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92|回复: 12

★★本站征稿《启事》:一小段话或挺多的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6 06: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征稿《启事》:
        一小段话或挺多的话。。。。




对象:所有看到本《启事》的成年人

时间:故事发生在您的学生时代

场景:课堂

内容:
   曾经有那么一位或几位老师,在课堂上说过一句话,让你终生难忘。或许是一下子燃起了你对某个学科某种现象的兴趣,让你走上探索发现之路;或许是极大地挫伤了你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你对某个学科望而生畏、再无好感、始终不得其门而入;或许是当年未曾留意,却悄悄在你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多年之后的某一天,你突然发现,原来那句话早已在自己心里长成一棵树……

特别提醒:拒绝虚构。人的回忆往往都有几分不靠谱,涉及事实,若不确定,可多找几位当年在同一现场的人核实。

语言:首选汉语。若非汉语,即由本站花钱雇专业人士来翻译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56731&goto=lastpost#lastpost
字数:2000以内最好,不超过30000字也可以

截止:2089年12月30日

实名注册已获准成为[正式注册会员]者,直接在本帖后跟帖!!
游客请发投稿信箱:xnjyw123@163.com


走过路过,莫忘一瞄。


咱们互不道谢!


哦,对了,忘说:稿费木有!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7: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7: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7: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7: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7: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7: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7: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7: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7: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段自由的师范生活
湖南 房科剑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娃子,现在依旧耕耘在乡村教育的舞台上。我想我之所以还能够这么开心地做着美好的乡村儿童教育的事业,跟我在岳阳师范三年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有的人可能因为师范教育而改变了自己,或从政,或经商了。而我,一个懵懂的乡村少年,走进这个处在美丽的岳阳古城的学校,却没有因为接触了城市生活而改变了自己。我就像1992年学校校庆四十周年征联时,我的一幅获奖对联说的那样:“师范生忠于教育,身献教育;农家仔,来自农村心向农村”,我来是做教育的,我仍旧要回到我的乡村做我的老师。来的时候这么简单,回去的时候,也是这么简单。
     师范教育没有刻意的说教,也不要一些死板的成绩,更不必想着什么考上更高一级的大学,所以,师范教育在某一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发展人性的生活平台,任由我们自然地生长和发展,长成我们应有的样子。
     我记得刚进学校,主动扫了教室而被选上了班上的干部。一个月后,因为干部改选,我不会用普通话演讲而落选。这时,没有人硬要我练好普通话来争那个班干部。因为在师范的世界里,几乎每一个老师都会开办一个兴趣小组。很多老师的课堂讲了一些什么,我差不多都忘掉了。但是跟着老师在兴趣组的一举一动,历历在目。
师范的教育就像一个小世界,有太多的分工。我很快找到了当一个通讯员的平台,为班上写稿到广播站播出来。某一天,我对写广播稿不感兴趣了,我就开始了其他课外小组的活动。
    作为一名只读了一些必考科目,很少参加什么活动的乡村娃子来说,师范的每一个课外小组都吸引着我。那时我的课余生活除了经常待在图书室静静地看书,就是不停地更换一些兴趣小组。我清楚地记得六个学期里,我学了半年的书法,能够写好一个“洞庭湖”的作品就终止了;心血来潮学了半年的霹雳舞,能够合上节拍就跟老师拜拜了;跟一个心理学老师学拳击,觉得要是哪天体育课教这个就有趣了;还在生物小组里学会了剪枝、喂鱼,可饱了眼福;参加体育小组,硬是拿了校运会一个八百米的第三名;在美术小组里学剪纸,一张胡乱剪成的圆形图案,硬让联想丰富的我看出剪的是“一些青蛙围着中间的一个太阳”,取名“群蛙捧日”获得了美术老师的赞扬。
     我也有碰壁的时候,至今还记忆深刻的是报名参加学校故事团,却因为普通话不标准而刷了下来。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能够在每一个兴趣小组里待一段时间,而且老师并不给你画什么等级。完全是兴之所致。时间最长的要数参加学校青果文学社,约有一年半的时间。那时的青果文学社非常红火,往届的许多社员都有文章在国家级的报刊上发表,有个叫做徐蓉的师姐到北戴河领一个最高的蓓蕾奖了,后来到湖南日报当记者去了。我们同届一个叫做夏天的同学获得国家级二等奖,还到北京去领奖,跟许多作家合影了。我似乎不完全是冲着这个获奖到青果文学社的,因为我师范三年,根本没有发表一篇文章,也没有得过一次正式的奖。我只是不停地读杂志,看书,听他们讲,也不停地写文章给当时的姜郁松老师看。姜老师只是不断肯定我的勤奋,我好像也就满足了。唯一还有印象的是姜老师对我们平江一个发表了好几篇作品的师兄说:“希望十年后,能够看到你出的书。”我可是羡慕极了。
      我就是这样,没有多少目标地穿行在师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没有人指引,也不要人指引。我无拘无束地过完了三年,也很随意地回到了乡村。
     现在有些人看到我在台湾都出书了,有时还到城市的学校做一些讲座,还有一些刊物的记者写我长篇的专稿,以为我现在变得刻苦了。实际上,我从教到今天,依旧和三年的师范生活一样,我从不大刻意要求孩子做什么,我做我能够做的。我带孩子唱歌,跳舞,画画,办文学社,建广播站。我想,在我的世界里,总有一样适合你。而这一切,源于我曾经拥有过一段自由的师范生活。


地址: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小学 房科剑




我不鼓掌



李卫东

 2012年最后一天,按学校通知,下午两点到南开文化宫看南开区新年音乐会。音乐会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局和区文联共同主办。我因为是劳模,按指定坐在第一排。

  观众坐定,区领导入场,有人立刻示意大家热烈鼓掌。我不喜热闹,坐在第一排靠走道的位子,正低头翻看着新买的书,一个声音打断了我,“掌声再大点!”循声看,走道另一边,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年女人,一边查看周围的人,一边用力鼓掌。

  演出要开始了,一个身穿红坎肩儿的男子站到舞台一侧台阶上,旁边有个人大声对观众说:“今天的节目很精彩,在应该鼓掌的时候我们做示意的动作,请大家按我们的示意适时地鼓掌。”穿红坎肩的男子立即高举双手做鼓掌示意状。

  真是新年新气象啊。整个演出,红坎肩儿均在演员出场和一个节目表演结束时做鼓掌示意动作,会场随之响起一次次掌声,似乎台下坐着的根本不是人,而是桌椅板凳,这些家什不通礼数,更不懂音乐。

  按说,连何时鼓掌都作精心安排的演出一定万无一失,偏偏不是。天津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家宋强在演奏《沉思》时,拉出一个长长的音符,声音渐渐变小,观众凝神静听时,红坎肩儿忽然举手示意,会场掌声响起,此时提琴的旋律又响起来,演奏还没有结束。掌声落下,嘲笑声窃起,原来,指挥大家鼓掌的人并不懂音乐。

  演出结束,全体演员在台上站成一排,主持人宣布:“请全体起立,全场合唱《歌唱祖国》!”我双手插在外套的大口袋里松懈地站着,没唱,视线落在台上一位穿红衣服的女演员身上。她是刚刚为小提琴家伴奏的钢琴师,虽然相貌平平,但气质典雅、表情恬淡,她动了几下嘴唇就没再唱,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倒真是好看。

  从进场到结束,我没鼓掌。

  晚上,跟老婆聊起此事,老婆说你这是何必呢。我说只是不愿当桌椅板凳罢了。其实,我的感受大家都有,但大家还是配合地鼓掌。因为每个人心知肚明,这是个局儿,精心安排,各取所需。我以为没被安排,其实错了,普天之下,莫非体制,体制之下,都是安排,去看演出了,坐在指定位置了,合唱时站着了,没鼓掌,照样是桌椅板凳。

教师与教育叙事
■山东   侯登强


教育叙事写作和教育专业阅读如同人的两条腿儿,只有两者相互协调,才会让我们在教育的梦想之路上走得更远。两者最初不一定是并驾齐驱的,但当真正投入到教育情境之中后,两者就会形成必然的联系,并成为我们教育生活的常态。
我是属于以写带读的类型。最初,我只试图用稚嫩的文字记录工作中的一些感受,以此让自己对工作保持一份热情。不久,我发觉一名教师的幸福就在孩子那里,记录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文字开始灵动起来,场景的再现,让人有一种言说的欲望。朴素的记录,童心在闪烁。我渐渐地感到仅有陪伴是不够的,还要有帮助。如何帮助?怎样来帮助?捧着一颗心来面对,却手足无措。教育专业阅读的匮乏,让自己内心有丝丝愧疚和空虚。教育阅读的过程也是提炼和提升的过程,在与名家对话的时候,一些亲历的情境总会自然地跳跃出来,仿佛为了某句经典它已经等待了很久……

教育叙事的写作让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敏感,使我们在行走的路上不至于麻木,不至于彷徨。教育阅读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像一剂良药诊疗我们的职业倦怠。你会发现,教育叙事不单单是文字的舞蹈,更是教育观察、教育思考、教育实践的生动体现;教育阅读不单单是善于读书,更是教育责任的担当和脚踏实地的耕耘精神。读写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很多人却很难坚持下来。原因很简单:功利性的坚持不会持久,唯有发自内心的觉醒才可能抵达有梦想的教育生活。
有人评价我善于写东西,很能写——诸如此类,虽是褒词,却没有说到我心所想。教育叙事关注当下的教育生活,文字表达的是教育者的心态和思考。有感觉、有责任、有温情的教师才可以发现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教育情境。当诸多人在教育习作面前止步的时候,他们忘记了写作最重要的不是技巧的娴熟,而是心智的完善、心灵的慰藉,越来越体会到:教育叙事的写作本身是一种教育感觉的抒发。沉浸其中,吮吸到教育的芬芳,每天有一种出发的感觉、一种相遇的心态、一种生发出智慧的欲望。
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脚步坚定而匆匆,想象着与孩子们见面后的事情、那些笑脸、那些需要你继续的故事。怀着这份期待,一整天,满满的、暖暖的,教师的幸福不正是在这些平凡而珍贵的日子里吗?教育叙事的写作,要先有教育热情,有教育的细腻和敏感。把记录当做生活的一部分,用文字生动地描绘出我们的所遇所思。
一个人的教育生活里总有一些关键词,这些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往往是你教育的精神面貌。“温暖、敏感、帮助、透明、澄澈……”我喜欢这些词,它们藏匿在我的文字里,跳跃在我的心上。被这些词语套牢,何尝不是在坚定某种教育信念,一次次书写,一次次洗涤,我看到自己渐渐明晰的面容。

帮助孩子续写故事

每个孩子都是有故事的人,从不同的家庭中走来,带着不同的人生体验,在学校这样一个新的场所开始自己另一段成长的旅程。我们常常把那些“不同”称为儿童的差异性,遗憾的是,这些差异性往往没被真正重视,让我们错失了诸多育心养人的机会。模式化的教育方式,摒弃了儿童个体的感受,大一统的管理,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需要明晰:故事是一个人的生命体验历程,我们的生活也是用一个个故事组成的。儿童来到学校,故事在延续,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老师、同学、校园、课程……如何在这个环境中获得安全感,获得成功感,对孩子来说是种考验。
教育是养心的事业,从故事的角度思考: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一定来自心灵,故事中的人是情境中的人,那些感触、感悟、体验,会是一个人成长中的财富。每个人每天都在故事中,正是一个个故事的浸润、磨砺、沉淀,我们的心灵才会得以升华。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主导着周围的环境,主导着自己的情绪体验。
我们的教育故事更多的是自然生成,是生活化的发现,是遇到与成全的结合。预设的活动往往过于注重目的性,而忽略了活动过程中人的体验与感受,很难促成儿童的真实心灵的发展。捕捉教育的契机,拓展故事,有时候,只需要你轻轻一点或者深情地一句话,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育的奥妙就在于教育者发现教育的契机,并创造教育的奇迹。每一件事情,细细打磨,赋予它新的意义,故事会与众不同。需要明了怎样来续写故事,续写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当我们续写的时候,重在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考虑续写对儿童的成长有没有意义。不把续写当做成人玩弄“智慧”的把戏,俯下身子,设身处地,才可以设计出符合儿童需要的新故事。
只有敏感的教育者之心,才可以和孩子一起续写精彩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带着教育价值理念,充溢着教育智慧,既把孩子带入一个新的教育场景,也把老师的职业尊严激发了出来。
           
关注事件背后的秘密

教育叙事需要关注事件背后的秘密,多角度思考事件本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在很多的叙事作品中,生活常态化的记录固然可以使教育者之心细腻起来,但一个好老师不仅仅应该是感性的,还需要理性。理性之爱是指教师能够跳出事件本身,审视,思考,判断,为儿童的成长提供积极的帮助。
常常遇到很多有爱心的教师纠结在与学生相处的困惑和无助当中,感到孩子总是那么不听话,总是在一些问题行为上反复,教师的苦口婆心不能对孩子产生影响——教育是难的,需要坚持与耐心。我们需要修炼这种教育的心态,等待花开,坚守喜悦。然而,与其在问题面前修炼心智,不如勇敢面对问题的本身,关注事件的秘密,寻找问题的根源,作出积极的改善。这样的过程是理性的,使教师更具有专业素养。
关注事件背后的秘密,就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感受这个视角转移到儿童的行为和感受当中去。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他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此刻,儿童会有怎样的感受……当你静下心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事件本身就正在发生良好的变化,试着寻找解决问题总比感叹、感慨重要。
从问题的表面到问题的背后,这本身就是提升教师教育的品质,更是提升教育叙事的价值。人行为的背后是有诸多原因的,性格、心情、背景、家庭……当面对一个具体的情境时,人是依据自我的认识和体验开展行动的。发现这些原因,分析这些原因,才可能对儿童实施有帮助的教育。
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案例,文忠同学的“虐狗事件”就是其一。文忠同学在上学的河坝上当着众多孩子的面把一只流浪狗踢出老远。但在我们的面前,他痛哭流涕。分析其中的原因,他有男孩的那种展示欲望,更有家庭和学校的某种影响。在谈话中我获知他的父亲经常酗酒,并在酒后殴打他;在班里的同学关系中,有人嘲笑他讽刺他……这些看不见的原因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的行为。如果单纯以“品质恶劣”这样的词语来评价他,是不公平的。每个孩子原本都有善良的种子,只是因为气候、土壤的原因,它很难破土而出罢了。在了解到文忠的这些情况之后,我对他的情绪做了疏导,虽然一次谈话不可能解决问题,可是如果判断失误,对孩子的伤害会更严重。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继续想到,一个教师需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在过去的师范院校中,这两门课程都有,不过,生硬的理论让人有些倦怠。在后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两门课程更是被抛掷脑后了。当教育简化成单纯的教学的时候,教育学和心理学变得很尴尬——这何尝不是教育的尴尬呢?如果要想对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要对儿童的心理有更准确的把握,不读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是不行的。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诸多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今天的儿童与昨天的儿童是不一样的,所要面对的成长困惑也是不同的。
关注事件背后的故事,应该成为一个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帮助者,需要有比儿童更高的姿态。不管什么时候,不能忘却自己的教育使命,不能单纯地沉湎于那些喜怒哀乐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综合的:朋友、师长、指导者、帮助者……若单单为了和孩子在一起高兴和快乐,就有些狭隘了。教育需要促成儿童成长,这是教师的责任。
一个有价值追求的教师,会把若干教育现象都当做思考的对象。亲身遇到的教育故事是需要记录和关注的,而听到的、读到的,都可能成为你教育叙事的内容。也就是说教育叙事不仅可以关注自己的经历,还可以审视别的同事的教育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关注孩子背后的秘密不是窥探个人的隐私,而是基于教育理念下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关注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要对孩子敏感的问题进行过多的干预。有些事情,是需要他们自己在成长中慢慢消化的,教师无端地闯入很可能会伤害到儿童。关注的方式,一定要灵活妥帖,交谈、写信……尽量保持在两个人的氛围中进行。有时候,我也会质疑教师的强制参与,有些事情,本身可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是经过教师的参与会变得复杂。这说明,教师的前期判断出了差错,教育就是要进行有价值的帮助,千万不要成了包办。
关注儿童成长背后的秘密,会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新的提升,更会使教育叙事的写作有了更为宽泛和深刻的主题。有教育行动和教育理念的支撑,教育写作才可能水到渠成。

体恤儿童

我一直担心自己会掉进文字写作的漩涡中去,亦如一位朋友提及:教育叙事写作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枷锁。如果单纯地沉浸在文字中孤傲自赏,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以发表为己任的教师是不是另一种极端?那些“才子们”会不会最终成了文字的俘虏?文字不是目的,发表也不是目的,通过书写让自己心灵更完善,让自己内心更强大,让教育生活更有滋味儿,这才是我的期待。
一件事情之所以可以值得长期坚持,一定有其特别的意义。无论在什么时候,教育叙事写作都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是一种抒发和表达,也是一种自省和修行。文字的背后,一定要有强大的力量——信念和行动作支撑。起初,是任务的执行者,埋头苦干默默耕耘。有一天,静下心来,才想到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处,在教育这条路上,我要保持怎样的姿态……这些不断的追问是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在这样的追问中,我越来越明晰自己的行走方向,越来越踏实自信,一些闪烁着智慧和人性之美的教育观点慢慢沉淀下来,丰富了我们的内心,坚定了我们的行动。那些看似琐碎平常的记录,确是教育情愫的最好表达。那些带着情感的文字,是不必用行文规范来评价的,情真就好。
我曾经写过一篇《陪你好好走这一程》,班里的凯是一个特别需要帮助的孩子。在一次课上,我请他帮助我分发作业本……文中我这样写道:两个人的相遇,总是这样的奇妙。在我的教室里,凯的出现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感悟,面对这样的孩子有更多的情愫不期而至,他在一次次用那颗澄澈的心映照我的教育责任和良心。这篇文章是我在《中国教师报》专栏上的首篇,“相遇、陪伴、责任、良心”这些词语也正是我进行教育叙事写作的动力。
体恤儿童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对儿童的认识过程是漫长的,很久以前,人们喜欢把儿童当做家庭的附属品,与家庭中的器物等同,根本不考虑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事实。至今,依然有成人习惯用“小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成长。那些家长期待孩子能够乖巧、懂事、听话,期待孩子能够完成成人的行为,期待着孩子可以光宗耀祖……急功近利的教育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成人化。不管是电视选秀节目中的儿童还是学校中的学生,还有几分童真?到了该关注儿童感受的时候了!儿童毕竟是儿童,他们有他们的成长规律,有他们的体验感受,不去读懂这些,就不会有得当的帮助。
体恤儿童,读懂儿童,在孩子们的言谈举止中发现教育的契机,随时保持与儿童的沟通方式,让他们接纳我们。我们是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的天使啊,不捧着一颗心来,怎能感动儿童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儿童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家长们成为天使的,他们也在塑造着成人的心灵。我喜欢对自己有这样的承诺:和孩子在一起,站在孩子一边。儿童在与世界接触的过程中是艰难的,有挑战性的,尤其难过的是需要经常面对来自成人的偏见。谁来替孩子们说话?谁可以真正读懂孩子的需求?担起这份责任,俯下身子,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的教育叙事就把这份体恤当做厚重的背景,去行动,去倾听,去记录,从此文字里跳跃着一颗教育者的心。
当你怀着属于你的教育情愫走近孩子的时候,故事会有色彩,文字会灵动起来。

对儿童的善意来自你的生活

教育叙事需要教育者对儿童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而这种情怀与我们自身的生活是分不开的。教育不是真空,它来自生活中。家庭中成长的儿女和童年里的自我是两个难以割舍的情结,叙事中总会与之有丝丝缕缕的联系。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对儿童的善意也来自我们的生活本身。
张文质先生说:教育是中年人的事业。此话道出了对一个教师爱的要求,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只有拥有了与孩子真心相处的经历,才可能有妥贴的教育行为发生。教育是养心的事业,情感的互动,信任的共通,都在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面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下来,是孩子在改变我们,并真实地发生着。
女儿出生时,我坐在医院的长椅上,等待着,内心忐忑紧张。同很多家长一样,那个时候根本不在乎男女的问题,只是祈求大人小孩平安。像是捉迷藏了很久,当岳母抱着我的女儿出来让我看的时候,我触碰到了稚嫩的生命,心跳也随之加速,有想哭的感觉。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厚重的期待,我知道自己成为了一个小姑娘的父亲,那一刻我仿佛突然成熟了。晚上,我跑到医院附近的网吧,写下一段文字表达我的心情。在抱着女儿的时候,我发现,生命是如此神奇。她来了,从众多机缘中走进我们的生活,也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读吴非先生的《向前方》时,我遇到了这样的文字:“我喜欢孩子,特别是那些刚刚会说话的小孩子。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捧着他们白白的小手,我的心灵常常会有一种震撼,我的眼眶会莫名其妙地湿润。我畏惧,我担心。我们能把这个孩子教育成一个人吗?这个孩子纯洁的心灵究竟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被什么样的人、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洒上第一滴难以抹去的污垢呢?”深深共鸣,作为一位父亲,我也感觉到了揪心的痛。爱怜和疼惜总是紧紧裹在一起的。很长的时间里,我小心谨慎地当着父亲,生怕自己的言行或者社会中的不良声音影响到女儿的成长。
在孩子的身上,我也体会到了一个教育者基本的态度: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为女儿的出生,我看待所有孩子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这并不虚构,以一个父亲的眼神来面对所有的孩子,我沉浸在这样的幸福中。
在《童年二十讲》一书的封面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不要轻蔑小时候感动过的东西。这是一句影响我内心的话。童年作为人精神的开启地,孕育着一生中需要的力量和勇气。不管走多远,我还是需要到童年的世界里去汲取智慧和灵感。想起老咪“以童年的智慧玩转人生”,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童年的心理影像,那些最初的印象如此清晰和深刻,以至于当我们成年甚至变老的时候,依然可以在梦里回到过去。
在教育叙事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揣摩孩子的心思,此刻就需要与我们自己童年的经验相映照。别忘记我们都曾经是孩子——不要成为开脱孩子问题的借口,要成为读懂孩子、理解孩子的开始。
            
勾画出你的教育主题词

你的词语就是你的精神样貌。那些经常出现在文中的词语一定在彰显着一个教师的精神面貌。如果是“温暖、悲悯、同情、陪伴……”那你是一个有人性光辉的教师,会持续给孩子以情感的关注,把孩子视作一个人来看待。反之,如果是“厌恶、训斥、抵制……”那你就是一个对待儿童专制的人,过于自我,而忽视儿童的感受。
通过一些词汇的表达,我们渐渐积蓄起自己的教育价值观。而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叙事的写作与教育阅读之间还有一种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映照。
读、做、想、写,这样的教育生活共同构筑了一道幸福而完整的教育风景。我们在处理一些教育事件的时候,如果单纯地停留在自己的经验里,是很难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很难从更深层次来关注儿童的发展的。基于此,教育阅读是必要的。教育阅读中常常遇到的,打动你心灵的那些句子或者词语往往会成为一段时期里你教育生活的主题词。
在最初接触教育书籍的时候,我侧重于教育理念、教育唤醒类,魏书生、李希贵、李镇西、刘良华、刘铁芳、张文质……这些名家的书滋养着我急需苏醒的教育灵魂。在这些人的书中,对教育的那种关切、对教育问题的叩问、对教育本质的追问,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突然间,我感觉到自己距离真正的教育还有很大的距离,过去的生活是如此不堪回首。正是在这样强烈的刺激之下,我选择了在书籍中前行,在教育实践的路上再出发。那段时期,我写的教育叙事主要以真情关怀为主。抱着对每一个孩子尽量有最大善意这样朴素的想法,我慢慢沉浸在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里。
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和教育阅读的不断拓展,我越来越感觉到唯有爱是不够的,唯有真情也是不够的。教育要想对孩子有更多的裨益,必须采取一些主动的教育投入。从具体的教育行为中让孩子获得良好的人性滋养,这成了我一段时期内的关注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儿童,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技术类的书籍,《接受我的爱——教师如何跟学生说话》《今天怎样管学生》《轻松搞定问题学生》等,这些以前我曾经有点不屑的书,给我更多技术上的指导。于是,在遇到儿童问题的时候,我的一些方法也变得灵活了。这段时期的教育叙事,除了真情之外,还有了更多的智慧和技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不断实践和思考写作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职业的乐趣。我的乐趣就在孩子们那里。
后来,有朋友提醒我要努力朝着儿童教育专家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的观察和写作过程中,多一些专业的解读。于是关于儿童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的书走进了我的视野。保持一种姿态,就会有一分收获,不断地向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进,我感到了儿童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厚重。
在教育叙事的写作过程中,从一个个故事里,我们会渐渐明晰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写故事,其实也是在写我们自己。在写故事的过程中,促成了我们的教育思维,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情感,温暖了我们的教育情怀。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写作与教育阅读、教育实践共同勾画出了我们的教育主题词。
陪伴、帮助、体恤、读懂、编织故事……教育叙事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向儿童世界的路,也是一条通向自我职业生命的路。

指向教师的内心

有人说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本质所在,真正的教育唯有在师生互相信任的真诚互动中才可以实现。所以,教育叙事的写作不只是对事情经过的记录和描述,还要在关注儿童行为背后秘密的同时,多关注教师自身的言行和感触。
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我们自身的某些感受和思考有时是刻骨铭心的。这些带有自我烙印的教育体验,对每个教师都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很长的时间里,我们习惯把目光聚焦到教育教学的流程模式,教师和学生成为流程中的工人和物件,使得教育异化成了功利的工具。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渐渐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的教育信仰?或许有一个隐性的重要的原因。
教育叙事像一扇窗子,可以让我们读到一个教师的内心景观。在润泽儿童心灵的同时,教师的心灵也得以舒展。好的叙事作品,应该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映照。“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我想,教育叙事的过程正是教师谋求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一条途径,读书润泽心灵,写作完善自我。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不是可以真正实现儿童的成长?哪些言行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与儿童的沟通?哪些言行可以触及儿童的心灵?哪些言行可以安抚孩子激动的情绪……把你对孩子的爱与责任,具化为看得见的行为,这样的过程需要技巧,更需要智慧。
教育叙事的过程,一个很重要的指向是作者的内心感受。一个真实的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当我们面对儿童种种行为的时候,酸甜苦辣都是可以涌现出来的。沟通中的困惑与迷茫、教育的反复与艰难、对职业的认同抑或否定……都可以在文字中舒展开来。在具体的师生事件当中,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以引起你的一些思考和认识,把这些感受小心地整理下来,成为你教育行走的印记。突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教育叙事当中要特别对待的。比如,当某个孩子在你的面前撒谎,你看着他,心里会有怎样的分析和思考,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些带有个人符号的文字,是有价值的。它们不断磨砺我们对教育的思考,提升教育细节的品味。同时,这些文字,也反映了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和对儿童的情感。

赋予教育叙事更高尚的意义

教育叙事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写作的范畴。
叙述的过程和教育生活是融在一起的。而这两者之间,还要有丰富的教育情怀。写作是记录,在这样的书写和实践过程当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教育者和孩子在一起,最动人的是可以在今天的相处中触及到未来的生命。我们为什么要当教师?教师的价值在哪里?孩子会因为我们有怎样的改变……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做小事情,但依然需要静下来想想这些大问题。这些问题并不空泛,它们直指我们的内心,关系到我们的职业认同。
教育叙事从来都没有与这些教育的大问题脱离,在不断的叩问中,在默默的践行中,叙事本身成为教师精神发展的丰碑。如盖楼一般,信念也是需要一点点堆砌起来的,在做中体悟、沉淀。
每天,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叙事的一部分,不见得要写下来。叙事的方式绝不仅仅只有文字一种方式。那些没写在纸上的故事,却真实地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
“我们对孩子付出是绝对真诚的,但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以看得出奉献的成效。我们不断地接受考验,有时候只是因为有人称呼我们为教师,就会要求自己保持信心。可能每个教师都了解下面这个道理:教学的意义不只是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已,教学其实就是我们的人生。”这段长长的引述中,教学是我们的人生——这里所诠释的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姿态。
当我们把与孩子相遇当做人生的一部分,当我们在孩子的喜怒哀乐中找到自己的童年,当我们每天都在用心地帮助孩子实现梦想……一切都会发生美妙的变化,我们可以感觉到教育的神奇,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感觉到自身精神的不断丰富。教育叙事需要这样的情怀做背景。
去年暑假,台湾的林士真教授来山东讲学时,我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在有些颠簸的上山路上,林教授和我聊起对儿童的善意与期许。我渐渐明白,一个教育者面对眼前的孩子,要给予他们更多心灵的关注,努力触及到他们将来的生命。一个真正的教育者面对孩子的时候,一定是脸上露出笑容,心里满怀悲悯,灵魂深处透着人性的高贵。所以,一个信念愈加坚定,那是吴非先生在《致青年教师》一书中的句子:爱所有的孩子。
如果没有林教授那样对待儿童的期许与希冀、悲悯与关切,我是很难写出有深度的有价值的教育叙事来的。真实的师生关系创造着一个个教育的契机,用心的教师从来不会感到教育生活的枯燥,故事一个接一个,好似绿草丛中绽开的一朵朵小花;教育者的情怀决定着我们思考的角度和深度,智慧中流淌着人性之美。不可否认,正是在每天有滋有味的教育叙事中,教师的信念才渐渐变得清晰。
我们的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不断书写的叙事作品。当带着这种认识再回顾我们所写下的那些叙事文章的时候,或许可以增加一份厚重和自然。不去追求写作的技巧,而是倾心于修葺心灵,醉心于教育实践,持一份博爱的教育情怀,坚定而骄傲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从某种角度来说,与孩子相伴,是我们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幸运。那些美妙的叙事从来没有停止过,去发现,去记录,从容地……

一句话一辈子 
董一菲



     
教师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课堂上他和同桌的男孩说话。内容是关于捉麻雀还是捉鱼,他应经淡忘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牡丹江水很清澈,大大小小的鱼很多。麻雀就更多了,成群结队地叽叽喳喳的,还大大咧咧的落在人家屋顶树梢和院子里。黑板上的老师刚刚写上的算术题,他瞟了一眼,发现很简单,他是会做的,他不想听老师再啰里啰嗦地讲下去,就和同桌说了几句悄悄话。他擅长当时男孩们流行的一切游戏:弹玻璃球、扇啪叽﹑跳大绳,并且玩得好﹑玩得有创意。春天来了,树绿了,他那颗少年的心不安分起来,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啊。
他是一个英俊的男孩,个子高高的细瘦的,大大的眼睛使他看起来与众不同,他一向的沉默寡言使他多了几分酷。他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不修边幅,永远穿着一件蓝色的中山装,像是许久都没洗过了。
那天课堂上,那个男孩子正在和他同桌说悄悄话,麻雀和小鱼儿的话题让他们俩很兴奋,声音慢慢高起来了。正在讲算术题的班主任老师于是忍无可忍怒不可遏地对他吼到:“如果你会做算术题,你可以上课不听讲,就像咱班考第一名的那个男生那样。他上课说话,我从不批评。”
他愣住了。是呵,自己从未考这第一名呵,虽然他很以自己的聪明为傲。他下意识地去看那个考第一名的种子选手,那个男孩正在傲慢自负自得地微笑呢。那一刹那,他从心底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是”的感叹。
从此他坚定不移地认为:成功的典范就是边学边玩。一门心思地学习即使成绩优秀也很受伤。
初中,他考上了一中。那是大学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四的年代。一中只收了四个班的学生。开学的第一堂课他打量自己班级的新同学,他们都是从全市各个小学鲤鱼跳龙门的高材生优等生、幸运儿、佼佼者。在这个高智商的群体里起初他也为自己捏了一把汗,可是几个回合下来,物理化学的课程一开,甩下了一大半的女生和一半的男生,他又有了自我认同了。于是,又想起了启蒙老师的那棒喝,那句话像咒语一样又在心里复活了,他叮嘱自己:“要玩着学,这才叫真聪明,这才叫真潇洒,否则自己就让人耻笑了。”
于是他开始琢磨这玩,变着花样的玩,可是课堂上能有什么可玩的呢?既然是“不学且会”才令人羡慕,他要么上课和同桌说话,要么干脆下棋,所谓下棋是既无棋盘也无棋子,用铅笔在纸上画来,又用橡皮擦掉。这个下棋方式简直是出神入化,是聪明人的玩法,必须胸有全盘之棋。
那句话成了他中学时代的全部价值取向。后来,他只能考取了一所师范大学的体育系。他的聪明、才华、青春和帅气的外表都被一句话消磨得斑驳陆离。
为了扮酷,为了潇洒,他“玩”着过了几十年。
如今已近天命之年的他,在一所中学里教体育。过着庸常的人生。有一天,他发现清华大学的一个著名教授学者在电视里做访谈节目,他是他的高中同班同学,竟然就是他一直莫名鄙视的那种聪明而专心学习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成功呢?一瞬间,他很恍惚,这个简单的道理他早应该懂得,可惜已蹉跎大半生。那个无意间种下这颗种子的人恐怕早已忘记了这一切。


他是一个农村少年,家里几代人没有一个识字的。村里有一个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下放”来村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某个大学的教授,教授的家就安在村东头那个破旧的三间草房子里,教授有两个和他年纪相仿的男孩子,他经常从自己家的村西头跑到村东头去找那两个男孩子玩。在他看来,教授很奇怪的,烧火做饭的时候也要考两个儿子数学题,一边烧火一边出题,两个相差两岁的男孩子就专注地听,不时地抢答。
他很好奇,教授的家和村里所有人家都不一样。他和教授的小儿子是同班同学,他自己家里兄弟姐妹七个,爸爸长年在地里忙碌,种粮的人可是全家人一年的口粮却十分成问题。不管爸爸多辛苦,夏天的时候凌晨两点就起床下地干活去了,北大荒的土地黑油油的肥沃,一年到头还是要忍饥挨饿。爸妈都不识字,哥哥姐姐也很早辍学到生产队劳动,没人对他的学习关心过,反正学成什么样都一样,都是子承父业当农民。
他去教授家的次数多了,和他们一家父子三人也就熟了。他经常帮教授烧火,有时也接过教授手里和得要么面多要么水多的玉米面团。动作麻利地贴在烧得滚烫的铁锅上,不久,满屋就会飘满玉米的香甜味。东北农村漫长的冬天,“猫冬”的时间总是很长,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也参与到教授一家的学习了。有几次,他最先做出了教授出的数学题,教授一向非常喜爱这个朴实乖巧的孩子,于是重重的表扬了他:“你一定能考上大学。”
他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奢望,他是他的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都六十多岁了从没坐过火车,从没离开这个村庄,别说大城市就是县城只去过一两次。
“考上大学”对他来讲就是一个连梦都不曾梦过的。从此,他似乎听到了来自他心底的远方的呼唤。大的城市是什么样子,大学是神什么样子?他不止一次地打量着教授一家,从他们的言谈见识他们吃饭穿衣想象着那个神秘的所在。
有一次,他从教授家里借了一本字帖,字帖里的字太美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在舞蹈,有声音有表情,他开始在教授的指导下练字,他进步很大。
上小学四年级时候,老师让每个孩子写一篇字,帖在教室后面的墙上。有一天上体育课,是春天,雪刚化,院子里都是污泥,孩子们不能出去玩,只能呆在教室里,体育老师在教室里领着大家上自习课。乡村小学教室的墙破旧不堪,这是一座旧伪时期的建筑,墙很厚,用青石和青砖垒成的。孩子不能说话,因为隔壁三年级的孩子还在上语文课,两个教室之间,有一个可以钻过一人的洞。
体育老师踱到教室的后面,看到斑驳的墙上孩子们贴上去的“作品”,绝大多数孩子的的字是歪歪斜斜的。体育老师是上海来的“知识青年”,他有着良好的“幼功”的,他是“老三届”,要不是足骤然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他一定会成为名牌大学的学生。体育老师在这几十份“版报”中看到了他——那个少年的“字”,停下了,细细地揣摩了许久,然后说:“这是谁写的?”他站了起来,真真的吓了一跳,脸似乎都红了,紧张极了,“老师,是我!”全班都望着他,体育老师停顿数秒说:“你一定能考上大学。”
“考大学!”所有的孩子都玩味着这个新名词。从此,同学们看他的眼光都不一样了,他永远穿着哥哥姐姐穿剩的衣服,补丁摞着补丁,他自尊又自卑,而这句话就是他少年时代的强心剂。
为了这句话,他天天都睡得很晚起得很早,挑水﹑扒苞米﹑喂猪﹑干完家务活就看书学习。他的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母不懂他们最小的孩子最近是怎么了,他们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劝阻“别累坏了眼睛,别学坏了身子,这孩子……
不久,恢复了高考,他是他们这个村子的第一个大学生。人生的路上有那么多艰难和坎坷,也有很多的诱惑,他一关一关地闯过,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坎坷,他总能想起那个老教授,那个体育老师的那句话。
一句话一辈子。
《教师之友网》QQ交流群1291179970

                    欢迎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18 11:42 , Processed in 1.35923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