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向明:质的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7 09:3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9:36:58 | 只看该作者
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

第一章 研究目的
  
  就目前的研究方法来看,大致可以分为量的方法和质的方法两类。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量的方法,量的方法强调其信度和效度,藉由公平的抽样来证明假设的成立与否,进而推论出一个对于整个母体皆适用的理论,这样的方法是由自然科学发展出来,并在各学科中广为应用。但是人文学科如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者在使用量的研究发法时发现由于人文科学的先天限制,量的方法在某些情境下无法使用,或是无法满足量的方法中样本抽样、信度和效度等等要求。这样的背景下,质的研究方法便慢慢成形且渐渐广为人知。质的研究是一个统称,只要具有质的研究特色的方法都可称为质的范围。
  但相对于量的研究方法已经有个固定的方法和准则,质的研究并无固定的方法和准则,造成质的研究理论众说纷纭,而想使用质的研究的研究者常常无所适从。质的研究到目前仍无一定论,一般来说皆是以吴统雄博士在<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定义为大宗,吴统雄博士认为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如同光谱上的两边,而众多的方法有的靠近量的这边,有的靠近质的这边,而也有些纯量的和纯质的研究方法。纯质的研究较难有系统的描述一个具体操作方法,所以本篇的研究则着重在于那光谱上中央偏向质的一些方法,研究这些质的方法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过程,希望藉由此篇研究可以让有心从事质的研究的研究者有个清楚和明确的方向。
第二章 质的研究的背景

质的研究的定义

质的研究目前仍无一个明确的定义,归纳各种说法可以对质的研究做以下的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数据并形成理论,透过对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是一种概念,以下的一些方法都使用了质的研究如:民族志(ethnography)、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叙事分析(narrative analysis)、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现象学(phenomenology)、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质的研究的特色
  
质的研究的特色有:自然主义、解释性理解、不断演化、归纳法和重视研究关系五个。
1. 自然主义:
质的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质的研究认为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运作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分不开的。如果要了解个人和社会组织,必须将他们放置在丰富、复杂、流动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考察。研究者必须与研究对象有直接的接触,在当时当地面对面的与其交往。研究者本身就是一个研究工具,需要在实地进行长期的观察,与当地人交谈,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那些环境对其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2. 解释性理解:
质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出解释性理解或领会,研究者透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出理解。因此研究者必须先对自己的前提和偏见进行反省,让自己与被研究者不因本身的关系而使解释性理解产生偏差。
3. 不断演化:
质的研究是一个对多重现实(或同一现实不同呈现)的研究与建构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双方都可能会改变,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改变,建构研究结果和理论的方式也会改变,因此,质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4. 归纳法:
质的研究是使用一种归纳的方法,在数据收集与分析方面,使用由下而上的归纳方式,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理论建构也是用归纳的方式,从数据中产生理论架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和不断比较,让理论假设逐步得到充实和系统的。
5. 重视研究关系:
质的研究非常重视研究者和被研究者间的关系,因为正是由于双方之间的互动,研究者才可能对对方进行探究。因此,在研究报告中,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角色、个人身分、思想倾向、自己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有这些因素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反省。质的研究非常重视道德问题,研究者需要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它们提供的信息保密,公正的对待被研究者和研究结果,恰当的处理敏感性数据,与被研究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地回报对方所提供的帮助。

量的质的研究比较
  
以下比较量的质的研究优缺点及适合情境。
1. 量的长短处:
量的长处:适合在宏观层面大面积的对社会现象进行统计调查;可以通过一定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对研究者事先设定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可以使用实验干预的手法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透过随机抽样可以获得有代表性的数据和研究结果;研究工具和资料收集标准的,研究的效度和信度可以进行准确的测量;适合对事情的因果关系以及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量的短处:只能对事物的一些比较表面的、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不能获得具体的细节内容;测量的时间往往只是一个或几个凝固的点,无法追踪事件发生的过程;只能对研究者事先预定的一些理论假设进行证实,很难了解当事人自己的视角和看法;研究结果只能代表抽样总体中的平均情况,不能兼顾特殊情况;对变量的控制比较大,很难在自然情境下收集资料。
2. 质的长短处:
质的长处:在微观层面对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小样本进行个案调查,研究比较深入,便于了解事物的复杂性;注意从当事人的角度找到某一社会现象的问题所在,用开放的方式收集数据,了解当事人看问题的方式和观点;对研究者不熟悉的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注意事件发生的自然情境,在自然情境下研究生活事件;注重了解事情发展的动态过程;透过归纳的方式自下而上建立理论,可以对理论有所创新;分析数据时注意保存数据的文本性质,叙事方式接近一般人的生活。
质的短处:不适合在宏观层面面对规模较大的人群或社会机构来进行研究;不擅长对事情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进行直接的辨别;不能像量的研究那样对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进行准确的测量;研究结果不具备量的研究上意义的代表性,不能推广到其它地点和人群;数据庞杂,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整理,给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研究没有统一的程序,很难建立公认的衡量标准;既费时又费工。

量的质的研究的理论典范

量的研究的理论典范是实证主义,而质的研究的理论典范有三个: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受主观价值因素影响。主体和客体是两个截然分开的实体,主体可以使用一套既定的工具和方法程序获得客体的认识。实证主义遵循的是自然科学的思路,对事物的研究就是要找到某些关系,并透过理性的工具对它们加以科学的验证。量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理论基础上。
1. 后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认为客观真理虽然存在,但是不可能被人们所证实,我们所了解的真实永远只是客观实体的一部份或一个表象,所谓研究就是通过一系列细致严谨的手段和方法对表象进行证伪而逐步逼近客观事实。证实和证伪的关系不是对称的,多少次的证实都可被一次证伪所推翻,所以无法透过经验的归纳来证明某种理论,只能对理论作证伪来获得客观的事实。后实证主义者大都采取质的方法,在自然情境下了解被研究者的观点和思维方法,然后在原始数据基础上建立扎根理论。
2. 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也承认客观事实的存在,但认为所谓的事实是历史的产物,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被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所塑造而成的。透过辨证对话的方式,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来超越被研究者对真实的无知和误解,去除那些虚假意识,唤醒他们在历史过程中被压抑的真实意识。衡量的标准不是证实也不是证伪,是消除被研究者无知和误解的能力,其使用的方法也属于质的研究方式。
3.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事实是多元的,因历史、地域、情境、个人经验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建构主义建构的事实不存在真实与否的问题,只存在合适与否的问题,因为只能判断一个行为或一种想法是否达到了预期,而无法知道它是否真实。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研究结果是由不同主体透过互动而达成的共识。研究者个人的思维方式、所使用的语言和解释原则必然符合他们生活中基本的、约定成俗的规范,否则不可能对研究的现象进行任何意义上的阐释,更不可能和他人进行交流。其使用的也是质的方法。
三种典范在质的研究具体落实产生了一些异同。这三者都是注重在自然情境而不是人为的实验环境,都强调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的探究,而不是对一些孤立的变量进行调查,都注意反思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影响,而不是力图排除或否认这些影响。但也有些不同的地方,后实证主义强调使用一定的检测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严谨的验证,而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则更重视反省自己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后实证主义注重运用研究结果来拓展知识,批判理论主张运用研究结果来唤醒人们,改造社会中的不公,建构主义则着眼于当下的构成性理解,生成新的社会事实。

质的研究的演进时期
质的研究目前对于历史演进分期并没有定论,目前常见的是所谓的五个时期:
1. 传统期(1900-1950):
这个时期的主导思想是实证主义,受自然科学影响,这时的学者普遍追求客观性和真实性。质的研究最早源自于这时期非西方人种与文化的民族志,一般都是一个西方的科学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找土著,忍受辛苦的田野调查,收集到许多原始资料后,开始以一种客观的方式,他们认为客观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报导。而后社会科学自人文科学独立出来,特别是芝加哥学派强调对生活历史和生活片段进行研究,力图寻找一种对社会现象和个人生活进行解说的方法。这种对生活进行叙事的方法后来变成质的研究的主流。
2. 现代主义期(1950-1970)
这时期也被称为质的研究的黄金期,各种社会思潮和研究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这时期的主导思想是后实证主义。在这个创造力十足的时期,很多研究者试着将质的研究规范的、严谨的,例如开放性访谈,半开放性性访谈,参与型观察的使用,而扎根理论也是在此时发展,扎根理论后来成为质的研究理论建构时最常使用、最具理论性的工具。这时期的现象学、诠释学、象征互动主义、批判理论、女性主义也多使用质的方式作研究。
3. 领域模糊期(1970-1986)
文化人类学者Geertz提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领域不应明显区分,领域模糊论因而产生。具有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含混的、解释的、多元的新时代。各领域开始跨领域寻找理论、模式和方法。文本分析、叙事分析、语意分析、内容分析、符号主义、有色人种研究等也开始迈入质的范畴中。在质的领域中这时期的自然主义和建构主义有了重要的地位。
4. 表述危机期(1986-1990)
这个时期中质的研究者感觉到了言语表述的危机,开始对言语中隐含的意识型态进行批判。批判理论、女性主义以及有色人种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者的视野,他们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研究和写作本身就是权力、阶层、种族和性别的反应,以前认为已经解决的效度、信度和客观性问题又重新变成问题。质的研究者此时更加具有自我反省能力,更自觉对于作为作者的角色和身分进行反思,对传统的真理和意义模式进行批判。
5. 后现代主义期(1990-   )
又称第五次运动,这时期的主导思想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对随工业的而来的现代主义的一种反动。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工业的文明带给社会种种弊端,使人们对于现代主义的信仰产生怀疑。后现代主义强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断裂、突变的观点,不再固守一个特定的叙事结构和叙事内容。后现代主义者以无信念为信念,以无基础为基础,以无限制为限制,以无规则为规则。不过他们不对任何信念、基础、限制、规则持确定的态度,其本身就反应了他们一种确定的态度。而质的研究此时呈现出更多元的状况,更加注重不同人群(特别是弱小群体)的声音,在方法上也更加兼容并包。这时的质的研究更加重视行动为取向的研究,其提倡被研究者变成研究者,亲自参与研究,直接从研究中获得行动的力量和策略。

质的研究的分类
1.
若依研究的问题来分类:

研究问题的类型

策略

学科

意义型问题:了解生活经验本质的问题

现象学

哲学

描述型问题:对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信念和行为进行描述

民族志

人类学

过程型问题:了解时间维度上事情发生的变化

扎根理论

社会学

口语互动和对话型问题

俗民方法论

语言学

行为型问题
宏观
微观

参与观察
质的生态学

参与观察
质的生态学

人类学
动物学

人类学
动物学

2. 若依研究的范畴来分类:

研究的范畴

研究的学术传统

生活经验(生活世界)
  作为个体的行动者的意向与社会情境相逢的行动者

心理学
现象学
诠释学

个人的
个人的传记

心理学与人类学
生活史(诠释性传记)

行为/事件
 有时间性并且处于情境中
 与环境有关

心理学
性格形成学
生态心理学

社会世界
人们如何达成共识
人们如何创造象征、符号和环境,并在其中互动
 社会中各类别的一般关系

社会学
 俗民方法论
 象征互动主义(符号学)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

文化
 作为一个整体
 作为符号世界
 作为社会组织分享意义和语意规则的认知图标

人类学
 民族志
 符号人类学
 人种科学(认知人类学)

交流/说话
 实际会话方式与转换规则
 非语言交流的方式与转换规则
 交流的型态与规则

社会语言学
 会话分析(话语分析)
  人体动作与说话关系之关系的科学
交流民族志

实践与过程
看护工作
教育学
管理/消费
 评估

应用型相关技术
 护理研究
 教育研究
 组织/市场研究
 评估研究

3. 若依传统来分类:
这是美国学找Jacob的分类,分为以下五种:
生态心理学:着重考察自然情境下人的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对人的自然行为进行详细客观的描述。
整体民族志:将一个文化群体(如部落、乡镇、社会机构、种族)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中那些对于理解该文化十分重要的部分(如社会结构、经济、家庭、宗教行为和信仰等)进行重点的考察。
交流民族志:着重研究一个文化群体内成员之间以及不同文化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模式,考察微观层面的互动方式与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结构之间的关系。
认知人类学:也是将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但只对人的思维进行研究,认为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对物质现象的认知组织型式。
象征互动主义:认为个体的经验必须得到与他人互动的中介,意义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创造出来的。
4. 依类型分类:
英国学者Atkinson的分类,认为质的分类无法清晰的依传统分类,并考虑英国质的现况的分类。有象征互动主义、人类学的方法、社会语言学的方法、俗民方法论、民主的评估、新马克思主义民族志、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七个类型。

第三章 质的研究的准备阶段

研究设计的主要模式

传统的研究设计方式-阶梯式研究设计模式
这是一种线性的模式,有顺序性,步骤一完成才能做步骤二,以此类推。传统的量的研究模式皆是以此方式进行研究设计。
   
质的研究设计方式

质的研究设计模式强调不断循环、不断演化的过程,一般常用的设计模式有以下几种:
1. 建构主义探究循环设计模式
其特色是所有组成部分都在流动,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2.
宏观批判/生态探究设计模式
其为以批判理论为基础的设计模式。批判理论认为要从整体意义上对人类的生态环境进行批判性的研究。这模式是一种概观全局的模式,这个模式中,经验被认为是一种受到社会、文化和历史压抑的虚假意识,研究者和被研究者透过对其进行历史回顾和批判性研究而得到真实意识。整个研究的过程是一个由经验到发明、发现、解释和理解的循环。
        
3.
互动设计模式
互动设计模式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连,相互影响,每个部分都受其它部分的牵引和拉扯,如同橡皮筋一样,每个部分都会因某一方向的拉扯而变形。
整个图形可以看做两个三角形组成。上方的三角形为研究设计的外部,即研究者的目的、经验、知识、假设和理论。下方的三角形为研究设计的内部,即研究者的具体研究活动及检验研究结果的步骤和手段。
        
4.
立体两维互动模式
质的研究的每一部分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地缩小聚焦范围,如同一个螺旋圆锥体,这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两部分呈现质的研究之动态、变的、互动以及不断深入的过程。  

研究设计的组成部分

1. 界定研究的现象
研究现象是指研究者希望集中了解的人、事件、行为、过程、意义的总和,是研究者在研究中想要涉及的领域范围。
2. 确定研究的问题
研究现象是一个较宽广的范围,从这范围中找寻一个主要的、具体的、可以不断聚焦的焦点,便是研究问题。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确定好研究问题后,再来就是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是指从事研究的动机、原因和期望。研究意义是指研究结果对有关人员、事情或社会机构的作用。
4. 研究背景知识
有三部分,现有的研究结果、研究者的个人经验、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work)。现有的研究结果是了解之前的相关研究及发现,了解自己的研究能提供什么贡献。研究者个人经验指研究者本人与研究问题有关的个人经验以及对问题的看法,有无产生影响及如何排除这些影响,质的重视对研究者本身进行反思。而
概念框架展现的是研究者的初步理论设想:包括组成研究问题的重要概念和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研究问题的范围、内容维度和层次;研究者目前发展出来的假设。
5. 确认研究对象-抽样
确认研究对象的方式最常用的是抽样,抽样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量的研究是建立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而质的较常用的是非随机抽样中的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讯息量的研究对象,用此方法的原因是质的研究的效度不在于样本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样本的限定是否合适,即该样本是否能够作为一个典型的,能代表此文化完整经验的个案。
6. 讨论研究关系
包括研究者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与种族、社会地位与受教育程度、个性特点,还有研究者的角色、研究者看问题的视角、研究者的个人经验。
7.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
首先须判定研究者是局内人或局外人。局内人指研究者相同文化内的一份子,而局外人则是不同文化的人。局内人有相同文化,较易理解被研究者的语意及思维方式,但也失去研究所需要的距离感,可能对于言语中隐含的意义失去敏感度。局外人因文化差异有距离感,也有文化比较的优势,藉由文化差异的比较,来理解其它部分的意义,且较有优惠待遇,比较宽容,也少了利益纠葛的问题,但较难理解语意及其思维。局内或局外是无法选择的,端看研究题目而定。
8. 选择研究方法
质的方法很多,也无一定论,但大都分为进入现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三部分来考虑,依实际情况来决定。
9. 决定检测方式
质的研究有效度、信度、推论、道德四类问题,后面章节叙述。
进入研究现场

首先必须确定谁是守门人,守门人指的是一个现场的管理者。了解谁是守门人后在来就是建立和守门人间的关系。与守门人的关系代表了不同的进场策略。进入现场的方式有:
隐蔽式进入-会被守门员拒绝时
逐步暴露式-觉得守门员对自己研究有所顾虑时
制约式进入-需取得守门员同意的情况
第四章 质的研究的资料收集
参与观察

观察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生活的观察,这种观察没有任何目的,是人的本能活动,人一出生开始就不断的作观察的动作。另外一种是科学研究手法的观察,这种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科学研究的观察又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质的研究中的观察泛指实地观察。而实地观察又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中,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和观看被观察者的言行。这种观察的情境比较自然,观察者不仅能对当地的社会文化现象得到比较具体的认识,而且可以深入到被观察者文化内部,了解他们对自己行为意义的解释。
而非参与观察不要求研究者直接进入被观察者的日常活动中,观察者通常置身于被观察的世界之外,作为旁观者了解事情的发展动态。质的上较常使用的是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适合以下的情境:
1. 当有社会现象(如同性恋、吸毒、监狱生活)很少被人所知时。
2. 当研究者需要了解有关事情的连续性、关联性以及背景脉络时。
3. 当研究者看到的事实与当事人描述有明显差异时。
4. 当研究者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个案调查,而时间又允许作参与观察时。
5. 当对不能够或不需要进行语言交流的研究对象时。
6. 当研究者希望发现新观点,建构自己的扎根理论时。
7. 其它方法的辅助方法。
深度访谈

访谈一般分为三种:封闭型、半开放型、开放型,也称结构的、半结构的、非结构的。
封闭型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走向和步骤起主导作用,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具有固定结构的统一问卷进行访谈。研究者对所有受访者都按照同样的程序问同样的问题。
与封闭型相反的就是开放型访谈,开放型访谈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目的是了解受访者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他们对意义的解释、以及他们使用的概念及其表述方式。
在半开放型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同时也让受访者积极参与。通常研究者事先会准备一个访谈大纲,然后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对受访者提出问题。访谈大纲主要是作一种提示,研究者在提问的同时鼓励受访者提出自己的问题,且根据访谈的具体情况对访谈程序和内容作灵活的调整。
一般来说量的研究采用封闭型访谈,来搜集统一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质的研究初期往往先采用开放型访谈,了解受访者关心的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然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转向半开放型访谈,就之前开放型访谈所得知的重要问题及有疑问的部分进行追问。
访谈具体功用:
1. 了解受访者的所思所想,包括他们的价值观念、情感感受和行为规范。
2. 了解受访者过去生活经验以及他们耳闻目睹的有关事件,并且了解他们对于这些事件的意义解释。
3. 对研究的现象获得一个比较宽广、整体性的视野,从多重角度对事件的过程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述。
4. 为研究提供指导,事先了解哪些问题可以进一步追问,哪些问题是敏感的问题,需注意小心。
5. 帮助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建立人际关系,使双方的关系由陌生变成熟悉,互相信任。
6. 因为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了,自己的故事被公开了,让被研究者感到更有力量。
焦点团体访谈

质的研究中访谈可以分成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两种,集体访谈是指一到两个研究者,同时对一群人进行访谈,透过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的互动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焦点团体访谈是一种最常见的集体访谈的方式,在这种访谈中,访谈的问题通常集中在一个焦点上,这个焦点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研究者组织一群参与者就这个焦点进行讨论。
它的优点有:访谈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对研究问题进行集体性探讨、集体建构知识。焦点团体访谈中,参与者被鼓励相互之间进行交谈,而不仅仅是向研究者谈话。因此,研究者可以将访谈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透过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行为来了解他们在个别访谈中不会表现出来的行为。此外,研究者可以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中和参与者一起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思考,大家透过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讨论的内容往往比个别访谈更具有深度和广度。最后焦点团体访谈还有个十分重要的功能-集体建构知识,藉由参与者相互之间的激励和刺激产生新的思想和情感,使得群体成员的认识往前推进,共同建构新的知识。
但焦点团体访谈也有些缺点,例如团体中不擅表达的人的意见易受埋没,无法像个别访谈能够得知这类人的想法。又团体中有强烈领导欲、试图影响其它成员的人,若其成了一种思维和谈话的定势,会让有些成员宁可顺从主流不表达自己的想法。
焦点团体访谈较适合用来了解看法或意见,而并非个别性的故事,尤其一些敏感性高的问题还是使用个别访谈较为适合。而团体成员需注意最好不是家人或者是有上下属关系的人,以免因为过多的包袱而无法得知其内心的想法。焦点团体访谈其特点可以补足个别访谈的缺失,若能和个别访谈一起使用就可以达到最大的用处。
实物分析

实物分析基于一个信念,任何实物皆是文明的产物,都是在一定情境下某些人对一定事物看法的体现,因此这些实物可以被收集起来,作为特定文化中特定人群所持观念的物的形式进行分析。以下都可以当作实物分析的材料:
历史文献:传记、史料
现时的纪录:信件、作息时间表
文字数据:文件、日记
影像数据:照片、录像、电影、广告
平面资料:书籍
立体资料:陶器、植物、路标
不同于历史学家将文献,档案纪录当作第一手数据的来源,大多数质的研究者将实物视为补充性资料,辅助观察和访谈的不足。在数据收集的时候大都是观察,访谈,实物分析一起使用。
第五章 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
质的数据层次
质的研究中的数据可以分为三个阶层:
1. 原始资料:录音带、田野笔记、文件
2. 部分处理过的数据:研究者的笔记和评论
3. 自原始数据及部分处理数据中摘要出有意义的部分:编码、类别
资料整理和初步分析
   
  初步的分析资料有以下几个步骤。
1. 阅读原始资料
认真阅读原始数据,熟悉数据内容,了解其中意义与相关关系。
2. 译码
将获得的意义纪录起来,并给予一个编码。
3. 寻找惯用语
找到被研究者的惯用词,并与自己的惯用词作对应
4. 建立编码对照表和档案系统
建立编码对照表来纪录编码的内容,将登录好的数据建立一个档案系统。编码归档不要求最好的,数据分析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将之最佳的。
资料归类和深入分析
  
数据的深入分析分为类别分析和情境分析两种。所谓的类别分析是将编码好的数据作分类的动作,进行比较的动作来进行分类。而情境分析指的是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的自然情境中,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对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这是一种将整体先打散再整合的方式,先看到数据的整体情形,然后将数据打散,进行分解,最后将分解的部分整合成一个在真实情境中完整的故事。
  类别分析是利用比较的方法来突显类别间的关系,而情境分析可以更贴近被研究者的真实生活。两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如用情境分析建构一个故事后再对故事进行分类,或者将分类的结果个别进行情境分析。
  辅助分析工具有备忘录、日记、内容摘要和图表。备忘录内记载了研究者的发现、想法和初步结论。日记内记载每天的想法以及反省当天的活动。而内容摘要将数据内容进行简的,把数据的精髓以浓缩的方式表现出来。图表则可以更清晰的表达出数据间的关系。
理论建构的方式: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从经验性资料建构理论的方法,研究者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原始数据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产生理论。在这之前质的研究中理论性研究和经验性研究严重脱节,要不对理论空谈一些形而上的问题,要不停留在经验事实的描述,只强调可观察性和可证实性。扎根理论弥补了这两者间的差距。
扎根理论基本原则有:
1. 从数据产生理论的思想
强调从数据中产生理论,唯有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一定的理论架构才可能逐步成形。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自下而上不断将资料浓缩。
2. 理论敏感性
扎根理论的目的是在建构理论,所以特别要求研究者对理论的敏感度。不论是研究设计阶段或是资料收集和分析阶段,研究者必须对自己现有的理论,前人的理论以及数据中呈现的理论保持警觉。
3. 不断比较的方法
扎根理论的主要思路是比较,在数据与数据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不断进行比较,然后根据资料与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提炼出有关的类别及属性,这比较的动作贯穿研究全程。
4. 文献运用的方法和准则
扎根理论在建构理论时可以使用前人的理论或者自己的原有理论,但必须和研究中所收集的资料及理论相匹配。
扎根理论操作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开放性译码
开放性译码是藉由仔细检验而为现象取名字或加以分类的工作。利用开放性译码将收集来的原始资料分解成一个个单位,将原始数据的概念找出,并予以归类成一个个范畴,开放性译码有逐行、逐句、逐断或整篇的方式。
例:老师在讲台上说话,学生看着老师。讲台上说话、看着老师是一种概念,上课、听课是范畴。
2. 主轴译码
做完开放性译码后,研究者藉一种译码典范(就是藉所分析现象的条件、脉络、行动/互动的策略和结果)把各范畴间联系起来,于是数据又被组合到一起的过程。条件、脉络、行动/互动策略、结果是所谓的副范畴。这一阶段是要将范畴和副范畴,范畴和范畴间联系起来。
例:疼痛是范畴,生病是范畴,疼痛消除是副范畴。主轴译码是在作疼痛和生病是否有关系存在,疼痛和疼痛消除又有何关系存在。
3. 选择性译码
选择核心范畴,把他有系统的和其它范畴予以联系,验证其间的关系,并把尚未发展齐备的范畴补齐的过程。这阶段中确认故事线是最重要的步骤,故事线即是研究现象核心的部分,在根据核心现象萃取出核心范畴。确定故事线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研究者过度沉浸于他的资料中时,研究者会觉得样样重要,而找不出一个贯穿大部分数据的线索。
4. 理论性抽样
理论性抽样不是对人进行抽样,是针对数据的事件做抽样,而事件则依每个阶段而有所不同。在开放性译码的理论抽样中,是针对概念做抽样,以求找到有研究潜力的范畴。而在主轴译码的理论抽样中,对范畴和副范畴进行抽样,看是否能找出条件、脉络等等以建立关联。最后,选择性译码的理论抽样中,此间阶段是在建立一套理论,而抽样的范围在于精心选择的人或事,看是否能验证故事线的情节。
5. 条件矩阵
是一种有助于思考诸多条件与结果及所研究现象之间关系的分析图表。此矩阵可供研究者区分并联结条件和结果的各种层次。把研究问题的层次放在矩阵中,然后其上下层皆是有关的层次,就是需加以考虑的相关层次。
撰写质的研究报告
质的研究有其创意本质,允许研究者针对特定的阅读对象来组织研究报告的内容,如对象是一般大众可用简易的语言并减少理论和概念的描述,而对象是口试单位或期刊的编辑时就须较着重于实体抽象概念和理论方面。虽然没有一定的指导方针,但大概可以包含四部分:1.研究目的和背景2.研究的方法3.研究发现4. 结论和建议。
第六章 质的研究的检测手段

检验评价标准

  关于质的研究的检测观点可分为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建构主义和批判理论四个方面来探讨。
在实证主义的评价标准中,实证主义者极力主张运用严谨性的标准,认为质的量的研究只需要一套标准(科学方法的标准)就足够了。量的上常被使用的信度、效度、推论等的衡量标准也被用在质的研究上。
而后实证主义的评价标准中,后实证主义者的观点主张质的研究要有一组与量的研究相对应的标准。虽然对标准的内容没有一致的想法,但一般都同意质的研究应该仿效科学研究,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有推论性及追求误差的最小的。而使用的标准是可信度、真实性、彻底性、协调性、可理解性等概念。
在建构主义的评价标准中,对建构主义者而言,知识并非发现的而是创造的,是研究者所呈现的产品,社会的实体是不同研究者共同创造的多元实体。而其标准为是否具有解释力度、讯息丰富性和复杂精致度。
最后批判理论的评价标准中批判理论者认为寻求标准会特许一些研究取向凌驾于其它取向,那么诠释事实的多元性就会被淹没,他们认为信度和效度的问题跟质的研究根本不相关。

效度问题
关于效度失真原因有以下几个部分:
1. 记忆问题
由于被研究者记忆力的衰退,导致具体的细节已经记不清楚了,而人此时大都会惯于给一个大概的描述或一个大约的数据,造成失真。
2. 研究效应
研究效应指的是当研究在一个人为环境中进行时,被研究者可能和平常表现的不一样而造成失真。
3. 文化前提
因为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文化背景不同,使用语言不同,而造成误解。
4. 间接资料来源
被研究者提供的资料中,有来自他人的第二手资料,而被研究者若是不告知是得自他人数据时,可能产生以讹传讹的情形,造成失真。
而效度的检验方法和量的有些不同,量的可以在研究设计时藉由随机抽样等等方式来排除导致失效的因子,但是质的并无法这么做,因为质的所研究的事物不是一个脱离主体而单独存在的客观实体,只能被主体在与其互动的关系中重新构建,所以质的研究效度检测只可能发生在研究开始之后,必须在作出一个初步假设之后,才来作效度检验。常用方法如下:
[url=]1. [/url]
侦探法
不断的对研究的各层面和环节进行搜寻,找出可能影响效度的因子,再想办法排除。
2. 证伪法
与量的研究的证实法不同,证伪法是在建立一个假设之后,想尽一切办法去证明这假设是不真实的或不完全真实,并将假设予以修正或排除。
3. 相关检验法(三角检验法)
质的研究常用的检验法,意指将同一结论用不同方法,在不同情境里,对样本中不同的人进行检验,以求获得结论的最大真实度。如用访谈的方法对某一现象作出结论,可以使用观察或实物分析来对同一对象进行研究。另外还有来源的相关验证,分析者的相关验证和理论的相关验证等方法。
4. 反馈法
反馈法是指研究者得到结论后广泛的与同行、同事、朋友和家人交换意见,这些人有的熟悉所研究的对象,有的不熟悉,但都可能对结论提出有用的看法或结论。
5. 参与者检验法
反馈对象为那些被研究者,听听他们的看法,这项工作要尽可能早做,最好在研究的初步结论出来时便将结论反馈给被研究者,看看是否不同意见,或者误解产生,好即早进行修改。
6. 收集丰富原始资料
丰富的原始资料可以为结论提供充分的证据依据,进而提高效度。

信度问题
   
信度概念来自量的研究,指的是根据相同的测量步骤重复测量同一个现象时,会得到与先前测量相同的结果之可能性。大多数的质的工作者都认为信度的概念对质的研究并无实质意义,因为质的研究将研究者当作研究工具,强调研究者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就算同时、同地、同一问题、同一人群所作的研究,其结果也有可能因研究者不同而不同。

推论问题
 
质的研究大都采取目的性抽样,样本数通常较小,很难进行如量的般由样本推论出母体,强调在一定范围的活用性。但质的研究者仍希望结果能对其他的人和组织有作用,所以仍须面对推论问题。由于种种困难,推论问题目前在质的领域中仍无一个定论,基本上有两个思考方向。
1. 内部推论
内部推论是指在研究结果代表了此样本的情况下,可以在此样本所包含的时空进行推论。如在访谈一个律师花了一小时叙述他过去六年来在事务所工作的情况,那若他记忆力没有问题,且是在说真话,那我们可以从这一小时访谈中去推论他过去六年的生活情形。
2. 外部推论
外部推论概念上类似于质的研究中的推论,认为研究结果可以推论至样本范围之外的同类事物,不过有人认为质的结果本来就不是要推论母体的,也有人认为质的结果无法由少数样本去推论到样本范围以外的情境。

伦理问题

质的研究中也有些伦理课题要探讨。
1. 隐瞒与表白
观察法中隐瞒是否必要而且是否可以被接受。隐瞒的范围可以从一开始善意的忽视(在公共场合中不告诉受观察者,他们正在被观察)延伸到完全的隐瞒(隐瞒研究及研究者角色)-以免态度的转变。
2. 告知后的同意
进行访谈前必须征得对方的同意。简述研究内容和流程,了解研究者的身分,保证志愿参加和何时都可退出而不会有惩罚,说明任何危险和好处。
3. 强迫和扭曲性的同意
有时因为社会地位让被研究者感到压迫,或因为工作学业等其它考虑,让告知后同意变成强迫和扭曲性的同意。
4. 创伤和情绪伤害
很多质的研究都会访谈到一些受访者痛苦的生活事件,如离婚、家人去世等,基于研究伦理,访问必须受访者自愿,且不超过研究范围,而一些敏感问题更须小心处理。
5. 保密和隐私
质的研究很难保证匿名,所以被研究者一开始就已经牺牲了个人的隐私,所以保密就成了重要的工作。
6. 诱因和报偿
访谈通常会给予些报酬,但过少的酬劳会对人造成羞辱,过多的酬劳则会变成强迫式的购买,所以给予适当的报酬非常重要。
7. 研究者的风险
研究者也有些情绪上和其它方面的危险,例如一些受访者情绪波动可能造成伤害。
第七章 质的研究的发展前景

发展趋势
质的研究的发展趋势可分下列几个方向讨论
1. 提倡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以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行动研究中,被研究者不再是被研究的客体或对象,他们成为了主体。透过研究和行动的双重活动,参与者将研究的发现直接用于社会实践,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社会现实的能力。
  传统质的研究的内容比较脱离实际,既不能反映事实,也不能满足实际被研究者的需求。而行动研究要求的就是提供结论给予被研究者,并让被研究者根据研究结果来进行改善现况的工作。
2. 尊重多元
在多元文化观的潮流中,质的研究将继续进行一些跨文化的比较工作,不同的是对于不同的文化不再以探险或拯救的眼光来看待,而是以尊重和肯定的角度来面对。
3. 重视反思
更加重视反思,研究者本身的自我反省,以及研究者和他人的关系。
4.坚持研究规范。
质的研究者不认为存在一套普遍的、固定的研究典范,但也不是意味着什么都可以,虽然在本体论,认识论上难以建立统一的规范,但在方法论上仍旧可以坚持一些原则。
5.高科技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相关高科技的影响。使得质的研究中某些环节不再如以前费时费力,也可使数据获得更高的准确度,但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

质的量的结合-多元方法研究

质的量的能否结合有有以下几派主张。从纯正派的观点认为量的质的科学典范不同,一个是实证主义,一个是自然主义、人本主义,两者从本体论、认识论、到方法论都是互相排斥的,无法结合使用。
而从情境派的观点来看,情境派将焦点放在研究的问题和情境上,认为质的量的各有其优点,应视研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结合。
最后是实用派,实用派也是持可以结合的立场,不过他们更重视实际的功用,把焦点放在方法的使用上面。
  而质的量的结合的好处有:可在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在面对不同的子问题可以视需要选择质的量的研究方法;可以对结果实行相关检验法,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但也有其问题存在:如对事物的认知上的冲突;为研究结果的价值评量和伦理问题造成困难;机会主义的产生,任意选择所好和所长的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

质的量的结合方式可分为:质然后量、量然后质、平行设计、混合式设计。质然后量的方法是先对个人或团体实行观察、访谈,再用量的方式对质的所产生的概念进行验证。例:先对重度精神病患家庭进行观察及访谈,然后设计悲伤量表进行心理计量的测量,以用于治疗上。
  而量然后质则是先进行量的方法找出研究对象,再使用质的方法继续研究。例:对监狱受刑犯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中找出研究对象进行访谈。
  平行设计则是质的量的并行,最后比较结果,若结果不一致则就分歧的部分继续深入研究,找出哪个方法是对的,哪个方法是错的。有时结果无关对错,必须将实体解构修改,设法将两个不同的结果整合到一个概括性的结论中。
混合式则是把质的量的步骤彻底打散,从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到数据检测完全打散,然后就各个部分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八章 个案探讨-泰雅族青少年之学习式态之质的研究
  
本篇作者为师大教育研究所之郭玉婷。这个个案是描述与分析泰雅族青少年理的科与英语科的学习式态,并尝试探讨其与家庭、小区、民族特质等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下就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数据检验四个部分来进行探讨。
  在研究设计部分,作者确定了研究方法、研究实施、数据收集策略以及数据分析策略。在研究方法方面作者亲自到泰雅部落中的一所国中的一个班级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访谈,使用的是民族志的方法。而在研究实施的设计中,作者确定了要研究的现象、问题、以及对象,并确认研究目的和意义,而在进场研究时也取得了守门人,也就是国中的校长和班导师的同意。资料收集和分析的部分后述。最后作者对自己的文化差距、研究者的角色定位、参与者的互动及反抗进行反思。研究设计阶段大致符合前文所提的步骤。
  在数据收集时,作者先采用参与观察,到目标班级进行长时间的参与观察,观察班上学生在理的课和英语课的表现,作者详细记载班上学生在一般教室中上课的情形,以及在理的实验室和英文计算机教学室中的情形,并每日制作田野纪录。而在参与观察结束之后,作者开始深度访谈的工作,访问对象有焦点学生、学生家长、理的及英文老师、班导师、校长和小区人士。访谈时先采用开放性访谈,等问题确定之后采用半开放姓访谈。其依时间分为正式性访谈以及非正式性访谈,正式性访谈是事前约好时间拟好题目进行访问,而非正式性访谈则是在下课时,针对上课的内容临时拟好题目对老师或学生进行访问。另外,作者也参考了学生辅导资料卡、理化英文的月考考卷、平常考考卷、课本、习作等文件进行实物分析。
  在数据分析方面,作者的数据来源有田野纪录、访谈转译稿和相关资料。作者在分析数据时采用的方式是扎根理论,先对观察或访谈内容作逐字编码的工作,找出观念并分类出范畴,然后找出范畴和范畴间以及范畴和副范畴间的关系,最后串连出一条有关系的故事,便是数据分析后的结论。作者使用了扎根理论的前三步骤,但并无使用条件矩阵和理论性抽样的方法。
  在数据检验时,作者使用的三角检验法,有方法的三角检验(观察、访谈和实物分析)、来源的三角检验(学生、老师、家长等)、分析者的三角检验(作者和另两位同是作质的研究的同学),以求其结论达到可信度、迁移性、可靠性和验证性。
  最后作者对这次的研究作出结论:
1. 泰雅族青少年由于过去学习抽象性内容的经验不佳、基础不稳,因此排斥抽象性符号性的教材。
2. 泰雅族青少年习惯透过操作实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但由于对于实验的流程不熟悉,往往吵闹不休而降低了学习效果。
3. 由泰雅族青少年偏好具体不喜抽象的学习式态中发现,泰雅青少年倾向用归纳的方式习得知识
4. 泰雅族青少年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影响,偏好在轻松、幽默、无竞争、无压力的环境下学习,并因此提高学习动机
5. 泰雅族青少年因为家庭功能不彰,无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出现漫不经心、记忆力不集中的学习现象。


参考文献
1.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2000
2.        张英阵[译];<质的研究与社会工作>;台北:洪叶;2000
3.        徐宗国[译];<质性研究概论>;台北:巨流;1997
4.        吴芝仪[译];<质的评鉴与研究>;台北:桂冠;1995
5.        高熏芳[译];<质的研究设计:一种互动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2001
6.        邱泽奇[译];<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华夏;ch.11,12;2000
7.        叶至诚;<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台北:商鼎;ch.9-12,21;1999
8.        朱柔若[译];<社会学研究法与资料分析>;台北:扬智;ch.4;1996
9.        刘秀娟;<两性教育>;台北:扬智;ch.2;1999
10.    郭玉婷,<泰雅族青少年学习式态之质的研究>;http://www.ncl.edu.tw/;2001
11.    Berg, Bruce L. ;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Boston:Allyn & Bacon; ch.7; 1989
12.    Mason, Jennfier;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Beverly Hills, Ca: Sage; ch.2; 1996
13.    Creswell, John W. ;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Beverly Hills, Ca: Sage; ch.4; 1998
14.    Maanen, John Van; Qualitative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ch.3; 1982






几本质的研究的书的故事:

《旅居者与外国人——中国留美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

是陈向明用质的研究方法所做的博士论文。使用的主要是访谈的方法。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价“质的研究方法”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



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本书的主要目标读者为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目的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作为研究者的意识和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自己所接触的人和所处的环境进行反思。



杨钋 林小英编,陈向明指导:《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记录的是陈向明开“质的研究”这门课的时候她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学作质的研究的心得体会,刊载的是学期结束后学生呈教的期末论文。由于课程的特殊要求,三分之二的篇幅用于讨论学作质的研究方法的心得体会,只有三分之一的篇幅用来讨论研究结所。好处是:该书将质的研究过程描述的非常细致,读者可以真正感受到他们学作质的研究的整个历程。



陈向明主编:《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真正的质的研究论文是什么样子?质的研究者究竟如何在“实地”开展工作?如何确定研究问题并选择研究对象的?根据什么来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时候采取了什么策略?在掌握了基本的原理之后,大家都非常关系这个问题。在大家的期待中,《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一书问世了。该书共收集了四篇硕士论文、一篇研究报告和一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四篇硕士论文不仅内容各不相同,而且写作风格也各有特色。读了之后,会对质的研究报告的灵活性有所体会。



总的来说,读《聆听与倾诉》和《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就像在读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让人感觉不到原来这就是研究论文。



白芸著:《质的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和《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有类似之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一线的教师,具有大量的案例,通俗易懂。



引言——教师成为研究者

随着世界进入后工业时代,教师的职业专门化已成为当今国际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教师们已不满足于从前辈的经验或自己的积累中吸取灵感,希望从“教书匠”变成具有反思能力的专家型教师。而成为专门化教师的最好途径就是参与研究,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系统、规范、严谨的探究。由此,“教师作为研究者”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 [苏]苏霍姆林斯基

作用:

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

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破除对学术研究和专家的迷信

重新发现自己的知识和价值



教师为什么要做质的研究?

作教育研究有很多路子,可以用量的研究方法、文献法、定性研究方法、哲学思考的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等。但是“教师为什么要作质的研究”呢?陈向明认为:关键在于这种研究方式非常适合教育领域。



 
首先,“质的研究”的平民性和互动性使“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可能,传统的研究通常将教师放到一个被动的被研究的位置,他们被观察、被询问、被评价,没有自己的声音。而“质的研究”尊重作为个体的研究者,对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都非常重视。这样,在“质的研究”中,教师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他们自己可以是研究者,自己设计、实施和评价自己的研究;他们也可以与外来的研究者合作,通过相互之间平等的互动来提高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质的研究方法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还因为它非常符合教育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教育既涉及学校的建设,又关注个体(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成长。“质的研究”可以同时关照这两个方面,不仅可以对教育现象、学校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探究,而且可以从被研究者个人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再次,“质的研究”方法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还因为它关注人的价值欲求,力图揭示事实背后的价值关系,而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导向性,其目的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教育研究必须关注教育活动中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其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最后,“质的研究”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也使它特别适合教育领域。教育是一个自然发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教育中的人和事物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育研究不能只是切割某些片断,对其进行静态的、孤立的、脱离情境的考察,还应该对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进行跟踪,了解事情在自然下情境变化的状态和趋势。需要说明的是,质的研究方法并不排斥其他研究方法。

什么是质的研究?

所谓质的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的特点:

1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
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
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的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的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
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的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的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质的研究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

研究的目的: 证实  v  解释

研究的内容: 局部 v 整体、过程; 因果 v 意义;

研究的设计: 预定  v  演化

研究的手段: 数据  v  文字、图片

研究的工具: 量表  v  研究者

研究的关系: 主客对立  v  互为主体

抽样策略:
随机  v  目的性

收集资料: 问卷/封闭观察  v  访谈/开放观察/实物分析

分析资料: 演绎为主  v  归纳为主

效度检验: 真实性  v  相关性、严谨性

推广度: 可控制性推广  v  认同推广、理论推广

伦理道德问题: 无关  v  重视



量的研究(又称定量研究,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又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试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其基本研究步骤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研究者自己的理论假设。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对社会现象中各种相关因素的分析,如贫穷与家庭人口数量的关系、年龄与离婚率的关系、性别与职业的关系等。

量的研究通过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而“质的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各有优势和弱点,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

其实在质的研究中,很需要量的研究作为研究的一种补充的手段。例如:在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中,第一次测试两个班的平均成绩相差0.5分,可是后面几次连续测出一班比二班高3、4分,于是老师很纳闷,不知是自己教学方法上出现问题还是学生本身的差距。然而,通过SPSS统计分析,便可以清晰看到,实际上第一次测试的时候标准差已经有3分多了,于是证明两班的英语成绩确实有差距,主要不是老师的原因。

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

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尚没有对“定性研究”的明确定义,通常把所有非定量的研究都归入到“定性研究”的范畴,如哲学思辨、个人见解、政策宣传和解释,甚至包括在定量研究中对问题的界定,以及之后对有关数据的理论分析,因此,“定性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目前中国学者从事的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习惯性和自主性,发挥的主要是一种议论和舆论的功能。而质的研究却十分强调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互动,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研究的结果或理论。

定性研究”与“质的研究”有类似之处,例如,都强调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但又有很大不同。简单说来,“质的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而“定性研究”比较倾向研究的结论性、抽象性、概括性。
 “定性研究”似乎主要基于的是行而上的、思辨的传统,而“质的研究”主要遵循的是现象学的、阐释学的传统。
  



质的研究的准备阶段

如何作质的研究设计?

设计在质的研究中享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既非要不可,又必须十分灵活。陈向明在前人(Maxwell,1996)的基础上,提出了立体三维设计模式。

质的研究设计主要包括:①研究的现象与问题;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③研究的背景知识;④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⑤研究的评估和检测手段。

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作质的研究?

先提供一系列的问题类型:

概括性问题、特殊性问题

差异性问题、过程性问题

意义类问题、情境类问题

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理论性问题、推论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我们认为,首先质的研究中的问题应该是学术界和/或实践界尚有疑问,研究者本人确实希望探讨的有意义的问题。质的研究的目的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性理解,而不是为了对某些假设进行证实,因此应该选择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来说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在找到了“有意义的问题”以后,我们还需要选择适合质的研究的问题类型。

概括性问题:是一个指向某一特定人群的、对其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问题,其抽样方式是从这个特定人群中抽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

特殊性问题:指的是一个特殊的个案所呈现的问题,研究只对这个个案本身进行探讨。

例如:“对于当今中国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现状”这一问题,假如我们挑几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州,北京,武汉,成都,西安)进行调研,得到的便是一个概括性的情况,假如我们就对深圳市的整合情况进行个案研究,那个便是特殊性问题,得到的结论不能推广到全国,但是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事物的方式。



差异性问题:探讨的是事情的异同。如“中国的大学生对希望工程是否支持?”寻找的答案是“是”或“否”。

过程性问题:探究的是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事情的动态变化上面。“中国的大学生在希望工程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一般来说,“差异性问题”比较适合量的研究,“过程性问题”比较适合质的研究。



意义类问题:探讨的是当事人对有关事情的意义解释。如:“北京市的交通警察市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的?”

情境性问题:探讨的是在某一特定情境下发生的社会现象。如:“北京市的交通警察每天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的?”

这两类问题是质的研究者经常使用的问题。因为它们反映了质的研究的两个重要长处:(1)对被研究者的意义建构进行研究;(2)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



一般来说,质的研究通常使用“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因为这两类问题可以对现象的本相和意义进行研究。“理论性研究”容易先入为主地将前人的理论生硬地套到研究地现象上面,使用时应特别谨慎。“推论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不适宜作为质的研究探讨的对象,因为质的研究不强调对研究结果进行推论,也不贸然对研究结果进行价值评判。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研究的目的”指的是研究者从事某种研究的动机、原因和期望,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个人的目的、实用的目的、科学研究的目的(Maxwell,1996)



案例:有一位美国的女教师身材比较高大肥胖,不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方便,而且经常在找工作和社交活动时受到歧视。如果她计划对美国社会里其他一些同样肥胖的妇女进行调查,看看她们是如何处理自己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受挫的情况的,以便为自己所借鉴,那么她的研究便主要是出于“个人的目的”。如果她从事这项研究主要不是为了个人方面的关切,而是受一个肥胖人俱乐部的委托设计一个培训计划,以帮助肥胖人学会对付社会对肥胖人的歧视,那么她的研究主要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又假设她进行这项调查纯粹是为了了解肥胖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为人类对肥胖人的理解增添知识,那么她的项目便主要是为了“研究的目的”。如果她对三个方面都有所期待,那么她的研究就具有上述三种目的。

有关本研究的现状如何?

有关本研究的现状调查,我们需要了解至少三方面的内容:①前人有关的研究成果②我们自己与本研究有关的经验③我们自己对本研究的设计思路

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般是通过文献调研来完成。文献检索也应该是一个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既应该在研究之前开始,也应该在研究之中和之后进行。

研究者本人的经验”指的是研究者本人与研究问题有关的个人经历以及自己对该问题的了解和看法。

举例:例如在《聆听与倾诉》中有一个关于首都某高校四名作弊学生的调查研究报告。该作者是一名教学管理人员,年年进行考试的组织工作,并且接触和处理了10多个作弊的学生。每次遇到学生作弊的问题,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惋惜和难过。于是她就特别向深入了解作弊学生的作弊经过、作弊心理,以及隐藏在作弊现象后面的复杂原因。



如何选择研究的方法?

在设计阶段对方法进行选择是需要的,但如果决定过于明确,则容易使我们缺乏灵活性和应变性。研究方法的选择只能在研究进行时才可能最后确定,在设计阶段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虑只可能是一个初步的、猜测性的,应该为今后的修改留有充分的余地。

从实际操作的层面看,研究方法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组成:进入现场的方式、收集资料的方法、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

如何对研究的质量进行检测?

对研究的质量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信度问题,效度问题,推论问题,伦理道德问题。

信度:指研究的前后一致性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效度:指研究的有效性。内在效度: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联系的真实程度。

外在效度:研究结果的可推广程度。

信度和效度是量的研究用来检测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的。将这两种检测手段用于质的研究并不完全适用。

量的研究意义上的“信度”这一概念不符合质的研究的实际工作情况。对质的研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质的研究是将研究者作为研究的工具,强调研究者个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质的研究中的“效度”指的是一种“关系”,即研究结果与研究其他部分(研究者、研究的问题、目的、对象、方法和情境)之间的一种“一致性”。

效度的检验方法:侦探法,证伪法,相关检验法,反馈法,成员检验法,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比较法等等。

推广度:质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认识少数个案生活的本质,而达到认识大多数人生活中深层次体验的目的。研究的结论能得到与研究对象处于同一或相似背景的人们的认同,就说明研究具备推广度。

伦理道德:伦理道德问题贯穿于研究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伦理道德主要包括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公正合理原则、公平回报原则等。



如何选择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人,即被研究者,而且包括被研究的时间、地点、事件等。抽象的对象被确定了以后,我们需要决定抽样的方式。与量的研究不同的是,质的研究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概率抽样。质的研究因其特性,使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中的“目的性抽样”,即抽取那些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

目的性抽样”有很多具体的策略:强度抽样,最大差异抽样,同质性抽样,关键个案抽样等等。

强度抽样:指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个案,目的是了解在这样一个具有密集,丰富信息的案例中,所研究的问题会呈现什么状况。比如:对“城镇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的调查,就可以选择一个课业十分繁重的学校作为个案调查的基地。那么我们便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目前城镇的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可以重到什么程度,这么重的负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

如何进入研究现场?

进入研究现场时需要了解很多方面的情况,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守门员”。“守门员”指的是那些在被研究者群体内对被抽样的人具有权威的人,他们可以决定这些人是否参加研究。

进入研究现场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比如在实地自然地进入、直接说明意图地进入、隐蔽地进入等。理想地状态是自然地、直接向被研究者说明意图地进入,但是在有地情况下这样做却比较困难。

质的研究的资料收集

访谈

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访谈”与日常谈话不完全一样。访谈:有特定目的和一定规则,形式较为正式,访谈中访谈者可以要求对方就刚才所言进行重复和详述。而日常谈话目的性较弱、形式较松散、随意,双方有意避免说话重复和直接追问,双方是平等的关系。

访谈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例如和对方接触,确定访谈的时间、地点等,一般而言,要以对方方便为主,尽量找一个安静的、放松的地方,要许诺保密,并且要事先询问能否录音。(但是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对方同意录音,也得做记录,以利于追问。)

访谈的类型(开放、半开放、封闭)按结构分,访谈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封闭型、开放型、半开放型。根据正式程度可以分为正规和非正规访谈。根据双方接触方式又可以将正规访谈分为直接和间接访谈两种。

在封闭型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走向和步骤起主导作用,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了的、具有固定结构的统一问卷进行访谈。

与此相反,开放型访谈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开放型访谈中,访谈者只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尽量让受访者根据自己的思路自由联想。访谈的形式不拘一格,访谈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随机应变。

在半开放型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同时也允许受访者积极参与。

一般来说,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初期往往使用开放型访谈的形式,了解被访者关心的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然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转向半开放型访谈,重点就前面访谈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以及尚存的疑问进行追问。



提问:在座的有哪些做过访谈?你们觉得访谈中的关键环节有哪些?

访谈中的提问

在访谈中,访谈者所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提问,因此“问”在访谈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提问题的方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研究问题的性质(如公开或隐私话题)、访谈者和受访者双方的个性、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以及访谈者和受访者的关系、访谈的具体情境(如公共场合或私下交谈)等。因此,访谈者应该学会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方式提问。

在访谈中如何开始说第一句话?”——这是访谈新手们经常问的一个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尽可能自然地、结合受访者当时地具体情况开始谈话。

案例:

(访谈者在约定的时间走进中学生强强的家,强强刚看完电视)

访谈者:噢,是武打片呀,什么名字?

强强:是《小李飞刀》,可好看了!

访谈者:古龙的作品是很精彩。

强强:(惊喜地)你也喜欢看武打地,太好了。

访谈者:以后有时间我们切磋一下。现在言归正传,好吗?

(访谈在愉快地气氛下开始了)



访谈问题有多种多样,通常可以分为三组类型来认识,即开放型和封闭型、具体型和抽象型、清晰型和含混型。

开放型问题就是没有固定的、预期的答案,允许被访者作出多种回答。提问常以“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之类词语出现,如“你是如何看网络教学质量问题的?”

封闭式问题是指对被访谈者的回答方式和内容有严格限制,往往只需回答“是和否”。如:“你的同学中有人打架吗?”

质的研究主要是开放或半开放式访谈,所以一般采用开放型问题。但,必须注意的是,问题不能没有边际,让人摸不着头脑。

具体型问题就是询问一些具体事件或细节。“昨天语文课上发生了什么事,当时老师是怎么处理的?”抽象型问题是指问题具有较高的总结性和概括性。“你们平时课余时间都干些什么?”

清晰型问题如“昨晚你是几点睡觉的?”

含混型问题如“你今天什么时间,和哪些同学一起到校的?到校前你们是不是先去了一趟网吧?”

实际访谈中一般多用开放型、具体型和清晰型的问题。



此外还应该有意识地使用追问这一手段,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追问”指的是:访谈者就受访者前面所说的某一个观点、概念、语词、事件、行为进一步进行探询,将其挑选出来继续向对方发问。

原则:使用被访者自己的语言和概念来询问受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行动。

案例:访谈者在倾听了一位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成功经验的介绍后,发现对方提到的“赏识教育”这一概念很有意思,希望进一步了解,于是就问:“您刚才使用了‘赏识教育’这个词,您能解释一下什么是‘赏识教育’吗?”当对方进行了解释之后,也许访谈者还想知道这位家长是如何针对自己的孩子的情况进行“赏识教育”的,因此又追问;“您刚才解释了‘赏识教育’,请问您在平时具体是怎么进行赏识教育的?”

访谈中的倾听

听”是访谈中的一项重要的无形的工作,它决定着接下来“问”的内容和方向,也是双方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基础。

对于访谈者来说,在倾听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最为基本的原则又两条:一是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二是要能容忍沉默。

访谈中的“听”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访谈者不仅有意识地学会一些“听”地技能,而且要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对方的心。访谈者在“听”对方说话时,不仅要听到对方所发出的声音和语词,而且要设法体察对方那些没有说出来的意思,包括隐含对方所说出来的话语中的深层次意义。访谈者要调动自己所有的触觉和情感去感受对方,去积极主动地、有感情地与对方交往。只有这样,访谈地双方才能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建构性的探讨。

访谈中的回应

访谈者对受访者作出的回应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一般常用的有:(1)认可;(2)重复、重组和总结;(3)自我暴露;(4)鼓励对方。

认可”指的是访谈者对受访者所说的话表示已经听见了,希望对方继续说下去。表示认可的方式通常包括两类行为:(1)言语行为,如“嗯”“对”“是的”“是吗”“很好”“真棒”;(2)非言语行为,如点头、微笑、鼓励的目光等。

对被访者所说的话进行重组和总结,也是一种回应的方式。这样也能帮助对方理清思路,引导对方继续就这件事的细节进行陈述;对于访谈者来讲可以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例如:对一位每天工作到12点的教师说:“您工作非常努力啊”。

自我暴露”就是访谈者对被访谈者所说的内容就自己有关的经历或经验作出回应。如在访谈一位学生时,可以坦诚的说:“我当年也很调皮,老师经常批评我。”



应该避免的方式:论说型回应、评价型回应。

论说型回应”就是访谈者利用一些现成的理论或个人感受和经验对被访者所说的内容作议论。如当一位家长谈到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工作的情景,访谈者自作聪明地回应说:“您这么做是不是为了赢得同事的赞扬,以便提高自己的声望呢?”很显然,这样会使对方感到话不投机而产生排斥感,使访谈不欢而散。


在质的研究中,访谈可以分成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两种形式。“个别访谈”指的是研究者向一位被研究者进行访谈,通过两个人之间的个人互动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焦点团体访谈”便是一种最常见的集体访谈的形式。在这种访谈中,访谈的问题常集中在一个焦点上,研究者组织一群参与者就这个焦点进行讨论。

焦点团体访谈有很多个别访谈所没有的优势,可以发挥一些比较独特的作用。其中比较突出的作用有:1)访谈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2)对研究问题进行集体性探讨;3)集体建构知识。



小练习:进行一次访谈



观察:

除了访谈以外,质的研究中另外一个主要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是观察。观察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从事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观察不仅仅是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事物这么一个过程,而且是人的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爱因斯坦:“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着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如何做观察?

观察的类型

以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从事的活动来分,有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和半参与性观察。

在参与性观察中,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和观看他们的言行。这种观察的情境比较自然,观察者不仅能够对被研究的现象得到比较具体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深入到被观察者的文化内部,了解他们对自己行为意义的解释。

参与式观察的有点在于,研究不会破坏和影响观察对象的原有生活结构和内部关系,可获得较深层次的材料,但是研究者主观因素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处理不当就会影响观察地客观性。

在参与式观察中,观察者本身地技能非常重要。其活动要有明显地自觉性,提高注意力,主动记录现场的活动;要进行角度广泛的观察;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增强自己对情境的敏感度,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也随时记录下来。

非参与性观察,不要求观察者站到与被观察者同一个地位上或深入他们的日常活动中,而是以“旁观者”身份,采取公开或是隐秘的方式进行。好处:研究者可以有一定的距离对被观察者进行较“客观”的研究,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些。但是,观察的情境是“认为的”,被观察者知道自己在被人观察,会受到较多的“研究效应”影响,言行也许会不自然或不同于平常。

实际上,在研究中“参与”与“非参与”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明晰的,真正意义上的“旁观者”、“局外人”是不存在的。多数观察是一种“半参与性”活动。

此外,按照观察方式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按照观察实施的方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观察。



设计观察提纲

在观察开始之前,研究者需要先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如:确定观察的问题、制定观察计划、设计观察提纲等。

为了使观察内容进一步具体化,需要编制具体的观察提纲。参与式观察式比较开放、灵活的,但也要事先有一个线索,为观察提供方向。提纲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的。提纲中一般设计6个方面的问题。

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什么?

观察的阶段

初期——全方位的开放式观察

逐渐聚焦的阶段

找出研究焦点后进行选择性观察

实例:要对我们班“课堂的参与度”进行观察,那么首先就可以来一个全方位的观察,了解到参与的广度问题。然后注意到班上主要是哪几个同学发言了,再重点对这几个学生的言行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该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深度问题。



记录的程序

观察记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观察问题,观察的内容,地点,时间以及使用的工具来进行选择.

通常,观察开始,我们可以先就观察的场面画一张现场图。这张现场图不仅应该包括观察现场的物质环境(如教室内桌椅板凳的布置、墙上悬挂的图片和标语等),还应该包括观察现场的人文环境(如学生就座的位置、教师活动的范围等)。在观察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发现现场内某些物体的摆设或人员位置有所变动,可以随时画新的现场图.画现场图是观察中一个十分有用的手段,可以对观察现场提供一个直观,二维,超越语言表述的图象展示.现场图画好以后,我们还应该在下面附上一段文字说明.这段文字说明不仅应该对观察的现场进行比较详细的说明,而且应该介绍研究者本人来到观察现场的第一反应.



黑板





电视











讲台





标语牌





评比栏





学生A





学生D





学生G





学生J





学生B





学生C





学生E





学生F





学生H





学生I





学生K





学生L





世界地图





中国地图









教师


观察记录要求按时序进行,所记的事情之间要有连续性,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

在实地进行观察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反应能力、记忆力和笔录能力。如果当场有的细节记不下来,可以先使用一些代号或缩写形式。实地观察者常用的一个策略就是频繁地“上厕所”,躲在无人知晓地地方迅速补记重要地信息。



设计观察表格(见各类表格设计)

质的研究中观察记录的格式较灵活,往往因具体情境而异。但有一个基本原则:清楚而有条理,便于今后查找。

较为规范的记录格式一般是:用较大的纸或笔记本,在记录的第一页上方写上观察者的姓名、观察内容的标题、时间、地点,以及本笔记的标号和页码。在记录的时候,每一页被分成两部分,左边用于记录观察到的事实,右边写上研究者的思考。“事实”笔记与“个人思考”笔记要分开。页边上还要留有一定空白,以便今后补充记录、分类和编码。

案例:


实地观察记录表一


时间

观察到的事件

观察者的解释和疑问

10:10

老师使用教学监控软件收回了控制权,继续讲课。全班有3个学生的电脑不受控制,他们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有两个在浏览课件的其它内容,还有一个在悄悄地玩游戏。

我想这几个学生一定对自己地电脑动了手脚,他们可能是课堂中的边缘人吧,估计他们对这个老师的课不感兴趣。

10:20






有些研究者还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记录格式,就是将观察记录分为四个部分:“实地笔记”“个人笔记”“方法笔记”“理论笔记”。其实也就是把上述的“个人思考”笔记细分为“个人”、“方法”和“理论”。

实地观察记录表二


时间

实地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12:00

食堂里大约有300人,10个窗口前队伍平均有4米长。

我感觉很拥挤。

这个数字是我的估计,不一定准确。

中午12点似乎是学生就餐的高潮。

12:10

在买汤煲的窗口排起两米长的队,排队者大多数(约三分之二)都是女生

我想是不是这里的汤煲非常好吃?是不是女生特别喜欢吃?还是因为今天太冷,女生更怕冷?

我坐在离这个窗口4米远的座位上,看不清汤煲的质量和花样,不知这么多人买是否真是因为好吃。

也许食物的味道与质量关系到买它的人的多少。




















■分析观察资料

观察记录通过实地笔记和个人思考地笔记两个部分地写作,对资料已经进行了初步地整理。在进一步归纳和分析时,要在记录内容的旁边或下边加上“归纳概要”。



几个注意点:(加个提示图)

1. 记录的语言要具体、清楚、实在

比如,当观察学校食堂的经营情况时,如果我们写下“食堂里十分萧条,炊事员人浮于事,工作没有效率”这样的笔记,就显得过于抽象和概括。一个改进的方法是:在事实笔记部分写下:“在这个面积200平方米的食堂里有30名顾客、20名炊事员”,然后在个人笔记中写下:“我感觉这个食堂工作效率不高”。

2

观察者要进行自我反思

观察是人的主动建构,是人头脑中的意识与感觉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观察活动都离不开观察者的思考,都必须经过观察者推论的过滤。因此,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推论进行反省,尽量将自己所做的推论与观察到的事情分开。

例如:在对课堂上学生就座的行为模式进行观察时这样记录:“同学们一走进教室就开始选择座位,大部分人都选择坐在熟人旁边”。(进行讨论)

在事实性笔记中,观察者应该保持一种第三人称的角度,对“客观”事实进行如实的记载。

实物

实物”指所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物品等,可以是人工制作的东西,也可以是经过人工加工过的自然物。包括:

历史文献:传记、史料

现实的记录资料:文件、规章制度、作息时间表、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学生成绩单、课表、日记、考试卷等

影像资料:照片、录像、电影、广告、幻灯片等。



按照资料的正式程度,我们可以将实物资料分为个人类和官方类两种。正式的官方类资料是指那些被用于比较正规、严肃的社会交往中的部分,主要是用来为公众服务。如:结婚证、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报刊杂志等;非正式的个人类资料是用来为个人目的服务的与个人生活相关的资料。如日记、信件、自传、回忆录、个人备忘录等。此外还有第三类:照片。从照片的拍摄和收藏来看,既可以是官方的,也可以是个人的。



在研究中可供收集的实物资料很多,收集的途径也相应地有很多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地基本前提就是,研究者在收集实物之前必须经过当事人地许可,在尊重实物主人和代管者(也叫“守门员”)意愿的情况下进行。

例如:我们想在一所中学获得某个学生的作业来分析,那么就应征得学生本人、班主任或认课教师的同意;假如我们想要某个学生的相片来分析,也要征得其本人和其家长的许可。

实物分析方法有助于研究者拓宽视角和增加敏感度,及时和全面地捕捉到被研究对象有关地信息,丰富研究地内容,并达到互相证实和检验地目的。而且,研究者对实物产生和发生地过程地直接干预和影响较少,就是说,很多实物是在研究开始之前早就存在的,并不是专为研究者准备的“预期产品”,相比访谈和观察所得到的材料要更加“不加修饰”,更为真实可信。同时,实物资料也反映出一些语言无法表达出的情感和想法。当然,实物分析也有其局限之处。比如,由于家庭变故或其它原因,某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灰意冷,各门作业都写得很潦草,错误很多。但是研究者在分析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情况,而很有可能判断这个学生向来学习态度差,能力低。这说明仅仅使用实物分析的方法是不够的,所以目前实物分析法多被作为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的辅助手段来使用,以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界定研究问题





进入研究情境





资料收集





资料分析





撰写研究报告



资料整理和分析关系图


资料整理

对访谈记录的整理要及时、全面。将笔录与录音相对照,加上回忆的情景,逐字逐句地整理出来,最大限度地凸现原汁原味。质地研究对资料整理的要求比较严格,通常需要将资料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

在具体整理访谈资料之前,我们先对每一份资料编号,从而建立一个编号系统。例如:S表示学生,T表示教师等等。

初步分析资料

阅读原始资料

分析资料的第一步就是认真阅读原始资料,熟悉资料的内容,仔细琢磨其中的意义和相关关系。在阅读材料时,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主动“投降”的态度,即把自己有关的前设和价值判断暂时悬置起来,让资料自己说话。



资料登录

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是将收集的资料打乱,赋予意义后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登录的一个十分具体的工作是找到有意义的码号,“码号”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的意义单位,是资料分析大厦中最小的建筑砖瓦。寻找码号可以有很多标准,其中之一是词语出现的频率。如果某些词语在资料中反复出现,说明这些词语是被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需要进行重点登录。

比如在一项对小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的调查中,学生们反复谈到“没劲”。不仅同一位受访者在不同的访谈中反复提到,而且不同的受访者也多次提到这个概念。因此,我们便可以选择这个概念作为码号,在资料中注意寻找这方面的内容,重点对其进行登录。



寻找“本土概念”

通常收集的原始资料数量非常大,内容非常庞杂,如果对每一个词都进行登录,那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就像对研究对象进行抽样一样,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目的性抽样”,即抽取那些最有力地回答研究问题的资料。

资料抽样的一个办法就是寻找“本土概念”,即那些能够表达研究者自己观点和情感感受的语言,将这些概念作为登录的码号。“本土概念”应该是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这些概念通常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与学术界或一般人常用的概念不太一样。

案例:

在一项对大学生能力的调查中,访谈者期望从“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这些方面来解释大学生的“能力”。访谈时他问受访的学生:“你认为在进入大学的学生中,他们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对方回答说,这类学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时会学的同学,一类时能学的同学。访谈者立刻意识到了“会学”和“能学”这一对概念是受访者本人的“本土概念”,马上开始追问。

结果,他发现“会学”的同学看起来并不紧张,但学习有方法,效率比较高,因此学习能力很强,学习成绩也很好,而“能学”的同学学习比较刻苦,主要是通过时间加汗水来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的。这位受访者主要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来理解访谈者的问题,而不是从访谈者事先设想的那些方面。由于访谈者及时捕捉住了这一对本土概念,他对受访者眼中的“能力”有了更加确切的理解。

编码和归档

第一轮登录完成以后,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码号都汇集起来,组成一个编码本。这是一个将所有的码号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组合起来的系统,反映的是资料浓缩以后的意义分布和相互关系。

在建立编码系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可以随时储存和调出资料的档案袋系统。档案袋需要根据资料的情况经常进行调整,增加新的码号时需要相应增加新的档案袋,旧的和不适用的码号及其相应的档案袋应该取消。

归类主要有类属型和情境型两种方式,前者将资料按意义主题分成类别,后者将资料按照一定的时间序列或意义关联进行叙述。



归类和深入分析

类属分析

类属”是说按照资料所呈现的某个观点或主题分析,是一个比较大的意义单位。例如“交往”这个类属概念下,有“人情”、“送礼”、“矛盾”、“朋友”等一些要素。类属分析就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用来解释它们的概念、术语的过程,包括类属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等。

例如:

在对小学教师的访谈中得知,他们用 “按时完成作业”“做老师的小助手”“上课不插嘴”等词句来评判学生。那么,就可以提出一个类属“好学生”,下面分为“学习”“纪律”“品德”三个核心类属,分别列出“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插嘴”、“做老师的小助手”

情境分析

情境分析就是将资料置身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中,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对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分析,这样可以呈现出一个整体脉络下的各部分之间的连续性。我们可以以整个研究现象中的主题、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或变化等内容来分析。

我们既可以将一次访谈或一次观察的内容写成一个情境片断,也可以将对一个人的几次访谈写成一个故事,还可以将几个人的故事练成一体,组成一个综合个案。

注: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各有利弊,但是它们在实际分析中可以相互包容对方。在情境分析中,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意义分类系统将故事进行分层,使故事按照一定的主题层次展开叙述。在类属分析中,我们也可以在主题下面穿插一些故事片断和轮廓分析,让这些故事性的描述对该主题的内容加以展示和说明。



质的研究报告的特点:(参考书《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

报告的组成部分:

质的研究报告与量的研究报告非常类似,通常包括如下部分:

(1)
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的现象和问题;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包括个人的目的和公众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等。

(3)
背景知识:包括文献综述、研究者个人对研究问题的了解和看法,有关研究问题的社会文化背景等。

(4)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包括抽样标准、进入现场、与被研究者建立和保持关系、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方式、写作的方式等。

(5)
研究的结果,包括研究的最终结论、初步的理论假设等。

(6)
对研究结果的检验,讨论研究的效度、推广度和伦理道德问题。

但是,质的研究报告形式比较灵活。

建构理论的方式:

采用“自下而上”的形式“归纳”出理论的。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综合,从中提炼出许多概念来,然后不断归纳提炼,就像是在一个“大漏斗”中逐渐加以过滤,建立起初步的理论框架,将其中的概念和命题与原始资料之间进行对照和比较,生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来。


扎根理论:1967年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了“扎根理论”,就是指从经验材料中提取和建立理论。

处理研究结果的方式:

质的研究报告的呈现方式可以分成两大类型:类属型和情境型。这两大类型与前面关于资料分析的思路有相似之处,但是资料分析中的“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指的是资料分析时的具体策略,而这里所说的是写作研究报告时处理研究结果的方式。


问:“质的研究”是跟“量的研究”相对应的,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答:“量的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正是通过这种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而“质的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各有优势和弱点,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
  问:“质的研究”跟我们通常讲的“定性研究”有什么不同?
  答: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尚没有对“定性研究”的明确定义,通常把所有非定量的研究都归入到“定性研究”的范畴,如哲学思辨、个人见解、政策宣传和解释,甚至包括在定量研究中对问题的界定,以及之后对有关数据的理论分析,因此,“定性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定性研究”与“质的研究”有类似之处,例如,都强调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但又有很大不同。简单说来,“质的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而“定性研究”比较倾向研究的结论性、抽象性、概括性。
  问:“质的研究”与我国教育界目前比较流行的“行动研究”有什么不同?
  答:“行动研究”是通过实践者自身的实践进行的一种研究方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教育研究,有人把它视为“质的研究”方法之一。我认为,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在教育研究中都强调“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强调情境性、具体性。但“行动研究”也采用量的方法,如用问卷方法调查有关问题,以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它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总的来说,“行动研究”更倾向于求真,而“质的研究”则倾向于求善求美,例如通过师生的平等交往,改善师生关系,关心弱势群体和个人等。

在质的研究中,对典型个案进行研究不是为了将其结果推论到从中抽样的人群,而是为了说明在此类现象中一个典型的个案是什么样子。这种研究的目的是展示和说明,而不是证实和推论。

质的研究者不期望研究结果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但质的研究者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对本研究范围以外的人和事具有借鉴意义。



质的研究者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量的研究所指的“客观现实”的“真实性”本身,而是被研究者严重所看到的“真实”,他们看事物的方式,以及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理解被研究者眼中的“真实”所发挥的作用。






e-learning大讲堂

黎加厚的教育叙事分析



质的研究的几个步骤:

确定研究现象,提出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

选择研究对象

探讨研究关系

选择研究方法

进入研究现场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建构理论

写研究报告

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

举例: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





质的研究的主要表现形式:

2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通过实践者自身的实践进行的一种研究方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教育研究,有人把它视为“质的研究”方法之一。我认为,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在教育研究中都强调“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强调情境性、具体性。但“行动研究”也采用量的方法,如用问卷方法调查有关问题,以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它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总的来说,“行动研究”更倾向于求真,而“质的研究”则倾向于求善求美,例如通过师生的平等交往,改善师生关系,关心弱势群体和个人等。

3
个案研究

4
叙事研究



                                                         (收集于网络,部分内容有重复)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0:09:43 | 只看该作者
质的研究综述
关键字

质的研究    观察    访谈


本文主要从质的研究的概述、基本概念、特点、过程、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质的研究的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六个方面,对质的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希望能理清目前质的研究的发展的现状。

质的研究的传统非常的庞杂,它最初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很早,也可以追溯到很多学科,人类学、心理学都有这个传统,但是都没有很系统化。随着后现代主义对弱势人群的关注,对边缘现象的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量的研究的许多限制,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比较系统地探讨质的研究,包括定义、操作程序、原则、检验效度的办法等等。
一、质的研究的概述

科学心理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奉物理学的研究范式,试图彻底摆脱与其哲学母体的联系,成为一门严格的自然科学。因此,从构造主义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直至认知学派,主流心理学走的是一条实证主义的路线,量的研究一直备受欢迎。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为研究方法的主流,因此强调实验、控制场所、数据分析的量的研究大行其道,质的研究在教育领域如凤毛麟角。方法论上的唯科学主义倾向使主流心理学的路越走越窄,行为主义式微便是佐证。另一方面,现象学、解释学、符号互动理论、社会批判理论却在蓬勃发展,特别是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质的研究方法应运而生。1974年,在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领奖演说中,克隆巴哈提倡在心理学中开展质的研究。他呼吁“不应再亟亟寻求可以建立‘一般性学说’的通则,更不应局限于假说的检验;而应注重全盘的观察、地方性的描述,及情境中的诠释。”70 年代之后,量的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的批判,于80年代批判最烈。90 年代以来,教育研究质、量之争趋于缓和,代之而起的是质、量并重的倡导,同时采用质与量的途径进行教育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关于质的研究的主要流派可以分为三种:
1、后实证主义:它是从实证主义过来的,实证主义是定量研究的一个方法论,强调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能够被观察到、被测量,是客观实在。后实证主义认为实际上我们很难了解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每一次的认识都是不确定的,可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情境下、一定的视角、一定的关系中获得的,那么每一次的研究都只是从一个侧面了解的一点而已,可能可以不断地逼近客观的真理,但是永远无法知道客观真理是什么。所以后实证主义还是认可有一个客观真理,但是认识总是部分的、不完全的、局部的。
2、解释主义的观点:它不认为有很客观的东西存在,任何事情都是由人的历史和看法所建构的,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对象可能有不同的解释,研究者即是去研究被研究者是如何解释、看待事物的,而不是去了解唯一的客观真理。
3、建构主义的观点:建构主义比解释主义走得更远。强调社会现实可能都是由不同的人来建构,被研究者的建构与研究者的建构可能都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重要的是去了解关系,了解人们建构的时候是处于什么立场,用什么方式与现象建立联系。
还有一种流派叫批判理论,与女权主义、行动研究靠得比较近。批判理论不关心现实的问题,关心的是怎么能够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公正,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通过研究唤起人们的一种意识,提高觉悟,去除那种虚假的因为历史造成的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地位、种族、性别等问题,然后获得一种更真实的预示,提高被研究者的诉求能力,更好地改变现状。研究者会因为所持哲学观点的不一样导致做的研究也不一样。后实证主义主要还是想了解现实是怎么样的,而批判主义、女权主义可能关注的是唤醒当地人的意识,帮助他们一起改变现状。
二、质的研究的基本概念

质的研究的英文为qualitative research,在有的文献中被称为“人种方法论”(ethnography)、“参与观察”、“质的方法”、“质的观察”、“自然探究”、“个案研究”、“田野或现场研究”等。近年来,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出版了许多关于“质的研究方法”的书籍,对质的研究也做出了很多种定义,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公认的定义。下面列举几个从不同角度所做的比较有影响的定义:
1、质的研究是产生描述性资料的研究。(黄瑞琴,1999
2、质的研究是指任何不是经由统计程序或其他量化手续而产生研究结果的方法(Anselm Stratuss and Jubliet Corbin,1990)
3、质性研究是指对特定关系、行为、情景或材料的性质进行考察的研究,它强调全面的描述,描述特定行为或情景中的所有细节,而不是比较特定处理的效果,也不仅仅只描述人的态度或行为(Jack R.Fraenkel Norman E.Wallen
4、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1
此外,还有许多其它定义:
质的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来加以度量(Krathwohl1998)。
质的研究的渊源同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语言学相关联,……是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文化、人及群体行为特征(Hudelson1994)。
    质的研究是一种一致质的范式设计,是在自然情境中以复杂的、独特的、细致叙述来理解社会和人的过程(Creswell1994)。
    质的研究是理解人的现场研究,一般以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和深度访谈来收集资料(Burgess1984)。
质的研究是从非普遍性的陈述、个案中获得印象和概括的过程,是文化心理方法学的基石(Ratner1997)。
第一种定义是从研究所产生的结果来表述的,第二种定义是从产生结果的方法来表述的,第三定义是从研究的对象来表述的,第四种定义是从研究活动的特征来表述的。综上所述,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质的研究下了定义,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质的研究:质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研究者针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质的研究的特点

一般认为,质的研究主要有如下五个特征:
1、在质的研究中,自然环境是数据的直接来源
质的研究总是在某一自然情境中进行的实地研究,它不控制变量。它注重实地研究,并强调情境性,对于结果的解释也依存于收集资料的情境。研究者观察在自然情境下正在发生的情况,在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情境里与研究对象做持久的接触,自然直接接触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获得研究对象实际生活中的第一手资料。
2、研究者是获取数据的关键工具,又是研究的主体
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本人既是研究的工具,又是研究的主体,研究者与被研究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关系。研究者以参与观察者的身份进入情境现场,在自然的情况中研究者要和现场情境的参与者积极互动,在互动中要尽量不干扰现场情境,通过互动和其它沟通方式搜集现场自然发生的事件资料,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
3、质性研究的数据是以文字或图片而不是数字的形式来收集的
质的研究的资料多是描述性的资料,主要包括现场记录、访谈记录、官方文件、私人文件、备忘录、照片、图表、录像带等,这些资料提供有关情境和人群现象的详细的描述。
4、质的研究者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
质的研究是依据现象学的理论,从经历某些现象的角度对现象进行认真细致的描述,而不是相当地、主观臆断地提出观点,得出结论。研究者在观察某一行为现象时,不仅注意这一行为的发生,而且努力去理解这一行为对被研究者意味着什么。
5、质的研究的研究者更倾向于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
质的研究者以归纳的方式搜集和分析资料,从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发展和归纳概念、理论或洞察力,而不是搜集资料或证据来评估或验证在研究之前预想的模式、假设或理论。
四、质的研究的过程

    质的研究是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它是一个循环反复、不断演化的过程,允许在研究的进程中根据具体的情况对事先设定的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它所包含的步骤并不像在量的研究中那样清楚,这些步骤常常会有所重叠,有时会几个步骤同时进行。但所有的质的研究都有一个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只要研究者确定了他想要研究的现象,质的研究就开始了,当研究者做出了他想要的最终结论时,研究就结束了。
质的研究的步骤一般包括:
1、确定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在研究开始之前,研究者必须确定自己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范围以及所要研究的问题。
2、确定研究的参与者:研究的参与者构成了所要观察的访谈对象样本,即研究的访谈对象。
3、产生研究假设:在研究的过程中从数据中得到研究假设,随着研究的进行可以对假设进行修改或修正。
4、数据的收集: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研究的人或事的不间断的观察或访谈,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实物分析法、查阅文献资料、三角互证法等等。
5、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将不同来源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并把自己的观察或发现有条理地描述出来,主要包括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
6、得出研究结论:质的研究的结论是在过程中不断得到的,最后要撰写并提出研究报告。
在质的研究的具体操作中“体验生活”是关键。质的研究不是生硬地把量表发给被研究者去填,自己做个局外人,而是和他们聊天,甚至一起生活,保持局外人和局内人的双重身份,既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又不完全忘记自己的研究。在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倾听,善于提问。深入的观察、好的访谈都能挖掘出被研究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
通过质的研究,研究者可以尽可能地深入了解所欲探讨的事件或现象,研究者可以单独进行机动性的研究,也比较不需花费很多的经费。但这种研究无法精确描述群体现象,研究过程耗时费力,研究设计在信效度以及推论方面都仍有不尽周延之处,这些不足之处正是量的研究的优势所在。
五、质的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保证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效度指的是研究者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推断的准确性、意义性和有用性,而信度指的是这种推断的跨时间的一致性。效度又分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样本的结论能否推广到样本所在的总体,而外在效度是指结论能被推广的范围。有人认为效度、信度这些概念是从定量研究过来的,在质的研究中不是很适用,但是也有很多人在研究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观点如下:
     质的研究结果是否真实可靠,扎根理论的首倡者StraussCorbin提出四项判断标准:(1)资料的有效性、可靠性和信誉度;(2)对理论自身的判断;(3)产生、阐释、测试理论的研究过程是否完善;(4)结论的得出是否扎根于经验的数据。学者们援引量的研究的“效度”概念,用以标明质的研究中,研究结果和研究的其他部分的一致性。
Maxwell将质的研究之效度分为五类。描述型效度:对外在现象或事物所作描述的准确程度;解释型效度:研究者了解、理解和再现被研究者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的真实程度;理论型效度:从研究结果中建立起来的理论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所研究的对象;推广效度: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类似的情境或个体;评价效度:研究者对研究结果所作的价值判断是否真实。质的研究不进行随机抽样,不能将来自样本的结论推广到总体,不具有量的研究那样严格的“外部效度”,却可以测查研究结果的“内部效度”,即将从样本中获得的结果推广到样本所包含的时空范围。
检验效度的方法主要有:侦探法、证伪法、相关检验法、反馈法、参与人员检验法、比较法等。例如:对研究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一步一步进行侦察,找到有关线索,然后将各种线索进行对比,制订最佳处理方案;将所得结论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检验;在得出初步结论后,广泛地听取他人意见,从更多的角度理解和分析研究结果;将研究报告反馈给被研究者,了解他们的反应,根据反馈信息对研究结果作必要的修改;将研究结果与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理论进行比较,确定结论是否成立等。
(二)质的研究中的资料收集

质的研究中,资料的收集是否真实全面,直接关系质的研究结果。质的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体系是开放的、多元的,包括参与或非参与观察、无结构或半结构访谈、文献分析、实物分析、个案调查、行动研究、人志学方法等。原始材料有助于读者判别研究结论的真实性,研究者应收集尽可能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就要求研究者深入被研究者内部,展开实地研究。通过与被研究者的交往与互动,从当事人的角度来描述、分析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全面地整体地理解心理现象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行为方式的深层意义。在收集和分析资料时,不能有意无意地忽略某些对研究课题至关重要的信息,也不能刻意挑选那些可以用来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排斥与自己观点相对的材料。研究过程是质的研究结果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加以详细记载和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02:27 , Processed in 0.0923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