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上的星,亮晶晶;梁卫星是颗明亮的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 12:1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上的星,亮晶晶;
梁卫星是颗明亮的星!





==网辑卫星帖文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2:19:54 | 只看该作者
姓名:梁卫星





  英文名:Satellite Liang
  出生年月:1970年12月
  星座:摩羯座
  职业单位:湖北仙桃一中
  爱好:吸烟
  微博地址:黑夜独行梁卫星
  博客地址:爱吾黑暗,弃尔光明 [1]



发表文章  1、《希腊城邦之光》,载于《读库0804》
  2、《文化殖民抑或意识形态奴役》,载于《天涯》杂志
  3、《我的朋友范美忠》,载于《学习博览》
  4、《漫卷诗书痴欲狂》,载于《书屋》



出版著作  《成人之美兮》,花城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
  作者以南方某中学校园为介质,着力状写当下中学校园的“生态环境”与其中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真实反映了现行教育的迷失与溃败以及在这种迷失与溃败笼罩下人性的挣扎与沉沦。因大爱而大痛--为教育的迷失与溃败而痛和哭,因悲悯而大忧--为人性的挣扎与沉沦而忧和伤。正是这种“来自俗世,指向灵魂”的痛和哭、忧和伤所具有的现实感和伤痛感,使每一个接触它的人无不为之灼痛而受到深深的震撼,而为之思索与探求——我们的教育是在“成人之美”吗?如果不是,那么,怎么办!教育怎样才能成人之美?作品虽然提出了问题,展示了问题的严重,但似乎没有给出终极答案,而是力图通过小说这一形式诉诸社会、诉诸广大读者,以引起重视、关注和探求。


媒体报道  1、《南方周末》对梁卫星老师以及其处女作《成人之美兮》的专版报道:
  老师的"样子" 一个中学教师的小说和现实
  2、《南方周末》年度书单,钱理群教授推荐《成人之美兮》
  3、《文学报》 梁卫星:直面“中国教育的惨淡人生”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2:21:51 | 只看该作者
游移:在沉默与言说之间

梁卫星
走出翔宇实小的大门,我没有回头,内心涌起一起难以言说的情感,是恋恋不舍,也是如释重负。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会重新开始?我无法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我只知道,生命游走在事物的两极之间,内心总有无尽的苦涩与哀愁。
记不清多少年了,我似乎一直都在扮演那个名叫堂吉诃德的角色,然而,我又明确的知道,我是在与风车战斗。是的,是风车,而不是其他什么能突显英风雄姿的东西。这种可笑的姿态使我对自己苦苦守卫的那粒理想主义的火星充满了仇恨与恐惧。这粒火星是如此微弱,似乎外界的一点点微风都可将其扑灭,可她面对我内心的风暴却又坚如磐石。她固执的扎根于我的内心,如鬼如魔纠缠着我,我知道,我将永远也不可能无视她的存在,尽管我坚信,她永远也无法突破我狭小的肉体在现实的大地上茁壮成长,可我依旧无法放弃她,我只能为守卫她而活,不死不休!
这是一种怎样可悲的生存状态?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既无法在现实的大地上如鱼得水,又无法在理想的天空任情翱翔。铁锁横江,上下两难,最终,我发现,现实与理想都成了我刻骨铭心的敌人!我可以与他们中的任意一个结盟为友,将另一个踏为齑粉吗?我也曾经试图向现实投诚,可我做不到,我早已丧失了适应现实的能力;至于在现实的河流中扬波逐浪则更属艰难。当我竭尽全力谄媚于现实,我知道,不独我的尊严丧失尽净,更为可怕的是,在现实的翻云覆雨之下,我竟显得不可思议的弱智与愚蠢。匍匐在现实的脚下,我不是他满意的臣仆,而是无所措手足的弃儿!我能做什么呢?我只能重新仰望内心那粒理想主义的火星,力图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可是,这却又是何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记得作别徐州会议,挥别那些纯粹的人们,踏上火车的那一瞬间,天空下起了小雨,落在脸上,凉凉的,我内心突然涌起酒澜人散三日一梦的幻灭之感。徐州会议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但当一切都已过去,他在我内心深处埋下的不是希望的种子,而是悲凉的酸楚,怀揣这不染尘垢的美丽时光,让回到现实之中的我如何可以面对那无穷无尽的肮脏与罪恶,下贱与不义,庸俗与无聊,冷漠与投机?我无力面对,根本无力面对!
从此,我明白,纯粹与美丽,是那种名叫开花弹的子弹,总会为你体内的理想主义火星引爆,然后在你体内爆炸开来,充斥于你的四肢百骸,血管毛孔,让你始终处于与现实对峙的紧张状态。可这是怎样脆弱的对峙,面对现实,我根本就不堪一击!
我是凡人,我不能也不想承受这种痛苦,所以,我拒绝再为理想而狂热。然而,当这场因徐州会议而起的内在伤寒刚刚有所缓和时,翔宇却又开始了向我的呼唤。去?不去?不去?去?去?不去?……选择是如此艰辛,一个人的战斗没有胜利者,我总是那个创痕累累的人。可是,总有一种力量令我无法抗拒,我竟然还是踏上了前往翔宇的列车。
竟然。
翔宇的日子是充实的日子,空气中弥漫了狂热的尘埃。我看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们眼中盛满了饥渴与惊异乃至狂喜和震撼。课堂上的他们全神贯注,唯恐听掉了一句话,记错了一个字;讨论中的他们姿态之踊跃,为我平生仅见,他们是唯恐错过了这来之不易的解惑去魅的机会啊!进餐时他们在讨论;休息时他们在交流;操场上,他们席地而坐;走廊上,他们随遇而安……他们心中似乎只有一个共同的话题:老师讲解的话题。燃烧的理想,喷涌的激情在那样的日子里沸腾了翔宇的天空。可结业的日子总是要来的,当大聚会的时刻匆匆来临,他们纵情高歌,任意表演,泪水与欢笑齐飞,伤感与快乐共举,我知道,这泪水仍然是欢笑的泪水,这伤感仍然是快乐的伤感,面对知识视野的訇然顿开,人格构成的清晰嬗变,又有谁可以抑制住那种生命舒展的欢喜与充盈呢!
可是,我的内心仍然充满了游移。这种气氛已控制不了我,徐州会议后的悲凉总会在我充满言说欲望时让我无话可说。我清醒的知道,这只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的幻梦,我无法预知梦醒时分,他们还有多少精力去迎对残酷与冰冷的现实,然而,我明白,自己是再也无法承受另一场内在伤寒的煎熬了!
实际上,翔宇根本就不是一个世外桃源,课堂内外,我一直感受到了现实的存在,他冷峻的蹲伏在学员的心灵深处,以一种饥笑的神态面对着学员们为理想之火照亮的容颜,我知道,他在等待机会,一击而中,吞噬这灿烂的美丽。
我想我没有危言耸听,现实其实从来就没有远遁。没有。崔卫平们言说的是些什么呢?不过是一些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以来就已广为知识界深知的常识而已:极权主义的残酷现实,个体话语的匮乏,公共空间的逼仄,现代化转型的艰难,教育理论的荒唐可笑……即使是言说这样的常识,高层知识分子们也总有那么多有意无意的残缺,我知道,这不是知识与人格的残缺,而是现实本身的残缺。而面对这些残缺的常识,学员们竟如听仙乐,如闻纶音,是什么使他们对这些常识盲然无知,要知道,他们还是在从事教育啊!透过理想主义燃烧的火幕,我看到的是如此可悲的现实存在,我如何还能在徐州会议之后再次为理想的气泡目眩神迷?然而,我能说什么呢?我既不能投身于理想的火光之中化为一个彩色的气泡,又何能以冷酷的言说刺激这些难得纯粹的灵魂?我不能。游移在沉默与言说之间,悲凉是我无法抗拒的宿命!
我可以乐观一点吗?当这些革命的火种踏上归途,在现实的泥土中会茁壮成长进而星火燎原吗?对此,我同样充满了恶意的怀疑!
我一直坚信,人是活在语言之中的,现实从来只是语言的现实,别无其他!在一个健康正常的话语场或曰世界里,总是有两套话语体系存在着,他们永远都在相互撞击融合,不断重构出一个富于人性活力与生命活力的存在境域。当然,这需要强势的那种话语体系总能以一种宽容开放甚至欣赏的姿态面对另一种话语体系的挑战甚至挑衅。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所置身的世界尽管可以说始终存在着两种话语体系,但其实理想主义的话语体系相比于现实主义的话语体系根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更别说什么让其承担挑战甚至挑畔的作用了。正是在这种令人沮丧的情势之下,理想主义的话语体系只能在沉默中于某个边缘地带苦苦挣扎,也正是因此,他很大程度上只能在某个精心护持的环境中封闭性的坚守其生命的存在。而李玉龙们为学员们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封闭的话语场,这个话语场的核心是理想的圣火,这圣火因为空气的纯粹而熊熊燃烧,围绕这圣火,一切语言的价值旨归构成了这个话语场的两极:独立与尊严。可是,一旦脱离了这个话语场,潜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现实话语的世俗逻各斯将会重新占据言说的要津。到那时,这套理想主义的话语体系除了蛰伏就只能是为前者迎头痛击,以致灰飞烟灭。当然,我明白李玉龙们的苦心,他们之所信奉,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乃是:这世界只要有人醒来,你就不能否定打碎铁屋子的希望!尽管我没有这种对希望的希望,但我还是无法确信自己的确信,至少,如李玉龙们所言,已有人醒来!我因此,只能保留自己的怀疑,让内心的悲凉不可外溢。所以,在沉默与言说之间游移,我要做的只是守卫自己的口拙,不让我之希望的渺茫之思进入这狭小的理想主义公共话语平台,让这些正在醒来的人们迅速的感受绝望,也不让自己的个体心性迷失于这逼仄的公共话语平台之上的理想主义光环。因为我始终以为,这种理想主义的话语体系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与现实主义话语体系的交锋而可能流于恶劣的孤芳自赏。
可是,游移于沉默与言说之间,守卫口拙是一种怎样难以言说的苦涩啊!那种感觉当如一座孤岛,为人世所遗忘。
还记得,离开扬州的那天,正午12点钟我就到了火车站,而我等的列车迟至晚上8点半才起程,长达8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一个人如丧家之犬徨在火车站周围,看车来人往,那种迫在眉睫的现实感使我充分的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状态的荒谬。是的,我也是一种存在,而我身边来往的热闹人群与繁忙车流也是一种存在;在此之前我参与了一场理想主义的盛宴,而此时,盛宴已散,我却为现实主义存在隔离于一座孤岛之上,找不到存在的方向。不知不觉之间,我的内心弥满了惶惑与忧伤,那时,我感到了时间已然彻底空间化,我个体的存在与外在的现实怵目惊心的对峙在扬州郊外的不算孤独的车站之上,我看到了理想的脆弱与虚幻及自身的渺小与无奈!那一刻,我无比清晰的感受到自己一直在抗拒的是一种尽管世俗可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却又是僭越了永恒彼岸的某种形而上的存在,我的抗拒无法着陆,由沉重变为了轻松,一种无法接受的轻松!这种荒谬感持续了多长时间我不知道,快上火车时,扬州的天空已然彻底为夜幕笼罩,我的眼睛穿过车站周围亮丽的灯光,远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那时,突然下起了雨,又是雨,她总是在这样的时刻不期而至。凉凉的雨珠倾泄在我身上,流至我的唇畔,格外苦涩。我站在车站外面,遥望远方,有闪电倏忽而逝,他们将黑暗劈为两半,自身则成为巨大的鸿沟,纤毫毕现的突现了某种人生的悲剧性存在;而接踵而至的是更为浓稠的铁板一块似的黑暗,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郑愁予的诗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踏上列车,回望黑暗中灯光点点的扬州车站,看见她在我的身边缓缓而又迅速消失,我想,我也许永远都只是一个过客,时刻在身不由已的赴一场又一场理想主义的盛宴,可永远找不到理想的归宿。

                                                             00四年十月完稿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2:22:31 | 只看该作者
平等、简洁与力量
梁卫星
我已记不清这是第几遍给学生讲解《祝福》了,五遍?六遍?我也说不清。我只记得每一次给学生上课之前,我都会仔仔细细的将原文阅读一遍。记忆告诉我,每次阅读时,我都感觉我所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文本,此前似乎从没有接触过——实际上,小说的基本情节甚至一些句子早已烂熟于心,可我却总是能从这熟悉的情节与语句中感受到此前从没有感受过的东西,我的内心充满了新鲜的阅读期待——这是不是伟大作品的特征,她总能使自己在读者的心目中全部陌生化,以唤起迥然不同的阅读感受?——其结果便是,我每次给学生的讲解切入角度均不相同,如果是同一群学生,他们一定会发现,他们老师每次所讲解的内容大相径庭。
我还记得,上一次讲课之前,那种阅读经历是难以忘怀的——我居然哭了。我感觉到我所面对的不是文字,而是一群苦难的生灵在互相折磨和践踏,心中一派荒凉。而这一次的阅读也许是上一次阅读的延续吧?我仔仔细细的阅读着这不长的文本,内心不仅为人物命运而哭泣,更被文字的力量深深的震撼了。这是怎样伟大的文字啊!
伟大作家的内心众生平等。我知道,如果换成一个二、三流作家,甚至是一个优秀作家去书写这样一篇小说,其灵感一定会集中在祥林嫂与鲁四夫妇的关系上,他们的笔墨将会泼洒在鲁四夫妇身上,或许会将其符化为封建礼教与封建文化,以突出小说所谓的主题,然而,鲁迅却不,他给了我们祥林嫂非常清楚的怵目惊心的命运,却并无意明确交代凶手,或者说,所有人都不是凶手,所有人又都是凶手,不独鲁四夫妇为然,这样的写作,是不是更能体现一个苦难生灵的无处可逃?清楚与模糊是如此水乳交融,这人世间的一切不正是如此吗?然而,鲁迅的平等绝不仅仅体现在对鲁四夫妇的尊重上,更有力的笔触是鲁迅对祥林嫂与“我”的关系的处理。“我”是祥林嫂命运的叙述者,叙述与被叙述,这注定了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然而,不可思议的处理出现了,鲁迅居然让祥林嫂这样一个人人均可视为玩物的人成为“我”的良知审判者,使“我”面对祥林嫂提出的问题窘态百出。这样,一切不平等的横沟均被填平了,更为深刻的用意或许在于当祥林嫂向作为“外来者”的“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时,祥林嫂用生命换取的这一疑惑就覆盖了整个世界,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从而,使人物命运牢牢扎根在了存在论的根基之上。
小说就这样从平等出发,让鲁镇所有人都有了演出的机会,鲁迅是如此深刻的了解人类与生俱来的表演欲,他不阻止也不删刈,他让他们轮番上台尽情演绎着自己的善良、怜悯、同情与爱。他只是极为忠实的记录着鲁镇人对善良、怜悯、同情与爱的表演,他是如此不动声色,然而就在这样的不动声色之中,所有的表演都自然而然的滑向了反面,善良变成了邪恶,怜悯变成了冷漠,同情变成了扼杀,爱变成了残酷。另外,还在字里行间凸现着麻木,卑怯,软弱,如此深刻的悖谬无可置疑的证实了生命本身的荒诞,人类的处境于此真是一览无余。
这就是我每一次阅读《祝福》时,都极为陌生的理由,他的叙述是如此清晰又如此模糊,如此忠实却又如此隐逸,字里行间潜藏着极大的张力,你必须随着自己生命旅程的不断展开,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不断填充,才可庶几近之。然而,这并不是说鲁迅的叙述是难以言喻的,更不是冗长繁琐的,恰恰相反,和契诃夫一样,鲁迅是我们文学里思维清晰和思维敏捷的象征。(余华语)
小说中,在卫老婆子转述祥林嫂被卖改嫁的过程中,鲁迅省略了祥林嫂从反抗到屈从的过程叙述,仅仅只用了一行文字交代了最终的结果——“后来?——起来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而当鲁镇人因祥林嫂的丧子之痛已被“咀嚼“殆尽,成为“渣滓”,没有舞台可以表演自己的善良、怜悯、同情与爱之后,鲁迅才开始写祥林嫂是如何屈从的——这真是鬼斧神工的一笔,就这一笔,不但接续起了前面的故事,而且又为鲁镇人重新提供了表演人性的舞台,更重要的是,正是这鬼斧神工的一笔,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恐惧与崩溃。而这一笔却又看来像是不经意间从地底下冒出来的。“‘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
么?’”这一问里,该有多少人性的暧昧与卑怯,实在难以说尽,而在鲁镇人的心目中,这一问里,不正隐含着祥林嫂屈从的详细过程吗?于是,舞台成型了,表演的机会来临了——用小说家余华先生的话来说,这实在是文学叙述中的绝唱。其实,在《祝福》之中,这样的绝唱真是俯拾皆是。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呜咽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地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在鲁迅之前和之后,文学中有用如此洁简的文字却又如此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出演员从灵魂到外型的表演的吗?这一段文字值如一把犀利的手术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切开肉体,将内脏完全暴露出来,但却绝不见一点血迹,如此直捷,一目了然,但却又极尽冷静之能事,这就是鲁迅文字的巨大力量,一如小说家余华先生所说,鲁迅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
此时,我写着这些文字,我知道,我不可能找到那颗穿体而出的子弹,但是,我却可以尽可能的记录下子弹穿过身体的那一瞬间,身体的巨大震撼以及此后的巨大疼痛与怅惘。我知道,他们将永远和我在一起,直至成为我身体与灵魂的一部分。
      
20025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2:23:32 | 只看该作者
在语言的河流中生存
      ——为语言学考研论坛注册逾千而作
                                                                        梁卫星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在这样的家园里,生命总是充实而富有诗意的!然而,即使仅仅囿于海德格尔一人,览其以现象学还原描述语言乃存在之家的哲学呓语,观其污浊自持的一生,我们也不能不说,这样的家园不过是海氏的语言乌托邦而已。
语言,其实是生命的囚笼!
一般的看法以为,语言是人类的伦理工具。这充分证明了人类总是易于为生命的表象迷惑。的确,人类是多么为所欲为的驾驭驱策着语言。人类用自己的口和手吞吐着语言,人类用自己的头脑组合拆解着语言,人类用自己的一切身体器官扭曲表现着语言……是的,就世界的表象而言,语言出之于人类的身体器官,人类总是对语言为所欲为,以践履自己的生命伦理。然而,从发生学的意义上来说,人类则很难有足够的自信断言,语言源于人类的创造,语言总是俯首帖耳的任人类随意驱谴。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最初始的语言肯定是出自于人之手与口,而不是呈现于天降陨石或神造玉帛,但是,更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本身就蕴含了最初始的语言,并为语言的发展留下了无限的自生空间。初民们将最初始的语言说出来或写下来,其所蕴含的生命伦理就本质主义的现身了。从此,语言就开始了对人类各方面生活的干预与指导,规范与校正,杀戮与砥砺……在这样的过程中,语言的本质在人类心空渐渐浸润渗透:世界只是语言的世界,生活只是语言的能动。从此,不管人类愿不愿意,也不管人类是否自觉,人成为了语言的动物。这句话的内含在于,其不是认定人是会说话的动物,而是指明:人只能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应证语言对世界与生命的命名,语言赐予了人以世界,而世界的本质面目是:囚笼!
生命在囚笼之中,永远无所逃遁!
人的不可逃遁在于语言将人分割在各种词性之中,他们只能依照语言对词性的规范实践自己的生命伦理。
但是,语言其实只是名词,一切其他词语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名词性的,至于语法规则对词性的组合不过是名词在肢体上的延伸及其在行为上的生命流淌。
所以,就实质而言,人其实只是一个个面目扭曲的名词。之所以说面目扭曲,其原因在于,名词作为对人及其所活动的世界的命名,直接规范了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中心与边界。中心是安全的,倘使人能始终在名词规定的中心空间生活,语言对人的嘉许是让人活得人道而优雅。否则,人道就会成为人的敌人,世界会在名词的驱动下,将其彻底放逐。
一切都起源于“人”这个名词,其内含的对人之为之的要求,隐含着无边无际的杀机。具体一点说,“人”这个词要求其所指涉的生命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立地,首先并不是一种价值评判,而是相对于其他动物的生命描述。那就是说,人必须把自己置于世界的中心,必须尽力驱谴世界,这个词内含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这是对人的最为本质主义的命名,他使人成为其所生存的空间的最为恐怖的杀手。当然“人”的本质内含绝不止此,它还指涉了其言说的动物必须会说话能思考能有目的的行动。这一本质内含派生出了一些具有歧视性意义的名词:残障、白痴、疯子、笨蛋、傻瓜……而这些派生名词显然是对某些无辜生命与生活的扼杀,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样,“人”这个词还意味着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这一本质规定将责任与名分压在所有生命的肩膀上,使人步履维艰。比如,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人是妻子,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是女儿,是职员,是下属,是上司,是臣民,是奴隶,是主子……人可以是一切名词。这些名词的边界每个人都必须牢记于心,时时在意,处处留心,一步走错,就会满盘皆错,死路一条!
更为可怕的是,名词的定义是无限发展的,和语言的产生很难说是人之创造一样,名词内涵的扩展也很难说是人的创造,而说是名词自身的意义繁殖也许更为恰当。正是社会的发展刺激了名词强大的生殖欲望。而名词的意义繁殖之本质意味在于:边界的繁殖雷池的开拓与伦理规条的滋蔓。名词的这种意义繁殖与滋蔓决定了人的无力与无奈!人走不出名词,犹如走不出迷宫。人始终在语言之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这充分说明了名词从本性上来说深具强制性与指令性,在其无所不在俱细无遗不怒自威的规定与指示下,人从来就也永远无所违抗。
很显然,名词就是世界,名词就是世界的法官,名词就是生命的规条与生活的伦理,活在世界之中,就是活在名词之中,从而也就是活在囚笼之中!
如果说语言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名词,如果说名词从根本上说深蕴着动词根性,那么,还要动词、形容词及其他词性的词语何用呢?
这就是名词或曰语言的可怕了。语言从名词中将一部分词分离出来,赋予他们以动词性、形容词性……目的当然是为了更为有效的控制人类并生产世界!
应当说,名词确立了世界的基本框架与生命行为的基本规范。动词则树立了生命行为的楷模。也许,借用柏拉图的理念说对动词进行理解是最为形象的。那就是说,动词是世界的本相,生命行为只是对这些动词本相的模拟。这一奥妙充分揭示了动词的名词性。所以,一切动词都可以成为陈述主体。我们经常听到这一句话:活着是如此艰难。这应当是一种深具原型意味的生命咏叹。他揭示了生命对世界本相的模仿实在是艰危之极。处处雷池,处处禁区,名词端坐在每一个动词的深部,面容冷峻,威棱赫赫。活着就其本质主义的模拟内涵而言,又如何不艰危如斯,以至人世间充满了“行路难”的哀吟呢?
作为世界的本相,动词在名词中行走,他们总是能远离边界,绕开雷池,作为遵循规则与律令的标本,他们矗立在生命的每一个瞬间,不容置疑的引导着一切的生命活动。也就是说,没有动词是不及物的,生命就是动词的先验及物对象,失去了动词的牵拉引拽,生命就失去了其先天规定性,必将死无葬身之地。不仅如此,作为对动词的效法,生命行为也同样面临着名词的检验。作为名词的生命检验司,形容词会将一切生命的模仿行为放置在自己的生产流水线上,一一审核,最后作出评判。这就是说,名词将一部分词从自身的浑沌状态中抽取出来,赋予他们以价值意义,让他们最后对生命进行产品质检。形容词承担着对生命伦理与生命行为进行价值藏否的重任,这使形容词们成为了一切词性中最为凶悍的杀手。作为名词忠实的行刑者,他判断生命行为的善恶美丑好坏高低精粗贵贱,将世界分裂为空间性的存在:神坛、王宫、侯府、民居、监狱、洞穴……也将世界肢解为时间性的存在:不朽、永恒、短暂、湮没、了结……正是形容词,使名词彻底完成了对人的全面控制。人在一种无所不在的等级边界中艰难的生存,要么认命,要么死亡;要么自觉奉迎如鱼得水,要么刻意抵制在劫难逃。
动词、形容词及其他一切词性的定位与职能既保证了名词对生命行为与生命伦理的控制与规范,又保证了名词对生命行为与生命伦理的审判与奖惩。名词所以能掌控得如此妥帖与顺意,皆得力于其最后的王牌:语法规则。当然,语法规则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名词同样为其提供了作为其物质载体的词性,那就是虚词![虚词肯定也是归属于名词的,比如我们可以说“其实是一个虚词”]有一种看法是非常深刻的: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最本质的东西是虚词。一般动物可以经过人的训练学会说基本的名词词汇,但人却永不可能让一般动物学会说“不仅”、“也”之类的虚词,这是因为虚词指涉的是人类社会纷纭复杂的关系。人可能通过具体的物象让动物机械的记住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比如人可以不但的在一般动物面前示范某个物体、某个动作、某种颜色,然后反复告诉这些动物说这些物体、动作、颜色的名称,但人却没办法向动物出示“不但”这类词的具体对应物象,因此,一般动物也不可能学会说虚词。因为一般动物没办法从人为其所出示的具体物象中明白这些虚词所内蕴的人类社会的结构与组合。所以说,虚词是语法规则的物质载体。也就是说虚词是其他一切词性的粘合剂,正如有了权力的运作就有了社会结构一样,有了虚词就有了句子、句群、文章。可以说,虚词是流动的语法规则,是名词的显形指挥棒!不是吗?正是语法规则提供了动词与形容词对生命的指令与奖惩细则,直接保证了动词、形容词及其他一切词性在对生命的塑造过程中的万无一失。形容词、动词及一切其他性质的词在语法规则的统摄下,总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他们以语法规则为指令和粘合剂联合起来,面面俱到的驱谴甚至生产着一切生命行为。所以,说到底,语法规则是生命行为的语法规则。或者说,在语法规则的冷峻指使下,一切生命行为最终都只能是语言行为,生命最终沦落成为了一个个的词语,为语言所领导和驱使。世界因此也变成了一个句子一段话甚而只是一个词一个语言符码!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2:24:07 | 只看该作者

生命存活在语言中,无法脱逃。


为什么会这样呢?语言不总是为人所用吗?这只能是好像而已。从来就没有人能创造语言,即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语言也是先于我们而生的,语法规则也是先于我们而生的。语言其实是一种自然演化的产物,对应着人类思维与人类社会和人类一切活动的结构[当然,这些结构也是自然演化而来,绝非人类的创造],语言演化出来,并覆盖了世界。语言的繁殖能力还使语言确保了自己面对一切社会结构与人类活动演化的相应的发展能力。
那么,这种自我演化与繁殖能力的发动机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两个词语:贵族与庶民。这两个词的出现肯定对应着一种基本的社会结构:即两种在精神上与物质上所享用与支付的资源的对立结构,而这种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力。正是权力命名了贵族与庶民的内涵:对精神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享用区别。我们说,一切人类的生命伦理与生命行为以及人类所形成的一切社会结构的变动其实都是权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权力才是社会与生命的成因。权力最为本质的需求是表达!可以这样说,没有表达就没有权力,表达是权力的物质载体,权力是灵魂,表达是肉身。离开了肉身,就没有灵魂。权力对表达的需要使语言不断的产生并发展。因此,语言是权力的产物。一切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权力的运行机制与运行策略。权力创造世界的行为最终变成了语言创造世界的行为。权力规范着一切生命伦理与生命行为,也就意味着语言成为了生命的囚笼!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很能理解生命中的无数困惑了。比如,打开电视,我们所看到的肯定是光明盛世,对应于我们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开始时,我们可能以为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实际上,在权力的渗透下,我们会渐渐认同这个虚拟世界,将其作为真实的世界,而对我们曾经感受到的现实世界,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自己的感觉与理解能力出了问题。换一句话来说,语言创造了一个世界,并通过权力的渗透,使我们对自己的判断能力与认识能力还有感觉产生怀疑,最后彻底抛弃自我,并以语言本身的判断和认识作为我们自身的判断与认识。一切生命伦理都是这样形成的。那就是说,语言作为权力的代言,其对世界的塑造作用首先表现在其对人的基本认识能力基本理解能力基本判断能力基本感受能力的删刈甚至改写甚至灌注。让生命的本我为权力的超我所取代,并将此权力的超我认同为生命自我。这样,世界就成为了语言的世界,生命伦理与生命行为就变成了纯粹的语言行为,而生命就异化为了权力机制中的一个个螺丝钉,其牢固的程度见证了权力的强悍。
然而,生命本身是深具创造力的。权力的更迭交换与变动也同时隐喻了两种语法形态的存在:统治删刈语法形态与反抗持守语法形态。因为反抗与持守也是一种权力。尽管这种权力总是非常隐忍的存在着,但权力的统治越可怕,那么权力的反抗就越显豁。表现在生命行为上,就是一种权力语法形态对另一种权力语法形态的反抗,一种权力话语对另一种权力话语的反抗。
我的同事张义兄是一个对权力与语言非常敏感的人,他在我目前所在的这所中学教书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印象中,他对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校长这些词语所蕴含的语法规则对其生命的压迫之体会特别敏感与深刻。他因此而研究语言,并表示了对语言的权力本性的深恶痛绝。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命伦理与生命行为,他决定考研,并创设了这个语言学网站,希望邀约一些对语言压制删刈生命有清醒认识的同道共同探讨语言的权力运行机制,力求自己书写自己的语法规则,力求自己演绎自己的生命伦理。
张义兄的努力好像是成功的。他目前已是华工大的语言学研究生,他已超脱了他所曾经生活的语法环境;他的网站在创立不到半年时间内已逾千人,他找到了许多志同道合共同抵抗制造下层社会之语法规则的战友。我很高兴也很羡慕。不过,我对张义兄和他的朋友们的努力是否真正的成功却还是深有疑问:权力是无所不在的,不管是统治型语法规则还是反抗型语法规则,都必须服从于权力本身,所以,语法规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生活环境的变动并不能意味着自己能书写自己的语法规则,也不意味着自己演绎自己的生命伦理,根本就没有个体独立的语法规则,也根本就没有个体独立的生命伦理。而且有的人对语言的研究会或有意或无意的更深的陷入主流语法规则的权力泥淖,更为主动的努力爬向主流语法规则的权力中心,那将是更深刻也更悲哀的生命迷失。这就是说,张义兄和他的同道们不管如何努力,失败总是他们的宿命,没有人可以逃脱权力的魔掌,也没有人可以脱离语言世界而存在,更没有人可以创造一个与现存语言世界对峙的语言世界。但是,张义兄们努力过了,他们面对语言的霸权可以昂首挺胸的说:我的确无法摆脱你的统治,但我知道你的可恶,我让你一统江湖的好世界有了不安与骚动。所以,我恭祝张义兄和他的同道们能更加努力,能更深刻的探讨语言与权力对人的统治机制,并在这种探讨中持续不断的反抗以显示生命的尊严。
说到底,语言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生命是其间被挟持而去的水滴。然而,只要这些水滴泛起了浪花,整体性的河流就失去了光泽,光耀人间的是浪花的奔放与靓丽!
张义兄走好,朋友们走好,语言学论坛走好!
是为记。
00三年一月完稿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2:25:21 | 只看该作者
作文就是按照常识生活
梁卫星
中学生最怕写作文,一则总觉得没有素材,二则即使有了现成的材料,也不知道写些什么,可是,作文还是要写的啊,结果,勉强写下去,面对不同的材料,就老是那么几句全中国人都知道的正确的废话。自己不喜欢,别人更讨厌。很多人都在写作技巧上下工夫,以为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其结果怎么样呢?最好的情况无非也就是能写几篇像样的八股文,扒开那些华丽的辞藻,媚俗的构思,雕凿的结构,什么都没余下。没有思想,没有情感,没有个性,一个人的思虑忧苦,一个人的喜怒悲欢,全都没有——一堆没有灵魂的文字。这样的文字,最多也就能投机骗得一个好的学分,却毫无价值。
问题出在哪里了呢?为什么明明各不相同的材料,写来写去却总是那几句话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始终不明白:作文就是生活,素材的累积就是生命记忆的绵延;材料的分析,就是生命与生活的认识与理解;笔墨的流淌,就是情感与思想的激荡。一个真正严肃生活着的人,一个深刻理解生命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积累素材,分析材料这种说法,他提笔就写,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思考忧虑,他的性情气质……尽在笔底奔流,这样的文字是有灵魂有生命的文字,因为他本来写的就是生活与生命。而我们的学生何曾有过对生命与生活的深刻认识呢?又何曾真正明确地为自己生活过呢?可怜他们过着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对生命的理解别说是深刻,就是正常亦不可得,又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写出真正的生命文字呢?
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过着一种意识形态化的生活,对生命的认识完全被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道德至上主义等意识形态所左右,精神已经僵化,思维已经单一,再加上家庭和学校教育对他们的个体生命完全施行一种集中营式的管理,他们与复杂变幻的外部世界是脱节的,他们根本无从从那个外部世界里感受到自己所受的教育,是一种非生活非生命的教育,他们脱不出那层精神硬壳,他们除了说那几句中国人都知道的正确的废话,还能怎么样呢?
所以,要想真正写出好的文字,首先得有对生命与生活的正常认识,再次得有基于这种正常认识的对自己生命状态的价值判断与剖析,另外,还有对自己平时所写作文材料的基于生命热度的反思。
中学生的写作素材一般是给定的,即使不给定,无论写什么题目,老师总是对主题予以道德化(爱国爱民族自然也在内)引导,所以是一回事。也就是说,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写道德八股文,无论是写什么道德价值,最后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这种道德价值无所不能,能成全人,成全国家,成全民族。今天写心灵的选择,你要选择诚信,诚信能解决一切问题,举几个正面的例子,再举几个反面的例子,正反一对照,诚信就是好来就是好,比智慧、财富、能力等等都要好,没他不行,没别的没关系。明天写淡泊,也是这样一个写法,后天写责任,自然还得这么写,其实换个词就行了。这样写来写去,能不老是那么几句国人都知道的正确的废话吗?这是多么荒唐!这是写作文吗?这是对生命的作贱。长期这样写,学生还能有真正的道德感吗?他们不成为道德虚无主义,那才是怪事。长期这样写,学生还能有正常的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吗?他们的思维不平面化,成为思想白痴,那才是怪事。长期这样写,他们还能有基本的情感感受与倾诉能力吗?他们不粗野迟钝,成为空心人,那才是怪事。
我想,学生要想写出真正的文章,就得认识生命与生活。其实,认识生命与生活并不难,尊重常识就行。关键是我们被长期的高蹈的意识形态教育弄得不懂常识了。什么是常识,常识就是关于生命的最基本的正常认识。人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冷了要加衣,脏了要洗澡,要有住房,要受教育,要说话……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是自然法,是天赋人权,人要争取、捍卫、发展,这就是基本的生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物质很重要,绝不是光有诚信之类的精神或道德糖衣就行了的,有时候,精神一个钱不值,而一个钱可能就能救我们的命。从这里更可以看出来,所谓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的吃饭权、住房权、就业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权等等。说到底,所谓常识其实就是关于生命权利的理解与认识,这些认识是一个系统,分为几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就是上面所说的生命的基本权利:生存权(衣食住行病)、经济权、受教育权(生命的成长与发展)。但是这些权利我们经常会失去,所以还要有另外的权利作保证。什么权利呢?言论自由权、参政议政权、选举权、监督罢免权。这些关于生命权利的常识,起源于一个更为基本的常识性思想:人活着,其实就是一个权利有无与多少的问题。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矛盾,是个体生命权利与政府权力的矛盾。只有严格限定了政府的权力范围,人的权利才能得到根本保障。而要限制政府的权力,首先要有明确的意识:政府是我们以自己的纳税供养着为我们服务的,任何一个非服务型政府都是不合法的。但是权力是天然趋向扩张的,所以,如果不予以法律上的监管,政府权力绝对会超出服务范围,损公民以自利,那么,法律高于一切,就当成为每个公民深刻认同的常识公理。当然,法律高于一切,并不意味着就能管住天生趋于腐败的权力,法律高于一切必须首先确保一切公民权,也就是上述一切关于生命权利的常识要成为法律认定的公理,其次,还要有限制权力的制度安排,比如三权分立,民主立国,等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道德虽然重要,但不能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能够解决的,是法律。
总之,常识是无比丰富的,有关于生命基本权利的,这些是所有常识的基石;有关于生命与政府权力关系的,这些是所有常识的内核;有关于制度设计的,把权力关进法律与制度的笼子,这是人类思想史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他使人的生命尊严有了永久的力量性保证,使人的生命伦理不断趋向更为合理的存在;有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这些思考使人类关于生命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入,使人类的生命伦理日益周密精细……一言以蔽之,只有把握这些常识,人类才能趋于合理的生活。关于生命基本权利的常识在思想层面的把握总是逻辑地导向其他常识在思维层面的生成,而思维层面的常识生成又会逻辑地导致其在制度与法律层面的物质化力量的生成,也就意味着一种人性化的合理的生命伦理的生成。这就是说,所有这些常识真正的支配了我们的生命伦理,那么,我们就有福了。
所以,这些基本的生命常识,必须要成为我们的生命伦理。说穿了,要想真正地好好活着,你必须是一个拥有一切正常生命权利的公民。只有公民才能有人的正常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才能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我们把个体生命对生命的正常认识称为人的理性能力,人拥有了理性能力,就明白,人的权利是生命的内核,没有了这些权利,生命就是一具空壳。当然,人的理性能力不是天生的,他来自于教育,所以,人性化的教育,尊重生命常识的教育是人的理性能力成长完善的保证。人若在人性化的教育下有了理性能力,能够明确并守卫自己的神圣权利,他才能明白,只有在一切权利都有法律保障的社会,道德才具有强大的伦理力量,否则,道德会变成伪道德,甚至非道德。他才会明白,一个人活着,其实是一种自我成全,并在自我成全的基础上成全他人与社会。
如果所有的常识真的深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的生命伦理,我们将顺理成章地发现,他人的存在,正是对我们生命伦理合理与否的最好检验。因为我们自身的生命伦理与他人的生命伦理,或者说,我们自身对常识的认识、践行、守卫形成了我们的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这种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与他人的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互为镜像,将使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认识生命常识,促进我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生命与生活。事实上,我们的写作素材其实就是他人的生命与生活,是他人生命伦理的文字载体,我们对这些材料的理解认识与分析判断其实就是基于我们所持守的生命常识对他人生命与生活的观照与审视,这种观照与审视本身就是我们的生命经验与他人生命经验的交流互渗,是不同生命伦理的碰撞融合。观照与审视他人,也就是观照与审视我们自己,我们将因此而丰富对生命的认识。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随意选取了五十则材料,进行分析,把他们分为五大类:生命与教育,生命与道德,生命与理性,生命与权利,生命与成全。其实,这种分类是含混的,只是为了阅读的方便,并不是科学的分类,因为生命权利都是惜惜相关的,每一种权利都联结着另外的多种权利,而教育、道德、理性、权利、成全同样也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所以,我想说,分属在每个类别里的材料及其分析都可以划到其他任何一类里去,这就是生命的法则。
自然,这些分析不是为大家提供现成的素材分析,而是一种分析示范,其意图只是告诉大家,你只有努力做一个公民,守卫并发展自己的各种神圣权利,努力成全自己,你才能懂得你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你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你的喜怒哀乐,你的悲苦歌哭,你的思考追求,将都成为你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牢记心头,到那时,你对生命和生活的认识将远远超越这些常识,你会发现,我这里提供的常识性的认识只是你生命与生活的起点,从这起点起航,你会深深潜入人的心理与情感深处,你会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的认识越来越复杂丰富,于是,你下笔自是生命的流淌,皆是一种对生命的见证与探索。
那时,你不需要积累,生命已经积累,你不需要分析,生活本身就是分析。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8:32:05 | 只看该作者

《成人之美兮》豆瓣链接: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76960/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8:32:46 | 只看该作者
钱理群:中国教育的惨淡人生 ——梁卫星《成人之美兮》序
链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8:33:22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为什么挺不起腰杆?——官本位的教育体制中,没有师道的容身之地。
链接:http://news.cn.yahoo.com/newsview/laoshideyangz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6:43 , Processed in 0.11625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