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着川师大附小廖美眉学习[心理团辅]。免费的。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17:23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19:05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19:37 | 只看该作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20:37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0:42:15 | 只看该作者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0:46:04 | 只看该作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0:49:29 | 只看该作者
《团体心理辅导基础》
国际关系学院心理教育研究中心  张平
团体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团体辅导被逐渐推广运用于学校、企业、军队、社区、医院等自然有团体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提高培训及其它活动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有学校团体辅导工作经验教师的实践也证明,学校老师尤其是辅导员,在日常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若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的工作,提高工作的绩效。
但是,作为辅导员,要想成功地带领团体,成为合格的辅导团体的领导者,还需要了解并掌握团体辅导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

一、团体辅导及其功能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在帮助那些有着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团体辅导已经在学校、家庭、医院、企业、军队等众多的社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辅导与治疗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一)团体辅导的特点
1、团体辅导的定义
“团体”(group)一词内涵丰富,不仅仅指那些为解决个人的问题而组织起来的辅导和咨询团体。团体是由两个以上人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相互依存、彼此间互动的人群结合体。团体的特征表现为:有一定规模,成员具有共识,彼此互动,有团体规范。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以帮助个人的历程。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是“催化”,即发挥团体内的助力,减少阻力;在团体中运用自我表露、反馈、尝试、澄清等策略,促进成员的自我成长。一般而言,团体辅导是由1-2名领导者主持,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有的发展课题或心理困扰。
一个完整的团体辅导,参加团体成员的人数和聚会次数的多少没有一定之规。具体主要是由团体成员心理问题的性质不同而不等,少则3人-5人,多则十几人到几十人;团体成员聚会次数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几次,甚至十几次。
2、团体辅导的要素
台湾师范大学吴武典教授提出团体辅导有下列四项要素:
(1)温暖、真诚、支持、信任、同感的助人性的团体情境
(2)持续的、动力的、有目标的团体历程
(3)有效、负责、经专业训练的领导者
(4)能促使成员“顺势而为”并遵守团体规范的团体压力
3、团体辅导的类型
以团体形式为人们提供心理帮助的辅导可分为团体辅导(group guidance),团体咨询  (group counseling)和团体治疗(group therapy)三个层次。
心理学家墨勒(Mahler, 1971)根据团体的目标、大小、内容、持续时间、领导者的角色、成员问题的严重程度等标准将行李辅导的团体分为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三种基本类型。
团体辅导(Group Guidance)是面向普通人群开展的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它是通过运用团体的情景,设计出活动、课程,用来预防个体在各发展阶段中会碰到的各类问题及其所引发的一般性困扰;团体咨询(Group Counseling)是针对有心理困扰的人而开展的具有补救性和问题解决性质的工作,参加者在团体中通过较深入的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达到自我悦纳;团体心理治疗(Group Therapy)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需要长期性、人格改变的成员的临床服务。一般由临床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实施,在一个较正式组成且有保护的团体中进行,主要是协助参加者个人的人格和行为的改变。
上述可见,三种团体的联系表现在:遵循的理论与使用的方法相似,服务的对象、介入的层面不同,对领导者的学术背景和要求也所不同。但在实际服务工作中三者难以严格的区分。
在学校学生辅导中,一般对以上三者不会做严格界定,通称团体辅导。

表1         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的比较
对象 正常人 正常人 病人
目标 知识、资讯的获得 促进想法、情绪、态度行为的改变 人格重建、人格改变和治疗
功能 预防性、发展性 预防性、发展性、矫治性 矫治性、临床性
领导者 教师或领导者 领导者 心理咨询师
行为层面 意识的认知活动 意识的思想、情绪问题和行为 意识及潜意识的心理、思想、情绪问题和行为
动力过程 不太重视团体动力 非常重视团体过程与动力 重视团体过程与动力
方法 一般教学活动,技术、资料或知识的传递 辅导技术,引导探索、反省 治疗技术,以分析、解释行为
人数 以班级人数为原则 6-8人 少数人为原则
实施地点 学校、机构 学校辅导中心、心理健康中心 医疗诊所、医院心理健康中心
时间 定期 短期 长期
资料来源:李郁文《团体动力学》桂冠图书,2001,p12
4、团体辅导的特点:
团体辅导具有影响广泛、效率高、效果比较容易巩固等特点。
(1)团体辅导影响广泛
对每一个团体成员来说,都存在多个影响源。参加团体辅导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在团体中不论交流信息、解决问题、探索个人价值观,还是发现共同情感,同一团体的人都可以提供更多的观点和资源。每个团体成员不仅自己接受他人的帮助,同时学习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从多个角度洞察自己,也可以成为帮助其他成员的力量。当多个成员聚集在一起时,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困扰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许多人拥有类似的担忧、想法、情感和体验,这种体验对克服困扰非常有帮助。而且,在团体情境下,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集思广益及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客观上减少了对领导者的依赖。
(2) 团体辅导效率高
多个为共同目标而来的成员聚在一起作为团体进行活动,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满足人们对心理辅导不断增加的需要。与个别辅导相比,个别辅导是领导者与来访者一对一进行的帮助指导。每次辅导面谈需要花5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而团体辅导是一个领导者同时与多个成员的互动。不仅节省辅导的时间与人力,符合经济的原则,提高了辅导的效益,可以缓解心理辅导人员不足的矛盾。而且,人在团体中接受辅导还有间接学习的价值,成员们既有机会听到和自己类似的忧虑,也可以通过观看他人怎样解决个人的问题而受到启发,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3) 团体辅导效果比较容易巩固
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社会生活的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社交的机会。团体是社会的缩影,成员在团体中的言行往往是他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复制品。在充满安全、支持、信任的良好的团体气氛中,成员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参加者可以尝试某些新技巧和行为。如应聘面试、交朋友、沟通、自我表达等。练习这些相互作用和技巧将促进成员更有效地生活。如果在团体中能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会延伸到团体之外的现实生活中,容易迁移到他们日常生活中去。
5、团体辅导的局限性
团体辅导在处理一些心理问题时有优越于个别心理辅导的地方,在心理辅导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人际关系适应不佳的人有特殊用途。但任何事物都有其长处及局限性,团体辅导也不例外。
团体辅导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点:在团体情境中,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在团体情境中,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在团体情境中,有的成员可能会受到伤害;在团体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关于某个人的隐私事后可能无意中泄露,会给当事人带来不便;团体辅导对领导者要求较高,不称职的领导者带领团体会给成员带来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团体辅导在下列的情况下,它的助人效能将受到限制,甚至团体经验造成对个人负向的影响:
(1) 成员个人的不良特质
例如依赖性过强,人际焦虑过高或太自我中心的人,团体里非但不易获得好处,甚至妨碍团体的进展。
(2) 团体的同质性或异质性过大
成员彼此背景、经验、年龄等相似则称为同质团体,反之,称为异质团体.当成员同质性过大,有共同话题和语言,利于互相认同,但却不利于互补创新;异质性过强,利于创新互补,却不易产生凝聚力。
(3) 团体内自我表露的压力大
个人和团体在还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由于受到团体的压力而自我表露,会造成不安,紧张,焦虑,甚至伤害。
(4) 团体外关系的介入
个人把团体外的角色带进团体,或以团体为媒介发展团体外的私人关系,都可能妨碍团体内的坦诚沟通或彼此的信任。
(5)个人关照程度不足
由于团体领导者需要对每个成员都关照,但成员人数多,势必相对减少对单一成员的交流,而无法满足特殊成员的特殊需求.因此,并非每个团体都一样有效;同样的团体,也不可能对每个成员都有不同样的效果。
由此可见,团体的功能与限制不是绝对的,它与团体领导及成员参与有密切关系。要使团体辅导的优点充分发挥,局限性降至最低,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例如,参加者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领导者要掌握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巧,充分尊重每一位成员;团体开始前要有明确的团体契约,注意保密原则等。
(二)团体辅导的类型
1、常见团体的类型
从团体的功能来区分,常见的团体类型有教育团体、讨论团体、任务团体、成长团体、  辅导团体、支持团体、自助团体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团体对成员的影响程度不同。
美国团体工作者协会(ASGW,1990)根据团体目标、工作重点和领导资格,界定了四种类型的团体:辅导或心理教育性团体(guidance/psycho educational group)、咨询或人际问题解决团体(counseling/ interpersonal problem-solving group)、心理治疗或人格重整团体(psychotherapy/ personality reconstructing group)及工作团体(task/work  group)。
(1)辅导或教育性团体
此类团体主要功能是通过提供信息及团体成员分享来实施教育功能,以预防个人性或  社会性的失常。它强调通过知识获得成长:其活动内容甚广,包括个人、社会、职业与教育信息等的提供。其预防性与成长性的活动也很多样化,人数也较不受限制,而最常使用的是不具威胁性的练习与个体讨论。问题解决讨论团体、价值澄清团体、班级团体、社区团体等,  皆属于这一类型。例如,怎样更有效率地学习、青少年自我保护团体等。
表2     辅导与教育性团体应用举例
应用领域 应用举例
1 个人成长课程与辅导 如家庭影响、生命模式分析等
2 心理健康指导与辅导 如压力处理、男女相处等
3 领袖才能训练 如社交、沟通、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等
4 朋辈辅导训练 如自我认识、信任建立、助人技巧等
5 就业技能训练 如自我探索、表达训练、求职技巧等
6 学习技能培训 如学习方法探索、考试技巧联系等
资料来源:樊富珉等《香港高校学生辅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2)咨询或人际问题解决团体
此类团体强调在团体中个人行为的改变和成长,通过人际互动,以解决问题.团体动力与人际关系在此类团体中显得特别重要。辅导团体几乎人人可以参与,但咨询团体则较有选择性,对象主要是有些生活上的困扰或问题,但不是太特殊,靠个人的力量又没法自行解决的。在形式上,它总是以小团体的方式进行,其人数可从儿童团体的3-4人到成人团体的8-12人。聚会的次数通常为6-16次。领导者的角色是增进团体的互动,然而随着团体的进展,逐渐减少提供指导.这类团体的谈论主题通常包括发展性或情境性的问题,如与教育、社交、生涯、个人有关的短期可解决的问题。它比辅导团体更直接切入问题,因此,需要较多的互动、反馈和互助。
(3)心理治疗或人格重整团体
此类团体其功能是“矫治”,即帮助长期陷于深度心理困扰的人“脱离苦海”。它多半出现于心理医疗机构。在性质上,它可能是开放性的(随时欢迎新成员加入),也可能是封闭性的(不容许新成员中途加入)。其主要目的是借着深度解析,以重整人格。团体的人数可从3-12人不等,聚会的期间则以“月”计,甚至持续好儿年.带领这类团体的人员必须是受过严格心理治疗专业训练而能处理严重情绪困扰问题者,如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家、咨询专家、社会工作师、精神科护士等。他们的责任一方面是面对问题,一方面是催化潜能。
(4) 工作团体
随着工作性质的不同,工作团体也有许多种,包括自愿团体、任务团体、目标团体等。有时被称为特别团体、委员会、计划团体、社区组织、.讨论团体及学习团体等。其共同点是通过合作性的努力,成功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与上述三种团体不同的是,工作团体不强调改变个人,团体成败与否取决于团体动力,即成员间的互动和领导者的才干。虽然工作团体人数不限,但最有效的工作团体通常不超过12个人。其工作期间也很有弹性,但其历程则与其他类型团体一样,大体经过起始,工作和结束三个阶段。唯一不同的是它在结束阶段,可能在工作完成之后,成员情感的卷入不深。
事实上,在以团体形式提供心理帮助时,有时很难对团体的特征做严格界定。因此,出现了所谓混合型团体。这种团体时而教导,时而治疗,有时变管齐下。如支持性团体、自助团体等。
(5) 有效团体与无效团体
无论哪类团体,是否能产生助人效能,取决于团体的特征和性质。约翰逊及约翰逊  (Johnson&Johnson, 1994)指出有效团体和无效团体差别很大。

表3             有效团体与无效团体的比较
有效团体 无效团体
1、目标清楚且是合作构成的;目标的改变是为了使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更契合。
2、双向沟通,强调公开而正确地表达个人的意见和情感。
3、成员均等参与且分享领导权;强调达成目标、内部和谐发展性的改变。
4、能力与信息决定影响力;强调达成目标和需要;权利均等而分享。
5、针对情境作决策;不同时间使用不同方法;重要决定必须寻求共识;鼓励参与及讨论。
6、把冲突看作是促成成员参与、提升决策的品质和创意的契机,是团体继续健全的运作。
7、强调人际间的互动;通过包容、关怀、接纳、支持和信任,以促进和谐;容许个性存在。
8、问题解决的适当性高。
9、成员评鉴团体效率并决定如何促进团体功能;重视目标达成、内部和谐和团体发展。
10、鼓励人际效能、自我实现和革新。 1、目标是强制的、是拼凑之后产生的。
2、单项沟通,只表达意见而忽视或压抑情感表达。
3、谁来领导是根据职位指派的;成员不均等地参与,少数人垄断;只强调完成目标。
4、地位决定影响力;权力集中在高位者;要求顺从权威。
5、高位者决定一切,很少团体讨论,成员的讨论很少。
6、忽视、拒绝、避免或压制争议和冲突。
7、强调成员执行的功能;忽视和谐,通过威胁控制成员;要求严格顺从。
8、问题解决的适当性低。
9、权威评鉴团体效率并决定团体目标的达成;强调安定忽视和谐发展和团体发展。
10、鼓励做一个守秩序、求安定、讲条理的“机构人”。
资料来源:Johnson & Johnson  (1994)
2、辅导团体的分类
团体辅导的分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现实生活中,团体辅导活动形式多样。例如,根据团体辅导所依据的理论和方法分类,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个人中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根据团体辅导的实施领域分类,有社区团体辅导、学校团体辅导、企业团体辅导等;根据团体辅导的目标分类,有交朋友团体、社交技能团体、白信心增强团体、离异妇女自强课程、远离毒品团体等.根据任务性质划分,主要有发展性团体、训练性团体和治疗性团体。
(1)发展性团体
发展性团体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团体辅导形式,特别在人的成长发展中更受到关注。发展性团体辅导是以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为重点,参加者主要是健康的正常人或抱有某些烦恼的正常人,参加的动机多半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充分发挥潜能,迈向自我实现。发展性团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不断遇到困难,如果克服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人便获得心智成长。发展性团体辅导通过团体成员的主动参与和自我探索,培育和增加自尊和责任感,从而达到促进个人发展.例如“领导才能提升团体”、“自我成长团体”等。
(2)训练性团体
训练性团体辅导所着重的是人际关系技巧的训练与培养,参加者是那些希望提高人际交  往能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人。强调通过团体环境中的行为实验来帮助成员学习如何有效  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作决定、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等。例如“敏感性训练团体”、  “社交技巧培训营”等.训练性团体辅导就是通过团体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己、  对他人、对团体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它有三个特性:第一,  强调此时此地,不涉及成员过去的行为;第二,强调过程不强调内容;第三,强调真实的人  际关系,尊重他人,有利于他人的成长。训练性团体由10人一12人组成。
(3)治疗性团体
治疗性团体辅导是为有特别心理问题的人而准备的,指通过团体特有的治疗因素,如团体中所提供的支持、关心、感情宣泄等,改变成员的人格结构,增强成员的白觉,使他们达  到康复的功能。例如“考试焦虑治疗团体”、“社交障碍矫正团体”等。治疗性团体一般持续的时间较长,所处理的问题也较重,往往针对某种行为异常,如焦虑、抑郁、性问题等,团体辅导的重点是过去的经验影响以及潜意识的因素,同时或多或少必须改变个人的人格结  构。因此,治疗性团体对领导者的要求要比发展性团体更严格。
(三)团体辅导的功能
根据团体动力学的研究,团体辅导的功能,可从下列四个层面加以分析。
1、教育的功能
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关系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中成员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作决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等。通过团体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对团体的理解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在团体中参加者可以彼此交流信息、互相模仿、检验现实、尝试与创造性地学习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担负社会责任等。这些都具有教育的意义。
2、发展的功能
每个人都会不断遇到困难,如果能克服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人便获得心智成长。参加团体辅导的主要是健康的正常人或抱有某些烦恼的正常人,参加的动机多与和自我探索,培育和增加自尊和责任感,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从而可以达到促进个人发展的目的。
3、预防的功能
团体辅导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策略。在团体中成员可以学习了解白己、接纳白己、了解别人、接纳别人,满足归属感和互谅、互助、互爱的需求。成员之间通过彼此交换意见,互诉心声,探讨目前的问题和今后可能遇到的难题,及其可行的解决方法,增进对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预防心理问题发生和减少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增进个体心理健康。此外,团体中通过帮助他人改变也有助于自身成长和防患于未然,达到预防心理障碍产生的效果。
4、治疗的功能
对有特别心理问题的人,通过团体特有的治疗因素,如团体中所提供的支持、关心、感情宣泄等,可以协助团体成员改变人格结构,增强自觉,使他们达到康复的功能。例如,在团体中,个人的问题或困扰可以通过一般化作用而勇于面对,通过澄清与反馈获得了解,通过净化作用与洞察获得疏解。
当然,团体心理辅导是否能达成上述几种功能,还须视其方式与性质而定。一般而言,较大的团体,教育的意义强于预防和治疗的意义;较小的团体,预防治疗的意义则大于教育的意义。
(四)团体辅导的目标
团体辅导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特定目标以及过程目标。
1、团体辅导目标的功能
清晰地了解团体辅导的目标对于团体领导者具有“地图”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团体的规模、成员的构成、聚会的次数等团体辅导过程的设计,而且影响着领导者选择相关活动以及带领团体的方式和信心。团体辅导的目标一般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导向作用、维持作用、聚焦作用、评估作用,即为团体辅导指明方向,使团体成员坚持不懈地投身到团体中,帮助团体成员将注意力集中到团体过程以及检验团体辅导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团体辅导目标的层次
团体辅导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特定目标以及过程目标。一般目标是指所有团体辅导和治疗都具有的,且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即增进心理健康、达成自我实现。特定目标是指每个团体辅导与治疗将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针对青年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而组织的“轻轻松松交朋友”;针对住院患者担忧焦虑情绪处理的“住院生活指导团体”:针对丧亲人士的  “走出情绪的低谷”;针对吸烟人士的“戒烟团体”等。随团体的发展,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目标。例如:彼此相识、增加信任、自我探索、提供信息、问题解决等。
3、团体辅导的阶段目标
在团体辅导的不同阶段,具体的目标也有所不同。团体初期的目标是使成员尽快相识,                              建立信任感;订立团体契约,建立与强化团体规范,重中保密的重要;鼓励成员投入团体,积极互动;处理焦虑及防卫或抗拒等情绪;及时讨论和处理团体中出现的问题。团体辅导中期的目标是增强团体凝聚力;激发成员思考:促进团体成员互动;引发团体成员讨论;通过团体合作,寻找解决对策;鼓励成员从团体中学习并获得最大收益;评估成员对团体的兴趣与投入的程度。团体辅导结束阶段的目标是回顾与总结团体经验;评价成员的成长与变化,提出希望;协助成员对团体经历做出个人的评估;鼓励成员表达对团体结束的个人感受;让全体成员共同商议如何面对及处理己建立的关系;对团体辅导与治疗的效果做出评估;检查团体中未解决的问题;帮助成员把团体中的转变应用T生活中;规划团体结束后的追踪调查。
二、团体辅导发展的过程
任何一个团体辅导都会经历从启动、过渡、成熟到结束的发展过程。和婚前辅导的实施也不例外。在整个团体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同时,与个别辅导相比,采用团体的形式进行心理辅导或治疗时,团体的互动过程会出现一些独特的治疗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机制。团体领导者必须清楚地知道团体过程有哪些因素影响团体气氛的变化,哪些因素会产生治疗作用,从而巧妙地利用能促进成员的积极因素,为团体成员的改变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一)团体的发展过程
1、团体初创阶段
团体创始阶段的目标是促进团体成员通过互相沟通而尽快相识,使成员建立起信任的关系,订立团体契约,建立与强化团体规范,鼓励成员投入团体,积极互动,逐渐形成团体合作互助的气氛。团体开始时,互不相识的人为了参加团体咨询而走到一起来了,一方面很想知道团体其他成员的背景、问题等等,同时会有点恐惧感、焦虑感,怕不被人接纳,又怕在他人面前出丑。这一阶段的活动最好选取比较简单、容易的互相认识的活动或活动,以便顺利地带领成员投入团体活动.团体领导者应该创造机会让团体成员自主讨论并建立团体契约,以便共同遵守。创始阶段的活动可以分为静态讨论问题为主与以动态活动为主两类,前者适合于一些解决问题的团体,后者适合于多种类别的团体,尤其适合于青少年。采用的活动有非语言式的交流形式,也有语言交流形式。
2、团体转换阶段
团体转换阶段的目标是发展团体凝聚力,促进团体成员互动与彼此信任,鼓励成员表达和处理冲突的情景和情绪。团体成员在此阶段开始试图融于团体,并企图找出自己在团体内的位置。他们通过互相探索、解决矛盾,互相适应来找出他们在团体内互相间的关系。自我察觉提高,但有矛盾心情,想安全地躲看,又想冒险地说出,部分成员会有抗拒、焦虑的情绪,自我防卫强,甚至会向团体领导挑战。成员之间可能因不愿表达负面的情绪而造成彼此间的不信任。领导者应该处理焦虑及防卫或抗拒等情绪,鼓励成员及时讨论和处理团体中出现的问题,让大家有认识,而愿意彼此接纳,互相信任.领导者的示范、接纳与开放很重要。可以运用“信任之旅”、“信任跌倒”等活动促进成员的信任感建立。随着活动的逐渐深入,成员的关系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相互认同,相互信任、慢慢形成相互合作的团体气氛。
3、团体工作阶段
团体工作阶段的目标是进一步增强团体凝聚力,激发成员思考,引发团体成员讨论,通过团体合作,寻找解决对策,鼓励成员从团体中学习并获得最大收益。同时需要评估成员对  团体的兴趣与投入的程度,以便及时调整。这一阶段是团体咨询关键阶段.尽管各类团体辅  导依据的理论不同、目标不同、活动方式不同、实施方法各异,但成员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是  相同的。即成员彼此谈论自己或别人的心理问题和成长体验,争取别人的理解、支持、指导;  利用团体内人际互动反应,发现自己的缺点与弱点,存在的不足,努力加以纠正;把团体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知心知深》恋爱与婚前辅导团体领导者培训  为实验场所,练习改善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以期能扩展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发展性团体大多  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自我探索、价值观探索、相互支持、脑力激荡等活动,以及活动  后的交流分享来帮助团体成员成长。
4、 团体的结束阶段
团体结束阶段的目标是回顾与总结团体经验,评价成员的成长与变化,提出希望,协助  成员对团体经历做出个人的评估,鼓励成员表达对团体结束的个人感受,让全体成员共同商  议如何面对及处理己建立的关系,对团体的效果做出评估,检查团体中未解决的问题,帮助  成员把团体中的转变应用于生活中。团体结束阶段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有经验的团体领导者  都会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形式把握结束的时机,使团体咨询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结束阶  段需要总结团体的成效以及处理离别的情绪。在这一阶段,常常采取的活动有:总结会、联  谊会、反省会、大团圆等形式。通过前面阶段的互动,原来互不相识的人已成为朋友,团体  气氛和谐亲密,情绪高涨,心身放松,心情畅快,相互信任。在这种气氛下离别多少都会有  些伤感。此外,需要帮助团体成员总结团体中的成长经验,巩固积极的改变,并鼓励成员将  新的行为运用到生活中.团体结束后,也可以在必要时召集成员重新聚会,进一步交流,了  解团体咨询的实际效果。
5、 阶段特征比较
领导者带领团体前,心中要对团体发展有整体了解。团体咨询的过程是连贯的,由一个
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是渐进的过程,界限不明显,难以严格区别。把某一阶段分出来是为了讨  论分析的需要。美国心理辅导与治疗教育家柯瑞(Corey, 1982)曾将初期阶段、转换阶段、工作阶段与结束阶段各自特征及重点做过概括,见表4。
表4                团体发展的阶段特征
阶段 特征 成员的任务 可能出现的问题 领导者的功能
初期阶段 1.彼此认识、试探、试验。
2.团体基本规范建立。
3.成员会担心被拒、少冒险行动。
4.学习互助,建立信任感。 1.主动态度。
2.学习表达自己。
3.参与团体规范建立。
4.确立个人之特定目标。
5.学习团体的基本过程。 1.有的成员会有看戏的心理等待别人去表达。
2.有的会害怕,难以信任别人。
3.有人会表现抗拒。
4.有的很快提供建议。 1.教导成员团体的基本规则。
2.鼓励成员表达内心的感受。
3.示范自我开放。
4.帮助成员建立个人的具体目标。
转换阶段 1.自我察觉提升,而开始有矛盾心情,想说又担心。
2.抗拒、焦虑、自我防卫强。
3.经历权力的争夺
4.会向领导者挑战,看看能否适当的处理问题。 1.尝试承认不舒服的情绪并表达出来。
2.处理抗拒及独立和依赖的冲突。
3.学习建设性的方法来面质别人。 1.可能会将别人归类,也可能给自己加上标签而限制自己。
2.可能不愿表达负向情绪而造成彼此间的不信任。
3.面质处理不当,而使防卫更强。
4.可能形成小团体而彼此冲突。 1.教导成员了解处理冲突的情境。
2.协助成员了解其自我防卫之行为方式。
3.示范直接应付各种挑战。
4.鼓励成员谈论此时此地的事情。
工作阶段 1.凝聚力信任感高
2.彼此互为领导者、坦诚自由的表达及给反馈。
3.比之前愿意冒险,让别人更深入了解自己,并改变自己。
4.成员间的冲突较能直接有效的处理
5.较适时的面质及支持、鼓励别人。 1.要将有意义的主题带入团体。
2.彼此轮流担负领导的功能。
3.开放的接受加馈及给予反馈。
4.在生活中实行其由团体中所学的技术。
5.面质别人也支持、鼓励别人。 1.彼此熟练为了情面有时难以面质别人。
2.会有领悟,但却做不到。
3.面质或成员相处有了情感,也随之带来较大的压力。 1.示范面质与支持二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
2.鼓励成员将领悟化为行动,尝试新的行为。
3.创设共同的主题,鼓励成员能共同参与。
结束阶段 1.有分离的情绪。
2.成员会担心没有团体的支持是否能继续力行其所学及决定。
3.对整个团体历程做回顾及总结。
1.尽量将所学带到日常生活中。
2.未完成的主题,或还没解决的问题,要加以处理。
3.回顾团体的历程,将所学加以吸收,以成为自己认知的一部分。 1.因要分离,成员有的难以面对,又要封闭自己。
3.有的成员没有把团体的结束看成自己成长的一个阶梯,而在此打住。 1.处理成员面对分离情绪。
2.给予成员时间、机会处理团体中的未完成事件。
3.成员彼此给予及接受建设性的回馈。
4.帮助成员总结团体中其所决定之事。
5.与成员订下使其能继续实行的行为
资料来源:肖文主编《团体咨商学习手册》心理出版社1998年
(二)团体辅导对人心理帮助的实现机制
1、团体辅导中氛围的变化
如同个别辅导重视辅导关系的建立一样,团体辅导也非常重视良好团体氛围的形成。接纳、安全、尊重、温暖的团体氛围可以使成员真诚地开放自己,信赖他人,坦诚地探讨存在的困扰。当然,良好的氛围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一般来说,随着团体时间的加长,活动次数的增多,成员之间防卫的气氛由强渐弱,接纳的气氛由弱渐强。从成员的内心感受看,从不安、孤独、否定、而后期待、到肯定、安心发展。
进入团体―经历到安全与温暖的氛围―探索个人的态度、感受、价值和行为―对自己的认识增强―态度、价值观和信念改变,行为出现变化―继续改变与成长。
2、团体促进成长和改变的因素
(1)在团体中获得情感的支持
情绪宣泄: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内心常会有许多苦闷的心情。由于没有机会向别人倾述,或者不能向别人透露,这些痛苦的情绪只能压抑在心中,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健康.团体辅导创造了一种被保护的环境、被理解的场所,团体成员可以将内心隐抑的消极情绪发泄出来,不但不会受批评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关心与安慰。一次彻底的情绪抒泄,很可能使自己得到释放,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不再无意义地被过去的痛苦所束缚。情绪抒泄不仅包括消极情绪,也包括正面的情绪。在团体中可以公开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与他人分享或分担是改变的重要条件。
发现共同性:心理适应不良的人常常会有一个特点,就是当自己遭到不幸,遇到困难,
犯了错误时,常常自责自怨,误以为天底下就自己最倒霉、最不幸。尤其是有些内容羞于启齿,自己无法接受,更会加重心理的负担与痛苦,只好在自羞自惭中折磨自己,结果严重地影响了情绪和生活。在团体辅导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有机会从其他成员身上发现与自己类似的经历、遭遇,共同的困难和体验,顿时会获得一种释然感,从而改变自己的问题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和独特的认识,不再自怜自责。而是与其他成员合作,共同面对问题,积极探询解决方法。
被人接纳: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如果不被家人,朋友或他人接受与包容,就会感到孤
单,无所依托。若被人拒绝或排斥,更令人孤独、寂寞、压抑,而导致心身疾病。团体辅导过程中,团体对成员表现出的支持,传递着“不管你是谁,我们都接纳你”的信息,从而使参与者感到自己是团体的一分子,并因此而感到安心、踏实、温暖和有所归属。这将使成员敢于表现真实的自己。
满怀希望:充满希望是有效地从事任何活动的重要因素。当团体成员抱有改善的期望参
加团体辅导,本身就有积极的价值。在团体内,被他人接受、关心,可以进一步增强信心。当看到其他成员有进步时,会得到启迪;知道团体帮助了其他成员解决了与自己相类似的问题,从中会受到鼓舞。当看到自己有了一点进步时,就更有信心,更充满希望。
(2)在团体中尝试积极的体验
享受亲密感:有些人从小没有经历过温暖的家庭生活或体会亲近的人际关系,所以对人
际关系持有消极或否定的看法和态度。这种人需要去尝试积极的团体经验,享受人与人之间的应该有的基本关系。在团体辅导中,成员之间会形成很亲密的关系,可以体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友好情谊,从而形成进一步的信任。在这种关系中,成员也察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人际隔阂是如何通过团体发展而消除与化解的,更增强了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与信心。
增强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当团体凝聚力形成并增强时,会让团体成员
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成员会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团体中的一员,要保持和团体一致的认识和评价,以团体为荣,爱护和保护团体的形象及荣誉,并且以同舟共济的精神去应付外界。这种团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经验。
观察团体行为与领导关系:有些人不习惯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善于与领导相处,常常出现不适应行为。在团体中,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一系列互动,观察、体会人际关系如何形成,人际沟通如何进行以及各种微妙的人际反应,各种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同时,从领导者的言行中体验与领导建立良好关系的作用及愉悦感。从而学习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如何参与、如何把握。
体验互助互利:有些人在社会生活中因为不能肯定自己的价值而感到惶惑不安,缺乏自
信,使自己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团体辅导中,领导者鼓励支持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每一个成员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会发觉自己对别人很重要,使人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欣喜感,满足感和自信心.助人是快乐之本,受助是成长之源.在团体中的互助互利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不仅在团体中可以充分感受,而且还会扩展到成员今后的生活中,使责任的承担和助人的行为继续下去。
(3)在团体中发展适应的行为
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团体就象是一个社会生活的实验室,团体成员在其中可以白由地
进行实验,观察、分析这个实验场所内的所有表现和发生的人和事,并体会自己平常在社会环境中与人相处容易出现的问题。当成员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时,可以在团体中练习改变和获得反馈。及时反馈是失败的,成员也不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并且在这个实验室里,每个成员都可以反复实验,不断寻找实践新的行为方式。
相互学习交换经验:对一些人而言,心理不适应的原因在于他们缺少有关生活的各种知
识与资料,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在团体辅导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机会,成员彼此之间会传递有关资料,交换各自成功的经验,提出直接的忠告与劝喻。例如,交流如何与异性交往,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就业资料的获得方式,有价值的参考书籍等,从他人的经验中可以获得许多有意义的启示.同时,团体领导者也可以用直接教导的方式,传授正式的知识,如沟通原则,沟通技巧等,并鼓励成员就刚获得的知识并结合个人的体验谈感受,使他们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
尝试模仿适应行为:有效的帮助通常包括示范和仿效。团体辅导为成员提供了一个多元
的社会及角色模范,使他们可以通过团体经验进行仿效性学习。在个别辅导中,来访者可仿效的只是领导者一个人,在团体辅导中除了领导者外,还可以有其他成员的行为可模仿、可参考。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征,有选择地找寻仿效对象。比如,通过直接观察他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帮助别人,如何坦诚待人,而模仿那些适应行为。团体中的领导者常常被作为仿效的对象,因为领导者被认为是有经验的,有能力的。因此领导者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不断超越,成长完善。可见,团体是成员学习良好行为的有效途径。
学习社会交往技巧:对每一个人来说,在成长过程中,社会性学习是重要的历程。如何
了解别人的动机?如何使人喜欢接近?如何避免别人的误会?如何向人解释说明?如何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等等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必须学习的社会生活技巧。但有不少人缺乏这些基本而又重要的生活交往技巧.团体辅导为成员提供了机会,让他们试验和发现自己与别人交往的能力,评价个人的人际关系情况。通过团体的交互经验,成员不但看消楚自己的社交情况,还可以具体学习基于对别人的信任和别人的关爱所发展出来的基本礼仪,有效沟通和融洽共处的方法。
(4) 在团体中重建理性的认知
一个人的社会适应程度及心理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认知有关。片面的、错误的
认知和非理性的信念往往是个体产生抑郁、自卑、焦虑、恐惧、痛苦等不良情绪的原因。
各种非理性信念: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rt Ell is)将非理性信念概括为十条:
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在自己生活环境中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都有成就,这样的人才是价值的;
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恶性的,为了他们的恶行,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责备与惩罚;假如发生的事情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期待的,那么它是很糟糕的,很可怕的。事情应该是自己所喜欢和期待的样子;
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一个人很少有或根本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忧伤和烦闷;一个人对于危险或可怕的事情应该非常挂心,而且应该随时顾虑到它可能发生;
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面对他们容易;
一个人应该依靠别人,而且需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依赖;
一个人的过去历史对他目前的行为是极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某事曾影响一个人,它应该继续,甚至永远具有同样的影响效果;
一个人碰到种种问题,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妥当及完善的解决途径。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这个完善的解答,那将是糟透了的事情。
非理性信念的共同特征:
绝对化。绝对化是指认知者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人对事都怀有认为其必定怎样或
必定不怎么样的信念,极易走极端,这种信念经常与“必须”、“应该”这些词联系在一起。例如,非理性信念一。
概括化。概括化是指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过分概括化的表现有,他人稍有
过失就全盘否定,个人偶遇不幸就前途无望等,结果很容易陷入消极情绪之中。例如,非理性信念之三。
糟糕至极。糟糕至极是指对事对人作极端消极的、悲观的评价。若按这种思路想,百分
之百糟糕,没有一线希望或转机,人容易因绝望而陷入严重的负性情绪中。例如,非理性信念之十。
团体中非理性信念的改变:非理性信念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它影响人的行为,常
常会给人带来情绪困扰,引发心理障碍。特别是对自我的非理性信念,对人际交往的非理性信念使人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团体辅导为参加者提供了一个彼此深入了解的机会,提供了客观了解他人和自己的对比参照,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和对他人的接纳态度,纠正过去不良的认知,建立合理的信念。
(三)团体领导的技术
1、团体领导的一般技术
(1)反应技术
反应技术是指团体领导者对团体成员在团体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或潜在的信息不加个人主观因素的直接反应。这些技术也是个别心理辅导中常用技术。例如积极倾听、简述语意、具体化、澄清、自我表露、真诚、尊重、温暖、同理心、复述、询问、面质、沉默、目光运用等。反应技术是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技术。
(2) 互动技术
互动技术是团体辅导中领导者侧重的技术,目的是通过这些技术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  充分互动,扩大他们对团体活动的参与,加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双向沟通技术、连结感受技术、解决问题技术、认知解释技术、感情表露技术、支持鼓励技术、聚焦技术、引话和阻止技术、经验分享技术等。适当适时运用这些技术有助于连结团体成员共同感受、经验、行为,协调成员间的差异与冲突,支持和鼓励每一位成员的参与和投入,促进团体的安全感和信任度的提高。
2、团体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
(1) 团体的初始阶段
初始阶段包括初创和过渡两个阶段,目标是促进团体成员通过互相沟通而相识,使成员尽快建立起信任的关系,逐渐形成团体合作互助的气氛。
团体开始时,互不相识的人为了参加团体辅导而走到一起。一方面大家都很想知道团体其他成员的背景、问题等等,同时会有点恐惧感、焦虑感,怕不被人接纳,又怕在他人面前出丑。所以,这一阶段的活动最好选取比较简单、容易或表面化的互相认识的活动,以便顺利地带领成员投入团体活动。
初始阶段的活动可以分为静态讨论问题为主与以动态活动为主两类。前者适合于一些解决问题的团体,后者适合于多种类别的团体,尤其适合于青少年。采用的活动有非语言式的交流形式,也有语言交流形式。随着活动的逐渐深入,成员的关系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相互认同,相互信任、慢慢形成相互合作的团体气氛。团体初始阶段还应该有机会让团体成员自主讨论并建立团体契约,以便共同遵守。
(2) 团体的工作阶段
工作阶段成员开始融合于团体之中,但是还有很多的顾虑。此阶段,大多数成员都希望在团体内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通过互相探索、解决矛盾,互相适应来找出他们在团体内互相间的关系。由不认识到认识,再到交心,学习处事、待人的技巧。有的成员还可能从以上的团体经验中发展潜能而有所成长。这一阶段是团体辅导与治疗的关键阶段。
尽管各类团体辅导依据的理论不同、目标不同、活动方式不同、实施方法各异,但成员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是相同的。即成员彼此谈论白己或别人的心理问题和成长体验,争取别人的理解、支持、指导;利用团体内人际互动反应,发现自己的缺点与弱点,存在的不足,努力加以纠正;把团体作为实验场所,练习改善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以期能扩展到现实社会生活中。
发展性团体大多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自我探索、价值观探索、相互支持、脑力激荡等活动,带领成员参加活动,组织成员在活动后通过交流分享自己的所得来帮助团体成员成长。
(3)团体的结束阶段
团体结束阶段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有经验的团体领导者都会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形式把握结束的时机,使团体辅导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结束阶段的任务是总结团体的成效以及处理离别的情绪。
团体辅导按计划完成,团体自然结束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有时也有例外。有的团体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而出现不得不提前终结的情况。如成员对团体失去兴趣,成员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纷争,某些成员或领导者因故必须离开团体,这些都可能使团体计划不能完成。这时,必须尽量考虑周到,以防止突然结束给团体成员带来的新问题。
在这一阶段,常常采取的活动有:总结会、联谊会、反省会、大团圆等形式。通过前两阶段的互动,原来互不相识的人己成为朋友,团体气氛和谐亲密,情绪高涨,心身放松,心情畅快,相互信任。在这种气氛下离别多少都会有些伤感。此外,需要帮助团体成员总结团体中的成长经验,巩固积极的改变,并鼓励成员将新的行为运用到生活中。团体结束后,也可以在必要时召集成员重新聚会,进一步交流,了解团体辅导的实际效果。
3、协助成员投入团体的技术
(1) 寻找相似性
第一次聚会成员互不认识,一般会进行表面的接触,例如年龄、所属、背景等。领导者协助肯定成员间的相似性,有助于团体发展。寻找相似性最常用的话题是“谈谈你为什么来参加这个团体?”
(2) 彼此交谈
领导者应鼓励成员相互交谈,并创造机会让团体成员相互交谈。不过针对不同特性的成员,鼓励应采取相应的方式。例如,对于比较被动的成员,应向他们说明人人都有机会表达,不必要留待最后才开口;对于表达能力较差的成员,不宜在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时就点名发言,以免增加他们的焦虑。
(3) 专心聆听
成员在第一次聚会中有些人急于表达自己;有些人却沉默寡言;有些人为准备自己所要表达的话题而无暇注意别人的表达;有些人会窃窃私语。而这些都会影响团体互动.领导者自身要用倾听的技巧协助成员沟通,同时应该要求成员注意他人所表达的内容,学习聆听他人的心声。促进聆听的方法可以直接问成员是否了解他人所说的意思。
(4) 运用团体活动
通过言语与非语言的活动有助于提高成员参与团体兴趣、促发讨论、深化话题、提供经验性学习的机会等。
4、团体活动运用技术
(1)  运用团体活动的目的
运用团体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发团体成员积极投入团体,作出积极的自我探索。约波氏等人(Jacobs,Havilland Masson,1988)认为团体领导者通过团体活动可以达到七个目的:促进讨论和参与;使团体聚焦:使团体改变焦点;提供一个经验性学习的机会;微团体成员提供有用的资料;最近团体舒适程度;提供兴趣和松弛。
(2)  常用的团体活动形式
常用的团体活动形式有:书写练习、绘画练习、阅读练习、手工练习、运动练习、幻想练习、角色扮演等。在整个团体过程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阶段可以通过不同的团体活动来推进团体发展,以实现团体阶段目标或总目标。例如,适合于团体初期阶段的活动有:滚雪球、寻找我的那一半、组歌;增进团体信任的活动有:盲行、信任跌倒、同心协力;促进团体凝聚力活动有:图画完成、故事接龙、突围闯关;催化自我探索的活动有:我是谁、生命线、自画像、生活计划;加强互动沟通的活动有:脑力激荡、热座、镜中人;团体后期结束活动有:化装舞会、临别赠言、合唱等。
(3) 团体活动应用及选择原则
团体活动应该根据成员的年龄、团体目标、团体规模、对象特征、时间长短、所处阶段、材料准备、场地条件等因素而有针对性地选择。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爱好;每个人在团体中都拥有相对同等的时间与空间;每个人都需要拥有团体归属感;活动最好是领导者熟悉的、能提供稳定与持续性。
5、团体辅导的评估技术
(1) 团体辅导评估的内容及意义
团体辅导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团体效果是否良好?团体辅导工作方法是否正确?团体成员是否满意?团体合作是否充分?今后组织团体辅导可以做哪些改进?这是团体辅导总结阶段一项重要的工作。团体评估所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评估也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方法。团体评估主要是指通过不同的方法,搜集有关团体目标达成的程度、成员在团体内的表现、团体特征、成员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等,帮助团体领导者及团体成员了解团体辅导的成效。由于不同的团体评估的重点不同,选取的评估方法也会有区别。例如,在治疗性团体评估中,领导者更关注成员思维和行为的改变;在互助和成长团体评估中,领导者会更关心成员间的沟通状况,人际关系和相互支持网络的建立.因此,团体领导者进行团体评估时必须根据团体的目标而制定一套适合的评估步骤与方法。
(2) 团体辅导评估方法
行为计量法:行为计量法是要求团体成员自己观察某些行为出现的次数并做出记录,或者请成员之间与成员有关的人(老师、家长、朋友等)观察及记录成员的行为,以评估成员的行为是否有改善。例如,为脾气急躁的人开设的人际关系改善团体中,领导者希望通过一些团体活动减少成员发脾气的次数,学习以温和的方法与他人相处。为此领导者设计一份行为观察表,让成员记录他们在团体外与人交往时发脾气的次数,然后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指导。行为计量法除了可以应用来记录外显行为,也可以记录成员的情绪和思维。记录方法可以用表格,或图示。行为计量法的长处是具体、可操作,记录过程也是成员自我监督的过程,有助于行为改变:不足之处在于费时,准确度难以把握。
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在团体评估中,运用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心理测试量表,可以反映出团体成员行为情绪的变化,以评估团体辅导的效果。例如,为增强青年学生白信心而组织的自信心训练团体在开始时用自我评价量表测验,了解成员自我评价状况。团体辅导结束后,再做一次自我评价量表测验,比较一下参加团体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心理测验用来了解团体成员个人的变化,从而评估团体辅导的效果是常用的方法,但是要注意选用标准化的量表,还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因素。有些国外学者认为行为或人格特质在短时间内难以有大的改变,辅导前后测得的结果差异不会达到显著水准,难以令人满意。
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指由团体领导者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团体成员填写,搜集成员对团体辅导过程、内容、成员关系,团体气氛、团体目标的达成、领导者的态度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意见。问卷内的问题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封闭式的。自行设计的问卷虽然不一定科学化,但它的好处在于能让成员自由发表他的想法和感受,因此能搜集到一些其他方法难以获得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日记、自我报告、领导者的工作日志、观察记录等方法来评估团体的发展和效果。
举例:以针对离婚妇女进行的团体评估为例,可以通过以下的评估方法:
1.个别访谈:在团体活动前,有必要对每一位参加者进行个别面谈,除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外,还能够对他们初入团体时的基本状态,如情绪、事件、反应程度等,做一个初步的评估。
2.问卷:问卷测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编的主观问卷,多是设计者根据团体的目标而设置的问卷,其中的问题多是开放性问题,如:你对参加本团体有什么样的期望?你认为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样的问题不给予任何暗示,有利于了解成员的背景和真实感受。另一种问卷是标准化的工具,也称为量表。这种量表多是经过科学设计和严格验证的,可以对团体成员的主观感受进行相对细化的评估,同时,针对个人的不同方面的改变可以有量的认识。
3.观察和分析:领导者在活动中对参加者的反映进行观察,也可以是评估的一个内容。观察和分析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领导者纪录活动时的内容,包括录像、录音、笔记等形式;二是每节设有家庭作业,鼓励其写下个人感受,分析成员的家庭作业的内容。
4.集体访谈:在工作坊结束时,邀请成员一起分享个人的成长历程,或者交流参加活动的感受,在这个交流、分享、反思过程中强化了参加者个人的自我意识,同时也是评估团体活动效果的方法。
三、团体辅导程序设计及实施
团体辅导常因目标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参加对象和规模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活动形式。从组织和实施的角度看,所有的团体辅导首先必须确定团体的目标,而后才能设计团体活动的计划,确定规模,甄选成员,组成团体。然后是实施团体辅导计划。当团体结束后,需检对团体效果进行评价、追踪,以巩固团体的疗效,使团体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更加适应,保持身心健康。设计团体辅导方案,一般应兼顾问题或需要、方式、情境等三要素。
(一)团体辅导设计内容步骤
1、 团体辅导设计原则
团体辅导设计是指运用团体动力学与团体辅导与咨询等专业知识,有系统的将团体活动加以设计、组织、规划,以便领导者带领团体成员在团体内活动,达到团体辅导与咨询的目标。方案设计、活动选择必须考虑到团体成员的需求、团体目标及期待结果。如能选择适当的活动并加以运用,将会对团体的过程与发展产生很大的帮助。
2、 团体辅导设计内容
团体名称及目标:依据理论基础;参加对象及人数;活动地点;活动时间及安排;
活动方式及内容;活动资源;方案评估方法。
3、 团体辅导设计步骤
(1) 确定团体辅导的目标:为什么要组织团体辅导?
(2) 明确带领团体咨询的人员:由什么人带领?
(3) 确定参加团体的对象:什么人参加?存在哪些问题?
(4) 团体咨询的类型与程序:团体咨询属于哪种类型?
(5) 什么时候组织团体咨询?持续方式?
(6) 团体咨询进行的地点:在哪里进行?环境如何?
(7) 团体成员招募方式:招募采用哪些方法?是否甄选?
(8) 团体咨询效果评估: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效果评估?
(9) 其他条件:需要哪些花销?有无财政预算?道具?
(二)团体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团体的性质及规模
团体的目标、性质和规模直接影响团体辅导的效果。因此确定团体的目标和性质必须先了解不同团体模式的特点。
(1) 结构式团体与非结构式团体
按照团体辅导的计划程度可以分为结构式团体与非结构式团体。结构式团体是指事先做了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安排有固定的程序的活动让成员来实施的团体辅导。在这类团体辅导中,团体领导者的身份易辨认、角色明确,经常需要采用较多的引导技巧,促进团体内互动。这类团体的优点是团体早期就能增加团体成员的合作,减少参加者的焦虑,容易聚焦。一般比较适合学校及社区教育团体。非结构式团体是指不安排有程序的固定活动的团体辅导。活动弹性大。领导者常潜入团体中,身份不易被觉察.一般适合年龄较长、心智成熟、表达能力较强的人。
(2)  开放式团体与封闭式团体
按照团体参加者的固定程度可以分为开放式团体与封闭式团体。开放式团体是指成员不固定,不断更换,新成员有兴趣可以随时加入。新成员的加入会使团体气氛产生很大变化。封闭式团体是指一个团体从第一次聚会到最后一次活动,其成员保持不变,一起进入团体,一起结束。这种团体有较高的和谐性和认同感。如果中间有新成员加入,必然会象平静的水面扔下一颗石头,影响团体进展。一般情况下,团体辅导与治疗常采用封闭式的方式进行。
(3) 同质团体与异质团体
按照团体成员的背景相似程度可分为同质团体与异质团体。同质团体指团体成员条件或问题具有相似性。例如,学生团体参加者都是年龄相近、文化程度相同,生活环境类似、社会地位一致的大学生,本身的背景、年龄、知识、经验相似,又抱有同样的发展课题或同样的苦恼而来参加团体辅导。异质团体指团体成员自身的条件或问题差异性大、情况比较复杂。如本身的背景、年龄、知识、经验、地位极不相同的人。同时成员所抱有的问题也不同。同样背景的人可以使团体参加者相互同,产生“同病相怜,克病相助”的关系,共同积极地、投入地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胆囊不同背景、不同问题的人在一起有利于了解不同人的心理与行为,差异越大,复杂程度越高,更有充分的机会去学习和改变自己。
(4) 团体规模的大小
团体规模的过小,人数太少,团体活动的丰富性及成员交互作用的范围欠缺,成员会感到不满足、有压力,容易出现紧张、乏味、不舒畅的感觉;团体规模过大,人数太多,成员之间沟通不易,,参与和交往的机会受到限制,团体凝聚力难以建立,并且妨碍成员分享足够的交流时间,致使在探讨原因、处理问题、学习交流技能时流于草率、片面、表面,而影响活动的效果。
从团体的类型看,开放式团体辅导一般人数较多,因为团体成员是流动的,为了成员之间有足够的交往机会,应保持一定数字。而封闭式的团体辅导人数不宜过多。从问题的类型看,主要取决于团体辅导的目标。以治疗为目标的团体辅导人数不宜多,一般6人---10人;以训练为目标的团体辅导人数居中,一般10人一12人;以发展为目标的团体,参加者可适当多一些,一般12人- -20人。
2、 团体活动的时间及频率
一般而言,团体产生治疗与改变的因素需要时间,也就是说团体经由创始期、成熟期到结束期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团体持续时间太短,效果受影响;但持续时间过长,成员易产生依赖,领导者和参加者的时间、精力也不允许。一般认为8一15次为宜。活动间隔时间多长,看法不太一致,每周1次或每周2次都可以。每次时间1.5小时到2小时。对于青少年来说,针对他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兴趣易转移的特点,最好活动次数较多,每次活动40—60分钟。假如是大学生和成年人,每周1次,每次2小时为宜。两个小时足够讨论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而又不致使人太疲倦。
团体辅导实际中,活动的时间虽有规定,但不必墨守成规。团体领导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掌握。如果发现预定的时间到了,发现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入,在征得成员同意后可适当延长。也有一些团体领导者在团体开始时并不规定活动时间及间隔,由团体成员视活动情况自行决定。
3、 团体活动的场所
对团体活动的场所的基本要求有:
(1) 为避免团体成员分心,也就是要使团体成员在没有干扰的条件下集中精神投入团体活动。
(2) 有安全感,能够保护团体成员的隐私,不会有被别人偷窥、监视的感觉。
(3) 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可以随意在其中走动、活动身体、围圈坐。
(4) 环境舒适、温馨、优雅,使人情绪稳定、放松。
一般而言,一间宽敞、清洁、空气流通、气温适当的房间,最好有隔音条件,没有固定的桌椅为最理想。团团体活动中成员可以在地毯(板)上席地而坐,随意坐成大圈,或分组坐成小圈;或用折椅比较灵活,围圈而坐可以使团体成员都有面对面谈话的机会。
4、 团体成员的甄选
(1)  团体成员选择的条件
团体领导者在筹划团体辅导时,就应该根据团体的目标明确服务对象。通常,参加团体辅导的成员可以是背景、问题相似的人,也可以是背景不同的人。从团体辅导的特点看,参加团体的成员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自愿报名参加,并怀有改变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强烈愿望。
②愿意与他人交流,并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③能坚持参加团体活动全过程,并遵守团体的各项规则。
那些性格内向,羞怯,孤僻,自我封闭的人,和有严重交往障碍的人不宜参加团体辅导与治疗。
(2)  团体成员的来源途径
团体成员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宣传手段,成员自愿报名参加;二是领导者根据平时辅导情况,选择有共同问题的人,建议他们报名参加;三是由其他渠道、如班主任介绍,或其他辅导人员转介而来。发展性团体辅导主要是通过广告、通知来招募成员。已经报名,自愿参加团体辅导与治疗的申请者并申请者并不一定都适合成为团体成员。因此,团体领导者还要对申请者进行筛选。常用的筛选方法有直接面谈,心理测验和书面报告。
(3)  团体成员甄选的方法
主动报名、自愿报名参加团体辅导的申请者并不一定都适合成为团体成员。因此,团体领导者还要对申请者进行甄选,以便排除一些无法在团体中得益,而只会阻碍和破坏团体的人。常用的甄选方法有直接面谈,心理测验和书面报告。
①面谈甄选
面谈一般15-25分钟。由团体领导者按约定的时间与报名参加团体的人一对一地见面。提出的问题有:你为什么想要参加这个团体?你对团体的期望是什么?你以前参加过团体吗?你需要的帮助是什么问题?你是否有不愿与之在一起的某个人或某类人?你认为你会对团体做出哪些贡献?对于团体和领导者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②书面甄选
让候选成员填写一张表格,提供必要的信息。例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生活环境、参加动机、面临的主要问题、期望等。
(四)团体辅导计划的实施
1、团体的起动
(1)暖身活动
在团体开始之初,为克服陌生感,增进成员了解,拉近彼此距离,可用一些热身活动,引导个人参与团体活动的热忱。如座位采取圆形方式,以产生团体动力,使每一成员都能面对面,平等交往。团体可以从唱唱跳跳等活动开始,也可以从非语言的身体运动开始,如“微笑握手”、“无家可归”、“推气球”等。在活动中体会团体的作用,在活动中放下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不知不觉中融入团体。
(2)介绍活动
要使团体发挥功能,必须使成员尽快相识。传统的自我介绍法,常会使人在介绍自己时不自然,而有所保留。若采取交互介绍的方式,就比较能较快地激发个人对他人的认识与兴趣。做法如下:先配对,两人一组,互相说出自己的基本资料外,并说出三个“最”:最喜欢的、最得意的、最讨厌的事物或人,再回到团体介绍刚才配对的新朋友。也可以采用“滚雪球”,从两人组互相自我介绍,然后合并为四人组他者介绍,再到八人组连环自我介绍。
下面是一个介绍活动“让我们相识”的实例。
(1) 适用对象:儿童以上一般成人,6-8人。
(2) 阶段及时间:阶段初期,约30-40分钟。
(3) 材料与场地:纸、笔,安静舒适的场地。
(4) 目的:利用一系列交互介绍,使彼此熟识,增进团体温暖的感觉。
(5) 实施过程:成员围坐一圈,领导者给每人一小张白纸,同时要成员按1, 2报数,
单数者与圆圈正对面的单数者两人配成一组。二人一组互相自我介绍,将对方自我介绍内容,写在白纸上。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姓名、籍贯、家庭状况及爱好以及三个“最”(如最值得回忆的事,最高兴的事,最难过的事)然后回到团体围圈坐,向全体介绍刚才认识的朋友,被介绍人可以补充或修正。所有成员介绍完后,指导者引导进行讨论如:被介绍时感觉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朋友时你的感受如何?参与此活动,你有些什么感觉与经验?
(3)  澄清目标
团体开始时由领导者作简短的开场白,说明团体的性质和目标及进行方式,帮助成员清晰地了解团体的方向,以及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成长,也协助成员调整自我对团体辅导的期望,积极投入团体。领导者的角色要从“此时此地”出发,以解除成员的心理困惑。
(4)  订立团体契约
为保证团体顺利进行,需要成员共同遵守一些规则。团体开始时,可以要求成员自己讨论团体契约,便于自觉遵守和互相提醒。也可以由领导者提出,得到成员的复议。如准时参加、集中注意、坦诚相待、保守秘密、全心投入等。
2、 团体过程及结束
根据团体方案,团体过程中领导者会采用不同的活动和技术,如反应技术、互动技术、主动技术等,以达成不同单元的目标。团体结束时领导者的任务是回顾与总结团体经验;评价成员的成长与变化并提出希望;协助成员对团体经历做出个人的评估;鼓励成员表达对团体结束的个人感受;团体的效果做出评估;帮助成员把在团体中学习获得以及带来的转变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结束活动的方式可分为三种:
(1)、回顾与总结
回想团体做了什么?自己有哪些心得?还有哪些意见?
(2)、祝福与道别
成员间用心意卡或小礼物彼此祝福、道别,增进并维持友谊。
(3)、计划与展望
讨论今后应作些什么?对未来生活有些什么展望。
(4)、评估团体实效
运用不同的评估工具,认真评估团体过程中成员的改变程度。团体结束后一般还需要继续追踪成员适应生活的状况。
(五)团体领导者的准备
1、带领团体的要求
(1) 了解团体成员的心理及需要
不同的团体成员,身心发展所处阶段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成长背景不同,需要和问题类型也不同。所以,团体领导者了解成员的身心发展特征及心理需要十分重要。
(2) 了解一般辅导与咨询的原理
团体领导者应该接受过辅导的专业培训。了解有关团体辅导的各种理论、学派的观点以及独特之处,并能择取精华,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团体过程中,领导者不要采取权威的态度,这样才能使成员有勇气并放松地将真正的内心话或真实感受表露出来。尽量用鼓励的方式来增强成员的新的行为。在团体进行中,辅导要适宜,太少会使团体成员急躁,太多则会使成员形成依赖。
(3)  了解团体动力及团体过程
带领团体时,应明确告知团体成员有关团体的性质、目的、过程、使用的技术、及预期效果和团体守则等,协助每一位成员自由决定他们的参与意愿。带领团体时,应与团体成员订定团体行为原则,规范成员行为,以免造成对团体发展不利而影响成员身心健康。客观、公正地处理团体内的事务,不可存有偏心或持着不公平的态度。
(4) 会使用辅导中的基本技术
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必须能熟练各种辅导技术。领导者不要为自我表现,选用那些有危险性或超越自己知识、能力或经验的技术或活动,以免造成团员身心的伤害。如果为了成员的利益,需要采用某种有挑战性的技术或活动时,应自己先熟悉该项技术或活动的操作技巧,并事先做好适当的安全措施和保护准备。
2、团体领导者的条件
(1) 良好的人格特质
成功的团体领导者具有以下人格特质:有勇气和自信心,关怀他人,平易近人,热情开朗;不自我防卫;有充分的想象力和判断力;有幽默感、真诚、坦率、友善。
(2) 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对团体成员信任、理解,创设尊重和自由的团体气氛,接纳每一个团体成员;具有同理心,能准确地回应成员的感受;善于观察,勇于示范。
(3) 具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
不仅要有个别心理辅导的经验,也要有带领团体辅导的经验;熟知团体发展的各个阶段及自己作为领导者的职责。
(4) 严格遵守职业伦理道德
团体领导者要以成员的利益为重,保护当事人利益不受侵害,保守秘密,尊重成员的隐私权;尊重成员参加团体的自愿选择权;精心选择团体活动方式;了解哪些行为是违反职业道德的,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伦理要求。
3、团体领导者的基本职责
(1) 注意调动团体成员参与积极性
团体领导者应积极关注团体内每一个成员,认真观察他们的心态变化,激发成员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鼓励成员相互交流,开放白我,积极讨论,激发大家对团体活动参与的兴趣;对不善于表达的成员给以适当的鼓励,对过分活跃的成员适当制止,始终把握引导团体活动朝向团体辅导的目标方向发展。
(2) 适度参与并引导
团体指导员应根据团体的实际情况,把握自己的角色,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在团体形成初期,成员相互尚不了解,团体气氛尚未形成,领导者要以一个成员的身份参与活动,为其他成员做出榜样。在引导成员开始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时,领导者应注意谈话的中心及方向,随时适当引导。
(3) 提供恰当的解释
团体辅导过程中,当有成员对某些现象难以把握或对某个问题分歧过大而影响活动顺利进行时,领导者需要提供意见、解释。解释的时机和方式因为团体活动形式不同而不同。比如,在以演讲、讨论、总结形式活动的团体内,领导者可以在开始时就成员的共同问题进行系统讲授。在提供解释时应注意表达简洁、通俗易懂、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避免长篇大论,避免过分专业味。同时,在整个辅导活动中应避免解释过多,影响成员的独立思考。
(4) 创造接纳融洽的气氛
团体辅导过程中,领导者最主要的职责之一是营造团体的气氛,使成员之间互相接纳、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使团体充满温暖、真诚、融洽、关怀、理解、亲切、安全的气氛。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团体成员才可以降低社会屏障,真实坦率地开放自己、揭示自己的核心情感,即真实的自我。以使每个成员都被其他人如实地看待,并从其他成员中得到关于自我肯定和否定的反馈,以便真正地认识自我,获得成长。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1:01:06 | 只看该作者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1:33:32 | 只看该作者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1:35:0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知识作者:佚名





     一、总论: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念及其在学校中的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是从英文group counseling翻译而来的。Group译为小组、团体、集体,counseling较多地译为咨询、辅导。目前,在我国心理辅导界出现了团体咨询、集体咨询,小组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概念,其含义基本相同。我们认为,在推行学校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团体心理辅导”的叫法更通俗、更易让教师们接受,故将group counsellng译为“团体心理辅导”。(一)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从定义上看,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加以理解:1.它是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心理辅导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个别辅导,另一种是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就其本质来讲,它是一种助人过程。用目前较流行的说法来解释,辅导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助人的行为是怎样产生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生活事件或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或困惑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会给个体带来压力和焦虑,为了消除这些压力与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个体会设法自己去解决。如果自身无法有效或满意地处理这些问题时,就会转向向他人如家人、老师、朋友、同事或社会求助。如果这些人或社会组织愿意帮助他们的话,助人的行为就产生了。助人的工作是什么?①按字义来解释,“助人”就是协助或帮助他人。而 “助人自助。就是协助求助人认识自己面临的困境,引导其自我探索、自我挑战、自我了解,并采取有效的行动,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助人”注重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举个例来说,某人很想吃鱼却钓不到鱼,因而向你求助。你有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他:一是自己钓鱼送给他;二是直接教他钓鱼的方法,让他用新的方法钓鱼;三是先让他明了自己的钓鱼方法怎样?为何这样的方法钓不到鱼,学习了解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钓到鱼,并且尝试改变以前的方法,用新的方法去钓。上面三种方法结果是一样(吃到了鱼),但对钓鱼者的影响却不一样。方法一,钓者虽吃到鱼但却不会自己去钓鱼;方法二,钓者吃到鱼同时也学到了钓鱼的方法,但却不知道自己原来的方法为什么钓不到鱼;方法三,钓者吃到鱼,既知道了钓不到的原因,又学会了钓鱼的方法。所以第三种方法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助人行为。②助人需要一种良好的关系。按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的观点,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促进自身成长、迈向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而人格的成长与改变需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信任、平等、协调)为条件。没有这样的一种良性的信任关系,助人行为也就无法真正地实现。当然,助人关系不同于朋友之间关系。在朋友关系中,有私人感情的介入,有相互的袒露及给予建议;而助人的关系并不是相互的、双向的,不要求助人者表露自己,而且没有私人感情成分,要求以客观的态度,有目的、有方向的方法去帮助人。辅导与教导的区别。许多老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直弄不清辅导与教导的异同。我们认为,教导与辅导的目标虽然一致(促进个体的发展),但两者仍有质的不同。首先,切人点不同。教导或教育更多地从社会需要出发,强调个体要服从社会的道德规范的要求;而辅导则是从个体的心理需要出发,强调帮助个体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其次,关系不同。教导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通常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大多是不太平等的。而辅导的过程则是一种助人过程,辅导者与受导者是一种平等的、尊重的、信任的关系。再次,方式不同。教导较多运用的方法是灌输、说服、训诫、讲解与控制,;重在服从;而辅导的方法则是强调辅导者要尊重、接纳、聆听、真诚与受导者自身的领悟,重在受导者内心的转变。2.它是通过“团体”的方式去辅导他人。这是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的区别所在。一说起心理辅导,人们就会联想到一个心理辅导员坐在心理辅导室面对求助者进行一对一辅导的情形,其实这只是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而利用“团体”的方式去辅导他人则较少被人认识和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团体归属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和别人生活在一起,都希望归属于某种团体,并被团体成员所接纳。在一个团体里,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往往受团体心理现象的影响。不同的团体气氛、团体规范、团体凝聚力对团体成员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团体的心理现象,并通过培养团体,去影响和改变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什么是团体?团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但这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并不构成团体的必要条件。一个真正的团体应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彼此有着互动且相互影响或被影响,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两人以上。从团体的构成来看,它至少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2)彼此互动。成员的互动是团体的最重要特征。团体的成员透过口语与非口语的方式,互相交流,彼此分享感受、经验和信息,并在互动中造成彼此影响。互动是使团体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3)共同目标。团体通常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的,成员聚集在一起既满足了心理的需要,又可以在一起去完成他们独自无法完成的目标。也由于有了共同的目标,所以他们互相分担责任,共同去解决面临的问题。所以,共同的目标是促使团体凝聚的有利因素之一。(4)共同规范。团体规范是为了使团体有一套行为的准则来约束彼此的行为,从而保证团体的正常运作,保障所有团体成员的权益,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5)相互影响。在一个团体里,团员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团员个人的心理与行为会对团体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反之,团体的心理也会影响到个人。 ·(6)相互依赖。团体虽是个人的集合体,但并非乌合之众,而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依赖,有非常特殊的关系,如同一生命的共同体。团体是怎样产生的?人是群性的动物,喜欢与别人生活在一起。可以这样说,我们是生活在团体的世界里。人一出生就步人了家庭团体,然后是进入学校的各种团体如班级、同伴小团体等,学校毕业后就加入社会的各种团体里如单位、机构及各种社会组织等等,整个世界充满了团体,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团体。在今天的世界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事是无法由个人来完成,它必须靠团体的力量才能达成。团体之所以会产生,通常是为了某种理由,即某种目的而存在,团体成员聚集在‘起是要完成他们独自无法完成的目标。由于有了共同的目标,他们会彼此分担责任,沟通观念,齐心合力去解决共同的问题,去创造新的生活。团体是怎样影响个体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团体里,团体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交往,相互作用,因此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心理现象如团体气氛、人际关系、暗示、模仿、从众现象等,这些心理现象会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许多心理学家对团体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很有启发作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Lewin)长期从事群体心理的研究,创立了群体动力学。群体动力学最著名的实验之一是群体气氛的研究。勒温与利皮特的实验结果证明,在群体情况中,民主的领导方式创造的群体气氛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创造的领导气氛虽能保证一定的工作效率,但成员缺乏信任感与创造力,相互间充满敌意与冲突。①肖(Show,1992)在对团体凝聚力的研究中发现,凝聚力高的团体可以发挥下面几点明显的效益:①成员之间可以有更多的沟通;②成员较为友善且更为合作;③能对成员发挥较大的影响力;④更能有效地达成团体目标;⑤为成员产生更多的满足感。②张荣昌等(1983)研究了个体顺从群体的心理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群体评价对于儿童判断的影响是显著的,且群体评价对儿童判断的影响有持续作用。 ③时蓉华(1986)认为,团体对个人的活动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且受活动的性质、竞赛的动机、他人的评价、注意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综上所述,团体心理辅导有两个基本的核心要素,那就是辅导的理念与团体的方式,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只看形式(运用了团体的方式),而不看实质(是否运用辅导的理念与注重团体成员的互动)。同样是面对一群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教师可能是在“辅导”,也有的教师可能是在“教导”。(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独特性作为心理辅导的两种形式,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①目标相似,均是帮助求助者自我指导与自我发展。②对象相似,都是有正常发展问题的个人,针对个人的兴趣、要求与经验。③对辅导员的要求相似,都要求辅导员掌握心理辅导的各种技术,“助人自助”。但由于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团体构成分子的相互作用,因此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具有其独特的效果。第一,省时省力,效率高。个别辅导是心理辅导员与求助者一对一的帮助与指导,每次面谈需要花45分钟至l小时的时间,而团体心理辅导是将有共同需求的人或心理困扰者聚合在一起,以团体的方式实施辅导,即一个辅导员面对多个求助者,既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人力,符合经济的原则,合乎中国的国情。第二,感染力强,效果广泛。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心理辅导理论及团体构成分子间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多向沟通的过程。一个团体一旦形成,它对个人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是很大的。它突破了个别辅导中辅导员单一影响源,使每一个成员都会对其他成员产生影响,这种互相影响的方式是立体的、交互式的,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如果这个团体的凝聚力未能得到形成,这样的团体对团体成员也会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①透过团体成员的互动增进对自己及他人的了解。在团体中,由于彼此的交流与互动,既有自己,又有他人,团体的其他成员就像一面镜子,使自己有了一个可以比较的对象,作为反思自己、了解自己的参考。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的反馈意见也会有助于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7 21:54 , Processed in 0.0797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