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684|回复: 1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网上跨域对话第一回:2012。5。23管季超网上对话宁波仁爱学校刘波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1 00:1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预告:2012。5。23。晚。
本站管季超网上对话宁波刘波先生





本站特约对话嘉宾:

    刘波,男,1978年12月出生,2001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系教育管理本科,同年8月进入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工作。现为仁爱中学教科室主任、学校教师读书社社长,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级教师,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首届十佳作者,并担任《德育报》特约记者、《教师博览》首批签约作者、《中国教师报》教师读书写作俱乐部副会长。
    目前已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德育报》《教育信息报》《教育时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博览》《教学月刊》等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教学论文、教育随笔100多篇。


在阅读中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作者:刘 波 来源:《中小学德育》2013年第8期
    前不久,我认真阅读了《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一书。书中提到的12位名师,就是“阅读促进专业成长”的典范。而今年刚好是我从教12年,回首这12年来的成长历程,我也深切地感受到,正是不间断的阅读夯实了我专业发展的底子,让我倾听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
从“学科阅读”到“开放阅读”
    2001年8月,我大学毕业,进入宁波镇海区仁爱中学担任专职心理教师,成为当时较早从事这一行科班毕业生。坦率地说,先行者总是总是孤独的,当时的我就是一个“三无人员”,无教材,无指导老师、无教研团队。从工作一开始,我挂靠在社会组(政史地),也参加组内的教研活动,但终归是处于边缘状态。不过,当时的我并不孤独,因为我在事先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
    “只要你认真阅读了某个研究领域的近五年里的发表的成果,你对这个领域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大学时《教育文献与检索》课中教师讲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我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期刊资源,查找并复印了中小学健康领域近五年内的研究成果。带着这个“法宝”,我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有了深刻而又清醒的认识,对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挑战,有了更多的从容与淡定。
    为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更好的了解,工作之初,我在大学心理学老师杨宏飞教授的指导下,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量。因为是自己第一次独立调查,各个环节下来共花费了我近三个月的时间。由于准备充分,资料详实,这篇调研报告获得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2011年会评比二等奖。在此基础上写成的《科学看待学生心理问题》还在宁波市第二届学术大会“心理分会场”上宣读。那时,我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半。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就走上了“边教学,边研究”的草根研究之路。回想起来,正是这种阅读,使我的研究走正了路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创刊后,我就立即订阅这份刊物。
    对学科刊物的关注,让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有了很强的敏感。我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把学生的快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因此深得学生好评。后来,我撰写的论文相继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发。
    2006年7月,我被评选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佳作者”。进京领奖时,我第一次知道了龙源期刊网,并因此了解和阅读了多家教育杂志。
    从学科阅读走向开放阅读,我的视野开阔了很多。我不仅自己订阅多种教育刊物,也大力向同事推荐,使我周围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了开放阅读的道路。
从“疯狂补课”到“有的放矢”
   2008年世界读书日,我在书店无意中发现一本《教育阅读的爱与怕》。正是这本书,开启了我的“教育阅读”之门。闫学的这本书唤醒了我对“大夏书系”的记忆。我突然发现,此前自己读过的好几本书也都是“大夏”的。后来,我去查阅一些读书活动的推荐书目,发现其中的很多都是大夏书系的。我尽然错过大夏书系的很多好书!叹息中,我把那家书店中大夏书系的书“一扫而空”。
    2008年,我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购买了上百本教育著作,其中六成以上是“大夏书系”。通过与大夏书系为友,我与张文质、刘铁芳、朱永新等教育名家“相遇”,通过阅读他们的著作,了解到国内外教育的最新理念。
    2010年,大夏书系的创始人吴法源创立“源创图书”。基于对“大夏书系”品牌的信赖,我也对源创图书充满了期待,并不知不觉成为其铁杆粉丝。到目前为止,我已拥有源创的70多本好书。
从最初的疯狂购书,到后来的理性选择,这是我在读书问题上前进的一大步。最重要的是,我爱读书的习惯从此就形成。
    2011年3月,我在宁波新华书店看到《教师阅读地图》一书,如获至宝。这本书对于教育阅读的意义自不必说,有人甚至将其奉为自己阅读的“导师”。
    《教育阅读的爱与怕》《教师阅读地图》《走向德育专业化》这三本书,分阶段地丰富了我教育阅读的内涵。
从“有效吸收”到“传播推动”
    2008年11月,为更好推动本校教师的读书,学校成立了由10位骨干教师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组成的教师读书先锋团队,撒播读书种子,并期待其发挥作用。我担任了读书社的社长,开始扮演教师阅读推广人的角色,
半年多的强化阅读,为自己当好读书社社长作了最充分的准备。
    在我们从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开始,先后读了好几本教育名家的著作,大家的阅读热情逐渐被激发出来。2009年4月,全国十大读书人物张文质来我校讲学,并与读书社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认为我们这样的做法,跟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专家的肯定和勉励,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读书热情。读书社成员中每个教研组都有代表,这样他们的阅读产生了示范作用,读书社开始发挥“种子效应”。
    2010年8月,我到南昌参加了《教师博览》的重点作者会,结识了很多专家学者,于是萌发了建立一个专家QQ群,打造一个高品位的网络读书共同体的想法。我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建立了“仁爱群英读书群”;另一方面扩大读书社规模,从10人发展到36人。
    在“仁爱群英读书群”里,有知名教育报刊的编辑记者、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同行作为网络“学术外援”。这样,大家一方面可以和群里的专家和同行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地联系相关的编辑。
    2010年11月,全国十大读书推动人物闫学以“学术外援”的身份与我校教师读书社面对面,并作讲座。《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一书的作者,《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主编吴志翔也以“学术外援”的身份来到读书现场,与大家分享他对阅读和写作的感受。
    我还依托这个群,发动区内四所学校建立了四校教师读书共同体,一起共读,并与所读书籍的作者进行在线交流。《中国教师报》整版对此进行了介绍。2012年,我们与读书社指导老师,《我抓住了两个世界》的作者姜广平进行五校共读活动,并就如何撰写教育叙事文章进行了充分交流。
    2010年6月,吴非的《致青年教师》刚出版,我就把这本书作为了全校教师共读的书,让教师们第一时间品读。从2011年暑假开始,我校开展了“读自己爱读的书”活动,每年我都精心选择,力图让教师们真正在快乐中读书,在读书中受益。
    正常的读书活动之外,我还精心组织好主题沙龙活动,比如围绕《树不必对风生气——给中学生的103封回信》,开展“转变角色,读透学生”的主题读书活动。又如结合《民国先生》一书,开展“走近民国大师,追寻教育真谛”主题读书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引领教师们聚焦问题,深化思考。
    通过“个体研读”和“主题沙龙”的完美结合,我校在推动教师读书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全国多家报刊都对我校的做法进行了介绍。现在,我校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了教育阅读之路。学校连续四年在浙江省教师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得组织奖,四年教师个人获奖总数为宁波大市之最。2012年,全宁波大市共有4人获得省一等奖,我校就有3人。
    2011年1月12日,《中国教师报》第14版发表了题为《阅读,理应成为教师的经典动作》的专题策划,我作为五位嘉宾之一参与了访谈。作为《中国教师报》的嘉宾,对全国的教师读书与教育出版机构“建言献策”,是一种影响教育读书生态的行为方式,这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作为阅读推广人的意义所在。
    2011年1月19日,我以仁爱中学教师读书社的名义策划了《教师时报》的以“教师读书,如何真正形成气候”为主题的读书沙龙,并把仁爱中学的经验在这期读书沙龙中给予了介绍。
    2011年5月,我的著作《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一书出版。在这本书中,我详细地介绍了自己阅读专业报刊、阅读优秀教育著作的经历。这本书对不少教师起到了延伸阅读的作用,他们也去订阅我在书中推荐的教育报刊,也去阅读书中推荐的优秀教育著作。这让我认识到,写作也是推动阅读的有效方式。
现在,我仍然关注着教师阅读的话题,并将之作为了“没有名号”的课题研究。孜孜探索中,我先后获得了《浙江教育报》评选的省年度书香人物和《中国教师报》评选的全国十大爱读人物称号,并成为了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名师成长”导师库首批导师。是教育阅读,让我有了这些许收获。
    前不久,看到一篇题为《推动阅读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文章,我甚感欣慰。从自己爱读书到推广教师阅读,无意中我是在为推动社会进步作贡献呀!
(作者单位: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



116#
发表于 2020-9-15 10:21:2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互链友盟网媒






1,《教师月刊》杂志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iaoshiyuekan



2,《湖北教育-教学版》杂志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bjyjx


3,《新班主任》杂志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bjyxbzr


4,湖南民族职院附小网站

http://www.hnmyfx.com/Article/index.html




5,教育文史哲网

http://www.yxjedu.com/index.htm
115#
发表于 2020-9-7 10:55:25 | 只看该作者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07:12:2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专业阅读需找准“导航图”
                      刘波
    其实,教师的阅读是很个性化的事情,不同学科的教师,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有不同的阅读需求。的确,大一统的阅读,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个体的阅读需求。我所在的学校,以往每年寒暑假,学校均给教师发放一本同样的书。不过,从去年暑假开始,学校开展了“菜单式”阅读,由学校提供6本书的菜单,教师选择1本,由学校买单。这样的做法,比大一统进步了一些,但是,对于建立合理的阅读结构还远远不够。
  当看到《教师阅读地图》这本书后,我有了心头一热的感觉,仔细阅读此书后,长期以来困扰自己的问题迎刃而解了。的确,如果一个教师认真阅读了此书的话,那么,他自己的阅读该往何处走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在我看来,这本书首先明确了教师专业阅读的范畴,包括本体性知识、专业知识和人类基本知识。本体性知识,即所教学科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实践教育学及课程理论、教育视野、文艺类教育学素材、教育管理、心理学等。对教师而言,人类基本知识,应该是其专业阅读之外更深远的追求。
  其实,教师的专业阅读,在本体性知识、专业知识和人类基本知识方面是需要有合理的比例的,如果一个教师本体性知识和人类基本知识丰富,但缺乏专业知识,那在教育教学上也是会碰到很大的问题的,这属于阅读上的“营养不均衡”。
  本书提出由浅入深的专业发展阶梯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把专业书籍分为五类,分别是案例型书籍、经验型书籍、分析型书籍、原理型书籍、哲学型书籍。在专业知识和学科本体性书籍方面,都可以分清楚这五类书籍。现在,很多一线教师青睐案例型书籍,这对于教师的专业阅读来说是重要的,但教师不能仅满足于读这一类书籍,否则就会在这一阶段停滞不前。而成长期、成熟期和卓越期的教师,在学科本体性知识、专业知识和人类基本知识方面的阅读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这本书还提出了根本书籍的概念,这是指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的经典书籍。在作者看来,根本书籍包括“承载人类文明的根本书籍”“学科奠基之作、代表作和集大成者”“大家小书”。因此,教师阅读在本体性知识、专业知识和人类基本知识方面的阅读中,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根本书籍,并进行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阅读者凭借逻辑和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与书籍反复对话,并以书中的思想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
  去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其中《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例,该标准明确提出了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的要求。这样的规定超越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一般共性要求。当然,《标准》不会对教师的专业阅读作出具体的规定,那我们不妨跟着《教师阅读地图》的足迹,找准自身专业阅读的“导航图”,建立适应自身需求的阅读结构,走正专业阅读的路子。(《教育时报·课改导刊》书卷版  2012年6月13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07:11:56 | 只看该作者
在“教育阅读”中享受不断成长的快乐(代开篇)
                            ■ 刘波
    最近,教育时报社编著的《谁是最具成长力教师》一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成长”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和生活方式。这几年,我觉得自己正倾听着生命拔节的声音,享受着不断“成长”的快乐。而这“成长”的快乐,就是来自于不间断的“教育阅读”。
                   一次邂逅走进“教育阅读”
    2008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在席殊书店,一本《教育阅读的爱与怕》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一个特级教师的阅读心路”、“一个智慧女性的生命惊喜”。抱着对“教育阅读”的探寻,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我迫切地想知道“教育阅读”究竟是指什么?在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所作的序言中提到,“读书真正成为了闫学的生活方式,思考真正成为了闫学的工作习惯,研究垫起了闫学的生命高度,而这一切有凝练成了一个主题词‘教育阅读’”。可见,“教育阅读”不仅是阅读,而且是跟思考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的,是一种专业的生活方式。
    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也提到:但愿这本书,能够成为更多教师阅读的开端。现在,我看着这本带给我很多思考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我想,如果没有这次美丽的邂逅,我会走上“教育阅读”之路吗?
    在这本书中,闫学老师认为,教师拥有的知识宽度将最终决定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板块: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开阔的人文视野。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读书范围。在她看来,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不能拒绝读书和写作,因为读书引发思考,写作本身就是思考。
   不知不觉中,读书和写作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进入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的行走方式。
                   “教育阅读”提升精神高度
    读完《教育阅读的爱与怕》,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什么要读书”的意义我是明白的,但“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还是比较迷茫的,这本书无疑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明白了“教育阅读”的真正内涵后,我除了继续阅读学科专业类刊物和《教师博览》等综合教育类刊物外,我开始了买书和读书的历程。在书籍的购买和阅读上,我也是分为三种:人文类、专业类和教育类。从2008年4月到12月,我买了150多本书,远远超过前6年买书的总和。
    从那以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夏书系”成为了我最信赖的教育图书品牌。从2008年4月至今,我已经拥有了近150本“大夏书系”的书,这些书除了极少部分是受赠的外,绝大多数都是自己买的。
    2010年,“大夏书系”原创始人吴法源离开“大夏书系”,创立了“源创”图书。因为我看过很多他策划的好书,源创图书自然也成为了我关注的对象,并从中受益很多。这样,“大夏书系”和“源创”图书均成为了我的“知己”。
     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的关于教师读书写作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说法,让我对教师的读书和写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同样带给了我很多的启示。特别是书中的“让自己成为稀缺资源”、“为自己的未来投资”这两大观点,对我触动很大。
    大量的阅读让我认识到,我们都很弱小,我们需要借力出行,读书就是借力的好方式,这样,我们可以站在“高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超越自我。
                  “读以致用”共享成长之乐
    走上“教育阅读”之路后,不知不觉中,我从爱书人转变为教师阅读推广人。当然,大量的阅读,让我有底气来做好这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在推动教师阅读上,我先从本校开始,接着在本区域内发挥引领作用,到最后通过网络发挥更大的影响。
    2008年11月,我所在的学校成立了教师读书社,我担任了教师读书社的社长。教师读书社成立3年多来,在我的精心策划下,大家共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讲演录》、《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高万祥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陈桂生的《课程实话》、吴非的《致青年教师》、闫学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方新田的《平静的忧思》、吴志翔的《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等10多本书。读书社还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推动教师读书上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使读书社的“种子效应”得以很好发挥。
    在教师读书社的推动下,学校每年寒暑假举行两次教师有奖读书征文比赛,并发给教师人手一本书。从2011年暑假开始,学校推出书单,让教师自行选择,然后学校买单,让教师的读书更加个性化。
     我还邀请了全国十大读书推动人物张文质和闫学来校与教师读书社面对面,并为全校教师讲学。张文质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生命在场”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教师们。闫学的“读书就是生活”的理念也对教师们的阅读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0年8月,为更好地推进教师的读书写作,我建立了教师读书写作群,10多家教育专业报刊的编辑以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教师云集群中,作为网络“学术外援”,给力教师读书写作。
     2011年5月,我结合自己工作10年的专业成长手记《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一书正式出版。《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主编在为这本书所作的序言中提到:“这本书,差不多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演示了一个教师拓展自己成长空间的各种可能途径,比如多做草根研究、博览专业报刊、注重“精神补给”、关注教育热点、善于网络交往等。我相信他的经验多少能给渴望获得自身发展的教师一些启发。”
     坦率地说,现在教师的阅读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衷心希望更多的教师能走上“教育阅读”之路,并从中享受“成长”的快乐。(本文发表在《教育导报》  2012年5月29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4-5-7 05:58:39 | 只看该作者
学会延伸阅读,让自己更有收获
作者:刘 波

        2009年4月2日下午,国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知名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来到仁爱中学,作了一场题为“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化教育”的报告。张文质老师精彩的讲演引发了教师们的思考,他的一些精彩的论点引起了很多教师的共鸣。
       我了解张文质先生的起点是《教师博览》杂志。《教师博览》2007年的第12期封二“教育人物”的主人公是张文质老师。因为《教师博览》推出的封二教育人物都是比较有特色,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很值得中小学教师学习的,于是,我就开始关注起张文质老师的相关信息。随后,《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也刊登了张文质老师的文章,介绍了他所倡导的福州1+1读书俱乐部。此后不久,他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0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08年5月,我先后买了他的《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教育的十字路口》、《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已有了他所著或所编的近20本书。
       2008年9月,我接到《教师博览》(原创版)的邀请函,邀请我去南昌参加原创版作者座谈会。当时,我看到与会的专家中有张文质老师。于是,我就带上他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希望到时有机会让他签个名,体验一回追星的感觉。说起来,也真的是无巧不成书。那天在座谈会上,我看到张文质老师进来,而我边上刚好有座位,我就邀请他坐下了。我的包里刚好带着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就请他签了一个名,还跟他合了张影。这样,就算是跟张文质老师认识了。说实话,那时候,我也根本没有想过,今后有再次和张文质老师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张文质老师来我校讲学,使我跟他有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近距离的交流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张文质老师提到了一个“延伸阅读”的话题,他说有一些人看了他的书后,再去看他书中提到过的书。
       的确,“延伸阅读”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因为我了解并熟悉张文质老师,就是通过延伸阅读的方式实现的。
       当时,《教师博览》的封二“教育人物”栏目,是我的延伸阅读的一个重要来源。比如,管建刚、张万祥、刘良华、李迪、杨瑞清等人,我都是通过这个途径了解并进一步关注的。通过在“教育人物”栏目上阅读管建刚,我就买了他的《不做教师匠》,后来,我买了他的《一线教师》,最近我又买了他的《教师成长的秘密》。管建刚的文字非常通俗,不故弄玄虚,但也非常有张力,比如他把教师的起点折算成2.18%,认为教师的起点虽有不同,但对于成功来说,只占了2.18%的比例,这样的比例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微乎其微。2012年的《教育时报?课改导刊》的头版也两次对管建刚进行了关注。
       延伸阅读让我的阅读之路不断开阔。如以前我对自费订阅《人民教育》还是有点犹豫的,在《学生第二》一书中,李希贵提到《人民教育》对他的影响,我才下定了自费订阅《人民教育》的决心。于是,从2008年开始,我开始自费订阅《人民教育》。通过《人民教育》,我了解了傅东缨,也购买了他的《铸造辉煌》和《教育大境界》。通过阅读傅东缨的书,我又再次想到了《教师博览》中提到的许衡中学。李希贵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小学管理》不仅适合校长阅读,也适合全体教师阅读。他的这个观点,也让我下了自费订阅《中小学管理》的决心。我从2010年期开始阅读《中小学管理》,这几年的阅读,也让我受益良多。可以说,延伸阅读,为我搭建了四通八达的“阅读立交桥”。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我有空的时候就会翻翻,从2008年开始也读了好几遍了。我结缘这本书,也是延伸阅读的结果。2008年5月,范美忠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焦点。我看到相关资料,说范美忠在北大历史系读书时,基本上不看国内的历史书籍,但对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情有独衷。于是,我想看看让范美忠迷恋的书究竟是何方神圣,于是,就特意去买了这本书。此后,我又买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等书。他的书,让我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历史。
       当然,类似的延伸阅读的故事还有很多……
       对我来说,《教师博览》是我延伸阅读的起点。《教师博览》除了自身的文章非常精彩外,还有另一种“隐性阅读”的功效,那就是她可以作为教师阅读立交桥的起点,让教师在延伸阅读中爱上阅读。当然,很多的教育刊物和相关的书籍都可以延伸阅读的作用。在我看来,人大复印资料的《中小学教育》和《中小学学校管理》后面索引也是很好的延伸阅读的导航仪。
       每一个人的视野都是有局限的,我们只要有了延伸阅读的意识,那么到处都是延伸阅读的契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为自己打造阅读立交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3-7-31 17:29:32 | 只看该作者
领跑教师读书的教育潮人 2013年05月14日  作者:王艳芳   
《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刘波著,宁波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初识刘波老师,是因为2011年我俩同时作为教师读书的推广人被邀在《中国教师报》做了一期关于教师读书的访谈嘉宾。前不久,我们又一起在《中小学德育》的“阅读让教育更美好”的专题策划中“见面”了。这或许都缘于读书这件美好的事吧。
  刘波的《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一书刚出来的时候,我就认真阅读了,从中也收获了许多。他的这本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书,给了渴望成长的一线教师许多的启迪,也很受教师们的好评。最近,他的这本书又修订出版了。
  羡慕刘波,毕业于浙江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一毕业就高起点,遇到那么多的良师益友,他无限热爱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给他提供那么宽敞的舞台,让他心无旁骛地搞教学研究。《做草根研究的“践行者”》、《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做专业刊物的“博览者”》、《做专家学者的“追随者”》、《做教育热点的“关注者”》、《做网络时代的“弄潮儿”》、《做心怀感恩的“有心人”》。从书中七章的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刘波是那么勤奋地读书、反思、写作,终于成就了累累的科研成果。
  我很钦佩刘波,他研究教育报刊杂志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他都随时关注征稿信息,随时掌握教育热点,他好像是个论文获奖专业户,而且还把报纸杂志保存得那么好!令我这样的女子汗颜。
  在一般人眼里,教科室主任是个可忙碌可清闲的中层岗位,但我认识的上海交大附中的仲丽娟老师和刘波老师都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特色,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刘波用他的勤奋和聪慧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刘波不放弃每次学习的机会,哪怕是自费去学习;他舍得为买书花钱,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虫,我还自诩自己很喜欢买书,但比起刘波我还差一大截呢;刘波很懂得“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道理,他追随教育专家学者,为自己的成长助推。央视八套的电视剧《潮人》讲述几个年轻的清华大学生当村官的故事,给我许多的思考。看了刘波的书,我突然觉得刘波就是我们教育界的潮人,他有年轻人的智慧和闯劲,有足够的热情和真诚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因此也收获了那么多。
  刘波把学校的读书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他用热情和真诚唤醒仁爱学校许多热爱读书的种子,发挥种子效应,学校的读书活动蓬勃开展,他的仁爱学校读书群汇集了全国许多知名教育大家和教育名师,还有众多教育媒体的编辑老师,作为他们的学术外援。“借用别人的脑袋来读书”刘波算是做到了极致。他精力充沛地像个上足了弦的马达,每天上网打理论坛、QQ群、读书写作,他好像有不竭的动力。
  最令我佩服的是刘波乐此不疲地向书友、网友们推介自己的学校和自己的读书社,甚至还遭受到有的朋友的误解,但他还一如既往,我想他就是宁波仁爱中学最好的形象代言人。看着他,我就想起那个经典的故事《四美元和董事长》: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个小职员,他在外出吃饭签单的时候,总要在自己的名字下面再写上“标准石油每桶4美元”。写信或者在需要他签字的收据上,他也一样,照例要写上这几个字。同事们知道后都笑话他,叫他“每桶4美元”。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后,说:“竟有这样的职员为宣传公司而努力,我一定要见见他!”他邀请这个小职员一起吃晚饭,听他谈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设想。后来,董事长退休了,这个当年被职员们嘲笑过的“每桶4美元”被任命为新的董事长,他就是阿基勃特。
  刘波和那个阿基勃特一样他把对学校的热爱深入到了骨髓。在我心中,刘波就是仁爱学校,他是仁爱中学最佳的形象代言人,仁爱中学有刘波这样的老师太幸福了!
  今年4月,刘波老师被《中国教师报》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爱读人物”,这对他来说是实至名归的。相信大家可以从《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一书中找到他成长的“秘笈”。(作者系山东威海市塔山小学教师王艳芳)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6:38:53 | 只看该作者
领跑教师读书的教育潮人  2013年05月14日  作者:王艳芳 
《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刘波著,宁波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初识刘波老师,是因为2011年我俩同时作为教师读书的推广人被邀在《中国教师报》做了一期关于教师读书的访谈嘉宾。前不久,我们又一起在《中小学德育》的“阅读让教育更美好”的专题策划中“见面”了。这或许都缘于读书这件美好的事吧。
  刘波的《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一书刚出来的时候,我就认真阅读了,从中也收获了许多。他的这本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书,给了渴望成长的一线教师许多的启迪,也很受教师们的好评。最近,他的这本书又修订出版了。
  羡慕刘波,毕业于浙江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一毕业就高起点,遇到那么多的良师益友,他无限热爱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给他提供那么宽敞的舞台,让他心无旁骛地搞教学研究。《做草根研究的“践行者”》、《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做专业刊物的“博览者”》、《做专家学者的“追随者”》、《做教育热点的“关注者”》、《做网络时代的“弄潮儿”》、《做心怀感恩的“有心人”》。从书中七章的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刘波是那么勤奋地读书、反思、写作,终于成就了累累的科研成果。
  我很钦佩刘波,他研究教育报刊杂志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他都随时关注征稿信息,随时掌握教育热点,他好像是个论文获奖专业户,而且还把报纸杂志保存得那么好!令我这样的女子汗颜。
  在一般人眼里,教科室主任是个可忙碌可清闲的中层岗位,但我认识的上海交大附中的仲丽娟老师和刘波老师都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特色,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刘波用他的勤奋和聪慧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刘波不放弃每次学习的机会,哪怕是自费去学习;他舍得为买书花钱,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虫,我还自诩自己很喜欢买书,但比起刘波我还差一大截呢;刘波很懂得“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道理,他追随教育专家学者,为自己的成长助推。央视八套的电视剧《潮人》讲述几个年轻的清华大学生当村官的故事,给我许多的思考。看了刘波的书,我突然觉得刘波就是我们教育界的潮人,他有年轻人的智慧和闯劲,有足够的热情和真诚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因此也收获了那么多。
  刘波把学校的读书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他用热情和真诚唤醒仁爱学校许多热爱读书的种子,发挥种子效应,学校的读书活动蓬勃开展,他的仁爱学校读书群汇集了全国许多知名教育大家和教育名师,还有众多教育媒体的编辑老师,作为他们的学术外援。“借用别人的脑袋来读书”刘波算是做到了极致。他精力充沛地像个上足了弦的马达,每天上网打理论坛、QQ群、读书写作,他好像有不竭的动力。
  最令我佩服的是刘波乐此不疲地向书友、网友们推介自己的学校和自己的读书社,甚至还遭受到有的朋友的误解,但他还一如既往,我想他就是宁波仁爱中学最好的形象代言人。看着他,我就想起那个经典的故事《四美元和董事长》: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个小职员,他在外出吃饭签单的时候,总要在自己的名字下面再写上“标准石油每桶4美元”。写信或者在需要他签字的收据上,他也一样,照例要写上这几个字。同事们知道后都笑话他,叫他“每桶4美元”。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后,说:“竟有这样的职员为宣传公司而努力,我一定要见见他!”他邀请这个小职员一起吃晚饭,听他谈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设想。后来,董事长退休了,这个当年被职员们嘲笑过的“每桶4美元”被任命为新的董事长,他就是阿基勃特。
  刘波和那个阿基勃特一样他把对学校的热爱深入到了骨髓。在我心中,刘波就是仁爱学校,他是仁爱中学最佳的形象代言人,仁爱中学有刘波这样的老师太幸福了!
  今年4月,刘波老师被《中国教师报》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爱读人物”,这对他来说是实至名归的。相信大家可以从《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一书中找到他成长的“秘笈”。(作者系山东威海市塔山小学教师王艳芳)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14:01:45 | 只看该作者
刘波:享受健康美好的教师文化的滋养


    写这篇文章时,刚刚收到2012年第12期的《教师月刊》。按惯例,这期杂志是一个年度盘点,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期杂志还隆重推荐了6位年度教师。这些年度年度教师并不是教育界的大腕,而是在各自的领域里有一定的影响,值得教师们去关注,去品味。
    说起来,我是《教师月刊》这份年轻的教育刊物的老读者了。《教师月刊》自20097月份创刊以来,我就一直订阅。我不仅自己订阅,还把她纳入学校的教师专业报刊征订推荐目录,第一时间推荐给本校的教师订阅,让更多的同事能享受健康教师文化的滋养。
    由于自己是“大夏书系”的铁杆粉丝,于是“大夏书系”团队运营的《教师月刊》自然就成为自己关注的教育刊物了。从创刊号开始,《教师月刊》就“卷入一线教师日常而真实的职业生活,分享优秀教师支起事业高地的独到经验,集合方家学者回应现实、启悟人心的灼见真知,钩沉教育史卷风烟缠绕、历久弥新的生动语词,整合可以有效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学术成果……”的确,《教师月刊》就这么一如既往地走下来了,并且不断提高办刊的品位。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教师月刊》创刊号封底上的一句话:“从今天起,大地多了一份教育杂志”。当然,对我而言,从那时起,就多了一份可以好好品读的优质教育刊物。因为有着“大夏书系”的卓越作者团队,所以,《教师月刊》就有了优质的作者队伍。当时,创刊号上就有窦桂梅、华应龙、程红兵、钱理群、余映潮、于永正、闫学、吴非、李希贵等名家的作品,读来真的爽心悦目。
    我觉得在众多的教育期刊中,《教师月刊》“暑期读本”和“年度教育专号”是“拳头产品”。从2010年暑假开始,《教师月刊》先后推出了“教育人文读本”、“教师专业素养读本”、“儿童研究读本”等三个暑期读本,为教师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提高专业水平和研究儿童(学生)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从中受益匪浅。
    而每年的“年度教育专号”,通过对当年教育热点问题的盘点和回顾,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认识当前的教育现象,提升教师的教育价值判断力,加深对教育的理解。以2012年的“年度教育专号”为例,除了推出“年度教师”外,在“年度关注”中关注了“莫言与教育”,在“年度报道”中盘点了“大众媒体视野下的中国教育生态”,在“年度纪念”中纪念了引起全国关注的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在“年度照片”中关注了“诚信中学生”、“孝感吊瓶班”、“孔融让梨我不让”等教育热点问题。
    20114月,我在江苏常熟见到了《教师月刊》主编林茶居先生,他对编刊物的严谨态度让人感受到一份优秀教育刊物背后的“编辑团队”的用心。
    20129月,我还有幸成为《教师月刊》的作者。我策划了一次阅读北师大檀传宝教授的“有效德育”书系的活动,邀请另外两位省内同行一起参与,并在《教师月刊》上刊发了《为什么需要“德育专业化”》一文。
    相信在《教师月刊》“建设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教师文化” 的办刊追求中,作为好读者的我会加快成长的步伐。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21:33:23 | 只看该作者
对话体批评:一种挖掘文学现场的工作

王德领
  当前的文学批评,说实话,还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几十年前鲁迅所批评的"捧杀"和"棒杀"依然存在。一味的无原则的颂扬,一味的为了出名而专对名人的"当头谩骂",成了欲出风头者一举成名的手段。这种浮躁的心态,带有左翼文学、"文革"造反情结的余绪,使文学批评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特别是在金钱操纵下的各种作品研讨会

和新书推介,是出版商、利欲熏心的评论家、心态浮躁的报人等多方共谋下的产物。而学院派的批评家,并不一定真正懂得作家的创作,他们阅读翻译成中文的半生不熟的西方理论,再用这种阅读得来的一知半解去分析中国文学,写出的所谓学术论文,成了一种新八股,除了用来评职称、唬学生之外,很少能够进入人们的阅读视野。而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具有美感的文字,例如《文心雕龙》、《诗品》,文辞都很优美,是真正的艺术品,可以作为诗来读。就是到了近现代,文学批评的魅力依然存在,例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对文本的把握非常准确,批评不但切中肯綮,而且文辞绚烂至极,简约而丰富,具有大家风范,让我们感受到汉语光芒的照耀。而现在的文学批评呢,我们不禁汗颜有加。
  面对当前文学批评的困境,我觉得不妨做一些对文学现场的挖掘和清理工作。我始终有一种愿望:提供一种最为切近作家的观察角度,一种较为客观真实的视角,这既是一种资料性的对文学现场的保存,又是一种建设性的对批评和创作做桥梁式的沟通,同时又是观察作家作品的最切近的方式。
  其实,目前文学批评的弊端之一就是离开了真正的文学现场。离开了文学现场,批评就会变得轻浮,不真诚。谩骂、商业广告、八股文都缺少真诚的批评品质。对于诚实的批评来说,完整地再现文学的现场尤为重要。再现现场的方式不一而足,可以是资料考据式的,如陈徒手先生的《人有病,天知否》;可以是口述实录式的,如各种当事人的回忆录;也可以是作家与批评者建设性的对话式的。这几种方式都有一种现场感,不空疏,不八股,脚踏实地,本着一种求实的态度,没有可疑的布道的滥情,也不会有沦为西方某时髦理论的注脚之嫌。这种现场可以说是一个个的点,点多了就会连成面,就会使我们对以往的文学和当下的文学有一个丰盈的认识,这种认识是连着筋骨和血肉的,而非干枯的。我觉得,这是在写作一种"大文学史",这种"大文学史"以其细节的丰盈、汁液的饱满、生命的蓬勃复活了既往的文学,再现了当下的文学,嘲笑了目前种类繁多却大同小异的狭隘文学史。
  由于做文学编辑的缘故,使我对作家的观察较为真切。我熟悉他们的生活和创作,熟悉他们人性中的伟大处,也熟悉他们的弱点甚至卑琐处。在我的眼中,当代作家、作品都是丰盈的、原生态的。我目睹了他们作品的写作、出版、被读者接受的全过程。在许多职业批评家那里,作家仅是一个符号,作品就是印装好的书籍。而在我那里,作家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人,作品是作为动态的而非静止的过程存在的,从最初的有着许多错别字和病句、甚至篇章结构都存在问题的草稿,最终变成了有着漂亮封皮的雅致的艺术品--一个或华丽或朴素的纸上建筑。作为编辑,与作者一道,参与了一个作品的诞生,做的是催产的工作。曾经有一位著名作家对我说,我不看重评论家的意见,却重视资深编辑对作品的判断。他说除了作者之外,编辑对作品最有发言权。一个名满天下的著名作家可以忽略评论家的评价,却不可能不重视编辑的见解。因为一个有品位的编辑,眼光是最"毒"的,作品的不足之处可谓无所遁形。正是编辑与作家的这种天然的联系,他所处的独特的现场位置,因此,他与作家的对话,往往能够抵达问题的核心部位。
  在众多的再现文学现场的方式之中,我更倾向与作家对话的方式。对话实际上是一种交流,是作家和提问者的双向交流。对话是一种古老的文体。记得王充闾先生曾在一篇访谈中说,在西方历史上,对话体是最早出现的学术语体,而在中国,一部《论语》其实就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集。思想往往产生于对话人之间语锋的碰撞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话有一种现场感,谈话双方冲口而出,无所顾忌,率性而为,所谓口无遮拦是也。对话是口语体的,而非深思熟虑的书面文章,再宏大的理论,再严肃的叙事,一经诉诸人的喉部发音,即成为最为感性的存在。可以说,文字是干枯的,对话则是肉质的。对话比个人写在纸上的文字更能逼近真实,因为谈话者要面对对方的眼睛,面对诚实的注视,尤其是在面对自己相知多年的朋友时更是如此。一个对话稀少的年代一定是一个思想贫瘠的年代。"文革"文学和"十七年文学"中,对话的缺席反映了当时一元化政治对话语的压抑,因为"祸从口出"、因言获罪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反右运动中天真的知识分子大都是因斗胆议论时政,中了引蛇出洞的"阳谋",从而被划为右派的。那是一个"噤声"的时代,几近于知识者人人自危,"道路以目"。改革开放以来,在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声音"是一个广受知识阶层推崇的词语,众声喧哗,话语狂欢,一时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这是当前对话发生的语境,也是我们展开各种对话的前提。
  目前报刊上流行的对作家的访谈,往往是一些记者写就,许多流于肤浅,不深入,有点儿小儿科,这倒是让我们对作家本人的学识发生了疑虑。其实,问题出在访谈的提问者一方。在访谈中,人们往往认为提问者的作用微乎其微,只是一个被动的提问符号,于是在许多访谈中,提问者甚至连署名权都没有,其实提问者的作用非常重要。他往往控制话语的方向,直接关系着回答者话语敞开的方式、话语的流量大小甚至话语的质量高低。虽然处于客体地位,但是由于他具有良好的中外文学素养,具有较好的判断力,对作家本人及其创作有着丰富的了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他也会取得和采访主体一样对等的地位,他的提问会带有预先设定的"意图",有着一种"前理解",其实这种提问也是和作家的一种交流,一种灵魂深处的对话。正是提问者的"问题意识",才使得作家将自己流散的思绪聚在一起,产生了不可思议的效果。一个精彩的提问往往像一道耀眼的闪电,将作家头脑中深幽而丰富的世界照亮。如果用一个比喻,一个问题好比是向一池深潭投去一枚巨石一样。交流和对话的结果,产生了精彩的对话体批评文章,而这篇文章其实是由对话双方共同完成。
  弗洛伊德说,文艺作品是作家的白日梦。对话所解决的,就是一种解梦的工作,或者说是为未来真正的解梦者提供解梦线索的工作。作品是作家在纸上构筑的建筑,对话(提问者)所关注的,是建筑者本人深层的心理状态,关注的是在这些艺术品的建筑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有什么隐秘的事情发生了,又有什么幽暗的隧道引领我们走到一个不为所知的谜一样的所在。于是,丰富的细节产生了,提问者和作家双方的音容笑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声音"化为文字,精神的薪火就是这样燃烧起来的。
  莫言在自己的散文集《会唱歌的墙》中说,作家写作散文时"常常忘了掩饰,所以就更容易暴露了作者的真面孔"。如果说小说是作家戴着面具写作的产物,作者是隐匿的在场,而散文则是一个本真的作者心绪的自然流露,作者的真面目暴露无遗。而对话则更进了一步,是作家的灵魂连同提问者一道和读者赤裸着相见了。这也是我最为看重对话这种批评形式的关键之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13:37 , Processed in 0.17072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