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骨干教师定期定点示范教学活动纪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6 17:4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近片区教研共同体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骨干教师定期定点示范教学活动纪实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这个1996年由南区和郊区合并而成的新区,自诞生之日起,教育教学工作就得到全市乃至全省的关注。


关注的焦点也在不断地变化,“两基”达标验收,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评价机制,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网络教研等等,每一次的关注就会掀起一阵学习的热潮。而这次,大家关注的焦点又变成骨干教师定期定点示范教学活动,这个新生的事物又让关注教育的人们一次又一次的为之心动。

均衡发展——教研共同体的旗帜

一个尴尬的现实

提起楼区,人们自然会竖起大拇指,不错,这里的教育确实过得硬。作为中心城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教育资源丰富,建区十多年来,教育发展形势喜人,在整个岳阳乃至湖南全省,都有令人称道之处。

然而,楼区教育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那就是教育很不均衡。

这些尴尬的现实主要是由于城乡差别造成的。岳阳楼区由原南区和郊区合并而成,南区是城区,郊区自然就是农村了。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原为郊区的北港乡、五里乡相继改为办事处,学校也升级为区直学校,而郭镇乡仍然是纯农业乡。此外,城区学校也存在不均衡情况。本来区直学校就不均衡,加上由乡场“升级”的部分区直学校,这种校际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近几年来,楼区还接收了5所中央和市属企业子弟学校,这些学校一般规模不大,教研氛围不及城区大校,又给楼区的教育带来了新的不均衡。

先说办学规模。全区共有中小学57所,在城区,有“五大校”之说,即岳阳楼小学、东方红小学、站前小学、朝阳小学和东升小学。除新建的东升学校外,其他各校学生都在2000人以上,其中朝阳小学人数最多,突破4000人大关。而小的呢?郭镇乡9所小学,加起来只有1162人,校平均只有129人,不过大校两个班的人数,最小的麻布小学四个班只有39人,不及朝阳小学的1﹪。

再说师资力量。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楼区一手抓课堂教学达标验收,一手抓课堂教学竞赛。区里每两年举办一次“金钥匙”课堂教学竞赛,各学科获一等奖第一名的老师,理所当然地成为岳阳市两年一届的“金鹗杯”教学竞赛的选手。2005年,全区49所小学老师参赛,24个一等奖中,五大校获得其中的15个,其他44所学校才获得9个,对于一些乡场学校及城区薄弱学校而言,他们要获得区一等奖就更困难了。

的确,在教育强市的今天,楼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教育发展很不均衡的尴尬现实。对此,楼区教育局党委一班人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教育投入,统筹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他们进而思考着,探索着,怎样才能更高地举起均衡发展的旗帜,形成富有生机活力和鲜明特色的教育格局呢?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不久前“玫瑰”与“看云”的讲学。

“玫瑰”、“看云”的启示

“玫瑰”、“看云”,何许人也?不用问,在楼区,老师们都知道,这是网名,她们的真实身份就是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绝代双娇”的窦桂梅老师和薛瑞萍老师。前者是在中国小语界享有盛名的清华附小副校长,后者是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一位学养深厚的普通老师。20053月,她们应邀来岳阳楼区讲学,在这里刮起一阵旋风。

薛瑞萍老师的讲座吸引了在场所有的人。她那流畅生动的表达,深厚扎实的文学素养,让每一位老师深深地折服。

窦桂梅老师在讲座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一位师范生不断进取的动人故事。这位未到而立之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的同行,让在场的所有人赞叹不已。

散场了,阳光照耀着大地,老师们心情愉悦,三三两两地交流着各自的感受。其中最为关键的字眼就是四个字:读书,成长。

记录这段美好时光的岳阳楼区“素质教育论坛”,成了老师们交流的最佳平台。一时间,论坛中的相关帖子铺天盖地而来,《激情与思考》《好教师要练好“三层功”》《玫瑰与看云》《今天我“写”了吗?》《玫瑰的妙语连珠》……课堂实录、教育随笔、媒体报道等等,数不胜数。据统计,到4月20日教研室吴群老师转发《窦桂梅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启示——窦桂梅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止,短短一个月中,点击数累计突破10000大关。这些跟帖的老师无不表露出自己的心迹:“我要成长!”

“我要成长!”这声音犹如一声春雷,引起了楼区教育局党委一班人的高度重视。

张山群局长主持党委会:“名师的引领是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良药,我们就走这条路!”“玫瑰与看云走了,我们区有那么多骨干教师,他们不正是我们自己的‘玫瑰’与‘看云’吗?”党委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骨干教师定期定点示范教学,构建片区教研共同体的思路,以此为契机,实现教师素养的整体提升,推进楼区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久,经过区教育局政工股、教科室的精心设计,“片区教研共同体”应运而生了。分管人事的方新安副局长和分管普教的魏国根副局长强调:“这项惠及全区教师的好举措,决不能让它中途夭折。”

构建教研共同体

其实,教研共同体随处可见。就学校而言,教研组、备课组就是教研共同体;就县区而言,在教研员组织下的学科老师也是一个教研共同体;还有各种形式的讲学活动,也不妨看作是临时组成的教研共同体。但楼区所构建的教研共同体的新意在于,它是在骨干教师引领下的片区教师共同成长的集体。它的主要方式是骨干教师示范教学活动,即由骨干教师定期定点到教研薄弱学校去上示范课、研究课。

骨干教师示范教学活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不过,考察楼区的示范教学活动,却不难发现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是活动的固定性。这里的骨干教师前去教学的学校、班级是固定的,并不是过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方式。

二是活动的长期性。这种示范教学活动短的为一个学期,长的时间不限,如果学校为了更好地培养本校师资而提出长期示范的要求,经局党委批准,也能得到满足。

三是活动的广泛性。示范教学活动并不是只有一所学校的老师参加,而是整个片区的全体老师参加。

四是活动的创新性。除了传统的说授评的教研模式外,各校还创造了很多新的模式,如同课异构、学术讲座、菜单式示范等。特别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示范活动教出的内容也不是由骨干教师定的,而是与实时教学同步,如果是菜单式示范的话,点什么课就上什么课,没有讨价还价的必要。

保证这项活动正常开展的机制就是片区管理。所谓“片区管理”,就是以“五大校”为轴心,把全区学校按地域就近划分为“片”,大校为“片头”,把相关工作分解到“片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新模式。由于加入了“大校引领”这个新的内涵。“片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大校引领下所有学校实现整体发展。

片区介于教育局与学校之间,“片头”虽然没有人事任免权、经费划拨权,却有教研召集权。局党委成员也分到相应的片区,成为片区联系人,直接协调和指导片区工作。

为了加强管理,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片区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全面而具体地规定了示范教学活动指导思想、目标措施、实施步骤、总结等。年初,政工股和教科室制订详尽的骨干教师定期定点示范教学工作计划,印发到各学校,成为各校、各片制订工作计划的“纲”,示范教学片活动得到有效的保证。每次示范教学活动中,局党委成员以及各校领导的亲自参加,激励了教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使得组织工作更具体更严密了。

为了督促片头学校,更好地引领片区学校共同发展,教育局规定在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中,仅仅是片头学校自身工作做得好,而其所在的片区的工作没有进入全区前列者,不得评为全区年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这样一来,片头学校更是责无旁贷地把自己与片区内学校捆绑在一起,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专业成长——教研共同体的主题

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教师们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成长着。而组织的提倡,名师的辅导,同仁的交流帮助,才能加速这一过程。岳阳楼区骨干教师示范教学活动无疑为此增添了一份助力。

累并快乐的骨干教师

示范教学活动很累,这是每一个骨干教师的亲身体会。

一个示范教学的老师,自己份内的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示范教学更来不得半点马虎,加之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新活动,要想轻松一点也就非常难了。

“我真的没有想到做这项工作有这样累。”一说起示范教学活动,程五霞老师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一年来,我很少在凌晨一点前睡觉。”

程老师是东方红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负责教学教研、课题管理,还教一个班的数学,工作负担已经很重了。参加示范教学以后,她每次都是这样安排的:星期一按照指定的教学内容备课,晚上九点孩子睡觉后才能坐到电脑前,一坐上去就下不来,常常连续工作好几个小时。星期二制作好课件,星期三在本校试教一次,星期四去站东小学示范教学。繁重的任务,便她只能在节假日和家人在一起。一年来,她就是这样摸爬滚打过来的。

示范教学中,学生基础的差别,曾经让骨干教师很伤脑筋。他们都在大校任教,学生基础较好,设计的问题难度自然大一些,加之与自己的学生配合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学生都可以心领神会。可是,面对陌生的学校、陌生的班级、陌生的学生,常常感到难以适应。怎么办?程老师说:“关键还是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老师的主导作用。”

有一次,她教《垂直与平行》,难度较大,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前特意做了课件。可是,学校多媒体设备出了故障不能用,怎么办?课堂上,只见她不慌不忙地拿出两根小棒让学生摆图形,看看一共能摆出多少种。当学生摆出不同的图形后,她又引导学生:“如果我们把小棒看成一条直线,这些图形又会怎么呢?”“有的会相交,有的不会相交。”学生答道。程老师又因势利导,让学生得出相交中构成钝角、直角和锐角的结论。课后,老师们说:“操作看似简单,循循善诱却很不容易,我们就是欢迎这样的课。”

不要以为骨干教师在片区教研活动中只有耕耘,没有收获。“虽然很累,但是我也很快乐,我在示范教学活动中成长。”朝阳小学李琳老师如是说。

李琳2007年岳阳市“金鹗杯”竞赛金奖获得者,她的示范教学定点单位是梅溪乡延寿小学。李老师来到延寿小学,这里的老师就提出要与她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她同意了,效果非常好。尝到“甜头”的老师们更加来劲,又提出各种课型都要上的要求。她又同意了。英语课中有口语交际课、阅读课、作文课等,对一位英语老师来说,不见得能把各种课型都上得非常出色。但李老师毅然接受了挑战。比如《Read and write》这一课型,她在公开课的课例中还未见过,她独立反复琢磨,精心备课,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最后终于成功了。“我超越了自己。”在评课时,她与老师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2007年底在郴州举行的湖南省小学英语说课比赛中,她荣获一等奖。难怪朝阳小学方军副校长说:“示范教学活动不但为其他学校培养了老师,也锻炼了大校的骨干教师,李琳老师以前连上公开课都害怕,现在走向成熟了。”

我将继续守望星期三

骨干教师示范教学活动是惠及全区教师的好事,但并不是每一位薄弱学校的老师都那样期待,至少在刚开展这项活动的时候。

说起来也不难理解。作为薄弱学校或者薄弱学科的教师,参加培训或者是外出听课,每次听到的课都是那样的近乎完美,无可挑剔,可又有多少老师能学得来呢?

学不学得来,这是非常朴素的观点,也正是老师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学得来,自然就有收获。在示范教学活动中,收获最多的还是那些跟班学习的老师,也就是那些“徒弟们”。

付旷怡是梅溪乡花果小学一位年轻教师,教数学。作为一名新教师,刚刚拿到数学教材时还真是不知所措。听说高远望老师要来送教,她觉得自己真幸运,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起先是听课,她从教学设计、课堂语言、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揣摩,并模仿着高老师上课的方式去教学,但效果不太好。她很苦闷,在互动评课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高老师说:“不要紧,我们一起来上一堂课怎么样?”一听到高老师亲自指导自己上一堂课,她既激动又紧张,期盼高老师早点到自己身边来。

高老师来了,教她在处理教材的时候要重视教材内容的广度,不要过于挖掘深度;在设计时要考虑到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将情境用得恰到好处;在设计学生学的过程时,要尽量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多种数学活动;概念课的教学不能光让学生用肉眼去看……就这样,高老师不厌其烦地提出宝贵建议,在反复修正教案设计的过程中,付老师感到不仅学到了很多教学技巧,更深刻体会到了名师对教学执着创新的态度。

带着全新的教案,课上完了,付老师却认为留下很多遗憾:教案设计好了,教学中又遇到很多的“意想不到”;总是不能预想到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怎样的问题;突破教学难点费时太多,以致于后面有的活动环节没有了时间……“这是一堂失败的课。”她在反思中写道。


高老师及时鼓励了她:“教学的确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唯有找出遗憾,减少遗憾,我们才能进步。”接着,高老师针对难点没有突破问题,提示她注意运用教具,直观教学,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具体的印象。在谈到提问的目的性时,高老师指出她的缺点:“你提出的问题是:你们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平行与垂直现象?如果改成:看看窗户上,哪里是平行现象,哪里是垂直现象?这样一来,问题就明朗多了,也便于学生观察和回答。”

新路口小学的李小花老师在感言中写道:“周三的说课、评课等交流活动,学校领导和语文老师全程参与,大家踊跃发言,气氛活跃,让我受益匪浅。噢,课堂原来是因为思考才如此美丽!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老师,我渴望自由地呼吸语文新鲜的空气。我将继续守望星期三。”


下篇  素质教育——教研共同体的目标

在义务教育质量体系中,素质教育居核心地位。如何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岳阳楼区骨干教师示范教育活动,让这个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观念变了

大校好办教育,这话没错。试看岳阳楼区的五所大校,每所学校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乡场学校以及城区薄弱学校,难道永远只能眼巴巴地欣赏大校的特色么?骨干教师示范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这个教育的封闭的观念已经被一些薄弱学校的校长打破。

  刘圭校长是从乡场学校调到新路口小学的,这里原是七公司子弟学校,全校12个教学班,只有548名学生,属于城区薄弱学校,因此有人说,她是从糠箩筐跳进糠箩筐。来到新的学校,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创建书香校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带领行政和骨干教师到大校取经,学习大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又利用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培训师资,不断提升办学品位。经过几年的打拼,这座不大的学校已经有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学校的特色已经非常突出,教师以及学生的表现让参观者赞不绝口。她写下这样的感受:“虽然,在各类讲评时,教育局要无数次先肯定大校所做的成绩,毕竟大校在各方面确实有好的传统,但是,小学校也要创造自己的特色,要在艰难中崛起。”

课堂教学活了

说到课堂要变,张山群局长深有体会,前几年,他听随堂课,课堂上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课堂中死气沉沉。课后,他查看了老师的备课本,发现备课非常用功,足足写了五页,典型的详案呀!当与老师交流感受时,那位老师却倒出一肚子的苦水:“现在的孩子真的难教。我做了这样充分的准备,他们就是不听。”“为什么学生总是不听呢?”他问那位老师,也开始认真地思考。开展骨干教师示范教学活动之后,他又去听了一些随堂课,发现果然变了。

师生关系更和谐了。奇家小学的朱杉老师听了东升小学蒋雪芳老师的示范课后,深有感触:“蒋老师的课堂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对学生的称呼,蒋老师对学生的称呼是‘孩子们’‘这个孩子’‘那个孩子’‘前面的孩子’‘后面的孩子’‘这边的孩子’‘那边的孩子’。这一口一个的孩子,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正是名师的魅力所在。”在后来的教学中,朱老师走到孩子们中间,摸着头,带着笑,倾听他们的见解。学生也更加喜欢听她的课了。

多媒体的使用更普遍了。洛王小学徐三桂老师,已经52岁,尽管儿子是学电脑的,她一直没有想着学做课件。“课件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上学期东方红小学的童琦老师来上课,徐老师发现童老师的课件并不花哨,非常简单,于是就下了决心也来试一试。在学校,她找同事学,到了家里,又请教儿子。没有几天,一个简单的课件做好了,这天,她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快快乐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她的带动下,全校学做课件的人多了起来。

课堂组织更严谨了。延寿小学体育教师阳国花参加工作时间不长,课堂上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上中低年级的课还好,六年级的课,人数多,又在室外,组织教学很难,有的课也就成了“放羊式”了。这次岳阳楼小学朱益清老师示范教学,她悉心琢磨,认真学习,体育课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教学设计创新,课堂上注重了趣味性教学。一次在炎炎烈日下,为了稳住学生的情绪,阳老师不断使用激励语言:“天气很热,现在好比是在沙漠上看到了绿洲,但还有一段距离,考验大家的时刻到了。”结果,课堂秩序井然,又培养了学生的耐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更充分了。郭镇中心小学的李旭老师任教语文,他与骨干教师蒋雪芳老师同上《画龙点睛》,在体会寓意时,他引导学生去说一说,学生说错了,也不批评,而是再次引导。这节课,学生谈得非常好。他在反思中说:“以前,我常常是一言堂,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让学生说寓意时,往往是学生答不出来时自己包办了。这次不同,我也试着引导学生去讨论,效果自然就好多了。”

校本教研实了

新课程改革中,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载体。在示范教学活动的引领下,一个骨干教师带动一个教师,带动一个教研组、一所学校甚至是一个片区。岳阳楼区的校本教研更加活跃了。

老教师带头示范。站东小学,就是过去的岳铁二小,校内教研的氛围并不很浓。开展示范教学活动以后,这里发生了变化。上学期,老教师李格珍老师就非常积极主动地上了一节教研课,请青年老师听课,评课,打响了校本教研活动的头一炮。在学校组织的“本色课堂”教学竞赛中,青年老师踊跃参加,李剑、苏朝、黄西华老师荣获一、二等奖,在站前片区第二届“创新杯”教学竞赛中,沈萍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荣获一等奖。

青年教师不甘示弱。延寿小学是乡场小学,示范教学活动开展以来,老师们撰写教学反思的积极性高了。每听一次示范课,他们都会把自己的反思写下来,发到网上,平时自己的课有什么独特之处,也会写下反思。更为高兴的是,校级竞赛课的积极性高涨了。以前,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活动总是你推我推,好不容易把老师安排下来,有的老师又以拖来对付,实在是拖不过去,就随便上一堂课完成任务。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现在不同了,开学时学校布置要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散会,老师们就询问什么时候抽签,什么时候竞赛。他们都制作精美的课件前来参赛。如今,做课件的多了,写反思的多了,在办公室里研讨的多了,教研活动中积极发言的多了,到素质教育论坛上发帖的多了。

校本研究的活跃,又促进了校际交流。新路口小学改制前,老师们更多的考虑自己的去向,教研活动时老师们发言并不积极。由岳阳楼区接收后,这里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习作指导课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不少语文老师感到迷茫,听到好课后也常常是一味地说好。这次,骨干教师李琼老师的习作指导课——《续编〈皮皮鲁的故事〉》引发了大家对写作文要不要列提纲的热烈讨论。有的认为列提纲是对全文进行整体构思,可使表述更有条理;有的则认为在这样的想象作文中列提纲,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热烈的气氛使得学校的教研氛围更加浓郁,教一年级的李小花和王仙桃两位老师还想起了新办法,她们备好课后,交换班级教学,再一同交流体会,她们的举动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

新的示范应运而生。岳阳楼区开展的骨干教师示范教学活动在期初都安排到人到片到校。虽然一人示范,全片受益,但学生受益的毕竟只有一个班,再说,全校教师也不能全员享受。那些没有被教育局安排的薄弱学校开始打起了小九九:既然局里没有安排,我们就自己申请吧,找片长去。他们已经尝到片区管理的甜头,片内龙头学校有的是名师,干脆申请他们来示范。打个电话一说,那头也很爽快:“好,什么时间,我们派老师去!”这样,全区各片学校示范教学活动更加火爆了。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在楼区,骨干教师示范教学活动引起强烈反响,产生良好效果。过去只有大校才有发展,只有大校才能研究课题已成历史。在2007年区“金钥匙”课堂教学竞赛中,一等奖得主谢芳、曾小暑、余好、李晖、易彩辉、彭琼等老师就是来自岳城小学、桂花园小学、花果畈小学和新路口小学等学校。在2007年立项的岳阳楼区28个小课题中,五所大校13个,其他薄弱学校15个,连郭镇中心小学也有了自己的小课题。教师们除在学校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以外,他们更多地利用楼区素质教育网,开展网络研修。东升小学的蒋雪芳老师,开辟示范教学专栏,将教案、反思等资料上传到网上与其他教师进行研讨,东小红小学的程五霞、葛丽红,岳阳楼小学的柳中平、荣炼,朝阳小学的高远望等骨干教师都在网上建立了主题帖,以桥西小学和蔡家小学教研组长王尚海、陶莎及站东小学的李剑老师为代表的部分教师积极参与了论坛。素质教育论坛变得更加活跃,增加了十个版主,上网人数猛增,每天平均有280多人上网开展教学研讨,特别是就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新课标、新教材、教案开发等内容发帖的数量多,为全区的新课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千百年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上下求索的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苦苦追寻着。今天,片区教研共同体让教育均衡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越走越宽,岳阳楼区的教育者们正用自己的聪明和勤奋创造教育更美好的明天。
(方西河,万华政、刘建堤合写)
载《中小学素质教育》2008年1-2合刊
载《新课程报》2008年5月12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1 00:16 , Processed in 0.13696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