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站约稿-语文教学[只发布于此处]★★★★★★★★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8:05:53 | 只看该作者
不宜多听观摩课的理由
朱华贤
在各种名堂的观摩课、展示课、汇报课此起彼伏的今天,在新生代、新流派、新星座不断涌现的当前,在一拨拨人或主动或被动或期初或期中涌来涌去听课的眼下,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自己想想都有点背时,简直是“逆潮流而动”,完全可能遭到嘘声一片,但管不了这些了,因为这确实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这种想法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自己最近几年听了若干观摩课后的意识积累。我是个藏不住的人,既然有了这个想法,不吐不快,吐了才快。,
不宜多听观摩观,其理由有——
因花样翻新过快而容易让听者失去自我。如今的观摩课,新花样,新主张,新流派不断涌出,一会儿强调读读写写,一会儿强调感悟理解,一会儿强调诗意,一会儿智趣,一会儿强调要严格有序,一会儿又强调润物细无声,像服饰一样,在流行,有时尚。花样不断翻新,一方面可以说是研究的繁荣,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不够成熟,是浮浅。作为中小学一门学科的教学,它既不是新兴科学,也不是高科技,其目标和手段都应该有相对恒定性。观摩课花样翻新过快,容易让听课者,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找不到明确指向,听听都有道理,一会儿模仿这个,一会儿借鉴那个,容易变得焦躁,容易失去自我。而成熟的教学恰恰需要有自我,有个性,而个性和自我又需要是沉静中形成,在自己的实践中、长期的摸索中、深刻的反思中逐步完善。过多的信息吸收,无疑是一种灾难;有时,孤陋寡闻反而能成就大业。
与常态课距离太远而容易让人误入歧途。为了上一节观摩课,执教者往往需要准备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而且还要动员其他人来帮忙,找资料、做课件,配音乐,听试教,忙得团团转,曾经多次听说过,某某上了一堂观摩课后,大病一场。你想想,经过这番包装后,上出来的课还会是一般的课吗?如果把平时的课比作是清淡的家常小吃,那么,这种公开观摩课,就是豪华大宴。在观摩课中,表演的成分、作秀的痕迹很多。平时要两节课时间上完的,有的观摩课往往一节课完成了;本来是应该在另一节课中出现的环节,因为是亮点,是彩头,有的就把它提前了;本来应该有某一个环节,比如认读生字、抄写词语,由于不是看点,太稀松平常,有的就把它省略了……违背赏理的成分颇多。这样的课听多之后,有的青年教师以为课就应该是这样上,这岂不是误了大事?
因过分追求教学技能而容易让人产生误识。在观摩中,我们最能看到的是什么?我们在学习的是什么?还不是那些设计、那些方法、那些技能性的东西。比如是怎样引题的,是以什么为切入口的,是怎么安排先后板块的,比如提了那些问题,比如用了什么课件,等等。有些被专家肯定的所谓好课,就是因为技能应用娴熟。教学技能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但与教师素质相比,技能只是皮毛。一个优秀的、大气的教师,决不是靠技能取胜的,而且凭借博大而丰厚的内涵取胜的,正像一部文学作品,决不能靠令人眼花缭乱的写作技巧来取胜,必须靠全新的主题和意念、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材料来取胜一样。教学技能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积淀于胸的综合素质才是兵家制胜法宝。包括观摩课在内的现在的教研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大大技巧化了,重教师教学技能的展示与研究而轻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培植,致使一些教师误以为:教学就是一门像泥瓦匠那样的手艺,忽视和忘记了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轻视了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过多地听观摩课,就可能强化这种误识。
对于工作才二三年的新教师,每个学期听它三五节观摩课,也不算为过,但如果经常听,以为只有听得多才能进步,那是大错特错了。一个教了五六年或十来年书的教师,该静下来心琢磨琢磨自己了: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个性是什么?有些人太虚心,总是在向别人学习,忽视和忘记了学习和发展自己优势。这种只会学习别人的人,最后只能成为一个大杂烩,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家。向别人学习是需要的,但更应该总结自己,学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同于一般“这一个”成熟的大我。
唯物主义者历来认为:内因起着决定作用。练好内功,才是根本之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管它东西南北风。课堂教学是一桩慢活,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琢磨,悄悄地思考。只要我们明确自己所教学科的性质和目标,脚踏实地探索和实践,就一定能在自己耕耘的田野上开出鲜艳的花朵。

(原载20061115日《教师报》)

(311200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朱华贤
                           (T:0571—82703925  E—mail:xszhuhx@163.com)


52#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8:12:00 | 只看该作者
最欣赏性情中的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的学科性格描述

朱华贤
三、四个教师在一起边吃饭边闲聊,能不能让陌生人一眼就看出或听出,谁是语文教师,谁不是语文教师。假如能被人看出,那么,怎么样?不是能看出的人如何眼力不凡,而是被看出的人真绝。绝在何处?绝在有学科性格,绝在浑身散发着语文学科的光芒。
我以为,教师不但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秉性,而且还应该有自己学科的性格。走进课堂,能马上进入角色,是教语文的,像个语文教师;是教数学的,就像个数学教师。走出课堂时,自然还可以带着点原来的角色特点和学科性格,要完全没有,这是不现实的,这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进入过角色,或者在角色中浸得不透。一个沉浸于职业性格的教师,在非职业场所也肯定带着些职业特点和学科性格,正像手浸到水里抽出来后,必定湿了手指头一样。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什么样的人才是有语文学科性格的教师,我以为,是性情中人。我最欣赏的是性情中的语文教师。
——他以吸纳为生命的源泉
他对“以人为本”有自己独特的解释:教师就是课程,教师决定课程。他常常这样说,这也是他的信念。他认为:教师知识的宽广性,决定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一个知识面狭窄的教师,即使他采用的教材其内容丰富无比,也可能被他教得单薄和简陋;反之,教材的知识和内容并不怎么丰厚,但在一个博大精深的教师面前,完全可以演绎出精彩绝伦来。教师是书,又胜于书本。正是本着这种见解,他在孜孜不倦地拓展着自己的知识疆域,努力钻探着自己知识的深井,以求得更多更好更快的吸纳。
他读的书很多很杂,文学类的自不必说,还有历史、政治、哲学、民俗、经济学等,甚至连宗教学、军事学、建筑学、园林学等也经常涉足。他有一个大大的书架,上面琳琅满目地插着各式各样的书,其中许多是新近出版的。但他很少读被一时热捧的书,比如《品三国》、《论语心得》之类。他的读书观是:读自己想读的、要读的,不趋时,不赶趟,不凑热闹。他有一些教育和教学理论方面的书,但不是很多。说实话,对这些书,他的兴趣并不大,只是根据学校领导的要求,才偶尔看看的。他订有好多杂志,《小说选刊》、《新华文摘》、《十月》、《散文》、《杂文选刊》等,有些他一直订。教学类的杂志反倒订得并不多。他的桌上、沙发旁、床边,东一本西一本地都是新买来的书或者新到的杂志。他早已养成枕着书刊睡觉的习惯,睡前,总要看一会儿书报。
他的古文功底也许不能算深厚,有些词类活用、通假字、句子省略,要查一查资料才能确定,有些古音,他也读不出来,但他知道最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并读过他的作品,他知道刚刚评选出的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并且已经买来了,正在抓紧读着……,他知道刚刚上映的国产大片,什么《士兵突围》、《集结号》、《长江7号》等,有些他已经抢先看过,一些经典台词还烂熟于心,并不时在课堂中冒出。
他的阅读口味在轮换,一个时期爱看叙述类,一个时期爱看论证类;一个暑期想读外国的,一个时期想读古代的……他越来越感到奇怪:以前,总觉得自己的知识面很广的,可书读得越多,好像越来越窄了,越来越觉得学习的时间不够。
——他以课堂为展示的舞台
若干年下来,他有了自己的教学理论:课堂即展示——学生的展示与教师的展示并重。展示知识、才能和风采。既要让学生充分展示,教师自己也应该充分展示自我。展示精彩是会被感染的,也是能产生共鸣的。如果教师不想展示或者没有可以展示的内容,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他的课,没有定式,每一节都不一样。或者是说故事开头,或者以诗朗诵开始,或者以一个骇人听闻的历史事件作引子。他的课以知识密度高、生动性、趣味性大而著称。但不严谨,不井然,也不雕琢,有时汪洋恣肆,挥挥洒洒,有时旁征博引,星光灿烂,有时有点儿海阔天空的味道,因而也有人说是扯得太远,不够规范,但学生们非常喜欢,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说“怎么下课了”。许多学生也因为他的课而喜欢上了语文,又喜欢阅读课外作品了。
他的普通话很地道,音质也优美。对感情真挚的课文,他常常喜欢范读,读到深情处,他会噙满泪水,有时还唏嘘不止;读悲愤处,他会拍案顿足,声嘶力竭。他处理教材十分大胆,不是按部就班每篇课文都是根据参考书说的2节课或3节课,有些课文,他会花上4——5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对于有些课文,他只是点到为止,甚至只是一句“这篇课文你们自学吧”。至于教材中的所谓知识点,他不主张一个一个地练。他经常补充课外时文,每遇妙文,快速复印,供大家一睹为快,并组织讨论。讨论中,他是拨火棒,这里一点,那里一拨,引得两派激烈争斗,此时,他自己退至一隅,袖手旁观,见争执渐渐回落,他才站出来,或坦陈己见,或主持公道。他还发动学生推荐自己看到的经典美文,并张贴于后面的黑板上,名曰“美文共享之”。他要学生记和背的作业极少,要学生读和想的作业却常有。他的板书,字写得很大,龙飞凤舞,遒劲有力,但不讲排列,兴致所至,随手挥写,一黑板往往没几个可写。写满就擦,擦了又写。他上课从来不看备课笔记,书本中却写得密密麻麻。他会做课件,但他基本不用课件,他觉得,语文课不能用课件来吸引人,不是读连环画。语文教师的本领应该是自己的嘴,嘴的雄辩与灵巧,应该是写,一是文写得独特与精彩,二是字写得潇洒与漂亮。他讲课总是热情四射,声若洪钟,滔滔不绝。他有上课脱衣服的习惯,每到激动处,他就会脱下外套,像农民翻地时,越脱越单薄。有时,他会在课堂上表现失态 会随着课文的情感起伏或哭或笑。
他也上公开课,有些重要活动中的课堂展示,许多人不敢承担,领导就会叫他上场。对此,他坦然接受,但随后就会提出条件:我不想一次次地试教。理由是,他喜欢原生态,他也不大赞赏七嘴八舌地“集体创作”。其实,他不大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他认为,上语文课是非常个性化的劳动,有时集体研究也不如个人发挥,不如自己慢慢找感觉。这样,他的公开课最后往往会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评价:一种是好得很,而另一种则会提出疑问:这能算好课吗?值得借鉴吗?
他从来不与别的学科抢时间,课外也不硬性布置作业。但他经常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目。他认为,课余时间完全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谁也不应该去主宰。有时他还一再向学生强调:先把其他学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可好多学生总是想看一会儿他推荐书后再做作业。
他教的学生,先前,考试起来不一定都考得过人家,但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因为学生们经常在家长面前称赞自己的语文教师。一说起语文老师,有的学生会眉飞色舞,两眼放光。后来,他有了应对考试的办法。考前,他会搞突击,用一二个星期补一补有关知识点,虽然有点恶补的味道,但可以说稳、准、狠,效率很高,学生乐于接受,更重要的是,真的能补上,考得并不比别人差。期末考试后,他从来不去关注自己班级的名次。他知道,不为最好,也绝不会中下。事实上,总有那么几次,名列前茅。对此,他总是淡淡地说:学生给我撑面子!
与学生交流最坦诚,最不用设防我的乐趣在教室。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他觉得课上得学生喜欢,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他多次拒绝学校领导想提拔的暗示。
——他以个性追求为品质生活
情商须高于智商。这是他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智商一般就可以了,但情商千万不能低下。对人、对事、对景,都要有饱满的热情,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不但要无比地热爱,还要用欣赏的眼光,要懂得赞美。个性就是品质,品质生活就是个性化生活。人不能时时都另类,但必须有某些另类。
他的爱好相当广泛,最大的爱好自然是文学和艺术。中学时代,他曾做过作家的梦,后来因高考,在父母亲与老师的多重夹攻下,他不得不把对文学的嗜好转入地下;参加工作的头几年,他仍然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文学上。他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他特别喜欢浪漫主义作家,比如屈原、庄子、李白,比如歌德、拜伦、济慈、雪莱、惠特曼等。但他一直是读而不作。他自己说是眼高手低了。真正开始写作,是工作后的第二年,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觉得自己应该露一手给他们瞧瞧了。于是,就开始写,散文、小小说、杂文等,都尝试尝试,先是偷偷地写。没想到,路子还很顺,没几下,就发表了。“大作”上了报刊后,便喜滋滋地拿出来给学生看。他文笔优美,富有文采,写得最多的是散文和随笔。如今,不时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几篇豆腐干。得了稿费,就会乐呵呵地对弟子们说,我要请客。他的学生呢,很有几个在看师学样,在偷偷地写,在悄悄地投稿,多么想像老师那样,自豪地说:我要请客。
至今,他还没有写过像样的教研论文,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智商有点低。领导好几次劝导,该写写教研论文啦。他知道,评职称是一定要教研论文的,那散文什么的,是一点也没用的。可他总是没有兴趣,觉得这劳什子故弄玄虚,装腔作势,太劳命伤财了,不是值得干的事。为这,他在点苦恼。
他还酷爱旅游。信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到暑假寒假。学校组织旅游,那好,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学校不组织,他也会自己安排,或与家人一道,或单枪匹马,晒一身黝黑,背一包土货。因爱上旅游而爱上摄影。他会把沿途各地的旖旎风光拍下来,先前用相机,近年改成摄像。每到一地,他都会买来一些介绍风景名胜和神话传说一类的书籍。他会下棋,象棋、围棋都还不错,可不常与人对弈,因为太费时,把大量时间耗在棋上,那是退休后的事,现在有点奢侈。他也崇拜体坛明星,乔丹、刘易斯、刘翔等,他不大喜欢超女超男之类。
他的服装比较特别,总是走向极端,要么土得丢渣,要么洋得出奇;有时不修边幅,有时引领时尚。
——他的关系往往有点蹊跷
无为而治,任其自然。不为别人的好恶而活着,这是他的处世哲学。他大大咧咧,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引得不少同事的赞赏。但他又经常说些大实话,不合时宜地说些让同行们吃惊的真话,他有点儿口无遮拦。有时,还说些领导听起来也不是那么味道的话。年终评先进工作者什么的,他经常被提名作为候选人,但最后往往没他的份,因为总有那么为数不少的一部分人对他有看法,总不欣赏他。有人说他年纪不小,可还那么天真可爱,童心依旧,难得,有人则说他幼稚无知,不懂事务,也有些说他不大会做人;有人说人他有诗人气质,有人则说他是书呆子一个;有的当面说他才华横溢,做教师委屈了他,背后则说他过于张扬,喜欢买弄,自然也有人嫉妒。他呢,常常是笑而不语,走着自己的道,拉着自己的车。
他在学生们的民间评比中,常常被评为最有魅力的老师。他的不少习惯被学生模仿,比如走路,比如写字。自然,他是学生的偶像,尤其是在异性学生面前,他成了暗暗追捧的明星;他还是学生的朋友,有些大胆地同性学生敢当着面会喊他“哥们”、“姐们”,甚至只叫名字。学生家长是有限度地接受了他:鉴于孩子们的热爱和考试成绩比较好,他们是接受的;可从平时孩子的言谈中透出来的信息,总觉得这位老师有点儿玄乎,有点超常,让他们一时难以彻底放心。

他是“这一个”他,也可能是“这一个”她。他活在自己的性情之中,他乐在语文的学科之中。

(311200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朱华贤)
                 (T:0571—82703925  E—mail:xszhuhx@163.com)
53#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8:15:4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已是关棚鸡
朱华贤
写完《教学的自由度还有多少》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换个角度,又写了这么一篇。我不想指责教师,也不会指责教师,只觉得现在的教师有点可怜,自主权极其有限,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又觉得现在的教师十分幸福,什么都给预备好了,连一点点风险也不存在。到底该怎样看待眼下教师的这种生存状况呢?写完此文,我的心有些忐忑,国为我的观点肯定孤独。
——题记

教学需要冒险吗?我问同事。同事愕然:冒什么险?教学可以冒险吗?我问另一个同行。同行笑笑:有什么险可以冒?教教学能不能冒险?我问台下正在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有些稀稀拉拉的声音:当然可以,但……
不知怎么,最近一段时间,我的脑海中经常萦绕着“冒险”两个字,关于教育与教学的冒险,关于教师的冒险。我们的教师还有没有冒险意识和冒险精神?我总觉得,我们的教育,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不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太平稳、太规范、太程式化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似乎不用动什么脑筋,也似乎不用冒什么风险。你看——大纲是统一的,教材是同一的,哪个精读、哪个略读,也一一注明了的,目标是一致的,进度也是“千班一律”的,考试往往也是统一的……只有教法,可以是自己的。你只要像绵羊似的跟着去做就是,跟得越牢越好。
这样的教育,我想用厨师办酒席来譬如——
菜是别人早已买好的、新鲜不新鲜用不着你去管了,几荤几素已经定下了的,菜的满浅也量化了的,什么时候上桌也规定了,什么菜要炖、什么菜要煎、什么菜要溜……都一一规定了,厨师的任务就是按要求站到灶旁掌勺,他唯一能自己作主的,就是掌握火候、控制咸淡,盛盘样式,这样的厨师还有多少主动权呢?既发挥不了多少才艺,也用不着承担什么风险。如今的中小学教师是不是这样的厨师?
教师已是关棚鸡,教师们的共性程度越来越高,个性化程度越来越低。教师成了关棚鸡,不是说现在的老师没有到外面去,也不是说现在的教师接受的信息少,而是说教师吃的都是精加工饲料,复合饲料、成品饲料。他们不用自己找食,也用不着怎么咀嚼。细饲料,精加工,要教案有教案,要实录有实录,要资料有资料,要课件有课件,要试卷有试卷,吃起来方便是方便了,可自己的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正在快速退化,鸡胗越来越小。脚梗是粗的,可松脆极了。至于生出来的蛋,也几乎一样大小,其营养也大体相当。教辅材料充足与细化,生产出大量的的精饲料——也许是出于好心,为一线的老师方便而更方便,然而,这正像勤劳的母亲,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了,孩子什么事也不用做,时间一长,孩子什么事也不会做了。
我们的教学也在搞改革,但是一点风险也没有的,因为这往往只是螺蛳壳内的改革,空间和力度极其有限。类似于蒸鱼时,别人都用生姜片,而改革后用生姜丝;我们的教学也在搞开放,但也是零风险的,因为往往是带着镣铐跳舞式的开放,是关棚鸡放风似的开放。大胆的改革有没有呢?偶尔也有一些,但这通常是已经闻名遐迩的大牌教师敢干的,比如王崧舟,他可以用亲情测试教学生写作文,让学生在课堂悲痛欲绝,泪流满面,而一般的平民教师是断不敢这样做的。否则,必然招臻骂声一片。自然,大师试过以后,平民老师是可以跟着试的。——冒险也成了名家的专利。
教学是由许多环节联结起来的系统工程,好像一个产品的制作,它是有无数道工序联合的结果。在制作过程中,参与的环节越多,就越有主动权。比如生产汽车,如果从设计到各个配件的制造到组装都有自己完成,那就说明汽车的自主生产能力强,如果只会生产其中的轮胎,其他都得靠别人,那就只是配件生产者。现在教师的教学已经不再是整车生产了,边半车生产的条件和能力也没有了,而是一个部件的加工者——上课。其他许多环节,诸如教材的选择、文本的理解、目标的确立、资料的搜索、结果的检测等等都用不着费心了,教师是一个纯粹的配件工了。
缺乏全程管理的教学,其自主权势必大大打折,其创新的空间就严重缩减,其冒险的可能性也渐渐失去,久而久之……教师成了关棚鸡,成了一只只关在大型机械化养鸡场的产蛋鸡。
我们的教育和教学部门允许教师冒险吗?可以说,绝对不允许。你如果规定的课文不教而总是教自己选择的内容,对不起,你是自以为是;你如果不是按常规的方法在班里上课,而是用自己的什么花样,这是无视教学规范;你如果不想参加区里、镇里的统一考试,要自己出张试卷来考,嘿,这说明你教学质量不过关……一句话,作为一线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评价等,你都不用去考虑,你老老实实地执行就是了,唯一可以自主的,就是教学方式。如今的教研,研来研去,还不是在研究教法,一种极为微观的“术”的研究。过于琐碎的细节研究、过于巧妙的环节设计,必定导致教师的匠气越来越重。精致是一种美,但有时,粗犷、粗疏和粗野也是一种美,而且往往是一种大美。
一旦成了关棚鸡,其视野越来越窒窄,气量越来越小。因为关棚鸡不用冒险,自然丧失了冒险精神,我们的教师变得越来越斤斤计较了。作为一个经常出试题的语文教研员,我经常萌生这样一个念头:在试题中出一些有点另类的题目,但我不敢,道理很简单,你一另类,老师们立即跳起来:怎么能这样出题?他们习惯于常规,习惯于大众。北大、清华今年自主招生时,有几道另类,不是非议盈天吗?连大学招生试题都不可另类,小学怎行?有一次,在小学语文六年级的期末试题中,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哪一部史书?(答案是史记)然后,遭到了不少教师的非议,原因是,《将相和》这篇课文下面的注释中没有写明出自《史记》,《教学参考用书》中也没有讲要了解或要明白,这样的要求是超范围的。语文教材中《将相和》的故事是根据《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而改写的,这是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的,但因为教材中没有写明,教师就不用讲,考试就不能考。你要考,他就同你较真。真让人哭笑不得。
语文教材中有两类字,一类是“二会”字,只要求会认、会读,另一类是“四会”字,要求会认、会读、会写、会理解。教材这样编排,旨在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对这两类生字的确立,本来是比较随意的,并没有严密科学性,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多学一些也无所谓。可是,有些一线的老师极为讲究,是“二会”字的,决不要学生去写去理解,如果某考试中要求“四会“了,那老师们肯定会大声叫喊:怎么能这样考?超纲了!违规了!比如第六册中有个生字:哀。它只要求会认、会读。不要求会写。如果要求学生组组词,写出“悲哀”,那就错了!说不定有些老师会“悲哀”半天。面对如此小心眼的老师,天晓得怎么同他们打交道。谁都得如履薄冰,小心谨慎。谁还敢有变革的想法?
做钢材批发生意的人,即使亏损了,买菜时,不会对几角钱一斤的青菜讨价还价;挑货郎担换鸡毛鸭毛的人,即使家里造起了高楼,肯定要会为了一二分钱而争个面红耳赤。当教师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只有在教法上自由的时候,他的局限性就相当地明显了,他们的斤斤计较也成了必然。
教学需要规范,但规范不能过于细密和精准,教学不可能没有冒险,不能把教学自由控制到狭小的天地。漫山遍野地寻找吃食,时而啄些虫子,时而得些野果,里面饿上半餐,时而与鼠类斗一阵,这样的鸡才是真鸡,这样的鸡带出来的小鸡才能“一唱天下白”;不用经历风雨,不用刨土寻食,不用防御黄鼠狼,这样的鸡还会有什么力量和钢骨,这样的鸡还能带什么样的小鸡?一个不用冒险的领域,必定是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领域。创新总是和冒险并驾齐驱的,总是和失败连在一起的。缺乏冒险意识的教育和教学,是懦弱的教育,是小气的教育,也是不够阳刚的教育。
在当下这样的教育教学状态下,一个教师走向规范、走向熟练也许是很快的,用不着三五年,但熟练以后,便是成熟,便是循规蹈矩,便是老气横秋。他不再会思考,不再想突破,也不会有什么创意。因为这一路太顺畅了,因为气候是这样,环境是这样。教师的一生,就可能这样度过:既没有刻骨铭心教训,也没有波澜壮阔的起伏。何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大气豁达、具有创意、敢于冒险,这是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也是这个时代的需要。只有这样,其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有这个时代需要的品质。什么品质的教师之池里,就完全有可能养出什么品质的鱼。
教师已是关棚鸡,是谁造成的?是教师自己吗?是教育行政部门吗?呜呼!——我不得而知。但我要呼吁:给教师一些冒险的机会!

(311200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朱华贤)
                           (T:0571—82703925  E—mail:xszhuhx@163.com)
54#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7:5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5#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20:32:11 | 只看该作者
山口小学的老师们反对盲目学习美国式的儿童培养模式,坚持采用从前“读、写、计算”等传统的方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儿童培养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一定错了吗?

李晓鹏
  日本民族是一个擅长学习和模仿的民族,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加以创新,在儿童教育领域亦是如此。   作为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日本的教育模式跟中国十分接近,日本也跟中国一样面临着传统教育模式与新的西方教育理念的冲突。怎样让自己的下一代成为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是中日两个民族都在认真

思索的问题,也是这两个国家的每一个家庭都关心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教育厅出台了新教学大纲的初稿,提出“新学力观”。它认为用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学习能力的观点是不合时宜的,必须改变观念,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态度,以适应将来瞬息万变的时代。此外,还有人指责以前的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严重压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然而,这种观点受到了来自大学、产业界、政界以及学生家长等社会各阶层的质疑,批评的呼声不断高涨。在这场风波中,最引人注目的批评来自一所不为人知的乡村小学——山口小学,它是兵库县下面一个不足七千人的小镇的公立学校。   山口小学的老师们反对盲目学习美国式的儿童培养模式,坚持采用从前“读、写、计算”等传统的方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儿童培养模式,从这所小学毕业的学生很多后来考入了全国重点的名牌大学,如神户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北海道大学、京都府立医大、名古屋大学等,并且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山口小学取得的成就和新的经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并最终迫使日本教育厅对新教学大纲作出了修正。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作者阴山英男从1989年起一直在山口小学任教,并长期担任班主任,他所带的班级在山口小学中是最优秀的。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和家长的沟通,对父母如何培养孩子提出了许多积极和详尽的建议,包括父母如何和孩子沟通,教给他们正直和诚实的品性,到如何帮助孩子完成学业,如何跟老师配合,再到吃饭,睡觉,上厕所的习惯等等,实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完美统一,并由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阴山英男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写成本书。本书在日本被列入畅销书行列,销售量超过百万册。2002年3月在日本面世后,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翻印了25次,可见本书在日本受欢迎的程度。本书中讲述的如何培养基础学习能力的观点在日本国内广受关注,特别是山口小学实践的成功更引起了世人极大的注意,由此也引起了日本国内关于教育改革的大讨论。本书已经在韩国和泰国翻译出版,不久也会在印度尼西亚出版发行。东方传统的国家如何寻求一种将自身传统和现代化需求结合的儿童培养方式,本书中阴山老师独特的思路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日本是全球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中日两国在教育观念及操作实践上有何异同?《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也许能带给我们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日】阴山英男著,林燕燕译,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23.00元
《中华读书报》2007年10月17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19:34:37 | 只看该作者
语文重要期刊邮箱

1.《语文建设》
《语文建设》杂志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1399/H,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1-8476。
各栏目电子邮箱:
理念、争鸣、他山之石 ywjsxln@163.com
访谈、教学、文学 ywjsxkt@163.com
语言、悦读、学生心语、中华诵 ywjsxzs@163.com
评价 ywjsks@163.com
其他栏目 ywjs2008@126.com
2. 《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师范大学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1277/H,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2-5154。
[深度关注][说文论语][专家视线][理念?观点]     E-mail: zhanglei206@263.net
[课堂观察][回声][创意无限][咬文嚼字]             E-mail: rbhz@163.com
[作文指要][成长?发展]                                  E-mail: wxw9695@126.com
[文本研读][选修平台][创意无限]                     E-mail: yui.s@263.net
[评价?测试][视窗]                                        E-mail: wch208@sohu.com
3.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杂志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师范大学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报社出版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14-1017/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6097。
编辑部邮箱:txb@ywtd.com.cn
4.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 61-1031/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2155。
高中版编辑部:
阅读、写作:duxie533@163.com
教材教学:  jcjx533@163.com
走进课堂:zjkt533@163.com
主编信箱:zbxx533@163.com
初中版编辑部:
教而论道:zycjeld@163.com
授业心经:zycjhbd@163.com
细话中考:zycxhzk@163.com
悦读提升:zycydts@163.com
5. 《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 CN 42-1010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4-0498。
地址: 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邮编:430070
电话:027-63629559 67867086
Email:ywjy@mail.ccnu.edu.cn
57#
发表于 2013-2-13 18:27:21 |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3-2-15 07:22:27 |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3-2-16 15:30:14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
于漪
  语文课改从起步到现在快要十年了。这十年,我们语文教学第一线教师们的艰难辛苦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时至今日,我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逐步一致起来,但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借此机会和同行切磋切磋。
  一、语文教师的误区:被他信力左右
  十年路程走下来,我们很多教师,包括一些优秀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自信力都很少,往往是不知道课怎么上。我想这样一种心态,会影响我们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国学大师、文史泰斗陈寅恪先生教课有四个“我不讲”。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他这种自信力,使他每堂课都有新的见解,从不人云亦云,令人崇敬。而我们语文教学的现状.相当程度是被他信力所左右。
  第一,相当数量的教师信教参。实际上编教学参考资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可对有思想的教师来讲,对有抱负的教师来讲,这往往是一种束缚。我审过教材也审过教参,每次审的时候,心里真的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什么时候我们的教学能不要教参呢?
  第二,信教学时尚。比如说,我们用多媒体,把语文教学和先进技术整合起来,这无可非议;但不该用的时候用就多此一举,甚至成为赘疣。
  我曾经看过一个录像,教杜牧的《山行》。那个多媒体做得漂亮极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石径”顶端是白墙黑瓦的房子。整个一堂课,就是对着这幅画来讲。因此我就想,这首诗如果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多好啊!“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白云生处”是多少米呀?这完全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可我们的教学把这无限的想象定格在
那么狭小的画面里,你们说这个多媒体起的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
  还有信什么呢,信评价标准。教师上课就是怕评价,评价就好像是孙悟空脑袋上的紧箍咒。我参加过一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有时我看那论文中评价一节课有三十几个指标。三十几个指标,多少项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教师微笑几次,学生微笑几次……我想这叫什么课?我也听过一些评课教师的高见,如:这节课如果让我来上会怎么怎么上,我想这大概不叫评课,这是评课人自己的亮相、自己的诉说。任何一种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钥匙,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
  还有,信一课一练。如果说,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可以靠题海题库这样来一课一练的话,那还要语文教师做什么呢?诸如此类的东西,影响了我们的教师,导致教学自信力消解,被他信力左右:到底什么是语文搞不清楚了,到底怎么教语文、教什么也不知道了。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几乎是差不多的模式,差不多的样式。
  二、加强自信力:树立理想,提升修养
  我希望我们的优秀教师要有自信力,要树立教学人生的目标,建设你自己的语文教学人生。美国一位管理大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石匠,在建筑教堂。有人问第一个石匠:“你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只是在这混饭吃的。”问第二个石匠,第二个石匠回答说:“我要盖一个全国数一数二的教堂。”说完就埋头敲石头,他要做一个能工巧匠。问第三个石匠,第三个石匠目光遥视远方,然后说道:“我要盖一个世界上
最有特色的教堂!”同样是石匠,他们的目标不一样,他们的道路和成果也就迥然不同。
  哈佛大学曾经作过一个调研,有一届毕业生,无目标的是27%,目标比较模糊的是60%,有近期目标的是10%.有3%是有远期目标的。25年之后,再追踪调查,这有远期目标的3%成为了美国的精英。因此,人生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而树立目标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反映。
  我树立的目标是终身做一名教师,我一辈子树立的目标是做一名合格的基础教育的教师。我认为每堂课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生命的质量,求学时期.学生的生命大部分是在课堂里成长的。因此,教师须建设教学人生。日本哲人池田大作讲过:人一辈子都在建设,没有建设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一定是随波逐流的。
  语文教师要构建语文教学人生,我热切地期望我们中青年教师能够人才辈出。台湾作家白先勇讲过,百年中文是内忧外患。外患什么呢?西方语言的冲击。上海小学一年级就要学外语,跟语文平行。初中的保送生,测试两门:数学和外语,没有把语文当回事。语文建科以来,一百多年的时间,老觉得语文是难题,如果五十年以后仍然是难题,一百年以后还是难题,那么我们这一代一代人在于什么呀?因此,我想我们建设的教学人生.要有一种雄心壮志,要破解这个百年以来中文教学的难题。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言文字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根,但是现在我们自己没有多少发言权,而让国外很多的概念术语来左右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的教学常被作为例子作为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某个概念的正确性。那么我们中国培养这么多教师做什么?
  外患是外部来的,内忧就是奴性——崇洋。中国语文,汉语言文字是世界非常优秀的双脑文字,有它独特的东西,是人家没有的。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重振价值不靠天不靠地,就靠我们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的自信力。如果我们在教学岗位上不断地认识语文教学的规律,这个难题总有破解的日子。
  有学才有识,有学识才有胆识。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一个有胆识的教师必然是好学深思的,能够身体力行的。以下说三点。
  第一是好学。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知识不等于文化,知识是一种本领,文化是一种素质。知识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是文化的基础。我们过去的一些大学的、中学的教师文化积淀很深,他们没有什么教学参考书,拿起一个教本来,就可以左右逢源。他们的文化底子好,学生再怎么问,他们也不怕。我们现在上课就怕学生问,一问就不知道怎么办,回答不上来。
  我们确实要有点文化积淀。我们的语文内容丰富复杂,它的家属成员很多,它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字词句篇,读写听说,并且跟很多学科都有关系。因此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作出哲学的思考。
  作为语文教师还需要智慧。智慧就是认识、辨别事物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发明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别这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是真正反映规律的,还是三流化妆。三流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化妆是精神的化妆;我们要的是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就是语文,我和语文是融为一体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教学中,不要涂脂抹粉,满足于三流的化妆。
  第二是深思。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成不了优秀教师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一定要深思。比如说,我们为什么会浅阅读,为什么会误读,就是没有通过纷繁复杂的文字表象看到它的内核。
  不深思,你怎么知道这些文字背后的东西呢?感性的认知都是蒙眬的,因此你要学生真正理解,获得清晰的认识,就一定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系统的语言,形成理性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刻骨铭心?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不能打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隅?就是因为我们往往是泛阅读,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任何字句都是语言整体里的一个部分,七级浮屠呀,拆下来就不行了,那就不是浮屠了,不是宝塔了,一句一句的相加不是文章。
  文章是有逻辑,有内涵,有情感的。语言本身是双刃剑,课堂上我们要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我们通过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理解背后的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的情和义乃至文外的东西。品味语言是中国的特色.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很值得品味的。英语每年的新词大概要增加两万,所以莎士比亚的文章,现在英国人读不懂了。中国的词是妙得不得了的,你再增加新的事物,只要把字重新组合一下就好了。过去是牛车、马车、人力车、自行车,现在是火车、磁悬浮车、动车,你怎么组合都可以。因此品味语言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但它是双刃剑,弄不好就掉进了语言的陷阱。为什么这么说?言过其实,就是语言的陷阱;我们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被消解了,一直被词句拖着走,文没有了,被肢解了。
  教课,一是要研究语文和语文教材,第二要研究学生。任何优秀的教师都无法代替学生的成长。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你的方向引得对,方法正确,修行还要看学生自己。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杜丽娘步入园中,情不自禁地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同样,语言文字非亲身实践不可,要读,要说,要写,要听。教师要养成倾听学生的好习惯。学生有很多思想、意见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你要教他,教心
必须知心,一定要养成倾听的习惯。所以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它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自实践。
  第三是力行。事情是干出来的,绝对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捧不出优秀教师,也捧不出领军人物。一定要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哪些做对了,哪些错了,用流行的话讲,就是反思。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三、执著追求: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我非常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出现很多流派,百花齐放。有了很多流派,就可以相互促进。
  我们什么时候有教师专门从美育人手来教语文,就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也可以从文言文这个角度人手,从朗读人手,从写作人手,等等。应该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自己。教师一定要充实自己,研究自己,要认识你自己,这叫自信力。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特长在哪里?我从哪一个地方切人,最能发挥长处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逐步成长为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
  到底教师要不要教学个性?我觉得改革到今日十年了,如果我们全国各地都能出一批个性鲜明的优秀教师,一定可以顶起我们语文教学的一片天,而不是都“差不多”。这个差不多,绝对不是胡适先生讲的“差不多先生”.而是我们的课基本上面貌是差不多的。我们听了很多课,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丝丝人扣,分秒不差。对怎么教考虑得很多,但对教什么考虑得显然不够。
  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各个地方很多教师都有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我不是说这些个性都非常完美,从科学的层面、从哲学的层面、从语文本体的层面,也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这个人的教学就是这个人的,不是其他人的,这就叫个性。差不多一个模式,我是比较反对的。大家用一个模式,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标准化的教师。
  标准化的教师就无法张扬个性,你这个人的才华和潜能自然也就显示不出来了。我们很多中青年教师很有才华,但是被框住了,潜能出不来。因为一个模式定型了以后,已经是死水一潭了。语文教材中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文章,怎么可能是一个模式呢?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对象。难道你用一个模式就可以套住了吗?套不住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危害。
  我们语文学科太需要领军教师了。放眼看全国,前不久,季羡林老先生过世了,东方文化的大学者呀;钱学森老先生过世了.任继愈老先生过世了,继承发展的大师何在?当然,那是学术界、科学界的大事。但我们教语文的也要深思,语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啊,我们太需要全国性的出类拔萃的领军的语文教师。可是没有个性就根本没有可能领军,不可能出类拔萃。出类拔萃需要有智慧。我们的课堂是时间和空间的聚焦点,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包括时代精神的交汇点,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一个场所。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智慧。智慧的起点就是思考。
(语文学习 2010.1
60#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3:58:4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肥皂泡的彻底破灭
——“高效课堂”改革述评
作者:小夜曲

    从当初的的“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的模式到最新的“学杜郎口中学,不必砸掉讲台,不必死扣‘三三六’,不必全都镶上黑板,只要记住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就可以了。”新诠释,已经宣告所谓的“高效课堂”肥皂泡彻底破灭了。
                                   ——作者手记

一、大陆教育是最容易产生神话的土壤
    假如一个医药报刊的记者以医学专家自诩到处讲学,
    假如一个体育报记者以权威教练的身份满世界推销“超级训练法”,
    你一定会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然而当一个教育报刊记者发明一种“理念”,设计一种“模式”,声势浩大地在全国范围推广的时候,教师不但必须得俯首帖耳、言听计从,甚至必须得奉若神明。因为“中国课堂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惟有他们才可以拯救。于是,一个只有几百学生,教师学历严重不达标,靠家族式管理的“杜郎口中学”成了“中国课改圣地”;一个没有任何后续学历的中专生校长转眼间戴上了师范学院“硕士导师”的头衔;他们鼓吹的“不会英语却可以教好英语”的范例成了高效课堂的经典;“课改是最大的政治”成了他们最响亮的口号。他们宣言:课改不能改良必须“**”。“课改是日心说”,是“21世纪哥白尼的大**”。……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记者=教育家”在中国大陆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个口号(理念)成就一个“教育家”,一篇报道成就一个“教育家”,一个“状元”成就一个教育家的现象层出不穷、司空见惯。只是动静和规模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大——成立全国名校联盟,举办“恢弘”的课博会,靠收取听课费而富甲一方。

二、神话究竟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如果真要去考究制造“神话”手法的话,那真让人大跌眼镜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无非是首先编一个似真似幻的情景极大地激发你的好奇心。比方说:
    我能把自来水变成油。
    我能伸手从空中抓一把银子。
    你给我30万我能把一个婴儿“培育”成爱因斯坦。
    你参加我的“想象力培训班”我可以把你的孩子变成神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你信不信?不信你来亲眼看看啊(当然不能免费)!你不看怎么知道不行呢?
    拿杜郎口为例——
    主题:一所因教学质量太差而几乎关门的乡村中学突然起死回生,并一跃成为全国最耀眼的“明星”。
    关键情节:疯狂课改,“课堂上乱哄哄的,学生们都在嚷嚷,不时有参观者进进出出,简直像个菜市场”(摘自天津中学参观者描述)。0作业,0考试,100%升学率(李炳亭语)。
    理论包装:以人为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背景设计:砸掉讲台,封教师嘴,文化墙。
    圆谎办法:当你发现原来所谓的“超市”“狂欢”的学生早已经“预习过了”时,立马再编“理论补丁”——导学要先行、预习是关键。当你发觉他的经验你根本学不了时,立即丢掉“先临帖再破帖”、“你不知道怎么做你就去做”的说法为斥责“谁让你照搬照套,不学精神呢”?只怪你没脑子,只会东施效颦!你要领会“以人为本”的精神!那到底怎样做才是以人为本呢?你自己回去想吧,自己检讨去吧。到底怎么学?一头雾水。不行你再来参观学习啊。
    点缀:悲情故事。比如“崔其升是最累的”,“一天听8节课”,“别人吃饭他还在工作”,“累出一身病”等等,等等。

三、洗脑方法大揭秘
    一个并不高明的谎言或者说是一个骗局,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一所规模不大、地处偏僻、教师水平不高的乡镇初中每天有“上千人”来听课,达到年均1000万的收入,还带动了地方餐饮业的大发展,确实有很多人深信不疑甚至痴迷,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由此我才更深地体会到赵本山《卖拐》系列小品深刻的社会讽刺意义)。经过研究,笔者发现李炳亭的洗脑术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所用的洗脑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平面媒体狂轰滥炸。首先以《中国教师报》为主阵地,连篇累牍,不惜大量采用整版篇幅报道,形成“强大舆论氛围”。然后有《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为之敲敲边鼓,其权威性就“至高无上”了。
    (二)大肆开“学术讲座”,传经布道。正如李炳亭本人所说,整天飞来飞去讲座,累死了。他的讲座有一个核心诀窍,用他的话说就是听众要“把杯子洗净”——你得先把大脑中“传统教学”的信息彻底清除(否则你就无法接受他的真经)然后再接受他的信息,按他设定的逻辑进行思维。
    (三)对外恐之以害,诱之以利;对内恩威并重,软硬兼施。譬如先把传统教育说得一无是处,打“零分”“负分”,“制造痛苦”,“摧残学生”“效率极低”;只要用我的模式,立马学生成绩飙升,个人飞黄腾达(职称、荣誉、金钱、名校、名师都哗哗地来了!李炳亭均有“论述”,不再转引了。)对学校教师说罚款你当场掏钱,要给你奖金也是即时兑现。丈夫当校长,老婆做副校长。一统天下。
    (四)拉大旗作虎皮,充分利用行政资源。找专家、学者、国家级泰斗装门面,游说教育厅局长、地方行政大员为其撑腰。这样就足以横行天下无阻挡了。

四、揭破骗局小验方
    (一)访一下。俗话说新贵最怕老邻家。微服私访到当地老百姓家打听打听。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二)想一下。学校究竟实际控制了学生多少时间?“课堂”外的时间都在干什么?
    (三)问一下:既然效果那么好,李炳亭还说“可以出大师”的,那学生每年发表过多少文学作品?参加过多少次英语、数学、化学、美术、书法、生物、演讲、辩论、文艺、体育等省市或全国竞赛(活动),成绩如何?
    (四)考一下。撇开给定的材料,和学生聊聊天,看他们实际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究竟怎样。
    (五)将一军。请李炳亭等“教育家”、“名师”到你们学校上一节示范课。看他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千万别听广告(讲座),就看疗效(课堂操作)。
好了,这已经足够了。上述不管那一条都可以让真相大白。假如你要按他的“套路”走,那就会陷入迷宫永远也绕不出来了。

五、正面谈一点教育规律
    (一)从《人民日报》报道看,所举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升学率”。在升学率的大前提下,片面提出“向一堂课要质量”其实是一种“绝对功利”的思维。因为学习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而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高效课堂”提法的实质是竭泽而渔的“速效教育”,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除非你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放纵式课堂才是可能的。
    (二)在封闭管理的学校,所谓“课堂展示”其实不过是玩了个“时空转移”的小花招。将“灌输课堂”转移到“课外”,把作秀作为“正式课堂”演给观众看。要想保持整体的较好成绩,学生的负担只会加重不会减轻。勤奋出成绩是学习上的一条不变真理。
    (三)真正的教育家只能从教育一线产生。如霍懋征。没有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教育家”没有依据。
    (四)真正的高效率教育只能是“因材施教”。

六、一点忠告
    作为一个知名记者,不深入基层沙里淘金钻新闻,却钦差大臣似地飞来飞去、发号施令、传经布道,别说与“教育家”不搭嘎了,就连“记者”也徒有虚名了。一家报纸公开宣称放弃客观性,热衷自己提理念、自己设计模式、自封领袖、自己推广、自己制造新闻、自己宣传,确实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却也走上了一条办报的死胡同。早收、早了、损失最小。假如还要硬撑。那么我要问——
    假如有一天,有人以事实揭露这一切完全是建立在虚假基础上的闹剧,谁敢拍胸脯出来承担法律责任?
    千万别忘了。只要在杜郎口工作、学习过的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会人间蒸发。他们对真实情况是最清楚的。
    还有过去的报道、李炳亭的“著作”、讲座等资料,都是白纸黑字,可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却永远抹杀不了原始记录。

附录:
一、参观者关于杜郎口“高效课堂”的描述
    “……三面黑板;学生的课桌一改传统‘秧田式’ ,变为‘小组式’ ,每一小组 6—8 人面对面而坐,看上去有点乱;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 多一分钟都要挨罚; 上课时, 学生随时可以拍桌子站起来嚷嚷……” 令卢老师感到惊奇的是,虽然杜郎口中学每间教室都全天候开放,在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但那里的学生对这些随意穿梭在教室中的来访者竟然“目不斜视” ,
    南开区某初中数学教师刘老师这样描述他学访时见到的情景: “那是一堂初 三数学课, 老师讲了没几句学生就讨论起来了! 不到 10 分钟,教室里 ‘全乱了’ !只见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同学腾一下子站起来走到教室南面的黑板前开始演算公式,然后大声地讲解起来,接着其他学生呼啦一下全动起来了,都从座位上跑到那块黑板前围成好几层,最前排的学生基本是蹲着的,有的干脆坐在地上,后面的大都站着,有的甚至趴在前一个学生的身上。当第一个‘小先生’讲完后,另一个‘小先生’又主动站出来讲自己的解法,不仅分析了题意,还有解题的思路,同时还有相关知识点的回顾,甚至连本题的易错点及解题的方法归纳都一一罗列出来了。 ” “这些学生做得分析甚至比一般老师的讲解还要深入,当时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不知道这节课真正的老师到底在哪里。
二、李炳亭说明
    “这是因为当年杜郎口中学师资严重匮乏,校长不得已出 ‘奇招’ 干脆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先让成绩好的学生给成绩差的讲,学生自己出考题、批改考卷,没想到还真起到了奇效。”
三、学生“自己”的口号
    “我的课堂我作主,快乐课堂我称帝”,“课堂是自己的,如果被别人占有,那还了得”等等。
四、我的感悟
    陶醉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之中,然后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
    整个是个为了骗钱,人为树立的典型。
    除了表演给大家看的展示课,其他都是标准的应试教育。课时严重超标,开课不全。

    李炳亭先生是《中国教师报》驻山东省记者站站长、首席记者,中国教师培训基地董事长,“中国名校共同体”(民间组织)的发起者,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教育充满了愤怒的批判家、颠覆者和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唯一的清醒者,先后有《杜郎口旋风》、《高效课堂“二是二”条军规》等8部教育专著。他是第一位发现杜郎口、包装杜郎口、推出“杜郎口模式”的伯乐。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因杜郎口而出名,杜郎口也因他而闻名全国。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杜郎口及学习“杜郎口模式”的所谓的“中国名校共同体”到底是怎样一种模式。
    杜郎口模式的关键之处是课堂教学模式,分为“预习、展示和反馈”三个环节,其模式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严格控制教师在课堂上的发言时间,一切均以学生自学为主。按理说,这个模式的确不错: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寻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对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理想课堂么?这不就是摒弃了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创新课堂么?
    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国家对初中生的课程设置是有严格要求的。哪个年级开设几门课、每门课每周上几节,都是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证明了的。可是据我的调查:杜郎口中学的数学课每周平均达到12节(09年4月),共同体的“名校”之一天卉中学的数学课也每周达到了10节以上(09年7月30日),超出了国家要求的课程设置的2—3倍!请问:这些时间是从哪里来的?一是他们没有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全课程,那么他们很明显不符合国家的教育法规。比如杜郎口中学的体育课只有2节,而国家要求的是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四年级都是3节!那么,他们就只能加班加点了,加班加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么?而事实证明,他们这2所学校,不但没有开齐开全课程,而且全部存在加班加点现象!
    我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出了8部教育专著的“中国教师报”驻山东省记者站的站长、首席记者、常年驻扎在杜郎口基地的李炳亭先生,难道这个现象您就没有发现?还是您知道而权作视而不见?这就是那位口口声声喊着“**与彻底的颠覆”传统教育、高声呼喊“杜郎口就是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圣地”的李炳亭先生的见识么?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如果您认为我说您是“挂着羊头卖狗肉”您感觉不舒服的话,那就送您两个字:您就是标准的打着教育改革的名义谋取最大程度的名和利的大骗子!骗子!
    再来说一下这个所谓的自封的“中国名校共同体”,说白了,就是李炳亭先生把杜郎口的校长崔其升先生封为“教主”,自己做“军师”,以大部分民办学校校长为徒弟的“宗教共同体”!他们以杜郎口为样板,以中国教师报为宣传媒体,以所有缴纳26万元会费加入组织的、大部分为民办的学校为基础,以所有高额进校的学生为羔羊,互相吹捧,共同牟利!
    李炳亭先生说:与传统教育的决裂要彻底,是**的彻底颠覆,就象人离婚一样,绝对不要再藕断丝连!请问:这样的颠覆与红小兵有什么区别?再说:人离婚了,就一定要坚决不能复婚么?不能复婚的,自然不能复婚,那么还有好多人的离婚时因为一时的误会呢,还有好多人要考虑自己孩子的未来呢。这样的打擦边球的、哗众取宠的比喻,您认为高明么?恰当么?
    李炳亭先生说:学习杜郎口,就要完完全全的照搬照抄,这叫临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破贴,意思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是我想问的是:众所周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那么,不同地区不同大环境的学校,如何做到照搬照抄?是不是完完全全的把他们的课程设置和加班加点全部学来?再者:这个做法与剔除传统教学的糟粕,吸收传统的精华的做法,有什么区别?这难道不是改良么?这难道是“**和彻底的颠覆”?真是自相矛盾到姥姥家了,可笑至极!说白了,您不过是为了谋取利益,鼓动所有学校都去杜郎口和您自封的所谓的“中国名校共同体”去交学费罢了!您可真能忽悠,您不去经商可真真是屈才了。当然,您现在也的确是批着教育外套的商人,大才呀大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0 20:46 , Processed in 0.2174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