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六期】学习日记=[登陆看680张现场照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0 21: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六期】学习日记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管季超





  2012年7月18日,成都 小雨 川师大附小学生宿舍218房间
http://xnjyw.5d6d.net/thread-51047-1-1.html
  “黄埔六期”学员见面会7月17日晚间在川师附小学术报告厅举行。我和杭州刘发建、孝感周雄其时正在长沙飞向重庆的航班上,未能参加。

  飞机晚点了。到达重庆机场时,已经是7月18日凌晨1点过5分了,一夜未眠,心早早飞向成都。
  为了赶上7月18日的开班式,不错过流沙河老师的讲座,我们只得在机场外坐上一个“黑出租”往成都赶。赶到川师北门,是18日早上6:00。成都还下着小雨。







  黄埔六期的开班式简洁、干脆,直率,直奔主题,没有一丝的俗套。
  自称“光荣的留级生”的范老师的发言,开始了“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与其他研修活动迥异的风格,给了新学员很好的启发。
  在“第一线”研修里,倡导的是“敢/动”。“敢”者,敢于质疑,敢于辩驳,“动”者,鼓励学员以平等的的对话者积极参与互动交流。
  来自石家庄桥西区的新学员代表陶宁的发言,激情洋溢。
  承办方川师附小实验小学校长的发言简洁、明快。
  来成都前,翻看过李玉龙的照片。我这次来,一多半是冲着他和他主编的杂志而来。
  也许,李玉龙要算中国教育传媒界中最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了。他的发言,数次被掌声打断,气场很足。
  在这个圈子中,他被大家亲切的称为“李老大”。同龄人和更年轻的一辈人都已调侃来表达对他的敬重和钦佩。
  他的发言,思维清晰,态度坦诚,决不拖泥带水。
  假如您厌烦了“中国式”的各种官方会议的俗套与无趣,不妨参加下一期“第一线研修班”,亲身感受这种简洁、生动和真诚。







  八旬老翁流沙先生来到会场,全体学员起立鼓掌,向这位“国宝级”文化人表达敬意。
  老先生清瘦,提着一只黑色的皮包,里面装着老人家用毛笔写的字例。
  流沙河老师本名余坦勋。主持人许薇老师称他为“沙河老师”,我也这样叫吧。
  沙河老师的书我购藏的有《台湾诗人十二家》、《流沙河认字》。网上找到的和沙河老师有关的文字,全部放在《教师之友网》专栏。
  沙河老师《漫话汉字》讲座从九点开始,十一点二十结束。老先生并无讲稿或提纲,所有的东西都在他对汉字的精深研究中娓娓道来。先用大约半小时概述近百年来所谓“汉字拼音化”的变化,再举例“春夏秋冬”、“大中小学教育”、“良”等字例,详作讲解。
  原计划在听讲座时作详细笔记,讲座开始后,我被沙河老师带入汉字字源发展的神游中,忘了做笔记。其实,根本用不着做笔记。我相信,再过十年,仍然会清晰记得沙河老师今天所讲的每一句话。
  午餐时,我模仿老先生用川话说“高树鸣蝉说西风消息”,同席者都说我说的“蝉”字的川话音神似老先生。
  在写这篇日记时,老先生手书的字例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
  老先生很可爱!对,用‘可爱’才准确。
  他在讲述自己年幼时在母亲的怀抱中 即识得“中”字时的生动叙述,童心洋溢;他在讲座结束后,认真地为学员带来的自己的著作上签名,还一一满足学员与他合影的愿望……
  季超惊叹老先生思路的清晰、表达的率真。人是最美的风景。在到达成都的头一个半天,即窥得这座文化名山。有幸啊。

=流沙河语录:

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文字。古人类全部经历过象形文字的阶段,无论哪个民族,最初都是象形文字,但是到现在依然使用象形文字的民族,除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了。
汉字是世界上最悠久而唯一还在使用的文字。
讲同样的意思,单位面积内,汉语最简洁,说起来最从容。
联合国各个国家的文件里面,中文文件最薄,因为用的是汉字。
林语堂发明了汉字打字机,一群新加坡的华人年轻人发明了汉字的电脑输入的,这证明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具有自我创新的能力。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有人会说,你是不是喜欢国学?我说我不喜欢国学这个说法。强行推行的那个“国学”,喊学生娃儿去背点三字经之类啊,唉,没啥意思!因为那些东西里面还有许多糟粕,瞎灌输给学生,本人不赞成。
文化上应该是开放的态度,引进一切先进文化,我们要学外语,还要精通,但我们万万不可丢了我们的母语。我们的母语,形成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灵魂,只要汉字还在,汉语还在,中国永远不会亡!我感到我们幸福,我们能够把古老的东西留下来,其他民族不行。
我是热爱这个祖国的,什么叫“爱国”?我就是爱国,但我不“爱国主义”,爱国就爱国,你还要“主义”什么?主义是一种理论学说,爱国不是学说,就是一种感情。我爱国,是爱我祖国的文化,爱我祖国的历史,爱我祖国的山川,爱我祖国的文物,爱我祖国的文字,爱我祖国的语言,爱我祖国的同胞!我不是什么狭隘的“国学”,德先生和赛先生,必须要接受它们!我不拥护那种向后转的所谓“国学”,还有像山东有些人,穿着那些古人的衣服,跪下去,又爬起来,那是什么国学?那是糟粕!
中国文字多么美丽,多么灿烂,我们的祖先造字的那种思维,是如何地幼稚天真,带有人类童年的那种趣味,嗨,我只能说,我们的祖先聪明!造出了这么有趣的文字,而且到今天我们还在用。所有的汉字都能解释,有的汉字还能解释出一段很有趣的故事来。
汉字对于我们中国人说来,是和阳光、水、空气同样重要的,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的,这四样对于我们来说缺一不可。但凡是我们最熟悉的,我们反而不去思考它,是最陌生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使用的名字,又有几个人知道这几个字代表的意义呢?
人要学会感恩,感谢大自然的恩,感谢阳光、水、空气,在中国的文化中,要感谢汉字,中国人中有一句话‘大恩不报’,是因为这个恩太大了没有办法去报,但也是因为人的惰性,认为享受这四样是应该的。对于汉字不了解,这是一种危机。








  下午,浙江诸暨蔡朝阳所作的“想象一种自由的教育”也没有让我的期待落空。
  2009年--2010年,他和他的朋友们对小学教材的批评让我大受启发。《教师之友网》[中小学教科书评论]专栏收纳了网上能找到的这方面的文字。
  他的演讲结束后,会间休息时,我购得一本他的新书《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请他签名。
  在接下大约一个小时的现场互动环节,蔡老师大概回答了13位学员的大约20个问题。随我同来研修班的周雄校长在晚上临睡前告诉我:“作为同龄人,非常佩服蔡朝阳老师视野的广阔、思想的深邃和表达的真诚。”
  我在提问时,希望他介绍一下如何在自己的教学班--自己基本上完全掌控的一亩三分地里,是如何进行教育改进的“建设性”的工作。他作了回应。
  李玉龙先生主编的《读写月报新教育》,今年第六期“积极生活”专题,介绍了蔡朝阳近年所做的建设性努力。
  作为虚长蔡朝阳十岁的同行,我对他表达敬意,同时也希望他不但以勇猛的批判者http://zgjypl.5d6d.net/forum-43-1.html形象让我们记住它,也已有效的建设者的形象给我们带来惊喜。
  上月在郑州购得郭初阳新书《癫狂与谨守》,http://zgjypl.5d6d.net/redirect.php?tid=480&goto=lastpost#lastpost翻看了一部分,有启发。一线教师需要在课堂里完成静悄悄的革命,以持恒精神作细而微的建设性努力,去改变我们周遭的教育生态。
  17日在从重庆到成都的途中,我被冷风吹感冒了,加了一倍的药量服了感冒药,,头痛欲裂,擦鼻涕将鼻头都揪红了。晚间的研修班活动就没有参加,早早睡下。晚上,周雄回来,告诉我,王艳芬老师主持的沙龙“教育叙事写作”指导对他有启发。他还说,这次研修班活动安排非常充实,绵密,不断给他带来惊喜。非常感谢我鼓动他来这个研修班,不然会后悔错过了这个机会。
  睡得早,就醒得早,就着床头小桌,补写了这篇日记。








谁曾经这般磨灭?——记我的兄弟蔡朝阳
郭初阳
歌尔德蒙离开了修道院,他没有故乡,四处流浪,他在一个城市稍稍安定下来,就开始给他的朋友塑像。这次用的材料是木头,他要把朋友雕成使徒约翰的模样,这传福音的使徒约翰,曾经亲耳聆听这声音——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31-3


这声音回荡在文二路上,吸引着我走进青砖外墙,红漆扶手的宿舍;凝神细听,这声音弯过一弯,如皮筋缩回它的弹性,将我扯回304寝室的木门前;推进去,右手边的窄窄的下铺,还匀出靠墙一排并列的书,墙上便贴着这十个字,连同那个惊叹号。这声音,从《施洗的河》的扉页,传到这位朋友的床铺上,是呼喊也是细语,陪伴着他的安睡和醒来,直到他离开这幽暗清凉的房间,以及304东窗口那株叶子低垂的枫杨,那一串串绿色的元宝。



关于蔡朝阳,我能提供怎样的形象呢?描摹初次结识的人,是容易的,诚实地按照第一面的印象,记录下来就是了;而他与我做了十六年的朋友,将近我一半的年龄,熟悉如每天的日出,采用他推崇的杨宪益先生的译笔,则熟悉如“那初生的有红指甲的曙光”。你将如何去描摹每天的朝阳?更何况多年的印象累积,光影交叠,一种确定的神情与姿态,反而愈加漫漶了,甚至有时候,竟然一时卡住,怎么也想不起他的样子,许久才缓缓恢复,记忆是多么不可靠啊。然而不可靠的记忆,总胜过没有记忆,于是我努力思想,将他的形象固定在一个词语上,各人尽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加以充盈,这词语,强以名之——“少年”——不是龚自珍“拂衣行矣如奔虹”的游侠少年,不是梁启超“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的国家少年,也不是海子《诗人叶赛宁》里“朗诵放荡疯狂的诗”的浪子少年;这少年的形象,来自于蔡朝阳偶尔会提及的BeyondBeyond乐队占据着他内心一块小小的土地,那首《大地》的结尾,黄家驹吟唱着的,想来有时也会旋绕在他的心底:“眼前不是我熟悉的双眼,陌生的感觉一点点,但是他的故事我怀念。回头有一群朴素的少年,轻轻松松地走远,不知道哪一天,再相见……”把歌词里的“群”改为“个”,则活画出了我心中蔡朝阳的形象:朴素,一往情深,善良,有点羞涩,轻轻松松地走远。


十几年来,彼此的嘲笑,远超过相互的吹捧,按照我们一贯戏谑的方式,说到“轻轻松松地走远”这里,我应当学霍拉旭的口吻,看着奥斯里克的背影,笑骂一声:“这一只小鸭顶着壳儿逃走了!”小鸭傻气而固执,摇摇摆摆,一逃就逃回到93年的夏天,甘肃酒泉的一家客栈。
我们从火车上下来,洗净衣服,打算晾干。简陋的房间里,一根绳子横贯左右,只要搭上去就是了。可牛仔裤和衬衫太厚了,重叠着估计干不了,思忖着要把绳子从裤腿袖管里穿过去才好。我扶着凳子,蔡朝阳手执剪刀,站到上面,牵住沉甸甸的绳子,左右都是衣服。正想着剪断之后,恐怕难以执其两端,要不要把衣服先取下来……他早已经运斤成风,一剪下去,“啪!”右边长长的一串衣物应声落地。我们两个面面相觑,他依旧牵着那绳子,是左边的一小段,上面摇摇欲坠一件T恤,“咦,这绳子我明明抓着的呀,怎么……”他立在高处没有着落,左牵绳,右擎刀,进退维谷,不禁乐而开笑。
这个剪断绳索的少年形象,便是我心目中的蔡朝阳。不妨看作一个象征,可以一一对应地阐释,不惜过度:由阅读而获得的视野(立在高处),以奥卡姆剃刀除去捆绑束缚(剪断绳索),在现实中的艰难处境(没有着落,进退维谷),始终不变的少年心态(乐而开笑)。蔡朝阳说,挺住是暂时的,虚无是永恒的。他真切地体味到人生的荒诞,然而即使在艰难挺住的关键时刻,他也不忘呵呵一笑。他的笑容,让人感觉这世界还是可喜可爱的,让人相信我们的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终究会换来尚且遥远的胜利。
在蔡朝阳的笔下,“路”是一个重要的意象,他偏爱与“路”有关的文题,明显的如《路啊路,飘满了红罂粟》,《万山不许一溪奔》,《一个人在途中》;含蓄的如《李白,飘零酒一杯》,《在鲁迅路口》,《在地坛寻找史铁生》;关于职业的理解,他也寻求这路径依赖,说“课堂是另一重时空的旅行”;甚至在魔兽争霸的游戏里,他的小法师外加小矿工的角色,依旧是冒着危险,在路上奔波营营。


盘踞在他精神深处,常常令他心动的,是邓晓芒的一句话:“我想,我应该独自上路了。”他通过写作变得强大、自信、从容。一路走来,至今已成为同行者中一个可贵的定点,回顾他走过的路,回顾那灰色轨迹,能加深对他的理解。


蔡朝阳朴素而一往情深,所以喜爱诗人海子;不过若是要我为他选择一位对应的诗人,我倒以为,最适合的是陆忆敏。他目前的的状态,正如陆忆敏所写,已经出梅入夏,坐在光荣与梦想的车上;而那首诗,简直就是专门为他而写,名为《街道朝阳的那面》,第一句就是“所有的智慧都悬挂在朝阳的那面”,按照费里尼的同步经验之说,这句诗如谶如偈,仿佛是冥冥中对这位善良、羞涩的少年的肯定。


陆忆敏还有一首《可以死去就死去》:“纸鹞在空中等待/丝线被风力折断/就摇晃身体 幼孩在阳台上渴望/在花园里奔跑/就抬脚迈出 汽车开来不必躲闪/煤气未关不必起床/游向深海不必回头……”这里面命定的偶然,生命的纤弱,彻底的绝望,每次读到,都会让我想起蔡朝阳的《自杀,离我多远?》。


这篇文章写于2001年末,记录的事件则发生在1999年初,写作时已隔近三年,但黑暗的气息依旧弥满纸张,读着读着,一下就被吸进去——火车头拉了汽笛,发出哐啷响声,挂钩的链子猛然一牵动。我害怕这篇文章,每次都是一略而过,没有好好读完,因为那样黯淡、声嘶力竭、生命只在一念之间的时刻,我也曾经有过,站在铁路边,冰入心髓的人,仿佛就是我自己;害怕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原因,是作为朋友的愧悔,几年的分隔之后,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几个伶仃分散,缺乏及时的联络,不能共同分担、一起抵御周围的严威和风寒。


蔡朝阳写了下来,并把它收录在文集里,证明他的勇敢,于是我也敢于重读,引录其中的片断,用来比照我们目前生活的来之不易:“我站在铁路边,浑身精湿,头发耷拉下来,遮住了眼镜。一列运煤车轰隆轰隆地开过,带起的气流卷过我身上,刺骨的寒冷。我站了很久,内心茫然一片,但终于转身走了。”
生命之路继续前行,然而空虚并没有离开,蔡朝阳在读书沙龙发表的第一篇文章的结尾,一口气用了九个“我颓废,故我……”,他写道:“我颓废,故我思想;我颓废,故我贫穷;我颓废;故我快乐……”而这篇总结过去,也预示着一种全新生活的开始的文章,题目便是《我颓废,故我在》。


若将孤独、空虚、荒诞视作封闭社会的病症,那么读书写字便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治疗,2001年对于蔡朝阳而言,是具有转折性的,从2001年1月开通网络之后,经过大约半年的潜水阅读,他开始动笔。我保存着他2001年6月13日题为《漫卷诗书喜欲狂》的邮件,里面记录了他首次发帖的时间,以及当时的心情:


“昨天开始人就很高兴,因为我开始在SINA的BBS上发帖子了。在‘读书沙龙’里。我的名字是‘阿啃1919’和‘师曰庭前柏树子’,因为读书沙龙的版主名叫‘曹溪’。里面很有几个有见识的,有一些文章的学术高度,我达不到。甘拜下风。


昨天和今天我发了几个关于中日关系和纪念‘六四’的文字,新浪上还有人记得‘六四’。就像你我。


接下去我准备写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和一篇‘影响我的N本书’,完了请你斧正,拿开山大斧劈吧批吧!


你说我高不高兴?生活有了方向,翻身农奴把歌唱。”


到了7月4日,他在沙龙得了两篇精品,兴奋异常,在信中写道:“我持续了两个多星期的发贴活动终于有了能让我无比愉快的结果,为了这我又一次饮酒过量,呵呵。我感觉得到了承认,感到生活有了奔头,每天都在想还有什么可写。呵呵!来网吧的路上,我唱着‘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从这个夏天开始,他的创作欲高涨,一发而不可收拾。用他7月16日的信中的表达,就是“生活有奔头呀!”到了十月份,他有过一次总结:“三个月来,在BBS的日子很有意思,自由,合乎我的爱好……热爱现在这样踢球,看书,写字,上网的日子。”他稳定下来,开始了跟笔记本同居与网络纠缠的生活。我回信道:“网络于你我的意义是不同的,你通过它联系了全人类,而我通过他联系了你,然而无论如何,它都是重要的。”事实上,来回的振荡激活了彼此,2001年7月23日,我也在沙龙发表了第一个帖子,从此开始了自由的写作。


跟随着他,一路勇猛精进,依次经历读书沙龙,读书生活,闲闲书话,关天茶舍,世纪中国……而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人物,范美忠,傅国涌,也随着网络依次出现,从此以后,一切都改变了。


黄灿然说:“就我的经验而言,奥登品味端正,他喜欢的东西我都会喜欢,并且由此发现更广阔的东西。”黄灿然的阅读经验,正仿佛我的生活经验,自知视野狭窄,亲缘淡薄;而蔡朝阳朴素,深情,善良,品位端正——他喜欢的东西我都会喜欢,他结交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他能感到范美忠朗诵时激起的风暴,察觉风暴的中心似乎存在着一条未知的路,我想,那就是我们的路。








梁启超转述过康有为常说的一句话:“思必出位,所以穷天地之变;行必素位,所以应人事之常。”前半句是要努力超越意识形态的局限,关注时代重大问题;后半句是要对自身局限保持清醒的意识,在公民社会中,做普通人该做的事。
蔡朝阳是写作者,也是行动者,为了美好的今天,他以踏实的行动,身体力行米奇尼克的“as if”。在这个社会中,他确信自己的公民身份,并且愉悦轻快地做着一个人可以做、应该做的事情:爱自己的妻子儿子以及邻居,认真工作,生气了就呼喊并抗议,选择自己的信仰,自由地言论,公布真相,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体面而富有人性地展示自己的忠诚、勤勉、正直、智慧。无论是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教师,还是作为总务处副主任(他《竞选基建处主任(总务处副主任)的宣言》,如嗔如笑,让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手舞足蹈啊,没有读过的朋友一定要搜来读一读),他都尽心尽职,一丝不苟。我常常能感受到蔡朝阳的幸福,今年六月一日,《蔡从从第16个月进步报告》中,蔡朝阳说:“自从孩子来到我的生活,我明显觉得,这世界,快乐和幸福也是真实存在的,具体可感的。”


日子过得真快呀,年复一年,他的网名“阿啃1919”,倒是一贯不变。不少朋友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笑而不答。“1919”一目了然,他热爱那个科学与民主的年代,渴望中国的文艺复兴,作为天生的自由主义者,他选择这美丽而对称的数字作为最好的尾缀;而“阿啃”的深义,倘若我不点破,没有人会发觉其暗中的骄傲,真相在另一种语言里——“I can!”——精神却是本土的,是辛弃疾的“当年坠地,而今试看,风雷奔走”,是龚定庵的“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是穆旦的“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是北岛的“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当然也不妨是米沃什的那一块小石子——“雪崩的形成,有赖于滚落的石子翻个身”。
整整七年的“I can!”,最初偶发的意气,演变为持续的朴素言行。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玫瑰》里说:“只要把契诃夫的照片按照年龄——从青年到晚年——摊开,你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外表上的那种庸俗习气在逐年消失,而他的面孔越来越严肃、深沉和优雅,他的礼服越来越大方和随便。”又瘦又高,套着一副圆框眼镜的契诃夫,与我的兄弟蔡朝阳并不相似,可是由相貌展现出精神气质的转变,由颓废主义到人道主义,是一致的。


阿啃的意义,一言以蔽之:他努力思考,以此克服公众生活的思考缺陷;他以自身的生活,提供行动的示范。2004年起,他从论坛走向博客,他的日志,向所有关注现在、关注现实的人,一天又一天的,呈现着生动榜样:建设你自己,无所畏惧地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你就可以获得自由与力量。
我每天都看他的“黑暗时代,读书写字”,觉得他与我没有距离,我们又像大学时候那样,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亲密无间。达芬奇说过,你越了解,便越爱。我庆幸自己有这样的朋友,在一城凄楚布衣肥的年代,他以笔为证,证明过去的日子并非空虚;也让人们清晰地看到,我们的日子像白米,每粒都是艰难,然而粒粒充实饱满。






迷恋漫游,向往异域的歌尔德蒙,在主教城逗留了三年,怀着深挚的爱在雕刻纳尔齐斯的像。他总是选自己最乐意干活和专心致志的时候去做,使这个他所热爱的沉思者形象越来越纯粹地从木料中迎着他走来。在这样做的时候他既不快乐,也不悲伤,既不知生之欢娱,也不知生之无常;在他心中,自己一度心甘情愿地受纳尔齐斯指导时的那种虔敬、明朗和单纯的感觉又恢复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08: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9: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2: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野树]哥补清晰的照片!周校长照的片片儿黑乎乎的!!


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52345&goto=lastpost#lastpo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19:20 , Processed in 0.1303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