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线]御用摄像师[野树]君文章:《我有一个这样的父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 13:4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转“教育在线”论坛  野树老师的文章《我有一个这样的父亲——《背影》里的秘密》


我有一个这样的父亲
——《背影》里的秘密
1、缘起
《背影》一课与学生一起学习N回了。就像一块被嚼了N回的口香糖,越来越感觉不到味道。有时不得不强打精神煽情一把。煽完以后总很后悔,憎恶自己太虚伪,太忽悠。有时就同事间发牢骚:最不喜欢讲《背影》了,啰哩啰嗦,哭哭啼啼。有一年有一学生正好也写了一篇《背影》:真诚、感人。我就把这两篇让学生对比了一下,竟然有80%学生举手认为班里这个学生比朱自清写得好。
又到一年《背影》时,怎么办?
细读了全文,想搞出点新意。发现文中有一处写道: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可以由此发现朱与父往日关系很好,后来关系不好,有过节。只是从文中不知是啥,也不知过节大小。从此处操作是不是可上出点新意?
但这需要掌握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过节,矛盾的程度。否则,仅凭此一句带过太抽象,太粗略。翻遍参考书,都是雷同解读与老调重弹。没有一处细述过这些奇怪的句子的来由与句子里的具体情节。电脑又突然上不去网。
于是再看几遍课文。想睁大眼睛寻些不同寻常可加利用的蛛丝马迹。又找了两处: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和“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注意:书应该不会印错吧?第二句中间有一个“分号”。那么,我们就可以思考这个问题:
其父亲还亏空与其父亲的差使交卸之间有无联系?
其父是因何交卸差事的?
鲁迅说:我是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可不可以推测朱自清他爸?
哈哈,这想法似乎很荒诞,就像我的潜意识。
从手边的参考书资料仅能查出其父是烟酒公卖局的局长。这个局长大约应该比现在的烟草局局长要肥一点吧。毕竟还管着酒的总经销。
我把仅能查到的信息与怀疑和几同事没把握地调笑。大家一脸坏笑地笑起来。也许还笑我太荒唐,甚至反动。哈哈。
要上课了。不能再没把握地调笑了。卷上书一本正经地走进课堂,开始引导学生一本正经地解读课文。
在让学生分析朱对其父的情感时,除了预料到的词外一学生说了一个新词:可怜。当另一学生说“不孝” 时,班上就炸开了。
让他说理由。
“因为朱自清的父亲写信对他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他看信后除流泪外发出的感情却是:‘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这个学生又说:如果是他一定会马上去看望父亲。
好多学生附和。
有学生说:把父亲接到自己这边照顾。
有学生说:如果父亲不方便来这里,哪怕辞了工作也要去照顾父亲。
有学生说:可以到父亲那边找个工作,边工作挣钱边照顾父亲。
也有学生说:朱自清肯定有自己的原因。从前文可看出他是爱他父亲的。不可能不孝。
…… ……
看来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有个水龙头也可以。所以我很喜欢方帆《我在美国教<荔枝蜜>》的课堂,因为他课堂里有水龙头。

2、搜资料
晚上回家就上网搜资料。终于发现:
1、          其父是因何交卸差事的?

A、朱自清的妹妹朱玉华说:
「民国六年之前(1917年),父亲的差事一直很好,民国六年因为在徐州收了几个姨太太,在家里最早弄回来的姨太太赶了去大吵大闹,搞得乌烟瘴气,结果丢了差事还负了债,从此我家就不曾再好起来过.」 (摘自《朱自清的妹妹谈朱自清》)
看来朱的父亲有好几个姨太太,姨太太之间还挺麻烦。卸职与欠债与姨太太有很大关系。

B、搜网上朱自清纪念馆里朱自清的年谱,是这样记载的:
【1917】冬天:父亲受姨太太牵累,亏空公款500元,祖母因此辞世,享年71岁。父亲失业,……
看来朱的父亲的确受姨太太牵累。500元好像不多啊?数字是否有误?祖母死与此有关?家庭一定闹地很凶。
明白这些再读一下朱自清在《背影》里第二段的句子会是不同的滋味:“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朱自清会在哭什么呢?朱自清会怎样看待父亲呢?

C、赵焕亭的《<背影>:朱自清内心矛盾和焦虑的审美置换》里有这样一段话:
他(朱自清)直到逝世前,才替父亲还清高利贷。……更主要的是他对旧家庭的不满,他厌恶姨娘(父亲的姨太太)的挑唆,他憎恨旧的婚姻制度,他曾告诫弟弟不要纳妾。

D、关于《背影》的教学,搜到《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刊登了董水龙老师的《追寻远去的父爱——我教〈背影〉及思考》一文。此文记录了他在课堂上引入此种信息后与学生的对话:
师:这些资料说明,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从课文第2段的父亲卸职,71岁的祖母在扬州病逝这段时间开始有了矛盾。原因是他父亲娶了小老婆(学生笑),肯定会引起朱自清妈妈的不满,他妈妈就和朱自清父亲及小妾发生激烈冲突。你们说这时候朱自清会帮谁呢?
生(全体):当然要帮妈妈的。
师:是啊,我也认为当然应该帮妈妈的。还有朱自清父亲的“贪污受贿”行为是不是好事情呢?
生(大部分):当然也不是好事。
师:那么朱自清虽然在文章中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父亲的两件丑事,因为中国人有“家丑不可外扬”和“为父母亲隐瞒丑事的风俗习惯”,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文章中发现蛛丝马迹的,大家从课文中找一找,看谁最有智慧,最先找到。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部分学生下面窃窃私语)
生(急速站起):错。应该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中的“还了亏空”。
师:对。朱自清父亲又不是做生意的,这以前是在徐州“担任烟酒公卖局长”,怎么会因此“亏空”,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亏空”了公家的帐,也就是贪污和受贿了,如果不还,就要去坐牢。还有资料显示,朱自清父亲之所以要贪污受贿,是因为他在徐州又娶妾组建了另一个家庭,费用开支大了,不得不这样做。这样,父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当然要大打折扣,正面形象肯定不好了,所以只能说“背影”了。

带着以上信息,靠近朱自清,靠近那个在新文化运动前夕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上学一年,在新思想中比较活跃的朱自清。他可能对父亲的态度是什么?再读一下《背影》里的一段,看有什么感觉: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着这个父亲的一举一动。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是一个独特的肖像描写。这是有一类人独特的肖像。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着这个肖像,和他的一举一动。作者笔调冷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用“胖子”来叙述父亲,可以感到作者内心的温度。而且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我两三劝他不必去;”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这些句子是有温度的,温度是有原因的。相信朱的父亲也应有感觉的。
父亲那么艰难地去买橘子,父亲怎么了?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仅仅是为爱感动么?没那么简单吧?除非没有那些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我相信对着父亲的背影:几个姨太太闹腾,母亲,祖母的死,烟酒公卖局局长,贪污,高利贷,黑布小帽……都会在朱自清当时的脑袋里盘旋,闪动。
2朱与父之间到底是什么过节,矛盾的程度?
《朱自清与父亲》这篇文章里写道:
朱自清的禀性忠厚而且善良,尽管家庭缺少温暖,尽管父亲对家庭并不是一个很负责的人,他都不放在心上.最难得的,他的背影不是写在亲情的照拂与家人的和乐中,而写成於漂泊的异乡,近似无家可归的状况下.
——民国六年之後,父亲不曾再有过好的差事,家庭经济情况一直不好.
——由於姨娘的挑拨,婆媳处得不好,朱自清处在母亲,夫人的夹缠间,精神极为痛苦.
——民国九年暑假後朱自清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每月寄一半薪金回家,可是父母亲并不满意,贫穷而使家人失和.
——民国十年暑假,朱自清应聘扬州八中教务主任,父亲听了姨娘的话,向学校交涉代领薪水,朱自清不得已辞职「出走」,从此父子很少往来. 关坤英在《朱自清评传》中的记述:1921年暑假,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让校长将儿子的每月薪金直接送到家里,而朱自清本人不得支领。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父子从此失和,这年冬天他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
——民国十一年,朱自清接出夫人和孩子後,在杭州组织起小家庭.从此除了每月寄钱回家外,连书信也很少了.
——民国十三年,因为姨娘的飞扬跋扈,母亲在家里住不下去,朱自清把母亲和妹妹接出来住在一起.这时候除了仍旧寄钱外,和扬州老家几乎断绝了关系.
——民国十四年暑假北上清华教书後,朱自清心里所惦记著的只有母亲,夫人,孩子等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的这个家了.
——民国十四年(就是1925年,朱自清写《背影》这一年。),父亲有一信寄到北京,很不放心自己的长孙,向朱自清提起,「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 这封信就是背影里所提到的信,《背影》里写道:“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有一种说法是:由於姨太太没有生育,而父亲旧式宗法社会的想头中,对於长孙很不放心,才写了信给朱自清.
——民国十六年一月,接了夫人和长女,次子去北京,长子和次女由母亲带回扬州老家.
   
在北方定居後,生活是安定了,可是精神上却更加痛苦.尽管由於姨娘的作祟,尽管父亲的做法过分了些,自己虽然也曾一再的忍受著,但总不能就这样的僵持下去.写荷塘月色的时候,正是这种心情达於极顶的时候.最後终於决定自己认错,请父亲原谅,既不向老人争曲直,也不希望有回音,只是尽其在我的发出信去.就是这样的一份感情,心绪得到了平静,对父亲产生了强烈的怀念,而写下了这一篇背影.
   
有的国文老师讲背影,总喜欢从朱自清的至孝著眼,甚至以文慈子孝为中国传统美德,希望学生熟读背影而向这一个美好的境界努力.其实,朱自清的背影固然有著真实的情感,但是与宣扬孝道无关;如果勉强按上,那也是一种愚孝,一种委曲求全.
   
也有人认为背影是虚假的做作,因为「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馀了」,确定朱自清两年多不曾与父亲见面.不只是这样,朱自清初去北京的一年半,寒暑假都曾南下浙江与妻儿团聚,却不曾顺道去扬州探望年近六十的父亲,有违中国传统的孝道.这些都是真实的情形,但是忽略了「不相见已二年馀了」的原因——自民国十年扬州八中的辞职事件发生後,妻儿也被逼离家,待在岳父处几个月,直到民国十一年二月才接到杭州组织起小家庭.这一年暑假,朱自清希望时过境迁,带著妻儿回扬州探望双亲,首先是不准进门,後来是不加理睬.过了几天很没趣的日子,颓然返回杭州,这就是给俞平伯信中的「暑假中在家,和种种铁颜的事实接触之後」的遭遇.到民国十三年,母亲也被逼离家,朱自清接到浙江奉养,这时候心情极为痛苦,但本性忠厚,从没有怨恨. 此一资料在朱自清吧搜得,没署作者,一时也查不到。但与关坤英在《朱自清评传》中的记述类似,但更集中点,因此引此资料。

关于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矛盾冲突,1924年,朱自清以前妻武仲谦女士为原型写的小说《笑的历史》发表,朱自清本人在《笑的历史 中通过一个少妇的口吻,有所透露:你有了事以后,虽统共只拿了70块钱一月,他们却指望你很大。他们恨不得你将这70块钱全给家里!父亲看后大为不满,父子矛盾加深,朱自清一直感到强烈的自责。

赵焕亭的《<背影>:朱自清内心矛盾和焦虑的审美置换》里是这样分析的:
《背影》的结构中交织着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一条是歌颂父亲慈爱的线索,一条是显示儿子内心焦虑的线索。父亲的慈爱体现在意识文本里,儿子的焦虑被禁锢在无意识潜文本里。正是这一明一暗的存在,显示了生活的复杂性,造成了《背影》无限的文化张力。
    表面上,《背影》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忏悔;实质上,这种忏悔是父子长期失和造成的,而这种失和状态给儿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这种父子反目使他痛苦和焦虑。“父为子纲”、“子不言父之过”等传统文化的重负使朱自清在反叛父权专制时产生道德上的焦虑和心理上的忧悒。父亲来信触发了这种焦虑,勾起了他心中的沉痛,强烈的骨肉亲情占据了他的胸怀,父亲那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使他受到震撼,难道真的要应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语了吗?不,他要尽早与父亲冰释前嫌,他要借文章给老父以安慰,同时也释解自己心中之块垒。
    于是,《背影》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老父的慈爱和儿子的忏悔,以至作者写道:“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作者借写作《背影》释解了内心的焦虑,也使父子冲突得以缓和。
朱自清写作的目的达到了。他弟弟朱国华在《朱自清与〈背影〉》一文中写道:
    一九二八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朱自清借《背影》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孝敬,父子矛盾得以缓解。朱国华说:“父亲在看到《背影》以后的几年后,便去世了,他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的。”


朱自清的父亲果真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的吗?
朱自清去世的时候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呢?

想起蒋介石给胡适的对联:
“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之师表。”

朱自清用文字记录了一个转型期家庭里激烈而又微妙的斗争。文笔是那么含蓄隐晦。
看来《背影》再被讲N次也不应该寡味吧,因为文中矿藏太丰富了,寡味那天还远远没有到来。

3、再说教参
教参在炒作什么呢?聚焦什么呢?指引什么呢?
爱?孝?
“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这么丰富的矿藏资源就这么被浪费了!被屏蔽掉了!看上去很自然地对接到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
而这篇文章恰恰让人反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不像鲁迅那样尖锐峻急,但也有一份隐秘与悠长。作者自小食用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系列的奶粉(这让我想到金庸小说里一种控制别人的什么什么怪药),于是成了鲁迅说的人肉宴席上的“醉虾”,神魂焦灼,为奶所伤。传统美德的发作形成朱自清尖锐而繁杂的痛苦,忠厚而且善良的朱自清涵蓄着,隐忍着,从没有决绝。应该说朱自清首先是为了父亲,也捎带为了那段复杂的生活分泌出了一篇看似清晰明白实则隐晦焦灼,结构极其复杂精巧而又密实的文字。
想起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里的一句台词:蒙娜丽莎微笑着,他快乐吗?
朱自清爱(孝)着,他快乐吗?
这一个传统美德,该继承还是该审视更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3:43:4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欢迎下列朋友实名注册入住:


风的味道、聪明的水、一轮月儿、麦子麦子、周信东、逍遥骏马、张艳梅、沐溪人、教坛耕耘、天涯草、列宁小学徐能英、季祥珍、薄荷、如花寂寞、鸦居士、野树、郎言君、萧慕迅、清水塘P、周建洋、八笔画、常州徐良、chenyuexia、江苏水知道、莫蝶释、水易、南冠客、千古一爱、聆听秋风、宋词清韵、林森黄、starletwubsen、一朵闲云、安尼儿……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3:44:56 | 只看该作者
读《美国语文》时的一些凌乱感受



野树






    1、与中国相比,中国的学生是在跪着学习、看书。课本是教条、教义的载体。而美国的学生是在研究文本,推敲一些教义的价值所在、缺陷所在。大家一起从有价值的切入口进去,究查文本的内在奥秘。而我们是在搞思想跪拜,行跪礼,并使其内化并形成习惯。


    2、(课后安排的习题)这么系统的,庞杂的,有价值的研究思考锻炼成的人一定思维越来越清晰,细密。面对一个文本信息的材料一定会越来越熟练地抓住最佳切入口,围绕有价值问题逼进并收获,而且思想也会越来越正常地成长,成熟。


    3、什么样政体的国家就会用什么样特色的教材。什么样特色的教材就为培养什么样的祖国下一代服务。


    4、用**思想占领学生思想阵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之后,所树之人,茂密如林。六十年大型机器的耕织已很厉害了。


    5、我们现在和我们祖先生活的世界都存在宗教活动,其场所、仪式、典章、记录、文学等,这些一直熟悉而又陌生地栖居在我们周围。我们的教材不是理性地涉入,而是偏执地在孩童时期的脑海里播种一些偏执愚昧的印象,或一些虚伪的聪明。同在屋檐下,还是陌生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常逢也不曾相识。抱着各自偏执的想法,又相互暧昧地看着。自以为振振有词的观点,殊不知已变成别人身上毫毛吹出的万千分之一。面对一些大型团体,脑残的人太多。因为愚民机器还在孜孜不倦地辛勤工作,批量生产大量脑残成品。


    6、美国这块疆土上目前只产生过一个国家:美国。中国的这片大陆上曾相继产生过无数的国家,特别是帝国最多。国家的诞生,尤其是最近这个,讨论起来,思考起来禁忌太多,很难与学生一起正常思考,不像美国人。


    7、我们对自己现国家的必要性、价值性、功能性的理解还是愚昧的,混沌的,弱智的。这是一个禁忌话题。禁忌是对理性锻炼的阻止和限制。禁忌是在培养、设置、巩固阴暗角落,怕见天日。有些强大东西的弱点竟是怕见光。


    8、美国课本课后设置的问题极重视问题本身的价值性。围绕有价值问题进行碰撞、挖掘、提炼。而我们的课本面对一个文本却能提出许多乱七八糟的无聊无用甚至别有用意(有可能阴险)的问题来对待文本所呈现的信息。


    9、没有偶像,只有交流碰撞的对象。——这是美国语文的特点。哪怕对待伟人如华盛顿、杰弗逊、亚当斯、富兰克林、潘恩、林肯等。他们不是偶像,而是碰撞的对象。我们是怎样对待伟人的?怎样对待伟人文章的?站着?还是跪着?碰撞交流?还是奉迎附和?我们的教科书编辑们在课后设置了些什么问题?扮演了什么角色?阿谀逢迎媚上欺下?还是为了成就真正的人?


     10、是有价值的思想,是珍贵的情感构成一篇文章重要的内涵,而不是文字技巧、修辞运用、开头结尾等这些涂脂抹粉的玩意儿。中国有一代对作文愚昧的教师在指指点点、祸国殃民。许多指点只是为了完成一场华丽的风骚与显摆,而且大多自己还不会,却指导让学生会。


    11、课本要引导学生形成面对文本(或其它)信息载体能提出有价值问题并展开挖掘求索形成个人独立思想的能力。而不是用课本在培养、拉拢、增加自己或某些团体所需要的人数。


    12、知识不仅需要理解、思考、碰撞、交流,更需要梳理、筛选、编排、分类、包装。


    13、中日对战时、国共内战时中国也有不同路线观点态度的天才作家,他们的相关思想的对比也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教材。


    14、中国现在的现实里,影视听创作者如果大面积沦为娱乐主义者或弘扬圣旨的奴才主义者,那么拥有正常政府和社会的日期会更加遥远。


    15、中国其实也是一个好战的国家、关起门来曾经打了多少次仗?


    16、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描述很少关注战争产生的大量伤员和因战致残者的生活及战争中的军事医疗情况,至少这些记录没有进入课本。关注成败比较多。关注他们也许更能让学生理性地明白战争是怎么回事,和平是怎么回事。


    17、这本美国语文好像是美国历史的鲜活浓缩记录,每遇美国重要时期时的有价值记录。学习美国语文就是思考每个历史时期美国社会遇到的重大社会命题及前人的思考、处理、解决的智慧,并与前人的智慧进行碰撞激发。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5:53:34 | 只看该作者
[野树]君文章:
研修班听郭初阳的课《远与近》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远和近》

当时我是他的学生。“为了表达我对他的敬意”(套用十八子的名言),我坐在第一排的中间。极其兴奋与专心。
那节课,我忘记了时间,酣畅在郭的课堂之上。在一个个郭设计的新奇活动中被牵着鼻子,其实鼻子也没有被牵的感觉,我是顺着鼻子上的绳子欢快地往前跑的。我当时专心迷了,兴奋晕了。一不留神,郭说:“四十五分前我们很远,四十五分后我们很近。
下课。”
嘎然而止的精彩让我猝不及防,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就这样完了。难道真的就这样完了。
是的,真的完了。
“恋恋不舍”这个苍白的词那时显得极其饱满、瓷实。
评课的时候,我激动地说:“这一次的课与他以前课的风格大不相同,可以说‘出招不凡,不露痕迹’。
”(我说的“招”指的是一个个神奇的活动,这几“招”极大地激活了课堂的生成,使课堂的生成滔滔不绝连绵不断。)

“我想用八个字概括这堂课:‘精彩之极,无与伦比’。”(我太激动了。)
“我只想问一个问题:你在‘用一个几何图形来表现这首诗’这个设计环节中,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找到一个三角形?”
郭老师的回答比较爽快:“是。”
几个调皮的“学生”当时插话:“我也画了三角形为何不挑我?”我听出这些装嫉妒的调皮学生多是男声,十八子大概是其一。
郭老师挑上去画的的是女孩,后来又让站起来补充的也是女孩。上白板上画三角形的女孩叫林丽芳,杭州的。我曾问她:“你为什么画三角形?”她说:“他这堂课在我们那里上过。”我当时有种奇怪的感觉。
这是我在这堂课上的感受和评课中的发言。


李玉龙后来在一次评郭老师这堂课时说:“其实这一堂课继续挖下去,再往前走几步会有更美的风景。”李玉龙的挑剔苛刻我是久闻了。我当时在台下立刻反驳了一句:“李老师,你能不能带我们往前再走几步,让我们看看究竟还有哪些更美的风景。”
这个发问够刁的。
没想到让李老大尴尬了,不好意思地说:“这个问题如果美忠在,说得会更好。”
我到真想美忠说说话,领领我们再往前走几步,看看到底还有哪些美丽的风景。领略领略更高峰的体验。这次没让范美忠参加研修,不能同室操戈,太遗憾了!


当时我是作为郭初阳的学生体验了这堂课。回家后,我又坐在电脑旁从这个角度观赏这堂课。视频是舒凯为我录的。由于课堂精彩,好几个精彩镜头舒凯都未录进去,自个激动去了。
我梳理了一下课堂的活动环节:
朗诵背诵——图形表达——帽子过渡——给诗造帽(依次:个人造—小组选—小组发言解释),其间穿插:①顾城本人对此诗的自我分析;②在诗句中加二词使诗意明晰化——结束语

1、第一个问题:
朗诵使用了四个人,又加窦桂梅同学。背诵时二人。我最后一个朗诵:我当时用口语朗诵(也可以用“说”这个词,因为我就是用述说的方式朗诵)。大家都乐了,大概以为我恶搞。其实我是郑重的。窦桂梅同学忍不住打破发言顺序,说我是带着个人情绪在读,说朗读要本着对作者尊重的原则。然后她示范了怎样读
“你”“我”“云”“远”“近”,又在大家的鼓掌声中朗诵全诗,然后又赢得了大家极其热烈的掌声。

我觉得:既然对一首诗的理解是多样性的,那么对一首诗的朗诵方式也应是多样性的,甚至可以用迥异的方式朗诵。没有必要都用所谓的“朗诵腔”表现一首诗。张楚的那首歌《爱情》,我也把那个歌唱当朗诵看,很迷人很有味道,绝非有朗诵腔的人可以发挥出来。
有天中午我曾与茅卫东争论朗诵问题,他说要本着作者的情感去朗诵。我说这只是一种,何况有些时候你搞不清作者的情感,也不可能完全抵达作者的情感,况且有些文章的情感是多样的。你只能朗诵出你认为的情感,那么还不如承认这个事实,选择自己认为比较恰当的一种朗读方式。
泥土第一个朗诵,带着自己的特色,大家也是大笑。我觉得这笑不完全正常(因为他带着乡音),而泥土的朗诵是正常的。
如果都是一种腔调朗读这首诗,而且培养一种腔调朗诵这首诗那才叫不正常。
如果当时在座的全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们,我想当时的笑声带有对野树同学的揶揄和对窦桂梅同学的赞赏。而老师在这时候不发言是不正常的,或者算是一种失误。
这个话题讨论起来应该比较有价值。

2、图形表达环节。
很新奇的一个设计,前边已经写了,不再罗嗦。

3、帽子过渡。
这是一个极其精致、绝妙的过渡引入。插入顾城的帽子(我以前就觉这帽子奇怪),说据说是用半截牛仔裤做的,帽子是自己的家,老呆在家里很安全,生气时可以当烟囱,有人乐意往里放钱也并不太坏——既奇妙,又有趣,还自然地引出给诗文造顶帽子(题目)的环节。
太精妙了。

4、给诗造帽子。
“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交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教育过程》(美)布鲁纳
(郭曾引用)

——这句话太伟大了。是的,我们每个人要尽量秉承这样一种神圣而又艰难的信念去努力。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用时最长也是最主要的环节。
先开始自造。然后小组四人交流评选出一个。这个评选环节设计很棒。不仅有交流的碰撞与启发,同时也锻炼每个人的合作素质。
我这人合作素质不太高,有时有点个人意志过强。我组四人的题目是:我的“云”,蓝继红的“觉”,另俩女老师(还不熟悉名字)的“距离”“我和你”。我一看就有点自恋。她们解释完自己的构思内涵我就说:“云”既有形象性,又有很强的意象性,可以象征爱情、理想,也可以象征金钱、权力、名利、第三者等等很多。“距离”“我和你”——太直白,意象性不强。“觉”——太模糊太暧昧。当我一说完就感觉糟了,气氛不对。小组再小也有政治。毛主席好像说过:三个人在一起就有政治。何况我们是四个人。以蓝继红为首的组员立马否决我的构思成果。不知蓝继红是否希望自己的“觉”胜出,她先不用理由地说“云”不好,然后说用“距离”和“我和你”任一个都行。这一招让我觉得她不愧为校长,有水平。那两个组员沉默不表态,一时陷入微妙气氛。我内心抱怨这两个沉默的大多数,转而又窃喜这两个沉默的大多数。因为在我的一再力争下二人还是继续沉默。最后,蓝看到情势只好又用礼貌把机会让给我,成我之美。我就屁颠屁颠,以最后一名的速度把本组的讨论决议发布在白板最高之处。
郭老师竟又把我们组题目排为一号,我们又荣幸第一个发言。哈哈。

小组阐述理由及补充阐述。
郭老师的设置很妙。一小组四人,分别为ABCDA把本组所选题目写在白板上,B(?没听清),C阐述理由, D补充阐述。每个人都有发言,在这堂课谁也别想逃过。刚开始理由的阐述还算正常、郑重。由于诗的短小简单,容量有限。一共九组,越往后几组越容易重复、枯燥。俸耀旭这组竟弄出花样说:“云”象征童话,大家都希望拥有童话人生,又加了另外一些逻辑混乱的理论。郭终于说:“本来我到明白这首诗……”
在钱佳音发言时,泥土又补充说“云”象征自然(泥土老师是否看过顾城的自述?是否是在背诵顾城的答案?)。郭大约觉得可以也该插入顾城本人对此诗的阐述了,安排D同学初雪霁朗读:
“顾城:复归自然的愿望
“这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 我”“ 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这个阐述极其奇怪。颠覆了前边大多人的自作多情,让我对这首诗的评价大打折扣,觉得是一种吃饱了撑着玩文字玩暧昧的感觉。我宁愿呆在自己解释的情境之中。总觉得这个插入是个败笔,即使插入也要再驻足几分,撩拨几下才行。晃过太快。
茅卫东组的发言CD同学不用做补充阐释。郭就既插入又给他们发言机会地整了一环节,让在“我觉得你看我时(
)(
)很远/ 你看云时(
)(
)很近
”中添两个词,使所表达再明晰点,把诗的空白填出来。结果一共说出的词语有:

“距离”“心理”;“我们”“你们”;“离我”“离云”;“目光”“灵魂”; “真的”“似乎”; “似乎” “真的”。
这个环节用这种方式推敲品析字词的微妙作用很棒,但从出现的这些词语来看生成不是很够,没有显著的、比较优秀的、独特的生成,更没有让句子意境有价值地明晰。感觉这么有价值的环节没有催生出重要的优秀信息有点让人遗憾。我想节奏再慢一点,再耐心点,再花一点时间,生成会更丰富更美妙。大概受时间干扰,展得不是很开,进行得不太深入和扎实。
郭老师把十八子组的题目“在别处”和摩西组的“网恋”放在最后阐释是极英明地。
这两个恶搞组前者要表达对米兰·昆德拉地敬意,后者要表达对比尔·盖茨地敬意。前者说些“你不是你我不是我远不是远近不是近一切都是虚无这首诗是在解构”的有一点点道理的蛮缠怪论。后者组摩西说:“前边几组已说地够好够细了,照理说,我们组应该把前几组的题目加起来做题目,但又觉题目比内容长。所以为了表达对比尔·盖茨地敬意用“网恋”做题目。既然这首诗用“网恋”都可以谈,还有什么不可以谈呢?”
郭老师用“诗歌阐释的丰富性,诗歌的诗意是无穷的”来安抚摩西的恶搞有点太厚道太疲软了。大约未准备好对付这种理论的理论,让这两个恶搞的人闹了一把。
我想用真正的学生上这堂课会更好一点,应该在正常的真实的生态里展开效果会更好。
我想:郭老师对因组数过多阐述题目意思环节会出现重复枯燥的情况是有预料的。插入顾城的自我分析和句中填词的插曲而不单独做环节应带有缓解此情况的任务。但在学生阐述理由环节老师再推进追问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会一举两得:既缓解枯燥,又能进一步深入挖掘出一些其它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有组用“云”做题目,说可以象征爱情、理想,也可以象征金钱、权力、名利、第三者等等很多。那么可以推进追问:如果这诗是你写的,你的“云”象征哪一项。然后视其回答内容再推进追问几个问题。有同学说“云”象征“童话世界”,说人人都向往童话世界。那么可以追问他为何向往童话世界的问题。有同学说用“网恋”,那么让他深入具体地说一下。不能为命名而命名,一切名字里面必须有实物。尽管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命名,但也必须有支撑这个名字的自我的实在情感与思想。否则命名将成为一场单纯的智力游戏,而不是思想与情感共鸣共振的产物。
而这个环节智力游戏的成分多,情感思想共鸣共振的情态与程度的展现少。
其实草小那个见面会上的女主持老师和恒丰的那个女校长宋词清韵的阐述已自觉把自己的情感共鸣情况展示出来,可老师未在这方面推进,更多推进的是语言的智力。
我想:给诗造帽子环节开头的问话改为“假如这诗是你写的,你想用什么做题目?”来设置和推进会是另一种风景?

李玉龙说:要营造开放的课堂。我赞同。但“开放”这个词既是形容词,又是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它的内涵与外延过大与模糊,到底要开放到哪步程度,应该有些进一步的辨析。
这一堂够开放了,很开放了。但免不了要老师主导设计课堂一步一步的活动环节。这个权利是否要开放出去呢?开放出去行不行?开放出去怎么办?
我觉得这个权利要保留,但也要开放出去一些。根据课堂的情态,一堂留出10分、5分、或恰当时间生成一个这一堂需要生成的环节。可以是老师提议促成,也可以是学生提议促成。

李玉龙说:这一堂,当各小组阐述完理由后,学生中间肯定会又生成一些新想法。应给这些新生成的想法提供交流机会和时间。组与组之间是否也给一些交流机会。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我当时心中就又生成了几个,可是已经没有机会了。组与组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调查各组题目的人气等方式开展。像那两个恶搞组,通过人气调查,也可以利用学生的理论力量把恶搞搞一下,以免找不到对付这种理论的理论。

另外,我想,加一个评诗环节。比如用几个词形容一下这首诗,或给诗打个分,说一下得分扣分理由也应是一个不错的环节。

做课太难了。既要做戏又要做人,既要高超的技术,又要高超的艺术。不容易。
零乱感想,与大家交流。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17:01:31 | 只看该作者
野树《海燕》课堂实录点评
  聆听秋风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226045&PostID=34829660
  师:各位,大家好!我来自洛阳,第一次讲公开课,而且以前从来没有讲过公开课,在学校也从来没在其他班级讲过课。这是第一次,有点紧张。
  今天上午我们一起来学习,实际上我们已经学习过这篇课文(坐的是高中学生)——《海燕》。(主持人送来话筒)以前从来也没拿着话筒上过课,有点不太习惯。
  【简短的问候,挤掉不必要的煽情性的问候,因为面对的是高中生,这样做是比较恰当的,省出时间,好让学生能更快更深入的进入文本。】
  以前给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每一节我总要说这句话:这一节,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看我们大家一起能思考多远,能走多远。
  【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和老师之间长期形成的一些默契,在这里没有了。和面对的一群崭新的学生郑重申明一下,还是有必要的——这是对学生,也是对老师在这一堂课上的一个期许。】
  这一节讲《海燕》,课文已经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虽然非常熟悉,但我们每个人读一段,再把这篇熟悉的课文再熟悉一遍。这样读吧,从第一个同学一直往这边读,然后S型一直往后读,每个人一段。先把这个段标一下序,这样便于我们交流,交流的时候能快速找到哪一段。
  好的,咱们开始,共同再熟悉一下这篇熟悉的课文。
  
  生轮流读全文。
  【我个人是比较排斥朗读的,特别是这类翻译过来的文章——当然,如果是小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还是必要的。但考虑到教师安排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再熟悉一下文本,还是赞同一下。】
  师:非常好。大部分同学读的时候,字读得还比较准。个别同学有几个字读错了,特别像刚才那个“他因为欢乐而号叫”,对吧?基本上,这个句子读得还清晰。接下来(刚才),我们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熟悉,然后我们共同看几个问题。
  (出示幻灯1)
  
  师:这是这课的作者高尔基。这是课下注释告诉我们高尔基的一些书:《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长篇小说《母亲》。
  (出示幻灯片2)
  
  
  师:这个背景资料是咱们教参书上本身带的资料,而且印在每一个学生的课文后边。你可以看一下。然后给大家一个预习任务。
  (出示幻灯片3)
  
  在5分钟之内吧,5分钟之内把这3个问题完成。每个人都发有一张练习纸,把题号标清,1、2、3,把每个题你认为的答案写上去,待会我们交流一下。
  【这三个问题的次序安排可否调整一下。把第三个问题“文中的‘暴风雨’象征什么?”放在第一个。因为,“暴风雨”是海燕和海鸭、海鸥、企鹅等的活动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来理解海燕等的形象可能更好懂一些。另外,在分析象征意义之前是否可以适当复习一下关于象征的有关知识。还有就是背景资料的展示时机问题,我觉得应该迟一点出示给学生,先把学生的思路打开,在此基础上,再出示背景资料予以精确定向。】
  (生开始做题。)
  师走动看。插话:可以在我们发的课文上画,我看有些同学在上面做一些标记,也可以,非常好。
  师:本来以为大家应该非常熟悉,5分钟应该可以了。看来时间还不够,再延长两分钟吧。
  【这个环节设置的非常好,非常大胆。现在的公开课一味地强调课堂的热闹,生怕出现一点冷场的现象,于是教师在不停地说,并且逼着学生不停地说,学生根本没有深入进入文本的时间。所以有时候,学生的很多所谓感受,所谓思考都是在教师的强力引导、暗示、诱导下得出来的,很难说是学生自己体验、思考的结果。】
  师:各位同学,咱们停一下,有些同学还没预习完,有些已经预习完,比较好一点。咱们这样,先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结果。咱们先交流第一道题的预习结果。
  
  师:我说一下规则,咱们一个人说一个,你从文中发现了几个象征事物,可能很多。一个人说一个,然后你认为这个事物象征什么,说一下自己的理由。然后,下一个同学说下一个,在说的时候不要重复。如果没说到的话,其他同学就补充。好,你先说。
  【讨论规则的确立非常有必要。一则规则意识是培养民主素质的一个要件;二则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发言。从后面的学生讨论发言来看,虽经教师提醒,还是有学生忘记了这个规则,没有办法,这是在平时的课堂上形成的不良习惯的惯性使然。】
  生:我把象征事物分成四组,第一组就是海燕。第二组是暴风雨,狂风和乌云——
  师:这个同学停一下,你没听请我的规则,就是你发现的一个象征事物。
  生:海燕。
  师:海燕象征什么?
  生:无产阶级革/命家。
  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生:从他的勇敢高傲。
  师:从勇敢和高傲为什么看出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生:因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勇敢和高傲的。
  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勇敢高傲的,呵呵,有一定逻辑,是吧。但是从文中有其他的地方可以证明它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吗?
  生:……
  师:也可以结合背景资料。也可以从文中看出。
  生:……
  师:除此之外——你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高傲的勇敢的,所以它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有没有其他理由?
  生:因为海燕在面对暴风雨时充满战斗力,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面对革命时也是充满战斗力。
  师:你这样认为啊?好的。你坐。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对海燕这个形象,有没有其他的象征意义?
  没人举手。
  师:下一个同学,你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
  生:同意。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因为海燕是与暴风雨作搏斗的。而且革命(卡壳)。
  【我是非常反对给文学作品强加上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的,也反对对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形象的象征意义进行一一坐实,因为这违反了文学作品赏析的基本规律。具体到这篇文章,高尔基写作此文的时候,他应该是出于一个作家的对于所生活的时代的艺术敏感性,才创造了海燕这样的一个艺术形象。他本人及其文学创作可能跟无产/阶/级文学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但在这个时候过早地给他贴上“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的标签,似乎有点鲁莽。学生得出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家”这样的一个结论,无疑是来自于背景资料的强烈暗示,至于对其内涵有多少理解,不好说。由于有这样的一个基本定调,后面的学生得出其他形象的象征意义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当然,我注意到,野树由于受美国语文教材的影响,因而比较重视课堂上学生发言的内在逻辑性,讲究逻辑推理的严密。】
  师:你也认为它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吧。好。其他同学有补充的话可以随时举手。没有补充的话,我们就从他的思考往下走。他认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果大家都没有别的意见,咱们就从无产阶/级革/命家往下走。好,下一个同学,你说第二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生:海鸥,企鹅,海鸭——
  师:一个就可以了。给我们分析一个就可以了。
  生:他们都是一类的。
  师:你说一个。
  生:象征那个——
  师:什么?
  生:海鸥。
  师:你说。
  生:象征面对困难退缩的人。
  师:那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第四段。
  师:大家看。第四段那一句?
  生: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师:所以你认为海鸥象征哪一类人啊?
  生:面对革命和困难退缩的人。
  师:退缩的人。文中有一个原词,哪一个词啊?
  生:……
  师: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关键词,一个是?
  生:恐惧。
  师:恐惧。他对暴风雨是恐惧。而且他还要什么?掩藏自己的恐惧。“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一个是恐惧,一个是掩藏。抓住这两个重点字词。好,下一个同学。每分析一个形象,有不同意见,可以随时举手反驳。
  【咬文嚼字,不脱离文本,避免浮泛的讨论,不错。】
  生:我想说的是——
  师:哪一个形象?
  生:波浪和海浪。
  师:波浪和海浪应该差不多吧。就写一个吧。你分析一下波浪海浪象征什么?
  生:我觉得他们应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因为波浪和海浪他们都是非常激烈的,勇敢的去迎接着那雷声。而那些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指——
  师(打断):文中有一句,你可以读一下。刚才你说的那句。
  生: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师:所以你认为波浪是哪一类啊?
  生:应该是,波浪应该是指无产阶级……革命……者。
  【这里有诱导学生之嫌。】
  师:无产阶/级革/命者。好。下一个同学。你说一下你是否同意前一个同学的观点。
  生:同意。
  师:你也认为是无/产阶级革/命者?
  生:是。
  师:好。那(海燕)一个是革/命家,这一个是革/命者。是吧?其他同学有异议的话可以随时举手。好,你请——
  生:波浪来自大海。
  师:对,是来自大海。
  生:大海是指待崛起的人民群众。
  师:你又说到另一个象征,咱们可以把这一个也写出来(板书)。你认为大海是象征?
  生:待崛起的人民群众。
  师:波浪是大海的一部分。你对波浪怎样理解?
  生:这里的波浪?
  师:对。
  生:这里的波浪应该是那个,我觉得应该是象征那个,那个,
  师:那个什么?
  生:沙俄的那个统治。波浪还是人民。那个动作,就是摔成尘雾和碎末是象征对人们的压迫。
  师:哦,你说的比较多一点,是吧。你说大海是待崛起的革命群众,他说波浪是革命者。
  生:波浪也是人民群众。
  师:它是人民群众。它是人民群众里那部分革命者。和前面那个同学的,好像分析也可以一致,也不算太矛盾。你又说道狂风,你认为狂风象征什么?
  生:狂风、雷电和乌云三个都象征沙俄的腐朽统治。
  师:你说了3个了。你打破了规则。狂风,乌云还有什么?
  生:对,都是一起的。
  师:我可以把它写下来,你说我写吧(板书)。让你打破一次规矩。还有大海,还有狂风是吧?还有什么?
  生:不要和大海写一起。
  师:他们不一类是吧?OK。
  生:狂风不要和大海写一起。大海写到下一行。
  师:可以。可以满足你这一个要求。
  生:然后把乌云和雷电写一起。这一些是一类的。
  师:哪一类?
  生:沙俄的腐朽统治。
  师:为什么说是沙俄的腐朽统治。
  生:因为首先,第十小节,“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因为雷声的震怒就是沙俄对海燕这种高傲的高贵的这种革命行为的镇压。
  师:“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他是谁?
  生:他是海燕。
  师:海燕从雷声的震怒里听出了困乏,谁的困乏?
  生:是海燕的困乏。
  师:海燕从雷声的震怒里听出了困乏,是海燕的困乏还是雷声的困乏?
  生:应该是雷声的困乏。
  师:对,应该是雷声的困乏。海燕听出雷声的困乏,你认为雷代表什么啊?
  生:沙俄的腐朽统治。他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统治。
  师:那么,困乏是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也可以这样理解。但是雷声,——腐朽统治他不是一个具体的形象。雷声,应该是雷,雷象征什么?
  生:……
  师:雷应该只那一部分人?
  生:雷嘛,应该是当权者。
  师:当权者!?
  生:统治者。
  师:统治者!?OK,有不同意见可以随时发表。你说。
  生:我认为雷声不应该是统治者,应该是那些追随统治者的人,追从沙俄的人。他们还没有觉醒,他们还没有理解到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
  师:你再说一下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雷声是追从沙俄的人。
  师:好。两种意见。一种是统治者,一种是追从统治者的人。雷到底是统治者还是追从统治者的人?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不同意见的话,我们暂时把雷声做两个理解。一种理解是统治者,一种理解是追从统治者的人。追从统治者的人暂时也可以划分到统治者一类。它可能和统治者有区别。这个同学的分析比较细一点。那个同学不要坐,站起来继续。说完雷,你说这几个,说狂风,雷、电。你认为狂风属于哪些人?
  【这里对雷电的这种分析是很荒谬的,狂风,雷、电就一定是指人吗?这就是一一对号入座的弊端,文学形象的理解应该允许有一定的模糊性。】
  生:他们都是一类的啊。我把他们分在一类,就是指当权者。
  师:几个都是指当权者是吧?
  生:恩。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这句话就是,象征当权者对革命的镇压是挡不住的,革命的力量就像潮水一般,是挡不住的。
  师:乌云是遮不住太阳——他这里是不是挡不住镇压?
  生:我的意思是它的镇压是挡不住我们无产阶级的浪潮的。
  师:镇压是挡不住我们无产阶级的浪潮的——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
  师:太阳是革命的浪潮吗?
  生:胜利的曙光。
  师: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太阳是指革命的浪潮吗?
  生:都是一类词。胜利的曙光,革命的浪潮,都是一类词。
  师:你再想一下:太阳是不是指革命的浪潮?
  生:不是,不是。
  师:不是那指什么?
  生:太阳应该是指胜利的希望,胜利的曙光。
  师:胜利的曙光——也可以指光明、曙光这一类是吧?好,你认为狂风、乌云、电都是一类的是吧?
  生:对。
  师:那我清楚你的意思。你坐。咱们班现在对狂风、乌云、电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没有是吧。没有的话,我们从现在开始就继续往下走。你们分析多少,就是多少。下一个同学。除这几个象征事物之外,你还有没有发现其他象征事物?
  生:没有。
  【我认为这样琐碎的对于文中出现的大量形象的分析,是十分可笑的。不科学不说,还破坏了文章作为艺术作品的完整性与美感——当然,这篇文章本身美感就稍微差了一点,概念性的成分多了一点,因为对艺术作品的赏析毕竟不同于科学研究。】
  师:那么,咱们班其他同学有没有发现有象征意义的象征事物。有的话可以举一下手。好。没有的话,咱们全班同学目前从课文中间一共发现了这几个象征事物。而且,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发现了,或者说理解了这些象征事物的意义。发现了这些象征事物背后对应了相应的一类人。那么我们看第二个问题——
  换下一张幻灯片。
  
  师:课文的名字叫海燕,海燕的性格我们共同分析一下。他既然是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者,这个无产阶级革命者,作者高尔基刻画了其什么形象?什么性格?下一个同学,你说我写。第一个词?
  生:高傲。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第一段。“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
   师:继续。第二个性格?
  生:勇敢。
  师:那一句?
  生:第二段——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师:继续第三个特点?
  生:对沙俄镇压的愤怒。
  师:那个地方看出来愤怒?
  生:第三段——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师:愤怒是一种情绪还是一种性格?
  生:……
  师:能否确定?愤怒是一种情绪还是一种性格?
  生:情绪。
  师:你继续说性格。
  生:在暴风雨来临前,他乐观。
  师:乐观。哪一句?
  生:“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
  【能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词句来理解海燕的形象,体现了语文课堂的特点。海燕的形象应该是比较丰富的,学生能够分析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师:欢乐这个词看出他乐观,是吧?
  生:恩。
  师:在战斗时欢乐——看出乐观。我可以把这个词写上去。有不同意见的话可以随时举手。你认为你说完了可以坐下,让下一个同学作补充。你继续,看海燕还有没有其他性格。
  生:自信。
  师:哪个地方?
  生:“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师:实际上这里有两个词。信心,也可以叫自信,还有?
  生:热情。
  师:对,热情应该也是一种性格,是吧?继续,还有没有其他分析?没有的话传可以给下一个同学。你有没有发现海燕其他的性格?
  生:没有。
  师:继续传给下一个同学。
  生:敏感。
  师:哪个地方?
  生:“这个敏/感的精/灵。”
  师:能够预测暴风雨的来临应该是一个敏感的人,不应该是一个麻木的人。继续,还有没有其他分析?
  生:没有。
  师:下一个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没有。
  师:那么,咱们班同学有没有补充?有的话可以举一下手。好,你继续。
  生:自由自在。
  师:哪个地方?
  生:第六段。“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
  师:自由自在。也可以把这个词写上去。可能从这个词也可以看出他一点性格。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间,他能自由自在。还有没有其他词语?
  生:没有。
  师:下一个同学。
  生:没有。
  师:咱们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作补充。好,你补充?
  生:我认为他能坚持。
  师:哪个地方能看出来?
  生:“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一种坚持。
  师:深信,不是一般地相信,是深深地相信,深信是一种坚持吗?
  生:我觉得她要坚持到太阳出现那一刻。
  师:坚持——好像有一点。我暂时把它写上去。接下来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
  生:我觉得他还有一种冒险精神和革命精神。
  师:说一下,哪里有冒险?
  生:“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师:你从这里看到他有一种冒险精神是吧?
  生:还有一种革命精神。
  师:革命的冒险精神,是吧?这个词好像有一点道理,我可以把它再写上去。下一个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没有。
  师:好,咱们同学还有没有其他补充?如果现在有新的发现有什么性格,还可以继续补充。没有是吧,那么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
  出示幻灯片。
  
  师:文中的暴风雨指什么?下一个同学。
  生:我觉得首先暴风雨是指所有的那些压迫势力。我想说的是前边的狂风乌云雷电。
  师:好,可以的。
  生:这三个事物可以说都是为暴风雨做铺垫。因为狂风和乌云都是暴风雨的前兆,然后,雷电的话应该是暴风雨时的现象。所以我觉得如果说暴风雨是一个总体的黑暗势力,那么这三个都是那些跟随他的那些——
  师:跟随的势力,是吧?
  生:对。
  师:这是前兆,当时出现的一些现象是吧?那么,暴风雨,最后一句——暴风雨就要来了,什么就要来了?
  生:革命。
  师:你是说革命就要来了?
  生:对。
  师:这个革命是指谁的革命?
  生:……
  师:能否把革命说的具体点?
  生:应该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掀起了革命的风暴。
  师: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革命的风暴就要来了。我可以暂时把这个词写上去。接下来,其他同学再做补充?这个暴风雨就要来了是不是革命的风暴就要来了?下一个同学再做补充,你对暴风雨怎样认识?
  生:我认为暴风雨是指阻碍革命的恶势力。
  师:她认为是革命的风暴,你认为是镇压的风暴,是不是这样?
  生:不是。
  师:不是你继续说一下你的理由和分析。
  生:是指对无产阶级斗争起到阻碍作用的风暴。
  师:有一场风暴要阻碍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这样理解吗?镇压的风暴,反革命风暴,可以用反革命风暴概括你的意思吗?
  生:可以。
  师:那我再写一个——反革命风暴。下一个同学有没有补充,也可以再说一下。
  生:我觉得暴风雨是指恶劣的外部环境。人民进行革命中的困难和挫折。
  师:风和雨都是革命的困难和挫折,是吧?也可以这样理解,是吧?暴风雨就要来了——挫折就要来了。好像也可以这样理解。下一个同学有没有补充——关于暴风雨。
  生:我赞成前面一种是革命风暴。我认为这是渴望革命的精神。
  师:实际上文中有一个句子,那个句子啊?
  生:……
  师:充满了对什么啊?
  生: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师: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一种渴望是吧?前面也有一句——在海燕的叫喊声里充满了对暴风雨的渴望,那一段啊?
  生:第三段。
  师:好,下一个同学,有没有分析?没有是吧?其他同学有没有?有的话可以随时补充。咱们一起努力,看咱们可以走多远,进多深。没有的话,咱们进入下一个环节。
  【这一段讨论,教师看似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见,没有在中间夹杂教师个人的意见。但是实际上还是有自己的倾向,只不过比较巧妙而已。我仍然倾向于把“暴风雨”理解成比较中性的社会变革,这对于后面的讨论的丰富性是有好处的。】
  出示幻灯片。
  
  【以上的环节,按照教师的说法,是让学生在教材编写者意图范围内理解文本,这不失为一种把握教材的路径,起码能培养学生应试的能力,呵呵。不过比较人格分裂。】
  师:你同不同意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举手表决一下吧。同意的举一下手,几个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好,超过一半了。你自己想什么就说什么,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同意的多一点,不同意的少一点。为了尊重多数人,先让多数人先说吧?你说一下。
  【在进入这个环节之前,我觉得如果进行一下铺垫,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否则,这个问题的提出,难免有突兀之感。比如在这里再加进一个问题:暴风雨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然后明确一下:1、摧毁旧有的秩序,涤荡出一个崭新的世界;2、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因为“革命毕竟不是请客吃饭”,呵呵。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出问题:“你同不同意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
  生: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的人…不同的人——
  师:你说你什么观点?
  生:同意。
  师:你为什么同意?
  生:我觉得暴风雨象征着无产阶级群众的运动。
  师:你认为他是无产阶级群众的运动,所以你同意,这是你的逻辑,是吧?
  生:对。
  师:好。你说得非常清楚。下一个同学,你是什么观点?什么理由?
  生:可以来得更猛烈些。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时的俄国是处于一种黑暗的社会里面的。那么,这个暴风雨既然是指无产阶级的革命。那么,也就是说要带他们走向光明。
  师:因为可以走向光明,所以可以更猛烈点是吧?这边这个同学,你说一下你的观点。
  生:同意。
  师:说一下理由。
  生:因为当时的俄国在一战过后内忧外患,内部沙俄统治非常腐朽,外部……还有就是资本主义链中最薄弱的一环,所以说人们大众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连温饱都不能解决。一没钱,二没地,还要受这些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人民群众当然要反抗起来,夺权,夺钱、夺地啦。因为我们至少温饱问题要解决吧。大家,无产阶级革命群众都觉醒起来去推翻腐朽的统治,去赢得光明,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听起来让人们激动的事情。所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摧毁沙俄的统治。
  【学生对于俄国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分析,一些术语运用得非常熟练,对此不知道是该感到高兴呢,还是感到悲哀?】
  师:说得好,这么多人为你鼓掌。下一个同学。你什么观点?理由?
  生:同意。我觉得暴风雨之后会有彩虹。如果暴风雨更猛烈的话彩虹也会更美丽。并且这是,因为暴风雨象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所以革命一定要彻底把原来腐朽的统治和资产阶级连根除去,这样人民才能生活得更美好。
  师:所以可以更猛烈些是吧?
  生:是的。
  师:你刚才用到一个词,风雨之后怎么啊?
  生:可以看见彩虹。
  师:歌词中有不见风雨怎么见彩虹,不过,见了风雨能不能见彩虹呢?这个也可以思考一下。好的。这个观点——我认为暴风雨可以来得更猛烈点,其他同学也是这个观点的,有没有补充的?好,你说你什么观点?
  生:我认为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
  师:为什么没有意义?
  生:我同意不同没什么关系。
  师:为什么没关系呢?
  生:因为暴风雨已经来了,从历史来说,已经过去了。
  师:这个文章写于?
  生: 1901年。
  师:暴风雨出现在?
  生: 1905年。
  师:我们同不同意已经过去了,所以,我们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是吧?
  生:恩。
  师:突然想到一句歌词,《中国人》,《中国人》第一句是什么啊?五千年的风和雨什么啊?
  生:藏了多少梦。
  师:对。你说暴风雨经过去了,谈论它来不来没有关系?
  生:恩。
  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这是你的观点。你认为没有意义。那么你再听一下其他同学的观点,看还有没有意义。
  李玉龙提醒:最后三分钟。
  师:好的。我突然忘记了。刚才是举手不同意的。
  生:我觉得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同意还是不同意。我只说我的观点。同意的话,我和他们的理由一样,我觉得这个腐朽的统治可以推翻。但是,如果说不同意的话,凡是革命都是要流血牺牲的。我觉得,处于人道主义,能不来就不来吧。
  师:能不参加就不参加?
  生:对。只要能从另外一种方式能不流血牺牲就不流血牺牲,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干嘛一定要选择革命呢?
  师: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
  生:我觉得,要反驳这样一种观点。
  师:好,你说。
  生:如果没有支持暴风雨,没有支持流血的话,会让更多的人受到压迫,受到更多的伤害。
  师:你认为这些革命的暴风雨能解决这些压迫这些情况。
  生:如果你没有这些流血牺牲的话,你会牺牲所有人来受许多的伤害。
  师:她要继续发言,让他继续发言。
  【以上讨论环节应该是这堂课最有价值的部分。而且学生是在一种非常宽松的环境中进行讨论的,学生的思维充分展开了,教师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拿捏得非常有分寸感,完全是对话和讨论的组织者。学生的看法出现了分歧,这是这堂课的亮点。不过,个人认为《中国人》歌词的加入是一个败笔,有种莫名奇妙的感觉。】
  生:你可以完全换一种方式啊。虽然现在中国不是非常好,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也没有人闹革命。老百姓还不是平平安安过日子,虽然什么都涨了,这有什么办法?就是说,不应闹革命啊,不是说让你去革命啊——
  李玉龙提醒:最后三分钟。
  师:你是说,中国也出现了革命问题。咱们可以思考下一个问题。出示下一幻灯片。
  
  师:你认为,现在我们的老百姓不会有什么问题是吧?虽然有这些问题,也不会出现问题。
  生: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出不了问题。
  师:出不了问题是吧?相信我党的能力,很好。
  生:短期内出不了问题。
  师:短期内出不了问题?你是认为暴风雨终究会来的?
  生:虽然有很多风暴,金融风暴啊什么的,但是那种革命的血腥的风暴不可能出现。
  师:革命的血腥的风暴不可能出现,是吧?你的观点很有意思。展开的话会更有意思。你感觉我们现在革命的风暴不会到来,你说现在社会有很多问题,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哪些问题有可能引起暴风雨,或者不暴的风雨也可以?
  生:就是拆迁啊,还有信访办啊,政府的一些制度,不利于老百姓的制度,我觉得会引起。日渐让老百姓觉得忍无可忍了,我觉得就可能爆炸。
  师:我们的社会有可能有暴风雨。很重大的一个发现,是吧?你也是一个预言家,尽管你是一个还没有胜利的预言家。好。下一个同学。你认为我们的社会会不会来暴风雨?
  生:政治,不会出现政治危机,因为现在比较稳定。会出现金融危机。
  师:哦,其他方面会不会出现风暴?
  生:应该不会。
  师:下一个同学,继续。
  生:我觉得在中国内部出这些危机,暴风雨几率比较小。但是,中国受到国际的影响就有可能会受到西方一些列强,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展开的暴风雨。
  师:具体说哪些方面会引起?
  生:比如在政治和经济上的。
  师:这个同学说政治上不会,你说会。你说政治上哪些方面会?
  生:比如说,中国现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很高的,但是西方列强有可能抓住共产党的一些小辫子,利用这些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下降。
  师:你具体说一下,哪些小辫子?举一个例子说一下。
  生:这个我知道的话,西方列强也都知道了。
  【这一段学生的发言有一些应该是非常精彩的,但是给人的感觉有点乱。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及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梳理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话,讨论可能会更加深入,质量也会更高。】
  李玉龙提醒时间,快速结束。
  师:那这个问题到这里为止。时间关系。最后给大家留一个问答题。出示幻灯片。
  
  怎样避免这些暴风雨?还有就是我们能从中做些什么?这个同学说,暴风雨就要来了。如果来的话,我们做些什么?我们做些什么他不回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另外一个,还是那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实际上,每一次暴风雨里面都肯定有梦。这一次我们学《海燕》,海燕这一课,他呼唤的暴风雨,像刚才那个同学所说,暴风雨已经过去了,我们讨论它没有意义,因为暴风雨已经过去了。这个暴风雨,也可以评价一下历史上这个暴风雨。暴风雨中间又藏着很多梦,哪些梦实现了?哪些还没有实现?需要继续努力。这是一个比较宏大的比较沉重的问题。非常有趣。
  【教师似乎特别喜欢“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这句歌词,念念不忘,硬塞进去的对于歌词的理解与发挥,仍然给人以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
  好了。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5:48 , Processed in 0.1830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