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山野清风]文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9 17:2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想做这样的教师                             ——听“维护师生心理健康,提高教师职业素质”专题报告有感
                                                                                     引子
一张巨大的照片出现在体育馆上方的屏幕上:一身洁白笔挺的西装,一头乌黑整齐的浓发,一张轻松灿烂的笑脸。
得体的装束里透着绅士,平和的笑容里写满了自信。这就是那个热爱生活,快乐工作的人。——  赵凯
看到这样的画面,心为之一振!因为,我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也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所以,我想快乐的工作,更希望我的学生们也快乐的学习。
两天里,我虔诚的追随着赵教授,用心倾听,迅速记录,时时反思——

                                                                       孩子,你缺少什么
大屏幕上出现一幅卡通画面:一个奔跑的小女孩
画面里出现这样的对话:
“孩子,你快乐吗”
“不是很快乐”。
“为什么?”
“是不是——
“你的生活里缺少了什么?”
      ……
在家长、老师们看来,当今的孩子是幸福无比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众星捧月,关爱无微不至,可,他们,为什么会不快乐呢?
是我们真的不明白,还是现在孩子的确太怪!
赵凯教授为我们拉开当今学生真实图景大幕:
我国青少年自杀现状:
在我国,青少年自杀高居世界第五位,据不完全统计,青少年自杀率达0.23%,有过此想法的学生达到15.23%。当这些数字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令全场震惊;大家禁不住要问:孩子们为什么选择自杀呢?之前,我曾经做过调查,至今几个案例还在脑海里浮现:
    厦门理工学院一名大二学生,补考前在宿舍用窗帘将自己吊死在床头的栏杆上。而他自杀的原因也随着进一步的调查慢慢浮出水面:5门科目不及格面临补考。面对一次补考,他选择结束生命。
同样在这座城市,一名还差几个月才年满16岁的高一女生小夏跳楼自杀,她来自农村,入学后,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城里的孩子,和她接触的人都觉得她有很强的自卑感。她留给妈妈最后的话是:“我没有手机,没有名牌服装,走在路上,总觉得大家用那种瞧不起的眼光看我,我不想活了”……
……
当看到大屏幕上这些冰冷数据时,我脑海里出现另一幅画面:
一个初秋的日子,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们来到田野,他们面前展现出一派迷人的景象。置身其中,孩子们领略到了一种空旷的美。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各种极微妙色彩的变幻,聆听到了一种美妙的音乐,孩子们幻想,惊奇,喜悦,他们创作诗歌,也编写童话,为能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感到巨大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利达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活着真好啊!”
“活着真好啊”,这样的感叹使我感动不已。
我想,当一种教育能够使孩子如此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这种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的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
当一个教师能够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的美,感受到世界的永恒,这样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师,也是优秀的教师。
我想从事这样教育,想做这样教师。
可,面对今天的教育,今天孩子,我究竟该怎么做呢?
跟随赵凯教授的思路,看到了这样的启迪:建立积极面向全体学生的大心理“健康观”,实现健康教育的“全员化”!
我豁然开朗,当今孩子缺少:健康的精神世界,更缺少心灵庄园的建构!
培养——人格健全,心智成熟的人;从而帮助孩子构建自己的心灵庄园,丰富精神世界,是今天的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与责任!
那怎样构建孩子们的心灵庄园呢?赵教授强调: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乐学;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卫生,培养学习心理品质;营造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和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交往,培养交往责任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意志,让学生热爱生活。
另外,赵教授特别强调:掌握心理疏导的技巧,遵循心理疏导的原则,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是的,只要我们时时牢记:你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我们就会充分利用教师的智慧走进孩子的内心,并呵护心灵!


                                                          让家长也懂教育
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厚的今天,家长惟恐孩子吃半点苦,受半点委屈。这样的情景时常出现在我们身边:
一鸣放学回家,兴高采烈的告诉妈妈:“妈妈,今年春运会,我选上跑800米了,我们班就选上两人。”妈妈惊恐地说:“儿子,800米太长了,你身体吃不消的,我和老师说说,咱弃权了……

晚上,肖坤在背课文,课文略长了一些,背起来有些困难,于是向爸爸求助:“爸爸,这篇课文我怎么背不过?”他的目光里渴望鼓励与督促。可爸爸却心不在焉地说:“背不过先别背了,明天再说……
小莹是学校大队委的委员。周末,学校组织大队委全体成员去敬老院看望爷爷、奶奶,为老人们整理卫生,聊天、解闷。小莹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清晨,早早起床收拾好东西准备到学校集合,可爸爸妈妈却说:“小莹,去敬老院帮忙,不是你们小孩子干的活。今天,我们带你去科技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溺爱的“温室”里成长的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
缺乏感恩的心;缺少意志力;缺乏抗击挫折的能力……问题孩子的种种表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家长痛苦不堪,使学校教育更加举步维艰。
面对当今家庭教育现状,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让我们的家长必须也懂教育!
赵教授指出:拯救孩子的问题行为,必须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家庭教育内容,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实现家校沟通,亲子沟通。
如何顺利实现有效沟通,赵教授向我们传授了家长沟通的三大“忌”律,八大注“宜”。不中听的话,反问的话、平调的话语忌用,八大注“宜”:积极倾听、灵活顺应、精通冲突管理、自律、认真、真诚、敬人、适度。
总之,宽容、温暖的话语才是打开家长的内心世界,让家长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秘笈。只有家长也懂教育,他们才会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不再是看客。当家长有了参与感和被尊敬感,就多了理解,少了抱怨。

                                                                      我想做这样的教师
“学会像信仰上帝一样信仰职业,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因为,职业不但是每个人的谋生之道,也是每个人享受人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赵凯
像赵凯教授所说的,我一直想做这样的教师!
自参加工作至今,屈指算来已有18个年头,18年的磨砺,我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 “给学生营造欢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塑造富有个性、富于创新、善于思考的新一代”是我教育的追求目标。
回忆刚刚步入教坛的我,曾踌躇满志,热血沸腾。发誓:要做一名好老师,让孩子们喜欢我的学科。为实现自己的诺言,我“四处拜师学艺”,心急如焚。终于,遇到一位很有底蕴的老教师,她告诉我:“一位好教师,是一生的追求,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还要大胆改革,走教研之路。”得到了老教师的指点,我一有空就走进书店、图书室,开始寻觅教育大师的足迹。我认真研读了苏霍姆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斯基选集》;陶行知的《陶行知名篇精选》、《陶行知论生活教育》;叶圣陶先生的《叶圣陶教育名篇》等等。
教育大师的文字和思想启迪了我的智慧,荡涤了我的灵魂。为我的教育教学之路指明了方向。三尺讲台上,我开始课堂教学实践,课下,继续大量阅读专业书籍,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撰写教学日志、教学反思。
身为人师,又兼班主任工作,我常常反思:在教会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构建孩子们的心灵家园。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的教育来自于和谐发展的班集体。
班级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谐向上的班集体才能促进班级中各个成员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学会尊重生命、善待他人……
过去,现在,将来……
我会和孩子们携手前行,一直走着。
               ……
我真的想做这样的教师:热爱生活,热爱孩子,热爱家庭,热爱教育美好的事业!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7:23:13 | 只看该作者
  大力加强教研组建设,努力促进自主教研            
新学期伊始,实验小学将“大力加强教研组建设,努力促进自主教研”作为实施“个性教育”的重要策略。
教研组是学校基层管理体系。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特色教育的创立,都离不开教研组的建设,为此,实验小学狠抓教研组建设,努力促进各教研组,自主教研。从而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组是学校重要的学术性组织,是靠知识和思想为纽带,为此,学校领导认真甄选组长,要求组长不仅有扎实的业务功底,还要具备宽容、大度的人格魅力。人性化地管理,形成健康、愉悦的教研氛围。
为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制定一系列学习制度。并确定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为教研活动时间。要求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认真研究教材,探究教法,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加油站。
教研组建设的核心是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新学期伊始,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科特色,三年级语文教研组扎实开展以下自主教研活动:
一、倡导个性阅读,关注学生品格教育
为增进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交流,营造更为浓厚的阅读氛围,帮助更多的同学培养起阅读的习惯,推动课外阅读活动深入开展,三级全体语文教师共同举办“个性阅读,快乐自我”的读书活动。
1、阅读与语文专题单元相结合;
每个语文专题开始学习,我们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篇目和书籍,如第三单元是“保护环境”专题,学生阅读了《梦中的绿》、《一个德国小学生的环保日记》、《寻找山清水秀的地方》、《向大树道歉》、《马克。吐温保护树木》等相关的文章,激发了孩子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信念。
2、阅读与习作、手抄报、主题班会相结合;
老师们引导孩子,把读书后的收获可以写成读书笔记,也可以用画画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还可以渗透在主题班会中。
学习 “父母的爱”这一单元,我们开展一系列感恩父母的教育:
(1)、开展征文活动。
引导学生写 “亲情作文”,参考题目:《我的爸爸妈妈》、《写给父母的话》、《妈妈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妈妈,您好吗》、《我们的相册》等。
阅读了“保护环境”单元,我们鼓励学生为学校的草坪、花坛设计警示牌,编写爱护校园的儿歌、童谣:如,
(a)弯弯腰,捡捡纸;校园干净,我美丽;
(b)雪白墙壁靠大家,我们都不会弄脏它;
(c)校园内不管跑,花草树木都要爱护珍惜。

(2)、爱心家庭作业。
(a)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b)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c)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
(d)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
(e)我帮父母做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3)、举行主题班会:“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a)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b)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
(c)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3、阅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每当传统节日到来,我们布置学生搜集阅读节日的来历与习俗的内容。
清明节期间,布置学生阅读英雄故事,传唱英雄赞歌。清明节后,在教研组内开展红故事演讲比赛,小选手们用完整的故事情节,饱含真情的讲述把我们带进战火纷飞的年代,使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里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二、学课标,说教材,人人绘制知识树。
本学期,我们围绕着:“学课标,说教材,绘制知识树”展开集体备课活动。
“学课标,说教材”,就是以解读课程标准为突破口,以“画知识树(结构图)、说教材”为切入点。发动老师们全面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然后,分别从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意图及体例、知识结构,教学建议、教学效果六大方面进行解读说明。
教研组的十位教师,根据各自能力和风格,分别选择承担一个主题单元的演说任务。通过研究课标、学生、教材,查找资料,高质量地完成备课的基础工作。然后,在周五教研活动中,由主要备课人说教材、备课组成员民主评议、全面修改整理,形成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
每位教师,将修改后的单元说教材进行整理,再结合自己的风格和本班学生实际补充修改调整,形成自己“个性化教学设计”。变“抄写教案”为“量身定做教案”。变一位教师独立备课为多名教师集体备课。使备课的过程成为学习课标和落实课程标准的过程。
“学课标,说教材”,促进教师们对课程标准的自觉学习、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为使“个性教育”有效的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我们教研组,鼓励老师们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创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需要学生对教师产生“喜爱”的情感,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就是这个理。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获得情感的满足。
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呢?”
学生难为情的说:“老师,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着书表演,就表演不出效果。”
我赞叹道:“孩子,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试试吧。”果然,她的表现很有创意。         
由此可见,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成是一种奖赏,一种鼓舞,产生一种被爱、被承认的心理满足而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有了这次成功的尝试,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更加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在执教《惊弓之鸟》一课时,我出示人物对话: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为了让学生大胆尝试,我不讲述也不范读,而是把这段对话完全抛给学生,启发孩子们先想像当时的场景,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然后试读,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思索片刻后,教室里传来的低低的诵读声,一个、两个、三个······尝试的队伍越来越大。我微笑着倾听着。受到鼓舞后,孩子开始大胆的讨论起来。“你们的表现太棒了,谁能读给大家听?” 我赞叹道。
班长第一个站了起来,她优美的音色博得同学们阵阵喝彩!
班长的“满堂彩”鼓舞了士气:“你想唱罢我登场”,无需我再点将。朗读之后,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朗读观点。有的观点得到大家的频频点头,也有的同学话语一出,引来了激烈的争辩。此刻,我保持沉默,“真理不辨不明”嘛。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随着不断的探讨,共性的观点也渐渐达成。课堂气氛异常高涨:朗读声、辩论声、欢笑声和热烈而之久的鼓掌声此起彼伏,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由此可见,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正悄悄改变着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状况。

“大力加强教研组建设,努力促进自主教研”,使我校教研组建设站在了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关心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审视现代教育教学,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教育教学的策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时代的要求仍有很大的距离。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探索,为优化教研组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7:24:39 | 只看该作者
一堂精彩的课
今天,按照学校的工作安排,我们都来听李老师的展示课。
年轻的李老师导课清新自然:“同学们,今天,咱们认识一位新朋友——卡罗纳。(板书课题)向他打个招呼吧。(生:嘿,卡罗纳,你好!)小声叫叫他,亲切的叫叫他。”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轻松的融入了课堂。“想进一步了解他吗?快去读读课文吧,读后谈谈你的感受。”
读完课文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感觉卡罗纳失去母亲后,很可怜!”
生2:“我感觉卡罗纳很幸福,虽然她失去了母亲,可老师、同学、家长都很关心他。”
师:同学们,你们很会读书,一篇长长的文章,被你们读成了一句话,其实,整篇文章读完后,可以浓缩成一个字,学生齐声抢答:“爱”!
李超老师顺手将一个鲜红的“爱”字写在黑板上,“是的,老师,同学都想去关心他,此时的卡罗纳是怎样的呢?”
学生纷纷从文中找句子,读句子,大屏幕上相继出示出失去母亲的卡罗纳,动作、神情的句子。
师:读了这些句子,此时此刻,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坐在最后面的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我感到卡罗纳可怜、悲伤又自私。“啊?”“自私?”同学们惊讶得嚷嚷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质疑这个男孩。“卡罗纳哪儿自私啊?”“你怎么读得书啊?”听课的老师也面面相觑,我禁不住回头看这个男孩,此刻,他有些局促不安。这时,李超老师并没有急着“赶路”,而是停下来,稳定住同学们的情绪,并和同学商量说:“让他说说自己的理由好吗?”同学们点头默许。这个男孩指着大屏幕说:“看,当卡罗纳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这是上课时间,他不顾及老师和同学,怎能突然大哭呢?所以我感觉他有点自私……“不是自私,是因为失去母亲的他,当看到那幅插图时悲痛就达到极限了……”最前面的一个学生“噌”得站起来反驳道。第二个学生抢着说:“是啊,他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他旁边的一个同学回头对他说:“你为卡罗纳设身处地的想想,他竟然在课上失声痛哭,这更说明他有多么伤心啊,你不觉得他太可怜吗?”课堂已完全让学生们主宰,根本不需要教师指名点将,学生们争相发言,各抒己见。这时,李老师微笑着望着那个男孩,男孩点点头说:“我同意他们的观点。
  听课的老师被眼前的气氛感染了,纷纷点头称赞。我被学生踊跃激烈的争论深深地打动着,好久没看到这样精彩激烈的场面了。原来,一堂精彩的课,不仅仅是流利自然的对答如流,还应该是学生个性飞扬的精彩展示。
    纵观这堂课的精彩,应归功于李超老师的宽容豁达,正是教师的耐心、沉着,才有了学生们出色的表现。假如,当男孩谈到“自私”时,李老师当即否定,或“老练”的示意他坐下,课堂又将出现怎样的局面呢?
   《新课标》阅读建议中着重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李超老师在这节课上给出了很美的诠释:一节精彩的课,更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呵护,人格的尊重。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7:27:45 | 只看该作者
上海方略面授指导


虽然阴雨绵绵,可今年的寒冬迟迟没有发威。
在天公并不作美的日子里,上海浦东新区发展研究院的章健文老师带领她的团队又来到章丘,来到实验小学。上午接到她的短信,说要带她的老师们去逛百脉泉,让我帮忙推荐一家餐厅中午就餐。为了让她们多欣赏百脉风景,我帮她定在公园宾馆——墨泉厅。每次听说章老师要来,向所有项目学校的教研组长一样,我们都非常期待。从四月份初识章老师,一直追随着她,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解决了教学上许多困惑。章老师的敬业精神更令我们敬佩有加。今天,又见章老师,真想尽尽地主之仪,请她吃顿饭,但被章老师婉言谢绝了。我只好把这份敬重深埋心底。
  今天,章老师给我们带来两节作文课,一节是二年级的《动物招聘》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第二节是四年级的《成长的故事》解决如何进行作文选材。
       章颖秋老师的《动物招聘》让我们耳目一新,看到了二年级孩子思维敏捷,敢说敢想的一面,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方法新颖,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兴趣,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
      楼坚老师的《成长的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已有的习作经验,引导学生梳理总结选材的方法与步骤。从本节课的参与度上看,学生能够融入课堂,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被楼老师称赞说,这班孩子胆够大的。
      两节作文课都为我们打开了作文教学的视角。
      课后,章老师对两节课做了点评,然后,又为我们做了《习作教学呼唤写作教材》的报告。
  这一点,我很有感触,刚刚教完三年级,我对三年级的习作要求记忆犹新: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作文要求:
“这次习作就来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这是三年级孩子第一次习作,要求可谓言简意赅,三年级很多孩子甚至对“课余生活”、“有趣的事”都不理解,让他如何写?“什么是有趣的事”?“愿意写的事”?这些词汇对成年人来说“耳熟能详”,但对初写作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可谓太“抽象”太“天方夜谭”。
        从三年级一直翻到六年级,所有的作文要求千篇一律,仅仅是一个习作的标题或提示,仅此而已!我又到百度上搜索,期盼有作文教材的启示,但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作文难教”,“学生害怕写作文”,“家长抱怨孩子不会作文”,一时间出现了“谈作文而色变”的空前紧张状态。家长最头疼孩子的作文,有的家长对我说:如果周末布置写作文的作业,对他们家都是一种“灾难”:爸爸、妈妈轮番上阵,东拼西凑写作文,结果还是“孩子哭,大人吵”的“悲壮”场面。作文教学已经到了“山穷水复”的尴尬局面。
     再看校外,近两年,作文培训班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生意之兴隆、火爆令人咂舌。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更令我羞愧难当,成了发奋研究作文教学的原动力。
      去年元旦,我碰到一位家长,带着一个很漂亮的花篮,我随口一问:“朋友过生日?”她说:“不,是送给儿子作文辅导班里的老师。”“上辅导班,还给老师送花?”我惊奇的问。家长说:“儿子上了作文辅导班,不再害怕作文了。”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羞得我几夜不能入眠。而且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在学校里兢兢业业的教学,无微不至的关心着班里的学生,有时也难免让家长“不满意”,别说“送花”了。作文辅导班里的老师有什么“魔法”,让家长拿了钱还心甘情愿的送花。好不容易挨到周末,带着儿子,来到那个作文辅导班。原来,这里的“校长”我认识,她以前做服装生意,世界真的很“疯狂”,她竟然“华丽大转身”,当了“校长”。以“让儿子也上辅导班”为名,我开始了解她的教学、方法、思路。她对我提的问题根本听不懂,顾左右而言他。最后,她索性给我拿出她的课本,让我自己看。我第一次看到了——作文教材(山东青岛出版,她缴费加盟使用)。原来作文可以有教材。整个上午,我翻阅了她所有的教材,迅速回忆反思,凭我的教学经验,那套教材编写很粗糙,而且也谈不上科学,但毕竟为学生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和模式,所以家长欣喜的看到:孩子不害怕作文了,这就是她的“魔法”。
    凭借着辅导班那套教材的启示,我开始了自己的作文教学探索与尝试——
   “观察实验作文”——和学生一起观察胖大海的变化过程,写一写:我眼里的胖大海。
     活动作文——第一次洗衣服,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边活动,边讲解,帮助学生梳理过程,形成脉络。
     应用作文——写信,把最想说的话,以书信的形式写给亲人或老师。如,“妈妈,你的脾气真的太坏”,“老师,你的做法不公平”以这样的题目激励学生讲真话,写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不写假话、空话、大话。
    我的作文改革思路:
1、 改变作文的本质:作文不是高不可攀的,作文就是生活,作文就是书写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   改变作文的功能:作文不是应对考试,作文是为我们每天的生活所用。如;留言条,请假条,书信、邀请函、协议书、合作书、抗议书等等。
3、改变作文的表现形式:作文追求个性化的表达,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4、   改变作文的创作思路:把所有的作文训练变成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构思,在“动”中“作文”。
     我一年的作文教学积累,加上几个月的整理,形成了三年级全册的作文教学素材。(见附录)
[ 心灵小语 ]:写于6月29号凌晨:点击着这些文字,不知不觉已是凌晨2:00多,听着老公、儿子香甜的鼾声,我莞尔一笑,禁不住问自己:胡乱涂抹这些文字的动力是什么?思索再三,究其根源还是兴趣,喜欢阅读、喜欢语文教学,深爱自己的职业。站起身走向阳台,仰望星空:哇!真美,深夜的天空湛蓝深邃,宁静致远,如果不涂抹这些文字,我还真看不到如此浩瀚唯美的夜空和熠熠闪烁的群星!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7:29:48 | 只看该作者
在历练中成长——四年级教研组陈丽华


人生就是一次一次的历练,通过一次一次的历练,我们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成长。
星期一下午,我接到王主任的通知,她告诉我这次研讨课的课题定为四年级下的《生命生命》。接到通知后,我拿过课本和教参开始认真的研究起来,几节课过去,我没有一点头绪。于是,我借助网络,想找到点有价值的、可以用的东西,但却一无所获,想看点教学视频,却都打不开,我真是郁闷啊!
说句心里话,我真是很怵头讲这样的公开课。一来对于阅读课我很迷茫,不知该如何教,眉毛胡子一大把,不知该抓哪一把。现在的阅读教学风格各异,形式不一,似乎都强调阅读感悟,但是感悟什么?如何感悟?对于不同的年级,应该感悟到什么程度?都没有一定的尺度。
晚上回到家,我又开始思索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好不容易理出一点头绪,我初步想这样来设计我的教学:第一步:先用杏林子的名言导入,很自然地引出作者,然后找学生介绍,接着老师总结。第二步:由杏林子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个事例。第三步:检查初读效果,先学习生字词,再明确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教师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第四步:按事例先后顺序品读感悟。让学生先找出三个事例中感悟最深的句子,然后交流感悟。第一个事例采用抓词语的方法进行,让学生抓住自己感悟最深的词语,然后谈对词语的理解,带上自己的感悟再读句子,读——感悟——再读——再感悟——齐读——教师引导读,目的就是通过多次朗读感悟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二个事例采用重读词语的方法,和第一个事例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对课文中表现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采用了分层次朗读的方法。最后一个事例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谈感悟的方法,并没有深入的去探究文本的深层次内容。最后一自然段采用抓“有限”“无限”这对反义词,补充资料,图片激情,文字介绍的方法,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本内容,感情朗读。最后一步:用冰心老人的名言结束课堂。
星期二来到学校,我把这个设想跟逯老师简单做了汇报,逯老师让我先按这个想法把教案先备出来,上午忙了一上午,教案终于出炉,把教案拿给逯老师审阅,逯老师给了初步的意见和一个设计初稿,让我参考使用,我认真看了逯老师的设计稿,我发现除了导入差别很大,其余都相差不大,于是我把导语又重新设计,下午又把课件制作出来,由于逯老师说的那个视频无法下载,我还是采用我原来的设计。这一点我对逯老师进行过简单的说明,逯老师也初步同意了我的想法。晚上回到家,我又开始一遍一遍的“背”教案,但教案始终背不很熟。
时间进入星期三,早上我来到学校,又在小屋里继续背教案,第二节在班里进行了试讲,效果还不错,但也有不足,老师们提了几个意见,主要围绕导入语、课件和我的讲课语调,我虚心接受老师们的各种意见,准备对教案进行修改,逯老师很认真的和我研究了半天,给出了最终的意见,逯老师的意见,主要围绕导入语、第一个事例的讲解以及第二个事例的讲解,还特意嘱咐我要降低讲课的语调,要面带笑容,因为课文本身就是一篇积极向上的文章。而我讲的过于深沉。然后我又按照这个意见进行修改,到中午放学还没有修改完,中午在外面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又回到学校,继续修改教案,一直忙到晚上六点半,费了半天劲终于赶上了最后一辆公车。回到家,很累,吃完饭又背了一会儿,眼皮打架,就睡了一会儿,11:20醒来,就一直没有睡觉,一直奋战到清晨,早上来到学校又调了调课件,和讲课班级的学生见了面,8:00到五楼拷了课件,穿着高跟鞋爬五楼真累!上去就不想下来!于是找到韩美芳老师,让她给我找了一个没人的房间,我又继续我的背课。背了三四遍,感觉差不多快下课了,我就辞别韩老师,来到五楼,孟翔涛的课还没有结束,大约等了十分钟,终于下课。又等了一会儿,我的课堂开始了。
我按部就班的讲完了课,之后忽然觉得内心,反而有点失落。之前的艰苦奋战,之前的几夜无眠,都化作了一种严重的失落感。接下来我开始整理这几天的劳动成果,两份不同版本的教案,很快被整齐地摆在我的面前。这就是我这几天的劳动成果!同时,我与王老师交流了这节课,通过交流我才知道,这次讲的没有试讲的效果好,而且讲课的声音有点低。之后我又结合老师们的反馈,开始反思我的这节课。反思一:教材的整体把握不到位,虽然看了很多教案,研究了很多资料,但是“生命究竟是什么?”我始终不明白。再者课文中的三个事例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我也不明确。还有,应该抓那些句子,才是抓住了文章的根本?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那里?这些都是值得我思考的地方。反思二:讲课声音有点低,原因是之前试讲的时候,老师们都对我深沉高昂的声音,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让我一定压低声音,保持微笑的表情。结果不但学生的情绪没有带动起来,就连自己的情绪也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反思三:缺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往往是学生回答完问题,不是及时与学生进行对话,而是用简单的评价语把他们打发,没有去深入的挖掘他们思想的闪光点,使师生交流流于形式,缺乏有深度的内容。反思四:课堂设计不够深入。比如在讲第二个事例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问题:瓜苗在怎样的环境中生长?当学生找到“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句子时,我又接着问:“这是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学生回答:“恶劣。”这里之后我自己就直接引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然后让学生分层次读了表现瓜苗顽强生命力的句子。其实如果这里我能进一步追问:“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壮成长,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会很自然的答出:“顽强的生命力。”然而,我却在这里止步,致使我的课堂缺乏深度,缺乏内容,显得那样干瘪无力!!!反思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要坚持自己的风格。
一次一次的历练,似乎都在向我证明:我还要继续努力!虽然之前我也一次一次的不愿承认,不想认输,但事实证明:我确实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8 10:05 , Processed in 0.08143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