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这样教“听说读写”
唐彩斌 毛莲君
1.听
去年,有幸到英国考察、学习。在英国的小学里,我们发现,大部分英国孩子都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在低年级的课堂里,孩子们围坐在教师面前的地毯上,听老师给他们读故事。在年级的集会上,有时集会的内容也是听老师读故事。英国的老师特别注重“听”的细节培养,甚至连“听的姿势”都有要求:必须看着说话的人,怎样的眼神、怎样的坐姿是表示对说话者尊重等。在听讲的过程中,如果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眼睛四处张望,身体斜坐,或者用手在做一些不雅小动作(抠手指、挖鼻孔等),或者没有任何表情的回应,都被认为是
一种不礼貌的“听讲”行为。
有时老师为了检查学生听讲的效果,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会停下来,请学生复述;有时老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的时候,故意作出一些没有认真听的姿势,让学生换位思考,体会认真听的要义。
另外,在听的过程中,英国的学生还有记笔记的好习惯,会把听到的关键信息记在自己的本子上。通常,他们在记笔记的时候,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一定会写下日期,还有当天学习的内容。为了美观,很多孩子还会把标题做点“艺术化”处理,哪怕简单地在标题下画上两条横线,也要把它与正文区别开来,可见孩子们记笔记的用心。
2.说
在英国的课堂里,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安全的“说”的氛围,在课堂上说话不需要站起来,如果没有几个人同时想说,甚至都不用举手,想说就说。如果在小组内交流,为了更有秩序有时就拿出一个水杯,水杯在谁手上就轮到谁说,其他人安静听讲。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听完老师讲的故事说感受,听完同学的发言做评论,都是课堂上常有的故事。
小组之间的交流活动也很频繁,学习一篇课文,小组之间会相互讨论,孩子们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别以为孩子“小”,在英国的课堂他们所涉及的议题还挺“大”:“为什么足球运动要分男女”“可不可以废除死刑”“关注利比亚”“关注日本地震”等。面对这些“大”议题,教师总是充分尊重孩子们的话语权,让他们自由表达与争辩,常常不做结论。在这样自由民主的氛围内,孩子们总能说得有板有眼:“为什么女孩不能和男孩一起踢足球呢?这是不公平的!如果女孩能与男孩一起踢足球,可能会提高女孩的足球水平。”“如果一个人杀死另一人,这是一种错误,那么,为什么处死这个罪犯就不是一种错误呢?”每每听到孩子这样的自由表达时,我都暗暗为英国的学生喝彩。
3.读
在英国小学里,课间休息时,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痴迷于书中,室外吹着凉风,甚至还有雨点,他们席地而坐,不受旁边的嘈杂影响,陶醉在书中。
从1年级开始,英国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专门记载阅读的小本子,记载着自己一个学期以来读了哪些书,哪一天读的。
起步阶段,教师会从最基本的细节开始指导读书,比如什么是书,什么是封面,封面上有什么,封底有什么,分别是什么意思……孩子们看书也有记笔记的习惯,有时话不在长短,主要是表达阅读此书的感受。有一次,笔者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她的读书笔记上写下了她看《航海一年》的心得体会:“这本书实在太无聊,不过看了,还是把它看完吧。”真实的心得、良好的习惯可见一斑。
4.写
在笔者观摩的学校,上午8∶50一开始上课,就有20分钟时间的DIY课程:Do It Yourself Writing,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写,有点像每日小练笔。写的内容不做限制,有时让学生回忆前一天有趣的事,有时给学生看一些图片和视频,以激活孩子们已有的经验使得他们“有话可写”。笔者去课堂的第一天,有个3年级的孩子看到中国老师就想写中国,他跑到我身边问我:“中国有长城,那么中国的长城是由多少块石头组成的?”写作的素材就是这样自然生发。
笔者听到的课中,写作的形式很多样。有一节是看英国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大事件,看了视频介绍后,每人开始写印象最深的事件;有一节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课,围绕“登月”的素材,教师事先提供了很多相关的网页,学生需要选择素材用自己的方式来介绍“人类登月”。
其实,“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不是孤立的,有时一个教学活动中就包含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有教师先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听,然后组织学生分角色读,再让学生继续编故事,最后读的学生把编的故事写下来。(选自《小学语文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