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诗歌报刊主编聚首 坚信网络时代诗歌不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8 11:5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国诗歌报刊主编聚首 坚信网络时代诗歌不死 
  中新网庐山十一月七日电(何柳斌 王剑) 2009年11月0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位诗歌报刊主编齐聚江西庐山,参加在此间举办的全国诗歌报刊主编庐山峰会,这是十年来,全国诗歌报刊主编的首次聚首。

  当日,《诗刊》、《诗选刊》、《散文诗》等近十家诗歌报刊的主编围绕“当前诗歌状态的基本认识”主题展开探讨,大家一致否定“诗歌跌入低谷”、“诗歌已死”的说法,坚信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精神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即使在网络时代,诗歌依然将保持生命力。

  峰会伊始,中国作协副主席、《诗刊》主编高洪波就表示,十年来,全国诗歌刊物主编首次聚首,机会难得,他希望主编峰会每两至三年就能开展一次,诗歌界应当为整个民族和时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研讨会上,《诗刊》副主编李小雨称,当今时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的冲击、网络的兴起、报刊社的改革等,给诗歌以及纸质诗歌报刊提出了新的课题。《诗林》主编潘红莉坦言,自己做了二十多年的诗歌编辑,从来没有感觉到诗歌衰落过,至于诗歌现在所处于低谷阶段,只是“诗人的激情问题”。《星星诗刊》主编梁平人为,诗歌的繁荣,从来没有就消歇过,目前,相当一部分诗人面对重大事件、集体悲情并非无动于衷,而是缺乏进入的方式和能力,这也正是目前诗歌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著名诗评家、《诗探索》主编吴思敬表示,在最寂寞的时代,甚至是非诗的时代,各位诗歌刊物的主编坚持在做,所表现出强烈的坚守意识,让人致敬。

  据了解,本此全国诗歌报刊主编庐山峰会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和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共同举办。

来源:网络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1:56:42 | 只看该作者
诗歌网站"乱象"频生 年出诗200万相关搜索: 诗歌网站, 诗歌, 网站


  20世纪末,曾有过关于“诗歌危机”、“诗歌消亡”的说法。世纪之交,互联网的兴起,让几乎陷于“绝境”的诗歌缓过气来,开始出现“回生”乃至亢奋的迹象。

  
全国诗歌网站年产诗歌200万首

  查查附着在“乐趣园”上的诗歌网站,注册的就有近百个。估测全国诗歌站点超过300个。若以每个站点平均每天发诗量20首左右推算,年产量不低于200万首。这个数字,是《全唐诗》的40倍。
  网络诗歌是种约定俗成的笼统说法,包含三种情形。第一种是纸质诗歌的“阵地转移”,即原本传统书写位移到网上来进行,没有改变传统书写的本质;第二种是真正与网络发生关联,是“网络情景中的诗歌”,一些人建议称之为“网络体诗歌”;第三种是极端形态——超文本·多媒体诗歌。第一二种形态共同构成网络诗歌这一“混称”。

  诗歌网站打造品牌

  从整体上看,网络诗歌“场域”,主要体现为由趣味性搭建起来的各种网站、论坛,及其人气效果。到2001年以后,一个网络诗歌“场”业已形成,其标志是,有一定模式和游戏规则。
  网站、论坛都在全力以赴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诗生活”以规模著称,多栏目设置;“诗通社”500多位诗人加盟,40多位诗评家;“诗歌报网站”以活动为龙头,从大展到评选到讲座,十分活跃;“中国诗人”保留较多传统色彩,以平和姿态倾向于诗歌普及工作;“第三说”使“中间代”命名终于赢得相当认可;“女子诗报”,堪称全国第一大女性诗歌网,劲头正足;“哭与空”的“诗人救护车”,多次举办募捐救助,成为国际上少有的“诗歌红十字会”;“现在”倾注“打工”;“诗家园”、“露天吧”、“丑石”、“不懈”、“滑动门”等等,都办出自己的特色。桑克、沈浩波、安琪、林童、桥、木朵、帝宇、兰马……干脆建立个人网页,而随着“博客诗歌”的流行,势必为网络诗歌添油加火。

  各项诗事蓬勃开展

  “诗歌报网站”第二届“全球华语网络诗歌大展”,收到作品3500多篇。2004年《星星》、《南方都市报》、新浪三家强档推出的“甲申风暴·21世纪中国诗歌大展”,100多个网站参与,近万人次投稿。各种读诗会、研讨会、俱乐部、沙龙也相伴举行。
  大展、诗会也设奖项。“界线”首创网上诗歌评选的“界限诗歌奖”、“汇银奖”、“柔刚诗歌奖”;《诗歌报》连续2年评选“华语网络诗歌发展十大功臣”、“2002年度十佳网络诗人”评选。还有“野草诗歌奖”、“新诗歌奖”、“情人节诗歌奖”、年度诗人奖、短信文学·诗歌奖、首届博客诗歌奖等等。仅2004年度,网上奖项就超过20项。

  网刊、选本、网络诗歌书籍应时而生

  网刊、选本是最具价值的体现。《中国诗人网络诗歌精选》有478页,以300∶1的比例选登。《2002年中国网络诗选》丛书一套12本。“汉诗评论”论坛与《伯乐》杂志联手策划“华山论剑·2003全球华语网络诗歌全攻略(大展)”,不到一周,就印出16开300页码专号。北京伯乐文学研究所推出的超大阵容《2004首届网络汉诗集团军大展》,厚达400页,超大16开本。2005年夏天《第三条道路》隆重推出600多页“创刊”。世中人的汉语诗歌资料馆自2002年开始制作网络诗歌刊物纸版,已经完成40期计48卷,每卷大32开本200页左右。至2005年底,已收集的网刊100多种1000多期,正逐步将它们制成纸版保存,并计划出版2000册诗人作品集。

  网上诗歌新人当家

  网上诗歌主力军,几乎清一色为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出生的作者。“70年代后”经常见到的作者就不止百号人。“80年代”当仁不让,网上初习者更是一拨紧接一拨。有人搜索出一份名单,发现分别以体积、数字、季节、金属、武器、果蔬、色彩等命名的就有近千人。

  很被传统纸介质诗刊看重

  值得欣慰的是,大多数传统诗刊,一反从前犹疑审慎态度,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接纳这一新生事物。《诗选刊》接连推出网络专辑多次;《扬子江》和《中国诗人》也是如此。不少刊物每个月都有网站介绍和“网事”记录。毫不夸张地说,网络诗歌已经成为传统刊物选稿的重要传送带。

  诗歌网站“乱象”频生

  然而,在这个热气腾腾、闹哄哄的场所里,除了繁荣景象外,少不了水货、假冒、赝品,同时伴生着一股谩骂风气,缺乏起码的自律和游戏规则,动不动就发生作者与作者、作者与网站、网站与网站间的“混战”,什么脏话都泼出来,不堪入目。比如2001年6月开始的,发生在“诗江湖”、“唐”、“橡皮”三个网站间,长达数月的总共4次唇枪舌战,有些涉及到诗学问题,本是好事,却往往夹带人身攻击,充塞不堪入目的污言秽语,留下不少后遗症。

  2004年10月5日至20日,平时不太起眼的“极光”论坛也发生了一场论争。应该说,它倒是近年来比较合乎人们心目中的学理性之争。论争涉及到数十个问题:关于“新抒情”、关于主客观写作、口语化、诗歌与人的承担等等。

  2005年6月,人马众多的“第三条道路”正当兴旺之际,也发生始料未及的分化,两位领军人物之争,大有无法挽回的破裂之势,它是涉及相关诗学、理念、误解、名分、利益诸多复杂纠葛的爆发。

  客观地看,这两年网上最大的“乱象”,还是有关“垃圾写作”,争吵文章多达数百篇,从《北京评论》到《垃圾运动》,其理论专号和众多个人集子,本质上是解构话语在更大范围上的延伸扩展。针对网络时代的审美习性、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垃圾写作的颠覆冲击波,是后现代语境在高科技援助下赤裸裸的演出,预计这样大大小小的争战和演出,今后还会以各种面目出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1:57:29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时代的诗歌民刊

刘波


  
  《今天》杂志相对于当下的民刊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辉煌的传统。中国当代先锋诗歌,因为《今天》而有了30余年深具现代意识的发展历程。在《今天》之后,《他们》、《非非》、《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倾向》等民刊,随着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兴起而出场,其所走之路都不外乎《今天》的模式:几个有着共同诗歌理想的青年,自费编制一份刊物,一方面解决发表的难题,一方面与主流诗坛保持距离。由单一的同仁化、小圈子化行为,逐渐转向更具宽容性和承载力,吸纳全国的优秀诗人诗作;其影响从地区扩展到全国乃至世界范围,这些民刊靠的是一种坚守艺术至上的担当和独立自由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民刊得以在30年发展中长盛不衰且历久弥坚。
  民刊因其不需要严格的出版审查,因此在诗歌的艺术性与自由度上能保持一份独立精神。20世纪80和90年代初中期,民刊的创办与发展达到了高潮,它们所创造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的发展历程。所以学术界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中国当代先锋诗歌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部民刊史。任何研究者要撰写当代诗歌史,都绕不开北岛主编的《今天》、韩东主编的《他们》、周伦佑主编的《非非》、贝岭主编的《倾向》等有影响的几本民刊,这是不争的事实。民刊的传统已深入人心,无可替代。它虽是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却影响了几代人的诗歌写作。
  从民刊中走出的诗人,大都是中国当代先锋诗歌思潮的领军人物,这一现象从朦胧诗时代就已开始。一些在新世纪仍然活跃的诗人主编、编辑,造就一份有影响的民刊,这已成为当代先锋诗坛上一道独特的景观,像北岛、顾城之于《今天》(北京),严力之于《一行》(美国),默默、京不特之于《撒娇》(上海),郁郁之于《大陆》(上海),晓音之于《女子诗报》(广东茂名),蔡天新之于《阿波利奈尔》(杭州),梁晓明、耿占春之于《北回归线》(杭州),张曙光、桑克之于《剃须刀》(哈尔滨),孙文波之于《小杂志》(北京),简单之于《外省》(河南),任意好之于《赶路》(广东佛山),人与之于《审视》(云南),发星之于《独立》(四川),杨勇、杨拓之于《东北亚》(哈尔滨),小引之于《或者》(武汉),森子之于《陈地》(河南),范倍之于《终点》(四川),非亚之于《自行车》(广西),蒋浩、冷霜之于《偏移》(北京),周瓒之于《翼》(北京),李少君等之于《海拔》(海南),赵卫峰之于《诗歌杂志》(贵州),刘春之于《扬子鳄》,任知之于《个》(天津)等。在大量的民刊中,真正优秀的,办得有特色的,并不多,而且很多都是昙花一现,如过眼云烟般消失于诗坛,此后再也无人提起。这样的民刊,占据了自《今天》以来民刊的大多数,虽然它们承担了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区诗歌传播的任务,但它们却留不下自己的传统,最后也丢失了自己的历史。
  民刊作为诗歌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在上个世纪后30年先锋诗人发表受阻或受限的时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在新世纪的网络时代,诗人们的发表问题已由互联网论坛和博客解决。既然这样,为何民刊还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此,有一个问题也不得不提出来:网络时代,民刊的存在何以成立?是民刊精神的存在,还是民刊本身作为诗歌传统的一部分,已经成为诗歌传播不可忽视的精神源流?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这样一个网络社会的大背景下必须要面对的。
  
  

  
  当下各地创办的民刊,极少有越出圈子之外的,因其明显的地域性缺陷,所以很难保证诗歌作品能在艺术水准上整齐划一,其诗歌质量总是参差不一,良莠不齐。像1990年代的一些民刊,大多可被归入这一类,如阿吾主编的《尺度》,何拜伦等主编的《过渡》,刘漫流、孟浪等主编的《现代汉诗》,沈浩波主编的《朋友们》,陶春等主编的《存在诗刊》等,终因圈子化、同仁化及其他诸多原因,最终不得不停刊。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如何将民刊办得富有冲击力,则成为令许多诗人困惑的话题。民刊的创办者,大都是对诗歌怀有一份狂热情怀的诗人,他们的视野开阔与否、艺术眼光独到与否,就决定了民刊的品质。比如2000年由沈浩波等人创办的《下半身》,就可当作一个分析民刊的绝好范例。《下半身》作为一本具有鲜明立场的民刊,集合了世纪初一批年轻力量,如尹丽川、巫昂、朵渔、李红旗、盛兴等70后诗人,他们大都有着相同的艺术取向:身体写作,富有锐利感和批判性,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先锋诗歌美学。甚至可以这样说,《下半身》就是出现在网络时代的一个民刊异数,它是与网络一起成长的。虽然后来因为“下半身”团体的分流,《下半身》民刊也消失于诗坛,但它成为了先锋诗坛上一个特殊的标本。后来符马活创办的《诗江湖》民刊,虽然对《下半身》有所延续和传承,但已不如原来那样具有轰动效应,或许这才是诗歌回归到了它本真的状态。

  《下半身》与《诗江湖》作为两本具有前后关联性的民刊,如今又归入到了网络“诗江湖”论坛,形成了一股合流。由民刊到网络,再由网络到民刊,最后还是回归到了网络,如此循环往复,其实就是对这样一个时代的诗歌见证。《下半身》与《诗江湖》虽然没有继续办下去,但它们遇到了一个幸运的时代,互联网成就了它们。《诗江湖》由纸刊向网刊和论坛的转变,也再次证明了网络力量的不可低估,这也是热衷于编民刊的沈浩波后来为什么放弃民刊,而转向在网络上交流诗歌的重要原因。后来,沈浩波对自己在网络时代不再办民刊作出过如此解释:“想干就干,想不干就不干,很自由。”
  虽然网络时代对诗歌民刊的冲击非常大,但仍然有不少诗人坚守着这块阵地,《诗参考》主编中岛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无论时代如何前进,他都会把民刊好好办下去,刊物的终结就是他的终结,他的终结才会是刊物的终结(1)。民刊在固守独立精神的同时,也要随着时代的流变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才是当下的民刊在网络时代能坚持下去的前提。黄礼孩对此有自己的主张:“我做的刊物跟官方不大一样——我做的一般是那种政府做不了的,我一般做选题……我一直以来都尽可能做一些其他刊物做不了的事情,这样会好一些。如果我也同样去发小说、发诗歌,那它意义就不大,因为大家都可以做到。”(2)“大家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体现不出主编的独具匠心和刊物的鲜明特点,而怎样做到容量丰富而又令人耳目一新,能在众多的同类型刊物中脱颖而出,才是网络时代的民刊理想的出路。
  
  

  
  在网络时代的民刊阵营中,不得不提到一些极富特色和有持续性影响的刊物,如黄礼孩主编的《诗歌与人》、朵渔主编的《诗歌现场》、中岛主编《诗参考》、徐江主编的《葵》等,他们不仅崇尚一种独立自由的诗歌精神,而且自己也全身心地投入到民刊的编选工作里。尤其像黄礼孩、中岛两人,说他们视《诗歌与人》和《诗参考》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也不为过。
  不仅诗歌写作需要一种至高的理想主义气质,而且创办与坚守一份民刊,更需要这种理想主义精神。尤其是在世俗功利化的今天,消费社会的诱惑让每一个渴望生活得更好的人,很难做出影响自己生活的物质利益的牺牲,去成就一番精神的事业。像主编《葵》已近20年的徐江就曾感慨:“理想之高远,存活之困窘,两者的天地差异,从来都是诗歌民刊所要直接面对的。”但即便如此艰难,这些民刊的主编们,都义无反顾地以对诗歌的虔诚,去做一项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中岛从在哈尔滨时就开始编《诗参考》报纸,后来将报纸改成大开本刊物,《诗参考》每期都达400页,这对于有时连生活保障都没有的中岛来说,的确是出于一种内心的狂热爱好;徐江在天津,辞掉了工作,以写文化批评专栏谋生,他同样持续性地编着《葵》,让诗歌精神得以流传。《诗参考》和《葵》大都集合着伊沙、侯马、宋晓贤、沈浩波、南人等一批具有口语化风格的诗人,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这样的民刊编选风格,符合中岛与徐江的性格,且带着他们独特的个人印迹。
  
  黄礼孩作为当下民刊创办者的主力,他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用业余时间一边写着诗歌和专栏,一边还编着几份民刊,几欲将广东打造成中国诗歌民刊的重镇。他主编的《诗歌与人》,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20多期了,每一期都是大专题,“诗歌界总有一些被疏漏的地方,我想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那些被遮蔽的诗人群体。”对于自己策划的这些诗歌专题,黄礼孩如是说。想法归想法,但实践才是硬道理:或推出活跃的先锋女诗人专题,或推出中间代诗人,或几次推出70后诗人,或推出一些优秀诗人专辑,如彭燕郊、张曙光、蓝蓝、朵渔等,或关注诗歌与时代的关系,如在2008年连续推出了一本《5·12汶川地震诗歌专号》和一本《5·12汶川地震诗歌反思与研究》,或持续关注中国新诗90周年,并花两年时间编选了一本《中国新诗90年序跋选集》,这些策划都堪称大手笔。他不仅关注中国当下的诗人,而且也关注国外的诗人,如俄罗斯女诗人和葡萄牙诗人安德拉德,并为他们出过两本专辑。黄礼孩将《今天》以来的民刊传统发挥到了极致:他不仅编选民刊内容,而且自己设计、制作,将每一本《诗歌与人》都打造成了具有正规出版物规格甚至超越正规出版物的精品。正像黄礼孩自己所说的一样:“我是个内心有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人。虽然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但《诗歌与人》传达的是我个人对世界的一种真情、想像。十年过去,看着厚厚的一堆书,我会觉得心安理得。”(3)这是一位诗歌民刊主编的真实心声,他看到的是实物,体验到的是精神的愉悦。
  在黄礼孩主编《诗歌与人》之后的2006年,互联网已经非常发达,诗歌网站和论坛也已经相当丰富了,诗人们发表作品的平台也大都转移到了网络上,朵渔开始主编民刊《诗歌现场》。虽然到目前为止,《诗歌现场》才出版了五期(一年两期),但是已经在诗坛形成了有力的影响。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何以一本纸质民刊能引起诸多人的关注?因为《诗歌现场》没有圈子化色彩,选用年轻诗人的探索性作品,关注成名诗人的持续性写作,发表诗人们观点鲜明的诗论和评论家富有建设性的评论文章,追求一种民间立场和自由精神。在民刊内容方面,朵渔采取的是宁缺毋滥的编选原则,对所选作品,都是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朵渔在编辑《诗歌现场》的过程中,也时刻自省,比如他把这本民刊的“口号”由“为了一代人的不再沉沦”改为“面向今天的写作”,就是一种反思的体现。

  

  
  当互联网日益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源后,很多民刊都顺应时代发展,而转型成了依附于网络的网刊。这一方面是因为资金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民刊出版周期不固定而导致不能迅速产生的影响,而最终办不下去了。一些民刊或因压力夭折,或因其他原因寿终正寝,更多的则是受消费社会和网络时代的冲击,而放弃了一份坚守。那些留存下来和即将要创办的新民刊,他们同样面临着抉择,独特的眼光,高水准的艺术鉴赏力,能驾驭编辑和出版统筹的能力,这些素质都决定着民刊的走向,否则,就只能是半途而废。
  民刊所处的网络时代,是美好的,也是残忍的。它可以容纳优秀的诗歌理想主义坚守者,也淘汰极端小圈子化的图名谋利者。至少那些还在出版或即将创办的民刊,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看作是对诗歌理想的一份承担,至于它们的命运如何,我也不好妄加猜测,但办刊者如没有独立的品格,民刊很难有持续性的生命力。很多民刊的出现,可能就是一个或几个诗人一时冲动的结果,等到那股兴趣和狂热消失之后,民刊消失得也异常迅速。所以,民刊能否持续性出版,也是对创办者们耐力和韧性的考验。
  还有一点就是,在诗歌艺术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读者的阅读口味也变得越来越挑剔,民刊除了要保证所选诗歌的质量之外,还有更多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大到整体包装、设计印刷,小到内文排版、用纸质量,这些都成为网络时代考量民刊的标准。如今,那些装帧简陋的民刊,得不到读者的青睐,这是当下书籍装帧太精美让读者眼光太高的缘故。因此,现在编民刊需要的不仅是一份勇气和胆识,更要有一种协调诗歌之外的事情的能力。
  是受互联网冲击,与网络相抗衡,还是与互联网合流,以形成另一股民刊网络化的潮流?这些都是民刊所遭遇的困境。现在,官刊与民刊的合作,逐渐成为当下先锋诗歌生存的策略:官刊为民刊的传播做宣传,让它们从“地下”走到“地上”,这对于民刊来说是一种外力的促动,而对于官刊来说,也是其办好刊物的出路和契机。尤其是在诗歌并不怎么景气的今天,官刊和民刊同样处在一种夹缝里求生存的困境中,没有大资金的投入,没有政府的扶持,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支撑刊物的出版运营,官刊和民刊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当然,现在也有一些民刊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刊号,或以书代刊,让具有民刊精神的诗刊得以顺利进入流通和销售渠道,这种转型,一方面让人觉得民刊丧失了独立精神,另一方面也让其他民刊处于尴尬的困境,这一点也让很多人开始质疑民刊的意义,而这种质疑也不无道理。
  当然,即使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一些报刊都逐渐取消了纸刊,无条件地在向电子刊物转型,这是时代的必然。即便如此,我们的民刊仍有不少在坚持,在继续,甚至还有新民刊正在酝酿准备出笼。它们在网络时代的命运,又将如何?不得而知。有诗歌在,就有民刊在,这是否是中国先锋诗坛的定律?民刊是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电子化而终结?这是需要我们持续关注的问题,它们提醒和昭示着中国当下和未来先锋诗歌的又一段征程。
  
  注释:
  (1)粲然《民刊的2003》,载《新闻周刊》2003年第19期。
  (2)杨庆祥等整理《第七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纪要》,载《南方文坛》2009年第1期。
  (3)转引自金莹《“诗歌义工”黄礼孩》,载《文学报》2009年1月15日。


来源: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12:22 , Processed in 0.16099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