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华访谈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6 21:1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时代的写作

——余华访谈录


张清华/文

从“牙医”到作家
张清华(下简称张):你最初的写作冲动源于何时?少年,还是更小的时候?什么东西影响了你,使你有了写作的灵感?后来真正成为一名作家(正式发表作品算起)经过了多长时间?
余华(下简称余):我尝试写作是自八十年代初。当时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文学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几乎所有的文学杂志都发行几十万册。我开始写作与这种状况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自己也比较喜欢读一些书。最早决定自己做一个作家到底是基于什么理由,我现在已记不太清楚了。我认为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有很多人没有坚持下来,而有些人坚持下来了。一个作家的成长肯定和他的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写第一个短篇小说的时候,当时的图书出版还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要在一些著名的刊物上发表,写一个短篇小说就可以名扬全国。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这一代作家基本上都是先写短篇小说,再写中篇小说,然后写长篇小说。对我来说,前面的三个短篇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支撑我来写第一个短篇小说的,就是一定把它写完,就是这个信念。
张:当时是做牙医吗?
余:对,那时都二十三岁了。支撑我写完第二个短篇小说的是,我发现其中有一些很优美的句子,这是能够激励我往下写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现在看肯定是很糟糕的句子。当我写到第三个短篇小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写的一个人物很有意思,所以我的进步是很快的。当时这个小说发表了。
张:发表在哪儿?
余:《西湖》1983年第1期。那个小说写得很不好,但是它发表了。
张:叫什么名字?
余:《第一宿舍》。我一直不愿意让人家知道这个小说。
张:是用“余华”这个名字吗?
余:是啊,当时我还想过用笔名,后来还是改了。想到好不容易发表了小说,人家还说不是你的,所以最后没有用笔名。我觉得我还是比较顺利的,当时给文学刊物寄稿子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邮票,只要在信封上剪一个角,由刊物邮资总付。
张: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中期。
余:对。假如被刊物退回来的话,我就把信封翻过来,再换一个杂志的名字,再剪一个角,用胶水一粘,又往邮箱里面扔。所以我觉得我的小说所旅行过的城市比我走过的地方要多——当然是在中国。对我来说,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是《北京文学》在自由来稿中发现了我。他们发表了我的一个小说,还让我得了“北京文学奖”,评委投票它居然还排在第一位。我的“作家生涯”大概应该从这个时候算起。
两个老师:卡夫卡与川端康成
张:你和另外的几位作家被并称为“先锋作家”,在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中,你们的出现既是必然的,也是很突然的。你的“先锋”和“前卫”的写作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时候形成的?
余:我开始的写作和大环境没有什么不同,我刚才说到,1984年我的一个短篇就得到了《北京文学》奖。但这个过程一直并不顺利,我并没有那么快得到全国性的认可——得到全国的小说奖。很多年以后,我遇到当年评“北京文学奖”投我票的朋友,他对我说,当时评委们在讨论小说时觉得很遗憾,为什么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把它给漏掉了呢?因为在《北京文学》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还是很多的。
张:那个小说是你后来的这种风格吗?
余:还不是后来的风格。
张:幸好没评上,评上了对你的误导会非常大。
余:呵,是这样的。当时我被很多刊物退过稿,包括《人民文学》,因为我总是首先是寄《人民文学》和《收获》。被退得心灰意冷,又觉得很不服气。但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我要把小说寄给刊物,要让编辑在自由来稿中觉得眼睛一亮的话,那我小说的水平一定要比他们高很多才行。他们才可能发现一个新人,才可能愿意来培养你,其实这对我来说是好事。就是你刚才那句话,我要是过早地获得全国小说奖的话,我就被误导了。所以当我刚刚起步的时候,我始终是小成功而不是大成功。后来在冬天的一个晚上,在南方没有暖气,我在被窝里读到卡夫卡的《乡村医生》,我顿时目瞪口呆,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张:大概是什么时候?
余:86年。当时我到杭州去,人民文学出版社刚好出了《卡夫卡小说选》,只剩最后一本了,我杭州的一个作家朋友买下来了,我走的时候,他把这本书给了我。就在第二天晚上读了《乡村医生》,我印象中最深的就是马的描写,那匹马非常自由,省去了很多铺垫。我们所受的小说的传统教育就是一个字接一个字往下铺垫,这种写法在很大程度上就像枷锁一样。当一个人走出门,你首先要走下楼,走下楼以后可能还要面对一条胡同,或者面对一条大街。卡夫卡是怎么写的?这个人走出门以后,下一段他就在广场上了。谁来跟你玩这一套“铺垫”。
张:跳跃性。
余:对。在这一点上,卡夫卡启发了我。为什么我说自己是一个运气非常好的作家呢?因为不让我大成功,也不让我失败。失败可能把我打回去拔牙了。我非常感谢从83年开始发表作品,但我认为我真正的写作是从1987年开始的。
张:你读川端康成比卡夫卡还要早吧?
余:川端康成可以说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虽然我现在与他相去甚远,但是我非常感谢他,他让我知道了怎么写细部,使我迷恋写细部。后来我还读了三岛由纪夫、通口一叶等日本作家的作品,发现他们都很注重细部,结构松散,不像十九世纪的欧洲小说注重讲故事。我去日本后就明白了,日本是一个处处强调细节的国家。日本文学的细节来自历史、文化和生活中对细部的重视。

张:真正确定你后来风格的是哪一篇小说呢?
余:《十八岁出门远行》。我非常感谢从83年开始发表作品到87年1月份这一段经历,从时间上来看也有非常奇怪的巧合,我的第一个短篇小说《第一宿舍》发表于《西湖》83年第1期,我获得第一个文学奖的作品《星星》发表在《北京文学》84年第1期,我真正的写作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发表在《北京文学》87年第1期。
张:大家宁愿把《十八岁出门远行》看成你的第一篇作品。
余:哈,主要还是我自己愿意把它看成我的处女作,因为我不愿意让我很不成熟的作品展现给读者。
张:这篇小说的意义在于,它改变了原来中国人的小说概念——简单地提供“正面价值”,实际上它提供了完全不同的东西,即残酷的事实。因为十八岁是一个标志,之前这个孩子是按照少年的方式、道德和处世标准去做事;在十八岁出门远行的路上,他经受了一个教训:他发现成年人的道德比未成年人的道德要坏得多。他明白了这个之后,意味着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顺利地跑起来。我认为这是对中国当代社会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失败的一个批判,也是我们这代人成年后在内心深处灵魂的回忆。我们在成长的时候,我们在变“坏”。我认为,它现在被选在中学课本里,是不太好处理的,因为它没有那种通常的“正面价值”教给那些还没有成年的学生。
余:是很难处理。我当时在一张小报的夹缝里看到嵊县一条新闻,在公路上有一个运苹果的车被抢了。当时我觉得很奇怪,因为那时候中国的新闻都是正面新闻,缺少负面报道,就这件事使我写了这个短篇小说。我认为卡夫卡教会我的不是怎么写小说,而是可以放开手脚来写。
“才华不会枯竭”
张:你作品中的陌生化、“难懂”几乎是终结了一个时代,开始了另一个叙述时代,你很早就在追求一种特别有难度的写作,是故意要让读者在阅读时感觉困难吗?
余:正如你所说,我刚开始写作时,前三年没有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救了我一条文学生命。当一个人刚刚走上某一条道路的时候,他自己都不能把握自己,那个时候给他一些挫折是有好处的,但是又不能一棍子打死。一直到现在,我都形成了一种写作习惯:没有困难的小说我根本不会去写。什么地方有难度,什么地方我就会写得兴致勃勃。谈到八十年代的陌生化,应该说我一直在形式上寻找困难,所谓的寻找困难就是探索,但按过去的形式不可能走得太远;到了九十年代,主要是在叙述上的探索,《活着》就是探索的结果,用最朴素的语言写成。几乎连成语都不敢用,除非是家喻户晓的成语。因为福贵没有多少文化,念过三年私塾,只能用一些最简单的语言。由此我慢慢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叙述挑战”,但到《兄弟》我就放开写了,根本不用考虑,因为《兄弟》是“我们”的叙述,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我”,这里面可能有要饭的,可能有县长,有知识分子,也可能有很粗俗的人。只有在用“我们”叙述的时候,它才能达到“狂欢”的效果。如果放在十年前,我哪敢用那么多笔墨去写“处美人大赛”呢?
张:“暴力和刑罚”是你早期小说的核心主题之一,比如《现实一种》里那种持续的、循环的、甚至是发生在亲人之间的暴力。你出于什么考虑这样集中和用力地书写暴力?是基于对历史的审判和清算,还是基于对永恒而普遍人性的揭示?
余:洪治纲帮我统计了一下,死亡的有多少,受刑的有多少……那个数字我现在记不清了。当时没有考虑那么多,很多意味是要被别人反复阐述之后自己才会发现的。“暴力与刑罚”与文革有关,我亲身经历过文革,七八岁已经记事了,当场打死人的事情我也见过。历史的混乱和暴力起码从67年一直延续69年。
张: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原始记忆。
余:我们小时候特别怕小流氓,街上打群架司空见惯。从7岁到17岁这十年间,我经历了文革,它不可能不对我产生影响。从理性来讲,我不认同写暴力,但在写作时我又非常振奋,《兄弟》下部也是这种情况。可能这是一种矛盾,知道它不好,但骨子里又喜欢。
张:有种说法,你从《在细雨中呼喊》开始转向现实描写或“现实主义”,这种说法你是否认可?有无“转型”一说?
余:我觉得是形式上在转型,如果要说是现实主义的话,在《一九八六年》中就已经是这样了。一个作家的写作不会平白无故地急转弯,当他出现大变化时,你去考察他的作品,仍然有过去的因素,就像风筝一样,不管风筝飞多远,线始终在手里。通过写《活着》,我明白一个道理,当某一类题材吸引作家时,他不是要用过去的方式写,而是要去寻找最适合题材的表达方式。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我不断地在变化。
张:《活着》获得了很多重要的文学奖项,且受到了读者持久的喜爱,你认为其中的成功主要缘于什么?你说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是什么含义?它和你前期所说“虚伪的作品”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余:“虚伪的作品”是不同时期的不同表达而已。要表达“虚伪”的真实,这是基于某一个前提,当时中国刚刚从文革出来,只有八个样板戏和浩然的小说,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也是固定的模式。所以我迫切地想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看起来是“不真实”的形式,但是表达却是真实的。八十年代我要采用一种不真实的形式去表达,但今天的现实生活按照常理都是“不真实”的,我们已经生活在不真实之中,所以直接去感受和表达就可以了。
张:《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各种文化层次的人都可以阅读的作品,表面的简单和喜剧色彩,恰好映衬着它内部的丰富和悲悯。是什么力量驱使你写出了这样的作品?灵感?叙述本身的经验、自动生成的魅力?还是其他?
余:所谓的“悲悯情怀”是我读到的约翰·唐恩的一首诗受到的启示,“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那是我在读《丧钟为谁而鸣》时,海明威引用的。当时我还在做牙医,那真是影响了我一生,我知道在生活中我可能很难成为这样一个人,但我努力在虚构世界里成为这样的人,表达出这样的“高尚”。从形式上说,我看到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时,我觉得小说也可以全部用对话写成,还让人觉得就该这样写。当时就有很强烈的愿望,以后有机会也要这样写。当《许三观卖血记》写到一万多字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也可以这样写了,全部用对话写完一部长篇,水到渠成。
张:我一直认为你写《许三观卖血记》的初衷,是因为你舍不得《活着》中的一个细节,就是有庆为县长的太太输血而抽死了,可能你觉得这是一个极其具有隐喻和生长性的“点”,它能长出很大的东西来,因为卖血对中国人和当代社会的经验与命运来说太重要了。
余:非常对,这是我不愿意谈的。我当时写有庆的死,我自己都很震撼。那是发生在江西的真实事情。我写了这么多年自己也知道,就是某一个东西特别好的话,以后有机会还会展开。但还有一件事情,有一天我在王府井大街上看到一个人泪流满面地走过来,这成为许三观卖血卖不出去的一章。在这样的地方,一个成年人不顾羞耻地哭肯定有巨大的悲伤,我和我太太同时看到,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就想到卖血。我是在医院长大的,对卖血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当我写到有庆抽血死了以后,我好像感觉到这是第一次,抽血、卖血,但这些事情必须要在生活中与后来的“点”交汇以后才能生长。
张:为什么在《许三观卖血记》之后十年中没有再出版长篇小说?是有人所说的“江郎才尽”,还是因为此前的写作境界难以超越?
余:没那么复杂。可以这样讲,我没有写完的长篇小说不止一两部,只是哪一部我感觉可以了就接着往下写,没发表的作品我一般不愿意去谈。当我写完《许三观卖血记》之后,我在写另外一部长篇小说,刚写了几万字,汪晖要我给《读书》写随笔,而且刚写完一个长篇,不是那么有紧迫感。随笔发表后,一片好评。一个人获得成功后有两种情况可能会让他继续走下去,一是赞扬声,大家都说你好,你就一直这么写下去;二是大家都反对,我不理你们,我就这么写,就怕像温吞水一样没有任何反应。至于说江郎才尽,我从来不这样想,我现在才四十多岁,到我八十多岁我也不会承认。
是不是“知识分子”?
张:你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你说不喜欢中国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好长时间,这里面可能有故意的含糊其辞。我想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余:我的确比较喜欢工人和农民,我小说中的正面人物都是农民和工人,偶尔出现一两个知识分子也是作为讽刺的对象。
张:就像《兄弟》中的刘作家和赵诗人。
余: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地方,把不满过多地放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的不满足非常少,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工人和农民就很简单,同样是计件制的工人,收入少的只会怨自己的手不够巧,农民只盼着下一年的收成好一些。
张:现在的“知识分子”往往只是一个身份,是职业而不是事业。你觉得你是一个知识分子吗?
余:不是。
张:那你觉得你有“知识分子性”吗?
余:曾经有过,在八十年代还有,到了九十年代少了。
张:那你觉得自己的类属是什么呢?
余:最困难的就是给自己找一个位置,我的位置在不断变化。
张:一个优秀的作家难道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吗?
余:那看你怎么定义知识分子了。也可能是这样,我在知识分子这个群体里生活得太久,知道得太多了,从九十年代到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丑陋表演多了,可以说是一个爆发期。
张:因为这样你不愿意与他们为伍?
余:是因为“知识分子”还只是一个很美好的词汇。
张:《大英百科全书》说,知识分子并不只是知识的持有者,而是在拥有知识并作为知识的从业者的同时,始终是社会的批判者。一个优秀的作家肯定是社会的批判者,对吗?
余:对呀。
张:那你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吗?
余:你这是玩语言游戏。你的位置我来找,我的位置你来找,你是一个知识分子。
张:莫言也反对我说他的作品中有“知识分子性”,我认为你和莫言的作品中都有鲁迅的传统,鲁迅作品里有对社会的批判,对底层的关注,对个体生命的荒谬性的认识。他后期的非逻辑化和非理性色彩也很浓,知识分子性是比较多层的。我认为你和莫言根本上都是知识分子型作家。
余:知识分子起码是大学毕业吧。我不是。
张:现在做什么。
余:准备写下一部长篇小说。
(原载于《经济观察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9:21 , Processed in 0.0843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