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教育和互联网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5 12:4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教育和互联网精神(上)



杨东平按:日前在邮件中看到心平基金会的伍松、新教育基金会的王胜以及吴靖关于新教育与互联网精神的往复函件,也分不清哪段是谁的言论了。我把它们略加编辑发表如下,与大家分享,作为上篇;我的讨论将放在下篇。在这里,“新教育”既指由朱永新教授领导的中小学的教育改革运动,也可泛指正在出现的各种“新的教育”。

    “理想”、“梦想”、“相信”、“执着”是导致“变化”乃至“变革”的潜在的强大力量。具体的课程、教学方法是技术问题。不可否认,新教育目前在技术层面上的确还没有找到一个或几个清晰的模式,关于这个问题,我完全同意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同许多别的领域一样,有一个从浪漫到精确,再到综合的过程”的说法。并且,我认为这个浪漫的时间可能应该足够长,不应过快走向精确,而且即便将来精确了、综合了,浪漫的成分也不可丢掉。
杨东平按:日前在邮件中看到心平基金会的伍松、新教育基金会的王胜以及吴靖关于新教育与互联网精神的往复函件,也分不清哪段是谁的言论了。我把它们略加编辑发表如下,与大家分享,作为上篇;我的讨论将放在下篇。在这里,“新教育”既指由朱永新教授领导的中小学的教育改革运动,也可泛指正在出现的各种“新的教育”。 “理想”、“梦想”、“相信”、“执着”是导致“变化”乃至“变革”的潜在的强大力量。具体的课程、教学方法是技术问题。不可否认,新教育目前在技术层面上的确还没有找到一个或几个清晰的模式,关于这个问题,我完全同意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同许多别的领域一样,有一个从浪漫到精确,再到综合的过程”的说法。并且,我认为这个浪漫的时间可能应该足够长,不应过快走向精确,而且即便将来精确了、综合了,浪漫的成分也不可丢掉。 这正是新教育最大的秘密! 不是至上而下的由专家包揽一切,而是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精彩个案。这些个案来自一线、来自被激活了的普通老师,还带着新鲜的泥土香味。这些个案是新鲜的、是有根的、是活的、是很容易在一线学校产生共鸣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互联网精神”。随着这些个案还涌现了一大批闪亮的名字:常丽华、奚亚英、张硕果、敖双英、牛心红、李庆明、许新海、李镇西、卢志文…… 正是朱永新的浪漫 + 许多的个案和许多的名字,打动了那些在中国基础教育一线的不屈的灵魂,点亮了他们中间的“相信者”,让他们从相信到开始行动,于是,更多的个案开始产生,更多的名字开始闪亮。 目前,新教育正在面临转型,我相信新教育会陆续开发出一系列很好的儿童课程,探索到一些清晰的教学模式,摸索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模式。相信岁月,相信梦想,不断努力。 (1)新教育开发的课程,应源于一线,再回到一线。不能走自上而下,完全由专家团队研发的老路。我不怀疑专家的作用和智慧,但专家应从原创者转变为编织者和完善者。互联网的创造力在亿万网民,教育改革行动也一样。少数几个专家,哪能跟一千所一线实验学校(将来更多)比创造力?因此,最好的路径是精选个案——专家团队修改和完善——应用于更多学校——反馈再修正…… 从佐藤学“共同体”的角度看,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老师和校长,其实就是一个(今后也分成若干个)巨大的“共同体”,既是学习的共同体,也是     这正是新教育最大的秘密!
    不是至上而下的由专家包揽一切,而是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精彩个案。这些个案来自一线、来自被激活了的普通老师,还带着新鲜的泥土香味。这些个案是新鲜的、是有根的、是活的、是很容易在一线学校产生共鸣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互联网精神”。随着这些个案还涌现了一大批闪亮的名字:常丽华、奚亚英、张硕果、敖双英、牛心红、李庆明、许新海、李镇西、卢志文……
    正是朱永新的浪漫 + 许多的个案和许多的名字,打动了那些在中国基础教育一线的不屈的灵魂,点亮了他们中间的“相信者”,让他们从相信到开始行动,于是,更多的个案开始产生,更多的名字开始闪亮。

    目前,新教育正在面临转型,我相信新教育会陆续开发出一系列很好的儿童课程,探索到一些清晰的教学模式,摸索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模式。相信岁月,相信梦想,不断努力。

    (1)新教育开发的课程,应源于一线,再回到一线。不能走自上而下,完全由专家团队研发的老路。我不怀疑专家的作用和智慧,但专家应从原创者转变为编织者和完善者。互联网的创造力在亿万网民,教育改革行动也一样。少数几个专家,哪能跟一千所一线实验学校(将来更多)比创造力?因此,最好的路径是精选个案——专家团队修改和完善——应用于更多学校——反馈再修正……
isdom of Crowds:Why the Many Are Smarter Than the Few and How Collective Wisdom Shapes Business, Economies, Societies and Nations),作者是James Surowiecki. 书中开场举了一个经典例子:19世纪颇有成就的Francis Galton爵士,希望用一些实证数据证明专家和精英比无知的大众有更好的判断力、更聪明。可是他精心选择的实验结果总是出乎他的预料,比如参加县游乐会的人群对被宰公牛重量的估计的平均值竟然比养牛专家的估计更接近实际重量。Galton爵士尝试多种实验,没能证实他的假设,无知民众的集体智慧几乎总是胜过少数专家。 几年前读到这本书时,觉得与我接受的教育正相反。我好奇地问我在上小学4年级的孩子,“如果你有难题了,你是愿意问几个你最信任、最有智慧的老师,还是问全校同学?”她毫不犹豫地、用毋庸置疑的口气说“当然是全校同学!”“可是,大多数的学生是学前班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他们知道的还不如你多,你为什么会相信他们凑在一起的想法呢?”“妈妈,这么多人总会想到再聪明的老师也没想到的东西!” 在她看来这是常识。这常识怎么来的?!互联网让“无知”大众的学习和沟通成本大大降低了,千万、亿万大众的发展速度史无前例地加快,人类文明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发生? 从佐藤学“共同体”的角度看,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老师和校长,其实就是一个(今后也分成若干个)巨大的“共同体”,既是学习的共同体,也是创造的共同体。
     (2)不应该有完全一样的教育模式。中国有13亿人,一两个省就相当于一个日本。不可能也不应该用完全相同的模式教学。即便在遥远的将来,教育已经发展的不错了,某些学校用芬兰模式、某些学校用日本模式、某些学校用美国模式……,也好过完全一样。
    重视“互联网精神”和一线的力量,并不意味着新教育的领路人和骨干团队的作用不重要。相反,与自上而下的传统模式相比,新教育实验对你们提出的要求只会更高。领路人和骨干团队,必须告诉大家——新教育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必须告诉大家——新教育实验最本质的特征有哪些,必须告诉大家——哪些案例是新教育最为推崇的,必须告诉大家——哪些东西绝对不是新教育。
isdom of Crowds:Why the Many Are Smarter Than the Few and How Collective Wisdom Shapes Business, Economies, Societies and Nations),作者是James Surowiecki. 书中开场举了一个经典例子:19世纪颇有成就的Francis Galton爵士,希望用一些实证数据证明专家和精英比无知的大众有更好的判断力、更聪明。可是他精心选择的实验结果总是出乎他的预料,比如参加县游乐会的人群对被宰公牛重量的估计的平均值竟然比养牛专家的估计更接近实际重量。Galton爵士尝试多种实验,没能证实他的假设,无知民众的集体智慧几乎总是胜过少数专家。 几年前读到这本书时,觉得与我接受的教育正相反。我好奇地问我在上小学4年级的孩子,“如果你有难题了,你是愿意问几个你最信任、最有智慧的老师,还是问全校同学?”她毫不犹豫地、用毋庸置疑的口气说“当然是全校同学!”“可是,大多数的学生是学前班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他们知道的还不如你多,你为什么会相信他们凑在一起的想法呢?”“妈妈,这么多人总会想到再聪明的老师也没想到的东西!” 在她看来这是常识。这常识怎么来的?!互联网让“无知”大众的学习和沟通成本大大降低了,千万、亿万大众的发展速度史无前例地加快,人类文明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发生?  
    作为一名曾经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我想说说我眼中的互联网精神。
    从Google打败雅虎,到facebook和twitter的崛起,以及QQ从几乎倒闭到成为今天的巨无霸,十几年来互联网行业的一个事实是:更加互联网的互联网企业胜出了,不那么互联网的互联网企业失败(或者至少是)没落了。

    更加互联网的互联网企业,体现了更多的互联网精神。什么是互联网精神?就是YOU,就是你我他,就是去中心化;就是每一个网民成为互联网的参与者、建设者而不是象所有的传统产业那样,只是一个个被动的接受者(或者顶多是被征求意见者)。
    有些人说自己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都拥有可上网的电脑,我想说,有了联网的电脑,但如果大家还没有互联网精神,其实我们还是生活在前网络时代。网络的力量之所以可怕,其实是互联网精神可怕,是网民的智慧和力量可怕。可惜,真正理解这个事实的人,并不多。
    再了不起的大导演,在拍摄了3、5部辉煌的电影之后,便再也拍不出好看的电影了,甚至会一再推出让人大跌眼镜的烂片。其实不奇怪,不过是导演江郎才尽而观众口味提高了而已。我曾经试想,聪明的导演应该把电影的创作过程开放在互联网上,让网友参与编剧、选角色、决定剧情发展、竞猜结尾,甚至可以拍多个结尾,让网友决定用哪个。可惜,直到今天也没有哪部电影这样做。一个导演再厉害,你的智慧能跟得上几千万观众的发展速度吗?
创造的共同体。 (2)不应该有完全一样的教育模式。中国有13亿人,一两个省就相当于一个日本。不可能也不应该用完全相同的模式教学。即便在遥远的将来,教育已经发展的不错了,某些学校用芬兰模式、某些学校用日本模式、某些学校用美国模式……,也好过完全一样。 重视“互联网精神”和一线的力量,并不意味着新教育的领路人和骨干团队的作用不重要。相反,与自上而下的传统模式相比,新教育实验对你们提出的要求只会更高。领路人和骨干团队,必须告诉大家——新教育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必须告诉大家——新教育实验最本质的特征有哪些,必须告诉大家——哪些案例是新教育最为推崇的,必须告诉大家——哪些东西绝对不是新教育。 作为一名曾经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我想说说我眼中的互联网精神。 从Google打败雅虎,到facebook和twitter的崛起,以及QQ从几乎倒闭到成为今天的巨无霸,十几年来互联网行业的一个事实是:更加互联网的互联网企业胜出了,不那么互联网的互联网企业失败(或者至少是)没落了。 更加互联网的互联网企业,体现了更多的互联网精神。什么是互联网精神?就是YOU,就是你我他,就是去中心化;就是每一个网民成为互联网的参与者、建设者而不是象所有的传统产业那样,只是一个个被动的接受者(或者顶多是被征求意见者)。 有些人说自己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都拥有可上网的电脑,我想说,有了联网的电脑,但如果大家还没有互联网精神,其实我们还是生活在前网络时代。网络的力量之所以可怕,其实是互联网精神可怕,是网民的智慧和力量可怕。可惜,真正理解这个事实的人,并不多。 再了不起的大导演,在拍摄了3、5部辉煌的电影之后,便再也拍不出好看的电影了,甚至会一再推出让人大跌眼镜的烂片。其实不奇怪,不过是导演江郎才尽而观众口味提高了而已。我曾经试想,聪明的导演应该把电影的创作过程开放在互联网上,让网友参与编剧、选角色、决定剧情发展、竞猜结尾,甚至可以拍多个结尾,让网友决定用哪个。可惜,直到今天也没有哪部电影这样做。一个导演再厉害,你的智慧能跟得上几千万观众的发展速度吗? 伍松对互联网精神的感想,让我想起一本书,叫《大众的智慧:为什么一大群人比少数几个人更聪明以及集体智慧如何塑造着企业、经济、社会和国家》(The W  
     伍松对互联网精神的感想,让我想起一本书,叫《大众的智慧:为什么一大群人比少数几个人更聪明以及集体智慧如何塑造着企业、经济、社会和国家》(The Wisdom of Crowds: Why the Many Are Smarter Than the Few and How Collective Wisdom Shapes Business, Economies, Societies and Nations),作者是James Surowiecki.
    书中开场举了一个经典例子:19世纪颇有成就的Francis Galton爵士,希望用一些实证数据证明专家和精英比无知的大众有更好的判断力、更聪明。可是他精心选择的实验结果总是出乎他的预料,比如参加县游乐会的人群对被宰公牛重量的估计的平均值竟然比养牛专家的估计更接近实际重量。Galton爵士尝试多种实验,没能证实他的假设,无知民众的集体智慧几乎总是胜过少数专家。
isdom of Crowds:Why the Many Are Smarter Than the Few and How Collective Wisdom Shapes Business, Economies, Societies and Nations),作者是James Surowiecki. 书中开场举了一个经典例子:19世纪颇有成就的Francis Galton爵士,希望用一些实证数据证明专家和精英比无知的大众有更好的判断力、更聪明。可是他精心选择的实验结果总是出乎他的预料,比如参加县游乐会的人群对被宰公牛重量的估计的平均值竟然比养牛专家的估计更接近实际重量。Galton爵士尝试多种实验,没能证实他的假设,无知民众的集体智慧几乎总是胜过少数专家。 几年前读到这本书时,觉得与我接受的教育正相反。我好奇地问我在上小学4年级的孩子,“如果你有难题了,你是愿意问几个你最信任、最有智慧的老师,还是问全校同学?”她毫不犹豫地、用毋庸置疑的口气说“当然是全校同学!”“可是,大多数的学生是学前班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他们知道的还不如你多,你为什么会相信他们凑在一起的想法呢?”“妈妈,这么多人总会想到再聪明的老师也没想到的东西!” 在她看来这是常识。这常识怎么来的?!互联网让“无知”大众的学习和沟通成本大大降低了,千万、亿万大众的发展速度史无前例地加快,人类文明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发生?     几年前读到这本书时,觉得与我接受的教育正相反。我好奇地问我在上小学4年级的孩子,“如果你有难题了,你是愿意问几个你最信任、最有智慧的老师,还是问全校同学?”她毫不犹豫地、用毋庸置疑的口气说“当然是全校同学!”“可是,大多数的学生是学前班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他们知道的还不如你多,你为什么会相信他们凑在一起的想法呢?”“妈妈,这么多人总会想到再聪明的老师也没想到的东西!”
     在她看来这是常识。这常识怎么来的?!互联网让“无知”大众的学习和沟通成本大大降低了,千万、亿万大众的发展速度史无前例地加快,人类文明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发生?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2dqqo.html) - 新教育和互联网精神(上)_杨东平_新浪博客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12:47:25 | 只看该作者
新教育和互联网精神(下)


    不久前在微博中与博友有一点讨论。我谈到教育改革的可能性,虽然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都可归为根本性的体制问题;但是,我们仍然要立足于从自身出发的努力,要重视自下而上的教育生长,相信学在民间的伟大力量。如果只是等待整体性的变革,那实际是把自己放在看客的位置。

    博友的意见,认为在公权力主宰了社会绝大多数事务、市场经济权贵资本化的基本现实中,改革需建立在对现代性价值重新审视的基础上,这比机制问题更根本。毫无疑问,整体性的审视和批判,整体改革、根本解决的意见,都是必要的,也是我们十分熟悉的,过去我们的重心端在于此。今天,我们之所以更为重视自下而上的、局部的、零散的、个体的、非制度化、非主流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涉及教育改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认识其理论基础。胡适重视一点一滴的改善的改良主义、经验主义是一个方面。7月4日《文汇报》发表对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赵鼎新的采访《社会科学需要破除理科思维》,提供了新的论证。赵鼎新认为理科思维、工程师看社会是认为存在一种客观定理的,如同牛顿定理对于经典物理学、进化论对于生物学,找到它并以它为指导,加以系统设计和贯彻实施,就可以有效地改造社会。然而,“社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且社会发展的方向基本上都不是事先设计的结果;”因为“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就会导致他们的行动乃至后果的不同”。
    加拿大著名教育家迈克•富兰撰著的《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揭示世界各国自上而下强力推行的教育变革大多是失败的,在轰轰烈烈开展之后多无疾而终。因为教育变革是一个非线性的、不稳定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机制,不是靠外在强迫和控制,也不是靠政府和专家,而寄希望于自下而上的努力,他认为学习型个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才是推动复杂变革前进的真正动力,“使变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最新的思想往往产生于多样性的文化和在团体边缘的人。
找到它并以它为指导,加以系统设计和贯彻实施,就可以有效地改造社会。然而,“社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且社会发展的方向基本上都不是事先设计的结果;”因为“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就会导致他们的行动乃至后果的不同”。 加拿大著名教育家迈克•富兰撰著的《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揭示世界各国自上而下强力推行的教育变革大多是失败的,在轰轰烈烈开展之后多无疾而终。因为教育变革是一个非线性的、不稳定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机制,不是靠外在强迫和控制,也不是靠政府和专家,而寄希望于自下而上的努力,他认为学习型个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才是推动复杂变革前进的真正动力,“使变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最新的思想往往产生于多样性的文化和在团体边缘的人。 这一洞见非常新颖而深刻,也是我们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有所感悟的。事实上,在我们身边正在出现越来越多具有说服力的实践,朱永新的新教育是一个,李英强的立人图书馆是一个,早先安猪的“多背一公斤”就不用说了,包括西部阳光做的     这一洞见非常新颖而深刻,也是我们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有所感悟的。事实上,在我们身边正在出现越来越多具有说服力的实践,朱永新的新教育是一个,李英强的立人图书馆是一个,早先安猪的“多背一公斤”就不用说了,包括西部阳光做的乡村幼儿园等等,众多教育NGO在基层所做的教育探索,越来越明确地从传统的扶贫济困转向了新公益、新慈善的核心价值:“社会创新”和“模式创新”。基层学校的自主变革,以崔其升在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改革为典型,在无任何资源、理论、背景的情况下,在偏僻农村自发开展的这一改革不胫而走,影响遍及全国,其强大活力令人瞠目。这些自下而上的创新,直接指向了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精神”、强调每一个人的学习和参与的“维基模式”。新时代的曙光已经隐约可见,这是下一个时代知识生产和社会变革的图景,也是教育变革的可能性图景!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2dqr4.html) - 新教育和互联网精神(下)_杨东平_新浪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5:44 , Processed in 0.0843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