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学:竞赛课不容忽视的几个细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9 16:3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卢望军 于 2012-6-20 03:07 编辑

王婆卖瓜:竞赛课不容忽视的细节

    本周,全县教学竞赛。
    我校派出八位老师出征,据局领导讲,整体水平非常高。校长借局领导的口吻表扬我说“与卢望军有直接关系”。学校又是赛点,指导、听课、评课,算是忙得不亦乐乎。但是,这几天的整体感觉是新课改的理念还没有深入各处。我戏言:“新课改的春风还没有吹遍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吗?”办公室年纪大一点的老师说:“春风未绿江南岸,至少还未到我家。”现将指导老师参赛的经验之谈纪录如下,希望会有一些用处。套用我指导开始前的一句话:我接下来说的话,官腔也好,私腔也好,都是实话,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竞赛课不是常规课。
   不过,竞赛课能得奖的老师,常规课也不会太差。竞赛课磨课的经验,会内化为一种素质,即教学流程的设计能力和课堂现场的驾驭能力以及面对学生的沟通能力。
    所谓竞赛课,即是把教师最闪光的一面展现出来,并且通过老师的感染,让学生也把最闪光的一面展示出来。大凡竞赛课,一般都融合了集体智慧,课堂设计基本不会太离谱,决定成败的,即是教师的个人素质。而素质,厚积薄发,往往在细节中体现出来。
   养足气场。竞赛课一般借班上课,短时间里师生不可能达到良好的默契。从师生问好开始,竞赛就开始了。一般来说,气定神闲面带微笑扫视全场3秒,可以达到稳自己定学生的目的。碰上特别吵闹的班级就要下狠招了。我通常这样做,凝神静气望住学生说:“我数到三,大家全部安静下来!一——二——三——老师们说,我们没有你那种魄力。我说,魄力这个东西,和上帝一样,只存在于相信他的人心中,你相信你有,便一定有,这就是所谓的气场。绝不要在学生还没有安静下来的时候开课,如果你后面没有精彩到震撼的内容,这种吵闹将持续到下课。
    切忌啰嗦。什么是啰嗦?把学生说过的话重复一遍即是啰嗦!啰嗦,是大部分教师的通病,根深蒂固而全然不知。倘能全程录像,恐怕自己听着也要厌烦的。老师的点评是一种总结和提升,兼有点拨和评价的功能,一旦陷入重复的泥沼,就什么功能也没有了,只显示出一点——老师没有认真倾听和思考学生的答案。例如,语文课通用的一招是,“初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这是思维发散型问题,学生的回答如撒网,而老师的点评则应该是收网,例如“你是从语言风格的角度讲的”“你讲出了人物的主要性格”“你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之类的点评便是一种收束和提升。
    倾听学生。老师常常对学生说倾听是一种美德,可是,竞赛课老师一旦预设太“严谨”,就难免把学生当做了到达自己预设目标的工具。这种情况下,学生说自己的,老师演自己的,就像两条平行线,虽然同行了45分钟,却没有交锋,自然也撞击不出火花。例如地理课上,老师要求“从美国气候特征推测”,一名学生的回答偏离实际,老师的处理是当场纠正答案。我说,如果你能以这个答案为例,强调一下“推测是在事实基础上所做的科学周密的推理”,那就不仅落实了课本知识,也传授了学习方法,功莫大焉。学法指导,亦是一个有心无痕的过程,如春风化雨,暖阳融冰。
    解读教材。让自己的文本解读停留在学生的水平,这是一些老师所犯的一个严重错误,我在做“小学语文名师评选”评委的时候对这一点感受尤其深。解读教材的能力(限于文科),是教师素养的重要体现。最重要的备课是拿到教材以后不看任何资料书把文章看上最少三遍,你自己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文本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值得“选点掘井”的地方。记得一次语文竞赛,课文是朱自清的《春》,我的同事是第六个出场,我越听越绝望,因为她准备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和“比喻、拟人”评委已经听了五遍了。人云亦云,绝对没戏。
    处理教材。45分钟的竞赛课就像一个独幕剧,浓缩就是精华,凝练即可出彩。老师处理教材的时候最像园丁,刷刷刷,几下就把旁逸斜出的细枝末叶剪了个一干二净,只剩下最有生命力的主干。难文浅教,长文短教,短文深教,都是处理教材的艺术。例如《风筝》,如果引导学生去分析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那是费力不讨好的,尽管文章里面的确有描写,但是“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才是主干,是这篇文章在本单元的定位。
    课堂机智。课堂机智教不会,必须慢慢修炼。机智的老师,往往博得满堂喝彩会心微笑。我04年在湘西参加生物竞赛的时候,因为是12月份,天气比较冷,有些小组的蚂蚁就不是很听话,学生很着急,我说:“原来是我们岳阳的蚂蚁在你们湘西水土不服啊!”笑声和掌声。结课时,我说:“下课以后,你们记得把蚂蚁放到花坛里去,这样,我们岳阳的蚂蚁就移民到了湘西,在美丽的湘西安家落户了!又是笑声和掌声。窃以为,这也是我那堂成功的一个因素。我还对参赛老师举了一个我代课的例子:一个学生默写“筛糠”,把“筛”字写成了草字头,其他人大笑,他觉得很难堪。我说:“你们别笑,他将来是会做生意赚大钱的,不过,有可能是个奸商,你看,应该用竹子做筛子的,他用草做,以次充好。以后你们要留心,不要买他的假冒伪劣产品!”课堂机智,目的不是展现教师的风采,而是既巧妙指出知识错误,又细心呵护学生自尊。心里有学生,总会有办法,智慧自然就生成了。什么时候,关爱学生,都是老师最闪亮的风采!
    留点什么。人是健忘的动物,而且,正因为健忘,才能好好生活。很多课连同那些曾经帮助我们考一百分的公式定理,注定会慢慢淡出学生的记忆,但是,有些话,却可能会铭记终生。教育,是通过立言而立人的事业;教师,是用言语构建学生精神生命的人。一堂课,如果能让学生记住几句话或者一个道理,就是功德无量的了。而在合适的情境中,这样的话或者道理被记住并不太难。借班上课,往往因为这句话,一面之交,终生难忘。我写下这句话,就想,我应该举个自己的例子,然后我头脑中冒出的第一句话是“果然名不虚传”——这是初三时语文老师的老公骆老师给我们班代一节课,我回答问题后他对我的评价。我记得那个问题是一个关于船的有点哲学意味的问题,我还记得那个时候并不流行激励学生这是我所得到的为数不多的表扬——而且,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讲普通话,
圣埃克絮佩里说:“领略过一次海风滋味的人,永远忘不了那种滋味。”我相信,一个竞赛课得过奖的老师,会比其他老师更慎重地对待自己的教学行为。
    因为对于一个老师来说,课堂首先是长久安置自己身心的场所——学生几年就毕业了,而老师,在课堂上一呆就是几十年,一辈子。
    与其虚度,不如绽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7 19:28 , Processed in 0.12339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