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永远的怀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 22:2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永远的怀念
时间:2012年12月22日 作者: 来源: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编者按:
“当我们超越我们这一代人的墓地而思考时,激动我们的问题并不是未来的人类如何丰衣足食,而是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1895年,马克斯·韦伯在为自己就职德国弗莱堡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所做的演讲中,说了这番话。这显然超越了政治经济学的范畴。
“如何丰衣足食”,曾经是很长时期以来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难题,但它终归只是个技术性的问题,韦伯演讲后的百余年来,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人口中,也确早已成为曾经的问题。但“成为什么样的人”,则直到今天也仍需我们不断地去寻找答案。
如果你也常怀有这样的困惑,读书报每到年终的这个专版,就会获得共鸣。 ——  

屠守锷(1917-2012)
2012年12月17日,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屠守锷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生,浙江省湖州人。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1957年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东风二号和东风三号导弹副总设计师、洲际战略导弹总设计师、长征二号火箭总设计师、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技术总顾问。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9年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周汝昌(1918-2012)
2012年5月31日,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在京去世,终年94岁。
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生于天津,曾就学于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生院。历任四川大学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曹雪芹研究会荣誉会长等。治学以诗词理论及笺注、赏析和中外文翻译为主,后从事曹雪芹及《红楼梦》研究。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详备的内容及开创性,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石头记会真》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  
  
蓝仁哲(1940-2012)
2012年11月11日,翻译家蓝仁哲在重庆因病去世,享年72岁。
蓝仁哲1940年7月生于四川资阳。1963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留校任教。1978-1980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学两年。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曾任四川外语学院院长兼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导。1984年筹建起中国加拿大研究会,担任该会会长长达10年,主编《加拿大百科全书》等。蓝仁哲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研究专家,并译有福克纳作品《八月之光》、《野棕榈》和索尔·贝娄作品《雨王亨德森》等。  
  
黄 裳(1919-2012)
2012年9月5日,著名散文家、藏书家黄裳在上海离世,享年93岁。
黄裳原名容鼎昌,原籍山东益都,1919年6月15日生于河北井陉。早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抗战开始,转学到上海。1944年被征调往昆明、桂林、贵阳、印度等地任美军译员。1949年任复刊后《文汇报》主笔。1950年调北京,担任军委总政越剧团编剧。1951年调中央电影局上海剧本创作所任编剧。1956年重回《文汇报》任编委。学识渊博、文笔绝佳,被誉为“当代散文大家”,晚年更以藏书、评书、品书著称于文坛。著有《锦帆集》、《过去的足迹》、《珠还记》、《珠还记幸》、《来燕榭文存》等,译著有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猎人笔记》等。  
  
罗哲文(1924-2012)
2012年5月14日,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罗哲文原名罗自福,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刘敦桢等。1950年被调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职,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不屈不挠、孜孜不倦地从事文物保护工作70余载,从长城保护到京杭大运河申遗,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到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长城史话》和《中国帝王陵》等。  
  
刘起釪(1917-2012)
2012年10月6日,著名历史学家刘起釪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
刘起釪1917年生于湖南安化。1941年考入中央大学历史系,拜在顾颉刚门下。1947年毕业后进入新成立的国史馆,解放后随国史馆转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史料整理处(今南京第二档案馆)。1976年3月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兼研究生院教授,并任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续修《四库全书》学术顾问兼经部编委,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顾问。研究方向为上古史,专攻《尚书》,以深入研析古史各领域,兼治《左传》、《周礼》。著有《顾颉刚学述》、《尚书学史》、《古史续辨》、《尚书校释译论》等。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潘家铮(1927-2012)
2012年7月13日,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两院资深院士潘家铮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潘家铮1927年11月出生,浙江绍兴人。1950年8月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参加工作。1954年后,曾任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水电部十二局勘测设计院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水电部规划设计管理局副总工程师等职。1979年后,任电力部水电总局副总工程师,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总工程师,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1993年后,任长江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等职。  
  
张守常(1921-2012)
2012年4月6日,著名历史学家张守常因病在京去世,享年91岁。
张守常1921年12月25日生于山东高唐,1940年入京求学,先后就读于北京山东中学和北京大学。1953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长达60余年,为北京师范大学近代史学科、历史教学法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太平天国北伐史》、《中国农民与近代革命》、《中国近世谣谚》、《拂晓集》等。他是《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的编纂者,也是中华书局版《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作者。  
  
南怀瑾(1918-2012)
2012年9月29日,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在苏州逝世,享年94岁。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生于浙江乐清,自孩提时起便接受严格传统的私塾教育。抗战期间投笔从戎,转战西南,筹边屯垦,后又入四川,先后讲学于云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1949年赴台后,相继受聘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台湾政治大学讲学。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咋说》,及佛、道两家三十多种著作。曾先后在大陆南北十余所高校设立“光华教育奖学金”,2006年在江苏吴江创建太湖大学堂。  
  
谷超豪(1926-2012)
2012年6月24日,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
谷超豪1926年5月生于浙江温州。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3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1957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获科学博士学位。历任复旦大学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院士,致力于数学研究事业,治学严谨、成果丰硕、影响广泛,在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及数学物理等数学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做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曾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撰有《数学物理方程》等多部专著。  
  
朱维铮(1936-2012)
2012年3月10日,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76岁。
朱维铮1936年7月14日生于江苏无锡。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同年留校任教直至逝世。师从经学史专家周予同教授,对中国经学史造诣甚深,纂辑有《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为认识与理解中国经学史的脉络,提供入门的基础。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文化史资料的整理和纂集。主要著作有《走出中世纪》、《音调未定的传统》、《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壶里春秋》、《维新旧梦录》、《中国经学史十讲》、《孔子思想体系》(合作)等,主持编辑《中国文化研究集刊》(共五辑)、中国文化史丛书数十种。2006年被德国汉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  
  
胡绩伟(1916-2012)
201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社原社长胡绩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
胡绩伟1916年8月出生于四川自贡。1936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月入党。1940年3月任陕甘宁边区《群众报》主编。1946年6月兼任延安《解放日报》采访通讯部主任。1947年3月任《群众日报》总编辑、新华社西北总分社总编辑。1949年12月任《群众日报》社副社长。1950年3月起,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新闻局副局长、文教委员会委员。1952年起调入人民日报工作,1977年1月任人民日报社党的核心小组组长、总编辑,1982年4月至1983年10月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编委会委员。后转任七届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离休。  
  
何炳棣(1917-2012)
美国西部时间2012年6月7日,著名美籍华裔历史学家何炳棣病逝于美国加州,享年95岁。
何炳棣,浙江金华人,1917年生于天津,1934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45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英国史及西欧史。1948年任教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1963年转往美国芝加哥大学。
20世纪50、60年代,何炳棣致力于明、清两朝帝制中国的人口问题、社会结构及流动,并旁及会馆制度典著作。上世纪60、70年代以后,何炳棣的兴趣转移到中国古代史,其力作《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1969)等详论中国文化的特征,为中国文明的起源提出全新的看法。  
  
徐邦达(1911-2012)
2012年2月23日,著名古书画鉴定家、收藏家、书法家徐邦达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徐邦达1911年7月7日生于上海,祖籍海宁。自幼喜仿效临摹古代书画,早年从事美术创作,1950年调到北京国家文物局从事古书画鉴定工作,致力于重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终成大家,有“徐半尺”(意指其鉴画,于画轴展开半尺已知真伪)和“华夏辨画第一人”之誉。生前曾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顾问、九三学社社员,著有《古书画鉴定概论》、《徐邦达集》等。  
  
郑永慧(1918—2012)
2012年9月9日,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郑永慧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4岁。
郑永慧原名郑永泰,祖籍广东香山(今中山),1918年生于越南海防。1942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翻译法国文学作品,此后翻译了一批巴西、俄罗斯、捷克等国家的法语文学作品,共有40余部,600多万字。雨果、巴尔扎克、福楼拜、梅里美、大仲马、左拉、纪德、乔治桑、莫泊桑以及萨特、罗伯·葛里耶、巴西亚马多、加拿大伊夫·泰里奥等人的作品,均可见他的译笔,其中雨果的《九三年》是其代表译作。  
  
金重远(1934-2012)
2012年6月7日,著名欧洲史学家金重远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78岁。
金重远1934年生于江苏江阴。1954年赴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学习,主修法国史。1959年毕业回国到复旦大学历史系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欧美近现代史,着重于法国近现代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同时也涉足拉丁美洲近现代史和中外近代关系史。精通俄、英、法、德等多种语言,先后编写出版《法国通史》、《二战百科词典》、《战后西欧社会党》、《20世纪的法兰西》、《20世纪的世界》、《百年巴尔干风云》等重要学术著作。还多次参与《辞海》一、二版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史卷)的编写工作。  
  
黄苗子(1913-2012)
2012年1月8日,著名漫画家、美术史家、书法家黄苗子在北京辞世,享年99岁。
黄苗子本名黄祖耀,广东中山人,1913年10月出生。幼年在香港读书,师从岭南书法名家邓尔雅。青年时期在上海从事漫画创作,曾任上海大众出版社编辑等职,用画笔投身抗战,寻求独立。解放后曾任政务院秘书厅秘书,《新民报》副总经理,民革中央监察委会常委等。除了漫画、书法作品外,他还发表过大量美术史论文章,成为研究吴道子、八大山人等的权威。2004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越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的称号。著有《货郎集》、《敬惜字纸》、《吴道子事辑》、《八大山人传》、《黄苗子书法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30 23:08 , Processed in 0.11203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