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民院附小二年级舒老师执教《丑小鸭》一课:实录及研讨//戴向红,周求知审帖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01:23:27 | 只看该作者
浅谈中小学语文中童话的衔接教学 


文/郑莎 
摘要:童话是儿童的天然精神食粮,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童话所具备的幻想、快乐等精神是它为儿童所钟爱的根本原因。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体裁,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儿童在阅读童话时,总会被里面那些神奇的任务、离奇的情节所吸引,他们喜欢童话,也喜欢上童话课。但在升入初中后,特别是当童话进入教育与课堂后,却时常为一些儿童所厌弃,这个是因为童话泯灭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这极大地反差,不得不让我们这些初中语文教师去反思,如何能够做到小学生进入初中后,依旧对童话保持着这份年轻的澎湃的心。  
关键词:小学童话
初中童话
童话教学
初中语文
衔接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它作为呵护儿童心灵的精神食粮,一方面以儿童容易接受的方式揭露现实生活,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人类的永恒的文化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它以隐喻象征的形式,透射出孩子的内心冲突与情结,使儿童在故事经历中获得心理的成长。一篇篇童话所蕴涵的永恒的人格力量宛若一座座瑰丽无比的宝藏,让人们的内心经受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洗礼或温暖感动。人生不能没有童话,孩子更不应该失去想象的翅膀。但是,当童话教学在进入一个过渡阶段时,就失去了它应该有的作用,它只是成为了语文课程中的一道靓丽的却无人关注的尴尬风景。  
一:童话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童话是一种从童话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具有神奇行、幻想性、叙事性及儿童性等特性。表达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气、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为其精神本质。因此,童话深受儿童喜爱,也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如第九套全国通用教科书就将童话作品安排在小学中的篇目多大十几篇,可见童话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常见性。七年级是小学和初中的过渡年级,在七年级上学期偏后的单元设置了儿童文学单元,这不仅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需求,而且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写的连续性。因此七年级的童话教学作为学生“最后的童话大餐”,初中童话教学的层次应当在小学童话教学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有人认为,童话是符合儿童心理的一种文学体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初中生已经不再存在儿童的那种天真烂漫,有的是成年人的思想,其实不然。  
首先,童话利用象征性的手法解决学生内心的冲突。中学生正面临着人生的重要关口,他们开始独立的思考和审视着眼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各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困扰着他们。他们渴望能够解开心中的困惑和矛盾,但年龄的特点又使他们排斥束缚,不轻信权威。因此,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深入他们内心深处,缓解矛盾和冲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灰姑娘》中,灰姑娘的生活变得漆黑而没有前途,这是一种黑暗的、混沌的状态。这种生活中的所有一切都应该得到改变。支撑她的力量就是对母亲的爱,那个内心善良的母亲形象是很生动的,使灰姑娘相信母亲一定会帮助它。然后通过鸽子、小榛树等母亲的信物传达了母女之间的爱,使得她依靠着内心的善良和虔诚的爱获得了幸福。这部作品中表现了“爱”的主题,而对于这一代周围充斥着爱的人来说,如何去面对爱,如何去辨别爱,如何去释放爱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们对于爱的麻木,对爱的误解,表达爱的吝啬,不妨借用童话这颗爱的种子,洒向他们的心间,让爱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慢慢长大。  
其次,童话可以用转移感情的作用让孩子进行自我释放。当代中学的课业负担非常重,他们一方面压抑,一方面困惑,而且他们的行为常常受到限制,情感和愿望常常得不到有效的满足。积压在体内的愤怒、恐惧、悲伤等如长期得不到宣泄,是极不利于身体健康和人格的完善的。童话作为儿童的文学体裁,它的幻想、快乐、游戏等特点对于初中生的情感宣泄与释放具有很好的作用。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被万千学生追捧,扫帚可以当做飞行器,随便的念个咒语,魔法棒一挥就让时间停留等等,就是因为它延伸了儿童生活的世界,给他们单调枯燥的生活添加了五彩斑斓的色彩,使得儿童在幻想中达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弥补了现实生活的不足。童话可以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自我的世界。  

二:分析目前初中语文童话在衔接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的童话教材比较简短,儿童的心智也比较幼稚,他们喜欢童话,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语言,学生的表演等方式,很容易调动学生的趣味性与积极性,基本上能收到老师预期的效果。但是很多初中生提到童话的学习,只是耸一耸肩,冷笑一声,甚至更有人提到了恶心等字眼。原因何在?估计还是处在教师身上。  

在初中阶段,机械化的讲解导致童话文学性的缺失。走入课堂的童话更多的被当做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语言教育的工具。教师一方面只关注作品传递了哪些知识,讲了哪些道理,带来了哪些教益,有较多的道德训诫和实用性解释;另一方面忽视从情感与审美体验的角度进行引导,没有将作品的情感基调和形式美的因素作为识别对象,把形美意美、音美的文章变成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把童话的诗意、幻想、快乐、游戏等特性完全置之不顾,实际上这些忽视童话审美特征的做法,背离了童话的本体功能。  
其次,单一的解读方式影响着童话的内在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看待事物的观点在改变,对于童话的态度也应该随之改变。传统价值观指导下对于童话的解读已经不再适合时代的变化,时代正在赋予童话以新的内涵。但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种毫无针对性而言的“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传统教学的视界中失去了因学生差异的存在而呈现的本真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第三,在初中语文童话教学中还存在轻视童话文学的现象。在现在许多人的观点中,童话是在幼儿园中阿姨讲给小朋友的故事,内容简单情节单一。童话是小学课本中的故事性歌谣,难登文学的大雅之堂。这种对于童话简单化的理解,直接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童话的忽视和排斥。  
要使童话真正在初中学生中产生作用,我们首先要恢复童话的文学性。我们要遵照他们的心理去解读童话的内容。正如周邦道所说“有文学的趣味之材料才能引起儿童读书之兴趣”。童话固然幼稚,但幼得正常,稚得可爱,它不会把纯朴的孩子们教得越发简单、幼稚,反倒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把善良、智慧、勇敢的种子,播撒到孩童的心灵中。可以说童话对人的意义不在于简单的情节和幼稚的内容,而在于那日久弥新的人生的智慧。因此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童话对于学生的作用。  
三:童话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小学中对童话的重视以及小学生对童话的热爱就必须让我们去思索童话在初中的出路。童话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真正的价值,必须转变其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带领学生们畅游于童话之美;打破成人价值观念的舒服,敞开多角度阅读童话的大门;以对话的方式搭建学生与文本的桥梁,使学生能够真正走入童话世界,我有一下几点看法:  
首先,进行童话教学,必须突出“幻想和想象”的特点。  
童话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幻想。想象力是小学生思维世界里最鲜活的能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想象力在小学生的世界里,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童话时,总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幻想,他们充分利用这个主阵地,地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到了初中,机械化的讲解导致了童话这种文学体裁没落。所以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儿童展开想象,活化语言文字背后的画面,从而真切的感受人物形象。具体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细读文本,或糅合字词教学,或结合口角交际,引导孩子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运用了角色扮演,对话交流的方法,激发孩子想象。“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个时候的皇上在干什么,他穿衣服的形态是怎么样的。“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这两个骗子在装扮,说话,动作等各方面有什么特点。“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这个时候皇帝在想些什么,王公大臣在想什么,骗子又在想什么。这样的话,愚蠢的皇帝和大臣,狡猾的骗子的形象就更加丰富了,而且也调动起了学生的想象力,对深入学习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运用多种综合艺术形式,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当前艺术教育提倡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使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影视等相互联通,达到共生互生,以形成更高级的艺术通感和生成性智慧:强调艺术与个人成长环境(生活、情感、文化<历史>、科学)的联通,以发展艺术能力,尤其是即兴创造能力:致力于帮助儿童打通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之间的通道,以使儿童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感知与体验艺术:同时还关注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各环节之间的联通。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围绕童话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同样适合此理念与策略。童话活动应该加强与儿童生活的联系,结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促使儿童能够有多感官参与,以加深儿童对童话之美的深刻体验,培养儿童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第三,借助朗读和复述,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扇窗,朗读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语感。情深语美的童话,通过学生的齐读、分组读、自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书中入情入境,感受语言的精妙,领会汉语的音韵美,理解用词的准确,品味童话的意境,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童儿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醇其音的最佳境界。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童话语言口语化,故事内容儿童化,读来朗朗上口,极富童趣,因此小学教学中非常看重这一点。进入初中之后,花在朗读上的比重越来越少,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人物的深入分析。例如在教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我安排学生进行了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为童话配音朗读,自由读,个别读等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更好的帮助学生品味并实践童话语言的情感美和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童话的语言浅显易懂,口语化。故事结构具有重复的特征。因此在学完课文后,可以适当多鼓励孩子复述课文。在复述中,既强化语言,训练能力,有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复述可以直接复述,也可以转述,比如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里,既可以让学生从盲孩子这个角度进行复述,也可以从影子,萤火虫等角度出发,后者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以故事中人物的身份讲述,孩子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经历人物的心路历程,这样,既训练了复述能力,语言的转化能里,加深了对故事的记忆,同时又是对人物形象的重新演绎,以及对故事主题的同化。  
第四,运用改编和创作,开拓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在听或读的基础上,儿童有了对童话强烈的表现欲望,想把自己的理解、创意毫无顾忌地讲给老师和同学听,老师对于儿童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一定不要随意否定,而是要鼓励儿童畅所欲言。在课堂上可以将原来的故事情节、人物改写,编成一个相关而不同的故事,如“乌龟和兔子又进行了第二次赛跑,你估计这次谁会是冠军呢?”《皇帝的新装》里的两个骗子再次来到这个国家,再次向皇帝行骗,这个时候的皇帝会怎么做呢?学生根据自己对于童话主题的理解,续写出不同的的故事。但无论情节发展怎么样,这都体现了学生对于童话的理解,我们也可根据童话的其他线索情儿童做童话创作,做童话作文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级教师余映潮在阅读课中常设计一个“创作室”的板块,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在指导儿童创编童话时,可以让儿童编出一句或一个段落,也可以视儿童的能力鼓励他们编出完整的童话故事。鼓励儿童续编、改编或创编,这样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使他们真正进入到童话的世界中来。  
第五,运用游戏很表演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童话这种文学题材极富儿童情趣和幻想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活泼,与其他体裁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学的方式应发挥童话的特殊优势。表演作为童话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全班学生的参与性,让“表现自我”不再是好学生的专利,为每一位学生营造了表现自我的宽松的心理氛围,再加上班级教室桌椅的适时摆放、布置等等,也为表演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了宽松的物理环境。在这样宽松的情境中进行童话表演,不但能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了生动的语言训练;而且在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儿童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  
第六,运用情景渲染的方法,,帮助学生进入童话。  
童话世界是纯美的,能否进入这个美丽世界,是影响儿童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因素。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儿童进入童话境界的方法很多。  
1、趣味引导。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只有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出儿童潜在的学习动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活动中,学生对童话本身有没有兴趣,将直接影响着活动质量。在导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多角度的感受童话的内容。  
2、诗性语言。  
要使童话活动具有丰富的情感因子,进入审美境界,教师应该尽量使用饱含感情的、栩栩如生的优美诗化的语言,教师极富幻想性的语言,生动的口气,能够营造出鲜活的形象与场景,渲染出一种特定的心理氛围,把儿童带入一种虚实相生,如幻似真的童话世界,在这种至真、至善、至美的语言熏陶下,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语言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3、灵活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童话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反馈,每一组,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色,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多予肯定。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对童话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在老师的肯定中提高自信心,这样学生才会乐于读书,也会爱上读书,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童话教学是小学阶段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对于初中也同样重要,我们要重视童话教学对于学生人格的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只是简单的说说我对童话教学的一些思考,我想大家在自己的探索中定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路,这样才能促进初中童话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周邦道:儿童的文学之研究,中国儿童文学大系,希望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1:周邦道:儿童的文学之研究,中国儿童文学大系,希望出版社,1988年版  
2:【英】罗琳著,苏农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鲁兵:教育儿童的文学,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版  
4《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王泉根著: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5: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李红叶,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版,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01:24:2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安徒生的童話
--林慶揚<安徒生科學童話的魅力>
http://www.lib.thu.edu.tw/newsletter/27-200312/lib27-5-2.htm
讀後進修部中文系 林易珊
       安徒生的童話,一直在每個人的心中存在著重要地位,尤其是童年時期,每個人也一定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我自己也是這樣成長的。小時候最愛讀安徒生童話,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小人魚」。此篇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的安徒生童話,還記得看完之後,哭了好幾次,實在太感人了,後來也陸續看了「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等等,我也都捐獻了不不的淚水,我想,這就是安徒生童話能夠引起大眾喜愛的原因吧!當我第一次看到林慶揚<安徒生科學童話的魅力> (見《莆田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的題目時,不禁驚訝了一會兒,大概許多人也會和我一樣吧!訝異讀遍許多安徒生的作品,卻都不熟知他的科學童話,此篇論文所提到的科學童話,也一點印象都沒有,因此,在吃驚之餘,就決定詳讀該篇論文,佐以韋葦<對安徒生及其童話的再認識(上)(下)>(《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4卷第1期及第2期,2002年3月、6月),李紅葉<論安徒生童話「兒童精神」的流變>(《婁底師專學報》第1期,2002年1月)所述,以重新認識安徒生的童話。
       安徒生的童話,是最普及的,因為它被譯成一百五十種不同國家的語言,上及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沒有人不知道,也沒有人沒讀過。在他一生中創作出一百多篇的童話,甚至於在最顛峰的時期,還可以一年創作一篇,其實力令人嘆為觀止。然而他創造出的童話,可分成幾種型態,初期是取材於民間傳說,他喜歡聽鄰居說故事,藉此來引申出他的童話,如「白雪皇后」。這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會被兒童所接受的原因,因為那些故事或許也是兒童們所熟知的,這類型的作品,本身也具有吸引兒童去閱讀和娛樂的作用。此外他不僅取材於自己的國家,更嘗試去利用不同國家的民族意識來寫,像「國王的新衣」就是從西班牙曼紐埃爾的書中的其中一篇,重新再創作出來的。
       爾後他的創作就開始傾向於有關現實生活,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描寫中世紀的貧富差距的現象,雖然結局是悲慘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小女孩面帶微笑和奶奶一同通往天國,這也是一種幸福呀!也可看出宗教意識也融入其中了。安徒生的作品,是在任何的環境中都能寫成,如:一幅畫、傢俱、襯衫領子、皮球……等等,皆能引出他的創作思緒。然而安徒生傳播最廣的作品「醜小鴨」,是他最真實的呈現,從他寫醜小鴨因為一生下來就長得醜而被譏笑,一直到牠歷經排斥、失敗,最後終於找到屬於牠的一片天空,蛻變成天鵝,象徵安徒生自小出生於貧困家庭,經過無數的努力、挫折,也終於找尋到他的人生方向--著名童話作家,也因為這樣,大部份的人都認為「醜小鴨」就是安徒生本人。此外,說到他的作品生活化,就要談到其寫童話利用的文字語言,他喜愛用有生命的語言來表達,使作品內容活潑、豐富化,讀起來不至於枯燥乏味,也最能為兒童所接受。他喜歡說讀自己的作品給孩子們聽,想必是在那樣的環境下,無形中自己也成為一個「大小孩」了!也因此他所運用的語言是按照兒童說話的方式去寫的。然而他的寫作筆法富有風趣的意味,展現出他自己獨樹一格的幽默藝術。因此將現實生活納入作品,再加以幽默風趣的手法來寫作,就成為耐人尋味,令人百讀不厭的曠世鉅作。
       值得一提的是,安徒生童話具有科學精神的一面,雖然這方面注意的人不多,而他類似這樣的作品也不多,但其精神卻是可貴的。他的童話收入了科學,在其中介紹了許多自然現象及科學知識,教導小朋友認識一年中的四季、動物及海底世界……等等。雖然他崇尚浪漫主義,但他也熱愛科學,著重人道精神。此外他的生物知識也非常豐富,將這些知識納入其作品中,藉此傳遞給小朋友,這樣不僅達到教育效果,更增添娛樂色彩。然而安徒生的童話,他自己曾表明過,不只是寫給小孩看的,也是寫給大人看的,所以他也會為大人們寫點東西,讓他們去思考,可見他的目的是要教育大人及小孩的。也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不時的出現較成人化的語言文字,這也是他被人批評的原因。
       安徒生的作品,最主要的是在倡導「遊戲精神」,讓孩子們在他的童話中嬉戲,不給予壓力,就能使他們學習到許多事情,教導他們分辨是非善惡,走向正途。他也深知兒童心理,寫出的童話皆具有「兒童精神」,懂得小孩們的想像,一點一滴地刻劃出他們心目中的形象,將許許多的人事物活生生地表達出來,呈現在眼前的每一句,每一事物,都像是生活中的一部份,讓讀者跌入他無止盡的想像空間,引發兒童的想像力。總而言之,安徒生對兒童文學的貢獻是相當深遠的,從古至今每個人都曾從他的童話世界中成長,我也是其中的受惠者之一。由於自己本身對兒童文學也有興趣,以後要以他為學習的對象,努力充實自己,創作出好的文章。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19:55:46 | 只看该作者
====管季超近日读到〈小学教学〉杂志上两篇〈丑小鸭〉教学实录,推荐给老师们:

1,2010年7/8期合刊语文版42页江苏泗洪县实小项飞老师文〈心存梦想/不怕磨难〉。


2,2011年7/8期合刊语文版53页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教研室闫晓枫老师文〈走近-走进,感受-感动〉。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4:05:17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net/thread-50205-1-1.html

==岳阳卢望军原创短文。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01:15:22 | 只看该作者
不读童话的人生是匮乏的人生 作者:阿啃1919
来源: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6063&PostID=38338460

      我喜欢读童话,越是人近中年,越觉得童话的好。比如,社会的风尚多数时候很功利,人越长大,沾染的世俗之气就越来越多,这个时候,童话会还给我们明净的世界,提供心灵的栖息港湾,让我们在忙碌或者琐碎之中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灵。那些经典的童话之所以是经典,在于这些童话常读常新。在不同年龄阶段,我们读到的东西会很不一样。因为人自身的阅历更加丰富,思考也更趋于完善,从而人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也会跟以前不一样。所以成年人读童话,那就说明我们对这个世界还充满善意,仍是相信奇迹会发生。于是我们看上去像大人,但都保有一颗孩童的心。这是多么棒的一件事。
  尤其是那些不朽的童话,我们年幼时读过,成年时再读,真会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所以无论是童年、少年还是青年,都不应该将时间花在读那些无聊的书上,因为人的生命短暂,而好书又那么多,如果不把有限的时间花在经典上,简直就是浪费生命。在小说《挪威的森林》里,村上春树虚构了一位名叫永泽的大学生,永泽酷爱读书,但他有一个原则,即出版50年之内的作品不读,因为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书籍很难被确认为真正的经典。
  所以我很感激我是在30岁之后才读到《小王子》的,这个时候,离圣埃克絮佩里写出这个童话,已经70多年了。尽管我也曾想,要是能在13、4岁时就第一次读到这本书就好了。因为人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在合适的时候,读到合适的书籍。但我仍是感激,因为30岁之后读的好处在于,我能比13、4岁时更懂得《小王子》这个童话。于是心灵开了窍,突然明白了很多以前细微的道理,就像一些细枝末节,本来堆在心里面不曾清理,现在一下子贯通了,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情感的纹理和枝脉。比如很多人喜欢狐狸说的“驯服”这个词语,因为喜欢一个人,从而这个人所有的一切,就都会喜欢。因为喜欢小王子,所以也会喜欢橙黄色,于是也会喜欢麦田的颜色。因为知道喜欢的人即将来到,那么那种等待就会焦急而充满甜蜜。那只狐狸,是童话中的一个智者,他教给小王子的,也正是教给我的。我不知道,若在匮乏的童年读到此书,我的人生将会有什么不同。所以,读过《小王子》之后,我就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读过《小王子》的,一类是不曾读过《小王子》的。就像圣埃克絮佩里在文中说的,他跟成年人交往,先给他们看那幅蟒蛇吞吃大象的画,如果成年人说这是一顶帽子,那么,基本就可以断定,这个人你应该跟他谈股票,或者楼市。
  我在30岁之后还感激另一本叫做《夏洛的网》的童话。起先是在网上读的,一个叫肖毛的网友的译本,后来买到了上海译文社任溶溶的译本。后来,我又看到了《夏洛的网》的电影,非常好的一个动画片,我都不知道美国人是怎么拍出来的。这个电影成为和《放牛班的春天》一样的,给学生们必看的电影。在网上追看肖毛的译文时,我经常被故事里的友谊和承诺所打动。现在再来看,我认定这是一个关于奇迹的童话。这样的故事,就像电影《阿甘正传》一样,讲述的是平凡人物的奇迹。只要你相信并付出努力,你必实现。所以我若要写这个《夏洛的网》的书评,题目会叫做“你必得相信这个世界的奇迹”。如果世界没有奇迹,那会多么可悲!我知道自己一直是个不切实际的人,现在人近中年,按理说应该现实一点吧,但我的不切实际与日俱增。既然如此,那也罢了,就让我一直不切实际下去吧。
  一般而言,一只春猪的命运,无非在春天出生,被饲养,然后在圣诞节来临之际被屠宰,做成培根,装点节日气氛。然而威尔伯,却成功摆脱了这种命运,创造了奇迹,成为第一头作为州吉祥物而广受瞩目的猪。这个奇迹是威尔伯和夏洛等朋友们共同完成的,其中蜘蛛夏洛的坚持自然最为重要。但关键在于,为什么夏洛可以这样无私地帮他?因为在整个牲畜栏中,只有威尔伯给予了夏洛真正的友谊,尊重和爱。威尔伯是牲畜栏里第一个确认夏洛价值的人。这是因为威尔伯的善良,他看到世界是美好的,所以所有的动物都是美好的,他由衷地称赞夏洛的工作。友谊建立在互相的信任之上,这种信任,正是我们温情的源泉和持续的能量。因为威尔伯和夏洛的努力,这个牲畜栏成了最为闪耀着善良温暖之光的牲畜栏。所以有人说,天堂与地狱,仅在于你自己的一念之间。
  这个关于奇迹的故事,总让我想起另一个美国故事,《海鸥乔纳森》。我读到《海鸥乔纳森》,比上面两个故事还要迟,是在我读到崔卫平老师的《要多少好东西才能造就一个人》一文之后。崔卫平的文章让我下定决心去找这本书来读。整个阅读过程仅持续了一个小时,因为篇幅不长,但给我的教益,却一直延续至今,也许还会继续延续下去。乔纳森也不甘于自己的命运。海鸥么,多数海鸥的一生,无非是跟在渔船后面,找些人类丢弃的死鱼烂虾填饱肚子,然后在岩石上打盹,千万年来莫不如此,将来也如此。可是有一只叫乔纳森的海鸥,却不停地练习飞翔,他想要像老鹰那样飞翔。他不但要忍受自身程度的限制,还要遭受整个种群的不解和嘲笑。但最后,他做到了。这是又一个关于奇迹的故事。
  还有一本书,也许不是童话,但至少我将之当作童话在读,就是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但这是一本反童话的童话。自由飞翔诚然很美好,但有的时候,籍着自由飞翔的口号,却可能造成匍匐和奴役。动物庄园的革命,赶走了人类庄园主,而新的统治者,却以平等的名义,发明了新的不平等。所以,奇迹的反面,可能就是噩梦。噩梦是美好奇迹的反向延伸。而我们的阅读,当然要看到世界的美好与善意,同时也应该警惕,良好的愿望也会造成致命的后果,因而,程序的正义,才会得到公众普遍的关注。与《动物庄园》相似,德国拍过一个叫做《浪潮》的电影,有一个影评的标题为:从自由到奴役,仅需要五天。正因为梦想与奇迹是脆弱的,才需要我们尽力呵护;同时我们仍是相信奇迹,因而我们终认为这个世界会好的。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1:20:10 | 只看该作者

目   录
第1节:前言
第2节:人格的形成
第3节:狼来了
第4节:兵不厌诈
第5节:说谎的冲动
第6节:恶作剧的快感
第7节:俄狄普斯情结
第8节:恋母憎父情结
第9节:各种心理现象
第10节:长中受到障碍
第11节:正常人格发育
第13节:血肉交织关系
第14节:人口再生产
第15节:婚外犯规行为
第16节:纯粹生物性
第17节:心中的矛盾冲突
第18节:对母亲的依恋
第19节:主体内在矛盾
第20节:自然界的幻想物
第21节:人生各种问题
第22节:孙悟空情结
第23节:伟大的奖赏
第24节:男人的一生
第25节:道义感的基础
第26节:儿子的权利
第27节:木法沙情结
第28节:贾宝玉情结
第29节:母亲的庇护
第30节:正统的叛逆者
第31节:托尔斯泰情结
第32节:精神上解脱
第33节:护花神情结
第34节:叛逆人格
第35节:反潮流英雄
第36节:叛逆性学说
第37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第38节:行为态度的差异
第39节:小金鱼情结
第40节:恋母憎父情结
第41节:成长健全人格
第42节:爱抚的幸福
第43节:白雪公主
第44节:不会真正长大
第45节:心中的美梦
第46节:灰姑娘情结
第47节:小女孩情结
第48节:海的女儿情结
第49节:小人鱼情结
第50节:本质上是虚伪的
第51节:人生与追求
第52节:丑小鸭情结
第53节:成功的象征
第54节:造成小孩自卑
第55节:思嘉丽情结
第56节:自我中心主义
第57节:破坏一切禁忌
第58节:卓有成效的征服
第59节:冲动被压抑着
第60节:后记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0:05:38 | 只看该作者
还童话一片天地——记苏州文萃小学语文组“童话教学”主题教研活动
来源: 文萃小学

2012-11-6
10月30日上午,文萃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围绕 “如何进行童话教学”这一主题展开。本次教研的课型是低年级的童话教学。  
首先,各位语文教师观摩了由王丽老师执教的《狐狸和乌鸦》。课后,各位老师分别对本次课堂进行精心的点评。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节灵动的、生成的、有意义的课堂。整堂课情境自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紧扣对话,读出童话内涵,王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把握狐狸和乌鸦特点的基础上,王老师着重围绕狐狸和乌鸦的三次对话,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深入探讨,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形成见解。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走入文本,并调动学生情感的积极参与。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还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延伸课文,设计了改编故事。这样的教学,既有效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时空,也充分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随后,结合王丽老师的课堂,大家围绕“童话教学”这一教研主题各抒己见:王丽老师认为“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中国孩子所缺乏的,这也是童话教学的首要目标。童话教学应该以“不要去束缚孩子,尽量鼓励孩子去创新”为前提,从而让孩子走近童话,把握文本内涵。马娟老师则强调:童话教学要体现童话的感觉,突出童话的“生活味”,让学生自主体悟童话的教育意义。紧接着,张晓华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进行童话教学”这一问题进行解读,归纳总结出童话教学的“三教”、“一情趣”和“一创编”:一教品味,二教表达,三教方法。一“情趣”,即注重情境渲染,教出童话趣味;一“创编”,即发挥想象,在想象中编故事,让孩子体会童话的趣味。最后,王平老师从她阅读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童话教学课例《青蛙看海》《蜗牛的奖杯》《猴子种果树》总结出“童话教学要简洁”。她主要讲了三个要点:童话教学如何设置特色词串的复习,变得简约而有法;如何让语言文字的训练,变得简约而丰满;如何品味朗读的方法,变得简约而有趣。  
日近晌午,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各位语文老师受益匪浅。对童话教学的不断思考和探索,是时代对小语工作者的召唤,更是新课程标准下小语教学的发展需求。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必能还童话教学一片新天地。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6:35:22 | 只看该作者
影响孩子一生的童话读物怎样的才算好?【转发】

详见2012年11月23日《杭州日报》B6版

      从孩子有认知能力开始,家长都会给孩子讲讲童话故事。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到《哈利·波特》,童话故事伴随着每一代孩子成长。同时,童话也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怎样更好地教孩子读懂童话,成了老师们的新命题。
  日前,一场民间学术沙龙在安吉路实验学校“名师慧所”举行,多位语文名师参与了这场关于童话的讨论。讨论内容,不仅对老师教好童话有帮助,对家长给孩子选读物也很有启发。
  有的孩子身上好像缺了什么
  读童话能让孩子更像个孩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说:“让低龄的孩子不读童话,而去啃名著,就相当于禁止孩子吃糖,而逼他抽雪茄一样。”读童话很重要,但有多重要?
  天长小学副校长蒋军晶认为,童话吻合儿童阅读心理,而且人物形象鲜明,如公主、国王、王子这样的形象很受孩子关注和喜爱。著名特级教师张祖庆觉得,就像爱美之心一样,征服欲也是人类本能之一,童话故事常常能满足这样的本能渴望。同时,现实生活总是有各种限制,童话世界满足了孩子渴望自由的心理。
  独立教育人、“越读馆”创办者郭初阳则提到,童话最大的作用还是让孩子在适合的年龄养成阅读习惯。“一个人在儿童时期读一些适合的读物,从而养成阅读、写作、思考等习惯,这让他的人生更美好。”
  参与沙龙的一位语文骨干教师讲述了她身边的真实事例:有家长从小安排孩子学习古诗词、读名著,进入小学后,老师发现这个孩子虽然成绩不错,但身上却没有同龄人应该有的活泼,甚至可以说过于理性。由于思想比较成熟,在很多问题上,孩子还会和老师对着干。“倒不是说学古诗词不好,只是总觉得孩子身上少了点什么。”
  “童话中有不少灵性放飞的东西。”长寿桥小学副校长曹爱卫谈到,童话中的文字原本是抽象的,孩子在读童话的过程中,会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自我塑造,从而增强了创造力。沙龙召集人、安吉路实验学校刘发建老师也说,童话中常常蕴涵着最基本的情感和人性,是属于孩子最本真的东西,再通过符合儿童认知和情趣的语言传递出来,所以读童话能“让孩子像个孩子”。

  有的百听不厌,有的索然无味
  什么样的童话才算是好童话?
  《白雪公主》、《丑小鸭》这样的童话很受孩子欢迎。而有些童话中的章节,比如巫婆做坏事或者涉及杀戮的内容,孩子们非常抵触。还有些童话,特别是创作型的新童话,孩子一看就说是假的,不愿意再读下去。
  “并不是所有童话都是美好的,也有残忍的内容。”郭初阳认为,童话是分层次的,适合不同年龄的孩子。蒋军晶提出,年龄较小的孩子应该读一些结局美好的童话,尽量避免带有凶杀血腥的内容,保护好幼小的心灵。刘发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孩子读不同层次的童话,“好的童话不仅孩子喜欢读,大人一样喜欢。同一个童话,小时候读和长大了读,会读出不同内涵。”
  怎样的童话才算好童话?
  张祖庆认为,现在有不少新创作的童话被道德绑架了,看童话开头就知道想表达什么,这让故事扁平化,说教味太浓,孩子没有反复阅读的兴趣。“好的童话应该能体现出真实的人性和情感。”张祖庆甚至这样说:好的童话,就是你明知是假的,依然能进入故事中,依然能相信童话所传递的信息,并认同和接受童话中的价值观。
  郭初阳的观点是,好的童话应该是圆结构的,常读常新。他以经典童话《灰姑娘》和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说《项链》为例,“你会发现,两个故事结构是一致的。”比如,灰姑娘和马蒂尔德的生活困苦;仙女的施法和朋友的项链;施法后的灰姑娘得到了王子青睐,戴项链的马蒂尔德得到了部长关注;灰姑娘落下水晶鞋和马蒂尔德遗失项链……很多关键元素如此相似。“人物的性格可以是单一的,但是情节和元素应该是丰富的。”(本站编辑 唐佩摘编)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内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外来影响的系统研究是整个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领域。《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正是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初创期(1917年至1927年)的外来影响进行研究的著作,选取安徒生童话为探究的切入点与突破口,重点探讨现代儿童文学初创时期安徒生童话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建设所产生的深广而具体的影响。《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论题独特新颖,具有突出的学术创新性与学术补白价值。《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运用丰富翔实的材料,在分析研究中注意发掘与运用有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资料,以史实材料为据,通过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按专题方式,从儿童观、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三个方面,系统深入地客观呈现了安徒生童话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重要影响,清晰地揭示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初创期的发展历程与历史逻辑,从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深入地研究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来自外来文化的影响问题。这是《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核心部分。此外,《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还单辟一章拓展研究,从宏观角度考察外国儿童文学对初创期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当下影响力,力求作出一种整体视角的透视。

作者简介
  王蕾,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任职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系亚洲儿童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主要致力于文学教育、儿童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关系新论》、《图画书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等多项社科研究项目,组织并参加多项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2005年策划并主持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中国地区纪念活动之一的大型学术交流会“安徒生童话的当代价值: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6年以学术发言人身份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第30届世界大会:参与组织”2006中国一新西兰儿童文学交流会”等。参与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儿童文学教程》与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儿童文学专业重点教材《儿童文学教程》等,并著有《怎样和孩子谈敏感问题》、《破译“非法智慧”》、《木偶奇遇记》(译著)等。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专题研究
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观
第一节 中国现代儿童观的世界背景/26
第二节 中国现代儿童观发展之路/34
第三节安徒生童话:中国现代儿童观的具象化/54
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理论的构建
第一节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初步探讨/73
第二节 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理论建构言说资源的安徒生童话/93
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创作实践
第一节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童话创作的初步实践/128
第二节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童话创作借鉴范本的安徒生童话/147

拓展研究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初创期的外来影响
第一节 初创期儿童文学在思想内容上所受到的外来影响/182
第二节 初创期儿童文学在文体形式上所受到的外来影响/192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外来影响/205

附录1
晚清至20世纪20年代安徒生童话译介情况一览表/211
附录2
晚清至20世纪20年代外国儿童文学译介情况一览表/217
参考文献/229
后记/240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11:04:35 | 只看该作者
儿童文学博士以课说法:童话课可以这样上

作者:黄耀红

  本网讯( 记者黄耀红) “怎么评价《巨人的花园》里的‘巨人’?”“他很自私。”孩子们异口同声。“你们是不是都觉得‘巨人’很自私?”“对!”孩子们的声音更加响亮。“呵呵,那我想问问大家,巨人的花园是不是‘巨人’家的?”“是的!”“那好,我们都不喜欢自私。现在假设,假设哪一天,有一个乞丐站在你家门口,说外面挺冷的,想到你们家住几天,你会答应吗?又假定,有一群陌生人敲开你家的门,说想到你们家住几天,,你会同意他们的要求吗?“不答应!”“答应!”“不同意!”“同意”……“那你们可不能像‘巨人’一样自私哦?”“各有各的看法。那好,大家分小组讨论:什么才叫自私?什么不叫自私?好吗?”每个孩子都抢着发表观点,教室里随处都在响起争论与辩驳的童声。
  ——如此别开生面的童话教学课,出现在株洲市天区白鹤小学,时间是2012年12月21日上午。任教者何?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编辑、新阅读研究所执行所长、儿童文学博士王林先生。
  应株洲市班级读书会课型展示和湖湘教师读书征文颁奖典礼活动的邀请,王林博士给来自湖南各地的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他深度践行自己儿童文学教学主张和儿童阅读推广理念的童话教学示范课《巨人的花园》。
  王林博士,集儿童文学研究、教学、教材编辑和儿童阅读推广于一身,这些年来,他审思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之普遍问题,怀着对儿童成长的深切关怀,以行走民间、躬耕田野、探问学理多重姿势且思且行。他说,他所构建的小学课堂里,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参与过程,体验过程,过程充分展开了,教学的价值就在这里。
  记者惊喜地看到,当孩子们对“自私”的话题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王博士蹲在各小组的孩子中间,然而,博士并没有让大家展开辩论。在他看来,发表观点的过程很重要,这种道德命题争论,谁都说服不了谁,不在乎得出什么一致结论。
  谈到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王林博士痛感课文分析的琐碎与无用,没有思维的深度,也缺乏对文学的理解力,缺乏将儿童阅读引向课外的视野,缺乏整本童书导读的研讨。在今天《巨人的花园》这堂课上,王博士先读一篇名为《花园》的童话,然后,他出示大量奇怪的脚踏车,让孩子们分别猜猜是谁的脚踏车。具体到文本教学过程,他一改传统教学,摒弃所有的分析,只抓住童话故事最大的一个特点,理解故事里的“不可思议”。孩子们纷纷找出最“不可思议”的地方。然后,孩子分组阅读8-9则不同的童话,分别在组内交流哪些地方是“不可思议”的,不同的孩子可以选择读不同难度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博士再将孩子的视线引向世界一流的儿童作品,如《疯狂星期二》等奇妙的构思。
  童话本是孩子的最爱,童书更是童年的阳光。王林博士以自己的课堂说话,童话课可以这样上,儿童阅读可以这样做。用不着一板一眼的课堂评价,孩子们极为激扬的情绪,极度兴奋的表情,极其可贵的生命表现,已经是对这堂童话课魅力的最好说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4:49 , Processed in 0.1259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