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岸中生代诗学研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8 11:2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岸中生代诗学研讨


  2007年05月22日


  今年是中国新诗诞生90周年。近日,两岸四地的诗歌研究者汇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纵论两岸中生代诗歌创作与研究,并以台湾诗人简政珍为个案进行了集中解读与研讨。这场备受关注的“两岸中生代诗学高层论坛暨简政珍作品研讨会”,由北师大珠海分校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当代诗学会联合主办,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台湾亚洲大学文理学院、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珠海作家协会、韶关五月诗社等单位协办。与会代表来自两岸四地四十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出席会议的有老一辈诗人及诗学家屠岸、谢冕、犁青等,更有两岸四地中生代诗人及诗学家吴思敬、简政珍、傅天虹、吕进、黄德伟、朱寿桐、野曼等。
  在研讨会上,骆寒超、陆耀东等诗歌研究专家就中生代诗歌的命名及其可能性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大家认为,在人为地将中国现代诗人划分为大陆诗人、台湾诗人、香港诗人等尴尬情形下,提出“中生代诗人”的概念是很有学术意义的。有的学者经过充分论证——从诗人的政治、文化、教育和心理背景方面的趋同性进行分析,认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可以被框定在中生代范畴,有的学者主张将50年代出生的诗人定位为中生代更有充分的理由。也有学者质疑中生代概念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并担心地献疑:过了20年以后,这些中生代诗人已经成了老生代或老老生代,再被称为中生代岂不尴尬?朱寿桐教授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中生代”不过是一种写作状态,不应扣定于任何特定年龄段的一群诗人。
  北京大学的谢冕教授、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吴思敬教授,以及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院长、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所长张铭远教授分别致词,他们强调,立足华文文学的发展,研究关于中生代的诗歌与诗学,是这次会议的宗旨。中生代则对于华文诗歌的发展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这个历史使命可以概括为四点:承先启后,两岸沟通,诗坛表率,诗史新峰。中生代应重新反思“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汲取民族文化的千年精华,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启后;通过两岸交流、相互影响,开拓一个大中华诗与诗学的共同园地;担负净化诗坛的责任,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使诗从边缘重新转化为主流。
  大家认为,这是一次高水平的诗学理论界的聚会。通过这次会议,对“中生代”的内涵、特征和意义等问题的理论思考逐步趋于一致,这不仅有助于沟通海峡两岸诗坛的相互了解,也有助于化解大陆诗歌界形形色色的山头意识,加强彼此间的宽容和理解;在体式上,这次会议也为今后开展此类学术活动开辟了新的思路。
  为了继续推进会议成果,会议期间,还由两岸四地各方代表磋商,共同建立了“当代诗学论坛”机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15:44 , Processed in 0.1200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