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88|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节令与孝文化资讯辑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5 15:3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重亲情营造——新年敬老好时节  与老人一起过团圆年无论于老人、于成人父母还是于孩子,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义。老人可以尽享天伦之乐;父母则可利用这个时机回忆自己的童年,感受温馨时刻;同时还要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如多帮老人做做家务,陪老人聊聊天,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孝敬老人,关心长辈。
  总之,与老人一起过年,其中蕴藏着不少教育的财富,爸爸妈妈们不可小瞧哦。
  注重体验——美丽窗花扮新年
  现在,新衣服和美味佳肴已经普通得提不起过年的兴致了,那么过年最吸引宝宝的是什么呢?现代都市中“DIY”(自己动手做)颇为流行,它重过程、重体验的精神颇受欢迎,它能使传统的东西变得新颖,使普通的事情变得不平凡。
  去年过新年的时候,朋友来我家无不赞叹我们的窗花。当得知是我们一家三口合作,亲自动手完成的,更是羡慕我们的温馨和创意。
  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宝宝剪的透着稚气可爱,我剪的有着精致细腻,他爸剪的露着古朴大方,煞是抢风景!从买手工纸到剪图案,贴窗花,评论每一件作品的特色,宝宝全程参与,渴望着,感受着,兴奋着。
  其实,过年购年货、贴年画、包饺子、挂灯笼等等都可以让宝宝参与进来,虽然宝宝做得不是那么好,但是,宝宝既能感到节日的喜庆,又能体验劳动的乐趣。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DIY”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包饺子,给他一小块地方,一小块面,让他揉吧,好奇心、探索的欲望、实践的喜悦,连同“过年”的兴奋都揉了进去。
  注重传统文化——到乡村领略年味 
  如今过年有简化的趋向,现代都市的某些家庭里可能就已经浓缩成吃一顿饭而已了。对于孩子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民俗民风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注重亲子情——“五个一”工程
  学唱一首新歌:去年春节,我教两岁的儿子学唱了一首《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宝宝领唱,大家拍手,让孩子在欢快的歌曲中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愉悦。
  写一张贺卡:精心选择或者亲手制作一张节日贺卡,写上几句鼓励祝福的话,如“新年新宝贝,快乐男子汉”,并讲给孩子听。孩子可能暂时不能理解全部,但一定会受到感染。
  拍一张照片:每年春节时给孩子拍张照片,记录下“这一岁”的真实样貌,许多张“这一岁”珍存在一起,还是见证孩子成长的纪念册。
  送一件玩具:送一件宝宝喜欢的玩具,给他增加一种新鲜的活动内容。
  认识一种与“年”有关的东西:既有鞭炮、气球、日历等具体物品,也包括压岁钱、拜年、年夜饭等传统风俗,让孩子逐渐感受和领会了“年”的含义。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07:4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今天,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成为全国上下乃至全球华人社会的热门话题。国家有关部门对国家法定节假日作出调整,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将增设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
    这是中国文化建设上的大事。它的意义重大而悠远,怎么估量也不为过。
    新年、清明、端午、中秋,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要说文,先得解字:“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的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当然,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り”,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
    2004年,韩国准备将“江陵端午祭”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中国有许多人感到震惊,有的地方甚至打出了“保卫端午”的口号。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现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我们深邃的民间里,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些许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崩坏、在消逝,抢救与保护它们,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
    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三年来,每到端午节那天,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
    这三年里,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在空间上的体现是领土,在时间上的体现便是传统节日。
    我们要像保卫领土完整一样,继承传统节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一、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国的节日却是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
    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我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名字叫:节日媚物。
    有一年暮春,我们学校的学思湖畔正是“袅晴丝吹来闲庭院”的景色,一群男生经过,其中一个指着漫天飞舞的柳絮问:“这叫什么絮?”没人回答;又一对情侣路过,男的道:“哦,蒲公英!”女的道:“对,蒲公英!”倒是同声相应。近日,在报纸上看到,有中学生在作文里写道:“秋天了,人们在地里忙着采油菜花。”油菜花是春天开的,而且也不是“采”的。我们的年轻人对大自然无知,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二、和谐人事:对人情的呼唤
    我们正在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无庸讳言的是,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人际关系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令人十分忧虑的现象。我们的邻里关系有些冷漠了,我们的电梯每每是有人而无声的世界,大家只好用摆弄手机来掩饰尴尬。一位同事告诉我:她搬到现在的住处也有三四年了,一梯两户,对门那家的千金没有对他们发过一丝声音、露过一丝笑容。她也曾主动示笑搭话,皆以失败告终——自讨没趣。我们的家庭关系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婆媳翁婿之间的争端官司,也常常见诸于报端。特别是所谓“代沟”的亲子关系,隔膜很深,有些甚至已不再是“沟”而堪称“峡”了。大学生小白领学习工作一忙,或者自己“翅膀一硬”,就搬出来自己住,嫌父母啰唆在家不自由,而后就不肯“常回家看看”了;做大人的则一味批评现在的年轻人不可理喻。
    年轻人与他们自己的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以我们的眼目所及,他们爱起来爱煞,吵起来吵煞,他们这一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但是他们的“性别矛盾”——那些所谓的“玫瑰战争”,打起来一点都不比“阶级战争”和“民族战争”差。我们学校附近的那个公园,亭柱上有着许多刻字,在绝大多数“某某我爱你”之类的爱的誓词中,也会有“你去死”后面打着无数个惊叹号的,看了叫人惊心动魄。看样子,我们的人际关系中,确实也有着许多的病象。
    传统节日,历来就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直至今天,我们也幸好有传统新年,亲朋好友走动、沟通,有了一个极好的时间节点和平台。
    这里涉及到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引发了人们文化上的不安感,使人们普遍产生了认同危机。所以,“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问题,变得更加普遍和迫切。列宁曾经说过:“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今天,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来想想过去,看看未来?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首先,它有时间上的优长,我们的许多传统节日都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其次,它有空间上的优长,传统节日可以成为大江南北、港澳台与内地、中日韩越东亚汉字文化圈乃至全球华人的共同话题。
    “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你为什么投身在这一家而不是别家?你为什么嫁(娶)这个人而不是他人?你为什么和这些人一起上同一所学校?你为什么会选择住在这所城市这个地区?等等,人生旅途中有许多带一点神秘色彩的机遇,中国人把它归结为“缘”:血缘、姻缘、地缘、业缘、同窗缘等等。有人说,中国人碰到了解释不清的东西,就抛出个“缘”字来。
    “缘”字由三部分组成。“亥”的本意是猪,这里表示祭祀用的祭品。许多由“亥”字组成的文字都含有古代祭祀的意义,比如“家”字就含有一个屋顶下的人共同祭祀,也就是祭祖,祭奠共同的老祖宗。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有血缘者祭祖先,有姻缘者祭媒神,有地缘者祭同一地的保护神(比如城隍神)。每一个节日其实都有民间崇拜的含义,而且每每是复合崇拜。新年(元旦)有太阳神崇拜又有祖先崇拜,三月三有水崇拜又有高媒崇拜,中秋有月亮崇拜又有对一年丰收的感恩,等等。
    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节日是我们民族的祖先写在时间表上的“备忘录”,全世界的华人人同此心,都在阅读这份“备忘录”。一年中有这么多特殊的日子,我们吃同样的东西,举行同样的仪式和活动,实在是“我们感”、也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在维持着这些——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首先得“万众一食”。
    现代中国人也在过着这些传统节日的,可是,我们似乎更强调的只是血缘和姻缘,相对比较疏忽了地缘。就这一点而言,我们有必要向韩国人和日本人学习。运用传统节日增强“地缘”情感,应当是今后我们的地区文化建设的重头之一。
    现今,还有一些玩笑似地生发出来的节日,其中同样有“我们感”的意味存在。韩国人4月14日过“黑色情人节”,即没有情人的人们在一起喝黑啤,过自嘲式的“情人节”;中国人近年有把11月11日叫做“光棍节”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同“病”相怜的人们,在一起感受“我们感”的润泽。
    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酬一酬缘,深化一下感情,最理想的是:我家今年的鳗鲞是老家带出来的,剪一段给你家尝尝味;你家这回的汤圆是自己在石磨上磨的水磨粉,端一碗来让我享用。
    可惜,这些东西我们的超市样样有,却剥夺了我们原来的那点快乐。
    节日也是和谐夫妻关系、情侣关系的好时机。夫妻情侣之间,平时有个争吵怄气,谁也不肯先下台阶,那么,乘节日之机,作出一个表态吧:买一束花,说两句软话,“相视一笑泯恩仇”,不就释然了?就我们熟悉的爱情剧言,《白蛇传》中,白娘子跟许仙相爱在清明,端午“现”的白蛇“原形”,重新和好在中秋。苏州弹词里有非常著名的开篇“赏中秋”,歌颂的就是失而复得的夫妻恩爱;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也与节日相辅相成。《长生殿》“禊游”出的背景是三月三,敷演两人的初爱。后来反目,靠“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重归于好,最后,两人阴阳相隔,相思难已,终于在中秋节于天上“重圆”。这些寓言式的故事告诉我们:节日是可以用来调节情感、和谐爱情生活的大好时机。
三、和谐身心:对生命的关怀
    今天,人们的一些心理疾患,抑郁,狂暴,不快乐,幸福指数低,多是由竞争压力大、物质过剩、过度消费、享乐主义造成的。传统节日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治疗这些疾患的一贴药剂。回归传统节日,也就是在仪式上回到昨天。
    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生活和两千年前大不一样了,但是,节日却维系着我们和祖先之间的某种联系:两千年前人们已经在某一天放鞭炮了,我们今天也放;两千年前人们在某一天吃粽子,我们今天还吃。从这个意义上说,节日就像是时间隧道,联通着古今,联通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活在世上,怎么能忘本?如何能忘了昨天?怎么能不知道昨天是怎么回事?今天的人们,应该给昨天留一个位置。
    “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个永恒的问题,我们须时时自问,时时解答,不然,心灵很容易失衡。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节就是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如今,物质丰富了,节日“特”在哪里?我觉得,可以“倒”过来做文章。
    如今,人们过日子太容易了,那么在节日里,我们就来一个不那么容易的仪式——我提倡DIY过节,自己动手。我们小的时候,过年的糯米粉都是自己在石磨上磨出来的,芝麻都是在石臼里捣出来的,后来下乡,饺子都是自己擀皮自己剁陷自己包的。这不只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问题,这里面包含着对人生的感悟:似乎回到了石器时代,明白了石头对于人类有着恩人一般的作用,明白人应当感恩,对给予我们粮食菜果的天地感恩,对养育了我们的父亲母亲以及所有的长辈感恩,对给予自己启蒙深造、培育自己精神成长的师长感恩。
    2005年,民俗学家在布依族集居的黔南州贵定县音寨考察发现,这里自1949年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刑事案件,这是在全世界都少见的一个奇迹。据当地人自己分析,这与当地从来没有间断过的传统节日有关。三月三、六月六等等,布依族人民的歌会开展得如火如荼。人们在节日狂欢中愉悦了性情,宣泄了压力,人的身心和谐了,社会生活、人际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我国的江苏、湖南、安徽、贵州、四川和台湾省等地,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自己一个人或者和亲友一起,诸如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台湾则是未婚少女可以“摸秋”,无论是葱还是菜,只要把别人家的“偷”到手,就是好兆头,表明她即将遇到如意郎君。日本也有“摸秋”奇俗,多是孩子们玩的,他们“偷”别人家地里的芋头,或者用长竹竿扎人家供奉的江米团,“偷”来吃掉,都是不要紧的。
    “摸秋”这样的习俗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特别是少女、小孩不许偷,中秋夜,在这个特殊的时点,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浅尝辄止。见好就收。
    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
    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这,也许就叫“网开一面”吧!
    以传统节日为首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先人创造的历史实录,是民族历史大树上的文化年轮。它们是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和认同感,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与我们今天正面临的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不但不相左,而且还是促进力,推动力,推动着全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民族与自己历史对话的手段。它们是我们这一族群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感”的根本所在。总之,它是代表中华民族整体的感情气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本原文化的活化石。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以传统节日为首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先人创造的历史实录,是民族历史大树上的文化年轮。它们是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和认同感,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与我们今天正面临的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不但不相左,而且还是促进力,推动力,推动着全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民族与自己历史对话的手段。它们是我们这一族群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感”的根本所在。总之,它是代表中华民族整体的感情气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本原文化的活化石。
   
翁敏华  讲演者小传
   
    1949年生,浙江宁波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龚自珍》、《中国戏曲》、《关汉卿戏曲选评》、《艺术学》(译著)、《中国戏剧与民俗》、《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等十三部。目前在研项目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东亚戏剧互动史》等。业余写作散文随笔,共发表逾百万字,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日期:2007-11-18 作者: 来源:文汇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19:01:16 | 只看该作者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18:07:2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视频:百善孝为先作者:股海贩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56:2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1:}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49:33 | 只看该作者
 一、日常生活场景里的情感人文关怀。毫不夸张的说,在山西崛起的诸多品牌里,双合成一直是引人注目的。尤是它的双合文化和其代表福喜文化,至今有它独特的品牌魅力。在今天全球化商业背景下极其不利于老字号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双合成却一年比一年壮大,在掌舵人赵光晋的带领下,把一个百年小店演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品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双合成的文化内蕴一直成为其开拓市场走向世界的主要利器,也是现代企业管理者们议论关注的焦点。它的品牌文化内涵折射出的对古老文明的忧虑,传承其优秀文明精华,使其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是一个重情感懂礼仪的多民族大家庭。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固有的文化习俗,在日常生活细节里,总会发现这些习俗的闪光。比如坐月子,孩子满月,十二岁生日,六十七十做寿等日常隆重喜庆节日,以及时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更是人们来往迎送的一个情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双合成从其创立至今,一直秉承双合成福,双合成喜,双合成缘,双合成功的理念,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情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其产品的特性,也可看出其它的日常性,民俗性。娘家类,感恩类,文化主题类,喜庆类,这些产品从不同方面经从以亲合力,如娘家汤元,很容易给人一种家的感觉。这些百姓日常生活里必不可少的食品,成了双合成企业的生存根本。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日常生活少不了的食品,也增加了企业生存的难度。但双合成硬是凭着百年优质的服务,精良的选料,人性化的做工方法,一百年来不懈怠,坚守自己的经营理念,成为太原人山西人中国人喜爱的吃食之一。创业艰难守业更难。而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现代商业浪潮下全球金融经济普通下滑不景气,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危机,全国大批老字号步入绝境。不得不关门歇业。但双合成却逆风飞扬,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这不能不叫人佩服,不能不叫人思索。
  当今食品业的竟争已趋白热化。每个食品企业都在追求自己品牌的文化特性,放大自己企业在消费群体中的信息号码,从而达到对品牌塑造的最大化。内陆山西的经济并不发达,应该说不适宜这样的文化行为和创造,但双合成却走出去,寻经求宝,在产品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在做着自己和消费者精神文化的沟通。并创造着另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双合成。它通过企业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包装,借喜鹊、福喜、感恩等中国传统元素,创造出符合自身企业特色的双合文化,在加强自身的文化内涵和信息量的建设上,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给百年老字号双合成,以强劲的腾飞力量。为企业,为山西,乃至全国食品行业的品牌塑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延续起到了挽留普及作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春节,元宵节。这些时序节日里隐藏着中华文化和传统的性格与密码,是联结中国人情感和心灵的红丝线。它不仅承载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和文明的火种,也是每个中国人生命和情感的符号。无论走到那里,这些节日都会让在外的游子想起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双合成做为一个食品企业,敏感的意识到自己企业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承载作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双合成的手工时代开始终结,这就意味着一个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双合成渐具雏形。更换月饼生产线,月饼包装线,广式月饼开始走进双合成的产品序列。这就意味着双合成已经有意识在打造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文化了。面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洋节日的大行其道,双合成的月饼以“双合成的月饼-----世界的月亮”在中国和世界上都引起了极大的影响,然后又是新一轮整体产品系列“感恩祈福”文化包装,给双合成的福喜文化品牌内涵和价值做了更完美的诠释,为山西地域性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中国食品行业,尤其是月饼类企业创造了一个营销神话。而它的文化价值也日益彰显出中国人内心美好的情感与愿望。为传统文化节日重回到中国人的内心起到了积极的普及作用。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的文化精华。当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些节日到来的时候,每个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家,是爱,是团圆。是深植在自己心灵深处的老家,这些节日打印着中国人生存和情感的密码,成为每个人生命血液的一部分。
  所以很难有一个品牌像双合成这样,在自己品牌的塑造上,那么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然后以此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并在消费者与产品这间,链接起了强烈的文化情结。可以说,双合成的品牌文化,就是中国的福喜文化,中国的福喜文化,就在双合成这个百年老字号品牌的方方面面呈现着。这种品牌的审美认同,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意,对复活消费者对过去年代的记忆,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对越来越淡化的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起到了强化作用。双合成品牌的文化价值,就是对传统福喜文化的现代解读,就是对传统文化和谐命题的重新定位。仿佛告诉我们,走向现代化,就是不要忘记过去和过去的历史。
向社区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48:39 | 只看该作者
节日的意义及其内在精神
朱人求:节日作为各个民族在特定季节中举行的盛大纪念和欢庆活动,是人们调节自身生活内容和节奏的一种具有综合性、群体性和阶段性的典型生活模式。节日的意义深远,它能从多方面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
陈道远:节日有三种类型:宗教的、民俗的、政治的。对于宗教节日来说,节日具有人文关怀的意义;对于民俗节日来说,节日具有英雄崇拜的意谓;政治节日则体现国家强制力的喜好,国家强制力要保护谁,不保护谁。从节日的类型与其相对应的意义来看,节日都有着纯粹、单一的指向,它有着自身明确的标志,节日的内涵是不可增减的。过节的方式关系到实际人、物环境的变化,过节正是用实际的、具体的人和物来弘扬节日的意义、渲染节日的气氛。现在的某些节日,唱主角的不是节日意义,而是经济活动,这就颠倒了节日的主客内涵。
黄宁莺:宗教的节日是对已经消失的人物与事件的温习,人们通过温习获得自己的生活意义。在宗教节日中,人们的精神通过宗教仪式获得一种生命体验,获得生活的精神空间。民俗节日使过节每一个细节都成为英雄主义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沉浸于幸福中,分享着英雄的情怀,分享着英雄情怀所带来的快乐,每一处活动都有成为英雄的感觉。政治节日则体现国家的强制力。国家强制规定的节日,都体现国家所要保护或关怀的对象,如教师节,体现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心。
朱人求:节日的分类多种多样。就个体生命而言,生命的成长总伴随着节日的记忆。人的一生每个阶段有不同身份与角色,从小到大,经历了儿童节、青年节、父亲节或母亲节、老年(重阳)节,透过这些节日,可以唤醒人们感受自己的重要性,也表达社会对儿童的关怀、对青年的期许、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对老人的敬重,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陈道远:从社会分工看,我们拥有记者节、五一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建军节(军人)、护士节、教师节等,各行各业的人都非常重要,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这些节日说明了工作的神圣性,也告诉我们每个行业都是值得尊敬的。
黄宁莺:在时间的向度上,有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在空间向度上,有民族节日和世界节日(如联合国节日),或者说有“土节”和“洋节”,这也是节日最常见的两种划分方式。无论是何种节日,都给我们带来一种欢乐、祥和、热闹、喜庆、放松和休闲的气氛,节日是个性的表达和群体的狂欢,是对单调、紧张的日常生活的调节和反抗。
朱人求:在哲学的意义上,节日传递着生命时空的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正是我们生命时空体验的浓缩形式,它既是个体的体验,又是民族共同体的体验;它既是民族时间的体验,又是民族空间的体验。传统节庆带出的是一族人民的精神层次,它浓缩一个民族的精神,展示一个民族的追求,凸显一个民族的价值。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其文化精神的失落。人们对节日的需求主要是精神和情感的需求,情感价值是节日里最主要的核心,这一点,中华民族表现得更为鲜明,更具特色。
黄宁莺: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节日的意义承载取决于它的文化内涵。例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高尚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插艾草,洒雄黄酒等又有着驱除蚊虫的作用。此外,嫦娥奔月的传说在每一个中秋节都被描绘得十分动人,中秋意味着丰收、团圆和天人和谐。牛郎织女浪漫的爱情故事更是点亮了每一个七夕的夜晚,它已演变为中国式的情人节。放炮竹吓走“年”的故事也是孩子们小时候过年时常听的故事之一。同样,西方的节日也有着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他们的重要节日往往与宗教有关,如复活节,圣诞节。
陈道远: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过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47:09 | 只看该作者
民族传统节日体现时代性

    文汇报:《通知》要求不断创新,丰富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地方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推动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节日如何体现时代性呢?

    高丙中:今天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的民族传统节日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传统属性的现代节日”。自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仅会把她们当作“传统”加以尊重,还会积极地把它们放置在现代的条件下加以发展。而事实上,她们也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物质条件、在新的舞台上获得新的发展。

    举个最简单的日子,以前过元宵灯节,灯的光源是蜡烛,现在则可以辅以现代的声、光、电手段,这就是时代性。在现代世界,一个民族要显示文化自信,标榜自己所钟情的特定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一个途径。这种特色运动项目要在本国有历史传统,有普及性的群众基础,最好有比较好的对抗性和观赏性。国人相信只有本国人玩得最地道,别国的人跟风也好,冷漠不解也好,都不能左右国人的信心和热情。赛龙舟是中国的一个较优的选择。赛龙舟是集体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民俗心理的依托,所谓“不赛不发”。它是一种对抗性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种传统和艺术的展示。这项运动如果能够在端午节日文化的烘托下发展起来,反过来带动端午习俗的全面复兴,我们自然就保护了一项无可争议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46:33 | 只看该作者
北大教授高丙中:在现代条件下发展民族传统节日


    国家文化部办公厅于1月30日下发《关于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文化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紧紧围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的不同主题,组织节日期间的各项文化活动。昨天,记者电话联系返乡途中的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高丙中,请他结合《通知》谈谈发展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和路径。

    民族传统节日属认同文化

    文汇报:您是春运期间大迁徙队伍中的一员,所有奔波只冲着回家过个团圆年。今年的雪灾天气使不少旅客的回家路走得特别艰难,有境外媒体对中国人在恶劣自然条件下依然保有的回家念头表示不解。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高丙中:文化有认同文化和消费文化之分。前者如除夕守岁、阖家团聚,这种文化被我们的内心认同,成为内心的表达;后者如时尚,尤其是好莱坞大片,往往要花钱享受,但用完了,就过去了。对消费文化,多一项少一项,我们总能够平静对待;但对于认同文化,一旦面临被剥夺的威胁,我们就会内心不安,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更加拼力的维护。这也是雪灾天气下人们依然返乡心切的原因。

    文汇报:从您刚刚对文化的分类来看,民族传统节日属于认同文化。她们为什么会深植内心,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呢?

    高丙中: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极其多样的习俗的代表,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她们的设置依据是阴历,体现了对太阳与月亮、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尊重,表达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欣赏柔美的美学取向和追求团圆的伦理观念。这种美好的情感不仅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体现。

    民族传统节日当下受关照

    文汇报:既然民族传统节日所体现的美好情感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那她自然就会受到善待和保护,可为什么我们还是看到了她的式微,比如“年味没有过去那么浓了”。

    高丙中:这和我们民族曾经受到帝国主义势力伤害的历史有关。这样的伤害容易让我们以激愤对外,以激进对内,产生奋斗的压力的同时也产生着自我伤害的破坏力,破坏力直指传统。这也就有了“打倒孔家店”和“破四旧”。在1967年至1979年之间,春节的假期被取消。不过,好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渐渐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传统,通过找回自己来找回信心。善待民族传统节日的命题也终于从学术层面进入政治议程。

    文汇报:从设立“文化遗产日”,到出台节假日调整新方案,再到文化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文化活动的通知》,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传统节日在当下所受到的关照。

    高丙中: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够把民族传统节日申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但她们完全可以打造成当代中国的重大节日,成为我们善待自己传统、激发民族精神的代表作。就像《通知》里所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45:2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呼吁和建议: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法定节日,以便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今天的作用

  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生动的表现形态,它们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突出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是广大民众精神世界的生动展示,也是国家历史积淀与文明性格的具体象征。

  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多彩画卷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考察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早在上古时期即已因生产活动、原始崇拜而初露端倪,后又随着神话传奇故事的融入,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意义而渐渐确立。

  如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为缅怀纪念介子退而推行的禁火寒食的风俗,到汉代时,则成为民众普遍认同并参与追忆先人的特定节日。再如端午节,尽管有关其起源的看法多有分歧,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南方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恶月恶日趋避说等等,但是,它渊源于先秦时期,定型并普及于汉代,乃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传统节日由来已久,绵延不绝,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也恰恰是这种历史悠久性,使得传统节日能够历久弥新,深入人心,发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凝聚人心、构筑民族心理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于它们亦雅亦俗,亦庄亦谑,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成为全民参与的盛会。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众文化意识的自觉,传统节日中原始崇拜、禁忌迷信的色彩越来越淡化,逐渐变成纯粹庆贺意义上的日子。这种文化现象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当时,传统节日已经普遍转化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佳节良辰。充满喜庆欢快的气氛,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内容伴随着相应的节日而成为时尚,广为流传,这就极大地吸引了普通民众关注并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从而全面拓展了传统节日的群众基础,使得它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活力与生机。像元宵节“何处闻灯不看来”、“花市灯如昼”的绚丽;清明节的“荐处繁华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热闹,端午节的“画鹢回来合,大竞长江流。建标明取舍,胜负生死求”的奋发,都是大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庆典的生动体现,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传统节日具有“寓教于乐”,凝聚与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功能。

  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大融合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民族大融合、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也起到了无形但却是强大的纽带连结作用。换言之,许多传统节日不但是汉族民众的重大庆典礼仪,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拥有与庆贺的良辰佳节。如朝鲜族、满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更是这些少数民族热烈庆祝、愉快欢度的大喜日子之一。当然,这些少数民族除了欢度汉族的传统节日之外,也有属于自己民族特殊的节日,即使是过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各个少数民族也有不同于汉族的庆贺方式,其实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合而不同”的优良传统,传统节日在促进民族大融合,巩固民族大团结方面的意义于此可见一斑。

  传统节日: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

  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传统节日得以形成的深厚土壤,它们作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社会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形态,业已成为民族主体意识的主要载体与鲜明象征,是中华文化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的形象写照。传统节日所凝聚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寻根爱国意识。传统节日凝聚着浓厚的亲情、乡情、爱国情,是中华民族热爱生命、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的集中体现。

  “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是小至个人,大至国家民族需要寻求解答的共同命题。传统节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意识的形象诉求,也是中华民族寻找本根、尊老爱幼、爱家爱国诸多传统美德的具体诠释。我们知道,慎终追远,敬祖报本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本动力,在这方面,中华民族始终把以“孝道”教化天下作为政治伦理的核心原则。这种价值取向同样要在传统节日的庆祝纪念中反映出来。换言之,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其本质意义在于慎终追远,通过感激先人的赐予生命,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寻根心理与归属意识。在烟雨迷蒙、万象更新的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怀念先人,实际上寄托了生者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反映了人性中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愫。至于重阳节登高赏菊,则是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珍惜生命等积极意识的表现形式,它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表达敬老尊长情感与美德的最佳机会,使得人们内心深处的报本情结得以舒缓、释放。可见历经千百年,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依旧是那么能够吸引无数民众来参与,来共庆,其谜底就在于这些节日是美好人性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美德懿范的缩影。

  亲情、乡情的扩充、放大,便是爱国之心的萌生。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发展、丰富,便是治国、平天下理想追求的提出。这种文化理想与价值取向,自然也是传统节日所要表现的重要主题,端午节无疑就属于这方面的典范。屈原之所以被纪念,就在于他那种“既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不悔”的爱国情操值得歌颂,值得弘扬。可见,对亲情的倾注,对乡情的依恋,对爱国之情的执著,是传统节日的文化主题之一,也是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凝聚民族精神作用的深层次原因。

  二是安定圆满意识。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了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这塑造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企冀安定,向往祥和圆满的文化价值取向。毫无疑义,这种美好愿望必然在传统节日中得以强烈表现。春节、中秋节等良辰佳节的核心内涵,便集萃于家庭的团聚,生活的祥和,未来的美满。如中秋节,人称“团圆节”,更蕴涵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是夜,人们仰望着万里碧空如盘似的皎洁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生活祥和;而在他乡的游子,也同样会滋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沉思念之情。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维系着人们对家园的感情,而它长期感化的结果,乃是使中华文明的传承、传播有了最深厚最有力的保证。另外,勤劳、奋斗、不屈不挠,万众一心等民族意识都凝聚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中。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民仰头看”。在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刚刚过去之际,我们从文化的视野,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对传统节日的内涵与价值进行发掘,对于我们在今天继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添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18:15 , Processed in 0.2116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