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铁芳:教育人文集刊编后语暨稿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4 09: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7-03-27 17:49:00, 刘铁芳, 2976, 31/3906,
     教育人文集刊第1、2辑已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现特向各位朋友继续征集有深度的思想性的教育文字. 告各位朋友,集刊主要需要两种文字,一种是思想性的专题研究的文字,一种是现场的\基于个人反思的文字.前者要求深度,后者要求朴实.最好不要夹在中间.谢谢大家。本约稿启事欢迎朋友们转贴! 另,因发行渠道问题,集刊出版周期会有所延长.每年不超过2辑.
           创办《教育人文集刊》,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目前终于得以如愿。集刊由我和华南师大刘良华教授、华东师大李政涛博士共同主持,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每年暂拟两期,根据来稿情况而定。现诚向各位朋友约稿。征稿启事如下:
教育人文集刊
编后语暨稿约

    致力教育人文建设,激扬教育人文情怀,是我们长期以来的梦想。200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系中设“教育人文”专辑,重在梳理“五四”以来的教育人文思想资源,已编辑、出版《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新教育的精神——追寻逝去的教育传统》,2006年6月建立“个人教育人文博客”(http://blog.cersp.com/80111.aspx)。《教育人文》集刊的编辑出版乃是我们进一步聚集教育人文薪火的努力。
    本集刊是侧重人文性、思想性与叙事性、生活性相结合的教育思想随笔与教育生活记实集刊,它致力于对诸种教育问题的踏实、细腻的言说与评论,以及真实教育生活的立体的记录,为思考教育问题和表达教育思想提供一种富于人文情怀、张扬理性精神的公共论丛。
    集刊力图从当下教育的现实问题以及时代精神出发,在幽微的视野中关注当代中国教育的细微问题,在绵密的言说中展现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人文机理。集刊将打破学科界限,汇集不同视域的学者、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对教育问题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对各自所经验的教育问题的思考与表达,力求从不同视角来展示我们对教育的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注,以扩大当代教育问题的言说空间的问题视野,培育我们对教育的幽微情怀。
    集刊坚持民间立场,力求亲切、可读,注重从真实教育生活出发,在内容上注重人文品位,在形式上坚持风格多样,学术性随笔、教育散文、生活叙事、对话访谈、日记等都可以采用,追求文风的朴实、活泼,尽可能在对教育生活一点一滴的细微关注中拓展教育人文的视角,为当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所有关心教育的人们提供一份实实在在的阅读资源。
    本集刊设有以下栏目:
    视点:每辑集中一个主题,对教育人文诸种问题的论述、演讲、随笔
    叙事:侧重现场记叙,讲述真实的教育生活故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品性;
    评论:主要以短评的形式发表对当前教育现象与问题的看法;
    记忆:主要讲述读书人的故事,以及过去、现在的学校生活故事,注重教育人生的幽微表达;
    人物:主要刊发关于不同年代的各级学校特色人物的随笔;
    民间语文:包括不同年代的教育(读书)日记、信件等民间记实材料。
    来稿请用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发至tiefangliu@hotmail.com,或[email=tiefangliu@163.]tiefangliu@163.com[/email] ,请注明“教育人文”,以Word文本格式传送。
    文章标题后须标明作者姓名和所在单位以及作者的通讯联系方式。
    注释用脚注,文后可附参考文献。
                      《教育人文集刊》编辑部
    欢迎大家写稿,并请各位朋友用尽量把握本集刊的文章要求,理论文章主要强调思想性、可读性,实践文章主要强调朴实性、典型性,原滋原味。因为集刊主要由个人负责,来稿如没有回信,说明文章不用,请原谅不能一一说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9 04:22 , Processed in 0.2222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