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查:当服务社会成为必修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6 18:0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调查:当服务社会成为必修课  2012年04月26日  作者:方莹馨  来源:人民日报
当服务社会成为必修课——对高校将志愿活动纳入学分体系的调查
  【新闻背景】
  最近,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把社会公益服务列为必修课,占1学分。据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都有相似举措。将社会公益服务纳入到学分体系中,效果如何?值得探讨。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已经发展了20多年。但把社会公益服务纳入到学分体系中、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量化考核,还是件新鲜事。
  “有的学生并不是自愿参加志愿活动,而只是为了拿到学分。但这也确实能起到督促学生的作用。其实拿到这2学分并不难,学校只要不管得太死,设太多限制,我还是可以接受这种量化考核的。”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09级本科生王帆对记者说。
  公益因何与学分结缘
  “通过这项举措落实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符合中央精神,也符合社会需要。” 从操作层面来看,量化考核确是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最快、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
  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管理,其实源于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今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倡导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并加强了分类指导、增加可量化的工作标准,明确各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分和学时等基本要求。
  这也是很多学校在长期的志愿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的结果。经过去年一年的试运行后,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今年正式将社会公益服务纳入学分体系。院党委副书记崔永根认为,这一举措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通过这项举措落实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符合中央精神,也符合社会需要。”
  崔永根告诉记者,现在全国把社会公益服务明确纳入学分体系中的高校还很少,在天津仅天津科技大学一所。但是其他不少高校也提出了这样的思路。
  其实之前已经有一些高校把每年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及其他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比如北京科技大学将志愿服务以工时的形式进行量化,要求本科生毕业前修满36个工时方能合格毕业。
  “总体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学校在活动项目的设置上应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福利研究中心主任丁元竹说。
  从操作层面来看,量化考核确是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最快、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实际上,将公益服务列为必修课,并非只有中国的高校。丁元竹介绍,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不光是大学,中学、小学里都设有公民服务课,目的是推动学生与社会接触,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丁元竹看来,把公益服务算作学分,是一种阶段性的策略,通过强制性的推动,使学生真正养成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最终使公益服务由一门必修课内化成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18:02:12 | 只看该作者
在强制和自愿之间求平衡  学分的功能更多是倡导。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真正能做公益的岗位,吸引学生自愿参与进来。
  “公益就是公益,关学分什么事?”“公益不是形式主义,是实实在在诚心去做的事情!”“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一定要算学分吗?”……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体系的做法也伴随着质疑和争议。
  记者的抽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不赞成将“志愿服务”列为必修,一些同学认为强制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也有学生担心在量化考核这一学分管理体系下,容易出现走过场甚至弄虚作假的问题,变成为了学分而志愿。
  的确,本来自觉自愿的志愿服务活动,现在却成了一门必修课,无疑为“志愿”二字增添了一层“强制”的意味。该如何在强制和自愿之间求平衡呢?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修学分是强制的,但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标准设置十分宽松,不论是校团委、院团委还是学生自发组织或参与的社会活动,只要有相关部门的证明,都能获得学分认定,因此学分的功能更多是倡导,而不是约束。在规定的体系中,让同学们尽可能多地做自选动作。
  随着大学生成为我国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学生也对志愿服务机制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真正能做公益的岗位,吸引学生自愿参与进来。
  在志愿服务平台建设上,目前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团体专业度不高,交叉管理比较严重。社团间也缺乏合作交流,活动难以做大。
  调查显示,相对于学校组织的活动,有64%的学生更愿意参加社会公益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丁元竹认为,应举全社会之力拓宽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渠道,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应主动为高校大学生建立更多的志愿服务基地或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项目。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18:02:4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  学校应完善监督评估机制,杜绝弄虚作假。同时注重整体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设置不同志愿服务模块,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特长、不同兴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要求。
  “大学志愿服务活动走过场、弄虚作假,归根到底并不是学生的问题。”丁元竹一再强调,只要学校能提供喜闻乐见的活动和机会,而不是简单或运动式地开展志愿活动,自然会吸引到大学生。
  崔永根也认为:“目前我们这个制度还不够完善,我们也是本着探索的态度。所以更要以充分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对待学生。”
  据他介绍,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已与天津一些社会公益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学生可参与这些公益组织的项目和活动,并由公益组织来认定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间。“我们与泰达志愿者协会、天津义工服务队、老人院、农民工子弟学校等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和社会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这种方式不同,中国人民大学实行了以教务处管理认定学分、校团委统筹的社会实践学分管理制度。
  丁元竹认为,学校应完善监督机制,杜绝弄虚作假,这是对整套课程设计的要求,需要学校教务处、校团委、各院团委、各社团组织和建有合作关系的社会组织及社区都做好监督评估工作。
  对于如何避免志愿服务走过场的问题,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认为:一是要注重整体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设置不同志愿服务模块,充分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要求;二是要搭建好平台,组建立体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形成高校网状立体的志愿服务平台;三是规范认证。各级负责志愿服务的组织,要及时公布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认证学分和工时,让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能够获得及时的认证。(记者 方莹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17:10 , Processed in 0.16047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