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假期何以成“二次留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6 06:3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快乐假期何以成“二次留守”  2012年08月25日  作者:易鑫 储朝晖 
  来到城市的“小候鸟”们发现,这里并没有他们曾经期待的亲情和精彩,往返的路途、城市的生活,充满了安全隐患;忙碌的父母、陌生的环境,更让他们无所适从——
超载的长途车上,近一半乘客是留守儿童。(资料图片)
暑期帮父母卖菜的“小候鸟”。(资料图片)
蒋跃新作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易鑫
  “硬卧无票,硬座无票,快车没票,慢车也没票,这时候有那么多人要去南昌吗?”近日,来北京办完事欲乘火车返回南昌的林先生很恼火,因为没买到票,他已经在北京多留了好几天了。
  Z65北京西到南昌的一名乘务员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暑期的火车票越来越难买,特别是暑期开始时进京的火车票,和暑期快结束时出京的火车票。以前乘客主要是一些旅游团队,现在又多了一个新的群体——假期进京和务工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一般是一个大人带着好几个孩子“投亲”,甚至有大一点的孩子自己单独坐火车来回。“不只是进京出京的火车这样,进出别的大城市的火车也是如此。”
  这样的现象不禁让人关注,这些为和久别的在城里务工的父母短暂相聚而大规模“迁徙”的“小候鸟”暑期过得如何,他们能否如愿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又能否在大城市过得精彩快乐?
  1 超载严重、拼车帮带难以监护——
  进城途中遭遇安全隐患
  “  核定载客人数为6人的昌河面包车,里面挤满了小脑袋,我数了数,大大小小共有13个孩子。  ”
  说起7月初8岁的儿子诚诚从江西九江老家来到武汉时的情形,程先生至今唏嘘不已。“核定载客人数为6人的昌河面包车,里面挤满了小脑袋,我数了数,大大小小共有13个孩子。”
  前几年程先生跟着村里的打工潮来到了武汉,没两年就租了一个小店面做装修,算是在武汉“站住了脚跟”。一到暑假,程先生总想着接儿子到武汉来玩,但每次都为儿子来的路途担忧,亲自接送路费不划算,时间也紧张,今年就托在老家开面包车的堂弟把儿子送来。“我们村在这里打工的人多,一听说有车来,就都把孩子托给我堂弟了。几个小时的车程,13个孩子挤得昏昏沉沉,我儿子休息了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回去再也不能让孩子这样挤了。”
  据了解,近两年来,暑假期间车辆超载现象在运送留守儿童的客车上较为集中。7月4日,长沙二环线王家湾路段的交警拦下了一辆从长沙常德桃源开往广东江门的长途客车,车内情况让人震惊:核载39人,实载111人,连过道里都有不少人席地而坐,车内挤得无法走动。而车上的乘客多为前往广东广州、佛山、台山等地与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
  对于相对较短的路途,在城市打工的父母一般都采用“拼车”或托人帮带的方式接送孩子进出城,既省钱又方便,但家长们往往忽视了路途的安全问题。“一个大人带着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孩子,不可能个个都照顾到,孩子的自我防护能力又差,一旦发生事故,就是重大伤亡。”九江市交警吴亮告诉记者。
  而这样的警钟并非未曾敲响。据报道,去年6月27日,来自安徽的留守儿童洪斐跟着爷爷乘坐一辆面包车,从安徽池州东至县到杭州去看望父亲。面包车核载6人,实载20人,其中有11名儿童,均为暑假到杭州看望务工父母的留守儿童。不料当晚面包车在高速上发生单车碰撞护栏后侧翻事故,造成7人死亡、13人受伤。7名死者中,有4人为留守儿童,其中包括洪斐。原本温馨的父子相聚却在不安全的路途中成为家庭永远的噩梦。
  “所以,每当发现超载车辆,我们都会耐心地劝司机分流乘客,如果不好解决,我们会尽量调车辆过来帮忙运送。”吴亮说,“毕竟,孩子的安全关系家庭的幸福,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
  而出于安全和路途情况考虑,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选择让孩子暑期乘火车往返于团聚之路,一般采取爷爷奶奶带孩子的“老带小”、一个或两个大人携带多名儿童的“少带多”方式。正因如此,往往会出现监护人年龄太大或监护对象太多导致的“监护不力”。杭州铁路公安处与网友进行微访谈时指出,“小候鸟”最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有摔伤、烫伤等,另外他们喜欢在车厢里来回走动,或在列车停站后下车活动,很容易走丢,给人贩子以可乘之机。
  针对规模越来越大的“小候鸟”铁路“迁徙”,各地的列车都开始把关爱的目光放到这个特殊群体的身上。据悉,针对留守儿童客流,河南驻马店车务段管内各站采取了专区候车、集中看护、提前检票、专人引导、重点盯防、登乘防护等安全保护措施;兰州至北京的Z56次旅客列车,专门为小旅客办理了往返车票,开通了贵宾通道,乘务人员还为孩子们精心编排了文艺节目;杭州铁警甚至专门写下涵盖饮食安全、人身安全、行车安全等内容的出门安全宝典,提供给携带留守儿童的成年旅客。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06:36:28 | 只看该作者
 2  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陪伴——  千里寻亲换来“二次留守”
  “ 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和其所在企业应该为他们与孩子团聚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 ”
  在北京西火车站,记者见到了在母亲程女士的护送下准备返回福建老家的杜雪、杜良姐弟俩。两个孩子一放暑假就高高兴兴跟着外婆来到了北京,与在北京郊区开小印厂的父母相聚。当记者问及两个月的暑期生活过得如何时,姐弟俩变得有些闷头闷脑。
  “刚开始,我和他们的爸爸设想得很好,要带他们把北京的景点都逛一遍,给他们多照些相,他们回去了我们想他们的时候也可以看看。谁知道最近业务特别多,我们大人总是被拖在厂里,或者在外面应酬,最后只去了近一点的世界公园、天坛,连他们最想去的游乐园都没去成。”程女士发愁地说,“现在暑假还没过完,他们就吵着要回去了。”
  因为对周围环境完全不熟悉,也不认识人,姐弟俩只好和外婆天天呆在父母在北京市大兴区租的一套两居室里。来之前“做梦都想见到爸爸妈妈”的杜雪现在总是闷闷不乐:“他们总是忙,一出门就是一天,有时候他们回来我们都睡觉了。我们每天就是看电视、上网,还不如在老家呢,还可以和同学玩。”
  放暑假了,盼望与父母团聚、享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小候鸟”们好不容易坐长时间的汽车、火车来到城市,却因父母忙于工作少有时间陪伴最终造成“二次留守”,据了解,这样的现象极为普遍。
  对此,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表示,“小候鸟”进城的首要目的是和父母团聚,进城务工人员应该承担起让孩子不再“二次留守”的主要责任,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形式的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但这些都替代不了父母给予的亲情,替代不了孩子对父母的思念。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关颖也认为,平时父母把孩子留在农村是无奈的选择,暑假既然选择把孩子接到城市来相聚,就应多花时间陪陪孩子,否则孩子对亲情的期待很可能会变为冷漠,从而加剧孩子的孤独感、失落感和焦虑感,他们甚至可能产生被父母抛弃的感觉,对父母从想念变成埋怨、怨恨。“小候鸟”千里寻亲,父母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和孩子在一起,例如程女士,既然是自己开的印厂,完全可以带着杜雪姐弟到自己的印厂去上班,不仅可以时时陪伴孩子,还可以让孩子了解书本印刷的过程,增长知识。
  而在北京市海淀区太平湖综合市场卖菜的周建峰夫妇也给自己做小生意的进城务工人员们带来了一个积极的解答。一放暑假,他们的两个儿子从河北廊坊农村来北京和父母团聚。因为是早市,周建峰夫妇早上便带着儿子一起卖菜,下午不再和往常一样,到别的地方去摆摊,而是在家陪孩子做作业,或者带孩子去动物园、颐和园玩。“孩子们兴致很高,卖菜吆喝比我们还起劲,也不怎么乱花钱了,好像知道了我们挣钱不容易。”周建峰说。前几天送孩子回廊坊的时候,12岁的大儿子说的一句话差点让这个大个子汉子掉眼泪:“我们回去了你们下午也在家歇着,那么热,别到处摆摊,累死了。”
  自己开店、做小生意,属于条件较好的一类,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可以自己控制,比较灵活。那么,在各种餐馆、工厂上班的外来务工人员该从哪里抽时间呢?一些地方和企业的探索给了我们借鉴和思考。
  广州东莞市万江街道团委今年暑假组织“小候鸟”们走进爸爸妈妈所在的企业进行参观体验,与父母一起劳作,不仅让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也让孩子们开始体谅父母工作的艰辛。而一些企业也开始采取减少员工加班时间、给予适当休假等措施,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多和孩子相聚的时间。
  “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和其所在企业应该为他们与孩子团聚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关颖表示。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06:37:06 | 只看该作者
 3 家庭生活窘迫、语言环境陌生——  谁帮“小候鸟”融入城市生活
  “ 政府、社区、企业应尽可能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孩子享受到在城市生活的快乐。 ”
  相较于程女士,在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桥附近租了一个10平方米的店做面点的马先生,其工作和生活条件是更多进城务工人员的缩影。当他8岁的儿子马兵兵暑期从河南老家来到爸爸妈妈在城里住的地方时,马上有点心生不快——一间大概十几平方米的低矮平方,总是昏暗昏暗的,还热得要命,一张床占据了近一半的空间,有些摇晃的桌子上胡乱堆放着一些生活用品,墙角还有妈妈捡回来的一堆空塑料瓶。
  马先生租的店面在一个居民小区里,小区有篮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和娱乐设施。马兵兵在父母店里呆烦了,就去球场外看别的孩子打球。“我不会玩,普通话说得不好,也不敢和他们玩。”马兵兵说。而马先生每次看到儿子羡慕的眼神,心里总不是滋味,“那些球场都要收钱,我们卖点饼子,挣不了什么钱,哪有能力让他去练球。”
  卖早点、卖菜、卖水果、做装修……进城务工人员进入城市,给城市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而自己面临的却是超长的工作时间、相对恶劣的居住条件和相对拮据的收入水平,而这些又无形中成为进城探亲的“小候鸟”们的阴影。与高楼大厦毗邻,“小候鸟”们能看到城市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的精彩生活,这些都近在咫尺,而自己参与其中却远在天边。因此,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胆怯害羞,这几乎是“小候鸟”们留给记者的普遍印象。
  如果说让家长们内疚的是孩子进城后性格和情绪上的变化,那么让家长忧心的则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都租住在市区的平房,或者是城乡接合地段,如果“放养”孩子,既怕孩子走丢,又担心周边拆迁待建的工地、废弃的枯井、密布的电线,都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因此,近年来,如何让“小候鸟”们在城市度过安全、快乐、精彩的暑假,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关颖表示:“政府、社区、企业应尽可能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并通过组织“小候鸟”参加社会活动、帮助他们与城市孩子结对子等方式,让孩子享受到在城市生活的快乐,对城市生活留下美好的记忆。”汪明则认为,对于“小候鸟”们在城市的短暂停留,目前政府采取帮扶措施的可操作性不强,但社会关爱体系可有更多作为。
  事实上,各地社区正在帮助“小候鸟”们融入城市方面不断努力。今年暑假,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东城社区组织小候鸟们参观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小区的游泳池、健身设施等,让孩子们感受父母所在城市的美丽;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中街道方洲社区则为“小候鸟”们开放了“四点半”课堂,并建立了一支以社工和大学生为主力的志愿者队伍,帮助孩子们开展文体活动;而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性,天津市挂甲寺街南北大街社区特意成立了一支由23名“小候鸟”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
  但是,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对社区的服务功能缺乏了解,且对参与城市活动存在担心和害怕心理,所以主动参与率较低。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社区服务中心了解到,其下属的38个社区在暑假期间都会免费为孩子们组织活动,不分本地孩子和外地孩子,在社区报名参加就可以,但每次举办活动时都发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参加得很少。据记者调查,“怕要花钱”和“怕孩子去了什么也不会”,是进城务工人员担心的主要问题。“今后,我们会一方面加大宣传、深入走访,一方面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培养主动性和主人翁意识,让‘小候鸟’们在社区过得快乐一点。”该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而更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各城市的社工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数量,对于越来越庞大的“小候鸟”们的暑期需求,仍是杯水车薪。“小候鸟”们要免费参加暑期活动,并非易事。
  “目前,我们看到一些企业也作出了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夏令营活动等探索,但不论是企业还是社会,更重要的还是在家长身上下功夫。”关颖认为,应该多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多对家长进行一些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掌握和孩子相处、沟通的方式,“小候鸟”们才能真正享受到一个精彩而健康的城市假期。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06:37:44 | 只看该作者
【观点】
共同呵护“小候鸟”的亲情聚会
  ■储朝晖
  长长的相思,短短的相聚,寒暑假期间留守儿童到父母务工地和父母的短暂团聚在童年的记忆中应是浓重而多彩的一笔。
  然而,当数量可观的留守儿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往返城乡时,各方面准备好了吗?大量事实表明——没有。
  首先是这些未成年人路途的安全没有保障,已经发生过多起安全事故;其次是这些“小候鸟”终于和父母相聚了,但父母没有太多时间陪伴他们,城里也没有乡村那样广阔的天地供他们玩耍,他们在城里的时光反而变得很孤单、无聊,不知道玩什么和谁玩,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甚至在看到城里孩子丰富多彩的暑假时会觉得很自卑,出现新的心理问题;再其次,城市的交通和各种设施是他们不熟悉的,同样隐藏着不安全因素,曾经就发生过从农村到城里玩的男孩在商场乘坐自动扶梯时被夹身亡的惨剧。
  当在电视上看到城市的同龄人到国外度假、别国青少年到中国度假的画面时,留守儿童们可能会自然联想到自己是否能在假期去父母务工的城市“见见世面”,这个社会是否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呢?
  城市太大,成人太忙,往往忽略了匆匆来去的留守儿童。时光如箭,世态如潮,童心如镜,每个匆匆来去的留守儿童都会将所见所闻、所感所触深深地刻入记忆,在他们成年的适当时候再以特定的方式反馈给这个社会。如果他们感触到的是爱和关怀,则可能释放出更多的爱和理解;如果他们感受到的是阳光,则可能放射出更大的光芒;如果他们感受到的是冷漠与孤独,则可能以同样的状态面对他人,令这个社会难以承受。正因为此,全社会都不应再忽视这些匆匆来去的留守儿童,今天的城市对他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未来的人生走向。
  从理论上讲,每一个匆匆来去的留守儿童都是社会的主人,都应受到平等对待,都应无条件享受城市的热情,在任何地方都应享受到幸福和尊严,他们的基本权利都应受到尊重。而现实中,政府、社会、公众、孩子的父母都未能对此充分准备,没有相关政策对这些孩子进行相应的保护。在这样一种处境中,大家都应该积极应变,积极负起自己能够担负的责任。
  首先政府要担责。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投资方案是产生进城务工现象的政策源头,因此,政府应对由此引发的留守儿童与亲人团聚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承担起连带责任,提供应有的条件保障。
  其次,进城务工人员牺牲自己的亲情,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城市民政部门、教育部门、文化科技机构、社区、用工企业以及志愿者服务组织和普通市民,在享受进城务工人员带来的各种生活的便利之时,也都有责任为留守儿童的假期亲情相聚提供适当的服务。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留守儿童与父母一起过个快乐假期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而要把这件好事做好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让孩子被动参与,而需要以留守儿童为本,以他们的需要为依据,以他们的自愿为原则,以他们的兴趣为导向,形式多样,自主选择。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留守儿童夏(冬)令营的方式,政府资助,专业机构实施,专人带队,妥善安排行程,严格交接手续;可以采取城乡家庭自愿结对的方式,城里的家庭带孩子下乡,结对带乡村留守儿童进城度假;或由用工较多的企业作为职工福利的一部分组织亲子团聚活动;或由城市志愿者组织、教育机构进行联谊。要充分发挥民间的创造性,逐渐摸索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多种模式,由家长和留守儿童自愿选择。
  做好留守儿童亲情相聚工作,还需要各相关责任方积极配合,如交通、铁路部门应为他们做出接应预案,用工企业应给他们的父母安排适当的假期,城市少年宫、博物馆、文化馆等相应的儿童活动场所要为他们提供尽可能方便的服务和门票减免优惠,城市教育或相关部门应给他们提供活动场地。
  总之,只要城市是真正开放的,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努力,就不难把亲情融入“小候鸟”的生活,给“小候鸟”们一个快乐的假期。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25日第3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3 18:58 , Processed in 0.11551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