                                见证李鲁平的文学路



湖北日报讯 易飞

  李鲁平,湖北枝江市人。法学学士、哲学硕士、法学博士,中国作协会员。《芳草》文学杂志副主编、武汉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发表评论文章近百万字。出版有诗集、报告文学集以及评论集《政治漩流中的作家们》、《湖北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亲历》等。

  有过这样的时候/沙洲只是一只小船/我们抛出去又被肯定抓起/最湍急的汛期击不沉你/母亲是这条河上最坚韧的帆……这首诗是鲁平大学期间写的,刊印在我们俩大学期间自费出版的诗集《那一年深秋》上。作为一个来自宜昌枝江百里洲的学子,在他眼里,巴河是一条雄性剽悍的大江,沙洲则是为他带来片片温暖的伊甸园。
    梧桐年年飘落,桂花岁岁绽放。美丽的桂子山留下我们多少关于诗歌的美好记忆,那时的大学校园弥漫着浓郁的诗歌氛围,像一把火,我们都被点着了,首先是我(我高他一届),然后鲁平也自投罗网。我在中文系,他在政治系,我住在五号楼,他住在三号楼,前后栋。大概在1984-1986年期间,我因为鼓捣诗歌,在校园里有了些名气,混到了《华中师大报》当副刊编辑。一天下午,一个身材单薄、着军绿外套、黑毛衣的小伙子,到我的寝室里找我。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李鲁平。鲁平谦虚地从裤子口袋里掏出几张诗稿,说是请我指正。诗稿是用圆珠笔一笔一笔誊抄在方格稿子上的,只有两页。那首诗叫《黎明诗情》,应该是鲁平的诗歌处女作。26年过去,去年我在整理书柜时意外发现了它,并告诉鲁平,鲁平要我改天给他,这个意义重大。记不得当时给他提了什么意见,现在看来,这首诗的稚嫩青涩显然易见。但是以后他的飞速长进,让我在自叹弗如中,更多的只有赞叹了。以后的每个黄昏,这个比我痴迷中毒更深更疯的人,几乎都到我寝室来。再后来,他成了华师校园里响当当的校园诗人。在我忙于毕业论文和求职的最后一年,他和张执浩(他们同届)已经成了武汉高校诗歌的领军人物。
    时光荏苒,近30年过去,我们已人至中年,我们一直生活在这座叫武汉的城市里,其间我和鲁平常在各种文学聚会中见面,他可以算一个纯文学圈内的人,我更多是一个新闻人,业余玩文学,他经常给我鼓励点拨,让我受益匪浅。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无冕之王》出版后,他第一个写评论在报上发表;我的中篇小说《梦中的石头》在《芳草》还没发出来前,他说要写一个评论向文学界推介。
    可是我对鲁平越来越失望,因为我自认为才华平庸,但尚有一点先天的预知能力,我在大学时就预言过他一定会成为国内一流的诗人。可是不知哪天开始,鲁平悄悄改变了自己的文学轨迹,专事于文学评论了。其间他也写过小说,短篇、中篇都写过,写得相当不错。作为芳草杂志的副总编、武汉市文学艺术理论研究所的负责人,鲁平说生活为他作了选择。所幸的是,近几年来,鲁平的文学评论已经在业界崭露头角,并且显现出越来越好的态势。
    鲁平的文学评论首先是从他心爱的诗歌出发的,始于1987年,研究的是《诗的幽远美》。后来,他开始了对本土作家的研究,撰写了一批有分量的文章在业界发表,特别是在扶持文学新人方面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近几年来,鲁平开始关注在全国活跃的作家,系列评论文章发表在国内重要的文学刊物上,以全国视野和独到见解关注当下的文学现状,在业界引起关注。尤其在文学伦理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引起文学理论界的关注。近期鲁平受邀在《文艺报》所开专栏“看小说”深受创作界关注。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也许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诗人,但收获了一位有影响的评论家。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2: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低调吹箫 余音绕梁
                            我结识的刘明恒



湖北日报讯 陈敬黎

  刘明恒,咸宁人,中国作协会员、咸宁市作协副主席。196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在《诗刊》、《人民日报》等全国百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余万字。作品曾被《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刊转载。曾获《星星诗刊》、《诗神》诗歌奖,《长江文艺》小说奖。2010年被评为“咸宁市德艺双馨文艺家”。

  在我结识的那么多不知疲倦地为文学高歌的前辈中,刘明恒一直在低调吹箫,至今余音绕梁。
    我是牵着刘明恒的衣角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记得我还在上中学的那个年代,除了书以外没有其他媒介让我了解这个人世。好读书的天性,让我在课余寻找可以寻到的各种书来读,其中包括许多小说。前辈作家们用文字给我营造了一个个风云变幻的世界,让我如醉如痴。从那时起,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们一样去写如梦如幻的人世,成了我的梦。也就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拿起笔,尝试着开始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那个时候的刘明恒在咸宁已经是一位有名气的作家,并且是我的故乡咸宁县委办公室的副主任。我通过在咸宁县委办公室工作的发小结识了刘明恒,很想拜在他的门下。那时的刘明恒对我来说不仅是大官,还是大作家,我诚惶诚恐地仰视他,每到周日,我从我的老家马桥大屋走到温泉,花两角钱搭车到咸宁,把我写在练习本上的文章草稿拿去给刘老师看。他总是和蔼可亲地给我教导,给我鼓励。至今三十年了,我们仍然亲如师徒。
    对于刘明恒来说,为官是他的正业。他从小被在南京为官的伯父带到南京,在南京长大,在南京读书,做知识青年,下乡插队。也正是在南京,他的一位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的老师,把他带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在南京市江浦县石桥公社新民大队插队期间,他开始了文学创作。1969年国庆节前夕,他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反映知识青年生活的诗歌处女作《扁担的歌》,从此一发不可收,至今已在《诗刊》、《人民日报》、《星星诗刊》、《诗神》、《长江文艺》等全国百余家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400余万字,作品被《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转载。特别是由他撰写解说词的电视专题片《咸宁的桥》上了中央电视台,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但是,这一切刘明恒都是在他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的。
    因为父母亲多病,作为孝子的刘明恒放弃了在南京的优越生活,毅然回到了父母身边,回到故乡从一名民办教师做起。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考入了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毕业后分配到咸宁县委机关工作,从此开始了他亦官亦文的人生。现在退休了,他却不仅未放下笔,还比年轻时出的作品更多,质量更高。先后出版了官场小说集《劫难之后》、《吴县长和他的夫人》,还创作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土地》,以及一系列农村题材小说。
    在这个浮躁的人世,许多人在为自己的一点成就高歌,刘明恒在低调吹箫,却余音绕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21:03 , Processed in 0.2416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