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网上跨域对话第一回:2012。5。23管季超网上对话宁波仁爱学校刘波先生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54:27 | 只看该作者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我还没见着,但网上有交流。

他学校吕斌我很熟。

宗伟兄夸你写的《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一书时说:

    ‘如果说,这本书是刘波的学术自传,那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成长故事无不展现着他的勤奋与智慧;如果说,这本书是教坛新手走向研究型教师的教材,那一串串深深的脚印无不给胸怀理想的青年教师们指引着一个可以遵循的方向;如果说,这本书是一个教育人对教师和教育的反思,那字里行间散落出来的无不是责任和忧思的光芒”      
62#
发表于 2012-5-23 21:56:2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学校读书社带动全体教师阅读的情况大致就是如此了!
6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57:41 | 只看该作者
6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2:01:19 | 只看该作者
====我辑录的教育人评刘波专著《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




吴志翔
    第一次知道刘波,大约是五年前看到他的一篇来稿的时候,稿子内容具体是什么记不确切了,似乎应该是介绍学校亮点的。但不知何故,从此以后这个名字竟在脑子里生了根。后来在一个场合面对面认识了,也有过交谈,虽然话并不多,但印象又深了一层。再往后,是听一位编辑谈起,说刘波订阅、收藏和浏览的国内各种教育报刊品类相当齐全,如果想了解一些教育资讯,向他一打听准知道。对此,我深信不疑。
     他这本书中的文字,我之所以说它们是“切实功夫”,因为它们很多是“做”出来而非“写”出来的。它们记录了作者本人“践行”“领跑”“博览”“追随”“关注”“弄潮”的历程和经验,如果没有做法就不可能有什么说法。他的文章因此也没有什么做作的“文章气”、高蹈的“专家气”,有的是醇厚的“泥土味”、清新的“草根味”,教师读来一定会倍感亲切有味。我认为,他的写作不但是思考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实践的一部分,写作是他的思考和实践的“外显”。他自己在书中说,教学与研究不是“两张皮”,教师的研究不是“另起炉灶”。他的写作也是如此,与他的教学科研可谓贴合无间。


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中心小学周信达校长:

    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不但自身的学科知识储备要有底气,思维还要有灵气,胸中要有志气。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献身教育事业的勇气,让我们为刘波老师“十年磨一剑”的勇气喝彩,一起翻阅此书,追逐刘波老师专业成长的足迹。



2010山东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威海市塔山小学教师 王艳芳:
    一般人眼里,教科室主任是个可忙碌可清闲的中层岗位,但刘波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特色,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刘波用他的勤奋和聪慧,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我觉得刘波就是我们教育界的潮人,他有年轻人的智慧和闯劲,有足够的热情和真诚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因此也收获了那么多。



宁波镇海区澥浦中学
冯华荣


    拿到书的第一时间,我就一口气把书从头至尾阅读了一遍,包括序言和后记,从当天中午持续到了深夜,接下来的几天,又陆续看了两三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是第五遍阅读这部作品了。
   从我个人的理解看,刘老师的这本书其实是一幅详实的个人成长地图,十年的教育生涯于他而言是一次曼妙的旅行,一次完美的抵达,出发时,他还是一名稚嫩的教育新手,抵达时,他已成了名符其实的研究型教师。一路的行走,一路的跋涉,他的行囊已被充实得沉甸甸的,100多篇发表在重量级刊物上的文章就是最好的例证。


65#
发表于 2012-5-23 22:02:53 | 只看该作者
凌扒皮还是挺可爱的!
66#
发表于 2012-5-23 22:03:4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的那本《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最初写的时候,也有点“自娱自乐”的性质,但没想到上市后反响还可以,很多教师说这本书很实在!
67#
发表于 2012-5-23 22:06:59 | 只看该作者
1、做草根研究的“践行者”
2、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
3、做教育报刊的“博览者”
4、做专家学者的“追随者”
5、做教育热点的“关注者”
6、做网络时代的“弄潮儿”
7、做心怀感恩的“有心人”

有位资深教育编辑说,我这样的提炼,非常有意义!
68#
发表于 2012-5-23 22:09:09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现在在这越来越浮躁的社会,实在是一件难得难为的事情了。古代的人求书读,现在是我们求着人读书。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2:09:15 | 只看该作者
姜广平我只知其名,人没见着。
他很夸你的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从事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地位比“音体美”小三门还不如,是无论学校还是学生都会视作可有可无、甚至只是一种摆设的“副科”。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学科的弱势地位而踯躇不前,也没有因此而抱怨,反而积极投身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去,并因此成为学校教科研的标杆,并担任学校的教科室主任,还成为宁波市教育心理研究分会理事中唯一的基层学校教科室主任代表。他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又非常重要的教育公式:只要热爱,就能成长。
     在书中,作者强调网络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他的教育研究不仅利用了网络资源,而且对网络时代的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做网络时代的‘弄潮儿’”这一辑的内容,对教师如何利用博客进行知识管理、如何利用期刊网进行研究、如何在QQ群中引入学术外援等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的确,网络同样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与空间。而且,网络让城乡教师在某些方面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你想利用网络促进成长,一切皆有可能。作者在这本书里,为我们给出了何谓网络素养、何谓信息素养的最佳答案。
7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2:11:15 | 只看该作者
==问:吴志祥在哪里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0 16:45 , Processed in 0.1712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