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方心田:略论教师刊物的思想性----附:10楼管季超江西游学图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21: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管季超在《教师博览》编辑部涂鸦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21: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访问《教师博览》编辑部,和薛农基主编、余华主任在一起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21: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21: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江西《教师博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余华先生在高研班教学现场
http://xnjyw.5d6d.net/thread-65197-1-1.html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51924&extra=&page=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2: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秋天,应南昌大学中文系张国功老师邀请,

为他的学生们做了一场关于编辑话题的讲座。

以下是讲座提纲,公布于此,求教于诸君。



编辑的职业要求与人文素养
/方心田


一、编辑的职业要求



   通俗点讲,就是做到“四家”:



1、专家:学科专业水平、语言文字功底。

2、杂家: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天文地理文史哲,柴米油盐酱醋茶。

3、写家: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4、玩家:会玩(游山玩水、琴棋书画)、会交友(作者、读者、同行、专家)、会搞活动(产品推广、广告宣传、会议组织、活动策划)



二、编辑的人文素养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人文的内容涵盖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国学、历史、社会等各个方面。人文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潮流,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始于14、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形成于17、18世纪的约翰·洛克(英国早期著名思想家,他认为人类是生而自由和平等的,具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私有权)、亚当·斯密(英国思想家,《国富论》主张个人主义和自由贸易;《道德情操论》寄托于同情心和正义感)和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主张自由和平等,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狄德罗宣扬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卢梭主张平等、均贫富),以及美国的独立宣言(主张自由民主、人人平等、天赋人权;建立文明政府、契约政府)和法国的人权宣言(主张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人权,言论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时期,反思于19、20世纪初的马克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尼采(德国哲学家,主张强力意志,肯定人生的最大价值)、罗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探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无法遏止的同情,简称“活着的三个理由”)所处的时期,发展于20世纪中后期的现代时期(罗斯福四个基本自由:言论、宗教信仰、免予匮乏、免予恐惧。人权高于主权、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等普世价值)。
    以上内容,就是“人文素养”的真正内涵。做一个有人文素养的人,包括编辑、教师、公务员等,都应该了解并接受这些具体内涵,否则就不是具备人文素养者。有人文素养,才有人文理想。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编辑工作实践来谈谈一个编辑所追求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理想,力求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通俗地讲,就是“六做六不做”:


一、做事业型编辑,不做职业型编辑。



    何谓事业?罗素有句名言:“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对编辑工作产生喜悦,喜悦就有热爱,而热爱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前提。这样,就有可能在编辑领域做出成就,实现理想,成为编辑家、出版家。如果没有喜悦、热爱之情,仅仅为了谋生就业,为了饭碗,“编辑只为稻梁谋”,那么充其量也只能做成一个合格的编辑,而不能成为优秀的编辑,只能是编辑匠,是裁缝,而不是编辑家,不是大师。历史上最早的编辑家是孔子,《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他编辑《诗经》,堪称最早;司马光、班固、朱熹、鲁迅(主编《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整理辑录古籍《嵇康集》《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胡适(创办《努力周刊》《读书杂志》《国学季刊》《现代评论》《新月》)都是杰出的编辑家;民国时期更是报人辈出,如史量才(《申报》总经理)、张季鸾和王芸生(先后为《大公报》总编辑,1902-2012,历史最久有110年,文人论政传统、四不社训——不党、不卖、不私、不盲。1949年后成为香港左派报纸,还有《文汇报》)、邵飘萍(《京报》社长)、储安平(《观察》社长、光明日报总编辑)、陈独秀(《新青年》)等等。因为缺乏出版自由,以后很少有拿得出手的优秀编辑家、出版家。



二、做创造型编辑,不做制造型编辑



    历史上真正优秀的编辑家、出版家,一定是富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的知识分子。因为书报刊都是文化产品、精神产品,其灵魂应该是具有生命力的思想内容。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不可能吸引读者的。创新是精神文化产品的灵魂。作为编辑,无论是书报刊的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求不断钻研编辑出版的规律、读者的阅读需求、市场的发展变化,注重有价值的选题策划,编辑出富有时代精神、能够提高读者思想认识或愉悦读者身心、符合并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好内容,这样才能立足于市场,也才有事业成功的成就感,才有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感。相反,一些无能的编辑就只能就稿编稿,不去策划,不主动寻找好选题,被动应对,得过且过,只满足于定期制造出产品,不追求产品的优异性能,只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不追求工作的卓越质量。若干年后他回首一看,留下的书报刊都成了无人问津的故纸堆,都进了造纸厂做纸浆了。那么他的工作做了和没做一个样,有什么成就感和人生价值呢?我们《教师博览》1993年创刊,以文摘为主,原创为辅,立足教育,面向社会,博采中外,荟萃精华,但“博而不滥,专而不涩”(柳斌语),被广大读者誉为“教师手中的读者”,发行量最高达15万册,现在也有近10万册。但文摘毕竟是文摘,尤其是网络时代,复制、粘帖、搜索非常方便,那么知识广博的优势就受到了冲击。我有人有,我优人优,那么有没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呢?只有原创。世上独一无二的东西,只有无中生有,那就是原创。2009年1月,我们正式创办了《教师博览·原创版》,半年后单位将我从〈高中生之友〉调到原创版主持工作,做执行主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办刊方向的确定、调整,很多栏目的定位、设置,很多作者的联系、邀请,很多选题的挖掘、组织,都是新鲜的,充满诱惑的,需要我们去一一破解、攻克的。这个工作有意义,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锻炼能力,发挥才干,精进思想,我感到了人生价值有望实现的愉悦。



三、做思想型编辑,不做空想型编辑



    就我个人来说,以前做过《初中生之友》《高中生之友》,现在做《教师博览》,无论做什么刊物,我都有个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做一本有思想的刊物。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有思想,表现在什么地方?对社会问题、人生困惑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个见解还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符合社会的要求,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我说,思想就是力量。有思想的人,才不会轻易言败,有思想的人,就是海明威《老人与海》里的主人公桑地亚哥。有思想的人,即使失败,也是胜利的失败者,也是失败的英雄。如钱理群先生所说,他从事大中小学校的教育改造工作,不是屡战屡败,而是屡败屡战。但前不久,他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告别教育”,很多人替他悲观,其实我认为他选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他说的告别,是为了更好地相逢。因为他说,他发觉教育不纯粹是教育的事,以后要更多地介入社会生活,只有社会生活的真正改变,才会有教育的真正改变。教育是社会肌体的一部分,犹如是一个人的血液,只有大脑、细胞、肌肉、骨骼等各个部分、器官都表现健康,血液才能正常地发挥它的功能,使人生龙活虎,活力四射。

什么是思想性?思想性通常是指文艺作品描绘的形象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即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现象及作者的主观评价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意义。作品思想性取决于作者的世界观和把握、表现生活的能力。报刊就是编辑的作品。编辑的思想性,决定报刊的思想性;报刊的思想性,来自于思想内涵丰盈的报刊定位、栏目设置、创意策划、稿件质量。当今有思想的报刊,有《读书》《随笔》《财经》《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经济观察报》《看历史》《书屋》《炎黄春秋》等。一个报刊有没有思想和思想有没有力量取决于诸多的因素:编辑和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鉴赏或写作能力、探求未知事物的勇气、广博的知识等,我们首先必须克服思想的懒惰和畏惧,新的生活和新的经验中总是孕育着新的观念和新的思想,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积累和表达。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责任感,无论编辑还是作者、读者都要有思想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因为刊物是培育读者强健、健全之人格、品质的精神食粮,塑造一代代合格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这是我们自觉承担的历史责任,这份责任时刻存在,在今天这个转型期,尤其不应放弃。编辑的思想越深厚,学养越深,业务越精,对刊物宗旨、板块、栏目领悟得越透,刊物的特色和质量就越能得到保证。一个没有思想的编辑,是不可能办好思想性刊物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编辑,就有什么样的刊物,编辑思想素养的高下,就决定刊物质量品位的高下。每个编辑都要加强提升自己,勤阅读,勤写作,把自己的内功练好,否则就只能做空想性编辑,只会画饼充饥,造空中楼阁。



四、做学者型编辑,不做学生型编辑。



学识丰厚,无疑是一个合格编辑的前提,尤其是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历史、哲学、社会类报刊。有人说:编辑是作者的老师。指的就是编辑的学识需要高于一般的作者,否则你如何去编辑、加工、批评、指导他的文章呢?



五、做开放型编辑,不做放任型编辑。



    思想要开放,要包容万象,要尊重多元。蔡元培在北大,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蓄”,学术自由是取得文化成就的良好环境和前提。办刊也是这样,编辑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要尊重各种作者的劳动和思想成果。但在工作实践中,又不能放任自流,把什么观点都毫无剪裁取舍地塞进刊物里,这样不能体现刊物的立场、原则和世界观。刊物也有自己的世界观,有自己的个性和原则。因此把握好“开放办刊”和“放任办刊”、“关门办刊”的一个度,非常重要。任何媒体都有自己的倾向性,都只能代表一部分读者的思想倾向,有的多、有的少而已。《教师博览》也是这样,虽然偶尔也会发表几篇不同观点的争鸣文章,但总的来说,还是以发表有自由、人道、博爱、公平、民主、科学等倾向的文章为主。



六、做冒险型编辑,不做保险型编辑。



    有勇气胆识,敢打擦边球。《随笔》《书屋》《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都有佳话流传。一个社会,是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冒险中前进的。



  

————





附录:

本人2008年秋天在南京大学“中国新农村文化建设论坛”上的讲座稿:



《和农民在一起——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调查与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e8b2b0100bbu6.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2: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万年女子文学会的讲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e8b2b0102eg8j.html
一、关于我的散文写作



1、我的散文观

摘自我第一本书《无语的乡村》自序《我的散文人生》:

散文没有形式的讲究,也没有内容的固定,她包容一切美好和不美好的题材,接纳一切大胆和不大胆的探索。

散文追求精神的凝聚,形散神不散。

散文最喜真诚,真诚是她的灵魂,也是她的魅力。

散文也追求男子汉的力度,勘探器的深度。

散文也是一种生命,有她的自然长势,也有她的逶迤心路。

因为太喜欢散文,所以有些感觉可能过头。但这并不排斥我对小说、诗歌、戏剧,对其他一切文体的关注和喜爱。正如散文是海纳百川的,我也是兼收并蓄的。

2、坚持独立写作

野夫说:无论作者是否具有体制内的身份,只要他是站在体制外进行写作,忠于历史和自我良知,其作品是独立的,不受雇于任何党派、机制等,就可称为“民间写作”。我以为,这个“民间写作”,也就是“独立写作”、“自由写作”。不受干扰地写,不要“遵命文学”,我手写我心,尽量不被功名利禄诱惑,不被权势压迫。

我2002年的博文《创作何以没有自由》:文艺创作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它几乎是作者个人的心灵独白,社会生活在他的脑子里沉淀、酝酿、发酵、升华,最后形成文字流传出来。这是不容干涉的脑力劳动。如果要有所干涉的话,也是问世后评论界和读者的肯定或否定、赞扬或批评、接受或抛弃,实在没有政治力量介入的必要了。是否高举自由主义的旗帜而创作,是衡量一个文艺家能否出好作品的关键。

我第二本书《平静的忧思》后记《写作是一种需要》:坦白地说,现在的我没有多少附着在写作上的异物,比如名誉、金钱,写作本身成了我主要的兴趣和目的,我只不过需要释放,释放内心的郁闷、愤怒或者喜悦、幸福。我已经多年不投稿了,觉得投稿是很幼稚的行为;我也不想加入写作团体,觉得那些团体实在是禁锢人的东西,甚至是罪恶的渊薮。我只想独立地写,独立地看,独立地做人,独立地享受这个世界给予我的小悲小欢、大离大合。

作家有很多种,而我只想做一种“说真话”的作家。我知道,这个愿望在中国的土地上要想实现会很艰难,但我会努力,会尽力驱除内心的恐惧,去赢得实话实说的快慰。巴金曾经说过一句我印象深刻的话:说谎的文学即使有最高的技巧,也仍然是说谎。

3、诉真情,做真人

我的随笔《你的喜欢是我的幸福》:

一直自认为是个很清浅和单纯的人,就像村前那条简简单单的万年河,虽然也有点曲里拐弯,起伏波澜,但终究可以一眼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水草。

万年河并不深邃,也不辽阔,但她依然流淌了千年,始终吟唱着自由快乐的歌谣。喝着她的乳汁长大的我,血脉里自然注入了她的基因。无论做人,还是作文,我就是一条会直立行走的万年河。

年少时学写作,也曾想过要写得高深,想得莫测,要收集新名词,玩弄新花样,怀揣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梦想上路,去追赶那浩浩荡荡的潮流。但是,文学的流行病很快就过去了,时代在现代商业法则面前变得无比坚硬,无数青年依靠文学而出人头地甚至济时救世的抱负茫然不知遗失何方。这样也好,文学终归只是一门语言艺术,不过是人生浩瀚内存里的一个文件,它从辉煌的天宫跌回了平实的人间,回归了正常运行的轨迹。这正如人生,少年心事当拏云,为赋新词强说愁,大有“天生我才”“舍我其谁”的气概,而随着年轮渐长,阅历越丰富,见识会越朴实,悟到的道理哲理真理也会越简单和清明。那些故弄玄虚,那些装腔作势,那些不正常走路偏要倒扭八字,那些孤芳自赏而旁人不知所云,统统的被普通民众弃若敝履。试看千百年来流传不息之文化精粹,哪一样是卖弄技巧、故作高深的银样蜡枪头?正如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最好。

我之所以深情地记述那么多在方家村的少年往事、童年记忆,为亲友立传,为农民说话,是为了倡导说真话,诉真情,做真人。没想过要借一枝笔来花里胡哨、哗众取宠,而是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写作。文学就是人学,文品就是人品。

我总觉得,一个文字产品,若分轻重,则形式技巧是次要的,思想内容才是根本。二者完美地统一,自然很好,但如果不能完美地统一,我宁愿轻形式而重内容。正如交友,你是看重他的打扮呢,还是他的内涵?

4、一些朋友学者的看法

冷学宝评价《平静的忧思》:能用浅显的文字写出挚爱深情者,当属不易。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悠深的情思,也只有浅易的文字才可寄托。无技巧是最高的技巧;从心底流露出来的深情与真爱,是无需雕琢与粉饰的。

范晓波在《方心田的心田》里说:方心田的写作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浓情美文;二是激情杂文。前者主要关涉乡亲、亲情、友情和爱情,展示了他的温情和柔软;后者则直面复杂的社会现场和人的精神困境,表达的是他的清醒与坚硬。

王芳《麦芒里的温柔(序)》:封底文字:“在铁栅栏还像围墙一样的时代,我们只有努力地朝上生长,才能汲取那些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这就是真正的人文力量。本书中的思想性文字,展示了一个表面平静温和,内在波涛汹涌,有着社会良知与责任感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

福建师大博士汲安庆在《精致描写中“渗”出来的美感》文章里评论:

乌里用的剪刀很大,很锋利,油光光,明晃晃,有点骇人。他一般将布料展开,折一折,再用剪刀剪一个小口,两手各扯一边,咝的一溜脆响,布料就势如破竹,分为两半。这一幕常使我和弟弟看得目瞪口呆……

这是方心田的散文《裁缝》中的片段。一般人看不上眼的剪刀样子、撕布过程,他竟然有滋有味地加以工笔细绘,还用我和弟弟“目瞪口呆”的神情加以衬托。这么一来,裁缝乌里手艺的娴熟,动作的潇洒,还有中国乡村特定时期的风俗美,立刻活泼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尽管本文有冯骥才的小说《神鞭》的影子,如都关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都对民间技艺很怀念,甚至连主人公的命运都很相似:傻二从“辫子功”的武林高手到神枪手,乌里裁缝从乡村个体户到城市的大师傅,但因为有了这独特的精致描写,带出了作者特有的童年生活,以及社会的变迁,并为那个贫乏年代的乡村生活建立了别致的“风俗博物馆”,所以显得弥足珍贵。

著名作家、学者陈行之先生评价:

你的文笔非常好,记述家乡和青少年时代记忆的文字充满了灵性,描写细腻准确,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是我很喜欢的那种散文。不是客套,你的散文真的很有功力,甚至可以说,它们的内在质量远远高过当下很多所谓著名作家的作品。

著名学者傅国涌先生评价我书:

你的书看了,第一部分写乡村我很喜欢。这样的文章要多写,到我们60岁时,再看,就是一部乡村沦丧的历史。你在散文上已有建树,继续努力,可以写出传世的作品。

以上都是一些师友们带着感情色彩的溢美之词,我把它们看作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二、关于作家价值观与文学价值



1、什么是经典

文学作品的构成有很多要素,如主题、题材、结构技巧、叙述能力、语言特色、作者思想能力、作者道德品质等,我认为最重要的要素是作家的价值观,它决定作品的情感力量与思想走向,决定作品主题的深度、广度及准确度(进步性)。作家价值观和文学价值是成正比的,什么样的作家写出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什么样的文学价值。谁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受人欢迎,流芳百世,成为经典,但看看人类历史上,究竟哪些作品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历史的考验,成了世界精神遗产和文化经典?

旅居美国的美学家、画家、作家高尔泰2013年5月24日在华盛顿图书馆演讲:世界上海量传世的文学作品中,许多过去的经典,现在仍是经典。它们的共同特征,除了思想的穿透力、情感的深刻性,就是语言和体裁的独创性了。我想,单从经验事实出发,把这三性(思想性、表现性和独创性)统一所构成的审美境界,以及审美境界中必然呈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作为文学价值的量度,应该没有异议。

我认为也即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情感的深刻性、语言和体裁的独创性)、好的内容和好的形式。

2、价值观是作家的创作灵魂

一般来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写出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人品就有什么样的文品。

以王剑冰为例——

我2010年的博文《从《飘峰山上的红霞》谈主旋律文学的过滤性特征》:文学和历史创作的素材,当有取有舍、有剔有存,但这个取舍、剔存不应以能不能发表、能不能出版、能不能获奖、能不能得到官方首肯为标准,而应以是否遵循文学和历史创作规律、是否尊重生活和历史事实、是否完全体现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人格和良知为准绳。

以莫言为例——

高尔泰:莫言的叙述语言有庄子万籁笙竽气象,很美,这是莫言的高处。莫言的低处,是那种能把火焰一寸一寸烧穿活人当作人间至味、咂着嘴唇仔细品尝的能力。高处和低处之间,是民俗、猎奇的盛大排档,丰乳肥臀,热气腾腾。你只要不嫌腥膻,可以吃得很撑,但没有营养。和那些自以为是在游泳,但不自觉地被潮流带着走的作家不同,他游走于商业和政治、时代潮流和官方意识形态之间,分寸掌握精到,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不,也不是无一害。害在作品的文学价值:道义感和同情心的阙如,也就是思想性和人文精神的阙如。

具有独立精神的作家,写作都老老实实。虽未必“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起码几易其稿,直至心迹在是,行迹在是,能言在是,不能言亦在是。这种自珍自尊,也是对读者的敬重。与之相反,莫言写作,以多产、快产、畅销、远销为务。他居然可以把语言粗糙结构松散的一大堆,交给英译者处理,说,稿子交给你,就是你的了,你怎么改都可以。获奖后更公开感谢“译者的创造性”把他的作品变成了“世界文学”。

现实生活中许多真人的奇特命运,远远超过莫言的虚构,而这种现实版的魔幻,是虚构不出来的,比如湖南唐慧,湖南曾成杰,山东陈光诚,重庆薄王事件等。高先生说:进入“被时代”,现实更魔幻,许多时候已经超出任何作家的想象。那些拒绝同流合污、敢于直面现实的作家,难道不比长袖善舞、里外通吃、有恃无恐的写手,更值得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吗?

李建军(文学批评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在《文学报•新批评》发表《2012年度“诺奖”授奖辞解读》中说:“诺奖”从来就不是“无关政治”或者“超越政治”的“纯文学”奖,以前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注定不是。一个作家,并不是越远离政治,他的精神品质就越纯粹,他的作品的文学价值就越高。否定文学的政治性,这在我看来,是一种不诚实的文学态度,是对文学常识和写作伦理的冒犯。伟大的作家不仅从不否定文学的政治性,不逃避文学的“政治性责任”,而且还积极地介入政治,因为,对他们来讲,政治就是生活本身,就是文学叙事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内容构成。

3、谈谈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作为作家理解、把握、建构世界的一种哲学观念、心理倾向和叙事形式,在世界文学史上,曾经创造出并且还在创造出一大批灿若星河的伟大作品。但是在当下中国,现实主义却面临着某种尴尬的境遇。

现实主义具有真实性、整体性、超越性、象征性、批判性等品格。

有清醒的评论家指出:在20世纪中国文坛各种创作潮流的激荡中,现实主义始终是一个主要的潮流。文学创作如果不是真的“躲进小楼成一统”,就无法彻底割断同外在世界的联系,无法彻底拒绝倾听来自人类存在深处的挣扎和自我内心真实的声音,因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掐断同现实主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那些踏实地坚持在大地上写作的作家之外,新写实、新状态、新现实主义……虽然冠以种种“新”的名号,但剥掉这些词语上的伪装,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们同现实主义无法清理的血缘关系;“先锋”作家们在形式革命激情消退后,余华、苏童、格非等最终还是意兴阑珊地回撤现实生活。并且这些年的文学实践中,我们还有幸读到诸如王蒙的“季节”系列、张平的《抉择》、史铁生的《务虚笔记》、王安忆的《长恨歌》、张炜的《九月寓言》、阎连科的《日光流年》等一批现实主义作品。但是从总体状况上,当代作家对现实主义的艺术热情、自觉意识确实是薄弱的,并且很难说在艺术哲学和审美上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有价值的新东西。他们比起19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狄更斯、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莫泊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等还差距甚远。
  如果从深层上加以分析,它昭示的却是当代作家运用现实主义能力的不足,或者更干脆说,作家们并没能够培养起一种适应当下需要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否定传统现实主义观念叙述形态之后,面对当代中国急剧变革、异象纷呈的复杂社会状况,他们既不能从宏观上驾驭、整体把握现象性世界,也难以在微观上形成穿透生活表象、对世界发问的思辨能力。虽然作家们并不缺乏表达现实的愿望,但是由于能力的匮乏,现实主义往往被置换为“有限的现实主义”和经验现实主义。

以余华为例:

余华的创作,实际上显示出一种写作观的回归,从先锋写作回归批判现实主义,这,从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第七天》,完全可以心领神会。

中国文学因为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传统,所以才有星汉灿烂、千秋彪炳的文学王国,才有一代代中国儿女和世界人民的精神母乳。余华、阎连科、方方、严歌苓等一批秉承现实批判的当代作家,可谓继承了中国文学精神的衣钵。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06: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订阅2014年《教师博览》!
作者:教师博览

一本有看头的杂志!
一本越做越精彩的杂志!
一本越来越受教师欢迎的杂志!

2014年报刊征订季来到了!
原创版,邮发代号44-76,每册5元,全年价60元;
文摘版,邮发代号44-70,每册5元,全年价60元;
科研版,邮发代号44-32,每册10元,全年价120元。
可随时去邮局订阅或向编辑部邮购,
喜欢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了!



教师博览,
温暖您的教育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06: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博览》原创版  

  2013年第11期



  

  

创刊20周年纪念(彩页)

名家、作者、读者题词著文

大事记

兄弟报刊贺词

知名学校宣传

博览人语                                       

教育在于心自由                宫振胜       1

叙   事                                          

老师                    魏智渊       4

想念您时,空气都是甜的   张学亮       6

“班级第四名”的道路    吴    非       8

拐弯的智慧              邱    磊       9

莫让孩子离字典太远            彭    杰     10

“榜样”的枷锁          王木春     12

人物志                                            

用心做教育              徐金贵     14

征   文                                          

未经彩排的故事有无限的精彩   李明海     18

转身,从遇见王君老师开始      熊    幸     20

那一次“当头棒喝”          冯华荣     22

在语文和数学的世界里穿行      丁有刚     23

一次被人鄙视的经历                赵春梅     24

对   话                                            

情智语文:语文教育的一片绿洲        陶继新   孙双金     26

课   堂                                          

语文课:没贝多芬,我撑不到现在          夏    昆     32

人文课                                          

胡先骕先生的教育思想                          杨晓苍     34

胡适以德报怨   

——以胡适替冯沅君、陆侃如说话为例  林建刚     38

视   点                                          

教师焦虑的价值                                             郑    伟     39

办今天的教育还是未来的教育

——关于学校特色与文化的思考         孙明霞     41

专   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谢    云     43

话要说到这一层                       蔡兴蓉     46

书   话                                            

教育的姿势     

——读郑春霞《中国妈妈的亲子课》     涂国文    47

九零后的自由思辨

——评韩乾《声西击东》               霍    军    50

好书共赏                                               刘文涛      7

亲   历                                            

亲历中美两国小学生的暑假作业                  董    赟    53

文   苑                                            

拼孙时代                             聂鑫森     56

跟好意思的人去说不好意思             马    德     57

三个太阳                             刘国芳     59

品   刊                                            

改革需要大智慧与大勇气                        薛茂红     60

抓住课堂这条根                                     张家明     61

力满弓圆矢方疾                       赖建斌     6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4: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博览》第一批“签约作者”名录


  为了吸引、团结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作者,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刊物影响,我刊决定实行“签约作者”制度。签约作者有义务宣传本刊,支持本刊工作,在外刊发表作品介绍自己时欢迎注明“《教师博览》签约作者”字样;本刊也有义务为签约作者提供写作、教学、研究之方便,另稿酬从优,笔会优先。签约作者均颁发聘任证书。


   名单如下(50名): 

  肖  川  刘铁芳  李镇西  张文质  傅国涌  许锡良  陈  忠
  窦桂梅  管建刚  姜广平  梁卫星  夏  昆  郭初阳  蔡朝阳
  申淑敏  谢  云  王木春  刘发建  黄行福  王开东  铁皮鼓
  高子阳  徐平利  孙明霞  纪现梅  郭学萍  沈丽新  林高明
  焦晓骏  王文芳  杜春蕾  侯登强  翟运胜  朱  煜  王淦生
  马玉梅  童喜喜  唐金龙  赵克明  汲安庆  冷学宝  陈兴杰
  张丽钧  马  德  姚海军  李培林  蔡兴蓉  仲丽娟  刘  波
  廖学军

  

本刊第二批“签约作者”名录
  
      为了进一步吸引、团结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作者,使刊物质量精益求精,刊物影响力更加深远,我刊在第一批50名“签约作者”的基础上,确定了第二批50名“签约作者”名单。签约作者有义务宣传本刊,支持本刊工作,在外刊发表作品介绍自己时欢迎注明“《教师博览》签约作者”字样;本刊也有义务为签约作者提供写作、教学、研究之方便,另稿酬从优,笔会优先。签约作者均颁发聘任证书。

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傅东缨    吴非     闫学      杨孟琪     张万祥
张菊荣    魏剑美   郑立平    凌龙华     李辉
杨斌      凌宗伟   常作印    史金霞     袁卫星
李志欣    代安荣   王芳      汪明帅     邵火焰
陈大伟    刘会然   魏建胜    王三阳     马志响
钟杰      杨安平   庄华涛    宋潇潇     王艳芳
严亮      陈建宽   徐洁      李迪       朱胜阳
冯远理    汤新华   桑玲      殷国雄     于慧琦
肖克文    贾书建   王立文    周智雄     宋运来
李志萍   姚彩霞    胡道明     黄宗跃    靖玉红

  

本刊第三批“签约作者”名录
      为了进一步发掘、培养、吸引、团结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重点作者,使刊物质量精益求精,刊物影响力更加深远,我刊在第一批50名“签约作者”(2010年选定)和第二批50名“签约作者”(2011年选定)的基础上,今选定第三批“签约作者”。签约作者有义务宣传本刊,支持本刊工作,积极撰稿,在外刊发表作品介绍自己时注明“《教师博览》签约作者”字样;本刊有义务为签约作者提供写作、教学、研究之方便,稿酬从优,笔会优先。签约作者均颁发聘任证书。
  
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陶继新  李振村  常生龙  李伟言   马建强
樊阳    冯卫东  杨林柯  茅卫东   饶建中
翁还童  陈松信  魏建宽  张平     刘粉莉
程汪华  梅洪建  郑英    冷冰     彭杰
鲁毅    刘祥    厉剑童  陈亦权   古保祥
熊振鸿  王蓉芳  任随平  胡凡良   张琴   
范维胜  李玉蝉  冒继承  鲁兆周   李星涛   
史峰    周春梅  俞永军  吴春来   王维审
周世恩  黄丽娟  朱道清  尚庆学   孙建勇
王国伟  孙道荣  邹仕泽  刘敬华   徐嘉青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5: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新视界
1、平台简介

    “新视界传媒”平台是江西省教育厅江西教育期刊社立足基础教育领域,基于我社传统业务,整合内容资源优势打造的教育传媒与数字教育服务平台,平台面向中小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教育机构和人群。

2、平台组成及各频道

    “新视界传媒”平台(www.forsee.com.cn)共包含12个频道,首页是对最新专题、最新活动、最新服务或产品进行展示的宣传窗口;基于我社传统业务,整合内容资源优势,开设以下12个频道:

    (1)“开心幼儿”频道(kx.forsee.com.cn)以关注幼儿成长,服务幼儿家长为频道宗旨,栏目包含妈妈课堂、幼教万花筒、开心宝贝秀、游戏总动员等;

    (2)“小友e刊”频道(xy.forsee.com.cn)以关注小学生成长,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为频道宗旨,栏目包含奇趣大自然、悦听故事会、科幻营地、作文大舞台等;

    (3)“初中e站”频道(cy.forsee.com.cn)以关注初中生心理健康,展示初中生风采为宗旨,栏目包含阅读大视野、校园部落格、作文大赛、静子热线等;

    (4)“高中在线”频道(gy.forsee.com.cn)以关注高中教育,服务高中教育为宗旨,栏目包含我行我show、人物故事、高效课堂、博文推荐、学习题库、资源下载、安全健康等;

    (5)“江教视线”频道(view.forsee.com.cn)以聚焦教育资讯,碰撞教育思想为频道宗旨,栏目包括教育新闻、特别报道、教而论道、校长论坛、名师导航、教研视点、杏坛沙龙等;

    (6)“教师博览”频道(jb.forsee.com.cn)以教育的眼光看社会,以社会的眼光看教育,栏目包含教育人物、教育叙事、特别关注、新视点、读书、编辑部故事等;

    (7)“e动家校”频道(www.edjx.cn)以关注家庭教育,服务教育行业为宗旨,频道包含教子有方、家长俱乐部等;

    (8)“艺嘉周刊”频道(art.forsee.com.cn)以关注艺术教育,展示艺术品鉴赏收藏为宗旨,栏目包含艺考资讯、动漫微吧、艺考作品、学生作品、教师作品、微校园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20:56 , Processed in 0.11048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