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封艺术档案]:赵鉴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7 15:0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赵鉴钺:下笔即见儒雅之气

作者: 魏东柱
2009-12-05
来源: 转载

    赵鉴钺,笔名霞生,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书协隶书委员会副主任、开封市书协副主席、开封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等职。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得最高奖项。
    上世纪70年代前后,赵鉴钺开始正式学习书法,距今已有40年了。在这40年中,真草隶篆他都学过,但下工夫最大的还是隶书和行书。上高中那时,业余时间他能抽空临帖写上10多个小时。赵鉴钺开始学书法时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10年后一定要在开封取得一定成绩,他现在取得的成就,和当时的目标有很大关系。“一个人必须有恒心、有目标,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搞书法很难,想成功更难。我认为有三点,学书人必须首先要做到:一要多读书,二要多临帖,三要有恒心。”赵鉴钺说道。
    谈到书法艺术与人生修养的关系,赵鉴钺说:“艺术成功与否关键在格调的高低,格调高低和人的素质有关,如不读书、不交友,视野狭窄,即使练书法时磨穿铁砚,最终也只是个写字匠。反之,如多读书、读好书,勤于研究与思索,再在临帖上多下些工夫,其作品格调必高,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也最大。历来的文人、学者,因为有学养支撑,与俗套相距千里,而传世的书法名家也大多由此产生。学书人一定要注重字外修养的历练。”
    赵鉴钺曾先后在开封、杭州、烟台、潍坊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他认为,古代的书家大多在私门书宅读书写字练内功,现在社会不同了,书法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书法展览也已成为当下书法表现的一种常见形式。赵鉴钺到外地办展的期间接触了不少书界同行,其中不乏时下书坛的顶尖高手,在相互的交流中他获得了不少新鲜知识及有益启示。赵鉴钺说:“书法的交流十分重要,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及时修正自己学书的方向,才能不断前进。当然,人心不能太浮,必要的宣传、交流无可非议,但练内功、增学识是长期的基本工作,决不能丢大取小,否则,晚年必后悔无疑。”
    2004 年,赵鉴钺开始主持开封书画院的日常工作,几年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尤其在副市长陈国桢及市文化局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开封书画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如2004年的“开封·三门峡书画交流展”、“陈玉圃中国画展”;2007年的“开封书画院书画小品联展”;2008年的“郑·汴两城书画作品邀请展”、“广东阳江·河南开封名家书画作品联展”;今年9月及11月先后在青岛和开封开幕的“青岛画院——开封书画院书画作品交流展”以及多次举办的一些拥军笔会、到农村写春联活动、书画骨干培训活动等。这些书画活动的举办,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对外扩大了开封书画及开封书画院的名气,对内则活跃了开封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刚刚举办的“青岛画院——开封书画院书画作品交流展”就比较成功,在开封专业同行及业余书画爱好者心目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人希望此类活动多多举办。
    谈到今后的工作打算,赵鉴钺对记者说:“近年来,开封书画院为开封书画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受到开封经济落后等方面的制约,许多工作在力度、影响等方面还有不少欠缺之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排除各方面的困难,争取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多做宣传开封文化、扩大开封书画对外影响力的工作,为开封书画进一步深入百姓生活并走向省内外作出最大的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18:23 , Processed in 0.10396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