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象牙塔到试验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8 23:2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林溪:从象牙塔到试验田作者:刘铁芳
从象牙塔到试验田
-----参加刘铁芳首期“课堂教学研究
和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之所见所感

在我国,有一种现象非常普遍。
一方面,众多高校的教育学教授潜心在书斋里啃书本、做研究、带学生,不愿俯身亲近基础教育;另一方面,广大中小学教师埋头奋战在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按部就班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无暇去思考、去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高校教授和一线的实践者构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
可喜的是,有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弊端,开始了自觉走向另一阵营的努力。2011711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铁芳和他的教师团队,在湖南岳阳民院附小举办的“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就为两大阵营相互、有效地渗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主题指向明确
研修内容丰富
本次研修班请来了香港教育学院的李树英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杉教授,加上刘铁芳自己,可谓大江南北学院派的代表荟萃。
各位教授的讲授内容,围绕“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题,指向性非常明确。李树英用一天的时间,以“聚焦一课,超越一课”为题,为学员带来国际视野中的课研、教研,以及香港课堂的学习研究理论与实践,让学员领略了与他们所熟悉的教研大相径庭的有效、务实、科学的教研方式。第二天,李树英又用半天的时间,为学员讲授他主要研究的另一领域——教育现象学,启迪大家透过教育现象看本质,重寻因见多不怪而丧失的对某些生活的敏感性,重新获得教育生活的真实体验。
刘铁芳则旗帜鲜明地以“形式的突破与内涵的提升——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主题”为题。他肯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师自主权的扩展和创造性的激发,同时直言不讳的指出,基础教育课程之所以对教育现状改变不明显,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课堂教学的理念和学科本身的融合确实不够充分。我们课堂改革是游离于学科之上的一种夹空式的改动方法。我们试图以一种新的课程理论理念来引导课堂改革,而不是从学科本身的实际出发来提升。第二是对教师自身的基础或者教师自身的现状还是关注不够,整体上我们还是一种压迫性的、外在的改革,而忽视对教师内在需求、内在动力的关注。由此得来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没有达成一种累积性的发展。我们讲了很多理念,但是理念之间没有叠加,有些散乱,老师可能学到了很多概念,但是没有办法在自己的生命当中把它们整合起来,进行升华,变成自己的生命品质,形成一种不同的精神链条。正是这三大核心问题,导致我们的课改效率大大降低。
他提醒大家要在繁华的背后进行冷静的思考:课改之后,学生究竟改变了多少?教师的生命质量究竟提升了多少?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刘铁芳对许市中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君山区的乡村初级中学,短短几年成为三湘名校课堂中心发生了转移,给每个孩子以机会,让每个孩子有展示的空间,让我们看到农村孩子学习的潜力也是很大的。老师最重要的是充分给每个孩子提供平台,促进每个孩子的自主参与,激发他们的自信。”“学生同时是先生,学生可以当老师。老师也可以当学生,学生自身身份的多样性在这种多样化的课堂中体现得很充分。”学生表现出自信,开朗、快乐。做操时看到学生身上有乡村孩子的野趣,也有文明的味道。教师气质和学生气质的转变,老师在学校中更多的显现出从容的姿态。”
刘铁芳认为,许市中学在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突出和坚持了儿童立场,目前还需要从内涵上进一步去提升。
刘良华就《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进行行动研究和教育叙事写作。刘云杉做报告的题目为《教育者的情怀与教育研究的立场》。
为期四天的研修班,从早上8点半开始,到晚上9点结束,内容满满。

学员开始独立思考
专家了解学情尚欠充分
专家的每场报告后面,都安排了与学员的互动环节。根据学员们所提的问题,我们能发现很多学员不再迷信、盲从专家,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这部分表现活跃的教师,大都经常出没“1+1教育社区”、“教育在线”等知名教育网站,或者关注刘铁芳的博客,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已经成了他们的生命自觉。可以说,他们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比一般教师走得要远。除了他们,参加研修的一百多人中,还有相当多的人是通过此类活动,来完成某些知识和理念的初步启蒙。
正因为参加研修的学员之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研修的效果也大不相同。有人感到受益匪浅,能将专家之所讲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达成新的高度和深度;有人热血沸腾,至于回到课堂怎么做却茫然不知所措,专家的启迪犹如夜空里的星星,光芒闪烁却零散无序。
另外,讲课者对学情的研究不够充分,也多少影响了研修效果。
“李教授,您举的两个案例都是英语科目,学员却是各科都有,您讲来得心应手,学员却听得不甚明白,您这是否属于前测工作做得不够?”一学员利用李树英所讲的术语,来问他。
“刘云杉教授的水太深,我们太浅,她的水流不到我们这里。她的讲座让人发憷,我认真捕捉,好不容易听懂了只言片语,就很兴奋地跟旁边的同学解释,她们说,最好刘教授讲,你站在旁边翻译,我们就能懂了。”
“屏幕上都是中国字,没有一个不认识,可是,连缀成词语句子,就一个都不认识了。最后互动时,有人提出质疑,她说,我给北师大的研究生讲,他们读了很多书,他们的程度很好。”
因为提前离开,没有听到刘云杉教授的课,后来征询几个学员的意见,他们如是回答我。
刘铁芳说, 我们只能渐进的,一点点尝试着去改变,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做到最好,只能有所唤醒,有所触动。他所说的唤醒和触动,以两个群体为对象,一是唤醒和触动“象牙塔”里的专家,更多地研究基层的教育和教师;二是唤醒和触动一线的教师,脚踏实地时能够仰望星空。
                                          
教师培训的民间立场
   
体制内的官方培训已经很多,国培、省培、市培、县培以及校本培训,“我们为什么还要劳师动众,举办培训呢?”研修班开班仪式上,刘铁芳自问自答,“体制内的培训有很多优越性,一是有足够的政府支持,二是面广,三是可以持续进行。但体制内的培训以技术上的培训比较多,往往需要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先进行技术上的提升,要从根基上培育教育意识确实有些难。民间力量的介入可以适当弥补体制化培训中内涵的不足,提升培训的深度。
弥补体制化培训中内涵的不足,是刘铁芳组建“教师团队”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便是本文开头提到过的“促进两大阵营”的融合。这个“教师团队”是开放式的,开放式三重含义,一是立足湖南,向全国、甚至包括港澳台开放;二是由实践向理论、理论向实践的相互开放;三是以骨干和持续跟进的老师为主体,向更多的同道开放,这是开放的双重或多重含义。
刘铁芳介绍,“这个团队目前的立足点还是以骨干教师为主,和学校结合起来,做教师培训,将来会和校长培训结合起来。我们会尝试做持续性的培训,期待老师们持续跟进,希望他们带着问题进来,大家一起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就会慢慢形成,过上三五年,就能推出一批优秀教师。
对于刘教授的努力,J君心怀敬重,但教育学硕士毕业的他,却选择了“背离”:“ 教育学有点虚了,讲了五年课,越来越这样感觉。现在不太喜欢听刘铁芳教授和刘良华教授这样的课了,铁芳教授一直很排斥技术,其实魏书生的理念里有很多是考虑了学生的需求的。不要技术,光虚无缥缈的理念性的东西,有什么作用?务虚会带来好感觉,但只能哄学生,于实际没有多大好处。我们需要务实。”
有人选择背离,也有人选择追随,本期有学员在闭幕时说:“这是一次教育学者以民间立场介入基础教育教师研训活动的成功尝试。作为受惠于本次研修活动的一个‘老龄学员’,我郑重建议:明年暑期的第二届‘研修班’活动,从现在起就要进入筹备阶段,并由此建立起跨区域的‘刘铁芳教师合作团队’:
——建立跨区域的教师合作团队的必要性来自于‘两个需要’:一是一线中小学教师提升专业境界的需要,与异地、异学科同行交流的需要、检验自己的专业成长状态并获得同行认可与鼓励的需要;二是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学者传播其教育思想的需要,贴近实际教育工作者,不断获取研究课题和原生态信息的需要,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和谐联系,寻求研究合作伙伴的需要。
——这种合作的可能性在于:一是已有若干成功的先例,二是这种以民间立场介入的,由高校、学者主导的研修活动得到学术界相当高的认同,也得到一部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
追随也好,背离也罢,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找到更好的改变教育现状之道,这就够了。无论追随或者背离,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刘铁芳教师团队”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
刘铁芳补充几句: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是很难的。说我很排斥技术,几乎就是对我的莫大误解,完全脱离了基本语境。
    当然,我面对一线老师时,因为我不是每天都在研究教学技术,所以我不可能以技术为中心,只能突出我的特长。但这绝不意味着我排斥技术。对技术的关注肯定是不可或缺的,我所欲求的只是超越技术,引导技术,突出教育的价值,而不是停留在技术之中,把价值问题交给现成与流行。实际上我面向现实的关注视野已经在逐步思考如何更多贴近现实了。良华老师的课也绝不像J君所说。说“教育学有点虚了,讲了五年课,越来越这样感觉”,这要看你是在什么层面去领悟教育学,或者说领悟的是怎样的教育学。至少在我并不是这样。当然,我还是可以当面说服他,如果他有足够耐心的话,只是他现在已对我的课不再感兴趣,只是不知他听我上课的是什么时候。
    当然,每个人的关注立场有所不一,这才是正常的社会。不能指望每个人关注的都一致。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社会是作为整体而存在,不同声音、不同形式,但都追求自身的充分发展,才共同建构出所谓的和谐社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9 10:05 , Processed in 0.13179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