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新旧对照版)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21:50:25 | 只看该作者
新课标“识字、写字”要求变化之简析

文章作者:陈宝铝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2年4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是在新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各地实践中的经验,针对一些突出的问题而展开修订的。从基本面貌上看,新课标有较大调整变化,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认真学习落实新课标精神,对于改进教学,推进课改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仅就课标“识字、写字”部分的更改,谈一些学习体会。
    纵观整个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教学方面有以下五大变化:
    一、调整识字量
    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2500个左右会写”这个要求不变,但“会写”的字在各学段的数字有变化。概括地讲,第一、二学段,要求“会写”的字数量减少,第一学段减少200个,第二学段减少400个,第三学段则增加400个。
    这样的调整,各学段的“会写”字任务更为均衡,更好地遵循识字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按照课标(实验稿)的规定,第一、二学段识字教学任务偏重,尤其是“会写”的任务偏重,对广大农村小学生而言,这矛盾更为突出。因为,就字的音形义来说,字形教学是主要矛盾。调整后,第一、二学段减少了“会写”的任务,可以减轻学生识记的一些负担,腾出一些时间在听说读写方面多作一些训练,也有利于提高写字质量,有利于广大农村地区完成教学任务。而到了第三学段,学生已经较为牢固地掌握了汉语拼音、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以及查字典等识字的基本工具,为自主识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此时增加一些“会写”的任务,相对来说,对学生负担不重,而且更有利于让学生自主识字,进一步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二、增加有关“识字、写字”的两个字表
    新课标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课标建议,在低年级阶段“先认写《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在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当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在识字与会写方面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安排着两个字表,很有意义。对于教师把握识字教学的进度与进行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怎样用好这两表,也值得研究。关于《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所列出的300个基本字,据了解,这300字的确定,是请专家对儿童认字写字做了专门的字频研究,从儿童语文生活角度提出的。笔者以为,300字的字形结构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所以首先要重视这些基本字的教学,让学生牢固掌握300个基本汉字,这样可以为学生的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三、对识字教学的认识有变化
    在课标(实验稿)“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的提法。
    这样的提法意味着,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都应重视识字教学。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个认识的误区,总认为“识字是低年段的教学任务”,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就拼命向第三学段靠,无形中就削弱了识字教学。其结果之一,就是出现大量的错别字。而到了第三学段,多数老师更是不把识字教学放在眼中。要么一带而过,要么一味让学生自学,更缺乏及时的检查与巩固。这对于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是很不利的,对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也是很不利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识字“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第三学段不但还有识字教学的任务,而且这比过去更重了(会写的增加400个,达到900个)。要自觉地把识字教学纳入整个教学的范畴,尤其要重视抓好这900个要求“会写”的字的教学。当然,在教法上应与低年段有所区别:一是要抓难点字(难写、难读、意思难解的字),予以突破;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主观能动作用,放学于生,让学于生,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三是抓好之前所学的字的巩固工作,利用生字带动已掌握的汉字的复习,在比较中加深印象;四是加强对识字的评价,特别要注意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中检查识字的状况,采用各种措施,努力减少学生的错别字。
   四、高度重视写字教学
    在课标(实验稿)里,仅是第一学段有提出“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标,而新课标里每一学段都有这一条。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其中规定,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在教学建议部分,新课标增加一段了关于写字教学的建议,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要求每一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并规定,(在1-3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强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这种要求是针对前一阶段,写字教学被忽视,学生写字质量急速下降的现实问题而提出。作为母语教育,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汉字的识记与书写。近年来,母语教学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写字教学首当其冲。在实践中,写字教学成了阅读教学的附庸,指导不细致,时间不充足,评价不到位,听课时常常看到只用三五分钟匆匆一写的现象。电脑化的出现,也使整个社会对书写的重视一落千丈。有专家认为,现代人写汉字有障碍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病,而且这种趋势在青少年人群中日益突出。前两年上海一份“汉字书写状况”调查显示,青少年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至80%。“写字已经成为越来越困难的一件事,提笔忘字、写错别字的情况越来越多”——这是搜狐网站2007年3月底对网民“动笔写字”状况的调查结果。难怪有人在报刊上这样问到:难道“字如其人”这个词要在字典里消失了吗?
    要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保护与发展母语的高度认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温儒敏曾指出:“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可以这么说,加强写字教学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巩固字形,增强汉字的识记效果;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及审美情操;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在强化书写教学方面,首先,老师要自觉作学生的楷模,在板书、批改作业等环节,都要注意把字写好。其次,要确保写字教学的时间。当前,有一个倾向,就是写字教学多安排在课即将结束时进行,时间上没有保证,这对写字教学极为不利。要正确处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正确处理“识”与“写”的关系。笔者以为,在低年级,凡要求“会写”的生字都应该在课内安排时间认真指导书写。就是到了高年级,一些难写字、易写错的字还要花一些课内时间指导书写。第三,要认真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每天10分钟的随堂练习”。比如:要精选哪些字?怎样有步骤地练习?要采用哪些课堂教学方式,如“指导课、参观课、竞赛课、评讲课、欣赏课、表演课、复习课”等等。除了采用教师“下水”示范的方法,还可以采用教具演示法、观察法、比较法、形象比喻法、突破难点法、因材施教法等教学方法,还要注意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以实现天天练,逐步提高学生写字的效果。第四,要着眼于教好学生的写字基本功,促进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郭沫若先生曾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逐步让学生做到写字姿势正确,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在评价方面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与课标(实验稿)相比,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价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更为具体、详尽,尤其是对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比如“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对考察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在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的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还提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强调“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根据课标精神,要全面加强对识字写字的评价,尤其要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特别要把老师评价与学生互评以及自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被动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写”,进而促进学生主动识字兴趣的激发,促进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的形成。不但要注意写字课中学生作业的评价,更应加强对学生平时作业、习作乃至出黑板报等写字的评价,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5:34:03 | 只看该作者
锁定“能力”目标,明晰“实践”定位,改革语文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最大修订与教学指引
特级教师
熊生贵

(此文已发表于《江西教育》杂志2012.05期)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历经几年的修订,终于以2011年版的新面孔与大家见面了。仔细对比研读实验版与修订版课程标准,不只是一些词句的简单变化,而是课程目标、性质和课程实施思想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将指引着语文教学发生新的变革,将纠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产生的偏差,将语文教学引向更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方向。


一、新课标最重大的修订:强调“能力”与“实践”思想
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与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对比起来,变化的地方很多,但笔者认为,最基本、最突出的变化是对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的修订。由此决定了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与课程实施,也必须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一)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凸显课程“能力”目标
原来的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规定课程基本目标时这样界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现在的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修订界说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对原课程目标定位于“语文素养”的笼统变具体、模糊变清晰、空泛变明确。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目标定位于“语文素养”,相对过去“语文素质”的表述是一个新词,其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和笼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曾提示广大语文教师,可将其简化理解为三方面内容,一是语文基本知识,二是语文能力,三是与之相关的综合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即使这样简单解析,“语文能力”也淹没在“语文素养”的广泛内容之中。空泛的目标表述,使语文教学指向模糊,操作不实,以至效益不理想。现在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简单明了地直接将课程目标指归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个了不起的修订,更贴近学科教学本质与个性地设定课程目标,有力地导向课程实施中泛语文、非语文的改变。
(二)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明晰课程“实践”性质
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有专家评论说,这是对课程性质最差的表述,根本没有说清楚语文课程的性质究竟是什么。根据前一句话,说明语文具有“交际性”吗?好像它又不是这样说的。根据后一句话,说明语文课程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吗?事实上它又没有那么肯定,只是这两“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与课程的“根本性质”显然不是同一意思。就这样模模糊糊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者还有一线的教师,就勉强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当作了课程性质。而且“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性质,直到今天都还遭到专家的质疑,比如音乐学科,是不是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它的基本性质或特点呢?因为音乐也是人文学科。如此不明不白的课程性质界定,理论昏昏,怎么可能使语文教学实践者操作昭昭呢!
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界说时,开宗明义一句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掷地有声地揭示语文课程性质就两个:“综合性”和“实践性”,不再朦朦胧胧,模模糊糊,让人不解其真意。而且紧承上述课程基本目标定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此表述课程性质时,给“综合性”与“实践性”加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修饰与限制,凸显出语文课程性质的特定性与个性,不至于和其他任何有“综合性”与“实践性”性质的课程相混淆或界说模糊。
在“综合性”与“实践性”的两性定位时,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中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其中前半句,比起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说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明确、更肯定,更毋庸置疑。这样,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质,在整个课程标准中被突出出来,重点定位明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句话仍然保留,笔者认为,其意义在于,它与“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性质表述是相吻合并统一的。课程标准在强调“实践性”兑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时,同时要求不能忽略学生综合素养(做人层面的全面孕育),防止将语文教学导入“唯工具论”、只让学生获得语言技能的误区。
(三)“小宪法”通篇贯注“能力”与“实践”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小宪法”。2011年修订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目标设定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课程性质重点定位于“实践性”后,在后面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都一脉相承地加以了修改,使“能力”与“实践”思想一以贯之,通篇统一。
1.“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能力”与“实践”
基本理念之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论,“能力”培养是其起点与落脚点,在新旧课标都明确“四大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上,修订版课标在“四大能力”之后加了落脚语“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能力”培养有明晰的方向指归,同时吻合和照应前面的基本目标设定。
基本理念之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句话揭示了“能力”与“实践”之关系,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的途径是语文实践。修订课标在此还增加了这样的阐述“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于强调课程的“能力”目标指向,明确语文“实践”的突出途径,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语文教学经验。
基本理念之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加了“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样的论述,进一步诠释了语文实践性的内涵与实施原则要求。
基本理念之第四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增加了“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这样的表述,明确要求继承传统,肯定必须发扬光大的中华语文教学经验,同时阐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这样就勾勒出了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路径与方式图谱,使语文实践有具体的理想的课程(开放而有活力的)承载。
2.“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强调“能力”培养
“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这一部分,修订文字不多,但突出的几处修改,让我们可以清晰地领会到对“能力”培养的强调,特别是“读”“写”能力。如第7条,这样修改了:“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将“能力”与“方法”紧密相联地陈述,更合乎逻辑,更突出“能力”与“方法”的关系。“能力”是心智性的本领,而“方法”是其情景化、具体化的运用,是外化的操作,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更高、更快、更强,必须强化其阅读方法的学习和运用,用方法达到熟练化、自动化的程度,自然就生成为能力。这第7条中还增加了这样的表述“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分别强化了“阅读能力”的有关内在要求,“阅读能力”在学生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体现,以及阅读能力表现为积累的程度与指标。第8条由原来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修改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明确了“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及其具体表现。
3.“实施建议”中增加的很多文字都是为了突出与强调“能力”与“实践”
“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原则要求如第二条,增加了很多论述,“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还有第三第四条中增加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等,其对“能力”与“实践”的重视不言而喻。
再看针对五大领域教学的具体建议及评价建议,也是增添了不少的论述,以强化“能力”与“实践”,如“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方面,(拼音)“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识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这一块教学建议中特别增加了一段对“练字”的教学要求,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又如关于阅读教学,修改的内容也很多,从中可以看到对加强阅读实践、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视。再如口语交际教学,增加了“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这样的表述等,不一而足。


二、教学指引:基于“能力”培养,在语文“实践”中“练能”
为了促进我们教学观念的更新,强化教学改革的决心,我们首先回溯与反思一下。
世界上教育教学的基本格局,截止于一百年前,历经教育先贤们的努力,形成了一个基本状态,基本“统治”全球的状态,那就是以知识为中心,以知识为线索,以知识为重点展开教学。我国成体系的教育教学是在学习并实施这样的格局中形成的,特别是十年动乱结束、教育拨乱反正后,我国的教学是从“政治中心”扭转为“知识中心”的。“知识中心”的教学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一直没能改变,我们这些作教师的,就是在这样的格局下学习与成长的,并在这样的格局下从业学会教语文的。所以一开始直到现在,都感到这一切都是那么顺手、习惯乃至天经地义。
然而,当我们把眼光稍放远一些,看到世界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我们会十分惊讶,也就是在近百年前,世界上一些教育改革家特别是杜威等人,掀起了教育教学的革命,从而将曾“大一统”的教学格局分化成了两派:一是“知识中心”的格局,一是“能力中心”的。而今,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基本是后者,并且奉行“能力中心”的教学带来了他们的学生能力强,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我们依然是前者,依然在人家断然抛弃的教育格局中徘徊甚至抱残守缺,以至于我们各方面都落后他们很多年。
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教育教学必须进行重大改革。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中提出的“能力为重”要求,“知识中心”的教学格局应该扭转为“能力中心”,“能力中心”的教学要弱化与变轻知识的教与学,教学的展开以能力为目标、线索和重点,知识的学习只是能力培养的载体,能力培养成为教学的硬指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凸显了“能力”目标,强调通过“实践”这一途径达到重点是“能力”培养的目标达成。在这一课程标准(语文实施的“小宪法”)所指示的方向引领下,语文教学必须作相应的重大改变,以实现课标的意图与预期。
在“能力中心”或“能力为重”指引下的语文教学,要变基本属于“教知”的状态为重点处于“练能”的状态。“教知”与“练能”在教学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与操作办法各方面,都是区别很大甚至大相径庭的。
比如我们以阅读教学来说——因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最主要的途径,语文各领域的教学都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来包容和实现,语文的“四大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操练得到培养——“教知”型的操作是怎样的呢?过去甚至现在,很多教师拿到一篇课文,很自动化地就会循着这样的路线展开教学:背景介绍、引入课文→初读课文后教认字,教词语→讲读文章,理解内容、明确中心,体会写作特点等→布置练习。解析这样的常态(模式),不难发现,教师每一步都在为着“知识”做事,最后大的、总的目标是围绕课文(知识承载)的读懂而做事。为着这种状态的运转,师生的行为常态一般是:师以讲、问和“做”(示范、演示、操作等)为主要方式,生以听、看、答和“做”(被动性的操作等)为主要方式。很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师始终是主宰者、操控者和活动的主角,而学生呢,离课堂的真正主人还有较大距离,如果说存在学习活动,也是被动而有限的并没有强化言语实践的活动。这样常态的阅读教学,除了保底性地完成识字、学词等任务外,阅读教学应该得到的绩效是很远远没有达到的,以至于教师引着学生读了一篇又一篇的课文,“长进”的程度显现不出来(思想教育上也还是有收获的),最终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能力的提高)很不理想。
如果遵循新课标“能力”与“实践”的思想理念,按照“练能”格局来展开教学,教学呈现出来的样态就大不一样了。如阅读教学,不再简单设定以理解课文内容或得到课文所承载的知识为目标,而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充分地锻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在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中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就是以“课文”(“例子”)教(最好是“练”)“语文”(基本功与能力),甚至是以“课文”教(最好是“练”)“能力”(不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包括国家“规划纲要”强调的三大能力)。这样,阅读教学课就要重新定位:变“教懂”为“练能”了。阅读教学在“练能” 与“教懂”不同定位上,教学思维大相径庭:“练能”课凭借文本,通过丰富多彩而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最大化地让学生进行言语学习、运用和积累以及听说读写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地完成读懂文本、受到熏陶感染等任务。“练能”为显,“读懂”为隐;“练能”为主,“读懂”为次,“读懂”(包括获得知识和受到教育等)是在“练能”的过程中实现的。“练能”是目标与过程,“读懂”是中介与桥梁。现实证明,着力“练能”,课堂就实,偏重“教懂”,课堂就虚。“教懂”只为一“鱼”(这一篇课文)而事,“练能”则为所有“鱼”(天下文章)而事“渔”,获得语文能力甚至学习能力,何惧这一篇或那一篇文章没有教懂。
怎样让阅读教学课堂充分体现“练能”?那教学操作就要一改过去那种通过串讲串问串读的方式,从头到尾将课文内容讲(或教)给学生懂,实施围绕“七件事”选择练能点、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将课堂做实的策略。正如现实生活“开门七件事:财米油盐酱醋茶”,阅读教学课堂也有“七件事”,也就是围绕七个方面开展语言文字学习运用活动:1.层层推进读到位;2.词句理解兼运用;3.由点到面练口才; 4.巧选时机当堂写; 5.学法指导重迁移; 6.思维训练促创新;7.积累词句增素养。面对整体感知课文之后精心选择的一两个练能点(要长文短教,大胆取舍),就选做七件事中的一两件或两三件(可别贪多),努力将其扎实,做到位,使学生相应的能力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历练,得到提高。
这样的“练能”,只是阅读教学容易达成的现实境界:教师牵引下练能。而“练能”教学的理想境界是:学生自主活动、自主练能。“自主练能”要变革常态的阅读课堂为自主课堂,课堂按一定的自主学习流程展开,学生运用教师教会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强化训练,教师教知识、技能弱化为“少”甚至“无”,所教主要集中到“方法”(重点是如何阅读理解、如何交流展示、如何互动训练等),常态化的角色行动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练“能力”,这里的“能力”重点是语文能力,更包括整个学习能力乃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了这种自主“练能”课堂状态的早日实现,教师在上阅读教学课时,必须在教学行为上有一个重大改变:由教课文变为教方法,让全班学生尽快获得将“练能”课堂自主推进的一套方法。多少年来,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是在一篇篇课文上去用力,这好比是教师很费劲地打鱼给学生或是与学生一同费劲地打鱼(独立的一条鱼),能不能将精力集中用在训练学生早点学会打鱼的方法,让他和他的同伴们一同起自主打鱼(学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而我们教师,就真的如同“教练”,“站”在旁边快乐地指挥(组织)、欣赏(评价)着他(他们)打“鱼”。
为了搞好阅读教学甚至语文教学,只局限于将课堂变为“练能”课还不够,还应该按照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下多途径、全方位地练能。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甚至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样,学生的阅读活动甚至语文实践,就是多维度和立体化的了,如此兑现“实践性”课程,对学生的练能也就更有效和得到保障了。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将其充分做好了,实现“练能”要求了,那语文教学效益就基本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就基本能达成了。但是,做好阅读教学的改变不等于做好了全部语文教学,在“实践”途径中“练能”的思想理念,还要充分贯彻到语文教学的其他领域之中,识字、写字要注重练能,写作要注重练能,口语交际要注重练能,综合性学习在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和其他能力中全面练能,这样就能保证学生学好语文,充分实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基本的起点性目标,也能根治长期以来语文少慢差费、耗时低效的沉疴顽疾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5:38:52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新课标核心概念及内涵解读

文章作者:成尚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2年3月 
    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是对原《实验稿》的完善,但深入学习也会发现其修订后所彰显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其中,有的是坚守、重申,有的是调整、改进,有的是补充、增加。这些基本思想和精神聚焦在几个核心概念上,这些核心概念形成了课标《修订稿》的核心范畴。所以,对课标《修订稿》的领悟和践行不妨从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几个核心概念入手。
    一、语文特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样的课程?语文课程的特质是什么?这是一个长期争论无定论的问题,许多语文教师强烈要求课程标准能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经过讨论修订,课标《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显然,这一慎重研究、修改后的表述,把语文课程的特质聚焦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进而突显了“实践性”和“综合性”。与此同时,课标《修订稿》又坚守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基本特点”。这样的表述,我以为,就会把大家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争论中摆脱出来,又引导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去关注和研究语文的特质。无疑这是重要的,又是智慧的,当然首先是正确的、科学的。叶圣陶先生早就揭示了语文的特质。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两个观念,其一便是“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可忽视,而方法尤其应当注重”。他进一步指出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便是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便是要重视语文的形式和方法”。王尚文教授将此称作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所谓“独当之任”,就是基于特质的特殊任务,我愿意称其为“核心目标”。正是这样的“特有的任务”,揭示了语文的特质。所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当统一于此——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之中,舍此,还有什么特质可言?还有什么语言可言?
    如果我们的讨论再拓宽一些,往深处走一走,不难发现,课程是个结构。在课程的世界里,所有课程都“和而不同”。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和”,而忽略了“不同”。“和”是指的课程共同的基本性质,“不同”则是不同学科的“特有任务”,是特质。正是这样的“不同”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世界,才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费孝通先生在阐述文化自觉时,首先指出的是“各美其美”,然后才是“美人之美”,最后才会“美美与共”,达致“天下大同”的境界。“各美其美”不正是不同学科的特殊性吗?语文之“美”不正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吗?
    如果再回到“语言文字”上,也不难发现语文的特质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的。不管是把语文称作“语言文学”,还是称作“语言文化”,它都不能离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基础,是依托,语言文字是语文之生命——可能有人是不赞同的:语文之生命是思想、精神,怎会是语言文字呢?看看马克思是怎么论述语言文字的。他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实现形式”,“观念从一开始就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语言文字的背后是思想,思想附着在语言文字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核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还自然想到了海德格尔。他说:“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其实,何止是诗人呢?他继续说:“人这个在者正是以说话的方式揭示世界也揭示自己。”我们常经受语言的体验,而“那随着语言所经受的一种体验,就会触及我们此在最内在的结构”。显然,语言文字关乎人的“最内在的结构”,关系人对自己的“揭示”,语文世界实质是人的精神世界。“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如此有深意。
    可以这么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不断彰显着语文的特质,让语文成为语文。但长期以来,直至现在,语文教学只重视内容而忽略方法,忽略形式,忽略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如今,课标《修订稿》颁发了,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下足功夫,以让语文真正归位。
    二、语文素养:语文的“核心任务”
    大家都清楚地记得,课标《实验稿》中有这样的规定和表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课标《修订稿》保留了这一表述。这是一种坚守,这种坚守是正确的。就我个人看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点击的是语文的特质,而围绕这一特质展开的任务是“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我把这概括成“核心任务”,无非是强调它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何为语文素养?各有各的理解,我以为,课标修订组负责人温儒敏教授有一个界定,是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的。他说:“‘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体现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温教授把语文素养界定在三个重要方面:听说读写能力、文学文章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而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语文的特质,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我以为,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首先是语文要实施素质教育,抑或说是让语文教学素质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并指出“要坚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说到底,语文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课程。语文素养的坚守与强调,使语文教育坚定地在素质教育轨道上运行。这是方向,不可有任何的怀疑、动摇和松懈。
    根据温儒敏教授的界定,语文素养是一种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能力是超越知识的。语文教学不是否定知识的传授,任何轻慢知识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危险的,问题在于如何获取知识,在于如何使知识转化为智慧。用灌输的方式传授知识是“死”的,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的方式,包括让学生在自主、积极状态下的接受性方式,获取的知识是“活”的。语文知识“活”在自主学习中,“活”在探究中,“活”在体验中,“活”在积极的建构中。“活”的知识是种能力,是种智慧,是一种语文素养。所以,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过程,是内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转化与内化应当是语文素养形成和提高的基本方式。“在语文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也是重要的语文素养。我们也许会问:对于初中、小学生而言,提“学识修养”是否要求过高?问得有道理。我的理解是:第一,这是一种修养,而非学识本身。第二,这是从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而非灌输、强加的。第三,学识修养可以有这几个层面:在情感层面上,让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欣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陶冶;在认知层面上,学习和把握文学、文章的基本知识,从知识中体味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能力层面上,初步把握欣赏、分析以至创作的能力,表达内心的感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世界的关注。语文教学不必回避知识问题,不必回避学识问题。特别是,学识修养是学生必备的素养,修养的过程是内化的过程。
    有关的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是更为重要的语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的灵魂。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格,如陶行知所说,教育要筑起人格的长城。而人格的内核是道德,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当然也应该是语文教育的最高目的。这一切都不是游离于语文的,而是在语文教育过程中“长”出来的,“长”出来的人格体现在学生的情趣、文风的表达上。在这里,仍然用得上“文以载道”这一古训,这一原则最深刻也最生动地,最简洁也最丰富地阐释了人格修养与语文素养的关系。
    课标《修订稿》中并未用“核心任务”这个概念,我的理解,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应当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
    三、语文实践: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式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认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课标的第一核心概念,“语文素养”是第二核心概念,而“综合性、实践性”则是第三核心概念。需要说明的,这里的“第一”“第二”“第三”尽管也有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哲学”的“第一”的意思(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哲学”具有为所有其他哲学部门准备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功能,是预设性的前提,是“在先的”。——转摘自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但更重要的是指次序,并非降低“综合、实践”的作用。
    实践性与综合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践的东西往往具有综合性,所以我认为实践是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式。
    说到语文实践,自然想到惯常使用的“训练”。语文教学确实有一个训练问题。无可非议,语文教学应当理直气壮地加强训练,马克思早就说过,“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意识”,有学者认为,以前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都忽视了儿童的语言运用的能力,到了布鲁纳、贝茨、麦克惠尼才开始重视儿童语言交往中的实践的重要性,提出了语言获得理论的社会交往说,这也是伦内伯格所提出的“语言习得”。事实证明,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学并不否定、排斥语文的训练。但是,对此,我们应当确立以下几点认识:其一,“训练”是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重要概念,我们共同的体认是,如果语文教学以训练为核心,或曰以训练为主线是不行的,而且是有害的——学生正是在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训练中被湮灭了兴趣,也伤害了语文素养。因此,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强化训练,否则,活生生的、活泼泼的语文学习就会变成重复的、单一的、机械的、枯燥的训练,又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以训练代替教育是千万不行的。其二,训练只是语文实践的一种方式,“语文实践”这一概念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大大超过了语文训练,语文实践的形式、方式更丰富、更开放。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实践方式,使知识“活”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这些能力学生是可以带得走的。其三,根据以上认识,语文训练现在虽然仍在语文新课程中,但是已被包含在新的“语文素养——养成”的模型中,所以,“训练”一词不再是像以前那样频繁出现。
    最近看到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与上海电视台主持人今波在“上海书展”中的一段对话。他们说,语文课堂上,小学生从一二年级就开始训练阅读分析,而且只允许有一种理解,一个声音,一个标准答案,大量假、大、空的分析占去了孩子们的大好时光。黄玉峰的观点是:“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培根’‘积累’。”他们的对话很有针对性,对我们很有启发。所谓培根,是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寻找到语文之根、人格之根。“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广”,正是让学生走到生活中去实践,去培根。所谓积累,是在实践中自己积累知识,深化体验,提升情感,丰富经验。事实证明,通过自己实践的东西才会真正积累起来。
    语文实践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经验所积淀形成的“语文学习之道”,揭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又具有时代意义和特点。这一“语文学习之道”针对着灌输的传统做法,其背后是人,是学生,是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主动的学习,学会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学生是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语文的实践者。我们应当紧紧把握住“实践性”,坚持以实践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在实践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会学语文的主人。
    四、表述的改变:悉心领悟背后的深意
    根据修订小组专家的介绍,此次课标修订,修订最多的是语言的表述,包括补充了提示和说明。这样修改主要是使意思更加准确明晰和具体。不过,我以为,表述的改变的背后,实际上是理念的梳理、目标的聚集、重点的突出、梯度难度的调整等。比如,上文所讨论的“语文素养”,吸收了许多教师的意见,在“基本理念”部分,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这样的补充,进一步清晰了“语文素养”的内涵,也点明了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这样表述更为周全,也更为妥帖。
    课程标准由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部分构成,每部分都重要。但是以往我们往往关注课程目标,而比较忽略实施建议。用施良方的话来说,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中具有实质意义的环节。因此,轻慢实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就得不到落实。课改以来,尤其此次课标修订,特别加强实施建议的修订。修订后,实施建议已不是一般的建议,在某种程度上,一些建议已成为一种要求;建议也不是原则性的提及,而是明确的规定和具体阐释与说明,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建议更有针对性,教师更易理解更易接受。此次修订,实施建议部分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关于识字教学问题。根据调查,近几年的识字写字教学存在比较明显的欠缺。专家介绍问题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较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的课业负担过重。因此,此次修订,从以下几方面采取了措施:①义务教育阶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②适当降低中低年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③针对负担过重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原则,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观念和做法。④在国际语委和有关专家的支持下,推出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需要说明的是,“基本字表”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选出的这些字里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真正掌握后,学习其他字可以少花时间和气力。此外,根据统计,2500个左右的汉字可以覆盖95%以上的现代阅读材料,学生在语文学习早期先学这一部分字,有利于较早地顺利开展阅读。为此,“常用字表”中的表一,就是要求尽可能先安排学习这些字。
    2.关于阅读教学中的读书问题。在阅读教学建议部分,进一步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继续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明确提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章”,“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样的表述更为辩证,更为周全,导向更明确。
    3.关注了教学的年段梯度问题。在写作教学建议部分,写作目标作了调整:“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其意图在于,“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样的梯度是比较合理的。阅读教学也体现梯度。温儒敏先生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中,指出存在的第一种倾向就是“不注重教学的‘梯度’,违背语文学习的规律”。温先生认为,阅读教学,“小学一二年级主要还是要激发兴趣,让学生接触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多少能够做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天性,培养‘兴趣’。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学习默读和略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而到了五六年级,阅读才有速度要求,要让学生学会浏览,能初步阅读叙事性作品。”(《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倾向》)
    4.关于语文知识教学问题。有人建议课程标准拟出一个语文知识序列,便于教师教学。这个意见有合理的成分,专家组也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题研究,试图对有关语文知识及相关建议尽可能细化和系列化,也曾根据课标各学段目标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整理出来,但在听取了多方面意见后,经反复斟酌,最终放弃了这一打算。为什么?我理解,其一,课改以来,对知识教学我们不仅不排斥,相反十分重视,问题是语文教学的主导思想并不是知识,而应是能力、智慧。列出知识要点有可能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以往我们忽视了知识,现在纠偏了。教师们很容易围绕知识点进行教学,以致误导教学。其二,语文知识内容本来就已经包含在课程目标中,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揉合在一起,只要用心,就会发现知识教学要求的内容还是有序的,知识教学也会落到实处。其三,语文知识内容要求的这种渗透,对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的丰富、专业能力的提升、专业智慧的生长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说到这儿,我想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作一小结:其一,语文新课标规定了语文的核心目标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其二,在这一核心目标指引下,语文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三,为了完成核心任务,实现核心目标,必须加强语文实践,即运用语文实践这一核心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总之,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意味着教学改革又一次出发。在前行的道路上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仍有可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以集体讨论代替学生个体阅读学习,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仍有可能出现“人文升腾”,而“工具失落”,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还会存在;也仍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束缚教师手脚,妨碍教师的创造性,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这些问题可能通过课标学习和实践逐步解决,但课标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我们需要在课标引领下,转变理念,改进教学行为,不断改革探索,用创造性劳动,建设充分体现本体意义特点的、开放的、丰富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作者系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8:55:40 | 只看该作者
课程标准修改制定背后的数字
江苏省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初中    陈荣华
江苏省市合作农村语文教师培训扬州泰州班由扬州市教育局、泰州市教育局合办,扬州大学文学院承办,会议分为四天,内容丰富而精彩。其中徐林祥教授做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报告。内容详实,观点独到,分析细致具体。在课程标准修订制定过程这部分一连串的数字,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5个制定过程和3个审议过程。5个制定过程是:对开展实验情况的调研;确定修订的原则和重点;加强力量,建立机制;组织开展修订工作;广泛征求意见。3个审议过程是:
组织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参加审议工作;严格审议程序;加强专业咨询,提升审议质量。
这些过程中,从调研到确定原则和重点,从建制到修订,从修订到征求意见。我们说整个过程符合从教育教学一线中来又回到教育教学一线中去。在教育教学一线中调查研究制定,再到教育教学一线中去征求意见,我们说这是专家学者与广大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的智慧,是智慧的结晶。是智慧的精华。这次课程标准制定是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继承,不是对原实验稿的全盘否定,而是扬弃,是十年课程改革的深入。修定的第二个程序告诉我们确定修订的重点。从修订和审议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这次课程标准的制定是科学、严谨的。是认真的,是较真的。
二.耗时之长。2003年和2007年,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对国家级实验区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了问卷调查。2004年,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组织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重点加强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德育内容。2007年根据大规模调查的结果,开始对各课程标准进行全面修订。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为贯彻落实有关任务要求,再一次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2003年开始,到2010年,到2011年正式出版,前后用了7年的时间,在这7年的时间里,是有重点有步骤的修订的,是与国家总体规划结合起来进行修订的,04年对德育内容作了修订,07年做了全面修订,10年又做了全面修订,10年时对07年的完善。我们说时间越长,研究的结果越接近真实,时间越长,研究的结果越科学。
三.庞大的人员队伍。人员组成有一线教师、特级教师、学校校长、家长、专家学者、两院院士、出版社、教科书主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宣部、外交部、中共//党/史研//究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等等。这说明了课程标准有可操作性,有着普通平凡的一面,也有科学的一面,是科学与平凡的融合,是普遍性与科学性的融合;具有权威性;也是符合社//价值的核心体系,具有导向作用。参与问卷调查的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7426名,小学教师3286名,初中教师4140名; 城市学校教师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55.88%,县镇学校教师占25.3%,农村学校教师占16.8%。调研对象还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约11.7万人。这说明调查是全面的。修订工作基本结束后,向全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16个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11家出版社及教科书主编征求关于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稿的意见,得到反馈意见两万余条。同时,还向近三年对课程建设提过建议的89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征求了意见。这说明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它符合全国各地区、各学校的情况;是对中国基础教育传统的合理科学的继承,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出版社及教科书主编就是科研方面的保障。
四.一个突出的亮点。这次审议与以往审议不同之处就是突出强调综合审议,对各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学科和学段间的衔接、课程内容容量和难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重大问题进行跨学科的整体把关。说明实施课程标准不是每一门学科的事,而是一个整体的工程,需要学校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组织,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需要教师积极的参与,需要教师之间加强协作。
    学习后还有一点对我自己和广大的教师提示。课程标准还需要发展、还需要建设,因为社会在发展,教育的对象在发生变化,所以我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切切不能把课程标准当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应该运用哲学的态度对待它,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为课程标准与时俱进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18:46 , Processed in 0.1005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