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中的“伪科学”现象例评 |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9期 作者: 纪大海 | | 摘 要:真理与科学是教育理所应当的追求,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校育人还是学术研究,“伪科学”现象暗潮涌动,常表现出“伪理论”“伪科研”“伪文化”“伪实践”“伪经验”等经过粉饰的“科学”,这不仅浪费教育资源,异化教育本质,扭曲育人理念,更严重的危害在于大大阻碍了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真正构建。因此,摒弃教育“伪科学”,回归教育原点,已经成为学科发展不得不为的学术要务。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科研;伪科学
教育是培养、开发人的社会活动,特别讲究科学育人、精心施教和按规律办事。然而,教育却在现实中每每走样,出现诸多非科学现象。分明是“伪科学”的东西,却偏偏要粉饰成科学的东西,并可以明目张胆地示于社会,示于公众。教育本质上排斥虚伪,摈弃作假,而教育中的“伪科学”东西害人害己害社会,更害民族未来,不可不批判,不可不剔除。事实上,教育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对教育中非科学的东西予以批判、摈弃和澄清。
本文所讲的“伪科学”为广义概念,包括“伪理论”“伪命题”“伪科研”“伪文化”“伪实践”“伪经验”,等等。之所以为“伪”,原因在于其在“科学”名头的美丽光环下充斥着虚假失真、胡编乱造、乏善可陈、了无新意、文牍主义等东西。这些形式主义的、虚假伪造的东西正在一步步异化着教育的本质,去伪存真、回归教育原点成为现代教育不得不为的要务。
一、“伪理论”之痛
时下教育理论繁多,教育理论文章更是日日有进,年年高产,而教育伪理论恰恰充斥其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游戏。许多理论文章了无新意,毫无启迪,不过就是围绕语言表述做文章,以期达到让人看不懂、读不明、悟不通的效果,如此便以为是高深的理论文章了。事实上,这些文章作者可能连自己也不完全理解其中含义,但他们可能真正悟通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机。可惜的是,有些刊物和学界人士却对此情有独钟、乐此不疲。据说这样可以显示刊物的理论层次和学者的深奥莫测。注重文字表述没错,但以文害义则是理论研究大忌。
二是食洋不化。时下理论文章文必引国外作品、言必有洋专家之语,似乎没有“洋味”就称不上为理论文章。再则,生搬硬套引进西方理论和作品,尽管未必适合中国国情,却依然要赋予其神圣的地位和权威的光环。诚然,我们需要关注世界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成果,引进是必要的,但任何洋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因为中国发展进程告诉我们,从来没有一种洋理论能在中国大地上独立生根开花结果。洋理论不可以再成为唬人的东西,中国学者的研究重心不应向外,而应向内。
三是诠释主义。中国的教育理论在另一个极端上似乎又陷入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怪圈,反反复复诠释和论证古人的某种思想、某个提法、某种意蕴,研究结果大同小异,充其量是作了一些增删修补,或换个角度说事。这些数量繁多的理论文章究竟潜藏多少理论价值,尚无定论,而至于应用价值,恐怕多半难以古为今用。再就是围绕某个概念或表述不厌其烦地论证、诠释和争鸣,此类研究文章不在少数。现在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大多缺乏真正的创新东西,而围绕概念做文章则成了共同的取向,长此以往,何以培养创新人才!
四是学术造假。学术造假集中在高校、科研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主要表现为学术成果造假和学术称谓造假。学术成果造假指通过剽窃、抄袭他人的成果来形成自己的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此种现象愈演愈烈,有增无减,甚至有顶端学者也身陷其中。学术称谓造假包括职称造假和学位造假,这主要表现为权力部门与高校或科研部门的“潜规则”行为,直白地讲,就是“教授”头衔可以根据“需要”漫天抛售,“博士”头衔可以通过关系轻易得手。学术造假已成为社会公害,职称和学位严重贬值,学术公信力和专家权威遭遇重大危机。
五是“权威真理”。“屁股决定脑袋”实际上就是“屁股决定真理”,坐在什么权力位置上就有什么真理,有多大的学术权威头衔就有多大的真理。于是,拍拍脑袋就成决定,茶余饭后随便说几句就成真理,这样的事情也就在所难免了。此外,真理的地缘决定性不过是权威真理的一种折射。北京和上海的领导和学者,其观点不管是否存在谬误,对于其他省市区而言都具有权威性和真理性。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时代,我们承认地缘上的认知和视野差异,但在信息化的时代如果还这样认为的话,那就是偏见。笔者向来认为,真理只认真理本身,科学只认科学本身,决不会因人而异、因地缘不同而不同;不论何种人的何种理论和研究,都应当经受实践和时间的检验,都要有新内容、新观点、新视角或新方法等,倘若无新意,文字再精妙,语言再高深,权力再大,权威再高,最终也不过是一堆废纸。
中国教育理论之痛就痛在“伪理论”猖獗,大行其道,以至于中国教育理论始终不能形成真正有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学派和学术流派。教育学派的形成需要寻求和建立哲学基点,需要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需要进行浩繁的实证研究,更需要持久艰苦的实践验证和反馈修正,这些在“伪理论”主导下是无论如何也达成不了的,理论体系建设甚至还可能因“伪理论”而误入歧途,迷失方向。当然,“伪理论”的危害远不止此,它在很多方面都会发生负面功效。美国学者科顿姆(D.Cottom)在其《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一书中列数了教育无用的21条理由,并揭示教育负功效的多方面影响。尽管有些理由过分夸张甚至自相矛盾,但其中相当部分击中了“伪理论”之要害,这说明该现象的普遍性,不仅中国有,西方也有,而且也都引起了人们的警觉。
二、“伪科研”之害
教育科研本是一桩十分严肃而要紧的事情,它要求严格按科学研究规律和程序办事,来不得半点虚假。然而,现实中的教育科研却每每遭遇扭曲和异化。
例一:教育科研成为“摆设”。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重视教育科研,其目的不在于通过科研解决教育或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关注现实教育生活中的热点难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恰恰相反,教育科研成为了领导部门和领导者拿来炫耀的“政绩”,成了学校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成了教职员评职评级的“敲门砖”。正是研究目的的异化,教育科研中的科学精神、科学程序设计、研究过程、目标达成、成效评价以及后期跟踪等被不同程度地忽视或轻率处置,甚至全然不顾,教育科研沦为了“摆设”。
例二:课题泛滥与腐败。一方面,不少国家级和省级课题都大面积“繁殖后代”,设有众多的“子课题”和“孙课题”,然而,总课题除了收取子课题单位的管理费之外,却很难给予应有的管理和指导,课题仿佛成了“摇钱树”。另一方面,课题申报又出现严重的“马太效应”,大的课题、钱多的课题一般都倾斜给了京沪地区和领导或权威牵头的申报者,其他地区和一般申报者只能得到一点“边角余料”。有的人手头课题之多,以致于不得不“出租”。不言而喻,这哪里是在搞科研,简直是在玩弄科研。课题管理中的另一个死症就是,科研课题几乎没有通不过的结题,科研成果几乎没有通不过的鉴定,只要课题之外的功夫做到了家,结果都是皆大欢喜,彼此双赢。一个合逻辑的结果便是,大多数课题成果都成了没有多少价值的次品和废品。因此,神圣的科研殿堂也需要去污染、反腐败。
例三:课题研究走向庸俗。课题研究不重“研究”,不重过程,只看结果,而结果最后却演变成撰写一篇文章了事。学术文章不是研究之结晶,而是东拼西凑之杂烩。更有甚者,研究结论成了领导们想当然的臆断和不经意的表态,甚或随随便便拍脑袋的说辞,捉刀者则可以据此胡乱编造。据笔者了解,有的课题三年内没有开过一次会,没有开展过一次研究活动;有的则只开两次会完事:第一次是开题会,第二次是结题会,中间为空白。然而,这些课题最终都能提交洋洋洒洒两三万字的文字材料,并顺利通过结题。个中情状无需分析,不言自明。观照于此,教育科研分明成了一场儿戏,成了教育生活中的一场庸俗插曲。
教育科研来不得虚假和伪造,永远都需要科学精神,否则教育科研不仅不能成为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反而会拖累教育发展,污染教育精神,浪费教育资源,折腾教育生活,欺骗教育和社会。这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教育生活之真切现实。笔者曾对百余项由中小学承担的已结课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真正产生影响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不足10%,有一定效果但不显著的只占25%左右,多数课题都是劳民伤财却没有价值的。假设每个课题平均耗费5 万元,一百项课题投入500 万,实际总共只有150 万元发挥了产出效应,这种投入产出比率实在太低。于是,有人将此戏谑为“既费马达又费电”。至于高校和科研部门承担的教育类课题,坦率地讲,虽然课题钱多,但相当部分课题的研究水平不敢高看,不敢奉承。教育科研当下急需去伪存真,回到科研本身。
三、“伪文化”之耻
当前,教育正取向素质教育、内涵发展和特色润育,学校文化建设因此也进入兴盛发展时期。然而,虚假文化随之泛起,并令不少学校蒙羞。
当前,教育中的“伪文化”可分如下几类。
一是重“硬件”文化,轻“软件”文化。时下,学校气派的外观与空虚的内涵形成高度反差,让人第一印象便有“暴发户”之感。相当多的学校以为文化建设就是在校园外观上“做文章”,轻视甚至无视学校的“软件”建设。美丽的校园与学校精神的缺失、管理的缺位、育人理念的落后、教学水平的低下、学校文化内涵的缺乏等方面极不协调,极不匹配。这种现象极大地降低了教育功效,也是教育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是文化理念既少科学又少文化。学校文化理念的凝炼,要么缺少文化内涵——常常流于一句空洞的口号,或是一些与教育不沾边的模糊表述,亦或是一篇抽象的教育美文;要么故弄玄虚——有些学校不顾及主导思想、达成目标、学校传统、教育特色等当代发展背景,只顾一味从故纸堆中挑拣晦涩难懂的语句,言“文化”必引文言;要么雷同,缺少特色——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理念几乎到了千篇一律的地步,都是诸如“团结”“勤奋”之类的表述,难有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文化理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个别学校的文化理念不仅不科学,而且存在反主流文化的倾向。学校文化理念不科学、少文化,结果自然很可能“短命”,不能指导实践,不能发挥文化的育人功效,无助于学校价值共识的形成,其负作用显而易见。
三是文化理念虚设。虽然一些学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但理念与学校发展规划和具体实践毫不相关,理念归理念,实践归实践,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张皮”。学校文化理念几乎无人知晓,形同虚设,还不如一句空洞的口号。
四是理念系统极其混杂。许多学校都有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等理念性表述,但这些表述大多缺乏核心理念,杂乱无序,甚至相互矛盾抵触。如果问到学校核心理念是什么,恐怕多数校长答不上来。要知道,核心理念是学校之魂,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没有成为共识的核心理念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校文化。
学校是标准的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组织无文化是学校的最大悲哀。教育要提升软实力,学校要办出文化特色,教育主体要形成凝聚力,学校发展要有“后劲”,就必须下大力去除“伪文化”,重构和积淀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品性、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教育文化。
四、“伪经验”之悲
教育领域经验多、模式多、交流多,因此影响自然较大。但在这些经验与模式中,有的为真,有的却为假,而“伪经验”“伪模式”常常产生更深更远的影响和危害,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伪经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把不成熟的经验通过文字加工拓展为内容满满、亮点多多的成熟经验。这种做法司空见惯,例如,有的地方和学校不遗余力地培养“笔杆子”“捉刀者”,就是意在伪造文章,伪造经验,甚至在政府推崇的“经验”中也不乏伪造成分和伪造事实。可悲的是这种“伪经验”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人们不仅不厌烦,反而乐此不疲。二是把不科学的经验作为成功经验加以宣扬和推广。有的学校在总结他们抓教育质量的经验时,把“抓高考就是要抓出血来,不怕死人”视为最成功经验,并且大加介绍和宣传。这种非科学经验虽然近年来大有收敛,但掩藏在背后的认识基础并未消退,尚不可掉以轻心。三是东拼西凑别人的经验捏合成自己的成果。包括一些所谓“教育名人”在内的有些人,自己没有经验可言,但为了出科研成果而采取剽窃方式炮制经验,写文章,出著作。经验应是个体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的结果,移花接木式的经验是对真正经验的侮辱和亵渎。
不得不承认,教育中的“伪经验”有其滋生的土壤和环境,但教育者决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教育行政可以强化行政干预,建立“第三方”查证制度,在激励机制上做文章以达到抑制和抵制“伪经验”的目的。
当然,教育者无需也不可以因上述批判而垂头丧气,或对教育的未来失去信心,任何辩证的批判都是“扬弃”,对“伪科学”的批判也是如此。我们批判“伪理论”决不抹杀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教育理论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决不否认众多的科研成果和欣欣向荣的群众科研热情,决不诋毁那些被时间和实践证明优秀的教育文化和学校文化,更决不无视那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教育需要扬优抑劣、扬长避短,但认识上不走极端。
“伪科学”泛起的成因可作如下考量。一是虚假文化大行其道。社会不同程度地充斥着虚假,诚信正日渐缺失,从政治、经济、文化到家庭生活,从行为到心灵,都被虚假或多或少地污染,教育当然不能例外,教育“伪科学”本质上就是教育虚假文化的产物。二是功利驱使。在权、名和利的欲望支配下,人们会不择手段以达目的,尽管教育领域情况也许好一些,但不可完全排除。“伪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极端功利意识的衍生品。三是科研失范。教育科研兴盛本是一桩好事,但由于缺乏组织、指导和引领,科学研究遭遇不科学的尴尬,甚至是严重变质。虽然有众多的教研机构和科研机构,虽然这些机构对学校也有一定的指导和训练,但力度远远不足,更缺乏制度保障和支撑。此外,学校本身也不太重视自身科研素质的提升。四是导向偏差。一些理论工作者和“学院派”教授的理论导向严重失误,导致一些中小学科研方向迷失,并“造就”了一批擅长理论说教的中小学校长。评职评级评成果的标准发生极大偏差,不论科研成果好坏,只要有就算数,很差的成果也可以评出高等级奖项,这种激励制度导向存有极大隐患。生涩“洋理论”谬误流传,研究中国教育的实践问题,为何动辄就讲后现代主义、新个人主义、新宗教主义等西方哲学思潮呢?我们就不能对中国教育的实践问题进行自己的哲学思考和理性分析吗?五是浮躁心态。浮躁情绪、愤懑心理、抑郁病态在整个社会中史无前例地抬升起来,教育也陷入其中,不言而喻,在浮躁心态下,任何科研都有可能失真或失实。
“伪科学”的矫正之道在于:一是制度抵御,即从制度上规范主体行为、惩戒虚假行为、形成程序控制等;二是文化抗拒,即从文化上引导人们的价值崇尚、诚实情感、善恶批判等;三是自我反省,即培养人们独立判断、自觉抵御、自我反思等;四是法规惩治,即重拳打假,用法规的力量来打击那些作假者,让他们不敢再为;五是舆论批判,即倚重舆论力量,形成舆论和社会的广泛监督,并由此形成广泛的社会批判氛围;六是科学指导,即给予学校足够的专家支持、专业培训、具体指导和进修提高。这些对策不仅对教育中的“伪科学”,对其他领域和行业中的“伪科学”也都有矫正功效。相信只要坚持去做,不论成效大小,肯定会有收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