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王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届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现场直播(每日更新中)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7-22 01:41:34 | 只看该作者


早期教育兴发的路径

亲近自然、体育锻炼、游戏、交往、民俗、仪式、故事、童谣。整体功能的升华上做文章。(陪伴着女儿一起成长,出示照片)



案例:故事对儿童的兴发

鬼的世界成为他的生命的背景,民谣、自然、游戏等,是孕育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故事的兴发意义解读

首先,往往是在自然的场域中构成了一个不乏神秘意味的、敞开的教育境域,典型的场景是夜晚、闪烁的星空、不时传来夜色中飞鸟的声音(比如乌鸦)、在微风中摇曳的昏暗油灯……



其次,就人物而言,爷爷奶奶注视着年幼的孙辈,小孩子们充满期待而又无拘束地偎依在爷爷奶奶身前,凝神倾听。满脸皱纹的爷爷奶奶往往与先民、与大地保持着更亲密的接触。



再次,就是故事所讲述的内容。故事内容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具体的内容,从各种民间传说、到村民们走南闯北的种种不乏夸张的经历,无疑把孩子们带入到乡村社会的深处,在扩展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想象之时,也让他们逐渐融入到厚重的乡村世界之中。二是去掉具体内容之后故事所阐释的基本结构,具体的内容是的一个个的小故事,包括鬼故事,去掉内容的故事就是所讲故事的基本结构,包括各种人世的艰辛磨难、村民的挣扎、善恶有别、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等等,这种其中所传达的正是村民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智慧。








早期教育兴发的要点

兴发的起点乃是儿童生命的自然与自由,亲近自然,保持儿童发展的自由,无疑是兴发的基础形式。在此之上,扩展儿童向周遭生活世界的开放,重新理解游戏、民俗、仪式、故事、交往等对儿童生命发展的意义,让孩子们更多地回到话语、历史、神话、宗教、仪式、童谣等建构起来的源初的生活世界,从中获得广泛的陶冶和深度的养育,从而保持对周遭电子世界的必要的对抗性张力,由此而给个体人生发展提供提供一份充分孕育的基于个体生存自身的内在资源。个体早期神奇、神秘事物的经验,唤起对世界的好奇,引发追求更高事物的意向。





早期教育阶段兴发匮乏的后果

早期教育阶段的兴发,也就是作为整体意向性唤起的兴发,其基本意义乃是唤起个体对他人、世界的开放性,唤起个体面向世界的热情和求知欲望,唤起对这个世界的爱。



早期教育阶段兴发的匮乏,意味着没有充分地唤起个体朝向世界的意向性结构,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厌世的发生,即对与他人与世界交往的厌恶,或者对世界、对生活本身的厌恶与逃离。





即时性兴发的描述

其实质就是最大限度的唤起学生身体的转向,转向学校、课堂,让身体沉浸在学校、课堂事物之中,爱学校、课堂而不是欲求着逃离学校、课堂。这意味着教育教学的真正的重心,其实并不是如何去讲授知识本身,而是如何唤起学生对知识讲授的爱。





即时性兴发的技艺作为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育教学艺术的着眼点在于当下求知意向的充分激活,或者还可以说不断的提升个体的求知意向。

教师的专业能力正在于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积极的兴发学生的技艺。





即时性兴发的学校路径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回到大自然;二是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





艺术、体育等学科的兴发功能



艺术教育、体育等学科有独特的兴发功能,特别在幼儿阶段,德育、智育更多的包容在游戏化的体育、美育之中。这些闲暇学科对个体发展具有基础性的兴发意义。





《读者》上的小文章,母亲带孩子在台湾看“桐花”,孩子生怕踩着花(要懂味,要进入情境,利用美的情境兴发孩子。)





积极的师生交往作为兴发的过程



亲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交往对个体教育情境之教育意向性的即时唤起有着根本性的意义。

师生交往案例:教小学生的英语,对于老师的要求,在英语水平方面并不高,比较重要的是能和这孩子形成比较好的彼此信任的关系。





即时性兴发的缺席

女儿参加美术培训班,老师:小朋友们,把手放到后面,大家都坐好了,我们开始学画画啦。





兴发缺席的后果



学校教育情境中没有被兴发的个体,结果就是厌学。



从兴发的视角来解读厌学




我们今天所大量存在的厌学倾向,正是教育中之个人身体、生命并没有被唤起,个体不过是作为理智化存在的受教育机器,教育成为他们必须承受的压力的结果。所谓厌学,正是因为“学”没有基于身体的唤起而展开其中,以至于学乃是一种外在于个人身体的活动,是个人身体不得不承受的负担,身体对学之厌就必然发生。





以兴发来超越厌学   



案例:纸杯上印诗   送别诗“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激活个体更富人性的行动,无疑构成优良学校教育的基础。





主持人:刘教授的讲座有高度,也很平易。切近教育的本源,我觉得教育生命的兴发,越在低龄阶段越重要。对孩子的教育真的可以缓一缓,在爱、自由、美这样三个因素中,美必须一开始就切近的。另外,刘老师说到了教育意向性的兴发,自我生命的兴发也是重要的,其实刘老师对我们也是一种兴发。希望老师珍惜兴发的机会。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插图:张晓明)
42#
发表于 2012-7-22 01:42:17 |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民院附小谭蔷:
尊敬的老师们,上午好,我是来自民院附小的语文老师,叫谭蔷。昨天聆听了刘教授的兴发理论,我的同事们都有一种深深的感动,虽与我们的理解能力还有一点差距,但有很多的收获;聆听了管季超老师的作文课,刘发建老师、杨骐文老师的讲座,很受启发,虽然辛苦,都坚持到了最后时刻。希望今天继续开启这样一个旅程,首先我们将有请两位老师结合刘铁芳教授的讲座说说感受。



                  


浙江师大陈开玖老师:昨天的这个时候,我还在路上赶,向着光亮的地方。我是中文专业的老师,我教过的孩子们,从小学生到大学本科生,上个学期到浙江师大又教外国的学生,特别关注语言、词语背后的东西,语言就是人本身。今天想说三个点:

首先,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我对刘老师的感觉呢,我是在在华东师大自费学习,同寝的一个姐妹谈及刘教授,后来看到刘老师托腮凝视的照片,接触刘老师的思想,这次是第三次见面。每次会面都多次遇到刘老师的学生,非常佩服,那么首先我要表达敬意,作为同龄人,刘老师的这份努力,这份平静的力量,让人敬服。非常感谢能有机会和大家学习,在这样的场域中学习、倾听。我昨晚没有参与联欢,联欢活动有些像孔子的乐教,在这说话感觉到语言的破碎,我的语言矛盾背后是我对自己的理解,为什么到这里?也就是当下性和整体性发生冲突。我对自己这些年的理解是读人、读自己,最终都是未发现自己,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的探索希望能从语言角度入手。

其次,在这两天的场域中发现的是语言的冲突,尤其管老师的作文课上,有一个身体的转向,走向讲台,“你把话筒给我,让孩子们安静地写作文”。什么叫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当管老师把作品一张张摆在地上的时候,中间有老师进出,看见有老师踩在几张画上,我感到心痛。这属于身体的行为,假如把语言放入的话,这背后又是什么?当然我更多的看到非常美好的瞬间:走进这所学校,屏幕上显示的文字,“亲近校长”,这让我很意外,很多时候校长是作为管理者,或者是作为某些身体、语言的对立面出现的。还有,和一些老师只是在网络空间中交流的,在刘老师教师团队中交流过的,在这样的场合中,我觉得非常开心,这是一种生命在场,非常感谢这样的活动。

第三,不断听到和看到这样的研修方式,可以做怎样的生长?我想了一下,像刘老师的个人魅力,像一盏灯散发着光芒。诗经、孔子引发的诗与美,引发我们在这里,包括我。去年,第一次研修我就想过来,这样的理论根基,教育团队的研修方式,与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研修和其他专业方向的研修培训有什么不同,可能这里更多的是精神的、读书的、生命的、内在的成长。刘教授提出的教育的意向性和兴发,这两个是新词,至少在我的阅读范围内,在我的土壤里,首先要了解这颗种子。我当下的前结构,对这番理论还有很多困惑,也还有不够认同。我甚至当时就在给朋友发短信,好像不太通,当然还会继续讨论和请教。个人希望完成一本书,《词语中的爱与痛》。

语言很破碎,谢谢大家的耐心!



主持人:感谢陈老师,我充满敬意,从刚才的讲话中听到了一个细节:踩画。因为陈老师充满爱心,所以能有这样的发现。虽然是破碎的词语,但是有感而发,正是因为想表达所以很激动,我相信我们都能理解,正是这种执著,不远千里来到这个现场,相信同事们有相同的感受。接下来来自长沙市开福区中岭小学张娟英校长。



张娟英:《让乡土教育成为农村孩子美好生活的兴发》






我之前读了刘教授很多的书籍,如《守望教育》《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等书籍,我把那些精彩的段落标记出来,把书推荐给其他人,无比欣喜。为什么有这样的欣喜,因为我们开展乡土教育将近十年,刘老师为我们所做的工作点亮了航灯,有了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昨天刘老师的讲座让我感觉我们的教育工作很有意义。

刘老师说过,他是农民的儿子,对乡村教育有担当和责任,对乡村教育有柔软的情愫。我几年前离开了城区条件优于的示范性学校,来到广袤的乡村,今年是第五年了,第一天来到中岭小学,农村的孩子们围着我,充满新奇和渴望。当时就想:我该给他们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想当时我心目中的现代化的理想的学校,只在城市的灯火阑珊,不在乡村的星星光亮中,卢梭说,教育要顺着自然。教育应该紧贴着乡村的大地,顺应孩子的天性和个性。

一、因地制宜,挖掘优势资源——乡土资源,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学校是有着有量传统的乡村学校,位于捞刀河镇,乡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刺绣享誉中外、剪纸、泥塑、树枝麦秆都是好的素材,具有开发创造的价值。开设有20多个门类的特色乡土课程。

二、自主选择探究,促进孩子个性发展

农村示范性小学,接待任务特别多,有人看到孩子们在地上玩泥巴,说:张校长,孩子趴在地上玩,很不卫生。于是禁止孩子们在地上玩的游戏,之后,我就发现课间孩子们就像蔫了一样。一次,一个孩子拉着我说:“张校长,弹子不能玩,纸板不能完,我们玩什么?”是啊,在农村,不就是要亲近大地,就地取材的,趴着或躺着,在泥土中摸爬滚打,这样才更能接受泥土的气息,怎么能剥夺孩子们亲近大地的权利呢?后来就改变了,新修了沙坑、草坪。孩子们玩泥巴只有乐,这是孩子们心灵最纯的净土。既然孩子们钟情于土地,就让他们在土地上尽情玩,玩出他们的乐趣。

心灵手巧的小绣女(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是湘绣大师,经常有妈妈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刺绣)、民间剪纸、树叶粘贴画(孩子将落叶和花瓣做成孔雀,全国书画赛获得一等奖);闻狮起舞;腰鼓(社区阿姨来教的);民间武术;编排的节目多次参加电视台的节目录制。丰富的乡土课程受到孩子们的认同。

乡土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用自己的手去创造生活美,引导孩子们去积极发现并感受乡村环境与生活中的美好。以美的家乡教育学生,以家乡的美来感染学生,校园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三、提供创造空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家的教师发表的相关的论文,全是他们开发的资源。

湖南日报专题版面介绍:《乡土校本课程成为中岭‘新名片’》

上个月,中宣部、省市领导来校视察乡土品牌,表示愿意送孩子到这个学校来体验。乡土文化是乡土的根,乡土有着流淌生命体温和脉络的资源,孩子们可以满怀乡土情怀,留下精神的根,哪怕漂流过海,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

最后,建议用掌声感谢所有在农村教书的乡村教师。



主持人:很精彩,可以看到这样鲜活的画面,这样漂亮的扎根在大地上的乡村学校,在这样的农村学校,孩子们是幸福的。接下来请出上午的主角。讲座的是山东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教师孙明霞老师。主题是《用生命润泽生命:构建生命的课堂》。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插图:张晓明)
43#
发表于 2012-7-22 01:42:56 | 只看该作者
用生命润泽生命:构建生命的课堂

主讲人:孙明霞







尊敬的刘老师,各位同仁,你们好,非常感谢,给予我机会来分享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今天不是报告,我就是一个一线教师,主要是和大家分享,不是报告,分享之前,请老师们一起欣赏一首歌,希望老师们听听这首歌的歌词代表了什么?

歌词:你给我一句话,就打开我一扇窗,你给我一个微笑,我就浑身是力量,你给我一个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你放开双手,让我遨游知识的海洋,
老师啊老师,你像我兄长,老师啊老师,老朋友一样,老师啊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你给我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

歌名就叫《老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想法,我非常感动,说出了孩子的心声。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究竟是什么?是孩子们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是不是真能成为孩子的榜样。作为老师更多在自己的课堂上、主阵地、田野,究竟能够如何成为学生的榜样?

今天的主题,我希望课堂富有生命的气息。我的第一本书就叫《用生命润泽生命》。有人说,怎么两个生命,是不是前一个生命是老师,后一个是学生。我想等你听完之后,你也有了答案。我教初中生物。有人说是不被重视的副科,今天首先给老师们抛出一个问题,谁说我教的是副科?教育部有规定吗?所谓的副科是自己给它定位的,可以说在日常教学中,有的学科课程多,对学生语言打基础,那很重要,但也不能说一周只有两节,就是副科,所以我说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看,而是你自己怎么看这个课。没有边缘化的工作,只有边缘化的态度,当你定位在副科老师上,你就只能教副科。生物课就是我的主业,你看得起自己,别人才看得起你。今天就来谈谈自己对教学的感悟。

我不是一工作就有这样的理解,目前教学已经二十九年,在这二十九年中,最初的工作,1983年大学毕业教生物,最初就是知识教学,感觉自己大学毕业教一个中学小孩太容易了,但并不是如此。在学校没有一个人来听过一节课,我也没机会听别人课,那时候没有机会,想听老教师,老教师友好拒绝,请他来听我的,他也说不用听,看教案说不用看,后来明白,为什么?原来那是一位小学农转非的老师,我在这里不是要贬低他,他没学过专业,后来无意给他带了一堂课,发现他讲的知识都错了。在农村的边界中学,没有一个专业老师和我一起研讨,我真是非常羡慕现在的老师有这么多的机会可以来参加培训研修。工作两年半,来了调令,让我去当教研员,我当时想,干嘛去啊,可是很无奈,我非常不想,因为我不喜欢安静,我喜欢跟学生在一起的感觉。当时我问,教研员是干什么的,他们说,教研员就是老师的老师,我说,我自己都没当好,怎么当老师的老师。后来才知道,因为当时分区,我所在的区唯有我一个学生物专业的老师,为了留我,调我去的,一干当了8年教研员,跟老师一起研讨,后来的一个阶段,1986年开始关注教学的技术,关注技能的发展,发现老师很多的问题,全区老师都是非专业老师,都没学过生物,有时听了后,恨不得拉他下来,“下节课我替你上,你听我上,明天我再来听你上”,当教研员的时候经常干这样的事,当然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交流的时间长,上一节课,交流的时间达两节课,虽然如此,老师们还是很喜欢,而我会跟校长说,这个老师很努力。一到我离开,很多老师和我仍然保持紧密的联系,这些老师没有系统专业学习,我把大学教材找出来给他们上课,一上上了两年,有些老师真的喜欢上这门课,很多老师去函授考的就是生物。很多老师遇到问题,直接找我的住处,来问我什么反射弧、神经链,“您先讲讲,我再回去讲。”难题也来找我,问我“什么是标本”,那我就去采标本,带他们到到泰山采标本,植物园去观察。

1994年的时候又到了学校,不是我有多高尚。是我现在的学校向社会招老师,而且离爱人单位近,中间有所小学,将来小孩方便不用接送,就报了名,第一名录取到这所学校,进去当了生物老师。校长看我当了这么长时间教研员,教学管理应该有经验,让我当教导主任,我说,让我管别人不行,我总是被别人管的。但是校长看准了事,说,没有人天生会的,于是就当了。这当中的酸甜苦辣就不说了,说说教学。我不光听生物课,听所有学科课。慢慢意识到,很多是想通的,不光是知识和技能、教学技术,而开始关注能力与情感,教学艺术层面。开始买书,大量阅读,关注教学艺术。一边学习,一边听课,对教学慢慢有了一些感受,但感觉还是一个生物教师。2000年参加国家级培训,在北师大三个月,当时还没有新课改,上课的都是参与课改的专家,接受了很多新理念,三个月对我来说是一个脱胎换骨,其实生物也可以进行人文教育,当时开始关注人文教育,怎么渗透。回头企图把生物课里的人文内容都提炼出来,当时关注了生物课的资源问题,自然资源人口的问题,但发现非常难,生物内容很丰富,只提炼了一部分,就放了两年,后来写了篇文章《生物课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的探索》发表在《中国教育学刊》上,给了我鼓舞,这是一种野生状态下的自由探索,后来一直在阅读中去理解,课堂究竟是什么?后来读到肖川、叶澜,是一门生命的科学,如何让生物课焕发生命?买到张文质的书,文章中的所有观点,就是我在思考的问题。从那开始,我把他的所有书全部看,后来看了刘老师的,和我的思考一致。后又在教育1+1遇到了刘老师,我把生物课定位为生命教育。

所以第一本书就是《用生命润泽生命》,093月出版,有人说,一个生物老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主要内容,不是从生物老师的视角,而是从教师的角度谈教学。其中吴松超老师惊讶:从您的这本书中除了生命,我隐约地还感觉到您似乎在不露声色地渗透一种爱的智慧和教师的使命感,我甚至偏执地认为,只有读到了这些,懂得教育人生的智慧,爱学生的智慧,懂得承担教师的责任,才算真正理解了您。您怎么看?

一个真正好的老师,他只是老师,当你只是把所教学科作为自己的目的的时候,你的眼里就只有语文、数学、生物,偏偏没有了人。当你只是把所教学科知识作为教育的载体时,你的眼里心里就都是学生。……

我当时教“动物”时,学生叫我动物老师。我就说,不能叫我生物老师,动物老师,因为我不姓生物,动物。

吴老师说:向名师学习,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老师写的谈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文章特别多,不过,我发现不少教师津津乐道的只是名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等很实用的方面。您的书中有一章叫《教学行为的背后》,我感觉非常好,提醒教师一定要思考支撑教学行为的理念是什么。从这一章中我自己划出了几个关键词——尊重、激励、等待、引导和自主——不知道是否能涵盖您的教学理念?
而我想强调的是,课堂需要一定的技巧,技巧是什么,是外在的,任何方法都要有一定的思想做支撑,一个老师没有对人成长规律的认识,没有对人地尊重和对生命的呵护,没有对生命的同情和怜悯,任何技巧都只会成为璀璨学生心灵的凶器。

所以我说教书目的是为了育人,不只是为了教书。

教师首先面对的是学生,而不是知识;你不是在教学科,你是在教孩子;带给孩子一生最大影响的,不是你教了什么,而是你是怎样一个人,以及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本身。


我们应成为一个怎样的老师?
让学生因喜欢我而喜欢我的课。“亲其师,信其道。”但假如仅仅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你的课,是不是一个好老师呢?

第一步,应该让学生喜欢,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所以,第二个层面,让学生喜欢我任教的学科,在我不教以后依然喜欢这个学科。(换老师后就不喜欢了,其实这个老师很失败的。)更高层面,不仅仅喜欢这个学科,获得终身学习的意识,获得对生命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还记得你给他的是什么?尽管我还没达到,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构建生命的课堂
每一次课堂,都是一次美丽的约会。



一、课前准备:每堂课都是新的。
每天面对的学生都是新的,这个教材可以倒背如流,在面对的时候就是新课,要有一种心态,每堂课都是新的。就像约会一样,既然是约会,总是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当然不是靠外表。

教育可不可以爱意更浓?用真情、知识、智慧,去赴一场又一场美丽的约会。

1.态度:用心备课
苏霍姆林斯基: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

张世宗教授和林士真教授的备课《备课的境界》

他们在世界各地飞,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去年的一个故事,夏天,到山东来,跟我玩,前年来过,要到山东各校走一走。最后一站到青岛,到了一学校。818日,顾校长邀请游览常熟,过去后邀请第二天两位讲课,意外的是,第二天全部围绕方塔园的内容展开。说第二天早上请吃面,不去,课还没准备好。他们一晚上的时间,商讨怎么上课,就是善于利用本地资源上课。第二天就是讲方塔园怎么利用。(照片)
一颗古老的银杏树,长出了榕树的枝丫,谁也没有在意,但他们拍了照,在生物资源方面,可以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在银杏树上长出榕树来。其他方面的原因,湿度、温度、环境条件……
;方塔园为什么是九层高,是方的,不是圆的,现场还折了一个方塔,了解建筑的知识。然后,从数学、历史、文学、生物等角度如何开发和利用资源。常熟的马褂树树叶,可变成教学资源,你带着小孩做游戏的时候,可以变成小孩,画腿,加脑袋。开发出其中的一些课程,历史、文学、……他们一晚上的时间就把方塔园变成他们课程的资源,给了我特别大的触动。



为学生备课——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上个月在上海上课,出去不大愿意上课,因为仅凭一堂课,是看不出我对课的理解。既然执意上,那就上。怎么准备?那边说,随便准备,老师们想听。我就在想,我是为听课老师上,还是为学生上。

2.“居高临下”驾驭教材
海滩上,海水退去后石头都漏出来,在上面行走,不会碰到任何地方,被淹没的时候,你若是知道高的、矮的你依然可以自由行走。这需要有一种居高临下的驾驭能力。

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本节课的知识,更多的考虑前置知识、后置知识,以及小学学过的相关知识,以及高中相关的知识,学科外的知识以及拓展知识。

比如石灰水,拿个吸管去上课。学生说:“我知道,吹气变混。”“你怎么知道?”“小学学过。”小学已经知道了,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还有些知识初中学了,高中要继续学,那对于老师老说,学生学的层次要了解。

带领学生建构知识,把零碎的知识构建起来。

课堂笔记也跟着老师一起构建。

3.处处都是教学资源
社会、家庭、教室、环境、生活、学生、老师

有些老师说,条件差,没有资源科利用,但是真的理解了课程,其实身边的资源是非常多的。教学当中,无论什么课,处处都是资源。关键是如何利用的问题。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用上天竺葵,临时用,买不着,那我就在家里养,做实验就搬出来;蕨类植物,城市里找不到,我在家里养一盆。上课搬过来,学生观察,“有没见过,特殊的地方,揪下叶子,背面有什么?长什么?”繁殖器官,孢子囊,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如果只是讲给学生听,没有直接观察的好。

案例讲述:讲环境破坏,就可以把自然界发生的洪水、干旱呈现给学生,还可以是近期发生的,这一切都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造成的;讲输血的知识,把福建永定一中的俞联滨老师作为教学资源;把学生的作业变成教学资源,学生去过海洋馆,让孩子介绍水母;学生自己挖的蚯蚓,自己找到,来介绍;孢子印;老师自己的生活资源(细菌,家里腐烂的水果,发酵,马铃薯的块茎繁殖;青蛙的繁殖行为,泰山的蛙鸣,录音,不同青蛙的叫声还不一样,城市里孩子听不到,学生听到手机声音时,非常惊奇,生活当中其实处处是资源;家蚕发育,蚕丝的作用——取下自己戴的丝巾;遗传和变异:三只小猫咪,流浪猫,一次相中家里小院子,偷偷拍了照片,可爱,这是一个猫妈妈生的,
为什么猫妈妈生的是小狗,为什么一个生的有黑色和白色;人对自然的破坏,为什么黄河的水那么黄?拿出自己的照片,是在黄河入海口拍的,水即将入海,背后的水可用泥浆形容,泥用来干什么吗?机器抽水,把水抽过来后打地基。操场用黄河里的泥奠基。那这些泥土从哪里来?沿途水土流失造成的,这样对水土流失的理解就不是一句空话;)

还有很多很多,拍了很多图片,我所经历的都成为资源。校园也是一种生态环境。泰山更是我教学的丰富资源,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甚至血液。

案例:抽自己的血为学生上课,诊所医生说,等一等,待会抽病人的。其实有什么呢?不就是一点血吗。上课时,学生问:“老师您拿的是什么血?”“孙老师的”,那天学生们上课非常认真。我自己感觉没什么。

人体器官图片一张张呈现后,出现自己的照片,人体不就是这样形成的吗?

一个小学邀请上小学课,找五年级的课,我们的生长变化。离上课的地点有两千多里地,不知道学生的情况,备课时,找了我小孩从小到大的照片,跟我小孩的照片,作为参照物,找自己孩子的照片。我孩子说:不要随便拿我的照片去宣传。上课时,呈现三张照片,“你发现我家的哥哥有什么变化?”这是身边孩子的变化,亲切了。)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插图:张晓明)
44#
发表于 2012-7-22 01:43:20 | 只看该作者

二、走进课堂:营造动态的生命场

我希望每次都带来惊喜,一定不是简单的好玩的东西,这堂课精心的设计。知识是鲜活的。

1.知识是鲜活的,要教给学生活的知识

如何让知识活起来?

1)回归到生活当中去,老师要尊重热爱知识。“虽然这个只是没有用,但要背下来考试”——自己不喜欢却让学生喜欢……

知识本身是有生命的,我教的是鲜活的知识。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即教育

去年春天,讲视觉、听觉器官,进行综合复习,课前课代表来拿东西,路上和课代表聊天,上课铃响了,急急跑到楼下,我说:“校园里的樱花开了。”上课时,我问:“刚才路上我是怎么跑过来的。要说出道理来。”学生说,听到铃声,然后说出耳朵的结构。我问课代表,“刚才我还说什么了”。课代表,“老师还说樱花开了。”那眼睛什么结构使我看到了,于是学生又来说眼睛的结构。这样就把教学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3)赋予知识以生命情怀

方校长:要开运动会了,可能有雨。我给太阳公公打电话。这是一种儿童的语言,把情景变成孩子喜欢的话。

展示学生写的习作《仙人掌求水记》《平凡的我》《红细胞游记》:血管的对话,把血管变成富有灵性的;心脏的自白:你们买房困难,我有四间房,哪间房墙壁厚……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表达,还有用编科幻故事的方式来学习。

2.课堂不是名词,而是一个动态的生命场

查辞海,课堂是学生学到知识的地方。如果这样理解,我觉得课堂还可以是家庭、社会等等,所以是一个场。如果把它当成名词,其表现状态:知识是一堆枯燥晦涩的文字符号,教学方式是满堂灌、填鸭式,学生学习是被动接受,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种机械单调的重复劳动;如果当成动词,知识是鲜活的、生动的,是生活的
、生成的,教学方式是创造的、灵动的,学生学习是主动的、自觉的,是体验的过程,是充满创造性的过程,教学工作是生命在场的过程,是智慧生发的过程。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课堂是生成的。

校园是我的大课堂,到校园里寻找春天。为什么芽有胖有瘦?

把课堂延伸到家庭、社会中

《青春期》内容,很多老师都是:“请自学这一章”,甚至当它不存在。

我就让学生完成一份调查作业:

访问自己的母亲和父亲——

(1)在妈妈怀孕前有着怎样的心理?

(2)妈妈怀你以后哥哥时期的胜利和心理上有什么变化?后期体重增加上的变化,带来哪些身体的不适?心里的变化?妈妈怎么处理的?

(3)你是妈妈顺产的还是剖腹产的?出生的时候体重是多少?爸爸妈妈的心理是怎样的?

根据以上调查内容,写一份调查报告,可以插入一张自己出生时的照片。

孩子写得很好,如《妈妈,谢谢你赋予我生命》;《留下最美好的青春记忆》等。学生普遍的感受是,妈妈生我、养我不容易。

3.课堂语言——说学生能听懂的话
深入浅出

我用了三十年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义。但是怎么做到深入浅出,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比如:血液的运输作用,为什么左心室厚,右心室薄。打个比方,送文件到市政府,和送到县城?哪个费时间,同样道理,左心室运输线长,耗的力大,右心室不用那么费力,因此左心室厚,右心室薄。

红细胞怎么运输氧气,也能运输二氧化碳?教学时:红细胞相当于8路车,有的坐8路,到家就下车了。遇到强盗了,特别不讲理,把你挤一边,这就相当于一氧化碳,使得氧气不能进入,这就中毒。这样就把抽象的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做小游戏,老师和学生手挽手,其他学生从缝隙中过去,其他学生就相当于细胞膜上的分子,从我们之间传过去;叫大个,不能从缝隙过去,相当于大分子不能随便过。这就是“控制”。)

三、课下作业:拓展、延伸、创造

让作业变得好玩

不是简单的背或抄,要拓展、延伸、创造。教学实践、条件与课程标准要求及教学内容的矛盾。有些可以在实验室做,有些不行。这里面有探究实验,观察、演示、拓展实验等。这些需要在课下,可不可以把完不成的在课下,没有书面作业。

传统的作业形式:枯燥、机械、被动、抄写、背诵、做题、纯知识点。现在负担很重,因为他不喜欢,假如他很喜欢,就没有负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力,创新力。力求把作业变成好玩的、有趣的,主动的、动手动脑动眼、创造性的。

01年、02年兴起研究性学习,很多老师找很多课题,往往和学习科目没有关系,一段时间后学生兴趣就褪去了,因此,能不能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我布置了一些好玩的作业。有个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年轻人说的一句话:死记硬背也许能让你通过大学四年,但会毁掉你接下来的四十年。

案例1: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利用课余时间认识校园、小区周围的生物。描述出形状……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

案例2:生物与环境

假如我是***
选取一种你喜欢的生物(植物或者动物),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种生物如何适应环境,以及它对环境的影响,以第一人称写成一篇科普短文。

案例3:制作细胞模型

用果冻来做,加热变液体,加细胞核,外面的就是细胞膜。孩子一边吃一边做,吃掉有什么关系,做的时候体会到细胞的结构式怎样的。

案例4:细胞核中含有遗传信息
小羊找妈妈

案例5:我的青春我做主
结合青春期学习

自己的变化?又那些困惑或想法?如何顺利度过青春期。

结合我们第一章学习的内容,给妈妈写一封信。

案例6:快乐国庆节作业——营养与健康
结合消化和吸收一节

案例7:红细胞游记

案例8:自我健康调查
调查自己或家人不良的生活方式,提出改进的建议



3.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服务于生活

案例:青春期的学习。一个男孩是单亲家庭,母亲打电话:感谢您,我还担心青春期的事情怎么跟孩子讲,结果现在我不用讲,在你的课堂上都解决了。他给妈妈讲很多人体的知识。妈妈身体不舒服,妈妈身体来事了。儿子说:你知道怎么回事吗?你要特别注意,不要喝凉的东西?你要保证营养。儿子学到的知识还能指导妈妈。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插图:张晓明)
45#
发表于 2012-7-22 01:43:56 | 只看该作者



   四、师生交往:尊重

不是班主任才有教育的责任,每个老师都有教育的义务,第一就是要尊重。

1.用心和学生交流

不是敷衍,开学之前,给学生写一封信,内心真挚的情感,发笔记本,可以写日记,提意见。

孩子们在笔记本上写得花花绿绿,只要孩子喜欢,怎样都可以。也可以图文并茂,有时候遇到烦恼,也可以跟我说。

2.发现并肯定优点

《优点教育的惊人力量》。肯定优点比批评缺点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大。

真切的体会,提出要求:学会做笔记,不是光听,随时抓住老师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做课堂笔记。收的课堂笔记,开始很失望,只有少数写得很好。冷静下来思考,批评管用吗,何不变成表扬,把几本做得好的进行表扬,谁做得特别棒,棒在哪里?两个月的时间,我都在说,猜猜这是谁的笔记被老师欣赏。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学会做笔记。可见,表扬比批评更重要。

很多老师看到孩子们的笔记,问要花多长时间,其实就是一边听课一边记录。慢慢养成这样的习惯。

3.尊重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

通常,我们会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两类人之间的关系,具体到实践中,则应该是两个人的关系。事实上,由于受班级授课制和目前大班额教学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很难成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依然还是两类人。也就是说,我们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群体情况而忽视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注。

案例:(与学生的许多真实故事)



五、课堂境界:让课堂美好一些

给学生留下美好的课堂记忆

无需谈多么遥远的教育理想,只需现在,能让课堂美好一些,再美好一些,我们离理想也就近了一步。

1.把美带进课堂

语言的美、画面的美、声音的美、情感的美

课件都融入了我对课的理解。“开学了,又见到可爱的你了!”“人的生殖”;精选课件“桑兰图片”,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在危难的时候仍然可以微笑地面对。

2.把诗意带劲课堂,让学习感变得诗意盎然

编七言、现代诗,让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诗意浓浓

案例:请你猜猜我是谁

我没有华丽的彩衣

也没有芬芳的气息

我只是

悄无声息地

生活在你的周围

在你的生命里



你看不见我的踪迹

你听不到我的歌吟

没关系

我只愿和你朝夕相依

让你的生命充满活力



假如我不小心伤害了你

那一定不是我的本意

而是有人弄脏了我

依附着我潜入你的身体



为了你的健康与美丽

请不要污染我的身体

要知道

保护我就是保护你自己



3.把歌声带进课堂,让学生的青春歌声飞扬

案例:单细胞生物,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改编《小草》歌曲

4.把善良传递给学生,让世界更美好

《献血》问:没好处还献不献血?生:也没有太大的坏处,人在多长时间补充。其实想告诉学生做了好事可能没有回报,没有任何好处的好事,告诉学生做好事不是为了回报。

你今天做了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有老师问我,是不是特级教师,很抱歉我不是特级教师,也不是全国优秀教师,普普通通的教生物的中学老师,在课堂传递美好的东西。

张文质:因为我们自身的任何改变其实就是教育的改变。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美好。

每年家长开放周,听课,和老师交流。在课堂中十多个来听课,家长说,我孩子说有生物课,一定来听生物课,孙老师穿什么裙子可好看了,是美的化身,我们老师留了一个什么发型,你也可以留什么发型。不是老师长得美,而是和他贴得近。



当你给孩子们一篇绿叶的时候,他还你的是一篇森林;你给他一滴水,他还你的是一片汪洋,这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润泽。

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我打交道的是鲜活的生命;我比他幸福千百倍,因为有一个个天真浪漫的孩子,我们的课堂可以做到让生命润泽生命。最后将好人好梦送给老师们!





主持人:谢谢孙老师!您真好,您真美,您真富有!很感动,能够聆听您一路走来的感受、体悟,今天的美好相遇,相信这份美好,将滋润我们的心田。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插图:张晓明)
46#
发表于 2012-7-22 01:44:38 | 只看该作者
安徒生童话中的生命意识和教育意蕴

主讲人:李红叶
2012/7/17
下午14



                          李红叶博士讲座现场
主持人杜英杰:尊敬的刘教授,各位校长,学员们,下午好!研修进行了两天半,大家收获了很多,从实践、理论、根基层面,都装在心里,今天还有一个大餐,是关于神奇的故事,神奇的童话,为我们带来神奇故事的是李红叶教授。掌声有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授李红叶:

很高兴进入到这个团队,来迟了些,错过了很多讨论的机会,很多老师的精彩讲座都没能赶上,下次一定第一天就来。对于安徒生我有很多话可说,我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都是关于安徒生的。刘老师给了我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就是一个思路,强调的是安徒生童话和儿童教育的关系,与儿童生命成长的关系,经典阅读对个体生命成长的意义,中午和两位刘老师交流的时候,非得按这个题目说,我想关于安徒生有很多想说,那就讲到哪到哪,留点时间来提问,对话会更有意思。儿童文学不仅仅是童话,儿童文学它是独特的文类,如果从儿童读物来讲,适合孩子读,为孩子所写,被孩子所读,不能把对童话的感觉说出来。

安徒生,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字眼,它是亲切而又熟悉的,它唤起我们一种难以言说的柔情和向往,仿佛春日午后的阳光照拂在清新的绿枝上,仿佛母亲温柔的手抚过脸庞,仿佛奇迹降临,仿佛回到从前、回到原初、回到大自然,仿佛听到隐秘的灵魂的私语,仿佛我们与它早已熟知,又仿佛第一次相遇。

在现今浮躁的时代,工具主义的时代,日益失去纯真的年代,每天面对孩子的时候,孩子是还仅存的一种奇迹。和刘发建老师讨论的时候,问《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童话吗?我会逐渐涉及到这个童话,我说了一个问题,《卖火柴的小女孩》之所以是著名的童话,小女孩那么单纯,那么天真,出现恶想要烤鸭、火炉,和奶奶一起飞到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的地方。成年人是否还有这种能力、天真,对幸福本能的强烈渴望,只有他能在死的时候还能幸福地死去,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童话分民间通话,创作通话。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睡美人是原本口口相传的,大家聚在一起讲的,格林兄弟本是语言学家,感觉到最珍贵的原生态的活力的东西很快就要失去,人类的童年状态会没有了,所以赶紧搜集整理出来,大家发现孩子是如此喜欢读这样的童话。当那样的时代失去之后,人类产生一种乡愁。原来民间的氛围,孩童的状态最宝贵,工业文明使得人类已经离得越来越远。人类的原始时代,那是最原生态的最自然的状态,每种植物动物都有灵魂,这是孩子的思维,有一种深刻的智慧;后来自己创作,安徒生是个人创作的巅峰和典范,他是一个奇迹,他也是时代的产物,1805年出生,1875年去世,这样一个时期,自然人是可爱的,举止是端庄优雅的,后来发现像自然人没有收到约束,有高贵的灵魂,安徒生出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有一种非常自觉的去继承从前的民间文化的精髓,不能没有奇迹,童话有一个很感性的表现方式。



魔戒的作者,论童话,童话有几个功能,想象另外一个世界,是一种乌托邦,是我们的避难所、港湾,现实是如此的困顿,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永在,它给人以慰藉,但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幻想,中国人对童话的理解抱有矛盾的心情。另外一个方面童话是虚幻的,《中华读书报》上有人提出孩子还要不要读童话(读童话使人心眼变傻)。

童话的发展脉络,由民间通话——艺术通话。童话有着浪漫主义的哲学基础,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诗意栖居的向往。童话若没有诗性,就不是真正的童话。是伟大的作家与神交流,与孩子交流。



开场白强调,心灵无所归依,心里很难宁静,精神层面的探索还是非常重要,儿童文学、童话、安徒生、孩子都是我们一种思想的资源,整个演讲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经验:对我个人而言,接触安徒生,是上天对我的一种看顾,特别喜欢讲经典,现代主义作品,后来读研专业是比较文学,做硕士论文,有一点坚持,就是一定要做一个我喜欢做的,关乎我心灵和精神的,现在的文学研究越来越忽视与精神的关联,或者文学研究不和精神关联,变成工具性的东西就很麻烦,于是放电影式的放下来,最后选择了安徒生。01年写出来的时候7万字,那时候资料特别少,很幸运走进了童话世界,走进了儿童文学世界。《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这本书是35万字,当时2005年安徒生诞辰200周年,是一个特别的选题,很多老师写了序言,后来给大学生讲课。在大学里讲过很多课,儿童文学课出乎意料。很多男生也喜欢,我讲课的方式完全不按教材来讲,但是最后考查的时候,出个题,请你谈谈对儿童文学的感受和收获。两个小时,男生都可以写很多,而且写不完。感觉每周都在期待星期三这四节课的到来,还有的学生说,将来一定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做一个好老师。哪怕从寝室走到教室,看看四周的花花草草,都有一种美好的感觉。特别喜欢杨丽萍的一句话:我来到世上看树怎样长水怎样流,云怎样飘。我想这是一种喜悦的能力,现代人没有喜悦的能力,没有新奇的眼神看世界的能力,这个世界越来越糟糕,但个人可以守住一份宁静,诚意地做人。特别强调,安徒生童话绝对不只是给儿童看的,也许就是给成人看的。



安徒生生平及创作(1805——1875

提到这个名字,大人孩子差不多都熟悉。没有孩子可以不读安徒生,在某种意义上童话等于安徒生这个名字。

安徒生如果出生在1705年,他就是个疯子,幸好出生在1805年。成为世界上最普及、最著名的作家。

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沼泽地里的一株植物”——举世闻名的童话大师。他个人的经历很像丑小鸭,但是他的心灵已经长成了天鹅。鼻子很大,手脚很长,追求所有的女孩,但是女孩们都表示愿意做他的妹妹。父亲是鞋匠,鞋匠可以带徒弟,但他父亲不能。对自己的家族从来都是讳莫如深,母亲、姨妈、同母异父都处在社会最底层,过着堕落的肮脏的生活。他幻想自己是国王的儿子被遗弃在那了。他很会唱歌、讲故事、演戏,表演能力特别特别强,以致男孩总想脱掉他裤子,但他总想自己能出人头地,要做伟大的艺术家。

一个人独自离开他的家乡出去闯荡,敲每一个名流家的大门,又唱又跳表演,名流们说是来了一个野蛮人,没有任何文明留下的痕迹,这引起上流社会的注意,他经历很多艰难困苦,成为举世闻名的童话大师。

他还是一个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剪纸艺术家、著名的旅行家。他赢得世界声誉的是小说,小说出版之后就被翻译成好几国语言,1831年写童话,安徒生一直被嘲弄,一直在国外有很高声誉后,国内才承认。他的精神导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小说让你成名,童话将让你永垂不朽。”安徒生居无定所,像候鸟。在上流社会轮流住,年纪很大后才有自己的一张床,旅行条件并不好的情况下,成为著名的旅行家,出国达到30次。那时坐马车,经历很多事情,每次出走,都感觉到世界的神奇,因此,他不仅仅是一个丹麦人,感觉是一个世界人,欧洲人。

展示一组安徒生的剪纸作品。



安徒生在我国五四时期是很被崇拜的作家,永远的老孩子,现在已经不知道了,那时候有个《小说月报》,有两期全部用来介绍安徒生。

作品:夜莺;
月的话(国画的画册)人民文学出版社;柳下。(柳树下)


中国翻译的人很多,值得信赖的是叶君健,也是参照英译本的,直接从丹麦本翻译过来的是林桦。讲述一些作品:没有画的画册、安徒生的故乡、牧猪人、鞋匠的儿子……



展示安徒生的才能。照片展示其标志性的剪纸;安徒生的绘画。(中国的版本改写了很多,插图很差,在西方有一些精美的本子,安徒生文学奖是儿童文学最高奖项,有安徒生文学奖、插画奖。图画这都是一流画家制作的。)

介绍作品:《白雪皇后》,是一部中篇童话,写得很好;《海的女儿》;《艾丽莎和他的小哥哥》(个人的想象完全融入其中。故事的原型是格林童话,增加了很多细节。很典型民间童话的写法,细节上包含很多情感的因素。)

安徒生对自然的感情:自然是看得见的精神,精神是看不见的自然。自然和精神是合二为一的。很多是写动植物、孩子,孩子就类似于动物和植物,有很强的深度。他必须有与物交流的能力。



《白雪皇后》:女孩经历了很多事情,安徒生:小女孩有能量,如此的单纯,克服了那么多困难,她是一个天真善良的女孩。在安徒生看来,天堂是属于孩子的,没有一颗天真单纯的心,就不能进入美好的世界。



无法言说的生存体验。《丑小鸭》(学会如何与孤独相处,天鹅蛋生在养鸭场,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个体与个体难以沟通,这样的话,都无法理解,这样只能不说,说了也没用)在《拇指姑娘》中,与拇指姑娘相对照的形象是癞蛤蟆、金龟子小姐们、鼹鼠和田鼠。金龟子小姐们说:“她连触须都没有!”“她的腰太细了——呸!她完全像一个人——她是多么丑啊!”这种因个体的差异而无法彼此真正理解的关系也体现在鼹鼠、田鼠对于燕子的态度上。然而,当田鼠和鼹鼠鄙薄冻僵在地道里的燕子时,拇指姑娘一句话也不说,不过,当他们两个把背掉向这燕子时,拇指姑娘就弯下腰来,亲吻它,拥抱它,为它盖被,终于救活了这位比她自己的体型要大得多的鸟儿。在《丑小鸭》中,安徒生将生存的异化处境突显到了极致,从而强调了:天鹅蛋生在养鸭场,是个体成长必经的考验。小人鱼是“那么地沉默而富于深思”,她不但承受双脚踩在刀尖上的感觉,也承受“无法言说”的痛苦;当她选择为爱而化为泡沫,她深沉的爱、她所受的苦、她的牺牲精神以及为求得一个灵魂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使得全世界人为之流泪,为之震撼,她也因此而超升到更高的生命境界里去。

老头子做事总会错。走下坡路就越快乐,这个故事很快乐。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插图:张晓明)
47#
发表于 2012-7-22 01:45:06 | 只看该作者

安徒生非常非常会讲故事,尽管长得丑,但是他一开始讲话,眼神特别生动,那个语气神态,边讲故事边剪纸,故事讲完,剪纸作品也完成了。很超现实主义。他的个性一半是孩子,一半是上帝。性格非常非常复杂,敏感多疑神经质,有时自我中心。

随身带9m长的绳子以备逃生;他害怕孤独,他害怕自己会莫名死去,他甚至会在自己睡觉的被子上写道:安徒生只是睡着了,他还活着,他并没有死,他只是睡着了。;舞台梦,从小想做演员,歌唱家,后面发现越长越丑。

没有画的画册,喜剧演员。他的性格是具有悲剧情感的演员。

写童话是表达自己情感世界的方式。童话这种形式太好表达自己了。不像中国的童话作家,是因为孩子没有什么可读,而给孩子们写。

爱情是无法言说的,《海的女儿》是一例。如果安徒生就只写了这个童话,也会传之久远;雪人产生了爱情,对火炉的爱情,你如果靠近,一直想要靠近,一直到融化什么都没有,因为做成他的是一个火钳;小人鱼跟别的人鱼不一样,独独喜欢王子的雕像,向往上面的世界,这是她的宿命。可是他永远无法走进另外一个世界,永远无法获得这样的灵魂,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寻求。因为寻求,所以收获;因为寻求,所以得救。后来超生到精灵的世界,今后会获得一个灵魂,孩子们听话,三百年后她将获得一个灵魂。这样就摆脱了了自身的局限性。我们永远无法摆脱自己的局限性。他是社会最底层的孩子,但是所有国家的国王以邀请到他讲故事为荣。安徒生始终没有走入上层社会。就像沈从文说的,我永远是个乡下人。



体裁到底怎么看?大多数对安徒生童话熟知的只有十几篇,如果能数出20篇,了不起。总共212篇,表现形式很多,内容很多。



很多国家仅仅把安徒生是给孩子写童话的作家。实际上不是,丹麦人从来没有如此。鉴于其影响力,用国际安徒生奖命名世界儿童文学大奖。



林良:我们崇拜安徒生……

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重温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介绍“童话”这一文体时写道:“艺术童话大师,其作品与民间故事一样不衰的,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如果有一天,因为某种风尚,需要选举儿童文学作家的地位,那么安徒生是王!



故事中,也有的非常轻松,《豌豆上的公主》,王子找不到真正的公主,一次暴雨,开门,是一位公主。怎么检验是一位公主呢?
……二十床鸭绒被,公主睡得一点不舒服,王子说这是个真正的公主。安徒生的语言非常精彩,有一种现场讲述感。《豌豆上的公主》神秘、荒诞、夸张,然而,实在没有其他任何故事能把一个人的敏感写到这样深切的程度。豌豆公主正是安徒生自己的写照。

讲童话一定讲一个重要概念。寻找意义的时候,很多人说这不是一个好公主,不是告诉孩子要娇气吗?其实,童话有童话的逻辑,你觉得有意思就可以了。每一样东西都很神奇。每一件事物都是很神奇的。甚至题目都给人美好的感觉。



容纳了宇宙很多很多的东西。这种书可以从小读到大。

他善于在随便碰到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和有意义的东西,并且有为他们感到欢乐的能力。这是一种罕见的才能,它能够发现那些往往被懒人所忽视的事物。

有时候很小的故事抵得上大部头小说要表达的。



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说:“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我了解到另一种世界的生活,一个公正和富有同情心的黄金时代。”

周作人则称:“文学的童话到了安徒生已达绝顶,再没有人能够及他。”又说:“其所著童话,即以小儿之目观察万物,而以诗人之笔写之,故美妙自然,可称神品,真前无古人,后亦无来者也。”

曹文轩:对于中国的儿童文学来说,安徒生恩重如山。

中国儿童文学不是纯粹的,它有异邦的血统,而这其中,安徒生是最强大的。

发现儿童,在没有学儿童文学之前,我是一个没有多少趣味的人。孩子不听话时,我就牵到阳台上去。过一会他就在那唱歌,“下面条罗,下面条罗。”受传统影响,惩罚他,他却在那高兴呢。

《窗边的小豆豆》,发现儿童是一个文化概念。

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王泉根说过:“作为世界童话大师与世界文学史上艺术童话的奠基者的安徒生,是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影响最为深刻的外国作家,学习安徒生童话,是中国童话作家文学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余秋雨则说:他是一个永恒的坐标,审核着全人类的文学在什么程度上塑造了世道人心。


文学是什么?现在很多已不能安慰我们的内心。

可以代孩子发言吗?对于孩子的意义。本不需要说明的,人性启蒙的读本,适合孩子读,理由很多很多。所有的理由都是大人说的,因为我们曾经是孩子,以我们是孩童的经验,但是,可以代孩子发言吗?

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接受。

孩子们到底怎样读安徒生啊?我在03年做了一个3000人的阅读调查,问卷的方式,都是开放式的问题,质的研究方式。

分享调查后的主要观点:温馨的童年记忆

对象是小学到大学,主要是孩子,不管是小家伙还是大人的回答,安徒生是一种很温馨的童年记忆,安徒生——童话的代名词。理由:字大、有画,太神奇,透出真感情,告诉做人的道理,以天才的直觉道出神秘……

安徒生童话是童年记忆的一部分,是爱与美的代名词。

孩子的安徒生印象:一个天才的想想家,一个微笑着的老爷爷,一个十分好的人,一个心很软的人,一个心思很细腻的人,一个有善良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怜惜小孩的人,一个懂得理解他人的人,一个用童心看世界的人,一个永不言败、努力追求梦想的人……

概括印象:同情意绪、欢乐意绪、成长意绪

安徒生童话唤起了孩子们最大限度的同情。

孩子本是弱者,但面对安徒生笔下那些富有美感气质的形象受难时,孩子们本就柔软的心立时充溢这难以抑制的悲悯与同情。

欢乐意绪:把很多事情的惊奇和趣味发现,用初始的眼睛发现,读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惊奇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能力。孩子们一派天真,读出许多有意味的意思。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表达渴望的故事。《丑小鸭》:太有味了,心里想的和我们人一样。鸭子世界实在写得太棒了,成人忽视了去感受它的小宇宙的感受。

关于《丑小鸭》:因为这个故事有转折——喜欢一个变化的过程;因为“好人——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喜欢爱一个愿望实现了的结果;因为“小鸭子心里想的和我们人一样—“喜欢以人类原始思维为动力所构建的那一个
“万物皆同与我”境界。

那位爱穿新衣的皇帝,终因不穿衣服在大街上举行游行大典,而被万人所笑,为万人所不齿,故声名远扬,万人皆知。然而,我却不但同情他,甚而生出几份喜欢来。想想看,一位发痴的皇帝,他的爱好只在穿漂亮的衣服,这实在并不算一件多么骄奢淫逸的事情,倒称得上是一个可爱的缺点。何况安徒生也说了,在他住的那个大城市里,生活很轻松,很愉快,每天有许多外国人到来。这样看来,这个皇帝所治理的国家也并不见得有多糟糕,反倒衬出一种太平感觉。实际上,安徒生的这个故事,旨在深刻剖析人性。这国王的显赫身份无非制造一种更富戏剧性的效果罢了。皇帝的随从和大街小巷的所有老百姓们推波助澜,仅仅是因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害怕自己是一个例外——一个被众人指认的傻瓜。设若我们是其中的一员,也必定暗自思量:“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继而煞有介事地称赞:“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安徒生极写皇帝的丑,所针对的却是芸芸众生和普遍人性。并且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并不比这戏剧场上的任何一个角色来得高明。因此,这部戏才强烈地震撼了我们。最喜欢哪个人:小孩回答90%是皇帝:因为太笨了,太可爱了,好玩。

多给孩子带来趣味,做一个有趣的人。

结束的时候,推荐几部电影:伊朗:《小鞋子》(天堂的孩子);曹文轩
(草房子);放牛班的春天;父与子的漫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呈现的是粗糙的,多层面的印象。






互动环节

学员1:我是井冈山大学的老师,从事儿童文学教学,安徒生作品毕竟有其时代背景,比如说武术、巫婆等,要接受这一块,有没有就这些问题提出过,这些宗教色彩的会不会成为障碍?

李红叶:安徒生童话是基督教文化下的文本,的确会有障碍,有一些。通行的比如小册子,选的十几篇,太大的障碍还是没有,孩子的理解能力超过我们的想象。上帝,巫婆,中国的改写者把巫婆改成丑人什么的,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要充分相信孩子的理解能力。选本是没问题的,全集的话就会觉得有些喜欢,有些不喜欢。还有负面的信息,很多认为很幼稚,大多王子和公主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因为这些孩子没有读过,只是通过《丑小鸭》《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几个童话的印象获知的,需要一点点来理解的。目前改写本很糟糕,好的基本没有,在没有很好的改写本的不如不读。香港台湾的单行本做得很好。可信赖的本子不多,总之,要充分相信孩子。

学员2:老师好,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很小的时候就一起看绘本,听绘本,听古典音乐的时候会哭,读到童话悲哀、残忍的时候她会说不要听了,那么有时候会放一放,然后问他喜欢听什么。给我的感觉是不该回避,那如何引领他成长和发展。

李红叶:在早年的时候有丰富的感情,长大了后绝对是好孩子。现在的教育,总是强调快乐,其实糟糕,我觉得您采取的方法也是好的,静静地坐一会,放一下,当然,必须选择好的本子。因为儿童文学是以浪漫主义为底部色彩的,悲悯的,太悲惨的,太残忍只有成人里的,不过是悲哀但不绝望,它最终给我们的是慰藉和力量。1956年获诺贝尔奖的希梅内斯:孩子可以读的书很多,之所以让他读儿童文学作品,是得到理解世界的另一种方式,保有一种理想和纯真。



主持人杜英杰:两个小时像作了一个美梦。李教授谈到给学生上课后,学生们将来都想做一个好父母,好老师,这是童话的作用,是一种积极的意向性,李教授的讲解是刘教授理念的一个践行者和验证着。美好的世界,兴发了美好的意向性的追求。回顾三天的学习,从14日的傍晚开始我们都是来追梦的,不同层次的人都寻找到了心中的梦,作为老师的寻找到了追梦的路径。比如想在技术层面找到路径,有李政涛的课堂实践指导;如果要提升教学品质,挖掘广度深度,刘老师则指明方向;想要有原型和案例,孙明霞老师树立了一个榜样,从整个学习报告中,李红叶老师、刘发建老师、杨骐文老师等所有老师也都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感谢他们。当然还要感谢搭建平台的服务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插图:张晓明)
48#
发表于 2012-7-22 01:45:48 | 只看该作者
研修活动之“来年相聚”梅溪湖


主持人杜英杰:在当下浮躁的时空下,刘老师团队不断引领,希望像星星之火一样嘹亮我们的祖国大地,让我们的教育事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下次相聚的地点,美妙的岳麓山下,岳麓区实验小学,有请吴静老师。




                          梅溪湖小学校长:吴静

梅溪湖:梅之风骨、溪之灵气、湖之情怀

简要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岳麓区实验小学(原名梅溪湖小学)是岳麓区教育局主办的公办示范性小学。学校位于梅溪湖西北侧,西靠长郡梅溪中学,南接秀川路,北临肖河路,相依青山绿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除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运动场、体育馆、学生宿舍、食堂、梯形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外,还建设了全市小学中唯一的恒温游泳馆以及计算机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文艺中心、国学文化走廊、手工创意中心、心理咨询中心、自然观景区等设施。同时通过屋顶绿化、太阳能、雨水收集系统等绿色技术,将学校建为一所设施先进、现代化程度高的两型示范性小学。
学校承接岳麓区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持“培养主动学习,善于合作,个性独立,敢于探索,身心健康的社会小公民”的育人目标,在全区抽调骨干教师,在全国招聘名优教师,组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全力打造与世界先进教育接轨的一流学校。
守望教育、守望儿童、守望绿洲,欢迎明年到岳麓区实验小学!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插图:张晓明)
49#
发表于 2012-7-22 01:46:28 | 只看该作者
研修活动之7月17日下午刘教授对研修讲座点评

主持人:长沙市稻田中学的罗国玲

主持人的名单中,要么是老师的老师教研员,或者教师中的佼佼者,还有刘老师的学生,资历,才学都非常优秀,今天这一刻,话筒应该不属于我。稻田中学可能没听过,但徐特立肯定听过,是我们学校第七任校长。今年迎来百年校庆,有幸我们遇到了有情怀的校长。今天相逢,和很多名师相见恨晚。因为欣赏,所以靠近。不说很多了,最后用一句诗表达感受,两年来最深的感受,当我靠近你时,只要一缕春风,你却给我一个春天。

和刘老师有渊源,刘老师是衡阳的女婿,接下来让我们用心聆听刘老师带来的讲座。将带给我们完美的惊叹号!



                     





刘铁芳教授:

这一次发了一本书,我本不应也不愿运用权力推销自己的书,而要让书自己行走,书有其自己的命运。我想对书进行修订,出版社说必须库存低于300,现在还有600本。争取明年把修订本弄出来,我怀着这样的私心。接下来,只能在这里把我书中的最核心的思想,用最通俗的话语表达出来。没办法,PPT66页。先把后面的几位讲演以我的视角做一个总结。



教育意向性,就是个人如何进入教育情境的前结构,或称准备性状态。

(受教育的好坏,都是从前结构出发,以什么羊的方式抵达要学的事物之中。包括明霞老师创造这么好的关系,建构并进入温润的生命空间之中,这就是意向性结构。要当人的老师,把生物、动物的学习放到温润的生命空间中。)

所谓兴发,就是把学习中的个体预先置于优雅的境域之中,以唤起个体积极的生命姿态,让其后个体教育的发生成为处于积极状态的个体生命的自由涌动。

管季超的作文教学

基于亲熟感的作文教学:师生熟悉、作品熟悉

基于个性的写作

学生作文:主题的提炼:“123,开始。”(基于现场的主题词的提炼)看新闻的爸爸问:“妈妈刚刚喊我了么?”(管老师其实还可以抓得更多一点?有的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不是为字数写文章,而是为表达而写。)

朗读作文:作文就是一种表达:让写变成说,相互认同。



刘发建

建设性的教育姿态(不抱怨,实实在在做什么事情,寻找合适的载体,一起努力)

读一流白话文,做一流中国人

钱理群:语文教育就是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带领着一群孩子读书写作,并且在过程中感到快乐,体会生命的意义。(兴发理念的充分体现)

用人类文明和民族文明最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对这句话非常认同,还可以加上:其实首先是滋养我们自己。



杨骐文

以叙事来柔化学生的生命世界,变教育中文本、概念、教条,像硬物一样地进入孩子的内心,难以消化。(与生命没有同构。首先我们自己内心有很多硬物,除了这些我们说不出话。领导学会说四种话:空话、大话、套话、假话。没有柔化,柔化学生的生命世界。)

词语唤起、再造经验



陈开玖

母亲、教师的敏感性:

团队活动的定位:精神、生命、灵魂的成长多于外在的技术



孙明霞:以真和爱沉浸在教育生活之中

好老师的魅力:平和、亲切、真、爱

完全以本真之心进入到孩子的生命世界之中,以个人的本真生命和对孩子的爱进入。体现了好教师的魅力。平和、亲切、真、爱。

教学的生活化、生活在教学中的涌动——达到的结果:生活的教育化。以生动的方式进入到教学中。孩子又可以向生活延伸,生病的女孩拍下好看的鸟和花,这就是一种生活的力量。教育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

从让学生贴近的自我生活、生命实际出发,唤起学生,兴发学生生命。(遗传、变异、血液做标本)

你就是你的教育学,你自己是最好的教育。任何时候把自己放进去,任何教育方法,你才是教育方法最重要的环节。你用别人的方法,其实方法本身也变了。她自己的人格、生命变为最本体的基础。

让课堂美好一些。脊椎受伤:用阳关灿烂的桑兰的照片,笑对生活(很细心)

人的教育:基于人的教育,师生都是人;舒展人:师生都得到舒展;成就人:师生彼此都得到成就的教育

教师不是奉献,而是显现,是欣赏,是生命的自我成全和彼此成全。



李红叶:活在儿童文学世界之中

李老师走进来就有童话的样子,和气质融合在一起

想象中的奇遇、美景和温情:童话的教育意义:生命的兴发;

《卖火柴的小女孩》:单纯的想象、抵抗周遭的一切坚硬的现实。(对美好事物的无条件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在我看来,不是资本主义的坠落,而把其放在绝境中,是唤起每一个人优良的人性。保持内心之中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抵抗周遭一切事物的冷冰,对抗坚硬的现实,就是让我们内心柔软、温润。)

格林童话:带着乡愁留住童年,整理民间通话,人类童年时代自然的文化状态。

大学生也需要心灵的温润,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被唤起,只要找到恰当的方式。

喜悦、惊奇,用初始的眼睛看世界:教育现象学的态度。

我是沼泽地里的一株植物,幻想是一个被遗弃的国王的儿子:长得像丑小鸭,心却长成了天鹅。(个体与个体之间难以沟通,在沉默与坚持中成为自我。丑小鸭、海的女儿)(跟随我的人大多是孤独的,有一天你们会成为天鹅的。)

在随便碰到的事务中发现美好的和有意义的东西。(明霞老师是安徒生在中国的见证。)

亲近通话,保持我们对儿童世界的敏感性;保持内心中像孩子那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让我们重新习得一种初始性的质朴地感受世界、理解教育的方式;

做一个充满爱心、有趣、富于想象力、永怀美好事物的教师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插图:张晓明
50#
发表于 2012-7-22 01:47:06 | 只看该作者
研修活动之刘铁芳教授讲座:教养性教育:问题与路径

教养性教育:问题与路径
铁凝:山中少年今何在

上世纪90年代,一个初秋的下午,我在一个名叫小道(向山杏们打听过的小道)的村子里,顺着雨后泥泞的小道走进一户人家,看见在堆着破铁桶和山药干的窗台上靠着一块手绢大的石板,石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三行字:

   太阳升起来了,

   太阳落下去了,

   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

问过院子的女主人,她告诉我这是她九岁的儿子写的。我又问孩子是否在家,女主人说他割山韭菜去了。


这三句话好,不是因为文采,而是很真,一种内在的渴望,在自然的对美好事物的萌芽,真实地表达出来了。这就是爱与自由的世界,那不是作业,不是功课,在应试下是写不出来的。他保持了生命的质朴,在爱的境遇中写出来了,所以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现在的孩子写不出来。要他写,也就是:我什么时候才能打一百分。今天的孩子从这个原初的世界中拔出来了,被外在的习俗的空间锁住了,社会这个染缸让他们改变了。

假如改成:

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富呢?


变好与变富之间:知识的转向

变好:知识指向人自身——知识即美德

变富:知识指向外在世界——知识即权力(力量)



后果:普遍的浮躁与心态秩序的危机

案例:飞机场,“高素质”懂多国语言的乘客互相辱骂。

没有获得内心的力量。现在的外语没有文化了,学到的都是没有文化的外语,会用英语骂人。动不动就骂娘,舞拳弄脚,医院护士要带钢盔,哪一天老师要带钢盔上课,那就是悲哀了。



柴静:赤白干净的骨头

饶先生说:“它是生命,我也是生命。为什么我有能力,我有权,我要它死?我一踩它就死了,但又何必呢?它对我没有影响。它也是生命,它也要生活。”

黄永玉:(美好)
美比好看好,但好,比美好。

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良善比聪明更难。(良善是靠后天的培养,靠人性的温润和力量,不是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评论:人生在世,不仅仅是为了展现个人的才智,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苏格拉底的申辩》

“我私下到你们每个人那里,做有最大益处的益事,我尝试着劝你们中的每个人,不要先关心‘自己的’,而要先关心‘自己’,让自己尽可能变得最好和最智慧,不要关心‘城邦的’,而要关心‘城邦’自身。”

《回忆苏格拉底》


“安提丰,正如别人所欢喜的是一匹好马、一条狗或一只鸟一样,在更大的程度上我所欢喜的乃是有价值的朋友;而且,如果我知道什么好的事情,我就传授给他们,并把他们介绍给我所认为会使他们在德行方面有所增长的任何其他教师。贤明的古人在他们所著的书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遗产,我也和他们共同研讨探索,如果我们从古人的书中发现什么好的东西,我们就把它摘录出来,我们把能够这样彼此帮助看为是极大的收获。”

(霍普金斯坐在木凳上时,这就是大学,对真理的向往。所有的东西都是次要的。)



教养性教育的基本主题

自然教育作为起点与基础性场域

经典教育蕴含着基本价值的引导

公民教育提供实践的方向

(图片)狮子:你的胸膛就是孩子的天空。(柔情蜜意)



结合湖南民院附小教育活动图片解说教养性教育:

1.教养性教育展开的自然之维

自然的在场化(家里充斥着暴力,孩子内心也充满了暴力;学生教学楼前踩雨:认识到雨也是一种自然的伴侣);

体育与游戏(学校没有学生,就空荡了,忧思就是存在的本质,有了孩子这里就有了生命感;操场上孩子们在跑,纯净的地方就不是人的地方,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做操)

劳动(手工劳动,游历)



2.教养性教育展开的经典之维

阅读世界的开启

(不要“国”字,太严肃了。孩子就是玩的。国学是大人玩的概念的游戏。)

3.教养性教育展开的公民之维

安静读书(读书的公共空间)

爱在校园(下暴雨,爱心雨伞接力)

校园特卖(这些都是公民的教育形式,美国做得好,可以借鉴。)



小结:教养性教育何以可能

自然教育(寻找起点)

经典教育(孕育高度)



生活教育(孕育爱与自由)



活动与交往




公民教育


(提升社会存在)



夸美纽斯:我们从自学者的例子中最能看清楚,一个人在自然的领导下能够钻研有关万物的知识。好些人通过自己教育自己,或[如柏那德(Bernard)所说的]用橡树和山毛榉做老师,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较之受过导师的令人厌倦的教导的人的进步还要大。
这岂不是告诉我们,万物确乎都已存在人的身上;灯、油、火绒,以及一切用具都已具备,只消他善于擦出火星,着上火,点好灯,他便立刻能够看见,能够充分享受上帝的智慧放在他身上和时间的稀有的珍藏;这就是说,他便能够领略整个造物的数字的与有比例的安排了。倘若内心的灯没有点燃,只有奇思异想的火炬在身外旋绕,结果便如一个关在黑暗的土牢里的人身外有火光旋绕一样;光线确乎可以透进罅隙,但是全部光亮并不能够进去。



让我们像丝瓜一样健康、肥美!回到自然很难,很多时候已经回不去了,今天再努力做好丝瓜。

个人主要努力方向:

1.深化教育人文研究,建立学术团队。

2.促进教育人文理念的实践转向,建立学校基地和校长团队:新人文教育学校联盟;新人文行动学校联盟;新人文学校联盟。(名字还在斟酌,欢迎各位提出建议。)

3.促进教师跨区域交流,建立教师团队。



主持人罗国玲:

看到刘老师,想到八个字,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很想停留在这一刻。我长话短说。这三天想说的还有很多,一些老师带给我们感动,带给我们思索,改变自己做老师的方式。有一天晚上讨论时有老师说,心是热的,血是沸腾的,回去后就冷的。但我们是被点燃的蜡烛,虽然非常有限,但是我们是温暖的。期待明年再相会!


文字录入:李金国      校对:陆燕舞   刘娟  何思琪       摄影、插图:张晓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9:38 , Processed in 0.0892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