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止战疏》、《出师表》与教科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8 20:3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止战疏》、《出师表》与教科书2007年04月13日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废话一筐





  有新闻报道:“西安市委党校65岁的历史学教授胡觉照写信给国家教育部教材司,建议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以华歆的《止战疏》代之。”其理由是:“《出师表》中传达的一种‘愚忠’思想,不利于没有完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形成科学的军事观。

  这显然是个有趣的事情,不可否认,老教授的见解是正确的,就是《出师表》的内容有强烈的忠君思想,而诸葛亮不断发动战争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先帝曾经三顾茅庐,“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显然,诸葛亮发动的战争,并不是为了解民于倒悬,而只是个人的报恩意愿和忠君思想在作怪。
  老实讲,《止战疏》我并没有看过。就是对华歆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只知道管宁曾经与他割席绝交。华歆后来还干过一件大事,在曹丕当皇帝前,华歆曾带人逼宫,把汉献帝从座位上提溜了下来,并警告这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傀儡,要顺应天下大势,将皇位禅让给曹丕。其实,要按中国正史评价方法分类的话,华歆就属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要阿斗远离的那类小人了。
  不过,老教授给出了《止战疏》的一些片段表明,华歆主张止战、养民而实现王道。按今天的观点看,华歆的主张的确比诸葛亮进步不少。尤其是止战和以民为本,因为和平和民生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话题。不过,华歆止战和养民的目的,还是希望曹魏政权能走上王道之路。要王道不要霸道,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主张。今天,我们都知道,这个主张还是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都把王权放在人权之上的。就算主张养民,那也是为了尊王。因此,华歆的《止战疏》也不全对,而其错误还很隐晦,也可能引起中学生的误解,按胡教授的逻辑,这也不适合放入教科书。就算选止战内容的古代篇章入教科书,也不一定要选华歆的《止战疏》啊,华歆的思想其实来源与老子的《道德经》,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又说:“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老子比华歆的名气可大多了,对战争地批判也比华歆深刻,还隐约透露出一些人本精神。难道就不能入选教科书?
  进一步讲,在中国历史中,知识分子的主流主张都是反战的,这随便翻一下历史记载都不难发现,但他们的思想就没有问题了?只要我们深入探讨,就会发现,其实所有中国古代名人的政治思想都有其历史局限性,都不宜作为中学教科书内容。那么我们又怎么选历史名人的篇章进入中学教科书呢?难道我们的中学教科书里就只能出现哈耶克、波普尔、马克思的名字?
  说到中国的教科书,我就总会联想到袁伟时教授。他曾经断言,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是在为下一代灌输狼奶。他这个说法,我是完全赞成的。我一直想,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历史,怎样阅读历史文献。我曾经提出过我的主张:“经史合参,今史合参。”
  “经史合参”能让我们了解古人当时为什么要那样说,而“今史合参”就可以让我们看到古人视野的局限性,明白我们今天为什么可以不认可他所说。因此,借古鉴今固然有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应该以今鉴古。就是在吸收历史营养时,要基于现代的人文观点,而不是基于古代的人文观点。而在评价和理解古人的历史作用时,我们反而可以用古代的人文观点了。
  那么,什么是现代的观点?我们又具备了多少现代人文观点呢?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要认真考虑的事情,不单是中学生,也包括了中学教师。必须以现代人文观点选材和讲解教科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教育就是狼奶灌输的愚蠢状况。
  过去,袁伟时教授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今天,西安党校的胡教授,又加入了这个行列,指出了语文教科书中,《出师表》的内容不妥,不适合中学生学习。我想,这样的思考是有价值的,是应该提倡和鼓励的。
  不过,对胡教授因内容不妥,就要撤换《出师表》的建议,我却不能完全认同。这有以下理由:
  首先,教科书的选材内容问题,估计并不单是一篇《出师表》才有。内容有问题的篇章太多,要考察教科书的内容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出师表》并不一定是问题最严重的篇章。
  其次,内容有问题的文章能否列入中学教科书?我认为能,且应该列。真理并不是绝对的,人类思想发展史必然充满各种谬误,不必要把中学生和错误思想完全隔绝开来,那其实是在培养温室里的花朵呢。就以《出师表》这篇为例,就可以同时选入《止战疏》对照啊。或者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对比,自己思考。这比我们成人和老师向他们灌输所谓的正确思想要强得多。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让下一代的思维敏锐活跃,比灌输他们什么是正确思想重要得多。所有灌输的结果,不管是灌输错误思想还是灌输正确思想,都必然导致学生思维懒惰,思想僵化,行为古怪偏激,完全无法面对日新月异的复杂社会。让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独立思考就是素质教育,就是创新教育。
  再次,教科书选什么内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师怎么讲解这些内容。我印象中,老师都有本教学参考书的,大致是建议老师应该怎么讲教科书的。例如:应该要强调什么观点,灌输什么内容等等。我觉得,这很糟。我们首先要改革教学参考书的内容,或者干脆取消这些教学参考书。其实,老师怎么讲教科书,比教科书的选材更重要。就是你选了一篇内容毫无瑕疵的文章入教科书,也可能被糟糕的老师给完全讲反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应该改革教学中老师的那部分内容。
  最后,我认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以人性和科学为主。但不应把排斥人性和科学的篇章全部都剔除出教科书。因为兼收并包比只拥有一个正确思想更重要,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呢。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多彩的,而非单调的。
  很高兴又多了一位老教授出来关注教科书,也很遗憾,为什么总是由老教授出来关注教科书。中国几千年的专制统治,必定在国民的生活中,沉淀下来了大量的专制文化。这十分影响中国走向现代化,我们需要靠文化反思来清除这些专制文化余毒。我们有什么方法来清除呢?我想,一是对外开放,二是言论自由,三是教育改革。由此三条的现状看,基本是在慢慢改善。我们虽然不至于太悲观,却也不能太乐观。
  虽然胡教授拿掉《出师表》的建议,我不完全赞同,但却十分敬佩胡教授思想的敏锐活跃。也高度赞赏他勇于反思中国文化的果敢行动!另外,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看到中国教科书的严重问题。这其实就是在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本质的变化。这是好事,不是坏事。一个不能反思的社会是不可能前进的,一个不能反思的民族是不可能有光明前途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7 15:35 , Processed in 0.0853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