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名人,你的家(墓)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5 14:5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名人,你的家(墓)在哪里?
转载▼





    自去年安阳宣布发现曹操墓之后,曹操墓地大战开始。继而,中国掀起了一股历史名人故地争夺战。用“此起彼伏”一点也不过分,包括西门庆故里!
   请看相关报道:


两省三地争当西门庆故里
    西门庆是何许人也?是传统文学名著《金瓶梅》和《水浒》中被学者称之为“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原本遗臭万年长期被世人所唾弃的一个流氓,时下其故里却成为了香饽饽,近十年来,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三地,围绕“西门庆故里”,你争我抢,竞争不息,一场新的“三国演义”激战正酣。
中吉两国四地争李白故里 博弈升至官方层面“名人故里争夺战”之二李白故里:两国四方的博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静夜思》沉浸着李白的思乡之痛,但李白的故乡在何方呢?往事越千年,今天,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纷纷自称是李白的故乡,点燃了李白故里争夺战。
特别是江油和安陆两地,干脆放弃了学术争鸣,当地政府赤膊上阵,文攻笔战,一个名人故里之争,上升到官方层面,这在国内极其罕见。
“独霸”还是“共享”
李白故里争夺战的导火索是湖北安陆的一则城市宣传片。2009年8月中旬,湖北安陆在央视4套投放城市宣传片,每天播出三次,宣传片内容是“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
8月21日,江油市委宣传部致函中央电视台、湖北省安陆市委宣传部,认为江油才是李白的故里,安陆涉嫌“侵权”,要求该宣传片停播。
8月24日,安陆市政府发专函给江油,希望两地能“共享李白”。
8月28日,江油市文化旅游局向安陆市政府发去律师函,希望对方在10日内,立即停播或删除含有“李白故里”字样的宣传广告片,并保留用法律手段进一步追索的权利。
这一举动,极大激怒了安陆市政府。同日,安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仰正林公开表态:安陆的宣传片主要为树立城市形象,不是商业行为,故侵权不成立。江油不该“独霸”李白故里。
两地市府的举动,至此彻底白热化,举国震动,央视4套暂停播出该广告。安陆市随即向国家工商总局发函咨询自己是否侵权。
9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给湖北省工商局发文批复,安陆使用“李白故里”不侵权。
而国家工商总局的批复,严重刺激了江油市政府。9月24日,江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方敏对媒体表示,全国只能够有一个且只有唯一一个“李白故里”,就是四川省江油市。如果国家工商总局的批复确实,江油方面严重质疑此批复的合理性,对此,江油方面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几乎与此同时,一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10月29日,吉尔吉斯斯坦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参赞朱萨耶夫·古邦访问安陆,称李白故里在吉国的托克马克市,希望托克马克与安陆两个城市能够以李白为纽带,共同担负起弘扬李白文化的责任,并进一步拓展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合作。
事实上,早在2008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信息部部长拉耶夫就对中国媒体表示,中国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就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托克马克市,现在他们正与中方协商要为李白塑造一个纪念雕像,推动两国李白文化的经济合作。这次朱萨耶夫·古邦造访安陆,更是表明吉方已经认识到李白故里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力图分上一杯羹。随后,两地草签了一系列文化和经济的合作意向。
吉国插手李白故里之争,更让局面变得微妙起来。江油死守“唯一”原则,吉国托克马克市联合安陆,形成了颇似三国吴蜀结盟以抗曹魏的阵式。
谁也“输不起”的争夺
事情到此远未结束。
2010年3月,甘肃籍学者雷达撰文,提出李白故里在甘肃天水秦安,当地随即举行了网友签名等活动,颇为热闹,但这些仅限于民间诉求。目前,甘肃天水以“伏羲——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为主体旅游品牌,还有一个麦积山景区,市政府正在全力推动麦积山景区跻身“丝绸之路世界遗产项目”。所以,该地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并不是李白,甘肃天水市政府态度也就始终含糊不清。
至此,围绕李白故里之争,两国四方架起八卦迷局,让人一头雾水。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江油和安陆兄弟阋墙,官方直接出面,甚至拉开一副“对簿公堂、水火不容”的架势,其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考虑到之前两地围绕李白故里开发所投入的大规划、大资本和大项目,使得这一争夺成为两地谁也“输不起”的战斗,李白故里花落谁家,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先看江油,“李白故里、华夏诗城”是江油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其重点措施包括: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李白文化体系硬件建设步伐,以李白故居为核心,以城区李白纪念馆、大小匡山、戴天山、窦圌山、乾元山、佛爷洞为重点,打造“李白之旅”旅游线路,并在李白故居修建了360亩的太白碑林。
2003年,江油在国家工商总局把“李白故里”注册为商标,由此,江油认定自己是全国“唯一一个”李白故里。正是有了“唯一一个”做底气,江油启动了涉及李白故里的八大项目建设,总投资在7亿元以上。江油寄望通过李白故里撑起当地旅游产业的苦心可窥知一般,此时,安陆充当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江油之恼怒,可想而知。
而安陆敢于向江油公开叫板,根子亦在安陆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安陆在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安陆初步建设成李白文化展示传播基地”,且规划背后同样有着大项目的身影——白兆山旅游风景区项目。
白兆山是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之地,该项目2002年启动,总面积804公顷。具体内容包括:接待别墅、唐诗园、诗碑林、桃花园、仿古一条街、白兆寺、李白茶社等,总投资8000万元。按照规划,建成后,年接待收入2000万元,4年即可收回投资。该项目亦是安陆所在的湖北孝感地区投资最大的旅游发展项目。预计今年,白兆山年接待游客达到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0万元。
此外,安陆耗巨资在央视投入城市广告,以提升城市品牌。今年,安陆还乘势上马了“李白纪念馆续建工程项目”,将李白纪念馆扩建成集旅游游览、影视创作、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服务中心和研究李白的资料中心。总投资785万元。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利润175万元。
于是,同打“李白牌”,都针对“李白故里”砸下大项目、大资金,都动用全市之力,大力发展李白文化旅游产业,这如同两颗行星,本来距离遥远,但因为轨道相交,则必然相撞,所以,江油和安陆两地围绕李白故里激烈的争夺乃是两地区域发展的必然结果。“李白故里”摘帽会带来什么效应,我们将拭目以待。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故里,花开四朵,各表一枝,希望真能惠及两国四方百姓的民生,这也算是对伟大诗人李白的文化告慰了!
一个曹雪芹,故里四五个  一个曹雪芹,竟有四五个故里。欲借历史名人“上位”,这样的新闻实在有些老套。
  日前,长期关注“文化重建”的人文学者裴钰撰文指出,曹雪芹曹公故里正被河北唐山丰润、辽宁辽阳、辽宁铁岭和江西南昌武阳四地争夺,在尚无国家级的学术定论情况下,各地资源已经开始投入并且声势浩大,堪称中国名人故里争夺“第一战”。
  实际上,关于曹雪芹祖籍的学术争论自上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出现,胡适、周汝昌、冯其庸等学者观点各异,也因此产生了“丰润说”“辽阳说”“铁岭说”等不同观点。但关于曹雪芹故里大规模的产业争夺战,却是近几年才打响。2005年,辽阳兴办“辽阳红楼梦文化游览区”项目,规划占地3.75亩,投资总额约2915万元;2008年,铁岭推出“曹雪芹关外祖籍纪念地”项目,属于铁岭休闲度假区的10大项目之一;同年,武阳推出“中国武阳红楼文化(国际)旅游产业园”,总投资4300万元;2009年,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启动“红楼寻梦城”休闲度假景区项目,规划占地1714亩,总投资12亿元。
  诸如此类的“历史名人造城”怪象,远不仅是一个曹雪芹。近年来,持续喧嚣的故里之争,还卷进了李白、老子,甚至是孙悟空、西门庆这样的文学人物。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三地的李白争夺战早已剑拔弩张——据裴钰观察,四川江油包括李白文化产业园的相关大项目有10个,总投资7.3亿元,湖北安陆也有近1个亿的投资项目。“各地出现了由政府牵头进行的公开论战,证明其牵扯的经济大局谁都‘输不起’。”裴钰说。
  与此同时,安徽涡阳县、河南鹿邑、甘肃临洮则为了老子大动干戈。2008年,甘肃省临洮县宣布,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造“老子文化园”;次日,河南鹿邑举行了纪念老子诞辰2579周年公祭大典,并对外宣布将举办“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2009年,安徽涡阳县计划投资不少于5亿元,建“老子文化生态园”,打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道家文化胜地。
  “故里之争,表面看是文化之争,而本质上,是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裴钰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2010年是第11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众多的大项目纷纷结尾或者竣工,逐次进入运营期,由于事关各地区域发展的核心利益,名人故里争夺由此格外密集和激烈。2009年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的振兴规划,文化旅游业被划入文化产业,名人故里即是文化旅游。由此,各方纷纷祭起名人故里的大旗,行地方发展之实。”
  在这些项目公开的资料上,最惹眼的除了各历史名人的名字外,就是“规划面积”“投资回报率”这样的字眼。“众多大项目其实只是借了名人故里的‘壳’,如河北正定是赵云故里的争夺方之一,该地启动子龙大桥项目,投资1.7亿元,另外大建子龙五星酒店、子龙大街、子龙中小学等项目;四川江油有‘李白故居大型游乐场’项目,总投资1.5亿元;河北丰润有‘红楼山庄项目’,属于城市高档住宅区。”裴钰说。
  频仍出现的“历史名人造城”怪象,的确为地方发展带来了实惠,但这种过热发展让人感到忧心。今年3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曾表示,文化部将对主题公园、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过热的问题,出台相应政策,进行有规划的调控。
  而就在4月8日,由中宣部牵头,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已经下达,其中提出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产业的直接融资规模,并有支持并购重组、支持保险资金投资文化产权等多项创新举措。在裴钰看来,这意味着文化产业的”资本春天”正式到来,同时,“故里之争”已经处于总爆发的临界点。“许多地方文化旅游的重点大项目枕戈待旦,融资瓶颈一旦突破,产业巨轮将轰鸣提速,未来的博弈将更加白热化。”
  “我认为文化产业的春天,并非等于文化的春天。”裴钰说。“有争议的名人故里是少数,这少数集中了众多的大项目,而绝大多数没有争议的名人故里保护很不到位。我想应该为各个文化名城设立一个考核的‘文化指标’,即以本地的文化保护情况,来评量文化名城,经济输血,文保收益,产业要推动文化,要输血文保,一个文保破败的城市,怎么能叫文化名城呢?”
  还有一个可能已经被人忘记了的旧闻:这场曹雪芹故里争夺战上演近十年前,位于北京的一处曹雪芹故居“蒜市口17间半”早已在城市改造中灰飞烟灭。
河北两县争赵云故里 正定官媒发社论抨击临城   名人故里之争,其背后实质更多体现为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竞争,只不过争夺对象为具有不菲商业开发价值的名人故里,开发路径主要是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开发。基于此,与其它产业发展类似,在围绕名人故里的区域旅游开发中,名人故里被当作“概念股”,业绩尚未明确、炒作提前大举的事情也多有发生。
爆发于河北省临城县和正定县之间,围绕三国名将赵云故里的争夺战,就属于“争的是赵云,玩的是概念”。
没有核心设施的“赵云故里”
   2009年6月8日,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临城赵云故里传说”名列其中。
  6月15日,临城县政府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称,正式启动“赵云文化广场建设”。
   7月5日,临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小平对媒体表示,“赵云确系河北临城县澄底人”,所以,临城是赵云的故乡。
王部长此言一出,却极大激怒了河北省的另一个县——石家庄市正定县。
正定县多年来一直自封“赵云故里”。该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张国清回应说,正定绝对不会放弃“赵云故里”,所谓“撼山易,撼赵云故里难!”。随后的9月4日,正定县委县政府官方媒体《正定风采》刊发一篇言辞激烈的社论称,临城县“堵门骂阵、欺人太甚,触犯了‘赵云故里’这道不可逾越的底线!如果有大量史志依据的这张石家庄城市名片,因为屈从而旁落,或者因为‘那仅是传说’的欺人之谈而自觉自欺、掩耳盗铃,那么这一代人将愧对祖先、无颜当代、祸及后人。”
“赵云故里”争夺战由此爆发。两地政府的激烈对抗迅速轰动全国,并引起了港台地区和东南亚的广泛关注,临城县和正定县这两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县城,一夜之间叫响海内外。
而当两地争夺“赵云故里”激战正酣之际,人们发现,无论是临城县还是多年大打“赵云故里”的正定县,都没有“名人故里”最具核心价值的文化设施——名人故居。
都自诩“赵云故里”,却都没有核心的文化设施,巨大的反差让临城和正定两县都遭遇尴尬:一个有空手套白狼之嫌,另一个则空口无凭很多年。于是,两地纷纷临时抱佛脚,以超常规方式,迅速打造“赵云故居”“赵云墓”等核心文化设施。
2010年起,临城县启动“赵云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力争用3-5年,在临城县澄底村西,以赵云墓为中心,建设包括赵云故居、赵云故里牌坊、碑亭、塑像、家庙、洗马(饮马)池、陵园等建筑,占地800亩,总投资7000万元以上。
2010年3月,正定启动“赵云故居”项目,将于4月26日,破土动工,地点在正定县南门里,占地大约30亩。2010年4月,河北正定高调举办“赵云故里”公祭大典。
至此,两地“赵云故里”的核心文化设施才算开工上马,名正言顺地当上了“赵云故里”的候选之地。
经济回报尚未明了的争夺
而到此时,人们也恍然大悟,近年来,正定县和临城县是把“赵云故里”搞成了“期货交易”,标的物是“赵云”。对此,两地都是“先卖后买”,以小搏大,先行开展城市宣传。而两地政府间的骂战虽然表面激烈,但实质是“苦肉计”,由此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从而使两地城市品牌获得快速提升。
之所以这样做,对两地来讲都有几分无奈。临城多年来苦于没有一张城市的文化名片,该县旅游资源丰富,崆山白云洞、天台山、歧山湖、小天池、宋代普利寺塔、唐代邢窑遗址。旅游产业初具规模,项目投资也很大(见附表),但是,一直缺乏自己的城市名片和旅游品牌,严重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大发展。
产业发展需求压倒一切。在临城县“十一五”规划中规定,“通过打造国家级旅游知名品牌,推动旅游业实现大跨越。”而且,自2007年4月起,临城动员力量开始搜集民间的赵云传说,包括赵云出生地、少年成长经历等内容,还先后组织考察团奔赴成都、重庆及石家庄进行考证。潜心考察多年,终于找到了“赵云故里”这张金字招牌,所以,2009年申报成功河北省级非遗项目“赵云故里传说”,就乘势而上,公开与正定争夺“赵云故里”。
在正定县,和赵云故里相关的城建项目却很多,包括:“子龙广场”,是城市中心文化广场,占地18亩,总投资850万元;城市中心区的赵子龙塑像;以赵云命名的街道和学校,如常山路、常胜街、赵云路、常胜胡同、子龙中学、子龙小学等;子龙大桥,河北省重点项目,2009年9月26日竣工通车,全长1970米,总投资2.38亿;“赵子龙大酒店”,五星级,28层。但这都算不上核心文化设施。
所以,在正定县“十一五”规划中规定,“加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推介力度”,“抓紧赵云庙等工程扩建,积极培育‘子龙故里’、‘常山战鼓’等品牌,实现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变,塑造既能体现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时代特色的国家优秀旅游城”。
所以,正定县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弃甚至弱化其“子龙故里”的概念。在正定方面看来,尽管桥梁、道路、学校、广场、酒店等,和“故里文化”关系不大,毕竟不能把城建项目当做学术鉴定的证据。既然确定塑造成为“国家优秀旅游城”的产业目标,正定县不得不硬着头皮进行赵云故里保卫战。
现在,各地文化旅游业的指导方针,过去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大多遵循“政府搭台、经济唱戏、文化补漏”的思路,赵云故里之争的整个过程,正好印证了这一思路。当然,“赵云故里”现在还只是一个“概念”,纵然两地争夺得热热闹闹,但能够给当地带来的经济回报尚未明了,所以,对于正定县和临城县而言,围绕“赵云故里”的争夺,一切才刚刚开始。


三国佳丽大小乔故里引发五省七地争夺
   在众多公开上演的名人故里争夺战中,波及范围最广、参与方最多、触动利益最纷繁复杂、场面最波澜壮阔,当属三国佳丽大乔、小乔的故里之争。
   烽火连贯东西,直接涉及五省七地:湖北嘉鱼县、河南商丘市、湖南岳阳市、浙江义乌市,以及安徽的潜山、庐江、南陵三县。各自依据的逻辑,从“二乔”的姥姥家到“二乔”老爹的祖籍地,再到“有墓即故里”,围绕故里争夺所开展的项目建设,从顶级的商务会所到采摘瓜果的农家小院,旅游创意从观光游、温泉游、会展游到购物游、农家乐,不一而足。
   “二乔”生前倾国倾城,曾诱得曹操挥师百万,南下与周瑜决斗于赤壁;“二乔”死后,一越千年,其倩魂丽影既折腾了国人,又被国人折腾。“道不尽红尘舍恋,诉不完人间恩怨”,二乔故里之争,事涉五省的红尘舍恋,七地的人间恩怨,真可谓道不尽,诉不完。
故里被办成了“农家乐”
今人从未目睹“二乔”之美貌,何以为之倾倒呢?
2008年7月,电影《赤壁》全球公映,名模林志玲扮演的小乔,嗲嗲莺声,柔媚绝伦,“小乔”风头瞬间压倒曹操、周瑜、刘备等众多三国英雄,志玲版的小乔风靡了整个华人世界。
2009年9月,湖北省嘉鱼县突然在当地三湖温泉景区里,塑起“二乔”雕像,并宣称嘉鱼乃“二乔”父亲乔玄的结婚之地,亦是“二乔”姥姥家之所在,并据此打出“二乔故里”的招牌,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上报材料,拟申请注册“二乔故里”旅游商标。
安徽潜山、浙江义乌均以最快速度分别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二乔故里”的商标。安徽潜山的城市名片是“皖国故都、安徽之源、二乔故里、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其中“二乔故里”的含金量最大。
以“二乔”故里拉动天柱山景区的深度开发,潜山近年来唱起了文化旅游大戏,首推乔公庄园修复项目,开发胭脂井等遗迹。该项目位于天柱山山麓,占地80公顷,总投资 2.1亿元。(数据来源:潜山县 人民政府网,潜山县“十一五”规划预选重点项目(旅游)表)
此外,更有意思的是,浙江义乌声称“二乔故里”是本地的农庄,这让舆论再次哗然——“二乔”竟然变成了农家丫头!这与湖北嘉鱼高调宣称的“二乔”为本地名门千金形成鲜明对比。
考虑到赤岸镇是浙江义乌的“后花园”,在义乌的“十一五”规划里,赤岸旅游被定为以“农家乐”为主的农村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于是,“二乔故里”成“农家乐”,故里变“农庄”。相关项目有两个:“二乔”故里“双乔农庄”,在其中可以吃农家菜、农家垂钓等;“二乔故里”风情休闲园(主题公园)。
湖北嘉鱼给予“二乔”本地名门千金的定位,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颇为一致。嘉鱼县所属的湖北咸宁市提出的旅游发展模式是“温泉 +N”,即以温泉旅游推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与“二乔故里”直接相关的项目为二乔公园项目,按照规划,该项目占地163.34亩,计划总投资3500万元,内有三国文化墙和“二乔”雕塑,以及二乔曾经洗浴过的温泉池等。(数据来源:嘉鱼县政务网,嘉鱼县三湖连江二乔公园规划设计)
被”分葬于三地的小乔墓
河南商丘则主打本地是二乔父亲乔玄的祖籍地,女儿二乔的祖籍当然要随爹。这个逻辑虽然纠结,但商丘始终豪气干云,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其实,商丘挤进“二乔”故里之争,并非全是怜香惜玉。商丘某主政官员纵论商丘旅游发展时就说,很多情况下,人们都是先知道景区景点,才知道这个景区景点的所在城市。也正是由于景区景点的知名度提高了,这个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才提高了。“我们要把商丘的大景区包装好,在媒体上打捆宣传,增强宣传的攻击力”(《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4月)。
商丘在“二乔故里”上打捆了什么呢?商丘古城、芒砀山和黄河故道旅游区。商丘计划将其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心何其之大!打捆宣传,增强攻击力,叫响了二乔故里,也就提升了商丘的城市知名度。
与湖北嘉鱼和河南商丘所宣称和遵循的逻辑不同,湖南岳阳、安徽的庐江、南陵的逻辑为“有墓地即故里”,在此逻辑之下,三地遂“倒腾”出本地的“二乔”墓地,这使得舆论为之一片哗然——“二乔”竟分葬于三地!
   湖南岳阳本质是想借此提振本地的旅游品牌。岳阳楼虽然是全国旅游胜地,可岳阳市的内心苦楚也很多,《岳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15年)》中称:“(岳阳旅游)品牌建设滞后……在市场上没有形成有独特魅力、有广泛影响的拳头品牌。在形象塑造上,由于缺乏主打产品……岳阳旅游业在市场上缺乏名牌产品,没有树立起鲜明的品牌形象,这是制约岳阳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当地政府规划的相关主要项目包括:岳阳楼核心景区总投资5.2亿元;岳阳楼洞庭湖大型水上实景晚会,总投资2亿元。小乔墓正位于岳阳楼景区内是重要旅游项目之一。
   安徽的庐江县西郊,也有一座小乔墓,2001年成为当地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背景下,庐江的产业目标是到2010年,把庐江县初步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集温泉疗养、休闲度假、会议培训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目的地。据庐江县人民政府网公布的材料显示,有关“二乔”故里的项目有三:1、小乔相思公园项目,内建小乔墓园、相思亭、谈笑亭、蜡像馆等。总投资1.5亿元。2、三国文化公园,总面积5000亩。3、金城寺旅游开发,三国文化、宗教文化、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旅游项目,总投资1亿元。
   第三座小乔墓坐落在安徽南陵。2010年南陵《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深度挖掘和整合南陵历史、人文资源,加强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和宣传工作,积极融入区域旅游圈,力争成为皖南旅游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因此,南陵绝不会忽视旅游的金字招牌——小乔墓。
   所以,三地分葬美女,又三分美女故里,虽略显走火入魔,但也可谓是“高智商”的思路了!
陕甘晋三省争貂蝉故里甘肃投4.8亿修路造景点
  名人故里之争的背后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目前甘肃省康乐县、陕西省米脂县、山西省忻州市,三地都有关于貂蝉的相关遗址和纪念场馆。甘肃康乐已公开提出打造“貂蝉故里”的旅游产业。对于米脂,若拥有“米脂婆姨”和“貂蝉故里”的双品牌,对于全县经济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促进。
  名人故里会为当地带来“眼球效应”,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近期,争抢名人故里成了风靡各地的潮流。李白故里之争闹到了工商总局;河北两县争夺赵云故里引发嘴巴官司;而臭名远扬的西门庆,竟也引来山东、安徽两省三地争其故里。
  目前陕西米脂县也被卷入“名人故里”之争,只不过“名人”变成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甘肃省康乐县日前明确提出培育打造以“貂蝉故里”等三大品牌为代表的旅游产业。而一直将自己作为貂蝉故乡的米脂县也决定打造“黄土高原小三峡,貂蝉故里柳家洼”。
  做强“貂蝉故里”甘肃康乐4.8亿先修路
  貂蝉的故里究竟在哪里?目前一说是甘肃省康乐县,一说是陕西省米脂县,一说是山西省忻州市,这三个地方都有关于貂蝉的相关遗址和纪念场馆,而且这三个地方的政府都一再表示,自己才是貂蝉的真正故里。然而,国内并没有权威的观点确认貂蝉故里究竟在什么地方。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黄留珠对三国时期的历史研究颇深,“从我的研究和个人分析来看,我对于米脂县的认可度更高一些。《米脂县志》里也有记载:三国时的天下美人貂蝉是米脂人。”
  日前,康乐县委书记李生发公开表示,康乐县决定培育打造以“貂蝉故里”等三大品牌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据此培育打造旅游品牌,尤其是要下大力气打造貂蝉品牌,建造以貂蝉塑像为标志的主题微缩观光公园,再深入挖掘建设貂蝉故里胭脂川各类遗迹,辅以各类生态绿色优势,发展康乐县旅游产业。李生发专门强调投资4.8亿元,建设临洮至康乐县城二级公路,打造“貂蝉故里”景点。
  山西忻州在这场争夺之中显得颇为沉默。记者昨日致电山西省忻州市旅游局,该局市场科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没有听说忻州市对貂蝉陵园进行进一步开发和重点包装。
  打造“貂蝉故里柳家洼”
  米脂只做不说
  据了解,在甘肃康乐县有貂蝉塑像;山西忻州市木芝村有貂蝉陵园;我省米脂县有貂蝉洞。貂蝉洞坐落在米脂县城西12公里处的杜家石沟乡艾好湾村北山顶上。传说貂蝉就生于斯,长于斯。陕西米脂县也意识到了潜在的竞争。米脂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春对记者表示:“今年是米脂县的项目年,在项目带动的大形势之下,县上有望将貂蝉这个品牌做大做强。”
  米脂县旅游局局长乔雄波告诉记者,该县已经将貂蝉洞民俗风情旅游区开发项目作为米脂县旅游局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其投资总额达3524万元,其中干线公路建设653万元,前厅投资526万元,后院投资1017万元,赏园投资684万元,绿化引水投资240万元,道路建设投资860万元。并且提出了“黄土高原小三峡,貂蝉故里柳家洼”的口号。“康乐县大力宣传貂蝉故里,咱们不和他们进行争辩。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以实际行动更好地将‘貂蝉故里’这个品牌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米脂有个貂蝉洞,让更多的游客来米脂旅游。”乔雄波这样说。
  乔雄波分析,凭借貂婵旅游区这一举世无双、具有垄断性、竞争性的旅游景观,预计年净利700万元。
  “貂蝉故里+米脂婆姨”
  可成“神来之笔”
  貂蝉故里所涉及的三省三地,目前表现最为积极的是甘肃省康乐县,其次是陕西省米脂县。其争夺背后也是为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最近新版三国的上映,使得貂蝉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陕西如果把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和米脂婆姨相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品牌推广切入点。就像王洛宾的《达坂城的姑娘》推广了达坂城的旅游业。”著名品牌营销家李光斗认为。
  北京大学教授吕随启指出,貂蝉故里是一个旅游品牌,从产业带动经济的角度来看,旅游业一旦发达,其带动经济增长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劳务输出。如果米脂在依托陕北知名文化县的基础上将“貂蝉故里”这个品牌做强做大,再加上“米脂婆姨”这个金招牌,可谓“神来之笔”。
  警惕“名人故里”的过度炒作
  宣传名人故里,其背后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台上应该展现的是文化,而不是垃圾。吕随启认为,西门庆故里之争,给名人故里这个本身散发着历史文化内涵香气的词语上泼上了臭水。诸葛亮、李白、赵云这些名人故里之争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他们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喜爱。而在传统文学名著中以“大淫贼”形象出现的西门庆竟然被两省三地争得不亦乐乎,可见名人故里的炒作已经极为过度。陕西、甘肃、山西三地在争夺貂蝉故里的动作上表现得都比较平稳,这也说明三地并没有将其过度化地炒作和包装。不管如何争夺,但愿三地能以一种健康、平和、真实的行动进行竞争。
  西安交通大学郝渊晓教授表示,“希望米脂县对待貂蝉故里更加理性、真实,从为百姓带来真正实惠的角度出发才是最重要的思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1 04:38 , Processed in 0.1152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