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好的汉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1 13:0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是好的汉语? 日期:2011-06-21 作者:郜元宝 来源:文汇报
                     

    ■郜元宝
   
    5月15日至19日,“世界华人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悉尼大学召开,顾彬教授提交的报告《何为好的文学?何为好的文学语言?何为好的汉语文学语言?》原稿是英文,但他临时改用流利的汉语娓娓道来,可见准备之充分。
   
    近年来顾彬有关“中国当代某些作家的作品是垃圾”、“现代文学是五粮液当代文学是二锅头”等系列讲演和访谈,在汉语/华文文学界掀起轩然大波。这次专从语言角度发问,显然是以往论述的继续。
   
    “什么是好的汉语?”据说这个问题由诗人欧阳江河多年前提出,国际汉学界迄无深入讨论。不管学术界现在或将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顾彬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的语言都将成为一个悬念,留待后人评说。他自己作为中国文学勤奋的翻译者的经验是:译古代和现代优秀作品时很用心,唯恐遗漏字里行间精彩之处;译当代文学或当代世界华文文学则完全两样。他认为当代汉语/华文文学最大的缺点是啰嗦而不准确,太多可有可无、不能击中要害的废话。他相信美国的葛浩文也跟他一样,只肯翻译作家们的思想而害怕翻译他们的语言。
   
    有代表问啰嗦不准确的汉语的反面是什么,顾彬毫不犹豫再三举《藤野先生》为例,认为这篇散文第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也”就符合既准确又简捷的标准,看似毫不经意,绝非可有可无。他也提到诗人欧阳江河和翟永明,向他们的“低产”致敬。他觉得汉语的恶化首先因为许多中国作家轻率的写作态度和片面追求产量,其次才是语言修养差。他引用2011年3月28日《中国日报》报道,说2010年中国网上注册作家146万,发表(上传)小说410万部,某著名作家每天写6000字。顾彬惊呼:中国文学成了百万人参加的马拉松,但肯定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合格运动员,而判断是否合格,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看他们的语言。
   
    顾彬为中国文学确立语言标准的苦心值得同情,但这也只是重申一个古老的命题而已。一千多年前韩愈就呼吁“文从字顺各识职”,标准也是简捷准确。契诃夫的名言“简捷就是天才”,弄笔者悬为不刊之论。蔡元培给《鲁迅全集》写序,也说鲁迅的天才在“字句之准确”。古往今来多少作家为追求简捷准确而殚智竭虑,“善为文者,富于千篇,穷于一字”,刘勰这话绝非夸张。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方干“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正是刘勰劝人避免的“秉牍以驱龄,洒翰以伐性”,或《传道书》告诫的“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而韩愈徘徊于“推敲”二字,王安石几易其稿得一“绿”字,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顾文炜“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早已传为佳话。但同样追求简捷准确,落实到不同作家,又呈现不同的语言风貌。心中可以存一个抽象的简捷准确的标准,所能看到的却只是这个那个作家的简捷准确。天才作家的简捷准确产生于他们置身的语言环境,后人只能学习他们追求简捷准确的精神,和如何针对他们的语言环境进行创造的匠心,而不能直接学习他们简捷准确的文体本身。生硬的模仿注定徒劳,盖因在语言上犯了误认时代的错误。司马迁引《尚书》一律改为汉朝人能懂的语言,没人说不妥;宋祁一味好古,宜乎遭到欧阳修的捉弄。希望当代作家懂得鲁迅“用字之准确”,只是号召他们学习鲁迅文字上精益求精的态度,揣摩鲁迅作为“历史中间物”,在特殊过渡时期如何将尚未彻底退场的文言文、刚刚取得合法性的口语、排闼而入的外来语和古白话文杂糅配合,为我所用,自成一格,而并非要大家直接搬用鲁迅的词汇、语法和口吻,更不是拿鲁迅的语言做标准约束当代作家,那样就脱离了当代语言环境。用老派术语讲,不能只要美学标准,丢掉历史标准。
   
    当代汉语/华文作家的语言无论好坏,都反映了当代汉语/华文的实际,标准应该来自这个实际的语言环境,看他们置身各自的语言环境有怎样的作为。以古代或现代优秀作家的语言造诣作为静止的标准,通不过就枪毙,那就失去了语言判断的起码的历史意识。
   
    推敲字句,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文心雕龙·指瑕》就专门研究作家的语言错误。但这种推敲一不小心也会误解作者的用心。和《文心雕龙》同时的《颜氏家训·文章》也有大段“指瑕”,例举吴均、蔡邕、王粲、曹植、潘岳、陆机、何逊等许多当世名家的用语不当,其中就有不够公允处,比如说陆机因《诗经》有“孔怀兄弟”而径以“孔怀”代“兄弟”属于不通,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举《南史·刘溉传》为例,认为这种“藏词”法乃当时文人惯技,并非不通。周振甫注释《文心雕龙》,也指出《指瑕》类似的偏误。
   
    这并非要替顾彬批评的某些当代作家啰嗦不准确的汉语辩护,只是想引入“语言环境”的概念,以便在分析类似语言现象时能够区别对待。
   
    比起古代或现代作家,当代作家语言功底薄弱,人所共知,但古代和现代作家的语言是否生来就纯金足赤?当代作家的语言是否绝无贡献?对此古人倒并不拘执。善于“指瑕”的颜之推承认同时代作家缺乏古人的“宏材逸气,体度风格”,但也说古人有“辑缀疎朴,未为密致”的弱点,而“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于往昔多矣”。他主张“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需两存,不可偏废”。颜之推所谓“古人”、“今世”不能简单类比“现代”、“当代”,但他知古人之长并知古人之短,见今人之短也见今人之长,主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融通古今,这就贤于今之论者割裂现当代,拿当下汉语“规范”批评鲁迅不够规范,或像“鲁党”反唇相讥,以鲁迅文白夹杂中西合璧的白话之丰盛恢弘来鄙薄规范汉语的僵化单薄。这种割裂法,也看出现、当代各自的长短,却使二者势同楚汉,无法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语言研究缺乏历史意识,非但使古代和现代长期不通声息,恐怕也将令现代与当代老死不相往来。
   
    作家尽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根本却只能立足当代,在属于自己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作为。对此古人也很通达。刘勰主张“征圣”、“宗经”,但他在语言上并不复古。他看到汉以后“小学转疏”、“率从简易”,迥异“前汉小学,率多讳字”,但并不鄙薄汉以后文学,倒是体谅当时作家,“今一字诡异,则群句震惊;三人弗识,则将成字妖矣”。要求汉以后作家像汉以前那样用语古奥,不啻逼他们为“字妖”。但他也并不以汉以前小学发达文采斑斓为非,那样的文章他也追慕不已。时代变了,“难易”也随着改变,“后世所同晓者,虽难斯易;时所共废,虽易斯难”,总之作家所处的“时”与“世”最重要。他说的是用字的难易,也关乎语言的好坏。
   
    立足同时代的语言环境、针对同时代读者的接受能力进行创造:这是在语言上有所作为的作家的共性。有长期语言生活的泛政治化,便有王蒙对臃肿俨然的政治化语言的滑稽模仿;有丰富而影响力巨大的翻译文学,便有孙甘露极端欧化的语言实验;有北方广大乡村对方言土语的固守,便有贾平凹晚近对方言文学的全面恢复;有普通话和方言之间广阔的模糊地带,便有阎连科穿越两套语言系统的大胆生造;有部分读者对文言之美的眷恋,便有晚年孙犁、汪曾祺、柯灵、张中行、余光中作品的一度流行。明白这些作家怎样应对语言环境,再谈他们语言的好坏,才有的放矢。王蒙戏仿臃肿夸饰的政治语言,自己是否也感染到这种语言的痼疾?孙甘露的欧化实验难以为继,原因何在?贾平凹堆砌方言,是否一俊遮百丑?“五四”先贤划定的白话文五要素——口语(含方言土语)、文言、外来语、古代及近代白话文——收缩为清一色的方言土语,是否会导致境界的萎缩?阎连科的生造是否会破坏汉语基本的语法规则而造成理解障碍?文言成分在当代汉语写作中还能保持多久?如何估计其消极或积极的价值?
   
    不同时代作家相同的语言使命,都只能是在借鉴古往今来优秀作家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最终把自己时代的语言写好。
   
    这不是取消标准,而是让标准从天空降至地面,由抽象变为具体。
   
    好的汉语,只能是立足自己时代的语言环境而有所创造并积极影响自己时代语言环境的那种写作。糟糕的汉语,并非因为不如鲁迅,不如周作人,不如沈从文,不如钱锺书,不如张爱玲,不如孙犁、汪曾祺,而是因为面对自己时代的语言环境,作者们都交了白卷。
   
    据说网络时代,语言资源更丰富,写家互动更便捷,汉语或许因此翻到新的一页。但几亿人除了围着“给力”、“神马都是浮云”之类小花样激动不已之外,还能激发更有意思的创造吗?
   
    2011年5月31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3:50: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海峡两岸语言对比研究的思考

 
  海峡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主要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以后,一度曾经非常引人关注,成为一段时间里语言研究一个不大不小的热点。此后,这一内容仍然不时有人涉及,所以屈指算来,相关研究已经持续20多年了。
  记得15年前,当笔者第一次访问台湾,在台湾师范大学作报告时,台下的听众对“水喉、捞过界”之类词语在两岸的差异听得津津有味,有时甚至会哄堂大笑。那个时候,大家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词汇方面,主要关心那些此有彼无、此无彼有、形同义不同、义同形不同的词语,研究目的主要是面向实用,解决两岸交流之初的语言障碍问题。此后不久,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大陆与台湾语言差异研究之我见》(刊于台湾《华文世界》1998年总第88期),在肯定相关研究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如总体上不够深入、全面,个别结论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还有可议之处等,认为研究范围应当从词汇扩大到语音、语法及表达方式等各个方面,并且提出了下一步研究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开展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二是注意去伪存真,三是要重视对口语的研究。2000年,笔者的《差异与融合――海峡两岸语言应用对比》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据说是这一领域的第一部专著,该书对上述几个方面大致都有体现。
  时至今日,海峡两岸语言对比研究已有很大进展,比如研究内容有了较大的拓展,由词汇到文字、语音、语法,再到语篇、修辞、表达、标点符号以及语言规划及规范等,几乎都有涉及,而研究领域也由最初的报刊、小说扩展到各种应用文体(如广告、公文、影视歌作品等)语言,另外在深度上也有一定的提高。
  虽然如此,但是笔者认为,这一研究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很大空间。
  本人时时用来自勉的一句格言是“与时俱进”,认为它不仅适用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也适用于个人,当然也适用于学术研究。就海峡两岸语言对比研究来说,与时俱进应该首先表现在观念上,其次是表现在实际的研究中,具体说来,就是应当建立一个“一、二、三”模式。
  所谓“一、二、三”模式,就是一个背景,两个面向,三个结合,以下就这几个方面略作讨论和说明。
  1.一个背景
  即把整个研究置于“全球华语”这一大背景下。社会语言学家徐大明说:“对于世界上将近十三亿的使用汉语的人口来说,不管自己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汉语变体,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认同一种汉语的标准语,这就是在中国大陆叫做‘普通话’、在台湾叫做‘国语’或‘华语’、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称作‘华语’的汉语标准变体。……我们建议将汉语的标准变体统称为华语。这样,即使地区性的规范活动已经造成了不同的标准变体,我们仍然可以在‘华语’的范畴内进一步区分‘大同小异’的‘华语变体’,如‘普通话’、‘国语’、‘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等等。”[①]
  现在,“全球华语”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而也有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在这一视角下研究相关问题。我们认为,建立了这样一个背景,实际上也就获取了一个新的认识角度。把两岸语言及其运用中的诸多差异除看作地域变体、社会变体外,也看作社区变体,这样可以更好地观察、理解、把握和表述两地语言的差异及其性质和造成原因等。比如,作为一个言语社区,语言的认同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而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很少从这一角度来揭示造成两岸语言及其运用差异的原因;另一方面,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也不应当只限于差异一面,还应该包括相互的融合,而造成融合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语言的认同。
  2.两个面向
  一是面向两岸人民实际的语言交际和沟通,二是面向两岸现代汉语的研究,前者可以看作应用层面,后者则为研究层面。
  就应用层面来说,目的仍然要大力促使两岸人民对彼此语言的进一步了解和认知,从而方便交流、拉近距离。这方面的工作除了继续进行更多微观、具体的研究外,比较重要的还有组织编写大规模、全覆盖的工具书,以及普及性的通俗读物等。
  从研究层面着眼,主要是对已有研究的拓展和加深,进一步提高学术含量,目的是真正全面、深入、细致地描写和分析两岸语言全部的同与不同,以及融合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定位、定性,最终形成一个准确完整的知识体系。
  3.三个结合
  三个结合主要着眼于上述的研究层面,具体内容是点与面相结合,事实与理论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
  先说点与面的结合。以前的研究基本都只着眼于某一个或一些具体的“点”,即针对那些两岸差异比较明显的现象来展开讨论和分析,虽然其中不乏闪光之作,但在总体上却多少使人产生有“句”而无“篇”的感觉。只有个别好句子,远不足以构成一首好诗;同样,只有“点”而没有“面”,也难以构成完整全面的研究。所谓“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在相对微观的层次是一个一个的“类”(如词的类、句子的类等),在中观层次则是一个子系统(如语音、词汇、语法等),而在宏观层次则是整个语言系统。我们的研究理念和思路是,两岸语言属于不同的社区变体,各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在研究某一个局部问题时,首先要对那些总体上的特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具体的语言现象;另一方面,还应当适时地、不断地用“点”上的局部性认识去补充、完善或矫正那些已有的整体性认识,从而使之更加正确、全面和完备。
  另外,作为语言对比(或称比较)研究,目的应当有两个:一是求异,二是求同,二者都有意义和价值。现在的情况是,我们远没有系统地对两地语言的所有方面都“摸”一遍,而通常只是选择一些比较显豁的差异点来进行讨论,这样做当然难以形成一个系统,并且很可能还连真正有哪些同与不同,也未必真的清楚了。
  再说事实与理论的结合。反观整个两岸语言对比研究,我们有一个很深切的感受,这就是以往的研究多以事实发掘为主,而少有理论的观照和阐述。何自然等曾就内地与香港语言对比研究指出:“未来的研究需要更系统地、更大量地收集语言资料,并对资料做语言类型、规限、共性、关系等重大问题的分析,努力与国外语言学的学术研究接轨,争取在世界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②]这话同样也适用于海峡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但是很显然,我们现在还远未做到这一点。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对此项研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语言接触理论,二是语言对比(比较)理论,三是语言发展理论,四是语言规范和规划理论,这些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定会促进和推动这方面的研究。
  最后再看共时与历时的结合。在当今的语言研究中,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许多人共同的学术旨趣和追求,并且在很多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中,这还几乎是一个空白,人们所做的,几乎都属于共时平面的静态研究。其实,当今两岸语言的诸多差异,是各自不同的历时发展过程在共时平面的表现,因此,要真正了解和理解这些共时差异,就必须同时掌握这一历时过程。香港的姚德怀先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指出研究各华语地区语言现象的异同,“归根结柢便是内地、台湾、香港以及各华语地区的汉语/华语近百年来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最终又怎样达到各地区当代华语的现况。”[③]在这个方面,我们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对于语言研究者来说,海峡两岸语言丰富多样的差异与融合事项,无疑具有多方面的巨大内涵,值得认真发掘,而两岸社会及人民不断扩大的交往也对此有更强烈的需求。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对海峡两岸语言对比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非常重视,这一点在一些重要的科研立项上就能反映出来,比如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和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的重大和一般项目等,都有这方面的选题,这无疑会大大推动和促进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展开,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
  [①]徐大明、王晓梅《全球华语说略》,《吉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②]何自然、吴东英《内地与香港的语言变异和发展》,《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4期。
  [③]姚德怀《各华语地区语言现象的异同值得研究》,(香港)《语文建设通讯》2007年总第87期。
来源: 语言文字报  作者: 晏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3:24 , Processed in 0.08115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