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六期学员风采]:山西运城新教育实验学校郭珊老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31 14:1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坚持发展,形成特色
   ——山西运城新教育实验学校2008——2009年度实验报告
   
   
   【关键词:特色  课堂  发展】
   
   关于“特色”一词,字典上这样解释:特色,格外突出的风格或特点;也有人说,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特色。自2004年建校以来,我校坚定不移地做好新教育课题实验,把“晨诵、午读、暮省、演讲”纳入课程,追求有效课堂,构筑理想课堂,不论是学生的成长,还是教师的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在今年,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晨诵——午读——暮省+演讲”儿童课程,已成为我校师生生活的一种仪式,已形成新教育实验学校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口才”的“3+1”特色。
   1、晨诵,坚持每天20分钟诵读
   “每一天的阳光是新的/每一天的我也是新的/让我们用最美妙的词语/用最动听的声音/与黎明共舞/开启一个个生命中重要的日子。”这是每天早晨在新教育实验学校教室大屏幕上频繁出现的话语。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窗子,新教育的孩子们便开始了他们的第一个旅程——晨诵。此时,走进校园,那朗朗的诵读声会让您不由地驻足倾听。循着此声走进教室,那崭新的、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更会吸引着您——孩子们在快乐的状态下去吟、去诵;孩子在掌声下的诵读后得到那种鼓励和满足;孩子们在对决中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孩子们在熟读成诵后的展示中所增强的自信;孩子们在那种或轻柔、或慷慨、或昂扬、或悲戚的情绪氛围中享受的诵读的快乐!
   我们每周(每月)用一首特别精美、意蕴特别深刻的诵诗开启黎明。如低段《全都喜欢上》,中段《我是一只小蝴蝶》,高段《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等。这些诗歌让孩子的灵魂、精神因诗歌而舒展,为孩子的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
   在每一个孩子过生日时,老师会特意送上一首生日诗,全班同学齐诵给他听。当然,我们选择生日诗也特别慎重:诗意的含蕴要符合这个孩子的特质,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沉默的孩子,诗句一定要包含着蕴藏在他身上的潜能,通过这一特殊形式让他感受到团队的温馨。四(2)班的白卓航在日记中写到:
   ……
   当我还在遐想的时候,赵老师又说我们班也有一个像桑兰一样拥有灿烂微笑的同学,紧接着,张雅婷的笑脸就出现在大屏幕上。那天是她的生日,我们一起对她说:“生日快乐!”赵老师还送给她一首诗——《芬芳女孩》,那可是独一无二、专属她的诗啊!看着她幸福的微笑,我也多么希望今天生日的是我,我的生日怎么不快快到来呢?就在这时,下课铃敲醒所有人的陶醉。美好的晨诵结束了,迎接我的将是美好的一天。
   在他们的赵丽霞老师的随笔中有这样的话语:
   时间并没有定格在这里,望着孩子一张张涨红的脸,我没有让孩子继续读下去,而是打开了一张幻灯片,教室立刻一片喧哗,因为大屏幕上出现了我们班的一个孩子——张雅亭。我没有打乱孩子的不解,只是告诉孩子,在我们班,也有一个拥有世界最灿烂笑容的孩子,她年龄比大家小,从一年级就周托寄宿在学校,想妈妈想家的时候,她也会悄悄地哭鼻子,但更多时候,是用她的笑容和会传染的笑声来面对一切的。她就是你们的同学张雅亭。今天是她9岁的生日,我们在这里送他一个特殊的礼物,一首专属于她的小诗——《芬芳女孩》。当音乐再次响起,孩子也把这份祝福读了出来,读诗的过程中不时有孩子回过头去看看张雅亭,丝丝羡慕爬上所有人的眼睛,反而平日里嘻哈惯了的张雅亭半天没缓过神,在同学们的注目中,她被我请到前面,去享受专属于她的诗歌,接受所有人给她生日的祝福。那一刻,张雅亭招牌似的“小兔牙”笑容被画面定格……
   听课的吴珍红老师感慨:
   听完课,走出教室,发现今天的心情是如此豁然开朗,阳光是如此灿烂。阳光洒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就让我们在这美妙的诵读中迎接每一天的到来。
   本学期,陈媛媛、李淑琴、昝维、董晓东、吴少萱等几位老师的晨诵观摩课深深地印在在座的每一位的脑海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学年,教师们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编写的《小学生晨诵读本》的作用,每个孩子不仅能声律优美地背诵40余首古体诗,还能声情并茂地朗诵50首儿童诗,同时,都能熟练地背诵不同数量的国学经典,(一、二年级为《三字经》、三、四年级为《论语》、五六年级为《道德经》)。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实践中,我们找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老师有时像音乐指挥家一样站在讲台上,打着拍子去指挥诵读;老师有时让学生站立起来,带着动作、带着表情去诵读;老师有时让学生站到讲台上给别人表演读,有时将学生分为两个队组PK似的去诵读。 最多的时候,老师将诵读的内容打在大屏幕上,用不同颜色的字体,配上音乐,划出重音和停顿符号,让学生分角色在美好的音乐声中和丰富的画面前诵读,在美好的氛围中,用不同形式去感受晨诵的魅力,开启生命中的每一天。
   2、午读,坚持每天30分钟集体读书,坚持每月读两本书
   我们用故事吻醒孩子,彼此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让孩子在童书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让孩子在知识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坚持每天下午到校后的第一个30分钟为全校师生的读书时间不可改变。负责阅读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在教室读,数学老师在教研组,常识老师和行政后勤人员在课题组读,生活老师在宿舍读。不仅如此,利用我们的“好书推荐台”,每月都会向孩子、老师和家长推荐优秀读物。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读书的要求也不一样:一年级,要求老师坚持每天给孩子读图画书,或者自己读拼音报,或者带拼音的读物;二年级,提倡老师坚持每天大声给孩子们读图画书和童书;三至六年级,要求孩子自己读,并在适当的时候写出读书心得。目前,对于漂流的32种图书,学生的读书报告已装订成册,有《希腊神话》《夏洛的网》《彼得•潘》《苹果树上的外婆》《木偶的森林》《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中国神话》《汤姆•索亚历险记》《草房子》《女巫》《柳林风声》《时代广场的蟋蟀》《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人鸦》《绿野仙踪》《一百条裙子》《青鸟》《爱丽斯漫游奇境》《永远将不完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共21册。当然,他们的阅读收获都是在阅读老师的“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扎实有序的指导下去读,去感悟出来的。到目前,每本随书籍一起漂流的阅读感言本(孩子们随读随感,自由抒写)共有42本,根据每本书后“这里有我的名字”的签名,我们对每套书的阅读人数也做了统计,结果如下:
   书 名 阅读人数 书 名 阅读人数
   《爱心树》 403 《希腊神话》 389
   《女巫》 321 《柳林风声》 387
   《青鸟》 462 《圣经的故事》 378
   《跑猪噜噜》 283 《汤姆•索亚历险记》 317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 429 《爱丽斯漫游奇境》 229
   《时代广场的蟋蟀》 476 《中国神话》 299
   《秘密花园》 406 《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 324
   《木偶奇遇记》 266 《苹果树上的外婆》 491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121 《安徒生童话》 279
   《格林童话选》 270 《夏洛的网》 287
   《草房子》 420 《一只孤独的乌鸦》 329
   《彼得•潘》 349 《猜猜我有多爱你》 374
   《绿野仙踪》 609 《犟龟》 164
   《木偶的森林》 362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401
   《人鸦》 434 《爱的教育》 65
   《爷爷一定有办法》 462 《石头汤》 280
   本学期,我们确定了阅读教学的专题研究,一、二年级为绘本教学,三到六年级为整本书的阅读。5月中旬,进行了绘本观摩教学。连续两周的8节示范课让前来听课的老师对绘本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
   令人欣喜的是,在近日的课题验收时与孩子们交流读书情况时,发现二到六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比以前提高了,自己有了对书中的人和物的独特的看法。我们一直鼓励孩子,就是要这样去读,读出个性来。
   其实,阅读让我们的孩子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记得六(1)班的丁鑫洋在四年级时,曾经让班主任昝维老师不止一次地苦恼过;五年级时,让几位任课老师也为难过,和同学之间也多次发生争执(听说在家里,和哥哥也闹不和)……但就是这样一位孩子,到我校三年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在刚刚过去的“父亲节”的优秀征文中,他的《父亲的肩,撑起我一生的天》让不少老师红了眼圈:
   父亲的肩,撑起我一生的天
   父亲,一个朴实的村里人。他虽然在做生意,却没有一点生意人的阴险与狡诈,因为他的朴实,许多人都爱和他来往,生意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生意归生意,生活归生活,两者并不矛盾,一有时间,父亲就会回到家,和我们一家人吃吃饭,谈谈心,好不快乐。有了生意,有了生活,于是父亲的心便被分成了两份,一份生意,一份生活。如果说父亲做生意用了百分之百的心,那么,父亲对生活一定付出了百分之一千的心思。
   父亲很强壮,一米八五的个头,一百九十斤的重量。也许是遗传的原因吧,我和哥哥也很胖,于是,一场与肥胖作斗争的“比赛”便在我家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我和哥哥根本就没有吃过苦,早上刚开始晨练便直喊累,但是,母亲此时是那样的铁石心肠,一直让我们继续,继续;而父亲却开口了:“先让孩子休息一会吧。孩子们要慢慢锻炼才行,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一下也减不成个瘦子呀!”母亲只好让我们休息了。而我和哥哥对父亲则开始敬佩了。
   那是五年级的期中考试,我由于考场上的粗心,一道应用题一不小心少了一个小数点,5分立刻对我撒手而去。卷子发下来,母亲狠狠地骂了我一顿,我委屈极了,跑到我的小房间里,一个人趴在床上偷偷的啜泣;父亲回来后,跑到了我房间说:“儿子,不用怕,不就是一道小小的题么?你堂堂男子汉怎能被它打败?要记住,你可是最棒的,父亲永远支持你,你要永远记住,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刹那间,泪水流淌下来,我感到,此时父亲就是我的一片天。
   从小到大,父亲对我总是言出必行,答应我的事没有一件失信的。他没有像其它父亲一样,总是说生意忙,没时间;有时,为了我的一点小事,他会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完成,就凭这一点,我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父亲给了我自由的空间,他认为,这样做才能让我更好的发展。每一次,我都盼望假期快快到来,好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其他的同学却害怕假期,因为那无数的补习班像囚牢一样困住了他们。我呢?父亲说我想上什么班就上什么班,不想上就不上,引得其它伙伴好羡慕,好嫉妒,“哇,你好幸福呀!”“真是太羡慕你了”。听到这些话,我的心简直像吃了蜜一样甜,我感谢父亲给了我一片自由飞翔的天!
   对母亲的爱,我会时时刻刻的表现出来;而对父亲的爱,我只会永远把它深深地掩埋在我的心底,它,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秘密。父亲,您的朴实是我不竭的食粮,您的信任是我前行的动力,您是我最好的榜样。父亲,您的双肩是那样的有力,我的一生都将被你稳稳撑起!
   ——父亲的肩,为我撑起一生的天!
   这就是阅读带给孩子们的变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更不是一日之功。
   3、暮醒,坚持每周三篇日记,教师人人参与共写
   写一天的见闻,写一天的感受,记录自己心灵的轨迹,记录自己成长的烦恼与喜悦。师生共写,亲子共写,用共写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心灵,抚摸学生心灵的创伤,用心去沟通,用语言去激励。
   傍晚,教室里的灯光渐渐亮起来了,校园里静悄悄的。我们走进教室,孩子们一个个全然不顾,歪着脑袋,或提笔凝神,或奋笔疾书……都在聚精会神地想着想着,写着,我们心里涌出一种从没有过的感动,真想拿起相机,为那些提笔凝神的,为那些神采飞扬的,为那些全神贯注的小帅哥和小美女们留下一张张美丽的倩影。
   在暮省时间里,各科老师都能主动地走进教室进行指导,嘴里不住地念叨着:“不停笔,不抬头,看谁的字写得好,看谁的篇幅长。”老师不时地把孩子们不正确的写字姿势纠正过来,将那些低着头快要趴在桌子上的小脑袋扶一下。扫视每个孩子的日记本,大多干净如新,书写工整、认真,以前我们感觉非常头疼的“字迹潦草,三言两语”的大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我们在心里不止一次地感叹:共写真是神奇呀!我们又找到了一个解决教育问题的妙计!一学年,孩子们暮省的日记总篇数达85篇(不包括寒暑假)。
   然而,共写的魅力不仅如此,而在于孩子们质的飞跃。六(2)班的赵若琳2004年转入我校,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带着对新教育浓浓的情感,写下了日记《难忘母校》:
   难忘母校
     还记得五年前,我紧紧地依偎着妈妈,忐忑不安地迈入这个陌生学校的大门,面对这个崭新的学校,害羞的我总是躲在一旁,总是独来独往。
     正是亲爱的老师们,向我伸出关怀的手,使我很快适应了这个新环境,并很快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难忘,演讲课上,谢老师手把手的指导,我学会了她教给我的丰富的表情,大气的手势和舒展的站姿。仅仅几个月,我就勇敢地站在了全校演讲的比赛擂台上,用我的倒彩表现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难忘,艺术课上,声乐老师对我细心的辅导,她教我如何发声,如何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更好的传达给观众,从而让我的演唱水平又有了进一步的飞跃。
     难忘,作文课上,谢老师教会我积累优美的词语,安排文章的结构,表达详切的感情,使生动有趣,创意独特内容深刻的文章出自我手。
     难忘,数学课上,马老师送我一把开启思维的钥匙,她时刻告诉我,要知难而进,挖掘自己的思维潜能,数学已经从一门让我头疼的学科变为我深深喜爱的一门课。
     难忘,英语课上,Miss Li用她纯正的语言深深吸引了我,她在课堂上用有趣的游戏,同伴的互助,让我不仅自己取得了进步,更增强了我的合作精神。
     难忘,难忘友谊,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理解,让我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了爱。
     五年了,我从一个孤僻胆小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气质优雅,热情大方的少年。
     五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与我擦肩而过,多少次欢声笑语陪伴我成长。这些珍贵的记忆,将永远珍藏在我心底。不久,我将离开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还有那可亲可爱的校园。放心吧,老师们,放心吧母校,正是你们辛勤的培育,已经为我插上理想的翅膀,我将带着梦想的种子,奔向更广阔的天空!
   据说,赵若琳是解州人,为了接受良好的教育,母亲专门到我校附近租房子住。为此,他的弟弟从一年级就来到我校,现就读于二(1)班,也非常优秀。
   在若琳的日记本上,我们也看到了她妈妈给女儿的回复:
   五年前,妈妈带着期望,把你送到新教育实验学校,当时的你胆小而羞涩,但通过各位老师的关注和你的努力,现在的你与以前判若两人。还记得以前一提起写作业成绩,你发愁,妈妈更愁,而现在,你竟这样对妈妈说:“妈妈,我现在感觉上学是一种快乐,只要攻克一道难题,便有一份特别的成功感。”你知道,妈妈听了你的话,有多激动吗?作为母亲,我要对你说:“请牢记母校对你的教育,牢记老师对你的教诲,并让妈的学习习惯相伴终生。”
   最后我想对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说:“我觉得学校开展的‘暮省’课程非常好,它能在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班主任谢娜老师与若琳进行日记共写,读了孩子的日记,她不禁感慨万千,便即兴回复:
   是的,若琳,时间过得真快,你已经由一个充满稚气的孩童成长为知书达理的少年,生活中的你乐观自信,课堂上的你见解独到,舞台上的你优雅大方。孩子,不久后,你将离开母校,踏上新的征程,老师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你能一如既往地发扬你那种不服输的精神,用你手中神奇的笔描绘属于自己的朗朗晴空,书写辉煌壮丽的人生。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永远有老师期待的眼神注视着你们,新教育实验学校是你们最温馨的家!
   从上学期开始,《灵通咨询》上就有了我校一块小小的天地,每期都会刊登我们孩子的佳作,在社会上引起强大的反省。一位非我校的热心家长把每一篇文章都进行了剪贴,让自己的孩子去阅读。
   4、演讲,坚持每天的20分钟演讲,每生每月上台演讲10分钟,向着更高远的口才训练发展
   “让孩子变得自信、勇敢、开朗、大方”是我们设置演讲课程的目标。自建校起,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坚持进行每天20分钟认真扎实的演讲常规训练,坚持六大原则,以唤醒学生自信的心灵,即每人每月十分钟演讲;按照演讲评分标准给学生合理评价;演讲主题从实际从发确定;演讲登记表量化展示;搭建多种平台,展示自信风采;激活演讲形式,倡导多种指导。与别的学校不同的是,我们还坚持周一升旗仪式新教育之星演讲,不分年龄大小,不分个子高低。
   为了让优秀的演讲高手脱颖而出,为了给每个孩子一个正式登台的机会,上学期,我们对一、二年级的演讲擂台赛予以改革,定为“单个或组合演讲”和“集体演讲”两种形式,结果喜人。一(1)班和二(2)班分别获得集体演讲“一等奖”,一(1)班的张一凡、李瑞迪和二(4)班的张豆豆、卢思睿分别获得个人演讲“金奖”。接过奖状,整个班级欢呼雀跃;捧着奖杯,顿时感到成功的喜悦。
   可贵的是,在这次活动中,有几位辅导教师不管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都能及时地进行反思。王荣霞老师这样写道:“演讲比赛结束了,成果尽收眼底。从家长的脸上我看出了不满。和别人一样,也是前后忙了一个多星期,但效果却明显不一样。我觉得主要在于以下几点:一:自己在演讲方面的技能欠缺…… 其二、孩子没有一点魄力,这可能与我有很大的关系……不管结果怎么样,孩子们为了这次演讲都付出了很多。他们很有信心拿到一张奖状,只为了让老师高兴。比赛结束后,我们班只拿到了个人演讲三等奖,但年幼的孩子们仍然很高兴,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付出已经得到了回报。我对孩子们没有过高的期望,只要在这次演讲中他们的内心都能有一种集体荣誉感,知道劲要往一块使,心往一块想就可以了。人心齐,泰山移,我相信他们萌发的这种集体荣誉感会让我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节节升高。”
   柳秀丽老师这样写着:“可以说我为有这样一群孩子而自豪,虽然我们二(4)班集体演讲并没有得到一等奖的那份荣誉,但我认为我的学生是最优秀的。因为他们在演讲时的那份自信,和所应注意的表情都是非常令我满意的。他们每个个体都能做到以班荣我荣为主,我们为他们的长大而欣慰,为他们的懂事而满足。比赛完毕进入教室,我们班的孩子哭了,他们留泪了,能够看出他们是在自责,他们是在惋惜,他们是在为自己不能为班级取得荣誉而留泪而伤心。不由的,我这个老师也跟着孩子们留泪了,留了好多好多……虽然那一幕幕已经完毕,已经经历过,但我却要说我的孩子们本身就是最优秀的;并且我要告诉他们:请记住我们2(4)班是最棒的!”
   秦燕老师自上个学期来到我校任教,女儿在二(2)班,也可以这么说,她是以一个家长的身份第一次感受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演讲擂台赛的全过程。她在随笔中是这样记录的:
   今天下午在女儿再三的逼迫下,我无奈地在郭老师的随笔里将女儿下星期二的演讲稿抄录了下来。本是抄过就放一边应付一下她暂时极高的情绪,可女儿却站在我的旁边神气十足、情趣激昂地跟着我抄写的速度激情地演讲了起来。不时撅起漂亮的小嘴,不时挥起有力的手臂,真还有种小小演讲家的风采。
   伟大的祖国
   女:我们的祖国, 男:高山巍峨;
   女:我们的祖国, 男:大河奔腾;
   女:我们的祖国, 男:地大物博;
   女:我们的祖国, 男:人民勤劳。
   女: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男:960万平方公里,13亿炎黄子孙,
   合:我骄傲,我们是中国人。
   ……
   合: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一家三口共同激情地演讲,我和女儿是“女”,爸爸扮“男”,三人是“合”,我们配合的非常默契,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激烈的演讲中,我们已经把祖国母亲的雄伟壮阔和历经磨难后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深深地感染着,呐喊着!是啊!亲爱的祖国母亲,您在我们心中的伟大想象将永远高大挺拔,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演讲结束了,我们心中的激情久久挥散不去。
   对于演讲,那供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就像桥梁一样,让他们通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自2006年10月开展班级特色活动,我们的老师无形中就与平时的演讲课有机结合,发展为口才训练课,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更结合孩子的当下生活了。赵龙老师班的时事评论,不可置疑地说,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提升。张聪和贺佩佩老师虽然白手起家,但他们分别将班级进行评书和快板创新,两年时间,训练出了正宗的评书班和快板班,在我校已经相当有名气。为此,张聪老师又带出了一(1)班、一(4)班、二(2)班三个徒弟班,“六一”晚会上,他们同台演出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刘胡兰英勇就义》《英雄王二小》《康熙买马》;贺佩佩老师带的五(2)班和四(3)班结对子,一个新的快板班级特色诞生了,同样,他们也在“六一”晚会上同时亮相;赵丽霞老师四(2)班的学生将运城所有的景点如导游一样一一介绍,那声音,那气质,仿佛真的在凤凰城旅游了一番,所以,今年“六一”晚会的主持也全由她和班里的十几个孩子担任。最震撼人心的是“六一”晚会上五(3)班和五(6)班的孩子进行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谁更重要”教育观点大辩论,不论是主席刘昱彤,还是正方辩手赵锦辰、张昊、韩 蕾、樊骋琳,还是反方辩手赵新宇、王卓怡、翟梦凡、马瑞希,他们都表现超群,毫不夸张地说,就是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如今,当我问起语文老师郭素霞和赵雅鸽孩子们近日来的表现时,她们说,孩子更加自信了,上课比以前活泼了,爱表现自己了,与同伴交流时有一种优越感,仿佛辩论赛中的那种成就感犹存。
   新教育提倡“双语”,我们富有青春活力的几位英语老师也将他们的英语班级特色五(3)班、五(6)班和二(4)班融合,“六一”晚会上,将英语话剧《小红帽》给大家以精彩展示,大灰狼和外婆极富想象的表现力让所有的人难忘。
   二、课堂,坚持大教研与小教研相结合,抓好学生单项技能过关,让有效课堂落到实处
   1、小教研,坚持以年级为单位,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的学科小教研。
   语文学科研究“字的音、形、义,词语的积累、理解和运用,句子,其它目标与教学知识点”,研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数学学科研究“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点,易混淆的概念及错题出现和针对性练习”;英语学科研究“三会单词、四会单词、重点句子、知识重点难点和方法措施”;其它学科要确立本节课的重难点和解决策略。
   2、大教研,坚持以学科组为单位的观课议课活动
   上学期,齐心协力搞好同课异构大教研活动。活动从10月13日开始,到12月5日结束,持续近两个月时间。每周二为数学组,周三为语文组,周四为常识组,每天一个学科,每次一个课题,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同上一节课,同评一节课,所有代课老师全员参与,影响之大,意义深远。综观整个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同课异构、挑战难度;独立备课、超越自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专家点评、同伴互助;求真务实、关注实效;家长参与、促进教学。单单这次活动,教师的随笔就有153篇,其中有教学反思50篇,有听课感受51篇,有活动总结52篇。郭素霞老师如是说:“同课异构的魅力在于新颖;同课异构的魅力在于求异;同课异构的魅力在于完善;同课异构的魅力在于助长。经过同课异构的熏陶,我体会到名师们成长的艰辛历程,也明白了语文老师身上应当肩负的责任!在教学方法上,它助我成长;在培育桃李上,我将它传承。”吕晓霞老师如是说:“一个人的精彩,归根结底是一个无味的独角戏,而25个人的演出,则是一幕幕包涵精神的经典!课如其人,一节节的课,一个个灵魂的展露,一个个风采的展现,无不蕴含着一个‘情’字。真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情之勇;柳暗花明,另辟蹊径——情之精;风姿卓绝,独树一帜——情之颠;行走的路上,只有你——情之钟。”
   本学期,新教育集团又组织了首届同课异构活动,我校本着平等互助的原则,首先由教研组长负责进行小教研,在年级内部同上一节课,然后到教导处抽签来决定讲课人员,再由本组人员出谋划策,学众家之长,合作备课,学校领导听课,指导,最后参加集团的同课异构活动。无论是授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尤其在议课的时候,同伴互议,众说纷纭,专家点评,真正让青年教师经历了一个拔节的过程。少萱超越了,青梅提升了,浩文知道把课做细了,媛媛的课堂技艺更加娴熟了,佩佩更有自信了,谢娜更加老练了……应该说是“同中有异异彩呈,异中有同同提高。”
   王青梅老师是代表二年级讲课,整个的活动,的确让他得到了锻炼。他在随笔中这样写道:
   阳春三月,阳光明媚,在这样美好的季节,我们捧着沉甸甸的收获,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我们的大教研活动,每次的开展都是痛苦并着快乐的,没有它,就像平静的水面没有波澜,没有它,就像美丽的春天失去了生机,没有它,我们的工作就减弱了激情。它像一缕春风,吹进我们的心灵,它像一滴雨水,滋润我们的心田,它像一缕阳光,指引着我们前行。
   这次活动中,大家都是收获多多,而我的收获是最大的,因为幸运之神悄悄地降临到我的身上。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心底都希望被抽中,又希望自己幸运地被逃掉的,因为害怕那种赛前紧张的准备,一次次地修改,一次次地试讲,那种身心疲惫、夜不能寐的感觉。但是我希望得到这次机会,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只有这样一次次地去磨练自己,才能真正地长成参天大树。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校的大型活动,我们没有想过成功与失败,只把它当作自己成长的起点。我想,没有这样一个锤炼的过程,自己是永远走不出去的,既然自己幸运地抓住了这次机会,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这件事,让它变得圆满。
   在准备的过程中,确实是一种痛苦地蜕变过程,一次次地修改备课,一次次地绞尽脑汁地咬文嚼字,还要一次次地对着冷漠的电脑试讲,正是在这样的煎熬中,我又学到了许多上课的技巧与方法。如果没有这样一次活动,也许我永远不会去搜集有关识字的方法,永远不会去思考什么样的方法最有效,是它促使我一次又一次去搜集大量的知识。同时,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感动我们团队的力量,我感谢在教研中帮助过我的每一个人。是李老师和张老师给了我精神上莫大的关心与支持,连老师一次次地为了修改教案和课件,她那种认真、执着的精神激发了我课堂的激情,还有默默地在背后一直陪着我备课、讲课、支持我的晓冬和郭珊,是她们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要上课了,我突然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我轻松上阵,满怀激情地走进了课堂。由于自己的完全投入,自我感觉还是很好的。我们这节识字课的理念是:“合作学习,快乐识字”,在课堂上我们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上,创造出一种紧张而又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合作识字也是我们第一次尝试,让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继续前行。
   如果说备课是一种痛苦的的阶段,上课是享受快乐,那么评课就是深度的提升。在聂校长的评课过程中,我明白了作为公开课不是上出精彩,最重要的是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激励的关系。评判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老师的态度问题,而不是课件设计的多么精美,老师的语言多华丽,而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打开心扉,就是要老师的宽泛、理解、互动(心灵的关注),这就需要老师去“听”,倾听学生,观察学生,一个眼神,一会等待,都是创设火花的最佳途径。
   这次同课异构活动,让我从中悟出了很多的道理,让我们怀着一颗平常心,精心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每一次都当作学习的机会,自己就会得到很多,慢慢地就会成长起来。
   我感谢这次同课异构,让我成长!
   李淑琴老师没有被抽上,但她是一个善于思考,可感非常好的老师。他这样写着: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应该是我们四年级的活动,我们讲的是《血染的实验报告》,这类文章对于我们几个来说,应该不是难题,和我们上学期同课异构的《哈尔威船长》大同小异,都是通过人物在千钧一发之际所做的决定,歌颂这个人的伟大人格,让学生学习他们的伟大精神。在文章的整体处理上,我们可以说都是没问题,需要下功夫的就是在细节上加工。
   我们四个先是一个一个轮流上阵,并且都不用自己班的学生,整整一早上的切磋,感觉都是十分良好,因为在这之前,我们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也可以说,听了四个人的课后,每个人在心里都把自己设计的课和别人的进行了对比,取长补短,设计了一份理想的教案。
   最激动人心的应该是抽课的那一瞬间,每个人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了自己顺眼的那个决定自己“命运”的小纸团,打开它的那一刹那,有期待、有盼望、有惊喜……很多的情绪都在哪里,希望上帝给自己一个进步的机会,让自己通过“炼狱”,成长的更快,也不希望有这个机会,因为觉得自己还不到化茧成蝶的季节。不论想要的结果是怎样,那都要靠自己的手,所以,我把心态摆得很平,如果我抓到了,我很幸运,给自己一次进步的机会;如果没抓到,那也很幸运,不用去煞费苦心,苦苦煎熬。
   苦苦的准备,终于“露脸”,是在星期二,从一个人的评价足以看出她们的进步。用李晶老师的话来说“才短短一两年不见,新港的田蕾老师和人民路学校的马小玲老师都像换了一个人。不论是她们是的教态,还是课堂的驾驭,对学生的评价……”那我们学校的陈媛媛老师更不用说,我与她一路同行,一步步看着她的进步,讲课那天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
   讲课的老师经历了一次“炼狱“,同行的人们也得到了洗礼,可以说都拔节了、收获了、成长了!应该说是一次痛苦而又高兴的旅程!
   这就是同课异构给教师留下的,拔节、收获、成长是,痛并快乐着。有了这样的思考,离我们追求有效和理想课堂的目标就不会太远了。
   3、切实抓好单项技能过关,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扎实。
   学期初,以教研组为单位确立过关项目和时间,制定过关方案,学校制作过关卡;学期中,按时进行过关测试,对过了关的同学进行隆重的发卡仪式,没有过关的同学,再安排第二次、第三次补考,直至过关。
   不论是第一学期一年级的拼音和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二年级的查字典(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和乘法口诀,三年级的状物习作、两位数乘除法的计算、英语26个字母,四年级的记事习作、三位数乘除法的计算,五年级读后感、小数的基本运算,六年级游记作文、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运算)以及四至六年级英语四会单词的过关,还是第二学期一年级的二类字认读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年级的写话、1000以内的混合运算和26个英语字母,三年级的活动类习作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四年级的“写人”习作和小数除法,五年级的想象作文和分数的加减法,六年级的话题作文和四则混合运算以及三至六年级的四会单词,都会使他们的基础知识更加牢固和扎实。
   4、强化英语课文背诵,过好口语关。
   本学期,校领导经常深入班级检查各项教学工作,当发现有部分孩子英语出现了问题后,及时召开英语老师会议,商议计策。之后,首先从课堂的有效性上入手,进课堂听课,激发孩子的热情,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接着,每个周四的课间操有一个年级的孩子在操场进行英语背课文PK。渐渐地,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了,也长我一些背诵的方法了,背课文对于95%的孩子来说,都是小菜一碟。有行动,就有收获。在这次的升级考试中,五年级的所有班级中的100分都超过了20个,可喜,可贺。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追求有效和理想的课堂是我们永远不变的真理。
   三、发展,坚持读书和写教育教学反思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个有特色的学校,一个不断发展的学校,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所以,我们一直强调教师的读书,强调教师及时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反思,理论联系实际。
   (一)上学期
   1、关于读书
   开学初,首先对所有教师的暑假读书情况进行考试。一年级为《心平气和一年级》《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新进教师为《从教第一年》。学校规定教师的必读书目为《班主任兵法》《55条班规》《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孩子们,你们好》《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心平气和一年级》《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从教第一年》。
   由课题组负责,语文、数学和常识三门学科的老师分别围绕《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有关章节进行“如何改变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大讨论,让后进生的比例逐渐减少。
   组织“新教育专业阅读共同体”,共同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规定每位老师在“教育在线”的论坛上建一个自己的读书专题帖,每周至少发一篇读书笔记,每周五晚上七点参加总课题组在QQ群上组织的“在线讨论”,就每次读书所遇到的疑惑或问题进行现场讨论和解读。除此之外,每位老师也可以将自己平时发现的有价值的学术著作,整理其封面、目录及个人的读书感受及时发送到论坛上与大家共享。
   2、教育教学反思
   坚持每月8篇随笔,其中,2篇读书笔记,2篇课堂教学反思,1篇主题随笔(分别有发现、魅力、期中考试反思、这一年)。目前,很明显地看到教师的积累越来越丰富,随笔的内容更加倾向于课堂教学的研究。
   3、设计幼小衔接培训培训课程,让幼儿园的孩子快乐地往一年级过渡
   暑假,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对有意向来我校就读的幼儿园大班孩子设置专门的课程,进行学前培训。这样的挑战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
   (二)本学期
   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计划,要求全体教师做好以下事情:1、共读一本书《儿童的人格教育》;2、在教育在线论坛上建立自己的主题读书贴;3、加入新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海拔五千新教育教师读书会”QQ群,跟随新教育研究中心的引领人的具体指导进行读书;4、学校在教育在线论坛上建立“教师阅读共同体专题读书贴”,随时跟踪教师的读书情况。
   为了促进教师发展,在买不到《儿童的人格教育》的情况下,学校专门为每位教师对整本书进行复印,使老师们能够在新教育研究中心的读书会还没有开始的情况下,就能更早地开始阅读。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教师们在读书习惯、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完成任务、素材积累等几方面达到了要求:
   1、每位教师的阅读习惯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对《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教师们都学会了批注式阅读,从以前的感性阅读到现在的知性阅读,从以前的一目十行到现在的反复阅读一句话,认真揣摩作者的意图,带着认同、反思、怀疑、批判的眼光去读书。
   2、教师们在了解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之后,更能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再是以前单纯强调“爱心”教育了,更能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情况给予科学的分析,找出对症的解决办法。
   3、每位教师在教育在线上建立的主题读书贴,都能按照课题组的要求,每两个星期发送一篇自己的读书笔记,积极维护学校建立的读书专贴,随时关注新教育教师读书会的具体动向,严格按照读书会的引导进行阅读。
   4、迄今为止,每位教师各自写出读书笔记。根据课题组要求,青年教师每人一篇《我的阅读史》已于5月底完成,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过程,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朱永新先生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历史不会记住苦劳,它只会记住功劳;历史不大会记住共性,他只会记住个性。特色就是个性,就是卓越。我们新教育实验学校只要坚持去发现、去提炼、去创造自己的品牌,塑造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构建自己的校园文化,就一定能形成自己学校的传统和特色,办和社会家长满意的学校。
   
   2009年6月26日





姓名          网名              专业阅读帖
昝维         纸风筝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7993
荆蕾   生命的萌动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7845
柳秀丽  阳光的日子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7851
魏才华  俏佳人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7923
乔康中   岁月如水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7907
段玉香   青春飞扬A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7992
张静     紫月幽魔灵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7994
王姣   屋顶上的鱼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7885
张晓璐   璐姚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7966
邵志芳   梦想启航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7911
李茗莉   茗茶茉莉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7899
吴少旋    上善若兮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7953
王园      宝贝园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8060
赵丽霞     lisa赵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8013
郭珊      我在梦中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8022
薛菲    春天的华尔兹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12&postid=358043
马延清 若然者也      http://bbs.eduol.cn/post_112_341851_1.html
张千千    千千            http://bbs.eduol.cn/2009-2/18/80336305112.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4:11:37 | 只看该作者
幸福的我们,幸福的阿福童!
                                           运城市新教育实验学校  郭珊珊
如果说昨天是我们对于阿福童课程的一个基本认识,那么今天下午的我们真正体验了一把真正的阿福童。
我们今天的体验是阿福童课程中关于“社会交往”的课题。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场快乐异常的分组游戏——“桃花朵朵开”,阿福童的每一个游戏都有其蕴含道理在,在这场游戏中我们体会到的是怎么样和别人做好沟通,并且你要找准自己的目标,你想和什么样的同伴结成一组有助于各自的发挥。完成了分组之后我们就进行了今天的第一个任务——确定组间的角色、确定本组的称号、口号、队歌,最后要一一亮相。这个任务的发布对于我们每个组每个人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所以导致了我们的临场发挥失常。因为我们在整个任务完
成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耗时太过于长,那就是确定队名。以至于我们后面的几项任务完成得不是很好太过于仓促。但是确定角色这个任务上,我认为是十分顺利的,大家在组长的分配下都各尽其职,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所以最后的展示我们都很有成就感,我想这就是一种互相合作所达到的成功!
接下来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各组互相评定别组的表现。这让小组之间又是一个合作的机会,我们组长又一次采用流水线的方式,让每个人各司其职,最后由“新闻发言人”代表发言,这样我们整个组的表现就真正做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回答一直在一定的高度上。这又是一种合作的成功!
最后我们的任务是——观看课例并进行反思。我们小组在最开始就制定了这节课需要关注的重点分别是:流程、环节设计意图、本堂课的重难点、细节问题。所以最后的评课回答由我代表整组人的意见回答简洁到位,我想说的是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让我体会到的是一种集体的力量,大家各抒己见很快达成共识,这样的合作值得我们应用到我们的课堂中。
阿福童的课程是一种活动性的、体验性的、感受性的课程,让孩子们在一个个活动中体验其中的哲理。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4:12:39 | 只看该作者

           郭珊
为什么会用这样的题目?
我想只有我自己知道。晨诵课程是新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尤其是在近段时间,聂校长一再地要求我们“穿越”,几乎我们都知道晨诵的意义非凡,但是说到穿越,我想我做得并不是最好的,比如:某天某首诗某个时间,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我的心情。我慢慢地发现一个现象:我的状态直接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屡次证明,是这样的。所以再说到穿越不了,我就明确地知道是我自己的问题。这个周一,我终于在聂校长的良苦用心下醒悟过来了。我超越了我自己,在众人眼中,在没有丝毫准备下,我也能走上讲台,我发现走上去以后,我超脱了,原来,不需要准备,不需要多么地谨慎,只要自己对诗歌有感觉,自己会带着孩子们自然地穿越。像这首《我爱着土地》……
读艾青的诗,我总有一种感动与激动,也许因为我们的班级特色是红色经典评书的原因,我能感受到艾青血液中所奔涌的愤慨。这首诗艾青通过小鸟的角度,用最朴素的最简单的语言发出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声,他用他的方式在那个年代捍卫自己的尊严,捍卫中国人的尊严。

开始之时,我先和孩子们谈艾青:关于诗人艾青,说说你们的了解。
孩子们只知道他是爱国诗人,他所写的诗都是抒发爱国精神的。我接着孩子们的话介绍艾青,我想不需要孩子们了解艾青的生平,只要明白艾青的诗风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感就行了。
“因为生活年代的特殊,因为他一生经历了中国的各个重大变迁,他的诗歌风格深沉、激越、奔愤,诅咒黑暗,讴歌光明。他被誉为是‘大地的歌者’,他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孩子们似乎更加地沉默了,我想他们是在思考,他们是在回忆读过的艾青的诗歌。
出示了这首诗的诗题。
“谁爱这土地?”
“诗人、艾青……”
“仅仅是诗人吗?艾青还想是谁?”
“我们……”
“中华儿女。”有孩子就能说不到点上。
“土地是万物的根基,谁不爱自己的土地,但是艾青的诗中的土地,会象征着什么?”
有孩子能答道:温暖、希望、中国共产党。我都给于肯定,这些都是可以的,终于韩瑞源说到是祖国。我想这孩子肯定在诗歌的开头就已经走进去了。
接下来是我范读,配上音乐以后,我发现不知是孩子刚才的神情打动了我还是怎么样,我读着读者似乎感受到了艾青写这首诗时的心情。面对着满目疮痍的祖国,面对着不断遭受苦难的祖国,他的诗让人心痛。
“作者在开头把自己比作了小鸟,而且是一只嘶哑了喉咙的小鸟,你想说些什么?”
曹栩瑞说:“是一只坚强的小鸟。”
又有人说道:“是一只不屈不挠的小鸟。”
多好,孩子们已经完全能进入到诗歌里了。
“连小鸟都如此,何况我们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呢?该怎么样读这句,大家一定有自己的答案了。”
听到的是孩子们铿锵有力的声音。
艾青的这首诗,写得很是有气魄,像接下来的这几句,句句都是对侵略者的痛恨和祖国人民的决心,我想孩子们读这样的诗句一定不难,果然,通过他们的声音我能感受到孩子激情澎湃的感情在涌动。
我想这首诗的成功还在于我自己的入情,接着孩子们的声音,我用比较深沉的声音读出了:“然后,我死了。——连羽毛都腐烂在土地里面。”
“我、作者、中华儿女们,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我们就是有这样的决心……”
孩子们自发地开始接着读。
诗歌的最后一个小结,一问一答,是艾青直接抒发的情感:
为什么你的眼泪常含眼泪?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想这两句不需要再解释什么,我问,孩子们答。我问樊璞玉,孩子用女孩子特有的嗓音竟然也能让我们听出决心。我问孙瑞,孩子用痛苦的声音表达了艾青的无奈。我问王天宇,孩子用满含眼泪的声音喊出了这句,我不仅泪眼迷蒙。我问孩子们,他们用最有力量的声音,让我听到了属于孩子们的力量。
我没有让孩子们再通读全诗了,我放弃了原来的设计,我想就到这里吧!还有什么情感能达到这样的浓烈?
音乐还在继续,是那种激烈的鼓乐声后的悠扬的琴声,让人沉浸在1938年的痛苦之中。孩子们下课后都来找我,说从没有那首诗让他们读到想流泪,想呼喊,我想我们穿越了诗歌,穿越了诗人……
4#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4:13:36 | 只看该作者
给五(2)班家长的第三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这个月中孩子们在学校又是怎么样度过的呢?本月其实无大事,但这样的交流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一到月底总会觉得有些什么需要给您们交待,平时大家的工作也都忙,我们见面的时间也不是那么地方便,所以,我有必要向您说说我们的教育生活,是否这也一样是您们每一个月的企盼呢?
这个月初,我们的孩子参加五年级的第一次考试,结果是有喜有忧。喜的是我们的语文成绩依然保持着我们以往的稳固发展,两个学校均分年级第一,均分是94.64。分析试卷,我们的优势尤其是在阅读题上。但是我还是看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已经开始出现差距,这和孩子们平时的阅读量是紧紧相连的。阅读好的同学已经能应付自如,但是阅读量跟不上的孩子开始有吃力的状态了,就像有的孩子阅读题可以得满分,最多是扣掉一两分回答不太准确的。但是有的孩子的阅读题就有失掉五六分之多了,这就一下子拉开分值了。您可以看一下卷子,只要是均分以下的孩子失分大部分在阅读题上。阅读能力的训练是一种长期的积累和方法的掌握,不是老师让他们做多少个阅读题能够解决的。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就是让孩子多多阅读,多多吸取课外知识,只靠老师给,往往是不够用的。当然,孩子们的语文基础功底交给我,这是我的任务,我庆幸从低段对他们的严厉,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天长日久,这样的效果就凸显出来了,曾经觉得自己太过严厉,万事都求完美,孩子们紧张我也很累,但是当有的老师还在为上课的纪律问题伤脑筋时,我却可以在课堂上尽情地教授我所要给他们的,每每看着孩子在课堂上有神采的双眼,上起课来也是舒心万分。想想这些,我还是认为自古“严师出高徒”说得对极了,尤其是在接下来不到两年的关键期。但是我们的数学成绩却使我和赵老师担心,两极分化太过严重,分析过试卷后,发现问题的所在——那就是向课堂要质量。孩子们或许是有快慢之差,但是不至于是这样的距离,只要是这次考试失利的孩子都是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持久专注的,所以赵老师立即对课堂进行了整顿,很快这些孩子就能赶上来了,再加上这个学期晚上作业时间也是数学老师过这边亲自辅导,孩子们的注意力和落实程度很快就赶上来。我们不怕问题,只要我们及时去发现并努力,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好。但是,最最重要还是孩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请家长在这方面多多和孩子交流,多多监督孩子,让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至关重要。
还想说说孩子的行为习惯。孩子们正在慢慢长大,尤其是五六年级这个阶段是孩子问题最多的。女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男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同于五六岁的天真烂漫,也不属于渐渐趋于成熟的时刻,所以最最需要您们及时关注孩子的思想变化,他们和家长不再是无话不谈了,也知道避开家长想自己的事了。在这个时刻,您越是不要把自己当成是他们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信任您,把您当成是可以交心的朋友。家长们不可以再对孩子喝斥要求,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们商量,让孩子感到自己也被您们重视,他们可以和您们进行共同商讨。随时地和孩子们谈谈心,说说学校的生活,说说他们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只管吃喝,只问冷暖。这段时间就曾经发生过有孩子和老师顶撞的现象,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可以理解孩子当时的做法的,但是作为同伴的他们会怎么样看待这件事,那就是不是我们所能控制了的。事情的发生必定有其的原因,但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却是平时在家习惯的养成,不要惯着孩子的小脾气,这些都需要您们不时地教导,所以多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现在的孩子想法很多,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带给了孩子很多不是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承受的,所以我们既要让孩子保持孩童的纯真也要让他们学会长大,真的是难上加难,但是我们要抱着这样的美好希望。也许还没有做母亲的我这些观点不是很成熟,确是我在不断思索中的一些想法,还请家长们包涵。
最后,我们下个月有一个读书交流会要进行,交流的内容就是孩子们手上现有的这本《狼王梦》,我曾在拿上书一天内看完,我很有感触,孩子们已经读完一遍,下个月我带着孩子将读第二遍,之后给家长们一周的时间,请看完这本书,以便我们在十二月底的时候进行交流,还请重视本次活动,让一本好书真正走进我们的内心,也是我们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
闲话不多说,谢谢耐心阅读!
您真诚的朋友:郭珊
2011-11-24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4:14:20 | 只看该作者
触摸诗词背后伟大的灵魂
——读《二十四节气诵读古诗词》
                             郭珊
读完了《二十四节气诵读古诗词》让我最受感触的就是常丽华老师对诗词的热爱和对诗词的理解深度,还有她的孩子们随着农历课程的深入越来越敏感的对诗词的感受。这本书是操作性很强的,每首诗的选择原因,还有常丽华老师对诗词的理解,把整首诗恰到好处地带给了孩子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来渗透诗词的精神力量。纵观全书,通看全书中的诗词,常老师想带给孩子们还就是诗词背后蕴藏的精神力量,这也才是“穿越”的基本,只有孩子们和诗人的精神思想产生了共鸣,才能走进诗词,才能让诗词留下痕迹。
在整个农历课程中,我最后感触的,也可以引用到我的课堂上就是关于“走进诗人”这一主题。“走进苏轼”“走进杜甫”是让我觉得整本书中孩子们走近最深入的两个板块,而常老师的方法就是故事的引用、当时背景的铺垫继而激发情感。常老师将苏轼与王安石,讲苏轼与司马光,这样一个个性鲜明、豪放旷达的苏轼就活跃在了孩子的心中,再加上老师对每首诗的挖解和引导,学生首先是被震动了,从而走进诗歌就容易了,对诗人的了解越深对其诗词的感受就越深。我在想,我们从平日里孩子们熟悉的诗人开始,一一走进这些伟大的诗人,孩子们该是多么地受益匪浅。从常老师对苏轼诗词的引导和理解来看,老师在背后下的功夫也是不可小看的,老师本身对诗词的敏感该有多么地重要,有时一首诗就可以给孩子带来一个时代一个诗人背后的精神内涵,难道这不是真正让学生在诗词中精神受到感发的最好证明吗?
再说说“走进杜甫”,杜甫又是与苏轼截然不同的诗人,常老师还原当时的时代背景,尤其是杜甫对李白的情谊,杜甫的忧国忧民,把一个淳朴的博大的担当的杜甫带入了孩子的生活,我认为古诗词走进诗人,走进当时的背景是最好的激发情感的方法。常老师也是在讲述诗人的生平中把一首首诗词展现在孩子的面前,展现在了千年之后的我们心中。包括“菊花诗词”中关于陶渊明的解读。
所以我从中收获最大的就是对诗人对时代背景的挖掘,是让孩子爱上古诗词的一个突破口,再借鉴常老师在对诗词的引导中总能用言语用情感打动孩子,总能给孩子呈现最原始状态的诗人,总能让诗人的情感与孩子的情感发生联系,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穿越”,与我们的生命相连。就像常老师所说的,让诗词的温暖与气息与我们相关,让我们触摸诗词背后一颗颗伟大的灵魂,这就让我们的孩子与诗词建立了关系。
走近了,也就穿越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4:14:5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班的宝
郭珊
说起这个宝,现在回荡在我的脑海里的就是:“一鸣惊人”。
这位小谢,长着非常可爱的一张娃娃脸,细细的小眼睛,纽扣一般的嘴巴,身材小小。从一年级到现在一直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孩子,每当有同学说或者老师批评的时候,就会眯起眼睛,稍微一逗眼睛立马成了一条线,弯弯的,特别好看。
我很喜欢这个小家伙,虽然从他的妈妈嘴里说出以往在家的种种,我始终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的“破绽”,所以我也就认定孩子一定是个好孩子。但是一回忆起上个星期发生的事,我还是有些恍惚不敢相信。事情是这样的:一下课,班干部就推门走进我的办公室,按照惯例我知道一定是班级里又有什么他们解决不了的事情。听了他们的报告,一股无名之火就窜了起来,因为在我的底线,课堂上的过错是不可原谅的。找来了三名“当事人”我更加地恼火,又是他们(我们班另一个宝)这次不同的是还有小谢,看着他们三人的个子比例,都会让人忍俊不禁,两个个头快赶上我了,小谢缺陷的很是单薄。经过了解,事情的起因竟然是小谢,这可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所以当时的我就控制不住了,对这他们“咆哮”起来,也许是我的态度刺激了孩子,并且是当着教研室其他老师的面。其实当时我看到了小谢的表情在随着我的话语发生着变化,但是当时我想起小谢这段时间的表现就忍不住,终于他爆发了,哭着跑出来门……
可想而知,我当时的怒火,虽然小谢就此打住了,他们三人默默地站着,可是我却知道这次的事件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什么,也会在我的心中留下什么。因为我是一个处处追求完美的人,我的自尊心非常地强,所以四年的班主任我没有让自己和孩子发生任何的不快,班级工作在我严格的要求下,孩子们也配合的相当好,应该来说,我是该感到自豪的。但是今天的事件确是我不能允许的,因为我的原则就是对老师长辈的绝对尊重。当时我的判定结果就是:小谢,从此我将记住你今天的行为了。说完这句话,我看到孩子哭得更凶了,而我,在转身的一瞬也是满心伤感……
本以为这件事我会接受不了,但是下午上课时,我看到小谢的表现时,心中又被温柔打动了。孩子也许已经平静了,孩子也许开始懊悔今天的行为了,他在课堂上一直在追随我的目光,希望看到老师给他的讯息,但是我有意避开了,既然做了就得承受。在晚上,当孩子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坚持带着孩子来道歉了,刚好我们在开会没有见到,他又发了信息。其实,他们不知道在今天下午我就已经原谅了,也在思索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伤害到孩子。其实,从期中考试后,老师就一直在注意小谢,是因为他有些落后了,大概孩子这段时间的压力也很大,所以当我又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他的情绪达到了一定的极限,他觉得老师是不是不喜欢他了,是不是对他有什么看法了,急于澄清自己就用了孩子自己的办法来解决。
在后来的两天里,孩子每一节课都非常专心,字也写得很是整齐,终于我找到了机会,一节课上他举了三次手,最后一次我点到了他的名字,他站起来回答得非常正确,当他坐下去的时候,我发现他目光中不一样的光彩。从此,我们又恢复了正常。
背着孩子,我和他的家长谈了谈,孩子是独生子,所以在家里就是比较惯着,以至于他的脾气很大,当他发火时爸爸妈妈已经没有办法。我知道这是现在孩子的普遍现象,在家里就是一个样子,而在学校在老师的跟前或许又是一个样子。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样的行为毕竟对他们有百害而无一例,就像这次,他爆发了,他控制不住了……不敢保证以后走入社会,他们的性格又会跟他们带来什么样的道路,所以,我还是希望家长们重视这样的事情。
而小谢,我想这次我的态度已经让他知道这样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4:15:58 | 只看该作者
新教育的力量

——听2011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新教育团队报告”有感

2011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为期三天,第一天是主办方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教育集团新教育实验展示活动、新教育实验报告会,第二天是美国专家关于美国有效学校报告会,第三天是佐藤学报告会。对于我们普通的老师来说,这次的会议高度是我们望尘莫及的,我们只能在努力吸收的过程中汲取我们有效的感触,比如新教育团队的报告会,仍旧是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所感触的。
“守望田野,扎根教室”是朱永新教授在2011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讲话的主题。他强调,没有教室的变革,没有课堂的变革,没有一线教师的成长,一切变革都是空中楼阁。而新教育团队的报告,更证明了这一点——教育者,既要有坚定的目标,更要有扎实的行动。
这次报告会的支持人是在新教育团队中颇具传奇的李庆明,新教育作家童喜喜曾经用“路过人间”来形容他,可见他的非凡,在会议资料上显示《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执行主编,这个头衔足够证明。此次的会议,主持人李庆明博士以一首深沉的颂歌拉开了报告会的帷幕。
新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许新海博士身先士卒,用宏观的视野,高屋建瓴地为大家做了题为《新教育:导向素质教育理想家园》的主题报告。他的报告高度概括了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四种精神和新教育实验所特有的共同体文化。“论坛”、“博客”、“网师”成了教师成长的摇篮,指导着新教育人通过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通过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通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因为许新海是海门市新教育试验区的领航人,所以他的报告回首了新教育的发展历程,用案例、数据讲述了新教育的独特成果。
随后,河南焦作的张硕果、江苏海门的王领琴、山西绛县的牛心红、湖南桃源的“桃花仙子”敖双英、王林、李庆明等新教育示范教师,分别从新教育实验区、完美教室实验项目、实验课程、新教育实验经历、阅读推介、新教育实验学校打造等主题,进行了报告。每位老师的报告,都有自身实践探索的包含深情,更有实验过程中的理性思考。
在听这些报告中,河南焦作和山西绛县现在新教育的力度有着这样一种侧重,听到的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仪式、班级文化建设,再有就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晨诵、午读、暮省。说到仪式,绛县的仪式课程是一种新的方向,把学生生命中的重要时刻都用仪式来记录,比如他们的升旗仪式、节日仪式、成长仪式,其实这些仪式新教育的每一个实验学校都在做,只是我们没有给它一个响亮明确的名字,我深有感触的就是我们学校的节日仪式——每年的读书节、每个学期的开学第一天、汶川地震的悼念活动,包括我们平时举办的种种活动其实在我理解都是仪式的一种呈现,他们的学校做得更加地彻底和专业。仪式课程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灵魂的向上,怎么让师生对成长中的每个日子铭记?那就是仪式。晨诵、午读、暮省儿童课程我们一直在踏踏实实地做,看到湖塘桥小学的展示就像看到几年前的我们,资料的收集保存、形式上的多样展示,现在看来都没有我们所做的实实在在,真正对学生有益的其实就是默默地做,踏踏实实地进行。河南焦作张硕果的报告中有三句话倒是做出了最符合的总结:让黎明在晨诵中升腾,让生命在午读中拔节,让亲子之情在暮省中绽放。
江苏海门的新教育实验负责人王领琴报告的主题是“缔造完美教室 书写生命传奇” 汇报了“海门新教育实验区区域推进完美教室项目”的情况。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背景、愿景、架构、行动、展示、思考。海门新教育实验的领航人许新海博士,推荐《第56号教室的奇迹》《优秀是教出来的》两本书和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共读之旅中,“第56号教室”成了海门老师争相传颂的美妙风景,并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代码得到传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又提出: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同志者。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就这样,海门新教育实验区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启动缔造完美教室行动。
这是“完美教室”成就的背景,其实这些书我们的聂校长早早已向我们推荐,老师们也在其中受益匪浅,但是我们总是缺少那么一点什么,没有一个大的环境重视,这些新教育成功的案例都是发生在全区、全市的大范围内,要有力量的支持才有丰厚的沃土生根发芽。在其中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完美教室”的建设体系:
主张要有完美教室的“价值系统”。 即班级规则系统的积极建立与维护,包括班级愿景、道德人格课程、班级公约,以及个性化班名、班徽,鲜明的班风、学风等。(这里又提到的是班级的建设,形成自己的班级文化更加能促进班级精神的凝聚力。)
主张要有“雷夫+克拉克”的教室风格,有卓越的班级课程体系,有诸多优秀的细节文化组合成的共同的行为方式。(把好的理念能付之以行动,让班级有丰富卓越的文化追求。让孩子每一天都是一种完整地美好生活。)
主张要有师生乃至家长共同经营的班级博客或通讯平台,师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交流与沟通,有周期性的师生与家长共同的活动。(这一点我们许多老师都在做,这样做的益处我深有感触,班级博客的维护、班级qq群的联系,还有每月一封家长信,家长会都是家校互联的最好方式。这样做我们的教育生活会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幸福。)
主张拥有班级自己的仪式、节日和庆典,并使之作用于每一个人的心灵。
主张要建设班级的社团组织与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使班级所有成员有美好的共同朝向与积极的生命状态,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海门新教育的成功还要得益于他们展示力度,用榜样激励新的榜样,以故事引发新的故事,让细节推动新的细节。他们认为:展示是呈现榜样故事、榜样细节的最好方式。
市区新教育学校文化展示、新教育开放周面向全国展示、乡镇学校向全市展示、所有学校的榜样班级都要在一定范围内展示,可以向年级组展示,向家长、社区展示,向共同体学校展示、《海门日报·教育周刊》第四版每期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刊登完美教室的典型案例,至今已登载了24个班级的案例、向新教育实验区辐射。
完美教室是一种对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现实追求。
完美教室永远是一种朝向,需要不断行动、不断坚持、不断创新。
其实还是那句话:行动才能收获。
在所有新教育团队的汇报中,我最最感动就是“桃花仙子”敖双英的故事。她在我们学校举办的第七届年会上才真正地走进新教育,通过执著的追求成长为超级教师。07年下半年开始,所带的一年级班开始了“阶梯阅读实验”。从此走上了带领班级孩子艰难的阅读之路。她想尽办法,抓住一切机会为班级孩子们争取图书。
敖老师自掏腰包为孩子们订购书籍,几乎每个假期,她都要进城为孩子们选书、购书。还对孩子们“面授机宜”,不要礼物和压岁钱,只要书籍。孩子们越来越爱读书了,家长们也越来越赞同敖老师的做法了。  
为了进行读写绘的课程,没有教材的她想办法找朋友拷贝了一百多个阅读课本的PPT
2008年,敖老师再次自费参加新教育活动,朱永新教授为其颁发了新教育最佳网络版主的奖项。敖老师所带班级的孩子受到了各界的关注。有的学校把阅读过的书籍邮寄来,补充孩子们书刊的不足。有的网友寄来了书籍和信件。千里之外的来信和书籍,让孩子们的读写能力又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2009年,新教育义工童喜喜为孩子送来了喜爱的图书。童喜喜还走进了教室,陪孩子们一起放风筝一起看课外书。
朱永新教授得知情况后,还为敖老师的班级建立了新教育共读图书馆,捐助了700多册新教育阅读书目。孩子们开心地畅游在书海里,阅读童话,阅读传记,每次读书之后都会写读书笔记。
结合乡村的特色,她开展了读写绘日记,敖老师陪孩子走出教室,去阅读大自然这本书。孩子们的阅读记录以绘画为主向文字为主进行着转变。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写观察日记,观察花草树木,岁月更替,还开始写考察日记,考察家乡的绿化,考察家乡的交通等。还写了很多采访手记,采访父母,采访邻居,农人,乡村干部等。随着写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孩子们的阅读需要也大大增加了。走进大自然——踏青、采果子、节气等等都成为了写绘日记的内容。三年级是观察日记,比如昆虫、田野等,四年级又进行了考察日记,比如环境、垃圾等,课程的灵活性、创造性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欢迎。
她的学生每学期都会写大量的日记作文,她做到了一篇作文评三次,自己还不怎么费力:先让学生自评,再小组互评、最后她才来评。结果孩子们都评得兴致勃勃,很多评语比老师写得还好,这样在评中巩固了写、学会了写,
成为新教育种子教师之后,敖老师获得了更大的动力。山区学校没有特长班。敖老师就选择在周六下午安排了书法班,周日上午安排了绘画班,下午设置手工班,为附近的孩子提供免费的兴趣培训活动。
她想用设备武装自己的教室,于是自己攒钱,2001年买了电脑、打印机,2002年装了网线、扫描仪,2003年买了MP3,2004年买了数码相机,2006年买了摄像机……她的钱就是这样花的,她的月工资只有1098元。
所以她的事迹感动了学校领导,感动了地方领导。甚至一个企业的老总给她的教室安上了实物投影仪。“感动湖南十大乡村教师”评选,网友投票是她获得了5万元的奖金,全部花在了教室。
所以在山区有了一间城市也不多见的多媒体教室。
在新教育的实验过程中,她也曾感受到巨大的压力。领导的不支持,家长的不重视,这些困难她都一一克服了。现在,在这位教育在线的“桃花仙子”的眼中,看见的不仅是学生的成绩,更看到学生的生命力。而她就是凭着善良、勤奋的本性,凭着对教育的本能,安心地从事着教育工作。她的身上有一种坚韧的力量,她的身上有一股强大的执着精神,她是一个最最纯粹的老手。
你可知在黑暗的天际,星星也从未消失?
你可知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冷酷的外表只是因为久久失望而形成?
你可知自己弱势够纯粹就够炽热,就能融化所有冰冷?
你可知为梦想启程时,就注定你将在同一条路上撞见有梦的伙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7 21:00 , Processed in 0.0914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