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叙事:岁末沉思,爱是万能的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9 16:0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卢望军 于 2012-6-20 05:29 编辑

岁末沉思:爱是万能的吗


    说这话,有点犹豫。因为这很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嫌疑。因为在公众场合,我好像一直是“爱”的宣扬者和卫道士。

    这几年我曾经参加过三次比较大型的演讲,按时间顺序,我分别宣扬或者说鼓吹的三个观点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仁者爱人,仁者无敌——有爱就能创造教育的奇迹。尤其是2007年那次以“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为主题的“三爱”教育,因为是全县巡回演讲,影响不小。然而,时过,境迁,特别是今天看梁编博文《戾气冲天,斯文扫地》,看到网友如潮的评论和汹涌的思考,心有戚戚。重新审视自己这些年的教育实践,一些遗憾,一些失误,一些无奈,从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倔强地探出头来,提醒我:爱不是万能的。
    在温室效应日益加剧的今天,梅开二度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浪子回头仍然是恒不一见。教了这么些年的书,也算得上爱生如子,但我又改良了几个不良少年,屈指可数!
    就拿他(慎重起见,用人称代词比较好)来说吧,我只怕又要眼睁睁地看他成为一个浪子!我所做的那些类似于垂死挣扎的努力,连溺水时的一根救命稻草都算不上。即使勉强算得上,还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抓!
    初次接触他,是开学第一天放学,我说谁留下来扫教室,他留下来了。我一看他长得高高大大的,又热爱劳动,就想钦点他当劳动委员。我满以为他会很高兴的接受,没想到他冷冷地望了我一眼,这意思分明是“我没有兴趣,别给点阳光就灿烂”。我知道我碰上“钉子户”了。一接触,还真是,仅举三例说明:不做家庭作业,考试白卷都不交,上我的课别人都不想下课他也兀自睡觉,而且他是坐在第一桌我眼皮底下的。
    这一学期,对于他,我真是费尽心机,甚至可以说是处心积虑。
循循善诱——语言无力

    对于我们这种以说话为职业和特长的语文老师来说,循循善诱那是常事,频率高,时机选择得当,情境创设也合理,但对于他来说,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他这十二年不长不短,父母亲友的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何其多,我的话纵是金玉良言,又有何用!好鼓不用重锤,如果重锤了仍然不响,十之八九不是好鼓。
理想激励——暂时失灵

    我看到他作业本上的名字,写得苍劲有力,不像一般人能写得出的,便试探着问:“学过书法没有?”他说学过,我便说,那送一副作品给我吧,写我最喜欢的古诗《江雪》。第二天,果然送到,展开来,是龙飞凤舞翰墨飘香。我大喜过望,以为终于找到了激励他的办法,当即决定在班级教室黑板旁边辟一块专栏,美其名曰“道德明灯”,由他每天用毛笔书写一条名言,中午“班级日记”之后,全班齐读,而且当天念班级日记的同学会收藏这幅作品。
    这也够满足展示欲和成就感的了吧。但是,他并没有天天写,时有时无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纵是我这老师不称职,兴趣这老师怎么也失灵呢?
动之以情——自作多情

    一个学生送我一本《窗边的小豆豆》,扉页上题着“谨将本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这几个字无端地使我深受感动并浮想联翩:要是我这辈子也能挽救一个孩子于迷途,我死后也有人这么献一本书给我,就死而无憾了。我马上找了他来,把这书上的字指给他看,并说:“我也很想你将来开一个个人书法展,然后请我去看,把最得意的作品送给我。”
    我相信我说得很有感情,因为我当时正在感动中。但是,从他后来继续时有时无的书法作品和吊儿郎当的学习态度来看,他“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并未蒙着一丝感化”。
针尖麦芒——以牙还牙

    班上唯一一个中午不假外出的人就是他。学生逃学和教师缺课是我最反对的两种行为,因为这叫失了本分。他回来后,我控制怒火很平静地问他两个问题,一是到哪儿去了,二是爸爸电话是多少。他一言不发杵在那里,正眼都不瞧我。我火冒三丈,还没怎么着呢,就杠上了。于是,我撂下一句话:“我从不接受任何挑衅,尤其是来自学生的,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告诉我!”结果,他站在办公室一下午!我当然也不理他,我俯首甘为孺子牛还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取决于学生。
这次斗争唯一的一个胜利成果是,我以后每次和他说话,有问必答。但是,真没有达到惩戒和教化的目的,他后来又溜出去过一次。
曲线救国——感动不动

    那个考试的中午,我巡回走动时看到他最好的朋友头发湿淋淋的,心想这么冷的天别感冒了,便拿了一条新毛巾给擦干水。在我这是对事不对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照。正巧那天考试的作文题是《精彩221》,大约他受了感动,破天荒地写了作文。我看他写得起劲,跑过去一看,他说自己深受感动呢。我喜不自胜,心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啊。
    按说都感动得稀里糊涂了,该叫人刮目相看了吧,可是不,人家外甥打灯笼——照旧,该干嘛干嘛。感动算个什么东西啊,反正这个社会感动泛滥成灾,也没有谁规定了感动了就一定得行动啊。
家校联手——无疾而终

    我的电话费百分之五十以上都用于联络家长了,至于他,真的该给我交交话费才好。告状的时候不多,顶多是和他家长商讨教养方法,如果哪天在学校表现特别好,我就会发短信或者打电话给他爸爸,让家里人也高兴一下。但是报喜的电话或者短信一般只能管两天,三天后必然失效,该迟到还迟到,该不做作业还不做作业。
    总不能天天打电话吧发短信吧,即使我不嫌麻烦,家长也未必喜欢。又不是10086或者校讯通,哪里那么勤呢!
同伴互助——收效甚微

    把他投入到人民群众斗争的汪洋大海中去怎样呢!我们班的学生也真是乖!写班级日记时变着法儿来表扬他,什么“书法家”“怪才”“艺术之星”等美名直往他身上套,这是我在班里倡导的“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的理念的具体体现。为了让他不迟到,专门记载迟到的袁昀茁甚至都动用私人交情和他君子约定,可是他本来就不是君子,约定有什么用!袁昀茁无比沮丧,我只得安慰他说“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同伴互助的收获还是有一点,他虽不爱学习,但是还算热爱班级,为班里抹黑的事情似乎还没有做过。于是,我就退而求其次,我不能让你爱上学习,但是我最起码不能让你仇视学校!
投其所好——毫不领情

    有一次又碰上一个教育契机,楼梯间的墙壁上用红色粉笔写着“×××爱××”,前面是他的名字,后面是我校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孩名字。我辨认了一下字迹,好像是他写的,嗬,90后真敢想敢做!这是赤裸裸的求爱啊!我便把他找来,用很随和的语气说:“小子诶,品味不错啊。你是喜欢人家,但是,要想想人家的感受,人家会觉得名字和你排列在一起是一种荣幸还是羞辱呢。所以,要追自己喜欢的女孩,得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点啊!”
    爱情的力量是很神奇的吧!可是也不能把他这块顽石点化为黄金。而且,据我观察,男孩不坏好女孩不爱的另类组合正变得流行!优秀的男孩子都读书去了,只有不读书的孩子才把恋爱当正业来务,因此成功的几率比较高。看来爱情,也不是催他奋进的良药!
书香引领——拒不上钩

    我看他反正也不听课,想着他这一天七节课,每节课45分钟也是度日如年的,不如看一点课外书吧。于是借了一些书给他看,例如《哈佛家训》之类,反正是故事性强的能够读得下去的。后来又借了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给他,想启迪他的心智。对了,他写“道德明灯”的时候,还推荐他买了一本《论语的智慧》。但是他宁肯发呆也不看书。我跟他说时,他总答应得好好的。看他诚恳的样子,我忍不住又相信他。但他答应的事情几乎就是说说而已。
    如果我是他妈,真想学学犹太民族,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在书上涂上蜜汁,让他去舔舔,从小就告诉他——书是甜的!
以暴制暴——静观其效

    对于他,我真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特别是昨天,在隔壁班发生流血事件后,在我那么郑重地跟他们计算“打架的成本”之后的第二天,他居然出手打了我们班的另一个男孩。那个男孩是他同桌,确实不招人待见,最恶心的是喜欢随地吐痰,同他坐真是悲剧。而且还爱哭,也没怎么着,就哭到我这儿来了。我在他点头承认事实之后,挥起巴掌,“啪”的一声就扇了他一个耳光。我说,我对事不对人,你给我记住,暴力只会换来更大的暴力,我儿子小时候不懂事时打了我,我也就立即打回去,也是这个道理。
    凑巧今天轮到他写班级日记。我怕他没写,提前去看了一下。写了,正是写的这一巴掌,题目是《一巴掌的爱》,结尾是“这一巴掌很痛,但很值”,我又在心里沾沾自喜,准备中午的时候借题发挥一下,爱还是能创造奇迹的嘛。结果中午正式念的时候,情况急转直下,他把结尾改成了“今天,我过得很悲哀”——我半天没有说话,我能说什么!
    我没有问他为什么改了结尾,问了只会更失望。他虽然不会恨我这一巴掌,但他也绝对不会告诉我他改动的原因。
    我,改变不了他,今天,对于这一点,我终于有了清醒的认识!我只是他的老师,少则一年,多则三年,我们就成了两条平行线。我不需要负责他的生活,因此,他也不必一定要接受我的改良。对于这些小时候不缺钙长大不缺爱的孩子来说,教师的爱得之坦然失之泰然,淡定得很!
    很多时候,转化差生,就是班主任的一场独角戏,自己既是导演,又是主角,唯独没有对手,有时候,甚至连观众都没有。
    本着日日清和年年清的原则,抱着不把今年的事情和心情留到明年的原则,借梁编的回复做文章的结尾,以宽我心:
    所以,我要告诫老师“不要生气”:学生“不会学”是正态,“不学会”是常态,“学不会”是异态,“会、不学”是姿态,“不会、学”是美态,“不学、会”是变态。不要期待所有的学生都考试及格,不要希望所有的学生都配合教学,也不要追求所有的学生都爱戴老师。原因很简单,不是所有的树木能雕刻,不是所有的梦想都开花,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9 04:30 , Processed in 0.1488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