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字媒体如何改变摄影的未来?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34:11 | 只看该作者
摄影之父——11位曾对摄影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摄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与绘画相比,就好似大树下的小草。可是,摄影迅猛发展的趋势,尤如春风吹拂大地,一夜间就绿遍了整个世界,在人类科技和文化艺术史上,竖起了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面对如此有强大生命力的摄影,怎能不使人对它的发明者投以敬仰的目光。可是,有谁能确切地说出摄影术是起源何时?摄影之父是何许人氏?这的确是一个既有文学记载可考,但却又不可能划定某个时日、归功于某一个人的难题,因为摄影术是集光学、化学、机械等诸类学科,经过了众多先驱的不懈努力,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发展和完善的。
对此,英国摄影科学家斯潘塞就显得特别的机敏,他自己选择了对摄影术的诞生发挥过决定性作用的11位名人的肖像,通过暗室技巧,制成了一幅“摄影之父”的肖像公布于世。
  这幅“摄影之父”肖像溶入了哪 11位名人的容貌呢?他们按年代排列是:
  T·韦奇伍德:1802年把花边等图案印在了涂有硝酸银或氯化银的纸张和皮革上,创立了接触印象法。
  J·N·尼普斯:第一个在金属上用感光沥青以及在纸上用氯化银进行摄影和摄影制版。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J·F·威利马·赫谢尔:发现了硫代硫酸纳及其溶解氯化银的功能,从而使摄像“固定”下来。
  L·J·M达盖尔:1839年研究出第一个实用的摄影过程,宣告摄影术诞生。
  W·H·F·塔尔博特:第一次在相机中拍成永久性的负片。
  J·M·培茨瓦尔:1840年制成人像摄影镜头,使肖像摄影实用化、普通化。
  F·S·阿切尔:1851年创造了火棉胶湿板工艺,极大地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缩短了曝光时间。
  R·L·马多克斯:1871年用明胶取代火棉胶,开创现代摄影新纪元。
  H·W·沃格尔:1873年发现了感光材料,使制造正色板和全色板成为可能。
  G·伊士曼:1888年制造出胶卷和简便的手持相机,开辟了大为简化的摄影道路。
  V·C·德雷菲尔德:他和F·赫特一道建立了现代感光测定科学。
无独有偶,新闻界近年公布了美术界的一件奇闻,说某科学家用现代化的方法,窥察出世界最著明的肖像画之一的《蒙娜丽莎》是作者达·芬奇根据他自己的面孔创作的。对此,人们只是听听而已;而面对“摄影之父”肖像,形与神都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状况,也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形神,升华为一种象征性的偶像 。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34:4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还需要创意吗?

    越来越多的影友开始拥有自己的电脑,配置一直如当初的购置照相器材同样的一往无前及倾其所有。奔腾2代300,128光内存,昆腾火球5.6G高速硬盘,巫毒3D显卡,17英寸0.25显示器,再配上清华紫光平板扫描仪,PHOTO级A3彩喷。啊,真是无所不能了。
  于是,一头钻进PHOTSHOP4.04,COREIDRAW8.0.FREEHAND7.0之中,夜以继日地在17英寸的小小天地里寻找电子暗房的无穷乐趣。影友们是认真的,很快他们就在这方土地中获得了收获,于是一种基于新的思维方式的新工作方法所产生的作品来到我们面前。
  这些东西很漂亮,当然它们暂时还只是停留在色调分离、扭曲变形、柔化、素描、木刻这些技术处理上,这对任何一款图像处理软件来说,都是那么的轻而易举和不费吹灰之力。然而它对于我们这些凡人显然是太重要了,我们曾经花费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来做那种彩色照片的中途曝光,耗费时间之外又耗损了我们多少金钱,然而又有多少朋友能说已能万无一失百发百中地驾御这种技术了呢?为此,我们为万能的且仍然日益进步得让我们深感吃力的电脑欢呼。
  于是,一部分先拥有电子暗房的影友很是喜欢,他们觉得摄影更其容易了,他们以电子暗房再行处理的往日的图像一次次地入选获奖,他们真的很欢喜。
  一位香港摄影家也这么说:“我每年要拍摄枫叶,过去寻找一株中意的树总要半天,取景等天色又要半天,如今我不管什么天、什么树,拍它十几卷回去,用电脑一合成,立即就旧貌变新颜。”于是影友以为创意在电脑上就可完成。
  假如说在艺术领域里这是真理的话,那么在纪实,更在新闻摄影领域这很可能会误导我们的视听,以致我们以为摄影的创意将自此来自于电子暗房,尽管我们知道在PHOTSHOP中要为主体人物换一张脸有多么容易。然而,我依然以为我们一如既往地甚至更其迫切地需要摄影的创意。当然,是在进入电子暗房之前。并且,由于今后很快更多更多的影友将进入电子暗房进行许多类似的照片特技处理,要想获得一幅不同寻常的作品,前期不同寻常的创意也就更为重要起来,要想以前期马虎拍得的底片经过不费气力的电子技术获得惊人的效果的想法,也许不用多久就要让人感到力不从心。再说电子暗房的加工同样需要人类无穷的想象力,并且它也许永远替代不了人们通过勤劳的思维劳动从一开始就注重到自然里以相机攫取美妙瞬间的创造。
  我们需要电子暗房,我们依然需要不同寻常的创意:来自电子暗房的和更要紧是来自本色摄影的创意。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35:2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当代摄影中人脸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当代艺术是从一张脸开始的。1980年,其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的罗中立,创作了一张尺幅达到两米多高的农民肖像,题名叫《父亲》。这张画当时就引起了巨大反响。现在的人们如果对当年的情境不甚了了,我想是很难理解那种反响的。随后,罗中立偏离了他的肖像创作方式,结果,《父亲》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就成了唯一的绝响。只是,面对这个绝响,人们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只看重其中所提示的内容,而不是脸形本身。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三种脸形视觉话语的引领下,罗中立“苦大仇深”的脸才显露其全部的意义。这三种脸形视觉话语是:方力钧与岳敏君昭显无赖与傻笑佯狂的“无赖之脸”,张晓刚发呆散视临近精神崩溃的“家族之脸”,艾轩煽情伤感内虚外靓的“伪西藏之脸”。前两种脸形话语在“泼皮”与“玩世”的命名下组成了一道典型的“视觉流氓”的艺术景观,而后一种脸形话语在唯美的外表下,成为前两种脸形话语一个嘲讽式的视觉填充物。直到这时,人们回过头来,才发现《父亲》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表达了对“农民”的情感,而是,这幅广为流传的作品,首次明确把人脸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视因素,把人脸从过去因领袖慈容而被取消的状况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了对面相的探究之风。
  但是,真正构成对面相探究的有效尝试,我想应该是从摄影开始的。这是照相机这部视觉机器及其性能所决定的,并体现了自1839年摄影术发明以来的“视觉断裂”及其成果。今天,我在这里要谈论的不是绘画,而是摄影。绘画只是一个刺激,一个面相探究的先期准备。而且,由于制作方式的差异,通过绘画探究的面相和通过摄影表达的人脸,在意义上判然有别。只是,绘画中的三种脸形话语,的确构成了当下的一种人脸观看背景。从这层解释来看,绘画和摄影又的确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我当然不能说当代摄影是从拍摄人脸开始的。今天的摄影传统和一场政治运动有如此紧密的关系,就这一点而言,已经说明摄影与绘画的不同。但是,就视觉观看而言,当摄影家把人脸作为一种话语来创作时,他们的工作很难说与绘画没有关联。两者的殊途同归可能指向一个目的,那就是把人脸转换成面相。如果人们同意这个判断的话,那么,在“同归”之后,我要慎重指出,可能只有摄影才更有资格谈论“人脸”与“面相”的转换关系。因为画家一开始就把“人脸”给抛弃了,他们只关注“面相”本身。因为摄影,不管是“观念”的还是“纪实”的,甚至是“艺术”的,其工作都必须从人脸,也就是具体的对象开始,然后达到相对抽象的面相。也就是说,从人脸到面相,尤如从纪实到象征,中间的跨越与转换,本身就是一个属于摄影专有的、同时又具有社会意义的话题,既体现了观看的进程,也表达了用视觉定义世界的努力。
  自然,人脸与面相有别。人脸指个别的存在,面相更多指向一个概念。在“面相”这个词中,“面”与“相”还可以拆分成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字,“面”指千百万人各随各脸的存在,接近“人脸”的含义,“相”则是对“面”的一种引申性解释。或者说,“面”指一种视觉共相,它是具体的,可观看因而也是可以面对的,“相”则代表了一种象征性符号。也就是说,“相”是从对“面”的观察中生发出来的,是对“面”的一种编码的结果。这说明,对“相”的认识,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分析,就有可能落空,从而使理解中断。摄影中的人脸,是摄影师所面对的具体对象。处理这个对象自然构成了他的全部工作的价值所在。问题是,当摄影师所面对的这张脸不是处于自然状态时,人脸就从具体的所指中出走,适时转变成具有共相特征的“面”,并在观看中被编码。从理解与认识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编码后的视觉符号称之为“相”,它的目的是表述或诉说某种特定的内容。如果我们同意上述对“面/相”的解释的话,那么,所谓考察人脸在中国当下摄影运动中的意义,说穿了就是考察“面”与“相”之间的转换关系。仅仅纪录自然中的人脸,这种做法肯定是有价值的,摄影史已经提供了大量类似的例子。但是,今天的情形却不是纪录,也不是观察,而是表述,是诉说,是个人对个人,进而对共相,再进而对符号的认知。
  王昕伟遵循了纪实的一般要求,同时又多少逸出这个要求。他的人像是在行进途中拍摄的,对象是普通人,穿着典型的普通服装。在这里,典型的意思是,有些对象在穿着上保持了一种放松或者马虎的状态,而放弃正当的礼仪约束,而另一些对象则相反,要刻意显示其服饰与姿态的特殊性。不管是马虎还是特殊,都是对象所固有的,同时又是王昕伟所观察出来的。王昕伟几乎不会刻意地摆弄对象,对场景也持有一种自然主义的立场。对他来说,一般就是意义,因为这“一般”非同小可。我敢断定,在行进当中,他一方面随意拍摄,另一方面又在抗拒这种随意拍摄。我觉得他更像一个求证者,要在不同的人像中证实他的观察。也就是说,王昕伟是用他的对象来建构他的观察平台。和王昕伟构成对比的是徐勇。表面看来,徐勇也有一种自然主义的倾向,抓住“留影”这么一种普遍的摄影行为来为自己的影像服务。但是,事实上徐勇和自然主义没有一点关系,因为他不观察,他只是选择。他选择了留影这个普通的行为模式,并把这个模式置入北京和上海的典型场景中。这种选择既不是摄影的,也不是审美的,而是象征性的。在我看来,徐勇的工作是对两种主义的提示,一种是国家主义,另一种是现代主义。当留影发生在天安门前时,留影本身毫无疑问带有国家主义 认同的色彩,而当留影发生在上海外滩时,对现代性的疯狂想象就构成了摄影家诉说的主题。圆形的构图和俗艳的色彩,包括拍摄对象的通俗笑容和日常组合,似乎都指向了数码成像时代一种都市化的民俗主义风气。可是,一旦明了徐勇作品背后的国家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双重象征时,摄影家的意图也就昭然若揭了:原来他真正关心的是一种当下的民族主义,这个民族主义的核心不是传统,因为传统已经没有价值了,已经在大规模的城市拆迁中化作了烟云。今天的民族主义,其核心恰恰是国家主义加上现代主义。
  张欧的作品浮泛着一层暧昧的色彩,同时又透露着一种明晰的意图。她的图像的矛盾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是养父与养女,另一方面是西方人与东方人;一方面是成人与小孩,另一方面又是男人与女人,他们的脸形、服饰与动作,无不合乎父女、东西方、男女、领养等等的区隔,让人一眼就能看穿其中的差异。同时,图片中两人依偎的程度、方式、动作,眼神所透露的不同感受,更由于一眼看穿的视觉效果而联想到的处世方式与领养路径,使得这些原本明晰的作品突然之间暧昧了起来。关键是,所有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张欧只是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已。我发现,作品对象的关系越是真实可靠,作品所散发的暧昧就越是强烈。反过来,这种强烈又构成了我们思考的基础,让我们不期然地产生一种继续关注作品中的人们的愿望。相比之下,向庆利镜头中的两代人就显得概念化了。我相信向庆利的拍摄的对象是真实的,问题是,他不肯停留在真实本身,要借助化妆术来突显两代人的对立,好述说一个青春反叛的通俗故事。表面看来,向庆利去除了作品所可能有的暧昧性,但他的做法也有可能让人们失去持久关注的理由。郭航在这一点上显然有所顾虑,他的《家人》系列通过夸张的神情遮蔽了代际间的冲突,让家人“木偶化”。而在《人偶》系列中,他又强调了“人与偶”的暧昧关系,让真实的个人被“偶”所替换,从而去除真实本身。同样的方式在韩磊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处理上显得更为圆熟。韩磊的人脸具有符号性与非符号性的分裂倾向。当对象具有奇特的可视特征时,他的摄影就多少有些肖像的意味,一旦这些特征不存在,肖像也就失去意义,而转变成化妆式的“偶像”。《头戴国徽帽子的孩子》、《一个来自贵州的年轻女子》是前一类型。《扮成丑角的男子》、《惊悚的皇帝》、《长征殿》等是后一类型。还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手持玩偶的少年》明显带有戏虐的成份,作品中的玩偶与胖孩,不管在造型趣味还是神态上都构成了一种尖锐的对立,所以容易让人发笑。《四个男孩》也有一种视觉上的落差,这个落差是通过对像手持的物品而达成的,比如毛泽东和天使的塑像,以及乐器、服饰等等,都和拍摄对象呆滞的神情构成了一种情绪上的张力。通过化妆把对象符号化,再通过这符号介入当代重大的国际冲突中去,从而扩大作品的诉说力度,在这方面,刘峥可以说是做得最为成功的。他的《911系列》是其中一个例子。在这一组作品中,刘峥紧紧抓住了911当中一个重要的视觉特征,那就是从现场逃离出来时蒙满尘土的脸面,来建构他心目中的“911”。表面上,刘峥表达了灾难的凝重感,实际上,他通过这一典型的符号却在质疑事变本身。他的作品的影纹越细腻,化妆越成功,脸面痕迹越惊人,他的质疑也就越强烈。无论从题材的张力、品质的精确和伤痛的深度,李广梓都是无法和刘峥相比的。但李广梓却自有其意义,他镜头中的青年是自足的,甚至是得意的,有一种惊人的自恋主义在奇特地膨胀,从而书写了一个时代的缺失。同样,在李广梓那儿我们还是能够寻求到一种视觉上的唯美,而在王一飞的作品中,这唯美就成为轻微自残与自虐的一个可怜注脚了。把李和王放在一起是有意思的,李广梓的观看多少有些中性化(我猜想是否其中还暗示着一种同性的倾向),而王一飞的观看就多少带有些流氓气息了。
   作为一种“相”,杨国伟完全走到戏仿当中去了。他的对象是无关紧要的,只是网络游戏世界中的零配件而已。事实上,用“戏仿”这个词来形容杨国伟所面对的一代人,可能是不确切的。因为人造世界已经网络化,虚拟胜过了真实,屏幕占据了观看的中心,致使新一代人完全生活在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另类空间中。在这种氛围里,他们即便本来想去“戏仿”什么,也变得没有意义,因为现实的虚构性早就超过了“戏仿”。
  我觉得我们不妨把从王昕伟开始到杨国伟结束的图像作一个总的考察。开始时多少有些纪实的因素在起作用,人脸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摄影家的工作更多地是在寻找对象的职业与生存特征。然后,道具开始出现,这道具往往呈现为服饰和相关物品。服饰肯定可以改变对象的性质,物品则与述说的主题有关。两者结合,再加上化妆,纪实就终于被扫出观看的领域,作品明显地往符号化的方向滑去。自然,在这当中有很多过度性的内容。比如对道具的使用,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则借助于现实景观。再比如化妆,有的遵从事件的提示,从而建立作品与某一特定事件的联系,有的则走向了类型,把某一阶层的外部征候作为整体化妆的参考或基础。这里体现的不仅是对人脸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展开了一场从人脸开始到面相终结、观看与诉说的视觉旅程。其中,“面”和“相”是有所分隔的,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领域。
  曹意强在讨论他的导师哈斯克尔的历史观时指出:“哈斯克尔赞同‘忽视艺术和文学的历史是枯燥无味的历史’的观点,并反对这样的说法,即过去流传下来的图像只能呈现一个虚构的往昔。他在书中(指他的《历史及其图像》)明确指出,史学家在重构往昔时应当使用视觉证据。因为,这些图像材料的存在,它们所呈现的各种各样的风格和形式,其本身就是重要的历史事实:它们为特定的历史目的而创造,被破坏,或得以幸存。”曹意强在这里借讨论哈斯克尔的观点重申视觉证据的意义与价值,可惜他谈论的是艺术,而不是图像(我在这里说的主要是摄影)。但是他的观点却有助于我们理解摄影与历史的关系。纪实与历史的关系我就不多说了,因为纪录的功能在这里是第一位的,所以从“视觉证据”来说,没有什么比纪实更能说明历史本身。但是,人脸,以及由人脸所引申出来的面相(不管是“面”还是“相”),都同样可以作为一种历史证据,说明以及解释与其平行的时代,并为这时代的精神氛围与观看特征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说,人脸在中国当代摄影中的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更何况“面/相”本身了。恰恰是“面/相”为我们这个多变而浮燥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多面体式的面具,让光荣、梦想、冲突、放任、犬儒与委顿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总体性的符号,从而为时代定格。从这个意义来说,“面/相”和现实具有一种让人惊悚的对等性。(来源:gjart.cn)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35:59 | 只看该作者
摄影的道路上,怎样将艺术进行到底


    近日笔者参观了一次市里举办的摄影比赛。一进会场,好家伙!偌大的桌子上放了近百张的片子,人群熙熙攘攘好不快活。从白发苍苍的摄影界“前辈”到俊气硬朗的摄影界新人,顿时让人有种融入摄影艺术殿堂的感觉,可当笔者定睛看那些花花绿绿的照片后,却再也兴奋不起来。
    究其原因,桌子上所呈现之照片大都是青山秀水,美女纪实。虽然风光片构图大气色彩艳丽,青春美女也全部很糖,但却大都强调审美,毫无想象力与内涵,摄影最原始的作用(记录客体)直到现在竟然还被大多数人当做毕生追求来梦想做的更好。中国的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而摄影却在中国几代人的发扬带动下,依旧处于“贫瘠”阶段,旨在发表、获奖的平庸之作大量雷同的如流水线般被复制出来。当然,笔者这么说并不是否定拍风光、纪实、人像的意义和重要性。而是如果把摄影作为一种艺术而不是技术来搞的话,早就应该打破传统,让照片为了艺术的表达和再现而活!而那些以摄影前辈自居,或被人以摄影前辈的身份所景仰的人,早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用句调侃的话说就是——别以为穿了马甲就成艺术家了!
    早在傻瓜机出现并普及的时候,摄影就并不如音乐、绘画、诗歌、雕塑等显现的那么艺术了,毫无疑问上诉几种艺术形式都需要很专业的训练,并不被广泛人所掌握,艺术也就显的那么离现实有距离。而自从摄影术被简化并进入千家万户的时候,摄影就再不被人看成正统的艺术来认真学习。又因为摄影的普及,业余作者的数量远比其他艺术形式要多的多。傻瓜相机更是使得每个只要不是傻瓜的人都会摁快门。可是我们不知道,拍出来的照片,要好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称为好照片,什么照片又是不好的照片,什么照片才可以把他与艺术画等号。
    首先笔者认为,艺术是自私的,他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你对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理解,对整个生活过程轨道的记录。而艺术又不单单来源于生活,艺术还要创造生活,艺术要再现那些被人们遗忘的,丢弃的东西。而用相机表述的过程从想法,到准备实施,到拍摄,到冲洗,到展览的方式,到展览的过程,都可以是艺术的!不管怎么样想法是最重要的,他占据了整个过程重要性的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而那剩下的,无非就是技术问题。其实,摄影比做饭简单,你练不好刀功,掌握不好火候就做不出一盘美味的菜。而对于一名出色的摄影艺术家,我要告诉你,最不重要的就是技术。
    如果这么想来,也就不难理解让人“模棱两可”的观念摄影和“全是废片”的LOMO摄影了。他们所呈现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美妙感受,更多的是思想上所该达到的境界!在这里我们就以这两种形式为例,为大家简单阐释其中的道理。
    所谓“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1.思想意识;2.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这正是现代摄影应该探索的部分,摄影表现美的功能应该逐步被作品的观念思想的表达所代替,它们所传达的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意象,通过照片以及附属事物来描绘自我的情感!技术在这里面所占的位置已经达到了零!甚至说即使掌控相机的不是你本人,只要创意观念的人是你,照片的归属毫无疑问也是你的。而观者在欣赏照片的时候也许不会理解作者的意图,或者有新的理解,那个理解也许不是拍摄者所理解的理解,但这就是观念摄影。
    而如果说观念摄影的拍摄冲动是一种故意的话,LOMO就显的随意的多,它们所表达的就是一种不经意间的事物残留。通过LOMO相机特有的画面效果,可以不去关注画面感等所有问题,你所需要的就是把摄影融入生活中去,让他变为与吃饭上厕所一样习以为常的事情。正如笔者在自己的LOMO群上写的公告一样:倡导快乐摄影每一天!相机可以不LOMO,心情一定很乐魔!从理论上讲,任何相机都可以LOMO,LOMO是一种风格!随心所欲想拍就拍,光圈、快门、构图都不是你要考虑的事情。也许照片会出现模糊,会暴光不足,会反差过大,会色温不准,等等问题,但她始终带给你的是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像苹果去年推出的iPod shuffle,它没有显示屏幕,你不会知道下一首会播放什么歌曲,你也无需知道!它想要带给听者的同样就是随心所欲,意想不到的感觉。随心意而为之的乐趣,就是LOMO的乐趣!
    百家争鸣是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发展到颠峰所呈现的状态,而在于中国的摄影,显然要走的路还很长,在人们都在关注最近又推出一款什么单反,又推出一款什么镜头的时候,是否应该深思熟虑的想一想,你拿起相机拍照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来源:it168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36:39 | 只看该作者
摄影的哲学思考


    图象(image)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平面。在多数情况下,图象能凸显某种「外在世界」(out there)事物的意义。图象可藉由将外在世界抽象化,将空间与时间组成的四度空间减化为平面二度空间,将我们想象力无法企及的东西翻译出来。将外在世界的时空抽象化为平面,并且将这项抽象重新投射回外在世界的具体能力,或者可称为「想象力」。这种能力可以制作与解读图象,将现象编制成二度空间的象征符号,然后将这一类的符号译码。
  图象的意义散布在它的平面上,可能看一眼就可捕捉到,不过如此获致的意义可能是肤浅的。如果我们想获得较有深度的意义,必须使我们的视线行经图象平面各处,才能重建被抽象化了的空间。眼光巡游一个图象平面的行为,是「扫瞄」(scanning)。我们扫瞄的眼睛形成的路径错综复杂,因为它是由图象结构与我们观察图象的意图这二者所形成的。扫瞄过程所揭露的图象意义是二种意图合成的:其一是图象本身所宣示的意图,其二是观看者自己的意图。因此图象不同于数字这种一对一地指涉对象的符号复合体,它是一种可因接受者之不同而使被指涉对象有不同意含的符号综合体;所以图象者提供观看者诠释的空间。扫瞄的视线巡游图象平面时,会一个接一个地攫取图象构成元素时间关联性也因此建立起来。扫瞄的视线可能会回到一个已经看过的构成元素,而因此将「之前」转变为「之后」,这种由扫瞄重新建立的时间向度也因此成为一种永恒的回返。视线可能再三回到相同的图象构成元素,而将那个元素当作图象的中心意义建立起来;扫瞄建立了图象中各个构成元素有意义的关联性。扫瞄过程重建的时间向度即在于这些有意义的关联性,在于一项元素赋予另一项元素意义,并且回头从所有其它的元素接受到它自己的意义。
  这种从图象中重建的时间-空间特质,简直像魔术一样,一切事务能重复自身,也参与意涵(context)的建构。魔术世界与历史直线式世界在结构上是不同的。历史直线式世界里,一切事物从来不会重复发生,一切事物都是「因」(causes)造成的「果」(effects),并且会成为往后的果的因。譬如,在历史世界里,日出是鸡啼的因,而在魔术世界里,日出就是鸡啼、鸡啼即是日出。图象具有魔术般的意义。
  要解读图象,必须考虑图象的魔术特性。将图象当做「冻结的事件」(frozen events)解读是错误的。相反的,图象是将事件变为情境(situations)的一种翻译;图象以场景(scenes)取代事件。图象的魔术力量源于其平面结构,因此其先天的辩证性和内在矛盾对立,必须从图象的魔术特性观点加以理解。
  图象是居于人与世界之间的中介物。人「存在」(ek-sists),意即他与世界之间没有直接的桥梁。图象是用来将世界译介成人可以触及和可以想象的东西;但是即使图象起了这种作用,图象仍然将自己横亘在人与世界之间。图象原本应该是地图,变成银幕。图象不但没有将世界呈现给人类,反而以自身取代世界而使重新呈现(re-present)的是图象,其僭越的程度有如人活着是为了配合他制造的图象。他不再解读图象,而是将未经解读的图象再往「外在」世界投射。世界变成类似图象的东西,成为场景和情境的关系。图象的作用如此倒置的状态,可以称为「偶像崇拜」(idolatry),我们现在还正目睹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无所不在的技术性图象已经神乎其技地将「实在界」(reality)重新架构成图象形式的电影分镜剧本。这涉及到人的一种善忘心理习惯。人忘记他制造图象是为了寻找他在世界上的道路;而到头来他努力在图象中寻找他的道路。他不再解读他自己的图象,而是活在图象的作用中。图象制作者的想象已经变成了(图象接受者的)幻觉。
  这种由图象居中中介的内在辩证,受到重视,可谓由来已久。公元前二千年时,人类已和他的图象疏离了。有些人因而设法召回图象背后的原本意图,他们企图摧毁那道银幕以便重新开启通往世界的道路。他们的方法是将图象的构成元素从其平面撕下来再加以联结。他们发明线形书写符号,如此一来,将魔术的圆圈型时间转变为历史的直线型时间的符码。他们创造「历史意识」(historical consciousness)与符合「历史」这个词汇适切意义的历史。从那时起,历史意识就被赋予同魔术意识斗争的使命,我们可以在犹太教先知、某些希腊哲学家,特别是柏拉图(Plato)身上,看到这种对抗图象的使命感。
   写作与图象、历史意识与魔术意识的斗争,在历史上历历可见。书写发明的时候,一种新的能力出现了:「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这种能力能够从平面抽绎出言辞,能够制作和解读文章。概念性思考比图象性思考更来得抽象,因为前者将现象界里除了线条以外的时空向度都加以抽离。人类发明文字书写后进一步脱离世界。文章并不等于世界,而是要代表他们所撕碎的图象。解读文章,就是要找出文章所指涉的是什么图象。文章的目的在于解释图象,在于将图象的构成元素和意思转化为概念。文章是在图象之后设立的符码,即是超越图象的符码(meta-codes of images)。
  文章与图象的斗争所提出的问题是文章与图象的关联性,这是历史的中心问题。这个问题在中世纪的形式是基督教以经文的忠实性对抗异教徒的偶像崇拜的斗争。到了现代,这个问题的形式是以文字性的科学,对抗想象出来的意识型态的斗争,这是一个辩证式的斗争。基督教教义对抗异教思想时,吸收了图象,而使自己逐渐成为异教。这种辩证关系的解释如下:虽然文章解释图象是企图透过解释将图象赶走,但是图象回过头来为文章做图解,以便将文章的意义译介成人能够想象的东西。虽然以概念性思考分析魔术性思考,是为了将之消灭掉,魔术性思考渗透到概念性思考中以便想象其概念。在这种辩证过程中,概念性思考与魔术性思考互相补强:文章变得更有想象力,图象也变得更加概念化。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在科学性质文章中能找到最高程度的想象,而在计算机制作的图象中,也可以找到最高程度的概念化时,这个顶点才停止。原来的符码阶层组织(hierarchy)也因此好象从背面被推翻,文章原本是超越图象的符码,至此也能以图象做为超越符码。
  不过,这种辩证过程具有更多的内容。书写和图象同样是中介物,因此也服膺相同的内在辩证关系。写作不仅和图象相矛盾,本身更处在一种内在矛盾下的两难状态,写作的目的,是居中中介人和他的图象,解释图象。此时文章会将自身横亘在人和图象之间:文章不但没有将世界变成人能掌握的透明度,反而将世界隐蔽起来。这种情况发生时,人再也无法解读他的文章,或是重新筑起他们想表达的意念。文章变得令人无从想象,人活着成为他的文章的作用之一。一种「文章崇拜」(textolatry)出现了,它宛如偶像崇拜一般,充满幻觉。文章崇拜的实例之一是正统的基督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未经解读的文章被投射到「外在」世界,人按照他的文章的作用来体验、了解和评估世界。文章的无从想象有一个绝妙的实例见于科学性质的论述:科学宇宙(科学文章的意义的总和)甚至是人不应该加以想象的。当我们想象科学的宇宙的某种事物时,就会成为不适当的符码译解过程下的受害者:想要想象相对论方程式的意义的人,根本不知道那些式子说些什么。既然分析到最后所有的概念都是观念(且不论逻辑分析上如何定义「观念」),科学宇宙是一个「空无」(empty)的宇宙。
  文章崇拜在十九世纪达到危机阶段。从最严格的意义来看,这是历史的末日。在这种严格意义下,历史是将图象转化为概念的持续译解,是对图象的持续解释,是持续不断地将魔术破解,是持续不断地概念化。一旦文章再也不可想象时,也就没东西可以被解释,历史也告终止。
  正是在这个危机阶段,十九世纪技术性图象被发明出来:为了使文章再度容许人的想象,再赋予文章魔力,从而克服历史的危机。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37:21 | 只看该作者
毋剿说,毋雷同--对摄影艺术作品雷同现象的透视


    "毋剿说,毋雷同。"出自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意思是:不要把别人的言论作为自己的说法,不要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把它作为做人、处世、从艺的道德准则。而事实也反复证明,只有那些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个性鲜明的人?quot;活"在历史记忆的长河中。面对先辈提出的准则,我们扪心自问,是朝它接近了,还是背它远去了。
    一、归纳我国近几年摄影艺术作品中的雷同现象,常见的至少有三种:
    一是"明仿 ",即作者有意模仿而产生之雷同。明仿又可分两类:一类是初学阶段的"描红"式模仿,另一类是创作过程中的"剽窃"式模仿。前者属于"技巧"范畴,后者则属于摄影"道德"问题了。这里,"剽窃"式模仿才是我们要讨论和防范的重点。
    二是"潜化",即作者无意模仿而产生之雷同。这一现象,多见于已有一定摄龄,对前人的作品已烂熟于胸的摄影人身上。别人的经典和经验,昔日是助其入门的"功臣",今日却成为累其创新的"祸首"了。此类情况,是摄影人防范和克服的难点。
    三是"巧合",即殊途同归而产生之雷同。这类现象,文学领域中也有,如人类童年时期的文学样式神话,就存在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惊人相似的情况。摄影领域里这种"英雄所见略同"式的、"不约而同"型的、"异口同声"出的"巧合",对摄影人的挑战更严峻。
    二、面对摄影艺术作品的雷同现象,人们已经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了,然而,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预定图式"造成似曾相识。从心理学和视觉研究的角度看,由于作者对前人艺术作品的感受,会在其大脑皮层上沉积起相应的记忆痕迹(即"预定图式"),因而使作者投入世界的每一瞥中,都浸染着这个潜在的痕迹。在这种"图式"的召唤下,作者在不自觉中"按图索骥"。他们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寻找着自己所熟悉的东西,创作就成了"看他要摄的东西,而不是摄他看到的东西。"
    第二方面:名利驱动产生投机取巧。摄影作品得奖与否,本来旨在评判作品本身艺术水准优劣和高低。然而,不知从何时何地开始,得奖作品的附加成分越来越多:诸如晋升加工资,评先进分房子,摄影协会得位子等等,如此诱人的丰厚回报和意外收获,驱动着一些摄影人无暇顾及作品的艺术、学术意义,而一心只想得大奖,快得奖。然而,创新艰难,模仿他人佳作而获奖的办法又是行之有效、屡试不爽的捷径,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方面,摄影比赛带来负面效益。我国现行"服役"了近半个世纪的摄影展览和比赛模式,在立下了汗马功劳以后,其自身的缺陷也日益显现出来了。其中奖牌(尤其是金牌)所引起的"一窝蜂"跟着模仿的"马太效应",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也是造成在全国上下各级各类艺术影展、影赛中"孪生姐妹"频频出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上述原因外,摄影人的从众心理,大兵团作战的创作方法,摄影本身的写真特性,以其使用相同器材(尤其是同焦镜头)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摄影艺术作品雷同的因素。
    三、既然摄影艺术作品雷同问题是通病,是顽敌,而且其成因有些还一时无法根除,因此,悲观的想法、速胜的念头都要不得,打"持久战"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首先,观念上要突破。摄影艺术作品的雷同,说到底是人的思想的雷同。因此,要克服雷同现象,减少雷同作品,归根结蒂要从思想上找根源,观念上去突破。然而,我们现在面临的人文大环境,却是一个对"同"偏好,对"异"偏见的现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理论基础,有欣赏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同理想,有习惯于一言堂、一刀切、统一模式、舆论一律的集体无意识,更有"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等中庸的处世之道。这些尘封厚沉、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严重制约着创新意识的复苏、萌芽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对中国文化中那些不合时宜的传统,桎梏人们思想创新的观念来一场荡涤。在国门敞开的今天,我们要打破只接受一方思想、听惯一种声音、吸取一类营养的旧模式,建立汲取丰富之养料,接受多彩之思想,让"百花"开放,让"百家"争鸣的新气象。我们要面向整个人类文明,变"近亲繁殖"为"杂交优势",以多元的视角观世界,以多彩的思想看问题,以鲜明的个性搞创作,以新特的思路出作品。"语不惊人死不休",艺术的个性是创新,艺术的特性是唯一,创新成就艺术,复制造成赝品。
    其次,制度上要创新。(一)复设奖项。借鉴电影"金鸡"、"百花"奖评选办法,设立专家评的金、银、铜奖和群众评的金、银、铜奖。一个影展两种奖法,一幅作品两种结果,一个作者两种礼遇,以价值评判标准的多元化,促进摄影创作的多样化。(二)设立"原创奖"。原创者,不一定十全十美,或许有欠缺、或许较"前卫",也或许是非主流摄影,但正如时装表演对服装消费观念产生的开拓、刺激、碰撞、领潮等影响一样,"原创奖"的设立,将会激励有志于作品创新的摄影人,以此来改变摄影风气,减少雷同作品的出现。(三)是制定摄影行业纪律。参照体育界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等违禁药物的制裁做法,结合摄影界实际,制定摄影业内纪律。其中,把雷同作品进行定性界定,以后不论入选、获奖与否,一旦发现,取消名次和资格,情节严重的,在业内全国通报。(四)借助现代科技,严把入选关。把国展、国际展所有作品输入电脑,经数字处理后,制成鉴别软件。届时,只要输入新作,电脑就会自动鉴别,从而解决因人工辨别而使雷同作品蒙混过关的问题。(五)是"摄影比赛"向"摄影策展"发展。这一趋势符合国际摄影潮流。最近,广东举办的《中国人本》就是策展人展览。在这里作品只是策展人"用新脉络性信息书写更深刻意涵"的"材料",作品选上与否,纯粹是以是否适合这个新展览所需要的脉络为依据,而决不是对作品好差、优劣的评价。正如台湾摄影人吴嘉宝所说:"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还想要从某人(策展人)对作品所做的选择,找一个对作品价值进行正确判断的权威准则,不仅在观念上与时代脱节,更是找错了对象。"也就是说,随着"摄影策展"制度的确定和完善,摄影人心中的"神位"没有了,脑中的框框消失了,最终评判作品价值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从此,你将以独立的人格、独到的见解、真切的感受、鲜明的个性作为判别价值的标准,而缺乏创新意识、拾人牙慧、似曾相识的作品将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雷同现象,其实不仅摄影界有,其他领域同样存在;雷同问题,不仅是一个具体问题,而且可以上升到哲理思考。雷同是老化、是退化,对个人而言是创新之泉的枯竭和个性的泯灭,对一个民族而言是创造的灵魂蒙上了尘垢,对人类而言是人这一物种在进化路上的倒退。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37:56 | 只看该作者
摄影的沉思-解禹


    1、为何要拍,拍些什么?如何来拍,拍到什么?要怎么收获,片怎么裁。摄影者要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就产生如此的拍法、选法及发表方式。
  2、透过情感升华去发现心灵深处的感受,才是有生命的创作追寻,然后再看眼在画面的布局气氛色彩变幻,以包含更多的真情。
  3、发自内心底层的思维,选择自己的表现方式,是摄影真正的难度所在。以照片中的情感、思想、环境意义来解谈作品。
  4、根植于真实生活的体验是拍摄的原点,捕捉隐藏在视野中的生命派动为主题,除了讲究美感创意的综合表现外,还是有更重要的事。
  5、谦卑地面对万事万物,有容乃大,镜头只是截取其中片断影像,实不足以窥其奥妙,全靠思考完成其整体感。往往喜怒好恶和美好的事物,只是一念之间的心灵感受,不见得能说出一套来龙去脉。
  6、人事地物的存在,全靠有些记住它们的人,摄影是记住事物最精确的方法,喜好拍照的人,有意无意间留下个人或大家的共同记忆。
  7、时光消逝,记忆犹存,沉思一下相机能为我们做些什么?不仅觉悟到,设身处地拍下照片,放大装裱,相互比较观摩,是何等有意思的事。
  8、景象稍纵即逝之时拍下一些画面,日后仍可见如新,不管摄影使事物如真或失真,总是还留下了时光的痕迹,不会模糊不见了。
  9、每个人拿起相机,总带点自己的拍摄想法,一直迁就别人给的经验,虽是捷径,终究不是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
  10、镜头前面的人事地物所有内涵意境、气氛风格等等,全靠镜头后的人以摄影营造出来的一套手法,以及观赏者的认同。
  11、照片可以寻找到一些视觉的震撼,也要能制造些矛盾与冲突,甚至无奈和失落感,全看使用者的心情而定。
  12、累积一些影像阅读的经验,学习把“看”当成一种思考方法,判断分析、评价可以提高自己的眼力,提升看事物的能力。
  13、作品的可调品水准,总无定论,不能用文字完全表达出它的感受,但却是摄影追求的重要内容精神。
  14、除了高明的摄影技巧是作品必备的条件,更难的是令人感动的思想层次。摄影不但要劳心动足,更要费心伤神。
  15、思维、技巧、经验、胆识综合的一张照片上,呈现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入的理念,真诚的情怀,出神入化的技术,真不简单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39:55 | 只看该作者
摄影与快餐文化


    摄影人和快餐有不解之缘。学会摄影就要打算吃快餐,许许多多的佳作、金牌都和快餐分不开。
    快餐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与时俱进"是时代的最强音。"时"就是时代,就是大局;"与时俱进"就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定位、进取的过程。当今时代最大的"时"与"局"就是全球一体化、"地球村"。"快餐"意味着生活节奏的高速度,现代化生产的高效率,更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全球一体化。高速公路和快餐店风景构成了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景观。
    全球一体化、地球村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不仅是经济领域,它渗透到思想、文化、科技、政治等现实生活各个领域,改变着人类生活和地球的面貌。全球化似乎很玄,其实睁眼一看,全球化的印记几乎无处不在。天上飞的波音,地上跑的别克、雪铁龙、三菱越野都是跨国公司产物;大街小巷麦当劳、肯德基随处可见,耐克、皮尔卡丹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无绳电话、互联网已成为都市热点;柯达、富士胶卷充斥城乡;城市建筑变得越来越相近;E-mail的普及,越洋电话的降价,超音速的飞行,使人们切实感到"地球越来越小"。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人类种种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全球一体化在全球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带来资源分配更大的不平衡,不平等,造成更大的贫富悬殊。北富南贫,以及由此带来的种族的、宗教的、国与国之间的矛盾,等等,都将是不可避免的。
    全球化促进市场、科技与传媒的发展,带来都市审美文化的日益快餐化。消费性、娱乐性、片断性、流行性是快餐文化的重要特色。如MTV、卡拉OK、迪斯科、电子游戏、好莱坞大片、泡沫电视剧、武侠电影、言情小说、都市小报、选美 大战、时装表演、上网聊天、追星,等等。快餐文化的兴起自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它体现了公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权利,丰富了社会生活。但它的平面化、零散化、低俗化、奇观化,往往消解文化艺术的深度性、严肃性与崇高性,造成追求官能享受,淡化和压抑高尚情操的文化倾向。至于银屏、网上的黄毒、文化垃圾,更是对于人类文化生态的破坏。
    在国内外的学术界、文化界对于全球一体化以及相伴而生的大众流行文化的勃兴,争论十分激烈,似乎还没有引起摄影人的关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锐不可挡。所谓WTO不过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游戏规则"。这是我们把握当今时代、当今的文化艺术(包括摄影),思考我们自身的命运,自我定位、自我选择的基本出发点。
    我们选择了摄影,那么我们在摄影中选择什么?我们昨天选择了这个,明天应该选择什么?所?quot;摄影与快餐文化",实际上是摄影人面临全球一体化时代特征的若干思考。
    "现代神话"与终极关怀
    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神话的时代,在诸多神话中最为眩目的当数"现代科技神话"和"经济金钱神话"。数字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和生物工程几乎被视为无所不能;"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成为最重要价值衡量准则。这一切在满足现时欲望的同时,也在现世投下了浓重的现实阴影,引发未来社会的难题。
    在这高科技、高度商业化的时代,金钱至上、技术至上,重实利、重物质的价值观念对于人深层的精神生存的挫折,无所不在。与此同时必然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私欲膨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漠视,人际关系的异化,等等。高科技,特别是信息高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十分明显,在带给人类福音和便捷的同时,它也可能变成压迫人、限制人的异化力量。比如电脑、电视荧屏在传播信息,带来丰富的娱乐和享受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弊端。它过分强大,制造的又是一个虚拟的平面空间,强化娱乐,淡化思想,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隔离,剥夺人的阅读与思考。高科技加速全球的污染,资源的枯竭,生态的失衡,气候的变暖,等等,这已是迫在眉睫的世界难题。
    以上这些,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相关,也和摄影人行为方式息息相关。我们在认识全球化时代特征的同时,更要深切地意识到在高科技时代、商品经济时代,摄影人首先要从全球化的大视野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重新审视人的生存意义,探求人的生存与摄影艺术的价值关联,高扬人本主义的理性精神。当我们为摄影艺术定位,为自己的摄影实践选择切入点的时候,首先需要增强全球意识,聚焦于人的生存环境,聚焦于人性、人道和对于人的终极关怀。对于环保意识、人本意识,对于人类良知、人类爱心的召唤,这决不仅仅是纪实摄影家的责任,而应该成为当代摄影人心灵深处的一种精神,一种状态,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摄影文化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目前,在中国,社会的迅速(可能是过快)变化正在威胁着民族、文化以及祖先的传统。在这种情况下,纪录和保留文化传统的任务迫在眉睫。"一个外国人这样说。
    此人是法国文化部国家摄影中心主任阿尼亚潢先生。他的话远不是危言耸听,但同样的话从一个洋人口里说出来,确实是别有一番意味。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它的直接后果就是文化全球化。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国际上有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是文化"冲突论",一派是"融合论"。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冲突和融合都不可避免,只有经过碰撞、磨合才能真正融合。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如何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将自己化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与世界文化形成多元共构的局面,才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中外摄影文化的交流同样如此。阿尼亚潢先生讲的只是以图像方式纪录和保留中国传统民俗活动,面临全球一体化的大局,中国摄影在走向现代、走向世界之际,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自己的特色,实在是更为现实和紧迫的课题。
    关于中国摄影的民族传统、民族风格,有过偏狭的理解,以为主要是仿国画,或者就是在照片上题字、钤印。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大瀑布面前,美国人说:哎哟,偌大的水力都空费了!印度人说:啊!神的力量真伟大!中国人说:啊,自然真是美丽!可见每个民族对世界的看法是不同的,其差别首先在于哲学思想不一样。泰戈尔说过:西方尚科学,东方尚人文。崇尚科学就强调人定胜天;崇尚人文则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由是派生出文艺美学?quot;意境"范畴,追求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由此可见,所谓摄影的民族传统、民族风格,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灌注中国传统文化精魂的中国气息。
    摄影确实是"舶来品",但早在80年前,即1924年北京光社发起人之一陈万里出版他的第一本摄影作品集(也是中国第一本个人摄影作品专辑)《大风集》时,就在自序里提出了追求摄影"中国特色"的主张;"宣传中国艺术固有的色彩同特点于全世界,使世界的摄影年鉴上有中国的地位。"时隔四年,刘半农先生就在《北平光社年鉴》第二集的序言里更明确地提出了表彰摄影艺术民族风格,形成"中国气息"的主张。他说:"我以为照相这东西,无论别人尊之为艺术也好,卑之为狗屁也好,我们既在玩着,总不该忘记了一个我,更不该忘记了我们是中国人。……必须能把我们自己的个性,能把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情趣与韵调,借着镜箱充分表现出来,使我们的作品,于世界别国人的作品之外另成一种气息,夫然后我们的工作才不算枉做,我们送给柯达矮克发的钱才不算白费。"他还说:"诚然,这个目的并不是容易达到的,但若诚心做去,总有做得到的一天。"这话说得多好!形成和彰扬摄影艺术的民族特色、中国气息,是需要我们存心,而且诚心去做的。
    相当长时期,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最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改革开放,走出国门一看,西方的文物古迹、名人故居都保存得比我们好。在繁华的巴黎还可以看到黑色卵石铺成的马路,阿姆斯特丹明文规定大街上的房屋维修时,建筑外观一律得保持原貌。在美国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里,许多律师的案头都有英译本的《孙子兵法》,中国法学系的学生读过这本书的却很少。在中国摄坛大谈与国际接轨之时,摄影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似乎是已经过时的、陈旧的话题。
    有人认为,由画意走向纪实,以及画意摄影的衰亡,这就是现代摄影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断定画意摄影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它已被'现实摄影'和'抽象摄影'所取代。"(汉俊:《世界摄影史话》之六)姑无论把抽象摄影和画意摄影相对立是否妥当,这一论断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与此相关的是对于风光摄影的相对冷落。就直接的社会功能而言,新闻、纪实摄影确实担当着摄影艺术的主角,但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中国的风光摄影已经形成了寓情于景的中国特色和气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深厚积累。中国的摄影人对于风光摄影的痴迷,和中国传统文化中赞赏大自然,寄情于山水天地之间,藉景物抒发胸中丘壑的审美追求分不开。自郎静山以降,到薛子江、陈复礼,到陈长芬、于云天、王建军,林晶华等等,他们虽然风格特色各异,但对于诗情画意的追求却是一致的。郎静山堪称东方画意派摄影的开山大师,他的仿画和集纳合成的手法确有其局限,而对于具有东方色彩的理想意境的追求,和使摄影成为我们中华的民族艺术的努力,却是矢志不渝的。郎氏集锦摄影得以著名于世,以一千多幅作品入选各国沙龙,跻?quot;世界十大摄影名家",主要还在于他作品中和西方摄影迥异其趣的东方神韵。
    全球一体化时代,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心态。一是吸纳,二是自信。包容、吸纳异域文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就摄影文化的交流而言,引进、借鉴、吸纳是第一位的,特别是新闻、纪实摄影,我们确实封闭太久,起步甚晚。但对新时期中国摄影的飞速发展和长足进步,以及民族文化的深厚背景,我们要有充分的估价,要有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就纪实而言,西方摄影家拍摄的旧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远比中国摄影家拍得精彩,彼一时也,但和新时期中国摄影家的社会图像纪实作品相比,他们也难免相形见绌。马克·吕布、萨尔加多也不例外。这里面首要的不是图像语言,而是情感,是文化背景的差异?quot;荷赛"(WPP)是中国新闻摄影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为了参赛以及接轨,适应乃至趋附都是难免的。张艺谋的电影神话不无参照价值,他的"东方异国情调"的"民俗"奇观,无疑是迎附西方人的东方主义视野的一种成功的策略。评委话语强权的破解和取得,除了经济、文化的支撑以外,也需要必要的策略。但更为重要的是清醒的民族自信、自主精神,是对当前中国人命运的真切关注,和对于自强不息的东方文化精神的生动展现。"荷赛"的取舍对于我们把握国际化的语境有重要参照,但不必以此为旨归,以此作为价值评定的唯一标准。如何拍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东西,这是我们摄影走向世界的一个根本前提。从摄影文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只有坚持本土的需要和本土的价值,我们才有可能取得具有"发言权"的文化主体地位,才有可能以平等的方式参与世界摄影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数码化与"快乐摄影"
    数码化与全球化相伴而行,网络及电子传媒系统,正在改变人类的文化及生存状态,影响遍及我们生活的全部空间。摄影图像数码化的结果,不仅是图像获取和加工的便捷,更重要是拍摄心理的改变。数码赋予摄影行为更多的快乐,促成"快乐摄影"的盛行。
    数码摄影更确切地说是影像的数码化。数码并没有改变镜头成像的光学原理,但它彻底改变了影像生成、记录、加工、传输的全过程。除了便捷以外,而且立拍立显,可删可改。传统摄影几乎是和传统的"文以载道"的观念相伴而生的。在荒唐的年月,它甚至被视为卫道的"投抡"、"匕首"、"轻骑兵"。更由于经济的负累,技术的繁难,摄影行为具有浓浓的"贵族"色彩。电子技术、"傻瓜相机"简化了技术,使摄影成为"不用学的玩艺儿",而图像的数码化不仅简化了原有的程序,更赋予它诸多新的超常的功能,使摄影成为"轻松、快乐的玩艺儿"。
    传统图像的凝固性、稳定性,以及瞬间的决定性,促成摄影人瞬间的凝重感,(出于对胶片成本的考虑,常常不得不一张张数着拍);揿下快门后的一系列加工工序,促成摄影人对于图像效果的等待和焦虑;图像修改、加工的局限,给摄影人带来无数的缺憾;图像资料存储方式的繁杂,常常使摄影人的抽斗里堆满了年月不清的底版;影像衰退的难以避免,更使摄影人无计可施,等等,等等。而数码图像的立拍立显,可删可改,鼠标创意的无限,以及存储传播方式的便捷,网络发表的自由,等等。这一切都和传统的盐银摄影形成强烈的反差。
    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数码影像的迅速普及,社会公众的摄影活动正在变成一道方便、省心、可口的文化快餐。它的娱乐性、休闲性、随意性、当下性越来越明显。总之是"玩"摄影。较少行政干预和功利追求,更多的是个人需求,个人行为。他们乐于为亲人写真,为自己的行旅留念,或寄情山水,或追踪珍禽,或迷恋佳卉;三朋四友参与沙龙活动,数十人面对同一良辰美景、同一名模佳丽,频频揿动快门,即使结果大同小异,他们也能从中领略到"自我实现"的乐趣。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大众摄影文化已经成为注重导向的主流摄影和追求历史深度的精英摄影的补充,其中的若干佼佼者也可能"玩"出一些"绝活"。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这种以寻求消遣、快乐为目的的"快乐摄影"一定会更加活跃。
    人类的获取、进步总是以某些方面的缺失、退步为代价的。就市场份额而言,数码影像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代传统影像,但传统摄影不会消忘,正像针孔成像,金属版至今仍有人使用一样。传统摄影的手工方式,包括黑白胶片摄影,传统暗房工艺、特技等等,毕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这也是自动化、数码化难以取代的。
    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快乐摄影"的发展,体现了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时代公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权利,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社会历史发展的需求而言,提供思想和对现实真实认识的新闻、纪实摄影毕竟还是摄影文化的主体,既呼唤变革,也为历史存照。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摄影纪实大有可为,同时,也只有从全球一体化的宏观背景去思考,把握现实,对纷繁的社会现象进行社会学的、人文学的审视,才有可能突破表面的纪录,为现实和历史留下真实精彩的图像。
    最后想说的是,在这可口的快餐时代,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能做的事很多,能够做好的总是有限,首要的是做好一个中国人。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40:54 | 只看该作者
对中国摄影现状的冷思考


    艺术的价值在于提供快感。艺术是心灵的产物,是一种审美客体,是一种媒介语言。
    奥尔德里奇在他《艺术哲学》中对摄影的描绘是:用摄影机进行创作时要先等待把拍摄对象及其明暗度控制好。这种等待可能包括摄影机移到合适位置去,从而获得从摄影者角度看是恰当的。因为摄影机并不能使艺术家充分控制色彩、运用色彩来自由地进行塑造,即构成形式。因此摄影术的最大成就就是黑白照片,没有色彩是有益的,通过黑白照片,艺术家能够更好地达到抽象化或形式化。而生活镜头,只有这种再现具有审美价值而不仅仅具有描述价值才是作为审美客体而存在。
1、对原始的图腾艺术起源的猜测和推断
    文明初期的人类面对大自然如同今天的野生动物种群一样,无奈地进行自然的优胜劣汰,或者说那时没有现代的医学科学知识和对大自然的深入了解,生老病死任由大自然摆布。为了种群的延续,人的生育繁衍能力是至高无上的。而女人承担着繁衍生育的重任而获得敬重,早时的母系社会应该得宜于此。随着种群领地掠夺或向大自然获取猎物食品的需要,以男人的捕猎获取食物力量为主要生存基础和占统治地位的父系社会逐渐形成,面对大自然的巨大威力,人类同样束手无策,种群人口数量多寡意味着可以发展延续种群的能力大小。由于对自然认识的极其有限,各种自然界的气候规律主宰世界的条件下,崇拜自然和害怕自然灾害是当时人们的心境。为了防御威猛的食人动物和其他族群的侵袭,人们学会了使用狰狞的怪兽面具,为了祈福和避灾,巫术色彩的祭祀活动盛行。太阳神的诞生更是很好的例证,人们在长期生存过程中,虽然对科学的了解还少的可怜,却发现了太阳对人类的巨大作用,月亮作为夜间的自然光源并能影响海洋潮汐也作为神灵得到崇拜,但没有给地球带来生命的太阳神具有的那种至高无上的地位。至此生殖崇拜和对太阳的崇拜成为那个时代典型的精神倚赖和信仰。
    历史文化瑰宝都是当时的主流社会或者说是贵族社会、最终归结为王权产物,那时的平民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是不可能创造如此恢弘的业绩的。我们能够看到的历史都是帝王历史的一个个辉煌片段。通过他们去判断当时的社会背景,尤其是平民社会现状是没有办法的。主宰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价值趋向的仍然为政权拥有者,他们认为美的被逐渐同化为社会美,每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成为主导时,必然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长期贯彻或灌输才得以普及。这些思想不是一般平民能够作得到的。通过历史只是看到了帝王文化或者主流文化,其中或许有过很多更为优秀和先进的思想,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是没有办法普及和推广的,只能昙花一现。
    2、西方的艺术审美价值趋向分析
    西方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围绕宗教和性两个神圣主题实质上围绕信仰和以人为本展开,所不同的是对西方神的崇拜同样没有脱离上述早期人类祭祀现象的发展轨迹。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古国史诗般的文化是最有代表性的早期西方文明,文艺复兴运动更是繁荣了西方的文化和科学事业。罗马帝国和欧洲列强争霸跌荡起伏的兴衰史就是西方社会从远古文明走向现代文明不断探索过程的典型缩影。从犹太教中逐渐发源出来的基督教,从一个诞生时西方社会的邪教逐渐演变为地球上影响国度最多和信仰人群最为广泛的宗教之一,成为西方国家的正教。关于圣经传说故事的创作作品构成西方美术、雕塑文化的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西方审美价值趋向的基础。
    围绕自由、爱情和幸福而奋斗终生应该是全世界不分种族宗教和皮肤所有人类的生存观念。其中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到爱情就离不开性,性是崇高的和神圣的,是生命再造延续的象征。因此围绕性而开展的艺术创造是人的本能,也是西方社会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而东方对性的压制和宗权式的神秘化本身就是对人性的摧残。西方艺术有别于东方艺术的明显之处就是对人体美的充分展现和描绘。西方第一部宪法和民法大典已经有几百年和上千年的历史,西方伦理和行为规范主要是基督教教义和一种约束性法律(更早的西方法律体系为法老议会制、属于早期民主政体的雏形)。它只规定不可触及的领域和不允许从事的行为,除此之外都是可以自由的行为空间。充分的自由造就张扬的个性和自由奔放的艺术想象力和更加真实的艺术感受。
    古代希腊被喻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罗马则很好地继承并创造了伟大的罗马帝国。二者又是西方民主的发源地,希腊的地理特点和生活方式是形成自由民主和无拘无束的生活习性的根源,希腊的势力扩张造就了希腊文化成为融合东西方优秀文明的集大乘者。罗马很好地进行了继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文化艺术,充分的体现是特色分明的罗马建筑。
    同样动荡不安的欧洲,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如同中国的春秋战国,是在一个历史大过度年代中发生的一场规模浩大、具有思想解放与观念启蒙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和思想形成的标志。是对千年前希腊罗马历史的的反思和新的阐释,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是对人性的重新认识并奠定了西方的思想和道德伦理基础。也是对西方审美价值观的重新洗礼。
    3、对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价值趋向的形成过程探究
    我国自商周经秦始皇直到清朝结束,几千年的帝王轮回统治,皇家法典也轮回变更,帝王授命于天,天下众生皆为皇帝的子民。由于中国的儒学具有消极人生观和佛教同样消极的人生观是成为帝王时期主要的统治理论工具的主要原因,忠孝仁义、三纲五常是其执政法宝,固然忠孝仁义属于人类美德值得包括我们当代人提倡和发扬光大。但是在那个时代,人受命于父母,父让儿死儿不得不死;臣受命于君,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那个时代的人生观,生死操之于帝王之手,实际上是人为他人所拥有的非人格时代。中国古代的爱情也就谈不上爱情了,婚姻大事操之于父母(现在一些农村地区不还是有父母包办吗)。何谓自由,天下皆王土,由帝王论功过定赏罚的客观历史注定中国的法律典制随着帝王更替而不断的废立。这种政治环境下,普通人一句话不慎重就会惹上冒犯朝廷的欺君之罪,满门抄斩是小,株连九族是大。所以由于中国没有久远的可以维护普通人民自我权益的恒久的法律典章。人连起码的言论自由都不存在,更谈不上艺术创作自由。具有意识形态范畴的艺术要么属于帝王的宫廷艺术,要么属于浪迹的才子佳人的舒怀感慨,后者更具悲凉态。这种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艺术创作往往很难充分体现创作者的真实感受,所以没有也不可能有自由西方的直率和奔放。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学术气氛最好的时期之一。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曾经多次试图进入仕途,无功而返以后的讲学自身就带有消极的人生态度,无奈之余的感慨,最终做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结论,正是这种消极的适合帝王统治色彩的理论被后来很多帝王所推崇。
    中国的孟子思想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宝库的珍贵遗产"。因为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君为轻"的理论。作为中国早期民主政治典范,当然不能被世代帝王所接纳。但是我们从中清晰地发现了古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被后来西方所认同的人权至上的社会民主思想的雏形。
    自从中国第一个登上皇帝宝座的始皇帝赢政到清朝的宣统皇帝浦仪,300多个皇帝曾经在中华大地上登临天下。各个帝王为了自己江山社稷,大多采用独尊一家的信仰方式对于其它信仰或宗教采取禁止、限制发展和打压方针,多种信仰共存在那些政局不稳或开明帝王时期。独尊一家的信仰必然导致随着帝王更迭,你方唱罢我登场。自始至终,中国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为广大华夏儿女共同信奉的宗教,与西方欧洲主要信奉基督有着一些区别。秦始皇根据李斯的观点(百家争鸣不利于政权稳固、非议政府、扰乱民心)而采取焚书坑儒的极端高压强制手段,既残暴又愚蠢,尤其是毁掉大量历史典籍,很多史前文明足迹再无历史文献记录可查,在文化上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是中国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诸子百家的大好学术氛围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中国新文化运动。
焚书坑儒不仅仅是文化的损失,严厉地沉重地打击了人类本来应有的抒发自己内心想法的本能,社会压抑性的适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行为规范,迎合的尔谀奉承之风必然盛行,这是对人类自身人性的摧残。明哲保身的思想必然形成,对历史的发展同样是灾难性的,消极人生观必然压抑和滞后了包括自然科学探索在内的文明发展速度。
    秦始皇焚书坑儒严重地打击了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学术氛围,以后频繁的改朝换代和诸王争霸,使得人民苦于生计,不得不学会奉养新主的历史轮回。为中国人含蓄阴柔个性的发展形成提供了可以研究的历史基础。含沙射影、借题发挥、指桑骂槐等等中国人特有的发泄手段得以发展。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等等消极人生观念的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以后上百千年中国科学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一种中庸含蓄而优美的东方文化。这种带有消极人生观的含蓄美也不知淹没了多少中国人的创造力,对今天的科学探索的激情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创作本身必然存在很多美学甚至人格的严重扭曲。多少人把张扬自我、寻求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人生理想宣泄在笔墨之间,写意抒情和追求仙镜般的虚无缥缈本身就带有一种无奈和无法面对现实的消极心绪。这种消极人生观和社会伦理在华夏大地延续上千年的历史,对今天的中国人仍具有深重的消极影响,直接体现在包括摄影在内的一些艺术创作上。从而形成别具特色的含蓄的进行写意抒情的东方艺术审美价值观。相信这种审美观念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会逐渐发生深远的变化。
    压抑下的平民文化艺术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不被官方禁止的借喻舒怀,寄情山水抒发政治抱负和内心感受,再加上儒学盛行,为中国中庸思想和通过借喻舒怀艺术表达方式有了市场,也就是人们已经能够领悟这种艺术表达方式的深刻内涵,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可以接受,不需言传能够共鸣的方法,时间久远了,不自然的就形成自然的了,艺术表现手段逐渐形成了传统。
    中国的春秋战国和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的意义如同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都是出在政治经济混乱、战争此起彼伏的时期,这种时期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势力能够左右社会状态,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提供了历史契机。中国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的意义非凡,对人性的彻底解放!!
    虽然孔子为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后来的艺术创作更多地继承了他消极的成分。在那个可以指鹿为马的特殊历史年代皆可如此,进入20世纪的中国又当如何,上个世纪发生在中国的那个骇人听闻的大运动彻底把中国搞了个天翻地覆,十年浩劫使你我不再相互信任,使你我的思想感情不能够正常发泄。同样一个发生在现代的任意指鹿为马的时代。多好的艺术家能够把真实感受予以倾诉呢?
    科隆大教堂是西方歌德式建筑的艺术瑰宝,直插入云的教堂塔尖除了具有避雷的效果以外,最主要体现西方宗教特色。人们相信自己最终也会升入天堂,那些密布的塔尖就是升天之路,越高越接近上天,上天之路越近;教堂内供奉的是正在受难的耶酥,耶酥受尽磨难才得以升天,而你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只是一种信仰的不同,中国尊崇天园地方,中国的庙堂供奉着佛法无边无际的佛租和法力无所不能的原始天尊,而皇帝自称世间的慈悲的救世主,算是他们共同的大第子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当然是慈祥的;而你最终只能修成弥勒,当然宽心、宽怀和宽容应该是最基本的素质。
    4、对中国的摄影现状的分析
    不论你是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专家教授,只要你喜欢摄影,拿起相机,就可以照相;地痞无赖、无业游民、下岗职工、普通工人、农民(农民在西方国家多是有产者、有土地的恒产者)、暴发户、企业家、高级政府官员或虔诚的教徒、僧人、道士,只要爱好照相都是摄影人。只要你拿稳了相机拍摄了别人来不及或不可及的照片,一转眼就有可能横空出世成为摄影家,而没有人在乎你的文化功底。所以摄影仍然是一种次要的艺术,因为它受到器具的限制,使摄影家不能充分地建设性地控制色彩和形式的细节。摄影把照相机置于艺术家和作品之间,机器倾向于独自进行过多地描绘。所以我们常常说摄影机的眼睛而不大说是摄影师的眼睛。当然这曾是一种早期较为片面的观点,摄影现在已是被所有人类所忠爱的现代视觉艺术门类(绘画和美术与文字的历史是同步发展的,文字的初期是图腾符号,逐渐演变分化为绘画和文字。而摄影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战争废墟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民主,面对物资匮乏的人民充满着对建设未来的热情和希望。在极为艰苦的简陋条件下使用数量极少的摄影器材开展对外摄影宣传。为了节约有限的资源,也要尽量通过更多照片极力展示欣欣向荣的新中国战天斗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干快上以至改天换日的大好局面。摄影创作充分展示了伟大祖国建设事业的空前繁荣(那时是绝对见不到批评题材的,歌颂题材统一主题的创作环境也曾是中国摄影上个世纪的一大遗憾),加上经受文革等的冲击,创作活动更受到一些教条化的约束,摄影开始走向程式化、格式化的套路。
    风光摄影难以回避建筑摄影(至少风光摄影中还经常需要建筑的点缀吧)。中国古代建筑精品之一的北京皇家宫殿建筑群是几千年中国帝王文化的积淀,天坛地坛是皇家祭祀天地的祭坛,拍摄它就需要了解皇帝自称上天的儿子和大地之父的历史背景,并从中找出建筑各处局部特征代表的深刻历史文化和民族宗教信仰涵义的建筑核心图腾所在。游览故宫花几十元钱进去如果不了解中国历史和皇家建筑特色涵义,走马观花,出来后你什么也没有看到。因为你只是看了热闹,没有发现其中的深邃,每一块砖、每一个摆设、每一个建筑构成都是不同的皇权象征。这还不去联系关于建筑构成中数字的话题,同样景山的建设和北海的形成都是中国深厚历史玄学文化的缩影,当然其中的风水论是比不可少的因素。而颐和园绝不仅仅是浪漫的乾隆皇帝纯粹喜欢江南美景而为之,更深刻的内涵就是为了亲民政策表现出他这个游牧民族对江南士绅的亲近和对大汉民族文化的深深热爱和获得汉民族的好感,享受之余又为统治服务。拍摄西藏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演变的历史及建筑特色,在画面中加入当地最具有代表性的图腾符号,否则仅仅是热闹和色彩耀眼而已。
    有一位农民摄影家,他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在农村靠串村走巷拍摄照片挣钱。在那个照相资源还高度匮乏的年代,他硬是在生意之余,拿出剩余胶卷拍摄自己喜欢的照片。有着难得的亲临农村第一线的优势,他拍摄的两张农村体裁作品双双获奖,还作为中国农民摄影家的代表,作品参加了出国展览。在当地摄影协会的积极运做下,他被吸收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从此被招入县乡文化馆,盼望他再出精品,繁荣地方文化艺术事业。但是从此风光不再,十几年下来,再也没有看到他的作品。当地人就讲:不就拍了几张照片吗,瞎猫碰了个死老鼠!结果是摄影仍然被当作次要的艺术手段而对待了吧。因为人们在了解创作者文化底蕴背景的同时仅仅看到了摄影的机会性和偶然性!一方面各种经受多年文化教育和专业艺术熏陶的逐渐富裕起来、买得起相机的人多了,创作的水平提高了,出作品的难度也提高了。同时自己少得可怜的文化知识没有能够及时得到充实提高,结果落伍了。因此摄影往往可以靠一时之便成就名誉,但是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理论基础很难成就一生。摄影创作更需要对诸多相关知识的储备,否则,因为你拿起相机后的第一张照片就可能得了大奖,就很容易被人作为摄影仍是次要艺术表现手法的论证了。人体摄影的成功除了人文文化以外,对人体解刨学一点都不了解,你怎么知道每一块骨骼和肌肉的作用和表现它的最佳方式。否则,如同一篇非常好的学术文章被一个外行编辑一编辑,结果,精粹的内核都删除了,而只留下个躯壳被刊登了,最后是作者挨骂,杂志的办刊水平也遭质疑。
    中国新闻摄影的历史上更多地是属于摆布下的摄影历史,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令人猜疑,做作的没有眼泪的哭泣、没有激动表情的笑容,一看就知道是为了拍摄而表演的姿势和动作,所以中国新闻摄影大碗的大作能够在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中得到认可的就少得可怜,再看看国外的新闻摄影,感动的让你哭、让你流泪,中国的艺术摄影更多地是程式化的艺术,中国现代艺术摄影更多地是全身缠上乱草破布和没有伤口却浑身上下缠满绷带的扭曲着的人物造型充斥有限的宝贵的摄影期刊版面,时间一长没有人记得他,也没有人愿意记得他!
    为什么?没有震撼力,也不存在感染力。因为创作时的他只是寻求另类,另类的是没有人为之的行为,物以稀为贵了。我不懂什么艺术,也没有多少艺术鉴赏力,总之就是看不懂。如果整个国家的摄影艺术空间如此发展,情形如何?没有希望!想看到即使是过了一百年都喜欢看的照片吧?哪些是?经典的、朴素的、震慑人心的!做到这些靠什么?只是自己的爱?爱好?不是!还要有一种你身处当时社会现状的发自你内心的呐喊!感情的迸发!人人为之共鸣的!那是什么?符合社会潮流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你的爱属于社会的爱!你认为美的是人人都认为美的!
    什么叫好文章,读时感到并不复杂,读几遍还想读的,有思想的、 代表那个时代特点的,想起那个时代就想拿出你那篇文章来对照的。单靠美丽辞藻还是个人地位,要靠对事情的态度,敢于负责任的文字。
    新概念英语越读越感觉好,英语水平越高越感觉深奥,为什么?那都是经典。语言艺术的经典。一知半解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的看不下去,乏味,真谛他找不到。摄影呢?
    说中国只有百年历史的摄影,要说到古代希腊的艺术到罗马的辉煌,那是因为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宝贵历史文化遗产。遗产不仅仅是雕塑、建筑、绘画、音乐、歌剧等等,真正留下来的还有前人精益求精、追求精美绝伦和对艺术一丝不苟的精神。正是这种传统指引西方社会直到今天从事的经济、政治生活和文化艺术。值得我们继承的是一种人生理念。那就是:精益求精、追求精美绝伦和对艺术一丝不苟的精神。
    说到中国摄影,还应该废点笔墨说说中国文化现象,中国人多,地大物博。中国的文艺活动多,演出阵容庞大,为什么,中国文艺团队多,爱好者多,好不容易有次大规模演出。都希望借此登登场现现眼。为了以后发展提高身份等级。外国叫做志愿者,中国叫做照顾方方面面。不需要支付演出费用,倒贴钱也行。希望看到中国摄影艺术事业的繁荣,从繁荣的大环境提高我们自身的艺术素养。你我爱好摄影的人从中找出可以启发我们心灵的火花。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追求精益求精、精美绝伦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在全球各地的旅游胜地和休闲渡假之所,穿着西装革履、领带打到腰带的多是咱们中国人,那些带着劳力士手表、高档西装下面露出大半截白色衬衣下摆和脚登圆头布鞋的大都是中国的暴发户(休闲时穿着不休闲,工作时不严肃的一种表现)。开(闭)幕典礼上那些背后头发潇洒在腰间、前边胡须垂落在胸前的、牛崽马褂外带睁亮的皮鞋的是那些圈内的艺术大碗。当一个刚刚涉足艺术、苦心修炼也想成名的小字辈要接受由你亲自代表主办方颁发的奖杯时,他(她)首先认为艺术家就应该是你那份尊容,不知道以后你是否希望他(她)的积极消防还是效仿(艺术家更应该知道何为装束美,如果都学习这种另类行为模式,中国的艺术界将更加悲哀)。
    咱们中国一个权威摄影媒体在与国外开展艺术交流时,采访外国的摄影大家,问及是否打算来中国采访创作时。人家告诉我们中国初窦年华的美女就有二百多万,你是否认为他肯定来中国耍流氓来了。这个数字他都计算出来了,说明他仔细研究过了,这也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很正常,真正看到大街上的美女一眼都不想看的人才有问题。中国摄影家喜欢去人际罕至的沙漠腹地和高山深处,寻找一种独自深处茫茫----的感觉,寻找那种唐诗宋词里才有的意境。而外国人喜欢往人多的地方钻,镜头总是喜欢对着人。他们希望猎奇还是就是猎奇?不是。他们在寻找,寻找他来到的这个地方要找的文化内涵、人文文化传统。人文文化和自然环境统一和谐美的融合。
    这就是艺术审美观念的区别。没有文化内涵的唯美和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美丽画面传达着不同的信息。
    文革中出生、开放以后成长的我,不知道当年的大跃进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那时人的心境。但是一幅中国的摄影杂志上那个稻谷麦穗变成了国庆庆祝的烟花。可以想见中国人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文字叙述的亩产万斤粮如何实现的。也想不到新闻是如何炮制出来的。
    还好,中国有庄学本到侯登科又有解海龙的整个学校在那世界摄影历史中占有的一席之地。摄影已经在向真实性迈进。与于云天、陈长芬们的摄影在充满耀眼的光辉的同时已经在向记录环境转移,从寻找美到传播美,从寻找美丽的环境中走来到为了未来的环境而呐喊而奔走而创作着。
    这些,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新新人类的摄影,也是中国摄影的希望。
    5、摄影记实的非凡意义
    自从人类文明诞生的那天起,人类文化艺术和科学探索就开始围绕如何使人类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和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展开。摄影术的诞生正是人类探寻文明过程中的积极成果。记实摄影不论是新闻摄影还是社会生活记实都必须尊重历史事件和生活原貌,通过艺术手段予以记录和传播。图片本身必须遵循事物原貌的本质特点不被歪曲。而艺术摄影则在于满足人类审美需要,通过摄影手段刻意美化或加工,制作出适合审美情趣的画面来满足人对美的追求。
    图片和文物是历史的记录和见证。人类历史上拥有很多美好的传说,正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图片和实物证据,其传说的可靠性始终是人们试图通过各种考古科学方法考证的原因所在。
    人类的很多基础科学研究始终围绕人类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课题展开,并为此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探索,尽管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推断有很多,但是严格意义上,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无误的答案。不论是西方的上帝还是东方的神创造了人类的传说有多么美好和动人,但是都缺乏足够的证据说明人类诞生的过程,单就这些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或图腾来看,人类的肢体结构似乎与被认为是创造我们人类的祖先的古代类人猿有着某些差异(人生来会游泳、而猿类不会游泳),这些差异可以使人多出更多切合实际或背离客观的种种猜测,譬如人类或许是那个时代因为必然或偶然的灾难性因素,这种灾难或许出自地球环境突变、或许属于不同动物物种的结合,而这些母体或父体物种甚至已经因为环境变化而灭绝,一个新的动物物种正好适应了突变的地球环境,这些物种可能在同样的进化过程中不断演进成为我们今天的人类。这种猜想虽然离奇,但是正是由于缺乏证据,使我们很难相信哪种推断更加合理和可信。假如摄影术真的在那个时代存在,照片可以说明一切。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摄影记事过程正是为后人留下回眸历史的见证。正是这样,记实摄影的意义以及拍摄手段都应该遵循历史的原貌。我们如果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出发就会体会到摄影的神圣使命。
    6、摄影创作的特点
    摄影正如他的名称一样更多取决于环境主体,通过镜头成像才能形成画面。各种美丽的景观或现象的发生有着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把握它出现的机遇很关键,也因此更加强调摄影创作建立在对科学知识的深入了解上。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为创造完美艺术画面提供了可能,但是必须与记实摄影区别开来。
    数字加工技术不能取代传统创作手段。照片的创作需要以客观存在的物体或景象为拍摄对象,以光学成像的方式予以记录,这是与绘画等美术创作过程的主要区别。不能完全靠科技手段借助计算机进行图片的加工和拼接来生产照片,照片拍摄过程需要很多的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很难出现十全十美的自然现象,即使出现了未必刚好有相机同时出现在现场,照片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是现实存在的,是不能单靠技术手段完善的,也是人们之所以不辞辛苦孜孜以求而为了获得更加完美效果的动力一直永恒的关键所在。而绘画则可以任意修饰、添加或取消某些有利于或不利于构图美学的东西,但是摄影不同之处就在于摄影的写真性,正因如此,国外很多称摄影为写真。假如照片完全通过计算机和摄影图片图库,经过照片处理软件的加工处理,可以把任何想象中的画面完美地呈现出来,摄影过程大大简化,摄影投资成本和体力消耗也可以最小化,那么艰苦的摄影创作过程的意义被忽视,很多可以轻易获得某些收益(譬如拿奖和挣稿费)的行为得到认可,必然对于踏踏实实从事摄影艺术探索的热情给予消极的影响,甚至摄影本身的价值被弱化,社会对摄影创作的认同感减弱,很多喜欢这种平面视觉艺术的人不屑投身到摄影事业而转向绘画等艺术行当。对摄影的繁荣和新人辈出也是不利的因素。
    摄影更加直观,人们已经可以通过镜头寻找中国历史艺术表现方法的时候,摄影的中国特色中庸美也就形成了。在摄影教育还不能同音乐、绘画一样从小学教育开始普及的今天,普及视觉艺术时加上摄影一课或许也是个福音。
    7、从美国的发达看到了什么
    摄影艺术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我们的摄影创作还应该正视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矛盾,首先,中国作为历史文明古国,长期以来的历史观念熏陶造就中国人今天的历史优越感。但是,中国人不要忘了我们今天与世界水平之间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既有经济的、技术的、文化的、传统的,还有对待文化传统的正确认知的,甚至思想深处寻求开放与现实的固步自封的某些东西。比我国文明史甚至更悠久的罗马和印度、埃及都没有站在今天世界的前沿。中国由于落后遭受近百年外强凌辱后对渴望祖国繁荣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情,过分激进搞不好就会变成民族沙龙主义。所以,需要深思反省的地方比起优越感的方面更多也更加现实和理性。这也是一个开放的民族必须具备的特质。美国没有值得颂扬和炫耀的悠久历史,杂居的种族和民族,陶冶出一种彼此的接纳和融合,而不是相互排斥。在这种多种族的杂居、协作和沟通交流中,尽管发生过不少冲突;毕竟,最终人们各自习惯了对方自己既保持传统又彼此学习借鉴的风尚,正是这种特有的风尚促使美国能够把世界各国各种优秀文化都引入本国并应用在自己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上来。没有了文化优劣的争执,就产生了文化的交融,开放式的融合逐渐使美国很快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的超级经济强国,也繁荣了美国的文化艺术天地。
    8、对中国近年摄影现象的冷思考
    今天的摄影已经不再是它的发现者最初的简单目的。PHOTO-GRAPHY是两个词的结合,是用光线绘画的意思,也是最初目的。但是今天人们除了用它记录以外,更引申到一种通过光学成像过程进行艺术创作,已经上升为一种艺术,一种简单快速而又高雅的艺术形式。西方却始终把PHOTO-GRAPHY的原意作为它最重要的记录工具而不是艺术手段,西方摄影的社会记录意义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如美国的时代周刊和国家地理以及法国的路透社非常强调社会记录性,同时他们的照片又是非常好的艺术品。摄影艺术和艺术摄影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摄影艺术更强调其技术性,艺术摄影更强调其艺术性。谁是前提的问题。
    中国新闻摄影的历史更多地是属于摆布下的摄影历史,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令人猜疑,所以中国新闻摄影大家的大作能够在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中得到认可的少,中国的艺术摄影更多地是程式化的艺术,中国现代艺术摄影更多地是全身缠上乱草破布和没有伤口却浑身上下缠满绷带的扭曲着的人物造型。我不懂什么艺术,也没有多少艺术鉴赏力,总之就是看不懂。
    近几年太多关于西部的照片和人体照片在众多摄影赛事中频频获奖从一个层面证明中国西部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广大摄影人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创作空间,逐渐成为摄影人向往的地方。摄影人积极的创作与宣传西部更是令人振奋,加之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令人向往,自然关于西部的摄影作品更容易得到认可,这里边就不乏有个别走西口的一轰而上的赶时髦凑热闹行为甚至并非纯粹追求艺术的投机行为。由于中国多年的闭关锁国,人们长期的压抑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进入,中国长期不敢触及的人体摄影创作开始解禁,这本身体现出社会的进步。然而,我国在关于人体美学的探索领域还是与以身体美为风尚的欧洲在欣赏角度方面有着更多差异。很多涉及人体的摄影作品还谈不上真正的人体艺术,而更多地像是性开放的产物,这样的作品在西方社会也不是都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或许是出自长期压抑的爆发,或许是对于开放自由的渴望,而评委的偏好或许又助长了上边提及的这几种风气的盛行,这里边需要说明的是名山大川美丽景观全国范围和世界各地不胜枚举,提到西部和人体摄影话题仅仅是举的一个例子,我是非常赞同和支持前往美丽的中国西部和其他地区以及对最为神圣的人类身体自身进行广泛的摄影创作活动的。只是想说摄影创作应该坚持白花齐放的方针,在重视唯美题材挖掘的同时也要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关注所有自己所处环境周围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各种题材,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现状和悲欢离合的各种故事,关注那些我们希望经常看到更需要大力弘扬的和我们不希望看到而又必须予以揭露斥责的以及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人和事,这种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原则,用照片带给人的冲击力最终推动社会进步,意义可能更加深远。
    9、摄影所具有的真正历史意义
    我们今天最为关心的是中国的摄影是什么样子?又是为什么这样?思考与反思?未来又如何?都为了什么?有一点可以证实:所有人类艺术在满足身心需要之余,最为关心的是什么?这是人类终极关怀问题,其实也就是社会责任问题!历史上的大型古代建筑和艺术精品出自帝王,帝王关心什么?基业千秋万代,靠什么?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只有这样,帝王才能基业世代相传,这就是一种他自己的终极关怀,也是他的社会责任!那些经典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积极的象征。今天我们温饱之后才能有可能去从事喜欢的摄影创作,最终我们的追求从寻找技术方法到画面完美到寻找关心主题,走来走去,最后又回到终极关怀。不自然就到了社会责任了。这时摄影家的社会意义就产生了,不论是追求完美、保护环境、拯救文化遗产、维护和平等等。
    饥饿想吃饭,天寒想穿衣,饱暖之后思淫欲,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是最强烈的欲望。在满足生理需求之后,人类转向心理需求。追求社会认同,希望创造人生最大的价值,探索自己能力的极限,实现自己价值的极限,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在全民族素质大大提高和各种相机得到普及的今天,更多得到专业艺术美学熏陶、拥有完整的正常人格、具有自由创作激情和更高审美价值趋向的各种风格独特的优秀摄影家会脱颖而出,丰富人类艺术生活,展示新的开放的中国的艺术魅力,这种欣欣向荣的艺术氛围也正是我们共同期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学术氛围和艺术创作空间将会引领摄影艺术走向新的辉煌。
    坚持摄影能动性从一定程度上能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向着推进人类和平、共同文明、共同发展、共同幸福的主题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题材挖掘。在推进人类文明进程中,用我们震慑人心的作品感动人类、启发人们(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造就美国越南战争的结束可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审美需求和愉悦的同时,也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使人类朝向更加文明的明天迈进,才是我们摄影人最为崇高的理想,也是永恒的创作主题。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41:41 | 只看该作者
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新闻摄影作品与艺术摄影作品、商业摄影作品一样,都是摄影作品的子概念。不同类型的摄影作品,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不同,评价标准也就各不相同。
    新闻摄影作品的价值取向,具有新闻的特点,与艺术摄影和商业摄影不同。在特殊的时候,新闻摄影甚至可以完全忽视为艺术摄影尊崇的审美意义,也可以忽视为商业摄影尊崇的买方要求。甚至,在一些特殊场合,可以忽视拍摄主体(摄影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立场。当然,在确保新闻价值取向不受影响的时候,新闻摄影作品的画面兼顾艺术和商业的价值取向,也并不罕见。同样,在艺术摄影或者商业摄影过程中,兼顾新闻摄影的价值取向,拍到新闻摄影作品也是有的。衡量一幅摄影作品是不是新闻摄影作品,关键不在于以什么方式拍摄,而在于以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后,能否获得肯定。
    对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我国20世纪80年代就有比较详细的研究和规定。当时,首都新闻摄影学术组针对"文革"时期新闻摄影界普遍存在的摆布拍摄新闻摄影作品的通病,制定了最初的"标准":一是新闻的照片;二是新闻性与形象性的统一;三是新闻现场拍摄;四是有文字说明交代新闻要素。这些标准后来进一步完善,被总结成"五求"标准,即:求新,追求新闻价值体现在新的表现形式里;求真,要求事实真实与形象真实的统一;求活,追求人物形象与现场气氛生动活泼;求情,追求情感淋漓尽致的刻画或含蓄而有情调的表现;求意,追求画面的深层涵义。
    近年来,我国的"标准"在坚持社会主义新闻道德标准的前提下,借鉴了西方的一些新闻摄影比赛的标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五项标准"。即:一、题材重大;二、瞬间动人;三、技艺完美;四、拍摄艰难;五、社会效果显著。但是,正如新华社摄影记者曾璜说的那样:"我们新闻摄影的分类在模仿荷赛,但真正的评比时,却没有荷赛那样的标准。因为中国的评委没有荷赛的评委那样的视觉经验,我们大多数的评委仅有中国的读图经验,对外国的新闻摄影了解得不够,这样,评选出来的结果,是与国外的评选大相径庭的。对此,我认为,中国的评选应该参照学习国外的评选,但不要照抄照搬。"针对如何评新闻价摄影作品,他还谈道:"从题材上说,应该关注拍摄的是在国际上都有影响的事件,如SARS,三峡,中国社会的变化也是一个大题材。但是,新闻摄影评选不是评新闻的重要性,也不是评摄影的美不美,新闻摄影评选评的是用摄影这个媒介表现新闻是否表现好了,在表现上,要创新,要学会怎么用合适的,有创意的形式去展示表达,这样就可以拿到国外去交流。目前,中国的新闻摄影还是'跑马圈地'的时代,摄影师主要是发现题材,而外国到了题材相对短缺的阶段,许多外国摄影师都到中国来挖题材,当然也有去创造题材的,能创造题材的摄影师都会是大师,如萨尔加多,他出了一个'劳动者'的画册,在国际摄影圈里很有影响。对社会的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工劳动的消失,他早有预感,拍了很多的手工劳动,如中国的自行车制造业,他创造了'劳动者'这样的题材,中国有许多摄影师在模仿,他的近作是'迁移',表现世界范围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中国也有摄影师开始模仿这个题材了。"
    曾璜的话更多的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谈借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有关作品的评价问题。从理论或逻辑的角度分析,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五项标准"中的"题材重大"与"社会效果显著",是两个交叉(或者说重叠)的标准。题材重大,社会效果就应该显著,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分开来作为"标准"的两项并不完美。还有,这五项标准居然忽略了真实性的问题。况且,"瞬间动人"也是一个过分具体的标准,与"题材重大"等标准并列起来,在逻辑上比较勉强。
    在综合了东、西方关于"标准"的具体内容后,根据多年来在各个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大奖以及在社会上广泛获得好评的新闻摄影作品来看,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研究的新闻摄影作品评价标准,可以表述为"一个前提,三个方面"。
    "一个前提",指画面内容在本质上必须绝对真实。在反映事物非本质性内容的方面,绝对真实最好,相对真实亦可。之所以"亦可",是因为长期以来出现过不少在非本质方面只能说是相对真实,本质方面却绝对真实的佳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尤素福·卡什于1941年拍摄的《丘吉尔》(有的翻译为《愤怒的丘吉尔》)。这幅当年在欧洲几乎家喻户晓的摄影作品,虽然属于新闻摄影作品,但是其拍摄方式,却属于艺术摄影的方式。这是因为作者在拍摄过程中,几乎导演了被摄者,才拍到这样的表情。事实上,这个被认为代表了二战时期英国人对法西斯暴行愤怒的表情,只是英国首相对于突然失去雪茄烟的一种愤怒。但是,这种愤怒很快被媒体渲染,成为国家的愤怒,成为正义者的愤怒......这种被放大的愤怒,甚至被许多英、美盟军士兵放到了他们的钱包里,鼓舞着他们在前线争取胜利的信心。谁能说《丘吉尔》画面中所表现的愤怒,从本质上看,与他内心深处对法西斯的愤怒相异?这就是本质上的真实。
    需要强调的是,"本质上必须绝对真实"的前提,为新闻摄影作品在摄制方面设置了禁区。即:拍摄的时候,画面内容提倡客观真实(尽量不干预所表现的新闻对象),本质内容严禁虚构;制作的时候,严禁一切可能改变画面客观内容的暗房特技或电脑特技。
前提之后,是"三个方面"的评价,即:题材方面的评价、反映难度方面的评价和反映完美程度方面的评价。
    一、题材方面的评价
    关于新闻摄影作品题材方面的评价,主要看作品题材是否为评价范围内的重大题材,是否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性。具体来说,包括题材是否属于社会热点(或焦点),是否具有新鲜或奇特的内容,是否具有典型性,或者示范性等内容。
    所谓评价范围,指与评价规格相对应的级别范围。例如,如果是国家级评价,该作品的题材就应该在该国范围属于重大题材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如果是媒体的评价,那么该作品题材就应该符合媒体的编辑方针和专业特点,对媒体的目标受众具有较大的影响性。
    在评价范围内,新闻摄影作品的题材越是重大,越是具有较大的影响性,评价就越高。
    如果作品评价是世界范围的,对于新闻摄影作品的题材的评价,将因主持评价的机构所属(或所处)国家、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此外,还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例如,中国的评委与美国的评委对于中国三峡建设这样的题材是否重大,意见完全可能相左。同样,对于与"9·11"有关的新闻摄影作品题材的评价,不同的时间,评价也会有所不同。
    尽管如此,更多的重大题材,评委们还是很容易找到共识的。关于这一点,迈克·威尔斯1980年拍摄的《手》,就是典型的例子。《手》的画面是通过一只白人健康的手与一只黑人的干瘦得像小爪子的手握在一起,以强烈对比来表现发生在乌干达的旱情。这幅作品的成功在于它以小见大,以一个特写画面来表现重大的题材。这幅摄影作品曾经震撼了无数善良的受众,为非洲的灾难募捐到数以亿计的善款。没有哪个评委会因为这幅新闻摄影作品拍摄于非洲而忽视它所反映题材的重要性。
    二、反映难度方面的评价
    在新闻摄影作品的诸项评价标准中,反映难度方面的评价,甚至可以超越其他所有评价而位列第一。这是因为越是难以拍到的画面,就越能吸引受众,获得好评。那些战争中的死亡场面,那些刺杀总统或自杀的场面,那些飞机爆炸或轮船沉没以及自然灾难突然降临的各种瞬间画面,无不是极难拍到的。这些极难拍到的新闻摄影作品尽管多数画面不够清晰,构图或用光等技艺不太完美,甚至题材也不够重大(例如一些反映自杀场面的新闻摄影作品),却几乎瓜分了世界性新闻摄影比赛的各个大奖。例如,获1957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哈里·特拉斯摄的,反映沉船瞬间的摄影作品《再见吧,多丽亚号》;获1961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长尾安摄的,反映刺杀日本社会党主席浅沼稻次郎瞬间的摄影作品《刀剑下的政治》;获1984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马尔科姆·勃朗尼摄的,反映越南僧人自焚过程的摄影作品《自焚抗议》......由此可见,拍摄难度是衡量新闻摄影作品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需要明确的是,拍摄难度不仅指摄影作品在其评价范围拍摄的艰难程度,还指在评价范围难以获得拍摄机会,以及获得拍摄机会难以拍好的程度。拍摄难度越大,新闻价值越高;越是难以获得的拍摄机会拍摄的作品,越具有被阅读的价值。
    三、反映程度方面的评价
    关于新闻摄影作品反映程度方面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反映的完整性评价
    反映的完整性评价,首先要求作品相对完整地拍到被摄主体。这里的拍到,要求被摄主体相对完整,比较清晰地在画面里得到再现,这是技术方面的标准。此外,反映的完整性评价还要求摄影作品在结合标题或者文字说明后,能基本反映出记录目标的 "5个W"(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谁〉、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
    虽然新闻摄影作品可以借助文字语言来进行表述,但是,摄影的主要功能是形象再现。"以形象说话"才是摄影的本位。
    《中国摄影》编辑部主任李波说:"摄影画面要有信息量。"这是另一种对"反映的完整性"的表述。所谓信息量,一般可以理解为:通过画面里的图像,使受众对画面所反映的新闻对象有更多了解。新闻摄影作品应在有限的平面里,尽可能清晰、明了地体现所反映新闻对象的"5个W"。当然,"5个W"都通过形象来表明或暗示的可能性并不太大,不过,以形象语言来表现5个"W"中的"who"(谁)、"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却是新闻摄影作品经常可以到达的形象语言表述的境界。
    2、反映的感人性评价
    形象感人,或者形象具有感染性,是新闻摄影作品反映程度获得肯定的一项重要标准。形象越感人,或者说形象越具有感染性,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就越高。
    对形象感人的评价,从内涵上看与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五项标准"中"瞬间动人"这一项相类似。举一个例子,法国摄影家富兰克·福尼尔拍摄的《奥玛伊拉的痛苦》,反映的是一位被死神召唤的,浸泡于火山灾难废墟液体里的女孩。这幅作品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画面中女孩那双能刺入读者灵魂深处的大眼睛,这双夹杂着哀求、呼救、绝望的大眼睛使受众震撼,这幅获得1986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的作品,让受众对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3、反映的美观性评价
    反映的美观性评价是对新闻摄影作品美感方面的评价。虽然新闻摄影作品在一些时候可以忽略美感的重要性,但是,只要有可能,把画面拍得美观一点,在构图、用光、对比设计、幽默感等方面,尽可能有所追求,同样是使新闻摄影作品获得肯定的一项标准。这方面的例子,吴印咸先生拍摄的《白求恩大夫》最为经典。仔细分析《白求恩大夫》,会发现这是一幅用光、构图都十分讲究的作品。不仅如此,这幅作品被摄主体和陪体的动作抓得也恰到好处,环境交代也简洁、明了。反差和影调也十分到位。
    4、反映的技巧性评价
    反映的技巧性评价,虽然不是特别重要,有的时候却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一些镜头密集,竞争非常激烈的重大题材现场,如何显示出拍摄的与众不同,技巧的发挥,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大型运动会上拍摄各种运动场面,要表现出运动员的精彩瞬间,除了要比瞬间抓拍的感觉,还要比诸如追随、爆炸、慢门等不同技巧的合理应用。当技巧用得恰倒好处时,反映运动的新闻摄影作品在动感方面,就会比较完美、动人。
    5、反映的及时性评价
    及时性评价要求摄影作品应在受众有普遍兴趣接受的时间范围内发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新闻摄影作品的发表,都是越快越好,越快越有价值。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发表的时机选择有意识地滞后,也会为新闻摄影作品赢得更高的评价。关于这一点,著名摄影家李振盛在"十年一瞬间"摄影大赛中获得大奖的组照作品,就是一个例子。这组照片拍摄于"文革"期间,但是,选择的发表时机却是在"文革"的十年以后。那时,人们对"文革"的反思日益成熟,上层建筑各个领域,正进一步清算"文革"带来的灾害。这样的时机,在建国后首个摄影系列作品大奖赛上发表作品,这样的选择虽然有点投机,但确实是发表的最佳时机。这组系列作品当时发表出来获得巨大成功,它促进了人们对"文革"的进一步反思和批判。当然,这组关于"文革"的系列摄影作品,同时为作者赢得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5万元大奖。
    关于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这里的"一个前提,三个方面",只是一家之言。深入而详细地研究、探讨下去,肯定会有很多值得商榷的部分。但是,理论的问题,不必要求一下子就完全解决,也不必强求一下子就统一起来,一步一步往前走,摄影的理性,总会越来越明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18:28 , Processed in 0.1374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