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读与生活:詹宏志—郝明义对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6 20:5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与生活:詹宏志—郝明义对谈
者:詹宏志/郝明义
来源:立品图书

詹宏志:台湾著名出版人,曾任城邦集团董事长。

郝明义:台湾著名出版人,大块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长。


Made by books. Ruined by books


  我没有其它知识来源,也很少跟活人接触,是书里头讲的故事,让人向往的行动、概念跟某些生活的情节,都不知不觉的会引诱你,有天如果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借用了或重复了所看到的东西,有些可能不适合,有些就很契合,一点一滴就变成自己的life style。



阅读与生活:詹宏志—郝明义对谈(一)



访问—郝明义 整理—庄琬华



  ◎你经常背一个大书包,以前对你一个旧旧的皮书包尤其印象很深。你对书包一定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与用法,我们就从书包谈起吧,谈谈你怎么看待自己的书包,如何选择又如何使用。

  ●我有十几个书包,大部分都是随意得来的。像我今天用的这个书包就是五月底去参加国际杂志年会(World Magazine Conference)时候拿的。

  之前我也用过几个特别喜爱的书包。八○年代初我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买了一个皮制的包包,一直到九○年代初,我都带它,直到带子断了两次,不能再缝,就放弃了。后来又用了一个有品牌的(Dolce and Gabana),是朋友送的,可能东西装太多,重量太重,用一阵子就不行了。这让我有个感触,如果有个很喜欢的包包,用久之后必须退休的时候,不免感伤。要避免这样的感伤,就是避免跟书包建立感情,所以后来就随便用。

  我有一个朋友,绝不养宠物,因为人的寿命往往比猫、狗长,所以越爱它,生离死别的痛苦就越大。我第一次有这个经验,是在年轻时候。那个年代收书买书不是很容易,当时我很喜欢收集书的特殊版本,大概收了将近一万多本书。有天,报社老板突然派我去美国,一个礼拜之内,我把父母亲送去南部,把妻子送回娘家,屋子里面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就剩一堆书,所以我把这些书分成四个部分,寄放到四个朋友那去。回来之后,有一部分,朋友很好心地送回来给我,有些也就没去拿了。那种感受就刻骨铭心,人生无常,收藏多少东西,有一天说没有就没有了。不是不想留,是真的留不住它。之后,我买书,随着所得愈增高就愈败家,但慢慢不再想收藏特别的书,而是买要用的书。如果朋友要借书,我也就让他拿去。如此包括我自己写的书,有的绝版之后连我自己一本也没有了。

  我有几个类型的收藏,因为和工作有关,所以量有点大。我有几千本推理小说、几千种旅行文学的书,那都是收了十几、二十年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全世界到处跑,到处留话,留资料给旧书店的老板,希望如果看到书,可以通知我。我计划这些收藏也许未来就捐出去,我儿子当然觉得闷闷不乐,为什么不留给他。只是我看过太多事,像胡适,这些人死后,家人各有各的发展,没有人能对付这些书,所以最好在死之前赶快写下,以后我死了,我的书都变成公共财,这样至少还会有人读。如果书属于谁,那个人就一定是杀手,要不他太珍惜、不利流传,要不他不珍惜,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书如果跟人没有关系,意义就不大。

  书包也是如此。我几个最爱的书包都不堪负荷,先引退了,所以我现在用书包就很随意,也很没有纪律,今天想带什么就带什么。所以书房中十几个书包,每个都装有某几篇东西、几本书,有时候都忘了有哪些书在里面。



  ◎为什么总要把书包装得那么重呢?都装些什么?

  ●就是贪心。我看书很快,总怕手边没有书可看,所以每天早上出门前就会慌张地想,书包里应该多放几本什么书。

  我可能会有一大堆相关的资料、正在处理的文件要带,可是只放一本书又很不甘心,怕有时候可能会突然想看某些书,所以忍不住就想多塞一点。好在做出版最不怕搬书,不怕书包重,所以书包中总是有很多本书。通常,都是些气氛完全悖反的书,可能想跟一个题目搏斗,所以放了一本历史的书,又怕有些零碎的时间比较想看娱乐性的书,因此又偷偷放了两本小说。



  ◎网络上有一篇文章,写詹宏志躲在会议室里读侦探小说──一个人对着书本的专注场景,显然是个极其动人的画面。

  ●我也看过那篇文章。那大概是指开会的时候。因为我一定准时或者提早进办公室,可是其它人可能容易被事情绊住比较晚来,我就会先看书,等其它人到,就赶快把书藏起来,大概是那时候被偷看到了。

  工作之后,读书时间越来越支离破碎,我在办公室出了名,因为我上楼梯会一面走路一面读,在街上走路、过马路等红灯、搭公交车,我也拿著书。时间零零碎碎,不凑起来就一点都不值钱。有一天我从凯悦饭店开完一个会出来等车子,坐在路边就把书拿出来看,被一家周刊拍下来,还写了一点半嘲讽的报导,类似「这样子公司还会有人在经营吗?」等等。我的时间的实情就是如此。如果不用这些时间,就达不到年轻时候那么自在就可以读的量。现在是兵马倥偬,所以我学曾国藩读书的方法。

  我自己会在出版业里做那么久,也不完全是对出版那么热爱的缘故,因为其实对出版灰心丧志的时候也很多,但只要到其它行业,都做不久,因为会觉得怪,觉得少了一个东西,觉得上班看书罪恶感特别重。以前我在唱片公司,某天没事就把书拿出来看,突然有人敲门,我吓得赶快把书藏起来。后来想想,我是总经理,没有人会开除我,来的都是同事,也不会怎么样,但我就是觉得这时间是别人的,看书是personal enjoyment,好像是用别人付薪水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会很不好意思。在出版社上班,则可以理直气壮的看书,因为在那个时间看书,还可以帮老板把钱赚回来。

  看书对我来说像是酗酒一样,无可救药的陷溺,东看一点西看一点,心理上就感到开心。



阅读与生活:詹宏志—郝明义对谈(二)

[ 作者:詹宏志/郝明义 | 来源:立品图书 | 点击数:1212 | 时间:2007-7-20 ]



阅读的时间与空间。


晚上读书是「渐入困境」,早上读书则是「渐入佳境」。当看完书要出门时,会精神饱满,早上读书不那么时髦,但效率比较好。早上也是比晚上好的写稿时间。我现在觉得,晚上需要咖啡、克补,需要一些搏斗,早上就不需要,是在慢慢打开的状态。早上的时间最完整充实,一出门,时间就支离破碎,连回家的时间都不可预测。


◎这样片段片段地阅读,你怎么延续印象?

  ●年轻时候完全不成问题。现在要接起来,花的力气就大了,如果间隔时间长了点,就必须再看一下前面。但我现在也看得很开,因为时间就是这么破碎,看多少都无所谓,接不起来就算了,我没有那么在乎。年轻的时候,一坐下来看书,我就会拿出笔记,现在也不会了。读书是打发生命,并没有要拿它来干嘛。我说这是阅读的「快感政策」。


  ◎我记得你有早起的习惯,你的阅读时间有没有特别分配?

  ●我起得非常早,大概是四点半起来,那是最舒服的时间,这段时间我就用来看书、写作、上网。我是乡下人,本来就比较早起,但刻意这么早是大学开始。熄灯之后,我就会拿著书到餐厅里面,读到两点,然后回宿舍睡到六点起来。我养成一种纪律,让睡眠长度维持在四到四个半小时。

  后来到报社工作很晚睡,离开报社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调回早睡早起,十二点睡,四点起来,一直维持了二十年,即使外出旅行也是如此,到那个时间就自然醒来。那时候周围环境是静止的状态,这状态跟晚上又不太一样,晚上读书是「渐入困境」,早上读书则是「渐入佳境」。当看完书要出门时,会精神饱满,早上读书不那么时髦,但效率比较好。早上也是比晚上好的写稿时间。我现在觉得,晚上需要咖啡、克补,需要一些搏斗,早上就不需要,是在慢慢打开的状态。早上的时间最完整充实,一出门,时间就支离破碎,连回家的时间都不可预测。

  我大概八点左右出门,然后若是中午没约会,在办公室吃便当,大约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读书。我在工作当中最喜欢的一种情况是,订好一个约会,但对方临时失约,突然间多出两个钟头,那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晚上回到家之后你怎么安排时间?都读些什么?

  ●我还是会看书,但现在比较不能对付硬的东西,因为会疲倦,所以读一些小说,一些比较轻的论述。年轻时,睡觉前躺在床上还都可以读《方以智晚节考》,或是微积分。那时候脑筋清醒,现在精神状态都有自然律在支配。

  ◎对于阅读的空间,有没有特别的讲究?

  ●我有固定的空间,也有不固定的空间。固定的空间是我家里某几个位置。以前是书房,现在书房放计算机,一旦坐上去,书就变成配角了。所以我看书的地点主要在客厅的一张桌子上。它跟了我很多年,几次搬家都留着,那张桌子很大,可以同时放很多书。我看书喜欢对照参考,所以有时会同时打开好几本,我的习惯是如果看到人名,我一定查出此人的生卒年份,然后写上去,产生一种check的功能。所以我很喜欢用那张桌子。如果是假日,我就会在一张面对窗外的沙发阅读,那是relax的地方,连读书的心情都不太相同。办公室里,我也非常喜欢会议桌。这桌子开会当然令人头痛,但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就很舒服。

  这些年来,我尤其有点心得的空间是在候机楼跟飞机上。因为经常要花很多时间在飞机上,我看书又很快,所以一定要计算飞短程要带多少书,长程又要多少。如果碰到转机延迟的时候,就会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必须想办法在机场补充货源。这是中毒者的迹象,要按照剂量来,一天打两针,如果没有就会双手发抖,口吐白沫,必须找到新的药。所以我必须很有计划。我不带很多书出去,因为会减少带书回来的力量。有时候我也会带一些可以在路上看完就丢的书,同样的空间就可以换新书回来。




阅读与生活:詹宏志—郝明义对谈(三)

[ 作者:詹宏志/郝明义 | 来源:立品图书 | 点击数:1363 | 时间:2007-7-20 ]



阅读的习惯和方法。


人之移动,其中有一部分看起来没有具体的动机,好象除了去把财富花掉之外,没有积极的目标,然而事实上这里面另有价值。譬如中国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西方相信travel的教育功能,这行动本身一定有一个隐藏的意义。




◎谈一谈你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吧。

  ●我读书不是很有系统,但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说。一是某一段时间,可能三年、五年,对几个题目充满好奇,我会比较有计划地找相关书籍来读,寻找渊源、建立自己的理解脉络。其它部分,就是放纵自己看吸引我的题目,不管它有什么意义、用途。比较有计划的部分,大概都同时维持三到四个题目。譬如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花很多力气想了解public culture,包含批判面跟解放面,所以去读有关的各家理论,想要知道一个大概的面貌。

  比较没计划的部分,像十几年前,写完《创意人》、《城市人》之后,准备写一个题目叫《旅行人》,还取了一个副标题:「关于行动的静思」,或「关于旅行的形上学」,意思是说,人之移动,其中有一部分看起来没有具体的动机,好象除了去把财富花掉之外,没有积极的目标,然而事实上这里面另有价值。譬如中国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西方相信travel的教育功能,这行动本身一定有一个隐藏的意义。所以我想用带着故事,带着反省、理论的形式,最后提出一个新时代的旅行观的小书。

  会有这个动机,是从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开始,特别是拿他在里面所说的话,去对照后来他所做的事,再以一个今天的旅行者的角度做比较。等到要动笔了,我觉得我拥有的故事还不够多,就想应该看更多像康有为一样的旅行者,他们都基于不同的理由去了某些地方,待在某些地方,回来后改变成另外一个人。从他们的叙述、感受,我来看看更多的why people travel这样的故事。

  这是1987年的事。一开始我是找大家都熟悉的、有名的探险家,慢慢就找到更冷僻的作家,书已经沉默在时间胶囊里的作者,越找越多,忘路之远近,所以,等到我回过神来,十二年就过去了,然后搜了一屋子这样的书。有些书很难找,但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姊姊刚好在美国图书馆学系读博士,所以通过她的力量,所有买不到的书,就设法用馆际交换的方式借来影印给我。这本书到今天都还没写,阅读的过程对书的写作帮助也不大。这些旧典不一定是经典,但在西方过去几百年里头曾经是很重要的东西,而中文世界是没有的。所以后来就逐渐产生一个计划,成为「城邦」里面「马可孛罗」的旅行文学。书都选好了,只是受限于我写导读的能力,出得太慢。

  这个题目就是有点不期而遇。我不知道我在找什么东西,就多看几本,每一本都指向过去影响它的书,这些书在历史上有个暗流,往上会溯到上游,往下会到下游,所以不知不觉就把这系统给读起来。近年来这些题目的形成,我都持一个比较放纵快感的政策,看哪个题目让我有感官上的欢愉。




在「远流」的时候,我下定决心从编辑跳到marketing的角色。于是我把台湾所有跟marketing有关的教科书,跟谈marketing的商业书找来,四、五十本都读了,所有理论在内心反刍,试着在工作上验证。这个习惯到今天还是一样,每当遇到困难,或者新做一件事,比方说电子出版,要了解跟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相关的东西,就是找书来读。



  ◎透过阅读来加强自己的能力,你这方面一直身体力行。不管你过去学电脑,还是花五、六年时间了解财务相关问题,你透过阅读来获取一些专业能力的方法,秘诀为何?

  ●我是一个畏惧跟人接触的人。很怕问人问题,也怕去上课。每当我碰上什么不会的东西,就觉得没关系,这世上总会有相关的书。所以,我习惯用读书来解决工作里某一技能的困难。

  不会的东西就找书,这其实是在学校里面的训练,一个题目,怎么通过书的寻找把它包围起来。在出版业的生涯里,我原来是一个编辑。但是在「远流」的时候,我下定决心从编辑跳到marketing的角色。于是我把台湾所有跟marketing有关的教科书,跟谈marketing的商业书找来,四、五十本都读了,所有理论在内心反刍,试着在工作上验证。这个习惯到今天还是一样,每当遇到困难,或者新做一件事,比方说电子出版,要了解跟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相关的东西,就是找书来读。当然现在工具更多,不一定是书,可能透过internet就能搜寻到很多文章。

  很多人书读得很好,但是并不真正相信书,没有跟书反复交谈。我认为书很少说错,也不会让人无所依从,我们不应该只按照表面来理解,而是必须反刍,扣问作者的鬼魂。这几十年中,因为我的工作范围一直在变动,读书这个技能帮了我很大的忙,不然我每个月都要上课,三十年的东西可能要用六十年来学。我很幸运的在读书的时候,有得到读书的基本技能,整个学校教育,就是应该教会大家读书的技能。




现在的教育系统,好象是在为大家找答案,而不是给找答案的勇气跟能力。所以,从小学开始读书识字之后,应该培养的技能是「我要怎么自己去找要读的东西」,怎么把找到的东西用不同的方法混合起来,然后可以以自己叙述的能力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占有它。



  ◎学会读书的方法,应该是学校教育中很基本的一件事情,现在对很多人来讲,反而变成一个问题。为什么?

  ●现在的教育系统,好象是在为大家找答案,而不是给找答案的勇气跟能力。所以,从小学开始读书识字之后,应该培养的技能是「我要怎么自己去找要读的东西」,怎么把找到的东西用不同的方法混合起来,然后可以以自己叙述的能力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占有它。如果一本二十万字的书,可以用一千字说出来,那就表示读懂了。这是一种技能,到了高中应该有完整独立读书的能力。

  可是在台湾,到了高中,学生仍然被保护着,并没有被要求孤独地去选择、去解决问题,而是被告知、是在复述教育者所知道的事情。高中生的读书能力仍像是小学生,所以到了大学,当高中来教,独立阅读的能力都晚了一个阶段。现在大学中老师还是讲课太多,教的也只是他知道的事,照理说,阅读世代应该是越读越大,所以老师要给个范围,让学生独立去读,那么每个人都读不一样的东西,阅读的面貌就会不一样,扩散出来力量就变得很大。他们也才有机会知道如何孤独地透过书来解决问题。




很多人看书是因为觉得应该看书,而不是真的喜欢看书、想跟书做交流。我常说,真正的阅读,是要和作者come to the terms,跟作者讨价还价,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东西。


你既然没有扣问到作者的灵魂,当然是谈不上相不相信他的。


我是一个相信书、会跟著书工作的人。我相信「Books never failed us」,因为我会跟书反复交谈。



  ◎你刚提到很多人书读得很好,但是并不真正相信书。请就这一点再多谈一谈。

  ●很多人看书是因为觉得应该看书,而不是真的喜欢看书、想跟书做交流。我常说,真正的阅读,是要和作者come to the terms,跟作者讨价还价,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东西。如果只是听作者单方面地说,那只是鹦鹉一般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现在教育给学生太少自我执行跟自我表达的机会,也很少有机会让他们选择自己要看的书。而读书的时候,很多人又太容易就按照字面的意思读,并没有真的让作者说出话来。你既然没有扣问到作者的灵魂,当然是谈不上相不相信他的。

  我是一个相信书、会跟著书工作的人。我相信「Books never failed us」,因为我会跟书反复交谈。举个例子,当初《PC Home》杂志要上市的时候,大家都知道marketing有四个P,因此要考虑Product做什么,Pricing要做什么。结果在开会讨论的时候,发现同事对Pricing这个概念很天真,要研究杂志定价政策的时候,他们的方式就是看同类型杂志的定价。结论是,如果要走高级路线,定价就是两百到两百二,如果要走大众路线,那就一百二到一百五。他们把世界上已经发生的状况当成一个范围。

  但是,如果把定价落在世界上已经存在的价格范围里,那就不叫Pricing,反而是不要动到Pricing了。如果真的要用Pricing作工具,就要脱离世界上对价格已经熟悉的定义,要不就做比原有价格贵很多,要不就是低到变成破坏。每一个东西,原理都一样,本来这四个P是策略工具,结果却被理解成一种检查项目。检查是检查过了,可是却没有想过真正要做什么。





阅读与生活:詹宏志—郝明义对谈(四)

[ 作者:詹宏志/郝明义 | 来源:立品图书 | 点击数:1401 | 时间:2007-7-20 ]



饮食与旅行。


我是made by books ,也是ruined by books,是为书所造也为书所毁。我没有其它知识来源,也很少跟活人接触,是书里头讲的故事,让人向往的行动、概念跟某些生活的情节,不知不觉地会引诱你。有天如果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借用了或重复了所看到的东西,有些可能不适合,但有些就很契合,一点一滴就变成自己的life style。




 ◎除了借助阅读来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之外,阅读对于你的life style、饮食这些方面的作用又是什么?

  ●我是made by books ,也是ruined by books,是为书所造也为书所毁。我没有其它知识来源,也很少跟活人接触,是书里头讲的故事,让人向往的行动、概念跟某些生活的情节,不知不觉地会引诱你。有天如果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借用了或重复了所看到的东西,有些可能不适合,但有些就很契合,一点一滴就变成自己的life style。

  我的父亲是八斗子人,他吃饭是无鱼不欢。鱼,还一定要是海鱼。他对鱼的理解非常深刻,我因为常跟他一起去买菜,在旁边看,所以只学到我父亲的十分之一,就已经变成我同辈间最会买鱼的人。我对家乡某些食材的体会,没法像我父母亲那么深,相对而言,我没有那么固着,在文化上我是流浪的人。但我目前的生活跟我的父母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接触的东西太不一样了。我读大量的西方书籍,就会反映到厨房里头,例如书的作者提到某种特别的菜,有天若真的看到,我就一定会买回来试试看,所以我的厨房有很多异国情调,这不是我的父母亲有机会接触到的。我透过阅读,学会做许多没有去过的地方的菜。也许有一天真正到那个地方的时候,会发现我做的根本不是那地方的菜。但起码就目前来说,就算我做错了、说错了,现场可以指正我的人很少。

  四、五年前谢材俊跟我提到他想开一个丛书叫做「一本书」,概念是每个人心中一定有一本书他非常非常喜欢,想把它介绍给别人。他想找一堆人来推荐,我说如果你不介意,我就提供一本食谱。这让旁人吓一跳,可能没有人想到这些食物书写已经在我身上起了一阵子的作用。例如伊丽莎白?大卫(Elizabeth David)的书,这已经不是现代化的食谱,不精确、不好用、也没有图,但是有强烈的散文跟考古性格,这是我所指的食物书写,或者叫做food narrative,是泛指对食物的态度,各式各样的书写。

  我后来意识到不只翻译的书,台湾本地的食物书写力量也大起来了。过去写食物,只有人文背景式的逯耀东,或者以回忆为主的唐鲁孙。前者是用行动来寻找失去的味道,后者是在梦中寻找家乡跟他年轻时候的滋味。但现代人足迹广了,能写各国美食的人越来越多,新一代的品尝者,经验是丰富的,穿透其它文化能力很强,讲法国菜等各种系统的功力越来越高,本地创作的力量也在发生,所以可能food narrative在台湾有机会成为一小支,这个范畴的建立,看起来是在发生中。



  ◎那么旅行呢?你是一个很爱旅行的人。旅行如何跟你的阅读互相呼应?

  ●「读」永远比「走」能到更多的地方。我去一个地方之前,会读很多关于那个地方的书,所以到达之后会看起来像是对那里很熟悉的人。我有一次跟一群人到日本旅行,坐慢车,停在一个很大的站。我突然间想起一本推理小说,就跟同行的人说,我们应该下来,对面等一下会有快车,能更快到达我们要去的地方。下车后过两分钟,就真的来了辆快车,我的朋友问我是不是到过这个地方,其实没有,只是突然想起那本书提过。

  读很多关于一个地方的书,好处是去到那里,如见故人,有一种熟悉感,每个地方变得比较容易料理。我第一次去汉城,就带了很多日文的汉城导游书,还把所有韩文字母的发音用日文记住,记了大量的菜的名字,几个要去的餐厅。这样下飞机到旅馆,在脑中想一下地图,就钻到一家在小巷子里的店,看起来很熟。因为书,使得一个陌生地变成很容易料理,这是现代导游书的知识,有情报的性格,古时候的书没办法写得这么详细。

  我一旦想去一个地方,行动还没发生,书就已经发生了,可能会把几本guide book都读上几遍。我对路径要怎么走,好象已经熟到可以跟从那个地方回来的人谈,但我其实没有去过。这是一个典型的行动侏儒所代表的意思,书给了我欲望要去,可是书比我的行动早走了许多,因而产生很大的陷阱,就是少了与一个陌生地方「遭遇」、「不期而遇」的机会,少了一点惊奇。可能所有的工作都太可预期,也可能写书的人品味不佳,让你失去沟通、碰撞的机会。所以更好的方式应该是找一点平衡:听一点书的建议,然后再任性一点把所有的书都收起来,到街上去游晃。




我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书,而是对于一个更大的世界的向往。我希望有机会能跟真实世界面对面。书是个替代也是个媒介。也许真正面对面的经验是书不能替代的,但是因为它,我才会有那么大的勇气说哪天要去某个地方。



书其实是一个召唤,是要你去见真实世界本身。



  ◎你也接触过电影、绘画这些书以外的不同阅读标的。都是如何对待?

  ●真实的人生是在书之外,所以,最终的对照一定还是要到生活上来。但人生苦短,不是有那么多机缘来接触那么多东西,书就变成一个替代性的经验,可能有点皮毛、有点空虚,但它给我机会让一辈子可以过二十个辈子的经验。你可以谈一个地方的菜色,但你从没去过那个地方,这是书的力量,只要读了书能懂,就乐趣无穷。我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书,而是对于一个更大的世界的向往。我希望有机会能跟真实世界面对面。书是个替代也是个媒介。也许真正面对面的经验是书不能替代的,但是因为它,我才会有那么大的勇气说哪天要去某个地方。

  我们小时候读书环境那么糟,为什么还可以创造出那么大的力量来?小时候我读一本黑白的西洋艺术史,第一次看到梵高的画。黑白的照片没办法表达细致的色彩与层次变化,但是那幅画就深深烙印在脑海中,对美感经验也有影响,这成了一个动力,有天一定要去追寻。等到真的站在美术馆那张画前,眼眶就热了起来。我们来自那个时代,那么少的凭借却可以把人带到那么多地方,真是很神奇。书其实是一个召唤,是要你去见真实世界本身。现在有更多更好的书,可是书不是凭借的全部,有更多可替代的东西,所以书反而没有过去那么有力量。



  ◎你觉得这二十年来台湾阅读环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书从太少变成太多。书从很珍贵的占有到变成有点多余、到不想照顾它,这是不一样的痛苦。我有时候不能想象,为什么家里有这么多书,但我的小孩在书架间走来走去,却没有意识到书的存在,没有任何强烈的动机去看书。这是很大的变局。小时候,家里每一本书,我可能都会看上五遍十遍,听到同学家中有一套世界童话全集,就分三个周末到他家看完。一个镇上能找到的书就是那样。每天就只想找到有字的东西,把它看完。

  那个村子太小,书也太少,进到城里,发现新的来源,就很开心。一直到八○年代初,走在重庆南路,每家书店每个礼拜陈列了哪些新书我都能指认出来,这社会的总生产还没超过你的负荷。现在就不可能了,进入书店会感到迷惘,数量太多跟没有方向都让人困惑。现在我们有个很新的课题是,不论身为个人还是群体,我们怎么来料理社会上这么多书。书多一定是好事,但也带有些困难,这些困难没解决,那些好事就不会明朗。


(全文完)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21:20:5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21:47 , Processed in 0.1186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