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8 04:5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综述
——语文课程诸层面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
     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综述,材料来源包括核心综合性教育类杂志26种,地方综合性教育类杂志15种,信息技术类相关杂志13种,语言和文学类相关杂志9种,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学报50余种,中学语文教育类杂志17种,小学语文教育类杂志11种,主要报纸6种,著作及博士论文70余部,时间跨度是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下文中杂志出处只标期号)。综述力求在与往年的比较中凸显本年度的新气象、新进展,大致分为语文课程诸层面研究和语文课程诸学习领域研究这两个方面。本文是关于语文教育诸层面研究。
    一、语文课程研究
    1.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本体追问
   (1)语文性质重新热议,“统一性”仍是主流,二元框架有被突破的迹象。
    杨先武《“三老”语文教育“工具论”评析》(教育学报.3)指出,中学语文教学至今未能摆脱工具论的束缚,应该解放思想,真正重视人文精神,开创语文课改新局面。蒋成瑀的《语言的非工具性与语言教学回归人文》(语文学习.7—8)承认局部范围内“工具说”的合理性,但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学要以“人”为中心,回归人文。倪文锦《我看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建设.7)则指出,脱离或忽略语言工具性特点的语文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没有工具性,何来思想性或人文性?陈金明《紧紧把握住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中学语文教学.7)和严华银的《“统一”问题的现实思考》(中学语文教学.7),也分别从学科性质和实践层面强调“工具性”的重要。上述两种声音并不是以往追求唯一确解的重演,而是在“统一性”基础上对不同侧重点的强调。“统一性”仍是主流,钱加清《理解语文课程范式转型的另一种思路》(课程·教材·教法.7)认为,语文课程经历了“知识—传授”到“能力—训练”再到“素养—养成”的转型,这不是线性更替,而是原有基础上的扬弃拓展。吴永军《乱花渐欲迷人眼——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看语文的本质》(小学教学.8)重申,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倪文锦、董菊初《不是“要不要”,而是“怎么要”——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1)指出,现在的问题是要纠偏,要在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体现和把握二者的统一。王尚文《论语文素养》(语文建设.5)和《论语文课程的复合性》(课程·教材·教法.12),则分别从“社会交往对话”和“语言、文学分立复合”的角度阐述了“二性”的统一融合。
    也有研究者质疑“工具性”、“人文性”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比如胡海舟《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审思》(教学与管理.7),朱学坤《语文:话语重建与传统回归》(语文学习.10),武永明、卫灿金《语文课程标准“发展思维”目标与实施的科学性探讨》(课程·教材·教法.6)等。钱梦龙《语文教学,何必谈“性”》(中学语文教学.7)认为,课程定“性”,引发问题更多,不如直接定“向”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陈日亮在专著《我即语文》(福建教育出版社)中提出,语文是“重在心智体验与技能经验的学科”。戴汝潜《语文教育必须增强规律性意识》(福建教育.5A)认为,语文课程必须以汉语、汉字特有的规律为基本依据,语文教学必须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规律性序化设计。陶本一、于龙《“语文”的阐释》(课程·教材·教法.11)则从“天赋”、“素养”和“学科”三个方面对“语文”的内涵作出了界定,提出“语言艺术”和“语言的理性实践”的理论构想。
   (2)“言语论”遭质疑,“对语论”进行建构努力。
    蒋成瑀《一个虚拟的教学教育理论命题———“语文教学即言语教育”辨》(语文学习.2)率先对“言语教学论”提出质疑:“言语教学论”割裂了语言与言语的内在联系,缺乏理论根据,语文教学与其引入一个尚无定论的“言语”概念,不如引进语用理论和知识。徐默凡《语言还是言语?语言学还是言语学?——从“言语教学论”的争议谈起》(语文学习.3)则认为,言语教学论的大方向值得肯定,虽然“语文即言语”的推论不能成立。他指出,争论双方都表现出对语言学理论资源的充分信任,但问题在于,语言学是否提供了充分的资源?语言学理论能否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基本原理?《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3期也刊发了一组“对言语教学论的反思”的文章:黄琼《言语教学论的两个误区》指出,“言语教学论”存在着“意义本位”和“单向度性”的误区,没有走出“语言教学论”的范畴。周燕《语言·言语·对语——关于语文教学本体的思考》(语文学习.1)以“对语”的观念,试图突破“语言”、“言语”的二元框架。与这一争议相关的还有对“语感论”的质疑,李永宁《语感:目标还是策略》(语文学习.5)认为,语感实际上是言语能力教学的策略,而非目标。
    本年度,“对语教学”异军突起。王诗客《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三种理论评述》(语文学习.11)从语言理论的角度考察我国语文教学史,认为大致可以划分为语言教学论、言语教学论、对语教学论三种理论。王尚文、黄琼曾在2006年第11期《语文学习》上发表《巴赫金“对语”的启示》,用“对语”的概念来批判工具性语言观的片面性和言语教学论的不彻底性,提出了以“意图”为中心展开基于现实的语言生活的“对语教学”。周燕的《语言·言语·对语》,分析了该理论学说对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上的教学启示;黄琼的《对语的情调性特征》(语文学习.1),对“对语”的四个特征作了分析;章国华《“对语”阅读观的思考和实践》(中学语文.6)从实践上作出了响应;王尚文等著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尝试建构“对语论”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3)语文课程文化拓宽了研究的视阈,相关的文章逐渐增多。
    曹明海、史洁《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语文建设.11)再次指出:语文教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语文技能训练过程,而且是一个陶冶性情、建构精神、促进生命成长的文化过程。刘建琼《语文素养——寻求文化的意义》(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从课程、文本、课堂、评价等方面论述了语文课程与文化的交融。张西安的《语文:民族文化的基因库》(语文月刊.10)提出语言文化的三个层次,即工具文化语言、特色文化语言和根系文化语言。潘冠海《语文课程文化的检视与建构》(教育评论.3)提出了“人文性课程文化建构”的设计:取向上,建构关注生命的语文课程文化;过程上,建构重在理解的语文课程文化;态度上,建构分享和反思的语文课程文化。
    以语文课程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文章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有:王和平《论母语教育及其文化的价值与建设——母语教育,我们丢失了什么》(教育学报.3),陈弦章《文化浸染: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3),徐序修、施仲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2)等。从教材文化的角度有:倪文锦《考察母语教科书文化构成的四个视角》(全球教育展望.8),温立三《论汉语文教材编制的民族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1),王本华《语文教材的文化建设》(中学语文教与学.1),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对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文化构成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等。章秀华、刘正伟《媒体时代的美国语文课程的文化取向》(中学语文教教学参考.10),为我们思考语文课程文化提供了他山之鉴。
   2.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
  (1)语文课程标准的反思与比较研究逐渐深入。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三维目标”上。有些文章表达了对“三维目标”的质疑和困惑,如陈祥书《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要修改》(语文教学之友.1),缪晓明《学科的迷惘和课标的缺憾——浅谈新课标给教师带来的困惑》(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4),冯起德《我看“三维目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7),张悦群《“三维”目标为什么落实不了》(中学语文教学.8),孙占林《第三维课程目标的困惑》(现代教学.12)等。郑玉财在《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与比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中指出,三维课程目标的“内部翻转”与“外部超越”的问题。有研究者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设置与分类提出建议,如黄正瑶《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制订的哲学思考》(中学语文教学.8),何更生《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语文课程目标分类观》(语文建设.11),高建波《语文“三维立体”目标建立的理论与方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9)等。
    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历时性的纵向比较。如颜禾《1941年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评析》(教育评论.1),靳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百年变迁》(中学语文教与学.5)等。二是共时性的横向比较。王红岩的《两岸四地语文课程文件的比较研究》(中学语文教与学.8)提出,课程标准前后要求应一致,应增强实施建议的可操作性,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目标表述应清楚规范。王明健《我国台湾高中语文课程纲要对大陆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中学语文教与学.8)提出,课程标准应有独立性、目标设计的层级性和衔接性,应加强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增加对具体评价方式的指导。冯旭洋《大陆、港台及国外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研究》(中学语文·教师版.1)提出应确定目标的三个尺度:国家、社会、个体。王荣生《从德国两个州的课程标准看语文课程形态的筹划》(外国中小学教育.8)提出,语文课程形态并非认知问题,而主要是一个筹划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要开拓对多种语文课程形态的容纳力,强化对语文课程形态的内部论证。这方面的文章还有郑玉财《美国高中语文课程评介》(中学语文教与学.2),董蓓菲《聚焦2007年新加坡华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7)等。
    (2)语文课程的设置、开发、实施与评价有一些文章值得关注。
    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问题与思考,有一系列的文章,如罗忠跃、胡根林《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的回顾、反思与展望》(教育科学研究.6),徐江《从“述而不作”到“述而能作”——论语文课改的基本方向》(语文学习.5),李乾明《语文课文教学“我思”丧失之批判》(课程·教材·教法.10),胡海舟《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思考》(教学与管理.7),陈玉秋《语文课程改革代价的理性思考》(中学语文教与学.9),韦志成《语文课程改革的脊梁》(中学语文·教师版.5)等。有两份调查报告值得关注:余慧娟、施久铭、钱丽欣《新高考和高中新课程:热点与困惑》(人民教育.11)得出如下四个研究结论:(一)学校代替学生统一指定“选修课”,使得原本可以个性化的选修课变成了统一行动;(二)学校选修代替学生选修使得学分制的意义不复存在;(三)要使综合素质成为学校真正关心的对象,就必须在命题水平上有所突破;(四)自主招生带来的公平与诚信的问题不能不深思。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语文科《广州市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语文月刊.10)显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三年来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选修价值和选修意义仍停留在观念和文本上;大部分教师认为开设语文校本课程是有意义的,但在实施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课程系统目标表述新颖,操作上难以把握,而且目标太多,课堂上对三维目标内容的整合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提高明显,写作能力、语文基础知识技能削弱;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成必修课规定的课外阅读量和练笔量。
    课程实施的评价方面有两篇比较重要的文章。潘涌《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评析》(教育科学研究.5)指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应辩证认识和处理几对关系。雷实《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性评价》(课程·教材·教法.6),讨论了“阶段性评价”的问题,阶段性评价可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突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话语定式)、目标(可从“严谨、明晰、具体、学术、均衡”五点来检验)、框架(三种框架——分年级、按等级、分学段)、语言(力求明确清晰,既要防止偏激片面,也要防止平庸的全面)”四个方面进行检验。
                                      (于龙  荣维东  撰写)
    3.语文知识重构与语文课程内容建设
    语文知识方面研究的主题词是“重构”,除了进一步整理近年来的达成的共识之外,重视实践层面语文知识的开发、整理、更新与重建。王荣生《完整地理解“语文知识”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10)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语感养成,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是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有机联系中,才能确定“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功能及作用。刘光成《语文知识教学的历程与反思》(当代教育论坛.5)提出,要以广义的语文知识来支撑语文课程,重构语文知识教学体系。谌安荣《语文知识教学与个体精神自由》(语文学习.2)认为,知识-能力的思维范式是“外在于人的精神的”,要在“语文知识教学和个体自由精神的内在关联”中确立新的语文知识观。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屠锦红《论语文知识系统重构的原则》(中学语文·教师版.2),栾雪梅《知识的语文边界:什么才是语文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学.6),以及在《中学语文教学》第10和第11期上分别刊发的王鹏伟《语文知识教学:淡化还是强化?》、陈钟樑《反思之后的回归》、李卫东《“知识”何为》、黄伟《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等。温儒敏《评一节高中语文课》(语文建设.7—8)提出,诗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诗歌知识,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美之形成的奥秘。李山林的《试论语文教材的知识引导》(语文建设.9)以及一些散见的关于教材、阅读、作文、背诵等方面具体语文知识的论述也呈细化、可操作的特点。这些都表明语文知识问题的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
    关于语文课程内容建设的重要文章有:陈家彦《呼唤明确具体的语文课程内容》(语文学习.9),闫苹、张秋玲的《语文教学内容整合设计的专家引领》(语文建设.9)等。在语文课程内容开发和语文知识重构的实绩方面,《人民教育》开设的“重构语文基本知识系列”(7,11,20),分别刊登了徐江的《什么是叙述》、《什么是论证》、《什么是描写》,对传统写作知识进行重构。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试编本)重在知识的开发,语文课本的样章本年度继续在在《语文学习》上连载。关于课程内容和语文知识方面的著作,主要有王荣生等著《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叶黎明《语文科写作教学内容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周燕《语文科文学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庄文中主编《中小学语言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曾祥芹主编《文章本体学》(文心出版社)等。
                                         (曹建召  撰写)
   二、语文教材研究
   建构什么样的语文教材,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如何呈现,本年度有数篇文章集中研究了这两个问题,这也是本年度教材研究最有起色的部分。曹明海、史洁《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理念与模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主张摒弃以往知识型教材体系,建构一种文化型语文教材新体系,即建立一种人本化、生活化、活动化的语文教材体系。刘仁增《建构“语用型”小学语文教材的思考与设想》(课程·教材·教法.11)在反思“文选型”教材“硬伤”基础上,提出建构以“语言能力发展”为主线,以语言能力点为单元主题,以能力递进为序列的“语用型”小学语文教材。李山林《试论语文教材的知识引导》(语文建设.9)批评当前的语文教材已经到了知识贫乏的地步,极力主张教材编写必须有知识引导。王荣生《建立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材》(语文建设.4)提出,改变语文课堂教学中随便可以教点什么的状况,需要建设课程内容确定性程度相对较高的语文教材。孙慧玲《语文教材编制模式多样化思考》(河北师大学报.4)提出我国语文教材编制模式不能重复使用单一文选模式,必须借鉴国外母语教材话题、专题等模式编制经验,走多样化道路。郑国民、陈晓波《“主题—情境”单元中的知识呈现方式》(小学语文教学1)探讨了语文知识在教材中呈现的新途径,提出“根植于情境中的知识,在情境中建构知识,依托情境随机介入知识”的知识编排方法。胡根林《关于语文教材“主题组元”的理解与反思》(现代中小学教育.3)提出新课改主题组元教材需要反思的问题。陈玉秋、马一博《语文新教材插图:走向读图时代》(语文建设.11)考察了新教材插图,并概括为“赏心悦目——装饰性形态插图”、“印证内容——认知形态类插图”和“启迪思维——启思形态类插图”三种类型。
    围绕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的终结性成果、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母语教材研究》展开的对母语教材的研究,是本年度语文教材研的一大亮点。《全球教育展望》第7、8期连续集中发表了方智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陆志平《模块型语文教材》,顾黄初、陈菊先《20世纪推进我国现代语文教材建设的两大动力》,倪文锦《考察母语教科书文化构成的四个视角》,温立三《综合型语文教材研究》,任范洪《〈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课文选评〉导论》,江明《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简析》,程稀《夏丏尊国文教材的理论建构》,潘涌《各国母语教材特点透视》,朱绍禹《〈外国语文课程教材综合评介〉导论》,朱明慧《美国语文教材选萃》、杨池《瑞典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特色》,张木新《法国中小学法语教学大纲评介》,日本学者飞田良文《日本现代国语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与回顾》等。
    选文研究文章依然占据了本年度教材研究的重要篇幅,但基本上是旧话重提,绝大多数文章仍然偏重从选文思想角度议论教材选文的优劣、比重、标准问题。主要文章有:顾振彪《关于语文教科书的选文问题》(语文建设.7—8),毛菊《人教社实验语文教材(7-9年级)选文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文化类型的视角》(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王宁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小学语文.4),刘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观探析》(上海教育科研.9),朱家珑《苏教版小学语文革命领袖题材选文特色解析》(江苏教育.小学教学.10)等。
    其他地区或国家教材的引介和中外母语教材比较,今年依旧吸引了研究者的注意力。主要文章有:傅建明、徐敏娟《香港语文教科书编排研究》(全球教育展望.4),潘涌《外国母语教材的基本价值取向》(语文学习.4)和《各国母语教材特点透视》(全球教育展望.7),张悦群《海外语文教材述略》(中学语文·教师版.1)、《海外语文练习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师版.5)和《海外语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中学语文·教师版.6),孙慧玲《话题——英国一种母语教材编制模式》(上海教育科研.8),何文胜《香港初中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研究》(全球教育展望.11),缪佳芹《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综述》(教育探索.3),高俊文《中美语文教材之比较》(中学语文·教师版.4),闫艳、程治国《中、新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以中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和新加坡EPB版小学华文教科书为例》(比较教育研究.6)等。
    本年度教材研究方面的著作有: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概览:初中篇》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概览:小学篇》(人民教育出版社),阎萍《中学语文名篇的时代解读》(广东教育出版社),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等。
                                     (孙慧玲  康海燕  撰写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0:08:04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综述
——语文课程诸层面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

    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综述,材料来源包括核心综合性教育类杂志26种,地方综合性教育类杂志15种,信息技术类相关杂志13种,语言和文学类相关杂志9种,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学报50余种,中学语文教育类杂志17种,小学语文教育类杂志11种,主要报纸6种,著作及博士论文70余部,时间跨度是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下文中杂志出处只标期号)。综述力求在与往年的比较中凸显本年度的新气象、新进展,大致分为语文课程诸层面研究和语文课程诸学习领域研究这两个方面。本文是关于语文教育诸层面研究。

一、语文课程研究
   
    1.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本体追问
    (1)语文性质重新热议,“统一性”仍是主流,二元框架有被突破的迹象。
    杨先武《“三老”语文教育“工具论”评析》(教育学报.3)指出,中学语文教学至今未能摆脱工具论的束缚,应该解放思想,真正重视人文精神,开创语文课改新局面。蒋成瑀的《语言的非工具性与语言教学回归人文》(语文学习.7—8)承认局部范围内“工具说”的合理性,但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学要以“人”为中心,回归人文。倪文锦《我看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建设.7)则指出,脱离或忽略语言工具性特点的语文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没有工具性,何来思想性或人文性?陈金明《紧紧把握住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中学语文教学.7)和严华银的《“统一”问题的现实思考》(中学语文教学.7),也分别从学科性质和实践层面强调“工具性”的重要。上述两种声音并不是以往追求唯一确解的重演,而是在“统一性”基础上对不同侧重点的强调。“统一性”仍是主流,钱加清《理解语文课程范式转型的另一种思路》(课程·教材·教法.7)认为,语文课程经历了“知识—传授”到“能力—训练”再到“素养—养成”的转型,这不是线性更替,而是原有基础上的扬弃拓展。吴永军《乱花渐欲迷人眼——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看语文的本质》(小学教学.8)重申,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倪文锦、董菊初《不是“要不要”,而是“怎么要”——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1)指出,现在的问题是要纠偏,要在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体现和把握二者的统一。王尚文《论语文素养》(语文建设.5)和《论语文课程的复合性》(课程·教材·教法.12),则分别从“社会交往对话”和“语言、文学分立复合”的角度阐述了“二性”的统一融合。
    也有研究者质疑“工具性”、“人文性”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比如胡海舟《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审思》(教学与管理.7),朱学坤《语文:话语重建与传统回归》(语文学习.10),武永明、卫灿金《语文课程标准“发展思维”目标与实施的科学性探讨》(课程·教材·教法.6)等。钱梦龙《语文教学,何必谈“性”》(中学语文教学.7)认为,课程定“性”,引发问题更多,不如直接定“向”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陈日亮在专著《我即语文》(福建教育出版社)中提出,语文是“重在心智体验与技能经验的学科”。戴汝潜《语文教育必须增强规律性意识》(福建教育.5A)认为,语文课程必须以汉语、汉字特有的规律为基本依据,语文教学必须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规律性序化设计。陶本一、于龙《“语文”的阐释》(课程·教材·教法.11)则从“天赋”、“素养”和“学科”三个方面对“语文”的内涵作出了界定,提出“语言艺术”和“语言的理性实践”的理论构想。
    (2)“言语论”遭质疑,“对语论”进行建构努力。
    蒋成瑀《一个虚拟的教学教育理论命题———“语文教学即言语教育”辨》(语文学习.2)率先对“言语教学论”提出质疑:“言语教学论”割裂了语言与言语的内在联系,缺乏理论根据,语文教学与其引入一个尚无定论的“言语”概念,不如引进语用理论和知识。徐默凡《语言还是言语?语言学还是言语学?——从“言语教学论”的争议谈起》(语文学习.3)则认为,言语教学论的大方向值得肯定,虽然“语文即言语”的推论不能成立。他指出,争论双方都表现出对语言学理论资源的充分信任,但问题在于,语言学是否提供了充分的资源?语言学理论能否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基本原理?《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3期也刊发了一组“对言语教学论的反思”的文章:黄琼《言语教学论的两个误区》指出,“言语教学论”存在着“意义本位”和“单向度性”的误区,没有走出“语言教学论”的范畴。周燕《语言·言语·对语——关于语文教学本体的思考》(语文学习.1)以“对语”的观念,试图突破“语言”、“言语”的二元框架。与这一争议相关的还有对“语感论”的质疑,李永宁《语感:目标还是策略》(语文学习.5)认为,语感实际上是言语能力教学的策略,而非目标。
    本年度,“对语教学”异军突起。王诗客《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三种理论评述》(语文学习.11)从语言理论的角度考察我国语文教学史,认为大致可以划分为语言教学论、言语教学论、对语教学论三种理论。王尚文、黄琼曾在2006年第11期《语文学习》上发表《巴赫金“对语”的启示》,用“对语”的概念来批判工具性语言观的片面性和言语教学论的不彻底性,提出了以“意图”为中心展开基于现实的语言生活的“对语教学”。周燕的《语言·言语·对语》,分析了该理论学说对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上的教学启示;黄琼的《对语的情调性特征》(语文学习.1),对“对语”的四个特征作了分析;章国华《“对语”阅读观的思考和实践》(中学语文.6)从实践上作出了响应;王尚文等著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尝试建构“对语论”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3)语文课程文化拓宽了研究的视阈,相关的文章逐渐增多。
    曹明海、史洁《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语文建设.11)再次指出:语文教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语文技能训练过程,而且是一个陶冶性情、建构精神、促进生命成长的文化过程。刘建琼《语文素养——寻求文化的意义》(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从课程、文本、课堂、评价等方面论述了语文课程与文化的交融。张西安的《语文:民族文化的基因库》(语文月刊.10)提出语言文化的三个层次,即工具文化语言、特色文化语言和根系文化语言。潘冠海《语文课程文化的检视与建构》(教育评论.3)提出了“人文性课程文化建构”的设计:取向上,建构关注生命的语文课程文化;过程上,建构重在理解的语文课程文化;态度上,建构分享和反思的语文课程文化。
    以语文课程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文章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有:王和平《论母语教育及其文化的价值与建设——母语教育,我们丢失了什么》(教育学报.3),陈弦章《文化浸染: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3),徐序修、施仲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2)等。从教材文化的角度有:倪文锦《考察母语教科书文化构成的四个视角》(全球教育展望.8),温立三《论汉语文教材编制的民族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1),王本华《语文教材的文化建设》(中学语文教与学.1),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对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文化构成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等。章秀华、刘正伟《媒体时代的美国语文课程的文化取向》(中学语文教教学参考.10),为我们思考语文课程文化提供了他山之鉴。
                                               (于龙  荣维东  撰写)

    2.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
    (1)语文课程标准的反思与比较研究逐渐深入。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三维目标”上。有些文章表达了对“三维目标”的质疑和困惑,如陈祥书《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要修改》(语文教学之友.1),缪晓明《学科的迷惘和课标的缺憾——浅谈新课标给教师带来的困惑》(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4),冯起德《我看“三维目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7),张悦群《“三维”目标为什么落实不了》(中学语文教学.8),孙占林《第三维课程目标的困惑》(现代教学.12)等。郑玉财在《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与比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中指出,三维课程目标的“内部翻转”与“外部超越”的问题。有研究者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设置与分类提出建议,如黄正瑶《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制订的哲学思考》(中学语文教学.8),何更生《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语文课程目标分类观》(语文建设.11),高建波《语文“三维立体”目标建立的理论与方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9)等。
    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历时性的纵向比较。如颜禾《1941年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评析》(教育评论.1),靳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百年变迁》(中学语文教与学.5)等。二是共时性的横向比较。王红岩的《两岸四地语文课程文件的比较研究》(中学语文教与学.8)提出,课程标准前后要求应一致,应增强实施建议的可操作性,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目标表述应清楚规范。王明健《我国台湾高中语文课程纲要对大陆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中学语文教与学.8)提出,课程标准应有独立性、目标设计的层级性和衔接性,应加强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增加对具体评价方式的指导。冯旭洋《大陆、港台及国外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研究》(中学语文·教师版.1)提出应确定目标的三个尺度:国家、社会、个体。王荣生《从德国两个州的课程标准看语文课程形态的筹划》(外国中小学教育.8)提出,语文课程形态并非认知问题,而主要是一个筹划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要开拓对多种语文课程形态的容纳力,强化对语文课程形态的内部论证。这方面的文章还有郑玉财《美国高中语文课程评介》(中学语文教与学.2),董蓓菲《聚焦2007年新加坡华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7)等。
    (2)语文课程的设置、开发、实施与评价有一些文章值得关注。
    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问题与思考,有一系列的文章,如罗忠跃、胡根林《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的回顾、反思与展望》(教育科学研究.6),徐江《从“述而不作”到“述而能作”——论语文课改的基本方向》(语文学习.5),李乾明《语文课文教学“我思”丧失之批判》(课程·教材·教法.10),胡海舟《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思考》(教学与管理.7),陈玉秋《语文课程改革代价的理性思考》(中学语文教与学.9),韦志成《语文课程改革的脊梁》(中学语文·教师版.5)等。有两份调查报告值得关注:余慧娟、施久铭、钱丽欣《新高考和高中新课程:热点与困惑》(人民教育.11)得出如下四个研究结论:(一)学校代替学生统一指定“选修课”,使得原本可以个性化的选修课变成了统一行动;(二)学校选修代替学生选修使得学分制的意义不复存在;(三)要使综合素质成为学校真正关心的对象,就必须在命题水平上有所突破;(四)自主招生带来的公平与诚信的问题不能不深思。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语文科《广州市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语文月刊.10)显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三年来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选修价值和选修意义仍停留在观念和文本上;大部分教师认为开设语文校本课程是有意义的,但在实施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课程系统目标表述新颖,操作上难以把握,而且目标太多,课堂上对三维目标内容的整合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提高明显,写作能力、语文基础知识技能削弱;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成必修课规定的课外阅读量和练笔量。
    课程实施的评价方面有两篇比较重要的文章。潘涌《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评析》(教育科学研究.5)指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应辩证认识和处理几对关系。雷实《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性评价》(课程·教材·教法.6),讨论了“阶段性评价”的问题,阶段性评价可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突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话语定式)、目标(可从“严谨、明晰、具体、学术、均衡”五点来检验)、框架(三种框架——分年级、按等级、分学段)、语言(力求明确清晰,既要防止偏激片面,也要防止平庸的全面)”四个方面进行检验。
                                               (于龙  荣维东  撰写)

    3.语文知识重构与语文课程内容建设
    语文知识方面研究的主题词是“重构”,除了进一步整理近年来的达成的共识之外,重视实践层面语文知识的开发、整理、更新与重建。王荣生《完整地理解“语文知识”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10)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语感养成,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是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有机联系中,才能确定“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功能及作用。刘光成《语文知识教学的历程与反思》(当代教育论坛.5)提出,要以广义的语文知识来支撑语文课程,重构语文知识教学体系。谌安荣《语文知识教学与个体精神自由》(语文学习.2)认为,知识-能力的思维范式是“外在于人的精神的”,要在“语文知识教学和个体自由精神的内在关联”中确立新的语文知识观。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屠锦红《论语文知识系统重构的原则》(中学语文·教师版.2),栾雪梅《知识的语文边界:什么才是语文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学.6),以及在《中学语文教学》第10和第11期上分别刊发的王鹏伟《语文知识教学:淡化还是强化?》、陈钟樑《反思之后的回归》、李卫东《“知识”何为》、黄伟《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等。温儒敏《评一节高中语文课》(语文建设.7—8)提出,诗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诗歌知识,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美之形成的奥秘。李山林的《试论语文教材的知识引导》(语文建设.9)以及一些散见的关于教材、阅读、作文、背诵等方面具体语文知识的论述也呈细化、可操作的特点。这些都表明语文知识问题的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
    关于语文课程内容建设的重要文章有:陈家彦《呼唤明确具体的语文课程内容》(语文学习.9),闫苹、张秋玲的《语文教学内容整合设计的专家引领》(语文建设.9)等。在语文课程内容开发和语文知识重构的实绩方面,《人民教育》开设的“重构语文基本知识系列”(7,11,20),分别刊登了徐江的《什么是叙述》、《什么是论证》、《什么是描写》,对传统写作知识进行重构。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试编本)重在知识的开发,语文课本的样章本年度继续在在《语文学习》上连载。关于课程内容和语文知识方面的著作,主要有王荣生等著《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叶黎明《语文科写作教学内容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周燕《语文科文学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庄文中主编《中小学语言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曾祥芹主编《文章本体学》(文心出版社)等。
                                                     (曹建召  撰写)

二、语文教材研究

    建构什么样的语文教材,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如何呈现,本年度有数篇文章集中研究了这两个问题,这也是本年度教材研究最有起色的部分。曹明海、史洁《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理念与模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主张摒弃以往知识型教材体系,建构一种文化型语文教材新体系,即建立一种人本化、生活化、活动化的语文教材体系。刘仁增《建构“语用型”小学语文教材的思考与设想》(课程·教材·教法.11)在反思“文选型”教材“硬伤”基础上,提出建构以“语言能力发展”为主线,以语言能力点为单元主题,以能力递进为序列的“语用型”小学语文教材。李山林《试论语文教材的知识引导》(语文建设.9)批评当前的语文教材已经到了知识贫乏的地步,极力主张教材编写必须有知识引导。王荣生《建立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材》(语文建设.4)提出,改变语文课堂教学中随便可以教点什么的状况,需要建设课程内容确定性程度相对较高的语文教材。孙慧玲《语文教材编制模式多样化思考》(河北师大学报.4)提出我国语文教材编制模式不能重复使用单一文选模式,必须借鉴国外母语教材话题、专题等模式编制经验,走多样化道路。郑国民、陈晓波《“主题—情境”单元中的知识呈现方式》(小学语文教学1)探讨了语文知识在教材中呈现的新途径,提出“根植于情境中的知识,在情境中建构知识,依托情境随机介入知识”的知识编排方法。胡根林《关于语文教材“主题组元”的理解与反思》(现代中小学教育.3)提出新课改主题组元教材需要反思的问题。陈玉秋、马一博《语文新教材插图:走向读图时代》(语文建设.11)考察了新教材插图,并概括为“赏心悦目——装饰性形态插图”、“印证内容——认知形态类插图”和“启迪思维——启思形态类插图”三种类型。
    围绕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的终结性成果、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母语教材研究》展开的对母语教材的研究,是本年度语文教材研的一大亮点。《全球教育展望》第7、8期连续集中发表了方智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陆志平《模块型语文教材》,顾黄初、陈菊先《20世纪推进我国现代语文教材建设的两大动力》,倪文锦《考察母语教科书文化构成的四个视角》,温立三《综合型语文教材研究》,任范洪《〈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课文选评〉导论》,江明《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简析》,程稀《夏丏尊国文教材的理论建构》,潘涌《各国母语教材特点透视》,朱绍禹《〈外国语文课程教材综合评介〉导论》,朱明慧《美国语文教材选萃》、杨池《瑞典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特色》,张木新《法国中小学法语教学大纲评介》,日本学者飞田良文《日本现代国语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与回顾》等。
    选文研究文章依然占据了本年度教材研究的重要篇幅,但基本上是旧话重提,绝大多数文章仍然偏重从选文思想角度议论教材选文的优劣、比重、标准问题。主要文章有:顾振彪《关于语文教科书的选文问题》(语文建设.7—8),毛菊《人教社实验语文教材(7-9年级)选文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文化类型的视角》(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王宁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小学语文.4),刘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观探析》(上海教育科研.9),朱家珑《苏教版小学语文革命领袖题材选文特色解析》(江苏教育.小学教学.10)等。
    其他地区或国家教材的引介和中外母语教材比较,今年依旧吸引了研究者的注意力。主要文章有:傅建明、徐敏娟《香港语文教科书编排研究》(全球教育展望.4),潘涌《外国母语教材的基本价值取向》(语文学习.4)和《各国母语教材特点透视》(全球教育展望.7),张悦群《海外语文教材述略》(中学语文·教师版.1)、《海外语文练习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师版.5)和《海外语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中学语文·教师版.6),孙慧玲《话题——英国一种母语教材编制模式》(上海教育科研.8),何文胜《香港初中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研究》(全球教育展望.11),缪佳芹《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综述》(教育探索.3),高俊文《中美语文教材之比较》(中学语文·教师版.4),闫艳、程治国《中、新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以中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和新加坡EPB版小学华文教科书为例》(比较教育研究.6)等。
    本年度教材研究方面的著作有: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概览:初中篇》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概览:小学篇》(人民教育出版社),阎萍《中学语文名篇的时代解读》(广东教育出版社),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等。
                                             (孙慧玲  康海燕  撰写)

三、语文教学研究

    1.关注语文课堂生态
    本年度有一系列文章对语文课堂的不良生态予以揭露,如李纪镜《试析高中语文新课改中几种有悖“课标”精神的教学行为》(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7),刘秀江、朱晓宏《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之管见》(中国教育学刊.3),韩向东《语文课堂“多动症”探析》(语文建设.1),廖向阳《“角色扮演”应该缓行》(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4),孙惠芳《让提问走向有效——堂小学语文课课堂观察报告》(江苏教育研究.3),谭轶斌《实事求是辩证处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反思与对策》(现代教学.6),陆云《语文课堂观察:寻找和谐课堂》(小学语文教学.2)等。正如上述后两篇文章的标题所显示,披露的目的,是呼唤和寻求语文课堂生态的改善乃至重建。毕泗建《语文课堂:一个自由选择的场所》(当代教育科学.5-6)提出,教师要尽可能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选择的活动场所。王洪席、余功超《论语文教学的情趣化构建》(当代教育科学.2)提出,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充满乐趣的课堂实践活动,需要重建情趣化的语文课堂。吴振华《把文本的课堂变为体验的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6)提出,语文教师要把“文本的课堂”转变为“体验的课堂”。毛承延《论语文课堂文化的品质保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9)提出,要通过运用空效规则和质效规则,建构文化课堂,提升语文教学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高度。这方面的文章还有:陆青春《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化”》(中国教育学刊.4),许俊仪、孔祥桐、于莉《诗意课堂概说》(当代教育科学.16)徐惠君《呼唤“原生态”的语文课堂》(中国教育学刊.8),吉春亚《话说课堂“真实阅读”》(小学教学参考.6),刘彩琴《简约而丰满:语文教学的追求》(教学月刊·小学版.6上),杨忠《让语文教学与生命共舞》(教育探索.3)、刘添惠《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当代教育科学.18)等。
    以下几篇文章,表明对语文课堂生态的关注开始向纵深推进。周燕《回归生活的语文教学》(当代教育科学.12)指出,“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面而非生活的“事实”层面,回归生活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程东文等《构建适宜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学语文教学.9)通过对三个诗歌教学课堂实录的分析,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提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遵循教学逻辑》(中学语文教学.6)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追求诗意,但又不能不遵循教学逻辑。语文课堂中的教学逻辑要有一个合理而明确的逻辑起点、教学程序的安排要合乎教学逻辑,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要合乎教学逻辑,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以及对学生多元阅读结论的评价和引导也要遵循教学逻辑。
   
    2.聚焦语文教学设计
    李海林《让备课有更多的研究性元素》(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5)指出,备课即设计,即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备课要进行改造,应该尽量去除备课的程式化的运作因素,凸显其研究的意义。历巍、郑葳《传统教学设计的困境》(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指出,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特征表现为线性、决定论倾向、封闭性和消极的反馈机制等几个方面,基于这一范式开发的教学系统,无法因应环境的变化,无法实现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目标。蔡明《语文教学设计的概念变化》(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提出,在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设计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显示出语文教学设计的预设和反思调整正在统一,语文教学设计与语文教学实施正在整合。陈尚达《生命关怀视阈中的语文教学设计》(教育科学研究.10)认为,语文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的心灵共振与对话性交互作用,其现实框架是学生的原创性实践与教师的“非指示性”、结构意识与弹性化教学方案。彭玉华《语文教案创新策略》(中学语文教与学.10)从教案理念创新、教案形式创新、撰写过程创新、教案评价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语文教案的创新策略。梁甘冷《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备课形式的几种变化》(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5)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一些新的备课形式,比如备课博客、专题讨论、“0”教案、“方案库”和“案例合作”教案、“三栏式”教案、“大纲式”教案等。
    有迹象表明,对语文教学设计的研究已经逐步深入。一是研究开始细化,涉及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比如钱玲、闫苹《教学设计的内涵、主要过程及其与单元设计的异同》(语文建设.1),李卫东、荣维东《课堂导入语与教学切入点的设计策略》(语文建设.4),李志清《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策略》(语文建设.7)等。《中学语文教学》以课例研讨的形式,连续组织了《取舍:语文教学设计的基点》、《长文短教: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之径》、《整合:语文教学内容的编织机》、《单项单元  整合流程》等专栏。小学语文教学界,本年度有一系列文章研究“第一课时”的教学,比如邢秀凤《重视初始阅读体验  提升课堂对话质量——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陈泉忠、郑百苗《第一课时教学有效性的相关调查及思考》(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3),励汾水《适度  有效  优化——阅读课第一教时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7—8),薛晓光《向第一课时要效率》(小学语文教学.7—8),杨中原《让语文课堂中的“初读感知”扎实一些》(教学月刊·小学版.6上)等。
    二是语文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的关联正在逐渐显现,教学的设计的新基准有望形成。在教学目标方面文章有:毛文《强化目标意识,确保规范落实》(中学语文教学.4),王惠《没有了目标,教学走向哪里?》(中学语文教学.4),荣维东《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语文建设.2),曹茂昌《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几个误区》(中学语文教学.8),郎月仙《关注过程  体验方法  优化教学——课堂教学“过程目标”研究》(教学月刊·小学版.9上)等。在文本处理方面文章有:张学凯《语文教材使用策略例谈》(语文建设.10),俞建忠、吴荣山《文本价值在常态课中的和谐凸现》(小学教学研究.1),刘仁增《从选文功能谈“用教材教”之策略》(小学语文教学.11),魏国良《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本年度出现了关注学生学情的研究文章:陈隆升《了解学生:常识缘何成为难题》(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6)指出,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曲解或忽视了“了解学生”这个重要的常识,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和学习经验得不到有效的关注,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和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梁万兵《问题教学,教师的智慧在哪里闪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7)认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如果在问题生成、问题跟进、问题调控、问题细节四个方面加以正确处理,就可以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邵统亮《教育叙事研究:语文教学中的“错误”资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4)指出,语文教学中的“错误”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不同的错误可以生成不同的教育功能,不同的处理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张璐《中学语文教学中性别差异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指出,由于男女两性生理、心理的差异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呈现出不同的性别特点,应当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

    3.语文课例研究和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关于语文课例研究:江玉安《评课的三个基本问题:内容、标准与思路》(课程·教材·教法.3)认为,评课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如何评课是一个看似简单而实际很复杂的问题。要评好课,必须明确三个问题:从哪些方面去评价、依据什么标准去评价、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去评价。陈玉秋《从思维训练角度评价语文课堂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多层面的问题,可以从内容层面、形式层面进行评价,从阅读思维训练角度评价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标准。王荣生的《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样式》(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4)提出了语文课例研究的五种样式,即“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议”、“课例兼评”、“课例综述”。这方面的研究还有:王荣生的《建议“公开课”功能分化》(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5),程少堂《对一种评课现象的批评》(中学语文·教师版.1),赖配根《一节课也需要战略性思维吗》(人民教育.1)、方志仙《谈语文日常课与公开课的差异》(语文教学之友.6),周一贯《公开课:坚守“家常课”的优良品格》(语文教学通讯.11C),柏海山《公开课,用怎样的方式拥有你》(小学语文教学.2),李良春《名师上公开课:可呈特色,但不可用“特权”》(小学语文教学.3)等。
    语文课例研究实践:王荣生《教学艺术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欧阳代娜老师〈岳阳楼记〉研习》(课程·教材·教法.5)、《〈世间最美的坟墓〉课例评议》(语文学习.3)、《变“讲课文”为“教读法”——潘凤湘老师〈梦溪笔谈二则〉课例评议》(中学语文教学.6)、《“名课研习”案例——魏书生老师〈统筹方法〉研习》(新语文学习.9—10)、《引子、主题及文章体式——窦桂梅老师〈晏子使楚〉研讨》(小学语文教学.5),王雪亘《〈《物种起源》导言〉课例综述》(语文学习.1)、《〈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例综述》(语文学习.4)、《〈人生的境界〉课例综述》(语文学习.5),张亚飞《〈祝福〉课例综述》(语文学习.9),郑桂华、王荣生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教学卷》(上海教育出版社),王荣生著《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史大明主编《语文教学案例选评》(学苑出版社),雷玲著《名师教学机智例谈·语文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语文课堂教学探索:于永正《有一种爱无法泯灭——〈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和《我的坚持与忧虑》(人民教育.9),窦桂梅《聊故事,聊爱情——〈牛郎织女〉教学实录》(人民教育.18),王菘舟《〈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及教后谈》(福建教育.2A),张学青《月光里的歌谣——〈月光启蒙〉课堂实录》和《拿什么来吸引孩子——我教〈月光启蒙〉的思考》(人民教育.5),郑桂华著《听郑桂华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李镇西著《李镇西茶馆——语文新课改:从思考到操作》(福建教育出版社),郑逸农著《“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浙江教育出版社),铁皮鼓著《语文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开东著《非常语文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陈隆升  撰写)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无论在研究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依然还是“点缀”,但思考和尝试都在继续,且略显发展态势。首先,可以看到许多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相对“宏观”的论述,基本集中于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勾勒。虽然诸多的反思和展望都很真诚,但从面上来看,基本是在重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之初就被揭示了的问题,许多论述缺乏客观的印证。
    与此相对,一些中观和微观的思考相对深入一些,其间有两种努力方向:一是从解剖信息技术对于读写活动的影响入手,思考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之路;二是结合具体的情境、场合来反思信息技术的意义及其对于语文教学的启发。前者如叶黎明、陶本一《网络写作与中学写作教学的新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该文从网络写作自由平等、娱乐精神、效率至上和叛逆精神这些基本特征出发,指出中学写作教学应构建基于“交际取向”的写作教学框架,创设“交互式”的教学情境和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后者如叶丽新《电脑与写作——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学反思例谈》(课程·教材·教法.3),该文以遭遇电脑写作的学生的“特殊表现”为引子,分析了文字输入训练实践与中小学电脑写作研究状况,继而揭示出书写工具的改变对学生写作心理、习惯、过程等可能产生的诸多影响尚未引起我国中小学教学层面的足够重视,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落实到实践层面就是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学习中的应用。无论与哪个领域教学活动整合,信息技术的主流作用方式还是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空间、利用多媒体素材和课件营造学习情境、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协作学习。从这些既有思路中,可以看到一些细微的进步。其一,从关注资源的广度、丰富性向关注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转变,如侯器、张传良《语文教学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分析与思考》(中国电化教育.8)。其二,同样的整合方式由较高年级扩展到较低年级,如魏顺平、何克抗《小学语文教学语料库的设计与开发》(中国电化教育.6),李烁《交互白板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5),周凤琴,陈赛英《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作文合作评改模式及实践》(中国电化教育.3),林燕群、欧阳卫平《网络环境下低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中小学电教.7-8)。
    在巩固既有整合方式、思路的同时,可以看到通过吸收“新”工具而拓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空间的努力。譬如,Web2.0正兴起,其中具有协作写作功能的Wiki被引进了写作教学领域,叶新东和周赛进行了基于Wiki的写作教学实验研究(中国电化教育.1),通过实验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Wiki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写作教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Wiki所具备的协作性和共创性等特征,将在网络教学中体现出非同一般的研究价值。高燕、邹霞和马韦伟也进行了“基于Wiki的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究”(现代教育技术.9)。胡来林进行了语音识别支持写作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中国电化教育.3),结果表明:我国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掌握计算机语音识别系统的使用没有困难,语音识别系统的响应速度能满足口述作文的需要;在汉语环境下,这种写作方式能促进写作困难儿童水平的改善,可以增加作文的长度和提高作文的质量,这种写作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写作困难儿童的写作兴趣。孙众、陈玲研究了“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语言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3),手持式学习系统在创设情境,提供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的浏览,支持学习材料的输入与输出,实现作品交流与共享,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在英语和语文等语言类学科中的优势更加突出。
                                                      (叶丽新  撰写)




五、语文考试与评价

    今年语文考试与评价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对语文考试命题的研究,对语文考试与评价理论的探讨,对国外语文考试与评价的介绍与思考。
    在命题研究方面,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命题的科学性、命题的形式、命题的思路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董承理《谈语文高考命题的科学性——以一道高考阅读试题为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7),从关于读物整体感知能力的测试、关于理解的客观性测试、关于理解的主观性测试、关于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测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语文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徐国东的《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试卷命题的改革》(小学各科教与学.3)则从试题内容和试题形式两个方面论述了语文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张海峰《小学高年级阅读测试题的编制》(云南教育·小学教师.5)从关注选文质量、关注阅读感悟、关注语言运用、关注学习形式等四个方面谈到了小学高年级语文考试试题编制的科学性问题。其他的文章还有茅萍荷《引领一个方向贯彻两个原则注重三个纬度——小学语文考试命题例谈》(小学语文教学.12),劳勤莉《小学语文检测命题思路新探》(云南教育·基础教育.12)等。
    作文历来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命题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孙绍振《关键词的多义性问题——2007年:命题作文的复兴》(语文学习.7-8)指出,命题作文的质量,要害在其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是单义的、贫乏的,考生想象的空间就可能是单向的、狭隘的。只要关键词语具有多义分化的功能,就在最起码的程度上保证了多元立意。命题之失,失在关键词语的随意性。石义堂在《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利弊谈——兼论话题作文的改革》(上海教育科研.7)认为,对某种命题形式,一味的褒扬和彻底贬斥都不利于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进展。要正确评价各种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利弊,必须结合作文的心理过程以及高考作文的特殊要求进行具体分析。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尹杰《高考作文命题新动向》(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5),陈乃香《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新走势》(语文月刊.3),潘新和《语文教师命题素养浅论》(福建教育.10)等。
    在语文考试与评价理论的研究方面,倪文锦《新课程标准语文科高考大纲简析》(课程·教材·教法.5)就语文高考的性质、能力要求、考试内容等做了细致的分析。周秀萍《对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改革的思考》(小学各科教与学.1)指出目前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重构书面测试方式、建立合理评价手段等策略。王萍、李福云《新课程语文中考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天津教科院学报.2)指出,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缺乏科学性,中考的公平和公正难以得到保证等问题。这方面的文章还有邓木辉《新课改呼唤高考语文题型创新》(教学与管理.5),王磊《一路走来,高考作文45年》(阅读与写作.3)等。
    国外的语文“高考”以及与语文相关的类似考试日益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刘淼、王立敏在《透析美国新版“高考”写作试题》(语文教学通讯.10A),就美国改版后的SAT写作试题形式、SAT写作试题的特点和改革后的初步结果及社会效应等做了详细介绍。林明进《2007年台湾地区学测国文科试题分析》(语文学习.4),就台湾地区学测国文科试题的能力指向、试题的特色等做了细致的评介。王连照、田慧生等《国际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旨趣与过程——PISA2006阅读能力评价框架解读》(比较教育研究.8),就PISA2006阅读能力的定义与主要指向、PISA2006阅读测试的背景与文本形式等做了介绍与评价。
                                                      (乐中保  撰写)

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当务之急。与去年相比较,今年在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大起色。郑碧筠《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课程·教材·教法.8)提出,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作为当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语文教师必须变“纤夫式”教师观为“牧者式”教师观。蒋蓉《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课程·教材·教法.8)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在知识结构上加强多层复合性,注重提高文学素养。胡立根《中学语文教师的价值危机与价值重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5)提出中学语文教师有三种专业生存形态,即“教材—学生”型,“课标—学生”型和“学习背景—学生”型。其他的文章还有:李卫东《语文教师,你是谁?》(中学语文教学.4),贺义廉《中学语文教学背景的变化与现代教育科学型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10),苏奕姣《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型教师自我培养策略》(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10),郑逸农《教学反思——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语文建设.5),李冰、姬升果《美国衡量优秀的语言艺术教师的l6条标准》(语文建设.1)等。洪宗礼的《语文教育随想录》(人民教育.27)介绍了作者数十年从事母语学习、母语教育、母语教材建设的心路历程和语文教育思想、信念,展现了一个语文教育家对语文教育事业孜孜以求的奋斗历程。
    本年度出版的有关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著作主要有:于漪主编的“名家讲语文丛书”(语文出版社),已出版的有《胡明道讲语文》、《赵谦翔讲语文》、《蔡明讲语文》、《李卫东讲语文》;还有陈日亮著《我即语文》(福建教育出版社),史绍典著《听老典说语文》(湖北人民出版社),毛荣富著《漫步教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白金声著《怎样当教师、怎样教语文:语文教学长短论》(中国林业出版社),李贺武著《优秀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1件事》(中国青年出版社),郭轶良著《优秀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1件事》(中国青年出版社),尹祖琴著《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师成长篇)》(广西教育出版社),肖川主编《名师作业设计经验——语文卷》(教育科学出版社),朱晓民《语文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等。
                                                      (陈元辉  撰写)




    本文由王荣生组织并统稿,材料收集和初稿撰写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叶丽新博士,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孙慧玲、郑飞艺、朱建军、荣维东,上海师大学科教育研究所博士生胡根林、曹建召、于龙、陈隆升、陈元辉、乐中保、陆平、康海燕。华东师大中文系硕士生张惠腾、朱丹萍和本科生蒋芸芸参与了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21:57 , Processed in 0.20211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